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田福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zG4BLT
采田福地門印-篆刻「常春」、「文光」
三開間建築的明間採退凹的正面,由三樘木質格扇組成,門楣上安方形門簪,篆刻「常春」、「文光」,上有金字橫額題:「采田福地」四字
大篆轉換器在線轉換-大篆在線生成器-第一字體網 - https://goo.gl/jS78PU
篆體字轉換器-篆書在線轉換生成-小篆篆刻字體轉換查詢-久久篆書網 - https://goo.gl/nn5o8T
經典繁方篆字體在線生成轉換器經典繁方篆字體下載- 字體網 - https://goo.gl/tiyCxh
采田福地 @ 米客相機日記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G9dNLB
https://www.hchcc.gov.tw/files/3-2%E9%87%87%E7%94%B0%E7%A6%8F%E5%9C%B0%E5%85%A7%E9%83%A8.JPG
縣定古蹟~竹北「采田福地」 @ olesan的部落格 :: 痞客邦 :: - https://goo.gl/XH4nPg
這七姓後代所有,他們對公益事業也很支持,例如:捐出14甲土地供蓋「竹北義民祠」,「義民中學」部分校地也是由他們捐贈,可惜的是七個姓氏後代,現在僅存五姓,「金、黎」兩姓後代雖經多方尋找,也在平面及電子媒體登出尋人廣告,但至今均無消息。
另外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政策,「忠厚老實」的「道卡族人」很多土地就被佃農取走(原來佃農取得地目為「田」的土地,現在很多都變更為「建」,因此都成為「田僑仔」)。1985年被內政部指定為「三級古蹟」時,廟裏廂房還住有很多遊民,經縣政府發給每人數萬元搬遷費後令其遷出,1987年廟方才得以整修。現位於新竹縣竹北市中正西路219巷38號的「采田福地」,或稱「竹塹社公館」、「采田宮」,是原住民「竹塹社」供奉其祖先與福德正神,乃其祭祖的祠堂,是Taokas族竹塹社的精神象徵。建於1760年(清乾隆25年),1854年(清咸豐4年)因「粵、閩」械鬥波及被毀,1876年(光緒2年)重建,1878年(光緒4年)落成,1985年被內政部指定為三級古蹟,後因年久失修,1987年社人決定自行整修,後又多次修建成為今貌,現為縣定古蹟。
------------------
竹北采田福地( 古蹟 )
‧區域: 竹北市
‧地址: 新竹縣竹北市中正西路219巷38號
‧是否開放: 是
‧創建年代: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登錄理由: 具歷史文化保存價值
‧公告文號: 七十四台內民字第238095號
‧公告日期: 1985/8/19
‧定著土地範圍: 新竹縣竹北市社南段389、423、430、431、432地號
‧歷史沿革:
采田福地舊稱竹塹社公館,或稱采田宮,為竹塹社番的七姓公廳。現存的采田福地,為單進三開間的燕尾翹脊硬山屋宇,外觀沒有一般漢人祠堂的豪華與細膩,建築形式卻無大差異。平埔族竹塹社分布於竹塹埔,南至香山,北至竹塹溪一帶。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明鄭的鄭克塽軍隊北運軍餉,勞役社番,北番七社作亂,經平剿後,平埔番大多竄入內山,只有竹塹社歸降,並漸次北遷,聚居於漸成以前的竹塹地區。雍正十一年(1733年),竹塹栽竹為城,竹塹社奉諭遷往舊社,而在此期間竹塹社平埔族助清廷,屯守臺疆,屢建巨功。故而分封茅土,並分賜食邑采田,營建公室。乾隆十二年(1747年),部分平埔族人遷入吧哩嘓(今新埔),一部份則因苦於水患,於乾隆十四年(1749)遷往新社。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臺灣知府覺羅四明諭令熟番按清俗雉髮、著冠履,並依各社所在,賜錢、衛、廖、三、潘、黎、金等七姓。又選擇「三山發而中立,二水分而交流;左案獅頭,右屏鳳鼻」之地,建築七姓祠堂,取名「新社公館」,公館中供奉福神(依臺灣習俗,非為官者牌位不得居於中坐)。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公館落成時,乾隆皇帝御賜「特封義勇可嘉」御匾,懸於廳堂內。道光年間,又供奉富媼為蕃釐之光。咸豐四年(1854年),適逢天災流行,加上閩、粵分類械鬥,使得室毀人離,滿目瘡痍,景況蕭然。雖然同治年間,有人倡議重修公館,終竟因故未能付諸行動。
到了光緒二年(1876年),由土目廖安邦、通事錢玉來主持重建,原定的建築規模為「正身三間,落廒橫屋四間」。但因為建造經費短缺,所以次年向漢人借貸銀錢,後由錢玉來賠還,再用館前曠地抵償,才恢復舊觀。又因「義取食租,番從采田」,故號「采田」,取名為「采田福地」。明間退凹的正面,由三樘木質格扇組成,中央實心板門彩繪門神,門楣上安方形門簪,篆刻「常春」、「文光」,上有金字橫額,題:「采田福地」四字。門框聯書:「何莫由斯長食邑,誰能舍此固封疆」。廳堂內之白灰與卵石牆基,給人粗曠簡樸的印象,但神龕仍因襲漢人祠堂的花俏。中央供奉滿臉黑鬍的福神及相貌和譪的富媼,其後共祀七姓祖宗總牌,地望「臺灣」,中書:「特封義勇衛竹塹七姓化番」諸宇,以下各姓均寫「顯考妣孺人」,僅有「錢氏歷代始太高曾祖考妣」中坐,這是因為公館是由錢玉來建造的關係。
‧建築特色:
現存的采田福地,為單進三開間的燕尾翹脊硬山廟宇,外觀沒有一般漢人祠堂的豪華與細膩,建築形式也無太大差異。
廟內白灰牆壁與卵石牆基,給人粗礦簡樸的印象,中央供奉「番釐保障」地神富媼﹝潘王爺﹞,右側為祀七姓祖先牌位,神龕上懸掛御祀「特封 義勇可嘉」扁,突顯本建築的地位。
‧修復過程:
