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在清朝時期,被貶皇陵的確是君王對一些臣子的處罰,尤其是皇帝犯了錯的兄弟們,既不能殘殺手足也不能輕輕放過,干脆就讓他去守皇陵,也算讓其盡一盡祖宗孝道。
但這些人并不是清朝守墓人的主要組成部分,除了這些受貶遭謫的親王臣子,清朝的守墓人主要是由眾多滿族子弟構成的。
由于清朝皇陵內部所藏珍寶甚多, 從皇陵開始建造的時候,皇帝就下令選拔滿族子弟成為皇陵的守墓人。
其實,這并不是一件清苦的差事,因為守墓人主要起到的其實是監督的作用,一些灑掃、巡視等工作,都有專門的太監、宮女以及侍衛來做。
清朝的守墓人并不僅僅是一個職責,他在朝廷之中也是有自己的官位的。
據史料記載,清朝的守墓人最低也位列七品,至于權位更高的可以達到正三品官,俸祿尤其之高, 可以說守墓人的職位是一個香餑餑。
但守墓人也不是誰都能做的,誠如上文所言,守墓人皆是清朝滿族子弟,而且還要是滿族八旗子弟中的上三旗才有資格成為守墓人。
守墓人的現狀
清朝末年,在外國勢力的侵略之下,清王朝的權威不比以往,皇陵游離在政治中心之外,守墓人尚可保全自身的尊榮富貴。
可是等後來清王朝覆滅,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侵略,這些守墓人大多因戰爭流離失所。 只有少部分滿族子弟一直堅守著自己的職責,選擇守護著皇陵。
新中國成立后,關于這部分守墓人,政府出面給予了其妥善的安置。
其中不想留在皇陵的守墓人,政府給他們安排了一些北京城內的工作,比如售票員、服務生等等,一些比較有文化的還會進入考古部門輔助考古工作。
但有一些人仍然堅持著家族幾百年來的傳承, 政府對這些人并不強求,反而讓他們留在皇陵,讓他們負責皇陵的看守與打掃。
當然,這時的皇陵,是作為國家文物建筑而存在的,這些守墓人,也是作為保護文物的工人,由國家發放工資保證其基本生活。
就這樣,在清朝覆滅了107年后, 這群仍堅守在老地方的守墓人現在大多都成為了皇陵保護區的工作人員。
尤其是在后續將皇陵作為景點進行開發之后,這些守墓人也自發地承擔起了導游的工作,他們每天都給游客介紹皇陵的構成以及其中一些奇珍異寶。
有人說,他們介紹的比一些專業導游還要詳細生動,畢竟他們是幾百年間最了解這座皇陵的人。如今這樣的生活,既能保證生存的需要,又能守護自己祖先的東西,對于這些現存的守墓人而言,已經是十分滿足。清朝都亡了100多年,為何清皇陵仍有守陵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https://bit.ly/3UJI1B0


 12金人/十二銅人/秦始皇鑄造銅人是出於迷信,是為了「符瑞」/為防止人民反抗而盡收天下之兵所鑄成之十二個大銅人,立於咸陽/一石約折合現今37.5公斤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Dw0NWT


林維源/板橋林本源家族清末時曾是台灣首富/板橋林家林維源擔任二品京官,為清代台灣人擔任的最高文官/新北市文化局今年以林本源家族致富事蹟,製作「金算盤」文創商品「金算盤」製作成鑰匙圈模樣,象徵「精打細算、財運亨通」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GCp5ZW


清代台灣地區的實際統治者--台灣道 1684--1895/1888台灣省最高行政長官全稱為“福建台灣巡撫”/1887福建臺灣布政使,臺灣內政最高官員/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DYlo4c


守墓俑//守墓人// 翁仲//石翁仲//墓前文武官
  石象生又稱石翁仲,始于秦漢,興于唐宋,盛于明清,是帝王陵墓前主要供祭儀物之一,爲石雕人物、動物成對立于神道兩側。神道兩旁排列著一群石獸,它們按照一定的次序在特定的方向排列,石獸如同一批“衛士”護衛著皇陵。這些石獸又名“石象生”、“石翁仲”或“石獸群”,是陵墓的裝飾性建築。
