羅馬拼音《新港文書》注音符號 vs. 羅馬拼音/原住民族語維基百科建置計畫/禁止原民教會使用母語聖經/客語聖經/從國小到高中的國語課該正名為「華語課」,國文課也該正名為「華文課」/2005年,教育部與原民會頒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自此,台灣原住民族又能像其他外國人一樣,借用「羅馬字」拼寫「原住民語言」,但很多人卻已不習慣羅馬拼音,台灣人走了300餘年冤枉路/1758年諭令歸化平埔熟番賜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1923年羅馬拼音字對於提升民眾識字率的巨大成效+相較於日語、漢語,24個字母的羅馬字,能夠幫助一般民眾快速掌握基本的符號運用+羅馬數字對照表+羅馬字+廣東話羅馬字創於1600年,福建話羅馬字創於1832年,1860年代傳入臺灣+臺灣總督府於1930年代廢止教會學校裡的禮拜與聖經課,禁止使用臺灣母語,並禁止使用羅馬字聖經;1942年強迫《臺灣教會公報》停刊 @ 姜朝鳳宗族 :: 痞


威妥瑪(Thomas Francis Wade,公元1818年~公元1895年),英國外交官、著名漢學家。曾在中國生活43年。因發明用羅馬字母標註漢語發音系統「威妥瑪注音」而著稱。此方法在歐美廣為使用,現逐漸被漢語拼音取代。曾在劍橋大學讀書。1838年加入英國陸軍。1841年隨英軍侵華,參加第一次鴉片戰爭。曾任英軍駐華使館參贊、英國駐華公使等職。1843年任香港英國殖民當局翻譯。1847年退伍,任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署漢文副使。1853年任英國駐上海副領事。1854年英、法、美三國取得上海海關控制權後,被委任為上海海關第一任外國稅務司,次年辭職。1855年任駐華公使館漢文正使。1858年任英國全權專使額爾金的翻譯,參與中英《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活動。1861年任英國駐華使館參贊,1871年升任駐華公使,1876年借馬嘉理案強迫清政府簽訂《煙臺條約》,擴大英國在華特權。

2022-01-23_1950192022-01-23_195028
----------------------------------------
臺灣的拼音系統爭議起源於1990年代末期。1945年臺灣結束日治時期之後,早年無論政府或民間皆使用威妥瑪拼音(官方標準為大陸時期頒布的國語羅馬字,以及其後繼承的注音符號第二式),1996年經濟建設委員會在國際化的要求下,以內部行政協調方式,決定以注音二式作為統一全國街路譯名的版本,交通部並行文各交通單位開始執行。然而當時陳水扁任市長的台北市政府認為注音二式不適合國際化的需求,遂於1998年推出與漢語拼音相似度極高的通用拼音(與2002年推行全國的通用拼音不同,當時的版本仍採用zh、x、q,並以i表示空韻),而宜蘭縣、基隆市的路標則以臺語音譯,遂演變成中央和地方之間的矛盾。
拼音問題的爭執點
拼音問題主要的爭執點在於:
採用何種方式譯寫國語發音沒有共識。支持漢語拼音者認為其已經是ISO、聯合國和美國國會圖書館都採用的國際標準,有助於跟國際接軌;反對採用漢語拼音者則擔心造成國際上認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屬一國的問題(畢竟臺灣跟新加坡狀況不同)。
此一爭執點並進一步將「漢語拼音 vs. 通用拼音」演變成台、中華意識型態之爭。
通用拼音和漢語拼音有極大部份相同,但漢語拼音的一些拼寫與臺灣通行的國語發音有所落差,支持通用拼音的人認為採用臺灣特色的拼音系統才能凸顯臺灣的主體性。
因地方意識抬頭,有些觀點認為地名跟路標音譯應尊重「在地音」原則,採用閩南或客家語發音比較務實。
例如基隆市即部份採國語、部份採閩南語發音。1997年台北市的路標大部分為國語發音,少部份路名、區名、里名為閩南語,甚至還有原住民語的例子,如凱達格蘭大道。
拼音的目的在於提供外國觀光人士幫助,還是呈現本地語音特色,則各有不同看法。
最大的問題則在於無論採用何種拼音,總是有不同單位譯寫結果不一致和工人拼錯的狀況。
中央政府的解決方案
通用拼音時期
