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107841966_1175882226102027_9075583677918139761_n107380737_1175882182768698_4965933779664508294_n (1)106673043_1175882532768663_8630680452377490202_n107559008_1175882496102000_102630829991752412_n84293912_1175882466102003_7277378320782894197_n107632286_1175882382768678_9127985005881967021_n107851125_1175882416102008_8415286105909597406_n107463991_1175882332768683_9069437366003058873_n108058107_1175882286102021_2270247641520297202_n106907590_1175882259435357_2787300144753888092_n


(2) 道卡斯族 Taokas Taukat - 貼文

69871704_2103617803272983_6294160798604328960_o394px-62淡水廳竹塹等社熟番

牽田祭-道卡斯族新港社三支祖靈大旗佇立在部落中
#牽田祭活動訊息
👉地點:後龍鎮新民里西社慈安宮前廣場
👉時間:9/13(導覽解說)9/14(文化展演和傳統祭儀)

(2) 道卡斯族 Taokas Taukat - 貼文


豎燈篙-南天府-拔薦法會/大龍峒保安宮昨舉辦農曆7月皆舉辦北台灣少見的豎燈篙、牽(車藏)北台灣少見的「豎燈篙」儀式所謂「燈篙」是指3支筆直豎起的竹子,右邊代表「天竿(陽竿)」,西邊是「七星燈竿(地竿)」,中間則是「招魂竿(陰竿)」,皆具有「發通知」的意義,分別向天神、地祇與鬼魂昭告中元普度已開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1514706689-1126268977_n

新埔義民廟義民祭的豎燈篙外型與道卡斯族「祖靈大旗」相似


 

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

2020-07-12_081202

道卡斯人稱豐年祭為牽田,每年於農曆7月15日至8月15日舉行,族人需於1個月前製作「祖靈大旗」,全長約6、7尺高,由3名「舉旗手issama」在祭典時揹在背上於祭圈中行走,舉旗手兩旁各需一名護旗手協助行走,「祖靈大旗」象徵部落至高祖靈信仰,族人深信如果倒下會招來不幸。

