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羅馬拼音字對於提升民眾識字率的巨大成效+相較於日語

 


羅馬拼音查詢系統 拼音查詢 - 中文譯音轉換系統

1923年羅馬拼音字對於提升民眾識字率的巨大成效+相較於日語1923年羅馬拼音字對於提升民眾識字率的巨大成效+相較於日語


羅馬拼音查詢系統 (chc.edu.tw)

1923年羅馬拼音字對於提升民眾識字率的巨大成效+相較於日語


以族語書寫公文 蔡總統「原住民轉型正義重要一步」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19日, 2017
A-A+
2017-07-19 13:30聯合報 記者林敬殷╱即時報導
《原住民語言發展法》在5月於立法院三讀通過,原住民16族的族語就是國家語言,並賦予原鄉地區的政府機關、學校及公營事業可選擇使用族語撰寫公文。蔡英文總統今天在臉書展示一份以羅馬拼音撰寫的阿美族全族語公文,她表示,以族語來書寫公文,這是這個國家的第一次,也代表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跨出重要一步
蔡總統說,中央和地方會繼續努力,讓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受到更多重視。
以下是蔡總統臉書全文:
這一份阿美族「全族語」公文,是由花蓮縣光復鄉公所發出,用意是通知族人前來領取土地的權利證明書
傳承一種語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使用它。「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 」施行後,原住民16族的族語,都是我們的「國家語言」。因此,原鄉地區的政府機關、學校及公營事業,都可以選擇用當地的族語來書寫公文。現在,包括屏東、花蓮、台東和南投的縣政府或鄉公所,已經開始發出全族語或雙語的公文
以族語來書寫公文,這是這個國家的第一次,也代表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跨出重要一步。中央和地方會繼續努力,讓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受到更多重視。

---------------------

羅馬拼音 繁體漢字

推文到plurk
2016-04-16 06:00

◎ 劉天賦
南社張復聚會長說,台商由於從小學ㄅㄆㄇ,導致不會羅馬拼音,使得他們學越南話困難;其實,對於越南、印尼、菲律賓的新住民父母,也有同樣的困擾,因為華語用注音符號教學,他們必須要先學ㄅㄆㄇ,而不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羅馬拼音。
檢視語文發展,台灣其實一直是羅馬拼音(字)與繁體漢字並存的地區。
台灣人使用的最早文字就是羅馬字。一六二七年,荷蘭傳教士教導台南地區平埔族新港社居民書寫族語,史稱「新港文書」一八六五年後,長老教會傳教士馬雅各及馬偕到南北傳教,使用「教會羅馬字」聖經傳教,同一時期也有客語羅馬字聖經出現。
由於台灣後來的統治政權都是漢字文化圈的國家,漢字在台灣成為主流文字,注音符號則在一九四五年後才成為華語拼音的工具。在一百年前,華語開始使用ㄅㄆㄇ拼音教學,注音符號對於台灣學習華語有階段性的功能,但是由戰後至今的發展可知,注音符號已造成對台灣本土語言的重大傷害,也對台灣的國際化產生阻礙。
台灣本土十八種語言到了二○○六年,都完成標準化的工作,都使用羅馬字拼寫他們的母語。
所以,羅馬拼音(字)加繁體漢字,是台灣語文的最大公約數。
台灣要保存母語,要走向世界,要推動「新南向政策」,應以教育的方式,逐步地將華語的拼音教學,改用所有台灣語言皆可通用的羅馬拼音系統,讓台灣兒童只要學一套拼音系統,就可以用來書寫他們的母語,並可以同時學得歐美語言的文字符號,也讓台灣前進東協更加快速。
(作者為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

----------------------------------------

1923年羅馬拼音字對於提升民眾識字率的巨大成效+相較於日語  

http://zh.wikipedia.org/wiki/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

羅馬數字對照表

1923年羅馬拼音字對於提升民眾識字率的巨大成效+相較於日語  

 

