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74代傳人的孔繁錦-被封稱「全台最聰明醫師」孔繁錦-兒子孔祥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孔子像
蒙倛,亦作「蒙箕」。 是古時臘月驅逐疫鬼或出喪時所用之神像。
最早記錄孔子長相的是莊子。 個中描述孔子形象為:修上而趨下,末僂爾後耳。 按照這個記錄,我們看出,孔子是上身長下身短,有些駝背,並且耳朵向後。 《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生而首上圩頂」,就是說孔子的頭頂中央有凹陷,四邊高,中央低。
《荀子》對其的描述為:「仲尼之狀,面如蒙倛。 」蒙倛是上古時代人們用於避魔驅邪的一種神像,其狀必然驚嚇兇惡,荀子如許寫就是說孔子的臉長得奇醜無比。
大門牙。 其實,孔子的牙齒叫做「駢齒」,是一種缺陷,即牙齒互相重疊,說白了就是長得對照整潔的齙牙,不外因為整潔又重疊,所以在古代是很少見的一種齙牙。
文學專家透露,這個牙齒其實代表了特別的寄義。 在前人的眼中,這是仁德的面相,一樣人可長不出如許的邊幅。 所以從表面上好多人就已經認為孔子具有聖人的跡象+孔子都說過「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荀子·非相》中記載:仲尼之狀,面如蒙倛。 《孝經》記載:仲尼龜脊、輔喉、駢齒、面如蒙倛+孔子長得像「蒙倛」,所謂蒙倛,指的就是古代一種出喪或者驅鬼是所用的神像,字典中是這樣介紹的蒙倛外貌的:臉方而醜,發多而亂,形兇惡。 既然孔子長得像蒙倛-在《孝經》中,還特別記載了孔子長著一雙齙牙,也就是「駢齒」,所謂駢齒,就是一種長得很整齊的齙牙,在古人看來,這和醜不醜沒有什麼關係,而是一種聖人之像。 在歷史上,不止孔子他老人家長著這個可愛的齙牙,帝嚳、周武王以及「千古詞帝」李煜,也都長著這樣整齊的齙牙。 《竹書紀年》記載,帝嚳高辛氏,生而駢齒,有聖德。 《新五代史》記載:後主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 就是額頭很飽滿,一對整齊的齙牙,還有一個眼睛裡有兩顆瞳仁。 真的是很奇怪的長相了,但是沒人覺得這是醜的,相反,這是一種聖人之相。 https://is.gd/0tcjK3
孔子的樣貌,一般認為較為醜陋,後世根據歷史記載概括為:唇露齒,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奇醜無比。
荀子曾說:「仲尼之狀,面如蒙倛。」「蒙倛 」是上古時代人們避邪驅鬼和送葬時所用的神像,所以肯定跟鍾馗有一拼。
孔子家語也說:「其長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顙,其頭似堯,其頸似皋繇,其肩似子產,然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河目隆顙」 ,就是說他額頭很高,比較凸出……
並且他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叫孔丘,而這個「丘」的意思是指他頭中間低,四周高。
此外更是有書記載說他:「仲尼生而具四十九表:反首,窪面,月角,日准,河目,海口,牛唇,昌顏,均賾,輔喉,駢齒、龍形,龜脊,虎掌,駢肋,參膺,圩項,山臍,林胔,翼臂、窐頭,隆鼻,阜脥,堤眉,地足,谷竅,雷聲,澤腹,面如蒙,兩目方相也,手垂過膝,眉有十二彩,目有二十四理,立如鳳峙,坐如龍蹲,手握天文,足履度字,望之如仆,就之如升,修上趨下,末僂後耳,視若營四海,耳垂珠庭,其頸似堯,其顙似舜,其肩類子產,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胸有文曰製作定世符,身長九尺六寸,腰大三圍。
《非相》
蓋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昔者衛靈公有臣曰公孫呂,身長七尺,面長三尺,焉廣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動天下。楚之孫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禿長左,軒較之下,而以楚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然。白公之亂也,令尹子西,司馬子期,皆死焉,葉公子高入據楚,誅白公,定楚國,如反手爾,仁義功名善於後世。故事不揣長,不揳大,不權輕重,亦將志乎爾。長短大小,美惡形相,豈論也哉!且徐偃王之狀,目可瞻馬。仲尼之狀,面如蒙倛。周公之狀,身如斷菑。皋陶之狀,色如削瓜。閎夭之狀,面無見膚。傅說之狀,身如植鰭。伊尹之狀,面無須麋。禹跳湯偏。堯舜參牟子。從者將論志意,比類文學邪?直將差長短,辨美惡,而相欺傲邪?
