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齋戒月是穆斯林奉獻、分享和布施的時節-除了年度天課(扣除家用後以收入結餘的40分之一賑濟窮人)之外,有能力的穆斯林在開齋節之前還須捐獻足以供給一名貧苦人一天伙食的「麥子錢」(Zakat al-Fitr),也可以兌換成其他施捨的物資。即使經濟條件不夠好的人,也一定會設法奉行這項宗教功課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有相布施(住相佈施)是什麼? https://bit.ly/2Ulzt6b
不住相布施,一切的布施都會有福德,卻不一定有功德。住相布施只有福德,沒有功德;而不住相布施,既有福德,也有功德。 https://is.gd/2ckgXu
「不住相佈施」在心性上幫,就是幫因。在物質上幫就是幫果。 https://bit.ly/2TShgwY


回教奉獻施捨(Zakat)
“Zakat”一字,原義乃指潔淨而言,因爲如肯奉獻施捨,便可潔淨剩餘之錢。這也是一種財產稅和收得稅,一般的標準,乃是四十分之一。在回教的神治制度(Theocracy)之下,有兩大財源,一爲打仗的戰利品,一則爲奉獻施捨。他們相信,阿拉對奉獻的人,會用雙倍的利息報答他們。除了四十分之一的法定奉獻之外,還有照舊約十分之一的自由奉獻(Sadagah)。施捨的對象,乃爲貧民,無家可歸的人,奴隸,欠債的人,爲回教作戰的士兵,以及流浪在外的旅客。
以斯拉百科網 https://bit.ly/3vGJz0k


「有權不可管錢,管錢的沒有權」
在《雜阿含經》裡面有一首偈語說:「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意思是說:假如你每一個月有十萬元的收入,應該拿出四萬元來經營事業;兩萬元做為家庭生活所需;兩萬元儲蓄以應不時之需;剩餘之兩萬元用以布施,回饋社會,救濟貧乏。 此外,在《大寶積經》中,佛陀以波斯匿王為例,告訴我們財富處理的方法。由於波斯匿王已經不需要為生活計算,因此分作三分:三分之一用來供養宗教;三分之一用來救濟貧窮;三分之一用來奉獻給國家作為資源。在《涅槃經》中,對財富的處理方法則說,除了生活所需之外,分為四分:一分供養父母妻子,一分補助僕傭屬下,一分施給親屬朋友,一分奉事國家沙門。 
《三世因果經》說:「有衣有食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僧人;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採花供佛前。」能找出今生貧窮的原因,然後加以改進,為時不晚。 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厚實經濟,富國裕民,則慈悲道德也難以獲得重視,因此春秋時代管仲說:「倉廩實,知榮辱。」唯有經濟繁榮,才能建設「富而好禮」的社會。 貧富只是比較性的說法,真正貧窮的人,內心安貧樂道,也不差於富者;富者天天妄想、貪欲,不知足,生活也不快樂-經濟沒有絕對的貧富,再多的錢財,不知足就是富貴的窮人;一無所有的人,他能滿足,就是窮人中的富者。 「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錢用了才是自己的」、「用智慧莊嚴,不用要金錢堆砌」-佛教有所謂「利和同均」,也就是僧團中如果有施主財施供養,不可私自獨享,要交由常住集中處理,大眾共有,透過經濟上的均衡分配,大眾才能過著「利和同均」的經濟生活,所以在佛光山,個人不要有錢,點滴歸公,讓團體有錢,才能有所發展-「利益共用」的觀念,現在企業界也普遍有此共識,不少企業主也懂得把利益分享員工,例如依公司盈餘發放年終獎金,甚至有些公司讓員工持股,員工自然以公司為家,發奮工作,努力經營,自能提高效率,創造利潤,彼此共用。佛教雖然不偏廢慈善救濟,但仍以弘揚佛法為本,以傳教為重,因為慈善救濟終非究竟,「泛濫」的救濟只會養成社會的貪心及虛浮偽善的心理。因此所謂的救濟,應該是「救急」而不是「救貧」,應該是「救心」而不是「救人」,唯有宣揚教義、淨化人心,這才是宗教的主旨所在。最好的慈善事業應該是與文教合而為一,因為文化可以淨化心靈,昇華人格;教育可以改變氣質,根除煩惱。因此希望政府今後在鼓勵慈善救濟的同時,也能兼顧文化、教育,發揮宗教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如佛教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我們要肯定「文教重於慈善,有道重於有財」,我們也期盼政府的福利事業能從文化、教育方面來提昇社會的道德水平,改善國民的生活品質,如此才是根本而究竟的福利事業。
所謂「邪命」,就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錢財,用經營不正當的事業所得來生活。譬如前面提到的開酒家、賭場、賣釣魚器具、賣打獵的獵槍,或者是算命、卜卦、看相等都是邪命的經濟生活。佛教不提倡看風水、擇日期,《佛遺教經》曾指示佛教徒不應去仰觀星宿、推算命運,因為這些都不是合乎因緣法則正命的經濟生活,都是佛法所不允許的。
佛教主張發展淨財、善財、聖財,甚至推廣開來還有智慧財。佛教對財富的看法,非常重視均富、共有、施他、利濟。佛陀當初實施僧侶托鉢乞食制度,主要是因為他對財富的觀念,主張「儲財於信眾」,讓僧侶藉托鉢時,信徒布施飲食,僧侶施予教化,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 
「有權不可管錢,管錢的沒有權」
財富為「五家共有」,終有散壞的時候,能夠布施結緣,擁有「信、戒、慚、愧、聞、施、慧」,以及「六度」、「四攝」等法財,才是究竟的財富。 
擬佛光人守則,明訂佛光人不能私自化緣、私建道場、私置產業、私蓄錢財,而且申令管錢的人不可掌權,掌權的人不能管錢;大職事有權,小職事管錢;有錢,要為佛教和社會用了,不可以儲存。一個企業的成功,三○%靠策略,四○%靠執行力。執行力的落實首先要『用對的人才』,其次得『採取對的策略』,最後是『完成對的營運』


十一奉獻的反思
  綜觀以色列人的十一奉獻制度,我們可以發現整個十一奉獻的制度是一個甘心樂意的舉動,它建基在愛上帝和愛弟兄的原則當中,因為十一奉獻除了把自己的東西奉獻給上帝外,也包含了與弟兄分享恩典的機會。當一個人蒙受上帝賜福的時候,他也應該甘心樂意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上帝,因著這樣的態度,他必會看見別人的需要,也隨時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所有的一切。
  上帝要求百姓獻上當納的十分之一,並不是由於奉獻本身有甚麼可取的地方,又是要為我們提供一次學習和表達自己順服上帝的機會,因為十一奉獻是一個極容易遵守的律例,願意遵守十一奉獻的規例某個程度上就代表著他願意遵守上帝的律法,如果連這個要求也達不到,律法上有關其他方面的要求就更難達到了,故此,學習十一奉獻是我們學習遵守耶和華律法的有效途徑
  現今教會的十一奉獻已綸為「會員費」式的義務,甚至用這個「會員費」去衡量一個人在教會中的地位,有些教會的奉獻記錄表甚至按各人奉獻的多少去排位,這或許也代表著教會對奉獻「多」或「少」的重視,一個真正的十一奉獻所強調的不是「多」或「少」,而是強調究竟是否甘心樂意。一個甘心樂意的奉獻是當人看見教會有需要的時候,能夠自發地盡自己的能力去奉獻,唯有這樣才是上帝所喜悅的。
  「十一奉獻」作為一條訂定了的條例還需要遵守嗎?筆者認為我們毋須要去反對這個條例,反而應該盡力地去執行這個命令,藉此去學習遵守上帝的命令,以致我們能夠從一個「條款」式的奉獻昇華至「甘心樂意」的奉獻。
當納之十分之一 https://bit.ly/2DiHzUH


什一奉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FuBjM
什一奉獻(或什一稅、什一捐),常用於指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的宗教奉獻,歐洲封建社會時代用來指教會向成年教徒徵收的宗教稅。
源於《聖經舊約》時代,其希伯來文原意是「十分之一」。在古代近東的國家,其中有迦南、腓尼基、阿拉伯等國都有什一奉獻的習俗以維持崇拜及國家支出。[1]
沿革
據《聖經·創世記》記載,亞伯拉罕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撒冷城的麥基洗德,這普遍被視為什一奉獻之起源。直至摩西律法將其具體制度化地執行,以色列人將此獻給上帝耶和華及支持利未支派的事奉工作。[2]在4世紀以前的基督教會並沒有奉行什一奉獻,信徒隨自己意願自由捐獻。自羅馬帝國將基督教納為國教後,教會開始鼓吹徵收。[3]在第六世紀以前,什一奉獻又漸漸在天主教和西歐普及。及至公元567年和585年,什一奉獻被提到的大公會議,並最終採納為對教會奉獻的必要標準。[3]
公元779年法蘭克王國查理大帝訂立法律實施什一稅,西歐各國在10世紀中葉相繼實行,視之為稅金。宗教改革運動之後,什一稅制仍在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國家裡繼續執行。羅馬教廷與德意志地區的皇帝在1563年召開特倫多大公會議重申教徒必須繳付什一稅。[3]隨後歐洲國家政權與教會間發生矛盾,歐洲國家逐漸廢除此稅制,以其它的稅收形式取替。時至現代,仍有一些基督教派引申《舊約聖經》,規定信徒實行什一奉獻;另一些基督教派則鼓勵信徒憑信心奉行什一奉獻,以應付教會運作的財務需要和開支。
摩西律法下的什一奉獻
根據摩西律法所載,以色列人的一切出產之十分之一都當歸給上帝耶和華。十分之一與祭物要獻在指定地方,祭司會將其作獻祭及利未支派之酬勞,每三年用當年土產的十分之一來幫助社會內的有示弱細小眾。相關的重點條例如下:
“    地上所有的、無論是地上的種子、是樹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華的、是歸給耶和華為聖的。人若要贖這十分之一的甚麼物、就要加上五分之一。凡牛群羊群中、一切從杖下經過的、每第十隻要歸給耶和華為聖。不可問是好是壞、也不可更換、若定要更換、所更換的與本來的牲畜都要成為聖、不可贖回。這就是耶和華在西乃山為以色列人所吩咐摩西的命令。(利未記27:30-34)    ”
“    你要把你撒種所產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又要把你的五穀、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並牛群羊群中頭生的,喫在耶和華你神面前,就是他所選擇要立為他名的居所。這樣,你可以學習時常敬畏耶和華你的上帝。……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積存在你的城中。在你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和你城裡寄居的,並孤兒寡婦,都可以來,喫得飽足。這樣,耶和華你的上帝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申命記14:22-23,28-29)    ”
類似的中國的什一稅
在周朝,當時實行徹法,除了公田之外,另外農民還要將其所得的十分之一納予國家[4],但是在春秋戰國時代之後,這種制度便逐漸不獲採用。
伊斯蘭中
在古代伊斯蘭國家,耕作官地的農民需繳交收成1/10,名哈拉吉稅。
什一奉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FuBjM


據《聖經》創世記記載,亞伯拉罕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撒冷城的麥基洗德,這普遍什被成一奉獻之起源。 直至摩西律法將其具體制度化地執行,以色列人將此獻給上帝耶和華及支援利未支派的事奉工作。
“十一奉獻”(或稱什一稅、什一捐),通常用於指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的宗教奉獻,歐洲封建社會時代被用來指教會向成年教徒征收的宗教稅。源於《聖經》舊約時代,其希伯來文原意是“十分之一”。在古代近東的國家,其中有迦南、腓尼基、阿拉伯等國都有什一奉獻的習俗,以維持崇拜及國家的支出。
1、十一奉獻的曆史由來
據《聖經》創世記記載,亞伯拉罕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撒冷城的麥基洗德,這普遍被視為什一奉獻之起源。直至摩西律法將其具體制度化地執行,以色列人將此獻給上帝耶和華及支持利未支派的事奉工作。在4世紀以前的基督教會,並沒有奉行什一奉獻,信徒隨自己意願自由捐獻。自羅馬帝國將基督教納為國教以後,教會開始鼓吹征收。在第六世紀以前,什一奉獻又漸漸在天主教和西歐普及。及至公元567年和585年,什一奉獻被提到大公會議,並最終采納為對教會奉獻的必要標准。
公元779年,法蘭克王國查理大帝訂立法律實施什一稅,西歐各國在10世紀中葉相繼實行,視之為稅金。宗教改革運動之後,什一稅制仍在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國家裏繼續執行。羅馬教廷與日耳曼皇帝在1563年召開特倫多大公會議重申教徒必須繳付什一稅。隨後,歐洲國家政權與教會間發生矛盾,歐洲國家逐漸廢除此稅制,以其它的稅收形式取替。
時至現代,仍有一些基督教派引申舊約《聖經》,規定信徒實行什一奉獻;另一些基督教派則鼓勵信徒憑信心奉行什一奉獻,以應付教會運作的財務需要和開支。
根據摩西律法所載,以色列人的一切出產之十分之一都當歸給上帝耶和華。十分之一與祭物要獻在指定的地方,祭司會將其作獻祭及利未支派之酬勞,每三年用當年土產的十分之一來幫助社會內的弱細小眾。
相關的重點條例如下:“地上所有的,無論是地上的種子,是樹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華的,是歸給耶和華為聖的。人若要贖這十分之一的什麼物,就要加上五分之一。凡牛群羊群中,一切從杖下經過的,每第十只要歸給耶和華為聖。不可問是好是壞,也不可更換,若定要更換,所更換的與本來的牲畜都要成為聖,不可贖回。這就是耶和華在西奈山為以色列人所吩咐摩西的命令。”(利未記27:30-34)
“你要把你撒種所產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又要把你的五穀、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並牛群羊群中頭生的,吃在耶和華你神面前,就是他所選擇要立為他名的居所。這樣,你可以學習時常敬畏耶和華你的上帝。……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積存在你的城中。在你城裏無分無業的利未人,和你城裏寄居的,並孤兒寡婦,都可以來,吃得飽足。這樣,耶和華你的上帝必在你手裏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申命記14:22-23,28-29)
2、十一奉獻是舊約中的概念
中國在周朝,當時實行徹法,除了公田之外,另外農民還要將其所得的十分之一納予國家,但是在春秋戰國時代之後,這種制度便逐漸地不被采用。聖經如何說十一奉獻的?十一奉獻是許多基督徒爭戰的問題。有很多教會過分強調十一奉獻,同時,也有很多基督徒拒絕聽從聖經關於向主奉獻的告誡。十一奉獻(捐獻)應該是一種喜樂,一種祝福。不幸的是在當今的教會中很少看到這種情形。
律法規定所有以色列人把財產和收成的十分之一交到殿中。(利未記27:30,民數記18:26,申命記14:24,曆代志下31:5)有些人理解舊約中的十分獻一是一種稅法,它提供祭司和利未人的祭祀制度。新約中沒有要求,甚至沒有建議基督徒應該遵守一種法定的十一奉獻制度。保羅說信徒應該拿出收入的一部分用來支持教會。(林前16:1-2)
新約中沒有說應該拿出收入的多少,只說要“照自己的進項”。(林前16:2)基督教會采用了舊約中十分之一的依據,勸告基督徒這是“最低數額的”奉獻,但基督徒不必奠定十一奉獻的義務。他們應根據自己的能力奉獻,“照自己的進項”。這意味著有時的奉獻超出十分之一,有時少於十分之一,取決於基督徒個人能力和教會的需要。每一個基督徒應該殷切地禱告,尋求神的智慧是否參與十一奉獻或者應該奉獻多少。(雅各書1:5)“各人要照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林後9:7)
3、神不缺錢信徒為何要十一奉獻?
在沒有信仰前,人都是靠錢而活,因此被錢常常束縛。很多基督徒信仰一段時間後,卻不明白為何要交十一奉獻,“神難道缺錢嗎?”也有不少人在這上面跌倒。有些教會很少教導十一奉獻的問題,擔心一提錢會眾有意見。但這是必須教導的,十一奉獻是神的吩咐,是人當盡的本分,也是人向著神信心的體現。
“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拉基書3:10十一奉獻是神對他百姓的吩咐,為了使神的家有糧,並且也是神對人信心的考驗。
神不缺錢,但你需要有奉獻金錢的經曆。“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為要作死人並活人的主。”--羅馬書14:7-9
“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汙的羔羊之血。”--彼前1:18-19
湧流傳道人在他的著作《什一》一書中說到,奴隸是憑著能朽壞的金銀得贖,永歸他的主人,從此以後,主人便有行使他一切的權利。基督徒的被贖,不是憑借能朽壞的金或銀,而是寶貴的基督之血。從此以後,基督徒不再屬於自己,乃是屬他的救贖之主。
然基督徒的生死都是為了恩主,那麼基督徒今世所擁有的錢財,又當歸於誰呢?
湧流傳道人在書中坦言,我完全可以接納,並深信這些錢都是神的,是他所賜的。但是神將它賜給了目前的擁有者--你、我、他。我們這些擁有者,便有了支配這些錢的權力。在對錢財的運用上,神會憑借這個判定某人的行為。你的錢,就是你的。只是不要忘記--人,其實不過是金錢的管家而已。
神所托於管家的,就是要他忠心。能忠心管理錢財,智慧地處理錢財的人,才會忠心地處理好屬靈的事情。先避開“什一”這個帶著數字的話題,單看基督徒當在金錢上盡的納獻義務。因為什一受著數量的限制,引發出新、舊的問題,但風險並不會因新、舊約改變,這是每個信徒當盡的本分。
基督徒往往能智慧地處理好多事情,但是在處理錢財一事上,卻常顯得笨拙。你沒有權利將別人的錢放進神的庫中,但你一定要忠誠地將神所賜給你的那一部分,酌量地向神國撒去。神雖然不需要你的錢,但你必須要有奉獻錢財的經曆。
基督徒做什一奉獻並不是因為神缺錢,而是神希望我們能夠順服的話語,將財寶積攢在天上,不被今世的錢財捆綁著生活,得到真正的自由。
來源:基督福音網神不缺錢,為何要十一奉獻? < 心靈思語 | jgospel.net 福音站.com https://bit.ly/3f7X3Jd


