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祠又稱陳氏書院-廣東省七十二縣陳姓宗親合資興建的合族宗祠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ZlPCLM


陳維英/國家三級古蹟陳悅記祖宅祭祀公業派下員陳應宗向本報反映,至少七件文物遭竊,連祖先陳維英約一八八年前寫的兩幅木造對聯也消失,古蹟頓失文化教育功能,讓他不滿的是,昨向大同分局重慶北路派出所報案卻不受理。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陳維英 (台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氏大宗祠——德星堂

2017-11-08_153850   1489714184-3526107742_n

德星堂乃是陳氏宗族建祠祭祀先祖的專用堂名,緣於東漢時的太丘長陳寔。

德星堂乃是陳氏宗族建祠祭祀先祖的專用堂名,緣於東漢時的太丘長陳寔。
陳寔 (104-187),字仲弓,漢桓帝時為太丘長,德高望重,譽滿朝野。《漢書》記載:寔因黨錮之禍自請入囚,遇赦後,三公每缺必召之,寔不受官,而退隱故里。平心率物,鄉人有爭訟,則求判正。眾皆曰:“甘為刑罰所加,莫為陳君所短。”
歲荒時,有盜伏樑上,寔見之,呼其子孫曰:“不善之人,未必本惡, 習與性成 , 樑上君子是也。”盜投地伏罪。不予追究,反施財物與盜。盜破涕而去,誓洗心革面。“ 樑上君子 ”的典故即出於此。
東漢靈帝時,太史上奏:“德星聚奎,其五百里內有賢人焉。”漢靈帝派人查訪,是退隱的陳寔常率子孫和號稱“ 八龍 ”之一的荀淑等人遊於許昌西湖。漢靈帝遂在許昌西湖敕建“德星亭”。
寔的六個兒子都很賢德,也很有名望,尤其是長子紀、四子諶(因難分別二人之高下,故稱難兄難弟),與寔合稱“ 三君 ”,作為封建道德的典範,而“圖像百城”。
寔84歲而終,“海內赴吊者三萬餘人,制蓑麻者以百數”,並刻石立碑,諡“文范先生(文為德表,範為士則)”。後在許昌建“太丘祠”專祀。370多年後,南朝陳文帝於天嘉五年(564年),追封寔為康樂侯,陳宣帝於太建元年(569年),加封為潁川侯
後來,江州義門建有德星堂、唐代太子太傅陳邕在漳州建德星堂,均祭祀上古聖君舜帝和陳氏列祖列宗
各地德星堂陳氏宗祠
台灣陳氏大宗祠德星堂
簡介
祠堂地址:台北市建成區寧夏路廿七號
創建年代:清咸豐十年(公元一八六○年)
陳氏大宗祠主祭祀聖祖舜帝重華公。陳氏姓源,出自媯姓,虞舜之後。帝舜為黃帝八世孫,以大孝著稱,歷傳凡一百五十餘世,後裔得姓除「媯汭五姓」:姚、虞、陳、胡、田之外,尚有袁、王、孫、陸等二十幾個姓氏,因而組成至孝篤親舜裔的宗親團體,陳氏大宗祠大殿,亦稱「舜帝殿」
舜帝卅四世孫胡公滿,封於陳,稱陳侯,卒諡胡,故曰陳胡公,為陳氏開山得姓始祖。胡公四十八世孫,舜帝八十一世孫陳實,東漢時為太丘長,至陳宣帝太建元年(公元五六九年),追封潁川侯,被尊為潁川始祖舜帝九十三世孫陳元光,宋封廣濟王,明封開漳聖王,舜帝九十五世孫陳邕暨德配夫人等神位。陳氏郡號多達六個(注:潁川、汝南、下邳、廣陵、東海、河南),但以潁川的後人最多,郡名「潁川」,故地在今河南省境(注:光州固始縣),是大多數陳姓人家的望出地,但潁川的「潁」字,今多被誤寫為「穎」等,正確的寫法應如德星堂所刻的「潁水之鄉」的「潁」。
清咸豐十年(公元一八六○年),舉人陳維英於掌教宜蘭「仰山」、及艋舺「學海」兩書院之餘,每念台灣本島缺少陳氏宗祠,祭拜無所,譜牒不修,恐有數典忘祖之虞,乃思在其私宅── 大龍峒老師府,奉祀陳姓先祖三神位。光緒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族人捐錢出力,鳩工於舊台北城內文武街文武廟之東鄰,興建德興堂一座,這就是陳氏大宗祠之肇始
太丘長陳實子侄,向以孝賢聞名,當年訪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歲星,歲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興。太史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內有賢人聚」,族人遂有以「德興」或「聚德」為堂號者,台北市陳氏祠堂也因此命名「德興堂」。在台南市永福路另有一座陳氏家廟,叫做「聚德堂」。(另外在田尾鄉有「繩武堂」)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台灣割讓給日本,台北文武街宗祠土地被強行徵用為武德殿,及建造台灣總督府(現今總統府),陳氏祠堂等同遭拆除,族人頓時祭拜無所,嗣經不斷據理力爭,日本人始同意以大稻埕寧夏路現址土地交換,於是在民國元年動工重建新祠,歷時兩年方告落成,除了恭迎先祖三神主歸座外,並再進奉聖祖帝舜重華公當時的台灣總督,還贈扁一方「漢唐柱石」以為紀念。
德星堂重建後,復經兩次大修,一次為民國廿四年,一次為民國四十五年,第二次大修完成時,陳故副總統辭修先生,特書匾「紹德貽徽」存念,是台灣最壯觀的家廟之一。
台北陳氏祠堂,係由著名工匠陳應彬主持設計建造,且為陳應彬早期的代表作;坐落於台中市國光路的林氏家廟,亦是彬司傑作。陳氏祠堂整作殿宇美輪美奐,格局特殊,為兩殿兩廊兩護室式,三川殿面寬三間,入口石雕龍柱一柱盤抱雙龍,這種格局雙柱盤龍景觀,在台灣尚屬初次出現,前殿於民國三年才完工,係兩層式太子殿,本地亦是不多見。其後點金柱刻,有光緒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一年〉石柱,顯為未遷建前的舊物。祠堂最大的特色,是三川殿假四重,即歇山式假四垂頂,排樓面直頂上簷,架內二通三爪,形式嚴謹具有美感,各重結構之構材飽滿有力,此即陳式宗親不惜鉅資,遠自福州聘請名匠,並自內地採購建材,精心砌築出的傑作。
建築特色
陳德興堂佔地二千二百餘坪,是四合院式建築,左右加蓋外護各一排,堂皇巍峨,光復之後,在大埕上又添建照牆和大門,以壯觀瞻,堂內保有之匾額楹聯,多出自遜清先賢裔孫手跡,古色古香,嘆為觀止,誠屬固有文化之寶藏。
奎府聚五星,地符人瑞
漳州開二閣,名冠皇唐
前殿大門這一幅對聯,其掌故很有意思。按寧夏路過去是山地平埔族雞母萃社之故地,日據時代把雞母萃改為奎府,故聯句上才有「奎府聚五星」,至於「漳州開二閣」等文詞,當指唐朝開拓漳州的陳元光。
陳姓宗支遍布海內外,居住在台灣地區者,根據六十七年統計,即達一百八十五萬餘人,約佔全台灣人口的百分之十一,為此第一大姓,所以台灣民間有句諺語,有道是「陳林半天下」,一點也不差。散居各地的陳氏宗人,深深體念「服雖盡而長幼自如,屬雖疏而宗盟不改」之義,都能踴躍前來祠堂,參加春冬祭典。春祭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冬祭則為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屆時只要是陳家一份子,不分男女老少,也不論籍貫宗派,大家聚集一堂,頂禮膜拜,充分發揮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尊宗敬祖、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誠如德星堂右邊門聯所說「萬派眉源,千枝一本」,到了祠堂,頂著子孫登斗大的「陳」字,大家都算是一家親。
台灣陳氏大宗祠德星堂,不但已成為海內外陳姓宗親之精神堡壘,「舜帝殿」建祠歷史悠久,中央政府明令列為三級古蹟
歷史
台灣陳氏大宗祠德星堂創建年代,清咸豐十年(公元一八六0年),祠堂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二十七號由台北後火車站步入大圓環,再順寧夏路方向走去,在蓬萊國小前右轉進到平陽街,左首即為陳氏大宗祠。門牌雖仍為寧夏路,出入卻要在平陽街;大門柱上分掛兩塊牌子,一為「財團法人陳德星堂」,另一為「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
由於公業祀產及祠堂疏於管理,造成公業屋宇年久失修,派下子孫日漸疏遠,彼此不相往來,臨街相視,亦不識吾族親,吾恐此下去實非本族之幸事,實有愧于列祖列宗,況且譜牒自先祖樸商公率同族親來台後,業歷經二百三十年其派下子孫繁衍眾多,族親移居台灣各處,因年久失聯,造成諸多族親因此下落不明,未見先祖修譜承續,譜牒不修宗族必失序,吾因感事態嚴重,且攸關本家族之興衰,故隨即向族親說明,聯合族親眾人之力,推動管理人改選及收集譜牒相關資料,歷經十二年之光陰及心血和各房宗長配合、協助之下,今幸蒙祖先庇佑,終於在九十年農曆十一月十六日本公業管理人順利改選,並且正式成立『祭祀公業陳台碩祀產管理委員會』,委員會設主任委員一人、總幹事一人、財務委員一人、總務委員一人、監察委員三人,一改舊往 管理方式,希為日後建立制度,藉由公業組織之運作,有效管理公業事務及祀產之維護,公業對於日後會務之運作及管理,除依舊例如期舉辦春、秋二祭之祭祀活動。
一則表達孝思,闡揚祖德,揚善修睦,增進族親間之互動與情誼,二則針對本公業日後規劃及發展,期以敦親睦族,制定規範傳承遵循,併計劃運用公業現有經費及增加現有公業收益,利用有限資源,舉辦旅遊或聚餐聯誼之活動,增加族親互動促進彼此之情誼,並且制定派下員福利辦法制度及發放標準,三則當務之急首在族譜之修整,以此匡正宗族世系之延續,四則為製定公業規約書及有關辦法及規定,『本公業祠堂』藉此而成派下族親們之精神像徵,進一步維繫血緣的感情,達到敦睦宗誼之效果,宗祠之功,至此益見其偉。
祭祀公業陳台碩科君派下裔孫陳嘉明拜撰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四月一日
祠壁上律詩二首
岐山卜宅奠高曾,沮豆馨香世代承,大帽加時冠帶肅,前溪流處藻蘋登,
南崗脈厚基鞏固,穎水源深浪沸騰,卻藉天鼓為報捷,高車駟馬耀雲礽。
攜筇攝屐到岐山,入望高低雉堞環,一帶溪汀浮鶴渚,四圍屏障映螺鬟,
顧家猶識詩書好,遺俗應知稼穡難,大乘金剛頻笑我,君今夢裡又偷閒。
又聯二對
潁水分支源遠流長藍水無非穎水、
岐山發脈崗相聯斷岐山即是南山。
屏列岐山青山不老、
帶環藍水綠水長存。