竹塹社采田福地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毀於1854年,重建於1878年。民國74年(1985)經內政部指定為古蹟,新竹縣政府於民國92年(2003)委託中原大學完成「竹北采田福地整修規劃」,民國96年(2007)交由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進行修護工程之設計監造工作,並由潤昶有限公司負責整修工程。整修工程於民國96年(2007)3月20日完成保護棚架、工地安全圍籬及相關設施的安裝,同年4月22日在采田福地祭祀公業舉行傳統的「出火」儀式,暫時撤離內部神像、祖先牌位等設施後,工程如期順利進行。
完工後的采田福地煥然一新,處處散發思古幽香,不僅標示著道卡斯族竹塹社人的歷史地位,更為前來的參訪者,訴說著數百年來,漢、原兩族群為這塊土地共同奉獻、打拼的史實。
文化資產導覽-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全球資訊網 - https://goo.gl/7q1XWK
整建後的采田福地 - 竹北 @ 汐止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VxpTpH
新竹縣Hsinchu County 竹北市 2015/11月-采田福地 @ 花樣渼栽的盆栽&旅行&生活札記 :: 痞客邦 :: - https://goo.gl/p17thC
采田福地為竹塹社平埔族的祭祀祖先與祭祀福德正神的廳堂,為全台灣規模最為完整的原住民祠堂,也是竹塹社現存文物中最具規模、最有象徵意義的處所。現今祠堂中供奉著福德正神,旁祀孔子以及七姓祖先牌位。
所謂的竹塹社是平埔族的一支,目前的研究將之歸納為道卡斯族(Taokas)。史料對這一社群最早的記錄是荷蘭時期,荷人稱竹塹社為Pocaal 或 Pocael社。道卡斯族分佈於今天的新竹縣、苗栗縣和台中縣北部。
由采田福地名稱中可知道兩件事:第一,「采田」合兩字為番,便是暗指「番」之意。第二:「福地」為新竹市周邊地區,土地公廟的共稱,然而竹北市離新竹已經相當遠,為什麼還用「福地」兩字?原來竹塹社在雍正年間,曾居住在今天的新竹,雖然日後遷移到新社(竹北),竹塹社起初分佈在今天的新竹縣香山、鹽水港一帶,後來逐漸往東北移動,活動範圍以頭前溪、鳳山溪為主,從近海的新竹平原往東經飛鳳台地、竹東台地、竹東台地、湖口台地至馬武督、五指山等高地。他們的祖廟仍保留「福地」兩字。福地(漢人土地公廟稱呼),就可明顯看出竹塹社漢化的痕跡,這也是「采田福地」在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原因。
根據文獻記載,竹塹社原居新竹縣香山(舊地名番山),後來遷移到舊社(今新竹市舊社里),這時才開始有公室。
西元1647年,荷蘭文獻中開始有Pocaal社的戶口資料,當時共有78戶、324人,1954年戶口數最多,有149戶,523人。
康熙三十六年竹塹社歸化清廷成為熟番。
乾隆十四年(1749)居住在舊社的社民,因竹塹溪(頭前溪)溪水氾濫,而遷至新社(竹北)。
乾隆二十三年(1758)采田福地為全台唯一由皇帝御賜的土地公廟,清廷為感念此地平埔族人於朱一貴事件中協助平亂,而賜姓七姓予平埔族人,並准立祠供奉,竹塹社改漢姓,並分為錢、廖、衛、潘、三、金、黎七姓。目前在「采田福地」廳堂所供奉的牌位裡,左邊有供奉七姓化番的祖先牌位,祂告訴我們這一段清朝官員教化竹塹社族人,賜給他們姓氏,要求其按照中華禮法,祭祀祖先的歷史。而這堂號是其他漢人移民族群很少擁有的,祂的堂號就叫「臺灣」。
根據竹塹社民報導,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皇帝御筆所賜的真匾, 在日治時期昭和十年(1935)舉行台灣始政四十週年博覽會時,被台北博物館借去展覽未還,現在懸掛之匾額為後來摹刻者。
嘉慶二年(1797)建新社公館,即新社番公所廳堂,又稱「番仔祠堂」,作為收租的課館兼祖廟。
咸豐四年(1854)閩粵械鬥,新社公館被燒毀。光緒四年捐錢重建,號「采田福地」,又稱「采田宮」。
*頭前溪:分布於新竹市北部及新竹縣中部的五峰鄉、橫山鄉、尖石鄉、芎林鄉、竹北市等鄉鎮市,可說是新竹地區的主要河流。
采田福地佔地一百一十餘坪,建坪三十四
采田福地為一條龍狀的三間起厝,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鑑於采田福地久未修築,房屋損漏而加以重修,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外觀,便是當年重修後的面貌。
馬塞克拼出的番田福地
總牌寫著「何莫由斯長食邑,誰能舍此固封疆」,說明這7姓氏的祖先係功在朝廷,竹塹社早期的社會地位相當高。
門楣高懸「采田福地」,室內正廳懸掛「義勇可嘉」匾額。
屋簷則為翹起式燕尾造型,廳堂中的木窗、石柱與石制香爐等都是珍貴的文物,為竹北市三級古蹟。
縣定古蹟~竹北「采田福地」 @ olesan的部落格 :: 痞客邦 :: - https://goo.gl/EvrwJt
---------------------------------
采田福地 竹塹平埔族祖祠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2015-03-02
采田福地是平埔族漢化的歷史見證,采田二字合起來即是番字,裡面供奉祖先,還有土地公福德正神。 (記者彭新茹攝)
↑采田福地外面掛有錢、衛、廖、三、潘、黎、金等7個由乾隆賜姓氏的同心圓,兩旁寫著「何莫由斯長食邑,誰能舍此固封疆」,說明這7姓氏的祖先係功在朝廷。 (記者彭新茹攝)
位於新竹縣竹北市新社里的「采田福地」,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的土地公廟兼家廟,屋頂燕尾造型,堂內奉祀竹塹社7姓歷代祖先及褔德正神。門楣高懸「采田福地」,正廳懸掛「義勇可嘉」匾額。它是新竹地區最早住民平埔族竹塹社人的祖祠,也是竹塹社現存文物中最具規模、最有象徵意義的處所。
竹塹社民原居住在現今新竹市的城隍廟一帶,康熙36年歸化清廷成為熟番,雍正11年清廷建竹子城,諭令竹塹社民遷移到現今新竹市舊社地區。乾隆14年頭前溪的水患迫使社民再次遷移到竹北的新社。乾隆23年賜予錢、衛、廖、三、潘、黎、金等竹塹7姓,穿戴一如漢人,如果你的祖先在新竹縣是這7個姓氏,極有可能你是平埔族的後代喔!