六和敬,又稱六慰勞法、六可憘法、六和、六和精神,佛教術語,為追求菩薩道的修行者在團體生活中要遵循的六種生活態度,也是佛教僧團共住時需遵循的六種生活方法:
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
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
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
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
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
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
--------------------------------------------
儲財於信徒
過去大陸的叢林寺廟,都是靠田租、房租以維持常住日用所需,例如常州天寧寺,每年需要二、三十位莊主外出收租,大約半年才能回來;因為寺院的田地差不多有台灣大,甚至附近幾百里內也都是寺院的田地。這是由於過去皇帝,不是只供養某一塊地,有時是撥一個縣或幾個縣給寺廟,像天寧寺、金山寺,收一年的田租,往往可以維持二、三年。
現在台灣寺院的經濟不像過去大陸的寺廟,可以靠田租,靠房地產,大部分依靠納骨塔、法會、信徒護持等,因此信徒的錢不能隨便亂用。我常告訴弟子,要「儲財於信徒」,對於十方的供養,我取之有道,不敢受太大的布施,並且希望信眾能在不自苦、不自惱的情況下量力而為。所謂「不自苦」,就是布施時不感到困難;「不自惱」,就是布施後不感到懊惱。因為我覺得正信佛教的弟子,要重視自己家庭以及事業的需要。
平時我們不輕易化緣,讓信徒儲蓄充足,富有起來了,佛教才能富有,等到需要時,信徒就會支援如果經常要信徒捐獻這個功德,贊助那項佛事,等到有一天,信徒們不勝負擔,佛教還有什麼護法長城呢?我也一再教育信徒,布施不一定著重於金錢,出心、出力的布施也一樣有功德,同時鼓勵信徒要有正確合理的生財之道。我認為,佛教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儲財於信徒」。
佛教對財務的看法,主張僧團財產為僧團所有,而且都是十方大眾的,非個人或私有。財產一定要放在福田庫,才算是合法淨財;個人不儲錢,但僧團團體的錢則愈多愈好,以利弘法之需。
佛光山開山時期,大家辛苦建設;等到開山完成以後,又陸續開辦出版社、佛學院、美術館、大學、人間衛視、人間福報等佛教事業,可謂所費不貲。雖然如此,我也不輕易向信徒化緣,我更主張化小錢不要化大錢,化緣更要化心。
當初建設佛光山時,捐獻者最多一萬元,萬元以上者很少,大部分都是靠著「每人一元」累積而起。甚至後來籌建南華、佛光大學,我也倡導「百萬人興學」,即每個人每月贊助一百元,讓廣大的社會大眾都有能力參與建校。因為小額的布施能夠源源不斷,生生不已,不但持續長久,而且可以廣結善緣,使大家都有種植福田的機會
享有的妙處
世間上的人都喜歡「擁有」,擁有權利、名譽、地位、富貴;認為:「這是『我的』,你們不可以跟我分享,你們不可以侵犯『我的』所有。」假如世間所有都給你,當你執著這些「擁有」,唯恐有一天失去,那麼再多的擁有,又能增加你什麼快樂?增加你什麼幸福嗎?
「擁有」是需要有福德因緣的,如果福德因緣具足,該是你的,它會來找你;不是你的,就是煮熟的鴨子也會飛走。強烈的占有欲,只會讓你貪得無厭,深受其累,得不到解脫的快樂。世間追求「擁有」、「占有」,都不是最好的,反而懂得「享有」,那個「享有」的世界與人生更加寬廣。
花朵不是我的,我可以享有花的美麗;日月星辰供我欣賞,山河大地供我行走,花草樹木供我觀看,芸芸眾生與我結交,這個世界都是我的。天氣寒冷,我可以晒太陽;這裡不好,我可以另外選個山明水秀的地方;你建大樓,我可以進來,哪怕只是躲個雨;你有錢買電視機,我買不起,不過沒關係,你坐著看,我站著看,也可以吧!這個世界只要它跟我有緣分,何必獨自擁有、占有呢?
你擁有,我不嫉妒你、不障礙你;你發財,錢財雖不是我的,不過我為你歡喜。你得獎、你出人頭地,獲得榮耀,我也同感歡喜;因為雖不是我的,不過我享有你的歡喜。甚至你待人好,人家尊敬你,你感到歡喜,你就能享受別人給你的喜悅。
世間上,你所「擁有」的,不一定都能為你所「享有」;不是你所「擁有」的,也不代表你就不能「享有」它。在時間上,即使你「擁有」人生百歲,但是你曾「享有」幾時的清閒?在空間上,你「擁有」華屋美廈千萬間,但是你曾「享有」多少個清酣無夢的睡眠?在人間裡,你「擁有」家人,家人是你的嗎?你「擁有」事業,那些事業未必能帶給你安穩、知足。
有時候,給人也是享有,服務也是享有;享有給人的歡喜、滿足。所以,享有的人生,不一定要跟人家競爭才得到。世間上任何東西我們都可以享有,不需要苦苦占為己有。懂得享有的人生很幸福、很安樂,因為不會有人嫉妒我、壓迫我、搶奪我享有的一切。
真正說來,世間沒有窮人!因為樹木花草都供我欣賞,山河大地都給我行走;我擁有了天地日月,我不貧窮。所以人生能共有、共存、共榮更好。
既然這個世間上,我們不可能樣樣都擁有,何不存著「享有」的美好心情?世間的一切,只要你「享有」它,這些天地的萬事萬物,也都能為你所擁有
【佛法真義】 報恩 |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 人間福報 https://bit.ly/3gCgz0P
----------------
大師這裡正面表彰慈濟證嚴法師的生活方式「淡泊、節儉,一切都是為了社會」,說自己「今天敢稱自己是『貧僧』,是因為我真正做到了『貧僧』」, 稱佛光山的千餘比丘、比丘尼是「安貧樂道」的「貧僧們」,並認為建設「美麗寶島」功不可沒的台灣佛教界有「許多」的「貧僧」,正是為了他們的聲譽,為了公平表彰他們的成就,所以不得不寫《貧僧有話要說》,凡此,大師都意在啟示「貧僧」這一概念的正面內涵:佛教出家修道者的生活態度應當是一種簡單淡泊、遠離金錢財富的生活態度。這是我們在本書中所解讀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經濟學思想的第一個層面。佛教出家修道者個人生活上的遠離金錢財富,與弘法辦道需要積累、消費一定的金錢財富,這是佛教教團生活的一體兩面。所以,如果說維護出家修道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是「星雲經濟學」的第一個層面,那麼「星雲經濟學」的第二個層面,則是探討佛教合理的「取財之道」──佛教應當如何獲得與其弘法事業相匹配的金錢財富的問題。大師在本書中把這方面的內容概括為人間佛教的「財富觀念」,大師把這一觀念的內涵界說為「信徒富、寺廟窮」,具體則可從四個方面展開而言:第一、讓信徒富有,「儲財於信徒」:要讓信徒富有起來,佛教才能富有,信徒若貧窮,佛教必貧窮,所以不儲財於寺廟,不儲財於佛教,而應減輕信徒負擔,盡量讓信徒富有,儲財於信徒。
《星雲禪話》儲財於信徒 | 星雲禪話 | 人間福報 https://bit.ly/2ZYDtZF
有一天,佛光禪師出外弘法歸來,弟子們競相向禪師報告個人勸募功德的成績,弟子普道很得意地說:「今天有一位大施主,布施了一百兩銀子,作為我們興建藏經樓的基金。」
普德也報告:「城內的陳居士布施了二百兩銀子,做為我們寺院明年的道糧。」其他人接著紛紛報告。
只見佛光禪師皺起了眉頭,制止大家繼續發言,他對弟子們開示說:
「你們大家辛苦了,可惜化緣太多,沒有功德!」
弟子們不解:「為什麼化緣多反而不好呢?」
佛光禪師就說:「把錢財儲存於信徒,讓信徒富有起來,佛教才能富有。我們不可以經常要信徒捐獻這個功德,贊助那項佛事,殺雞取卵,何其愚痴!等到有一天,信徒們不勝負擔,佛教還有什麼護法長城呢?」
佛光禪師這一番語重心長的話,實在值得今天各寺院的大眾回味深思。
佛教所說的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惱」的原則下進行。所謂「不自苦」,就是布施時不感到困難;「不自惱」,就是布施後不感到懊惱。
所謂布施,應該細水長流,不可硬性募化。學佛的人,如果有禪,不但會為自己想,更會為別人想。真正的禪者,除了禪的智慧以外,更會把慈悲歡喜布滿人間。《星雲禪話》儲財於信徒 | 星雲禪話 | 人間福報 https://bit.ly/2ZYDtZF


佈施(梵語:Dāna),或寫作布施(布爲佈的古字),又稱為檀那、布施波羅蜜。源自婆羅門教傳統,古印度人相信布施窮困會獲福無量,每逢節慶王室都會行布施。佛教認同布施行為,並將其列入菩薩六度之一,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式。以福利施與人,以財施、法施、無畏施為主,也就是施與財物、飲食乃至佛法為本義。意即為了幫助一切眾生,將自己所擁有的財物或法給予眾生[1]。
菩薩道的修行,從實踐「布施」開始,「布施」之實踐除了可以去除「慳貪」習性外,還能長養慈悲心,並且累積修道所需的福德資糧。布施被南傳佛教、北傳佛教共同列入菩薩行波羅密之一。
布施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IQUVR
古義
「佈施」古字寫作「布施」。布爲散布,施爲施捨,字面意義爲散布錢財、施捨貧困,後被佛教借用翻譯。
《周語》曰:「享祀時至,而布施優裕也」
《文子·自然篇》曰:「為惠者布施也。」
《莊子·外物篇》引《詩》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
《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
《韓非·顯學篇》曰:「上征斂於富人,而布施於貧家,是奪力儉而與侈墮也。」
《淮南子·道應訓》曰:「不義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
《淮南子·齊俗訓》曰:「為義者,布施而德。」
《論衡·定賢篇》曰:「使穀食如水火,雖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
佛教概述
在巴利三藏增支部5:36《適時布施經》(Kāladāna Sutta)當中,提到布施對象:客人、旅客、病人、受饑荒者、持戒者。相應部1:42《施何經》(Kiṃdada Sutta)當中也提及布施範圍:食物、衣服、交通工具、燈燭、知識、佛法等。
上座部佛教
布施波羅蜜(dāna)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的捨思,是願捨棄自己本身和所擁有的身外物給他人的捨思。(思的巴利文是cetanā,是一個心所法,業力即是由它產生。)
一、它的相是捨棄。
二、作用是消滅對布施之物的執著。
三、現起是呈現在修行者心中的不執著,或是獲得財富與投生至善界。
四、近因是可供布施之物,因為只有它存在時,布施才可能發生。
修布施和修四念處不同,修四念處進步時會更清楚覺知當下五蘊的無常、苦、無我三共相,修布施時應該發願不應該思惟五蘊的無常、苦、無我三共相[2]。當施者發願欲成為快樂的人或天神時,其布施是下等的;發願證悟弟子菩提或辟支菩提時,其布施是為中等;發願欲證得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覺時,其布施是為上等[3]。
菩薩是為一切智布施[4]。 所有的菩薩都會為一切智布施妻子[5] ,《本生經》記載釋迦牟尼前世還是菩薩未成佛時思考一切智比妻子兒女更重要然後將妻子兒女布施給化為婆羅門的帝釋[6]。當有人向菩薩討他的孩子、妻子、奴僕等時,菩薩首先會向他的孩子、妻子等解釋所建議的布施,只有在他們同意時,菩薩才把這些樂於幫他圓滿波羅蜜的人送給他人。但是若知道向他討取的是非人(例如夜叉、阿修羅等),那菩薩就不會行此布施。同樣地,菩薩絕不會把國家送給為人民帶來危害與痛苦的人,而只送給會正當地保護人民的有德之士[7]。
五種惡施
《律藏‧附隨篇》裡提及五種一般人認為有功德的布施,但是事實上卻是有害而無功德之惡施。它們是:
一、布施酒與麻醉品;
二、辦戲場;
三、提供妓女給想要享受性交之人;
四、把公牛放進母牛群中去交配;
五、畫或布施春宮圖。[8]
漢傳佛教
在大乘佛經中布施分為財布施、法布施及無畏布施,其中以法布施最殊勝、無畏布施最高上。雖然法布施最為殊勝,但還是應以財布施為基礎,財布施可以量力而為,但若一毛不拔者,表示此人「慳貪」習性仍然深重,雖有能力行法布施,還是得回頭補修財布施,「布施度」方有圓滿之可能。無畏布施代表已捨棄一切、無執著、無我了。佛教對布施的分類也比較多,如內物施和外物施,親手施和非親手施,有罪施和無罪施,如法施和不如法施,歡喜施和中捨施,智相應施和智不相應施,輪轉依止施和非輪轉依止施,個人施和僧團施,飲食施、衣物施、住所施或醫藥施。
修養自性,布施善德,稱為種福田。世間福田凡有三種:一報恩田,二功德田,三貧窮田。報恩田者,所謂父母師長和上。功德田者,謂佛法僧。貧窮田者,一切窮苦困厄之人、畜牲、惡鬼等。如來世尊兼具「報恩田與功德田」二種田。
布施的前行、正行、結行
行布施前,需要有前行發心,即明瞭要把自己所有的東西給其他眾生的目的,乃是為了令自他一切有情眾生皆能於未來成佛的緣故,因而發菩提心。
真正行布施時,即正行的時候,必須要沒有人我執與法我執。也就是在沒有「我」及「我的」是真實存在的心念下行布施。世人行施心希果報,是為著相;菩薩行施了達三輪(施者、受者、所施物)體空(虛妄),能不住於相、不希果報名聞等而行施者。」[9]可以
而結行是指在行布施之後,為了令自他一切有情眾生皆能於未來成佛,而將此布施的功德迴向發願給一切眾生。具足此三法的布施才稱為布施波羅蜜。一般而言,將財物施捨給貧困的人時,若行布施前沒有發菩提心,布施時沒有順便引導眾生邁向佛道,行布施後也沒有將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這樣雖然也有大利益,但不能成為成佛之因,所以不稱為布施波羅蜜。
布施的各種利益
佛經中常說布施的果報就是未來世得到富裕,如《佛說罪福報應經》中云:「為人大富財物無限,從布施中來。」
經中也常提到作不同的布施會得到不同的果報,譬如供花或施衣的果報是會長得端正莊嚴。布施飲食的果報是身體強壯有力氣。
另外月燈三昧經雲布施十種利益:布施乃破慳貪之前陣,入道之初門。菩薩行能此者,則獲十種利益也:
一、降伏慳吝:謂修菩薩行者,若能布施,則慳鄙吝惜之心,自然降伏,不復萌動矣。
二、捨心相續:謂修菩薩行者,行於布施,財雖匱乏,而喜捨之心,無有間斷也。
三、同其資產:謂修菩薩行者,施心無量,觀諸眾生,與己無異,所有財產,平等受用,無有彼此也。
四、生豪富家:謂修菩薩行者,於一切財物,常行惠施,心無吝惜,則當來果報,必生豪富之家,財寶具足,受用無矣。
五、生處施心現前:謂修菩薩行者,此生既能行於布施,則感後世隨其所生之處,而他人施與之者,皆無慳吝之心矣。
六、四眾愛樂:謂修菩薩行者,既能常懷惠施,無所慳嫉,則四眾之心,常生愛樂,而無嫌恨也。
七、入眾不怯:謂修菩薩行者,既能布施,而為四眾之所愛樂,故入大眾之中,自無畏怯之心也。
八、勝名流布:謂修菩薩行者,能無所求而行布施,則人多稱讚,勝妙名聞,流布遐邇也。
九、手足柔軟:謂修菩薩行者,好行布施,濟人缺乏,能感手足柔軟,相好圓滿之報也。
十、不離知識:謂修菩薩行者,自初發心行施以來,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善知識等,獲聞法要,未嘗遠離也。
三種布施
一、財布施: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
二、法布施:布施真理、智慧,以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使人明白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自動發心修行、追求真理。
三、無畏布施:竭盡所能去解除別人的恐怖和畏懼;也就是布施信心、愛心。而更堅守八正道,不受人言譏諷、眾口鑠金所影響,堅持正念正行,無懼受辱,所以稱「無畏」布施。
佛陀於過去世,為利益惠施眾生故,甚至做到以身布施〈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10];無論眾生跟佛要什麼,佛都能施予眾生。
行布施者
出家眾主要行無畏布施、法施。在經典中,佛並沒有要出家眾行廣大的財物布施[11]。 在家眾主要行財布施,將錢財或物品布施給眾生,或用以供養三寶,譬如到寺院去奉獻香火錢或直接以金錢衣物供養法師等,佛家以施主稱之,又稱名檀那主、檀越主。
布施偈
能施所施及施物,
於三世中無所得。
我今安住最勝心,
供養一切十方佛。
所謂布施者,
必獲其利益,
若為樂故施,
後必得安樂。
布施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IQUVR

佛教佈施/《雜阿含經》裡面有一首偈語說:「一分自食用,二分營
-----------------------
佛門六和敬的意義
◎證嚴上人
【淨因三要】
「僧乃六和上士」,佛教依靠僧伽延續其慧命,而僧伽團體中,出家弟子
共同生活,不能缺少六種和敬──據《法界次第卷下》之記載,「外同他
善,稱為和;內自謙卑,稱為敬;菩薩與物共事,外則同物行善,內則常
自謙卑,故稱和敬。」六和敬又作:  
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
  
見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
  
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諸行,而無有乖諍。
  
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與眾生一切樂事,而無有乖諍。
  
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與眾生說一切法,令其得樂,而無有
乖諍。  
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眾生諸根性欲,與眾生樂,而無有
乖諍。  
另據《祖庭事苑卷五》列舉「六和」為:「一、戒和同修;二、見和同解
;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無諍;六、意和同悅。」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
首先說「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
「戒」是佛陀為弟子制定的規矩,大眾之間彼此要能夠共同持守,方能成
立一個清淨和睦的教團;所以佛陀制戒,用意之一即在和合大眾。在家弟
子一定要持守五戒,而出家弟子更要持守戒律──比丘應持二百五十戒,
比丘尼則有五百戒;戒律確實繁多,但若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勤、息
」──「勤」是殷勤,「息」是息滅,亦即「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  
人我之間所以爭長論短、斤斤計較、不能和氣相處的原因,在於凡夫貪、
瞋、癡三毒熾盛。既然志願修學向道,首要功課就在於息滅貪、瞋、癡這
三種造成人我不和睦的毒火,如此才能免去人我是非的爭鬥。  
因此,不論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若能夠持守戒法,就能通達人事習俗;
同時亦能透徹解佛陀所說的真理,看開一切,那人我之間還有什麼是非對
錯可計較的呢?  
曾經有兩位年輕的比丘尼問我在修行期間,是否遇到過任何困難或煩惱阻
撓道心?我回答:「我不曾想過自己有什麼煩惱。因為我在出家前已先看
清目標,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出家;既然認清目標,也了解從凡夫的起點要
追求聖人的境界,其間的道路一定非常坎坷,必定要歷經人事的磨鍊;而
人事的磨鍊,正是開創康莊道路的基石。既然遇到困難是理所當然,並可
藉逆境以增上緣,那還有什麼煩惱阻撓呢?」  
所以,一般人的煩惱皆來自不能「看開」,若能夠明白真理,看開一切,
就沒有什麼好計較的。「乖」字是相互違背的意思,大家志同道合追求佛
陀教法,既然目標相同,彼此間的意見不相違背紛爭,即能同心、同道、
同志,相互勉勵,彼此沒有違背乖離的情形,這就稱做「戒同和敬」──
同持戒品無有乖諍。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須知眾生與我們平等,不只我們可以修行、可以成就,其實一切眾生皆有
佛性,同能證得菩提,所以,我們應該敬重一切眾生如敬諸佛。這就是「
亦知眾生同此戒善,未來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稱為同戒和敬
」。  
《法華經》提到,「常不輕菩薩」每見到人就恭敬禮拜……,有人覺得他
非常奇怪,因此輕視他、辱罵他,甚至認為他好欺負,還以腳踢他、用杖
打他、拿石頭丟他……。但是他仍然以歡喜心接受,口中常說:「我不敢
輕視汝等……,汝等將來皆得作佛……。」即使面對欺負他的眾生,他也
恭敬如是。  
我們應學習常不輕菩薩的精神──常禮敬眾生,則無名利「貪」著心;不
輕視一切眾生,尊重人人皆能成佛,則無「瞋」恨心;任人打罵而不計較
,則無「癡」迷念。這就是息滅貪瞋癡,亦是修忍辱戒,此是僧團和睦的
泉源。  
學佛的目標是修得智慧,而想得到與佛同等的智慧,就必須努力下功夫。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持戒之道,莫過於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我
們一定要相互鼓勵、彼此尊敬,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才能成就一個聖潔
和睦的宗教團體。
見解一致,相互尊重
其次是「見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
一個聖潔的教團首重和睦與融洽,同修間因為同受教法、同持戒品,所以
道理透徹、目標專一,見解也不會分歧;見解一致則能相互尊敬,相互讚
歎;彼此寬恕與禮讓,則這分和合的氣氛自然讓人生出恭敬心,能吸引人
加入這個團體。  
出家眾的責任非常重大,除了自度以外,更要度人;除了教育自己之外,
還要能令他人對僧團產生歡喜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表現出和睦
的氣氛,使身形、動態與聲音皆能度人。  
既然要教育他人,就必須「揚善」。人與人之間相處,不可一天到晚言說
是非,應該多讚歎、多表揚善事,常常弘揚他人的長處,藉此鼓勵大家多
做好事。  
只是凡夫皆有「我能勝人,人不能勝我」,「只想贏人,不讓人贏」的心
理──他人比我優秀,我便盡量遮掩他的優點,而極盡所能去渲染他的缺
點,以表示他不比我好;這就是凡夫。聖人則不然,他能忍一切惡,看淡
一切惡,而且能拳拳服膺良善之事,認真推動,此即是聖者之所以為聖者
啊!  
我們既然是佛的弟子,當然也要學習聖者的行誼,以善巧方便的言談舉止
度化眾生;無論是相互對話或彼此相處,總要表現溫柔和善的態度,結好
眾生緣,作為佛教教度人向善的橋樑。這就是「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