  石像生是指在神道兩側放置的石人、石獸。按規制分別排列著十二對石獸,兩坐兩立,依次爲獅子(象征威武)、獬豸(象征公正)、駱駝(象征運輸)、象(象征吉祥太平)、麒麟(象征吉祥太平)、馬(象征征戰),其中駱駝、象、馬又分別爲各地運輸工具,故又象征疆域遼闊;石人十二尊,其中武臣(象征侍衛將軍)、文臣(象征近身文臣)、勳臣(象征有功勳的文武百官)各四尊。
  陵墓前的石人又稱翁仲,對稱立有兩座,分別爲文官和武官形象。關于翁仲的形象有一種說法是來源于秦朝有一位名叫阮翁仲的大力士,傳說他身長一丈三尺,力大無比,曾駐守臨洮,征服匈奴有功。他死後,秦始皇特制翁仲銅像立于鹹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鹹陽,見到銅人,竟以爲是活著的阮翁仲而逃遁。從此,人們便把宮阙或陵墓前的銅人、石人稱爲翁仲。
  陵墓前的石獸也有由來。石獸放置在墓前是從漢代霍去病墓開始的。後來的曆代帝王的修建自己的陵墓時也都沿用石人石獸的陵前裝飾,所以現在的唐陵、宋陵、明陵、清陵幾乎都在陵墓前陳列儀仗隊式的石人石獸。(維基百科)
  起源:石象生起源于陵墓石刻。中國古代陵墓石刻起源于何時,迄今無定論。李濟先生推測安陽殷墟出土的跪坐人像可能與後世石像生有某種淵源關系。《西京雜記》數處載有相關內容,稱晉靈公冢有石人男女四十余,五柞宮青梧觀有石麒麟等,但《西京雜記》成書較晚,內容尚需推敲。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統稱石像生,又稱"翁仲"。翁仲曆史上確有其人。原是秦始皇時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傳他身長1丈3尺,端勇異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將兵守臨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秦始皇爲其鑄銅像,置于鹹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鹹陽,遠見該銅像,還以爲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後人就把立于宮阙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或石人稱爲“翁仲”。司馬貞的《索隱》雲:“各重千石,坐高二丈,號曰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于秦代;但是沒有實物留存。西漢霍去病墓石雕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石像生實物資料。
霍去病墓
  據《封氏見聞錄》解釋,石象生的作用一是起到裝飾和點綴陵寢,再一是儀仗銮駕的象征。石象生制度起源很早,秦漢時期已在陵墓前立石象生。有的陵墓不僅立石獸,還立文武大臣塑像,叫“石翁仲”。山東嘉祥縣東漢時期的“武氏墓”的石象生中,還有石獅存在;陝西省興平茂陵附近的西漢名將霍去病墓前石象生中,立有石馬、石虎、石牛、石象、怪獸吞羊、人搶熊以及野豬等石象生
  唐宋時期的石象生中又增加了文臣武將、外國使臣、侍女等造象唐朝對石象生的使平已有等級規定,例如,三品以上官員用石獸六只,五品以上官員准用四兒,至于皇帝陵當然不受限制,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乾陵共有石人、石獸九十六對之多。清代規定,二、三品官准立石馬、石虎、石羊各一對四、五品官准立石馬。石虎各一對六品官以下則一律不准立石獸。 明清時代對石象生的使用制度也有嚴格的規制。例如清代規定,二、三品官准立石馬、石虎、石羊各一對,四、五品官准立石馬。石虎各一對,六品官以下則一律不准立石獸。 所以,石象生又是封建等級制度的標志。 現存最完整者,有北京的明“十三陵”、遵化的清“東陵”、易縣的清“西陵”。明、清之際的皇親、高官之墓,也有立列石象生者,其規制較小。
