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寨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姜太公釣魚台位於中國陝西省寶雞天王鎮的蟠溪峽/姜寨-黃河流域新石器時期的史前聚落遺址。姜寨遺址距今約6700年,包含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半坡類型、史家類型、廟底溝類型、西王村類型和龍山文化的客省莊二期類型等五期不同的文化遺存。是目前所發現的新石器時期村落遺址中規模最大也是最完整的/寶雞-姜戎 


《狼圖騰》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申戎/姜戎可能指: 姜戎 (民族),既申戎,中國西部從先周到戰國的一個部落/姜戎 (作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姜炳璋(1707~1784)禹穴考,象山縣丹城人。 1754進士。 後任四川石泉(今北川)知縣。 到任之後,積極推動漢、羌文化交流,引入江南的稻作文明,對民眾施行道德教化,發展教育、文化事業,使得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社會風氣越來越淳樸,得到老百姓的衷心愛戴。 撰有經史著作24種、185卷,其中《詩序廣義》、《讀左補義》收入《四庫全書》。真正讓姜炳璋載入北川史冊的,是他對本地"大禹"歷史文化的大力弘揚。 他通過查典籍,作了《石泉縣誌》《禹穴考》、《石紐歌》等文章,確認石泉(即北川)是大禹的降生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_temp_1617195078856_temp_1617195576392_temp_1617195151727

TEXT   CONTEXT   文本   情境


https://goo.gl/maps/LsWbaBcbySNJqXS17

2021-03-31_1836546q3s63np3o164sp09ro1o3no4o1r39r161922p0o8ooq45qsn4q0qrn442n450144sn2r9nq14sq40q5o905n59s41603pn2291n91o271s5439p9op769s51ss932608r052s3o37s0480985r36r0qsq1o73n2