乾隆25年7姓首領率子弟兵協助清廷平定朱一貴之亂有功,獲御賜「義勇可嘉」匾額,並建立祠堂名為「采田褔地」,又稱「采田宮」。
「采田」合兩字為番,便是暗指「番」之意。「福地」為土地公廟的共稱,根據竹塹社民報導,乾隆25年(1760年)乾隆皇帝御筆所賜的真匾, 在日治時期昭和10年(1935年)舉行台灣始政40週年博覽會時,被台北博物館借去展覽未還,現在懸掛之匾額為後來摹刻者。
竹塹社傳統的祭祖為之「田」,由土目(頭目)主祭,以社有公租穀的收入作為祭祖費用。嘉慶2年(1797年)設新社公館「番仔祠堂」以後,更明訂以其祖遺田業口糧大租穀之收入,作為基本財產。祭祖活動每年2次,即農曆3月16日和11月16日,只祭拜祖先。
另外在5、6、7、8月舉行走田(走奠)。清光緒中葉,竹塹社除了春秋兩祭,又增加舊曆2月初2土地公生、12月16日拜土地公做尾牙,清明祭祖及中元普渡等祭典共4次。日治時期大致沿襲清末的祭祀方式,光復以後,每年祭祀5次,3月16日和11月16日的春秋祭祖,是竹塹社傳統的祭祀,其餘3回祭典及中元普渡,均為漢人年節祭日。中華日報新聞網 - https://goo.gl/DYSCf3
------------------
采田福地:人與番的民族邊界 https://is.gd/uku1sf
圖1 新竹新社采田福地。原住民族文獻 https://bit.ly/3lwPCPx
(圖片來源:劉康威攝,2019/1/26。)
新竹縣竹北市新社地區采田福地,為平埔道卡斯族竹塹社的公廳祠堂,取名為:采田福地。為新竹縣縣定古蹟,也是現存僅有的平埔族祠堂建築。竹塹社本居於新竹頭前溪南岸舊社地區,後因頭前溪氾濫水患而遷移至頭前溪北岸的新社地區。清乾隆時賜姓:衛、錢、廖、金、潘、三、黎七姓,而稱為七姓公。
竹塹社新社貢生廖瓊林〈新社采田公館記〉1有概略的記述:「故我之社,始基於香山,繼移於竹塹,固無異穴居野處,結繩紀事者也。及索遷至舊社,始營公室,纔入版圖。厥分七姓:曰錢,曰衛,曰廖,曰三,曰潘,曰黎,曰金。為國新丁,屯守臺疆,屢建巨功,扶國安民,如分封茅土,食邑采田者耳。至乾隆年間,乃遷斯地。三山發而中立,二水分而中流,左案獅頭,右屏鳳鼻。築室於茲,因名之曰:新社公館。」
筆者文首此詩為此文,與采田福地,有感而發之作。
采田福地門左右對聯為「何莫由斯長食邑 誰能舍此固封疆」。廳內對聯為「新雨隨二十四番花風初至 社倉積三千萬石米價常平」。廳上正上方懸掛的由三塊木板拼成的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御賜「特封 義勇可嘉匾」為仿製品,真品於日治時代被日本人借走未歸還。左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牌位,中為土地公,土地婆,右為七姓公牌位。神龕刻有「番釐保障」。
采田福地石製香爐,上刻「竹塹社」,旁刻「戊戌年」「八月旦」。兩面各刻螭、獅圖樣,造型樸素簡單(現於新竹縣縣史館)。今采田福地建築為清光緒四年(1878)建。戊戌年應當為道光十八年(1838)。
「采田」合為「番」字,「福地」意為土地祠。新竹地區土地祠也多有稱為「福地」的,如新竹市東前街的「東瀛福地(開臺福地)」,湳雅街的「南邨福地」,三民路的「真福地」,花園街的「花園福地」等。
而附近的居民也將其當做一般的土地廟。不時有人前來參拜。大部分為寧謐無什麼人的平常。
今屬新竹縣竹北市新國里,中正西路219巷38號。
采田福地於當下時代的變遷,依然存在著族群融合的特色,更是臺灣僅有的平埔族祠堂。而新竹縣道卡斯族文化協會也在籌備中,期可凝聚平埔族群,道卡斯族族群認同,發揚與傳承平埔族群,新竹道卡斯族傳統文化。
附註原住民族文獻 https://bit.ly/3lwPCPx
[1]〈新社采田公館記〉係來自采田福地廣場牆壁記述。
--------------------
采田福地舊稱竹塹社公館,或稱采田宮,為竹塹社番的七姓公廳。現存的采田福地,為單進三開間的燕尾翹脊硬山屋宇,外觀沒有一般漢人祠堂的豪華與細緻,建築形式卻無大差異。平埔族竹塹社分布於竹塹埔,南至香山,北至竹塹溪一帶。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明鄭的鄭克塽軍隊北運軍餉,勞役社番,北番七社作亂,經平剿後,平埔番大多竄入內山,只有竹塹社歸降,並漸次北遷,聚居於漸成以前的竹塹地區。雍正十一年(1733年),竹塹栽竹圍城,竹塹社奉諭遷往舊社,而在此期間竹塹社平埔族助清廷,屯守臺疆,屢建巨功。故而分封茅土,並分賜食邑采田,營建公室。乾隆十二年(1747年),部分平埔族人遷入吧哩嘓(今新埔),一部份則因苦於水患,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遷往新社。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臺灣知府覺羅四明諭令熟番按清俗雉髮、著冠履,並依各社所在,賜錢、衛、廖、三、潘、黎、金等七姓。又選擇「三山發而中立,二水分而交流;左案獅頭,右屏鳳鼻」之地,建築七姓祠堂,取名「新社公館」,公館中供奉福神(依臺灣習俗,非為官者牌位不得居於中坐)。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公館落成時,乾隆皇帝御賜「特封義勇可嘉」御匾,懸於廳堂內。道光年間,又供奉富媼為蕃釐之光。咸豐四年(1854年),適逢天災流行,加上閩、粵分類械鬥,使得室毀人離,滿目瘡痍,景況蕭然。雖然同治年間,有人倡議重修公館,終竟因故未能付諸行動。
到了光緒二年(1876年),由土目廖安邦、通事錢玉來主持重建,原定的建築規模為「正身三間,落廒橫屋四間」。但因為建造經費短缺,所以次年向漢人借貸銀錢,後由錢玉來賠還,再用館前曠地抵償,才恢復舊觀。又因「義取食租,番從采田」,故號「采田」,取名為「采田福地」。明間退凹的正面,由三樘木質格扇組成,中央實心板門彩繪門神,門楣上安方形門簪,篆刻「常春」、「文光」,上有金字橫額,題:「采田福地」四字。門框聯書:「何莫由斯長食邑,誰能舍此固封疆」。廳堂內,白灰與卵石牆基,給人粗曠簡樸的印象,但神龕仍因襲漢人祠堂的花俏。中央供奉滿臉黑鬍的福神及相貌和譪的富媼,其後共祀七姓祖宗總牌,地望「臺灣」,中書:「特封義勇衛竹塹七姓化番」諸宇,以下各姓均寫「顯考妣孺人」,僅有「錢氏歷代始太高曾祖考妣」中坐,這是因為公館是由錢玉來建造的關係。文化部 iCulture-文化空間 竹北采田福地 https://bit.ly/3c2Q9Wt
-----------------