山東省文物 孔子的原鄉四千年展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是家喻戶曉的聖人,傳統藝術也受孔子思想浸漬霑溉。故宮所藏書法、繪畫、書籍版畫中與孔子相關材料眾多,因選其中優質佳作,推出「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展覽,喚起社會大眾對孔子與儒家藝術的關注。本文分繪畫(含版畫)與書法,介紹孔子在傳統藝術中的身影與影響力。有趣的是,孔子相關畫作常以其生平事蹟為題材,而書法中所反映的則是歷代人士對孔子源遠流長的尊崇敬慕。以下將先畫後書,依次說明。 繪畫中的孔子 由於孔子的地位崇高,藉著歷代所保留下來的相關記載,讓我們知道遠古時代,中國即有圖繪聖賢肖像的傳統。但孔子的圖繪不僅止於最基本的個人全身、半身肖像,尚有各種經史故事一類作品。此外,受到儒、釋、道三教融流的交互影響,孔子的生平事蹟,也被畫成了類似佛傳故事的「聖蹟圖」;或以長卷、冊頁畫作,或是在書籍中以版畫等形式流傳。 存世的孔子圖繪,以各種孔子個人肖像與圖文對照的版畫聖蹟圖最多。並因孔門弟子眾多,書籍中多見孔子率領門生講學的插圖版畫;各地方志亦常將孔子與重要弟子肖像,畫在各處學校與廟堂之上,供學子觀看以生孺慕景仰的〈禮殿圖〉等記載。在選擇情節和取景方面,包括表現孔子好學不倦的問學態度,與誨人不厭講學行教身影的畫作,也都相當常見。由於故宮藏品多為單景式孔子像,因此將聚焦於介紹單景式展件。 ◎文獻記載的孔子樣貌 文獻記載的孔子像極多,目前影響力最大的,是據說出自唐代畫聖吳道子(約685~758)手筆的〈先師孔子行教像〉碑。(圖1)此畫不見記載,風格也與吳道子頗有差距,卻被中華民國孔孟協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孔子基金會採信為吳生真蹟,分別在1986和2006年用來繪製頒布「統一孔子像」和「孔子標準像」。這當然不是史上僅見兩起意圖統一孔子像的事例。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明代,明太祖洪武年間(1368~1398),官方因認為某些孔子像無法展現孔子的偉大人格神態,令新蓋孔廟,皆以牌位取代塑像;明世宗嘉靖年間(1522~1566),則更激烈的命令撤除全國孔子像,以牌位祭祀,是為今日孔廟少見孔子塑像的原因。 目前已知最早為孔子畫像的文獻記載,是《三國志.倉慈傳》記東漢桓帝時(147~167)在老子廟壁上畫〈孔子像〉,以及《後漢書.蔡邕傳》,靈帝光和元年(178)「置鴻都門學,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但均已是孔子謝世後五、六百年的事。 孔子長得甚麼樣?一般認為《論語》是由最親近孔子的弟子們所輯成,書中所述應該最為可信。但《論語》只提到孔子的表情、態度、舉止。例如《論語.學而》,子貢描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及《論語.述而》:「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等,均未言及五官相貌等特徵。 早期論孔子樣貌者,如荀況(約公元前313年~約前238年),在《荀子.非相》謂:「仲尼長……仲尼之狀,面如蒙倛。」說孔子身形偉岸,長相類似趕鬼的面具。唐人楊倞注:「倛,方相也。其首蒙茸然,故曰蒙倛。」方相氏是周禮中的官職。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為國家驅疫,此一方相氏驅疫的儀式叫大儺,唐朝成為為軍禮之一,每年有三次,分別於季春、仲秋、季冬。除夕夜逐疫是最隆重的一次。日本奈良時代(710~794)以前,儺從中國傳入日本,叫做追儺式,很多神道教神社每年除夕和立春均會舉辦。故宮所藏傳宋蘇漢臣〈畫五瑞圖〉中,聚戲庭中的五位童子,即是戴著假面或塗臉化妝,進行著以大儺舞為主題的遊戲。大儺原為古代驅邪習俗,後演變為民間娛樂活動。推測該圖右下角手執笏板者,所戴面具即為蒙倛。楊倞對荀子「面如蒙倛」的解釋「其首蒙茸然」,或許即為後世孔子像皆鬚髯豐茂,闊面濃眉的特徵所據。 莊周(約前369年~約前286年)《莊子.外物》載:「老萊子之弟子出薪……曰:『有人於彼,修上而趨下,末僂而後耳,視若營四海,不知其誰氏之子。』老萊子曰:『是丘也。召而來。』」提到孔子的上下身比例、略駝背的姿勢、有點後貼或後反的耳朵等。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形容孔子樣貌為:「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孔子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 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記錄了孔子的具體身高,與鄭人對子貢形容孔子的言論。 ◎考古出土的孔子形象 「孔子見老子」是東漢時期畫像石經常出現的題材之一,考古資料最著名者為山東嘉祥武氏祠出土東漢建和元年(147)〈孔子見老子〉畫像石;時間約在東漢桓帝、靈帝時期(147~188),內蒙古和林格爾漢墓的〈孔子見老子〉壁畫;與時代落在西漢晚期至東漢早期(約1世紀)山東東平漢墓壁畫。另外,2011至2015年發掘江西南昌海昏侯劉賀(前92年~前59年)墓葬所出土,上具孔子生平介紹文字的屏風狀孔子圖像穿衣鏡,則可將繪製孔子像的時間更向前提早到西漢時代。 如今可見漢代畫像石與壁畫的孔子形象,多強調其人身形高大,動作謙遜,即《荀子》、《史記》等記載的「仲尼長」、「孔子長九尺六寸」外表身高,以及《論語》「溫良恭儉讓」、「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等內在精神氣質,其後所見的孔子像基本皆繼承了以上兩大原則。 ◎選展畫作 文獻記載不少著名畫家都曾畫過孔子,可惜皆未有可信的實物留存。