同修正道,共行善事
第三是「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諸行而無有乖諍。
路是人走出來的,佛是眾生自修而成,要修成佛道,一定要腳踏實地,步
步向前精進。  
學佛必須從行動中展現修養,因此稱為「修行」──「行」就是不停止、
不斷前進地向聖人境界邁進。  
出家眾的任務除了自修、自證,親自體會佛的教理之外,還要領導眾生,
向佛的目標邁進。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定要循八正道實行佛法。
「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等八種正確的見解與行為。我們除了自己走正道,也要引導他人行正道
;彼此鼓勵共行善事,步伐整齊劃一,就不會相互違背、爭鬥。要勸告思
想不端正的改善觀念,要勉勵行為錯誤的人儘快改過,面對有邪知、邪命
、邪業……的人,要立即點化對方、喚醒他的良知;而欲點醒他人之前,
自己一定要先覺醒,時時自我警惕,這就是「同修諸行」。 
善念付諸行動,予眾生樂
  
接下來是「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與眾生一切樂事,而無
有乖諍。  
佛陀說法,不離「慈」字,慈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廣大心懷;
我們的心要寬廣到足以包容普天下的眾生,使普天下眾生皆能得到安樂。
「慈」,不只是心存善念而已,還能付諸行動,實際以身體力行去利益眾
生。我常到慈濟醫院病房探慰病患,看到一群群志工好像是對待自己的親
人和好友一樣,親切柔和的鼓舞、安慰病患,使病房增添慈愛的氣氛。這
種溫暖親近的情感,洋溢在慈濟醫院內,使患者在病苦中減少些許煩惱、
沮喪,此即稱為「予樂」──在身體行動中,表現出一種給人快樂、消除
他人痛苦的形態。  
學佛一定要能學到「慈於內」、「行於外」──要時時將這分慈心銘刻在
自己心版上;要時時將快樂的形態,表現在日常的行動上。大家若能同有
這分慈心,身體力行去予樂,就叫做「身慈和敬」。  
佛教徒必定要好好修持慈念,身體力行;而「予樂」也必須「發乎情、止
乎禮」──予人喜樂,千萬要依禮而行,絕對不可非分越禮。有的人個性
非常直率,與人交往經常熟不拘禮,稍不留神,言行即容易失去分寸,儘
管言者無心,但是聽者有意。為了預防造成對方受到傷害,所以必須時時
自我警惕,謹守分寸,言行合禮,才能不失禮越節,彼此和敬相處。  
我們要時時刻刻散播快樂種子給眾生,使一切眾生大歡喜,無違佛所說的
「身慈和敬」,就能無乖諍。  
以「說法」洗鍊眾生心
  
第五是「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與眾生說一切法,令其得
樂,而無有乖諍。  
人與人之間,難免有不同的習氣、不同的形態,我們在言語中應該多宣揚
好人,時時表揚好事;設若他人有缺點,我們也要善意地不去渲染。我們
所說的言語,一定要能利益眾生。  
曾有人問我:「師父,什麼樣的人您不能原諒?」我想,做錯事是人所不
能避免的,只要知過能改,就值得原諒;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誠實
,造作「惡口」業,就不可原諒了。所謂惡口,就是妄言、綺語、兩舌。
妄言──就是說謊話。說謊者多數會掩藏自己的錯誤,有很多事情他根本
不知不見,卻是非顛倒,強詞奪理。一個人若會說謊話,行為必定會偏差
。佛陀也曾表示,凡造大妄語業者,是無可救藥、不可原諒的。  
兩舌──就是故意搬弄是非。學佛一定要學「說法口」──就是以言語淨
化他人。我們的每一句話都要能夠教育眾生,使人願意向善,使彼此仇恨
的人能溝通感情;若能時刻刻宣說佛法,洗鍊眾生的心,就稱為「說法口
」。與說法口相反的是「是非口」,就是『非道理』而說成『是道理』。
若以一張利口東家長、西家短,使本來感情很好的朋友,彼此之間和睦的
感情受到傷害,甚至暗埋仇恨的種子,就是以「兩舌」造作口業!用言語
反覆搬弄是非的人實在不可原諒。  
綺語──就是口是心非,內外不一,擅於說好聽的話,也就是世俗所謂的
甜言蜜語。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能說不能行,會顛倒是非;花
言巧語,會迷亂人心,所以有人說:「口蜜腹劍」──口如甜飴蜜糖,但
每一句話都似暗箭傷人。像這種行為也是不可原諒的。  
人生對教育的授與受,大都靠聲與色傳達,口是聲的代表,我們學佛要聲
色兼俱,若修身而不修口,則修身之行也難成就,所以一定要身口並行;
令人起歡喜心,當然要用「說法口」來接引對方。  
慈濟志業起源於我當年的一念悲心,然後以「聲」苦口婆心地呼籲眾人,
由一而十,由十而百,口口相傳,聲聲連接;從近到遠,由少至多,都是
以「聲」呼籲,才有今天的「慈濟」。而省慈濟委員無論走到那一個角落
,也都是以慈濟之聲,成就了無數活動,淨化了無數人心。  
聲色和、言行合,則事功可成,因此我們定要心和、口和,方能成為一個
真正的修行團體。
調和心念,隨順眾生
  
第六是「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眾生諸根性欲,與眾生
樂,而無有乖諍。  
「意」指心念。人的言語、行動,主要是由心起,由意發;心意的產生最
快速,所以大家平時修行,一定要從心意修起,要時時刻刻鞭策自己:常
常存「慈悲」的心意,對待眾生要抱持平等大慈的心念,不可有人我親疏
的分別。  
佛陀言:大地眾生,皆是我親,皆是我的眷屬;老者是我的父母長上,中
年者是我兄弟姐妹,幼年者是我子女。我們要將小家庭擴大為大家庭,將
我們小範圍的愛,擴大成對普天下眾生的平等大愛。  
佛陀是出世聖人,為了度眾生,入娑婆世界,化為與眾生相同的形態,隨
順眾生的生活;菩薩倒駕慈航,救濟苦難眾生,為了度眾生,亦必須顯現
多種身相,才能順應眾生諸根性欲,時時調和自我,適應他人,讓眾生快
樂。
長養慈悲心念成就諸行
「六和敬」中前五項──同戒、同見、同行、身慈、口慈的總根源,其實
是在於意念──「意慈」;修身之要先修心,擴大心胸、縮小自我,長養
慈悲的心念,進而身體力行,成就諸道行。  
希望大家自我鞭策、相互勉勵,人人都能沐浴在真、善、美的人生中。
月刊339期 https://bit.ly/2BNpYDL
------------------------------
如何學習六和敬
學佛從哪裡學起?從跟人和睦相處開始,也就是修「六和敬」。人,不能離開群體,佛法講四人是一眾,就是團體。在家庭裡面,父子兄弟也是小社會、小團體,就要學六和敬。養成這個習慣,在任何場合當中,與一切人都能和睦相處。
「僧伽」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和合眾」。佛教戒律規定四人在一起,遵守六和敬,而且實行羯磨制度,才稱為「和合眾」。羯磨也是梵語,翻成中文意思就是會議,無論大小事情都開會決議,每個人都要服從決議。佛法從三千年前就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制度,大小事情都由會議解決。
遵守六和敬非常重要,可分理、事二方面來談。理,以淨土宗的教義來說,「同證一心不亂無上菩提」,這是大家共住修行的宗旨、目標。我們到僧團裡做什麼?求一心不亂、求無上菩提、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目標完全相同,這是理。
事有六條,即六和敬,一定要遵守。「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六和敬是成為僧團的基本要件。僧是清淨、和睦的意思。一個小團體,彼此身心清淨和睦共處,不分在家、出家,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任何行業,四個人在一起依照這個方法修,就叫做僧團。若將六和敬落實在家庭,家庭就是僧團。古人講「三人同心,其利斷金」,能找到四人見解、志趣完全相同,將六和敬做到,非常不容易。
第一、「見和同解」,「見」是思想、見解,這些相同才能共住;思想、見解不相同,在一起必然有爭執,意見不合就產生糾紛。如何才能見解相同?絕對不是說「你要接受我的意見,你要遵循我的意見」,必須是我們每個人都捨棄自己的成見,這是佛法最妙、最殊勝的方法。佛不是叫誰服從誰,佛法平等,每個人把自己的成見、見解都放棄,每個人的心都清淨平等,這種見解就和合了。
釋迦牟尼佛當年率領的僧團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麼多人如何能不鬧意見?就靠天天講經。三天不講經,意見都出來了。佛陀在世時,二時講經(印度將一晝夜分做六時,二時就是八小時),二時修行,從前的寺院亦復如是。譬如念佛道場,除聽經八小時外,還要念佛八小時,一日已去了十六小時,早已精疲力竭,只能趁時補眠,哪有時間、精神鬧意見,所以天下太平!
中國古時候的寺院道場都有解行的特色,即是在理論上、在眾經之中只選幾部,在行門上專修一個法門,不論道場人數多少,見解完全相同。譬如淨土法門,所依據的經典就是「淨土五經」,在修學方法上,統一用「持名念佛」,大家見解一致,看法、想法一樣,志同道合在一起修行,這是和合的大根大本,有此根本才真正能和睦相處。
佛教在中國形成了許多宗派,各宗派的宗旨不同。譬如華嚴宗,是以《華嚴經》為主,你如果要到那個寺院去講《法華經》,那就不行,因為見解不一樣。天台家是以《法華經》為主修,他們天天講《法華經》、研究《法華經》,你要去跟他講唯識、講禪也不行,他不能接受。這就等於辦專科大學,他請這個法師來講經,一定是跟他的思想相同的。我這裡是專研究《華嚴經》,某個人也是專研究《華嚴經》,我們可以請他來講。他不是研究我這一門的,就不能請他來講,怕動搖了我們自己的根本。雖然我們學佛的目標是相同的,但是路不一樣,也能達到一個目標,都是成就無上菩提。這不是排斥,是便利自己成就。
佛法有各宗各派,喜歡哪個法門、哪部經典,就去親近這些道場、法師,大家在一起學,這是和合眾。如果我們請了一個法師來,這個法師所講的跟我們所修學的理論完全背道而馳,就是破和合眾。我們絕對尊重不同的法門,但是不能在一起共修,因為所依據的經典、理論、方法不一樣。同一個見解,見解根據主修的經典,大家的意見就建立了共識。
第二、「戒和同修」,「戒」是生活的規範,大家在一起生活一定要有秩序、規矩,團體才不至於紊亂。人人都守禮守法,這世界不就和諧了嗎?
戒律在日常生活當中非常重要,佛的戒律尤其是值得人尊敬,戒律是戒自己不戒別人,修道才能得清淨心。修行的根本在得定開慧,如果常常拿戒律衡量別人,看別人破戒犯戒了,這還能得一心嗎?正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為什麼不見他人過?因為只戒自己不戒別人。自己要守戒,不要求別人守戒,別人守戒也好,犯戒也好,與自己不相干。我對於一切人決定不起心、不動念,才能得一心。
這種構想非常符合現代人講的科學精神,純粹是自律而不律他。每個人都能自律,都能容忍,自己守規矩,不管別人,這個團體當然和合。別人不守規矩,佛教我們一個方法是「默擯」,就是不理他,我們的心還是清淨的,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清淨心才能達到一心不亂,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戒和同修,用中國字來說,它是義,義就是循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理、合法就是義。團體生活,起居作息都有規矩,規矩是大家共同擬定的,少數服從多數。規矩也可以修改,可在開會時提出建議,通過後,人人要遵守。 佛門的戒律要遵守,基本的戒律就是五戒、十戒,真正僧團最低限度要做到「沙彌十戒」。所以,培養你身心清淨,教你真正放下,心清淨就沒有妄念,心都在道上,道業容易成就。
第三、「身和同住」,大家居住在一起。佛法的修行在清淨心,因此對於生活環境非常重視。譬如軍隊的管理,軍人睡覺就是通鋪,這有好處。如果一個人一個房間,自己在房間沒有人看到時就會放逸,習氣、毛病都出來了;如果有人看到,當然會謹慎約束自己。所以,佛的教學是主張睡通鋪,所謂「廣單」。白天「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你的言行動作要謹慎、規矩,晚上大家睡在一起還是要約束自己,不敢馬虎隨便,這就給你一個好的修學環境,把你所有的毛病、習氣都斷除,用意在此地。
從大環境來說,我們和許多眾生同住在地球上,就要時時刻刻懂得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享受也要讓別人享受;我這一代享受,還要想到讓後人有好的享受。再縮小,與一國人相處、與團體大眾相處、與家人相處,都能聽佛的教誨,依佛的教訓行持,念念想著所有大眾的幸福美滿,則能和睦,這是「身同住」。
第四、「口和無諍」,沒有爭論,但是在研究討論的時候可以辯論。佛知道一切眾生所有的誤會、結怨,十之八九都是言語造成的,所謂是言多必失。話不要講得太多,太多了容易失言,引起別人誤會、猜疑,於是就與人結怨;結怨之後,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有意無意當中,造成菩提道上的障難。古德說:「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當我們想說話,這個話到口邊了,變成阿彌陀佛就好,這個法子很妙。口和無諍,真正做到口和無諍,就是一天到晚見到人都歡歡喜喜念阿彌陀佛;不管人家對我們講什麼話,心裡都是阿彌陀佛,心平氣和。
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有什麼好爭論的!人家讚歎我,是假的別歡喜;人家毀謗我、侮辱我,也是假的,何必生氣!他罵別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因為覺得那不是罵我,所以沒有接受。他罵你的時候,你接受過來就生氣了。當你把自己也看作別人,他是罵別人與我不相干,你就不會生氣了。「我」是假的、名是假的、相也是假的,這是事實真相。所以,他罵的時候,「阿彌陀佛,謝謝,消災免難」,他是我們的大善知識、大恩人,他每一句都替我消災,我的業障就消了。你能歡喜接受,如如不動就消業障;你要是全盤接受,自己在那裡生氣,你是造業障。一個消業障,一個造業障,就在那一念之間;轉過來時,不但不造業障反而消業障,佛真有智慧,教我們這個絕招。所以,這些冤親債主天天為我消業障,我要每天將修積的功德迴向給他們,報他們的大恩。還要知道,每天讚歎你、奉承你,這消不了業障,因為讚歎多了造成貢高我慢,又生業障了。
第五、「意和同悅」,修行有進步、有成就,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就能法喜充滿、滿心歡悅。學佛如果學得一天比一天苦,誰願意學?學得一天比一天快樂,一年比一年快樂,是有進步!所以,佛法的目標,在個人來講是終身幸福、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天下大同,這是佛法修學的目標。這樣美好的教育,我們能不學嗎?
每個人都依照《無量壽經》的方法、理論、境界來修學,都學習阿彌陀佛,最快樂了,世出世間再沒有任何的快樂能比得上念佛人的快樂。如果念佛這麼多年,念得很辛苦,一點樂都沒有,是什麼原因?是還沒有入門,念得不相應。天天讀經,經裡面講的道理沒搞清楚,不能把這些道理用在自己生活上,所學非所用,你的苦就離不開。如果你所學習的統統能落實在生活上,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能與經典的理論、方法、境界相應,哪有不快樂的道理!
第六、「利和同均」,利就是物質上的享受,一定是平等的。利和同均就是沒有積蓄,沒有私財,對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要徹底放下,一切供養統統歸公,私人決定不會有一分錢的財富,十方供養不管是供眾或是供個人,統統歸常住。常住推選一個人來管理、分配財物,管理的人一年換一次,每人都有為大眾服務的機會,這是非常公平。團體不管人數多少,自己有私人財產,和合僧團就破壞了。一個地方能有僧團出現,這地方就有諸佛護念、龍天擁護,不會遭難,這是大家有福。很可惜!雖然現在大大小小的道場很多,但是各有各的財產、各有各的錢財,這就不行。所以,現前社會上,我們看不到僧團,這是非常痛心的一件事情。
「利和同均」是最重要的一條。利也是指個人的福報,就是有福共享,有福報與一切大眾共享。他有福報,我不享他的,我只有付出,沒有求取,心才清淨,才與佛相應。我有福報供給別人享,人家有福我也享,這樣就變成有報有償,有往有來,這是做生意買賣,還沒有覺悟。真正覺悟的人,只有奉獻沒有求取,心多清淨、多自在!真正能這樣做,你的福報就愈來愈大,為什麼?自性本具的德能現前了,自性裡的障礙清除了。有享別人福的這個念頭,這是障礙,這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稱性的福德才現前。假如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斷,你修布施、供養能不能得福?能得,你所得的是修德,是你這一生所修的,不是自性本具的福德。你所修的福德會用盡,若不再繼續修,福報用完就沒有了,這是現前社會很容易見到的現象。
現在什麼事都把利擺在前面,人的思想就壞了,起心動念損人利己。現在還有嚴重的,損害國家,利益自己,這還得了,天下大亂。要想這個世界恢復像從前一樣安定和平,還是要把利擺在最後,把道義擺在第一。對於名利,許多宗教經典都是這個說法,「得到一點就應該知道滿足了」,這個話說得多好;換言之,都是教人知足常樂,應當全心全力的去追求道德、學問。
這六條要如何具體落實?落實儒釋道三個根就是真正修六和敬。如果我們這個小團體,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落實了,就是和合僧團。這個道場就是十方諸佛護念,一切龍天善神保佑。我們不能要求別人,要從自己本身做起,對別人的道場尊重,決定不批評,決定不干涉,決定不說別人是非。你一個人肯做,就能感化一家;這一家都做了,肯定感化鄰居,感化親戚朋友。別人還沒有接受感化,是自己做的功夫不夠,還要認真努力,這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以,問題決定不在外面,外面沒有問題。
怎樣才能做到?做到「無我」就對了,起心動念想別人。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不再跟別人對立,不但不跟人對立,跟一切事也不對立,跟天地萬物不對立,那是破邊見。然後再破成見,我認為應該如何,這就不能修隨喜功德,不能恆順眾生。必須把成見放下,才能修隨喜功德,才能修恆順眾生,這是入佛門的第一步,在小乘是證得須陀洹,大乘是《華嚴經》上初信位的菩薩。雖然才入門,那個功德就不可思議,你是真的佛弟子,所以一切諸佛護念,龍天擁護,鬼神尊敬。這樣一個僧團出現,這個地方就有福了。捨己為人,起心動念為釋迦如來正法久住,起心動念為這個世間一切苦難眾生,不要想自己,才能做到六和敬。
六和敬是修行真實功德,真正的基礎。所以,禮貌也不能輕視,如果不重要,佛菩薩為什麼那麼重視它?對待人深深九十度鞠躬禮是有必要的,表示自己內心的謙虛,對別人的尊敬。所以,小節不能疏忽,大節才能受持。認真修學,真正學習尊重別人、敬愛別人、關懷別人、照顧別人、幫助別人,都是出自於內心。宇宙萬物、眾生跟我是一體,本來自性是圓滿、和諧的,我們今天處事待人接物一定要跟性德相應,跟人和諧、跟一切眾生和諧、跟天地萬物和諧,這多美好!淨空法師>佛觀>如何學習六和敬 https://bit.ly/2Dbhrec
-----------------------------
淨空法師:
利和同均:
在經濟上,均衡分配,就是經濟的均衡。僧團大眾,不論是經濟上的財利,或知識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在一起共修的大眾,物質生活是均等的,而且有福同享。佛教道場的建立,就像辦學校一樣,是為教化一方眾生而建立的,然後再禮請高僧大德到此道場來住持、修行、弘法利生,凡是居住在道場的,不論是什麼身分,在物質的享受上決定平等,沒有高下之分別,這叫「利和同均」。
『利和同均』這是講在一起共修的人,物價生活是平等的。道場的財源,在古時候,一部份是帝王護持的,就是國家建立的十方道場。其次就是大富長者捐助的。實在講,化小緣建立的道場,在古時候並沒有。這是很晚很晚才出現的,並不是如法的。特別是出家人自己去化小緣,在從前沒有這種事情;因為出家人的生活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吃飯,外面去拖缽;睡覺,找個樹蔭大的地方,打坐、休息一晚,他的功夫不間斷的。因此道場的建立就好像辦學校一樣,是為了教化一方眾生而設立的。
所以,建道場是這一方,真正有學問、又遠見的人士,來提倡創建,或是大富長者出錢、出力建道場,再禮請高僧大德到此地來住持、修行、教化眾生。這好像辦學校,校舍建好了,就請品德、學問俱優的人士來做校長、老師;讓他們在這裡教導這一方眾生是一樣的道理。佛家的道場就是學校,所以無論是國家供養,或是地方大眾捐助,凡是居住在道場的,不論什麼身分,在務質享受上決定平等,這叫『利和同均』道場合諧六和敬-利和同均 @ 普圓武聖殿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VUNtSd
----------------------------
「利和同均」
──「共產」的準備
生活在民主社會的我們雖不想接受「共產」政經體制的統治,但在主觀心境上卻要做好「共產」的心理準備,特別是身有閒財的多數人,都儘可能接受與人「共產」,畢竟這也是一種內在心性的徵驗,顯示一個人的胸襟氣度。
一如《論語公冶長》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以及現代歌曲「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至今我仍深深感動」,可知共享與給予不只擴大了友誼,也增進了快樂。
然而財產分享或者所謂「共產」,不用好高騖遠或捨近求遠,而可從自己家裡開始。我曾坦然跟內人說我的財產全都屬於她的(雖然不多),而且不是以後才屬於她,而是此時此刻就屬於她的(雖然她的不盡然會是我的。)
「共產」是佛教所認可的,目的在私有制暨私我的勘破,實現什麼都不是我的之「無我觀」;「六和合」中的「利和同均」即清楚表達出「共產」思想。
不過,有錢、富裕的人要心存「共產」的理想,至於沒錢、負債的人則切莫有「共產」的妄想。
「利和同均」 |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https://bit.ly/2ZIHmBM
-------------------------------------
六和敬 - 利和同均
利益是一體均霑
經云:凡有一處六和敬僧團出現於世,必得諸佛護念,
      龍天善神擁護,自然能福蔭一方,化解災難。         
六和敬
一、 身和同住
     《地藏經》云: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
二、 口和無諍 
     古德云:小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
三、 意和同悅
四、 戒和同修
五、 見和同解
     論語:禮之用和為貴
六、 利和同均 
     佛云: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如何能做到利和同均
(一) 深信因果理
(二) 實踐四好心:存好心、說好話、
                 行好事、做好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三) 勤修戒定慧
     活佛師尊慈悲:
     利物濟人道真常  和顏悅色謙恭讓
     同如水德方圓就  均行處事憑天良
----------------------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衝突
聖嚴法師 2011-11-12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衝突 - 聖嚴法師 - 佛弟子文庫 https://bit.ly/2ZOb48g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講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則,可以幫助團體化解利益衝突,讓大家有福同享。
為什麼一般人無法利益均分呢?首先就要釐清一般人對「平等」的錯誤觀念。利益的平等不能夠一刀砍平,變成齊頭式的均等。在民主社會裡,每個人所得到的教育訓練機會是均等的,只要憑著個人的能力、智商,就能夠進入好的學校,找到好的工作,擁有較好的生活環境質量。
有時明明兩人的IQ差距不大,可是其中一人就是福報不夠,或是不善與人相處,缺乏良好的人際關係,發展的結果當然就會不平等。因此,機會和基礎是平等的,但是發展卻不能平等;人格是平等的,但是人的地位也沒有辦法平等,這是因為各有各的能力、因緣、福報與智慧,不同的因素會形成種種差別。
釋迦牟尼佛有個比喻:下雨時是普遍、均等地落在地面,可是地面上的草木所受到的滋養程度,卻不一樣,例如小草就沒有辦法接受太多的雨量,但是大樹靠葉子就已經可以接收很多雨水,更何況是埋在土裡的樹根呢?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責怪老天爺不公平,埋怨它給大樹的雨量多,給小草的雨量少。大自然是完全平等的,只因為地球上的植物各有各的不同需求,對雨水的容納量大小有異,所接受到的雨量也就不同。
同樣的道理,就人來說,基本上利益是普遍均等的,但是隨著個人器量大小不同,接受的程度也就有多與少的差異。例如,有的人用腳踏車當做交通工具就足夠了;有的人則覺得騎腳踏車太慢了,必須以汽車代步;有的人不只要用汽車代步,而且還必須是名車,否則會覺得無法與他的身份地位相配合。這種情形,你能說是不平等、利益不均嗎?這不是享受的問題,而是你有多少能力,就能夠運用多大的環境和能源,基本上這還是均等的。
所以,在工作場所中,公司長官也許看得很清楚,某人的能力比較強,應該加薪;某人很認真,表現得很好,所以這次應該讓他升級。可是同事之間卻不這麼認為:「為什麼他加了薪,我卻沒有?太不公平了!」從自己的角度來看,這不是利和同均,利益衝突就因此產生了。這是因為彼此立場不同的關係,如果能綜合三方面加以考慮:先為長官、為被加薪的人設想,再為自己著想,就會比較客觀一點。
然而也有可能陞官的同事是因為很會逢迎、很會做表面功夫,而如此的陞官,還值得羨慕嗎?正直的人是不會羨慕這種人的。如果真的遇到喜歡聽人奉承阿諛,愛用小人而不用君子的長官,你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不就是換個長官,要不就得認命,這是自己的福氣不夠,雖然樣樣都行,但是時運不濟,所以只好認命。所謂認命就是消極宿命嗎?不然,只要有機會轉換工作,還是可以及時把握,換個環境重新出發,另創人生新局面。「利和同均」化解利益衝突 - 聖嚴法師 - 佛弟子文庫 https://bit.ly/2ZOb48g