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 https://bit.ly/2W9AvjL
道卡斯族的祭典
關於道卡斯族的傳統祭典,文獻記錄相當稀少,都集中在牽田祭(收穫祭)與祖靈祭,偶有提及其他祭典;但前述兩種祭典,其儀式有時會相互混雜不清。實際上,道卡斯族的傳統祭典可分為三種:
1.收穫祭:道卡斯人稱作「牽田」,又分為「做旗頭」、「做旗尾」二個節日,各為三天。族人興致高時,可由旗頭一直做到旗尾,白天狩獵,晚上慶祝,共同分享獵物。
2.祖靈祭:道卡斯人稱作「巴代」(Patai),是敬祖的意思,是道卡斯族人認為最神聖的節日;對外人而言,則是最具神秘色彩的祭典。
巴代祭典長達三天,過程中有許多祭忌,如禁止外人進入社中等。早期的新港東社、西社各有社域,舉行祭典時會關閉社門,書寫牌子掛在社門旁,敬告外人不得進入;同樣的,這三天族人也不得外出,只能在社內活動,不可進入他人大廳,必須放下身邊所有工作,不得敲打,家禽家畜也要關好,以免闖入大廳打擾到祖靈。這些限制,唯一的目的就是深怕觸怒祖靈,外人也因此特別感受到祂的神秘色彩。
3.祈雨祭:不定期祭典,唯有乾旱時期才會舉辦,過去被認為是道卡斯族傳統祭典中唯一不曾在文獻或田野調查紀錄出現祭儀流程的祭典,然而根據我們最近的田調訪查無意間得知,乾旱時會從土裡挖出用陶罐存放的「法寶」,「法寶」埋在土裡,有專門保管人,不可給第二人知道位置,只有到必須舉行祭典求雨之時,保管人才可取出,交給「北投」(Batau)(河洛語發音;道卡斯族的巫師兼醫生)施法祈雨,用完後由保管人放回神秘的地點,另外根據最近一次參訪台大人類學系博物館,胡家瑜教授也告訴我們,該館收藏的青銅器據說是祈雨用的,兩相結合,我們合理推論該祭典是曾經確實存在過的。(臺大人類學博物館以及臺灣博物館各有來自苗栗新港社的青銅器收藏品,在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的那兩件也是長年固定公開展品。)
道卡斯族面對漢人文化的強力濡染,有一套特殊的因應方法。表面上看來,道卡斯族的重大慶典,在時間上幾乎與漢人祭典完全重疊,如巴代祭祖的時間即與漢人的清明祭祖一致,性質也完全一樣。但深究內涵,因漢人的清明原是黃曆上24節氣中的一個,一個節氣有15天,期間皆可稱為清明。漢人的清明在農曆2至3月間,巴代祭典原為2月8日,恰與黃曆上的清明相近;族人為了不願再被稱作「番仔」,因此從了漢俗。
又,牽田祭的做旗頭,則與漢人的中元普渡撞日;所以,新港社在這一天舉旗慶典,漢人也在這天於廟前豎起竹竿安營旗。農曆8月15日,既是漢人的中秋節,也是道卡斯族人牽田祭做旗尾的日子。換句話說,時間上的巧合,使道卡斯族的漢化比其他族群快;也因時間上的巧合,使道卡斯族遺風可以寄附於漢人節慶中,存續了一段時日,可說是相當特殊的例子。【註2】
根據文獻記載,道卡斯族的共同祭儀稱為「田」,社民每年舉辦祭儀4次,分別為:
1. 麥田:番麥成熟時。
2. 稷仔田:稷仔成熟時。
3. 大田:7月,大田時,豎起二丈餘竹篙,三丈長白布為旗。
4. 尾田:8月。
每次做「田」,社人準備酒、飯、烏魚及魚乾、鹿肉等祭拜祖先,另有社民上百人盛裝牽手跳舞。祭儀結束後,群眾飲酒歡樂。牽田時,一般人穿著白色衣服及長褲,手腳皆戴上鈴鐺;旗手則較為慎重繁複,除了戴羽毛帽外,身上的衣服皆較為華麗,但不著鞋。【註3】