764930721019770976_l2017-11-08_1519202017-11-08_1519542017-11-08_152102  
陳氏宗祠德星堂
2012/10/31
在台北市被列入文化古蹟的宗祠建築保護最好的,首推陳氏大宗祠——德星堂。
位在台北市寧夏路蓬萊國小正後方的德星堂,外觀以「舜帝殿」示眾,平日進入參觀必須登記,因為該地目前屬於財團法人德星堂在管理,該團體在宗祠裡經營一家幼稚園,入內須登記,一來是為了確保小孩子的受教寧靜權,二來也方便管理宗祠的進出人士。
據該宗祠總幹事陳宗義表示,原陳氏宗祠建於清光緒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位於台北城內文武廟東鄰,但是日人據台後強行徵收改建為總督府(即現今的總統府);經族人抗爭後,日本人以現在的寧夏路二十七號土地做為交換,德星堂才得以重建。
占地超過一千坪的德星堂,在陳氏後人悉心管理下,維護良好、美倫美奐、一塵不染。祠堂正門上方懸有前總統府資政陳立夫的賜匾「舜帝殿」;西施脊正下方的兩處水車堵(牆上靠近屋簷處的水平裝飾),各有數幅絕對吸引訪客的陶碗片剪黏忠孝節義的故事圖案。
水車堵上方提「瀛懷母國」及另端「潁水神鄉」的左右,各有唐伯虎點秋香、八仙求壽、老漢殺妻、竹林七賢、三顧茅廬、三藏取經、五子登魁、商湯聘伊尹等發人省思的故事,再再強調人要惜福、知福,並深切體認賭、酒之害。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只要申請便有專人免費解說。
穿舜帝殿登堂入室,內部除了幼稚園內童稚使用的玩耍器材之外,所見之建築物皆屬「南式」建築,財團法人德星堂一向提倡環保以及保護古蹟,內雖供奉陳氏祖先及舜帝之後,但一概無燭無香。
尋幽訪古,離人間喧嘩,德星堂——大雅之堂也。
-------------------------
臺北 陳氏大宗祠 德星堂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s7CR6s
------------------------------
陳德星堂為臺北地區陳氏大宗祠,清光緒年間原位於臺北府城內(今總統府所在位置)。
日治初期日本政府徵用祠堂原址作為建造總督府用地,並以大稻埕的陸軍用地交換。陳氏族人
之後於大正元年(1912)興工重建,兩年後於現址落成啟用
台北城內的陳德星堂原建於城內的文廟旁邊,清咸豐十年(1860),舉人陳維英於掌教宜蘭
仰山、及艋舺學海兩書院之餘,念及台灣本島缺少陳氏宗祠,拜祭無所,譜牒不修,恐有數典
忘祖之虞,乃思在其私宅大龍峒老師府,奉祀陳姓先祖三神位。
光緒十八年(1892),在臺北知府陳星聚的號召之下; 族人捐錢出力,鳩工於舊城內文武街
文武廟之東鄰,興建德星堂一座,這就是陳氏大宗祠之肇始。
其中又以大龍峒老師府陳家, 新莊頭前莊陳家, 以及北投忠義陳家三大家族出資最多。
話說太丘長陳實子侄,同以孝賢聞名,當年訪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歲星,
歲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星。太史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內有賢人聚」。
族人遂有以「德星」或「德聚」為堂號者,台北陳氏祠堂即因此命名為「德星堂」。
甲午戰後台灣割讓給日本,城內宗祠土地被強行徵用為武德殿及建造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
陳氏祠堂等同遭拆除。族人頓時祭拜無所,嗣經不斷地據理力爭,日人始同意以大稻埕寧夏路
(下奎府町)現址土地交換,於大正初年動工重建新祠,歷時兩年方告落成,
除了恭迎先祖三神主歸座外,並再進奉聖祖帝舜重華公。
當時的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還贈匾一方「漢唐柱石」以為紀念。
當年重建的陳德星堂,係由台北名匠陳應彬負責建造設計,其中宗祠內的大殿,一柱雙龍,
豐富剪粘雕飾等等都頗具陳應彬的手藝特色。
另外外觀上,採硬山與歇山的重疊屋簷屋頂,民間俗稱太子樓。
值得一提的是,該宗祠正殿保存的錫製花瓶,燈臺,大象座騎雕塑品,也都全台罕見。
祠堂最大的特色,是三川殿假四重,即歇山式假四垂頂,牌樓面直頂上簷,
架內三通三瓜,形式嚴謹具有美感,各重建結構之構材飽滿有力,此即陳氏宗親不惜鉅資,
遠自福州聘清名匠,並自內地採購建材,精心砌築出的傑作。
陳德興堂佔地二千二百餘坪,是四合院式建築,左右加蓋外護各一排,堂皇巍峨,
光復之後,在大埕上又添建照牆和大門,以壯觀瞻,堂內保有之匾額楹聯,多出自遜清先賢
裔孫手跡,古色古香,令人歎為觀止,實為文化之瑰寶。
民國六十六年起,市政計劃擴建蓬萊國小,分批徵收本堂土地,族人為保護祖宗殿堂,
暨維護固有文化,一再據理婉向各級政府陳情。經多年奔走,內政部終於七十四年八月十九日
通過古蹟保留案,並指定為三級古蹟。
近年歷經6年整修工作,終在前年12月25日舉行修復竣工落成典禮。
惟該宗祠並未對外開放,適逢葉倫會老師主辦雙連打鐵街巡禮活動, 有幸進入參訪;
匆匆一瞥, 隱約記得北臺陳氏裔孫取得功名者:
如陳望曾、陳維英、陳樹藍、陳澄清、陳濬芝、陳霞林、陳登元、陳日翔、陳雲林等輩,
均留下了珍貴的題楹
-----------------------------------------
廣東式建築陳氏宗廟---中山旅遊政務網 - https://goo.gl/XknRSP

