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敬,又稱六慰勞法、六可憘法、六和、六和精神,佛教術語,為追求菩薩道的修行者在團體生活中要遵循的六種生活態度,也是佛教僧團共住時需遵循的六種生活方法:
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
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
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
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
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
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
--------------------------------------------
儲財於信徒
過去大陸的叢林寺廟,都是靠田租、房租以維持常住日用所需,例如常州天寧寺,每年需要二、三十位莊主外出收租,大約半年才能回來;因為寺院的田地差不多有台灣大,甚至附近幾百里內也都是寺院的田地。這是由於過去皇帝,不是只供養某一塊地,有時是撥一個縣或幾個縣給寺廟,像天寧寺、金山寺,收一年的田租,往往可以維持二、三年。
在台灣寺院的經濟不像過去大陸的寺廟,可以靠田租,靠房地產,大部分依靠納骨塔、法會、信徒護持等,因此信徒的錢不能隨便亂用。我常告訴弟子,要「儲財於信徒」,對於十方的供養,我取之有道,不敢受太大的布施,並且希望信眾能在不自苦、不自惱的情況下量力而為。所謂「不自苦」,就是布施時不感到困難;「不自惱」,就是布施後不感到懊惱。因為我覺得正信佛教的弟子,要重視自己家庭以及事業的需要。
平時我們不輕易化緣,讓信徒儲蓄充足,富有起來了,佛教才能富有,等到需要時,信徒就會支援;如果經常要信徒捐獻這個功德,贊助那項佛事,等到有一天,信徒們不勝負擔,佛教還有什麼護法長城呢?我也一再教育信徒,布施不一定著重於金錢,出心、出力的布施也一樣有功德,同時鼓勵信徒要有正確合理的生財之道。我認為,佛教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儲財於信徒」
佛教對財務的看法,主張僧團財產為僧團所有,而且都是十方大眾的,非個人或私有。財產一定要放在福田庫,才算是合法淨財;個人不儲錢,但僧團團體的錢則愈多愈好,以利弘法之需
佛光山開山時期,大家辛苦建設;等到開山完成以後,又陸續開辦出版社、佛學院、美術館、大學、人間衛視、人間福報等佛教事業,可謂所費不貲。雖然如此,我也不輕易向信徒化緣,我更主張化小錢不要化大錢,化緣更要化心。
當初建設佛光山時,捐獻者最多一萬元,萬元以上者很少,大部分都是靠著「每人一元」累積而起。甚至後來籌建南華、佛光大學,我也倡導「百萬人興學」,即每個人每月贊助一百元,讓廣大的社會大眾都有能力參與建校。因為小額的布施能夠源源不斷,生生不已,不但持續長久,而且可以廣結善緣,使大家都有種植福田的機會。
享有的妙處
世間上的人都喜歡「擁有」,擁有權利、名譽、地位、富貴;認為:「這是『我的』,你們不可以跟我分享,你們不可以侵犯『我的』所有。」假如世間所有都給你,當你執著這些「擁有」,唯恐有一天失去,那麼再多的擁有,又能增加你什麼快樂?增加你什麼幸福嗎?
「擁有」是需要有福德因緣的,如果福德因緣具足,該是你的,它會來找你;不是你的,就是煮熟的鴨子也會飛走。強烈的占有欲,只會讓你貪得無厭,深受其累,得不到解脫的快樂。世間追求「擁有」、「占有」,都不是最好的,反而懂得「享有」,那個「享有」的世界與人生更加寬廣。
花朵不是我的,我可以享有花的美麗;日月星辰供我欣賞,山河大地供我行走,花草樹木供我觀看,芸芸眾生與我結交,這個世界都是我的。天氣寒冷,我可以晒太陽;這裡不好,我可以另外選個山明水秀的地方;你建大樓,我可以進來,哪怕只是躲個雨;你有錢買電視機,我買不起,不過沒關係,你坐著看,我站著看,也可以吧!這個世界只要它跟我有緣分,何必獨自擁有、占有呢?
