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石坊,莆田最後一塊古董牌坊(圖)
2018-11-07 由 青燈冷月2018 發表
前些日子小編去莆田仙遊買文旦柚,然後跟著導航走到了這座上百年歷時的東門石坊前,雖然已經歷時百來年,但是這個石坊被保護得很好,依然看得出以前建造時候的巧奪天工。
東門石坊位於仙遊縣東門街(近仙遊汽車總站)。相傳是清代仙遊縣富商陳天高父子,因捐建仙遊金石書院受清廷褒揚。清道光五年(1825年),奉旨建坊,歷時3個月竣工。
坊通高16米、石寬8米,仿木建築,為石雕藝術精品。頂端中為日照火炬,左右為雙龍朝天,兩邊彩草翠飛。
石坊雕工精細,巧奪天工,讓人佇立不願走開,雕樑畫棟,拍案叫絕!
坊頂之下遞分為三層,上層正中嵌著「玉音」碑座,左右翼以飛龍繞柱,中層橫嵌著御賜的「樂善好施」橫匾,其下為三組浮雕歷史人物、兩旁置設兩座玲瓏精巧的小坊亭,精雕忠、孝、廉、節人物像,四柱精刻浮雕牡丹花卉;下層是建坊者的題名匾、匾下的飛龍拱座,繡鑲匾緣。綴刻舞鳳、金鰲、麒麟、文獅、蓮花等圖案。四根方形的坊柱磨光直角,以後欄保護。1985年10月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p922kge.html
福建莆田籍溫嶺市岙環鎮照谷村明南京禮部尚書黃绾。
福建莆田籍温岭市岙环镇照谷村明南京礼部尚书黄绾 https://bit.ly/36gMj9V
泉州市歷史名人研究會。
黃绾(1477—1551),字 宗賢、叔賢,號久庵、石龍。 浙江省黃岩縣洞黃(溫嶺市岙環鎮照谷村)人。 黃孔昭孫。 祖籍福建莆田黃巷,唐朝桂州刺史開國公 黃岸公之裔。 父黃生存卒後,受母命承祖蔭,少時求教於 謝鐸,刻苦治學,卓有所得。 后承祖蔭官 後軍都督府 都事。
人物年表/黃绾。
明正德五年(1510),經友人引薦,結識 王守仁,訂終生共學之盟。 任 後軍都督府都事。
明正德五年(1510)經友人引見,結識 王守仁,稱門人。 次年,與閩南十才子、戶部主事 鄭善夫結為知友。
不久因病歸家,遷址江北新宅,於紫霄山 樊川書院舊址辦石龍書院,研究王守仁 哲學。 為捍衛" 王學",經常與人辯論, 王守仁說:"吾黨之良,莫有及者。 "
嘉靖元年(1522),任南京都察院經歷。
嘉靖三年二月,連上二疏,贊同"議禮",四月,又與 桂萼、 張璁、黃宗明聯名上疏爭大禮。 次年,何淵要嘉靖帝父母入太廟,被黃绾、黃宗明斥為荒謬。 帝不悅,將黃绾調任南京刑部 員外郎,黃稱病辭官。
嘉靖六年六月,帝念"議禮"之功,授 黃為光祿寺少卿,升 少詹事兼侍講學士,參與編修肯定"議禮"的《明倫大典》。 次年,升詹事錦衣佥事,南京 禮部右侍郎。 時 王守仁率軍平息廣西 田州八寨少數民族起義,歿於歸途,遭首輔 楊一清、 桂萼誣陷。 黃绾2次上疏辨冤,表示"今萼毀師,臣不敢阿友以背師。 "將女嫁王之子王正億,攜至南京。
明嘉靖十二年(1533),郎中 鄒守益敢於直諫,得罪權臣,稱病歸去,吏部尚書汪熔彈劾黃绾與鄒結黨,調京降級。 次年,山西大同兵變,黃绾力主安撫,受命急赴大同,逮首惡數十人,樹木柵,設保甲,創社學,民心安定,還京增俸一級。
嘉靖十八年,任南京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 安南(越南)內亂,帝命黃绾為正使安撫,黃恐懼此行不測,稱病不赴。 次年,因奏請為父母谥贈,受帝怒責,降為 禮部侍郎。
嘉靖二十年,以年老辭官歸家,在石龍書院研究中國哲學。 晚年威重而倨,縱容子弟、家奴橫行鄉里。
嘉靖三十三年(1554)九月卒,終年75歲。
人物評價/黃绾。