2017-11-08_1524562017-11-08_1524422017-11-08_152416  

陳家祠又稱陳氏書院-廣東省七十二縣陳姓宗親合資興建的合族宗祠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ZlPCLM
-------------------------------------------------
台灣陳氏大宗祠「德星堂」
祠堂地址:臺北市建成區寧夏路廿七號
創建年代:清鹹豐十年(西元一八六○年)
陳氏大宗祠主祭祀聖祖舜帝重華公。陳氏姓源,出自媯姓,虞舜之後。帝舜為黃帝八世孫,以大孝著稱,歷傳凡一百五十餘世,後裔得姓除「媯汭五姓」:姚、虞、陳、胡、田之外,尚有袁、王、孫、陸等二十幾個姓氏,因而組成至孝篤親舜裔的宗親團體,陳氏大宗祠大殿,亦稱「舜帝殿」。
舜帝卅四世孫胡公滿,封於陳,稱陳侯,卒謚胡,故曰陳胡公,為陳氏開山得姓始祖。胡公四十八世孫,舜帝八十一世孫陳實,東漢時為太丘長,至陳宣帝太建元年(西元五六九年),追封潁川侯,被尊為潁川始祖。舜帝九十三世孫陳元光,宋封廣濟王,明封開漳聖王。舜帝九十五世孫陳邕暨德配夫人等神位。塵氏郡號多達六個(註:潁川、汝南、下邳、廣陵、東海、河南),但以潁川的後人最多,郡名「潁川」,故地在今河南省境(註:光州固始縣),是大多數陳姓人家的望出地,但潁川的「潁」字,今多被誤寫為「穎」等,正確的寫法應如德星堂所刻的「潁水之鄉」的「潁」。
清鹹豐十年(西元一八六○年),舉人陳維英於掌教宜蘭「仰山」、及艋舺「學海」兩書院之餘,每念台灣本島缺少陳氏宗祠,祭拜無所,譜牒不修,恐有數典忘祖之虞,乃思在其私宅──大龍峒老師府,奉祀陳姓先祖三神位。光緒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族人捐錢出力,鳩工於舊臺北城內文武街文武廟之東鄰,興建德興堂一座,這就是陳氏大宗祠之肇始。
太丘長陳實子姪,向以孝賢聞名,當年訪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歲星,歲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興。太史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內有賢人聚」,族人遂有以「德興」或「聚德」為堂號者,臺北市陳氏祠堂也因此命名「德興堂」。在台南市永福路另有一座陳氏家廟,叫做「聚德堂」。(另外在田尾鄉有「繩武堂」)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台灣割讓給日本,臺北文武街宗祠土地被強行徵用為武德殿,及建造台灣總督府(現今總統府),陳氏祠堂等同遭拆除,族人頓時祭拜無所,嗣經不斷據理力爭,日本人始同意以大稻埕寧夏路現址土地交換,於是在民國元年動工重建新祠,歷時兩年方告落成,除了恭迎先祖三神主歸座外,並再進奉聖祖帝舜重華公,當時的台灣總督,還贈扁一方「漢唐柱石」以為紀念。
德星堂重建後,復經兩次大修,一次為民國廿四年,一次為民國四十五年,第二次大修完成時,陳故副總統辭修先生,特書匾「紹德貽徽」存念,是台灣最壯觀的家廟之一。
臺北陳氏祠堂,係由著名工匠陳應彬主持設計建造,且為陳應彬早期的代表作;座落於台中市國光路的林氏家廟,亦是彬司傑作。陳氏祠堂整作殿宇美輪美奐,格局特殊,為兩殿兩廊兩護室式,三川殿面寬三間,入口石雕龍柱一柱盤抱雙龍,這種格局雙柱盤龍景觀,在台灣尚屬初次出現,前殿於民國三年才完工,係兩層式太子殿,本地亦是不多見。其後點金柱刻,有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石柱,顯為未遷建前的舊物。祠堂最大的特色,是三川殿假四重,即歇山式假四垂頂,排樓面直頂上簷,架內二通三爪,形式嚴謹具有美感,各重結構之構材飽滿有力,此即陳式宗親不惜钜資,遠自福州聘請名匠,並自內地採購建材,精心砌築出的傑作。
陳德興堂佔地二千二百餘坪,是四合院式建築,左右加蓋外護各一排,堂皇巍峨,光復之後,在大埕上又添建照牆和大門,以壯觀瞻,堂內保有之匾額楹聯,多出自遜清先賢裔孫手跡,古色古香,歎為觀止,誠屬固有文化之寶藏。
奎府聚五星,地符人瑞
漳州開二閣,名冠皇唐
前殿大門這一幅對聯,其掌故很有意思。按寧夏路過去是山地平埔族雞母萃社之故地,日據時代把雞母萃改為奎府,故聯句上才有「奎府聚五星」,至於「漳州開二閣」等文詞,當指唐朝開拓漳州的陳元光。
陳姓宗支遍佈海內外,居住在台灣地區者,根據六十七年統計,即達一百八十五萬餘人,約佔全台灣人口的百分之十一,為此第一大姓,所以台灣民間有句諺語,有道是「陳林半天下」,一點也不差。散居各地的陳氏宗人,深深體念「服雖盡而長幼自如,屬雖疏而宗盟不改」之義,都能踴躍前來祠堂,參加春冬祭典。春祭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冬祭則為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屆時只要是陳家一份子,不分男女老少,也不論籍貫宗派,大家聚集一堂,頂禮膜拜,充分發揮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尊宗敬祖、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誠如德星堂右邊門聯所說「萬派眉源,千枝一本」,到了祠堂,頂著子孫登鬥大的「陳」字,大家都算是一家親。
台灣陳氏大宗祠德星堂,不但已成為海內外陳姓宗親之精神堡壘,「舜帝殿」建祠歷史悠久,中央政府明令列為三級古蹟。
臺灣陳氏大宗祠德星堂創建年代,清鹹豐十年(西元一八六○年),祠堂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二十七號由臺北後火車站步入大圓環,再順寧夏路方向走去,在蓬萊國小前右轉進到平陽街,左首即為陳氏大宗祠。門牌雖仍為寧夏路,出入卻要在平陽街;大門柱上分掛兩塊牌子,一為「財團法人陳德星堂」,另一為「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
陳氏大宗祠主祀聖祖舜帝重華公。陳氏姓源,出自媯姓,虞舜之後。帝舜為黃帝八世孫,以大孝著稱,曆傳凡一百五十餘世,後裔得姓除「媯汭五姓」:姚、虞、陳、胡、田之外,尚有袁、王、孫、陸等二十幾個姓氏,因而組成至孝篤親舜裔的宗親團體,陳氏大宗祠大殿,亦稱「舜帝殿」。
帝舜三十四世孫胡公滿,對於陳,稱陳侯,卒 胡,故曰陳胡公,為陳氏開山得姓始祖。胡公四十八世孫,舜帝八十一世孫陳實,東漢時為太丘長,至陳宣帝太建元年(五六九年),追封潁川侯,被尊為潁川始祖。舜帝九十三世孫陳元光,宋封廣濟王,明封開漳聖王。舜帝九十五世孫陳邕,唐賜進士,官太子太傅,後封忠順王。
臺灣陳氏大宗祠陳德星堂即共同奉祀上述列祖其夫人。如:潁川始祖陳實暨德配荀夫人,開漳聖王陳元光暨德配種夫人,忠順王陳邕暨德配趙夫人等神位。陳氏郡號多達六個,但以潁川的後人最眾,郡名潁川,故地在今河南省境,是大多數陳姓人家的望田地,但潁川的「潁」字,今多被誤寫為「穎」,正確的寫法應如德星堂所刻之「潁水神鄉」的「潁」。
清鹹豐十年(一八六○年),舉人陳維英於掌教宜蘭「仰山」、及蜢舺「學海」兩書院之餘,每念台灣本島缺少陳氏宗祠,拜祭無所,譜牒不修,恐有數典忘祖之虞,乃思在其私宅——大龍峒老師府,奉祀陳姓先祖三神位。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族人捐錢出力,鳩工於舊臺北城內文武街文武廟之東鄰,興建德星堂一座,這就是陳氏大宗祠之肇始。
太丘長陳實子侄,同以孝賢聞名,當年訪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歲星,歲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星。太史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內有賢人聚」。族人遂有以「德星」或「德聚」為堂號者,臺北市陳氏祠堂也因此命名「德星堂」。在台南市永福路另有一座陳氏家廟,叫做「德聚堂」。
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台灣割讓給日本,臺北文武街宗祠土地被強行徵用為武德殿,及建造台灣總督府(現今總統府),陳氏祠堂等同遭拆除。族人頓時祭拜無所,嗣經不斷地據理力爭,日本人始同意以大稻埕寧夏路現址土地交換,於是在民國元年動工重建新祠,歷時兩年方告落成,除了恭迎先祖三神主歸座外,並再進奉聖祖帝舜重華公。當時的台灣總督,還贈匾一方「漢唐柱石」以為紀念。
德星堂重建後,便經兩次大修,一次為民國二十四年,一次為民國四十五年。第二次大修完成時,陳故副總統辭修先生,特書匾「紹德貽徽」存念。溯自奉祀、建祠,以迄重建現祠,已屆滿一百二十七周年。這在台灣固然不是最古老的一座祠堂,卻是最壯觀的家廟之一。
臺北陳氏祠堂,係由著名工匠陳應彬主持設計建造,且為陳應彬早期的代表作坐落於台中市國光路的林氏宗廟,亦是彬司傑作。陳氏祠堂整座殿宇美輪美奐,格局特殊,為兩殿兩廊兩護室式,三川殿面寬三間,入口石雕龍柱一柱盤抱雙龍,這種格局雙柱盤雙龍景觀,在台灣尚屬初次出現。前殿於民國三年才完工,係兩層式太子殿,本地也是不多見。其後點金柱刻,有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年)石柱,顯為未遷建前的舊物。祠堂最大的特色,是三川殿假四重,即歇山式假四垂頂,排樓面直頂上簷,架內三通三瓜,形式嚴謹具有美感,各重建結構之構材飽滿有力,此即陳氏宗親不惜钜資,遠自福州聘清名匠,並自內地採購建材,精心砌築出的傑作。
台灣陳氏大宗祠德星堂創建年代,清鹹豐十年(西元一八六○年)祠堂地址,臺北市建成區寧夏路二十七號由臺北後火車站步入大圓環,再順寧夏路方向走去,在蓬萊國小前右轉進到平陽街,左首即為陳氏大宗祠。門牌雖仍為寧夏路,出入卻要在平陽街大門柱上分掛兩塊牌子,一為「財團法人陳德星堂」,另一為「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
陳氏大宗祠主祀聖祖舜帝重華公。陳氏姓源,出自媯姓,虞舜之後。帝舜為黃帝八世孫,以大孝著稱,歷傳凡一百五十餘世,後裔得姓除「媯汭五姓」:姚、虞、陳、胡、田之外,尚有袁、王、孫、陸等二十幾個姓氏,因而組成至孝篤親舜裔的宗親團體,陳氏大宗祠大殿,亦稱「舜帝殿」。
帝舜三十四世孫胡公滿,對於陳,稱陳侯,卒諡胡,故曰陳胡公,為陳氏開山得姓始祖。胡公四十八世孫,舜帝八十一世孫陳實,東漢時為太丘長,至陳宣帝太建元年(五六九年),追封潁川侯,被尊為潁川始祖。舜帝九十三世孫陳元光,宋封廣濟王,明封開漳聖王。舜帝九十五世孫陳邕,唐賜進士,官太子太傅,後封忠順王。
台灣陳氏大宗祠陳德星堂即共同奉祀上述列祖其夫人。如:潁川始祖陳實暨德配荀夫人,開漳聖王陳元光暨德配種夫人,忠順王陳邕暨德配趙夫人等神位。陳氏郡號多達六個,但以潁川的後人最眾,郡名潁川,故地在今河南省境,是大多數陳姓人家的望田地,但潁川的「潁」字,今多被誤寫為「穎」,正確的寫法應如德星堂所刻之「潁水神鄉」的「潁」。
神龕第一聯
  補聞喜,還太丘,惠韶光風周兩地:
  闢漳州,建南寺,負扇仗鉞壯千秋。
神龕第二聯
  其事業,由六經得來,詩書禮樂,易象春秋,將相勳名歸道德;
  大學問,從五倫做起,孝弟節廉,仁義忠信,聖賢訓誥炳日星。
大殿楹聯第一聯
  箕裘令子,袍笏文孫,穎川郡,鳳毛世胄:
  南國旌旄,東宮衣 ,李唐時,虎拜玉庭。
大殿壁聯
  德澤紹虞廷,世代流芳,封王侯昭郡國;
  星辰聚奎府,瑞光遠映,為將相耀漠唐。
大殿楹聯第二聯
  太邱道廣,為世儒宗,唐代繼名賢,緯武經文,績著鷹揚開钜郡;
  潁水地靈,蔚茲望族,稻江崇廟祀,承先啟後,謀貽燕冀樹宏基。
大殿門聯第一聯
  文範古儒宗,當塗瀛林,三長齊譽;
  神堯老柱國,開漳築寺,二傑同祧。
大殿門聯第二聯
  史稱漢末高賢,太尉司徒,群公讓位;
  天毓吾家名世,將軍宮傅,亙古齊光。
大殿前廊檻聯
  道德冠公卿,禮義化強梁,炎漢出群重望;
  將軍知州事,太傅加王爵,皇唐破格殊恩。
丹墀楹聯第一聯
  聞喜太邱沾雨露;
  閩漳南院薦秋霜。
丹墀檻聯第二聯
  季漢鬥山唐柱石;
  東瀛流派潁淵源。
丹墀楹聯第三聯
  三君翊漢光喬梓;
  二阮扶唐駕竹林。
丹墀檻聯第四聯
  潁川郡,父子三傑;
  漳江軍,叔姪二難。
前殿廊楹聯第二聯
  太史奏奎府,流輝五百里,真人薈萃;
  盛唐顯霞漳,遺烈八十秋,將相綿延。
前殿門聯第一聯
  奎府聚五星、地符人瑞;
  漳州開二閣,名冠皇唐。
前殿大門這一幅對聯,其掌故很有意思。按寧夏路過去是山地平埔族雞母萃社之故地,日據時代把雞母萃改為奎府,故聯句上才有「奎府聚五星」,大殿古匾亦有「星聚啟祥」等字樣。至於「漳州開二閣」等文詞,當指唐朝開拓漳州的陳元光。臺北的陳姓,祖籍隸屬泉州府者佔大多數,而德星堂既以全台陳姓大宗祠為號召,自不得不將漳州府陳姓包容其中。
陳姓宗支遍佈海內外,居住在台灣地區者,根據六十七年統計,即達一百八十五萬餘人,約佔全台灣人口的百分之十一,為此地第一大姓。所以台灣民間有句諺語,有道是「陳林半天下」,一點也不差。散居各地的陳氏宗人,深深體念「服雖盡而長幼自如,屬雖疏兩宗盟不改」之義,都能踴躍前來祠堂,參加春冬祭典。春祭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冬祭則為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屆時只要是陳家一分子,不分男女老少,也不論籍貫宗派,大家聚集一堂,頂禮膜拜,充分發揮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尊宗敬祖、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
誠如德星堂右邊門聯所說「萬派眉源,千枝一本」,到了祠堂,頂著子孫燈鬥大的「陳」字,大家都算是一家親。
始祖台碩公進駐臺北陳氏祠堂-德星堂
陳德聚堂—簡介
陳德聚堂,俗稱陳氏祠堂,在西定坊。原為統領右先鋒鎮陳澤府第,稱統領府,府前街道亦稱統領街。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台灣入清,陳澤後裔或遣返內地,或散居鄉鄙,遂為族人所居。康熙五十二年(西元一七一三年),陳氏族人重修,改為宗祠,稱德聚堂,台廈道陳璸題匾曰:「翰藻生華」。有屋二進,前為凸字型頭門,中有庭,左右有迴廊,內有拜亭、正殿,祀明萬曆年間雕刻的石觀音,另祀開漳聖王陳元光牌位,左右護龍為族人暫居之所,頭門有廣庭,有旗竿台一對,規模恢宏,莊嚴肅穆,為府城第一座宗祠。
康熙以後,歷有整修。同治七年(西元一八六八年)再修。民國三十四年三月,為美國飛機轟炸,創傷甚重。民國三十八年復建,除石柱已不求,改用磨洗石柱外,均依舊材,木雕亦多用故物。
臺北的陳姓“德星堂”
「德星堂」──位於臺北市寧夏路的那座建築宏偉的陳氏大宗祠,早已名聞遐爾,連遠適海外各地的陳姓宗親,都每年結伴回國前來祭祖。這座大大有名的陳姓宗祠,是啟建於一百一、二十多年前的清朝鹹豐年間,由當時的臺北大龍峒名人,亦即一向被尊稱為「陳老師」而不名的陳維英兄弟,以及孝廉陳恕等人所創立。祠內奉祀的是「聖太祖重華公」,也就是上古聖君虞舜,和陳姓的得姓始祖漢太丘長潁川郡侯陳實,入閩始祖唐開漳聖王陳元光,以及唐太子太傳忠順王陳邕。當然,來台後歷代裔孫的神主牌位,也都奉祀在祠內。換言之,這座陳姓宗祠所涵蓋的範圍,是相當廣大的。
據該祠的管理人所說,「德星堂」所奉祀的,除了虞舜、陳實、陳元光、陳邕四位陳姓的共同祖先外,主要是台灣北部各地的陳姓開基先民,以及他們的歷代後裔,這些開基先民,當年渡台時大多由淡水港登陸,胼手胝足開闢大佳臘平原,為後世子孫奠立了良好的基礎,現在受到歷代子孫的隆重奉祀,是理所當然的。
創立「德星堂」的陳維英,是有名的大龍峒「陳悅記」的子弟,他少年時不學好,後來洗心革面,發奮讀書,終於有成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當年的大龍峒「陳悅記」,跟板橋的「林本源」齊名,曾經長時期在臺北地區舉足輕重,現在圓山動物園及臺北啟聰學校一帶,過去的便全是“陳悅記”的土地。
關於陳維英的事跡,《陳氏大族譜》上有簡單的記述,是這樣的:「陳維英,字迂穀,淡水大隆同(大龍峒)莊人。少入泮,博覽群書,與伯兄維藻有名癢序間。性友愛,敦內行。咸豐初元,舉孝廉方正﹔九年,復舉於鄉。嗣任閩縣教諭,多所振剔……。秩滿,捐內閣中書,分部學習。歸籍後,掌教仰山、書海兩書院。同治元年,戴潮春之亂,淡北震動,與士紳合辦團練,以功賞戴花翎。晚年築室於劍潭之畔,曰“太古巢”,著《鄉黨質疑偷閑集》,未刊。”