  動物寓意:
  石象生:陵寢前神道左右,布置有用石頭雕刻的文武官員和珍奇走獸組成的“儀仗隊”,這些石雕稱石象生,其目的有兩個,一是避邪除惡,一是象征權勢.石象生有石獅、石獬豸、石麒麟、石馬、石駱駝、石象等。如昭陵,石獸或立或臥在須彌座上,雕刻著錦袱、石榴、卷草等圖案。石獸雕刻精美,神態逼真。選定它們爲陵墓石象生有很深的寓意。
  「天祿、辟邪」: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似鹿而長尾,一角者爲天祿,二角者爲辟邪,可攘除災難,永安百祿;古人把它們對置于墓前,既有祈護祠墓,冥宅永安之意,亦作爲升仙之座騎。
  「麒麟」:麒麟也是傳說中的動物,頭如龍,角如鹿,全身鱗甲,尾似牛,足似馬,它與龍、鳳、龜合稱四靈;相傳只有政治清明盛世,才出現的祥瑞之獸,象征死者生前統治英明,是有作爲的黃帝。
  「獬豸」:(音xièzhì):獬豸是傳說中的一種動物,是忠誠和正直的化身,相傳它生活在東北的荒野之中,看見有人爭吵,會用獨角去驅逐無理者,用它作爲石象生,以表示皇帝的嚴正無私。《異獸志》說:“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鬥,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獬豸與法的不解之結,還可從古代“法”字的結構得到解答,古體的“法”字寫作“灋”,而“廌”即爲獬豸,“廌法”二字合爲一體,取其公正不阿之意,所以從水,取法平如水之意。
  「石虎」:虎爲百獸之長,以虎守墓,可以驅除邪惡,保護墓主人。
  「石馬」:它是古代軍隊作戰必備的工具,在石象生中使用馬的造型,用以象征國家疆域遼闊,八方來朝。
  「石獅」:獅是百獸之王,凶悍無比,瞋目如電,發聲如雷,百獸聞之莫不驚恐萬狀。用它作爲石象生,代表威懾邪惡和顯示權勢之象征。
  「駱駝」:駱駝是北方重要的交通工具,又稱“沙漠之舟”。用它作爲石象生,以表示皇帝性情溫順,能吃苦耐勞,也表示疆域遼闊,皇帝威鎮四方。
  「石象」:形體高大,四腿粗壯有力,堅如盤石,用它作爲石象生表示天下太平,江山穩固。(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石翁仲",指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人像。 "石翁仲",也有人叫"石像生"。 "石翁仲"與"石像生"有一定區別,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雕人物、禽獸等,統稱石像生,但只有石雕人物才能稱為"石翁仲"。 秦朝大將阮翁仲,是秦始皇時的一名大力士,相傳他身長1丈3尺,勇猛異於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將兵守臨洮,威震匈奴。 翁仲死後,秦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鹹陽宮司馬門外。 匈奴人來咸陽,遠見該銅像,還以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
石翁仲又有文臣(持簡者)、武將(持劍者)之分。
霞浦青福村
石翁仲, 位於霞浦縣松城鎮青福村。 南宋紹興5年(1335)立。 據《霞浦縣誌》載:此乃宋朝太師孫翼鳳墓前之物,俗稱"八里人"。 孫翼鳳,松城孫家巷人,宋朝進士,官禦史大夫、卒贈太師,原墓在石壩墩,其石刻造像民國初年被村民移豎寶福境。
青福村石翁仲及其附属文物
青福村石翁仲及其附屬文物(5張)