把錢都佈施了,生活怎麼辦?法界最可靠的保險!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淨空老法師:把錢都佈施了,生活怎麼辦?
問:師父說過「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我不把金錢看得重,我賺的錢除了家用也會佈施及參加法會,所以也沒有積蓄。但我有兩個小孩要養,如果這樣繼續下去都沒有存錢,這樣對嗎?還是我應該不要佈施,存錢以後給小孩教育金及急需之用。
答:這個問題我們講得很多,可見得你沒有用心聽經,你才發生這些問題。佛教我們佈施,不是教我們勉強,佛不勉強一個人,只是勸導,但是你自己一定要量力而為。 你有家庭,你有負擔,你一定要考慮家庭最低生活的需要,有多餘的這才可以修佈施幫助別人,這是正確的。如果你完全不考慮自己家庭生活,你全都佈施掉了,你就會遭遇困難,那不是佛教你的,那是你自己的迷信,你自己把佛的意思錯解了,佛不是這樣教你的。伊斯蘭教重視佈施,但是經典裡面規定是收入的十分之一,這十分之一,不是叫你完全佈施。那我們能夠懂得這個道理,就是量力而為,歡歡喜喜、誠誠懇懇去做。
有些佈施不需要花錢,所以佛法裡面佈施有兩種,外財佈施,內財佈施。內財佈施是什麼?做義工,你們這裡需要幫忙,我到這裡來幫忙做一天,這是用我的體力,用我的能力,用我的智慧來佈施,比財佈施功德還大,財佈施是外財,這是內財佈施,這就要懂。人人都可以修。我們如果有假日的話,譬如說道場裡面需要幫忙,我們來幫一天、幫兩天,甚至於幫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都叫佈施。所以佈施大家都不要想到錢上去了,你想的範圍太窄小了,很大很大的範圍。
那我們懂得這些佛經的道理,人家有困難,我們講解給他聽,這叫法佈施,你幫助他解決問題。那法佈施的功德又超過財佈施,佛在經上講了多少?大千世界七寶佈施,都比不上為人說四句偈,四句偈可以叫一個人覺悟,開悟;大千七寶佈施供養別人,人家不開悟,這就是一切佈施裡頭法佈施為最,你懂這個道理。所以好好的學,好好的做,做出來給人看也是佈施。不要說話,我做出樣子給你看,讓你看到能感動,這就佈施了。所以佈施的範圍很廣,我們要懂得,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修圓滿的佈施,成就圓滿的功德。不一定說有錢的人可以做,沒有錢的人不能做,沒這個道理,佛法是平等法,功德也是平等的。
在家主婦怎麼修佈施?
1 你是一個家庭主婦,你每天早晨起來,做你的家事,把你家裡的人都照顧得很周到,使他們生活得很舒適,你在那裡修的是「佈施波羅蜜」。
2 佈施什麼?佈施體力,這叫內財佈施;身體以外的,那叫外財。你每天掃地、每天煮飯、每天洗衣服,這都是佈施,這是財佈施,叫內財佈施。
3 你還天天想改進,用頭腦去想,如何能夠改進生活,使家裡人過得更舒服一點,那就是法佈施。飲食起居,你統統都照顧到,使他們的身心能得到安穩,那就是無畏佈施。
4 你是一個家庭主婦,你是在行菩薩道,明白這個意思,你天天做同樣的事情,甚至於工作比從前做得還要辛苦、還要辛勞、做得還多,但是,你愈做愈快樂!
貧人如何修佈施?
我初學佛的時候老師教我,老師年歲大閱歷深。我跟章嘉大師的時候,我二十六歲,章嘉大師六十五歲,大我三十九,祖父輩的,他們這些人看的人多,閱歷很深,一看我他就明了。這個人怎麼樣?聰明很清秀,沒福報又短命,一看就看出來了。所以他就幫助我,教我修佈施,佈施能改變我們物質環境。財富從哪裡來的?前世修財佈施,你命裡頭才有財庫,命裡頭有財庫不管幹什麼都賺錢,那財庫大、多;命裡面的智慧是法佈施,命裡頭的健康長壽是無畏佈施,統統都有因,從果就看到因,從因就看到果。
我們前世三種佈施都不多,加緊去修,要真有佈施的心,這個非常重要。我沒有力我有這個心,有心之後怎麼樣?盡心盡力,你的佈施功德是圓滿的。人家是財主,有億萬家財,佈施一、二個億小事;我們貧窮什麼都沒有,只有這一塊、兩塊錢,你把這一塊、兩塊佈施掉了,是全部的傢俬。你這個施捨所得的福報超過那個富人, 他佈施兩個億不如你佈施兩塊錢。所以貧人能夠富起來,能夠成為大富,道理就在此地。明白這個道理,懂得應該怎麼做法,你就真去幹,乾的時候不要有:我為著 得果報,我才來修佈施。不要有這個念頭,有這個念頭你得的不多,有侷限;你沒有這個念頭,你所得的福報不可思議。因為你沒有這個念頭,你的心是真心,有這 個念頭心是妄心,妄心修得的少,真心修得的多,要懂這道理。
怎樣修佈施?
如果我們這一生滿業不好,滿業不好就是什麼?我們佈施修得不夠,所以物質生活比較困難。不怕,可以補救,我現在多修,這是從前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向他老人家說,「我沒有錢,每個月賺的那點錢,僅僅勉強生活,沒有多餘的,很簡單、很辛苦的生活。」大師問我,「一毛錢有沒有?」我說:一毛錢有,可以。「一塊錢行不行?」一塊錢也還可以。他告訴我:「你就從一毛、一塊去佈施。」我很聽話,所以老師很喜歡我,聽話。一毛、一塊怎麼個佈施法?從前不上寺廟,學佛之後常常去寺廟,寺廟裡頭有印經的,大家湊錢,拿個單子來,不管你捐多少都沒有關係,一毛、兩毛也行,他也收,這就很方便,我們就常常修這個隨喜功德。放生、 慈善救濟都拿了個小薄子來捐款,我們就是少的一點點做。這樣做了大概三年,就有效了,就有效果,收入就多了,真的是愈施愈多。
我告訴諸位,我買第一套《大藏經》,那個時候我還在工作非常辛苦,三年的積蓄。每個月省到什麼程度?我記得我花錢最少的,一個月的時候花八塊錢,台灣錢,台灣錢跟美金兌比的時候,是一塊美金兌三十多塊台灣錢,你看我一個月花八塊錢,最多的沒有超過二十塊,不到一塊美金,三十多塊才一塊美金,那麼樣的艱難。錢省下來買《大藏經》,第一套《大藏經》太辛苦了!現在我送給全世界的,送《大藏經》,我的目標定在一萬套。送《四庫全書》我送了一百套,送《四庫薈要》, 我現在又訂了兩百套,以前送了六十多套,愈施愈多!佛在經上講的一點都不錯,財佈施財用不缺乏。法佈施,我們大部分這個財都是印經,印這些善書,經論善 書,這些書是法寶,世出世間的法寶。講經教學也是法佈施,要用精神、要用體力,這叫內財佈施。這個果報不但長聰明智慧,還健康長壽,身心自在,法喜充滿。
所以我念念不忘老師的恩德,沒有老師的引導,哪有這樣幸福的一生!在這個時代幸福生活有名無實,我們得到了,誰給我們?老師指引、指點的,要不是老師我們怎麼知道?無畏佈施,這個我從學佛的時候就重視了,為什麼?年輕的時候打獵,殺害很多眾生,學佛之後才知道錯了。所以放生,幫助一些苦難眾生,我們都盡心盡力做。特別是生病的人,臨終關懷,做這些事情佈施醫藥,這個都是屬於無畏佈施。所以我不能生病,原因在哪裡?醫藥費佈施掉了,沒有醫藥費。你們都買了醫藥保險,準備什麼?準備生病,肯定要生病,要不然這醫藥費沒地方開銷。我不生病,就是把醫藥費已經佈施掉,沒有了,所以不能生病,一生病就往生。這是無畏佈施,不但長智慧,也是健康長壽。所以財佈施得財富,法佈施得聰明智慧,無畏佈施得健康長壽,你真正相信、真正肯幹,確實可以滿你的願,如願以償,真實不虛。
淨空法師:付保險費,自受用就生病
1 我在美國的時候,他們給我買了醫藥保險,我說那個捐給別人做醫藥費用,我決定不要。我要什麼醫藥保險?不用,不需要。
2 諸位要懂得,這個身體要真正健康、長壽、快樂,是要修清淨心。用什麼方法修清淨心?念阿彌陀佛。
3 在美國,每個人都有醫藥保險,這很好,這等於是捐助醫藥,幫助那些生病的人。但是,如果你是為了自己的健康買保險,你是心理上準備生病;我不是這個觀念,我是把這個捐助作醫藥費,幫助那些生病的人。
4 同樣付這個保險費,心理上一轉,一個是自受用,一個是他受用。自受用就生病,自受用嘛!他受用就不生病。
5 我這個付出是佈施供養,幫助這些病苦之人,我歡歡喜喜地付出,我在修佈施供養。修佈施供養,自己得的果報就是不生病。
6 你付保險費,是為了準備將來自己生病的時候,保險公司給你付醫藥費,你有這一念,你就不能不生病。
7 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一切法從哪裡來的?心想生的。常常想著我將來要生病,準備一筆醫藥費放在那裡,你就非病不可。
8 同樣一樁事情,那個念頭一變,念念為眾生,這就是覺。覺,這是菩薩行;不覺的人念念為自己,那是凡夫行,那個苦——付出去時痛苦,將來用更苦。
法界最可靠的保險
徐足之
我曾把在香港辦理的繳費11年的保險退了,為的是得到四萬塊錢的補償和不再繼續繳款,因為做一件要緊的佛事需要錢。我當時的想法是,在我自己經歷了2005年的病魔劫難之後,我覺得最好的保險是做個彌陀觀音弟子,念觀音菩薩得到生存保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得到生命保險。我這麼想著,心裡還是沒有底,這沒有底,不是自己沒有信心,而是外界是否認同。湊巧,剛讀到一篇文章,找到「同道」了,就是很多的出家人都早已像我那樣買「法界」的最可靠的保險。
一位叫「慧覺法師」的出家僧說,好多的從事保險業的友人勸他買商業保險,因為從來沒有勸成功而被「保險界當成一件怪事」。可法師並非怪人,他說他已經買了三種最可靠的保險:第一是買了最可靠的「意外保險」,一心稱念「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他堅信觀音菩薩尋聲救苦,有求必應,什麼保險都比不上。第二是買了長壽保險,第三是買了養老保險,「那就是求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
法師在身處逆境的時候,常用「三個不怕」幫助自己看破放下,煩惱也就煙消雲散了。這三個不怕就是:不怕討飯,不怕身敗名裂,不怕死。
慧覺法師可謂深得佛知佛見,是真信佛法的人。信佛不分出家在家,有了真信,並力行證悟,得到自在解脫,出家人能做到,在家居士也應該也可以做到的。
人一生最好的保險――佛法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尊者
有一些修行人,心中並沒有完全相信佛法,害怕老年生活會很辛苦,因此努力積聚財富,四處討好他人。如此到處尋求保險心安的作法,代表這個人對於佛法還不真正相信。如果相信佛法,沒有比佛法更好的保險了。如果如法地修持佛法,也不用擔心年老時的痛苦。
很多佛弟子或號稱修行人其實並沒有真的相信佛法,而是擔心老年怎麼辦,就努力積聚,到處討好他人,想為老年求一個不致孤苦無依的保險;一個修行人如果這麼做,代表對佛法沒有真的相信,佛法就是最好的保險,如果當下真的好好修行,就不會擔心未來老年時的痛苦。
一般來說,人們都相信自己能夠活得很久,因此做著詳盡的老年計劃,以這樣的努力來看,理應對於很快一定會發生的後世輪迴之苦,會做好準備,買保險,或者規劃好利益來世的計劃,似乎以為只有年老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後世的痛苦只會發生在敵人的身上。對於這一點,一個修行人也都沒有好好思維過。
由於沒有好好思維佛法,自他承受著不必要的痛苦,繼續這樣的思維而沈淪下去的話,我想是沒有人可以受得了的。如果你擔心此生的老年,那為什麼不擔心,在老年之後,死亡和來生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難道以為那些只會發生在別人或敵人身上?現在不好好修持,死亡和來生的苦報可是轉眼就到的。
出家人需要有保險嗎
買保險不如多行善
不論是買人身保險還是買財產保險,其目的是當自己遇到了困難時,保險公司能幫一把。二十多年前,我看到了一份簡易人身保險的宣傳單,上面說的相當的好,我就給全家人都辦了一份簡易人身保險,已經買了兩個月的,第三個月我到保險公司的營業室去交錢時,遇到了一位熟人,她手上拿了一包紅塔山香煙,給我發了一支,我們便聊了起來,我問她你在這兒做什麼?你又不吸煙,怎麼還拿上一包好煙?她說她的男人開的貨車出了車禍,男人在醫院治療,要請保險公司的人去現場察看做理賠,我當時就說,你已經遇到了災難,是一件很痛心的事,還要硬撐著滿臉帶笑求人家,按理說,你已經投了保,保險公司的人知道了以後應該給你寬心和安慰,給你發煙送茶管飯才對,她說這沒有辦法,我只能這樣,聽罷她說的話,我立馬轉身就離開了營業室。
筆者認為,買保險你可以盡管去買,但有許多事例證實買保險真的不如多行善。
我在某刊物上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相當的感人:陝西有一女學生姓梁,上初中時在《童話報》上結識了山西的一位胡大哥,以文會友,二人從沒有見過面,後來,小梁家裡發生了變故,生活陷入了困境,胡大哥知道後,不停地寫信鼓勵小梁,並無數次的給小梁寄錢資助直到小梁從大學畢業。小梁畢業後,在西安某醫院當了一名護士,領到第一個月工資後,便和男朋友一起去山西看望胡大哥,感謝恩人。誰知見面後才知道胡大哥是靠輪椅行動的一位殘疾人,而且家境貧困,小梁當即感動得熱淚盈眶,有點後悔讓一位殘疾人幫了她十多年。經過交談,小梁了解到了胡大哥的病情。回到醫院後,小梁把胡大哥的病情給本院的骨科專家述說了一遍,骨科專家說這個病能治好,只是得20多萬元的費用,這對小梁和胡大哥來說,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小梁又找院長說明了事情的經過,得到了院領導的同情和支持,減免了一部分費用,小梁又利用節假日在鐘樓進行募捐,在多家新聞媒體報道之後,經費很快就解決了,經過幾次治療,山西胡大哥終於能站立起來走路了。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天道酬善。
另在一篇文章上看到了一個十分感人的事例。
某城市,有一飯館的老板為人心善,凡去他的飯館要飯吃的乞丐,他從不把客人吃剩下的飯菜給乞丐吃,而是給端上熱菜熱飯,一視同仁,數年如一日。有一天夜晚,飯館不小心突然失火了,乞丐們拼命的沖進飯館向外面搬東西,老板幾乎沒有受到多少損失,救火結束後,乞丐們跑得無影無蹤,為的是不讓主人感謝他們。
再說一個土醫生的故事。
在我老家鄰近的一個村裡,有一位會治跌打損傷的土醫生,姓江。江醫生沒有學歷,沒有職稱,沒有固定收入,長年累月給人看病,特長骨科,醫術高明,名望也大。江醫生為人心善,說話和氣,幾十年如一日,只要有病人求他,不論是刮風下雨,不論是冰天雪地,不論是白天還是半夜三更,都是隨請隨到,那個時候,多數老百姓都是很窮的,能給他管一頓飯就很不錯了,他是什麼都不計較,我十幾歲時幫別人去請過他,一說情況就立即跟我走。江醫生八十多歲才去世,喪事處理期間,前去吊唁的人數不清,家屬已無力給前去吊唁者發煙.倒茶,更別說管飯了。聽朋友說,江醫生下葬那天,前去送葬的人已是人山人海了,如果放在我們這小縣城的話,這次收禮能收二百多萬。
朋友們可能在電視上看到過,有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常年做慈善活動,事跡感人至深,但也出了好多次車禍,她本人卻是安然無恙,她本人也說這是行善的好報。
人的生命是無價的。有的人因同情他人,幫他人買了一頓飯,幫他人說了幾句公道話,在災難來臨時卻保住了生命,這樣的事例筆者也是能說出一二的。投保最多也只能得到政策范圍內的資金,而行善之後所得到的回報是無法量化的,沒有良心的人必定是個別的,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有恩必報,也都會以湧泉相報的。
著名作家劉墉說:“這世界就像水,總是平的,你今天送出一些水,明天又送出一些水,雖然是注進別人的水面,那水還是要回流的,回流之時,常是你缺水的難關。”命由已作,福由心生。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投保好,行善更重要!
索達吉堪布:永遠快樂的保險你買了嗎?
現在,不少人為了安度晚年,都要買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那你死後永遠快樂的“保險”,不知道買了沒有?
無論是什麼聚合,最後都會面臨分離,這就是無常的規律。
如今,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人,聚在一起只是暫時的因緣,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會各分東西。誠如古人所言:“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我讀過一本叫《哈佛心理課》的書,裡面講了一位在哈佛大學商學院任教九年的傑教授,他後來離開學校時,學生們依依不捨,神情悲傷。於是,教授就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
“IBM公司的總裁湯瑪士.華生,原本患有嚴重的心臓病。一次他舊病復發,醫生要求他必須馬上住治療。華生一聽到這個消息,當下毫不猶豫地拒絕道:‘我怎麼會有時間呢?IBM可不是一家小公司!每天有多少事情等我去裁決,沒有我的話……’‘我們出去走走吧!’醫生沒有和他多說,親自開車邀他出去逛逛。
不久,他們就來到近郊的一處墓地,只見醫生指著一個個墳墓說:‘你我總有一天要永遠地躺在這兒。沒有了你,你目前的工作還是有人接著做。少了誰,地球都照樣轉。你死後,公司仍然還會照常運作,不會就此關門大吉。’
華生沉默不語。第二天,這位在美國商場上炙手可熱的總裁,就向董事會遞了辭呈,並住院接受治療,出院後又過著雲游四海的生活。
而IBM也沒因此而倒下,至今依然是舉世聞名的大公司。“傑教授講了這個故事後,所有的學生也都釋然了。可見,無常一旦降臨到頭上,誰離了誰都可以活,此時沒必要悲悲戚戚,坦然接受、勇敢面對才是正途。
其實,無常時刻與我們形影不離,每個人一定要有心理准備。甚至哪怕自己再不願死亡,死亡也遲早會來臨。到了那時,就算是最珍愛的身體,也要萬般不捨的留在人間,唯有自己一人隨業力而前往後世。對於這一點,只不過有些學唯物論的人持一種逃避的態度,不願意接受也不願意這樣想而已。
他們總覺得學佛是在逃避,實際上,不承認後世,對下輩子沒有任何打算,才真正是一種逃避。你這一世只有短暫幾十年,死了以後多少萬年、多少世的快樂和痛苦,都取決於這一生的業力。如此重要的事情,你能輕易忽略嗎?
佛教最重要的就是要關心後世。然而,現在的大多數人對此沒有任何概念,包括一些學佛的人,也把佛教看成是獲得今生快樂的捷徑、給心理帶來安樂的手段,至於最關鍵的解脫大事或者生生世世的快樂和痛苦,自己從來也沒有考慮過。有時候看這個世間,就像月稱論師在《中觀四百論大疏》中所說,整個國家的人都發瘋了,國王最初是清醒的,但眾人看到他與眾不同,紛紛指責他是瘋子。結果國王也不得不喝下毒水,跟他們一樣變成了瘋子。
對有智慧的人來說,學佛其實並不消極,也不落後。不管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前世後世都的的確確存在。既然它是肯定存在的,我們又豈能沒有一個長遠打算?現在,不少人為了安度晚年,都要買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那你死後永遠快樂的“保險”,不知道買了沒有?
當然,沒有這種信仰的人,不想這些也情有可原。可有些人自稱已皈依佛門多年,甚至是大乘佛教徒,對此都根本不考慮的話,這個問題就非常嚴重了。
如今很多人一提到“死“就退避三舍,給他一講後世有輪回、地獄,他馬上就捂著耳朵:”不要講!不要講!我害怕,還是快樂點好,我不願意聽這些。“此舉無疑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但也由此可見,佛教信仰若想深入到每個人的見解中,確實還存在一段距離。把錢都佈施了,生活怎麼辦?法界最可靠的保險! @ 菩提彼岸 :: 痞客邦 :: https://bit.ly/3gA3vZK
------------------
布施得財富,什麼是布施如何布施、各種布施功德利益較量
2017-08-17 由 暖心菩提 發表于佛教
【1、什麼是布施、布施分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布施是指將財、物、法、無畏等布散分享給別人,讓別人以此得到幫助甚至解脫。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
財布施:分內財、外財。譬如布施你的體力,幫別人勞動就是內財布施;布施掉你的錢財去幫助別人,這就是外財布施。財布施培養我們舍掉貪心的念頭,同時布施的人也得大福報,《地藏經》說:「舍一得萬報」。如果是一個家庭上有父母下有妻兒,就要儘量先把父母安頓好,把妻兒照顧好。《優婆塞戒經》說「若先不能供養父母,惱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惡人…如是施者名無憐愍不知恩報。是人未來雖得財寶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意思是如果連身邊重要親人的苦楚都視而不見,說明這個人缺乏基本的憐憫心,即使以後能獲得財寶也是常常失財,而且身體病苦多。
法布施:以印造佛經法物(或以現成的佛經法物)送給大眾並為人演說,使其能養活智慧之命,以培養我們大慈的精神,《法華經》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在如今的末法時代,法布施又以自己念佛求往生並勸導眾生念佛往生凈土為第一等布施,因為念佛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而往生到極樂世界後人人如阿彌陀佛一樣,得無量光、無量壽,所以這是第一等的布施。
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就是讓眾生不再感到畏懼,使其能心無怖畏而得自在,以培養我們大悲的精神,《普賢菩薩行願品》說:「菩薩以方便力為我們在怖畏急難中,能施無畏」。最簡單的持不殺戒(為了不傷害眾生而吃素)就是無畏布施(因為你不吃它們了,它們就不會因為我們的口腹之慾而死亡)
【2、有智之人有五種布施】
一、至心施。即以至誠心行布施,是故舍掉了傲慢。二、自手施。也就是親自布施,不假他人之手;若假讓他人之手,所得福報也要經過他人才能所得,所以要自手施。三、信心施。相信布施之果報不失,有布施之因,必得其果,如此信心行布施。四、時節施。依時節因緣之需要而行布施,就是時節施。譬如要以對方之所需要而行施,當對方得了重病,所需要的是治病,所以要助他就醫,解除他的痛苦,就是時節施。五、如法求物施。這是指布施之物要如法而求,不可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而來的財物來布施。
【3、布施對象不同,所得果報有差異】
布施能得五種果報,即是色身、壽命、安樂、力氣、辯才五種果報。布施對象不同,所得果報有差異,此可見於《菩薩憂塞戒經》。譬如布施給畜生,得百倍果報;布施給一個破戒者,得千倍報;布施給一個持戒者,得十萬倍報。若布施給一個外道的離欲者,得百萬倍報;若布施給一個向道者(就是一心求解脫的人),得千億報。若布施、供養一個初果人,乃至於成佛,都是無量報。末法時代幾乎罕見有證果的聖人,但今生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並願生西方凈土之人,已經是極樂世界的座上嘉賓,身體雖然還在此娑婆世界,但往生大業已經成辦,只待臨終阿彌陀佛來迎接。
【4、布施之人若有下列三事,則布施後不能得到勝妙果報】
一、先多發心,後則少與——本來發心答應要布施多少,事後卻未完全做到,譬如已經答應、應承要拿一萬元幫助對方,實際上卻只拿五千元。這樣布施五千元之果報,最後雖然還是會有,卻不勝妙,也許得來會很勉強。
二、選擇惡物,持以施人——有的喜歡把自己不要的東西送給人家,或是把舊的東西送到佛寺去,這是不對的做法,這樣所得果報不勝妙。應該把最好的或是對方真正需要的東西送給對方,這才是如法之布施。
三、既行施已,心生悔恨常會聽到一句話,就是:「我很後悔幫了他!」事實上不需要這樣,幫就幫,都已經幫了,因為因緣不同,過去的就讓它過去。若心生悔恨,則所得果報必不勝妙。
【5、地藏經較量布施功德】
1、對貧窮下賤以及身體殘缺的人,發大慈悲心布施。獲福猶如供養恆河沙諸佛。
2、遇到新的塔、廟、經、像布施供養,瞻禮讚嘆乃至合掌恭敬獲福無量。
3、遇到毀壞破落的塔、廟、經、像,應發心修補。發心回向,果報無量!
4、自己營辦或勸人去做布施、結緣佛經佛像等乃至百千人,發心回向,果報無量!
5、見到老、病,及生產婦女,一念大慈悲心布施醫藥、飲食、臥具,令對方安樂,福利最不思議!
6、為佛法而種善根(如布施供養、修補塔寺經像、印經造像等),即使如毛髮沙塵這麼少,所受福利不可為喻!
7、布施供養佛菩薩聖像,得無量福,受勝妙樂。
8、對大乘經典乃至聽聞一句一偈,讚嘆恭敬或布施供養,該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
9、以上述的布施福利,不論多少,如能回向法界,功德無量,畢竟成佛!
【6、一切布施中,又以念佛為最殊勝】
1、《增一阿含經》:四事供養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號,如構牛乳傾,功德過上,不可思議。註:四事是指衣服、飲食、臥具、醫藥。
2、《大智度論》: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滿中七寶,奉施於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
3、《涅盤經》:佛告大王:假令開大庫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眾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稱佛一口,功德過前,不可較量。
4、《大般涅槃經》: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養恭敬一切眾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一。
5、《陀羅尼集經》:若轉輪王,十萬歲中滿四天下七寶,布施十方諸佛,不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一彈指頃座禪,以平等心憐憫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功德。
6、《謨訶般若波羅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以敬心念佛,是善根因緣,乃至畢苦,其福不盡。須菩提!置是敬心念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以一華散虛空中念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須菩提!置是敬心念佛,散華念佛。若有一人稱南無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
7、《蓮宗寶鑑十卷》:若人以四天下七寶,供養佛及菩薩、緣覺、聲聞,得福甚多;不如勸人,念佛一聲,其福勝彼。
所以念佛實在不可思議,佛號功德只有佛才能徹底明白,凈土三經最終皆指向勸導眾生一向專念,可說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一切功德結晶,我們要獲取阿彌陀佛的一切功德,只需要稱念這句佛號,這對通途法門的修行人很難思議,所以說凈土法門是最難信之法,《阿彌陀經》中甚至出動十方諸佛吐廣長舌相讚嘆念佛人來加以證明!
【7、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不如念佛,因為念佛者猶如是佛一般的福田】
在《無量壽經》和《觀經》中多處提到「發菩提心、作諸功德」,但釋迦牟尼佛在《觀經》最後卻特別囑咐「持無量壽佛名」(即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為何?而在《阿彌陀佛經》中直接省略發菩提心作諸功德,而是讓我們「願生凈土、執持名號」,這又是為何?
從《百佛名經》可知,原來「發菩提心、作諸功德,不如稱念佛名號」,再看《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可知念佛號以外都是少善根、少福德,包括「「發菩提心作諸功德」。
無量無邊無數劫  如上所作諸功德
不及能發菩提心  如是能發菩提心
住不放逸清凈戒  不及能持此佛名
如是能持此佛名  又能憐愍諸眾生
所在諸方廣流布  教令受持佛名者
彼於一切眾生中  為作福田猶如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jzg4jpe.html