「太古巢」,就是現在大龍峒的“陳悅記祖厝”,建築精美,是本省有名的古老建築之一。臺北市的陳姓“德星堂”,一直管理得十分完善,民國六十年還曾重修過一次。該祠對於陳姓家族有關的文獻,也整理得相當完備,像由陳立夫先生親題封面的“德星堂重建六十周年慶祝紀念特刊”一書,內容包羅萬象,有條不紊,便是難得一見的一份優良家族文獻。
「德星堂」的這一代子孫陳臣火先生,最近曾整理出一份「陳氏衍派」南下的資料,對於過去陳姓的《唐山過台灣》,以及跟大陸的一脈相承情形,有相宮完整而詳盡的記述,可以說是台灣這一代子孫尋根探源的代表作。轉錄於下,以供參考──
陳氏系出舜帝之冑,舜帝生於姚墟,因以姚姓,仁聖盛名曰舜,紹唐而有天下,謚法。經夏、殷四十五代為睹侯,食采於虞,因氏。
至六十世孫關父,事周為陶正,封諸陳邑,生滿公,封於宛丘即河南陳州,賜姓媯,國號陳,謚胡公諱滿,子孫有因以胡為氏。傳二十四世,使世主虞帝之祀。
十世孫敬仲公,諱完,為齊工正,食采於田,其後並齊,改田氏。
陳滅於秦,滿公之裔軫公相楚,封潁川侯、因徙潁川,稱陳氏,是潁川堂之始稱。陳亡閔公次子全溫公奔晉,邑於浚儀,別號陳留,改姓陳氏。閔公長子衍公,避亂居陽武戶牖,迨漢平公助高租出奇兵計定天下,封戶牖侯,武公事漢高祖,封棘津侯﹔孟璉公事漢世祖,為固始侯,而子孫因家焉,代多偉人。
平公六世孫湯公,威振百蠻,漢封關內侯,謚破狄侯,數代封侯,後世移家潁川,而生實公。實公,字仲弓,胡公四十八世孫,世稱潁川始祖。漢桓帝時,為太丘長,德孚膺黎,封潁川郡侯 ,謚文範先生,生六子,而元方、季方為最著:諶公字季方,謚文獻,蘆江陳氏之祖,其後居蒲為多,紀公字元方,之後君公、泰公至逵公而遷長城,十一傳伯紹公字維業,謚忠惠,任合浦太守,卒民像而祀於廉州陳王祠。
陳高祖武皇帝霸先公,字典園,又字西明,漢丞相平公之後,家吳興,受梁禪即使,都建康,凡五傳三十三年,而為陳文所伐。文帝之子十一人,宣帝之子三十一人,封為王藩,列土而王,後避隋亂,各散地方,而支派繁在,自潁川而吳興、而鄱陽、而豫章、會稽、暨諸江夏、河南、邵陵、南海、福建、閩粵等路宗支,整然不紊,創立南朝衍派。
隋平陳後,霸先之後,後主叔寶公之子易策公、易籌公、易簡公,興宗南下:策公後分居肥湖、德化、仙漩﹔籌公居蒲田,簡公居永春,入閩修政。叔明公字子昭,分封宜都王,禎明三年,帶子志鉉公入閩,隋大業中遂家宜都。九世孫環公,唐封勛國公,官太保,時天下大亂,避居泉州仙遊鄉。
他如南安王叔儉公,建安王叔卿公,暨南康王之後,為福建籍陳之祖。所以然者,宗源流長,幹強枝茂,故愈久而愈熾也。
叔明公九世伯宣公、唐處士,隱廬山,同居十四世共,聚三千九百餘口,旌賜義門,然後宋上使分居,交門派散處九州,派別支分,各得其所﹔時章公帶家口八十七人入泉州﹔魁公名參琉,帶家口九十七人入福建汀州寧化石壁鄉,其後世遷閩南各處,各成派系。
紹公生霸漢公,字興家,霸先公之族兄弟,為大宗正。霸漢公生欲得公,字果仁,事隋煬帝為司徒,以諫終,封忠烈候。欲得公生犢公,字克耕,唐以功授懷化大將軍,又益榮盛。
霸漢公之孫政公,字一民,為左郎將,起家河南固始縣,唐高宗統領南行軍總督,盡得父兵五十八,眾五仟,進屯漳浦雲霄鎮,此陳氏開墾漳南之始祖,謚武烈。生元光公,字廷炬,號龍湖,襲父職,開創漳郡,屹為漳人,謚忠毅文惠。宗支上自三代,下迄六世,封侯奉祠以祭。唐宋又益榮盛,有官守事業,重載實錄,斑斑可考,由河南而漳,尤由漳而光州,至遷潮遷詔,支分派別,悉龍湖公啟焉,世稱漳湖派之祖。其十世田公,為浯州發祥之租。後裔成立漳南諸派,及銀同、漳浦、清溪諸支,根深枝盛,直向台、澎、東南亞一帶擴展。
忠公,原籍京州府萬年縣,封鄧國公。子邕公,字崇福,唐神龍初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唐開元被謫入閩,始避福州三山井上,後遷興化,再而遷泉州惠安社稷壇後,後徙漳之南驛路,建漳州南院,謚贈忠順王。生四子,仍父職:長子、次子遷入嘉禾草舍陳寮居焉,為嘉禾派之祖﹔四世孫良顯公史弟,分族惠安後坑,後裔世居同安,為太傳派之祖﹔後而有洪進公字致先,號濟川,太平興國二年,獻漳、泉二郡,宋太宗賜號順化功臣,授太子大師,封南康王,後裔分族南安、永福、龍溪、漳浦、仙游、晉江等地,以及東瀛、東南亞一帶發展。
永春小岵南山陳氏開基祖陳弘元,號校尉,《桃源小岵南山陳氏族譜》稱他為校尉公,是舜帝的106世孫,以漢太丘長陳實公的居地潁川為郡號,屬於唐太子太傅忠順王陳邕公即漳州南院亦稱南陳派之後裔,高祖父元達公,曾祖父征公,祖父蠲公,先父洪義公,世系清楚。於唐末五代後周顯德三年(西元956年),自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入閩抵永春,先住居儒林街,於宋初擇居小岵南山。作為炎黃子孫,舜帝裔孫數千多年來,一脈相傳,子孫繁衍海內外。校尉公世代積德累仁,擇居小岵南山一千餘載,一粒之粟,傳之千倉萬廂,子孫眾多,約有三十萬人。據初步統計,僅常住閩、浙、贛、台四省聚居地的就有近十三萬人,是閩南地區之望族。
臺北的陳姓「德星堂」,為何曾以「德星」二字為堂名。
據瞭解,“德星”二字,應該是源出陳氏族譜的「太丘公碑序」,該序中有「…兄弟孝養,閨門肅睦。海內慕其風,四府並命,無所屆就。兄弟嘗過同郡荀爽家,夜會宴飲,太史奏德星聚奎…」之語。
「德星聚奎」,從觀數千年來潁川陳氏子孫的卓越表現,的確是當之無愧!
南陳世系歷代先祖遷移序
陳氏出自媯姓,虞帝舜之後。
周武王克殷紂,閉求舜後,得媯滿,以元女太姬配之而封於陳(今河南淮陽),以奉帝舜祀,是為胡公。「陳」為"春秋十二諸侯"之一,傳20世24君,歷567年,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滅於楚。子孫散處各地,媯滿因以「陳」國為氏,則為陳姓肇始之祖。
考據陳姓,不能不提到媯完奔齊之事。媯完,為舜之嫡裔媯滿十世孫。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載:“宣公二十一年, (宣公))殺其太子禦寇。禦寇與完相愛,恐禍及己,完故奔齊。”媯完奔齊之後,以國為氏,開創了陳姓。他首稱陳完。應當說,他是中國的陳姓第一人。
陳完,字敬仲。他在齊國日漸興盛,遂又改陳姓為田。至此,在陳姓中又分出一個田姓的支系。“敬仲之如齊,以陳字為田氏。”(見《史記 .田敬仲完世家》)後為何改陳為田,史說紛雲。有說他“始食菜地于田,由是改姓田氏。”有說是“以陳田二字聲相近,遂以田為氏。”還有說“敬仲既奔齊,不欲移本國故號,故改陳字為田氏。”縱然原因不同.但在三千多年之前,陳田本一家,田由陳來,這當是不可置疑的。後來,大凡田姓追溯其祖氏,往往把陳姓作為祖氏之一,則蓋出於此緣之故。
自從陳完在齊國開創陳姓以後,使得胡公滿這一本系繁衍漸盛。先後經齊威王、齊宣王、齊湣王歷代,而盛名天下,只是到胡公滿第二十五世孫田建之時(西元前221年),傳之不順,為秦始皇所滅。但並未因此而滅族。田建.即齊王建,在世四十四年。所生三子,除田昇繼續姓陳外,田桓改姓王.田軫做了楚國丞相,被封為潁川候,後又遷往河南潁川,改姓為陳。這就是被後來公認的陳姓中國人的同祖先人。
到唐高宗總章二年(西元669年)時,陳政父子奉勅出鎮福建的泉州和廣東的潮州,把家搬去,定居於閩粵,成為這兩地的陳姓開基祖氏。五代十國時,中原動亂不安。留居河南的陳氏,紛紛隨王潮入閩,使福建的陳姓陣容大增。到宋時的靖康之亂,逃離中原,移居福建避難的陳氏則更多。就這樣,一批接著—批,連綿不斷,使福建的陳姓人煙阜盛,日漸變得族大支繁。
唐玄宗開元年間入閩的陝西長安(當時為萬年)人陳忠、陳邕父子,由於陳邕曾經做到太子太傅的高官,所以本派也稱為“太傅”派。陳忠、陳邕父子入閩後,先蔔居於興化的楓亭井上,再遷入漳州南驛的南廟山定居,陳邕後來並在落籍之地建立一座祠堂,祠名“南院”,這是其後世子孫以“南院”或“南陳”名派的緣由“南院”或“南陳”派以陳忠為一世祖,傳到元順帝初年的第二十二世陳福山時,遷到福建安溪的八都三圖五甲肇居,號稱“南岐”。因此,現在臺灣的“南岐”派陳氏家族,實際上便是“南院”派的一個支派,源流完全相同。
唐朝中期,潁川陳寔後裔陳忠生子陳邕,為唐中宗時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權臣李林甫排擠,唐玄宗時率家由京兆萬年 (今陝西長安)遷至福建同安嘉禾島,後又移至漳州南廂山,其子陳夷行,唐文宗時任宰相。陳邕的裔孫陳洪進以才勇聞名.屢立戰功。其子文福、文灝分別任泉州刺史和漳州刺史。子孫興旺,後在閩南發展成為望族。
唐末五代,藩鎮割據,中原一帶民不聊生,居民三餐不得溫飽,又得擔心受怕,戰事連連禍及家門,於是入閩始祖教尉公為免家人受戰事牽累及圖立命安身之所,故於周顯德三年自汝寧光州固始縣(今河南省固始縣),舉家遷居福建永春小姑南山。
入閩始祖弘元公洪義公之子號校尉,原藉係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人(今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於唐末五代後周顯德三年,(歲次丙辰年)西元九五六年,自汝寧府光州固始縣移居遷入福建省永春縣小姑南山(今永春縣岵山鎮)定居。
世襲傳至十五世祖陳祖(昆祿公)、陳祐(昆實公)兄弟二人於元朝至正二十年(歲次庚子年)西元一三六○年,由永春縣小姑南山鄉移居遷入福建安溪建口定居,於元朝至正二十五年(歲次乙已年)西元一三五年,再移居龍興一裏定居,於明朝洪武初年十五世祖陳祐舉家再移居遷入安溪縣洋山鄉。同年十五世祖陳祐之次子陳天舉自行舉家移居遷往安溪倉美自成一系業即是倉美始祖。
傳至十一世祖堯政公字我敬娶妻黃、楊氏生三子。
黃氏生長子名諱英琅。異丹派
楊氏生次子名諱英望。台碩派 至此陳氏家譜分為三派。
楊氏生三子名諱英皋。鵬夔派
來台始祖十六世祖陳肇褒字獎銈別名朴商公系為台碩公傳下玄孫,為人風趣、實在,確不尚巧詐,一生所學鑽研命理、卜卦、堪與之學術工作,數次東渡來台實地堪察臺灣之地理風水,沿淡水河系堪察三日,發現當時臺北州六張犁此地風水地理甚佳,值得移居至此來發展,乃速返安溪故里邀集台碩公之嫡孫文焌公及派下族親先祖賢達,於乾隆三十八年農曆八月初十西元一七七三年九月二十五日,率同家族一行人東渡黑水溝(臺灣海峽)來台,經滬尾(淡水)入港,由北部猛甲(萬華)上岸,並且擇地定居於臺北州六張犁二一○番地開墾定居,初期購地水田三甲五分、旱田二甲、山坡地五甲四分,建屋命名為『源聚居』,該屋地處丘陵地出入須經由石板階梯,故又稱「階仔厝」。
爾後且由其後子孫興、起、科、甲四輩,共四十二位先祖先賢,合資三十九份,於日據時代初期發起共同集資(每份五圓)購置田產,並且成立『祭祀公業陳台碩』傳下子孫藉此得以來遙祭先祖,傳承於後世子孫。
臺灣臺北市(台碩堂)陳氏宗祠遷台第一次修譜序
蓋聞族之有譜,猶水之有源,木之有本。譜牒不立,世系不明,昭穆莫辨,而人忘其本矣,故先祖先賢撰修之以傳世。周武王克殷紂,封舜帝之後裔媯滿,後人稱胡公滿為陳侯於陳國,封地屬河南陳州,後裔以國『陳』為姓。太邱之譜著焉,其籍原在光州固始,傳至唐末五代後周顯德三年,我南陳太子太傅派十一世裔孫弘元校尉公入閩遷居永春小姑南山。
慎終追遠是延續家族命脈的主要支柱,祭祖、掃墓、修繕譜牒是家族中的一件大事,是讓傳下子孫認清自己的出處以及瞭解到先祖們開疆辟土的移民血淚史,陳氏先祖到底是什麼時候遷入福建,史學家們各有所說,依據本人參考各支派先人遺留的陳氏譜志記實之論點及福建地方縣誌資料記載,藉此來瞭解到追溯出陳氏先祖入閩源流。
究其源由:潁川望族,自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而入閩地;南山繁衍,由永春岵山分支安溪蒼美。舜帝一百零六世裔孫校尉公于後周顯德三年(956年)由光州固始縣遷徙入閩而擇居高峰陽山(今永春岵山),三世祖天保徙居始安裏仁莊(今永春石鼓陳莊),起蓋鳳 堂祖宇,五世陳王咸成為開科進士,此後進士蟬聯七世,登進士20多名。所稱“一門八俊”、“七世蟬聯”、“四賢炳赫”、“一門二代三鄉賢”,儘是對南山陳氏族人文昌盛的美譽。宋時曾誥敕立世科坊。朱熹與先祖先賢陳知柔締為忘年之交。陳知柔去世時朱熹親書奠祭,並且撰修世科陳氏族譜,在序、跋裏盛讚為陳百房。永春縣誌、州志均有載明。
自入閩始祖校尉公傳至十五世祖陳祖、陳佑兄弟二人于元朝至正二十年歲次庚子年西元1360年同時自永春縣小姑南山鄉移居遷入福建安溪建口定居。於元朝至正二十五年歲次乙已年西元1365年再移居龍興一裏定居。于明洪武初年十五世祖陳佑舉家再移居遷入安溪洋山鄉。同年十五世祖陳祜之次子陳天舉自行舉家移居遷往安溪倉美自成一系業即是『倉美派始祖』。
來台始祖陳肇褒字獎銈別名朴商公,為台碩公傳下玄孫,為人風趣、實在,確不尚巧詐,一生所學鑽研命理、蔔卦、堪與之學術工作,遷居臺灣之前,曾東渡來台數次實地堪察臺灣之地理風水,發現當時的臺北州六張犁此地風水地理甚佳,值得舉家移居至此來發展,以至乃速返福建安溪故里邀集陳氏族親先祖賢達,於幹隆三十八年農曆八月初十(西元一七七三年)東渡來台,由北部猛甲入港並且擇地定居於臺北州六張犁二一○番地,在臺灣土地上繁衍生息,從事拓殖開墾,他們發揮出勤勞儉樸的家族性,尤其家族中的婦女隨著男人披荊斬棘開創家業,故而養成不施脂粉,耕種農事,圈養牲口,養兒育女,敬老護幼,家事一肩挑耐勞克勤克儉的個性,就在此這樣艱苦環境中,因地制宜,開闢生活新天地。陳氏先祖衣冠南下襲自中原,陳家兒女向以耕讀傳家,承歷代祖訓,仍能保留煦煦古風,陳家就是基於這種重視文化傳承的風範,培育下一代,造就陳家現有的基礎。
由於先祖先賢普遍未數典忘祖,聚族而居,修建「源聚居」祠堂,對祖宗及故土迎來的神祗牌位頂禮膜拜,蔚然成風。據譜志文獻記載來台初期先祖先賢與大陸家族親友的聯繫及安溪蒼美中侖祖祠的交往還十分密切頻繁。每年一到清明節前後,多數人返回安溪蒼美與留在祖家的同族房的人一起到山上祭拜祖宗墳墓,在民國之前幾乎都這樣做。來台始祖陳肇褒卜商公與族親尊奉十二世祖台碩公為來台開基始祖並且立祠奉祀,且由來台之傳下子孫興、起、科、甲四輩,四十二位先祖先賢,于日據時期發起共同集資三十九份購地置產並成立『祭祀公業陳台碩』之家族組織,每年定期春、秋二祭,共同來遙祭先祖,且傳承教化後代子孫。後代子孫謹遵祖訓,事業發達,子孫繁衍日益增多,遍佈於臺灣北部地區。
況且譜牒系由先祖先賢自安溪蒼美祖祠抄錄後,偕先祖朴商公率同族親及族譜來台,至今業歷經230年其派下子孫繁衍眾多,230餘年前先祖來台後一直也未見先祖修譜承續,譜牒不修宗族必失序,修譜乙事且攸關本家族之興衰。譜牒不修年久將失,族親移居臺灣各處,因年久失聯,造成諸多族親因此下落不明,故須聯合族親眾人之力,推動收集譜牒相關資料,前往大陸尋根祭祖的活動,歷經數年之努力及心血和各房宗長之配合,終於完成福建尋根祭祖2003年9月6日農曆八月初十踏上安溪縣蒼美中侖大宗祠祭祖活動及第一部譜牒修訂編纂的工作,實是祖上有德,幸甚之至。
祭祀公業 陳台碩科君派下裔孫 陳嘉明拜撰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十一日
臺灣開基始祖序
古語有雲:萬物之源始於天,人本之源始於祖。國家有國史,地方有縣志,家族有譜志。其理皆是相同的。陳姓之源始於舜,肇始於胡公滿,陳姓一族枝繁葉茂。數千年的繁衍,使得陳姓人氏遍及全華夏。其中,以潁川、汝南(今河南),下邳、廣陵(今江蘇),東海(今山東東南部與江蘇交界處)諸地及華南、台灣、香港、東南亞一帶最為族大枝繁。在臺灣,向有“陳林半天下”之說。這雖有誇張,但無不說出陳姓在台歷史之久,人數之多,遠非他姓所能比及這一事實。
潁川「南陳」台碩派陳姓之源始於舜帝,肇始於胡公滿,陳姓是以國之封地『陳』為姓,到西元前479年陳閔公亡國於楚,陳國其傳至20世,26代君王,歷時588年。其間,媯滿第12代隊陳完因避難於西元前672年逃到齊國,改姓田,其子孫世代任齊國的大夫,卿,相,至10世孫田和,奪取薑姓齊國政權,建立了田氏齊國,又傳8君184年,至16世孫田建時,被秦始皇所滅。田建有三個兒子,其三子田軫出逃,後遷居至潁川受封「潁川侯」,恢復陳姓,子孫尊奉其為潁川始祖。此後在中原瓜瓞連綿,生齒甚眾,發展成為名門巨族。
據陳氏族譜及有關史書記載,自陳國發生內亂至亡國,陳氏有幾次外遷,繁衍昌盛的屬陳軫為始祖的潁川陳氏。陳軫的四世孫陳原有4子,其長子陳寔字仲弓東漢時人,在陳氏族系中是個很關鍵的人物。陳寔的6個兒子也很有名望。其長子陳紀,四子陳諶與陳寔合稱三君。
潁川陳寔後裔陳忠之子陳邕,唐中宗時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擠,遷至福建同安,又遷徙至漳州南廂山;其子陳夷行,唐文宗時任宰相。陳邕的裔孫洪進,宋初曾任宰相,封南康郡王;其兩個兒子文福,文灝分別任泉州刺史,漳州刺史,此後子孫興旺,在福建發展成為“太傅派”陳氏,尊陳邕為“南院”或“南陳”始祖。南陳派開宗始祖邕公六世孫全喜,唐時官居開府儀同三司,勳號上柱國,由閩南再次遷入唐都,子孫賢達。喜公五世孫蠲,官居禦史中丞兼國子祭酒。六世孫洪義任中軍校尉,厥子弘元,號校尉。