寶福境內豎文官一尊,頭戴魁甲,高2.6米,圍長2米。 武官一尊,頭戴魁冠、高2.3米,身穿魁袍,形態臃腫。 另有石狗、石桌等。 近年,村民募緣在四周砌座基,並新建一座六角亭。 1981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青福村石翁仲的最大特點是被古代鄉民移置於村旁,成為一方百姓的保護神,受到善男信女的頂禮膜拜。
帝王陵前神道
帝王陵前神道上排列石像生儀仗隊的歷史,由來已很久了。 自秦漢以後又有了一些發展,可惜的是,
乾陵保存完整石翁仲
乾陵保存完整石翁仲(3張)
唐代以前,帝王陵墓多遭毀壞,石雕幾乎蕩然無存。 因此,陵前這支儀仗隊的數目有多少,已無從查考。 現今,漢墓前的石像生,保存較好的有漢武帝茂陵陪葬的霍去病墓石刻可供參考。 唐代則以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保存得較為完整,石像生共有十八對(外國王賓像不在此數內)。 宋代諸陵的石像也不過十余對。 到明清時期才形成陵前
石翁仲
石翁仲
置十八對石像生的規格。 北京明十三陵、清東陵和西陵的主神道兩側都是排列了石人石獸十八對。
石翁仲_百度百科 https://bit.ly/2Ud6K3e
----------------
石像生,又稱石翁仲,是漢字文化圈君主、皇族、貴族、高官顯要墳前的石雕,多立於神道前,作為驅邪鎮墓、地位標記、於表彰死者生前的功績的用途,造型有象、獅、獬豸、麒麟、駱、虎、羊、馬等動物,以及人型的石雕像等[1]。
石象生是墓主身份的重要標誌,從東漢至明清皆以法律形式規定石刻的數量和式樣。如《明會典》記載公侯和一二品官員的神道二側可列華表,設石虎、石羊、石馬和文武石翁仲各一對;三品官減石人一對;四品官列華表、設石馬、石虎各一對;五品官列石望柱;六品以下官員不准設置石刻。
對翁仲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淮南子·氾論訓》東漢高誘對「秦之時,高為台榭,大為苑囿,遠為馳道,鑄金人」一句的注釋,說:「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長人見於臨洮,其高五丈,足跡六尺,放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也」。隨後,「翁仲」一名又見於《史記索隱》引謝承《後漢書》:「銅人,翁仲,翁仲其名也。」,及「各重千石,坐高二丈,號曰翁仲」等等。學者認為[2][3],翁仲是漢以後受到草原民族影響出現在陵墓前神道兩側的石刻人像之名,草原民族的此類石像被一些學者稱作「突厥墓前石人」、「亞歐草原石人」等[4][5][6][7][8][9]。而李零則進一步認為,「翁仲」一名可能是外來語(參考蒙古語ongon翁袞「偶像」,突厥語oŋžia)。[2]
後來,翁仲演變出了李翁仲、阮翁仲的傳說。[3]
參見
阮翁仲
---------------------------
阮翁仲是中國傳說中秦朝的一位巨人。出生在南海郡,身長二丈三尺。
阮翁仲年輕的時候去鄉邑供力役,被長官鞭撻,於是前往秦國,被秦始皇任命為司隸校尉。秦始皇平定六國後,派阮翁仲守臨洮。他威震匈奴,後告老還鄉。秦始皇命人按照他的樣子鑄造了一座銅像,銅像的腹中是空的,可以容納數十人。秦始皇將銅像放置在咸陽司馬門前,匈奴兵來犯時,秦兵鉆到銅像裡面用力搖動銅像。匈奴兵竟以為是真的阮翁仲,驚嚇而退。
後世的帝王和達官貴人在陵墓前往往放置石象生,石象生又被稱為石翁仲。
阮翁仲的傳說後來被越南神話故事及《粵甸幽靈集》吸收,在其中以「李翁仲」的名字登場。此後的《嶺南摭怪》、《大越史記全書》、《欽定越史通鑑綱目》等書都沿用了這種說法。《粵甸幽靈集》稱他是交趾慈廉縣瑞睿社人,本是安陽王的部將,後入仕秦國。相傳交州都護趙昌常常夢見自己與李翁仲讀《左傳》,後來在李翁仲的家鄉建立祠堂祭祀他。高駢率軍擊敗南詔的時候,李翁仲曾顯靈相助。高駢便重修了他的廟宇,尊他為「李校尉」。後世的越南人將李翁仲尊為福神,稱其為英烈威猛輔信大王。
傳說分析