你擁有,我不嫉妒你、不障礙你;你發財,錢財雖不是我的,不過我為你歡喜。你得獎、你出人頭地,獲得榮耀,我也同感歡喜;因為雖不是我的,不過我享有你的歡喜。甚至你待人好,人家尊敬你,你感到歡喜,你就能享受別人給你的喜悅。
世間上,你所「擁有」的,不一定都能為你所「享有」;不是你所「擁有」的,也不代表你就不能「享有」它。在時間上,即使你「擁有」人生百歲,但是你曾「享有」幾時的清閒?在空間上,你「擁有」華屋美廈千萬間,但是你曾「享有」多少個清酣無夢的睡眠?在人間裡,你「擁有」家人,家人是你的嗎?你「擁有」事業,那些事業未必能帶給你安穩、知足。
有時候,給人也是享有,服務也是享有;享有給人的歡喜、滿足。所以,享有的人生,不一定要跟人家競爭才得到。世間上任何東西我們都可以享有,不需要苦苦占為己有。懂得享有的人生很幸福、很安樂,因為不會有人嫉妒我、壓迫我、搶奪我享有的一切。
真正說來,世間沒有窮人!因為樹木花草都供我欣賞,山河大地都給我行走;我擁有了天地日月,我不貧窮。所以人生能共有、共存、共榮更好。
既然這個世間上,我們不可能樣樣都擁有,何不存著「享有」的美好心情?世間的一切,只要你「享有」它,這些天地的萬事萬物,也都能為你所擁有
【佛法真義】 報恩 |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 人間福報 https://bit.ly/3gCgz0P
----------------
大師這裡正面表彰慈濟證嚴法師的生活方式「淡泊、節儉,一切都是為了社會」,說自己「今天敢稱自己是『貧僧』,是因為我真正做到了『貧僧』」, 稱佛光山的千餘比丘、比丘尼是「安貧樂道」的「貧僧們」,並認為建設「美麗寶島」功不可沒的台灣佛教界有「許多」的「貧僧」,正是為了他們的聲譽,為了公平表彰他們的成就,所以不得不寫《貧僧有話要說》,凡此,大師都意在啟示「貧僧」這一概念的正面內涵:佛教出家修道者的生活態度應當是一種簡單淡泊、遠離金錢財富的生活態度。這是我們在本書中所解讀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經濟學思想的第一個層面。佛教出家修道者個人生活上的遠離金錢財富,與弘法辦道需要積累、消費一定的金錢財富,這是佛教教團生活的一體兩面。所以,如果說維護出家修道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是「星雲經濟學」的第一個層面,那麼「星雲經濟學」的第二個層面,則是探討佛教合理的「取財之道」──佛教應當如何獲得與其弘法事業相匹配的金錢財富的問題。大師在本書中把這方面的內容概括為人間佛教的「財富觀念」,大師把這一觀念的內涵界說為「信徒富、寺廟窮」,具體則可從四個方面展開而言:第一、讓信徒富有,「儲財於信徒」:要讓信徒富有起來,佛教才能富有,信徒若貧窮,佛教必貧窮,所以不儲財於寺廟,不儲財於佛教,而應減輕信徒負擔,盡量讓信徒富有,儲財於信徒。
《星雲禪話》儲財於信徒 | 星雲禪話 | 人間福報 https://bit.ly/2ZYDtZF
有一天,佛光禪師出外弘法歸來,弟子們競相向禪師報告個人勸募功德的成績,弟子普道很得意地說:「今天有一位大施主,布施了一百兩銀子,作為我們興建藏經樓的基金。」
普德也報告:「城內的陳居士布施了二百兩銀子,做為我們寺院明年的道糧。」其他人接著紛紛報告。
只見佛光禪師皺起了眉頭,制止大家繼續發言,他對弟子們開示說:
「你們大家辛苦了,可惜化緣太多,沒有功德!」
弟子們不解:「為什麼化緣多反而不好呢?」
佛光禪師就說:「把錢財儲存於信徒,讓信徒富有起來,佛教才能富有。我們不可以經常要信徒捐獻這個功德,贊助那項佛事,殺雞取卵,何其愚痴!等到有一天,信徒們不勝負擔,佛教還有什麼護法長城呢?」
佛光禪師這一番語重心長的話,實在值得今天各寺院的大眾回味深思。
佛教所說的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惱」的原則下進行。所謂「不自苦」,就是布施時不感到困難;「不自惱」,就是布施後不感到懊惱。
所謂布施,應該細水長流,不可硬性募化。學佛的人,如果有禪,不但會為自己想,更會為別人想。真正的禪者,除了禪的智慧以外,更會把慈悲歡喜布滿人間。《星雲禪話》儲財於信徒 | 星雲禪話 | 人間福報 https://bit.ly/2ZYDtZF
-----------------------
佛門六和敬的意義
◎證嚴上人
【淨因三要】
「僧乃六和上士」,佛教依靠僧伽延續其慧命,而僧伽團體中,出家弟子
共同生活,不能缺少六種和敬──據《法界次第卷下》之記載,「外同他
善,稱為和;內自謙卑,稱為敬;菩薩與物共事,外則同物行善,內則常
自謙卑,故稱和敬。」六和敬又作:  
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
  
見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
  
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諸行,而無有乖諍。
  
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與眾生一切樂事,而無有乖諍。
  
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與眾生說一切法,令其得樂,而無有
乖諍。  
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眾生諸根性欲,與眾生樂,而無有
乖諍。  
另據《祖庭事苑卷五》列舉「六和」為:「一、戒和同修;二、見和同解
;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無諍;六、意和同悅。」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
首先說「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
「戒」是佛陀為弟子制定的規矩,大眾之間彼此要能夠共同持守,方能成
立一個清淨和睦的教團;所以佛陀制戒,用意之一即在和合大眾。在家弟
子一定要持守五戒,而出家弟子更要持守戒律──比丘應持二百五十戒,
比丘尼則有五百戒;戒律確實繁多,但若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勤、息
」──「勤」是殷勤,「息」是息滅,亦即「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  
人我之間所以爭長論短、斤斤計較、不能和氣相處的原因,在於凡夫貪、
瞋、癡三毒熾盛。既然志願修學向道,首要功課就在於息滅貪、瞋、癡這
三種造成人我不和睦的毒火,如此才能免去人我是非的爭鬥。  
因此,不論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若能夠持守戒法,就能通達人事習俗;
同時亦能透徹解佛陀所說的真理,看開一切,那人我之間還有什麼是非對
錯可計較的呢?  