慈悲喜捨的維摩經 - Google 圖書

佛教佈施/《雜阿含經》裡面有一首偈語說:「一分自食用,二分營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13) 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佛告大迦葉:「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貧里而行乞,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捨豪富,從貧乞,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為不食故,應行乞食;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揣食;為不受故,應受彼食;以空聚相,入於聚落;所見色與盲等,所聞聲與響等,所嗅香與風等,所食味不分別,受諸觸如智證,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迦葉!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以邪相入正法;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可食;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非入定意,非起定意;非住世間,非住涅槃。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迦葉!若如是食,為不空食人之施也。』時我,世尊!聞說是語,得未曾有,即於一切菩薩,深起敬心,復作是念:斯有家名,辯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捨豪富,從貧乞。修頭陀行的大迦葉,乞食的時候,總是遠避富豪而選擇貧窮之家。王舍城裡有一個很貧窮的老婆婆,無親無靠,身患重病,睡在小巷的塵埃中等死。富人家的淘米水流在她的身旁,就趕快用瓦片接住,用來充饑。大迦葉同情這位老婆婆,走到她的面前,向她行乞。老婆婆即用瓦片的淘米水供養大迦葉,大迦葉接過來一飲而盡。老婆婆由於供養淘米水的功德,不久死後,往生忉利天宮,成為美麗的天女,為了感謝大迦葉的恩德,還下降人間,將天花供養大迦葉。 
老婆婆的功德。淘米水水流不停瞬間即過,用瓦片能撈起的也不多,所以對日薄西山老婆婆來說,淘米水是重要的活命養生之物。但這老婆婆卻對大迦葉作了無私的分享,這個無私的分享就是功德,因為功德是指生命的特性。因這老婆婆具有無私分享的生命特性,故於色身滅度之後得生忉利天。而其分享(供養)的對象是佛,或阿羅漢,或是凡夫,倒不是重點。因此修行者雖是人間福田,但應不作是念:「我是眾生的福田」。 
為何不應捨富豪?大迦葉本身出身大富豪之家,卻深知無常、苦、空、無我。大迦葉出家之後,安心修習頭陀苦行,他不願意過竹林精舍或衹園精舍的僧團生活。他喜歡的是露天靜坐,塚間觀屍,樹下補衣。他認為屍臭和白骨對修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觀等,大有益處。 
    大迦葉既知富豪之家仍離不了「無常、苦、空」,那麼受貧窮人供養,令貧窮人來世成為富豪,又有什麼益處呢?因為貧窮變為富豪,一樣不得解脫阿。所以乞食不是令供養者來世離貧窮。而是令願意佈施的眾生,不論貧富,都能生起與眾生共享的心。因此維摩詰大士指出,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13) 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 lotus4401 生命愛徒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2ZNSn4x


布施結緣是很奇妙的,你不必望報,不一定要求所得,但它自然會有所得、會有回報。布施,不一定都要用金錢才能布施。說好話,是口布施;做好事,是手布施;存好念,是心的布施。
  