牽田(khantian)為河洛語發音,在每年7月15日及8月15日舉行。7月15日稱「做旗頭」,8月15日稱「做旗尾」,至少各舉行三天。特別豐收時,從旗頭到旗尾長達一個月,每天晚上舉行,夜夜唱歌跳舞到深夜,動員全部的新港社族人一起參加。相較於由各別家戶單獨舉行的巴代(patai),牽田是新港社慶典中最熱鬧、時間最長的慶典活動。但如果社人意願不高或太累,也可停辦數日。社區文史工作者劉增榮說,「牽田祭」應該稱為「牽奠祭」,是牽手跳舞祭祖之意。
2013年「牽田祭」記事
「牽田祭」是道卡斯族重要的傳統祭典之一,是為感謝上蒼賜予豐收,緬懷祖靈庇佑,所以由全體族人齊聚廣場牽田跳舞,如今已是碩果僅存的傳統節慶。後龍新港社的牽田祭曾中斷55年之久,近年來在地方政府、耆老與文史工作者的推動下,才得以留存延續。每年「牽田祭」時,散居各地的道卡斯人踏上歸鄉路途,用歌聲、舞影、行腳來傳達對祖靈庇佑豐收的謝意,除了團圓,更具「不忘本」的寓意。
回顧歷史,原是每年舉行的「牽田祭」,在日治時期因臺灣總督府以2萬元債券收購所有社產後,不善理財的社民,生活日益貧困。皇民化時期,日本人更禁止新港社舉辦傳統祭典。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5年迄1946年,為因應新港派出所張秀明主管(南庄鄉鹿場長大的泰雅族人)的研究需要,曾任保正(1945)、村長(1946)的劉連震以及後龍公學校劉順清校長(今苗栗縣長劉政鴻之父)帶頭出資發起,恢復舉辦兩次;但從1947年起,因二二八事件停辦,直到2002年9月17日中秋節,才在族人的溯源下,舉辦睽違55年的「牽田祭」、「達麻賽跑」、「扮番」及「巴代祭祖」等傳統文化,再度喚起族人的記憶。而如果沒有戰後初期的兩次牽田祭,昔日風貌或許更加難以再現。
2013年苗栗縣道卡斯族的年度盛事──「牽田祭」9月19日在後龍新港國小開鑼,麻達競走、扮番遊街、巴代祭祖、舉旗、牽田歌舞等具地方特色的慶典一一登場,因適逢中秋連假,吸引很多民眾共襄盛舉。
開幕儀式中,立法委員陳超明、苗栗縣副縣長林久翔等,均與會參加,致詞勉勵。活動則包含「Mata賽跑」、「扮番Pan-fan」、「Patay祭祖」與「舉旗Nelin」、「牽大田」舞蹈、「牽小田」舞蹈和「牽田歌謠」唱頌、「道卡斯風味餐」、「小米酒」品嚐、「傳統民俗工藝示範」等經典項目。
1.麻達賽跑
「麻達」是清代送公文的「小差」,以腳程快為首選,進而演變為風俗賽事,在族中遴選年輕力壯者參與「麻達」選拔。參加的族人,從新港國小出發,走到4.3公里外造橋鄉龍湖宮附近的「祖湖」大潭,由長老向潭中拋撒魚乾、飯糰和鹿肉,小米酒祭祖後,,再以賽跑方式跑回祭場,展現族人的英雄形象。「Mata」類似現代的短程「馬拉松」,依傳統需在祭典前數天號召年齡在7-16歲的年輕男性參與比賽(今對年齡、性別已無嚴格限制),用行腳展現對祖靈的敬意,並透過Mata考驗男孩們的毅力與耐性。
麻達
麻達賽跑。(攝影/劉益雄)
2.扮番
昔日的扮番者,與舉旗手一起,敲著鑼到東、西社各戶拜訪,邀請大家參加晚上的牽田。扮番時,額頭上綁一黑、藍、綠各色穿雜的布條,上插雞、鴨毛(古代水鹿眾多時為戴鹿角帽)。雙手戴鈴鐺穿成的手環,雙腳則戴古錢穿成的腳環,赤足。
祭典當日,下午4時許,牽田祭的「扮番遊街」登場,由擔任「扮番」的勇士沿街敲鑼,提醒族人晚上參加在新港國小舉行的牽田祭,邀請大家到廣場牽田跳舞。「扮番」人選,是由廟宇爐主擲筊挑選,由族人輪番擔任。
扮番
扮番。(攝影/劉益雄)
3.「巴代」(Patay)巴代祭祖
牽田前,必須先祭祖。三名舉旗手的家族準備祭祀食物,有鹿肉、糯米飯糰、糯米酒、小魚乾、麻糬(hinpu)等;再由長老代表族人敬請祖先,並由大頭目劉政鴻縣長主祭,率領三位舉旗勇士及其他男丁一齊跪祭祖靈。祭祀完畢,長老及三名舉旗手迎接祖靈降臨,族人開始圍圈跳舞,隨後三名舉旗手背著大旗進到場中,在敲鑼聲中帶領大家跳舞。祭祀過程中,並以道卡斯語祭祀敬請祖靈。