河湟谷地藏羌問題研究
淺論河湟谷地民族關係之藏羌問題的研究
河湟谷地河湟谷地藏羌问题研究 https://bit.ly/3wh2jTR
摘要:河湟地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先後有許多民族在這裡生根發芽,創造了許多燦爛的文明,但隨著歷史的變遷,這些曾今輝煌的文明也都隨之而去,留下的也只有這些民族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而本文主要是談論藏羌之間的淵源關係。
【關鍵詞】 河湟地區
羌族 民族 從歷史的遺跡和書面的記載之中,我們便會發現河湟這片土地的神奇之處,它因那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民族對這裡的熱情和不斷地探索。 直到如今依然還散發著歲月的陣陣清香,而這種歲月的不斷洗禮便創造了其燦爛的文明,使它長盛不衰,熠熠生輝,當然我的這種說法具有一定的時代年限,也存在著一些誇大的現象,不過歷史的信使告訴我,這樣評論這個地區的特殊性是完全正確的。 這個主要還得從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上來看的,不過這裡我就不大談其言了;那麼我們所說的河湟谷地指的就是黃河和湟水流域肥沃的三角地帶,位於大阪山和積石山之間,在《安多政教史》的"第二,論述湟水北部地區的情況中聖。 了義。 曲吉尼瑪 是這樣讚譽湟水:恆河弟妹河----湟水,著名世界大河流,彼水南北之地區,成為幸福宗喀城。 南為峻峭陡峻宗拉山,北部湟水蜿蜒入海去;有第二佛陀(雌《搬拌爸)誕生地—第藍毗尼(滇扳《君)大聖地"(1);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來這裏曾經是佛教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在其它地方這種現象不得不說實屬罕見。 此外,千百年來,不僅如此,這裡還孕育出了許多燦爛的文明,如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卡約文化等都在這裡孕育出了文明的果實,但從另一方面來講,這裡錯綜複雜的民族關係也實屬讓人撲朔迷離,不過我覺得正因為如此,才創造出了河湟這片土地的繁榮文明。
當翻閱各種歷史書籍時,我們便知曾今在這片土地上先後有羌人、鮮卑、吐谷渾、唐朝、吐蕃、蒙古等相繼建立自己的政權,所以遺留下了許多民族的印記,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這些不同民族之間時而征戰,時而和諧,時而融合,時而分離,現如今民族間的融合已成為這裡的另一種文化景象,也可以說是一種趨勢,就是不知道這種融合會給未來社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是思想的結果、還是語言融合的結果我們無法明確,不過我想我們所能做的便是順應歷史的潮流,解決其留下的種種問題,就像此刻此時的我努力的做到這一點。 可以肯定的是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還是很有裨益的,也許有人會說只要能對經濟的發展起作用就是好的,可事實正是這樣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在這裡我無需多作解釋,因為近幾年我們周圍所發生的事情和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所看到的事實,就不容許讓我回答這是對的,相對而言。 而其河湟地區的民族融合而言,回族和土族融入於漢族之中已經有了一定的歷史,不過近幾年最突出的莫過於漢藏之間了,自從羅卜藏丹津反清失敗之後,大量的漢族陸續遷移到了河湟地區,從而形成了漢藏之間實際意義上的民族融合。 需要明確的是漢藏之間的民族融合,不得不說是一個奇怪的現象,要我說這種融合主要還得從語言上的來明確,但遺憾的是對於語言,我可以稱得上一概不知,所以就不敢大談其言,。 值得探討的是藏漢間的民族關係是有歷史淵源的,由於這個特殊的歷史原因我們就不能於此而論。 就其河湟地區而言,融合的主題是漢族吸收藏文化或者是藏族學習漢文化,從而逐漸地融入到其行列之中了。 此外也有漢族融入到藏族的事例,但總體上這個還是比較少見的。 總而言之這兩個民族互相融合,互相影響的過程在歷史上是複雜多變且緩慢的。 這個從一些地名上就可以瞭解一二,在這些地名的稱呼里,有的直到現在我們仍然直呼其名,而有的我們只能作為歷史來學習了,所以說有時候學點歷史就是這麼有趣,而從這一點上我們似乎能捕捉到一些特殊的歷史蹤跡,說的明白一點就是曾經在這片土地上藏文化起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這種現象直到如今我們也可以明確的認識到。 不過現在,這種局面似乎正在逐漸地改變著,但是我們無法否認其變化的過程。 另外從一個大的範圍來講,當今世界的變化是人類歷史幾千年,甚至是幾萬年繁衍變化的結果,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了。 因此我們現在所見所聞的不一定的是真實,更何況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許多民族所獨有的習慣也逐漸地開始大眾化了,所以我想既然生於這麼一個變化多端的時代里,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有不停的變動了,當然我在這裡所說的主要是思想或者觀點的更新,只有這樣才不會拘泥於一種思想或者一種觀點吧!
河湟谷地
我們知道青海是個多民族聚居的一個地方,其中羌人是這裡最著名的原始土著居民,那麼對於這個羌族,國內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和觀點,在《藏族通史.吉祥寶瓶》中記載;"羌是遠古漢民族對多康地區遠古藏族的泛稱,意為西部牧羊人。 她們是藏族先祖四大種姓中的冬氏種姓遷移到多康的一大部落繁衍起來的。 他們與後來在青藏高原上興起的大蕃族,即今天的藏族同根、同源的同一個民族,根本不存在羌與藏為兩個民族系統或羌是藏族的前身或羌被藏族同化的問題"(1)從這裏我們便知羌和藏的關係,說到底就是羌屬於藏族四大種姓之一的 冬氏(襯爸),那麼這一種認識是否合理,我不敢妄加猜測和獨斷,畢竟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不過從我個人的角度去看,我倒是相信這種說法,因為羌人和藏族無論從風俗習慣上,還是從日常的生活起居上而言,總之有很多的相似之出,這個我深有體會。 另外還有一種觀點就是在《安多藏族史略》中有這麼一段資料就是,歐陽修在《新唐書? 吐蕃傳》中的一段話;"吐蕃本屬西羌,蓋百有五十種,散出河、湟、江、岷間;有發羌,唐門等,然未始中國通"且(載《邊政論叢》第3卷 第 一期、1944年)顧先生本人亦明確指出:"吐蕃是羌人在西陲建立的大國"(2)這樣一來這個問題就變得複雜化了,寫到這裡我覺得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有趣,能把一個簡單的問題變成一個 複雜的問題,不過反過來講,卻也是一件挺無奈的事,要想把一個複雜的問題變成簡單的,就不太這麼有趣了,不管怎樣說到底還是羌人的最終
歸屬問題, 那麼對於羌人即出現了這麼兩個爭議的觀點,一是羌人是藏族 的一個種姓,即冬氏(襯爸),這一觀點主要是藏族學者占多數;二是藏族是屬於羌族的的一個分支,即吐蕃是羌人建立起來的一個大國,因這兩種截然不同觀點的原因, 致使我無法再進一步去探索了,只好轍償淺止,但不管怎麼說藏族和羌族的關係源遠流長,都在河湟這片土地上創造過輝煌的文明。 現如今羌人已在河湟地區完全消失了,但我覺得極有可能已融入到各少數民族,尤其是藏族,從這一點上來看的話;藏羌問題可實屬讓人不能不重新掂量一下,畢竟在這片土地上播撒過文明的種子,這個我不能做出一個明確的闡述。 除此之外,呂思勉在其著作《中國民族史》中有一指出,"羌亦東方大族。 其見於古書者,或謂之羌...... 古之氐羌,在今隴、蜀之間者,至秦、漢是,蓋皆服中國,同於編戶" (3);這樣一來,這個問題就變得複雜化了,還好所學之人對這個很有興趣,儘管所知所見極少,可依然對此問題樂此不疲呀!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對於這個羌族的起源,"夷夏羌,東中西"的說法還是佔據這一定的道理,畢竟這一種觀點有極大地實證依據,從而讓我非得要選擇一個,我覺得這個羌族起源 與西部且隸屬於藏族的的一個部落,還是持贊同的觀點,也許從歷史觀的角度而言,我的這種看法有點民族的歷史情緒觀,不過從實際意義上來講,有誰能做到真正的、純粹的、公平的、絕對的、 正義的呢? 就像盧梭在他的著作《社會契約論》裡所談到的那樣;"每一個政治社會都有自己的信仰,都奉有一個神,因此可以這樣說,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神...... 因此,我們就需要一種洞察人類的全部感情最高的智慧,問他又不受任何感情所支配,用來發現能適合於各個民族的最好的社會規則"(4),也許從這句話里我們就可以感受得到,我們無法做到絕對的,但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可以在不同人的觀點之間能找到一些銜接點。 從這一點上來看的話,盧梭確實不枉為一偉人,因為他把人心裡一些直觀地東西,無掩飾的體現在世人的面前了,不過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畢竟電燈泡的發光是離不開其發電的能源。
河湟谷地
另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青海藏族史》這本書里,我發現其作者始終都在極力的宣傳這麼一條資訊,就是藏族源於羌族,羌族是跟華夏族有極其深遠的關係,這裡所指的主要是跟大禹有極大的關係,看到這裡我對此書也就徹底的失去了興趣,只得草草了事。 然而在藏族的史書當中這種記載是不存在的,可能有人會說藏族的歷史主要是記載神話傳說方面的,或者具有強烈的宗教色彩,事實上確實如此。 我們不能否認這種看法,因為這種認識具有客觀的準確性,是真實存在的現象,而基於這種認識,我們不能斷定這是落後的,我們要知道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今世界,已很難明辨落後和先進的區別,這是一個很矛盾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去深思的話題。 從而我們也可能會產生這麼一種誤解,認為這種歷史的記載方法是缺乏科學的,缺乏整體觀,是零散的,如正是這樣那我們不得不闡釋一下,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相反缺乏科學的,是不全面,而現在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承認這麼一個事實,每一個國家或者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是具有傳承性的,就從歷史的記載方法來出發,我們也不難發現有些國家 的歷史記載注重物質方面的,而有些國家或民族的歷史記載注重的可能是精神方面,主要是宗教方面的,所以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更何況人類文明的發展是複雜多樣的,是發現與探索並存的時代,我記得有一個節目就叫"探索與發現",很有創意,裡面充滿了驚奇和我自己對自然的深深嚮往,如果自然賦予人類生存的權利,那麼反過來講,人類也要去爭取生存的權利, 就像此刻我所談的事情一樣,也許上述所論的觀點說不定是正確的,因為我們無法完全的否定一個觀點,也無法完全的肯定另一個觀點,儘管是多麼的完美或者是多麼的荒謬。 至此我們不能不驚嘆人類所擁有的,我想這就是人類生來所具備的權利吧! 這種權利是其他自然界的生命所無法企及的,可以說是人類所獨有的。 但是也有可能是缺乏一定的事實依據,寫到這裡我不得不做出一個決定,在這個資訊大爆炸時代,各種觀點群雄林立,已泛濫成河,而此刻我想不管有多少種觀點或見解,都不能否認只有在某一種文化下薰陶成長的人,才具備談其文化好壞的資格與能力,當然,從另一方面講,我們也這樣完全的絕對化,世事無常嘛!
總之,未知的事情我們可以例許多的假設,但重要的是事實只有一個且是未知的、不確定的、具有爭議的、而我們想要的事實只嚮往一個答案,因為我們總是在追求唯一,而我們所追求的,我們無法給它一個確定和肯定。
參考資料:河湟谷地藏羌问题研究 https://bit.ly/3wh2jTR
智觀巴·貢卻乎丹巴饒吉;《安多政教史
》 得榮·澤讓鄧珠;《藏族通史? 吉祥寶瓶》 ;西藏
出版社 黎宗華李延愷著 《 安多藏族史略》 ;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年
8月第1版 呂思勉;《中國民族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
盧梭;《社會契約論》;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河湟谷地藏羌问题研究 https://bit.ly/3wh2jTR
---------------------
河湟谷地,黃河與湟水流域肥沃的三角地帶,位於青海省東部農業區,由東往西依次為湟水流域的民和縣、樂都縣、平安縣、互助縣、西寧市、大通縣、湟中縣、湟源縣、海晏縣,及黃河流域的循化縣、化隆縣、尖紮縣、貴德縣。
這裡山川相間,地貌奇特,是黃河流域人類活動最早的地區之一。
從青海東大門民和縣往上,經青海省會西寧直至美麗的青海湖畔,在這條長達300多公里的風景長廊之內,不但城鎮密佈,物產豐富,而且山水風光旖旎,文物古跡眾多,宗教勝地林立,自然景觀古老、純樸,別具一格,豐富的文化遺存、古老的宗教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風情,構成了一條令人神住的西部風景線。
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這裡的許許多多獨特的人文景觀並不為國內外遊客瞭解。
隨著西部地區的進一步開放,河湟谷地撩開了神秘的面紗,成為中國西部一個引人注目的旅遊熱點。
河湟谷地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1xydgL
----------------------
楊自沿:河湟文化的流變及其特徵
來源:青海日報 發佈時間:2020-11-16 作者:楊自沿
河湟,亦作"河隍",得名與流經當地的黃河與湟水息息相關,亦指河湟兩水之間的區域。 據考證,河湟地區主要指"三河間地區",主要包括大通河、黃河上游以及湟水流域。 從地理位置上看,主要包括祁連山南面、日月山東面以及目前海東市、海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以及西寧四區三縣等區域。 河湟地區被費孝通稱為:「中原同青藏高原的流通孔道」,它是連接中原與少數民族地區的紐帶,是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的地方,並且也是農業文化與草原文化的結合部。 據史料記載,該地古為羌戎之地,多民族繁衍生息於此。 各民族在歷史的演化中,在河湟地區風起雲湧,呈現出雄壯威武的畫面。 尋史溯源,可窺見一斑。
據《後漢書·西羌傳》載:春秋時期前,湟水流域"少五穀,多禽獸"。 周考王五年(西元前436年),羌人自秦國退至河湟,帶來農耕畜牧經驗,河湟地區從此開始發展。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期間,分天下為36郡,河湟地區屬於隴西管轄。 到了西漢武帝時期,征伐四夷,開地廣境,大規模擊打匈奴和諸羌,使得河湟地區成為重要的軍事重地。 武帝元鼎六年(西元前111年),通過各種措施對河湟地區進行管轄,如"始置護羌校尉,持節統領焉",通過移民拓邊、置亭築城等措施,使得漢人勢力持續深入到河湟地區。 神爵元年(西元前61年),基於平羌勝利,遂大力倡導趙充國有關移民屯田的政治策略,將西部漢人大規模移民到河湟地區,大力屯田戍邊,並將中原關於種植穀物的技術傳入河湟地區,逐步將河湟地區納入到西漢王朝的郡縣體系中。 從此以後,河湟地區社會、經濟、政治的主導者都是漢族。 在西元3-6世紀期間,隨著各方勢力逐鹿中原地區,使得河湟地區的漢人大量減少,不斷向東收縮,為其他少數民族大量湧入河湟地區創造了歷史條件。 吐谷渾、南涼、前涼、後涼、西涼、北涼、西秦等割據勢力在紛繁複雜的交往中逐漸走向融合。 隋朝將全國統一後,在河湟地區設立鄯、廊兩州。 進入唐朝以後,唐朝在隋朝的基礎上,又進一步發展河湟地區,將其作為駐節之地,主要為隴右節度使所用,使得河湟地區的漢人不斷增加。 然而,在安史之亂后,由於唐的邊防空虛,致使吐蕃勢力趁虛而入至河湟地區。 至宋代,河湟吐蕃建立了唃廝囉政權(西元1032年-1104年)。 它是宋朝的一個附屬政權地,兩者始終保持著友好相處的局面,共同營造和平、繁榮的環境。 直到明朝,政府對河湟地區更為重視,更多的漢人移民到河湟地區,這一時期的移民達到歷史頂峰。 據相關史料記載,在這一時期移民到河湟地區的漢人有25萬人左右,使得漢人主導河湟地區,漢文化成為河湟地區的主導文化。 譬如樂都縣瞿曇寺,始於洪武二十五年(西元1392年),又經永樂、洪熙、宣德各朝擴建,遂成了今天人們看到的瞿曇寺。 它雖為藏傳佛教寺院,卻是典型的漢式建築。 尤其是到清代時期,青海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儒道民俗文化已在河湟地區形成"三足鼎立"的文化局面。 清代初年湟水流域已是"漠漠皆良田""溪外一片沙鷗白,麥中幾片菜花黃""何妨湟水作桐鄉"的景象。
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 在歷史發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河湟地區的先民於其間牧耕、生息,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土族、撒拉族等多種文化不斷碰撞與交流,描繪出一幅燦爛壯闊、多元一體的河湟文化圖景。 可以說,河湟文化有著豐富的歷史積澱,蘊含著多彩的文化內涵,是黃河源頭人類文明化的一個裡程碑式的標誌,是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兩個文化走廊交融激蕩的瑰寶,是多民族文化和諧並存的一個必然結果,與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一起,構成黃河文明的重要分支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毋庸置疑,河湟地區是多元文化繁榮共生發展的一片福地,其承載了悠久的多民族共同繁衍生息的文化歷史,以及不同生產方式長期並存的文明景象。 以良好和諧的生產方式帶來的物質文明為基礎,河湟文化正是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寶貴的精神財富,其堪為獨具一格的文化類型。 例如,以土族、撒拉族、回族、藏族等民族文化為代表的多元民族文化;以馬場垣遺址、柳灣原始公共墓地、喇家史前災難遺址等文化名跡為代表的河湟地區古遺址文化;以撒拉族婚禮、土族婚禮、土族"邦邦會"、循化藏族螭鼓舞、河湟"花兒"、樂都"九曲黃河燈"為代表 的寶貴非物質文化;以雕刻、民族刺繡、黃河奇石、剪紙、服飾等為代表的河湟藝術文化;以文都寺、班禪故居、夏瓊寺、瞿曇寺、佑寧寺、街子清真大寺等為代表的色彩濃郁的宗教文化;以六月歌會、賽馬會、納頓節、花兒會為代表的民間民俗節日文化等。