永曆36年(康熙21年;1682年) 平埔族 北番七社反 明鄭,竹塹社受招撫歸化,由 香山遷往 竹塹。康熙61年(1721年) 鴨母王 朱一貴起事,竹塹社頭目 衛阿貴率近百壯丁援助清廷立功,與 朝廷關係良好。雍正11年(1733年) 淡水同知 徐治民建 竹塹城,社人再遷往 北門外 頭前溪畔,成立 舊社。乾隆14年(1749年) 頭前溪氾濫,遷移至 新社,乾隆23年(1758年)改漢姓建立公祠,分為 錢、廖、衛、潘、三、金、黎等七姓,竹塹社至此完全漢化。竹塹社為 伊能嘉矩分類 道卡斯族中最早漢化的一支,又屢次民變皆協助官府平亂,獲頒 乾隆帝御筆「義勇可嘉」匾。
竹北 采田福地 - 旅遊‧建築
關於 竹塹社七姓的由來文獻紀載有兩個版本,據《新竹廳志》說法:「乾隆二十三年台灣知府覺羅四明奉命諭歸化熟番剃髮蓄辮,以倣清俗,且用冠履,稱漢姓。而竹塹社人乃名衛、金、錢、廖、三、潘、黎等七姓。」;另據《平埔族調查書》:「竹塹社番因林爽文事件時從軍有功,乃改原三角旗,授與黃色方形旗。於乾隆五十三年倣換漢姓,錢、廖、衛、潘、金、三、黎等七姓。」。竹塹社擁有大片田產租佃予 漢人,由「土目」管理社務,「通事」與官方接觸,七姓各有「房長」,房長的主要職務為幫理社務,差傳公事。日治時期廢大糧戶,族人始沿 鳳山溪、頭前溪中上游開墾 新埔、關西、橫山等地;自此散居在兩溪流域的各鄉鎮,不再採取傳統的集體定居方式,且大多已 客家化。
竹北 新社 - 地圖
「采田福地」又稱「采田宮」,為 台灣最具規模的 平埔族公祠之一,這座祠廟起自 嘉慶2年(1797年)建立的「新社公館」,為收租課館及祖廟用途,公館中供奉 福神(土地公)及 七姓祖先牌位。咸豐4年(1854年)因閩粵械鬥,新社公館遭到祝融之災,光緒4年(1878年)捐地重建,號「采田福地」;「采田」取自番字,福地是 福德正神廟的稱呼;采田福地亦稱為「新社公館」、「新社番公所」、「番仔祠堂」等。民國74年(1985年) 台閩地區首次古蹟評鑑,指定為三級古蹟,76年(1987年)重修,及今日所見樣貌。建築以一條龍狀三開間,左邊耳房加建護龍成為單身手型式,白牆、黑瓦,屋簷為採燕尾造型。
新竹 竹北 采田福地 - 宗教人文
采田福地 文官門神
「采田福地」奉祀 福德正神、至聖先師及 七姓歷代祖先,是全台少數的 原住民祠堂,具特殊重要的歷史地位。這是一座已完全漢化的祠廟,如果沒注意廣場上立的碑坊、告示,會將祂當成是此地的土地公廟,幾次來此都有附近居民前來祭拜,有一次人潮眾多,似乎是七姓子弟祭祖的日子。七姓中 黎(金?)姓在 同治年間斷嗣,牌位上七姓氏並列,由族人共同承祀。依據 學者的報告顯示,竹塹社祭祀時祭拜 門神[上圖] 、富媼(番仔王爺)、土地公、至聖先師、七姓祖先,與漢人的祭祀方式差不多。文獻記在以前 竹塹社保留生豬肉供品的習慣,這點與 漢族不可用生食祭祀祖先差異較大,民國75年(1986年)以後改以熟食祭祀。
新竹.竹北【采田福地】 - 網誌四格圖
大廳中央懸掛「義勇可嘉」匾[圖1],以前祠內一位長者告訴我:『日本時代博覽會借去展覽,之後就沒還了。』,消失的還包括一塊 光緒4年「新社采田公館記」碑,民國76年(1987年)重修時仿製「義勇可嘉」匾重新掛上去,新刻「新社采田公館記」碑立於廣場邊。福神神龕[圖3]上「蕃釐保障」四字,番加艸字頭是 日治時期用法,顯然這座神龕也是有年代的。清代使用的“番”字與 日治使用“蕃”字是對異族的稱呼,應該與 胡、夷、蠻等字同樣,表示我族以外的其他族,與現在帶有戲謔意思是不同的。中堂對聯『竹邑墾荒創業念先人追朔斬荊繩祖武』[圖2],『塹城擴展承基明往事恆懷闢壤詒孫謀』[圖3],發人深省。新竹.竹北 竹塹社【采田福地】 @ Hsu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qZP0TF
沙鹿普善寺 牽田歌舞 平埔族祖靈祭
沙鹿普善寺 牽田歌舞 平埔族祖靈祭 - 中華日報新聞網 https://bit.ly/3kIwnSY
↑沙鹿平埔族拍瀑拉族祭祖活動,以搗年糕「嘟嘟」方式慶祝。 (記者陳金龍攝)
↑普善寺祭祖大典主供桌擺上生魚、生肉及飯糰等原住民祭品祭拜拍瀑拉先祖。(記者陳金龍攝)
↑普善寺後方有平埔族先祖墳塚,石碑寫著「遷善社同興公靈位」。 (記者陳金龍攝)
↑仍保有平埔族傳統祭典的普善寺。 (記者陳金龍攝)
穿著平埔族傳統服飾的婦女聚在一起,除了祭拜祖先外,還會唱歌跳舞慶祝
台中市沙鹿區普善寺是全台仍保有平埔族傳統祭典的少數寺廟,每年農曆8月2日是沙鹿平埔族拍瀑拉族沙轆社過年祭祀的日子,該社後代子孫都會舉行祭祖活動,祭祖大典主供桌擺上生魚、生肉、豆乾及飯糰等原住民祭品祭拜先祖,祭拜儀式結束後,依文獻記載方式,由一群婦女穿著平埔族傳統服飾表演「牽田」的歌舞。
普善寺是中部地區極為罕見的拍瀑拉(PAPORA)族祠堂;為樓房形式祠廟,1樓供俸遷善南北社祖先牌位,2樓供俸地藏王菩薩與玄天上帝,後方有平埔族先祖墳塚,寫著「遷善社同與公靈位」。這座祠廟為民國61年因台中港特定區都市計畫,將舊祠堂遷建於此,隱藏在狹小彎曲巷弄裡;由遷善南北社派下子孫定期祭祀。
拍瀑拉族隸屬平埔族之一,原分布在大甲溪以南,大肚溪以北,大肚丘陵以西至海岸一帶,因參與大甲西社民變,被清廷平服,乾隆初年改名「遷善南北社」,意謂遷善改過。
沙鹿平埔族拍瀑拉族所屬遷善南北社,每年農曆8月2日過年都會舉行祭祖,貢品有5份生豬肉、5條有鱗生魚、5片豆乾、15個飯糰與1瓶米酒,在祭品上捏一小撮的魚鱗、一小撮米飯及米酒,並唸祈福之語,向祖先祭拜。
祭拜儀式完成後,穿著平埔族傳統服飾的婦女,就在寺前跳起「牽田」歌舞,表達昔日拍瀑拉族過年的歡樂氣氛,也為族人一起祈福。族人蔡錦釵說,每年到這個時候,族人都會聚在一起,除了祭拜祖先外,還會唱歌跳舞及做年糕方式慶祝。
弘光科大副教授計文德表示,平埔族祖靈祭除「牽田」外,還有「走標」習俗,現已不復見,「牽田走標」原稱做「走躔」,是一種賽跑型的祖靈祭,讓部落健壯的男人做競走來祭拜祖先的活動。這種祭祀祖先的活動又稱為「番仔走田」、「走標」等名稱,取得標旗的優勝者,可選取族中美女為妻,當天晚上眾人還會到優勝者家中吃慶功宴,一起喝酒、唱歌、跳舞直到深夜。
計文德說,在漢族文化的影響下,「牽田走標」傳統已流失,取而代之的是演戲酬神的廟會形式,拍瀑拉族人也仿漢人成立祭祀公會,供奉祖先牌位,這些改變也說明了優勢文化的影響力。
沙鹿區長陳小菲表示,許多平埔文化早已消失,沙鹿區公所希望藉由一區一特色計畫,透過這樣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活動,進而凝聚居民向心力,使沙鹿成為一個具文化特色的優質區域。沙鹿普善寺 牽田歌舞 平埔族祖靈祭 - 中華日報新聞網 https://bit.ly/3kIwnSY