黃绾晚年對 王學產生懷疑,說:"予始未之信,既而信之,久而驗之,方知空虛之弊誤人非細。 "批判 王學"良知說"和" 程朱理學",反對士大夫空談理性恥於言行,主張經世反對棄世,成為中國思想史上較早全面對王學批判的人物。 著有《明道編》12卷、《石龍集》30卷、《久庵文選》16卷、《廟制考義》2卷,以及《中庸古今注》、《思古堂筆記》、《石龍奏議》、《雲中疏稿》,還有易經、詩經等著作。 《明道編》為中國 哲學名著。福建莆田籍温岭市岙环镇照谷村明南京礼部尚书黄绾 - 泉州市历史名人研究会 | 微信公众号文章阅读 - WeMP https://bit.ly/36gMj9V
莆田十八陳
南陳宗親網 https://bit.ly/2G5Xszf
莆田十八陳
莆田陳姓入莆始祖陳邁畫像
陳姓圖騰注解:東為日在木中,此木又叫槫木、扶木、扶桑、若(叒)、建木。日在木下為杳,日在樹頂為杲,日在地平為旦,日在山下為昏,日在午前午後為昃,當槫木轉為建木天干時稱為“重”,所以古代“重”、“東”為一義。
陳氏祠堂外還留有寫著“陳丞相裏第”的石坊
開欄語
“陳林半天下,黃鄭遍地走。”在莆田流傳的這句老話,鮮活地道出了莆田人的姓氏構成。
前不久,莆田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新編的《莆田市姓氏志》,印證了陳、林、黃、鄭為莆田人口最多的前四姓。此外,在人數排行榜上進入前十的還有吳、李、張、蔡、王、劉姓,十大姓總人口約有 200萬。
莆田十大姓,從哪里來,又是怎麼來的?今日起,本報記者將為您挖掘姓氏入莆的來龍去脈,揭開姓氏源流、世系宗支的奧秘,講述姓氏圖騰、郡望、堂號、楹聯的故事。
乍看像個“東”字,細看又似一組“太陽升降的階梯”,陳姓圖騰據說是太昊氏炎帝氏及其後裔的天文中心的象形。陳姓是個大姓氏,按當今人口數量排序,陳姓在全國位居第五,在全省名列第一。目前,莆田陳姓總人口478493人,為莆田第一大姓。陳氏先祖黃帝統一中原,締造中華文明,是中華第一大帝。
漢朝入莆曾聚居九華山
陳姓與莆田有特殊的緣分,福建大部分族譜記載,陳氏是在晉永嘉之亂後隨中原七姓一起入閩定居的。而早在漢代,就有陳姓先人入莆,他們居住在莆田市西北隅之九華山(紫霄岩)。至今遺留在九華山之巔的石洞、石秤等古跡,充分證明了這是古人生活居住的地方。
荔城區西天尾鎮澄渚村是名聞遐邇的歷史文化名村,眾所周知,澄渚村在歷史上曾是望族“九牧林氏”的發祥地。鮮為人知的是,位於紫霄岩下的澄渚村,在唐代之前是陳氏族人的聚居地,當時的地名是“陳渚”。後來,唐九牧之父林披舉家從荔城區西天尾北螺村遷到龍山后,林披的兒子林蘊向陳暄買下這塊地皮。林蘊認為,“陳渚”已經不是陳家的地,而把地名改為“澄渚”。此事,在明代《興化府志》也有記載。
唐一縣令被尊陳姓始祖
陳氏入莆時間為漢朝,但令人詫異的是,莆田陳姓族人卻把隋唐年間的族人陳邁尊為入莆始祖。在採訪中,福建省陳氏委員會副主任陳金察向記者道出其中的淵源。
陳邁是陳氏入閩始祖陳潤的第十一世孫。隋朝年間,被隋文帝楊堅封為散騎建軍,派往泉州統領兵馬。唐武德二年( 619年),陳邁平定閩中地區後,便在莆田擔任縣令,使莆田在短短的幾年間從蠻荒之地躍升為上等縣。朝廷加封他為上騎都尉。陳邁入莆後,子孫發達,他的五個孫子後來分別為入莆五大房系,後裔人才輩出,陳氏成為莆田名門望族。
陳邁去世後,莆田人自發為他送葬,並在縣治東廂建廟祭祀,廟號“兵馬誠應社”。
為紀念陳邁功績,莆田各派各支各房陳氏族人在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一致議定,不管何時入莆,不論派出何處,都把莆田首任縣令陳邁尊為入莆始祖。
莆田十八陳 您屬哪一陳
陳瓚衣冠塚至今無覓處
莆田陳氏最大的支系為“玉湖陳”。宋慶曆元年(1041年),錢塘人陳道行見白湖第有“白湖映堂”、“玉笏朝天”之勝景,就居住在白湖北岸白沙後埔邊,也就是今日荔城區鎮海街道闊口村。因白湖雅稱為玉湖,這一支亦被稱為玉湖陳氏。