校尉公於五代十國連年兵荒馬亂時期的後周顯德三年(西元956年),由河南光州固始縣入閩抵永春,先住居儒林街,宋初擇於小岵南山之麓結茅居之。校尉公出自閥閱世家,素負開疆辟土之才能,別有後稷劉之遠志,在小岵披襟斬棘,掃除荒穢,擇地屯田,開創基業,繁衍宗支。公歸仙之後,葬在永春石鼓寨山麓(今仙林堂後)。祖墳閱世久遠,傾頹荒墜,清道光五年重新墳式,並勒石墓碑“校尉陳公祖墳”。世歷滄桑,風雲變幻,墳式損壞,拜埕被仙林堂佛廟用於建屋,視野受阻,於西元2002年遷回小財飛鳳山重建新墳。
南陳派永春小岵南山始祖校尉公之裔孫公奭公生二子長子名諱祖字昆祿、次子名諱祐字昆實,昆實公即我派洋山之始祖也,先與昆祿公移居清溪常樂裏建口下樓住再移居龍興迨後,昆實公與子天舉移居還集九漈湖板住後洋山鄉後井格頭垵既。而昆祿公仍居龍興南山蓋因小姑南山而帶名也。昆實公之次子陳天舉自行舉家移居遷往安溪倉美自成一系,業即是「倉美始祖」。
我族『台碩公派』之肇基始祖台碩公。今吾族來台始祖肇褒字獎銈別名朴商公,係為台碩公傳下玄孫,福建安溪縣蒼美堡人氏(今福建安溪縣虎邱鎮文美村)於乾隆三十八年(西元一七七三年)農曆八月初十,與父文浚公及兄弟族人一同自福建安溪故居舉家東渡遷徙台灣臺北六張犁定居,遂奉祀台碩公為台灣開基始祖。播遷來台至今已有二百三十一年,自台碩公始祖迄算至今已傳子嗣歷壹拾伍代,子孫繁衍枝繁葉茂,約有近萬人之眾,但是部分派下族親皆因久未聯繫或遷居它處而斷了音訊。
「祭祀公業陳台碩」係由來台先祖傳下子孫;興、起、科、甲四輩子孫共計四十二房三十九份,於日據時期共同集資發起成立,「祭祀公業陳台碩」傳承至今已歷百餘年之久,並於民國七十年間在公產土地上興建『台碩堂』祠堂一座佔地百餘坪,供派下族親祭祀,聯誼之場所。
【摘自陳氏祖譜文獻資料】派下裔孫陳嘉明整理
祭祀公業陳台碩(台碩堂)沿革誌
台碩堂籌建於民國七十年間,由本公業前任管理人陳阿蕙女士發起,與本公業各派下族親,共同籌備興建乙事,並擇於現址臺北市信義區富陽街十九號,建地約一百四十餘坪,總建築面積約五百四十餘坪,於民國七十二年初發包交於公業族親陳福山負責興建,於民國七十三年正式完工落成啟用,本公業規劃為五樓公寓大樓,五樓現為公業祠堂,廳堂奉祀家族先祖三神位:
居中廳為十二世祖台碩公暨德配王夫人暨發起設立本公業之四十二位先祖。居左廳為十四世祖徽師公暨德配廖、張二夫人暨十五世祖文焌公暨德配王夫人。居右廳為肇褒公暨德配王夫人及肇褒公之派下子孫。
四樓為公業辦公室,地下室一處,店面四間,其餘皆為公寓住家,今除四樓辦公室,五樓祠堂公業自用外,其餘皆出租收益,以此為公業收益,作為公業祭祖及舉辦活動和公業事務之經費來源。
今公業之族親,皆為南陳一脈相承之血緣關係,吾感深恐年代久遠,族裔間不僅與故里族親日疏,且後世子孫在長久不相往來下,更難知悉祖籍之本源,公業每屆春、秋二祭,由各房宗親輪流擔任主祭,惟拜祭有所,子孫未臨,實有數典忘祖之虞,遑論敦親睦族之義,為求慎終追遠,報本思源,進一步維繫血源間之情誼,公業祠堂猶如根脈般,子孫世系相承,枝葉茂盛交錯漫延,亦不斷續,使我宗親祭拜有時,奉祀有所,藉此為根據地無形之中更加凝聚宗親們的向心力。
由於公業祀產及祠堂疏於管理,造成公業屋宇年久失修,派下子孫日漸疏遠,彼此不相往來,臨街相視,亦不識吾族親,吾恐此下去實非本族之幸事,實有愧於列祖列宗,況且譜牒自先祖朴商公率同族親來台後,業歷經二百三十年其派下子孫繁衍眾多,族親移居台灣各處,因年久失聯,造成諸多族親因此下落不明,未見先祖修譜承續,譜牒不修宗族必失序,吾因感事態嚴重,且攸關本家族之興衰,故隨即向族親說明,聯合族親眾人之力,推動管理人改選及收集譜牒相關資料,歷經十二年之光陰及心血和各房宗長配合、協助之下,今幸蒙祖先庇佑,終於在九十年農曆十一月十六日本公業管理人順利改選,並且正式成立『祭祀公業陳台碩祀產管理委員會』,委員會設主任委員一人、總幹事一人、財務委員一人、總務委員一人、監察委員三人,一改舊往之管理方式,希為日後建立制度,藉由公業組織之運作,有效管理公業事務及祀產之維護,公業對於日後會務之運作及管理,除依舊例如期舉辦春、秋二祭之祭祀活動。
一則表達孝思,闡揚祖德,揚善修睦,增進族親間之互動與情誼,二則針對本公業日後規劃及發展,期以敦親睦族,制定規範傳承遵循,並計劃運用公業現有經費及增加現有公業收益,利用有限資源,舉辦旅遊或聚餐聯誼之活動,增加族親互動促進彼此之情誼,並且制定派下員福利辦法制度及發放標準,三則當務之急首在族譜之修整,以此匡正宗族世系之延續,四則為制定公業規約書及有關辦法及規定,『本公業祠堂』藉此而成派下族親們之精神象徵,進一步維繫血緣的感情,達到敦睦宗誼之效果,宗祠之功,至此益見其偉。
祭祀公業 陳台碩科君派下裔孫 陳嘉明拜撰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四月一日
祠壁上律詩二首
岐山卜宅奠高曾,沮豆馨香世代承,大帽加時冠帶肅,前溪流處藻蘋登,
南崗脈厚基鞏固,穎水源深浪沸騰,卻借天鼓為報捷,高車駟馬耀雲礽。
攜筇攝屐到岐山,入望高低雉堞環,一帶溪汀浮鶴渚,四圍屏障映螺鬟,
顧家猶識詩書好,遺俗應知稼穡難,大乘金剛頻笑我,君今夢裡又偷閒。
又聯二對
潁水分支源遠流長藍水無非穎水、
岐山發脈崗相聯斷岐山即是南山。
屏列岐山青山不老、
帶環藍水綠水長存。
南陳宗親網 - https://goo.gl/kDpxuy
南陳宗親網 - https://goo.gl/SQ9Y5X
------------------------------------------------
臺灣陳氏大宗祠德星堂
2008-09-22 15:20
  創建年代:清咸豐十年(1860年)
  祠堂地址:臺北市建成區寧夏路二十七號
  由臺北後火車站步入大圓環,再順寧夏路方向走去,在蓬萊國小前右轉進到平陽街,左首即為陳氏大宗祠。門牌雖仍為寧夏路,出入卻要在平陽街;大門柱上分挂兩塊牌子,一為“財團法人陳德星堂”,另一為“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
  陳氏大宗祠主祀聖祖舜帝重華公。陳氏姓源,出自媯姓,虞舜之後。帝舜為黃帝八世孫,以大孝著稱,歷傳凡一百五十余世,後裔得姓除“媯汭五姓”:姚、虞、陳、胡、田之外,尚有袁、王、孫、陸等二十幾個姓氏,因而組成至孝篤親舜裔的宗親團體,陳氏大宗祠大殿,亦稱“舜帝殿”。
  帝舜三十四世孫胡公滿,封于陳,稱陳侯,卒謚胡,故曰陳胡公,為陳氏開山得姓始祖。胡公四十八世孫,舜帝八十一世孫陳寶,東漢時為潁川侯,被尊為潁川始祖。舜帝九十三世孫陳元光,宋封廣濟王,官太子太傅,後封忠順王。臺灣陳氏大宗祠陳德星堂既共同奉祀上述列祖及其夫人。如:潁川始祖陳寶暨德配荀夫人,開漳聖王陳元光暨德配種夫人,忠順王陳邕暨德配趙夫人等神位。陳氏郡號多達六個,但以潁川的後人最眾,郡名潁川,故地在今河南省境,是大多數陳姓人家的望出地,但潁川的“潁”字,今多被誤寫為“穎”、“颕”、“颎”,正確的寫法應如德星堂所刻之“潁水神鄉”的潁。
  清咸豐十年(1860年),舉人陳維英于掌教宜蘭“仰山”、及艋舺 “學海”兩書院之餘,每念臺灣本島缺少陳氏宗祠,拜祭無所,譜牒不修,恐有數典忘祖之虞,乃思在其私宅——大龍峒老師府,奉祀陳姓先祖三神位。光緒十八年(1892年),族人捐錢出力,鳩工於舊臺北城內文武街文武廟之東鄰,興建德星堂一座,這就是陳氏大宗祠之肇始。
  太丘長陳寶子侄,向以孝賢聞名,當年訪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歲星,歲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星。太史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內有賢人聚”。族人遂有以“德星”或“德聚”為堂號者,臺北市陳氏祠堂也因此命名“德星堂”。在臺南市永福路另有一座陳氏家廟,叫做“德聚堂”。
  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臺灣割讓給日本,臺北文武街宗祠土地被強行徵用為武德殿,及建造臺灣總督府,陳氏祠堂等同遭拆除。族人頓時祭拜無所,嗣經不斷地據理力爭,日本人始同意以大稻埕寧夏路現址土地交換,於是在民國元年動工重建新祠,歷時兩年方告落成,除了恭迎先祖三神主歸座外,並再進奉聖祖帝舜重華公。當時的臺灣總督,還贈匾一方“漢唐柱石”以為紀念。
  德星堂重建後,復經兩次大修,一次為民國二十四年,一次為1956年。第二次大修完成時,陳辭修先生,特書匾“紹德貽徵”存念。溯自奉祀、建祠,以迄重建現祠,已屆滿一百二十七週年。這在臺灣固然不是最古老的一座祠堂,卻是最壯觀的家廟之一。
  臺北陳氏祠堂,是由著名工匠陳應彬主持設計建造,且為陳應彬早期的代表作;坐落于臺中市國光路的林氏宗廟,亦是彬司傑作。陳氏祠堂整座殿宇美輪美奐,格局特殊,為兩殿兩廊兩護室式,三川殿面寬三間,入口石雕龍柱一柱盤抱雙龍,這種格局雙柱盤雙龍景觀,在臺灣尚屬首次出現。前殿於民國三年才完工,是兩層式太子殿,本地也是不多見。其後點金柱刻,有光緒十七年(1891年)石柱,顯為未遷建前的舊物。祠堂最大的特色,是三川殿假四重,即歇山式假四垂頂,排樓面直頂上簷,架內二通三瓜,形式嚴謹具有美感,各重建結構之構材飽滿有力,此即陳氏宗親不惜鉅資,遠自福州聘請名匠,並自內地採購建材,精心砌築出的傑作。
  陳德星堂佔地二千二百餘坪,是四合院式建築,左右加蓋外護各一排,堂皇巍峨。光復之後,在大埕上又添建照墻和大門,以壯觀瞻。堂內保有之匾額楹聯,多出自遜清先賢裔孫手跡,古色古香,嘆為觀止,誠屬固有文化之寶藏。
該堂懸于門旁或樑柱上的對聯、楹聯,俱為佳作。茲抄錄前人所撰者十幅,以供清覽。今人所獻者為數更多,不及備載!
  △神龕第一聯
  補聞喜,遷太丘,惠露光風周兩地;
  辟漳州,建南寺,負扆仗鉞壯韆鞦。
  △神龕第二聯
  其事業,由六經得來,詩書禮樂,易象春秋,將相動名歸道德;
  大學問,從五倫做起,孝弟節廉,仁義忠信,聖賢訓誥炳日星。
  △大殿楹聯第一聯
  箕裘令子,袍笏文孫,潁川郡,鳳毛世胄;
  南國旌旄,東宮衣缽,李唐時,虎拜玉庭。
  △大殿壁聯
  德澤紹虞廷,世代流芳,封王封侯昭郡國;
  星辰聚奎府,瑞光遠映,為將為相耀漢唐。
  △大殿楹聯第二聯
  太邱道廣,為世儒宗,唐代繼名賢,緯武經文,續者鷹揚開鉅都;
  潁水地靈,蔚茲望族,稻江崇廟祀,承先啟後,謀貽燕翼樹宏基。
  △大殿門聯第一聯
  文范古儒宗,當涂瀛林,三長齊譽;
  神堯老柱國,開漳築寺,二傑同祧。
  △大殿門聯第二聯
  史稱漢末高賢,太尉司徒,群公讓位;
  天毓吾家名世,將軍宮傅,亙古齊光。
  △大殿前廊楹聯
  道德冠公卿,禮義化強梁,炎漢出群重望;
  將軍知州事,太傅加王爵,皇唐破格殊恩。
  △丹墀楹聯第一聯
  開喜太邱沾雨露;
  開漳南院薦秋霜。
  △丹墀楹聯第二聯
  季漢鬥山唐柱石;
  東瀛流派潁淵源。
  △丹墀楹聯第三聯
  三君翊漢光喬梓;
  二阮扶唐駕竹林。
  △丹墀楹聯第四聯
  潁川郡,父子三傑;
  漳江軍,叔姪二難。
  △前殿廊楹聯第二聯
  太史奏奎府,流輝五百里,賢人匯萃;
  △前殿門聯第一聯
  奎府聚五星、地府人瑞;
  漳州開二閣,名冠皇唐。
  前殿大門這一幅對聯,其掌故很有意思。按寧夏路過去是山地平埔族雞母萃社之故地,日據時代把雞母萃改為奎府,故聯句上才有“奎府聚五星”,大殿古匾亦有“星聚啟祥”等字樣。至於“漳州開二閣”等文詞,當指唐朝開拓漳州的陳元光。臺北的陳姓,祖籍隸屬泉州府者佔大多數,而德星堂既以全臺陳姓大宗祠為號召,自不得不將漳州府陳姓包容其中。
  陳姓宗支遍佈海內外,居住在臺灣地區者,根據1978年統計,既達185萬餘人,約佔全臺灣人口的11%,為此地第一大姓。所以臺灣民間有句諺語,有道是“陳林半天下”,一點也不差。散居各地的陳氏宗人,深深體念“服雖盡而長幼自如,屬雖疏而宗盟不改”之義,都能踴躍前來祠堂,參加春冬祭典。春祭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冬祭則為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屆時只要是陳家一分子,不分男女老少,也不論籍貫宗派,大家聚集一堂,頂禮膜拜,充分發揮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尊宗敬祖、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誠如德星堂右邊門聯所説“萬派眉源,千枝一本”,到了祠堂,頂著子孫燈鬥的的“陳”字,大家都算是一家親。
  臺灣陳氏大宗祠德星堂,已成為海內外陳姓宗親之精神堡壘,而且是唯一的“舜帝殿”,建祠歷史悠久,為三級古跡。
--------------------------------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7日電)台北市都委會今天表示,支持台北市政府將三級古蹟「陳德星堂」劃定為保存區,並儘速研擬細部計畫,以達共生和公共化。
都委會今天進行第670次大會,審議計畫案有3案,包括中華路商業區細部計畫案、大同區陳德星堂古蹟保存區主要計畫案,以及萬華區中興國小計畫案(公營住宅)。
「陳德星堂」為台灣最具規模的陳氏宗祠,也是唯一具有古蹟身分的宗祠。由於其kid teacher於光復後劃設為蓬萊國小用地使用,原擬辦理徵收,後經堂方爭取後,計畫區內建物由內政部公告為古蹟,由北市辦理保存區都市計畫變更。
都委會報告指出,變更計畫範圍為寧夏路及平陽街交叉口東北側街廓內,土地使用分區為公共設施國小用地,計畫擬將古蹟坐落土地及周邊共4筆土地變更為保存區,共計35Guidance22平方公尺,同時透過古蹟容積移轉機制,保存維護文化資產建物和保障土地所有權者權益。
台北市副市長兼會議主席林欽榮表示,此為三級古蹟祠堂且有10個姓氏在內,陳情人希望容積移轉以做為結構性需求,此案非分裂式保存,應建立管理機制,以達共生和公共化。
都委會表示,樂觀其成並支持三級古蹟陳德星堂變更大同區蓬萊國小用地為保存區主要計畫案,並要求北市府應儘速研擬出細部計畫,就使用管制、未來如何與蓬萊國小在建物配置、地景紋理及管理維護等層面共榮共生。
另外,有關北市府擬變更萬華區原中興國小文教區為住宅區計畫案,其位於萬華區洛陽停車場及市民運動中心南側,面積近4000平方公尺,原為中興國小校地範圍,北市府為配合內政部「社會住宅中長期實施方案」,優先domestic discipline擇定此區辦理公辦都更。
都委會說,由於此計畫將作為協助萬華區都更中繼住宅用,以帶動西區門戶計畫各項方案,預計於民國107年底完工,後續將就相關議題邀請專家學者和當地居民溝通討論,於3個月內提送資料續審
-------------------------------------------------
老友李老師退休後的重心工作之一是參與「台灣李氏宗親會」之聯誼與尋根之探討、論述,至今有極大的收獲與成就感。
根據內政部所發佈的資料顯示,台灣排名前十大的姓氏為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以及楊。而排名第一的陳姓似乎不常聽聞有何聯誼、祭祖等活動,似乎不合常理。
以前就曾看到媒體報導在台北市有一陳氏宗祠,名曰「德星堂」,它位在有名的寧夏路夜市路段,屬大稻埕商圈範圍,今特實地探訪,以償多年來的好奇。
又名「陳氏祖廟」的德星堂係於光緒十八年(西元1892年)由陳氏族人集資興築,選定舊台北城內文武街文武廟東臨。日人據台後,徵收宗祠土地建總督府(今總統府),族人力爭,始獲同意交換大稻埕下奎府町的陸軍用地(火藥庫)重造,即今寧夏路27號現址。新祠所用建材均來自中國。其後又有二次重修,但大致維持原貌。
佔地千餘坪的陳德星堂予人富麗堂皇、一塵不染的感覺,1955年附設德星幼稚園,1981年由台北市文獻會列入三級古蹟保存。堂內奉祀陳氏三先祖神位,每年農曆二月十五及十二月十五由宗親舉行盛大團拜,平日則由工作人員例行燒香祭拜。
德星堂的地址雖然在寧夏路,但大門卻在平陽街
蓬萊國小緊挨著德星堂,是個歷史悠久的學校,目前校舍均已改建,已無昔日古樸風味。
大稻埕早在百年前就已商業鼎盛。
根據考究,陳氏祖先為舜帝(陳重華),故此祠堂亦稱舜帝殿
牌示解說
祠堂正面
堂內祀奉的列祖及牌位(最前面為媽祖神像,也在此佔有一席之地)
兩千多年前舜帝長此模樣?不知其長相是如何流傳下來?
全台僅有的錫燈。
右廂房為辦公室,幼稚園小朋友在堂內走動。
日據時期的石燈。
圍牆及庭園。
----------------------------------------------------