Patay祭祖
巴代祭祖。(攝影/劉益雄)
4.舉旗(Nelin)
巴代祭祖儀式後,由老、中、青三代族人點燃傳承聖火,以象徵道卡斯精神永遠流傳,並展開舉旗、牽田歌舞。族人在廣場由內至外圍成幾個圓圈,眾人牽手跳田,並吟唱祭歌,迎接祖靈降臨,直到深夜。
造型獨特的「白布旗」,則是祭典主角。祭典前數日,就需前往深山擷取直徑約20公分、高約3丈的刺竹與6、7尺長的桂竹(製作祭旗的旗竿要選用樹枝頂端朝東生長、最茂密的刺竹與桂竹),綁上狹長如帆片的白色布幔,製成三支兩段式的舉旗,由綁旗手協助將旗子綁在身上(在多次練習中發現,綁旗也需要專業人士,不是一般人就可以幫忙綁好的),在族人簇擁下,依鑼聲指示行走,跳躍出舞步。祭典前,舉旗手家族必須遵從某些特殊規定,祭典當天更嚴禁讓旗幟倒下,否則會招來不祥禍患。
舉旗—牽大田
舉大旗,又稱牽大田。(攝影/劉益雄)
在傳統上,舉旗手東、西社至少各出一人,多則不限。舉旗手的資格為結婚兩年內、家中沒有喪事的男性,且夫妻雙方皆為初婚、身體健康、未曾舉過旗者擔任。由於舉旗手需在每晚牽田結束後負責提供糍粑給眾人當點心,家境不好的人難以負擔,也就無法擔任舉旗手的工作了。舉旗的相關禁忌如下:
(1)嚴禁女性、家有喪事及妻子有孕的男子觸碰牽田的旗子。
(2)舉旗手家族的人均必須嚴守禁忌,如不能拿衣服搧身體、水不能往身上灑等,否則牽田時,旗會被風刮倒。
(3)忌諱倒旗。若旗子倒下,舉旗手夫婦和其家族或家畜都會有死亡的不幸發生。    故風太大時,舉旗手可只舉上段小旗(即旗尾)參加牽田,以免倒旗。而舉旗手旁邊要有家族的人護旗,通常是挑選家中年紀較小的男性擔任,並以為日後之傳承。
舉旗時第一次要舉大旗,又稱「牽大田」,以後就可以只舉上段小旗,稱「牽小田」。「牽大田」與「牽小田」的舞步不同。「牽大田」的動作較大,「牽小田」的動作較小、較安靜。跳舞時,男牽一段,女牽一段,小孩牽一段,但彼此間都有銜接處:牽手方式,左上右下交叉。
5.牽田歌舞
牽大田╱旗頭
(1)參與人員:社區民眾及來賓皆可參與。
(2)歌唱方式:播放錄音,參與者跟著錄音歌唱,反覆唱跳,品嚐特釀的小米酒,直至深夜活動結束。
(3)歌唱隊伍呈圓形逆時針方向運轉。
(4)舞步:左手上、右手下,在身前間隔一人互相牽手,右腳前踏、左腳跟進,合併靠攏;再左腳後退、右腳再跟進,合併靠攏。圓圈中,打鑼者面對三位舉旗手左右相反跳動,打鑼者一拍一音繞一圈後,換成一拍兩音相互交替。舉旗手與打鑼者配合鑼聲拍點跳動,節奏與周圍歌舞不同。
牽小田
(1)參與人員:社區民眾及來賓皆可參與。
(2)歌唱方式:播放錄音,二聲部平行四度進行,上聲部為男聲,下聲部為主聲。參與者跟著錄音歌唱,反覆唱跳約三分鐘。
(3)歌唱隊形:隊伍呈圓形逆時針方向運轉。
(4)舞步:向右走三步第四拍踢左腳,接著往回向左走三步第四拍踢右腳。
旗尾
(1)參與人員:社區民眾及來賓皆可參與。
(2)歌唱方式:播放錄音,二聲部平行四度進行,上聲部為男聲,下聲部為主聲。參與者跟著錄音歌唱,反覆唱跳約三分鐘。
(3)歌唱隊形:圓形運轉,直接與兩旁的人牽手。
(4)舞步:向右走三步、第四拍踢左腳,接著往回向左走三步、第四拍踢右腳。圓圈中,打鑼者面對三位舉旗手左右相反跳動,打鑼者一拍一音繞一圈後,換成一拍兩音相互交替。
祭歌共有三十幾段,歌詞中有讚頌祖先英勇及追述祖先的故事,較為沈重嚴肅;1897年伊能嘉矩在新港社採集的祭歌,就有記述族人反抗鄭克塽的故事。後半段較為輕快,舞步動作也較大,表現出比較歡樂的氣氛