  佛教很重視布施結緣,歷代聖賢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無不以布施結緣作為度化眾生的首要方便。布施的方法很多,除了錢財物資的「財布施」,還有以知識、技術、真理教化他人的「法布施」,以及維護正義法理、讓人無所畏懼的「無畏施」。其中,信徒以財布施為重,出家人以法布施為重,兩者相輔相成,佛教必能興隆發展。
  在這個講次裡,就布施種類、布施結緣的心態、什麼是如法的布施等作說明,並列舉數則有關布施的趣談,期勉大家認識布施結緣的真義,及能如法行持,在人間的生活去實踐菩薩道的精神。
問(1):佛教非常重視布施與結緣,布施、結緣真的這麼重要嗎?
答:布施結緣很重要,因為有布施才能發財,就如農夫要播種才有收成。
  布施,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所以想到自己的擁有、自己的財富,布施怎能不重要呢?
  說到結緣,要結緣才有人緣。世間上有很多人不一定很有能力,也不一定有學問,但是他到處順利、人緣很好;有的人雖有才華、很能幹,可是處處得不到方便,就看他平時有沒有結人緣。
  布施能讓自己更富有,結緣能為自己帶來很大的方便,兩者都很重要。
問(2):布施、結緣既然這麼重要,能否就它們的意義,為我們再作進一步的解釋?
答:布施,看起來是給人,是捨棄了,可是有「捨」就能「得」。布施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合法的布施,有了合法的布施,就有合法的所得;如果是不合法的布施,也會有不合法的所得。
  什麼是合法的布施?在布施的時候,一定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心存恭敬尊重對方、利益對方,真正要幫助對方,哪怕是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微笑、一聲招呼,能讓對方產生信心、歡喜,這就是合法的布施。
  尤其當今社會講求眾緣和合,群體之間都有相互的關係、都有緣分存在。你布施,讓別人擁有,自己能感到歡喜,就有功德;一旦你和他結緣,將來他也一定會回報、回饋給你。
  布施結緣是很奇妙的,你不必望報,不一定要求所得,但它自然會有所得、會有回報。
問(3):既然布施法門是如此重要,依您的看法,布施有哪些種類呢?
答:佛教的布施,有所謂「財布施」、「法布施」與「無畏布施」。
  財布施,即在金錢、物質上給人方便。法布施,就是以道理、佛法教育他人、給對方知識,就如現在我給你資訊,這也是法布施。尤其一個人如果不慈悲,我就教他要慈悲;不忍耐,就教他忍耐,有了慈悲、忍耐這許多佛法,做人的功用就很大了。
  無畏布施,就是讓他人不要恐懼、不要掛念,例如一個有正義感的人看到別人害怕,會告訴他:「你不要怕!」碰到不認識路的人,也會主動上前幫助他:「我帶你!」晚上你會害怕,他說:「我陪你!」有人欺負你了:「沒有關係,有我在,我來幫助你!」遇到需要幫助的人,都能這樣仗義,讓他不再恐懼,這就是「無畏施」。
  除了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世間萬有、外在的東西如田地、房屋、錢財,都能喜捨,這是「外財的布施」,與之相對的如智慧思想、我的計劃、我的想法,都能貢獻給你,這是「內財的布施」。
  布施的項目很多,從外財的布施,到身體的禮敬、語言的讚美、心意的隨喜或智慧的貢獻,乃至給予眾生無畏的布施,給予信心、歡喜、希望、方便,都是對人有幫助的,這就是布施的真諦。
問(4):如果我們要行財布施與法布施,應該如何來做呢?
答:布施不是比賽,不是你布施十塊錢,我就布施二十塊,而是要自己隨心、隨力,我的力量有多少,就盡我所能的去做。
  要歡喜布施,不後悔、不懊惱,要布施有意義的、懂得量力而為,不會布施之後反而增加自己的困難。布施,是很歡喜的給人、幫助他人,就是樂施、喜捨,這是應該要提倡的觀念。
  法布施,即世間一般人不能明白道理,就布施佛法、道理給他,相當於現在提倡教育。人有了教育,就能改變氣質;人有了教育,對於道理就可以漸次深入。在這個世間上,人人都能講道理、明白道理,知道做人應該有的分寸,與人的應對都有禮貌、合法合情,這樣的社會人生就會很可愛。
  不管行哪一種布施,布施之後要能「三輪體空」,認識施者、受者及受施物三者的本體都是空,不起貪戀執著,這就是清淨的布施。
問(5):佛陀在《金剛經》提到:布施四句偈,其福德更勝過布施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這是什麼意思呢?
答:《金剛經》提到「布施四句偈」的道理是比較深入的。因為我們平常布施錢財、布施物質,這都是有形、有相、有數量,能計算得出來的,但是以「四句偈」來作布施,代表的是佛法、道理的布施。一個道理告訴他人,能令對方受用不盡,今後任何時候都可以用得上,所以這個道理、這個法,就勝過錢財的布施。
  世間的財富布施是有相的,法、理的布施是無相的。試想,假使一個人拿世間上很多的財富來行布施,接受的那一方能吃多少、用多少?他所受用的還是很有限。如果給人一點佛法、一種道理,不但能幫忙自己,甚至還能幫忙別人,影響力就很大了。
  這一句話說明法布施的殊勝,即使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也不及一點佛法布施的意義來得重要。
問(6):一般人比較重視財布施,再進一步是法布施。在《普門品》裡,觀世音菩薩又名「施無畏者」,如果我們要力行實踐,應該如何布施無畏呢?
答:世間上的財布施與法布施,無法相提並論。錢財布施以後就沒有了,但以佛法布施給對方,可以讓他終身受用不盡,所以法布施很可貴。錢財布施給人,只能作一時的用途,不能長久;佛法的財富,卻能使人愈久愈需要依靠它。
  說到觀世音菩薩,會聯想到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尤其他有一個名號「施無畏者」,說明觀世音菩薩對眾生不但布施慈悲、布施錢財物質,還讓人在精神上不會畏懼。
  眾生的畏懼是很辛苦的,畏懼病苦、畏懼強權的欺侮、畏懼政治的壓迫、畏懼他人用計謀來陷害、畏懼明天的日子很難過……,這時候如果一個有力量的人站出來說:「我支持你們,大家放心,你有困難來找我,我做你的後台,我會幫助你!」能夠讓人免於畏懼,就是布施無畏。
問(7):布施錢財,大家比較容易做到,可是財布施到最後,自己的經濟有了困難不能再持續時,就起煩惱。請問布施一定要用金錢嗎?
答:布施,不一定都要用金錢才能布施。說好話,是口布施;做好事,是手布施;存好念,是心的布施,所以身口意三業的布施,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都會對自己有幫助。
  布施不單如此,例如我們見到人,一個笑容,對方就很歡喜;兩句好話讚美他,他也很歡喜;向人點一個頭,他一樣會很歡喜,一個小小的招呼,就是最好的身體布施。現在的社會,很多人喜歡做義工,有的到醫院裡幫人帶路,有的在鎮公所、鄉公所幫人填表格,這也是一種布施。
  除了金錢、身體和言語的布施以外,即使我不做好事,也不會說好話,可是我看到你做好事、說好話,我心裡很歡喜,這叫「隨喜」,心中隨著你的歡喜,我也歡喜,這就有同樣的布施功德。
  甚至同樣是布施,這個人還有其他的企圖心、不清淨的心,希望得到回報,但那個人的心很清淨、布施的心廣大無邊,兩個人的功德就有不同;同樣的錢,布施給國家修橋鋪路、給學生做獎學金,又勝於布施給兒女打牌、吃喝玩樂,所以布施是很微妙的。
  布施主要在於發心,發心不同,功德就有不同。學佛也不一定要出多少錢,不是有錢才能學佛。你行布施,我隨著歡喜,一念虔誠,有時與布施百萬的功德是不相上下的,這應該很容易做到,這就是功德。
問(8):一般而言,布施都是給人,對自己有什麼利益呢?
答:給人,就如錢財,我給別人,別人也會給我,財錢應該是相互流通的。就如江湖海水,它可以互相流動,錢財也是要流通,不流通就沒有用,錢財用了才能產生大用,才有價值;錢財會用,才是自己的。
  如何用錢?這是很深的智慧,最好能讓大眾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般若寶藏,自己便能永遠享有用錢的快樂。就如朋友有「通財之好」,我的錢看起來是給你用,你可能把它用到很有用的地方、很好的地方,這樣彼此都有功德。
  我覺得一個人擁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世間上很會用錢的人,就是懂得布施的人。
問(9):佛經裡,有不少佛菩薩、長者布施結緣的故事,如〈普門品〉裡,有一段無盡意菩薩以瓔珞布施的故事,能否為我們介紹?
答:〈普門品〉裡,釋迦牟尼佛讚歎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無盡意菩薩聽了,認為光是一個慈悲也要研究,這個慈悲合不合法,這個慈悲有沒有道理、有沒有智慧,不是一味的濫慈悲。例如一個人要賭錢了,我拿錢讓他去賭錢;要做壞事了,我拿錢幫助他,這就不是布施。
  無盡意菩薩聽到觀音菩薩有那麼多的慈悲,不禁生起恭敬心。無盡意菩薩是以智慧見長,於是以頭上的瓔珞代表智慧,要供養觀世音菩薩。但觀音菩薩是何等人物?他的慈悲裡當然有智慧,認為沒有必要再接受這個瓔珞,於是婉拒了無盡意菩薩的好意。
  這時候釋迦牟尼佛說:「觀世音菩薩,你就收下他的瓔珞吧。你雖然不需要,但應該愍念天下蒼生,也讓無盡意菩薩表達一點心意。」
  於是觀世音菩薩把瓔珞接收下來,分作兩分,一分供養佛,一分供養多寶佛塔,意思是將智慧布施一切眾生,這也說明布施要廣大、廣泛,讓大家都能平均得到利益。
問(10):聽說佛陀時代有一位善於布施的須達長者,能否談談有關他布施的故事?
答:須達長者有一個外號「給孤獨」,舉凡鰥寡孤獨的人,他都會幫助他們,於是得到一個「給孤獨長者」的稱號。
  須達長者行大布施的事例很多,在此不一一列出,不過最了不起的,是在很多部佛經的一開始記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座「給孤獨園」,就是須達長者布施給佛陀作為講經的地方,這當中就有一段故事:
  須達長者到了南方,聽人提起佛陀講經的威德,他也生起大信心,即刻到佛陀的住處拜訪,希望佛陀也能到舍衛國來講經說法。佛陀說:「我去了,跟隨我的弟子很多,住的地方恐怕有很多不便。」須達長者是一個相當富有的人,說:「這個沒有問題,這個容易辦得到。」他回去之後,四處找尋建講堂的地方,最後看上祇陀太子的花園。
  須達長者向祇陀太子說明來意,太子以為長者在開玩笑,就開出一個條件:「要買下我這座花園,除非能用黃金將地下 鋪滿,我才賣給他。」
  但是這句話嚇不了須達長者的決心,長者果真回去將所有的黃金珍寶運來鋪這座園林。祇陀太子大為震驚,一問之下,知道這是要布施給佛陀作為道場,所以他也生起信心,說:「這樣好了,我們建房子,地是賣給你了,可是樹是我的,請讓我捐獻出來給佛陀吧。」
  後來這座由祇陀太子的樹、給孤獨長者的園林所共同成就的道場,就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
問(11):聽說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證得天眼通,也是因布施而得來的?
答:舍利弗是佛弟子當中的智慧第一,布施予人教育、講學,當然可以得到財富、智慧,所以布施可以得一切。
  舍利弗過去行菩薩道時,也是發心行大布施,不但將自己身邊的所有財產布施予人,甚至連身體、性命都不吝惜的布施出來。天人想試探他的道心,就化身為一位青年,在他經過的路上嚎啕大哭。舍利弗看到了,問道:「年輕人,為什麼在這裡哭得這麼傷心?」
  青年說:「告訴你也沒用。」
  舍利弗說:「我是一個出家人,發願救度眾生的苦難,只要你有所求,我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滿足你的心願。」
  青年又說:「你幫不了我的,我的母親得了不治之病,醫師說一定要用修道人的眼珠煎藥給她,病才會好。活人的眼睛已經不容易找,更何況是修道人的眼睛呢?」
  舍利弗聽了,安慰他:「你不要哭了,我就是修道的人,我願意布施眼珠給你,救你母親的病。」他要青年來拿他的眼睛,可是青年不肯,說:「這不行,我怎麼可以強奪你的眼珠呢?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自己挖下來給我。」
  舍利弗聽了,就把左眼挖下來交給青年。青年拿了眼珠一看,大叫:「誰要你把左邊的眼睛挖下來呢?醫生說,母親的病要吃右邊的眼珠才會好啊!」舍利弗一聽,只好又把右邊的眼睛挖下來給他。
  青年人接過舍利弗的眼睛,沒有說一聲謝謝,只是在鼻子聞了一下,就摔到地上,大罵:「你算什麼修道的人?你的眼珠這麼腥臭,怎麼好煎藥給我母親吃?」舍利弗雖然看不到,可是他聽到青年罵他的話,還用腳踩踏他的眼珠,嘆了一口氣,心想,眾生難度,菩薩心難發,我還是先自利修行吧。
  舍利弗的念頭一起,天空中出現很多天人,安慰他:「修道者,不要灰心,剛才是我們來試探你的,你更應該勇猛精進,照你的願心去修學。」
  舍利弗聽了,利他的菩薩心才又生起。他經過了多世的修行學道,後來遇到佛陀,證得聖果,成就了天眼通。
問(12):過去印度有一位信奉佛教的阿育王,他也是行大布施,能不能為我們介紹他的一些事蹟?
答:在佛教史上,阿育王是一位佛教的大護法、大施主。經典裡記載他為了宣揚佛法,在國內外各地建築成千上萬個紀念佛陀的寶塔,此外不論供養出家人或布施貧民,都很熱心。
  說到供僧,阿育王每年幾乎都舉辦多次的無遮大會,到了這一天,全國的出家人到他那裡,都會供養他們飯食、金錢和種種物資。
  有一次供僧,來了很多大比丘,依照佛教的禮儀,齋主供僧,不但請吃飯,還要向出家人恭敬禮拜。阿育王向這些大比丘逐一禮拜,拜到一位小沙彌的面前,他心想:「唉唷,這是小孩子呀,我是王,到底要不要拜呢?」他不拜,又唯恐別人議論,想想還是拜吧,就跟這位沙彌說:「沙彌,我是王,不過我拜你,你可不能告訴別人喔。」
  才剛說完,沙彌就起身跳到這個吃飯的缽裡面去。阿育王大驚,看著小沙彌跳進缽裡又跳出來,在缽的邊上舞動,阿育王看得目瞪口呆,覺得太奇怪、太希有了。
  沙彌接著又下來坐好,向阿育王說:「大王,我是沙彌,剛才這件事拜託您千萬不能告訴別人喔。」
  阿育王起了大慚愧心,原來人不可以貌相,雖然對方是沙彌,也有大菩薩、大羅漢的密行,自己不應該看不起。所以對於出家人,不論是老少、大小,都要能平等待之。
問(13):過去印度波斯匿王的王妃末利夫人,聽說她能有如此福報,也是因為布施而來的?
答:歷來的皇帝、皇后或大臣,很多是因為布施的因緣而有,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給人,當然就能得到給的回報。
  這一位末利夫人對師長、窮苦的人都很有布施心,有關她布施的事例很多,尤其她能夠從一個身分卑微的婢女而成為王妃,是因為她曾恭敬供養佛陀,而得到的殊勝果報。
  末利夫人原本是看守末利園的黃頭婢女,有一次,波斯匿王遊獵到園內避暑,國王看到她聰慧端嚴,就迎娶入宮為妃。後來波斯匿王受到末利夫人虔信佛法的影響,也成為僧團的一大護法。
  所以佛教一向倡導報恩,不僅要向父母、師長報恩,遇到眾生貧窮或者國家需要,只要有力量幫助別人,都應該樂於助成。就像田地多了、播種播得多了,自然會更加富有,更加有收成。
問(14):布施固然是很好,是否也有不如法的布施?我們應該如何行布施呢?
答:布施以後感到懊惱、捨不得、後悔,或者布施他人,卻看不起接受布施的對象;或者這個人的人格、道德不是很好,聽了別人的勸說,才勉強布施等等。不是出自於心甘情願,或布施得很勉強,都是不如法的布施。
問(15):有的人雖然歡喜布施,但是布施到最後,後繼無力就起了煩惱。對於一個信徒或個人而言,為了不造成自己的困擾、家庭的麻煩,在布施方面應該有什麼樣的規劃?
答:我認為布施,要量力、隨心、隨意。除了財布施外,還可以有語言的布施、出力的布施、心意的布施,布施要如流水,即所謂的「細水長流」,就如吃飯,不是一天把飯菜都吃完、吃飽,而是要適可而止。
  布施也一樣,適當的、量自己的能力來做就好,不可以好勝、好擺排場,也不可以有太多的宣揚,這麼做反而成為貢高我慢,這都是不如法的布施。
問(16):行布施是不是要等待什麼機會,甚至等到自己有錢、有辦法了再來布施?
答:布施不一定要用錢,只要有機會,看到需要幫助的人,起一個同情心、心生憐憫,就是布施。或者大德來了,我們起一個恭敬心,對他恭敬,也是布施;我看到你們做好事,口出讚歎,這也是行布施。布施不一定要用錢財,不一定要等待,隨時、隨地、隨緣,這都可以行布施。
問(17):關於布施,有「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能否就這句話,為我們作個說明?
答:布施可從「心、田、事」這三個方面來看,就如我生起一念心,要布施多少錢財、多少物資,布施的對象是誰,相當於要播種了,還要看是播撒到哪一塊田地?
  同樣的一塊錢,布施給窮人,可以讓他吃一碗飯;可是這一塊錢布施給讀書的人,那是一個智慧的播種,他讀了書、有了知識,他成了科學家、文學家,就能普利大眾。
  錢財的布施,即使布施了很多,可是那一塊田長不出好東西,也不會有多少功德;另一方面,我布施的不多,可是我的對象很好、我的心很清淨,雖然布施的有限,可是我的功德就很大。如果我的心不清淨,布施的時候還存有榮耀、傲慢的心、希望得到回報的心,這個功德就變小了。
  布施要看自己的「心」、「田」與「事」,這三種關係、程度不同,就會有功德的大小之別。
問(18):我們經常在街頭上看到一些不肖分子,假冒出家人托缽化緣,有信徒認為「我這個真施主不怕假和尚」,您對這樣的觀念有什麼看法?
答:佛教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到了法會活動,就有人站在門口托缽化緣。有的人堅持不布施,因為他知道這些托缽化緣的人有可能是假和尚;但也有的信徒會認為「真施主不怕假和尚」,一樣對他們行布施,如果不仔細分辨,會覺得這句話沒有錯,其實這就是「正邪之間」。
  因為一些佛教徒不明白真假,濫行布施,才會造成社會上「真和尚」與「假和尚」的混淆亂象。明白說,這時候布施的人也不是「真施主」,我覺得學佛的人,更要加強善惡的辨別能力。
  現在的佛教徒,面對一些隨意化緣的假和尚,就如前面講的「這塊田好不好?」「值得你布施嗎?」布施,也要選擇有意義的、正當的、正式的一塊田來布施,種出來的收成會比較好。不管你是真施主、假施主,播種的這一塊田地一樣有真的田、假的田,功德也會有好壞之分。
問(19):布施結緣時,是不是也要看對象如何?
答:佛教講求智慧,一個正信的佛教徒要懂得佛法,明白輕重、是非,要權衡利害。在還沒有到達無分別智慧的時候,必定還是有是非、好壞,需要去權衡、分別。
  布施結緣,心香一瓣固然能盡虛空、遍法界,能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但是對象、方法也很重要。就如現在不少人假借宗教名義,向社會大眾斂財詐騙,對他們行布施、供養,不但毫無功德,還會增長社會的亂象,因此不可不慎。
問(20):我們在行布施的時候,應該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態?
答:布施的時候,要心存一個不寄望對方回報的心念。真心的去救人濟世,真心的幫對方的忙,即使是捐捨出去,也不期望他對我有所感謝。「捐獻」,「捐」就是「棄」的意思,既然我布施出去,就不再企望回報。
  「有相」布施就是有為法,「無相」的布施,才是無為法。布施要能做到「三輪體空」,即沒有布施的我、沒有接受布施的你、沒有布施的物,這三方面都不計較,就是「三輪體空」,是無相功德,是最高的布施。
問(21):如果自己沒有布施,但是看到別人行布施,我們很歡喜、讚歎,對自己來說,算不算是參與布施結緣呢?
答:你布施、我歡喜,彼此都是一樣的布施,隨喜也有隨喜的功德。
問(22):布施是很好的行門,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要用金錢、物資,隨時隨地都可以布施。您曾說過六根也可以布施,能不能為我們作進一步的說明?
答:佛教裡稱眼睛、耳朵、嘴巴、鼻子、身體、心靈為「六根」,又稱「六識」,透過眼、耳、鼻、舌、身、心來認識世界,就構成一個人的身心活動。
  眼睛看你,行注目禮,慈眼視眾生,這是眼的布施;耳朵聽話,所謂「諦聽,諦聽」,注意善聽、聽好話,不要起誤會,就是耳的布施;鼻子聞味道,可以知道哪個地方的空氣是否流通、氣味好壞,就是鼻的布施;舌頭要嚐味道,要讚美、說好話,見到人寒暄打招呼,就是舌的布施;身體的感觸,不要太過憍慢,不要過度貪求、浪費,洗手不要用太多水,衣服不要穿得太華麗,見到行動不便的人,過去攙扶,就是身的布施;心裡很淡泊、很謙卑、很清淨,乃至看到人受苦就心生憐愍,見人行善而心生歡喜,這就是心的布施。
  以上為六根的布施,善用我們的六根多施多捨,就能成就人生的大好功德。
問(23):布施、供養、結緣,三者有什麼不同嗎?
答:布施與結緣都是一樣。如果要加以分別,布施是因為對方在某方面有欠缺、有所需要,合乎正道律法,我就布施給他;或者我認為有必要讚美你,我要提升你、讓你有所增長,我就布施予你,這些都是布施。
  結緣,是隨緣的布施。有時隨口一句好話,或者用服務、用技術、用心意、用道理,都能與人結緣,心存歡喜、恭敬、祝福的心,尤其給人好因好緣,就是最好的結緣。
  供養,就只能是對上、對長輩、對佛菩薩的付出。唱讚子也是供養,如吃飯前要唱〈供養咒〉,或者對三寶的「十供養」,即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十種供養,這就是對上的供養。
問(24):在供養、結緣當中,有所謂的「見相結緣」,這是什麼意思呢?
答:例如這裡有多少僧眾,我無從得知,只能就眼前看到的與他結緣,沒有看到的就隨緣了,這就是「見相結緣」。
  我到寺院布施,但是今天不曉得有多少人,我就在佛殿裡,一個人一份結緣;或者到齋堂裡,凡是進來吃飯的就給他一個人一份,這就是「見相結緣」。
問(25):說到結緣,聽說釋迦牟尼佛有一次出外托缽,結果空缽而返,這與結緣有關係嗎?
答:這是釋迦牟尼佛和那個地方的人沒有緣分,他們也不知道這就是佛。後來目犍連去了,大家對他有很多的供養,因為目犍連過去和他們曾有過交往、結緣。
  我想,這很合乎佛法的道理。在這個世間上,人與人彼此見面,給人一點因緣,將來別人也會給你因緣。
問(26):總結整個布施結緣,從人間佛教的立場上來說,它的主要精神是什麼?
答:在人間佛教的行法裡,布施就是一種救苦救難。所謂布施結緣,不管是金錢、財物,或力量、言語,都能使人歡喜,有利於彼此的往來,例如說讚美對方的話,做有益於他人的事,都是待人接物的妙方。
  佛經常教我們要廣結善緣,就如一個人有了回饋,應該分給大家利和同均,讓大家都能擁有,讓社會的利益都能平均一點。我認為財富就是要平均,多多給人方便,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這對大家都有利益。星雲大師 https://bit.ly/2ADN9A1