河湟文化歷史悠久,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內涵,民族底蘊極為深厚,作為中華文化大觀園中的奇葩,呈現出以下六個鮮明特徵:
一是根源性。 黃河地區一直被視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歷史文化河流的源頭。 縱觀河湟文化在黃河流域古文明中的地位,乃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之一。 河湟地區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交匯地帶,是人們踏入青藏高原的必經道路之一。 人類何時踏入青藏高原並適應其高原環境,是青藏高原科學界和古人類學術界一直在研究的重點課題。 最新的考古成果把青藏高原人類史提前至距今16萬年,而河湟地區是人們探察黃河源流以及不斷遷徙往返極為頻繁的地區,李白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慨嘆。 此外,河湟地區作為早期黃河流域人類活動的主要區域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較為發達的原始文明。 以柳灣出土文物為例,已被列入上世紀我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當地發掘的馬廠類型、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辛店文化、齊家文化等1730餘座墓葬,跨越了新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出土文物37925餘件。 其中出土的彩陶器文物有近兩萬件之多,其數量之廣、製作技術之先進,堪稱遠古文化之翹首。 被譽為中國的「彩陶王國」和「彩陶故鄉」。 在《中國史前文化的傳播與融合》一書中,裴文中先生指出了"彩陶發達的中心無疑是在黃河流域,西起青海,東迄河南,青海史前文化與中原文化有一脈相通之處,其為中國文化的孕育地,當無疑問也。 "因而我們可以說,河湟文化鑄就了黃河流域文明的文化內核之一,推進了黃河流域文化不斷向前發展的歷史進程。
二是地域性。 河湟谷地位於青海省的東部,相對於青海省整體的海拔高、多山地、降水少、植物覆蓋率低、氣候乾燥、多風缺氧的地理氣候特點來說,這裡的平均海拔在1500米-2000米之間。 河谷之間的地域與氣候條件的宜居性表現在,其具有便於灌溉的水系、適宜耕牧生息的肥沃土壤,這為遠古先民們提供了生存的良好先決條件。 漢族、蒙古族、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各個不同民族在各自的文化生存發展中,發揮著獨具各自特色的生存智慧,在長期的歷史演變與生存實踐中,漸漸融合成了以東部的河湟地區為地域中心,以其所衍生的生存生活狀態為精神內涵的河湟文化。 與此同時,河湟地區山河交錯,形成高山、峽谷、盆地共同構成的高原河谷地貌特徵。 從地域文化角度看,多民族風俗習慣、民間工藝、建築藝術、戲曲文藝、繪畫雕塑、傳統節慶、服飾飲食在此地共存、交流、融匯,形成特質鮮明的河湟文化景觀,具有鮮明地域特徵的建築文化和飲食文化構成了河湟地區獨具特色的高原河谷文化。 地域性是河湟文化非常鮮明的特徵之一。
三是多元性。 河湟地區文化豐富多彩,以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交流於此,形成了文化內涵的多元性。 從古至今,湟水流域就是文化的交匯中心,河湟文化是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結合而成的文化瑰寶。 農耕文化以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及先進的文化程度,對其他民族文化影響深遠。 青海歷史上的吐谷渾人以畜牧業為主,兼及農業;青海東部的幾個世居民族深受農耕文化的影響,也由原本的畜牧業轉變到農業。 共同生活在這一地區的漢族、蒙古族、回族、東鄉族、藏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等,都有自己獨有的民族文化。 民族的多元必將造成文化的多元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使文化發展更其多元且保持著獨具特色的魅力。 這些民族從語言到宗教信仰,從衣食住行到婚喪嫁娶,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有著自己的習俗和內涵,保持著特色,形成了風格獨特、內涵豐富的悠久文化。
四是包容性。 河湟地區聚集了多種文化,如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等。 河湟文化是不同民族在吸收各自先輩文化的基礎上,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而形成的。 比如齊家文化、馬家窯文化、卡約文化和喇家遺址歷史文化遺存,都見證了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包容進步的歷史。 再如土族文化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對原有的牧業文化進行重構,並以藏漢兩族文化為主汲取若干外來文化而形成的一種農業文化。 和土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撒拉族和東鄉族文化,也是多種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 此外,河湟文化的包容性還體現在對外來文化的強大改造融合能力。 河湟地區不僅是我國多民族聚集地區,同時也是多種文化傳播的交匯地帶和焦點地區之一。 這裡是聯繫祖國內地和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的核心地帶,作為各種文化的中轉站、過渡帶,也成為中西方民族文化交融的"熔爐"。
五是創新性。 文化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社會歷史的不斷發展會促使文化的形式及內涵不斷更新變化,表現出它的創新性。 從古至今,河湟人民都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 在崑崙神話中,絢麗多彩的彩陶藝術、壁畫藝術、岩畫藝術、彩繪藝術凸顯了河湟人民的活力與創造力。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河湟文化與時俱進、蓬勃發展。 主要表現在:載體形式上,新興的城市文化、社區文化、機關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鄉村文化、網路文化、廣播文化、軍營文化等日新月異;表現內容上,歌詠、曲藝、圖書、繪畫、影視、動漫、舞蹈、戲劇等豐富多彩;產業發展上,河湟文化這個"無煙工業"的不斷發展,不僅滿足著河湟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也對河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六是傳承性。 河湟文化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秉承傳統,創新發展,不斷豐富內涵,拓展外延。 幾千年來,青海各族人民形成了吃苦、耐勞、勤奮、堅韌的寶貴精神,特別是在我省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孕育並弘揚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勇於創新、團結奮進、科學務實"的柴達木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攀登"的"兩彈一星"精神,"創業、求實、奉獻 "的"湟源牧校精神","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自信開放創新的青海意識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實幹精神,"大愛同心、堅韌不拔、挑戰極限、感恩奮進"的玉樹抗震救災精神,"登高望遠、自信開放、團結奉獻、不懈奮鬥"的新青海精神,等等。 這些崇高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地域特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青海的生動體現,其源於浩浩五千年中華文明,源於河湟文化鮮明的人文符號和高貴品格,源於世世代代青海人與自然抗爭、順時勢前進的偉大實踐。 時代傳衍,歷久彌新,這些彌足珍貴的崇高精神將始終激勵著青海各族人民勵精圖治、開拓創新,彰顯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總之,河湟文化兼有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黃河源頭文明化的重要標誌,是黃河文化的內核和縮影。
(作者為中共青海省委黨校一級巡視員,原文刊載於2020年11月16日《青海日報》第10版)
杨自沿:河湟文化的流变及其特征-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省行政学院) https://bit.ly/2PNoHTK
-----------------
傳說與河湟最早的移民活動
來源: 新華網 發佈時間: 2014-03-03 10:13 編輯: 馬燕燕         分享
《竹書經年》亦載"穆王十七年,西征崑崙,見西王母。 "四十年後,西王母入朝,進行了回訪,"穆王五十七年,西王母來見,賓於昭宮。 "樓祖诒在《中國郵驛發達史》中說:《穆天子傳》乃一純然旅行日記,依其干支,考證地理,皆歷歷不誤,"實乃古代交通史"。 周穆王去途輸絲,回歸載玉,數量巨大,這些記載雖然充滿著神話傳說的美麗色彩,不能全作信史,但反映出當時絲綢之路青海道交通的暢達,西部羌人與西周中央王朝間密切的聯繫。 滿載美玉而歸則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青海河湟玉石之路是絲綢之路的先驅。
據漢文史籍記載,大約在戰國至秦漢間,居黃河上游、河湟一帶的古羌人族群,又有一次大規模遷徙活動。 春秋時期,秦國向西大興開疆拓土,兼並和征服了西北大量的戎人、羌人。 秦穆公"用戎人由余謀伐戎王,蓋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而河湟羌人,由於地處邊遠,秦國勢力一時還達不到,故得以保存其原來的種族和文化。 戰國初,生活於黃河上游和湟水河流域的一部分羌人,還處在原始社會末期。 時"河湟間,少五穀,多禽獸,以射獵為事"。 西元前7世紀初以後,秦襄公以兵護送平王遷都洛邑有功,賜岐山以西之地,並宣告:「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即有其地。 ""秦之西界遂至西寧、敦煌等地。" 在秦國的強大軍事壓力下,河湟地區的羌人部落不得不改變自己原始的生產、生活方式,向農耕兼畜牧和生產過渡。 約到西元前5世紀時,文獻資料中出現了河湟地區名姓可稽的最早居民——羌人首領無弋爰劍。 先"為秦所拘,以為奴隸,不知爰劍何戎之別也,後得亡歸,秦人追之急,藏於岩穴中得免。 ...... 遂俱亡三河間。 諸羌共畏事之,推以為豪。 "《續漢書》曰:遂俱亡入河、湟間。 今此言三河,即黃河、賜支河、湟水也。 無弋爰劍的到來,揭開了河湟羌人歷史新的一頁。 河湟羌人由射獵到田畜、民族人口的增加,農業先進生產技術的傳播,以及羌人習俗的由來等等都歸為無弋爰劍的功勞,因而被看成河湟羌人的始祖,其事蹟為子孫後代所傳誦。 然至無弋爰劍曾孫忍時,秦獻公初立,欲復秦穆公的霸業,曾兵臨渭水上游,滅狄戎和曾有PHONE,使河湟諸羌受到極大威脅。 秦穆公稱霸西戎的殘暴行徑,留給羌人深刻的印象。 為避秦兵之禍,無弋爰劍的後裔們紛紛率部離開故土遠徙,揭開了河湟羌人第三次的移民遷徙風潮。 除了忍與其弟仍留原根據地湟中外,其叔父率其部落"賜支河曲西數千里","其後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 其叔父率部所徙之地當在今青海西南界或西藏的東北角。 其後發展成為"發羌"、"唐旄",成為藏族先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還有一部分羌人部落遷徙到了千里之外的柴達木盆地及南疆昆侖山地區,與原先離開大夏河流域,在周穆王西行時已深入青海腹地定居的大夏人融為一體,其後發展成為"婼羌"。 此外,還有一部分羌人種落陸續向西南移動,"或為犛牛種,越巂羌是也(雅礱江流域);或為白馬種,廣漢羌是也(岷江流域);或為參狼種,武都羌是也(白龍江流域)。 "這些遷徙西南地區的羌人與當地原有土著居民融合並共同生活,以後發展成為西南藏彝語族各支的先民。 文獻和考古資料顯示,先秦時代古羌人的足跡幾乎遍及甘、青、川、滇、藏,甚至達到新疆境內。 古羌人不僅與中原地區,而且與北方蒙古草原、西南的青藏高原、西部的天山以南等地區的各個民族均發生過密切的關係。 至此,以河湟為中心,東連洛陽,西通南疆,西南可達吐蕃,東南可下四川的孔道——絲路羌中道全面貫通,人類文明的腳步就是伴隨著這種移民的步伐從東到西,從此向南傳播著。 (官文華)
传说与河湟最早的移民活动--大美青海 https://bit.ly/3wcPjhZ
-----------------------------
河湟谷地:一片西北大谷地,何以成為王朝權柄?
河湟谷地:一片西北大谷地,何以成為王朝權柄?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9umYKg
河湟谷地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迄今為止,因為黃河、湟水的存在,它仍舊成為青藏高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果中國地形按照三級階梯分布,河湟谷地恰好位於青藏高原的邊緣地帶,也是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分界線處的一塊小型區域。
地形上的分界線,往往會天然形成一塊具有戰略地位的區域,河湟谷地的出現也正因如此。
處於分界處的地形,即便沒能形成一塊天然戰略要地,古代的人們也往往會在這裡人工開闢一塊要地。
河湟谷地的地位崛起
《讀史方輿紀要》中記載:
鎮河湟環帶,山峽紆迴《志》云:西寧,萬山環抱,三峽重圍,紅崖峙左,青海瀦右,扼束羌戎,屹為襟要。漢武使霍去病破匈奴,因斥逐諸羌,不使居湟中。
漢武帝時期,霍去病收復河西地區,控制以湟水為中心的谷地,將西域諸羌驅逐,開始一步步的控制了西域諸羌的勢力發展。
河湟谷地能夠真正的具有價值,得益於從這塊山谷中衝擊而出的三條河流。
---黃河、湟水、通河。
這三條幾乎相互平行,而又最終匯聚於黃河的水域,成為了河湟谷地最為依賴的生命線。
論價值而言,一塊戰略要地的價值,無非是經濟、軍事方面的價值。
商周時期,雖然具有開拓能力,但因為各方勢力的相對獨立性,河湟谷地並沒能真走上歷史舞台。
這段時間,這塊黃金寶地一直未能真正走上歷史舞台,被動的消失在人類視線中,當一個沉默不語的小角色。
及至歷史發展,漸漸演化出具有大一統能力的秦國,它仍然無法真正的開拓河湟谷地。
因為,這塊谷地是在太過遙遠,即便秦朝擁有強大的國力,以及強悍的資源整合能力,它仍舊不會選擇將勢力朝著西部的高山一點發展。
那對於他們而言不是資源,而是一座又一座的阻礙。更何況,那個時候的河湟一帶並不存在異常強悍的割據勢力,秦王朝也沒有必要大動兵戈攻伐此地。
漢唐時期,這兩個大一統王朝憑藉其強大的國力,開始不然將統治權滲透進河湟谷地,河湟谷地得以真正的走向了歷史舞台。
這對於中國歷史進程而言,是一段開疆擴土的新時期,也是古代少數民族開始融入中原大家庭的一個開端。
民族融合也由此真正的走上了歷史舞台。
河湟谷地的經濟地位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河湟谷地自從漢唐兩朝大規模開發之後,其經濟、軍事作用漸漸顯露出來。
漢唐兩朝控制西域一帶方法很老套,無非是扼制其經濟。
可西域一點的經濟弱點在哪裡呢?
河西走廊、河湟谷地。
熙寧以後,始務遠略,圖復河湟以制西夏。議者謂河湟復而宋祚傾,夫豈探本之論乎?元人控馭西番,恆以西平為要地。
宋朝時期,利用河湟谷地控制西夏,元朝時期,利用河湟谷地控制西番勢力。這些王朝所採用的控馭手段,無非是扼制其經濟命脈,以財政手段扼制其勢力的壯大以及發展。
河西走廊縱觀整個古代王朝,都是重要的商貿區,這裡是遊牧民族、農耕民族經濟貿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國古代王朝西北地區最重要的一條線性經濟帶。
而河湟谷地不一樣,河湟谷地是一塊區域性的經濟圈,它起不到影響王朝經濟的作用。但有一點值得注意,每一個王朝利用河湟谷地能夠控制,盤踞在青藏高原一帶大大小小的反叛勢力。
整個青藏高原,因為海拔過高,山地過多的緣故,當地的民眾生活異常艱辛,他們最好的選擇就是尋找水域眾多的區域。
河湟谷地不僅有三條水域貫通其中,成為當地民眾生活環境的最優選擇。
可能很多人會問,在河湟谷地的東翼,緊鄰青海湖,為何以青海湖為中心的那塊谷地不能成為部落聚集的區域呢?
為何青海湖的地位不能超越河湟谷地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青海湖湖域面積雖然廣闊,很抱歉的是,這是一塊鹹水湖,這裡的水源壓根不能供給當地民眾的生活需求。
所以,歷代王朝只要控制這一區域,在青藏高原一帶的民眾大多為服從命令,依附其王朝。
河湟谷地的軍事地位
軍事地位的存在的意義,往往和戰爭有關。任何年代,軍事戰爭的後勤補給至關重要,因此,一個好的後勤補給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戰爭的成敗。
我們在看古代戰爭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共性。
江淮一帶、兩湖平原、南陽盆地一帶的交戰,即便是數量超級巨大的大兵團作戰,持續作戰的時間仍然能夠高達半年有餘,甚至蒙古在攻打襄陽城時,足足持續了六年之久。
究其根本,他們所依仗的無非是複雜的水系網,這些縱橫交錯的水系網能夠讓蒙古大軍的物資源源不斷的供給前線將士。處於任何一個戰爭年代,水路運輸的成本最低,速度最快,也是多數軍事將領喜歡的一個方式。
這種方式的輔助,能夠盡最大的可能完善後勤補給的缺陷。
河湟谷地因為內部有三條相鄰的水系貫通其中,利用這塊谷地中的水域運糧從來都是最優的選擇。
西域一帶,對於任何一個古代王朝而言,都是大縱深作戰。這個時候選擇一個有力的戰略樞紐便成為了重中之重,河湟谷地的價值也在無形中被提高。
如今,青藏高原大多作為民眾心中的聖地,這裡的山脈林立,空氣清新,天藍水綠,是絕佳的旅遊聖地。
只是,別忘了曾經的這裡擁有著極具戰略價值的河湟谷地。
它曾經定鼎王朝霸業,它曾經恩澤四方子民。
它讓更多人有了最為優渥的生存環境,也為更多的提供了絕佳的生存家園。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44l8amg.html