2000年民進黨上台執政,通用拼音方案經過修訂並增加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適用的版本之後,於2002年編訂《中文譯音使用原則》,全面採用通用拼音做為中文音譯標準(仍是根據國語發音音譯),因為部份地方政府反彈,而且此原則只是「行政指導」位階,不禁止地方政府自行決定其它方案,所以並未達到統一拼音方式的目的。
例如當時的臺北市市長馬英九,考量到更換拼音系統的成本[a]和國際化的需求後,決定採用漢語拼音標示台北市的街道名稱,並將之推向整個台北捷運(含臺北縣路段)的車站英文標示。至於在台北縣境內的車站及地名,若兩者拼法相異時,則以漢語拼音為主,同時以括弧標示通用拼音。此作法也用於台北縣市交界處、高速公路路標,部份人士[誰?]認為此舉不尊重台北縣政府,並且違反政府的語言政策。2005年底國民黨贏得台北縣長選舉之後,台北縣也改用漢語拼音,因此北捷和縣市交界處的通用拼音指標全被塗銷。
由於民進黨政府大力推動通用拼音,使原本用閩南語譯寫的宜蘭縣及基隆市的路牌,陸續依照《中文譯音使用原則》的規定,改以國語方式譯寫。
漢語拼音時期
2008年9月16日,行政院通過教育部提案,修訂《中文譯音使用原則》,2009年1月1日起官方譯音標準從通用拼音全面改採漢語拼音。[1][2]
為避免中文譯音改採漢語拼音政策耗費鉅額經費,影響社會觀感,造成政府決心國際化之良善立意遭到曲解,依影響評估及衡酌輕重緩急等因素,將配套措施分三階段逐步實施,並尊重縣市權責及立場,未強制全面更改。[3]目前僅彰化、臺南、高雄三縣市是以通用拼音為主,其餘縣市及中央單位(高公局、鐵路局等)均以漢語拼音為主,例外狀況是各地地政單位可能準備了不同的拼音(臺南地政提供漢語拼音、屏東地政提供通用拼音),以及臺鐵鳳山車站英文站名自2020年年底換上通用拼音招牌。
注音符號的延續
在臺灣,學生用注音符號學習生字與讀音。部份人士希望以通用拼音取代,但是基於對拼音使用的爭議、重新創制教材問題以及教師訓練問題等,加上注音符號用於國民教育已有長久歷史,因此注音符號仍繼續保留和使用,並普遍使用於以兒童爲對象的場合與公共場所
台灣的拼音系統爭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AY4tm
--------------------
簡式威妥瑪(英語:Simplified Wade)是用於拼寫官話(現代標準漢語)的威妥瑪羅馬拼音系統的修改版本,由瑞典語言學家奧洛夫·安德森貝蒂爾設計並在1970年第一次發布。簡式威妥瑪使用音調拼讀,換言之,它通過修改音節中的字母來表示音調區別。以此種方式表示音調的漢字拉丁化系統僅有簡式威妥瑪和國語羅馬字。其他所有系統都使用讀音符號或數字來表示音調。
拼讀慣例
安德森對威妥瑪拼音所做的重要改變之一,是將跟隨送氣音的撇號以一個 h 替換。[1]這一曾被用於理雅各拼音中的修改,也被李約瑟在其所著《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中被採用。[2]下表揭示了拼讀的區別。簡式威妥瑪拼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Y2NSi
----------------------------------------------
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nPPnRY
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起源於19世紀廈門由西方傳教士推動之教會羅馬字(1850年-),日治時代受官方限制而停用,至中華民國時代(1945年-)再次配合當時官方推行的官方語言,而有了獨立於方言外的一套拼音,但並未強制統一使用任何一種版本,所以依地區不同,可以看見多套羅馬拼音同時出現。[1]
現今台灣政府使用的中文羅馬拼音系統,為國際上較流通的漢語拼音(2009年-)。在2009年以前,政府曾採用國語羅馬字(1928年-1985年)、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國音二式,1986年-2002年)、通用拼音(2002年-2008年),與上述幾個官方系統並行的,是大體上已使用數十年的威妥瑪拼音(韋式拼音)。