陳德聚堂 ---- 台南最早的祠堂 (三級古蹟) 
10 (1)11 (1)12 (1)13 (2)14  
陳德聚堂
陳氏宗祠
台南古蹟
台南市中區永福路二段152巷20號。
【三級古蹟】(免費參觀)
在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與民權路二段中間的小巷中,有一間「陳德聚堂」,建於1664年(明朝永曆年間),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為三級古蹟。
(正門)
「陳德聚堂」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為鄭成功部屬右先鋒鎮陳澤的府邸,另一說為東寧總制使陳永華府邸,以前者史證較強。(後說應為連雅堂撰《台南古蹟誌》之誤)
陳澤(1617~1674年),字濯源,從小喜歡游泳,練得一身好水性。後來成為鄭成的手下大將,曾經參與多場重要戰役,包含鄭成功北伐南京以及擔任征台先鋒趕走荷蘭人,因功晉升為右先锋镇,後來因病過世。
(大廳)
清廷征服臺灣後,陳氏後人將府邸修建改為陳氏家廟,又稱「陳德聚堂」,供奉穎川陳氏祖宗牌位,為全台陳姓重要的宗祠,也是台南最早的祠堂。裡面也包含鄭成功的參議(軍師)陳永華的牌位。
陳永華(1634~1680年)是鄭成功的參議(軍師)。據說在鄭成功反攻大陸失利後,命陳永華組織江浙閩一帶的英雄好漢成立「天地會」(即洪門),繼續反清復明的志業。由陳永華擔任總舵主,化名陳近南。也就是金庸筆下的:「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鹿鼎記》
(保存當年的一些建材及裝飾)
這是一間閩南式傳統的四合院建築:前落門廳,後落正廳,兩側有護龍(長廊),中庭有天井。
(左護龍)
1895年日軍據台之後,「陳德聚堂」被日軍佔用。1945年時遭到美軍轟炸損毀嚴重,1949年光復後重建。2000年時再經過古蹟整建,成為今日的樣貌。
本建築並不在大馬路邊,而是在巷弄裡
[台南旅遊] 陳德聚堂 ---- 台南最早的祠堂 (三級古蹟) 540 @ 貓大爺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42u3Ce
-------------------------------------------


