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0838569812020-09-24_20165115363038194914p2467n397153630382108175son99qr5153630381908484791q41s7153630381994109nsn38r76153630382056286onq4n6oo1536303818658o8noq13q33101000028386o6rqr290311q0006nr91ron7pnp731170006qs826s266r01311r0006nr5064522r1q3121000n0sonr8821025312400003r613179886p312200029sq1ps39r16q311r0006nr4s00rn28sn31170006qs8181s43sn93121000n0so8orp77pnr312400003r5sqro3p453312200029spsp5sqq6s4100r0w000000k65zq0BA6_C_750_35040q0003508175o6654p

楊阿苗民居,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江南鎮亭店村,為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為第三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時間為1991年4月17日[1]。
楊阿苗民居的歷史年代為清
亭店楊氏民居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crmaGg
泉州市亭店楊阿苗 - Google 搜尋 https://bit.ly/363ABzh
----------------------
楊阿苗民居「五梅花井」布局獨具匠心
楊阿苗民居坐落在鯉城區江南街道亭店社區,至今保存完好,仍由楊氏後裔居住使用。該民居為閩南傳統「雕樑畫棟皇宮式」民居之典型傑作,處處散發傳統文化的氣息,2006年被評為泉州市「十佳古民居」,2008年被公布為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被公布為省級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2013年3月被評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本報記者 王金植 陳小陽 文/圖
「五梅花井」布局獨具匠心
民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349平方米。門前有寬大石埕,圍以三面矮牆。外牆採用清水磚、礱石、輝綠石三種材料,形成紅、白、綠相間的色彩效果,充滿富貴氣的同時又略顯幾分書卷氣。
整座建築為三進五開間,帶東西廂房。沿中軸線北進有斗門、門廳、天井、大廳、後軒,每落大小廳和後軒的東西翼各有房間2間,天井兩側有櫸頭、通廊;設6個邊門通東西廂房;東西廂房各有獨立通外斗門,門內有花廳,廳後為臥房,並配有天井,各自成一獨立小庭院。
全部建築有大小廳堂(包括後軒)7間、大小房間(含櫸頭)26間、大小天井9個,以中軸主體建築為中心,兩翼布置小巧玲瓏的5個小庭院,這種獨具匠心的布局在當地被稱為「五梅花井」
整座建築為木石結構,房屋內外的牆上、檐下、壁間、柱頭和門窗裝飾著十分精美的木雕、磚雕、漆雕和輝綠岩、花崗岩石雕,工藝精巧。
18年建造「皇宮式」古大厝
楊阿苗故居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宣統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歷時18年,為菲律賓華僑楊阿苗所建。
楊阿苗,原名楊佳獎。清末,楊阿苗的父親離開家鄉到廈門謀生,因聰明勤快被一位華僑帶到菲律賓禮智省開墾種植園。積累了資金後,他改業經營菜仔店,兼收購當地土產苧麻、椰乾等,逐漸致富。後來楊阿苗旅菲繼承父業。亭店鄉親通過楊阿苗的引導,以及其他宗親的相互扶持,旅菲人數逐漸增多,最多時達600多人。楊阿苗發達後,這座豪宅應運而生。
摹刻名家書法藝術傑作
楊阿苗故居是院落式閩南民居營造技藝的典型。鯉城區文物保護管理中心主任吳琪祿說,該建築物本身的輪廓和造型具有雕塑的特性。在文化內涵上,既體現了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適應的封閉式主次尊卑尚禮氛圍,又讓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影響。牆面的紅磚拼貼和鑲嵌等建築風格,與歐洲起源於古羅馬的紅磚建築和西亞阿拉伯建築裝飾處理十分類似,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特別是廳堂壁垛摹刻唐顏真卿、宋蘇軾、明張瑞圖、清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書法藝術作品,在閩南民間建築中並不多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vo6qml.html
-----------------------