曾經有兩位年輕的比丘尼問我在修行期間,是否遇到過任何困難或煩惱阻
撓道心?我回答:「我不曾想過自己有什麼煩惱。因為我在出家前已先看
清目標,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出家;既然認清目標,也了解從凡夫的起點要
追求聖人的境界,其間的道路一定非常坎坷,必定要歷經人事的磨鍊;而
人事的磨鍊,正是開創康莊道路的基石。既然遇到困難是理所當然,並可
藉逆境以增上緣,那還有什麼煩惱阻撓呢?」  
所以,一般人的煩惱皆來自不能「看開」,若能夠明白真理,看開一切,
就沒有什麼好計較的。「乖」字是相互違背的意思,大家志同道合追求佛
陀教法,既然目標相同,彼此間的意見不相違背紛爭,即能同心、同道、
同志,相互勉勵,彼此沒有違背乖離的情形,這就稱做「戒同和敬」──
同持戒品無有乖諍。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須知眾生與我們平等,不只我們可以修行、可以成就,其實一切眾生皆有
佛性,同能證得菩提,所以,我們應該敬重一切眾生如敬諸佛。這就是「
亦知眾生同此戒善,未來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稱為同戒和敬
」。  
《法華經》提到,「常不輕菩薩」每見到人就恭敬禮拜……,有人覺得他
非常奇怪,因此輕視他、辱罵他,甚至認為他好欺負,還以腳踢他、用杖
打他、拿石頭丟他……。但是他仍然以歡喜心接受,口中常說:「我不敢
輕視汝等……,汝等將來皆得作佛……。」即使面對欺負他的眾生,他也
恭敬如是。  
我們應學習常不輕菩薩的精神──常禮敬眾生,則無名利「貪」著心;不
輕視一切眾生,尊重人人皆能成佛,則無「瞋」恨心;任人打罵而不計較
,則無「癡」迷念。這就是息滅貪瞋癡,亦是修忍辱戒,此是僧團和睦的
泉源。  
學佛的目標是修得智慧,而想得到與佛同等的智慧,就必須努力下功夫。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持戒之道,莫過於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我
們一定要相互鼓勵、彼此尊敬,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才能成就一個聖潔
和睦的宗教團體。
見解一致,相互尊重
其次是「見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
一個聖潔的教團首重和睦與融洽,同修間因為同受教法、同持戒品,所以
道理透徹、目標專一,見解也不會分歧;見解一致則能相互尊敬,相互讚
歎;彼此寬恕與禮讓,則這分和合的氣氛自然讓人生出恭敬心,能吸引人
加入這個團體。  
出家眾的責任非常重大,除了自度以外,更要度人;除了教育自己之外,
還要能令他人對僧團產生歡喜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表現出和睦
的氣氛,使身形、動態與聲音皆能度人。  
既然要教育他人,就必須「揚善」。人與人之間相處,不可一天到晚言說
是非,應該多讚歎、多表揚善事,常常弘揚他人的長處,藉此鼓勵大家多
做好事。  
只是凡夫皆有「我能勝人,人不能勝我」,「只想贏人,不讓人贏」的心
理──他人比我優秀,我便盡量遮掩他的優點,而極盡所能去渲染他的缺
點,以表示他不比我好;這就是凡夫。聖人則不然,他能忍一切惡,看淡
一切惡,而且能拳拳服膺良善之事,認真推動,此即是聖者之所以為聖者
啊!  