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


道卡斯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0-07-12_074907

道卡斯族(道卡斯語:Taukat,英語:Taokas)為台灣原住民之族群之一,因政權更迭而被歸類於平埔族群,此名稱為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所命名又名斗葛族,閩南語音近於大甲(白話字:Tāi-kah),故又稱大甲族。
歷史
原居於新竹、苗栗、台中一帶的海岸平原區。「斗葛」一名據研究亦來自「道卡斯」。
清代道卡斯族人為避分類械鬥等因素,部份族人遷徙至埔里。清朝嘉慶道光兩朝時期(19世紀),是包含道卡斯族的中部平埔族群各社及族群的覺醒時期,但為時已晚大勢已去,雖然走上遷徙一途,但還是造成各社群的沒落並造成道卡斯族在內的平埔族群文化消失。現今道卡斯族高度漢化,並以臺灣閩南語(如苗栗縣後壠社),或客家話(如新竹縣竹塹社、苗栗縣貓閣社後裔)為主要家庭語言,但仍有部分長輩會在閩南語對話中參插道卡斯語單詞。
現在道卡斯人正積極推動正名運動,並振復自身傳統文化。[1]
著名歷史事件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1731年(清雍正九年)年末,原住民族道卡斯族位於大甲一帶的大甲西社,因清廷官吏指派勞役過多而群起反抗,林武力發動武裝抗官行動;燒毀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衙門,殺傷衙役兵丁,同知張弘章逃逸。事發之初,時任臺灣鎮總兵呂瑞麟正好北巡到北台灣,聞變趕回貓盂(在今苗栗縣苑裡鎮),被原住民起事者圍困。隨後,呂某突圍入彰化縣治,並向臺灣府徵兵合攻,仍未平復。
1732年八月,負責征討大甲西社亂事的福建分巡臺灣道倪象愷的劉姓表親為求立功,竟將大肚社(在今臺中市大肚區)五名前來幫助官府運糧的「良番」(歸順的原住民)斬首,謊稱這五人是大甲西社的「作亂生番」。此事引起已歸順原住民的不滿,群湧彰化縣城理論抗議;知縣隨意敷衍,引起大肚社原住民不滿,於是聯合南大肚社、沙轆社(在今臺中市沙鹿區)、牛罵頭社(在今臺中市清水區)、樸子籬社(今臺中市東勢區),吞霄社(今苗栗縣通霄鎮)、阿里史社(今臺中市潭子區)等十餘社的平埔族群原住民約兩千餘人圍攻彰化縣城,焚燒附近數十里民房,漢人百姓逃散。
事件擴大後,其他各社如蓬山社(今大甲)、貓羅社(今彰化縣芬園鄉)、岸裡社(今臺中市神岡區)、水裡(今臺中龍井區)、阿束社(今彰化市茄冬腳、彰化縣和美鎮)等原住民番社也起而響應。至此大安溪到大甲溪之間,原屬於大肚王國領域內的山谷平原都陷入動盪之中。這是清領時期平埔族群武力反抗事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當時彰化縣(今臺中市、彰化縣)境內平埔族群各社幾乎全部參加了此行動。
吞霄社事變
發生於西元1699年,起因為吞霄社漢通事黃申專制橫蠻而引起。根據清光緒19年(1893年)之苗栗縣誌《兵燹》一篇所記載,大清康熙38年(1699年)2月吞霄社士官卓介卓霧亞生亂。初通事黃申贌社於吞霄無止盡地征派社番供徭役,社番痛苦,士官卓介卓霧亞生鷙而起義,每當社番至鹿場捕鹿時,通事黃申即約定,社番出外捕鹿前,須繳納錢、米,才能出外捕鹿,後因士官卓介卓霧亞生等眾番鼓譟,殺漢通事黃申及其同夥數十人。當時臺灣道遣使招諭吞霄社番歸降,不得而入,乃發兩標官兵委署北路參將常泰進剿圍攻,同時並令南部之西拉雅族、新港社、蕭壟社、麻豆社、目加溜灣社等四社為前鋒攻擊部隊。吞霄社士官及眾番等距力抗拒,四社番死傷慘重。而另有獻計者曰岸裡社番(巴宰海族,即目前豐原地區)能夠穿林越澗,如要擒拿士官卓介卓霧亞生非岸裡社番不可。但當時岸裡社並未歸附清朝,而派遣翻譯者進入岸裡社地說項,以及贈送糖、菸、布、銀,岸裡社番大喜,而同意協助清朝政府出兵繞道於吞霄後山(火焰山山脈)由後而攻,清軍由海面向內陸進擊,兩面夾攻之下,擒獲士官並大敗吞霄社番。士官被岸裡社番所擒,押至郡戶諸市斬首以示諸番是役剿亂成功。當時清軍以及吞霄社番死亡人數數百人。
目前苗栗縣通霄鎮大坪頂山十八好漢祠,有座刻鏤「靈魂」兩字的石碑,即為吞霄社事變清兵與平埔族群戰役中,於荒野留下骨骸合葬之地。當時通霄、苑裡尚未有漢人移墾,來台理番清兵與平埔族群族人在現在之通霄、苑裡深山遭遇,雙方傷亡慘重,清兵結合另一批善戰的平埔族群族人逮獲殺清兵的頭目,而在當時清兵有18人在戰役中殉難,頭顱被番人掛在濫仔坑(現為苑裡鎮蕉埔里)茄苳樹上,後被路人發現18顆頭顱全部放置水缸內合葬。清同治年間遷移至現址已是第三個埋葬地。靈魂碑與清朝時吞霄社事變以理番政策古戰場有關,因位處深山,古戰場正確位置已很模糊,但卻是通苑地區漢人移民開發的開端。
風俗
祭典
於牽田祭上祭拜祖靈的道卡斯族人(中間為道卡斯裔的前苗栗縣長劉政鴻)
牽田祭:道卡斯人稱豐年祭為牽田,每年於農曆7月15日至8月15日舉行,族人需於1個月前製作「祖靈大旗」,全長約6、7尺高,由3名「舉旗手issama」在祭典時揹在背上於祭圈中行走,舉旗手兩旁各需一名護旗手協助行走,「祖靈大旗」象徵部落至高祖靈信仰,族人深信如果倒下會招來不幸。
牽田又分為做旗頭、做旗尾二個節日,各為三天,族人興致高時,則可由旗頭一苴做到旗尾,白天狩獵,晚上慶祝共同分享獵物。
祭祖:道卡斯人稱作「巴代」(Patai)是敬祖的意思,也是道卡斯族人視為最神聖的節日,但對外人而言,則是最具神秘色彩的節日。
祈雨祭:是一個不定期的祭典,唯有乾旱時期才會舉辦的祭典,也是道卡斯族傳統祭典中,唯一不曾在文獻中或田野調查紀錄上出現的一個祭典。
特殊文化資產
道卡斯石滬
合歡石滬是台灣早期沿岸石滬群其中之一,在苗栗外埔一帶,大大小小也有近十個,但是外埔漁港興建後,南邊淘深,許多石滬崩毀,只剩北邊的母乃與合歡石滬。 合歡石滬較大,現今依然使用中。依照存在的契約,為早期為道卡斯人所建,漢人交易而買下,起建年代傳說上推700年,確切是日本時代有大修,擴大至今規模。 石滬採集當地卵石堆疊,多層保護以抗海浪,由於是圓石,堆疊更需技巧,目前建造維修已漸失傳,台灣很多疊石技術,已經依賴水泥。
聚落
苗栗縣造橋鄉龍昇湖為道卡斯族的聖湖[2] 。
竹塹社群(竹塹二社)
竹塹社(Pocaal,新竹市、部分新竹縣北埔鄉和峨眉鄉、苗栗縣南庄鄉、桃園市觀音區)
眩眩社(Gingingh,新竹市)
後壠社群(後壠五社)
後壠社(Yass;Auran,苗栗縣後龍鎮)
中港社(Mckarubu,苗栗縣竹南鎮)
新港社(苗栗縣後龍鎮)
貓裏社(Pali,苗栗縣苗栗市)
加志閣社(苗栗縣苗栗市)
貓裏社和加志閣社後來合併成「貓閣社」
蓬山社群(蓬山八社/崩山八社)
大甲西社(台中市大甲區、大安區)、南投縣埔里鎮)
大甲東社(台中市外埔區)
日南社(台中市大甲區、南投縣埔里鎮)
雙寮社(台中市大甲區、南投縣埔里鎮)
貓盂社(苗栗縣苑裡鎮、南投縣埔里鎮)
房裡社(苗栗縣苑裡鎮、南投縣埔里鎮)
苑裡社(苗栗縣苑裡鎮、南投縣埔里鎮)
吞霄社(苗栗縣通霄鎮、南投縣埔里鎮)
道卡斯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N4Jme