玉湖陳氏也是最有影響力的支系,這一支系有陳俊卿和陳文龍相繼為相,世稱“二相府”,亦有“一門兩丞相,九代八太師”之美譽。這一支還有宋代抗元英雄陳瓚,至今闊口陳氏祖祠牆上還記載著許多陳瓚和陳文龍抗元可歌可泣的故事。相傳他死後,鄉人偷偷把他的衣冠葬於壺公山下,但是一直沒人找到過他的衣冠塚。
玉湖陳氏後人陳國章說,莆田壺公山上葬著玉湖陳氏的18位祖先。就在前不久,他們剛剛找到一處陳瓚與陳文龍的合葬衣冠塚及墓碑。
莆田市博物館副館長游國鵬告訴記者,多處文獻資料均記載了陳瓚衣冠塚,但在莆田三次文物普查中,均沒有找到。陳瓚衣冠塚在哪一直是未解之謎。如能證實玉湖陳氏後人找到的衣冠塚就是陳瓚衣冠塚,那就解開了懸而未決的歷史之謎。目前,莆田文管部門已把此事上報省文物局,等待專業考古人員進一步挖掘。
陳氏支派各有“傳奇”
歷史上,各個朝代皆有陳姓入莆。由於支派多且繁雜,古時就有莆田“十八陳”之說。事實上,莆田陳氏遠不止這些支派。早在宋代,史學家李俊甫就在《莆陽比事》中記載“陳氏舊族五,新族三十三,嗣是而來尚未數計”。可見,在宋代時就不止“十八陳”。
“刺桐陳”,名稱源自當年陳邁擇居的莆田刺桐巷,也就是今日的文獻社區坊巷。後來,他的裔孫亦傳衍莆仙各地。
“侯攬陳”是唐高宗年間( 669年),陳政父子入閩平戰亂,始居仙遊縣楓亭陳廬園,其後裔亦傳衍仙遊。其子孫在後唐時,遷到楓亭秀峰開族,為侯攬陳氏始祖。
“義門陳”是唐天寶十四年( 755年),陳鑲為避亂舉家遷徙仙游縣烏石,為入仙始祖。他的第五子徙居江州,後人遷德安縣正堂,始創義門陳氏。
“留坡陳”是唐肅宗年間(756—761年),陳褫與弟弟從興化瓢湖遷居仙遊留坡,陳褫為留坡陳氏始祖。其弟後遷居仙遊西鄉,也就是今天的仙遊度尾,是“柘山陳氏”始祖。
“侯峰陳”是唐元和年間(806—820年),唐禮部侍郎陳齊遷居仙游侯阪開創族系。他的長子陳僑世居侯阪,亦稱侯阪陳氏。
“浮山陳”是唐中和年間(806—885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陳湟避唐末之亂,舉家南遷入閩,後來居仙遊楓亭東門。因家鄉有座“浮光山”,為了不忘祖根,故稱“浮山陳”。他的後人在宋代遷居到今日的城廂區霞林街道霞林村,後裔傳到莆田、仙遊兩地。“浮山陳”是莆田陳氏第二大支派。
“飛錢陳”是唐中和年間(806—885年),光州固始人陳鄙隨王潮和王審知入閩後,從泉州改居在仙遊東鄉馬鞍山前光埔結草堂息,傳至五世後遷縣市錢田境琴盤肇基。七世祖宋奉直大夫陳汝器妻子朱氏憐貧惜苦,樂善好施,動天飛錢,“飛錢陳”世系因此得名。
“陳宅陳”是宋太平興國四年( 979年),莆田游洋山區林居裔起義,潁州郡開國伯陳靖乞兵於漕運使,亂事得以平定。朝廷賜其住的地方為“清平裏”,因此今日莆田市東廂一帶的陳姓稱為“陳宅陳”。
太平興國八年( 983年),興化軍遷往莆田縣城,陳靖遷居橄欖縣,也就是今廟前路,故又稱“橄欖陳”。陳靖還有4個兄弟,他們的子孫後世是“文峰陳”。
“谷目陳”是浮山陳始祖陳湟後人陳鑄在宋代居仙游鐘山鎮南剛村穀目,其子孫稱為谷目陳。他的後人一支在明永樂年間遷居仙水,開創陳氏仙水世系,另一支由穀目遷往金紫溪,創陳氏金紫世系。
“橫山陳”是陳齊之孫在唐末從義門遷居莆田橫山(今屬新度鎮),他的六代孫陳祿遷居仙遊大濟玉井,創陳氏玉井世系。
“衙裏陳”是宋殿中侍御史陳次升,寓居仙遊大帽山即大濟鎮坑北境,地名為“衙裏”,其子孫亦稱為陳氏衙裏世系。
“五象陳”是宋徽宗年間(1101—1125年),清源郡奉政大夫陳禧,寓居永興裏,子孫散居象坑、象塘、象面、象碑、象墊,號稱“五象陳氏家族”。
“壽山陳”是南宋末,朝奉郎陳廷昭居北高夀山,為壽山始祖。他的一個兒子後來遷居涵江東山(紫璜山),其後裔也稱為陳氏壽山派。
“澳東陳”是明代,漳州龍海陳弘立不堪倭寇侵擾,遷至莆田廣業裏澳柄東坑居住,子孫稱為澳東陳氏家族。南陳宗親網 https://bit.ly/2G5Xszf
莆仙十八陳,唯有玉湖代代傳佳話!