我們既然是佛的弟子,當然也要學習聖者的行誼,以善巧方便的言談舉止
度化眾生;無論是相互對話或彼此相處,總要表現溫柔和善的態度,結好
眾生緣,作為佛教教度人向善的橋樑。這就是「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

同修正道,共行善事
第三是「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諸行而無有乖諍。
路是人走出來的,佛是眾生自修而成,要修成佛道,一定要腳踏實地,步
步向前精進。  
學佛必須從行動中展現修養,因此稱為「修行」──「行」就是不停止、
不斷前進地向聖人境界邁進。  
出家眾的任務除了自修、自證,親自體會佛的教理之外,還要領導眾生,
向佛的目標邁進。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定要循八正道實行佛法。
「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等八種正確的見解與行為。我們除了自己走正道,也要引導他人行正道
;彼此鼓勵共行善事,步伐整齊劃一,就不會相互違背、爭鬥。要勸告思
想不端正的改善觀念,要勉勵行為錯誤的人儘快改過,面對有邪知、邪命
、邪業……的人,要立即點化對方、喚醒他的良知;而欲點醒他人之前,
自己一定要先覺醒,時時自我警惕,這就是「同修諸行」。 
善念付諸行動,予眾生樂
  
接下來是「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與眾生一切樂事,而無
有乖諍。  
佛陀說法,不離「慈」字,慈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廣大心懷;
我們的心要寬廣到足以包容普天下的眾生,使普天下眾生皆能得到安樂。
「慈」,不只是心存善念而已,還能付諸行動,實際以身體力行去利益眾
生。我常到慈濟醫院病房探慰病患,看到一群群志工好像是對待自己的親
人和好友一樣,親切柔和的鼓舞、安慰病患,使病房增添慈愛的氣氛。這
種溫暖親近的情感,洋溢在慈濟醫院內,使患者在病苦中減少些許煩惱、
沮喪,此即稱為「予樂」──在身體行動中,表現出一種給人快樂、消除
他人痛苦的形態。  
學佛一定要能學到「慈於內」、「行於外」──要時時將這分慈心銘刻在
自己心版上;要時時將快樂的形態,表現在日常的行動上。大家若能同有
這分慈心,身體力行去予樂,就叫做「身慈和敬」。  
佛教徒必定要好好修持慈念,身體力行;而「予樂」也必須「發乎情、止
乎禮」──予人喜樂,千萬要依禮而行,絕對不可非分越禮。有的人個性
非常直率,與人交往經常熟不拘禮,稍不留神,言行即容易失去分寸,儘
管言者無心,但是聽者有意。為了預防造成對方受到傷害,所以必須時時
自我警惕,謹守分寸,言行合禮,才能不失禮越節,彼此和敬相處。  
我們要時時刻刻散播快樂種子給眾生,使一切眾生大歡喜,無違佛所說的
「身慈和敬」,就能無乖諍。  
以「說法」洗鍊眾生心
  
第五是「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與眾生說一切法,令其得
樂,而無有乖諍。  
人與人之間,難免有不同的習氣、不同的形態,我們在言語中應該多宣揚
好人,時時表揚好事;設若他人有缺點,我們也要善意地不去渲染。我們
所說的言語,一定要能利益眾生。  
曾有人問我:「師父,什麼樣的人您不能原諒?」我想,做錯事是人所不
能避免的,只要知過能改,就值得原諒;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誠實
,造作「惡口」業,就不可原諒了。所謂惡口,就是妄言、綺語、兩舌。
妄言──就是說謊話。說謊者多數會掩藏自己的錯誤,有很多事情他根本
不知不見,卻是非顛倒,強詞奪理。一個人若會說謊話,行為必定會偏差
。佛陀也曾表示,凡造大妄語業者,是無可救藥、不可原諒的。  
兩舌──就是故意搬弄是非。學佛一定要學「說法口」──就是以言語淨
化他人。我們的每一句話都要能夠教育眾生,使人願意向善,使彼此仇恨
的人能溝通感情;若能時刻刻宣說佛法,洗鍊眾生的心,就稱為「說法口
」。與說法口相反的是「是非口」,就是『非道理』而說成『是道理』。
若以一張利口東家長、西家短,使本來感情很好的朋友,彼此之間和睦的
感情受到傷害,甚至暗埋仇恨的種子,就是以「兩舌」造作口業!用言語
反覆搬弄是非的人實在不可原諒。  
綺語──就是口是心非,內外不一,擅於說好聽的話,也就是世俗所謂的
甜言蜜語。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能說不能行,會顛倒是非;花
言巧語,會迷亂人心,所以有人說:「口蜜腹劍」──口如甜飴蜜糖,但
每一句話都似暗箭傷人。像這種行為也是不可原諒的。  
人生對教育的授與受,大都靠聲與色傳達,口是聲的代表,我們學佛要聲
色兼俱,若修身而不修口,則修身之行也難成就,所以一定要身口並行;
令人起歡喜心,當然要用「說法口」來接引對方。  
慈濟志業起源於我當年的一念悲心,然後以「聲」苦口婆心地呼籲眾人,
由一而十,由十而百,口口相傳,聲聲連接;從近到遠,由少至多,都是
以「聲」呼籲,才有今天的「慈濟」。而省慈濟委員無論走到那一個角落
,也都是以慈濟之聲,成就了無數活動,淨化了無數人心。  
聲色和、言行合,則事功可成,因此我們定要心和、口和,方能成為一個