查禁羅馬字聖經

撰稿者: 吳仁瑟
政府針對羅馬字《聖經》的查禁行動。19世紀基督教再度傳入臺灣,即重視信徒對於聖經之研讀。1865年基督教長老教會第一位來臺宣教師馬雅各醫生(James L. Maxwell),著手翻譯、監製出版新舊約聖經(1873, 1884);1875年來臺的巴克禮牧師(Thomas Barclay),創立臺灣第一家西式印刷所聚珍堂(今新樓書房),1885年發行臺灣第一份報紙《府城教會報》(今《臺灣教會公報》),並重新翻譯出版《Sin-iok》(新約1916)及《Kū-iok》(舊約1933)。
羅馬字(又稱白話字)是教會通訊、報紙、聖經、聖詩,及學校教育極佳的工具,傳播迅速影響力大。廣東話羅馬字創於1600年,福建話羅馬字創於1832年,1860年代傳入臺灣,1880年代在臺灣擁有數十萬的讀者人口。及至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930年代廢止教會學校裡的禮拜與聖經課,禁止使用臺灣母語,並禁止使用羅馬字聖經;1942年強迫《臺灣教會公報》停刊國民政府遷臺後,於1946年成立「國語推行委員會」,1955年下令禁止教會使用羅馬字,1956年規定各機關、學校、公共場所一律使用國語,1966年規定各級學校須使用國語,學生違犯者予以懲處。
1957年臺灣省教育廳通令各縣市取締白話字聖經,不准以臺灣母語傳教。1969年禁止《臺灣教會公報》以羅馬字印行。地方教會的聖經、聖詩陸續遭到沒收。1974年臺中縣(註 1)和平鄉(註 2)Tayal(泰雅族)博愛教會禮拜進行中,警察進入教堂強行帶走Tayal語聖經及聖詩。1975年1月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沒收中華民國聖經公會(2003年正名為臺灣聖經公會)新譯的臺語羅馬字聖經2200本;世界聖經公會總幹事因此專程來臺,駐美大使沈昌煥亦在國際教會譴責與壓力下,返國報告此事之嚴重性,政府當局因此退還600本。臺灣教會公報社的羅馬字聖經及字典,亦全遭沒收,1978年底,基督教長老教會鄭兒玉牧師暗中印發羅馬字聖經2000本。
1973年B.L.M. Embree主編的臺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Southen Min》被以有違推行國語政策為由而查禁、沒收;寄發之教會公報有時亦會失蹤或遭沒收。1984年教育部函請內政部禁止山地教會使用羅馬字傳教,並禁止母語文字的書刊、聖經等。
羅馬字聖經遭受最嚴厲查禁並非於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而是1970年代退出聯合國之後,直至蔣經國執政晚期,才逐漸放寬

--------------------------------------------------------

臺灣新文學運動和羅馬字 評論。發表於1923年12月11日《臺灣民報》第13號。作者蔡培火。〈臺灣新文學運動和羅馬字〉為新文學運動初期倡議羅馬字提案的重要文獻。文中,蔡培火以啟蒙民眾為論說,初步闡述羅馬字對於提升民眾識字率的巨大成效相較於日語、漢語,24個字母的羅馬字,能夠幫助一般民眾快速掌握基本的符號運用。尤其大多數臺灣民眾使用的閩南語不適合以漢語等文字記錄、書寫。因此,羅馬字的普及推廣,才有機會真正實踐新文化運動的啟蒙目標。自1885年「臺灣府城教會報(Tai-oan- hu-sia Kau-hoe-po)」以降,日治時期以羅馬字撰寫的作品,較具代表性的包括如:賴仁聲《An-nia e Bak-sai(阿娘的目屎)》、鄭溪泮《Chhut Si-Soa(出死線)》。作者蔡培火(1889~1983),少時即學習羅馬字,後為「臺灣文化協會」重要成員。曾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臺灣民眾黨、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等政治社會運動。蔡培火畢生另一項重要事業,則是推動臺語羅馬字的工作,成果尚包括如:《CHAP-HANG KOAN-KIAN (十項管見)》、《白話字課本》、《新式臺灣白話字課本》、《國語閩南語對照初步會話》等。其中,1925年以羅馬拼音撰寫的評論集《十項管見》,綜論了殖民地各個層面的課題。《蔡培火全集》7冊,張漢裕主編、張炎憲總編輯,於2000年由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出版。