泉州楊阿苗故居在哪裡? 楊阿苗故居:楊阿苗故居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江南鎮亭店村,建於清光緒年間 -百科知識中文網 https://bit.ly/3cDGRPz
楊阿苗故居位於鯉城區江南鎮亭店村,建於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歷時13年,以建築堂皇富麗、平面布局獨到而聞名遐邇,富有閩南民居的特色。
楊阿苗故居(圖片來源泉州市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
中文名
楊阿苗故居
位 置
鯉城區江南鎮亭店村
時 間
公元1875-1908年
特 點
建築堂皇富麗
故居簡介
楊阿苗,名嘉種,菲律賓華僑,宅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宣統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歷時18年,三進五開間,懸山式屋頂,東西兩側各有護厝一組。屋前大石埕圍以三面磚牆,主體建筑前辟一大庭院,兩側的東西梢間與東西廂房之間又各自形成兩個直向小巧的庭院,俗稱「五梅花天井」。
整座建築顯得美觀大方,寬敞明亮。房屋內外的牆上、檐下、壁間、柱頭和門窗裝飾著十分精美的木雕、磚雕、漆雕、灰雕和輝綠岩、花崗岩石雕。採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細琢大量的珍禽異獸、花鳥游魚、山水人物、三國故事、博古圖案,廳堂壁垛摹刻唐顏真卿、宋蘇軾、明張瑞圖、清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書法藝術作品。整座建築富麗堂皇,在閩南民間建築中並不多見。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阿苗故居不僅以富麗堂皇的建築雕刻出名,建築細節中的雕刻、彩繪等也屬於閩南建築中的精品,在它的廳堂壁垛篆刻有唐代顏真卿、宋代蘇軾、明代張瑞圖、清代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藝術作品。可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長期影響,目前已出現多方面的病變,特別是最具藝術價值的建築表面裝飾彩畫病變非常嚴重。
藝術價值
楊阿苗故居是院落式閩南民居營造技藝的典型,其營造技藝集中展示閩南民居的特點、建築裝飾的精華和閩南文化的底蘊。主要的特徵是封閉而有院落,中軸對稱而主次、內外分明,以及藝術造型優美,雕繪裝飾豐富等特點。土木工程採用中國傳統建築的營造法式大木構架,連接處用榫頭穿卯眼。建築物本身的輪廓和造型具有雕塑的特性,建築裝飾則以閩南風格的石雕、木雕、磚雕、泥雕見長。在文化內涵上,處處散發傳統文化的信息,既體現了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適應的封閉式主次尊卑尚禮氛圍,又讓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影響。牆面的紅磚拼貼和鑲嵌等建築風格,與歐洲起源於古羅馬的紅磚建築和西亞阿拉伯建築裝飾處理十分類似,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泉州楊阿苗故居在哪裡? 楊阿苗故居相關簡介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62thnm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ky2g8v.html
----------------
泉州楊阿苗故居舊時富麗堂皇 雕刻彩繪尤為出彩
2016-10-27 由 閩南網 發表于文化
[閩南網]
楊阿苗故居位於鯉城區江南鎮亭店村,建於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歷時13年,以建築堂皇富麗、平面布局獨到而聞名遐邇,富有閩南民居的特色。
楊阿苗,名嘉種,菲律賓華僑,宅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宣統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歷時18年,三進五開間,懸山式屋頂,東西兩側各有護厝一組。屋前大石埕圍以三面磚牆,主體建筑前辟一大庭院,兩側的東西梢間與東西廂房之間又各自形成兩個直向小巧的庭院,俗稱「五梅花天井」。
整座建築顯得美觀大方,寬敞明亮。房屋內外的牆上、檐下、壁間、柱頭和門窗裝飾著十分精美的木雕、磚雕、漆雕、灰雕和輝綠岩、花崗岩石雕。採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細琢大量的珍禽異獸、花鳥游魚、山水人物、三國故事、博古圖案,廳堂壁垛摹刻唐顏真卿、宋蘇軾、明張瑞圖、清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書法藝術作品。整座建築富麗堂皇,在閩南民間建築中並不多見。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阿苗故居不僅以富麗堂皇的建築雕刻出名,建築細節中的雕刻、彩繪等也屬於閩南建築中的精品,在它的廳堂壁垛篆刻有唐代顏真卿、宋代蘇軾、明代張瑞圖、清代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藝術作品。可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長期影響,目前已出現多方面的病變,特別是最具藝術價值的建築表面裝飾彩畫病變非常嚴重。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p4mypbj.html