但歷代所接受的孔子像均具類似特徵,畫中孔子常是一位鬚髯豐茂、神態恭謙的老者。全身立像者,如〈聖君賢臣全身像冊〉以水墨畫孔子,線條勻稱,意甚高古。孔子端立,姿態略躬,似以示敬,神色安詳,以表好禮(圖2)。全身坐像如傳〈宋高宗書孝經馬和之繪圖〉(圖3)與明〈文徵明楷書孝經仇英畫〉(圖4)的孔子端坐為曾子講孝經。前者孔子顯出老態;後者則面貌光潤,顯得較年輕有精神。另系列的孔子全身坐像則手有持物,如《聖賢像贊》(圖5)與《聖廟祀典圖攷》(圖6)孔子坐像版畫,均繪孔子濃眉豐髯,持笏正坐。古禮諸侯士大夫持笏見天子,此二件版畫中所繪的孔子持笏坐像,應為孔子在廟堂之上以笏指畫,為天子陳述政事的情形,推測是後世為彰顯孔子身為王者之師與天子之師所做的安排。 另有〈至聖先賢半身像冊〉(圖7)設色畫孔子特寫。按題籤封號,可知繪於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追封孔子各大弟子公爵位之後,此圖孔子已加入「膚黑」與「七露」的神性化特徵。「膚黑」疑為北宋真宗一度封孔子為「玄聖」的影響。孔子四十六世孫孔傳(約活動於11~12世紀)《東家雜記.孔子追封謚號》,記述「玄聖文宣王」封號,是因為漢代緯書「《春秋孔演圖》曰『孔子母感黑帝而生』……故有是號。」「七露」則見宋代相書《太清神鑑》:「眼睛露,黑白分明不為露;鼻露竅,山根正不為露;口露齒,唇不褰不為露;耳反輪,貼肉生不為露。」指七竅讓人一望可見的部分較多。相書謂露而不為露,是吉人貴相。此冊孔子眼睛瞳仁重複點睛,與傳說中帝舜重瞳的特徵相符,構思所據,推測是西漢《韓詩外傳》中,春秋著名相士姑布子卿說孔子「得舜之目」的記載。 常見孔子像尚有以鼓琴為主題者,孔子愛樂,曾訪樂萇弘、學琴師襄,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宋人畫歷代琴式圖冊〉(圖8)以水墨畫歷代帝王與古聖賢琴式31幅,本次選展〈孔子之制〉,畫孔子端坐,膝上橫琴,兩手撫弦。雙目似正注意著彈撥琴弦的右手。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琴體腰與頸部方折凹入,通體線條流暢的仲尼琴式,從唐宋至今依舊是最為流行的古琴款式。其餘線描版畫中的孔子圖像如《聖廟祀典圖攷》學琴師襄(圖9),也有展現孔子非常認真的捲起袖子低頭彈琴,極為投入而賣力的表現。 孔子形貌,最初僅說他身高過人,卻因後世景仰加入諸多異表,到了孔子第五十一代孫孔元措(1182~約1252)《孔氏祖庭廣記》,對「先聖小像」的描述已是:「家譜云,先聖長九尺六寸,腰大十圍,凡四十九表:反首洼面,月角日準,手握天文,足履度字,或作王字。坐如龍蹲,立如鳳峙,望之如仆,就之如升,耳垂殊庭,龜脊龍形,虎掌胼脇,參膺河目,海口山臍,林背翼臂,斗唇注頭,隆鼻阜脥,堤眉地足,谷竅雷聲,澤腹昌顏,均頤輔喉,駢齒眉有一十二采,目有六十四理,其頭似陶唐,其顙似虞舜,其項類皐陶,其肩類子產,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傳抄了所有先前的孔子形貌資料不說,且已非常接近於佛教描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歷代畫作多繪孔子濃眉多髯;安排動作則必表現其好學多禮與端謹謙恭。即便後人考據,孔子學琴師襄是30歲左右,現存畫作中的孔子也都是看來老成持重的壯年人。或許可說,這些孔子像所呈現的,都是歷代人民對孔子樣貌的認同與想像。 與孔子相關的書法作品 中國的書法原就極具文人情態,孔子是思想上的一代宗師,兼具文人身分的書家述及儒家思想的作品在所多見,其中名品如唐代歐陽詢(557~641)的〈卜商帖〉及〈仲尼夢奠帖〉均屬其類。孔子強調的仁義忠孝思想則是歷代政權穩定社會的力量。尊孔修廟是值得刻石記功的大事,碑文的撰文者和書寫者常是一時之選,對自己書法有自信的帝王還會親筆御書碑匾、頒賜孔廟。另外,由於孔氏家學淵源,加以帝王特意拔擢,也使孔姓子孫行狀墓誌頗有可觀。與孔子相關的書法名作,大致可以分為以下數類:與孔子相關者,與孔廟相關者,與太學相關者,與孔氏子孫相關者,以及與孔子弟子相關者。 ◎託名孔子的書作 被歸為孔子名下的書法,有今河南比干廟〈殷比干墓四字〉,與收入《淳化閣法帖》的〈魯司寇孔丘延陵帖〉。然前者為隸書,應為漢代之人所書。(註1)後者傳為孔子替吳國賢人季札(約活動於前6世紀)墓碑書篆,然宋歐陽修(1007~1072)以孔子未曾到過吳國,不可能替季子書碑;且此書原石字大徑尺,「非簡牘所容」;元代盛熙明(約活動於14世紀)《法書考》也記錄,此作夾有漢代方篆筆法,亦疑為漢以前之人託名。(註2) ◎孔廟漢隸名品與孔氏子孫碑刻 雖然孔子真蹟今已不存,但世間仍留有與孔子有關的書法名作,且數量龐大,位置集中,為古今中外少見。曲阜孔廟與保有唐代長安國子監石經的西安碑林,為中國最有名的兩大碑林,此二處保存了眾多漢以來的碑刻名品,碑文內容主旨集中在修建孔廟、崇儒興學、刻經搨碑、獎尚文治,以及歷代帝王與地方官員士紳,對孔子及其弟子的祭祀與追諡等。 最有名者是漢隸學習範本、被稱為「孔廟三碑」的〈乙瑛碑〉(圖10)、〈禮器碑〉(圖11)與〈史晨碑〉(圖12)。不但是東漢孔廟草創階段的重要碑刻,也提供了許多早期祭孔相關資訊。〈乙瑛碑〉述「出王家錢給犬酒」,「河南尹給牛羊豕雞□□各一。大司農給米」等祭品。〈禮器碑〉述及孔子妻為「并官氏」,或可考據明代以後孔子妻「亓官氏」的誤傳情況。〈史晨碑〉所記「河東大守孔彪元上」,即漢隸名品〈孔彪碑〉碑主;亦是以流麗華美書法知名的〈孔宙碑〉碑主孔融(153~208)父孔宙之弟,均為孔子第十九代聖裔。漢代對「世以家學相承,自為師友」的孔氏一門極為優禮,其族貴盛顯赫,常見立碑流芳事例。許多孔氏子孫的紀念刻石,在後世都成了金石考證與書法家的參考依據。 ◎孔廟的刻石銘記 自漢高祖劉邦太牢祭孔成為後世典範,歷代帝王無不以追封孔子和修建孔廟,來表彰對道統的崇敬。唐貞觀七年(633)所立虞世南〈夫子廟堂碑〉,即記唐高祖封孔子二十三世後裔孔德倫為褒聖侯,並修孔廟事。