「翁仲」一名最早出現在《淮南子·氾論訓》東漢高誘對「秦之時,高為台榭,大為苑囿,遠為馳道,鑄金人」一句的注釋,說:「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長人見於臨洮,其高五丈,足跡六尺,放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也」。到了明天順年間的《明一統志》卷十九,「阮翁仲」這一人物突然出現:「阮翁仲身長一丈三尺,氣質端勇異於常人,少為縣吏,為督郵所笞,嘆曰:『人當如是邪?』遂入學究書史。始皇並天下,使翁仲將兵守臨洮,聲振匈奴。秦以為瑞。翁仲死,遂鑄銅為其像,置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至,有見之者猶以為生」,此後1595年彭大翼的《山堂肆考》、天啟年間廖用賢的《尚友錄》、清康熙年陳夢雷編的《古今圖書集成》,乾隆時編的《四庫全書》等書均因襲了這個故事。[1]有學者認為,阮翁仲傳說是從越南的李翁仲傳說傳播而來,而越南的李翁仲傳說又是根據《淮南子》高誘注演繹想像而來,是強化獨立的越南文化傳統的民族主義的產物,藉以激起民族的自信心
阮翁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w7qkLN
------------------------
翁仲來歷
翁仲原指匈奴人的祭天神像,大約在秦漢時被漢人引入關內,當宮殿前的裝飾,初為銅製。後來翁仲則專指陵墓前神道兩側的文武官員石像,成為我國兩千多年來上層社會墓葬祭祀活動的重要代表物。《漢書·五行志》載:「秦始皇二十六年,秦邊界臨洮一帶,出現了十二個身高五丈,足跡六尺,身穿夷服的巨人。秦始皇以為這是吉祥的徵兆,於是,銷毀天下兵器,按十二巨人的模樣鑄成十二個銅人,置於宮殿前。後來銅像變為石像,不僅宮殿前有,陵墓前也開始列置石人。另有唐封演著《封氏聞見記》卷六載:「秦漢以來,帝陵前有石麒麟、石象、石馬,人臣墓則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屬,皆所以表飾墳壟如生前之儀衛耳。」由此可見,早在秦漢時,大臣墓前就有列置石翁仲。
歷史傳說
關於翁仲有種傳說:翁仲為一人名,姓阮,秦人,身高一丈二尺,力大無比,武藝高強。秦始皇東證時,為解決西顧之憂,讓阮翁仲鎮守臨洮(今甘肅臨洮縣)。他多次擊退外族侵犯,威震夷狄。後翁仲不幸去世,秦始皇傷心至極,就在咸陽司馬門外鑄了一尊高大的阮翁仲銅像,以表紀念。匈奴人來咸陽,遠見銅像,以為真的阮翁仲而不敢靠近。以後的帝王紛紛效仿,相沿成習。所鑄銅像稱為翁仲。秦漢以後,隨著金屬用途的廣泛,翁仲逐漸改用石雕。至唐時,陵墓前立石翁仲稱為一種風氣,不僅帝陵,就連規格較高的大臣墓前也立有翁仲。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85x6q2n.html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450px-草山玉溪所藏文官石翁仲 (1)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孔廟,鄭用錫/鄭用錫墓-石仲翁+仲翁石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孔廟,鄭用錫/鄭用錫墓-石仲翁+仲翁石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一級古蹟-王得祿墓園

國家一級古蹟--王得祿墓園