潁川陳氏家族 2018-07-09 12:01
莆仙十八陳,唯有玉湖代代傳佳話! - 雪花新闻 https://bit.ly/3hU4jc8
陳丞相里第楹聯
“潁水溯淵源,念先人霜露頻勞,不忘祖功宗德;太丘留令範,願後嗣箕裘勿替,惟求子孝孫賢。”一副楹聯道出莆田陳氏家族的歷史淵源,從此,潁水在莆田流芳百世。
民間有傳,“莆田自古十八陳”,可見莆田陳氏派系複雜,在所有派系中,門額題匾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潁水流芳”。而莆田古訓“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則是玉湖陳丞相里第的核心楹聯之一。
陳邁爲首任入莆始祖 後裔人才輩出
說起荔城區西天尾鎮澄渚村,大家想到的應該都是望族九牧林林氏。但鮮有人知的是,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在唐代以前,曾是陳氏族人的聚居地,當時的地名爲“陳渚”。後來九牧之父林披舉家從西天尾北螺村遷到龍山,林披的兒子林蘊向陳暄買下這塊地,改“陳渚”爲“澄渚”。
歷史文化名村澄渚村,在唐以前是陳氏族人的聚居地,當時的地名是“陳渚”
“潁水流芳”是不少陳氏人家大門的門額題匾,題匾道出了陳氏的來源地——河南潁川郡(今河南淮陽)。記者採訪莆陽玉湖陳氏理事會祕書長陳天宇瞭解到,陳氏入莆時間爲漢朝,但莆田陳姓族人卻把隋唐年間的族人陳邁尊爲入莆始祖。
據陳天宇老師說,陳邁是陳氏入閩始祖陳潤的第十一世孫。隋朝時,被隋文帝楊堅封爲散騎建軍,派往泉州統領兵馬。唐武德二年(619年),陳邁平定閩中地區後,便在莆田擔任縣令,使莆田在短短的幾年間從蠻荒之地躍升爲上等縣。陳邁入莆後,子孫發達,他的五個孫子後來分別爲入莆五大房系,後裔人才輩出,陳氏成爲莆田名門望族。爲紀念陳邁功績,莆田陳氏族人一致議定,不管何時入莆,不論派出何處,都把莆田首任縣令陳邁尊爲入莆始祖。
一門二丞相九代八太師
陳天宇老師告訴筆者,在之後的發展中,由於支派多且繁雜,有了“莆田十八陳”之說。但到如今,陳氏派系中只有玉湖陳氏最爲突出興旺,人數是陳氏所有族人的60%。
玉湖陳氏的始祖是陳仁公,在北宋慶曆元年定居莆田白湖浦邊。南宋時,玉湖陳氏湧現出兩名丞相和八位太師,由此揚名莆陽大地。
莆田玉湖陳氏在南宋時稱相府陳,明代後期以白湖雅稱玉湖而改爲今名,俗稱闊口陳。
“一門二丞相,九代八太師”是玉湖陳族人通用楹聯之一,十分具有代表性。上聯讚頌該支派的兩名宰相:陳俊卿和陳文龍。下聯道明八位太師:一世祖陳仁、二世祖陳貴、三世祖陳詵、四世祖陳俊卿、五世祖陳欽紹、六世祖陳兗、七世祖陳楶、八世祖陳文龍。
陳天宇老師說,瀨溪大橋也與玉湖陳氏有關。淳熙十年,陳俊卿爲相時在家鄉倡建瀨溪橋,使南下泉樟北上福州臨安的官府驛道成爲陸上通途,周邊百姓從此免受擺渡風濤之苦。
用楹聯回答皇帝提問獲加封
在姓氏楹聯中,有副出自玉湖陳氏陳俊卿的對聯特別出名,即“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該聯在莆田可謂人人皆知,其中不少人還將此作爲自己的座右銘,廣爲流傳。在玉湖陳丞相里第內,該楹聯不僅被刻在主道兩側的柱子上,還被刷上金漆。
玉湖陳氏理事會理事陳玉柱介紹說,南宋時,陳俊卿與其他興化才子赴京師趕考。其中,榜上公佈黃公度高中狀元,陳俊卿中榜眼,此次興化軍莆田縣士子黃榜題名多達14人。隨後,高宗皇帝主持“面試”時,對地處沿海的莆田一次竟有14人躍登龍門深感驚訝,便讓這14人回答問題。
“當時,陳俊卿用‘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得到皇帝的高度讚揚,於是就加封他爲狀元。”陳玉柱說,當着衆人的面,皇帝對陳俊卿不停點贊,並給其“加分”,皇帝覺得“公度不如卿”!