此碑為歷代公認的初唐碑刻傑作,也為著名書法家虞世南(558~638)保留了一件氣象雅潤平和的書法妙品。 曲阜地近泰山,或許因東周稷下學宮彼此影響故,齊魯儒士認為受命於天的人間帝王應到泰山祭神。後來此儀典擴大為統一帝國的「封禪」,歷代帝王往往在封禪泰山後幸駕曲阜。孔廟在帝王不時親臨的情況下,屢屢奉旨修繕,並刻石立碑。如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御製玄聖文宣王贊碑〉,所記即為宋真宗趙恆(968~1022)駕幸曲阜,封孔子為玄聖文宣王,並且詔進封配享諸子事。 一般官員士紳也常因籌款修繕孔廟。東魏孝靜帝興和三年(541),兗州刺史李珽塑孔子及十弟子像,立〈魏李仲璇修孔子廟碑〉(圖13),是目前已知最早為孔子和孔門十哲塑像的記載,反映當時大量使用異體字的書藝風尚。其他較著名者,還有隋大業七年(611)〈陳叔毅修孔子廟碑〉、展現中唐楷法入隸書風的唐大曆八年(773)〈裴孝智撰文宣王廟門記〉;以及筆畫瘦勁,可窺晚唐楷書趨向的唐咸通十一年(870)〈曲阜文宣王廟記〉,都是書法史上的重要刻石。 有名的西漢隸書五鳳二年(前56年)「漢魯孝王刻石」,也是在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重修曲阜孔廟時發現的。作為文人聖殿的孔廟,常有書家乘興揮毫,如原位於孔子手植檜側的北宋崇寧二年(1103)米芾〈孔子手植檜贊〉等。曲阜孔廟似乎因其特殊情況,聚集了不少歷代石碑。 ◎廟學合一與太學石經 孔子畢生致力於教育,其子孫即宅為廟,世以家學相承,魯之諸生亦時習禮其家。此舉奠定了中國教育史上「即廟設學」特色,五經既為孔子所述,學校師生皆可算是孔子的再傳弟子。 在朝廷寓政於教的背景下,刻定石經是極重要的文教大事,此事始自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至光和六年(183)刻七經於太學門外。此後亦有三國魏正始二年(241)《正始石經》、唐天寶四年(745)玄宗御筆書《石臺孝經》、唐文宗開成二年(837)《開成石經》。此經在北宋時曾因數次遷徙以避戰禍,形成了後來的西安碑林。其後尚有五代十國後蜀廣政年間(951~958)《廣政石經》、北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至六年(1061)《汴學石經》、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高宗御筆親書《紹興石經》,以及清代乾隆五十九年(1794)刻的60多萬字《乾隆石經》。 孔子看似與書法傳統無關,但西安碑林、孔廟碑林,皆保存了諸多漢唐時代早期名作;而孔子的子孫、孔廟修繕與祭儀、和孔門弟子如第一高足顏回的〈兗公頌碑〉、唐歐陽詢〈卜商帖〉等,都可說是孔子師生與孔子世系間接影響,無心插柳所留下的書法藝術。 結語 孔子歿世而名稱,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帝王將相或風雲人物能達到他的影響力。代代圖其形貌者不絕於朝野,其言其事更因鐫鏤金石而得以長存。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聖祖南巡親至曲阜孔子故居,賜御筆「萬世師表」榜書。翌年下詔頒發此蹟摹本發送天下文廟。如今在台南孔廟,沉厚蒼勁的「萬世師表」仍是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一塊匾額。至於原本康熙御筆的下落,多年以來無人知曉。此匾的墨書原蹟,一度以為已經被燒毀在文化大革命的烈火當中;實則被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嫡長孫孔德成(1920~2008)低調護送來台,現藏國立故宮博物院。 本展最初肇因於筆者偶然發現故宮墨拓碑刻中與孔子、孔廟相關者極多,加以清宮舊藏亦有孔子全身及半身肖像,開始策劃。籌辦期間,幸蒙書畫處處長劉芳如告知康熙御筆「萬世師表」墨蹟現藏故宮,因而以此亮點作為展名。至於孔府護寶無私的精神,筆者不勝感動敬佩之心,謹於此處,誠摯申謝。
故宮「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特展介紹 ∣ 典藏 ARTouch.com http://bit.ly/2IjhwvC
-----------
山东省文物 孔子的原乡四千年展_山东省文物_孔夫子旧书网 http://bit.ly/39nFn9k
蒙倛,亦作「蒙箕」。 是古時臘月驅逐疫鬼或出喪時所用之神像。 「仲尼長,仲尼之狀,面如蒙倛。 (臉方而醜,發多而亂,形兇惡。 )」——《荀子·非相》-古時臘月驅逐疫鬼或出喪時所用之神像。 臉方而醜,發多而亂,形兇惡-古時臘月驅逐疫鬼或出喪時所用之神像。 臉方而醜,發多而亂,形兇惡。 《荀子·非相》:「仲尼之狀,面如蒙倛。 」楊倞注:「倛,方相也。 其首蒙茸然,故曰蒙倛...... 韓侍郎雲:‘四目為方相,兩目為倛。 ’」晉葛洪《抱朴子·博喻》:「咎繇面如蒙箕。 」唐韓愈《雜說》之三:「其貌有若蒙倛者。 」
兇惡:
1.形容行為﹑相貌或景象等十分可怕。
2.指惡人。
驅逐:
趕走;使離去:驅逐敵寇|驅逐出境。
疫鬼:
散佈瘟疫的鬼神。 古代迷信﹐以為瘟疫有鬼神在主宰。
孔子的形象,一般人都認為較為醜陋,後世根據歷史記載簡單概括了下,大概是身高八尺,嘴唇外翻,牙齒突出,眼睛三白,鼻子朝天,耳朵威脅,樣子很是難看。通俗一點說就是「五露」的長相,物極必反,賤極至貴,越是奇特越能名留千古。
《荀子》上則說「仲尼之狀,面如蒙倛。」這是拿他與上古時代人們避邪驅鬼和送葬時所用的神像相較,這種說法也是講孔子面目不太好看,甚至有些嚇人。
有這種門牙的人並不少,孔子也不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查閱歷史記載之時會發現傳說中周武王、李煜等人都有這種齙牙。現如今有齙牙的人也不不少,但古代為了對孔子的形象加以神話,便故意找出有齙牙又出名的帝王和聖人,將他們歸為一類,在古代齙牙這種現象就成了一種聖人之像的象徵。再加上古代孔子的面貌記載不多,大門牙成了唯一的特徵,畫師在畫像的時候就會刻意加大這個特點。齙牙很是不同,這才被後人稱為罕見的聖人之象