達觀情懷繫北台 | Facebook

2021-04-18_224127


【重建一百一十週年特輯-4】族內的公民社會養成
從日治時期以來,每年春季大典的福飲之前,皆會於中庭召開派下員宗親大會。會中董事長、副董事長、常務監事、各組主任、總幹事,需向會員報告年度事務、預決算開支等,並聽取宗親意見、回覆問題。
你或許會覺得,這種會議通常不會有所討論,僅是行禮如儀,然而就過去報紙報導、會議記錄,以及耆老們的回憶,宗親們可是發言踴躍,時時出現火花。這樣的民主討論氛圍,立基於日治時期陳氏宗親對公共事務的廣泛參與,除卻許多人出任公職,也有宗親參與社會倡議運動,如擔任過董事的陳春金,就是台灣文化協會的要角。
照片中立於主席台發言者,是時任的常務董事兼總務主任陳有輝,父親是艋舺知名仕紳陳其春。畢業於台南商業專門學校後,在總督府任職,不過其又赴日本大學法文學部法律系進修,成為了執業律師,曾擔任台北律師公會副會長。
擁有法律背景的陳其春,深知制度、財務管理對宗祠的影響,因此在民國三十八年接下派下敦睦會長後,就開始推動德星堂改組為財團法人,相關規章、制度等皆出於其手。而德星堂也正是於民國四十一年正式立案,成為台灣最早的財團法人之一。
台灣能夠民主化的基礎由何而來?就是建立於此種日常對公共事務的熱忱與責任,雖然於戒嚴體制之下,仍不惜在有限的空間中實踐,使民主的意識深植在每個人的心中。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83790945927781/permalink/597809991192541/

190739745_759455628073835_6825399105047899593_n


190888117_759454841407247_2138530945338032775_n189718642_758366878182710_7382488714669215807_n


214077188_2895281287351436_5049443429006558444_n217872537_2895281237351441_5556478352599510191_n214522036_2895281204018111_1385011232485795970_n217724464_2895281220684776_2647463306137035317_n

號稱北臺灣最大尺寸的錫人,造價竟與三川殿的雙龍石柱相同?
並不產錫的臺灣,竟因為這對鎮殿之寶,開啟了各大廟宇搶做錫人的風潮?
德星堂的正殿有一對錫人燈,為北部珍貴的錫藝精品,每每有參訪團必定會加以參觀,可謂本堂的鎮堂之寶。其形貌為一天官騎在大象之上,首持寶瓶荷花,寓意「太平之象」。但由於台灣並不產錫,根據出土石碑的記載,這對錫人為大正三年所造,且所費不貲,共花費金五百圓,由十名宗親合獻,與三川殿的雙龍石柱相同造價
而後德星堂的錫人造成大龍峒、稻江地區各大廟宇間的一陣風潮,軒社、信士也相次打造錫人燈奉獻。每座錫人燈各有特色,依照所奉祀的主神而有坐騎、站騎,及手持物的不同。所費不貲、工藝精湛的大型錫製錫人,也因此成為了大稻埕繁華的象徵。
保安宮為一上古時期樣態的童子,身著葉衣、騎於瑞獅(一說麒麟),係配合保生大帝、神農大帝的醫神神職,乃大正九年由平安樂社眾藝員敬獻。
慈聖宮的錫人燈也是大正九年所製造,不過樣態為一笑容開懷的童子,身著大袍、張袒胸肚,手持元寶、荷花,頗有之意。而其腳踩鰲首,則是配合媽祖的海神神祇
法主公廟雖然製造年代不詳,不過推測為日治中期的作品,由旅居廈門的僑民所獻。樣貌與慈聖宮相仿,但因有修復的緣故,比較缺乏古韻。
附上四座錫人的照片,你猜得出來哪座是屬於哪間廟宇嗎?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31058463865524/permalink/2599437813694244/