真正的修行團體。
調和心念,隨順眾生
  
第六是「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眾生諸根性欲,與眾生
樂,而無有乖諍。  
「意」指心念。人的言語、行動,主要是由心起,由意發;心意的產生最
快速,所以大家平時修行,一定要從心意修起,要時時刻刻鞭策自己:常
常存「慈悲」的心意,對待眾生要抱持平等大慈的心念,不可有人我親疏
的分別。  
佛陀言:大地眾生,皆是我親,皆是我的眷屬;老者是我的父母長上,中
年者是我兄弟姐妹,幼年者是我子女。我們要將小家庭擴大為大家庭,將
我們小範圍的愛,擴大成對普天下眾生的平等大愛。  
佛陀是出世聖人,為了度眾生,入娑婆世界,化為與眾生相同的形態,隨
順眾生的生活;菩薩倒駕慈航,救濟苦難眾生,為了度眾生,亦必須顯現
多種身相,才能順應眾生諸根性欲,時時調和自我,適應他人,讓眾生快
樂。
長養慈悲心念成就諸行
「六和敬」中前五項──同戒、同見、同行、身慈、口慈的總根源,其實
是在於意念──「意慈」;修身之要先修心,擴大心胸、縮小自我,長養
慈悲的心念,進而身體力行,成就諸道行。  
希望大家自我鞭策、相互勉勵,人人都能沐浴在真、善、美的人生中。
月刊339期 https://bit.ly/2BNpYDL
------------------------------
如何學習六和敬
學佛從哪裡學起?從跟人和睦相處開始,也就是修「六和敬」。人,不能離開群體,佛法講四人是一眾,就是團體。在家庭裡面,父子兄弟也是小社會、小團體,就要學六和敬。養成這個習慣,在任何場合當中,與一切人都能和睦相處。
「僧伽」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和合眾」。佛教戒律規定四人在一起,遵守六和敬,而且實行羯磨制度,才稱為「和合眾」。羯磨也是梵語,翻成中文意思就是會議,無論大小事情都開會決議,每個人都要服從決議。佛法從三千年前就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制度,大小事情都由會議解決。
遵守六和敬非常重要,可分理、事二方面來談。理,以淨土宗的教義來說,「同證一心不亂無上菩提」,這是大家共住修行的宗旨、目標。我們到僧團裡做什麼?求一心不亂、求無上菩提、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目標完全相同,這是理。
事有六條,即六和敬,一定要遵守。「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六和敬是成為僧團的基本要件。僧是清淨、和睦的意思。一個小團體,彼此身心清淨和睦共處,不分在家、出家,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任何行業,四個人在一起依照這個方法修,就叫做僧團。若將六和敬落實在家庭,家庭就是僧團。古人講「三人同心,其利斷金」,能找到四人見解、志趣完全相同,將六和敬做到,非常不容易。
第一、「見和同解」,「見」是思想、見解,這些相同才能共住;思想、見解不相同,在一起必然有爭執,意見不合就產生糾紛。如何才能見解相同?絕對不是說「你要接受我的意見,你要遵循我的意見」,必須是我們每個人都捨棄自己的成見,這是佛法最妙、最殊勝的方法。佛不是叫誰服從誰,佛法平等,每個人把自己的成見、見解都放棄,每個人的心都清淨平等,這種見解就和合了。
釋迦牟尼佛當年率領的僧團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麼多人如何能不鬧意見?就靠天天講經。三天不講經,意見都出來了。佛陀在世時,二時講經(印度將一晝夜分做六時,二時就是八小時),二時修行,從前的寺院亦復如是。譬如念佛道場,除聽經八小時外,還要念佛八小時,一日已去了十六小時,早已精疲力竭,只能趁時補眠,哪有時間、精神鬧意見,所以天下太平!
中國古時候的寺院道場都有解行的特色,即是在理論上、在眾經之中只選幾部,在行門上專修一個法門,不論道場人數多少,見解完全相同。譬如淨土法門,所依據的經典就是「淨土五經」,在修學方法上,統一用「持名念佛」,大家見解一致,看法、想法一樣,志同道合在一起修行,這是和合的大根大本,有此根本才真正能和睦相處。
佛教在中國形成了許多宗派,各宗派的宗旨不同。譬如華嚴宗,是以《華嚴經》為主,你如果要到那個寺院去講《法華經》,那就不行,因為見解不一樣。天台家是以《法華經》為主修,他們天天講《法華經》、研究《法華經》,你要去跟他講唯識、講禪也不行,他不能接受。這就等於辦專科大學,他請這個法師來講經,一定是跟他的思想相同的。我這裡是專研究《華嚴經》,某個人也是專研究《華嚴經》,我們可以請他來講。他不是研究我這一門的,就不能請他來講,怕動搖了我們自己的根本。雖然我們學佛的目標是相同的,但是路不一樣,也能達到一個目標,都是成就無上菩提。這不是排斥,是便利自己成就。
佛法有各宗各派,喜歡哪個法門、哪部經典,就去親近這些道場、法師,大家在一起學,這是和合眾。如果我們請了一個法師來,這個法師所講的跟我們所修學的理論完全背道而馳,就是破和合眾。我們絕對尊重不同的法門,但是不能在一起共修,因為所依據的經典、理論、方法不一樣。同一個見解,見解根據主修的經典,大家的意見就建立了共識。
第二、「戒和同修」,「戒」是生活的規範,大家在一起生活一定要有秩序、規矩,團體才不至於紊亂。人人都守禮守法,這世界不就和諧了嗎?