--------------
楊阿苗故居
楊阿苗故居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江南鎮亭店村,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歷時13年,以建築堂皇富麗、平面布局獨到而聞名遐邇,富有閩南民居的特色。
楊阿苗,名嘉種,菲律賓華僑,宅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宣統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歷時18年,三進五開間,懸山式屋頂,東西兩側各有護厝一組。屋前大石埕圍以三面磚牆,主體建築前辟一大庭院,兩側的東西梢間與東西廂房之間又各自形成兩個直向小巧的庭院,俗稱“五梅花天井”。
整座建築顯得美觀大方,寬敞明亮。房屋內外的牆上、檐下、壁間、柱頭和門窗裝飾著十分精美的木雕、磚雕、漆雕、灰雕和輝綠岩、花崗岩石雕。採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細琢大量的珍禽異獸、花鳥游魚、山水人物、三國故事、博古圖案,廳堂壁垛摹刻唐顏真卿、宋蘇軾、明張瑞圖、清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書法藝術作品。整座建築富麗堂皇,在閩南民間建築中並不多見。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阿苗故居不僅以富麗堂皇的建築雕刻出名,建築細節中的雕刻、彩繪等也屬於閩南建築中的精品,在它的廳堂壁垛篆刻有唐代顏真卿、宋代蘇軾、明代張瑞圖、清代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藝術作品。可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長期影響,目前已出現多方面的病變,特別是最具藝術價值的建築表面裝飾彩畫病變非常嚴重。
楊阿苗故居是院落式閩南民居營造技藝的典型,其營造技藝集中展示閩南民居的特點、建築裝飾的精華和閩南文化的底蘊。主要的特徵是封閉而有院落,中軸對稱而主次、內外分明,以及藝術造型優美,雕繪裝飾豐富等特點。土木工程採用中國傳統建築的營造法式大木構架,連線處用榫頭穿卯眼。建築物本身的輪廓和造型具有雕塑的特性,建築裝飾則以閩南風格的石雕、木雕、磚雕、泥雕見長。在文化內涵上,處處散發傳統文化的信息,既體現了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適應的封閉式主次尊卑尚禮氛圍,又讓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影響。牆面的紅磚拼貼和鑲嵌等建築風格,與歐洲起源於古羅馬的紅磚建築和西亞阿拉伯建築裝飾處理十分類似,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
泉州楊阿苗民居:凝固的故鄉魂
2018-09-07 由 福州新聞網 發表
精美的磚雕
■本期執行:東南早報記者 周湖健 賴小玲 通訊員 鹿鳴
泉州古城的味道,在於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所謂「八閩形勝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邦」是也。
泉州古城裡的閩南古代建築在中國南派建築乃至世界建築史上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是海內外鄉親魂牽夢縈的故鄉情結所在。
泉州市鯉城區江南街道亭店社區的楊阿苗民居,是院落式閩南民居的典型,其營造技藝集中展示了閩南民居的特點、建築裝飾的精華和閩南文化的底蘊。
本期「最閩南」,記者們走訪了楊阿苗民居,領略了一番這裡獨特的閩南建築風采。
民居內部充滿生活氣息
閩南韻味 意境清幽
坐落在鯉城區江南街道亭店社區的楊阿苗民居,總面積1349平方米,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宣統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歷時18年。從結構上看,楊阿苗民居屬於三進五開間,懸山式屋頂,東西兩側各有護厝一組,至今保存完好,仍由楊氏後裔居住使用。
踏入鯉城區江南街道亭店社區楊阿苗民居,一種濃郁的閩南建築風情氣息迎面而來。不用旁人講述,只要置身其中,便能從周遭的風景之中感知這裡曾經的繁盛。
民居門前,有寬大石埕,周邊圍有三面矮牆,外牆紅、白、綠三色相間,充滿富貴氣息的同時,又頗有幾分文雅清幽的意境。
宏觀上看,楊阿苗民居建築物本身的輪廓和造型具有雕塑的特性。有專家認為,楊阿苗民居建築在文化內涵上既體現了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適應的封閉式主次尊卑尚禮氛圍,又讓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影響。