A196612009.pdf (nccu.edu.tw)

2021-03-31_1901467ppr987s52qs4979n9r90005093q49n893637pqs21so423q9oq5515o481p3r35p11o17o0379q4s1s89oqqn97382141p4

A196612009.pdf (nccu.edu.tw)


羌族 https://bit.ly/32uQUCI
羌族,有人口198252人; 主要聚居區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縣。其餘散居在汶川、理縣、黑水、松潘 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綿陽市的北川等縣。自稱“爾瑪”,意為“本地人”。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來的一支。 
  羌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另一說為藏語支)。分南、北兩種方言。許多人懂漢語。沒有文字,長期通用漢文。羌族的祖先党項羌曾創造使用過西夏文。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獻直到本世紀初才被少數學者解讀。羌族現主要經營農業。工業從無到有,已興建起製革、造紙、木材、水泥、化肥等工業。刺繡、挑花、編織是羌族人民的傳統工藝。    
  羌族以農業為主,以畜牧業為副,以狩獵和多種副業為輔助。 
  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遺風。羌族的男女老幼大都會唱民歌,歌詞多為4或7 個音節一句,類似於漢文中的四言詩與七言詩。從內容來說,有苦歌、山歌、情歌、酒歌、喜慶歌和喪歌等。 
  羌族樂器中最著名的首數羌笛。民間舞蹈主要有“跳沙朗”(羌族鍋莊舞)、“跳盔甲”(又名“鎧甲舞”)、“跳皮鼓”、“蘭幹壽”等。 
羌族       歷史   
  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記載表明,殷商時期,羌人在當時的歷史舞臺上,已經是十分活躍了。當時奴隸制的殷王朝經常俘虜羌人去當奴隸,可是在殷王朝中卻有羌人的首領作官。西元前1088年之時,周武王以周人為主並聯合了羌、蜀、盧等部組成軍事聯盟,推翻了暴虐的殷紂王朝。 
  殷商時,羌人活動在西北和中原地區。大都在黃河、湟水、洮水、岷江上游一帶,而以黃河、湟水、賜支河為中心。 
  公前4世紀末葉,秦獻公時起,一部分羌人開始向西南及西北大遷徙,有遷到岷江上游,大渡河和安寧河流域,有的則遷往青藏高原。 
  西元前206年,漢代封建王朝強盛。漢武帝時,在甘肅走廊設立了河西4郡,此時仍居在西北的羌人有許多逐漸向內遷徙,附居塞內而與漢族錯居,從事農業生產者亦日益增多,私有制也有了一定的發展,逐步地走了封建制度的軌道。此時羌人,有先零、研種、燒當、封羊、勒姐、女若、廣漢、武部等部。各部落統治階級互相掠奪。從漢武帝時起,羌人大量地內附定居,以後逐漸被當地漢族同化。 
  隋唐以來,岷江上游一帶的羌人,處在漢族人民和興起於雅魯藏布江域的吐蕃人之間,成為漢族地區和吐蕃聯繫的紐帶,中原的鹽、茶、布、生產工具與邊區的馬匹、藥材、皮毛的交易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政治、經濟聯繫較為密切,這些地區的羌人,從唐朝起就有很大一部分要求“入籍”,成為唐朝管轄的地區,而另一部分則處於吐蕃政權的統治之下,定居岷江上游部分地區。 
  岷江上游的羌人,據《四川古代史》載,係秦漢及其以後時期從河湟一帶遷來的羌人與當地原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今羌民族。漢代以後,西北部的羌人經過兩次較大的遷徙,來到岷江上游地區。一次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次是隋唐時期,當時岷江上游已定居著被稱為西山(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諸山的統稱)諸羌人的羌人部落。隋唐時期由於吐蕃王朝向東擴展,河湟一帶的羌人相繼內遷,其中一部分到了岷江上游的茂州一帶,這些人逐漸成為岷江上游羌族地區的主體民族。說到岷江上游羌人的來歷,在羌族人民中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傳說:遠古時候,羌人曾有一次大遷徙,其中一支後來定居於岷江上游。此時,羌人的祖先遇到一支“戈基人”;他們身強力壯,羌人與“戈基人”作戰,屢戰屢敗,準備棄地遠遷,幸而在夢中得到神的啟示,才用堅硬的白雲石和木棍作武器,並在頸上係羊毛線作為標誌終於戰勝了“戈基人”。此後,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羌人為報答神恩,奉白雲石為最高天神,這種習俗相傳至今。這段傳說,實際說明瞭羌人歷史上遷徙的一段真實歷史。這個傳說和史書記載及考古資料結合起來印證,就知道氓江上游的羌人最遲在漢代就已定居於此。 
羌族約有萬餘人,分佈在四川省境內,羌語屬漢藏語 。 
羌族       音樂    
羌 族 約 有八 萬 餘 人 , 分 佈 在 四 川 省 境 內 , 羌 語 屬 漢 藏 語 系藏 緬 語 族 ,他 們 使 用 漢 語 文 , 羌 族 信 仰 喇 嘛 教 及 原 始 崇 拜 。
『 不 唱 山 歌 不 高 興 , 唱 起 山 歌 好 寬 心 』 , 在 羌 族 人 民 生 活 中 , 歌 與 舞佔 有 不 可 缺 少 的 席 位 。 樂 曲 中 質 樸 , 活 潑 的 旋 律 , 有 力 的 切 分 節 奏 ,表 現 了 他 們 純 樸 的 精 神 風 貌 。
羌族       禮儀    
  在西南羌族等少數民族中流行著一種飲咂酒的待客禮儀。家有貴賓至,主人往往請客人喝當地特有的泡壇酒(即“咂酒”),以表敬意。先將桌子和盛有糯米酒的酒罈放在堂屋中,桌子四周不設座,客人圍桌而立。飲前,主人叫主婦出來啟封開壇,並端上一隻盛滿熱水的盆或碗。人們以通節細竹就水中一吸,然後注入酒罈中,使酒不歉不溢。接著,主客輪流以細竹吸酒而飲。酒液將完時,須加水,直到酒味清淡為止。
羌族       慶節    
  農曆十月初一為羌族年節。年節的宴會又稱“收成酒”。年節這天全寨人到“神樹林”還願,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要用蕎麥粉做成一種餡為肉丁豆腐的蕎面餃,有的還要用麵粉做成牛、羊、馬、雞等形狀不同的動物作為祭品。次日,設家宴,請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進行各項節日活動。 
  羌族最隆重的民族節日為“祭山會”(又稱轉山會)和“羌年節”(又稱羌歷年),分別於春秋兩季舉行。春季祈禱風調雨順,秋後則答謝天神賜予的五穀豐登,實際上是一種春禱秋酬的農事活動,卻始終充滿濃郁的宗教色彩,更折射出遠古神秘文化的光輝。舉行祭山會的時間各地並不統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舉行1次或2—3次不等,祭山程式極為複雜,所獻犧牲因各地傳說不同,圖騰不同而有差異,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利“吊狗祭山”三種。大典多在神樹林一塊空壩上舉行。一些地方祭山後還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措等。 
  羌年節於每年家歷十月初一舉行慶典,一般為3-5天,有的村寨要過到十月初十。按民間習俗,過羌年時還願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盤業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團圓飯、喝咂灑、跳莎朗,直到盡歡而散。整個活動儀式由“許”主持,咂酒則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開壇。節日期間親朋好友可互道祝賀,相互迎請。 
  祈禱豐收的祭山會是全村寨的一種祭祀活動,除已婚的婦女不準參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帶上酒、肉和饃去赴會。會首由全寨各戶輪流擔任。屆時會首要備好1隻黑公羊、1隻紅公雞、1壇咂酒、3斤豬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饃和香蠟、爆竹、紙錢等,按規定擺好,由“許”(巫師)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祐全寨人壽年豐,並將山羊宰殺後煮熟,連同其他食品分給各戶,過去稱“散分子”。最後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嘗各自的祭祀食品。 
羌族       婚俗    
  羌族的婚姻形式,基本是一夫一妻制。解放前,男女青年無戀愛自由,視自由戀愛為有損家風,婚姻不能自由,封建買賣婚姻盛行,兒女婚事均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訂婚時經三道程式,首先“開口酒”,即許口酒。當男女還未成年時,男方請媒人到心目中的女方說親,如同意則由家長提出一定時間,男方到女方家辦酒席宴請,名“開口酒”。酒席上女方提出聘金數目,雙方議定,表示訂婚初步成功。數月後,男家去女家備酒席招待近親,稱“小定酒”,此時要送上些彩禮,置於神臺之上,以示莊重。“大訂酒”上,兩傢具體商定結婚日期,男方要大宴賓客,款待女方親朋,此時男方根據議定交清聘禮,特別要備一分銀子奉送岳母,在整個訂婚過程中,姑娘不得露面,藏於房內或親友家中。 
  結婚又有“女花夜”、“正宴”及“謝客”三道儀式。“女花夜”,由女方備咂酒兩壇招待前來慶賀、送禮的客人,男女各一壇,大家跳舞、唱歌慶賀。“正宴”即娶媳婦,男方備三匹馬前來迎親,一匹新娘乘騎,另二匹伴娘騎,伴娘係內親閨女。新娘穿著特製的紅嫁衣,腳穿由家嫂做的紅繡花鞋,由其親兄弟背出大門上馬,新娘手蒙臉而大哭,有的哭得悲悲切切,有的僅是走走過場。父母將平日為新郎做的鞋、襪等塞進背兜,讓女兒帶到男家。拾掇停當,樂隊吹起嗩吶相送,送親者背起箱子,抬起櫃子,熱熱鬧鬧送新娘出嫁。 
  送親途中,如經過親戚家門口,便由親戚擺設茶席、備糕點水果等招待送親隊伍,炮手放三聲明火槍以示到達,男方親戚手捧麵條上前敬獻,伴娘同送親的即入茶席。到男家村寨,全寨人齊集寨頭,迎接新娘。到了男家,要給伴娘和牽馬人少量下馬錢,否則不下馬。下馬後新郎在門口撒把米於地下,廚師提只雄雞,宰殺後灑雞血於大門上,以避邪煞之意,新娘新郎即刻進門搶坐上席。 
  新郎新娘入洞房後,設在露天壩子的盛大宴會便開始了。貴客們邊吃邊喝、邊歌邊舞,先唱“讚新娘”的酒歌,歌詞內容是讚頌新娘的美貌,從頭唱到腳下,後唱“讚新郎”,稱頌新郎人品端莊、精明能幹。人們一直歌舞到深夜,甚至天明。第二天,主人再備兩席“謝客”,整個儀式才結束。婚後第三天,新郎同弟兄背酒肉送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備好“回門酒”,親友要向新婚夫婦饋贈禮物,並致詞祝福。羌族民間有的地方還有“逗新郎”的習俗。即在回門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給新郎用四尺長的筷子,而且還要在筷子的後面加幾個用馬鈴薯做的筷子墜,要新郎使用這種筷子,隔著幾盞油燈去夾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為筷子長,夾不起菜,或油燈燒著下巴,就要被罰酒,這種活動既是節日聚餐,也是一種娛樂。 
  羌區還有搶婚的習俗。當男方求婚遭拒絕對,乘女子在外勞動或外出時將她搶回家,第二天由男子背豬膘及酒到女家再次求婚,由於生米已煮成熟飯,女方也就答應。女子不願者,可於次日偷跑回家,男方一般不追究。搶婚時可搶姑娘,也可搶寡婦。 
羌族       服飾  
  羌族的服飾較為樸素而華麗,男人喜著青色或白色頭帕,穿自製的麻布長衫,外套一件無袖子的羊皮褂子,這種褂子可用來防寒、擋雨、墊坐。腳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繡有雲彩圖案及波紋,鞋尖微翹 ,還穿皮鞋、布鞋腳上裹牛、羊毛制的氈子綁腿,綁腿有保溫和護腿的作用,年輕女子還在綁腿上纏紅腳帶子,男女皆束腰帶。羌族婦女亦喜纏青色或白色的頭帕,青年婦女常包繡有各色圖案的頭帕或用瓦狀的青布疊頂在頭上,用兩根髮辮盤繞作鬢;一般冬季包四方頭巾,上繡各色圖案,春秋季包繡花頭帕,穿有花邊的衣衫,衣領及袖口上鑲排梅花形銀飾,腰係繡花頭帕,係有花邊的繡花飄帶;喜戴銀牌、領花、耳環、圈子和和戒指等飾物,富有人家還在戒指上鑲嵌瑪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帶橢圓形的“色吳”,上用銀絲編織的珊瑚珠,用來祈求佑福增壽。 
羌族       飲食  
  羌族人民的主要食物有玉米、小麥、青稞、胡豆、黃豆、碗豆、蕎麥等;還有從川西平原運來的大米、麵粉等。蔬菜有圓根蘿蔔、白菜、辣椒、蓮花白等,常吃自己泡製的酸菜,每日以三餐為習。製作飲食、烹調較簡,常見方法是玉米粥內加蔬菜,叫“麥拉子”;還有玉米麵或麥麵做的饃饃或玉米蒸蒸,稱作“面蒸蒸”;用大米煮到半生拌玉米麵蒸熟,此飯如以玉米麵為主叫“金裹銀”,以大米為主叫“銀裹金”;有把青稞或小麥做炒麵用以放牧或外出時食用。羌民平時很少吃新鮮豬肉,一般在冬至後殺豬,豬肉切成長條挂在灶房房樑上,以煙熏幹成“豬膘”,顏色熏黃為好,傳統的觀念是,這種“豬膘”存放得越久越好。殺豬後的新鮮瘦肉,洗凈後灌進小腸作香腸,一般在年節食用。 
  羌族無論男女老少,均喜飲用青稞、大麥自家釀製的咂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壇內,發酵7—8天后即可飲用。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換工勞動,除飯菜豐盛外,還必備美酒。結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陽節釀製的酒稱為重陽酒,需儲存一年以上方可飲用,重陽酒因儲存時間較長,酒呈紫紅色,酒醇味香,是重陽節期間必不可少的美酒。飲用時啟壇注入開水,插上細竹管,輪流吸吮,一般喝一半再添水,到味談為止。 
  典型食品:羌族特別講究藥膳,較為典型的藥膳菜有:羊肉附片湯;羊歸湯;豬肉加杜仲1-2兩清燉。以上三種都能補腎。黃?燉雞或黃?(當歸、黨參也可)加上幾兩燉豬肉也能補血益氣。蟲草燉鴨,能滋陰補肺益腎。 
羌族       建築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墻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墻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 
  羌民居住的石屋大多築於高半山腰臺地,靠近泉水,少數居高山河谷地帶,三五家、七八家聚住一起,石屋順山排列,或高或低,錯落有致。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莊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餘。房頂平臺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墻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0.35米,有澗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臺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 
羌族       習俗    Top of Page
  羌族的禁忌有:婦女分娩時在門外挂枷單或背兜,忌外人入內,家有病人時在門上挂紅紙條,忌外人來訪;不能跨火塘或用腳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腳架上烘烤鞋襪衣物;忌坐門檻和樓梯;飯後不把筷子橫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羌族       宗教    Top of Page
  羌區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萬物有靈,多種信仰的靈物崇拜。羌族崇敬的神靈大致可分為四大類三十餘種,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靈物崇拜和圖騰崇拜。除火神以鍋莊(火塘)為代表外,其餘均以一種白色石英石(羌語稱阿握爾,意為白石神)為象徵,被廣泛加以供奉,供奉於屋頂正中最高處的白石神即為天神木比塔。 
  歷史上,羌區無本民族宗教性組織和寺廟,宗教職業都為不脫離生產勞動的羌族巫師(漢語稱端公,羌語稱“許”、“釋比”尊稱“阿爸許”)。“許”僅限男性擔任,可結婚生子。其主要經文為上中下三壇經共16部,無文字記載成書,靠口傳心授,流傳至今。經文為韻文,四字一句,兩句一節,講求平仄起伏和音韻音律。“許”的主要法器有猴頭帽、羊皮鼓、銅鑼、神棍、師刀、令牌和獸骨封、羊角卦等。“許”的法術包括預卜占卦(分羊髀卜、雞蛋卜、白狗卜等)、驅鬼除邪(送茅人),踩紅鍋、踩犁樺、開紅山、划水碗等。“許”作法前要用凈水洗前途,燃香柏熏身或殺白雞祭祖。如遇大的祭祀活動,如祭山大典、行成年禮等,還需提前49天忌食蔥蒜齋戒沐浴,以示對神的虔城和敬意。羌寨中凡祭山、冠禮、還願、安神驅鬼、治病、出人意料穢、招魂、消災、看風水、乃至修房造屋、男女合婚、新生兒命名、超度亡靈等,均必在“許”前來主持,因而在羌民中的地位極高,既是人神仲介者,又是文化傳播者,更起著精神領袖的作用。 
羌族 https://bit.ly/32uQUCI


