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與榮光:司馬遼太郎筆下的台灣史
流民與榮光:司馬遼太郎筆下的台灣史 | 司馬遼太郎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tbta2i
2021-09-01
能從「流民之國」發展到今日的社會,究竟台灣的起源論是什麼?圖為1669年出版的赫伯特《東印度旅行短記》書中插圖,描繪鄭荷9個月戰事中的每一次戰役。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國家到底是什麼?與其說要探討這個話題,倒不如說我是一邊想它的起源論,一邊思考台灣的種種。我認為沒有比台灣這種典型更富魅力的了。
江戶時代的日本,稱這個島為「高砂國」。各種書本裡,不乏這方面的記述,據說是「無主」之地。長崎的作家西川如見,在享保5年(1720)刊行的《長崎夜話草》中有如下的記載:
塔伽沙谷位於唐土東南海中,乃一島國,本無主,農民廣種甘蔗,用以製糖。山中住民若年少者,如猿猴然,晨昏持矛獵捕麋鹿,食其肉,持其皮赴市,易酒食,養育妻小並以此為產業。
據說台灣山地的住民具有高貴的心靈,當然不是「像猴子一樣」。總之,台灣古時候是無主之地。
從無主之地到荷蘭據點
筑前地方福岡藩(黑田家)的儒學家,也是藩醫的貝原益軒(1630~1714),即對「高砂國」關心過,以下是摘錄自他所寫的《扶桑記勝》
……位於中華之南。與中華相隔約七十餘日里。
日本的「里」約等於4公里,所以中國大陸與台灣之海相隔70餘里(200多公里)的說法,和實際相差不遠。
……其首都稱台灣城。(中略)通漢字,暖國也。稻作一年二熟。此地往昔原屬無國王之島,未悉始自何時,荷蘭人趁航海前往日本之便,侵佔此島,築城而居,由此地渡海前往日本及各國……
敘述正確得令人折服。
正如益軒所說,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是在關原之戰(1600)後不久的1609年,設置洋行於日本的平戶。這時荷蘭已經以印尼的海港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為根據地,他們認為在朝向日本的北航途中,若有個停靠港會較為方便。這也導致荷蘭於明末的1624年,佔領台灣南部的一個港口作為據點。
這期間,西班牙人也活躍起來,有個時期佔據了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不過,也有書上記載,日本人在豐臣秀吉時代以前,就曾以雞籠為根據地。而這些只是短暫的,荷蘭時代則持續了30幾年。由於台灣深具吸引力,渡海而來的漢人逐漸增加。到了荷蘭時代末期,已有漢人5萬人移入的資料。
成為反清復明的軍事據點
這段期間,中國大陸的東北有非漢族的女真族興起,國號「清」,準備推翻明朝。另一方面,在海上,有海商──被稱為海獠──的不法勢力。他們之所以為非法的存在,乃因明朝是海禁的國家。那法令清楚地規定:「寸板不得下海」。明末海盜的代表性人物是鄭芝龍(1604~1661)。他的兒子,就是被尊稱為「國姓爺」的鄭成功(1624~1662)。母親是平戶武士田川氏之女,他才學與武勇兼備,長大之後為了復興明朝,立下勇猛的戰功。在日本也以近松門左衛門的《國姓爺合戰》一劇而為人知。鄭成功末期,為了據守台灣,率兵2萬5千驅逐了荷蘭人。卻於次年遽逝
鄭氏佔據台灣是1661年。以日本的年號來說是寬文元年,正好是第四代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的世代。貝原益軒如此述說:
日本寬文元年之際,國姓爺擁立大明王子,立志反清復明……
有關這個豪爽的人物,不論是在日本、中國大陸或台灣,時至今日仍然受到英雄般的尊崇。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鄭氏佔領台灣僅持續了3代22年。當時,這個島只不過是鄭氏的軍事據點罷了,他並沒有想要在此建立新國家。很令人遺憾地,鄭家為了要維持大軍,竟把在台灣開拓的漢人農民當作奴隸。或者,也可以說,鄭氏只是把過去38年間,荷蘭人統治這個島時的奴隸農民接收過來而已。
依照史明先生所著《台灣人四百年史》(新泉社出版)的說法。荷蘭統治末期的台灣(台灣海峽側之南部為主)拓墾民數,約達2萬5千戶、10萬人之譜。不過,鄭家的台灣時代,全軍都成為屯田兵,開闢了農地。那種農地稱之為「營」。如今台灣地名當中仍保留著這些痕跡,譬如台南縣的平原就有個叫「新營」的小城鎮。在它南邊有「林鳳營」,林鳳營之西也有個叫「下營」的村落,可以說都是鄭氏時代的遺蹟。
台灣東部差點成為美國領土
鄭家因其後裔歸降清朝而消滅(1683)之後,台灣劃入清朝的版圖,但是在另一方面,清朝卻將台灣視為「化外之地」
清朝沿襲了明朝的海禁,在法律上,台灣是民眾不得渡海前去的島。已經漂洋過海來到台灣的漢人,也被禁止從大陸攜眷渡台。就這一點而言,台灣雖被看待為化外之地,但是翻閱《台灣大年表》(台灣經世新報社,大正14年〔1925〕年刊)所查得的資料,清朝在一些地方設置了公署,至少西海岸的平原地帶可算是清朝的領土。然而,台灣並非國家的一部分。
日本史上,幕末、幕府之間,與日本締結了日本最早的總括性通商條約(日美修好通商條約,1858年6月)的唐賢德.哈里斯(Townsend Harris,1804~1878)原本是商人,也曾擔任過市教育局的公職。終生獨身,抱持能對世間有所貢獻的宿願。45歲的時候,他拋棄所有,遊遍東洋各地。他旅居澳門(中國廣東省南部的葡萄牙屬地)期間,對台灣做了調查。其結果知道屬於清國的僅是島的西半部而已,於是寫了「合眾國應該收購台灣的東半部」為主旨的建議書,於1854年送呈國防部長,雖未蒙採納,但19世紀中葉台灣的法律地位由此可明確瞭解。