戒律在日常生活當中非常重要,佛的戒律尤其是值得人尊敬,戒律是戒自己不戒別人,修道才能得清淨心。修行的根本在得定開慧,如果常常拿戒律衡量別人,看別人破戒犯戒了,這還能得一心嗎?正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為什麼不見他人過?因為只戒自己不戒別人。自己要守戒,不要求別人守戒,別人守戒也好,犯戒也好,與自己不相干。我對於一切人決定不起心、不動念,才能得一心。
這種構想非常符合現代人講的科學精神,純粹是自律而不律他。每個人都能自律,都能容忍,自己守規矩,不管別人,這個團體當然和合。別人不守規矩,佛教我們一個方法是「默擯」,就是不理他,我們的心還是清淨的,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清淨心才能達到一心不亂,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戒和同修,用中國字來說,它是義,義就是循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理、合法就是義。團體生活,起居作息都有規矩,規矩是大家共同擬定的,少數服從多數。規矩也可以修改,可在開會時提出建議,通過後,人人要遵守。 佛門的戒律要遵守,基本的戒律就是五戒、十戒,真正僧團最低限度要做到「沙彌十戒」。所以,培養你身心清淨,教你真正放下,心清淨就沒有妄念,心都在道上,道業容易成就。
第三、「身和同住」,大家居住在一起。佛法的修行在清淨心,因此對於生活環境非常重視。譬如軍隊的管理,軍人睡覺就是通鋪,這有好處。如果一個人一個房間,自己在房間沒有人看到時就會放逸,習氣、毛病都出來了;如果有人看到,當然會謹慎約束自己。所以,佛的教學是主張睡通鋪,所謂「廣單」。白天「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你的言行動作要謹慎、規矩,晚上大家睡在一起還是要約束自己,不敢馬虎隨便,這就給你一個好的修學環境,把你所有的毛病、習氣都斷除,用意在此地。
從大環境來說,我們和許多眾生同住在地球上,就要時時刻刻懂得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享受也要讓別人享受;我這一代享受,還要想到讓後人有好的享受。再縮小,與一國人相處、與團體大眾相處、與家人相處,都能聽佛的教誨,依佛的教訓行持,念念想著所有大眾的幸福美滿,則能和睦,這是「身同住」。
第四、「口和無諍」,沒有爭論,但是在研究討論的時候可以辯論。佛知道一切眾生所有的誤會、結怨,十之八九都是言語造成的,所謂是言多必失。話不要講得太多,太多了容易失言,引起別人誤會、猜疑,於是就與人結怨;結怨之後,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有意無意當中,造成菩提道上的障難。古德說:「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當我們想說話,這個話到口邊了,變成阿彌陀佛就好,這個法子很妙。口和無諍,真正做到口和無諍,就是一天到晚見到人都歡歡喜喜念阿彌陀佛;不管人家對我們講什麼話,心裡都是阿彌陀佛,心平氣和。
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有什麼好爭論的!人家讚歎我,是假的別歡喜;人家毀謗我、侮辱我,也是假的,何必生氣!他罵別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因為覺得那不是罵我,所以沒有接受。他罵你的時候,你接受過來就生氣了。當你把自己也看作別人,他是罵別人與我不相干,你就不會生氣了。「我」是假的、名是假的、相也是假的,這是事實真相。所以,他罵的時候,「阿彌陀佛,謝謝,消災免難」,他是我們的大善知識、大恩人,他每一句都替我消災,我的業障就消了。你能歡喜接受,如如不動就消業障;你要是全盤接受,自己在那裡生氣,你是造業障。一個消業障,一個造業障,就在那一念之間;轉過來時,不但不造業障反而消業障,佛真有智慧,教我們這個絕招。所以,這些冤親債主天天為我消業障,我要每天將修積的功德迴向給他們,報他們的大恩。還要知道,每天讚歎你、奉承你,這消不了業障,因為讚歎多了造成貢高我慢,又生業障了。
第五、「意和同悅」,修行有進步、有成就,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就能法喜充滿、滿心歡悅。學佛如果學得一天比一天苦,誰願意學?學得一天比一天快樂,一年比一年快樂,是有進步!所以,佛法的目標,在個人來講是終身幸福、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天下大同,這是佛法修學的目標。這樣美好的教育,我們能不學嗎?
每個人都依照《無量壽經》的方法、理論、境界來修學,都學習阿彌陀佛,最快樂了,世出世間再沒有任何的快樂能比得上念佛人的快樂。如果念佛這麼多年,念得很辛苦,一點樂都沒有,是什麼原因?是還沒有入門,念得不相應。天天讀經,經裡面講的道理沒搞清楚,不能把這些道理用在自己生活上,所學非所用,你的苦就離不開。如果你所學習的統統能落實在生活上,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能與經典的理論、方法、境界相應,哪有不快樂的道理!