羌落•羌联盟•羌政权:羌人的族群认同及其特点 (xmu.edu.cn)

2021-03-31_190505


由於羌人與漢人間的衝突,地方官府常偏袒漢人欺侮羌人,經常造成邊境羌人部落叛逃。中國軍隊來討伐時,又造成更多的羌人部落聯合抵抗。如此連鎖式的百年戰亂,到了漢末終於慘烈結束。
《蠻子、漢人與羌族》:漢代西北「羌亂」的起因,是漢人不願讓羌人種小麥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9rbvef
文:王明珂
漢代中國西北的「羌亂」
漢代的羌人「作亂」,曾震盪整個漢代中國。當時中國的西方州縣,數千里一片斷井頹垣,人民顛沛,骨肉流離。
中國曾以軍事、外交與婚姻手段成功應付北方強國匈奴,但對於部落分立如一群群散兵游勇的羌人,卻幾乎是束手無策。主要原因是,當時所謂的西羌並不是一個「國家」,也不是一個「民族」,他們是時聚時散的一些大小遊牧部落。
面對數百上千的大小羌人部落首領,要和談,中國還真不知要跟誰談判。要打仗,殺幾百個羌人部落首領,又自然生出來一大堆的大小酋長。要「和親」,更不必說,中國皇帝也沒有那麼多公主嫁給他們。
事實上,所謂的「羌亂」主要是由於中國軍隊、移民侵入湟水流域,佔領了當地土著的河谷麥田。漢代的河湟羌人,並不是純粹的遊牧人群。他們一面在河谷種麥,一面在附近山中放牧。自然漢人入侵河谷,嚴重破壞了他們的生計。所謂「作亂」,起初只是羌人要求中國准許他們在河谷空地沒有漢人開墾的地方種麥而已。這麼一個謙卑的要求,卻招來中國軍隊對他們的清勦。
漢代中國對付青海羌人的一個策略是,在湟水流域長期駐軍屯田,並將降服的羌人遷移到陝西、甘肅的中國邊境以便管轄。順便也為中國守邊,對付鮮卑、匈奴等其他民族。「羌亂」因此由中國之外患成為內亂。
由於羌人與漢人間的衝突,地方官府常偏袒漢人欺侮羌人,經常造成邊境羌人部落叛逃。中國軍隊來討伐時,又造成更多的羌人部落聯合抵抗。如此連鎖式的百年戰亂,到了漢末終於慘烈結束。一位出生在西方戰區的中國將領段熲,採取新的手段對付羌人——對敵人窮追不捨,然後包圍、屠殺。幾年之間,他的部隊殺了六、七萬的羌人
段熲的部隊之所以能夠如此「堅毅」作戰,因為這部隊的主力軍也是羌人。看來當時羌人各部落人群間,並沒有多少同胞愛。我們也別忘了,東漢時出身西方邊疆郡縣的中國將領如段熲、董卓等人,他們的祖先在兩百年前還被中原的人稱為「羌」或「氐羌」。
段熲、董卓等人生長的地方,當時仍被中原的人認為是華戎雜處之域。或許為了要證明自己是道道地地的「中國人」,他們比其他將領更仇視羌人。
魏晉南北朝時,居住在渭水流域的羌人和漢人沒有多大區別。他們種田,信佛教,說陝西當地的話。到了唐代,關中地區還有少數的「羌村」,後來也逐漸消失了。羌人都成了陝西的漢人。
青海河湟地區的羌人,在南北朝至唐代成為黨項羌的一部分。他們則仍在河谷種麥,在高山上放牧。因此兩百年的「羌亂」,除了死傷數百萬計的漢人與羌人,以及使一些羌人成為漢人之外,只是白忙一場;漢人與羌人的地理與生態邊界並沒有改變。
研究藏族歷史的學者認為,唐代以後由於吐蕃曾長期統治,青海東部的湟水與黃河上游各羌人部落逐漸成為藏族的一部分。至於吐蕃的由來,有些學者認為西藏內地的人都是羌人,所以吐蕃自然也是羌人。有些認為,漢代青海的羌人在中國軍事壓力下,曾大規模長程遷徙;西遷的發羌、唐旄等羌人部落,後來成為藏族先民的一部分。
還有些羌人向西北遷到新疆,這就是天山南麓的「婼羌」。依中國文獻記載,更多的羌人向西南遷徙,成為四川西部岷江流域至雲南地區的羌人。也就是說,到了西元五世紀時,整個青藏高原的北緣、東緣都被羌人盤據了。至於這麼大範圍的「羌人」,是不是講一樣的話,穿戴差不多的服飾,有同樣的體質特徵,信同樣的宗教,或是否知道自己是「羌人」,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相關書摘 ▶《蠻子、漢人與羌族》:在四川西部邊緣,漢族、羌族與藏族都說「我祖先是從湖廣來的漢人」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蠻子、漢人與羌族(三版)》,三民書局出版
作者:王明珂
momo網路書店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我是爾瑪,你是漢人,他是蠻子
但最後我們全變成了「羌族」
知名學者王明珂深入四川西部的羌族村落
看一面面誠實的鏡子如何反照「羌族」的民族建構
由於歷史上中國與吐蕃的東西爭鋒,夾在中間的川西岷江上游,在二十世紀初成為漢、藏的邊緣。在這高山深谷中世代生息的住民都有三種身份:他們自稱「爾瑪」,但被上游的村寨人群稱作「漢人」、被下游的人們稱作「蠻子」。
本書描述近百年來,在中、西學者的「學術研究」之下,在國家的民族政策與民族識別下,許多蠻子、爾瑪與漢人成為羌族的過程;以及在羌族認同下,人們如何重塑本族歷史或神話、界定共同母語、建構本土文化。
然而,羌族並不是一個奇風異俗的民族;他們只是一面誠實的鏡子,映照著我們所熟悉、信賴的「族群認同」與「歷史」的建構過程,以及此一過程中的荒謬與想像。歷史不只是過去發生的事,我們生活在歷史之中;人類學者所描述的土著文化,不只存在於千里外的山之巔、海之涯,我們也生活在土著文化之中。《蠻子、漢人與羌族》:漢代西北「羌亂」的起因,是漢人不願讓羌人種小麥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9rbvef

2021-03-31_190614t4gvsir282fts4o43akqymm2k97ngm


狼圖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5fbHX
郭雪波所指的是作家姜戎創作的小說《狼圖騰》
蒙古族作家郭雪波表示,狼從來不是蒙古人圖騰,宣揚狼精神是反人類法西斯思想。
郭雪波所指的是作家姜戎創作的小說《狼圖騰》,該小說在2007年獲得曼氏亞洲文學獎,而姜戎也因此一書成名,在2006年榮登「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與此同時,以小說《狼圖騰》改編的同名電影《狼圖騰》目前也在中國內地公映,而且票房紀錄已經衝破億元人民幣大關。
「狼不是蒙古人圖騰」
不過,郭雪波在其新浪微博上發表聲明表示,「狼從來不是蒙古人圖騰,蒙古所有文史中從未記載過狼為圖騰!這是一漢族知青在草原只待三年,生生嫁禍蒙古人的偽文化!」
據資料顯示,原名呂嘉民的姜戎曾在1967年赴內蒙古額崙草原插隊,從1971年開始醞釀寫《狼圖騰》,但直到1997年才完成初稿,並在2004年出版發行。
郭雪波在聲明中還指出,「狼是蒙古人生存天敵,狼並無團隊精神兩窩狼死磕,狼貪婪自私冷酷殘忍,宣揚狼精神是反人類法西斯思想。我們保留訴諸法律捍衛祖先和民族文化的權利。」
根據網上公開資料顯示,郭雪波是中國作協會員,中國環境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他在1960年代末畢業於內蒙古蒙文專科學校畢業,1980年代曾在內蒙古社科院文學所專門從事蒙古族歷史文化研究幾年,自認「對自己民族的歷史還是了解的」。
已提出質疑多年
郭雪波在新浪微博上回應讀者評論時還表示,有關對《狼圖騰》的質疑,「我可是說了好多年……著名蒙古族老作家瑪拉沁夫還找組織反映過,我們一直在呼喊,發我們的聲音。可在狼圖騰形成的利益集團面前,我們深感到聲音何其微弱!」
事實上,幾年前,郭雪波就認為《狼圖騰》借用了其作品關於生態文化的理念。此外,他也對《狼圖騰》中的許多細節提出過質疑,包括當年蒙古大帝成吉思汗的戰旗是九足神鷹,從無狼旗等。
網友評論
對於郭雪波的最新聲明,姜戎至今還沒有做出任何回應,但有不少中國網友則在微博上紛紛發表評論。
有網友對郭雪波的聲明表示支持,「我認為說的對,漢族人民最喜歡意淫,給別人製作文化。」
另一位網友也認為,「牽扯到文化的東西不管是書還是電影最好都要註明一下真實性...要不然會誤導大眾」。
不過,也有網友並不完全贊同郭雪波的觀點,「狼在現代社會確實被過分美化了,這是當下的情況,但身為蒙古人,我很反感這個姓郭的蒙古族這樣打著民族的旗號宣揚自己的觀點。蒙族不崇拜狼,單也沒那樣恨狼。」
還有一位網友表示,「羊有羊性,狼有狼性,這是自然存在的,無所謂善惡,動物的善惡都是人類強加的。你反對一個極端缺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撰稿:李文/責編:董樂)
讀者反饋
"狼"書一齣版就買來研讀,由於是同行校友寫書(美術)就懷著好奇之心打開扉頁讓我倒吸一口氣;「...我們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 這句顛覆五分之一人類圖騰崇拜和種族煽情情緒的開場白就是導致今天熱議此書之源。此書可定性為麻醉人類靈魂的鴉片一點都不誇張。狼性在發效,我們不能當沉默的綿羊!
赤卡, Mongolia
這個姜戎創造出第二個雷鋒的故事。呵呵,竟然有人支持
蒙古族作家批《狼圖騰》引發網友熱議 - BBC News 中文 https://bbc.in/3m5flix

下載 (23)
---------------------------------------

青海地處黃河上游,在華夏上古歷史中占據重要地位。
青海歷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7O4fk
先秦時代
早在2萬年前青海就有人居住
秦漢時代
青海地區則屬古羌國。早在西周時期,就與中原地區發生了政治、經濟聯繫。並且與秦朝來往密切。
古代青海東部屬於中原王朝統治,漢時曾設西海郡、河源郡、湟源郡、金城郡,控制了今天的青海貴南、貴德以及西寧和湟源等地,還設立護羌校尉。公元前121—111年間,西漢在今西寧設立的西平亭是西寧建城之始。東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在設西海郡。
古代青海西部在漢初又分裂成分為先零、燒當、發羌、党項等部。
兩晉南北朝時代
397年-414年,甘肅西部、青海東部地區被鮮卑族的禿髮部佔據,建立了一個割據政權南涼,曾一度在西寧建都西平。
兩晉時期,鮮卑慕容部的一支率所部1700戶從遼東前燕西遷,建立吐谷渾帝國,除了青海以外,還控制了甘肅一些地區,統治了青海足足300年。在吐谷渾帝國的南部還有占據白蘭道數百年的丁零人和古羌族的國家白蘭國。
公元445年,北魏滅鄯善國,改西平郡為鄯善鎮,公元526年(北魏孝呂二年),又改鄯善鎮為鄯州,轄西平(今西寧市)等地。
Qutan Gruschke.jpg
青海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期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夏    古羌人
商    古羌人
周    古羌人
春秋
戰國    古羌人
秦    發羌
漢    西海郡 河源郡 金城郡 發羌
三國    西海郡 河源郡 金城郡
晉    吐谷渾 南涼 白蘭國
南北朝    吐谷渾 南涼 白蘭國
隋    西平郡 澆河郡 河源郡 吐谷渾
唐    鄯州 廓州 吐谷渾 吐蕃
五代    唃廝囉國
宋    西寧州
元    甘肅等處行中書省西寧州 宣政院轄地
明    蒙古衛拉特部
清    和碩特 西寧辦事大臣
中華民國    青海省
中華人民
共和國    青海省
隋唐五代
隋朝時,公元607年(隋煬帝大業三年)改鄯州為西平郡,轄湟水、化隆二縣,今西寧為西平郡湟水縣的轄地。大業初又改廓州為澆河郡,治所在河津縣(今貴德縣境)。在大業五年(609年)隋煬帝擊潰吐谷渾,生擒吐谷渾首領,設置河源郡、西海郡、且末郡、鄯善郡四郡,從此隋朝控制了青海全境。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後,在青海東部設鄯、廓二州。鄯州轄龍支、湟水二縣,今西寧為湟水縣轄地。
後吐蕃滅吐谷渾,安史之亂後,吐蕃從唐軍手中奪取了鄯州(今西寧),改稱青唐城。中國西部都為吐蕃的勢力範圍。
宋遼金元
參見:熙河開邊
從唐朝末年到北宋初期,青海河湟地區的吐蕃各個部落互不統屬,處在分裂戰亂中。到11世紀初期分裂成幾個較大的部落集團。李立遵是其中一個部落集團的首領,他把吐蓄贊普的後代唃廝囉(藏語譯音意為佛子)劫持到今青海平安縣,尊為贊普,李立遵自立為相,1025年唃廝囉脫離了李立遵等人的控制。1034年,他定都青唐城號為宗喀王,建立唃廝囉政權,史稱青唐王國。
12世紀初,1099年北宋力量到達河湟地區,占據青唐城。公元1104年北宋將鄯州改為西寧州,於是西寧名稱開始使用。
13世紀初,成吉思汗親率大軍經臨洮進占西寧州,並在河州(今臨夏縣)設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帥府」,當時牧區推行土司制度。這時,在蒙古帝國的支持下,藏傳佛教在青海逐漸盛行起來,並建立了許多寺院。
明朝
參見:南京珠璣巷、和碩特汗國
青海蒙古族衛拉特部在明代由新疆遷來,其首領顧實汗,牧於青海湖周圍、柴達木盆地及黃河河曲一帶,勢頗強盛。17世紀,顧實汗控制青海,對西藏也有強大的影響。
清朝
參見:年羹堯、西寧辦事大臣
清政府派員冊封顧實汗為遵行文義敏慧顧實汗,使顧實汗在青、藏的統治地位合法化。清雍正帝平息顧實之孫和碩親王羅布藏丹津後,改西寧衛為府,設西寧縣、碾伯縣和大通衛,屬甘肅省。由駐西寧大臣直轄管理。這項措施為後來青海建省鋪平了道路。
近現代
解放軍進入青海
民國時期,軍閥馬步芳勢力開始深入到青海。直到1949年,馬氏家族統治了整整40年。1928年青海省成立。
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北洋政府改革清代建制,廢西寧府,保留西寧道,西寧是道府所在地。1927年(民國十六年)撤西寧道,設西寧行政區長官。1929年,南京政府設立青海省,以西寧為青海省省會。西寧成為青海省會至今。
現代
2010年玉樹地震後扭曲的房屋
1949年9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西寧。9月26日,青海省人民軍政委員會宣告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組成,以西寧為省會。
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年—1976年),青海曾發生大規模血案[1][2][3][4][5][6]。1967年2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青海省軍區與地方造反派經過九天的對峙後,以13個連的兵力攻入造反派占據的《青海日報》社,一天內解放軍打死造反派169人,打傷178人[1][3][5][6];而解放軍中有4人被己方誤傷致死,另有46人受傷[5]。此外,據不完全統計,該事件後共有13,414名群眾被逮捕,17,293人被捆綁吊打,5,968人被搜身抄家,4,279人參與集中勞動[1][2][5]。
2010年4月14日上午,玉樹發生7.1級地震,地震造成2698到10000人死亡,失蹤270人,12135人受傷。縣城結古鎮全部停電,由於大部分建築都是土木結構,重災區結古鎮附近西杭村的民屋幾乎全部(99%)倒塌[7]。此外整個玉樹州的70%學校房屋垮青海歷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7O4fk