陳氏支派各有“傳奇”
歷史上,各個朝代皆有陳姓入莆。
由於支派多且繁雜,古時就有莆田“十八陳”之說。事實上,莆田陳氏遠不止這些支派。早在宋代,史學家李俊甫就在《莆陽比事》中記載“陳氏舊族五,新族三十三,嗣是而來尚未數計”。可見,在宋代時就不止“十八陳”。
“刺桐陳”,名稱源自當年陳邁擇居的莆田刺桐巷,也就是今日的文獻社區坊巷。後來,他的裔孫亦傳衍莆仙各地。
“侯攬陳”是唐高宗年間(669年),陳政父子入閩平戰亂,始居仙遊縣楓亭陳廬園,其後裔亦傳衍仙遊。其子孫在後唐時,遷到楓亭秀峯開族,爲侯攬陳氏始祖。
“義門陳”是唐天寶十四年(755年),陳鑲爲避亂舉家遷徙仙遊縣烏石,爲入仙始祖。他的第五子徙居江州,後人遷德安縣正堂,始創義門陳氏。
“留坡陳”是唐肅宗年間(756—761年),陳褫與弟弟從興化瓢湖遷居仙遊留坡,陳褫爲留坡陳氏始祖。其弟後遷居仙遊西鄉,也就是今天的仙遊度尾,是“柘山陳氏”始祖。
“侯峯陳”是唐元和年間(806—820年),唐禮部侍郎陳齊遷居仙遊侯坂開創族系。他的長子陳僑世居侯坂,亦稱侯坂陳氏。
“浮山陳”是唐中和年間(806—885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陳湟避唐末之亂,舉家南遷入閩,後來居仙遊楓亭東門。因家鄉有座“浮光山”,爲了不忘祖根,故稱“浮山陳”。他的後人在宋代遷居到今日的城廂區霞林街道霞林村,後裔傳到莆田、仙遊兩地。“浮山陳”是莆田陳氏第二大支派。
“飛錢陳”是唐中和年間(806—885年),光州固始人陳鄙隨王潮和王審知入閩後,從泉州改居在仙遊東鄉馬鞍山前光埔結草堂息,傳至五世後遷縣市錢田境琴盤肇基。七世祖宋奉直大夫陳汝器妻子朱氏憐貧惜苦,樂善好施,動天飛錢,“飛錢陳”世系因此得名。
“陳宅陳”是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莆田遊洋山區林居裔起義,潁州郡開國伯陳靖乞兵於漕運使,亂事得以平定。朝廷賜其住的地方爲“清平裏”,因此今日莆田市東廂一帶的陳姓稱爲“陳宅陳”。
太平興國八年(983年),興化軍遷往莆田縣城,陳靖遷居橄欖縣,也就是今廟前路,故又稱“橄欖陳”。陳靖還有4個兄弟,他們的子孫後世是“文峯陳”。
“谷目陳”是浮山陳始祖陳湟後人陳鑄在宋代居仙遊鐘山鎮南剛村谷目,其子孫稱爲谷目陳。他的後人一支在明永樂年間遷居仙水,開創陳氏仙水世系,另一支由谷目遷往金紫溪,創陳氏金紫世系。
“橫山陳”是陳齊之孫在唐末從義門遷居莆田橫山(今屬新度鎮),他的六代孫陳祿遷居仙遊大濟玉井,創陳氏玉井世系。
“衙裏陳”是宋殿中侍御史陳次升,寓居仙遊大帽山即大濟鎮坑北境,地名爲“衙裏”,其子孫亦稱爲陳氏衙裏世系。
“五象陳”是宋徽宗年間(1101—1125年),清源郡奉政大夫陳禧,寓居永興裏,子孫散居象坑、象塘、象面、象碑、象墊,號稱“五象陳氏家族”。
“壽山陳”是南宋末,朝奉郎陳廷昭居北高壽山,爲壽山始祖。他的一個兒子後來遷居涵江東山(紫璜山),其後裔也稱爲陳氏壽山派。
“澳東陳”是明代,漳州龍海陳弘立不堪倭寇侵擾,遷至莆田廣業裏澳柄東坑居住,子孫稱爲澳東陳氏家族。莆仙十八陳,唯有玉湖代代傳佳話! - 雪花新闻 https://bit.ly/3hU4jc8
蔡襄墓,位於中國福建省仙遊縣楓亭鎮錦橋嶺,為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墓葬,為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時間為1961年5月10日[1]。
蔡襄墓的歷史年代為宋。
來去莆仙(三三) 楓亭 蔡襄陵園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G5ZAqJ
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謨,號莆陽居士,福建路興化軍仙遊縣(今福建省仙遊縣)人[1],北宋政治家、書法家和茶學專家。著有《茶錄》、《荔枝譜》等書。諡號忠惠。
蔡襄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FZuHnX
生平
蔡襄生於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蔡襄的父親蔡琇初為仙遊縣楓亭驛農民,曾擔任泉州吏員。蔡襄母親盧氏為惠安縣德普里(今泉港區後龍鎮)圭峰村名士盧仁之女[2]。