為什麼孔子在大多數畫像里都露著兩顆門牙? http://bit.ly/2VJOw8y
那兩顆凸顯的大齙牙,不是誰想有就能有的,裝上的也不行。 這種大門牙在古代叫做「駢齒」,駢,二馬並列也,成雙成對的意思,駢齒就是兩顆牙齒重疊,俗稱齙牙。 但這種齙牙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長的,它只能長在君王或聖德者的口中,是聖人的專屬物,代表著聖人的神聖形象。
因此即便孔子沒有齙牙,也得給畫出來。 若是普通百姓,若是真的長了這兩顆齙牙,也得給拔掉,不然就會褻瀆了聖人的形象。
不只是孔子,史書上關於齙牙的記載有很多,《竹書紀年》、班固《白虎通·聖人》《孝經鉤命決》等均有關于帝嚳、武王姬發、孔子、南唐後主李煜等人大齙牙的記載。 凡所記者,俱皆上德聖人的半神半人之像。 僅僅長有「重瞳」異象的聖人、奇人就有倉頡、虞舜、項羽、呂光、魚俱羅、李煜等。
https://t.ly/w1bwN
宋蘇漢臣畫五瑞圖
儺舞最初是儺祭中的儀式舞蹈,後來發展為娛神兼娛人的民間舞蹈。儺舞在中國廣泛流行於江西、湖南、湖北、貴州、安徽、山東等地,朝鮮半島亦有當地的儺舞。在儺舞的基礎上,後又發展出了儺戲。[1]進入國非遺名錄的儺舞包括:[2][3][4][5]江西南豐的南豐跳儺、婺源的婺源儺舞、樂安的樂安儺舞,山西壽陽的壽陽愛社,安徽祁門的祁門儺舞、郎溪的跳五猖,福建邵武的邵武儺舞、漳州的浦南古儺,廣東湛江麻章的湛江儺舞,甘肅文縣的文縣池哥晝、永靖的永靖七月跳會。
五童子聚戲行大儺舞,或塗面,或戴面具,或播鼓,耳挂環,手川釧,繡袴文襠。案大儺原為古代之驅邪習俗,後演變而為一種民間娛樂活動。畫無款印,舊傳蘇漢臣畫五瑞圖。 蘇漢臣(約西元12世紀),河南開封人。曾任宣和畫院待詔。北宋亡於金陵,南宋紹興年間又進畫院復職。師劉宗古,工畫道釋,人物臻妙,尤善嬰孩
宋蘇漢臣畫五瑞圖 軸-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1118780) http://bit.ly/2PJS6eU
宋蘇漢臣畫五瑞圖
一、
在傳統人物畫的領域裡,描寫兒童遊戲的畫作,稱之爲「嬰戲圖」或「戲嬰圖」。歷代畫家擅寫「嬰戲圖」者,首推南宋畫院之蘇漢臣。按蘇漢臣係河南開封人,曾任宣和畫院待詔,南宋紹興年間,又進畫院復職,師劉宗古,擅人物,長於嬰戲。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之「五瑞圖」原無名款,舊題爲蘇漢臣作。早年宋畫院應制之作,多未落款,後人咸稱「宋人無款」。
畫中寫竹院曲欄,芍藥盛開,五孩童繡袴紋襠。或戴面具,或塗面勾畫臉譜,執播鼓秉牙笏,掛耳環穿手釧,婆娑起舞,各以不同舞步循序前進。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解釋:「五童子聚行大儺舞,大儺原爲古代驅邪習俗,後演變爲一種民間娛樂活動。」(註一)
二、
筆者業師晏少翔敎授,昔日曾以「五瑞圖」之粉本,交付臨習以爲窗課,此一粉本原爲晏師在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所,從事研究時所積存者,原畫縱長約一點六公尺,橫寬亦達一公尺,由於篇幅過大,費時月餘,僅完成水墨白描部份,此爲四十年前往事,今復見此圖記憶猶新。惟對畫中含意不明。「五瑞圖」者,必爲描寫端午事物,畫家每以菖蒲,艾草,枇杷,櫻桃,荔枝,桑椹,粽子,蒜頭,石榴花等,選湊五種,聚爲一圖,習稱爲「五瑞圖」,以爲端午應節之作。反觀蘇漢臣之「五瑞圖」,正値芍藥盛開之際,若以時序論,當在暮春之季,而非端午時節。(註二)
畫中五童,右前方一童戴面具,靑面紅髯,狀似鍾馗像,手執牙笏指向前方。右上方一童亦戴面具,白髮白鬚,頭上斜揷小型膏藥市招,胸前佩掛藥葫蘆。最後一童,所戴之面具較短小貌似雷公,雙手各執一播鼓,作起舞狀。未戴面具之二童均在左首,其一素面紅袍,頭戴幞頭,狀似官吏,另一童則勾畫臉譜類似小丑,作伏身狀。
或謂五童中有類似鍾馗像者,即認爲與端午有關,似仍應再作商榷,按宋代習俗,鍾馗像之出現,係在歲暮除夕,而非端午。(註三)故宮博物院解釋爲「大儺舞」當屬允,爲何種儺舞,試作進一步探討。
三、
儺,在現今臺灣,依然流行於各廟會如:「八家將」,「五福大帝」,「五靈聖將」,「五毒大帝」,「七爺八爺」等,據說與瘟神信仰有關,廟會神明繞境,不免都會出動陣頭作儺舞,著彩衣,勾臉譜,以各種不同步法行進,其目的乃是驅瘟除邪。(註四)
大陸少數民族有所謂「跳神」,北平喇嘛廟有「跳步札」,俗稱「打鬼」,倶屬大儺舞。我國傳統戲劇中,擇取儺舞動作,演變爲「跳加官」「跳靈官」「跳財神」「跳判」「跳魁星」,化儺爲舞之後仍沿舊稱「跳」而不稱舞。(註五)
臺灣廟會儺舞中「五毒大帝」,與瘟神信仰有密切關係的武陣,稱「五毒陣法」,由小男孩組成,任務是收瘟收毒,每組八人,各以紅、黑、白、黃,標示五行五方,或代表四季,另有小鬼、小差。也有佩葫蘆,執麈尾,令牌者,各有不同。(註六)
蘇漢臣繪「五瑞圖」,參與儺舞者亦爲孩童,惟人數爲五人。
四、
宋代有「諸軍百戲」「歌舞隊」等遊藝活動,據孟元老撰《東京夢華錄》卷七記載:
三月一日開金明池瓊林苑,駕登寶津樓,諸軍百戲呈於樓下,先列鼓子十數輩,一人搖雙鼓子進前致數語,多唱「靑春三月暮山溪」也。 … 煙火大起有假面披髮口吐狼牙煙火,如鬼神狀者上場。著靑帖金花短後之衣,帖金皂褲,跣足,攜大銅鑼隨身,步舞而進退,謂之「抱鑼」。遶場數遭,或就地放煙火之類,又一聲「爆仗」,樂部動拜新月慢曲,有面塗靑綠,戴面具金睛,飾以豹皮錦繡看帶之類,謂之「硬鬼」。或作執大斧,或執杵棒之類,作腳步蘸立,爲驅捉視聽之狀。又爆一聲,有假面長髯,展裹綠袍鞾簡,如鍾馗像者,旁一人以小鑼相招和舞步,謂之「舞判」。(註七)
綜觀《東京夢華錄》所記載諸軍百戲情形如:戴假面,塗面,著靑帖金衣袴,步舞進退,作腳步蘸立,爲驅、捉、視、聽之狀,展裹綠袍鞾簡如鍾馗像者,「五瑞圖」中均有相似情節。