覺真法師:佛教是富人的真正救星因為布施之人受益更大
覺真法師:佛教是富人的真正救星因為布施之人受益更大--台灣學佛網 https://bit.ly/2VVAD6l
編者按:多數中國人有一種慣性思維,認為被救助者肯定是獲益者,而拿錢出力的人肯定是無私奉獻。西方人卻不這樣想,認為出錢出力的人受益更大。西方人接觸佛法後提出一種說法:“基督教是窮人的救星,佛教才是富人的救星。”他們認為富人信佛後肯定要大作善事、廣為布施,總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香港佛教聯合會覺真法師也認為,施比受施更有福報。覺真法師對“布施”的定義也很經典:“布施,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無相布施,是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大慈大悲憫眾生,大喜大捨濟含識”。這是佛教徒每天必誦的功課,也是每個佛教徒矢志不渝的信念與弘願。凡社會上出現重大災變如地震、洪水、海嘯,或資助貧困地區、幫助失學兒童、關心殘疾人士、捐助希望工程等等,全國佛教界總是義不容辭,第一時間組織捐獻。我們在探討佛教慈善事業以及對社會救助的濟世功能時,亦往往多注重於受施者的得益、得助、得救,看到了社會的弱勢者、苦難者的受惠、受益。而佛教布施度的智慧,更強調的是施者的得益、得助、得救(度)。因此,本文試圖探討的是:施比受施更有福報,更有大利益。
布施度是六度之首,行菩薩行,成菩薩道,必須踐行六度、齊修六度,捨六度便無以成就。
什麼叫布施?布施就是捐獻自己所擁有的財力、物力,來幫助別人度過困難,甚至可以布施自己的時間、智慧以及利用自己各式各樣的資源去幫助別人、救助別人。真正的布施是無私奉獻,心中不求回報,也沒有任何貪心,這才能達到智慧圓滿,福德圓滿的境地就像佛菩薩那樣。
可是,生活中要叫一個人捨財、施財實不容易。人的捨財大概有三種:第一種,命終,人都死了,財能帶走嗎?第二種,天災人禍,無力保有,或者捨財保命。上兩種,都是被迫的無奈的捨。第三種,布施,這是自願的、主動的、喜悅的、成就他人的,因而是有功德的、得大果報的。
遼寧大學郭延成博士在《世界佛教論壇》發表他的論文《佛教的“布施度”理念與企業家經營效績》中指出:我們知道任何一個企業都想贏利,都想在競爭中取勝,然而據報道,只有20%的企業經營壽命能達到五年以上,換句話說,80%的企業的壽命都過不了五年。原因何在?我們說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經營不合“道”──單純以營利為目的,過度追求盈利,不願為社會提供應有的服務和價值,不顧企業員工生活的改善等等──這些正是企業敗績的根本原因。與此相反,以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還有旭日集團創辦人楊钊居士以及比爾蓋茨等實例,看到人間佛教布施理念的正確性,看到佛教慈善精神給世人帶來切實受用,我們不得不贊歎佛法的博大精深,李嘉誠、楊钊所以達到事業成功的人生境界、達到樂善好施的道德境界,正源於他們以菩薩的布施度貫徹於企業經營與生活實踐之全部過程使然。
兩相對比,你能為別人著想,為他人謀福利,成就他人,自己的收獲往往會更多,聚集的力量也更大,能做的事業也更寬廣。你愈能奉獻,將來擁有的就愈多,而且不用刻意,它自然而然就會來。聖嚴法師比喻為井裡的水,取的人越多,水源就源源不斷而來,如果捨不得供人使用,井裡的水永遠就那麼多、不會再生。同樣,如果捨不得把自己擁有的財產施與別人,不僅財產不會增加,還會被罵守財奴,而且也會為錢財的累積留給誰、如何處理而不斷擔心,增加許多痛苦。
讓我再引用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教授說的一個故事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英、法、蘇、中等戰勝國幾經磋商,決定在美國紐約成立一個協調處理世界性事務的國際性組織──聯合國。一切准備就緒之後,大家才發現,這麼一個全球至高無上、最權威的世界組織,竟然難尋自己的立足之地。
聽到這一消息後,美國著名的一家財團──洛克菲勒家族經過商議,決定出資870萬美元在紐約買下一塊土地,無償地把這塊土地贈與“聯合國”這個剛剛掛牌的國際性組織。同時,洛克菲勒家族也把這裡附近的大面積土地一並全部買了下來。
洛克菲勒此舉出人意料,當時許多美國大財團都吃驚不已。870萬美元,對於戰後經濟十分困難的美國和全世界確實不是一個小數目,而洛克菲勒卻是無償贈予,甚麼條件也沒有。這個“無償贈與”,換成佛教語言不就是“布施”、“施捨”嗎?自私的人,只圖利己的人,會接受這個“無償贈與”的思路嗎?果然,消息傳出之後,美國許多大財團的老板甚至嘲笑說:“這簡直是愚蠢至極!”他們斷言:“這樣下去,過不了十年,洛克菲勒財團就要淪落為貧民集團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聯合國大樓剛剛建成,四周的地價頓時狂漲起來,一時間升值達到捐贈原價的數十倍甚至近百倍,巨額財富源源不斷湧進了洛克菲勒家族。這個結局,令那些嘲笑和譏諷的人士個個目瞪口呆。
這個道理不是很明顯嗎?利他,就是同尊同勝、共美共榮。佛說:“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個中原理,恐怕在今天已不是什麼秘密了。
由此可見,布施才是真正的“雙贏”,即施者和受者都能從中受益。郭延成博士說得好:“布施者是物質及精神上雙豐收者,我們不得不佩服佛教布施思想的精辟與智慧。”
我無須再引用生活中的實例了。供養布施,無相布施,是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更是一種清淨的心靈境界。西方人士發現的“佛教是富人的真正救星”一說,其言是也。覺真法師:佛教是富人的真正救星因為布施之人受益更大--台灣學佛網 https://bit.ly/2VVAD6l


布施奉獻.利樂眾生—一      海濤  輯
1.無病最利,知足最富,厚為最友,泥洹最快。不恐怖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
哀彼,是名護他自護。《雜阿含經》
2.欲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應當先發五種勝心。云何為五?
一者,於諸有情普發平等大慈悲心,
二者,於一切種智心不退轉,
三者,於諸有情起親友想,於險難中誓當救護,
四者,常於有情起負債想,
五者,恒懷慙媿何時償畢。能發如是五種心者,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理趣般若經》  
3.心常喜惠施,功德具足成,在眾無疑難,亦復無所畏;智者當惠施,初無變悔
心,在三十三天,玉女而圍繞。《增一阿含經》
4.施為後世糧,要至究竟處,善神常將護,亦復致歡喜。《增一阿含經》
5.當知布施之時,恒懷歡悅,身意牢固,諸善功德皆悉具足;得三昧意亦不錯亂,
如實而知之。當求方便隨時惠施,若欲得聲聞道、辟支佛道、佛道,皆悉如意。
《增一阿含經》
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應時之施有五事。云何為五?
一者施遠來人,二者施遠去人,三者施病人,
四者儉時施,五者若初得新果蓏,若穀食,先施與持戒精進人,然後自食。」
《增一阿含經》
7.在家菩薩應修二施,云何為二?一者法施,二者財施。
8.出家菩薩應修四施,云何為四?一者筆施,二者墨施,三者經本施,四者說法
施。《大寶積經•優波離會》
9.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無量壽經》
10.云何人心?謂思念利他。《大日經》
11.菩薩不以欲因緣故,惱一眾生,寧捨身命。而終不作惱眾生事。
                                               《華嚴經》
布施奉獻.利樂眾生—二      海濤  輯
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惠施不得其福,云何為五?
一者,以刀施人;二者,以毒施人;
三者,以野牛施人;四者,淫女施人;
五者,造作神祠。是謂比丘有此五施不得其福。
2.比丘當知!復有五施令得大福,云何為五?
一者,造作園觀;二者,造作林樹;
三者,造作橋樑;四者,造作大船;
五者,與當來過去造作房舍住處。是謂比丘有此五事令得其福。」《增一阿含
經》
3.既自利已復利益他,自利益者不名為實,利益他者乃名自利。菩薩不能自他兼
利,唯求自利,是名下品。《優婆塞戒經》
4.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
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愈。《維摩詰所說經》
5.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於諸眾生心生歡
喜,是名大喜;自捨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捨。《涅槃經》
6.不求自樂,喜他得樂。《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
7.自捨己樂,施與他樂。《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  
8.世尊即扶病比丘起,拭身不淨,拭己洗之,以泥漿塗灑,極令清淨,與日俱增敷
新草,並敷一衣,安臥病比丘己,復以一衣覆之。《四分律》
9.猶如奴僕事其主,利於眾生亦如是,如僕事主心專注,雖被瞋辱而無對,凡所動
止常在心,唯恐役主責其過。晝夜勤行利他行,利己內心無我相,如母愛子常衛
護,寒暑雖苦心無倦。   《佛母寶德藏般若經》
10.見一切眾生受諸苦惱,如被刑戮。《小品般若經》
11.能以世事用教眾生,見學勝己不生妒心,自勝他人不生驕慢。
                                           《優婆塞戒經》
布施奉獻.利樂眾生—三      海濤  輯
1.孤獨鰥寡,衣食不充,疾病困篤,無以自濟,當給醫藥,糜粥消息,令其得愈。
《佛說阿難四事經》
2.言恒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我皆於彼隨順
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
異。
3.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乏者,
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
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
來歡喜。《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4.菩薩雖知世間之樂虛妄非真,而亦能造世樂因緣。何以故?為欲利益諸眾生故。
《優婆塞戒經》
5.若諸菩薩求諸世間工巧明處,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瑜伽師地論》
6.為利一切有情故,以佛教法為正因,遍作一切事業成,彼得廣多勝妙福。《一切
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
7.佛告天帝:「復有七法,廣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
一者,興立佛圖僧房堂閣;二者,園果浴池樹木清涼;
三者,常施醫藥療救眾病;四者,作堅牢船濟度人民;
五者,安設橋樑過度贏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飲;
七者,造作圊廁施便利處。是為七事得梵天福。」《諸德福田經》
8.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四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
田。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梵網經》
9.若先不能供養父母,惱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惡人,是假名施不名義
施。《優婆塞戒經》
10.平日不為別人著想,他的行為跟畜牲一樣;專門尋找自己的吃喝,難道牲畜不也
是這樣!《薩迦格言》
11.士農工商各安其業,皆可隨分修其淨土。於人事善利群眾公益一切功德,悉應盡
力集積,以為生西資糧。(弘一大師《淨宗問辨》)
布施奉獻.利樂眾生 @ 慈悲的咒語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1U8jox
-----------------
佛門慣常以佈施功德教導其修道門徒,佈施又稱為檀那、布施度或布施波羅蜜,是菩薩六度之一。
以福利施與人,以財施、法施、無畏施為主,也就是施與財物、飲食乃至佛法為本義。意即為了幫助一切眾生,將自己所擁有的財物或法給予眾生]。
菩薩道的修行,從實踐「布施」開始,「布施」之實踐除了可以去除「慳貪」習性外,還能長養慈悲心,並且累積修道所需的福德資糧。
布施的內涵,佛經分為財布施、法布施及無畏布施,其中以法布施最殊勝、無畏布施最高上。雖然法布施最為殊勝,但還是應以財布施為基礎,財布施可以量力而為,但若一毛不拔者,表示此人「慳貪」習性仍然深重,雖有能力行法布施,還是得回頭補修財布施,「布施度」方有圓滿之可能。無畏布施代表已捨棄一切、無執著、無我了。
修養自性,布施善德,稱為種福田。世間福田凡有三種:一報恩田,二功德田,三貧窮田。報恩田者,所謂父母師長和上。功德田者,謂佛法僧。貧窮田者,一切窮苦困厄之人、畜牲、惡鬼等。如來世尊兼具「報恩田與功德田」二種田。
天主教、基督教、回教、猶太教…之亞伯拉罕諸教則慣常以犧牲奉獻教導其修道門徒,而天主教與基督教之修道門徒與神職人員也都能具體落實犧牲奉獻的美德,所以全世界所有貧困落後地區,常常可以見到許多天主教、基督教的神父、牧師、修女將其一生絕大部分生命與時間都奉獻給其崇高的宗教使命思想,去興建醫院、診所、學校、社會救濟機構以分享與服務這些貧窮落後地區的人民。   這些神父、牧師、修女大多年紀甚輕就從相對比較先進的歐美國家遠渡重洋到世界各個貧窮落後地區服務一輩子,甚多神父、牧師、修女都一直持續服務到七八十歲才返回故鄉,當她他/們返鄉時,一些年輕時期的親友長輩可能都已經不在人世,這一種奉獻服務不只是犧牲了他/她們自己的一輩子,有的還攜家帶眷的連整個家庭都一起犧牲奉獻於 上主給祂們的崇高使命,所以西方教會的英文字 mission 就直接揭示了使命任務的意義。他/她們為何能夠如此深刻的犧牲奉獻呢,因為他/她們依照了上主與聖經教諭,神怎麼愛他/她們,他/她們就應當同樣的愛世人,所以他/她們願意把她們享有的教育、醫療衛生水平去分享給全世界所有貧困落後地區。
以上所講,兩大宗教所講究佈施與犧牲奉獻,應該是大家都能認同的事實;但若將兩者比對,將發現神父、牧師、修女將自身直接犧牲奉獻於教育、醫療衛生、社會救濟的刻苦實際工作,顯然比較深刻與慈悲,更符合 南無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除了真實智慧慈悲的 阿彌陀佛大願信徒之外,許多佛教修行人大都是出離家庭社會的去管自身修禪成佛,完全與神父牧師們的作為大相逕庭;當然,還有少數的尊貴的上人、上師是輕輕鬆鬆高高在上的講經說法,或是閉關修禪成佛、或是開開金口讓信徒去做一些慈善工作,這應該是很容易與神父牧師修女們比對出很大的不同。
或許兩種宗教用心努力的修者都可以上天堂、極樂世界、佛國淨土,個個都可能各自依其志願而成為天使、菩薩、成佛…;那….又是可以讓旁觀者有所比對了,因為講究佈施的世界肯定與講就犧牲的世界必定有很大不同。
基奴李維演的驅魔探長那齣電影很有意思,基奴李維演的驅魔人角色跟撒旦交易,那本應該下地獄,但撒旦拉著基奴李維的腳要下地獄時,去發現基奴李維突然變得很沉重,沉重到讓撒但都拉不動,後來撒旦才發現原來那場交易的本質是犧牲奉獻,也從而讓觀眾看到~犧牲奉獻是靈魂非常重大的美德,重大到魔力巨大的魔王撒旦都會拉不動。
所以,有心的修道人啊,要深深體認犧牲奉獻是修道人的靈魂中必備的重大元素!當然,除了犧牲之外,真實體會 上主真理旨意的智慧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邪魔最喜假借神意去利用善良者的犧牲〉犧牲奉獻 vs. 佈施功德 @ 英英的斗數部落格 :: 痞客邦 :: https://bit.ly/2VYvxGi
-------------------------
什麼是奉獻的布施?布施難道也分修法和分類嗎?
2018-10-07 由 上師壇城 發表于佛教
上供下施一定要知道,對待依止和對待芸芸眾生,你的站位是不一樣的。你是凡夫,你沒有達到聖賢。作為一個佛弟子,每個人都是這個站位,包括我也是,我也是一個佛弟子啊,我也是一個修行人啊,所以是站在眾生之上。
上,代表你不是一個凡庸愚痴者,也不是一個覺悟者;往下看是眾生,往上看是依止上師三寶,自己是站在中間的。
所以說對於奉獻的布施包括上供下施,布施一般雖然是在奉獻,但是分類差距非常大,一個上供,供養,一個下施對待眾生,那絕對是不一樣的,上供下施差距太大了,供養代表是無上虔誠,是一種包括從財到法的供養,錢是物質層面,法是精神層面,學習佛法其實最關鍵是供養自己的真心,找到那顆真心。
如果學佛的人把那顆真心都供養給我執,供養給眷屬,供養給輪迴,供養給錢財名利了。你就永遠深陷實相中無緣解脫,要找到自己的依止處。
所以說布施對於眾生來說,是在修法上是慈悲心修法,要心有眾生,但是有些人就是布施的話都是彰顯我知的一種打髮式布施。我見過對待他人可以說是傷害,不叫做利益,咱們說利益有暫時和究竟的安樂,對待眾生也分財布施和法布施,剛才講供養有物質層面供養和精神層面的供養,布施也有物質層面布施和佛法層面的布施,他不是精神層面的布施,只是在相法上,對於他人傳授一些佛理知識,這是法布施。
財布施呢,是給與他錢財物品吃的用的,這就是財布施。
還有一種布施是無畏布施,給與眾生恐懼的遠離,一般指的是放生,就給與眾生無畏布施。
打髮式布施,我說的打髮式布施,打髮式布施不是在布施,而是在傷害他人,利用布施,拿點那個臭錢,扔地上,撿啊,就是這樣。爺我給你,給我磕頭。那不叫布施,那叫欺負人!
所以說打髮式布施沒有自她交換,自她平等,自輕他重的根基,沒有恭敬而流於形式,就認為修法毫無意義,布施的數量沒有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有的時候,包括奉獻,包括上供能夠達到影響到自己生活的,這種供養才能夠叫做真正供養,能夠對你產生了影響,才對你產生影響性,其實佛法本身就要影響你的生活,要去顛覆的你的輪迴我執,要去顛覆你的思維軌道,所以作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這種供養來說,達到不僅僅影響生活是個結緣,我說句實在話哦,影響生活只是個結緣,還沒到深入,真正深入到靈魂層面供養的,財供養物質層面的供養達到,真的有些弟子傾其所有,但是呢沒做這個要求。
因為人的價值觀不一樣,位置層面。
​像佛陀來說,就是主動性看破了一切,放下了一切,直接步入到不是財的供養諸佛了,他把命都供養,他能看破放下一切,他的所有身口意,他的所有的利益全部是為了法界一起眾生的,什麼都是為了菩提道,為了法界眾生,已經視自身的錢財名利為糞土,視我,眷屬,世間歡樂,地位,尊嚴,這些完全看破放下,把自己的靈魂供養上師三寶,如果到這種位置,物質層面根本沒什麼概念,但是一般人到不了,說句實在話。
供養也是尊重大家的發心意願,但是這個供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能夠達到信心的基礎,信心基石的積累。
大日明王上師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4x3byy2.html