陳德星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6 (1)5 (3)2021-07-14_0954308 (1)7 (1)

陳德星堂的歷史,可以說是近代台灣史的縮影:
清末,大龍峒舉人陳維英掌教宜蘭仰山書院及蜢舺學海書院,有鑑於陳姓宗親自唐山來台日多,且台灣本島缺少陳氏宗祠,不方便祭拜且日久後子孫恐數典忘祖,最早於其私宅大龍峒老師府,奉祀陳姓先祖三神位。直到光緒十八年(1892年)其族人捐錢出力於台北城城內文武街文武廟之東鄰建立德星堂。
當時台北城(今日的城中區)剛剛落成(1884)不到十年,依照清政府的規劃,城內陸續動工的文廟、武廟、城隍廟、天后宮、淡水廳、台北府、布政使、台灣巡撫等衙門也陸續落成,正式成為全台北甚至全台灣的宗教與政治中心。德星堂建立在文武廟之東鄰計有前殿、正殿、後殿等前後共達三進,左右各一護龍之規模,其顯耀的地位無人能及,據說風水位置正好在台北城七星陣之中。
不過光緒二十一年(1895)六月,日軍在辜顯榮導引下,不費兵卒之力占領了台北城,德星堂也被日本人徵用為武德殿。後來日本人的去中國化政策,將文廟、武廟、城隍廟、布政使、台灣巡撫衙門等中國式建築一一拆除,改建新式建築,在文武廟之東鄰的陳氏祠堂也遭拆除,準備在德星堂這邊興建台灣總督府。經過陳氏族人據理力爭,日本人才用目前大稻埕下奎府町(寧夏路現址)陸軍用地交換,於大正元年(1912年)建新祠,由台北名匠陳應彬負責建造設計,兩年後(1914)完工,當時的台灣總督,還贈匾一方「漢唐柱石」以為紀念(目前該匾仍高掛正堂之上)。不過新建的德星堂雖然規模縮小只有兩進沒有了後殿,但仍是清代閩南式建築風格。
假如沒有日本人這一攪和,陳德星堂可是坐落在目前總統府的中樞地段上!陳德星堂移下奎府町後故事並沒有結束,到了民國年代,陳德星堂連下奎府町都差點無法立足。
1945年日本戰敗改由另國民政府接收,又經歷了一次去日本化的運動,下奎府町改成下奎府中街,1947年年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將改不到兩年的台北街道名稱全部改為以中國地名為主的街名,陳德星堂附近改叫寧夏路(寧夏省)、平陽街(山西省臨汾的古稱平陽)、太原路(山西省太原)。
國民政府時代的都市規劃,陳德星堂的土地整塊地被規劃成蓬萊國小用地。我的母校蓬萊國小原本是很美麗的日式紅磚瓦建築,不過在我小學低年級的時候,那個校長一頭熱的改建,堅持校舍老舊得拆除重建,到小學五年級就拆光光啦。記憶中陳德星堂附近也都是低矮的民房,台北市政府分別於民國66、68年第一、二期徵收陳德星堂與附近的土地,祠堂本身土地被列為第三期徵收用,目標就是把陳德星堂徵收掉以擴建蓬萊國小用地,就在這危急存亡之際,民國74年(1985年)8月19日內政部核定公告為文化三級古蹟。關於土地徵收的部分,陳德星堂向市政府提起訴願、再訴願、皆無效被駁回,最後行政法院於民國80年3月7日判決陳德星堂勝訴。不過台北市政府仍然不放手(看來比日本人還狠)不發還土地所有權狀,竟然在七年半後的民國87年(1998年)11月(陳水扁市長卸任前),才發還土地所有權狀。
到了21世紀,很會拆古蹟的台北市馬市長斥資新台幣八千多萬元、兩千八百多萬元整修建成圓環、更新寧夏商圈,又以陳德星堂名義弄了一個「台北市大同區陳德星堂保存區細部計劃及周邊地區都市設計管制計劃」,陳德星堂週邊都市設計管制引發當地居民恐慌,看來陳德星堂的故事還沒結束...... 
正殿保存的錫製花瓶,燈臺,大象座騎雕塑品,也都全台灣罕見。
正殿子孫燈斗大的「陳」字
正殿內精緻木雕為陳應彬早期的代表作
寫著寫著又是凌晨兩點,矮鼓師---陳世仁老師的部分就下回再寫吧......
Photo by JOE , 2009.03.01 Canon EOS-450D
整理一下德星堂的歷史:
1860年,大龍峒舉人陳維英在於其私宅大龍峒老師府,奉祀陳姓先祖三神位。
1892年,台北城城內文武街文武廟之東鄰建立德星堂。
1895年,日軍在占領了台北城,德星堂也被日本人徵用為武德殿。
1912年,換地建新祠,於下奎府町由台北名匠陳應彬負責建造設計。
1914年,竣工,成為外觀兩進包含前殿,正殿,兩護龍。
1977年,台北市政府第一期徵收陳德星堂與附近的土地。
1985年,內政部核定公告為文化三級古蹟。
1991年,行政法庭判決陳德星堂勝訴。
1998年,台北市政府才發還土地所有權狀。
2005年,台北市政府改推「台北市大同區陳德星堂保存區細部計劃及周邊地區都市設計管制計劃」
再訪陳德星堂 歷史篇 @ Blue JOE Photo Diary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ecs14b


陳德星堂-臺灣宗教文化地圖-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H2019PA00971_1280_960 (1)

陳德星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tyVGz
陳德星堂三川門假四垂屋頂為陳應彬所擅長的設計
資產類別: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27號
公告日期:公元1985年08月19日
創建/起源年代: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
攝影者:
經 緯 度:121.51592,25.05569
指定/登錄機關:臺北市
公告文號:七十四台內民字第338095號
資產保存者:財團法人陳德星堂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主題導覽
陳德星堂為臺北陳氏宗親宗祠,原址位在清朝臺北城內文武街文武廟東鄰,日本政府擬在陳德星堂土地範圍建立臺灣總督府,於是以現址土地與陳氏宗親交換,陳氏宗親集資在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興工重建宗祠,重建由臺灣知名木工匠師陳應彬(西元1864-1944年)承攬,在大正3年(西元1914年)竣工。
陳德星堂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二落二廊及二護龍之建築格局,面寬為七間,中軸主體建築面寬三間,為典型「七包三」的型式,三川門的龍柱為全臺較早出現雙龍式龍柱,三川門的屋頂採假四垂型式,屋頂高低錯落,使建築立面顯現得更加氣派華麗,三川門的建築木結構展現木結構之力學美感,陳德星堂可說綜合了名匠陳應彬的匠藝精髓。
發展源流
陳德星堂又稱陳氏大宗祠或舜帝殿,地方俗稱為陳祖厝。陳姓之淵源,最早出自媯姓,周武王滅商後封舜的後裔媯滿為陳侯,媯滿逝世後諡號胡,後曰陳胡公,被後世封為陳氏始祖,至魏晉南北朝時期被陳宣帝追封為穎川侯,尊稱為穎川始祖。陳德星堂創建於清朝咸豐10年(西元1860年),「德星」為堂號,源自清朝時期舉人陳維英在大龍峒老師府供奉三座祖先的神位,神位分別是漢太丘長穎川郡侯文範公暨德配荀夫人、唐開漳將軍忠毅文惠廣濟王元光公暨德配種夫人、唐賜進士出身太子太傅忠順王邕公暨德配趙夫人,每年由各地陳姓宗親輪流祭拜,至清朝光緒18年(西元1892年)陳姓宗親在臺北城內的文武街文武廟東鄰建立宗祠,供奉祖先神位。
日治後,原位於臺北城內文武街的陳德星堂改作為武德殿使用,祖先神位遷出,後來日本政府欲在陳德星堂土地範圍建立臺灣總督府,於是以大稻埕下奎府町的陸軍用地交換,陳氏宗親籌資在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興工重建宗祠,並委由名匠陳應彬承攬,於大正3年(西元1914年)竣工,重建後陳德星堂迎請三座祖先神位入祀,並加祀陳姓始祖舜帝。
陳德星堂竣工後,又歷經數次整修,第1次為昭和10年(西元1935年),第2次為民國45年(西元1956年),第3次為民國87年(西元1998年),最近一次整修則是在民國96年(西元2007年),歷經6年的修復工程,在民國101年(西元2012年)竣工。
陳德星堂的二護龍目前作為德星幼稚園的教室、老師辦公室以及董事長辦公室使用,德星幼稚園的前身是創辦在大正6年(西元1917年)的愛育幼稚園,昭和16年(西元1941年)再辨培育幼稚園,民國35年(西元1946年)辦理德育補習班,民國44年(西元1955年)設立規模較完備的德星幼稚園至今。
主要特色
陳德星堂的建築方位為坐東北朝西南,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二落二廊及二護龍之建築格局,二落即三川門與正殿,二廊即連接三川門與正殿的廊道,二護龍是左右護室,建築左右對稱,是典型傳統漢式中型寺廟建築的平面配置。主體建築前方設置前埕,三川門正前方立有一座照壁,照壁之內闢有庭院,主體建築的左側建造門樓。
陳德星堂的結構牆體均採磚石造,建築構造為抬樑式構造及硬山擱檁承重牆系統混合,三川面寬三開間,三川門的牆面以石材組成,檐口柱為全臺首次施作的一柱雙龍式龍柱,屋頂採假四垂型式,所謂的假四垂是將「歇山式屋頂」跨在「硬山式屋頂」上的構造,屋架進深共九架,屋頂鋪設素燒筒板瓦,屋脊為翹脊,屋脊佈滿剪黏。
正殿面寬三開間,作不裝設門扇之敞廳式,前後用六柱,前面二柱構成部口,簷口構架為一通疊斗柱棟架,疊斗柱頂起捲棚頂的雙脊檁,檐口柱為八角石柱,中央點金柱棟架架內採三通五瓜疊斗式,但三通之上採用斗座草,後面二柱為神龕,全部進深共十七架,屋頂採雙坡水應山單檐翹脊式屋頂,屋頂鋪設素燒筒板瓦,屋脊為翹脊。
陳德星堂的正殿分為正中、左昭、右穆三個神龕提供陳氏宗親進主安奉祖先牌位,使各地的陳氏後人來此上香憑弔,展現陳德星堂的公眾性質。正中神龕前的供奉太始祖重華公神像,左昭神龕前的供奉忠順王神像,右穆神龕前供奉開漳聖王神像,重華公即是帝舜。右護龍一室供奉掌土尊神與天上聖母。
陳德星堂保存不少歷史文物,重要的有清朝光緒17年(西元1891年)的古鐘,以及大正3年(西元1914年)各地方人士為慶祝陳德星堂竣工所敬獻的器物,包括署名眾裔孫的「德星堂」匾、日本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漢唐柱石」匾,署名陳悅記的供桌,擺放在正殿的人物帶騎錫燈,造型罕見、作工精巧,是臺灣重要的錫製宗教文物,這些儀禮器物塑造正殿的神聖氛圍,也兼具了陳姓家族歷史文化傳承的功用。
每年春祭為農曆2月15日、冬祭為農曆11月15日,依照古禮舉行三獻禮,場面隆重、肅穆。
陳德星堂-臺灣宗教文化地圖-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https://bit.ly/3wDhl5c

陳德星堂-臺灣宗教文化地圖-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