目前中華民國教育部規範地名、街道名均以漢語拼音翻譯為主,僅各縣市名稱以國際慣用為由保留威妥瑪拼音,淡水及鹿港則因歷史發展較早,其名依國際通用、約定俗成方式譯寫。由於政府曾通行通用拼音,因此在部分地方仍可見通用拼音。至於台灣人名的部分,外交部未強制性規定人民須使用何種拼音方案拼寫,亦可使用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拼音方案作拼寫。
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一直有許多非純正學術上的爭論,也從未能回應在台外籍人士的需求,亦無法與台灣民眾建立連結取而代之的是政治因素的影響。也因此,現代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一直處在不合理的矛盾狀態下,造成許多外國觀光客、外籍居民和在地台灣人溝通上的困難。
教育
在台灣,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均以注音符號來標注與指導中文字(國語)的發音,沒有常態的中文羅馬拼音教學,這導致多數台灣人不知道如何為他們的姓名或住址拼注羅馬拼音。
一直以來,關於教育學齡較小的兒童拼寫羅馬拼音的議題(如仿效中國大陸的學生學習漢語拼音),都只是零散地被討論。和其餘所有有關羅馬拼音的方案一樣,這是一項極具爭議性的議題。2000年代前期,因為一場採用何種拼音形式的爭執(通用拼音或漢語拼音),一項拼音的計畫被延期了。這項改革非常地複雜,它需要龐大的努力來編寫新的指導教材,並且重新訓練教師。
在台灣,臺灣話、客語和原住民語言的教科書,除了增埔符號後的注音符號外,現在亦編入羅馬拼音(像是經修改過後的白話字、台羅拼音)。然而,因為台灣有相當數目的學童無法順利讀出拉丁字母,所以只標注羅馬拼音而沒有注音符號的教科書,在小學階段非常罕見
由國家出版且面向海外台灣學童的教科書中,通常以完全雙語的方式寫成,但在文章主體的部份只標注了注音符號,另附有注音符號與其它各種羅馬拼音的對照表。而用於高階學生(像是青少年與成人)的教科書,則罕為生字詞標注注音符號。通常在註腳部份,除了有注音外,還有羅馬拼音的解釋。
目標族群為外國學生(多為成人學習者和工作者)的片語書以及生字書,通常只附有漢語拼音來標注中文字的發音,就像多數在北美洲出版的中文教材一樣。
地名
中華民國政府曾於2002年採用通用拼音(2000版)為中文譯音標準,內政部隨後於2003年發布《地名譯寫原則》,強制變更宜蘭縣(Ilan改Yilan)、嘉義縣市(Chia-I改Chiayi)及全國各鄉鎮市區級地名音譯寫法,並且以國家位階更新各級公路、鐵路等交通運輸指標,但因為此原則只是「行政指導」位階,不能禁止地方政府自行決定其它方案。台北市在1998年採用通用拼音(初版)更新路牌,2000年以國際接軌為由,採用了漢語拼音,並替換了其不符合漢語拼音規則的路牌,但保留舊版通用拼音「音節開頭字母大寫」的用法(通用拼音現已刪除此用法)。2008年9月16日,行政院通過教育部提案,2009年1月1日起在譯音上從通用拼音全面改採漢語拼音[2][3]。目前國民黨執政縣市均已陸續改採漢語拼音更新路牌,然路牌標示方式未一致,例如臺北市路牌依然保持音節開頭字母大寫之標示方式。台鐵、國道、省道分別於2009年12月、2011年6月、2011年12月完成地名拼音更新作業,採用漢語拼音。而包括高雄市在內的民進黨執政縣市,則繼續採用通用拼音。
台灣高鐵在2007年正式營運時,依當時政府規定採用通用拼音,至2012年3月改採漢語拼音,更新公司英文網頁內容及板橋站的站名標示。
在台灣,因為人力訓練的不足,羅馬拼音的錯誤成為非常頻繁發生的現象,且缺少了政治意願的參與來履行修改。常見的許多錯誤,起源於台灣獨有的台灣國語腔調:像是將「ㄤ(-ang)」與「ㄢ(-an)」混用。舉例來說,在標示及名牌中,「ㄍㄨㄢ(關guan)」與「ㄍㄨㄤ(光guang)」時常相互受到混淆。簡單的排印錯誤(像是把e寫成t)也是無所不在。臺北市的路牌捷運標示正確性相對高,然公車站牌常可看到上述之的錯誤,甚至有中英文地名完全錯置亦未被施工及驗收人員察覺之情況發生。而高雄市方面,為迎接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到來,曾進行路標錯誤檢舉活動[4],故錯誤標示也已大幅減少。多數錯誤發生在偏遠且缺乏資源的地區,因其外國觀光客的數量較少,修改羅馬拼音標示並非排為首位的計劃[5]。