端公舞是被稱為"端公"的人作歌起舞的一種歌舞形式。野史記載,軒轅黃帝戰蚩尤于涿鹿,長期相持不下,有一個姓端的將帥把蚩尤打敗了,軒轅緬懷他的業績,就在"端"的後面加了一個"公"字,就成了"端公"。因"端公"生性愛說愛唱愛跳,所以就有"端公舞"。


端公1.唐代對侍禦史的別稱。 2.男巫的別稱。 3.宋代對衙役的稱呼
-----------------
國語辭典
端公duān gōng    ㄉㄨㄢ ㄍㄨㄥ 
四川、湖南、廣西、貴州諸省稱巫者為「端公」。
《稱謂錄. 卷三一. 巫. 端公》:「蜀人之祀神必馮巫,謂巫為端公,禳則為福,詛則為殃,惟端公之畏而不惜貨財以奉之。 」
宋代稱衙役為「端公」。
《水滸傳. 第八回》:「只說董超正在家裡拴束包裹,只見巷口酒店裡酒保來說道:『董端公,一位官人在小人店中請說話。 』」
《警世通言. 卷三六. 皂角林大王假形》:「公人說上項事,端公便安排書院,請那趙知縣教兩個孩兒讀書,不教他重難差役。 」
--------------------------------------------------------
端公
一、唐人對侍御史的別稱,也叫台端。
二、宋時稱公人為端公。《水滸》第七回:"原來宋時的公人都稱呼'端公'"。
三、又稱神漢,指舊社會從事迷信活動、施行巫術的人,一般指男性。主司捉鬼。在四川貴州雲南湖北湖南陝西等省大部分地方對此類人以端公稱呼(道士司道場;仙娘婆司請神、死者鬼魂(俗稱跳大神);陰陽司風水、擇吉等(即風水先生)。)
指從事迷信活動、施行巫術的人
基本介紹
漢水流域,南接巴蜀,東連楚土,風俗畢近,文化一體,巫覡之風頗盛。《漢書》、《宋書》、"地理志"都有"漢中之人,不甚趨利……好祀鬼神,尤多忌怨,崇奉道教,猶有張魯之風"的記載。其"踏青葯市之集",實際就掌握在巫師道徒之手。他們白晝聚集售葯,唱情詠事,招徠過往顧客;夜晚則受請作法,踏歌踴舞,娛神禳災。他們在當地被混稱為"馬腳",即天神馬頭駕前執事使者,負有神聖差遣、驅魔逐鬼的職責。
男巫習呼為"端公",女覡慣喚為"神婆"。"端公",為唐官職務,將巫師稱為"端公"、"馬腳",可見他們在陝南人們心目中的神聖地位。民眾每遇病痛災疫,少請醫生診治,慣邀巫覡訴神。
古書記載
古書記載
"愚民有病,初不延醫而延巫,俗雲端工,即古稱擔弓者也。
時代稱謂
一、唐人對侍御史的別稱,也叫台端。
二、宋時稱公人為端公。《水滸》第七回:"原來宋時的公人都稱呼'端公'"。
三、端工又稱神漢,指舊社會從事迷信活動、施行巫術的人,一般指男性。主司捉鬼。(道士司道場;仙娘婆司請神、死者鬼魂(俗稱跳大神);陰陽司風水、擇吉等(即風水先生)。)
端公舞
"端公舞",俗稱"扛神",流傳于南漳西部山區薛坪鎮一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端公舞"的發現,曾轟動國內史學界和文藝界,被譽為楚文化的"活化石" 。
據考證,端公舞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民間流傳的過程中,端公舞兼容並蓄其他文化,但基本保留了原始古樸的風格。其中《踩花罡》、《神槍舞》、《祭五方神舞》、《祭五猖神舞》、《大鵬金翅鳥》、《踩八卦》、《跑城穿花》等都保留了巴文化和楚文化、巫文化的印記。其舞程式與楚辭《九歌》中的程式相近。
端公舞在漢水中遊的南漳、保康、谷城山區和漢水上遊的陝西漢中鎮巴還有表演,但保護、挖掘條件十分困難。跳端公舞,也有三天三夜、七天七夜的。請跳端公舞的人大都是經濟條件富庶的家庭。端公舞是一種以歡樂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間舞蹈,它是巫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古楚民族的風情習俗。端公舞在民間祭祀活動中,借以奉祀天地鬼神,為人祈福消災,是巫舞中的一種,是有著濃厚的巫文化色彩和古樸原始氣息的祭祀歌舞
舞蹈形式
端公舞是用舞蹈形式來完成的,翻身、旋地、穿梭,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配上千變萬化的手訣,讓人倍感神秘。
端公手訣分為三大類:一是自然崇拜,如太陽訣、月亮訣,體現了人們對日月等自然力量的崇拜;二是生殖崇拜,如天師訣、捆鬼訣,分別表現了男女生殖器的形象,體現了人們對生殖力量的崇拜;三是圖騰崇拜,如山王訣,體現了對以山作為圖騰形象的崇拜。
端公舞
端公舞
祭祀內容
端公舞是以祭祀表達主題的舞蹈,兼有說唱和樂器伴奏。分為上壇和下壇,上壇主要是祭奠死者、超度亡靈,舞蹈動作嚴肅庄重;下壇主要是驅鬼避邪、祈祥納福,動作輕盈灑脫。端公舞的內容包括迎神、敬神、安神和送神四個部分。各壇場次有繁有簡,最多有16場,人員一般為8人,表演人員為"頂神"和"站案","頂神"就是掌壇師或端公,"站案"主要從事伴奏,配合"頂神"者完成法事。端公舞表演的法器包括服飾、道具、布景共30多種。
端公:一、唐人對侍御史的別稱,也叫台端。二、宋時稱公人為端公。《水滸》第七回:&qu -華人百科 https://bit.ly/3m8IvNv
---------------------
端公舞
端公舞又叫"扛神",也叫"做枯齋",主要流傳于南漳縣薛坪鎮一帶。端公舞起源于楚宮廷舞,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在民間流傳過程中,端公舞兼收並蓄其他文化,但基本保留了原始古樸的風格,被譽為楚文化的活化石。
顧名思義,端公舞是被稱為"端公"的人作歌起舞的一種歌舞形式。野史記載,軒轅黃帝戰蚩尤于涿鹿,長期相持不下,有一個姓端的將帥把蚩尤打敗了,軒轅緬懷他的業績,就在"端"的後面加了一個"公"字,就成了"端公"。因"端公"生性愛說愛唱愛跳,所以就有"端公舞"。
端公舞:端公舞又叫"扛神",也叫"做枯齋" -華人百科 https://bit.ly/3m6syHO
起源于楚宮廷舞,
主要是
以歌舞來酬神和悅神
民間風俗
跳端公舞一般為一天一夜,
歷史淵源
據考證,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民間流傳的過程中,端公舞兼容並蓄其他文化,但基本保留了原始古樸的風格。其中《踩花罡》、《神槍舞》、《祭五方神舞》、《祭五猖神舞》、《大鵬金翅鳥》、《踩八卦》、《跑城穿花》等都保留了巴文化和楚文化、巫文化的印記。其舞程式與楚辭《九歌》中的程式相近。
目前,端公舞在漢水中遊的南漳、保康、谷城山區和漢水上遊的陝西漢中鎮巴還有表演,但保護、挖掘條件十分困難。
"端公舞",俗稱"扛神",流傳于南漳西部山區薛坪鎮一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端公舞"的發現,曾轟動國內史學界和文藝界,被譽為楚文化的"活化石"。
民間風俗
跳端公舞,也有三天三夜、七天七夜的。請跳端公舞的人大都是經濟條件富庶的家庭。端公舞是一種以歡樂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間舞蹈,它是巫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古楚民族的風情習俗。端公舞在民間祭祀活動中,借以奉祀天地鬼神,為人祈福消災,是巫舞中的一種,是有著濃厚的巫文化色彩和古樸原始氣息的祭祀歌舞。
民間端公舞表演
民間端公舞表演
舞蹈形式
端公舞是用舞蹈形式來完成的,翻身、旋地、穿梭,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配上千變萬化的手訣,讓人倍感神秘。端公手訣分為三大類:一是自然崇拜,如太陽訣、月亮訣,體現了人們對日月等自然力量的崇拜;二是生殖崇拜,如天師訣、捆鬼訣,分別表現了男女生殖器的形象,體現了人們對生殖力量的崇拜;三是圖騰崇拜,如山王訣,體現了對以山作為圖騰形象的崇拜。
祭祀內容
端公舞是以祭祀表達主題的舞蹈,兼有說唱和樂器伴奏。分為上壇和下壇,上壇主要是祭奠死者,超度亡靈,舞蹈動作嚴肅庄重;下壇主要是驅鬼避邪,祈祥納福,動作輕盈灑脫。上下壇又分為內壇和外壇。端公舞的內容包括迎神、敬神、安神和送神四個部分。各壇場次有繁有筒,最多有16場,人員一般為8人,表演人員為 '頂神'和'站案',頂神就是掌壇師或端公,站案主要從事伴奏,配合頂神者完成法事。端公舞表演的法器具包括服飾、道具、布景共30多種。
發展現狀
保護端公舞對于研究楚文化和創新民間說唱藝術等具有較高的價值。2006年11月,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第九次學會的中外專家學者、文化參贊在南漳觀摩了端公舞,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相傳,端公戲有劇本兩百多個,現儲存劇目120個。
端公舞:端公舞又叫"扛神",也叫"做枯齋" -華人百科 https://bit.ly/3m6syHO
----------------------------
漢水流域,南接巴蜀,東連楚土,風俗畢近,文化一體,巫覡之風頗盛。 《漢書》、《宋書》、“地理志”都有“漢中之人,不甚趨利……好祀鬼神,尤多忌怨,崇奉道教,猶有張魯之風”的記載。其“踏青藥市之集”,實際就掌握在巫師道徒之手。他們白晝聚集售藥,唱情詠事,招徠過往顧客;夜晚則受請作法,踏歌踴舞,娛神禳災。他們在當地被混稱為“馬腳”,即天神馬頭駕前執事使者,負有神聖差遣、驅魔逐鬼的職責。男巫習呼為“端公”,女覡慣喚為“神婆”。 “端公”,為唐官職務,將巫師稱為“端公”、“馬腳”,可見他們在陝南人們心目中的神聖地位。群眾每遇病痛災疫,少請醫生診治,慣邀巫覡訴神。 “愚民有病,初不延醫而延巫,俗云端工,即古稱擔弓者也。“端公”,為唐官職務,將巫師稱為“端公”、“馬腳”,可見他們在陝南人們心目中的神聖地位。群眾每遇病痛災疫,少請醫生診治,慣邀巫覡訴神。“愚民有病,初不延醫而延巫,俗云端工,即古稱擔弓者也。
-----------------------
端公的報應
午夜十二點鬼故事 午夜十二點鬼故事短篇靈異鬼故事2020-07-26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龍泉山村有個三代相傳的端公,姓蔣名法高,年過不惑,中等身材,體格健壯,能說會道,能把死的說得活,能把圓的說得方,有高超的驅鬼降魔法術。方圓幾十裡的百姓都說他名副其實。無論那傢有災有難,隻要請他去驅鬼,降魔,就會萬事大吉,平安無事!
且說這蔣端公,膝下隻有一個兒子,名叫蔣明,長得乖巧,自幼聰明過人,年滿十二,小學畢業。蔣端公夫婦視若掌上明珠,有心讓他繼承端公法術。但這小子對老爸的邪術,沒有絲毫興趣,而且懷疑是騙人的勾當,一心想要對老爸的驅鬼降魔法術弄個明白,可就是一直沒有想出一個好辦法。到瞭十五歲這一年,他心裡終於有瞭主意。
這一年秋末的一天,時近中午,一個鄉民上氣不接下氣跑來他傢,十分焦急地說:“我傢媳婦昨天是好好的,今天早晨突然人事不醒,怕是中瞭妖魔鬼怪,特來請蔣高師去治一治。”
“你姓甚名誰,傢住那裡?”蔣端公問來人:離這裡多遠,我好確定時間去你傢。
來人說:我叫王德貴,傢住麻柳灣,離這二十多裡,請端公務必在下午太陽落山之前,到我傢裡來。
“那好吧,一言為定。”蔣端公說:“你回去把香、紙、蠟燭、雄雞、香米等等,一切準備好,我一定準時趕到。”王德貴聽後,便急忙回傢瞭。
眼看有人來請又有財喜瞭,蔣端公心裡樂滋滋的,叫老婆趕快做午飯他吃瞭。未出門就在盤算今天到王傢驅鬼,若雄雞小,香米少,就要想法讓他多出錢,最少也得三五十元。他邊想邊作一些驅鬼降魔的準備,把該畫的符畫好,驅鬼的文書寫好。然後,美美地抽瞭兩袋煙,便開始收拾行裝,把屍刀、卜掛、捻撣等等工具裝入包袱揹到背上,準備出門。他兒子蔣明問他什麼時候回來,他說在王傢施法少不瞭兩個鐘頭,可能回來就快半夜,你和你媽早點睡覺,就莫等我瞭!
蔣明對老爸啥時回來,心中有瞭數。看到他出門後,便悄悄尾隨其後,跟著大致走瞭三裡路,到瞭貓兒堰便停下來,站在那裡觀看四周的環境,選擇在路上一個較寬的地方,用石頭和稀泥砌瞭一個五尺多高的泥人,他想讓夜晚老爸回來,遠遠看到泥人疑是鬼怪,受點驚慌,他才好同老爸爭論是否真有鬼怪的問題,然後他轉身回到瞭傢中。
這小子回傢後又想,光這一招還不足以讓老爸說沒有鬼神,於是轉動腦筋又生一計,吃瞭晚飯後,對他母親說:“媽,今晚是個月黑頭,等會兒我去路上接老爸回傢。”他媽認為兒子懂事瞭有孝心瞭。便說:那你就去吧,路上要小心啊!
蔣明一手提瞭一個燈籠,一手拿起以前玩過的水槍,邊走路邊哼著歌兒走出瞭傢門。走到大約離傢兩裡路的小山坡,便爬到路坎上的樹林裡,吹滅瞭燈籠,躲藏瞭起來。眼睛盯著老爸回來的路上,等著他老爸過路。
再說,蔣端公在王傢驅鬼結束之後,懷裡揣上瞭他想得到的錢,背包裡裝瞭一升香米,手裡提著一隻驅鬼放瞭血的大公雞,心裡樂滋滋地往回走,走到離貓兒堰十丈左右的地方,發現前面有個一動不動的黑影,他大喝一聲:“前面是何人站著不動!”半天沒見回答,他心裡開始一驚:難道這是一個攔路鬼?接著口裡便念起瞭咒語,那黑影還是一點沒動。他心中害怕極瞭,立即拿起隨身帶著的捻撣,用力向攔路鬼擲去,卻被攔路鬼接住瞭。緊接著又將屍刀擲去,隻聽到叮當一聲沾起瞭火星,他料定攔路鬼受傷瞭。
過瞭一會兒,他看到再沒有動靜,就麻起膽子硬著頭皮往前走,走攏一摸才知,這攔路鬼是石頭和稀泥堆砌的,火星是刀鉆在石頭上引起的。他虛驚一場,心裡罵道:是那個天殺的想有意來害人!然後,他把帶的火把點燃,快步往回傢的路上走。
走瞭不多時,便到瞭他兒子躲藏的地方,蔣明看到拿火把的老爸靠近瞭,便拿起水槍對準火把射水,一下瞭把火把射熄瞭,蔣端公頓時大驚:“這天上無雲那來的雨,難道今晚出活鬼瞭!”口裡立馬把他認為最兇狠的咒語念起來,但卻毫無用處。他硬著頭皮走,走瞭十多步,突然路坎上又有泥沙紛紛落下,他被嚇得六神無主,雙腳發軟跪瞭下去下,恰好碰著一個拳頭大的石頭,他順手撿起來,使勁擲向坎上的樹木中,可能是豌豆滾進屁眼裡——遇瞭緣,隻聽到“哎喲——”一聲慘叫,打中瞭活鬼。他毛發倒豎,周身冷汗淋漓,三步並著兩步回到瞭傢裡。
蔣端公老婆見他狼狽不堪的樣子,吃驚的問:你路上遇到瞭啥子事?他說,遇到瞭活鬼,把我嚇慘瞭!我活瞭幾十年,從沒有遇到今晚這樣的事——
“蔣明來接你,你咋沒碰到他?”老婆打斷他的話問:你們在那裡錯過瞭,他還沒有回來!
蔣端公聽到這深更半夜,獨兒子出來接他沒見到人,心裡立刻像丟瞭魂一樣著急起來,萬沒想到今晚接二連三的出事,忙叫老婆拿起燈籠火把,他接過手奔跑出門,邊跑邊喊:“蔣明,蔣明——。”一直跑到他用石頭打鬼那個地方才停下來,隱約聽到路坎上的樹林裡,有人在哎呦哎呦的伸吟。他仔細一聽,這伸吟的不是鬼,而是蔣明的聲音。他抓住一個下垂的樹枝,爬上坎走進樹林,隻見兒子倒在血泊中氣息奄奄。他的心涼瞭半截,要是沒有瞭這獨生兒子,今後靠誰啊!
眼見這種情景,他立即脫下一件衣服,撕爛成幾塊給兒子包紮傷口,邊包紮邊祈禱:菩薩老爺保佑,菩薩老爺保佑,若真要命就要我的命,一定要把我兒子命保住。很快,他把兒子的傷包紮好瞭,便揹到背上,飛快地奔回瞭傢。
蔣端公的老婆看到頭部受傷蔫搭搭的兒子,頓時好像遭遇晴天霹靂,暈倒在地,隨即嚎啕大哭起來!
“你哭哭哭,哭什麼!”蔣端公大聲斥責:誰叫你讓兒子來接我,兒子都這樣瞭,還不快想辦法!
想什麼辦法喲,你快到鎮上去請周醫生嘛,他是專門醫外傷的。蔣端公聽老婆這樣說,才急忙出門請醫生去瞭。
蔣端公陪著醫生一路到傢時,天已拂曉,蔣明一直閉著的眼睛睜開瞭,但不管怎樣問就是不說話。周醫生先用藥水給他頭部進行瞭清洗,然後上藥進行瞭包紮,開瞭三副吃的中藥處方,叫盡快去藥房抓回來煎好給他吃,自然蔣端公都一一照辦瞭。
這以後,周醫生又來給他換瞭幾次藥,頭部的傷口倒是好瞭,大腦卻出瞭問題,變成瞭傻子,無論問他什麼事,都是呵呵兩聲瞭事。蔣端公想神藥兩解,先後請瞭遠遠近近十多個有名的醫生來治,同時又四處求神拜佛,到縣內外的大小寺廟去上過香、捐過錢財,結果都無濟於事。
從此,蔣端公的兒子,一直就傻裡傻氣的。人們看到他就問,蔣法師,你兒子變傻子是中瞭什麼邪呀?你那麼高的法術咋不管用瞭!問得他低頭不語滿臉羞慚,他悔恨自己,不該繼承這騙人錢財的迷信職業使自己遭到瞭報應,落下瞭斷子絕孫的下場。
這以後,蔣端公害人遭報應的故事,便在四面八方傳開瞭。事實告訴人們,切莫相信有什麼鬼神,也更不要相信有什麼能人,能用什麼法術驅鬼降魔!
更多精彩故事,請關註:午夜十二點鬼故事
端公的報應 – 午夜十二點鬼故事 https://bit.ly/2PHn8XN
---------------------------------
淺談道士與端公的區別
合州逍遥客
浅谈道士与端公的区别 - 知乎 https://bit.ly/31yxGej
道士是我國道教中的教職人員,從古到今。 男性的道士稱為"乾道",也稱羽士,真人,羽流,羽衣,紫陽,方士,黃冠,先生,希夷等,也尊稱為道長女性曰"坤道",別稱女冠(叫道姑是個錯誤的詞彙,謝謝)。 他們依教奉行,履行入教的禮儀,接受各種戒律,是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的主要傳播者,同時教度教眾,布道傳教,為其宗教盡職者。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士乃信奉道教教義並修習道術的教徒的通稱。 《太霄琅書經》謂:「人行大道,號為道士。 士者何? 理也,事也。 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曰道士。
道士又分為二類,正一道和全真教。
正一道由漢朝時張道陵張天師所創,傳聞,張天師在四川鶴呜山得太上老君傳法並授正一盟威秘箓、三清眾經、符箓丹書秘訣印劍等,奉治蜀地八部鬼神、六天魔王,命令五方八部六天鬼神會盟於青城山黃帝壇下,使人鬼分治,把鬼神的牢獄變成二十四福庭。 即為二十四治,每治立陰官一人,仙官一人,分別掌管人事禍福。 後到蒼溪縣雲臺山修九還七返之功,準備升天,但因其殺鬼太多,終未成功,太上老君又讓他修行謝過,仍居留人間。 於是返回鶴鳴山,著作道書二十四篇,創立五斗米道,後世又稱天師道,正一道。 后又度率弟子遊歷諸山,修行謝罪,大功告成,太上老君引領張陵升天,朝拜元始天尊,封為正一都天大法主。 北魏寇謙之改革天師道,規定道徒可在家立壇,朝夕禮拜,不必出家修行。 后稱其為火居道士。
祖天師張道陵像
全真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派別,於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間由王重陽祖師於山東省寧海州牟平縣所創。 此外,白玉蟾祖師所創立的內丹修煉為主的教派後來也被劃分在全真道,稱為南宗,而王重陽祖師這支則稱為北宗。
全真教認為清靜無為乃修道之本,除情去欲,心地清靜,才能返朴存真,識心見性。 該派注重修煉"性命",認為"性者神也,命者氣也","氣神相結,謂之神仙"。 主張修道者必須出家,並忍恥含垢,苦己利人,戒殺戒色,節飲食,少睡眠。 《金蓮正宗記》稱該教"以柔弱謙下為表,以清靜虛無為內,以九還七返(煉內丹)為實,以千變萬化為權"。 王重陽祖師死後,其弟子馬鈺等七人分別在陝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繼續傳道,創遇仙派,南無派,隨山派,龍門派,嵛山派,華山派,清靜派(後稱全真七子),但教旨和修鍊方式,大致相似。 金元時期,全真教大興,制定了全真道士不娶妻,不茹葷,必須出家住叢林廟,並受法戒。
王重陽祖師與全真七子
綜上所述,無論是正一還是全真。 道士都不一善陰陽,五行,風水,煉內丹,術法,中醫,武術。 主要還是看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畢竟道士也不是神仙,什麼都會。 (比如小道就不會風水)另外還有就是民間道士,這類的道士的傳承很獨特,分為佛教道師和道教道師。 這裏我們來說說民間道士,道教道士是民間法教的道士,這類道士其法脈傳承也有諸多,如西南地區的清微派,靈寶派,梅山教,玄皇派(又稱元皇教)。
這裡小道先說清微派,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 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 始於南宋,流傳於元至明初,清初間亦有傳承。 該派自稱出於清微天玉清元始天尊,故以清微為名。 又謂其教在元始天尊傳法後衍而為真元、太華、關令、正一四派,至十傳乃由祖舒元君會四派而為一,始立清微派。 該派以行雷法為事,主天人合一,以內練為基礎,輔以外法。 強調誠於中,方能感於天,修於內,方能發於外。 《清微齋法》卷上雲:「蓋行持以正心誠意為主。 心不正,則不足以感物。 意不誠,則不足以通神。 神運於此,物應於彼,故雖萬里,可呼吸於咫尺之間。 "又:"將吏只在身中,神明不離方寸。 "將吏、神明,皆指施行雷法時所劾召的鬼神。 意謂能劾召鬼神,全在於心誠意正和深厚的內煉工夫。 《道法會元》卷一《法序》也稱:"五行之妙用,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夫天地以至虛中生神,至靜中生氣。 人能虛其心則神見,靜其念則氣融...... 凡氣之在彼,感之在我;應之在彼,行之在我。 是以雷霆由我作,神明由我召,感召之機在此不在彼。 "故該宗著《清微丹法》,專言內丹修煉之道。 當然也有科儀,符箓。
雷部部長,普化天尊
而靈寶派由葛玄葛天師創立,是產生於東晉末年的一個道派,靈寶派,比其他道派更注重符箓科儀。 認為「齋儀是求道之本」,其齋戒禮拜儀式在道教各派中最為完備。 該派重視勸善度人。 靈寶派所奉經典為《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靈寶派的修煉方法,主要是符箓咒術,用它來召神役鬼,消災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
靈寶派葛天師
梅山教源於巫教,梅山教的鼻祖是巫教。 巫字在甲骨文中寫作"+",因巫是太陽神的神使,需繞太陽旋轉。 從形象上看,+是象徵在旋轉。 巫在祭祀上所穿的裙子或道袍,在夏商周時是紅色,且用麻布條組成,在巫舞時飄帶揚起。 巫在作法時,有轉有跳,有四方點步,《說文解字》中對巫的解釋為: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 而《論語》中子路雲:「人而無恆,不可為巫醫」。。 足見巫不但敬鬼神,善歌舞,也在民間行醫,儘管當時行醫主要方式是畫符咒,也有草藥滲入使用。 這就是至今仍保留的祝由術。 梅山教為定居在古梅山峒區域的原住民(主要是苗族和瑤族)的本土宗教,其梅山教主是張五郎,梅山法主九郎。 據瑤經《貢延大會鬼神科》載:梅山有唐楊二姓聯姻后,生三子,先後到梅山、盧山、雪峰山學文習武得道。 他們的法師就是九郎真武。 三兄弟精通道法后,法師以他們為"三元",命名為"朱交度命天尊"、"九幽撥罪天尊"和"太乙救苦天尊"。 瑤民受戒時,都要掛"三元"畫像,尊為神聖。
梅山法主,張五郎
元皇教是我中華道教自軒轅黃帝崆峒演道,太上老子函谷度人,至老祖天師西蜀創教。 以道歷黃帝紀元算,至今已四千七百多年,其法派祖師爺為趙候聖祖,據歷史典籍和《青城山志》記載,有隋一朝,有神人出焉。 曰趙侯,姓趙諱昱,字芮,東晉時蜀地峨眉人,與兄冕從師高道李珏,修道於青城山。 因歷史上曾封侯,故尊稱趙侯。 趙侯生平及其在民間的傳布,而趙侯師學於青城山後,並未開宗立派,而是授業門下若干弟子傳續法嗣。 而後修習趙侯法派的玄裔門人增多,故組織玄皇會以聯誼修道同玄,共參法旨。 遂尊稱祖師為"正一玄皇會上趙侯聖主",可知其為正一教源流。 蓋"玄皇"二字,言明宗元,以體道德。 玄,玄虛之妙有; 皇,皇極之無上。 法脈自玄皇,以尊太上至真大道。 後因康熙年間避諱帝名愛新覺羅,玄燁,因此改為"元皇" 在道教科書和經懺中,亦可見元皇蹤跡,如《東嶽法懺》和《道法會元》中將趙昱與關羽並稱,《天壇玉格》中也提到元皇啟教趙侯仙師。 據宋名道白玉蟾《海瓊真人語錄》記載:"巫者之法,始於娑坦王,傳之盤古王,再傳於阿修羅王,復傳於維陀始王,長沙王,頭陀王,閭山(山在閭州)九郎,蒙山七郎,橫山十郎,趙侯三郎,張趙二郎。 此後不知其幾。 昔者巫人之法,有曰盤古法者,又有曰靈山法者,復有閭山法者,其實一巫法也。
圖為趙候聖主
端公,唐人對侍禦史的別稱,也叫台端。 漢水流域,南接巴蜀,東連楚土,風俗畢近,文化一體,巫痠之風頗盛。 漢水流域,南接巴蜀,東連楚土,風俗畢近,文化一體,巫痠之風頗盛。 《漢書》、《宋書》、《地理志》都有記載:"漢中之人,不甚趨利...... 好祀鬼神,尤多忌怨,崇奉道教,猶有張魯之風",如《綏江縣誌》中亦稱民間巫師"男曰也可,俗號端公",女性巫師喚神婆,"以逐疫驅鬼為事。 凡鄉愚患病,初則書符問卜,繼則延至家中,作種種異狀。 有打鑼、慶壇、酬神、送鬼、降騎、觀花等節目,此風鄉間最盛"。 端公作法,需設神壇,法事有大小與繁簡之分,並吸取佛道教及當地俗神名稱以壯聲威大法事三日以上,參與者或五七人,十數人,多則可上百人。 小法事一日,可一二人不等。 壇分內外兩種,內壇供祖師、天君等神。 外壇供當方土地、灶王、龍王等神。 開壇則焚香點燈、敲鑼打鼓、灑水、請神。 案供各種鬼神面具、師刀、封具。 旋即誦咒念經,戴上面具祈福迎祥。 場面熱烈神秘,富有吸引力。 大小法事皆為主人驅邪除穢,使病魔潛蹤,瘟神遠退,萬事大吉。
民間道士主要是從事看陰陽二宅為亡人開路引魂,為亡人家屬辟邪攘災。 端公主要從事:書符安胎,起油架火,治癲打邪,收禁打符,贖魂買命,遣瘟設送等。 端公用印較雜,有佛法僧寶,經師寶都在用,但真正的端公有一顆常用印為"雷霆都司",一般所稟職位也都稟雷霆都司院。 用此印稟此職者均為奏職法師,天曹均有記錄,與道家法官無二分別。 在嚴格端公法用印來說未經受職端公弟子是不可以"雷霆都司印",但也有借用師傅或師祖之職用"雷霆都司印"者。 在每個地方流傳的端公法都有不同特點,小道目前所接觸和學習的端公法,師傅的法都不盡相同,各有各的特點,但大宗法科基本差不多,只是做法大同小異而已,若要論單個法術那就太多不一樣了,各地有各地的特長法術。 有的偏重於科儀,有的偏重於武法醫癲打邪,有的則偏重於一法一咒單法運用,總之各個地區就有不同的端公法出現。 端公法法器呈現多樣化,五雷號令,法印,法鈴,法卦,牛角,師刀,令旗,師劍,師裙,法冠,面具,師棍,七星劍等。 西南地區有句諺語中有"道士吹海螺,端公吹牛角"之說端公法在行兵招兵之時必定吹響牛角,"所謂牛角一響動五倡,兵馬紛紛降壇場"牛角為端公重要法器之一。 師刀,為銅或者鐵器打造。 所謂銅鐵不透陰陽二炁,師刀就是在劍的柄端有個大圈,上扣八個小環,刀面正背上刻南鬥六星,反刻北鬥七星,意為七星八卦,在法事中用以驅邪制煞和判問陰陽事宜。
端公的法器行頭
法印意為帶師檢閱行令文書符章之用,也是法壇必不可少法器。 端公在行法的過程中有很多表演性法術存在,常有小兒過關煞,需要上刀山,亡人煉渡的下火海,驅邪的滑紅犁,倒掛水碗水不流,舔燒紅的烙鐵,接骨法的仙人合竹子表演,牆上立碗等等。
雷庭都司印
民間道士主要是從事看陰陽二宅為亡人開路引魂,為亡人家屬辟邪攘災。 而端公主要從事:書符安胎,起油架火,治癲打邪,收禁打符,贖魂買命,遣瘟設送等。 舊時,人們常將住宅或廟宇裡舊有的一塊石礅兒奉為壇神。 逢年過節要向其燒香化紙,在上面淋雞血祭祀。 平時,不準兒童、雞犬去踐踏。 遇有災疾瘟疫,或為求吉利,要請端公來"慶壇"。 "慶壇",是一種巫術色彩濃厚的通宵達旦的跳神活動,主要由端公主持,名謂"掌壇師"或"慶壇師"。 除進行祭祀、召迎所謂各路神仙,似如唱戲一般。 辦喪事也要請端公或者是道士來"開路、做道場"。 以求達到驅邪避禍。 平安吉祥,超渡亡靈。 大吉大利的目地,端公都是半巫半藝,平時在家務農,主家請去跳端公,唱戲。 端公戲主要有還願戲,秧苗戲,求雨戲,禳灾戲。
庚子年七月十九日述
浅谈道士与端公的区别 - 知乎 https://bit.ly/31yxGej