天聖八年(1030年)中進士,授漳州軍事判官。景祐三年(1036年)四月,授西京留守推官。寶元(1039年)二年,加試大理寺評事。三年(1040年),遷著作佐郎。九月,充館閣校勘。慶曆三年(1043年)四月,遷秘書省丞、知諫院。九月,賜五品服。四年(1044年)八月,遷直史館、同修起居注。十月,授右正言、知福州事。七年(1047年)十一月,除福建路轉運使。皇祐二年(1050年)九月,判三司鹽鐵勾院。三年(1051年),充三司度支勾院判官。四年(1052年)九月,進知制誥、遷起居舍人、權同判吏部流內銓。五年(1053年)正月,權同知貢舉。六年(1054年),遷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至和二年(1055年)三月,除樞密直學士、知泉州事。三年(1056年)四月,遷禮部司郎中、知福州事。嘉祐三年(1058年)四月,移知泉州。五年(1060年)七月,充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六年(1061年)四月,判三司使。七年(1062年)十一月,轉吏部司郎中。八年(1063年)三月,總應奉山陵事。六月,任修奉太廟使。八月,拜三司使、遷給事中。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罷三司使、除禮部侍郎、端明殿學士、知杭州事。三年(1066年),丁母憂。四年(1067年)八月,卒於家。十月,贈吏部侍郎,葬於楓亭蔡嶺。乾道年間或淳熙三年(1176年),贈諡忠惠。
蔡襄為官剛直敢諫,景祐三年五月,天章閣侍制、權知開封府范仲淹以事忤宰臣呂夷簡遭貶,鎮南軍節度掌書記,館閣校勘歐陽修、大理寺評事余靖、太子中允,館閣校勘尹洙皆因論仲淹事而貶黜,蔡襄為此作《四賢一不肖詩》聲援范、歐陽等人。
萬安橋
福建省博物院洛陽橋模型
在擔任權知泉州事時,蔡襄主持建造了跨海的萬安橋(後來改稱洛陽橋),從北宋皇祐四年(1053年)至嘉佑四年(1059年)十二月,前後歷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橋長三百六十丈,寬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兩旁。造橋工程規模巨大,方便了周邊地區的交通往來。
蔡襄後又在橋上增建了許多裝飾:佛塔九座、亭7座,並刻有許多藝術石雕,橋的欄杆上端還刻有披髮昂首的石獅子,有的石獅子口內還含有玲瓏滾動的石球,被稱之為「獅子含珠」。
書法
蔡襄擅長書法。他的書法主要學習晉唐的王羲之、顏真卿和柳公權,在當時即被歐陽修、蘇軾等人推為「本朝第一」,後來人們又把他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列為「宋四家」。流傳下來的墨跡有《自書詩帖》、《謝賜御書詩》、《陶生帖》、《郊燔帖》、《澄心堂帖》、《扈從帖》、《腳氣帖》等,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等。
《離都帖》,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澄心堂帖》,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著作
蔡襄著有《端明集》四十卷。
蔡襄也是一位茶學專家,他撰寫的《茶錄》是繼唐代陸羽《茶經》之後的又一部重要的茶學專著。
蔡襄還著有《荔枝譜》一書,記載荔枝的32個品種和荔枝樹的栽培和荔枝果的加工儲藏方法。
家族
曾祖:蔡顯
祖:蔡恭,贈工部司員外郎
父:蔡琇,贈刑部侍郎
母:盧氏,長安郡太君
兄:蔡燮,務農
弟:蔡高,字君山,景祐中舉進士,官長溪縣尉、開封府太康主簿。
弟:蔡奭,官福州司戶參軍。
妻:葛氏,永嘉郡君
長子:蔡勻,將作監主簿,早卒
次子:蔡旬,大理寺評事,早卒
孫:蔡傳,字永翁,著有《城南詩集》20卷、《吟窗雜錄》20卷、雜文及政議10卷等。子蔡橚、蔡樞、蔡楙
幼子:蔡旻,字季公
孫:蔡佃,字耕道,宋崇寧二年(1102年)中進士。著有《閩詩錄》兩集。
孫:蔡伷,字善道,與蔡佃、蔡伸三兄弟號稱「三蔡」。伷於大觀三年(1109年)登進士第,官徽猷閣待制,中大夫、贈金紫光祿大夫。
孫:蔡伸,字仲道,宋政和五年(1115年)中進士,與秦檜同科進士。歷任徐州、楚州、饒州、真州等四州通判,滁州、徐州、得安州、和州等州的知州。官至寶謨閣學士、徽猷閣待制、左中大夫,自號友古居士,著有《友古居士詞》1卷。子蔡洸,紹興三年登進士第,官任吉州知州、鎮江知府,吏部戶部尚書,光祿大夫總領淮東軍馬錢糧。
女:蔡氏,適秘書省著作佐郎謝仲規
女:蔡氏
女:蔡氏
蔡襄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FZuHnX
你在仙游从小到大,知道八二五大街为什么叫八二五吗? - 每日头条
楓亭 吳瑛將軍碑亭
來去莆仙(三四) 楓亭 吳瑛將軍碑亭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4b2KSv
楓亭,這個有著詩意的千年古鎮,得名於西漢何氏九仙 結楓為亭 的美麗傳說。
她位於楓慈谿下游,古往今來,這裡商貿發達,文化燦爛,藝術鼎盛,
曾孕育過陳洪進、蔡襄、林亨、薛奕、肖妃、、林蘭友等歷史名人。
自宋到清,楓亭登進士第的達127人,任知縣以上的112人,有科甲冠八閩之美譽。
楓亭位於福建東南沿海中部,自古是閩中沿海興化府莆田縣、仙遊縣與泉州府
惠安縣交界處的商貿重鎮,暨今莆田市荔城區、泉州市泉港區、仙遊縣等三縣區
交界處的交通要鎮。
楓亭位於楓慈溪下游,是聯繫湄洲灣北岸和南岸的中樞和紐帶的千年古鎮,
是包含原泉州港、興化港在內的大湄洲港中心,
古往今來,這裡商貿發達、文化燦爛,藝術鼎盛,造就了眾多歷史文化名人,
幾乎占興泉地區(興化府加泉州府)一半之多.......