------------------------------------------------------------

公報不刊羅馬拼音 參選人抗議

2014-10-08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選舉公報不能刊登羅馬拼音政見,屏東縣三地門鄉長參選人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昨天上午率支持者前往屏東縣選委會抗議,他們高喊「刪除羅馬拼音,違憲違法!」;縣選委會則強調一切依中選會規定辦理。

  • 三地門鄉長參選人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中)撕語族教材並燒毀,象徵抗議族語不被重視。(記者羅欣貞攝)

    三地門鄉長參選人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中)撕語族教材並燒毀,象徵抗議族語不被重視。(記者羅欣貞攝)

來自排灣族的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在競選總幹事、前三地門鄉長包水生等人陪同下,遊行至縣選委會前,他們唱戰歌、祈禱,並撕掉族語教材加以燒毀,象徵「未來不知能否繼續用羅馬拼音教孩子族語」。

五合一選舉一千六百多名參選人的政見已經審畢,車牧勒薩以是唯一被裁定不予刊登部分政見的參選人。

車牧勒薩以表示,沒有羅馬拼音原住民族如何傳承族語?原住民族語正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沒有語言就等於滅族,中選會寧願開放候選人列印英文單字政見,卻拒絕列印台灣原住民拼音文字,「這不是歧視,什麼才是歧視?」

縣選委會副總幹事陳明興出面接下請願書,他說明,中央選委會八月已就相關事項討論,結論是為確保選舉公平,避免衍生爭議,「選舉公報原住民候選人政見本國文字與羅馬拼音並列刊登,暫不採行。」,但會把請願書的意見向中央反映。

--------------------------------------------------------------------------------------------------------------------------------

1923年羅馬拼音字對於提升民眾識字率的巨大成效+相較於日語  1923年羅馬拼音字對於提升民眾識字率的巨大成效+相較於日語  

湯瑪斯·巴克禮
Thomas Barclay
湯瑪斯·巴克禮
Thomas Barclay.jpg
傳教士、語言專家
出生 1849年11月21日
英國 蘇格蘭
逝世 
1935年10月5日(85歲)
臺南州臺南市
國籍 英國 蘇格蘭
母校 格拉斯哥大學
萊比錫大學
頭銜 M.A.

巴克禮牧師於1935年過世前在高雄應邀主持旗後教會會堂定基式
湯瑪斯·巴克禮(英語:Thomas Barclay,漢名:巴克禮,白話字:Pa-khek-lé ,1849年11月21日-1935年10月5日),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長老教會的傳教士、語言專家。他26歲即抵達臺灣,亦於當時決定將一生奉獻給臺灣,他相信這是上帝給他的使命。定居臺灣後於1935年10月病逝。

巴克禮在1849年11月21日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父親為布商,且是教會長老。由祖父開始,全家即深受17世紀德國敬虔主義的薰陶,因此, 巴克禮從小便在充滿基督教氣氛的家庭中長大。在他16 歲生日之際,便將自己奉獻給神,終身為上帝使用。由於聰穎好學,未滿15 歲,於1864 年就進入格拉斯哥(Glasgow)大學就讀,他對數理之研究頗有心得,且對於電氣知識方面的見解亦頗為豐富。[1]1869年進蘇格蘭自由教會神學院(Free Church Divinity College),1873年畢業後赴德國萊比錫大學(Leipzig University)一年。在神學院即將畢業之際,聽了當時在中國廈門擔任宣教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1830-1877)的演說後,感動之餘,決定將此生投入中國的宣教行列中,成為一名中國宣教師。

在台灣宣教
巴克禮於1874 年9月19日,由英國的利物浦(LiverPool)出發,歷時三個月,1874年12月18日抵達廈門,開始學習廈門話。1875年6月5日,在打狗(高雄)登陸,暫居旗後,向打狗(今高雄)的李庥(Hugh Ritchie)學習傳教,成為英國長老教會第5位赴台的牧師。巴克禮牧師初到台灣即受到瘧疾的侵襲,幸好得到旗後醫館的萬醫生醫治得以痊癒。(李庥牧師也是感染瘧疾而病死台灣)