〔記者歐素美/沙鹿報導〕每年農曆八月二日是平埔族拍瀑拉族的新年,沙鹿區拍瀑拉族新年祭昨在普善寺舉行,族人以傳統「牽田」歡慶,並以生魚、豬肉、豆干及飯糰等祭拜祖先,祈求平安。
沙鹿早期是拍瀑拉族聚落,普善寺則是拍瀑拉族遷善南北社的祠堂,供奉祖先,隨著時代演變,許多居民不管是否為平埔族,都會到普善寺拜拜。
拍瀑拉族人昨天準備十五個飯糰、五條生魚、五塊生豬肉及豆干等祭品,族人潘明燈手拈一小撮白米及魚鱗,口唸拍瀑拉語「TAMODO NUJANUNA」,呼叫先靈享用,隨後,族人在廟前廣場唱起拍瀑拉族「牽田」歌舞,完成祭祀儀式。
沙鹿里長陳榮輝表示,平埔族人手腕上會有一條橫紋,是最好的辨識方式。拍瀑拉族喜歡穿戴紅色腰帶及頭插鮮花,因為早期紅色不易取得,是尊貴的象徵;沙鹿社區考證研發出第一代的藍色拍瀑拉服飾,最近又根據三百年前的清朝「皇清職貢圖」,研製出第二代拍瀑拉族服裝。
土地公的部下文武判會調查人的善惡,然後向城隍爺報告
嘉義北安宮鎮殿福德正神、文武判尊神
嘉邑北安宮
土地公廟
鎮殿福德正神
文判
武判
嘉義北安宮鎮殿福德正神、文武判尊神 https://bit.ly/3cT1o37
皮膚白皙的麻園人,你可能有道卡斯族血緣
皮膚白皙的麻園人,你可能有道卡斯族血緣 https://bit.ly/3Jlo4ra
有關麻園人的平埔族淵源,我大概會以此篇暫時告一段落。
我前一篇已經大膽推測說,麻園人大概與平埔族沒有什麼淵源,這是從麻園開墾的歷史觀點得來的。因為1749年時,呈報官府說要開墾麻園的地主是平埔族,但實際入墾的卻可能是漢人,(這裡我就略過許多很難懂的歷史名詞),所以,從開墾史看起來,麻園人的主要組成應該是漢人。(這不是定論,只是我根據史料所做推測)
請注意,這不代表麻園人全無平埔血統。因為從土地開墾歷史裡面,是完全看不出婚嫁關係的。如果有來自母系的平埔血統,除非去翻日本時代的戶籍謄本,否則是無從查起的。你們家祖譜也不會寫的。
曾經有人提醒我,不要從體表特徵去判別平埔血統,因為會造成族群刻板印象。 這一點我同意,但是我對道卡斯有份深厚的眷戀感情,所以我才不管什麼刻板印象,如果有那麼一絲絲可能,我都要喚醒你體內的道卡斯靈魂與熱血。
所以我要提醒有下述體徵的麻園人,儘可能去申請日本時代的戶籍謄本做確認,這些體徵是根據我所認識的新社錢姓人家而歸納的,新社平埔在古早時代有七大姓: 衛、金、錢、廖、三、潘、黎。我其實還認識有廖姓、黎姓,很「巧合」的是他們都有下述共同體徵:
皮膚白皙,五官立體而分明。簡單講就是男的帥、女的白皙漂亮。
皮膚白皙這一點是最特別的,那種白甚至不像是東方黃種人應有的,已經是接近歐洲白人了,是粉嫩水潤的那種。
先介紹一位道卡斯的朋友給各位認識,他來自南投埔里,道卡斯族分布很廣,後來四散各地,包括南投埔里,這是他的FB,很「巧合」的是,他的白皙粉嫩,一如我從前對錢姓、廖姓、黎姓同學的印象,我還記得麻園人裡面也有好幾位帶有這種粉嫩白皙,我就不說是誰了。
下圖來自中研院的一篇學術論文,不是古地圖,是近代學者根據研究資料畫出來的。
這張圖要這樣看,藍色粗線叫做土牛溝界,土牛溝西邊綠色的土地是准予漢人報墾的漢墾地,土牛溝東邊的灰色是平埔族的社地。有兩塊地例外的出現在土牛溝西邊,屬於竹塹蕃的社地。麻園就在其中。
更奇特的是,麻園跟溪州又被歷史學者分類在一個特殊的屬性,叫做漢墾地。平埔族土地裡面的漢墾地,跟其它綠色的漢人報墾的漢墾地是不一樣的。
我特地把相關的文字解釋也貼上來,我知道裡面寫了一堆歷史專有名詞,大家看不懂。你只要知道麻園雖然是平埔族土地,開墾者卻是漢人,這樣就夠了。文字裡面的「漢大租」就是這個意思
皮膚白皙的麻園人,你可能有道卡斯族血緣 https://bit.ly/3Jlo4ra
道卡斯族「采田福地」七姓公平埔宗祠 堂號「臺灣」見證清朝乾隆皇帝「賜姓」歷史〔2009-09-25〕已更新:2022年12月21日
「采田福地」主祀土地公,供奉七姓公的牌位,每年農曆7月17日,散佈各地的後裔會返鄉參加祭祖。(記者廖雪茹攝)
道卡斯族「采田福地」七姓公平埔宗祠 堂號「臺灣」見證清朝乾隆皇帝「賜姓」歷史
采田福地,位於臺灣新竹縣竹北市新國里,是道卡斯族竹塹社七姓公後裔供奉其祖先與福德正神的廳堂,列為縣定古蹟。
雍正十一年(1733年),同知徐治民令原居住在今新竹都城隍廟一帶的竹塹社民遷移到湳子舊社。乾隆十四年(1749年)頭前溪水患迫使社民再次遷移到竹北新社。依《新竹廳志》記載,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台灣知府覺羅四明命他們剃髮蓄辮、改穿漢服,並賜金、潘、廖、衛、三、黎、錢這七漢姓。
乾隆二十五(1760年),竹塹社建立稱為「竹塹社七姓化番公館」的公廳。嘉慶二年(1797年)建祠堂後,明訂以其祖遺田業口糧大租穀之收入,作為基本財產。光緒四年(1878年)公館重建時,族人將「番」拆成「采田」,並沿用漢人對土地公廟的「福地」稱呼,命名「采田福地」,又稱「采田宮」。該年,竹塹社番生員廖瓊林寫「采田福地碑」陳述七姓化番的由來。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如果你喜歡與支持本站的理念、觀點、議題、文章及內容
★ 讀者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計畫」專屬連結:https://p.ecpay.com.tw/5BD27E3 (綠界科技)
★ 讓我們可以持續投入挖掘、探究、分享與推廣(超商、ATM、網路ATM,皆可贊助)
自由時報/記者廖雪茹/竹北報導〔2009 / 09 / 25〕
新竹縣定古蹟「采田福地」,是全台僅存的平埔族宗祠和土地公廟。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理事長廖英授,擔心族人分香各地漸漸「消失」,發起27日轉堂合火行動,盼透過返鄉祭祖凝聚向心力。
位在竹北市新國里的「采田福地」,為道卡斯族竹塹社祭祖廳堂,也是全台唯一見證清帝「賜姓」平埔族的遺址。
廖英授表示,據文獻記載,竹塹社因協助清廷平亂有功,清乾隆23年,獲乾隆皇帝賜7個漢姓,分別是錢、衛、廖、三、潘、黎、金,後再賜「義勇可嘉」匾額,後來新竹赤土崎、二重甫匪徒作亂,七姓族人前往征伐,金、黎兩姓在戰役中取義成仁。後來在「采田福地」祭祀公業登記時,就少了金、黎兩姓。
「采田福地」主祀土地公,右側供奉七姓公的牌位,每年農曆7月17日,散佈各地的後裔會返鄉參加祭祖。廖英授初估,全台七姓後裔可能只有2、3000人,但大部分都已失去聯繫。
平埔族宗祠 七姓後裔失聯多