v2-5ecd4efd6dbb132373cb2485bd2fd846_720wv2-b77352896fefda2093bc3ac107a117ad_720wv2-f45bd29f33bd5ed8fc00d28af6b4a0a8_720wv2-d2d5d98e75893dca77e88f4e2a46749f_720wv2-c66caea05aae5914a9a7a472ba01cf1e_720wv2-1461764387496a25e58791bb2660d91f_720wv2-ca6446d46e81be0e0769152d713f17a4_720wv2-887c5e2f8d9a11d28b88babcfe8267df_720wv2-5d623acb9e49a6b5de347976451b6435_720w0 (20)b14a26f9cdc91867652c89b50111


端公duān gōng    ㄉㄨㄢ ㄍㄨㄥ 
四川、湖南、廣西、貴州諸省稱巫者為「端公」。
《稱謂錄. 卷三一. 巫. 端公》:「蜀人之祀神必馮巫,謂巫為端公,禳則為福,詛則為殃,惟端公之畏而不惜貨財以奉之。 」
宋代稱衙役為「端公」。
《水滸傳. 第八回》:「只說董超正在家裡拴束包裹,只見巷口酒店裡酒保來說道:『董端公,一位官人在小人店中請說話。 』」
《警世通言. 卷三六. 皂角林大王假形》:「公人說上項事,端公便安排書院,請那趙知縣教兩個孩兒讀書,不教他重難差役。 」
© 漢典
端公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端公
端公,唐人對侍禦史的別稱,也叫臺端。 漢水流域,南接巴蜀,東連楚土,風俗畢近,文化一體,巫覡之風頗盛。 《漢書》、《宋書》、"地理志"都有"漢中之人,不甚趨利。 好祀鬼神,尤多忌怨,崇奉道教,猶有張魯之風"的記載。 其"踏青藥市之集",實際就掌握在巫師道徒之手。 他們白晝聚集售藥,唱情詠事,招徠過往顧客;夜晚則受請作法,踏歌踴舞,娛神娛災。 他們在當地被混稱爲"馬腳",即天神馬頭駕前執事使者,負有神聖差遣、驅魔逐鬼的職責。 男覡習呼爲"端公",女巫慣喚爲"神婆"。 "端公",爲唐官torrent,將巫師稱爲"端公"、"馬腳",可見他們在重新高南人們心目中的神聖地位。 羣衆每遇病痛災疫,少請醫生診治,慣邀巫覡訴神。 "愚民有病,初不延醫而延巫,俗雲端工,即古稱擔弓者也。
---------------------------------
鬼方,存在於商代的國家,源自曾與軒轅黃帝聯姻的氏族−大隗氏[1]。鬼方大約位於今陝西北部、山西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
鬼方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O9on1t
歷史
在商朝時,將其他國家稱「方」,相當於「邦」的意思,例如:土方、𢀛方、苦方、龍方、馬方、蜀方、盂方、羌方、𠭯方、轡方、二邦方等。甲骨文卜辭中曾記載這個國家。
殷王室與鬼方亦有聯姻,而且鬼侯已位列三公。[2]雖有不少文獻中記載高宗伐鬼方,如《易經》,武丁徵調大批軍隊,命貴族震率領進攻鬼方。經過三年的戰爭,終於打敗了鬼方軍隊。鬼方停止侵商,商朝與鬼方建立起友好關係。[3],但甲骨文的卜辭中並沒有對鬼方用征或伐的明顯文句。[4] 。
鬼方常與昆戎、洛泉、昆夷、緄夷、串夷等混用。
居住方位
一般認為鬼方居住在商朝的西北,如清人方濬益認為:「鬼方自是西方諸戎之通稱。」[5]
《竹書記年》記載,武丁三十二年,征伐鬼方時,曾在荊停留[6]。荊州位於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因此也有鬼方位於湖北的說法。
後代
據《世本》記載,陸終氏曾與鬼方聯婚,成為楚國王室先祖[7][8]。漢代的先零羌也是鬼方後代[9]。
《世本》也記載黃帝曾與鬼方聯姻[10]。
研究
目前對鬼方的起源及發展,學術界有多種說法,尚未有定論。近人王國維認為鬼方即匈奴的前身,也有觀點認為鬼方來自貝加爾湖,主要活動於蒙古高原,並南下河套地區,順黃河進入陝西、山西,也叫赤狄,是丁零、回紇和當代裕固族、維吾爾族的祖先[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林沄從體質人類學、自然環境等角度分析,認為先秦戎狄與後世匈奴等遊牧民族並沒任何關係。[12]有考古學家將陝北的「李家崖文化」比擬為商代的「鬼方」[13],李家崖文化的先民是以山地農業經濟為主,並經營少量畜牧活動的生業形態[14]。
因鬼方先祖女隤有從肋生子的傳說,與波斯及印度傳說相同,學者饒宗頤認為鬼方可能為印歐人。據2006年發掘的西周倗伯墓,據墓中文字,學者李零考證倗國為隗姓狄人,並將其先祖上追至鬼方。
學者黃文弼認為,鬼方、葷粥、混夷、獫狁等,皆為古代羌族,與匈奴種族不同
鬼方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O9on1t
--------------------------------
古代「端公」秘檔——《書中自有言如悅》第八禮
2016-08-23 由 坯逆翹楚的盜閒居 發表于文化
本文所屬文集——文化專欄(傳統經典)
唐·杜甫《舟中苦熱遣懷,奉呈陽中丞通簡台省諸公》:宗英李端公,守職甚昭煥。
《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 唐·韓愈
《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並寄其弟惠山山人》 宋·蘇軾
何謂「端公」,其意有三:
第一.唐代對侍御史的別稱。
代表人物:狄仁傑
《新唐書·狄仁傑傳》有載,公元676年(儀鳳元年),唐高宗要處死誤砍昭陵柏樹的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和右監門中郎將范懷義。狄仁傑時任大理丞,他通過「張釋之直諫漢文帝」的故事,成功勸說唐高宗免去了這二人的死罪。幾日後,狄仁傑即被授予為侍御史。
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外郎御史遺補相呼為院長,上可兼下,下不可兼上,唯侍御史相呼為端公。」
《通典·職官六》:「侍御史之職……臺內之事悉主之,號為臺端。他人稱之曰端公。」
第二.宋代對衙役的稱呼。
代表人物:宋江
宋江(1091~1124),字公明,施耐庵所作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中的第一號人物,在歷史上也實有其人,原為山東鄆城縣押司。
宋代的官職分為官和吏兩大類,在州和縣衙內都有押司一職,屬於吏(由於官數量有限,在行使行政權力時需要增加人手,故增加吏一職,如衙役等)。
押司應該是負責案卷整理工作或文秘工作的小吏,也就是書寫文書的人員。
《水滸傳》第八回:「只説董超正在家拴束包裹,只見巷口酒店裡酒保來説:『董端公 ,一位官人在小人店中請説話。』……原來宋時的公人都稱呼『端公』。」
第三.男巫的別稱。
代表人物:林正英
林正英是香港影壇的傳奇人物,殭屍片的開山祖師,給了我們無數的驚喜和歡笑。他對香港電影殭屍片的貢獻永不磨滅,其殭屍道長形象深入民心。
端公又稱馬腳(即天神馬頭駕前執事使者,負有神聖差遣、驅魔逐鬼的職責)、神漢,在舊社會從事迷信活動、施行巫術,一般指男性(女覡慣喚為「神婆」)。主司捉鬼。
坯逆翹楚註:端公司捉鬼,而道士司道場;仙娘婆司請神、死者鬼魂(俗稱跳大神);陰陽司風水、擇吉等(即風水先生)。
宋· 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二:「端公誑取施利,每及萬緡。」
清·唐甄《潛書·抑尊》:「蜀人之事神也,必馮巫,謂巫為端公。」
巫道行業之「端公」秘檔
在巫道的行業里,道士側重於道,而端公則側重於術。也可將側重於道的道士呼為文壇端公,而將側重於術的端公呼為武壇端公。
道士善陰陽、風水、五行、八卦。主要從事看陰陽二宅為亡人開路引魂,為亡人家屬辟邪攘災。
武壇端公主要從事:書符安胎,起油架火,治癲打邪,打符收境,燒胎,打胎,鎮宅下罩,倒身靈符,禳關上鎖,贖魂買命,遣瘟設送,起送瘟火,安龍謝土,清宅打符,照牌管兵,行走香火,通啟百門。武壇端公出師後可稱為「掌壇師」。掌壇師由師傅傳法,傳法器、師牌、符咒、手訣等。
舊時,遇有災疾瘟疫,或為求吉利,要請僧道術士跳神「慶壇」。「慶壇」,是一種巫術色彩濃厚的通宵達旦的跳神活動,主要由端公主持,名謂「掌壇師」或「慶壇師」。除進行祭祀、召迎所謂各路神仙祖師(以供奉的壇神為主)外,要如唱戲一般,還要演出若干劇目、歌舞(歌舞慶壇)。
1.端公舞
端公舞又叫扛神,也叫做枯齋。顧名思義,端公舞是被稱為「端公」的人作歌起舞的一種歌舞形式。
2.端公戲
端公戲,又稱壇戲、儺戲、打包袱、對對戲等。本為古代巴蜀巫師(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後來發展為民間歌舞劇,屬地方小劇種。相傳,端公戲有劇本200多個,現保存劇目120個。它的特點是:小戲多,喜劇多,表現下層人民生活的戲多,戲劇情節簡單,矛盾紐結單一。
3.端公腔
端公腔是以說唱為主要構成部分的漢族曲藝藝術形式,又稱端公神調或陰陽戲,其中又夾雜漢族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剪紙、雜技、武術等表現形式。端公腔源於道教,由悼念亡魂、驅鬼避邪的祭祀活動演變而成,開初只唱宣揚輪迴迷信的神鬼故事,後來受戲曲的影響,不斷增加一些娛人的漢族民間故事或流傳的戲文,逐漸變成了一種酬神賽會的表現形式。
4.端公法
(1)端公壇
(2)出師奏職 陽憑
(3)師刀
(4)端公法本
(5)雷霆都司印
(6)端公法三封(封水、封火、封刀)之封水法
(7)上刀梯
上刀梯通常是為12歲左右的小孩許下過關願。未滿12歲的小孩由端公背著上刀梯,已滿12歲的小孩則由端公背著小孩穿過的衣服上刀梯,這象徵小孩已闖過了閻王的十二道關煞,此後易無病易長成人。
安裝在木桿上的刀是鋒利的,端公要背上幾十斤重的小孩上下;上刀梯儀式完後,小孩再在堂屋內大木桶(土家人煮飯的曾瓦子)中鑽過並同時解開「結」(布帶挽成的活套)。當然,卜卦會同時進行,只要「三卦」落地靈應,小孩的過關就算成功了。按「端公」說,「小孩從此無病痛,讀書能中榜,工作能當官,富貴雙全樣樣有」。
(8)開紅山
開紅山是「端公」用尖刀在自己頭上刺破額頭取血獻祭、隔絕鬼魅及占卜占凶的重大法事。一般是在主人遭受特大災難需當即急救時才採用。
(9)剎鏵
「端公」赤手端著燒紅的鐵鏵,在主人家屋內串來串去追鬼驅邪,口含桐油或酒噴於紅鏵上產生火焰,以此逐鬼驅疫。還有「端公」口含紅鏵、腳踏紅鏵等驚險動作,意在表現有超人的「神法」和技藝使鬼魅喪膽而遠遁。高溫的鐵鏵能在「端公」手上端、口內含、腳下踩;「端公」端起鐵鏵加之口噴油、酒時的火光,就能驅趕和逼著鬼魅離開家宅;「端公」每驅趕一間屋後,立即在門檻下釘上一紙挑符,以及「靈官符」,船(紙糊的送瘟船)頭上釘「五赫符,還有「鎮宅符」等;「端公」將各種符寫上神聯「神將到此,永保安康」,再蓋上大印「佛法僧寶」,意味宅屋安靜了,沒有鬼神的干擾了,一切鬼魅都被「端公」治服了,一切瘟疫都被「神火」驅走了。
(10)過火海
或是將若干個鐵犁頭燒得通紅,赤足一步一步踏在上面疾行而過;或是走過燃燒木炭的「火海」;再有就是「走足燈」,即用竹筒做成的燈排成行,一步踏一燈地走過,燈火依然熊熊,真是神了!
物理原理:人踩在燒紅的木炭上快速奔跑,其實腳並不會被燙傷。因為熱的傳導需要一定的時間,人快速踩過木炭時,接觸的時間很短,熱量還來不及傳遞到腳底將腳燙傷
(11)下油鍋
將四斤桐油倒進鐵鍋,放在三腳架上用干炭火煎一小時。鍋底火勢正旺,一股股青煙往上冒,油的溫度達到了極點,只要一顆火星即可引燃。「端公」挽褲管,脫鞋襪,清水凈腳後,坦然走向沸騰的油鍋,將赤腳伸入滾燙的油內,油鍋頓時炸開了油花,油煙立即濺了起來,發出「吱吱」的響聲,連踩三下,而腳一點都未燙傷。
(12)懸心掛碗
(13)抱壇礅
婚後多年不孕或幾代單傳的人家,為繁衍子孫就許願安設「子孫壇」。事後凡添人口就要殺豬宰羊擇日請「端公」祭祀,謂之慶壇。慶壇時「端公」要赤手抱舞用旺水燒紅的石壇礅。石壇礅是高約七寸,直徑約八寸的鼓狀石礅。通過抱壇礅式,就能解決婚後不孕,保佑子孫發達。
(14)撒網收邪
兩「端公」身穿法裙,兩手捏裙角而舞。裙意味著網,目的就是把鬼收在網中,不讓鬼亂害良民。
一步訣來二步罡,弟郎撒網到中央。
中央有個土精鬼,中央有個土精神。
土精鬼來土精神,吃人六畜害良民。
不是師家要收你,你在凡間害良民。
男鬼收在男牢里,女鬼收在女牢存。
若有強邪不服收,一網收回網中存。
紙、錢、香一起焚燒後,三卦落地靈應,鬼就被「端公」收了。
(15)卜卦
「端公」做法事的儀式很多,凡每個儀式在結束時都要卜卦,說白了卜卦就是「神」向人說話,「神」給主人的交待。
卜卦時陰、陽、勝三卦落靈應了,就說明「神」向主人說:「你家宅屋沒有鬼神了,一切都平安了」。因此,主人可以既不看「端公」跳,也不聽「端公」唱,真正關心的就是卜卦。
為了這三卦的成功,「端公」有時也很不順,三卦打了數次都不如意,遇到這種情況時,「端公」會非常緊張,還要千聲萬聲地呼喊師父幫忙,甚至還要跪下求助於師父把卦打圓滿。這時候可想而知,主人的臉色非常緊張,心裡非常擔憂,生怕「神」沒有好話說來。再看那觀者們,個個眼睛看著地上的卦子,誰個都希望「端公」卜卦成功。那場面鴉雀無聲,連眾人出氣的聲音都沒有了,只聽「端公」說話和卦子落地的聲音。當卦子落地靈應後,全堂屋的人譁然了,好像是在感謝「神」說話了,主人家萬事大吉了。在「端公」的誠心下,數次地卜卦總會成功的。
(16)符諱
符,即符籙;諱,即字諱,是一種似符非符,似字非字的神秘符號。
諱與符的區別在於:符是書寫刻印在紙、絹木等物上面的;而諱是在儺堂「劃」出來的,凡在儺堂中,「端公」用香、手、司刀、卦子。令牌等比劃時,都是在劃諱。
(17)手訣
手訣又叫訣法,是「端公」在行法事時用十指的比劃、造型來表達特定巫術含義的一種方法;具有驅邪、鎮鬼、退病、解厄之法力。這些訣法的用途和法力不盡相同,均以手指的運動和造型來表示。
基本手法有勾、按、屈、伸、擰、扭、旋、翻八種,以此組成各種訣法。常用的手訣有:祖師訣、獨角將軍訣、靈官訣、三帝君王訣、四元枷拷訣、大尖刀訣、黃斑臥虎訣、銅錘訣、天橋訣、天車地車訣、尖刀利剪訣、五猖訣、二郎真君訣、破關訣、陰陽箭訣、行船過渡訣、白鶴飛仙訣、打鬼訣、龍鬚馬訣、蓮台訣等。
(18)咒誥
咒即咒語;誥即誥章,是一種訓誡性質的文告,其功能、形式與咒語大體相同,但威力更加強大。
常用的有「藏身咒」、「雷山凝咒」、「收邪咒」、「觀音咒」、「靈官咒」、「安土地咒」、「開關誥」、「法船誥」、「觀師誥」、「化錢誥」、「解穢誥」、「雷霆誥」等。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mqv6zz.html

pn100037ss0r9pp4589p5s0003o6rro5s5r202pn30000o3629n2186o5pn40000o3169s4p5n33pn40000o310q9op4821p5r0006n1272s784s83pn200038044587r3n09op20016868pn3pr8024pn40000o3111po7o706pn100037ss39692no69