位於嘉義縣六腳鄉的王得祿墓園,佔地一公頃多,墓碑立於清道光二十四年,寶城石柱雕有龍、鳳、獅、象等祥獸,墓埕前左右有青石雕翁仲與石獸共八座,對稱而立,文官溫文儒雅、武將英姿挺拔,民國七十二年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王得祿字百遒,號玉峰,嘉義縣太保鄉人,生於乾隆三十五年(西元1770年)五月二十一日,十五歲入武庠,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剿林爽文有功,次年以千總缺實用;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平定蔡牽之亂,推任浙江提督。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中英鴉片戰爭,駐軍澎湖以防英軍來襲時,不幸病逝,享年七十二。清廷追贈伯爵,晉加太子太師且銜賜銀兩五百,受謚「果毅」。王得祿是台灣在清朝時,唯一一位官位顯赫的水師提督。

王得祿是清朝台灣第一高官,曾受皇帝封「太子太保」銜,這也就是嘉義縣治所在地名為「太保市」的由來。

有許多外地遊客慕名到嘉義,想要一睹王得祿墓園樣貌,但因路標不清,很難找到墓園所在,這是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尤其墓園距「嘉義故宮」預定地很近,希望深具歷史文化意義的王得祿墓園,能展現獨特的景觀意象,帶動觀光產業的發展。


清代王得祿是一品大官,他的墓表現出高等級做法,墓碑有頂部的碑首、中間的碑身,底部按說有碑座,從遠方看整體,墓桌就相當於碑座。墓碑左右還有翅仔(或稱墓耳、墓肩),總共七片石材拼組成正面,稱為七合碑,這是最高等級的作法。另外還有三合碑、五合碑的作法。(6) Facebook https://bit.ly/3nLr9Hr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文化資產類別
古蹟 级別 國定古蹟 種類 墓葬
歷史沿革 王得祿墓位於今嘉義縣新港鄉安和村與六腳鄉雙涵村交界處,行政區屬於嘉義縣六腳鄉,墓園面積共1.92公頃,所有權屬王得祿後代王順記等人所有。王得祿將軍,字百遒,號玉峰,別號慎齋。先世原世居於江西南城,康熙末年臺灣發生朱一貴事件,王得祿曾祖奇生隨軍渡臺征勦,後歿於鳳山,賜恩騎尉,其家人遂遷居諸羅溝尾莊(今嘉義縣太保市)。王得祿十五歲入武庠,十七歲時林爽文起事,得祿乃投身於柴大紀麾下,隨軍征戰,並募勇五百,屢建奇功。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十一月,大將軍福康安克復諸羅,得祿從之,入大里杙追捕林爽文,事平之後,獲賞戴花翎,以千總實缺用。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補福建督標右營。嘉慶年間閩浙沿海海盜猖獗,尤以蔡牽、朱濆為首的兩大集團為害最烈,劫船越貨,商務阻遏。得祿與邱良功兩人輔佐福建水師提督李長庚搜勦,得祿亦因功而累獲晉升。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李長庚追捕蔡牽於黑水外洋,中炮殉職。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春正月,詔命王得祿任福建提督,總轄閩海兵船,繼續勦寇。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八月,得祿終於勦滅蔡牽於黑水洋。捷聞,詔封二等子爵,賞戴雙眼花翎。之後,王得祿繼續追勦其餘海寇,每有斬獲,海疆因而漸趨平靜。清道光二年(1822年)以病乞准回籍,並捐運津米,倡修鳳山縣城,奉旨交部優敘。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張丙起事,王得祿以招募鄉勇平亂有功,詔加太子太保銜。亂事平定後,因嘉義城垣已毀,乃倡議重修,並捐建義倉,以備兵荒。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鴉片戰爭時,王得祿奉旨駐防澎湖以禦英軍。同年十二月病逝於防次,享年七十有二。卒後追贈伯爵,加太子太師銜,諡果毅,賜葬。