霞街社區位于楓亭中心地帶 ,南與霞橋相鄰,東與輝煌村相連,
北靠鋪頭,西隔楓慈溪經太平橋與蘭友相接,
因地處楓慈溪下游,故称下溪,又因方言溪與街同音,改稱為霞街。
霞街路口有一座吳瑛將軍碑亭...........
按: 吳瑛(1637-1712)字為高,號媿能,福建晉江人,後來遷居莆田。
因為幼時易姓王,又稱王瑛。原為鄭成功部將,後來降清,曾隨施琅一同征臺,
並在施琅離開臺灣後繼續留守。
後來官至福建水師提督,授威略將軍,死後贈太子少保。
吳瑛出生於明崇禎十年(1637),《清史稿》記載他幼時曾被海盜抓到島上並改姓王。
原是鄭成功部屬,後來在康熙二年(1663,永曆十七年)於泉州降清,不久授予「守備劄」。
次年參與福建銅山島之戰立下軍功,加都司僉書銜,不久又授浙江提標都司。
三藩之亂發生時,他隨浙江提督塞白理轉戰各地,因屢建戰功而升為提標中軍參將。
康熙十八年(1679)擊敗鄭經部將劉國軒,升為同安總兵,後於康熙廿二年(1673)調為興化總兵。
之後他隨施琅攻臺,並在施琅離開臺灣後仍繼續留守。
鎮撫台灣18個月,他整肅軍紀,兵不擾民,條陳屯田,發展生產,
還興建書院和天妃廟,遺愛台灣,頗得清廷嘉贊,亦受到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廣大民眾的景仰。
1685年,吳英調浙江舟山鎮總兵官,擢四川提督。
11年後,調回福建,任陸路提督。
1697年,康熙帝「詔獎英篤實而明達」,授「威略將軍」。
1712年吳瑛逝世後,康熙帝「敕部議恤,贈太子少保,給予祭葬」。
李光地親自為其撰寫「誥授威略將軍福建水師提督吳公墓志銘」,
文稱「耿之平也,公既力諸原;海氛之靖,則施侯為之主,而公實贊之。
蓋公所至,以功業自顯,而造功於閩為尤大……」
以中肯之言,對吳瑛一生功業加予肯定。
在莆田山門村,
建有一座氣勢恢弘的吳將軍墓,
在黃龍吳氏龍溪祖祠中,
存有康熙帝御賜其的「作萬人敵」匾額。
楓亭是仙游縣東南沿海湄洲灣畔的一個鄉鎮,楓慈溪和雙溪從這裡流經出海。 兩溪的出海口在《光緒福建內地府州縣總圖》中被標註為"太平港"和"雙溪港"。 清末,楓慈溪入海口有蔡襄"溪海會流"的題刻並建有一亭,古人記載是"海闊潮翻,海物錯焉"的生機景致。
五年前我來楓亭的時候,站在楓慈溪觀音亭旁的舊橋上,憑溪遠眺,溪里長滿了水葫蘆,一片令人壓抑的墨綠色,羈絆雜多,行舟困難,根本不像個港口。 今年再去時,治理後的楓慈溪已經恢復了往日"海闊潮平"的景象。 讓我得以想像祖輩從湄洲島駕船而來,到這被他們稱為"里港"的地方做生意。
就湄洲島人而言,在陸路交通不發達的年代,一水可達的楓亭是極重要的集市。 兩地雖屬兩縣,但島民家中喜置辦貨物、構房築屋採購建材、魚米置換裁布成衣,"裡港"楓亭都是最好的選擇。 那時,湄洲灣千帆競秀,避險鬧鐘銜尾,可謂黃金航線。
省道犀山線的開通讓湄洲島人去笏石鎮和莆田城裡更加方便。 從而湄洲島人的交易市場轉移到了莆田縣,至此,里港楓亭成了島民一個常聽卻不常去的地方。 也因此我從小就對楓亭充滿了好奇。
楓亭在莆仙是開發較早的一塊土地。 自唐代設楓亭館以來,位於莆仙惠三地交匯處的楓亭就是繁華之地。 一日翻看泉州人楊浚寫的《湄洲嶼志略》,書後附加了一冊楊浚撰於光緒年間的《島居三錄》。 其中對楓亭驛有了詳細直觀的描述:"大站,可饘可住,官站,由福州至泉州多作六程至此可住宿,宋蔡端明故里,其墓在焉,產荔枝極佳。 "
這是外邑人對楓亭的描述,看似客觀,亦有褒揚之意,能出蔡襄這樣賢人的鄉里,想必也是民風質樸尚賢。 清康熙九年(1670)舉人鄭得來編寫的《連江里志略》的卷一裡,開卷就說"仙邑管轄一十四裡,獨連江一帶近海附山,先是仙人結楓為亭,因名楓亭。 煙火萬家,荔蔭十里,又號荔城,上通郡省,下接泉漳,魚鹽輻科學家之區,上司過往之地。 "寥寥數語,就將楓亭作為一個重要交通樞紐的地理位置、地名來源、風物景致、經濟情況交代清楚。