「人不能忘本!」廖英授等人決定發起轉堂合火行動,號召分香各地的族人回到祖宗祠,認祖歸宗、共同祭祀。27日上午6點到12點,他呼籲七姓後裔踴躍返鄉,讓竹塹社香火一脈相傳。廖英授電話:0932-595673。
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理事長廖英授,發起27日轉堂合火行動,盼透過返鄉祭祖凝聚向心力。(記者廖雪茹攝)
道卡斯族「采田福地」七姓公平埔宗祠 堂號「臺灣」見證清朝乾隆皇帝「賜姓」歷史〔2009-09-25〕 https://bit.ly/3UbDHIf
------------------------------
采田福地七姓公 27日轉堂合火
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理事長廖英授,發起27日轉堂合火行動,盼透過返鄉祭祖凝聚向心力。(記者廖雪茹攝)
采田福地七姓公 27日轉堂合火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0KxUMy
2009/09/25 06:00
〔記者廖雪茹/竹北報導〕新竹縣定古蹟「采田福地」,是全台僅存的平埔族宗祠和土地公廟。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理事長廖英授,擔心族人分香各地漸漸「消失」,發起27日轉堂合火行動,盼透過返鄉祭祖凝聚向心力。
位在竹北市新國里的「采田福地」,為道卡斯族竹塹社祭祖廳堂,也是全台唯一見證清帝「賜姓」平埔族的遺址。
廖英授表示,據文獻記載,竹塹社因協助清廷平亂有功,清乾隆23年,獲乾隆皇帝賜7個漢姓,分別是錢、衛、廖、三、潘、黎、金,後再賜「義勇可嘉」匾額,後來新竹赤土崎、二重甫匪徒作亂,七姓族人前往征伐,金、黎兩姓在戰役中取義成仁。後來在「采田福地」祭祀公業登記時,就少了金、黎兩姓。
「采田福地」主祀土地公,右側供奉七姓公的牌位,每年農曆7月17日,散佈各地的後裔會返鄉參加祭祖。廖英授初估,全台七姓後裔可能只有2、3000人,但大部分都已失去聯繫。
平埔族宗祠 七姓後裔失聯多
「人不能忘本!」廖英授等人決定發起轉堂合火行動,號召分香各地的族人回到祖宗祠,認祖歸宗、共同祭祀。27日上午6點到12點,他呼籲七姓後裔踴躍返鄉,讓竹塹社香火一脈相傳。廖英授電話:0932-595673。
「采田福地」主祀土地公,供奉七姓公的牌位,每年農曆7月17日,散佈各地的後裔會返鄉參加祭祖。(記者廖雪茹攝)
采田福地七姓公 27日轉堂合火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0KxUMy
------------------------------
陳耀昌:堂號-穿越時空的「漢化神器」
2017/06/11 08:00陳耀昌
陳耀昌:堂號-穿越時空的「漢化神器」 https://bit.ly/3MejLCD
在台灣平埔族的漢化過程中,不,不只是平埔,而是幾千年來,所有「異族」的被漢化過程中,漢民族的「堂號」,本是儒家無心插柳的儀式,卻成了穿越時空、無堅不摧、效果驚人的「柔性神器」。「堂號」讓非漢族迅速忘本,欣然被統,成就了今日「普天之下,莫非炎黃」的華夏觀念。
堂號是漢人墓碑所獨有的特色。堂號的起源,是漢武帝獨尊儒家後,人民強調「慎終追遠」,始而自動在墓碑上標示可追溯之祖先發源地,繼而穿鑿附會攀附世家名家,爾後世代相傳。
非漢族以堂號攀附漢人 迅速被統
堂號來自「記憶」與「攀附」。記憶不一定正確,攀附一定不正確;但卻成了漢族身分之標誌。
漢民族周圍的異族,其漢化過程,幾乎都是先習漢字、後改漢姓。漢人的方塊字「姓名」就是漢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圖騰。而有了「姓」之後,就直接與堂號連結,而將漢化的歷史一下子上溯到一、二千年前。換句話說,漢人以堂號攀名門之後,台灣平埔或其他非漢族則以「堂號」攀為漢人之後。
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在台灣平埔。在屏東縣府2014年出版《重修屏東縣志》中,有兩張照片,讓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平埔族漢化的嬗變。
乾隆36年,力力(力里)社人的墓碑已有「皇清」(圖一),但仍為原住民名號。其後,已改漢姓的潘姓平埔族人,就仿漢人在墓碑刻上「滎陽」潘氏之堂號,但卻錯寫成「榮陽」(圖二)。
於是平埔的後代,乃以為「歷代高曾祖考妣」是來自「榮陽」的漢人。只要一塊墓碑,平埔子孫就自動接軌,天衣無縫,成為「炎黃子孫」。
這就是「堂號」穿越時空的妙用。
也自這本《重修屏東縣志》,我們看到光緒14年,劉銘傳以國家命令消滅番籍及番租(圖三)。一是「改租為賦」,平埔人田產被沒入成為「官田」;二是熟番「化歸為民」。再加上平埔人已改漢姓,從此平埔人失去與祖先的連結,也失去祖先的土地,從土地的主人變成侍奉高級漢人的低階漢人。
▲左圖一,右圖二。
這是台灣平埔在短時間內,幾乎完全消失的過程,很殘酷,卻是真實的歷史。
墓碑文化式微 堂號漸漸消失中⋯⋯
堂號其實只是「店名」或「招牌」。中原漢人「姓」之起源在周初。漢代百姓普遍撰寫堂號之時,離周之世已百年,離周初之分封功臣宗室更已千年;換句話說,離姓氏之普遍形成至少約五百至八百年。除了時間差距,還有空間劇變,因為此期間歷經春秋戰國亂世、秦代虐政,楚漢相爭,人民早已遷徙流散,遠離祖宗發源地;因為如此,方思以「堂號」紀念先祖。惟幾百年後,士人之家固然記錄不完整,百姓之家,更是人云亦云矣;再經後世沿襲照抄,時至今日,人們對堂號形成更是一知半解。
第一代立下的堂號,多因揣測而失真。例如:黃姓的堂號是「江夏」,江夏在湖北古荊州,但事實上黃姓起源「黃國」,位在河南東南;又如陳姓堂號「潁川」,在台灣則多誤為「穎川」。
除了揣測祖先發源地,還有一種是攀附名門巨室。例如姓朱的就標榜是朱熹後代,姓范就說是范仲淹子孫。以李姓來說,現在李姓人士絕大多數用「隴西李氏」;而「隴西李氏」是因唐朝皇帝李淵、李世民而起,於是就出現兩件趣事。首先,唐朝之前,早有李氏,有名的「老子」李耳,住在洛陽,後來隱居函谷關,而老子的東周時代,隴西屬秦國疆土外的西戎之地;秦國名相李斯則是楚人,不算中土人士,亦非來自隴西;反而唐朝李白是漢化胡人,今中亞吉爾吉斯人。妙的是「隴西李氏」本非漢族,李淵、李世民家族,已被考證為漢化鮮卑人。
我不相信現在號稱「隴西李氏」的李姓人士,真的是唐室後裔子孫。所以標榜「隴西李氏」,自然是為了攀龍附鳳。除了「隴西李氏」,還有「汾陽郭氏」,我也不相信現在這麼多「汾陽郭氏」,都是唐朝郭子儀之後!