從2009年起,因應中央政府的措施,除縣市名稱使用以威妥瑪拼音為主之約定俗成拼法外,鄉鎮市區與各級公路皆改用漢語拼音。臺北縣於2010年升格為直轄市並更名為新北市之時,原本計畫採用漢語拼音音譯為「Xinbei」,然因強烈民意反對而改用意譯譯名,例如英文譯名為「New Taipei」。另內政部於2011年6月16日核定淡水、鹿港兩鄉級行政區依國際通用、約定俗成方式,分別譯寫為台語白話字的「Tamsui」及威妥瑪拼音的「Lukang」,恢復兩地在《地名譯寫原則》頒布後被強制變更之具有歷史意義的譯名,成為僅有的例外(後來新增墾丁、「Kenting」)。
2017年6月14日,交通部針對路牌在《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5條增加敘述:「其譯寫應依標準地名譯寫準則及漢語拼音規定辦理。」至此「路牌使用漢語拼音」開始具有法規賦予的強制力。[6]
人名
台灣的外交部未限制人民使用何種拼音方案,可依個人喜歡自由選擇甚至混搭,除華語的威妥瑪拼音、漢語拼音、通用拼音等外,亦可使用台語拼音、客語拼音、原住民語等拼音方案作拼寫。
護照的外文姓名欄位,原規定要依國語讀音音譯成的英文字母填寫,直到2019年,為配合「國家語言發展法」多元文化精神,只要是「國家語言」(即台灣華語、台語、客語及原住民等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都可以音譯作為護照上的外文姓名[7],以保障國人使用母語的權利。
大多數的台灣民眾使用「非正規的威妥瑪拼音」來拼寫其姓名。這個簡化版的威妥瑪拼音並不使用發音區別符號(聲調號、送氣音符號與母音變化),「ü」的音亦直接寫作「u」,例如Hsü直接寫作Hsu。通常字與字間會用連字符號相接,例如Lu Hsiu-lien(呂秀蓮),名第二字首大寫Lu Hsiu-Lien的用法亦很常見。姓名前後順序無特別規範,可依個人使用習慣選擇姓前名後或名前姓後的格式,然政治人物與體育選手通常用姓前名後之形式。
不少台灣人的羅馬姓名使用非正規或特殊的拼音系統來翻譯,亦或是交雜使用多種拼音系統。例如「馬英九(Ma Ying-jeou)」的名字屬威妥瑪拼音與國語羅馬字混用。而姓氏「李」在多數的羅馬拼音系統中皆拼作Li,但在台灣普遍拼作Lee,如「李登輝(Lee Teng-hui)」。
企業名稱
公家與私人企業的英文名稱並沒有受到任何標準的限制,這個領域上的拼音差異更為廣大,也更不可預知。有些企業選擇「音譯」他們的名稱,有些則選擇了「意譯」。中華電信(Chunghwa Telecom)、中華商業銀行(The Chinese Bank)、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的中文名稱都是「中華」,譯名卻以不同辭彙出現。
只要最後的拼寫結果在發音和視覺上是舒服的,許多企業主就會採用一種特別的方法。華隆集團(The Hualon Group)和裕隆汽車(Yulon Motor)的拼音名字就選擇了易讀性,而捨棄了幾個字母(按照主流羅馬拼音系統,第二個音節本來應該是「long」或「lung」)。
在台許多企業集團的領導是閩南人,所以也不難找到使用羅馬拼音來翻譯閩南語的例子。就像新光集團的羅馬名稱「Shin Kong」係以閩南語發音拼寫而成,而非國語(普通話)。
如同街道路牌一樣,店家與商業產品標籤的羅馬拼音目前仍尚未系統化。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nPPnRY
-----------------------------------
通用拼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tVMumD
通用拼音是源自臺灣的拉丁字母漢字標音方案,包含了「華語通用拼音」、「臺語通用拼音」、「客語通用拼音」三種拼音方案。 一般情況下,通用拼音常用做「華語通用拼音」的簡稱,也是中華民國政府在2002年至2008年採用的中文拉丁化拼音法。中華民國教育部於2008年12月18日修正「中文譯音使用原則」,改採漢語拼音為標準。目前,部分縣市政府使用通用拼音翻譯地名。