本篇開頭,我曾談及有關國家起源的問題。我記得在各派學說中,有一種論調認為,所謂的國家,就是偷偷摸摸地溜進原本已有住民的地方,然後撒網把它網住。而台灣的情形,既為荷蘭進佔過,又有鄭氏轟轟烈烈地駐紮過。在那之後,台灣的漢人,憑一把鋤頭耕而耘之,到了19世紀中葉,社會結構已見成熟,闢出美麗的田園風貌。
如果哈里斯的意見被採用的話,台灣東部的原住民就會像其後不久夏威夷諸島的玻里尼西亞人一樣,在不知不覺之中被收編為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民了。這些原住民本來是隨著黑潮漂流過來的。這種將他們漂送過來的黑潮,發自菲律賓東方的海面,有時以流速5節之速度,北上台灣、日本。而菲律賓就像鄰島一樣。
一場原住民衝突改寫東亞國家版圖
1868年亞洲發生一場巨變。日本推行明治維新,搖身一變成為近代國家。因為周邊的中國、朝鮮仍然維持所謂儒家傳統的超古代體制,所以這對它們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至於近代國家之所以為近代國家,乃是將國家的領土,從亞洲式「版圖」概念脫離開來,改以西洋式的領土定義,予以明確定位。但是有關國際法等的法學知識,明治初期政權,則是借重於聘雇的外國人。比如說琉球,是兩屬(清的版圖與日本的版圖)之地。碰巧明治4年(1878),琉球國的66名島民漂流到台灣的東南海岸,其中54人被原住民殺了。據說原住民以為是西海岸的漢人。
日本採取了十分乾淨俐落的措施,首先在翌年的明治5年9月,將琉球王國收編為琉球藩,作為國內的一藩。清朝悶不吭聲的,對這件事竟沒提出抗議。被殺的琉球島民變成了日本人。
基於這個理由,日本派專使赴北京,向清朝抗議。清朝這邊因而以口頭答辯說:「台灣之蕃民乃化外之民,大清政教未及於彼」。此後日本一貫以此口實為由,解釋台灣東半部係無主之地。之後,清朝改變了態度,於是,兩國之間爭議不休。
這個時候,曾是明治維新主要勢力的舊薩摩藩(鹿兒島縣),因對新政府不滿,維持著半獨立狀態,與其他府縣裡的不滿士族同仇敵愾,衝突之勢一觸即發。日本政府完全基於內政的考慮,為了排除充滿於國內的不穩氣氛,出兵台灣東部,時值明治7年(1874)清朝卻仍若無其事。不久,清朝竟然還支付了這些討伐軍費給日本。清朝並以此作為台灣東部是本國領土的證據
清朝更進一步為了明確表示台灣是本國領土,於明治18年(1885),將台灣升格為台灣省,也就是說成為「國內」。這樣的「國內」持續了10年
明治27、28年(1894~1895),爆發甲午戰爭,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台灣省成了日本領土。日本直到太平洋戰爭戰敗,前後共統治台灣50年。我是日本人或許難免偏袒日本,可是,當時沒有多餘財力的日本──儘管我不認同殖民地的存在──曾經盡全力去經營,這點當可予以肯定。台灣和日本國內同樣設立帝國大學、設置教育機構、興築水利工程,也創設鐵路與郵政制度。
戰後,台灣變成中華民國領土。在大陸戰敗的「中華民國」,於1949年把整個「國家」帶進台灣。而台灣島至今仍舊是「台灣省」的老樣子。
台灣在這種不合理的政治中,人民勤奮工作,外匯存底與日本並駕齊驅,號稱世界之最,發展成高水準的經濟社會。像台灣這樣,能從「流民之國」發展到今日社會這樣的例子,除了美國之外,是世界史上絕無僅有的吧!流民與榮光:司馬遼太郎筆下的台灣史 | 司馬遼太郎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tbta2i

台灣東部差點成為美國領土-哈里斯Townsend Harri


「黑船」1853年,培理帶著美國總統的國書,培理和哈里斯他強行叩關,江戶幕府也不會有理由結束長達兩百多年的鎖國時代,讓日本歷史出現了巨大的轉折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台灣東部差點成為美國領土-哈里斯Townsend Harri台灣東部差點成為美國領土-哈里斯Townsend Harri台灣東部差點成為美國領土-哈里斯Townsend Harri台灣東部差點成為美國領土-哈里斯Townsend Harri台灣東部差點成為美國領土-哈里斯Townsend Harri

湯森·哈里斯(英語:Townsend Harris,1804年10月3日-1878年2月25日),美國商人、外交官,曾擔任紐約教育委會會長,也是美國首任駐日公使。在他任公使期間,與日本德川幕府簽訂《安政條約》及《日本國美利堅合眾國修好通商條約》,並曾經向美國國務院提出過購買台灣計畫,建議美國應向清廷購買台灣,來鞏固美國在亞洲的商業利益。因為他開啟了日本近代對外的貿易及文化,故至今仍受日本人民尊敬。
湯森·哈里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tbaf81
經歷
紐約
1804年10月3日,哈里斯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桑迪小山鎮village of Sandy Hill (現在的哈德遜福爾斯)。他很年輕時就搬去了紐約,並成為了一個成功的進口商人。
1846年哈里斯加入紐約教育委員會,並擔任紐約教育委員會會長直到1848年。他成立了Free Academy of the City of New York,後來成為紐約市立學院,提供教育給城市中的勞工階級。以哈里斯的名字命名的市立高中湯森德哈里斯高中很快興起並脫離Free Academy of the City of New York成為一所中等教育課程為主的學校直到1942年(由於預算限制被菲奧雷洛·亨利·拉瓜迪亞(Fiorello La Guardia)關閉)。1984年,以主修人文科目為主的課程重新營運。
商務
1848年哈里斯前往加利福尼亞,並在接下來的六年間遠航貿易到中國、荷蘭、英國、印度,使他十分熟悉東方的社會狀況,並曾代理美國駐寧波副大使一段時間。
日本
1856年繪製
美國總統林肯致信給日本天皇,1861年11月14日德川家茂正式宣布哈里斯的離開