20200711003983

道卡斯族為日本人命名 族人要求正名
23:052020/07/11 中時電子報 丁世傑
後龍平埔族新港社族人要求正名改回傳統「斗葛」族名,捨棄日據時代留下來的「道卡斯」族名。(圖/資料照片,謝明俊攝)
道卡斯族為日本人命名 族人要求正名 - 政治 - 中時電子報 https://bit.ly/2Wrb9OD
苗栗縣後龍新港社平埔族道卡斯族是國內最後一個聚落,每年農曆8月半都會舉辦慶祝秋收的「牽田祭」,祭典的高峰則是「patay」,族人將會在部落中心廣場吟唱傳統祭歌,迎接祖靈下凡。
根據《中國時報》日前報導,早在清朝時代,後龍平埔族新港社人自稱為「斗葛」(Taukat)族人,到了日據時代為了方便統治,將平埔族竹塹社、新港社及通霄社等3社統合起來,命名「道卡斯」族,延續至今。為此新港社人從去年起就發起正名運動,要將族名改回斗葛,不過至今未獲原民會同意。
「斗葛」族人分布非常廣,北到新竹、南到台中大甲,甚至有部分族人還遷居至南投埔里一帶,目前僅剩後龍新民里舊新港社聚落。
按《維基百科》記載,「道卡斯族」為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所命名,又名斗葛族,閩南語音近於大甲,故又稱大甲族。
伊能嘉矩是日本的人類學,致力於臺灣原住民人類學研究,1898年將臺灣原住民分成8類(泰雅、阿美、布農、曹、賽夏、排灣、漂馬、平埔),是最早有系統的分類,基本上沿用至今。
1998年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成立,至2014年5月,已經完成16個族群的認定,其他像是是馬卡道族、道卡斯族、和西拉雅族等7個族還在推動政府認定。
道卡斯族為日本人命名 族人要求正名 - 政治 - 中時電子報 https://bit.ly/2Wrb9OD


七姓公,亦稱為竹塹七姓,是台灣歷史上,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首批漢化的族人祖先。七姓指的是潘、衛、三、錢、廖、金、黎七個乾隆帝御賜的漢姓。[1][2]
七姓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npLpr
簡介
1786年11月27日,清朝台灣知府孫景燧取締天地會等原因,掀起民變林爽文事件。因響應民眾力量強大,至隔年2月,全台除台灣府城外,各大城市均陷入戰亂。
民變過程中,位於新竹、苗栗一帶平埔族道卡斯族(Taokas)選擇幫助清朝官府,並派出兵勇與林爽文軍隊作戰。1788年2月,道卡斯族人還協助官府逮捕林爽文。
為獎賞道卡斯族的功勞,當時乾隆帝特別賜了「潘、衛、三、錢、廖、金、黎」七個漢姓予道卡斯族人,並令其漢化改名。而七姓公則為其道卡斯後裔尊稱該批改名的道卡斯人先民,並在族內轄地設七姓公原住民祠廟與牌位予以祭祀。
今日七姓公之後仍存五姓家族,多分布於新竹縣竹北市、新埔鎮等地[3],七姓公祠廟今名采田福地,事實上,該祠廟也是台灣唯一較具規模的原住民祠堂。
七姓家族
衛姓
衛姓共有衛蔴朥吻直雷、衛里孛抵口六、衛興列三個家族。
廖姓
廖姓至少有廖豪邁、廖順直、廖皆只與廖松忠四個家族。[4]
錢姓
錢姓有錢皆只、錢從禮與錢合歡三個家族。
三姓
三姓是竹塹社特有的漢姓,目前只有三里孛胝朥家族。
潘姓
目前還能找到的竹塹社潘姓家族為潘麻老達。
金姓與黎姓
金、黎兩姓絕嗣的時間為同治年間,今日竹塹社後裔已沒有這兩姓。
七姓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npLpr


邱美玲/平埔族/采田福地/遷善南北社祭祀公業/邱美玲-當代平埔族竹塹社的族群認同-以「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成員為核心的探索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采田福地門印-篆刻「常春」、「文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采田福地---文化資產導覽-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全球資訊網