走訪中,記者偶遇曾在楊阿苗民居居住多年的楊阿婆。她告訴我們,她早年居住在此,這裡給她最大的感覺就是清靜。「居住在此,完全沒有都市的喧囂,仿佛是在世外桃源一般。尤其是到了夜晚,周圍都是靜悄悄的,甚至只能聽到窗外蟲子的鳴叫聲,但只要在屋內點起一盞橘黃色的小燈,就能立刻感受到陣陣溫馨的氣息。」楊阿婆說。
楊阿苗民居處處散發著傳統閩南文化的氣息。作為閩南傳統「雕樑畫棟皇宮式」民居之典型傑作,2006年,它被評為泉州市「十佳古民居」;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被列入省級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2013年3月被評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阿苗民居具有閩南傳統建築特點
細節講究 雕飾精美
當然,如果想要更好地探索楊阿苗民居,還需要從細節入手,慢慢走訪、細細考究。
門,不僅是建築的出入口,其形式也比較講究。中國古代將一個家庭的家風稱為「門風」,將一個家庭的資望稱為「門望」;兒女長大要結婚,也要選擇家庭地位、財富方面與自己的家庭條件相當者,方稱得上「門當戶對」……可見一個家庭的住屋的大門,不單純是一個出入口,它已經成為一個家庭的代表、一個家庭的象徵了。
在閩南特色建築中,門頭上磚雕裝飾內容多為傳統題材,龍、獅子、蝙蝠為常見之物,植物中的牡丹、蓮荷、菊花,器物中的博古、琴、棋、書、畫,壽字、萬字,都會出現在門頭上。而在楊阿苗民居,甚至還能夠看到關於傳統戲曲內容的雕刻。
更令人大開眼界的,則是在楊阿苗民居,房屋內外的牆上、檐下、壁間、柱頭和門窗裝飾著十分精美的木雕、磚雕、漆雕、灰雕和輝綠岩、花崗岩石雕。採用透雕、浮雕和平雕等多種手法,技藝精巧多變,精雕細琢大量的珍禽異獸、花鳥游魚、山水人物、三國故事、博古圖案,散發著濃郁的傳統人文氣息。
位於楊阿苗民居的側庭左右,則各有兩塊大型磚雕,採用透雕、深雕、淺雕等各種技法,雕出亭台樓閣和數十位人物像,畫面十分生動。
閩南風情的古厝屋檐
文人墨寶 彰顯底蘊
除此之外, 楊阿苗民居外部裝飾也十分精彩,尤其是正立面外牆,顯得富麗堂皇。據了解,外牆採用清水磚、礱石、輝綠石三種材料,形成紅、白、綠相間的色彩效果,充滿富貴氣的同時又略顯幾分書卷氣。磚石混砌和牆面的裝飾及色彩紋樣在中國建築史上有其獨特之處,牆面的紅磚拼貼和鑲嵌等建築風格,與歐洲起源於古羅馬的紅磚建築和西亞阿拉伯建築裝飾處理十分類似。
而楊阿苗民居的土木工程,則採用了中國傳統建築的營造法式大木構架。建築物的輪廓和造型具有雕塑的特性,是對中國傳統建築內容和形式的傳承和發展。民居梁架的木構件,柱頭斗與梁通下的圓光(檁)、雀替、垂簾柱等皆採用浮雕或透雕。而位於廳堂內的粉彩畫、描金畫和木雕掛聯,更充分展示了閩南工匠嫻熟的技藝。
為了適應閩南地區潮濕的自然地理環境,楊阿苗民居的柱礎設計也很有特色,它能使落地屋柱不易潮濕腐爛,同時又加強柱基的承壓力。而礎石周圍,也被加以精雕細刻進行裝飾。
楊阿苗民居不僅以富麗堂皇的閩南建築風情出名,還留藏了歷史上多位閩南文人墨客的墨寶、書畫及藝術珍品。據了解,在民居的廳堂壁垛上篆刻有唐代顏真卿、宋代蘇軾、明代張瑞圖、清代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藝術作品,這在其他建築中是極為罕見的。而這些藝術作品,也令民居具有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閩南建築的細節之美,與西方磚石追求永恆不同,更講究與自然的互動。匠人們選擇用木、磚、瓷等作為建築的材質,又盡心竭力地裝飾這些易朽且能被降解的材料。
這是一種順其自然又盡心盡力的審美態度,這些建築隨著歲月變老、變舊,再更新換代,它不奢求紀念碑式的永恆,它自有一種平靜對待生命過程的達觀……
異域風情的地磚
古代名人藝術作品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gr2jgom.html


楊阿苗故居:迄今無人數清建築內的雕畫雕人
2017-08-15 由 福建閩南網 發表于文化
[泉州新聞-閩南網]
在鯉城江南街道亭店社區有一座清末「雕樑畫棟皇宮式」民居,用了18年才雕琢完工。說它雕琢,一點也不為過。但凡這座大厝里有牆、檐、門、窗、柱、梁宇的地方,就有精美絕倫的雕刻。木雕、磚雕、漆雕、石雕,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雕法。
迄今沒人真正數清過,這座建築里,究竟藏了多少幅雕畫,畫中究竟雕刻了多少人,多少只鳥獸。當年的菲律賓華僑楊阿苗回鄉後蓋的這座「皇宮起」建築,也因為後人拒絕外人接近,而變得愈加神秘。
「楊阿苗故居」的雕刻細節圖
楊阿苗,原名楊佳獎。清末,楊阿苗的父親離開家鄉到廈門謀生,因聰明勤快被一位華僑帶到菲律賓禮智省開墾種植園。積累了資金後,他改業經營菜仔店,兼收購當地土產苧麻、椰乾等,逐漸致富。後來楊阿苗旅菲繼承父業。亭店鄉親通過楊阿苗的引導,以及其他宗親的相互扶持,旅菲人數逐漸增多,最多時達600多人。
楊阿苗發達後,這座豪宅便應運而生(動工於1894年,完工於1911年)。
我們找到一個視頻虛擬再現了楊阿苗民居營造過程
來源:數虎圖像
楊阿苗為何用如此長的時間來建造這座房子,為何要用如此多而繁複的雕刻,又是誰主持了這18年營造的總工程呢?