位於莆仙惠三地交匯處,楓亭的文化"腔調"是多元的,獨特的。
在楓亭糕飄香的學士街上,有一棟被稱為廣源別墅的三開間三層大厝,外觀宏偉大氣,洗石子巴羅克風格立面上飾以中國傳統卷書、八角窗,體現出幾何美和典雅美。 從廣源別墅的北面往南看,別墅三層牆面色澤鮮明,曲線平滑的閩南式"桃彎規"山牆上,貼以繁複的螭龍泥塑裝飾,顯示出別樣風采。 大厝歷經百年風霜,風采不減當年。 深入屋內,精細的"紅毛灰"(水泥)泥塑、馬約里卡瓷磚壁肚裝飾極盡華麗。 在閩南,這種大厝被稱為"番仔厝",屬於中西折中風格建築,百年前流行於廈泉地區。 廣源別墅是廣源商號創辦人修建的,其早期在上海、寧波等地經營桂圓發家,建造房子時從廈門買來圖紙,聘請惠安工匠施工,歷時多年而成。 廣源別墅是一棟建在異地的閩南風格建築,同時它也見證了楓亭近代商貿發達和活躍的文化交流。
見證楓亭繁榮的,遠不止廣源別墅一家。 伴隨著吆喝聲,漫步在買賣行當齊全的蘭友街上,風格不一的"店厝"並肩成行。 一層為店面,二層為住宅。 傳統莆仙木作結構、豔麗的紅磚厝、藝術裝飾派建築相映成趣,構成一幅閩地濱海傳統商業街風貌。
位於蘭友街背後的劉宅是一座兩進九間廂式傳統莆仙大厝。 劉家祖上經商,劉宅的精彩之處在於厝身的裝飾。 彩繪鮮明、泥塑活潑、磚作木作精湛,裝飾風格和建造比例帶有很強的莆泉過渡性。 在劉宅的碼面和門面靠近屋簷處,有一條連貫的泥塑彩繪裝飾帶,和臺灣及閩南地區建築的"水車堵"如出一轍,而這樣裝飾在莆仙是比較罕見的。 劉宅得到比較好的維護,不斷分支的族人將身份認同維繫在這座如大樹之根的祖宅上。 如今的劉宅頗有幾分"家廟"的氣質,大廳福堂香案擺置齊全,收拾乾淨得當。 左廂房供有楓亭人頗信的「三一教」卓晚春香位,右廂房前貼有家規家範,這些無不在提醒著出入劉家宅門的子弟要敦親睦鄰,收族重道。
位於楓亭東部莆仙交界處的朱寨又稱錢江,現在這裡工廠林立,是經濟開發區。 朱寨的海安朱氏民居是仙遊縣文物保護單位,朱家早期經商,發家後始建此宅,於"民國"十八年(1929)竣工。 朱宅面朝湄洲灣,深兩進,面闊9間,左右各有兩列護厝,厝前磚埕左右各一座造型優美的小樓,是一座豪氣的仙遊家族群居式天井院大厝。 以中廳為核心向兩邊擴展的家族群居方式,影響了當地人的性格。 朱宅完全「明廚亮灶」,各家灶台直接修建在天井周邊,在節省空間的同時把「飲食隱私」無間地展現,既能讓族人有機會分享,也間接養成了接人待物圓融、熱情的「仙遊性格」。 宗族聚居團結了族人,也促使了異姓之間或同姓不同支派之間的攀比。 這種攀比往往落到了房屋的裝飾上,因此楓亭能工巧匠雲集,在無意間造就大美楓亭。 一件件精美的磚雕和一個個剔透的構件是宗族攀比的產物,也是對美的追求。
自然條件、人文環境、經濟水平影響了建築形制。 和莆田傳統建築的古典素雅相比,仙游建築往往更重視裝飾,這一點在楓亭的建築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通山達海、聯通三邑的楓亭商業發達,奠定了雄厚經濟實力,也帶動了交流,容許了炫耀。 因此,楓亭才有了大量多姿多彩如瑰寶般的老建築。
元代楓亭籍狀元林亨在《螺江風物賦》里寫楓亭:「若乃扶桑日出,陽侯波暖,備用嬤銜尾,風濤駕空。 ""川澤之百種,先二潮而上者,所至相接踵。" "山林之百物,由數道而來者,其積如崇墉。" 幾百年後,湄洲灣畔的楓亭依然是如此繁忙景象,來往的貨輪不斷地將貨物運送到各個港口。
前些年,福廈鐵路在楓亭設了仙遊客運站。 如銀箭般的動車穿梭在楓亭大地上。 站在火車站廣場的蔡襄像前,抬頭望著塔鬥山上的天中萬壽塔,不禁感歎,這千年楓亭是多麼的耀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