五童有塗面勾畫臉譜者,有戴假面者,均者彩衣繡袴以舞步進退,也有作腳步蘸立、以右足著地左足抬起者,更有展裹鞾簡如鍾馗像者,無疑爲大儺之舞已演變爲百戲中之歌舞隊矣。
五、
儺舞之服裝甚爲華麗,絕非一般兒童嬉戲玩耍者,庭園之設置亦非百姓平民,五童當爲專業演員,達官貴人府第之中,往往有收養兒童習藝,延聘敎師授以歌舞戲曲,紅樓夢賈府中即有此例証,遇有節慶,粉墨登場以娛佳賓。
時序當在四月暮春之季,五童在園中正式彩排,其歌舞內容,當或不外爲驅瘟避邪一類情節。
我國傳統戲劇如平劇,對五行方位,仍多遵行,戲臺於開演之前,臺前必設帥位將臺,擺列靑、紅、黃、白、黑,五種顏色旗幟,代表五行方位,於正戲上場之前始撤去。
「五瑞圖」中五童,左方著紅袍似官吏者,若以方位論紅色爲「丙丁火」,屬南方,此一角色疑是南方之神。戴白髮白髯面具著白袍者,以方位論白色爲「庚辛金」,屬西方,此一角色疑是西色之神。雙手執播鼓,面似雷公者著綠袍,以方位論綠色爲「甲乙木」,屬東方,此一角色疑是東方之神。手執牙笏狀似鍾馗像者著黑袍,以方位論黑色爲「壬癸水」,屬北方,此一角色疑是北方之神。
勾畫臉譜者,面畫八字,鼻橫一字,下畫半圓,狀似水牛鼻環,形似小丑者著花袍,疑是扮演妖魔之類角色。
綜計爲四方之神,亦可釋爲四季之神(綠爲春,紅爲夏,白爲秋,黑爲冬)與一花袍小丑,聯合演出。
花袍小丑似扮演妖魔之類反派角色,面有恐懼表情。狀似鍾馗像者,以笏指地命令妖魔就逮。身後貌似雷公者,雙手舞動雷鼓,致使妖魔不敢妄動。白髮白鬚老者,頭上斜揷小型膏藥市招,胸前佩掛藥葫蘆,明示觀衆,此老爲藥師,足以阻止妖魔散發瘟疫。紅袍官員,胸前有獬豸麒麟圖案,應屬風憲官,掌緝拿錄判,亦屬降妖之神。
「五瑞圖」所描寫之內容,果如前釋,則與端午節無關,五童所飾演之四方神伏魔,似爲大儺所演變之歌舞,圖中疑爲某府第中所培養之專業兒童演員,於暮春之季,在庭院中正式彩排之紀錄畫,此說是否允當尙望方家指敎。
「五瑞圖」試析 http://bit.ly/2PKGoAR
《儺舞》傳統舞蹈 http://bit.ly/2TNVSoX
儺小老師舞是古代驅鬼逐疫「大儺」祭禮中的面具舞,風格猛厲,今人稱之為《儺舞》,源於原始時代的巫術活動,自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代確立儺祭後,直至今日,歷時3,000多年,「大儺」廣泛流傳在宮廷和民間。
宮廷儺祭相當隆重,「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儺),以索室驅疫。大喪,先柩,及墓,入壙,以戈擊四隅,驅良久」(《周禮·夏官》鄭玄注)。《論語·鄉黨》記載了孔子見到民間「鄉人儺」時,穿上朝服,恭立敬候的情景。
及至漢代,儺祭更加隆重,除傳統的方相氏,還有120個10歲至12歲的少年侲子,另又有扮十二獸神的,驅鬼逐疫的聲勢更加浩大。經兩晉、南北朝、隋、唐,「大儺」儀式中的面具舞仍承舊制,唐代規模更為盛大。與此同時,由於社會的進步,《儺舞》神秘的驅鬼氣氛漸淡,而表演娛人的成分逐漸加濃。
傳至宋代,由於受到戲曲藝術發展的影響,儺儀發生了較大變化,方相氏、侲小老師子、十二獸等「角色」,已由將軍、門神、判官、鍾馗、小妹、土地神、灶神所代替,人數多至千餘人,娛人成分更濃。宋以後,從明、清至今日,「大儺」已發展成戴面具表演的戲曲,成為一種廣泛流傳在中國各民族、各地區的戲曲藝術品種── 儺戲,題材也大大豐富了。同時《儺舞》仍在部分地區流傳。有的偏僻山區,《儺舞》與氣功、武術等相結合,出現在民間祭祀活動中,仍具有一定的神秘感。
歷史悠久的《儺舞》、《儺戲》,是研究中國文化史的「活化石」。古代驅鬼逐疫的《儺舞》是人類抗爭精神的體現。
儺舞
在傳統的華夏文明中,"儺"是歷史久遠並廣泛流行於漢民族中的具有強烈宗教和藝術色彩的社會文化現象,它起源于漢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 [1]
儺的起源與原始狩獵、圖騰崇拜、巫術意識有關。 周代儺納入國家禮制。 先秦文獻記載,儺禮是希望調理四時陰陽,以求寒暑相宜,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國富民生。 漢唐時宮廷大儺儀式隆重,並傳入越南、朝鮮半島和日本。 北宋末期宮廷儺禮採用新制,儺向娛樂化方向發展。 元蒙因信仰不同,儺禮受到排斥。 明代恢復過宮儺,清代宮廷不再舉行。 但《論語·鄉党》中記載的"鄉人儺"一直在民間延續,並與宗教、文藝、民俗等結合,衍變為多種形態的儺舞、儺戲,至今仍在我國廣大農村流行,以江西、湖南、湖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安徽、 山西、河北等省遺存較多,各地分別有「跳儺」、「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稱謂。 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表演。 儺舞表演時一般都佩戴某個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話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歷史名人,由此構成龐大的儺神譜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
儺舞是贛儺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國舞蹈"活化石"之稱。 儺舞伴奏樂器簡單,一般為鼓、鑼等打擊樂。 [2]
2006年5月20日,儺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手相中,有一種紋路是代表著聰明智慧高的,這個紋路就是佛眼紋,佛眼紋位於大拇指第二節手掌虎口處的橫指節紋呈幾個眼狀紋。那麼這樣的紋路在手相中有什麼說法呢?