不知道。但如果這座建築是楊阿苗親自主持營造的,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位華僑對國粹精神的理解與傳承。
他的廳堂壁垛里摹刻了唐顏真卿、宋蘇軾、明張瑞圖、清吳魯等不同年代書法名家的書法作品;他的裝飾紋樣有很多被發現是泉州刻紙大師李堯寶的家傳紋樣;他的紅磚拼貼和鑲嵌風格,據說與歐洲起源於古羅馬的紅磚建築和西亞阿拉伯建築裝飾處理十分類似。
站在踏板上背著一物的獅子(上圖為李堯寶紋樣,下圖為故居描金畫)
閩南建築的細節之美,與西方磚石追求永恆不同,更講究與自然的互動。匠人們選擇用木、石、磚、灰、交趾陶等作為建築的材質,又盡心竭力地裝飾這些易朽的材料。
這是一種順其自然又盡心盡力的審美態度,這些建築隨歲月變老、變舊,再更新換代,並不奢求紀念碑式的永恆,這裡面有一種平靜對待生命過程的達觀。
不知什麼緣故,楊氏後人非常排斥外人親近故居,若要拍照,甚至以高價嚇退對方。為了收藏古大厝之美,鯉城區文化館設立工作小組,用半年時間完成一本《楊阿苗民居——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畫冊,拍攝收錄了100多幅故居的細部精美圖,並附有建築裝飾解說。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zxlbkal.html


楊阿苗民居「五梅花井」布局獨具匠心
楊阿苗民居坐落在鯉城區江南街道亭店社區,至今保存完好,仍由楊氏後裔居住使用。該民居為閩南傳統「雕樑畫棟皇宮式」民居之典型傑作,處處散發傳統文化的氣息,2006年被評為泉州市「十佳古民居」,2008年被公布為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被公布為省級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2013年3月被評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本報記者 王金植 陳小陽 文/圖
「五梅花井」布局獨具匠心
民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349平方米。門前有寬大石埕,圍以三面矮牆。外牆採用清水磚、礱石、輝綠石三種材料,形成紅、白、綠相間的色彩效果,充滿富貴氣的同時又略顯幾分書卷氣。
整座建築為三進五開間,帶東西廂房。沿中軸線北進有斗門、門廳、天井、大廳、後軒,每落大小廳和後軒的東西翼各有房間2間,天井兩側有櫸頭、通廊;設6個邊門通東西廂房;東西廂房各有獨立通外斗門,門內有花廳,廳後為臥房,並配有天井,各自成一獨立小庭院。
全部建築有大小廳堂(包括後軒)7間、大小房間(含櫸頭)26間、大小天井9個,以中軸主體建築為中心,兩翼布置小巧玲瓏的5個小庭院,這種獨具匠心的布局在當地被稱為「五梅花井」。
整座建築為木石結構,房屋內外的牆上、檐下、壁間、柱頭和門窗裝飾著十分精美的木雕、磚雕、漆雕和輝綠岩、花崗岩石雕,工藝精巧。
18年建造「皇宮式」古大厝
楊阿苗故居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宣統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歷時18年,為菲律賓華僑楊阿苗所建。
楊阿苗,原名楊佳獎。清末,楊阿苗的父親離開家鄉到廈門謀生,因聰明勤快被一位華僑帶到菲律賓禮智省開墾種植園。積累了資金後,他改業經營菜仔店,兼收購當地土產苧麻、椰乾等,逐漸致富。後來楊阿苗旅菲繼承父業。亭店鄉親通過楊阿苗的引導,以及其他宗親的相互扶持,旅菲人數逐漸增多,最多時達600多人。楊阿苗發達後,這座豪宅應運而生。
摹刻名家書法藝術傑作
楊阿苗故居是院落式閩南民居營造技藝的典型。鯉城區文物保護管理中心主任吳琪祿說,該建築物本身的輪廓和造型具有雕塑的特性。在文化內涵上,既體現了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適應的封閉式主次尊卑尚禮氛圍,又讓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影響。牆面的紅磚拼貼和鑲嵌等建築風格,與歐洲起源於古羅馬的紅磚建築和西亞阿拉伯建築裝飾處理十分類似,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特別是廳堂壁垛摹刻唐顏真卿、宋蘇軾、明張瑞圖、清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書法藝術作品,在閩南民間建築中並不多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vo6qml.html


楊阿苗宅位於泉州市鯉城區南郊江南鄉亭店村,是旅菲華僑楊嘉種(別名阿苗)於清光緒年間所建。
該宅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積1349平方米,由中間主體建築和東、西護厝組成。宅前用1米多高矮牆圍合成長方形石埕,院門在東西兩側錯開佈置。
主體建築為兩進四合院,正廳面闊五開間,進深四開間,抬梁式木構架,懸山式屋頂,燕尾形屋脊。東、西護厝以東護厝為裝飾重點,其門窗、槅扇木雕非常精緻,特別是青石壁窗上雕刻的人物故事生動活潑,是清末閩南石雕工藝的傑作。西護厝雖然相對簡潔,但其磚石的雕刻和砌築也非常精美。主體建築的天井佈局是四個小天井圍繞一個中心大天井,俗稱“五梅花天井”,這是閩南傳統民居中很有特色的一種形式。
整座住宅的牆頭、簷下、壁間、柱頭、門窗都裝飾著精美的木雕、石雕、磚雕、漆雕、灰雕和描金漆畫,內容有各種人物、建築山水、花鳥魚蟲、飛禽走獸、博古圖案等,還有摹刻唐顏真卿、宋蘇軾、明張瑞圖、清林翀鶴等歷代大書法家手跡的青石雕刻,都表現出閩南工匠高超的技藝。中華古蹟 https://bit.ly/362BHuV

4F31_084F31_074F31_054F31_06B4F31_044F31_03A1119522453_l1119520550_l1119524886_l1119525179_l


cGcq5COlZTM3EjZxMmZmNmNyIGO0cTMmFGM2YGNjJWZ5EzMiVTNhBTMzgzNv0WZ0l2LjlGcvU2apFmYv02bj5SdklWYi5yYyN3Ztl2LvoDc0RHa1119522453_l1119520550_l1119524886_l1119525179_l1119520843_l1119525096_l1119523918_l1119525478_l1119524709_l1119524788_l1119523921_l1119524122_l1119523917_l1119520565_l1119525286_l1119524316_l1119524896_l1119524992_l1119520561_l

來去泉州(十二) 泉州 亭店古厝群 (上)