近年,台灣喪葬禮俗靜悄悄改變,看似平淡,卻將有重大影響。由土葬變火葬,墓碑則改為靈骨塔或樹葬的簡單牌位。對岸亦有此趨勢。華人傳統的墓碑文化勢將式微,因為墓碑刻的是給別人看的家族資料,靈骨塔寫的是自家看的個人資料。
另一方面,原住民則開始以英文或中文拼音出原住民姓名,拒絕了漢姓,當然也拒絕了堂號。
所以,這個漢人「堂號」文化,極可能會慢慢消失,未來可能成為後世華人永遠無法了解的一項「漢化神器」。
陳耀昌:堂號-穿越時空的「漢化神器」 https://bit.ly/3MejLCD
--------------------------------
台中南屯大肚山百年古墓 張家古墓申請登錄文化資產 旁邊有座石頭砌成的平埔族人古墓一併保存 凱達格蘭族霄裡社知母六家族古墓堂號為「臺灣」 〔2014-10-08〕
已更新:2022年12月12日台中南屯大肚山百年古墓 張家古墓申請登錄文化資產 旁邊有座石頭砌成的平埔族人古墓一併保存 凱達格蘭族霄裡社知母六家族古墓堂號為「臺灣」 〔2014-10-08〕 https://bit.ly/3UpKq1H
南屯區知高庄張家第十六世祖張媽陳孺人之墓,建於日治大正年間,張家後代向市府申請登錄文化資產。(記者張菁雅攝)
台中南屯大肚山百年古墓 張家古墓申請登錄文化資產 旁邊有座石頭砌成的平埔族人古墓一併保存 凱達格蘭族霄裡社知母六家族古墓堂號為「臺灣」
自由時報 / 記者張菁雅/台中報導〔2014-10-08〕
大肚山有處近百年古墓,是南屯區知高庄張家第十六世祖張媽陳孺人之墓,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六年,張家後代委託台中市鄉土文化學會調查古墓及家族史,並向市府申請登錄文化資產,文化資產處處長張祐創與文資審議委員昨天前往初勘。
台中市鄉土文化學會榮譽理事長黃豐隆表示,張家先祖為福建省漳州漳浦縣人,來台開墾迄今約有二百八十年歷史,原本定居於大肚溪口的塗葛堀,在一次洪水肆虐後,家產全遭大水吞沒,舉家遷到南屯的知高庄,從頭開始。
旁邊有座石頭砌成的平埔族人古墓一併保存
黃豐隆說,這座古墓雖無精緻石雕藝術或華麗造型,但墓園形制樸實簡約,保存完整,反映大正年間社會民生環境,具有時代表徵意義,旁邊還有石頭砌成的平埔族人古墓,可一併保存。
張家子孫多人在企業擔任要職,包括前彰化銀行董事長張聘三、張伯欣及前台灣水泥公司副總經理張煥三等人。
廿代子孫張致安表示,市府計畫在附近闢建原住民公園,希望能將墓園納入公園,他們願意配合進行美化,讓民眾能夠親近。
張祐創與文資審議委員仔細勘查墓園及平埔族人古墓,張祐創表示,初勘結果將再提報大會討論。
平埔族人漢化碑銘上刻的堂號
平埔族人漢化常見碑銘上刻「皇清」、「香祖」、「台邑」、「蘭邑」、「宜邑」、「埔邑」、「金社」、「北投」、「卓猴」、「內門」、「新港」、「草山」、「埔里」、「番社」、「東螺」、「遷善社」、「苑社」、「苑坑」、「秀朗」、「雷社」、「武朥、雷瀧」、「鉅鹿」、「蓬島」、「台灣」、「山西」、潘姓之「榮陽」等。
台中南屯大肚山百年古墓 張家古墓申請登錄文化資產 旁邊有座石頭砌成的平埔族人古墓一併保存 凱達格蘭族霄裡社知母六家族古墓堂號為「臺灣」 〔2014-10-08〕 https://bit.ly/3UpKq1H
堂號「皇清」二百多年前乾隆年間 道卡斯族大甲東社古墓 見證平埔族人已漢化〔2008-07-10〕
已更新:2022年12月21日
堂號「皇清」二百多年前乾隆年間 道卡斯族大甲東社古墓 見證平埔族人已漢化
平埔族人漢化常見碑銘上刻「皇清」、「香祖」、「台邑」、「蘭邑」、「宜邑」、「埔邑」、「金社」、「北投」、「卓猴」、「內門」、「新港」、「草山」、「埔里」、「番社」、「東螺」、「遷善社」、「苑社」、「苑坑」、「秀朗」、「雷社」、「武朥、雷瀧」、「鉅鹿」、「蓬島」、「台灣」、「山西」、潘姓之「榮陽」等。
2008-07-10 中國時報
外埔鄉地方文史工作者柯文成、陳欽輝,在大甲東公墓內發現兩座古墓,距今已有218年,古墓特殊處在於,是漢化平埔族原住民的墓,墓碑石材極佳,兩墓在一起應為夫妻或家族,難得的是,古墓仍有後人每年去掃墓。
外埔鄉文史工作者陳欽輝,3年前在大甲東公墓東邊,發現兩座古墓,墓碑石材與一般不同,都是極佳的石材,小的一墓碑看不清楚字跡,另一個墓碑堂號刻著「皇清」兩字,上款是「乾隆庚戌年季秋吉旦敬立」、中款「顯考諱厚重四老東公之穴墓」、下款「男二大房奉祀」。
根據柯文成的研究,「東」姓為道卡斯族大甲東社的姓氏,原為林武力的後代,漢化後葬儀也用漢人的墓碑,「皇清」即代表漢化的平埔族人。
柯文成表示,依據墓碑所記載的乾隆庚戌年,即西元1790年,距今已218年,可見當時平埔族已漢化,而且古墓應該是當時有身分地位的人士。依漢人的習俗,先人往生後7至10年,後人會予撿骨,但這兩座墓一直都未動過,應該是此處風水極佳。
柯文成和陳欽輝也發現這兩座古墓,每年的清明節仍有後人掃墓,他們一直希望能見到這兩座古墓的後人,以調查這段歷史,只是3年來,都沒機緣見到。
圖說:外埔區文化工作者陳欽輝十四年前,發現大甲東公墓有兩座具有225年,清朝時期,原住民東姓已漢化的古墓,追根就底得到答案後,對文獻有相當貢獻,唯遷墓園恐受波及,如何保護,大家頭痛。〔記者陳榮昌攝〕