1856年7月,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皮爾斯任命哈里斯為第一任駐日公使。哈里斯在日本靜岡縣 下田市的玉泉寺作為美國在日的首間領事館,不久之前,美國海軍將領馬休·佩里已在1853年的黑船事件後開啟美國與日本之間的貿易。
哈里斯率領的代表團以玉泉寺作為休息室直到1859年, 並在該處與日本簽訂《美日修好通商條約》
哈里斯要求日本派出一位與他關係平等的外交使節,才願意將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皮爾斯寫的信件交給德川幕府,雙方為此僵局一段時間,經過長達18個月的交涉,最後雙方達成協議。哈里斯同意德川幕府以家臣來做為使者。1857年12月7日哈里斯獲得許可登江戶城覲見江戶幕府第十三代將軍德川家定。1858年7月29日順利與日本簽訂《美日修好通商條約》,此條約對後來西方國家造成日本經濟、政治深遠的影響。1861年哈里斯離開日本。當時,一位日本使節Moriyama寫信給他:
您已經超越一位朋友的身分,您是我們的恩人和老師。您的精神將永遠留在日本的歷史上。
在哈里斯留日期間,日本當時的社會風貌給予他深刻的印象,他曾寫道:
人們呈現給人感覺乾淨、營養充足..給人一股舒爽又歡樂的印象,在這裡我看見了比其他國家還要純樸的社會風貌。
據說,哈里斯在日本期間,曾經與一名叫做Okichi(お吉)的藝妓捲入關係。當哈里斯離開日本後,這位17歲的藝妓被放逐,不久就自盡了。但講談社百科全書則指出哈里斯在雇用她三天後就將她解僱了。
晚年
哈里斯晚年照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告,哈里斯於1874年他接受了一位最近剛從日本回來的人採訪,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日本人認為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哈里斯死後下葬在紐約市綠蔭公墓。
通俗文化
玉泉寺旁的哈里斯紀念碑.
1958年由約翰·韋恩所主導的電影蠻夷與藝妓,內容在描寫哈里斯奉命擔任駐日大使並與德川幕府簽約為主軸,並在劇情中虛構哈里斯與日本藝妓Okichi (お吉)之間的風流逸事
湯森·哈里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tbaf81
---------------------------------------------------
流民與榮光
文/司馬遼太郎(1923〜1996)
2021年8月22日【專文】流民與榮光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https://bit.ly/3kQWcAB
國家到底是什麼?
【專文】流民與榮光 https://bit.ly/3n1n6so
與其說要探討這個話題,倒不如說我是一邊想它的起源論,一邊思考台灣的種種。我認為沒有比台灣這種典型更富魅力的了。
江戶時代的日本,稱這個島為「高砂國」。
各種書本裡,不乏這方面的記述。
據說是「無主」之地。
長崎的作家西川如見,在享保五年(1720)刊行的《長崎夜話草》中有如下的記載:
塔伽沙谷位於唐土東南海中,乃一島國,本無主,農民廣種甘蔗,用以製糖。山中住民若年少者,如猿猴然,晨昏持矛獵捕麋鹿,食其肉,持其皮赴市,易酒食,養育妻小並以此為產業。
據說台灣山地的住民具有高貴的心靈,當然不是「像猴子一樣」。總之,台灣古時候是無主之地。
筑前地方福岡藩(黑田家)的儒學家,也是藩醫的貝原益軒(1630〜1714),即對「高砂國」關心過,以下是摘錄自他所寫的《扶桑記勝》。
……位於中華之南。與中華相隔約七十餘日里。
日本的「里」約等於四公里,所以中國大陸與台灣之海相隔七十餘里(二百數十公里)的說法,和實際相差不遠。
……其首都稱台灣城。(中略)通漢字,暖國也。稻作一年二熟。此地往昔原屬無國王之島,未悉始自何時,荷蘭人趁航海前往日本之便,侵佔此島,築城而居,由此地渡海前往日本及各國……
敘述正確得令人折服。
正如益軒所說,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是在關原之戰(1600)後不久的1609年,設置洋行於日本的平戶。
這時荷蘭已經以印尼的海港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為根據地,他們認為在朝向日本的北航途中,若有個停靠港會較為方便。
這也導致荷蘭於明末的1624年,佔領台灣南部的一個港口作為據點。
這期間,西班牙人也活躍起來,有個時期佔據了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不過,也有書上記載,日本人在豐臣秀吉時代以前,就曾以雞籠為根據地。
而這些只是短暫的,荷蘭時代則持續了三十幾年。由於台灣深具吸引力,渡海而來的漢人逐漸增加。到了荷蘭時代末期,已有漢人五萬人移入的資料。
這段期間,中國大陸的東北有非漢族的女真族興起,國號「清」,準備推翻明朝。
另一方面,在海上,有海商—被稱為海獠—的不法勢力。
他們之所以為非法的存在,乃因明朝是海禁的國家。那法令清楚地規定:「寸板不得下海」。明末海盜的代表性人物是鄭芝龍(1604〜1661)。
他的兒子,就是被尊稱為「國姓爺」的鄭成功(1624〜1662)。母親是平戶武士田川氏之女,他才學與武勇兼備,長大之後為了復興明朝,立下勇猛的戰功。在日本也以近松門左衛門的《國姓爺合戰》一劇而為人知。
17世紀時繪製的鄭成功像。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鄭成功末期,為了據守台灣,率兵二萬五千驅逐了荷蘭人。卻於次年遽逝。
鄭氏佔據台灣是1661年。以日本的年號來說是寬文元年,正好是第四代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的世代。