演進歷程
高雄市鳳山區公所,鳳山的拼寫來自通用拼音Fòngshan,高雄之Kaohsiung則沿用威妥瑪拼音
1997年秋天,由時任臺北市市長的陳水扁邀請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助研究員余伯泉副教授主持,中華民國翻譯學學會(1999年後改稱臺灣翻譯學學會)執行研究。於1998年1月發表,同年4月臺北市政府市政會議通過街道路牌拼音系統採用通用拼音(1998年版),當時局部採用zh、q、x拼寫ㄓ、ㄑ、ㄒ,空韻/ɯ/亦拼為i,與漢語拼音相容[1]。
1999年,通用拼音定案,不再局部使用zh、q、x,空韻參考威妥瑪拼音拼為ih[2]。
2002年7月10日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通過「(臺灣)華語拼音系統為通用拼音」、編訂《中文譯音使用原則》,同年8月22日行政院准予備查。
2003年內政部頒布地名譯寫原則,以行政院備查的通用拼音為地名標準。
2008年12月18日,中華民國教育部修正「中文譯音使用原則」,改採漢語拼音為標準,但部分縣市如臺南市、高雄市等,仍繼續使用通用拼音翻譯區名與路牌[3][4]。
2020年8月24日,臺中市決定使用通用拼音翻譯臺中捷運綠線捷運站的英文名稱[5],惟迄今並未實行。
通用拼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tVMumD
-----------------------
漢姓羅馬字標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MV3Ic
下表是用羅馬字的形式拼出漢字形式的百家姓,由於各地發音方式的不同,以及拼法系統的不一樣,因此不同地區的姓氏羅馬字形式差別很大。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韓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各有不同的系統以拉丁字母轉寫中文。以下列出各地區翻譯姓氏的系統。中國大陸根據漢語拼音;中華民國(台灣)則可讓民眾從威妥瑪拼音、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通用拼音與漢語拼音中自行選擇(本頁面列出最常用的威妥瑪拼音);香港和澳門都根據廣州話發音來翻譯(因此一些普通話同音字在廣州話裡不一定同音),其中香港採用香港政府粵語拼音,澳門採用澳門政府粵語拼音;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則根據各種不同方言的發音來翻譯(星馬一帶比較常用的方言有泉漳話、潮州話、廣州話、客家話、福州話、海南話等)。此外,同一字可能有多於一種拼法,本頁面以常用次序列出。
使用網頁瀏覽器搜尋功能,可以從拼法反向找出該人有可能的姓氏以及來自何地區;但由於人口流動,子女亦可能沿用父母出生地姓氏拼法,一個地區的翻譯有時候會在另一個地區出現。本表只列出該地區的通用翻譯系統,而不是窮舉該地區可能出現的所有翻譯版本。原始葡萄牙文由於不用「W」、「Y」和「K」,澳門拼法通常以「V」和「I」代替,「K」則照常使用。
漢姓羅馬字標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MV3Ic
--------------------------
郵政式拼音是一個以拉丁字母拼寫中國地名的系統。始於晚清,1906年春季於上海舉行的帝國郵電聯席會議通過其使用。此系統對中國地名的拉丁字母拼寫法進行統一和規範。帝國郵電聯席會議決定,基本上以翟理斯所編《華英字典》(1892年上海初版)中的拉丁字母拼寫法為依據。《華英字典》所用的拼音實際為威妥瑪拼音。為了適合打電報的需要,會議決定不採用任何附加符號(例如送氣符號等)。