為了使教會往下紮根並建全發展,因此迫切需要培育本地籍的傳教人才。馬雅各醫生於1869年7月在二老口醫館創設「信徒造就班」,得吳桑江協助,提升為「傳道者速成班」(Communicants' Class)。1875年,新樓建成後甘牧師將它接過來,改為「傳教師養成班」(Students' Class),由廈門美國歸正教會盧良教師指導,有7名學生在甘牧師館樓下上課。1876年,巴克禮從打狗至台南,這兩地的「傳教師養成班」,也在一年後正式合併。

在19 世紀中葉,當時台灣社會遍佈文盲,能懂漢文的實在太少。巴克禮期待全台灣的人都能夠信仰上帝,為了能使福音生根於台灣,他積極推動白話字運動(亦即羅馬字拼音)。為配合白話字運動的推行,巴克禮特別構思籌劃設立專門印製白話字的出版部門,以方便印行白話字的教學教材。

1880 年,馬雅各宣教師由英國捐回台灣第一部羅馬字印刷機,巴克禮即回到英國學習印刷技術,1884年,他返台後便借用新樓醫院東北角的一間房子做為機房,開始印刷的工作,此也是台灣最早印刷術之開始。巴牧師名其書房為「聚珍堂」,俗稱「新樓書房」。1887年底,巴克禮才正式將旗後的6名學生遷來和甘牧師館樓下的7名合併於舊樓(二老口)禮拜堂的正廳授課,巴牧師命名為「大學」(Toa-oh)「Capital College」,這就是台南神學院之創設。

1891 年4 月,巴克禮返國述職。並於隔年11 月與蘇格蘭護士伊莉莎白․克麗絲緹(Elisabeth A. Turner)結婚。婚後她便隨著巴克禮返台宣教,藉著自身的醫療專業背景,將醫療與宣教結合,來服務早期的台灣百姓。

1895年馬關條約簽定,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唐景崧與劉永福等人建立台灣民主國,聯絡台灣士紳,希望抵抗日本統治,爆發乙未戰爭。日軍挾現代化武器,擊敗各地反抗軍,原先鎮守南部的黑旗軍統帥劉永福陣前潛逃。台南士紳懇請巴克禮牧師及宋忠堅牧師向乃木希典將軍交涉,引導日軍不流血和平入城。10月20日,日軍進駐台南,巴、宋兩牧師因功受勳章,紳商及市民非常感謝他們之恩情。

1919年6月,巴克禮因翻譯白話字新約聖經,而榮獲母校格拉斯哥大學頒發榮譽神學博士學位。1918年被英國聖經公會任命為榮譽終身總裁,1921年膺選就任英國長老會首屆總會議長職位。1923年,巴克禮完成杜嘉德所著《廈門音英漢大辭典》的增補工作,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巴克禮在台灣傳教一甲子,除了積極推動白話字教育外,最大的成就是建立台南神院。他擔任台南神院第一任校長(1876-1925),不但使神學校的規模擴大,同時引進現代化的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巴克禮不僅教導學生宗教、信仰方面的知識,他也灌輸學生科學方面的知識,如陽曆與農曆的差別、觀察天文、做科學實驗等。其可說是兼俱「宗教家」與「科學家」的精神。他也曾短暫擔任長老教會中學(今長榮高級中學)的校長。

出版事業
巴克禮創立了台南聚珍堂(台灣第一家新式印刷機構,俗稱新樓書坊,同時也是教會公報社),並從英國募得台灣第1台新式活版印刷機,由他本人回國學習操作和組裝印刷機,再將印刷機運到台灣(約1881年前後運抵台灣)巴克禮策劃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機關刊物《台灣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7月12日創刊,印出遠東地區第一份教會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也就是今日《台灣教會公報》的前身,這是台灣民間最早的報紙(另一份雜誌是官府辦的官方公報,類似邸報)[2]。由於信徒們喜歡傳閱,發行量直線增加至二千份,長老教會透過印刷教會刊物,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史料,對歷史的傳承深具意義。

目前,印刷機存放於長榮大學中,新樓書坊仿製一台放至於書坊中[2]。

逝世
1893年,巴克禮與蘇格蘭護士伊莉莎白․克麗絲緹(Elisabeth A. Turner)結婚。婚後她便隨著巴克禮返台宣教,可惜巴夫人常為頭痛之疾所苦, 加上常常遠征路程顛簸的東部,長期下來體力耗損極大。最終於1909 年7 月離世,得年僅51 歲,葬於上海外國人公墓內。