貝原益軒如此述說:
日本寬文元年之際,國姓爺擁立大明王子,立志反清復明……
有關這個豪爽的人物,不論是在日本、中國大陸或台灣,時至今日仍然受到英雄般的尊崇。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鄭氏佔領台灣僅持續了三代二十二年。
當時,這個島只不過是鄭氏的軍事據點罷了,他並沒有想要在此建立新國家。
很令人遺憾地,鄭家為了要維持大軍,竟把在台灣開拓的漢人農民當作奴隸。
或者,也可以說,鄭氏只是把過去三十八年間,荷蘭人統治這個島時的奴隸農民接收過來而已。
依照史明先生所著《台灣人四百年史》(新泉社出版)的說法。荷蘭統治末期的台灣(台灣海峽側之南部為主)拓墾民數,約達二萬五千戶、十萬人之譜。
不過,鄭家的台灣時代,全軍都成為屯田兵,開闢了農地。
那種農地稱之為「營」。如今台灣地名當中仍保留著這些痕跡,譬如台南縣的平原就有個叫「新營」的小城鎮。在它南邊有「林鳳營」,林鳳營之西也有個叫「下營」的村落,可以說都是鄭氏時代的遺蹟。
鄭家因其後裔歸降清朝而消滅(1683)之後,台灣劃入清朝的版圖,但是在另一方面,清朝卻將台灣視為「化外之地」。
清朝沿襲了明朝的海禁,在法律上,台灣是民眾不得渡海前去的島。
已經漂洋過海來到台灣的漢人,也被禁止從大陸攜眷渡台。
就這一點而言,台灣雖被看待為化外之地,但是翻閱《台灣大年表》(台灣經世新報社,大正十四年〔1925〕年刊)所查得的資料,清朝在一些地方設置了公署,至少西海岸的平原地帶可算是清朝的領土。然而,台灣並非國家的一部分。
日本史上,幕末、幕府之間,有關與日本締結了日本最早的總括性通商條約(日美修好通商條約,1858年6月)的唐賢德‧哈里斯(Townsend Harris,1804〜1878)的種種,在本叢書的《紐約散步》(第三十九卷)裡已經提過。
哈里斯原本是商人,也曾擔任過市教育局的公職。終生獨身,抱持能對世間有所貢獻的宿願。
四十五歲的時候,拋棄所有,遊遍東洋各地。
他旅居澳門(中國廣東省南部的葡萄牙屬地)期間,對台灣做了調查。其結果知道屬於清國的僅是島的西半部而已,於是寫了「合眾國應該收購台灣的東半部」為主旨的建議書,於1854年送呈國防部長,雖未蒙採納,但十九世紀中葉台灣的法律地位由此可明確瞭解。
美國商人唐賢德‧哈里斯(Townsend Harris)曾寫了「合眾國應該收購台灣的東半部」為主旨的建議書,於1854年送呈國防部長,但未被採納。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本篇開頭,我曾談及有關國家起源的問題。
我記得在各派學說中,有一種論調認為,所謂的國家,就是偷偷摸摸地溜進原本已有住民的地方,然後撒網把它網住。
而台灣的情形,既為荷蘭進佔過,又有鄭氏轟轟烈烈地駐紮過。
在那之後,台灣的漢人,憑一把鋤頭耕而耘之,到了十九世紀中葉,社會結構已見成熟,闢出美麗的田園風貌。
如果哈里斯的意見被採用的話,台灣東部的原住民就會像其後不久夏威夷諸島的玻里尼西亞人一樣,在不知不覺之中被收編為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民了。
這些原住民本來是隨著黑潮漂流過來的。這種將他們漂送過來的黑潮,發自菲律賓東方的海面,有時以流速五節之速度,北上台灣、日本。而菲律賓就像鄰島一樣。
1868年亞洲發生一場巨變。日本推行明治維新,搖身一變成為近代國家。
因為周邊的中國、朝鮮仍然維持所謂儒家傳統的超古代體制,所以這對它們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至於近代國家之所以為近代國家,乃是將國家的領土,從亞洲式「版圖」概念脫離開來,改以西洋式的領土定義,予以明確定位。但是有關國際法等的法學知識,明治初期政權,則是借重於聘雇的外國人。
比如說琉球,是兩屬(清的版圖與日本的版圖)之地。
碰巧明治四年(1871),琉球國的六十六名島民漂流到台灣的東南海岸,其中五十四人被原住民殺了。據說原住民以為是西海岸的漢人。
日本採取了十分乾淨俐落的措施,首先在翌年的明治五年9月,將琉球王國收編為琉球藩,作為國內的一藩。清朝悶不吭聲的,對這件事竟沒提出抗議。
被殺的琉球島民變成了日本人。基於這個理由,日本派專使赴北京,向清朝抗議。
清朝這邊因而以口頭答辯說:「台灣之蕃民乃化外之民,大清政教未及於彼」。
此後日本一貫以此口實為由,解釋台灣東半部係無主之地。
之後,清朝改變了態度,於是,兩國之間爭議不休。
這個時候,曾是明治維新主要勢力的舊薩摩藩(鹿兒島縣),因對新政府不滿,維持著半獨立狀態,與其他府縣裡的不滿士族同仇敵愾,衝突之勢一觸即發。
日本政府完全基於內政的考慮,為了排除充滿於國內的不穩氣氛,出兵台灣東部,時值明治七年(1874)。
清朝卻仍若無其事。
不久,清朝竟然還支付了這些討伐軍費給日本。清朝並以此作為台灣東部是本國領土的證據。
清朝更進一步為了明確表示台灣是本國領土,於明治十八年(1885),將台灣升格為台灣省,也就是說成為「國內」。這樣的「國內」持續了十年。
明治二十七、八年(1894〜1895),爆發甲午戰爭,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台灣省成了日本領土。
日本直到太平洋戰爭戰敗,前後共統治台灣五十年。我是日本人或許難免偏袒日本,可是,當時沒有多餘財力的日本—儘管我不認同殖民地的存在—曾經盡全力去經營,這點當可予以肯定。台灣和日本國內同樣設立帝國大學、設置教育機構、興築水利工程,也創設鐵路與郵政制度。
戰後,台灣變成中華民國領土。
在大陸戰敗的「中華民國」,於1949年把整個「國家」帶進台灣。而台灣島至今仍舊是「台灣省」的老樣子。
台灣在這種不合理的政治中,人民勤奮工作,外匯存底與日本並駕齊驅,號稱世界之最,發展成高水準的經濟社會。
像台灣這樣,能從「流民之國」發展到今日社會這樣的例子,除了美國之外,是世界史上絕無僅有的吧!