佛眼紋位置
位於大拇指第二節手掌虎口處的橫指節紋呈幾個眼狀紋便是佛眼紋。位於大拇指前關節處眼狀指節紋則稱為孔子目紋。佛眼紋的意義與孔子目紋大致相同,都表示了此人甚為聰明,具有相當高的智慧。
佛眼紋解析
佛眼紋又叫孔子眼(孔子目紋),這是一種很吉祥的手紋,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若是擁有這種手紋都象徵著衣食無憂,女人擁有佛眼紋還代表著旺夫。還能反映一個人的學識與才華。擁有佛眼紋的人,名譽清高,美名遠揚。
古書記載
孔子在中國長達2000年的封建歷史中佔據著大部分朝代的國學地位。其弟子根據孔子平日言行所著的《論語》在我國則有著無比崇高的地位。相較於道家學說對古代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的重大影響,儒家學說的作用則更多地體現併發揮在在對知識階層的影響上。也有古書記載女子若生得此紋能嫁貴夫,男子得此紋能娶貴妻。
佛眼的好處
1. 擁有佛眼說明你是一個直覺很準的人,感知能力特別的強,很多時候憑著第六感的感覺得到很多的好運。
2. 佛眼的紋路與佛眼紋、佛眼線、佛心紋和念力相互相呼應,常常能靠著這敏銳的直覺,趨吉避凶,如同神佛一般的能力。
3. 左手右手都有相同紋路的人,可以說是一個很有靈感的人。
4. 擁有佛眼的人,不僅有很強的感知能力,在記憶力方面也相當的出色,就如同擁有著超能力一般。
5. 有著佛眼的人直覺準確率相當的高,甚至還能比較容易吸引到一些「東西」,所以才會擁有如此特別的能力。
千年儺舞蹈文化的獨特魅力,這種面具舞在古代是一種祭祀儀式
2017-10-27 由 靈異匯 發表于文化
如果你不曾看過儺舞,你很難想像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氣勢。
真的很難相信在這塊神秘的中華大地上竟然還有這種充滿力量的舞蹈,煥發著奪目的神韻。
而這種擁有幾千年歷史的現今已經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蹈幾近瀕臨失傳。
這種舞蹈就是儺舞,一種古代的祭祀儀式。
其實,在中國各地,至今都還保持著這樣的祭祀風俗。儺文化的中心是在江西,我國南方很多地方都有這種儺祭,而北方儺祭的氛圍就遠遠不如南方。不過發展至今,南北儺舞都有其魅力所在。
儺舞最早在殷商時期出現,周時,儺已經被納入了「禮」的範疇,形成了制度,而且漸具規模,當時已經有了關於儺的具體文字描述。儺舞是一種帶著面具的舞蹈,但是由於這些面具大多是木製和陶制,完整保留下來的少之又少。
在河北,出土發現了新石器時期的河北省易縣北福地儺舞面具,是迄今為止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遠古儺舞面具,其年代與興隆窪文化、磁山文化相當。
考古還發現北福地一期有灰坑、房址和祭祀場。在房址和灰坑中,發現了較多的刻陶假面面具和面飾作品,其中完整或基本完整的有10餘件。
面具原料為直腹罐片,以腹部片為主,其次是底片,邊緣有切割修整的痕跡。
假面面具的大小與真人面部相同,面飾作品則一般在10厘米左右,平面淺浮雕,單面雕刻,具體技法為陽刻、陰刻、鏤空相結合。多用減地法刻出凹面與凸面,再用陰刻法勾勒出線條。
圖案內容有人面、獸面(包括豬、猴、貓科動物)等。人面雕刻陶片正面為人臉形狀,鼻子和嘴為淺浮雕,眼睛為透雕。貓科動物面具有貓科牙齒和鬍鬚,還有猴面和豬面的面具。在面具邊緣散布著小孔,應為系戴時穿繩之用。藝術風格兼具寫實性、象徵性和裝飾性。據考古學家推測:「刻陶假面面具可能是祭祀或巫術驅疫時的輔助神器,用來裝扮神祗或祖先。」
在西南地區,也出土了儺舞面具,同樣表現了當時儺文化的繁榮,在宋代,在桂林。桂林曾是中國儺藝術非常繁榮的地方。特別在宋代桂林製作的儺面具更是名震京城。宋代大詩人陸遊在他的《老學庵筆記》里記載說:「政和中,大儺,下桂府進面具。此進到,稱一副。初訝甚少。乃是以八百枚為一副,老少妍陋,無一相似者,乃大驚。
至今桂府作此者,皆致富。天下及外夷,皆不能及。」由此可知,在宋代桂林儺面具的設計、雕刻、繪彩、製作已達到極高的水平,向朝廷進貢一副面具,就包括800個老少美醜各不相同的臉譜造型。
面具,是儺文化中不同角色的象徵,是區分其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的。
人間好惡盡在面具製作者的手下,人性美醜卻在我們沒一個人的心中。如果沒有面具,儺舞就無法進行。一張張嚇人的面具,可以趕走盤踞在人們生活中的不祥之物,可以給人們希望。
追根溯源,我們不難發現儺舞的神話因子。