1934年,以86歲高齡,擔任長老會台南中會太平境教會小會議長職。直至1935年10月5日,因腦溢血病逝新樓醫院,享壽86歲。
----------------------------------------------------
曾取出自己眼珠的宣教師

巴克禮(Thomas Barclay,1849~1935),出生於蘇格蘭。在台時間:1875~1935年(逝於台南)。

 早期宣教師傳教時經常受毀謗及攻擊,而讀聖經和禱告是巴克禮牧 師宣教動力的來源。在長榮中學史料館內存放一件巴克禮生前所穿的 睡袍,在右膝的部分有些破損,見證他的敬虔。甘饒理宣教師回憶: 「巴博士常在夜晚與自己家中的老僕人跪下禱告以後才上床睡覺。」 
 一八八五年,巴克禮受派到屏東二崙視察,在主日禮拜進行時,村 民把糞尿往巴克禮頭上澆下。受到如此的侮辱,他反而幽默地說: 「這糞尿撒在你們的蔬菜可當肥料,撒在我的身上是一種浪費。」 
 一次次的挫折,讓巴克禮的信心越堅定。哪怕交通不便,途中有原 住民攻擊,仍多次前往危險的東部傳道。有一次,巴克禮一行人在大 武山的山路遇到原住民包圍。由於傳說只要吃過巴克禮的肉,就能長 命百歲,所以那些人一心想抓他。同行的人驚慌不已,但巴克禮憑著 信心,在危急之時,取出他的左眼,又放回去(他的左眼早年因受傷 而失去)。原住民們誤以為見到神明,即下跪求饒,這才化解危機。  巴克禮十六歲就立志獻身為主所用,廿六歲到台灣後,把一甲子歲 月奉獻於此,創設神學院、推行白話字、創辦府城教會報、重譯聖 經、增補廈英大辭典等。一九三五年,巴克禮因腦溢血而逝世,享年 八十六歲。 
 《台灣教會公報》2009年1月12日〜2009年1月18日(2968期)

------------------------------------------------------------------------------------------------------------

 

馬偕宣教報告 重現清末台灣民情

2015-02-15

記者翁聿煌/專題報導

死刑犯屍骨 熬製瘧疾特效藥

一百廿年前的台灣是什麼樣的風土民情?令人吃驚的是,當時來台灣傳教的加拿大籍傳教士馬偕在其寫給本國教會的宣教報告中披露,台灣竟然還有吃人肉的習俗,原來當時醫藥不發達,當時民眾會取用死刑犯的屍塊和骨頭,熬製治療瘧疾高燒的特效藥!

  • 加拿大宣教士馬偕對台灣有重大貢獻。(記者翁聿煌攝)

    加拿大宣教士馬偕對台灣有重大貢獻。(記者翁聿煌攝)

  • 淡水偕醫館為馬偕紀念醫院前身。(記者翁聿煌攝)

    淡水偕醫館為馬偕紀念醫院前身。(記者翁聿煌攝)

  • 馬偕的宣教報告中文版有助民眾更了解十九世紀末的台灣風土民情。(記者翁聿煌攝)

    馬偕的宣教報告中文版有助民眾更了解十九世紀末的台灣風土民情。(記者翁聿煌攝)

淡江中學正在將加拿大留存的「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台灣紀事」原稿翻譯成中文,預計今年三月出版,內有馬偕對當時台灣人文及自然環境的第一手描述,卻未在日記和回憶錄中提及,中文版宣教報告為研究近代台灣文史提供更多元深入的參考素材。

馬偕在台的宣教和行醫足跡,除在北部的基隆、艋舺、錫口(今松山區)、大稻埕、五股、新竹、苗栗等地成立教會,一八八三年甚至遠赴當時偏遠的宜蘭、花蓮等原住民居住地區傳教,如今民眾到淡水遊覽觀光,隨處可見其留下的事蹟與貢獻,更能感受哲人日遠的風範。

淡江中學國際事務組長陳冠州說,馬偕當時身為一個外國人和其所受的科學訓練,對台灣的觀察十分客觀細膩,報告中詳細記載十九世紀末台灣的醫療、教育、地理、客家庄、原住民的文化民情與宗教現象,馬偕紀念醫院也希望從宣教報告中,找出更多的偕醫館創建記載,完備馬偕醫院的歷史沿革。