戰後,台灣變成中華民國領土。1945年10月25日,依照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發布的《一般命令第一號》,中華民國將領代表同盟國接受在台灣的日軍投降。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專文】流民與榮光 https://bit.ly/3n1n6so
【專文】流民與榮光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https://bit.ly/3kQWcAB
--------------------------
司馬遼太郎:世上再沒有比「中華」這個詞更混淆不清的了
司馬遼太郎:世上再沒有比「中華」這個詞更混淆不清的了 - Readmoo閱讀最前線Readmoo閱讀最前線 https://bit.ly/3yMt7v4
文/司馬遼太郎;譯/李金松
司馬 今年,我在同窗會的酒席上,當著中國語、俄語、德語等教授們面前,談起了台灣的旅遊見聞。我的結論是:「台灣是個文明國家喔。」
毋庸置疑,台灣擁有很多的尖端科技。我並不是說這就是文明,如果借用稍早年代的比喻來講,一到清晨五點,牛奶盒中就會有鮮奶放著。你不用自己養牛、擠奶,送牛乳的人也不必擔心在路上被游擊隊殺害,而能安全地送達。早上,報紙可以平安送到,讓你讀到全世界的資訊,我想這就是文明。
這些,台灣都已經有了,並且還正朝著充實之路邁進。如果說法國是建國一百幾十歲的國家,那麼民主台灣誕生才五、六年,還只是個嬰兒國家。比起密特朗先生,想來李登輝先生必是樂在其中,同時也艱苦備嘗吧。這該是因為您出生於台灣的緣故。
李 當我向內人提起,和司馬先生交談時,什麼話題才好呢?她說:「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吧」。於是兩人就談到《舊約聖經》裡的〈出埃及記〉。
司馬 那是因為出生地是上帝決定的吧。今天,我想和總統談談「出生地的苦楚」。譬如說,如果生在當今的波西米亞,那真是不得了。然而,我也想,如果真的生在波西米亞,那就努力去改善,這該是生而為人的尊嚴吧。
李 可是我會因無從為波西米亞略盡心力而感到苦楚。我也曾經有過生而為台灣人,卻沒有能夠為台灣做任何事的悲哀。
司馬 想起來,台灣這座島,似乎有過被認為不屬於任何人的時代。
我認為把別人的國家當作殖民地,就像在壓碎相當於背脊的民族自尊心一般,這樣的行為,是國家最大的惡。可是明治四年(一八七一),在台灣東海岸曾發生琉球人被殺事件。台灣到底是哪個國家的呢?明治政府為此煞費思量。當時受聘於明治政府的法國法律專家波亞索納德(Gustave Émil Boissonade,一八二五~一九一〇)報告說:台灣島乃無主之國。更早以前,美國外交官唐賢德‧哈里斯(Townsend Harris,一八〇四~七八),到台灣旅行後,上書總統,建言可將東半部無主之地納為美國領土。
李 中日甲午(日清)戰爭敗給日本時,李鴻章最先割讓給日本的就是台灣。他的意思是台灣嘛,不要也罷,反正是化外之地。日本就是得到了也只是增加麻煩而已。就是這樣的感覺。
司馬 當時,日本政府宣告說,不願意的人盡可離去。以當年粗魯年代的日本來說,那已經算是對居民打了個還算像樣的招呼了。
李 願意入日本籍的人可以留下來。財產也完全承認。不高興的人,可在兩年之內回大陸去。
接下來是大戰結束。依據開羅宣言,日本從中國取得的土地,包括台灣在內,全部歸還中國。
司馬 實際上建設台灣的是十七世紀前後,從福建與廣東過來的人們,不是其他的任何人。
李 這一點我不便任意回答。因為目前我是中華民國總統。
日本政府將台灣歸還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府由於在大陸的內戰戰敗而來到台灣。失去了一切,只剩下台灣。中國共產黨說台灣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這真是個怪異的夢吧,台灣與大陸,是不同的政府。目前,我只能說到這裡。
司馬 世上再沒有比「中華」這個詞更混淆不清的了。
李 中國一詞也混淆不清。
司馬 連「中國人」這個詞也是。聽說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先生去澳洲時,說過如下的話:「就像當今的澳洲人不認為自己是英國人那樣,我們也不是中國人,是新加坡人。」
德國人與瑞典人都是日耳曼民族。但是,德國人不會為了在瑞典銷售產品,而說「你我都同樣是日耳曼人呀」。西班牙人跑到法國也不會說:看在同是拉丁人的分上如何如何吧。
儘管同是漢民族,但是台灣是台灣人的國家才是。
國家的規模與「公」
李 一定要屬於台灣人,這是基本的觀點。
十九世紀以來,雖然主權的問題一直被討論,但是主權這個詞,可說是危險的語彙。大陸主張主權,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了中華民國,因此權利歸其所有。
司馬 我覺得北京政府把那麼遼闊的版圖,搞得還算不錯,但是過去從未有市民社會與法治國家的經驗,所以才會發生天安門事件。他們說台灣是我們的。這是十九世紀以前,對領土、版圖和雜居地都還不能區別的時代的東方式想法。
李 如果有機會與江澤民先生見面,我希望對他說:「在談台灣政策與國家統一這些問題之前,先研究研究台灣是什麼,如何?」
還要說,如果仍抱著統治台灣人民的想法,另一個二二八事件就會發生。
司馬 中國的高層之輩,恐怕從來也沒有從根源性與世界史的觀點,來思考過台灣到底是什麼吧。