來去泉州(十二) 泉州 亭店古厝群 (上)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RWUQGl
楊阿苗故居位於鯉城區江南鎮亭店村,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歷時13年,以建築堂皇富麗、
平面佈局獨到而聞名遐邇,富有閩南民居的特色。
DSC09938.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DSC09939.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DSC09941.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DSC09942.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DSC09940.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
楊阿苗,名嘉種,菲律賓華僑,
宅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至宣統辛亥年(1911)全部完工,歷時18年,
三進五開間,懸山式屋頂,東西兩側各有護厝一組。
DSC09943.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DSC09946.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DSC09944.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
屋前大石埕圍以三面磚墻,主體建築前辟一大庭院,兩側的東西梢間與東西廂房之間又各自形成兩個直向
小巧的庭院,俗稱“五梅花天井”。
DSC09937.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
整座建築顯得美觀大方,寬敞明亮。房屋內外的墻上、檐下、壁間、柱頭和門窗裝飾著十分精美的木雕、
磚雕、漆雕、灰雕和輝綠岩、花崗岩石雕。採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細琢大量的珍禽異獸、花鳥遊魚、
山水人物、三國故事、博古圖案,
DSC09947.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DSC09948.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DSC09950.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
廳堂壁垛摹刻唐顏真卿、宋蘇軾、明張瑞圖、清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書法藝術作品。
整座建築富麗堂皇,在閩南民間建築中並不多見。
DSC09951.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DSC09952.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DSC09958.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DSC09953.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DSC09954.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
楊阿苗故居不僅以富麗堂皇的建築雕刻出名,
建築細節中的雕刻、彩繪等也屬於閩南建築中的精品。
可惜屋主並不喜歡有人來參訪 , 門樓外大喇喇地掛著不太友善的牌子 ;
甚至不准遊客拍照 ?
DSC09955.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DSC09956.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上)
既然來到了聚落, 也就順便探視一下聚落內的古厝......
果然是一處純樸的聚落。
來去泉州(十二) 泉州 亭店古厝群 (上)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RWUQGl
------------------------------
來去泉州(十三) 泉州 亭店古厝群 (下)
亭店位於泉州市南郊,紫帽山麓,這裡經濟繁榮,文化教育發達,風景秀麗,是個著名的僑鄉,
楊氏宗祠就座落於其間。 楊氏宗祠最早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
DSC09957.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DSC09960.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61.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亭店楊氏創基之始,是在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其始祖入閩后擇居於此,拓荒墾殖,躬農為生。
傳至明永年樂間,人口繁衍至千餘人。
DSC09963.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62.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64.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明嘉靖三年(1524)倭寇來犯,族居地宗親被迫流亡他鄉,而當戚光、俞大猷平定倭患后,
社會安定,族人乃由各方回祖居地亭店,世代相承,蕃衍至今。
DSC09967.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DSC09965.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66.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亭店楊氏經濟得以繁榮,是在清嘉慶以後,
其時宗族中出現手工業和商賈,全鄉共有糖坊、油坊各八家,
染紡房三間,典當四間,經濟開始發展。
DSC09971.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74.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道光咸豐年間,許多族親出洋圖發展者就不下萬人,其間最負盛名的就當數楊嘉種(阿苗).....