不同地方的儺舞都有不同的神話來源,每一種儺舞都有其舉行的目的,都是當地人民信仰的表現。河北的儺舞,最重要的目的是驅鬼,他們認為各種妖魔鬼怪都會在人們的驅趕下走向新生,還給人們一個幸福安寧的世界;而在西南地區,人們跳儺舞則更多是為了得到神靈的賜福,在江西各個地方的儺舞卻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我國北方,人們大部分都會在正月里跳儺舞,也有在七月十四鬼節上跳的。而在南方地區就略有差別。儺舞在進行中,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口放鞭炮相迎。村頭的空曠地、田野都可做為儺舞的場地。
跳鼓者在田野中三進三退對鼓擊鼓。頭戴彌勒面具的木魚手是儺舞隊的領舞,整個儺舞在他的帶領下齊舞。儺舞一直以來都有祭祀和表演的雙重功能,在古代的宮廷中,王公貴族們為了自身統治的需要,會定期進行儺舞表演,而民間的「鄉人儺」是定期的祭祀活動。
儺舞分為文儺和武儺,舞的基本動作比較古拙、簡單,但卻有嚴格的規律和獨特的風格,跳儺者每動一下必須遵循其「方、圓、扁、仄(指身子傾斜的意思)」,「方」指手上的動作要做得方正有稜角,如《功曹》的「橫斧」,兩手從胸前向兩側拉升時要做得方正。
「圓」指轉圈,所有節目中的轉圈動作都只能轉動半步,或原地轉圈,而且上身必須保持平穩,如《先鋒》的「撩旗」,轉身時三角令旗緊貼腰間,腳移半步,水袖輕拂,上身平穩,給人一種莊重、悠閒之感。
「扁」即要求身子擰過去時,面向一定要清楚。「仄」指身子無論向哪個方向傾斜時,都必須把穩節奏。
儺舞的步法也很有講究,往往是左腳只能稍稍提起,而右腳卻要高提,如《功曹》的步法,腳、手、頭向一個方向移動,擺動時,身子不能左右擺晃,只能上下顫動,《綠品》的「晃棍」其中的順拐動作,也是這樣。
儺舞表演中,還有繁多的手勢(俗稱拗訣),每一種手勢為一種訣,據說這些手勢是專門對付鬼邪的。除《楊帥》外,其餘節目只需做一個「虎口訣」,而《楊帥》則要根據具體情況而決定拗什麼訣。
如果該戶清吉太平,則只拗一個「臥虎訣」,表示有「虎」鎮宅,萬事太平;如果該戶有天災人禍,則需多拗幾個訣,以示鬼邪驅凈,最後拗一個「虎口訣」,則可保平安。
手勢有「五台山」、「劍訣」、「臥虎訣」、「虎口訣」等,其結構複雜,造型美觀,這也是古代藝人匠心的結晶。這些獨特的表演技巧,逐步形成了儺舞悠閒、莊重、輕盈、洒脫、有力的風格特點。
儺樂,顧名思義就是儺舞特有的伴奏。儺樂各地的伴奏形式不一,桂林的古代民間藝人為了讓儺樂譜流傳下來,他們發明了一套土方法,老藝人們用綠、六、么、了、來、黑、里幾個唱名來唱儺曲,形成儺譜,這幾個發音就相當於現在的哆、來、咪一樣。
形成獨特的伴奏,而北方則不同,在舞蹈一開始的時候,會有沉重而代表正義的木魚聲伴隨為前引;緊隨其後的是以兩人為一組排列,人數可多可少(8、16、22人不等),每人頭戴一個面具(各色猙獰恐怖的鬼面),赤露胳膊,下身著短裙,穿草鞋,手持著一面繪上太極圖案的小鼓和一根鼓槌,敲擊跳躍前行;其後是四人抬的塑像,再後面為戒尺隊伍(人數亦可多亦可少),面具也是猙獰恐怖的魔鬼面具,各人手持兩根戒尺,每根長約30公分,敲擊跳躍前行。
最後是鑼鼓(武樂)、絲竹(文樂)隊伍。武樂有兩人抬大鼓一面,一人擊鼓,兩人擊鑼,兩人擊大鈸,兩人擊小鑼。
文樂有笛、嗩吶、二胡、京胡等。所奏的樂曲主要有「大開門」「紅銹鞋」「夜不宿」等曲牌。儺樂伴奏樂器簡單,一般為鼓、鑼等打擊樂。
表演儺舞的隊伍稱為"儺班",成員一般有八至十餘人,常有嚴格的班規。儺舞常在儺儀儀式過程中的高潮部分和節目表演階段出現,各地的儺舞節目豐富,兼具祭祀和娛樂的雙重功效。
現今的儺舞已然比古代的儺舞來得更豐富多彩。
從儺樂來說,便吸收了民間音樂和戲曲音樂,除了鑼鼓伴奏外,還有鼓吹樂、吹打樂、絲竹樂形式,有幾十個曲牌可供選擇,音樂表現力非常豐富。
從儺舞服飾說,一方面傳承了古儺"赤幘"(紅頭巾)、"朱裳"(紅裙子)、"綠鞲衣"(綠袖套)舊制,一方面又發展了宋儺"繡畫色衣"的特色,有紅花衣裳制、紅袍馬甲制、花衫紅褲制、戌服披甲制、戲曲服飾制等多種樣式。
從儺事器具說,有兵器軍具、法事器具、燈燭炮仗、食物供品、生活用具五大類上百種,既延伸了古儺武裝驅疫道具,又體現了古代文明禮制,更反映了社會生活變化。
儺舞存在至今,依靠它豐富的歷史積澱,不斷綻放著光彩。面具是儺舞舞者的肌膚,舞姿便是儺舞舞者的言語。戴上面具,釋放舞姿,儺,便復活了,且不說它的怪異,且不說它的剛勁,且不說它的柔美,且不說它的奪目。清風吹過,聽著梵音天籟,聞著香燭味道,看著煙霧繚繞,再一次感受儺舞散發的獨特神韻
中華千年儺舞蹈文化的獨特魅力,這種面具舞在古代是一種祭祀儀式 - 每日頭條 http://bit.ly/2TjXk3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