兩座清朝古墓外埔現縱 文化工作者為文獻追縱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15/06/03
台中市外埔區發現大甲東公墓有兩座具有225年,清朝時期,原住民東姓已漢化的古墓,由於每逢清明節都有人前來掃墓,文化工作者陳欽輝為追根就底,今年決定整夜守候,查出古墓之根源,了解早期原住民的生活文化及發展,以發揚文獻。
外埔區文化工作者陳欽輝於十四年前,在大甲東公墓東邊,發現2座連在一起的古墓,墓沒周邊的翅墓碑,石材與一般不相同,小的一座風化字跡已失,另一座堂號撰寫「皇清」、上款「乾隆庚戌年季秋吉旦敬立」、中款「顯考諱厚重四老東公之穴墓」、下款「男二大房奉祀」。
人文課長柯文成表示,東姓為平埔道卡斯族大甲東社的姓氏,原為林武力之後代、兩生合一老為漢民族(漢化)葬禮墓碑的刻法是依「生、老、病、死、苦」鑿刻,可見造墓者是住大甲東社族人在乾隆庚戌年、隆隆55年,西元1790年已經漢化,迄今已是225年。
柯文成說,陳欽輝十幾年前發現這兩座古墓後,就一昧的要找墓中後人,以能了解早期原住民的生活文化及發展,將對文獻有極大幫助,可惜前3次的清明節前往墓前等待時,後人不是一大早就掃完墓,一次還到了深夜才來,如此才失之交臂,不過仍推測是住外埔鄉一帶的原住民人士,今年清明節掃墓時繼續整天等待,恰巧遇到掃墓人出現,問出原由為旁墓者後代家住大甲區,任職於臺電花蓮區營業處處長蔡欽堂,順便代為壓紙錢,並非是東姓後代來掃墓。(一般平埔族的習俗是不掃墓、不拜地居主)
由於這兩座墓的歷史要比,三級古蹟大甲貞孝坊、文昌祠都超出近倍的歷史,文化工作者有意申請古蹟受保護,但大甲東墓園已停葬十多年,並策畫遷墓,屆時古墓也將受波及,受損害實在可惜,在易墓園時,欲如何保護,真讓大家都頭痛。
堂號「皇清」二百多年前乾隆年間 道卡斯族大甲東社古墓 見證平埔族人已漢化〔2008-07-10〕 https://bit.ly/3m08YBC
--------------
我是個〝平埔番仔〞! - 隨興自在過日子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3GknMSu
小學時候老師在學籍資料上都要填寫祖籍,回家問爸爸總是叫我填上〝福建〞。但是每年清明掃墓時,看到阿公墓碑上刻文的堂號,卻不是一般林姓所應刻載的〝西河〞,也不是通常慣用唐山的縣城名號,而是〝金社〞。
在崙仔山阿公的墳前,爸爸一再的強調這〝金社〞的堂號只有我們家族專用的。從阿公上溯阿祖、太祖均是一脈單傳,所以整個崙仔山墓碑上刻載著 〝金社〞墳墓也只有幾座,都是我們家的祖墳。
學籍登記簿上的祖籍福建與祖墳上〝金社〞的堂號併存,並伴隨著我的成長。直到有一天有人對我說〝恁是平埔番仔〞!愕然地回答:那有可能?因為什麼是〝平埔番仔〞?當時真的不瞭解。番仔就番仔還叫平埔番仔,但是又不敢冒然地回家問爸媽,因為囝仔人有耳無嘴的俚諺,抑止了打破砂鍋問到底、還問破鍋在那裡的念頭。
小六那一年,爸爸登記參選鄉長,卻是無人競爭。祗見家中進出的地方士紳及耆老均稱:這裡本來就是恁的,還恁做頭人嘛是應當的!為什麼?當時真的不知道。及長其間陸續有人片斷地告訴我一些家族的佚事----
*以前從草山翻過七星山向著海望去,看得到的陸地包括野柳攏是恁家的。《官番、屯番封地》。爸爸也證實小時候曾隨曾祖母到野柳收租。祗是經過漢人入墾,巧取掠奪,日人入侵無償征收官用,加上子孫不善經營管理,致精華地段喪失殆盡,徒留一些不毛之地,每年除繳納一筆數額不少的地價稅外,真不知如何開發利用?
*先祖所居住的公館就建在至今仍名〝社寮〞的地方,外婆在世的時曾說過:在她小時候每當秋天稻穀收成的季節,公館就像當今的農會一樣,每天都排滿等候繳納大租的稻穀擔《收番大租》、好不熱鬧。
*又說:每逢秋收後的滿月之晚,恁公館外的莿桐樹《凱達格蘭族族樹》下隴有番仔聚集在那裡唱歌、跳舞《夜祭》。可惜公館早已傾倒廢棄,就連當年從唐山採購的奠基石材亦被變售一空,使我終無緣得見。
雖然有這一切佐證,但對自我的身分仍半信半疑,因為我與同年齡的小孩一樣,一起上山下海、摸魚抓蝦、上學玩樂,一點也不受影響。這些傳述我都沒有親眼見到,也沒有親身經歷,當然對自已的身分是何也從不置喙。和所有的人一樣參加聯考就學,一樣的就業,一樣的在職場上兢存。
2003年的某一天,家鄉好友來電稱其擔任發展協會理事長的社區欲辦一文化活動,盼我能共襄勝舉,隨口答應後未料臨場始知那是尋訪凱達格蘭族人的系列活動。文史工作者由墓碑上所刻載的〝金社〞來尋訪其子孫~我。
先祖的無上智慧~為〝金包里社〞族人的身分避免漢化及皇民化侵擾而忘本,將〝金包里社〞簡稱〝金社〞,並誌為墓碑上的堂號(如上圖),以示後代子孫永誌不忘族人身分。並免除與實力明顯不符比例原則之侵略者相抗衡,免遭無謂的犧牲及滅族亡種之危機!
偉哉先祖!這與口口聲聲愛台灣,而所作所為都在害台灣的無恥政客相對照。~偉哉先祖!~後代子孫與有榮焉!~我不禁地大聲吶喊!
我是個〝平埔番仔〞! - 隨興自在過日子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3GknMSu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