DSC09970.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69.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73.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72.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75.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楊阿苗是位華僑工商業家,自製輪船「孫獺」號,常行走於祖地與菲律賓,並索引數百族親往菲,
此時的亭店華僑進入了一個全盛時期。
DSC09977.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78.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80.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79.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楊阿苗於光緒年間曾被慈禧太后加封授予「官道街臣」金匾。
此間,他還在家鄉興建大厝,歷時十三年,面積達1300多平方米,集石雕、磚雕、木雕、瓷雕和泥雕
之技藝於一身。為閩南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極高的古建研究價值,
現已列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DSC09989.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88.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87.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亭店楊氏繁衍至今,已有數萬人眾,其中在厝達六千餘人,其餘分佈於泉南舊鋪、尾厝、赤土、前店和浮橋一帶。
此外,自清代出海旅外者,現分佈東南亞、歐美各國,以及台灣、香港等地,其人數亦不在少數。
DSC09985.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83.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84.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亭店楊氏裔孫仍然在祖輩耕耘的大地上辛勤奮鬥,再一次取得輝煌成就。
在取得經濟發展的同時,十分重視文教事業,秉承先人尊師重教美德。
轄區內之亭店小學,其始於清光緒年間之「西紫閣書店」,后改「紫南學堂」,「紫陽小學」,
1927年正式更為今名。著名菲僑楊厚翠返祖地探親時,毅然獨資創辦凌霄中學,
DSC09986.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DSC09981.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DSC09982.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自此,亭店鄉遂成為遠近聞名的僑鄉文化村,並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楊氏宗祠最早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但嘉靖三年(1524)倭寇犯境時被毀,
及至清康熙四年(1665)重建,道光六年(1826)重新予以擴建,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冠於鄉里。
民國三十六年(1947)又由族裔、富僑楊厚翠捐資修繕。
DSC09976.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面開五間,木石結構建築,由前、后兩落組成。兩側設以紅磚夾牆,素樸典雅。
而前殿門牆用巨石砌造,施以各種雕飾,繁富多樣,異彩紛呈;主殿宏敞,五開五進,雙坡屋頂。
祠殿頂鋪架為木結構,梁、枋、檁、柱等由於風雨滄桑,鉛華洗盡,更顯質樸,
而其間的雕飾,曲屈自如,透折出民間匠藝之精湛、高超。
DSC09990.JPG - 泉州  亭店古民居(下)
可惜近來已有修建 ,已失古雅之姿.....
穿梭在聚落巷弄內.
尋找屬於古老建築的一些遺韻 。
來去泉州(十三) 泉州 亭店古厝群 (下)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62TodT


院落式闽南民居 杨阿苗民居:凝固的故乡魂-中新网福建 https://bit.ly/32WLIb6
泉州古城的味道,在於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所謂"八閩形勝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邦"是也。
泉州古城裡的閩南古代建築在中國南派建築乃至世界建築史上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是海內外鄉親魂牽夢縈的故鄉情結所在。
泉州市鯉城區江南街道亭店社區的楊阿苗民居,是院落式閩南民居的典型,其營造技藝集中展示了閩南民居的特點、建築裝飾的精華和閩南文化的底蘊。