采田福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采田福地,位於臺灣新竹縣竹北市新國里,是道卡斯族竹塹社七姓公後裔供奉其祖先與福德正神的廳堂,列為縣定古蹟。
沿革
雍正十一年(1733年),同知徐治民令原居住在今新竹都城隍廟一帶的竹塹社民遷移到湳子舊社[1]。乾隆十四年(1749年)頭前溪水患迫使社民再次遷移到竹北新社[2]。依《新竹廳志》記載,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台灣知府覺羅四明命他們剃髮蓄辮、改穿漢服,並賜金、潘、廖、衛、三、黎、錢這七漢姓[3]。
乾隆二十五(1760年),竹塹社建立稱為「竹塹社七姓化番公館」的公廳[4]。嘉慶二年(1797年)建祠堂後,明訂以其祖遺田業口糧大租穀之收入,作為基本財產[2]。光緒四年(1878年)公館重建時,族人將「番」拆成「采田」,並沿用漢人對土地公廟的「福地」稱呼,命名「采田福地」,又稱「采田宮」[4]。該年,竹塹社番生員廖瓊林寫「采田福地碑」陳述七姓化番的由來[5][6]。
1902年左右日本政府廢除大租制,因此經濟地位始衰落[1]。
戰後原屬於新社村[7],劃分為新社、新國兩里時此祠劃在新國里[8]。今址在竹北市中正西路219巷38號[9]。
1987年修建屋頂漏水問題[7]。2006年7月25日,縣文化局依據竹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決議,公告竹北采田福地為縣定古蹟[10]。次月10日,懸缺五年的管理員由從事營造的錢飛椿接手,協調兩旁違建待拆事宜,以便維修[11]。縣府向文建會爭取1千2百多萬經費後,2007年展開修復工程[5][6]。2008年12月4日,舉行登龕安座[12]。
建築
建築無一般祠堂慣見的剪黏。屋脊以幾許牡丹花的剪黏作裝飾,作工簡樸。格扇門上頂堵部分以花中四君子及蓮花、牡丹等彩繪。水車堵部分中間寫著「采田福地」,下有兩方門印、篆字書寫「常青」、「文光」,兩旁繪有「麒麟獻瑞」、「玉獅呈祥」。出檐為簡單的關刀拱。兩扇條窗上分別寫著「集福」、「迎祥」。[13]
外面畫有錢、衛、廖、三、潘、黎、金等七個由乾隆賜姓氏的同心圓[2]。大門口聯曰:「何莫由斯長食邑,誰能舍此固封疆」,正廳上聯曰:「新雨隨二十四番花風初至,社倉積三千萬石米價常平」等[14]。掛在宗祠上的三塊木板接起來的「義勇可嘉」匾是仿製品[15]。真品在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時,被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借走,從此未還[2]。
神龕刻有「蕃釐保障」[4]。除文武判在土地公旁外,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之神位在土地公左邊,七姓公牌位則在土地公右邊,根據林衡道的說法這種現象是有清代獨特風俗,當時認為只有做過官去世後才能供在祠堂正中,否則寧可把大位讓給土地公,有著鼓勵子孫讀書仕進之用意[13]。
祭祀
原先有七姓族人共祭,後來新竹赤土崎、二重埔民變,金、黎兩姓族人在征伐時絕房[16]。
光緒中葉,竹塹社除了春秋兩祭,又增加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十二月十六日尾牙,清明祭祖及中元普渡此四祭典[2]。過去農曆七月十七日來此祭祖後,會舉行折返賽跑,最先回到采田福地者可以獲得獎賞[5][6]。日治時期大致沿襲清制,戰後每年祭祀五次,除三月十六日和十一月十六日的春秋兩祭是竹塹社傳統祭祀,其餘三回祭典及中元普渡,均為漢人年節祭日[2]。
此外,新國里里長吳茂雄表示當地曾挖出一堆尺寸大於漢人的遺骨,後集中祭祀,今為廖茶先生媽廟[17]。

2020-07-12_082315



道卡斯文史工作室

107525640_1171910029832580_5893877974222316046_n106453862_1171910283165888_1876754445156042335_n107309173_1171910253165891_3061277106153058375_n80222028_1171910209832562_5056542796124683125_n106222066_1171910123165904_9223008552970447163_n107373275_1171910166499233_6922787341607803978_n107052329_1171910096499240_2809886980083616935_n106347946_1171910073165909_2582064478748422500_n