第六、「利和同均」,利就是物質上的享受,一定是平等的。利和同均就是沒有積蓄,沒有私財,對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要徹底放下,一切供養統統歸公,私人決定不會有一分錢的財富,十方供養不管是供眾或是供個人,統統歸常住。常住推選一個人來管理、分配財物,管理的人一年換一次,每人都有為大眾服務的機會,這是非常公平。團體不管人數多少,自己有私人財產,和合僧團就破壞了。一個地方能有僧團出現,這地方就有諸佛護念、龍天擁護,不會遭難,這是大家有福。很可惜!雖然現在大大小小的道場很多,但是各有各的財產、各有各的錢財,這就不行。所以,現前社會上,我們看不到僧團,這是非常痛心的一件事情。
「利和同均」是最重要的一條。利也是指個人的福報,就是有福共享,有福報與一切大眾共享。他有福報,我不享他的,我只有付出,沒有求取,心才清淨,才與佛相應。我有福報供給別人享,人家有福我也享,這樣就變成有報有償,有往有來,這是做生意買賣,還沒有覺悟。真正覺悟的人,只有奉獻沒有求取,心多清淨、多自在!真正能這樣做,你的福報就愈來愈大,為什麼?自性本具的德能現前了,自性裡的障礙清除了。有享別人福的這個念頭,這是障礙,這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稱性的福德才現前。假如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斷,你修布施、供養能不能得福?能得,你所得的是修德,是你這一生所修的,不是自性本具的福德。你所修的福德會用盡,若不再繼續修,福報用完就沒有了,這是現前社會很容易見到的現象。
現在什麼事都把利擺在前面,人的思想就壞了,起心動念損人利己。現在還有嚴重的,損害國家,利益自己,這還得了,天下大亂。要想這個世界恢復像從前一樣安定和平,還是要把利擺在最後,把道義擺在第一。對於名利,許多宗教經典都是這個說法,「得到一點就應該知道滿足了」,這個話說得多好;換言之,都是教人知足常樂,應當全心全力的去追求道德、學問。
這六條要如何具體落實?落實儒釋道三個根就是真正修六和敬。如果我們這個小團體,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落實了,就是和合僧團。這個道場就是十方諸佛護念,一切龍天善神保佑。我們不能要求別人,要從自己本身做起,對別人的道場尊重,決定不批評,決定不干涉,決定不說別人是非。你一個人肯做,就能感化一家;這一家都做了,肯定感化鄰居,感化親戚朋友。別人還沒有接受感化,是自己做的功夫不夠,還要認真努力,這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以,問題決定不在外面,外面沒有問題。
怎樣才能做到?做到「無我」就對了,起心動念想別人。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不再跟別人對立,不但不跟人對立,跟一切事也不對立,跟天地萬物不對立,那是破邊見。然後再破成見,我認為應該如何,這就不能修隨喜功德,不能恆順眾生。必須把成見放下,才能修隨喜功德,才能修恆順眾生,這是入佛門的第一步,在小乘是證得須陀洹,大乘是《華嚴經》上初信位的菩薩。雖然才入門,那個功德就不可思議,你是真的佛弟子,所以一切諸佛護念,龍天擁護,鬼神尊敬。這樣一個僧團出現,這個地方就有福了。捨己為人,起心動念為釋迦如來正法久住,起心動念為這個世間一切苦難眾生,不要想自己,才能做到六和敬。
六和敬是修行真實功德,真正的基礎。所以,禮貌也不能輕視,如果不重要,佛菩薩為什麼那麼重視它?對待人深深九十度鞠躬禮是有必要的,表示自己內心的謙虛,對別人的尊敬。所以,小節不能疏忽,大節才能受持。認真修學,真正學習尊重別人、敬愛別人、關懷別人、照顧別人、幫助別人,都是出自於內心。宇宙萬物、眾生跟我是一體,本來自性是圓滿、和諧的,我們今天處事待人接物一定要跟性德相應,跟人和諧、跟一切眾生和諧、跟天地萬物和諧,這多美好!淨空法師>佛觀>如何學習六和敬 https://bit.ly/2Dbhrec
-----------------------------
淨空法師:
利和同均:
在經濟上,均衡分配,就是經濟的均衡。僧團大眾,不論是經濟上的財利,或知識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在一起共修的大眾,物質生活是均等的,而且有福同享。佛教道場的建立,就像辦學校一樣,是為教化一方眾生而建立的,然後再禮請高僧大德到此道場來住持、修行、弘法利生,凡是居住在道場的,不論是什麼身分,在物質的享受上決定平等,沒有高下之分別,這叫「利和同均」。
『利和同均』這是講在一起共修的人,物價生活是平等的。道場的財源,在古時候,一部份是帝王護持的,就是國家建立的十方道場。其次就是大富長者捐助的。實在講,化小緣建立的道場,在古時候並沒有。這是很晚很晚才出現的,並不是如法的。特別是出家人自己去化小緣,在從前沒有這種事情;因為出家人的生活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吃飯,外面去拖缽;睡覺,找個樹蔭大的地方,打坐、休息一晚,他的功夫不間斷的。因此道場的建立就好像辦學校一樣,是為了教化一方眾生而設立的。
所以,建道場是這一方,真正有學問、又遠見的人士,來提倡創建,或是大富長者出錢、出力建道場,再禮請高僧大德到此地來住持、修行、教化眾生。這好像辦學校,校舍建好了,就請品德、學問俱優的人士來做校長、老師;讓他們在這裡教導這一方眾生是一樣的道理。佛家的道場就是學校,所以無論是國家供養,或是地方大眾捐助,凡是居住在道場的,不論什麼身分,在務質享受上決定平等,這叫『利和同均』道場合諧六和敬-利和同均 @ 普圓武聖殿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VUNtSd
----------------------------
「利和同均」
──「共產」的準備