佛教佈施/《雜阿含經》裡面有一首偈語說:「一分自食用,二分營


齋戒月的布施 難民區開齋飯飄肉香
齋戒月的布施 難民區開齋飯飄肉香 https://bit.ly/2O9hJoc
許多貧苦人家一年之中只在這時候才有機會靠好心人接濟而有肉吃。那天開齋飯,20、30個家庭不約而同烘烤了羊絞肉佐鮮蔬這道敘利亞家常菜。
文、攝影/何宏儒 (中央社駐安卡拉記者)
© 中央社
棲身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敘利亞年輕人歐瑪(Omar)和華里德(Waleed)於齋戒月期間到巿郊養羊場買羊,準備將羊肉分贈貧苦的難民老鄉。許多人家一年之中只在齋戒月的時候才有機會靠好心人接濟而有肉吃。
兩人找到兩鬢飛霜、人稱「馬哈茂德的父親」(Abu Mohmud)的退休宰羊人。「閱羊無數」的他將運用積累數十年的看家本領,在牧場上那麼多隻羊裡「百中選一」,並負責宰羊。
在安納托利亞高原春季溫暖天光下,羊兒群聚羊舍一個角落,陽光從木板空隙灑落到牠們身上。連看了四個羊場,數百頭羊卻沒一隻讓標準嚴厲的老宰羊人中意。一行人最後來到庫德族人法魯克(Faruk)的羊場。
28歲的法魯克從小在土耳其東部馬定省(Mardin)養羊,16歲來到安卡拉幫人牧羊,三年前開始跟哥哥一起經營自家羊生意。說到開齋節之後兩個月的宰牲節時,嘴上叼著菸、一臉絡腮鬍的他眼睛綻放出光芒,因為光是這個節日就可讓他賣出300多頭羊、9萬里拉(約新台幣40萬元)入袋。
「馬哈茂德的父親」挑了隻結實健壯的公羊,過磅確認有68公斤重。秤重同時,現場氣氛卻突然肅殺起來,三個敘利亞人和一個庫德人表情嚴肅陷入激烈爭執,你來我往了好一陣子。原來,將每公斤羊肉從30里拉殺價到25里拉,是買羊過程中必經的攻防。
敘利亞方憑藉人多勢眾,在這場角力中占了上風。價錢談定後,「馬哈茂德的父親」搬出吃飯的傢伙開始宰羊。後來有人開車送來另一頭羊請法魯克操刀,只見年輕力壯的牧羊人滿口渾話逗得全場忍俊不禁,手上刀工卻沒停歇,乾淨俐落地後發先至,比老宰羊人更早讓客戶把按照不同部位分類好的羊肉帶回家。
買了羊,歐瑪和華里德來到老宰羊人家裡。「馬哈茂德的父親」先進行「骨肉分離」,再把大部分羊肉推入絞肉機裡,每1.5公斤裝成一袋,每個大塑膠袋裡還放進幾根羊骨,才讓兩個年輕人把袋子提到安卡拉的敘利亞區,分送貧苦人家。20、30個家庭那天開齋飯不約而同烘烤羊絞肉佐鮮蔬(Kawaj)這道敘利亞家常菜飄香。
伊斯蘭教齋戒月是穆斯林奉獻、分享和布施的時節。除了年度天課(扣除家用後以收入結餘的40分之一賑濟窮人)之外,有能力的穆斯林在開齋節之前還須捐獻足以供給一名貧苦人一天伙食的「麥子錢」(Zakat al-Fitr),也可以兌換成其他施捨的物資。即使經濟條件不夠好的人,也一定會設法奉行這項宗教功課

佛教佈施/《雜阿含經》裡面有一首偈語說:「一分自食用,二分營


回教奉獻施捨(Zakat)
“Zakat”一字,原義乃指潔淨而言,因爲如肯奉獻施捨,便可潔淨剩餘之錢。這也是一種財產稅和收得稅,一般的標準,乃是四十分之一。在回教的神治制度(Theocracy)之下,有兩大財源,一爲打仗的戰利品,一則爲奉獻施捨。他們相信,阿拉對奉獻的人,會用雙倍的利息報答他們。除了四十分之一的法定奉獻之外,還有照舊約十分之一的自由奉獻(Sadagah)。施捨的對象,乃爲貧民,無家可歸的人,奴隸,欠債的人,爲回教作戰的士兵,以及流浪在外的旅客。
以斯拉百科網 https://bit.ly/3vGJz0k
----------------------------------------------
回教之五大守則 (Din, 號稱天道五功)
一、背誦信條
他們的所謂信條,乃是從可蘭經裏兩大宣示拼湊而成:其一是『沒有上帝,只有阿拉』(La-ilaha-illa-ilahu);其二是『謨罕默德是阿拉的使徒』(Mohammadu-Rasulu-Alla)。這可算是一種最短的信條。他們天天背誦,次數無定,越多越好。照他們的傳說,背誦信條,所獲善報乃等於釋放奴隸,可得一百次善功記在賬上,可免除一百次罪愆,可以防制魔鬼,可以解決難題。因爲簡短,所以常不離口 ,好似口號,他們用來高聲狂呼,成爲宣傳回教的力量,這乃是回教迅速發展的一大基因。幾似現在政黨的政治運動,藉着狂呼口號鼓動羣眾一樣。著者前在印尼六載,時常聽到這種從高空來的大聲廣播。
二、五次祈禱
他們把祈禱視爲進入天堂的祕鑰,乃是回教的柱石。他們每天祈禱五次:第一次在黎明;二在正午;三在下午;四在日落之時;五在日落後二時。星期五乃是回教毎週的禮拜日,正午的祈禱,須加延長,一切不重要的工作,都要停止。祈禱可在任何地方擧行,但如在回教堂而且面對麥加(Mecca),則功德更大(倘使背朝麥加,乃爲有罪,因此旅行的人,須帶指南針)。在祈禱之前,須先洗身,他們備有一種潔淨條例(Salat),計共十四條,非常嚴格。但是他們的所謂祈禱,僅爲背誦阿拉伯文的公式,呆板固定,不可更改,否則沒有功效。但主耶穌敎訓我們,『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爲話多了必蒙垂聽』(太六7)。
三、全月禁食(Ramadan)
照回曆,毎年的第九月,定爲全月禁食之期。照他們的傳說,一個人如果做一件好事,便可得十次到七百次的善報;但是禁食所得的善報,則無法估量,因爲這乃是專對阿拉,將由阿拉親賜報答。在全月祈禱之時,每天祈禱之時,乃從黎明開始,直至日落之時,其間不僅不能進食,而且不可飮一滴水,甚至洗澡,吸烟,吃藥,乃至聞花的香味,亦都不許;但是一過日落之時,有些人便終夜狂歡,大吃大喝,以致大發胃病,使醫生疲於奔命。這乃失去了禁食之實意。但是他們卻是相信,以爲這種全月禁食,可以大蒙賜福,在這月之內所作之事,如到回教堂,如讀可蘭經,可以特別蒙福;所以他們還有許多關於禁食條例的書,指示並鼓勵他們禁食。
四、奉獻施捨(Zakat)
“Zakat”一字,原義乃指潔淨而言,因爲如肯奉獻施捨,便可潔淨剩餘之錢。這也是一種財產稅和收得稅,一般的標準,乃是四十分之一。在回教的神治制度(Theocracy)之下,有兩大財源,一爲打仗的戰利品,一則爲奉獻施捨。他們相信,阿拉對奉獻的人,會用雙倍的利息報答他們。除了四十分之一的法定奉獻之外,還有照舊約十分之一的自由奉獻(Sadagah)。施捨的對象,乃爲貧民,無家可歸的人,奴隸,欠債的人,爲回教作戰的士兵,以及流浪在外的旅客。
五、朝拜聖地(Hajj)
朝拜聖地麥加的時間,乃在回曆第十二月的一日至十二日。每一回教徒總希望能朝拜聖地,認爲一生的大事;倘或不能前往,可請一代理人,由其資助全部或一部分旅費。朝聖的禮儀,乃是參照在回教以前傳流下來的偶像崇拜,把它編在可蘭經裏。朝拜麥加乃是法定的;此外還可朝拜米甸那,那是自由的。朝拜的儀式,通常是到回教寺,與「黑石」(Black Stone)接吻;繼則在Kaaba廟周圍奔跑七次(三次快,四次慢),然後在亞伯拉罕的地方獻一祈禱,在Zemzem井旁飮水;然後在Safa和Marwa二山之間奔跑,再遊麥加附近的米那(Mina),在那裏聽講道。回程之時,在米那停留,用七粒小石子擊打號稱「大鬼」(Great Devil)的三根石柱,最後則獻上一隻羊或其他動物,便算結束朝聖。這種朝聖運動,便助長回教在中亞西亞各國的發展;因爲朝聖的旅客,成羣結隊,在路上往返,便把遠方國家的知識帶到那裏;於是麥加聖地,便成爲回教世界信仰的中心,圑結的樞紐,從而使回教勢力大爲發展。
六、三種禮儀
除了上列五大守則以外,還有三種禮儀。其一爲割禮──此於可蘭經雖無明文規定,但乃視爲他們對信仰的遵行。其二爲獻祭節──記念亞伯拉罕之甘願獻以撒(但他們無視聖經,偏說是獻以實瑪利)。謨罕默德雖否認主耶穌被釘十架,但卻以「獻祭節」作爲對回教有非常重大意義的節日。其三爲聖戰(Jihad)──照可蘭經(九章五節)說:『無論在那裏,回教徒若遇見相信其他神的人,便要把他們處死』,「聖戰」乃是對不信者的宗敎戰爭,是回教徒的神聖使命。
以斯拉百科網 https://bit.ly/3vGJz0k
(本文乃選載自本會將出版之章力生博士著的電子書《總體辯道學:宗教篇》)
----------------------------------
什一奉獻(或什一稅、什一捐),常用於指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的宗教奉獻,歐洲封建社會時代用來指教會向成年教徒徵收的宗教稅。
源於《聖經舊約》時代,其希伯來文原意是「十分之一」。在古代近東的國家,其中有迦南、腓尼基、阿拉伯等國都有什一奉獻的習俗以維持崇拜及國家支出。[1]
什一奉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FuBjM
沿革
據《聖經·創世記》記載,亞伯拉罕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撒冷城的麥基洗德,這普遍被視為什一奉獻之起源。直至摩西律法將其具體制度化地執行,以色列人將此獻給上帝耶和華及支持利未支派的事奉工作。[2]在4世紀以前的基督教會並沒有奉行什一奉獻,信徒隨自己意願自由捐獻。自羅馬帝國將基督教納為國教後,教會開始鼓吹徵收。[3]在第六世紀以前,什一奉獻又漸漸在天主教和西歐普及。及至公元567年和585年,什一奉獻被提到的大公會議,並最終採納為對教會奉獻的必要標準。[3]
公元779年法蘭克王國查理大帝訂立法律實施什一稅,西歐各國在10世紀中葉相繼實行,視之為稅金。宗教改革運動之後,什一稅制仍在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國家裡繼續執行。羅馬教廷與德意志地區的皇帝在1563年召開特倫多大公會議重申教徒必須繳付什一稅。[3]隨後歐洲國家政權與教會間發生矛盾,歐洲國家逐漸廢除此稅制,以其它的稅收形式取替。時至現代,仍有一些基督教派引申《舊約聖經》,規定信徒實行什一奉獻;另一些基督教派則鼓勵信徒憑信心奉行什一奉獻,以應付教會運作的財務需要和開支。
摩西律法下的什一奉獻
根據摩西律法所載,以色列人的一切出產之十分之一都當歸給上帝耶和華。十分之一與祭物要獻在指定地方,祭司會將其作獻祭及利未支派之酬勞,每三年用當年土產的十分之一來幫助社會內的有示弱細小眾。相關的重點條例如下:
“    地上所有的、無論是地上的種子、是樹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華的、是歸給耶和華為聖的。人若要贖這十分之一的甚麼物、就要加上五分之一。凡牛群羊群中、一切從杖下經過的、每第十隻要歸給耶和華為聖。不可問是好是壞、也不可更換、若定要更換、所更換的與本來的牲畜都要成為聖、不可贖回。這就是耶和華在西乃山為以色列人所吩咐摩西的命令。(利未記27:30-34)    ”
“    你要把你撒種所產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又要把你的五穀、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並牛群羊群中頭生的,喫在耶和華你神面前,就是他所選擇要立為他名的居所。這樣,你可以學習時常敬畏耶和華你的上帝。……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積存在你的城中。在你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和你城裡寄居的,並孤兒寡婦,都可以來,喫得飽足。這樣,耶和華你的上帝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申命記14:22-23,28-29)    ”
類似的中國的什一稅
在周朝,當時實行徹法,除了公田之外,另外農民還要將其所得的十分之一納予國家[4],但這並非宗教稅。在春秋戰國時代之後,這種井田制度便逐漸不獲採用。
伊斯蘭中
在古代伊斯蘭國家,耕作官地的農民需繳交收成1/10
什一奉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FuBjM


麥加朝覲遇極端高溫 沙烏地:已有1301人死亡
數以萬計的穆斯林穆斯林前往麥加(Mecca)冒著酷暑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麥加「朝覲」(Hajj);高溫下也釀成憾事,沙烏地阿拉伯當局表示,已有1301人朝覲期間喪命。(法新社)麥加朝覲遇極端高溫 沙烏地:已有1301人死亡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eC35Ru
2024/06/24 06:27
〔中央社〕穆斯林前往麥加(Mecca)的伊斯蘭教年度盛事「朝覲」(Hajj)在高溫下舉行釀成憾事,沙烏地阿拉伯當局今天表示,已有1301人於朝覲期間喪命,其中多數都沒獲得官方許可。
沙烏地新聞社(Saudi Press Agency)報導:「遺憾的是,死亡數來到1301人,其中83%的民眾未經許可進行朝覲,並在陽光直射下長途跋涉。」
法新社上星期依據官方聲明和參與各國因應措施的外交官員通報作出統計,今年朝覲期間的死亡數超過1100人。
有外交官告訴法新社,658位死者為埃及人,其中630人是沒有登記的朝覲者。
路透社報導,埃及當局昨天已經宣布吊銷16間旅行社的經營許可證,並指控這些旅遊業者應為前述的死亡事件負責。
這些旅行社被控以個人簽證安排沙烏地阿拉伯的朝覲之旅,而非向沙國官方登記朝覲。
世界各地約有180萬人參加本月14日至19日舉行、以戶外為主的朝覲活動,但許多人年邁體弱。沙烏地阿拉伯今年夏季炎熱,當地伊斯蘭教聖城麥加17日氣溫曾飆升至攝氏51.8度。
麥加朝覲遇極端高溫 沙烏地:已有1301人死亡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eC35Ru

佛教佈施/《雜阿含經》裡面有一首偈語說:「一分自食用,二分營

 


供養偈/供養文/食存五觀/「結齋偈」/《二時臨齋儀》漢傳佛教齋食儀軌,是佛教出家眾及信徒,在每日早餐及午餐(二時)時進行,因此得名。在用餐前,先誦唸供養偈,之後再用餐;在用餐結束後,則誦念結齋偈-出家眾戒律中,有過午不食這一條,晚餐不被視為正餐,被稱為藥石。在晚餐時,不用進行這個儀軌。提醒教徒吃飯時需要「食時五觀」,提醒自己當具足佛法、利益他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