中國將西藏納入國土,還有內蒙古也是,這些如果從住民的立場來看,實在是荒謬的事。毛澤東早期的少數民族政策,理念上倒還不錯,但實際上內蒙古與西藏的人民,似乎都非常痛苦,那種做法,假使還要強行施加於台灣,那在世界史上,恐怕會成為人類史的慘禍吧。
李 「台灣只要獨立,必定武力侵犯」,這類的老調,一再重彈。
司馬 但願一個地區經營出來的良好歷史,不致有外力一舉加以摧毀啊。
李 台灣如果宣布獨立,北京應該也會怕起來。說不定西藏與新疆也會跟著要求獨立。
司馬 明朝時代,是純粹的漢族國家規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內蒙古等都不是中國的領土。到了異族王朝清代,才變成現在的版圖。
大陸政權,照說應該尊重民意才是。應該問問藏族、蒙族、維吾爾族各族人的意願。可是他們不去聽,也沒有這種思想,就把清朝的版圖全盤接收了。
一個國家是有適當規模的。大約像法國吧。它剛好和四川省差不多的大小,然而四川省永遠還是四川省。而法國卻產生了文明。光一個北京政府,要控制比整個歐洲更廣闊的地域,實在太勉強。不管怎麼做,都會成為粗暴的國內帝國主義。
李 當今大陸正在高唱民族主義。號稱五族,把新疆、西藏、蒙古各族,全部劃歸中華民族。我在想:北京如果老是想要締造大中華民族、大中華帝國,那亞洲真會不得了。
司馬 照那樣的理念來推論,那麼把使用漢字的日本,還有華僑人數很多的泰國與印尼等,都劃歸大中華帝國的話也不會有什麼矛盾。可是,漢民族王朝中具代表性的是宋與明,其後的王朝都是異族建立的。古代的唐、元、清各朝也是。周邊不時都有「在野黨」虎視眈眈,每當中國內部腐敗,異族王朝隨之而起,形成制衡狀態。當今沒有在野黨了,中國本身又將如何去追求自淨的能力呢?如果還是以大中華帝國自居,那必然會走向腐敗。
除此之外,中國又沒有天下為公的思想,即使毛澤東之後的人也沒有。中國歷代皇帝全都視天下乃私有物,毛澤東若未曾把國家視為私有,則不至於做出像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那種亂七八糟的勾當了。
鄧小平正在搞令人莫名其妙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把兩種全然不同的東西合而為一。我以為他是一個大的政治家,但所揭櫫的社會主義,到頭來無異於隱喻中國乃為鄧小平一個人所有。
如果說,這種矛盾也能夠大模大樣地推動,那也是中國人了不起的地方。但這同時也顯示孫文的「天下為公」的思想,根本就沒有生根。
我和台灣的青年朋友談話時感到非常驚訝。聽說在小學與國中的教育中,學生必須強記自古代的三皇五帝,到清朝最後皇帝宣統帝為止的名號。大家都背得很熟。我想這是沒有用的。
李 對,是沒什麼用。
司馬 李登輝先生您好像也有同感。
李 目前鄉土的教育加多了。我要求在國民教育的課程裡,加入更多台灣的歷史、台灣的地理,還有自己的根等。不教台灣的事物,光讓孩子記大陸的事情,這簡直是無聊透頂的教育。
台灣話與莎士比亞
司馬 這種發言,大約五年前在台灣是不行的。台灣轉變成新的國家了。
李 講台灣話就已經是了不得的事。像我兒子的年代,在學校如果說台語,就跟日治時代講台語要被處分一樣,會受罰的。只准許說中國話。
我現在率先用台語講。非如此不可了。就是巡迴助選演說時,也都全部用台灣話講。
司馬 是用閩南語嗎?
李 對。台灣人想聽的,譬如到了雲林縣,就有那邊的鄉村語言。用那種農村的語言演講,一聽就懂。你用中國話說說看,根本聽不懂。用台語來說,就可以讓他們覺得這是會為我們設想的人。
司馬 英語裡頭,摻入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法語,不過據說詩裡用多了法語,就會令人感到生硬。但是如果用自古以來的英語寫詩,就很容易使人引起共鳴。
李 就像莎士比亞那樣吧。
司馬 拿日本的例子來說,京都第三高等學校的學寮寮歌「紅萌ゆる」(燃燒的紅),是以大和語作成的歌詞。而第一高等學校的「鳴呼玉杯に花うけて」(啊,玉杯盛著花朵)則是用漢語寫成的。有人說,還是「紅萌ゆる」較能敲動人心。台灣話就是台灣的大和語,所以好像容易打動人心。
李 以往掌握台灣權力的,全部是外來政權。最近我都可以坦然這麼說了。即使是國民黨,也是外來政權呀!那只是來統治台灣人的黨。必須將它變成台灣人的國民黨。從前,我們七十歲的這一代,夜裡都難以安安穩穩地睡覺。我不願讓後代子孫遭受此種境遇。
司馬 李登輝先生您二十二歲時,由日本人變成中華民國國民。
聽說那年代,知識青年們都不能安心睡眠是嗎?像中華民國憲兵一類的會找上門來。如果聽到敲門聲,想探頭看個究竟,那就完了,一定要馬上逃。度過那段心驚膽顫的日子,好不容易才獲得了今天這種高水準的自由和法治。這是漢民族史無前例的,實在值得慶幸。
李 外省人也同樣是漢族,這一點當然沒錯。說起來只是先來後到之分別而已。大家一起來幹就好。台灣人也不必排斥他們。不過這一點倒相當困難。譬如說,為什麼前任行政院長不得不換人呢?這一點也是關聯到這個問題。
司馬 您指的是郝柏村先生吧。他是道行老到的軍人出身政治人物,就像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難以應付的角色。真不曉得像個牧師的李登輝先生您要怎樣才能使那種角色離開權力中心,教人捏了一把冷汗,不過總算功德圓滿了。
李 我的任期還有兩年三個月,總希望能夠建設一個「公」的國家、社會。
我與交通部長談話時,聽到他說中正國際機場的擴充工程,不如預期的順利。目前若勉強著手推動第二期工程,或許會引起像成田機場那樣的事件。加上又有噪音問題,可能附近居民的反對會更加強烈,這些該如何對應呢?