郵政式拼音規定,廣東以及廣西、福建一部分地區的地名,一律按當地的方音拼寫(翟理斯《華英字典》中,附有各個漢字的廣東、客家、廈門、溫州、寧波等9個方言區的方音拼法)。而1906年「帝國郵電聯席會議」統一地名拼法以前,有一部分地名已經有了拉丁字母的習慣拼法,這部分地名保留不變。例如Amoy(廈門)、Canton(廣州)等。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之後繼續使用郵政式拼音,因此它是20世紀上半葉西方國家拼寫中國地名時最常用的系統。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58年通過漢語拼音方案後,郵政式拼音作為中國大陸地名的音譯標準仍然在國際上通行,直至聯合國於1977年起正式改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大陸地名。[1]縱然如此,不少著名機構與歷史悠久的學府仍然保留舊有的名稱,如青島啤酒(Tsingtao Beer)、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蘇州大學(Soochow University)。歷史悠久的機場所用的IATA代碼仍然是以郵政式拼音為基礎,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IATA代碼PEK(來自於Peking),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IATA代碼CAN(來自於Canton)等等。
郵政式拼音以威妥瑪拼音為根據,不過採用一些已經普及化的地名拼法。此外,一些地方使用當地方言或古音來拼寫其地名
郵政式拼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UrM8U
-----------------------------
威妥瑪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AMiiD
威妥瑪(英語:Sir Thomas Francis Wade;威妥瑪拼音:Wei1 Tʻo3-ma3);1818年8月25日-1895年7月31日),全名湯瑪斯·法蘭西斯·韋德,是19世紀的英國外交家與漢學家,曾在中國生活四十餘年。1869年至1882年任英國駐華全權公使。1888年,任劍橋大學首位漢學教授。曾榮獲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及巴斯勳章。
威妥瑪與翟理斯創造了一套用於拼寫中文普通話的羅馬拼音系統,即威妥瑪拼音。
生平
威妥瑪出生在英國倫敦,其父親韋德少校(Major Wade)是黑衛士兵團成員,其母親Anne Smythe是來自愛爾蘭韋斯特米斯郡的新移民。他在哈羅公學和劍橋三一學院受過教育。他曾在愛奧尼亞群島的團隊中服役,將休閒放在對義大利語和現代希臘語的學習中。
威妥瑪自1842年鎮江之戰跟隨英軍到中國後,留居中國長達43年之久。
威妥瑪在華期間根據漢語的特點,製作一種基於拉丁字母的漢語拼讀方法,日後被稱為威妥瑪拼音。
威妥瑪於1845年任香港最高法院廣東話翻譯。
1852年年任上海副領事。
1854年太平天國期間,清政府未能有效管理江海關(上海海關)。英、美、法聯合接管江海關管理權後,威妥瑪任江海關的稅務司(海關首長)。
1866年2月,時任英國駐華公使館參贊的威妥瑪拜託公使阿禮國上呈總理衙門《新議略論》,希望清政府改革弊制,實行新政。否則完全可能受到各強富之國的干預制裁。
1857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擔任額爾金的中文秘書即翻譯。
1869年至1882年任英國駐華全權公使。
1874年介入調停牡丹社事件。
1875年(同治十四年)2月21日,由於英國人馬嘉理在雲南被當地人殺死,演變成外交事件。在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的斡旋下,英國公使威妥瑪與北洋大臣李鴻章,於1876年8月21日在山東芝罘(即今煙臺)談判,同年9月13日,雙方簽訂《中英煙台條約》。英國則取得從北京進入、經過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到進入印度的特權。
1883年,威妥瑪返回英國,三年後將他的4,304冊中文藏書捐贈予劍橋大學。