端公舞  
端公舞又叫"扛神",也叫"做枯齋",主要流傳於南漳縣薛坪鎮一帶。 端公舞起源於楚宮廷舞,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在民間流傳過程中,端公舞兼收並蓄其他文化,但基本保留了原始古樸的風格,被譽為楚文化的活化石。 [1] 
顧名思義,端公舞是被稱為"端公"的人作歌起舞的一種歌舞形式。 野史記載,軒轅黃帝戰蚩尤於涿鹿,長期相持不下,有一個姓端的將帥把蚩尤打敗了,軒轅緬懷他的業績,就在"端"的後面加了一個"公"字,就成了"端公"。 因「端公」生性愛說愛唱愛跳,所以就有「端公舞」
據考證,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民間流傳的過程中,端公舞相容並蓄其他文化,但基本保留了原始古樸的風格。 其中《踩花罡》、《神槍舞》、《祭五方神舞》、《祭五倡神舞》、《大鵬金翅鳥》、《踩八卦》、《跑城穿花》等都保留了巴文化和楚文化、巫文化的印記。 其舞程式與楚辭《九歌》中的程式相近。
端公舞在漢水中游的南漳、保康、谷城山區和漢水上游的陝西漢中鎮巴還有表演,但保護、挖掘條件十分困難。
"端公舞",俗稱"扛神",流傳於南漳西部山區薛坪鎮一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端公舞"的發現,曾轟動國內史學界和文藝界,被譽為楚文化的"活化石" [2]  。
民間風俗
民间端公舞表演
民間端公舞表演 [3]
跳端公舞,也有三天三夜、七天七夜的。 請跳端公舞的人大都是經濟條件富庶的家庭。 端公舞是一種以歡樂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間舞蹈,它是巫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古楚民族的風情習俗。 端公舞在民間祭祀活動中,借以奉祀天地鬼神,為人祈福消災,是巫舞中的一種,是有著濃厚的巫文化色彩和古樸原始氣息的祭祀歌舞。
舞蹈形式
端公舞是用舞蹈形式來完成的,翻身、旋地、穿梭,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配上千變萬化的手訣,讓人倍感神秘。 端公手訣分為三大類:一是自然崇拜,如太陽訣、月亮訣,體現了人們對日月等自然力量的崇拜;二是生殖崇拜,如天師訣、捆鬼訣,分別表現了男女生殖器的形象,體現了人們對生殖力量的崇拜;三是圖騰崇拜,如山王訣,體現了對以山作為圖騰形象的崇拜。
祭祀內容
端公舞是以祭祀表達主題的舞蹈,兼有說唱和樂器伴奏。 分為上壇和下壇,上壇主要是祭奠死者、超度亡靈,舞蹈動作嚴肅莊重;下壇主要是驅鬼避邪、祈祥納福,動作輕盈灑脫。 端公舞的內容包括迎神、敬神、安神和送神四個部分。 各壇場次有繁有簡,最多有16場,人員一般為8人,表演人員為"頂神"和"站案","頂神"就是掌壇師或端公,"站案"主要從事伴奏,配合"頂神"者完成法事。 端公舞表演的法器包括服飾、道具、佈景共30多種。 [1] 
發展現狀
保護端公舞對於研究楚文化和創新民間說唱藝術等具有較高的價值。 2006年11月,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第九次學會的中外專家學者、文化參贊在南漳觀摩了端公舞,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相傳,端公戲有劇本兩百多個,現保存劇碼120個
------------------
陝西漢中端公舞,極少有人知道,現無傳承人
2017-12-27 由 魔鬼索心 發表于文化
陝西漢中,南接四川,東連湖北,風俗習慣自成一體,巫蠱之風盛行。《漢書》中記載「漢中之人,不甚趨利,好祀鬼神,尤多忌怨,崇奉道教,猶有張魯之風」的記載。將巫師稱之為「端公」,在陝南人心中有神聖地位。群眾有天災人禍,疾病災難,很少請醫生治療,習慣請端公跳端公舞來消災解難。
端公舞是以祭祀表達主題的舞蹈,加上說唱和特別的樂器伴奏,分為上壇和下壇,上壇是祭祀死者,超度亡靈,舞蹈嚴肅莊重,下壇是驅鬼辟邪,祈祥納福,舞蹈輕盈洒脫。內容分為迎神,敬神,安神,送神四個環節。法器有五雷令,法印,法卦,牛角,七星錢等等。
請跳端公舞的人家大多是家庭比較富裕的,舞蹈特點是:小戲多,喜劇多,表現勞動人民生活的戲多,情節簡單,演唱風趣,辛辣,葷段子也多。
陝西漢中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文化形成了端公舞的獨有特徵,通過神靈文化展示人倫關懷古樸豪放的表現形式以及鮮明的地域民俗特徵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y23korg.html

53r6000041p628s3944950nr0002925s48632r3150nr00029286r002p04850nq00059s0on812s1rpb812c8fcc3cec3fdbabc16cdd788d43f86942783p5s0003o6rro5s5r202pn30000o3629n2186o5pn40000o3169s4p5n33pn40000o310q9op4821p5r0006n1272s784s83pn200038044587r3n09op20016868pn3pr8024pn40000o3111po7o706


印章-南陽開國-道經師寶/葉法善有雙銅印遺世,俗稱「天師印」,被奉為驅魔之寶。印文一為「南陽開國」,一為「道經師寶」道、經、師為道教之最高信仰,也為萬法萬術之根本/「謀聖」姜子牙/「貨泉」二字,泉拆讀為白水,貨的繁體字近似真人,合起來就是「白水真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2021-03-31_1536032021-03-31_1535370006019250439812_bleitingyin01下載 (24)351783880_mO1CN01zShJWS1RZkcbE1vun_!!382712126.jpg_540x540Q50s50O1CN01uMN0xn1S7dvrynmOJ_!!3301372200.jpg_540x540Q50s5036133784_2下載 (3)201912041575442092238461


說起青海,有一首唐詩這般描述:"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這首詩的基調悲壯蒼涼,道出西部遊牧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的文化碰撞,又體現出青海在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結合部的重要性。  1949年9月5日青海解放,這片擁有72萬平方公里的廣袤高原不但獲得了新生,而且融入與祖國同發展、同進步、同命運的時代步伐中。 那麼,作為歷史上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曾經生活在青海的古羌人,其蹤跡何如? 其後代何在?  根據考古發掘,大約2至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生活在青海這片廣袤的高地,當時的青海高原氣候溫暖濕潤,草原茂盛,食草動物成為先民狩獵的主要來源。 後來,隨著氣候環境的惡化,青海先民根據不同的地理位置特點,採取了適合自然生存法則的宜耕宜牧或農牧兼顧、各有側重的生活方式,但重點還是以遊牧生活為主,他們不斷適應高原殘酷的自然環境,頑強不息地生存了下來。  羌人是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土著居民,其主要分佈地點在今天的青海、甘肅、新疆等西部地區,重點活動區域在青海河湟地區,以水為居,繁衍生息。  青海的原住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推進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今天在青海考古發掘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卡約文化、辛店文化等人類文化遺址,已被確認為與古羌人有著密切關係而得到考古學界的普遍認可,由此說明,青海古羌人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 另外,先秦時期我國古籍對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羌人以「西戎」、「戎狄」、「西夷」、「西羌」等稱呼,體現出西部羌人與中華民族融合發展的密切關係。  儘管青海是古羌人的聚居地,但對多數青海人來說,古羌人仍然是一個神秘的話題,存在著許多不解之謎。  我國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家范曄(西元398-445)所著《後漢書·西羌傳》記載,商、周、秦、漢時期,羌人在青海等西部地區分佈很普遍。 中國人非常講究葉落歸根,稱自己是炎黃子孫,中華文明史上,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嶽氏、金田氏、大禹等都是古羌人,以炎帝為代表的羌人部落和以黃帝為代表的華夏部落,在推動歷史發展中,融合組成漢族先民華夏族。  先秦之前,我國歷史上是沒有民族劃分這一概念的。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國眾多,對人的來源區別以所在國相稱,如秦國人稱秦人,魏國人稱魏人,齊國人稱齊人等,以此類推。 西元前206年,起兵於江蘇沛縣的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史稱前漢),成為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的第二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其國力強盛,延續400多年,幅員遼闊,史 稱大漢,因劉邦在推翻秦帝國后曾被封為漢王,地點在今天的陝西省漢中一帶,故稱國號為漢,居民為漢人,軍隊為漢兵,因影響深遠,其居民後來演變為漢族,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 眾所周知,漢族是中國古代多民族在長期發展融合中形成的,不是單一的純民族。  再說古羌人。 羌人在遊牧生活中對羊很崇敬,因為羊是羌人養殖和維持生活的主要畜種,羌人部落以羊為圖騰,"羌"字就是由羊的象形文字轉化而來的,羌也是"牧羊人"的意思。 但是,商朝時期羌人與商朝之間存在著激烈的軍事鬥爭,我國3500年多前的甲骨文已出現了"羌"、"羌方"、"師伐羌"、"眾人伐羌"的文字記錄,如商王武丁的王後婦好 率領13000人的軍隊徵伐羌人取得大勝的史實已從甲骨文中得到考證,特別是婦好已成為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女將領,由此可證明,至少在商朝時期羌人與華夏族之間的衝突從未停止過。 另外,商周以來西部羌人在長期的大遷徙中,向我國東南出擊,尤以向西南氣候溫暖地區的發展較為突出,時至今日,我國西南地區的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中,彝族、納西等十多個少數民族和緬甸聯邦共和國的緬族、克欽族等大部分民族,都是我國西部羌人的後裔。 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二十多萬羌族同胞,始終不渝地認定青海古羌人為他們的祖先,青海是他們的故鄉,對青海人特別和藹可親。  中國歷史上,古羌人是在青藏高原分佈很普遍的民族之一,我國古代崑崙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其實是母系社會中青海羌人與自然鬥爭的美好演繹,西王母是羌人的部落首領,她與周穆王會盟的事蹟在我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甚至在民間演化為兩人相互傾慕的故事,體現了青海古羌人與我國周王朝的緊密關係。 另外,流傳於河湟地區的羌人無弋爰劍,是當時秦國向西部拓土時俘獲的奴隸,後逃脫秦兵追捕,逃入一山洞,秦兵放火焚燒以為其死,羌人發現他還活著,被稱為神人,後來受到青海河湟地區羌人的擁戴而成為首領,在青海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漢朝以來,中國出現400多年相對穩定的局面,這期間,青海羌人在發展中形成了大大小小十四個部落,人數在十幾萬至幾萬人之間不等,人數在萬人至幾千人的小部落很多,主要居住於 河湟流域的西寧(古時稱湟中)、海東平安、樂都、大通河流域的門源盆地、黃河上游的貴德等地區,氣候宜人的平安地區,是羌人活躍的核心地區,如西元前60年, 西漢王朝在今平安區設安夷縣,轄地包含了今天的西寧、互助、湟中等地,說明羌人與漢族和諧相處的普遍現象。  西元前121年,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三次大規模擊破匈奴,佔領今甘肅省河西地區,打通西域通道。 西漢王朝在此設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納入西漢統治版圖,開始大量移民,經營河西走廊。 同時,霍去病率漢軍從河西地區經扁都口進入門源盆地,過達坂山抵達河湟地區,築西平亭(西寧)駐守。 西元前111年,漢將軍李息、徐自為進軍河湟擊敗羌人起義,西漢王朝為安撫羌人和管理河湟地區,設立"護羌校尉"一職(與郡相當),管理青海羌人事務,主要安置羌人的生產生活,民事糾紛,保障經濟、軍事交通等事務。 西元前61年,76歲的西漢後將軍趙充國率6萬漢軍平息河湟羌人判亂後,實行屯田,在宜居宜田的平坦地區,大力開墾土地,興修水利灌溉設施,並從中原地區招募引進先進耕作農具和遷徙農民,率領羌漢人民發展農業生產,促進了青海農業發展,貢獻巨大。 這是漢民族首次進入青海的記載。  公元四世纪初,来自我国东北一带的鲜卑人进入青海南部高原,建立了一个南北宽上千里、东西长几千里的草原王国吐谷浑。这一时期,青海羌人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迫使羌人的党项羌部落一部分融入吐谷浑,不愿寄人篱下的党项羌远走他乡,继续迁徙,其中的党项人拓跋部落漫无目的地到达青藏高原东南部青海、甘肃、四川交界处一个叫河曲的地方安置下来,当成他们的栖身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他们多么希望永远平静地生活下去,不要让外族再来打扰他们。但是,这里不是世外桃源。公元七世纪,西藏高原上的吐蕃强盛起来,不断向青海渗透发展,于公元663年消灭立国350余年的吐谷浑王国,鲜卑人没落,其居民大部分转入吐蕃势力范围。618年,唐朝建立,经历四百余年分裂与动乱的中国,终于迎来了一个统一的王朝,大唐帝国以前所未有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吐蕃的发展很强盛,为确保西部特别是青海地区稳定,唐王朝采取了和亲政策,王室文成公主经青海日月山远嫁西藏,具有鲜卑人血统的唐太宗李世民为缓和民族矛盾,提出了“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依朕如父母”的华夏各民族一律平等发展的民族政策,民族部落首领归顺唐朝后,可由政府任命为都督或太守等地方长官,负责治理本民族事务,这类似于今天的民族自治区政府主席,从而增强了与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  吐谷浑被吐蕃灭亡后,原有的各政权相互牵制平衡机制被打乱,党项人顺应历史潮流心向唐朝,公元638年,党项族首领拓拔赤辞率领族人归属唐朝,被唐太宗李世民任命为都督,赐予国姓李姓。后来,黄巢农民起义军占领唐朝首都长安,党项人帮助唐王朝重新夺回长安,加之受到吐蕃政权的不断打击,生存危机堪忧,唐政府只好允许党项人迁徙进入黄土高原的甘肃庆阳及宁夏和陕北一带,开始男耕女织、相对安逸的农耕生活。公元960年,宋朝建立后,党项人继续向宁夏平原发展。公元1032年,党项人杰出的首领李元昊在银川一带建立西夏国,领土包含宁夏、甘肃西北部的武威、张掖、酒泉、陕西和内蒙古的西北部、青海的东北部等地区,面积达8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200多万。执政者不断吸收汉文化精华,政权管理完全按照汉族的体制运行,创立了独一无二、与汉字有所不同的西夏文字,被称为第二汉字,修筑了都城和皇宫,设置教育机构,传授西夏文,通过改变剃发形式和设计民族服装,以党项人为主的西夏国发展到了历史的全盛时期。  魏晉時期,羌人參與五胡亂華,唐宋時期,青海地區的羌人始終處於與匈奴、鮮卑、吐蕃、蒙古、漢等民族衝突交融的境況中,黨項人不斷地融入到以上民族中,西元1227年,黨項 人建立的西夏王國被興起於蒙古高原的成吉思汗軍隊所滅亡,其後裔為躲避殺掠,顛沛流離逃入四川省康定一帶,形成與藏族不同的木雅藏族人,居住用石板築成的碉樓房屋, 其他黨項人融入到各民族中。 居住在今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人人數眾多,比較集中,是純正的青海古羌人一支,與西夏滅亡后的黨項人無關。 另外,由於歷史上鮮卑、匈奴、吐蕃等少數民族遷徙進入青海縱橫馳騁,西部羌人的流動性很大,有些文獻也把鮮卑人歸類為羌人的一支,認為他們在上古時期源出同族。  值得一提的是,據《史記》等古籍記載,匈奴是我國夏朝時期大禹的族人,與漢族同為一族,西元前1600年夏王朝滅亡后,最後一任君主夏桀的後裔逃到中國北方一帶,與漢族分道揚鑣,過上游牧生活成為匈奴族。 漢代時,匈奴人經過漢武帝的軍事打擊,一部分敗走歐洲融入當地人,一部分在三國期間被曹操遷入河南、山西一帶,與漢族雜居,隋唐時期匈奴人已基本消失。 如此來看,匈奴是大禹的族人,與漢族同出一源,而大禹出自羌人,羌人與鮮卑人源遠流長,各民族最終走上了民族大融合的結局。  在中國歷史上,西部地區情況繁雜,部落眾多,很難一一歸類。 但是羌人作為青海高原古老的民族,這一點毋庸置疑,在唐朝初吐蕃興起時,隨著吐蕃勢力波及青海,遺留在青海的羌人被吐蕃同化,成為藏族的一部分。  1974年3月,正是青海東部農業區的農忙季節,在河湟地區的羌人故地青海省樂都縣高廟公社柳灣生產隊,當地社員在半山坡上挖渠引水灌溉時,挖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古文化遺址——柳灣。 當時出土的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罐,時間為距今4600年至3600年之間,包含了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至青銅文化等類型,歷史跨度為我國夏朝到商朝初期階段,柳灣彩陶的制陶燒制工藝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從而贏得中國"彩陶之鄉"的美名,引起世界矚目。 其高超技藝毫不遜色於秦始皇兵馬俑,且比兵馬俑還早2000年。  令人叫絕的是,秦始皇兵馬俑也發現於1974年3月,也是當地農民在打井取水時發現的。 歷史就是這樣巧合——青海柳灣彩陶與陝西臨潼兵馬俑在同一時間橫空出世,難道他們之間有一種冥冥之中的時空溝通嗎? 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製作柳灣彩陶的先民到底是哪個先民? 沒有交待,根據筆者查閱文獻資料,結合青海人類發展蹤跡和長期積累的歷史知識,加之參觀位於西寧市城北區的沈那古羌人遺址及發掘出的陶罐等文物,認為柳灣彩陶與沈那遺址時間銜接,兩者之間位於湟水流域,距離不遠,陶罐製作工藝接近,屬於一脈相承的文化,也是先進的青海古羌人製作的。 因為,從青海柳灣發現的1700多座墓葬、3.5萬多件彩陶的數量來看,這個彩陶製作基地人數眾多,分工明確,如果沒有農耕文明的糧食支承,是很難維持下去的,從柳灣彩陶的工藝來看,說明青海古羌人與中原文明有著緊密的文化交流。 我國文獻記載的"禹興於西羌",禹是我國夏朝奴隸制國家的開創者,大禹治水時帶領青海古羌人遷徙進入中原地區是不可爭議的事實,如果沒有彼此之間的文明融合,柳灣彩陶先民是很難製作出如此高水準的彩陶工藝品的。 所以,單從河湟谷地4000年前的柳灣彩陶和沈那遺址的文物不難看出,青海古羌人具有高度的文明程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種披頭散發、袒胸露腹、腰裹獸皮、手持木棍、茹毛如血的原始人,而從陶罐上那些精美的繪畫符號和亮麗的色彩,足以說明他們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綜上所述,西元313年前後,鮮卑人進入青海,佔領羌人故地建立吐谷渾國后,羌人已基本退出青海,其後歸附唐朝得以生存發展。 609年,隋煬帝親征青海擊敗吐谷渾國使其國力衰退,663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