如今在台灣,社區——也就是日本的「團地」活動頗為盛行。往日被壓抑過來的人民,希望大家各憑自由意志,投入國家建設、社會建設之行列。為了這個,首先須在社區裡商討日常的各項共同問題。諸如家庭事務、女性的社會參與等等。為了防範小偷進入,大家來守望相助。
好比機場的問題,也是一再和當地居民溝通。以機場為中心有兩個村,把這兩村的都市計畫重新規劃,並整備機場內部。從機場的清潔工作,到飛機的行李之搬運,乃至餐廳的經營,統統交給當地人去辦理,重要的是,讓大家有「機場是我們的」的想法。
我將修改憲法,完成所有的民主改革;最後則是總統直接民選。如此一來,台灣人就滿意了。
這些都實現以後,台灣的重大政治性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北京的掌權者,對台灣感到頭痛的,有下列三個問題。
首先是台灣的民主化。只要徹底地推行民主化,便不可能僅僅靠國共兩黨領導者的會談,來決定國家前途,也不容許未經雙方人民同意而擅作決定。現在還有心懷叵測之輩,竟然寫信給鄧小平要求切莫放棄武力犯台。
司馬 這種賣國賊行為我也時有所聞。台灣,真是不得了啊。
李 其次是我的外交。不僅是已訪問過的東南亞三國,今後我還會繼續跑。甚至讓全世界感到意外的國家也都要去。至於日本和美國,留到最後再說吧。
我儘管是國家元首,但原本就是經濟學者與農業學者。我能提供經濟援助,也可以互相討論。舉例說吧,像對菲律賓羅慕斯總統、印尼蘇哈托總統來說,農村問題都是最傷腦筋的事。我呢,農業問題我是專家。在台灣,如果要談豬肉的問題,沒有人談得過我(笑)。所以也不必是李總統,而是以李博士和他們談。頭銜嘛,無所謂。累積了這種實質外交,不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讓國際間理解到台灣對世界所扮演的角色嗎?
第三,過去採的是「大陸軍主義」,只擁有一堆戰車。最近,買了不少直升戰鬥機與戰鬥機。有了這些空軍軍力,今後三十年間,台灣的空軍不成問題。這種軍事戰略結構的變化,讓中國共產黨感到頭痛了。
司馬 戰車是落伍了,尤其是防衛像台灣這種到處水田地帶的地方。這種話題,實在有點讓人覺得危言聳聽。
李 我每兩週都舉行一次軍事會議,有些專家大吃一驚,李登輝總統學習軍事知識,為何能夠這麼快速呢?聽說他們還稱我是軍事天才。(笑)
 
註釋
1日本由女主人在旁盛飯。
2日本古國名,今新潟縣。
3江戶幕府末期志士,一八三六~六七年。
司馬遼太郎:世上再沒有比「中華」這個詞更混淆不清的了 - Readmoo閱讀最前線Readmoo閱讀最前線 https://bit.ly/3yMt7v4
--------------------------
湯森·哈裡斯(英語:Townsend Harris,1804年-1878年)是一位紐約商人,曾擔任紐約教育委會會長,也是美國首任駐日公使。
湯森·哈裡斯(英語:Townsend Harris,1804年-1878年)是一位紐約商人,曾擔任紐約教育委會會長,也是美國首任駐日公使。 在他任公使期間,與日本德川幕府簽訂《安政條約》及《日本國美利堅合眾國修好通商條約》,並曾經向美國國務院提出過購買臺灣計劃,建議美國應向清廷購買臺灣,來鞏固美國在亞洲的商業利益。 因為他開啟了日本近代對外的貿易及文化,故至今仍被日本人民所尊敬。
人物生平編輯 語音
紐約
1804年10月3日,1846年哈裡斯加入紐約教育委員會,並擔任紐約教育委員會會長直到1848年。 他成立了Free Academy of the City of New York,後來成為紐約市立學院,提供教育給城市中的勞工階級。 以哈裡斯的名字命名的市立高中Townsend Harris High School很快興起並脫離Free Academy of the City of New York成為一所中等教育課程為主的學校直到1942年(由於預算限制被菲奧雷洛·亨利·拉瓜迪亞(Fiorello La Guardia)關閉)。 1984年,以主修人文科目為主的課程重新營運。
商務
1848年哈裡斯前往加利福尼亞,並在接下來的六年間遠航貿易到中國、荷蘭、英國、印度,使他十分熟悉東方的社會狀況,並曾代理美國駐寧波副大使一段時間。
日本
美國總統林肯致信給日本天皇的信
美國總統林肯致信給日本天皇的信
1856年7月,美國總統佛蘭克林·皮爾斯任命哈裡斯為第一任駐日公使。 哈裡斯在日本靜岡縣 下田市的玉泉寺作為美國在日的首間領事館,不久之前,美國海軍將領馬休·佩里已在1853年的黑船事件后開啟美國與日本之間的貿易。
哈裡斯率領的代表團以玉泉寺作為休息室直到1859年, 並在該處與日本簽訂《日本國美利堅合眾國修好通商條約》.