1888年,任劍橋大學首任漢學教授。
大英國欽差威大人與各聽差人員,1879年拍攝。
家庭
威妥瑪的妻子是知名天文學家約翰·赫歇爾的女兒愛蜜莉亞·赫歇爾(Amelia Herschel, 1841-1926)。
威妥瑪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AMiiD
-----------------------------
威妥瑪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英語:Wade–Giles),習慣稱作威妥瑪、威式拼音、WG拼音、韋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用羅馬拼音拼寫漢語讀音的音譯系統,發明後主要用於拼寫現代標準漢語。此系統由19世紀中葉時(清朝)英國人威妥瑪建立,在翟理斯的《漢英字典》(1892年)完成。
威妥瑪拼音系統為20世紀翻譯中文主要的英文音譯系統。1979年以前,威妥瑪拼音廣泛運用於英文標準參考資料與所有有關中國的書籍當中[1]。至今,威妥瑪拼音的應用有多數已被漢語拼音所取代,但仍可於部份場合見到以威妥瑪拼寫的例子,如台灣直轄市、縣市級行政區地名、台灣人名之護照譯名、英語中的華語外來語等。
威妥瑪拼音將b、d、g等字母保留給了如吳語等這類有全濁音的語言,而在拼寫華語這類無全濁音的語言時,只用p、t、k等字母,如台北(英語:Taipei)的北字拼作pei而非濁音bei。此一拼寫邏輯與具有濁音的日語拼音、台羅拼音相同。
歷史
威妥瑪和聽差人員
威妥瑪拼音是英國劍橋大學首位中文講師威妥瑪在中國清朝期間所創造的、以拉丁字母拼寫拼讀漢字的方法。威妥瑪並在1867年以英文出版了第一本漢語課本——《語言自邇集》。隨後在1912年,由英國派遣至中國的外交官翟理斯完成了此系統的修訂[2]。
應用
縱然漢語拼音已躍升為國際中文交流的通用標準,但許多過去已廣泛使用並成為英語外來語的華語詞彙,仍以威妥瑪拼音的方式出現,例如:功夫(Kungfu)、太極(Taichi)、道教(Taoism)、易經(I Ching)、清明節(Chingming Festival)、宮保雞丁(Kungpao Chicken)等等。
台灣
臺灣官方自2008年開始推行以漢語拼音為主的統一譯音政策,開始建議(但非強制)中華民國公民在護照上的英文譯名方面使用漢語拼音。之前,中華民國外交部是以威妥瑪拼音作為譯名標準,也因此大部份台灣人的姓名以及縣市地名英譯,皆採用此拼寫法。
目前台灣的縣市名稱大多數維持威妥瑪拼音,如台北(Taipei)、台中(Taichung)與高雄(Kaohsiung)等已成二戰結束後至今的慣例譯名。於2010年12月25日由臺北縣升格的新北市則譯為「New Taipei City」[3],這是台灣首次採用英語(New)與威妥瑪拼音(Taipei)組合的半意譯縣市名稱。
郵政式拼音
主條目:郵政式拼音
中國大陸省市曾經使用以威妥瑪拼音為基礎、依地區方言及古代發音修改而成的郵政式拼音拼寫地名。例如:廣州(Kwangchow,威妥瑪拼音為:Kuang-chou)、北京(Peking,威:Pei-ching)、天津(Tientsin,威:Tʻien-chin)、重慶(Chungking,威:Chung-chʻing)、濟南(Tsinan,威:Chi-nan)、青島(Tsingtao,威:Chʻing-tao)與南京(Nanking,威:Nan-ching)等。雖然這套拼音辦法在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以漢語拼音所取代,但是不少著名機構與歷史悠久的學府仍然保留舊有的名稱,如青島啤酒(Tsingtao Beer)、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但注意青島、北京的官方拉丁字母城市名則未刻意保留,而是已改為拼音的Qingdao以及Beijing,導致一詞多拼情況的出現
威妥瑪拼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nQ26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