生活在民主社會的我們雖不想接受「共產」政經體制的統治,但在主觀心境上卻要做好「共產」的心理準備,特別是身有閒財的多數人,都儘可能接受與人「共產」,畢竟這也是一種內在心性的徵驗,顯示一個人的胸襟氣度。
一如《論語公冶長》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以及現代歌曲「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至今我仍深深感動」,可知共享與給予不只擴大了友誼,也增進了快樂。
然而財產分享或者所謂「共產」,不用好高騖遠或捨近求遠,而可從自己家裡開始。我曾坦然跟內人說我的財產全都屬於她的(雖然不多),而且不是以後才屬於她,而是此時此刻就屬於她的(雖然她的不盡然會是我的。)
「共產」是佛教所認可的,目的在私有制暨私我的勘破,實現什麼都不是我的之「無我觀」;「六和合」中的「利和同均」即清楚表達出「共產」思想。
不過,有錢、富裕的人要心存「共產」的理想,至於沒錢、負債的人則切莫有「共產」的妄想。
「利和同均」 |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https://bit.ly/2ZIHmBM
-------------------------------------
六和敬 - 利和同均
利益是一體均霑
經云:凡有一處六和敬僧團出現於世,必得諸佛護念,
      龍天善神擁護,自然能福蔭一方,化解災難。         
六和敬
一、 身和同住
     《地藏經》云: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
二、 口和無諍 
     古德云:小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
三、 意和同悅
四、 戒和同修
五、 見和同解
     論語:禮之用和為貴
六、 利和同均 
     佛云: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如何能做到利和同均
(一) 深信因果理
(二) 實踐四好心:存好心、說好話、
                 行好事、做好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三) 勤修戒定慧
     活佛師尊慈悲:
     利物濟人道真常  和顏悅色謙恭讓
     同如水德方圓就  均行處事憑天良
----------------------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衝突
聖嚴法師 2011-11-12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衝突 - 聖嚴法師 - 佛弟子文庫 https://bit.ly/2ZOb48g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講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則,可以幫助團體化解利益衝突,讓大家有福同享。
為什麼一般人無法利益均分呢?首先就要釐清一般人對「平等」的錯誤觀念。利益的平等不能夠一刀砍平,變成齊頭式的均等。在民主社會裡,每個人所得到的教育訓練機會是均等的,只要憑著個人的能力、智商,就能夠進入好的學校,找到好的工作,擁有較好的生活環境質量。
有時明明兩人的IQ差距不大,可是其中一人就是福報不夠,或是不善與人相處,缺乏良好的人際關係,發展的結果當然就會不平等。因此,機會和基礎是平等的,但是發展卻不能平等;人格是平等的,但是人的地位也沒有辦法平等,這是因為各有各的能力、因緣、福報與智慧,不同的因素會形成種種差別。
釋迦牟尼佛有個比喻:下雨時是普遍、均等地落在地面,可是地面上的草木所受到的滋養程度,卻不一樣,例如小草就沒有辦法接受太多的雨量,但是大樹靠葉子就已經可以接收很多雨水,更何況是埋在土裡的樹根呢?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責怪老天爺不公平,埋怨它給大樹的雨量多,給小草的雨量少。大自然是完全平等的,只因為地球上的植物各有各的不同需求,對雨水的容納量大小有異,所接受到的雨量也就不同。
同樣的道理,就人來說,基本上利益是普遍均等的,但是隨著個人器量大小不同,接受的程度也就有多與少的差異。例如,有的人用腳踏車當做交通工具就足夠了;有的人則覺得騎腳踏車太慢了,必須以汽車代步;有的人不只要用汽車代步,而且還必須是名車,否則會覺得無法與他的身份地位相配合。這種情形,你能說是不平等、利益不均嗎?這不是享受的問題,而是你有多少能力,就能夠運用多大的環境和能源,基本上這還是均等的。
所以,在工作場所中,公司長官也許看得很清楚,某人的能力比較強,應該加薪;某人很認真,表現得很好,所以這次應該讓他升級。可是同事之間卻不這麼認為:「為什麼他加了薪,我卻沒有?太不公平了!」從自己的角度來看,這不是利和同均,利益衝突就因此產生了。這是因為彼此立場不同的關係,如果能綜合三方面加以考慮:先為長官、為被加薪的人設想,再為自己著想,就會比較客觀一點。
然而也有可能陞官的同事是因為很會逢迎、很會做表面功夫,而如此的陞官,還值得羨慕嗎?正直的人是不會羨慕這種人的。如果真的遇到喜歡聽人奉承阿諛,愛用小人而不用君子的長官,你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不就是換個長官,要不就得認命,這是自己的福氣不夠,雖然樣樣都行,但是時運不濟,所以只好認命。所謂認命就是消極宿命嗎?不然,只要有機會轉換工作,還是可以及時把握,換個環境重新出發,另創人生新局面。「利和同均」化解利益衝突 - 聖嚴法師 - 佛弟子文庫 https://bit.ly/2ZOb48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