哈裡斯要求日本派出一位與他關係平等的外交使節,才願意將美國總統佛蘭克林·皮爾斯寫的信件交給德川幕府,雙方為此僵局一段時間,經過長達18個月的交涉,最後雙方達成協定。 哈裡斯同意德川幕府以家臣來做為使者。 1856年順利與日本簽訂《日本國美利堅合眾國修好通商條約》,此條約對後來日本西部的經濟、政治帶來深遠的影響。 1861年哈裡斯離開日本。 當時,一位日本使節Moriyama寫信給他:
您已經超越一位朋友的身分,您是我們的恩人和老師。 您的精神將永遠留在日本的歷史上。
在哈裡斯留日期間,日本當時的社會風貌給予他深刻的印象,他曾寫道:
人們呈現給人感覺乾淨、營養充足.. 給人一股舒爽又歡樂的印象,在這裡我看見了比其他國家還要純樸的社會風貌。
據說,哈裡斯在日本期間,曾經與一名叫做Okichi(お吉)的藝妓捲入關係。 當哈裡斯離開日本後,這位17歲的藝妓被放逐,不久就自盡了。 但講談社百科全書則指出哈裡斯在僱用她三天后就將她解僱了。
主要成就編輯 語音
1846年加入纽约教育委员会,并担任纽约教育委员会会长直到1848年
1848年代理美国驻宁波副大使一段时间。
1856年7月,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任命汤森·哈里斯为第一任驻日公使。
相關影視編輯 語音
1958年由约翰·韦恩所主导的电影The Barbarian and the Geisha,内容在描写哈里斯奉命担任驻日大使并与德川幕府签约为主轴,并在剧情中虚构哈里斯与日本艺妓Okichi (お吉)之间的风流逸事。
晚年生活編輯 語音
哈里斯晚年照
哈里斯晚年照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告,哈里斯于1874年他接受了一位从日本回来的人采访,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日本人认为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哈里斯死后被安葬在纽约市绿荫公墓。
湯森·哈裡斯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tcL98A


黎蝸藤專欄:李仙得論證台灣不屬中國,改變台灣命運、牽動東亞大勢
黎蝸藤 + 追蹤 2021-09-05 黎蝸藤專欄:李仙得論證台灣不屬中國,改變台灣命運、牽動東亞大勢-風傳媒 https://bit.ly/3BBOqBs
李仙得藉敏銳的國際法意識,論證台灣原住民地不屬中國管轄,而改變了台灣命運,牽動了東亞大勢(圖/美國國會圖書館)
台灣歷史改編劇《斯卡羅》好評連連,劇中的關鍵人物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也成爲討論熱點。李仙得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原是法國人,後來去了美國加入美國籍,參加南北戰爭,戰後又向亞洲進發。他以私人身份、憑一己之力影響十九世紀後期的東亞局勢:他當過美國駐廈門領事,單槍匹馬地到台灣與原住民簽訂「南岬之盟」(即《斯卡羅》的主題);做過日本的顧問,力主日本攻打台灣,即牡丹社事件;後來還成爲朝鮮國王的顧問。
説來有意思,與李仙得幾乎同時,美國還有若干個經歷非常相像的人,都憑一己之力撬動世界各區域的進程。其中一個正與最近世界焦點相關──哈蘭(Josiah Harlan)。哈蘭在19世紀中期單人匹馬到阿富汗,游走於幾大勢力之間,最後幫助阿富汗國王多斯特·穆罕默德汗(Dost Mohammad Khan)復辟和抗擊英軍,推遲了英國侵略阿富汗的日程,左右了英俄「大棋局」(The Great Game),最後因有功而被封爲「古爾王子」(Prince of Ghor Province)。這裡強調一己之力,就是説他們雖然都是美國人,有的甚至曾是美國駐外官員,但他們主要活動背後都沒有美國國家支持,甚至國家明確反對。比如李仙得在牡丹社事件中的角色,美國政府就相當反對並一再強調與己無關,他最終也辭去了外交官才為日本服務。這是當時美國在亞洲謹慎外交政策的反映。
宣稱台灣無主地,把台灣拉入大國競爭視野
李仙得所著Is Aboriginal Formosa A Part Of The Chinese Empire(翻拍自網路)
李仙得所著《中國主權及於台灣番地嗎?》是研究台灣歷史和國際法不可忽視的著名文獻(翻拍自網路)
李仙得生涯的最得意的時光還是在牡丹社事件,正是他向日本力主台灣東部在國際法上是無主地,又向日本提供台灣東南部的資料,日本才發兵攻打牡丹社。這個事件是繼17世紀荷西中日競逐台灣之後,第二次把台灣拉入大國競爭的視野,成爲台灣近代史的開端。他在1874年撰寫的《中國主權及於台灣番地嗎?》(Is Aboriginal Formosa a Part of the Chinese Empire?),也成爲研究台灣歷史和國際法不可忽視的著名文獻。本文主要討論這個主題。(相關報導:黎蝸藤專欄:緬甸危機升高成中國燙手山芋|更多文章)
李仙得的獨到之處就是首先從國際法闡述了反面意見,寫出了《中國主權及於台灣番地嗎?》,認爲台灣中的「台灣番地」(Aboriginal Formosa)不屬中國。
台灣在東亞歷史中很獨特。台灣長時間是一塊在國際法意義上的無主地。這裡強調國際法意義,是要強調台灣不是沒有主人,台灣原住民是台灣最早的主人,只是在「國際法意義上」算不上主人:西方起源的國際法一開始就把「未開化民族」摒棄在「主人」之外。管現在中國說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但中國第一次佔領台灣還是17世紀末期清朝康熙年間的事。考慮到台灣是這麽大的島嶼,距離中日兩個大國並不遠,而且在鄰近的琉球群島上也早有國家──當時台灣被稱爲「小琉球」( Lequeo pequeno),儘管台灣島的面積遠遠大於琉球列島──此外,與台灣島不遠的澎湖列島上也曾有過建制,台灣長期處於無主地狀態的確非常獨特。黎蝸藤專欄:李仙得論證台灣不屬中國,改變台灣命運、牽動東亞大勢-風傳媒 https://bit.ly/3BBOqBs

台灣東部差點成為美國領土-哈里斯Townsend HarriFireShot Capture 083 - 黎蝸藤專欄:李仙得論證台灣不屬中國,改變台灣命運、牽動東亞大勢-風傳媒 - www.storm.mg


台灣黑船-1853培理第二次到日本之前,其實曾先在基隆停泊十日,勘查附近煤礦位置測量港灣地勢;返國後提出報告,力陳台灣適合作為輪船的煤炭補給站,及貿易中繼站,建議佔領或租借;美國政府當時正窮於應付國內黑奴及南北失和問題,未予同意/日本黑船事件-指日本江戶時代末期來自美國、俄國以及歐洲的蒸汽船,狹義特指嘉永六年(1853年)七月,由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休·佩里(又譯培理、伯理等)率領,脅迫其開放門戶的美國海軍船隊這些船隻由於船體被塗成了黑色,「黑船」一詞也就由此而來,日本人把這次事件稱為「黑船來航」。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