記者們走訪了楊阿苗民居,領略了一番這裡獨特的閩南建築風采。
閩南韻味 意境清幽。
坐落在鯉城區江南街道亭店社區的楊阿苗民居,總面積1349平方米,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宣統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歷時18年。 從結構上看,楊阿苗民居屬於三進五開間,懸山式屋頂,東西兩側各有護厝一組,至今保存完好,仍由楊氏後裔居住使用。
踏入鯉城區江南街道亭店社區楊阿苗民居,一種濃郁的閩南建築風情氣息迎面而來。 不用旁人講述,只要置身其中,便能從周遭的風景之中感知這裡曾經的繁盛。
民居門前,有寬大石埕,周邊圍有三面矮牆,外牆紅、白、綠三色相間,充滿富貴氣息的同時,又頗有幾分文雅清幽的意境。
宏觀上看,楊阿苗民居建築物本身的輪廓和造型具有雕塑的特性。 有專家認為,楊阿苗民居建築在文化內涵上既體現了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適應的封閉式主次尊卑尚禮氛圍,又讓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影響。
走訪中,記者偶遇曾在楊阿苗民居居住多年的楊阿婆。 她告訴我們,她早年居住在此,這裡給她最大的感覺就是清靜。 "居住在此,完全沒有都市的喧囂,仿彿是在世外桃源一般。 尤其是到了夜晚,周圍都是靜悄悄的,甚至只能聽到窗外蟲子的鳴叫聲,但只要在屋內點起一盞橘黃色的小燈,就能立刻感受到陣陣溫馨的氣息。 "楊阿婆說。
楊阿苗民居處處散發著傳統閩南文化的氣息。 作為閩南傳統"雕樑畫棟皇宮式"民居之典型傑作,2006年,它被評為泉州市"十佳古民居";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被列入省級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2013年3月被評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情講究 雕飾精美。
當然,如果想要更好地探索楊阿苗民居,還需要從細節入手,慢慢走訪、細細考究。
門,不僅是建築的出入口,其形式也比較講究。 中國古代將一個家庭的家風稱為"門風",將一個家庭的資望稱為"門望";兒女長大要結婚,也要選擇家庭地位、財富方面與自己的家庭條件相當者,方稱得上"門當戶對"...... 可見一個家庭的住屋的大門,不單純是一個出入口,它已經成為一個家庭的代表、一個家庭的象徵了。
在閩南特色建築中,門頭上磚雕裝飾內容多為傳統題材,龍、獅子、蝙蝠為常見之物,植物中的牡丹、蓮荷、菊花,器物中的博古、琴、棋、書、畫,壽字、萬字,都會出現在門頭上。 而在楊阿苗民居,甚至還能夠看到關於傳統戲曲內容的雕刻。
更令人大開眼界的,則是在楊阿苗民居,房屋內外的牆上、檐下、壁間、柱頭和門窗裝飾著十分精美的木雕、磚雕、漆雕、灰雕和輝綠岩、花崗岩石雕。 採用透雕、浮雕和平雕等多種手法,技藝精巧多變,精雕細琢大量的珍禽異獸、花鳥遊魚、山水人物、三國故事、博古圖案,散發著濃郁的傳統人文氣息。
位於楊阿苗民居的側庭左右,則各有兩塊大型磚雕,採用透雕、深雕、淺雕等各種技法,雕出亭臺樓閣和數十位人物像,畫面十分生動。
文人墨寶 彰顯底蘊。
  除此之外, 杨阿苗民居外部装饰也十分精彩,尤其是正立面外墙,显得富丽堂皇。据了解,外墙采用清水砖、砻石、辉绿石三种材料,形成红、白、绿相间的色彩效果,充满富贵气的同时又略显几分书卷气。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其独特之处,墙面的红砖拼贴和镶嵌等建筑风格,与欧洲起源于古罗马的红砖建筑和西亚阿拉伯建筑装饰处理十分类似。
  而杨阿苗民居的土木工程,则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大木构架。建筑物的轮廓和造型具有雕塑的特性,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内容和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民居梁架的木构件,柱头斗与梁通下的圆光(檩)、雀替、垂帘柱等皆采用浮雕或透雕。而位于厅堂内的粉彩画、描金画和木雕挂联,更充分展示了闽南工匠娴熟的技艺。
  为了适应闽南地区潮湿的自然地理环境,杨阿苗民居的柱础设计也很有特色,它能使落地屋柱不易潮湿腐烂,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而础石周围,也被加以精雕细刻进行装饰。
楊阿苗民居不僅以富麗堂皇的閩南建築風情出名,還留藏了歷史上多位閩南文人墨客的墨寶、書畫及藝術珍品。 據瞭解,在民居的廳堂壁垛上篆刻有唐代顏真卿、宋代蘇軾、明代張瑞圖、清代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藝術作品,這在其他建築中是極為罕見的。 而這些藝術作品,也令民居具有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閩南建築的細節之美,與西方磚石追求永恆不同,更講究與自然的互動。 匠人們選擇用木、磚、瓷等作為建築的材質,又盡心竭力地裝飾這些易朽且能被降解的材料。
這是一種順其自然又盡心儘力的審美態度,這些建築隨著歲月變老、變舊,再更新換代,它不奢求紀念碑式的永恆,它自有一種平靜對待生命過程的達觀.院落式闽南民居 杨阿苗民居:凝固的故乡魂-中新网福建 https://bit.ly/32WLIb6

U557P4DT201809071458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