道卡斯文史工作室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107824649_1175022119521371_5741823590462744740_n107415528_1175088602848056_8441520641287852762_n107856006_1175088562848060_5953633093652504479_n107867077_1175022499521333_9121991017373030169_n106783410_1175022472854669_7963022443701247659_n108018878_1175022412854675_1087261157638614950_n107246154_1175022386188011_1894125888761297470_n107687203_1175022322854684_8322313617054836513_n107609906_1175022242854692_8155738341185218420_n107093554_1175022192854697_9081857790362544907_n106746463_1175022162854700_4151797584605813511_n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通霄記憶
道卡斯族 系列報導
消失的貓盂社去了哪裡。
位於苗栗縣通霄鎮 五北里5 鄰保福宮, 其實是 道卡斯族貓盂社 在歷史 舞台 上最後的縮影, 多數 人 會認為他是一般的土地公, 其實不然, 雍正九年 1731年, 中部平埔族大動亂, 大甲西社,林武力事件, 貓盂社人遭屠殺數百人, 剩下社人逃入現在的福興里, 後再遷出到現在的番仔寮 ,昭和年間散開到各地。
這一塊慈善碑文,昭和元年,1926年,有潘,盂兩姓,訴說貓盂社的滄桑 史。
這是非常重要的有形文化資產 ,應受到該有的保護。
引用請註明出處, 道卡斯文史工作室(1) 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https://bit.ly/33mFXUT

123 (2)123 (3)123 (4)123 (5)123 (6)123 (1)123 (7)


通霄記憶 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道卡斯族系列報導, 貓盂社在這裡
台灣平埔族在無法抵抗的壓力之下無奈被迫接受外來文化 , 道卡斯族也不例外, 直接由他們的社名轉換成 姓名 例如《 盂 姓》 就是從貓盂社取《 盂》字為姓 。這不是單一例子其他如 ,大甲東社, 日北社, 吞霄社, 新港社等姓氏來源雷同 , 原始就本無漢人的姓氏更 別談哪來的堂號-我們只是把歷史忠實地記錄下來, 還原道卡斯族歷史真相,不要有轉而不正義。未經授權請勿引用 道卡斯文史工作室 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116583310_1194995974190652_1501283287719444444_n116703206_1194995940857322_8061107878411918830_n (1)116888062_1194996114190638_6754606101733477858_n116580081_1194996064190643_3546066616670959894_n113704543_1194996037523979_5021403279914068054_n116910116_1194996007523982_114938636552517510_n


2021-09-14_2308402021-09-14_230821241434529_1179661212527964_997118604829282653_n241267699_1179661132527972_3295135369903272103_n241786223_1179661105861308_1995772750517625637_n241481653_1179661079194644_5464336611180498902_n


271588690_986648105567622_3416660990081882806_n (1)

道卡斯族竹塹社到日本時代申報土地時都還有收番租
整個新竹縣有收番租的土地幾乎就那幾個姓而已(錢.衛姓之類的)
日本人在登記戶籍時為什麼不會覺得很奇怪?
滿滿番業主卻登記成客家人(廣)?何況錢姓是蕃租的超大戶
姓三,他們家族的日治時代戶口資料也是登記為廣。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532035
道卡斯族尋根 耆老盼正名
2011/10/17 06:00
〔記者黃美珠/新埔報導〕新竹縣70歲道卡斯族裔阿公錢漢昌鼓吹正名,爭取該族也要被列為台灣原住民族,他長期蒐集道卡斯族語的舊人名,也將家族長輩口述的歷史軼事做成族譜、海報等,教子孫認識自己的祖先。
「人不能數典忘祖,更不能指鹿為馬」,現任新竹縣道卡斯族竹塹社錢姓宗親會會長錢漢昌始終這麼認為。他生長在新埔鎮太平窩口,嘴巴講的是客家話,家裡公媽的神主牌卻是河洛形式,人卻偏偏被叫「番仔」。
「我是誰?」小時候他這樣問,父親回答他是「道卡斯族」,但是翻開戶口名簿上的種族欄位註記卻又是「廣(東)」,這讓他有被指鹿為馬的疑惑。
長大後,他在桃園國際機場擔任地安人員,只要碰上有原住民、道卡斯族的介紹,他一定仔細收藏。後來台灣高山族群的原住民意識抬頭發起正名運動,他默默支持,也希望有一天,住在平地的平埔族群們也能爭取正名。
他說,要的絕對不是原住民的那塊預算大餅,而是一個民族的尊嚴。但這樣的心情,不僅迄今不受官方重視,高山族群不認同,就是同樣是道卡斯族七姓公派下的子孫,也有人不願意認祖歸宗。
為此,退休前他開始蒐集史料、剪報,整理族中老一輩人的口述故事,一筆一劃工整記錄下來做成海報,在宗族團聚掃墓時,拿出來教育年輕族人認識祖先。他也把錢家先祖皆只公派下的13代族譜完成;還替長孫取了個道卡斯族男人的名字。這一切莫不就是希望替道卡斯族埋下正名的種子,希望有一天能開花結果。
道卡斯族尋根 耆老盼正名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eV3Z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