全民嚼檳榔 吃到嘴巴都變形

馬偕於一八九○年前往花蓮佈道,在報告中詳細描述當地原住民的風土民情,根據他的觀察,「有些族群應該是來自菲律賓島嶼,有些部落則是來自日本琉球或是帛琉群島」,他並且發揮植物專業,詳細記載當地種植的蔬果,包括楊桃、無患子、柿子、番石榴、柚子、老藤、楝樹、檳榔樹、麵包樹、蓖麻、漆樹和香蒲等,「嚼檳榔是全民運動,人們隨身帶著裝滿石灰、菸草葉袋與檳榔的葫蘆」,嘴巴吃到幾乎都變形了,不管是走路還是工作,「準備檳榔和雪茄、嚼檳榔和吐檳榔汁,就佔了他們所有的時間。」

相片有惡魔 原住民撕成碎片

馬偕曾試著拿「國家地理雜誌」裡的相片給原住民少年看,不一會兒,竟被他們撕成碎片,因為他們以為「相片裡有惡魔」,所以一看到顯得反應激烈,馬上變了臉色、面露凶光。

馬偕也在一八七八年的報告中提及,他想娶台灣人張聰明為妻,但此想法受到母國教會人士的反對,但是馬偕下定決心,認為這麼做有助於他融入台灣社會,更能達到宣教的使命。

〈台北都會〉羅馬字手寫稿 3月發行中文版

2015-02-15

記者翁聿煌/專題報導

馬偕在台灣傳教和行醫近廿年,不僅認真學台灣話、取中文名「偕叡理」、娶台灣人為妻,甚至死後也葬於台灣;真理大學董事長姚聰榮說,馬偕抱著「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信念,在淡水創建偕醫館(馬偕醫院前身)、成立牛津學堂(現今真理大學)和淡水女學堂(淡江中學前身),對台灣的醫療、教育影響深遠。

  • 加拿大籍宣教師甘露詩(左)與陳冠州花費一年多編輯中文版。(記者翁聿煌攝)

    加拿大籍宣教師甘露詩(左)與陳冠州花費一年多編輯中文版。(記者翁聿煌攝)

  • 馬偕的手寫稿草寫真跡與使用當時的文法,需要專業學者才能精準判讀及翻譯。(記者翁聿煌攝)

    馬偕的手寫稿草寫真跡與使用當時的文法,需要專業學者才能精準判讀及翻譯。(記者翁聿煌攝)

淡江中學國際事務組負責將「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台灣紀事」翻譯為中文版,組長陳冠州說,馬偕在台灣的生活經歷,除了有「馬偕日記」外,最重要的見聞,都在他定期寫給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教委員會主委的書信裡,即官方「宣教報告」文件中。

台灣原先並不知道宣教報告被加拿大聯合長老教會總會妥為保存,直到姚聰榮擔任淡江中學校長時,組團於二○○九年赴加國拜訪總會時,獲贈馬偕宣教報告微縮膠卷的手寫稿複本,回台馬上著手編輯出版工作。

陳冠州說,馬偕的手寫稿草寫真跡與使用當時的文法,加上報告中很多台灣的地名、人名及原住民部落名稱,都是以羅馬字書寫,並不容易精準判讀及翻譯。

為此,淡江中學為此商請國內馬偕研究權威、台灣神學院教授鄭仰恩、羅馬字專家邱善雄牧師,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也派駐宣教師甘露詩(Louise Camble)協助。

鄭仰恩說,宣教報告有助於讓一般民眾了解,馬偕當時如何看待十九世紀末台灣這片土地、人民、歷史文化。校方在二○一二年六月二日先出版英文版,預計今年三月發行中文版。

陳冠州笑說,研究人員在宣教報告翻譯過程中甘苦參半,例如馬偕在信件中提及「Kiam-chhai-ang(鹹菜甕)」,大家都在猜馬偕是否想買甕來做鹹菜?經過查證才知道,「鹹菜甕」這個舊地名指的是現今關西鎮,也考證出以往史料所記載被焚毀的「後埔教會」,正確位置應該是「新店教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