王得祿之墓年久失修,墓地周圍曾因排水不良而有積水現象,後經內政部及嘉義縣政府民政局委託東海大學馬以工教授進行規劃,並於民國八十年(1991年)十二月由李政隆建築師事務所展開維修工程,此維修工作於民國八十二年(1993)十一月完成。此墓佔地約1.3公頃,略成橢圓形,縱深87.5公尺,寬約43.4公尺。墓碑後築有墓岸,兩側寶城石柱,依次立有石龍、石鳳、石獅、石象等,墓埕前方立有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各一。其規模略遜於賜葬之定制,因墓址矗立於廣闊的平原上,故顯露出雄偉壯觀的氣勢,為臺灣清領時期的名墓之一。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調查研究資料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公告日期
1983/12/28 公告文號 72臺內民字第202452號
主旨 公告指定第一級古蹟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 嘉義縣 六腳鄉
地址或位置 嘉義縣六腳鄉雙涵村東北邊農地上
經度 120.307365298723
緯度 23.5218180468704
主管機關
名稱   文化部 聯絡單位   文化資產局
聯絡電話   04-2229584
聯絡地址   臺中市 南區 復興路三段362號
管理人/使用人
  關係 名稱
  管理人 王中興
代表圖像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地籍圖 下載檔案
土地使用分區
或編定使用類別
都市地區 保存區
定著土地之範圍 嘉義縣六腳鄉雙涵段雙涵小段343地號
所有權屬
  關係 公私有 名稱
  建築所有人 私有 王國興 等9名
  土地所有人 私有 王國興
  土地所有人 私有 王家振
  土地所有人 私有 王家麟
  土地所有人 私有 王家堉
  土地所有人 私有 王家揚
  土地所有人 私有 王乃森
  土地所有人 私有 王采秋
  土地所有人 私有 王順記
  土地所有人 私有 王讚福
 
創建年代 清道光年間清道光二十一年
創建年代(西元) 西元 1841 年
竣工年代 清道光年間 清道光二十一年
竣工年代(西元) 西元 1841 年
外觀特徵
其規模略遜於賜葬之定制,因墓址矗立於廣闊的平原上,故顯露出雄偉壯觀的氣勢,為臺灣清領時期的名墓之一。
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
開放供民眾參觀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日常管理維護
附近景觀
附近皆為農田
土地使用狀況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鴉片戰爭時,王得祿奉旨駐防澎湖以禦英軍。同年十二月病逝於防次,享年七十有二。卒後追贈伯爵,加太子太師銜,諡果毅,賜葬。

經內政部及嘉義縣政府民政局委託東海大學馬以工教授進行規劃,並於民國八十年(1991年)十二月由李政隆建築師事務所展開維修工程,此維修工作於民國八十二年(1993)十一月完成。
構造
王得祿墓位在嘉義縣六腳鄉,佔地1.29公頃,基地呈橢圓形,長約87公尺,寬約 43公尺。墓丘本身為土圓丘,高約2.5米,墓碑後築有墓岸,墓首向兩邊伸展,兩側為寶城石柱,依次立有石龍、石鳳、石獅、石象。

墓碑高163公分,寬72公分,墓前墓埕為一祭拜的夯土平臺。墓埕前方左右各有一列石人石獸,包括文官、武將石翁仲守護神各一,石雕之備馬、臥羊、石虎各二,分立兩側,此墓的形制是遵照大清會典的規定建成。

這些石雕以青斗石雕成,文官像的尺度略低於常人,形貌溫文敦厚,手作恭揖狀,背部官服褶線微露。武官則身穿戰袍,外披鎧甲,姿態挺拔,有陽剛之美,備馬造型渾圓,鞍具與韁繩皆備,臥羊形簡而意足,巧匠雕出了溫馴的性格,蹲立的石虎,露出虎牙,姿態與神情富拙趣。墓右前方西側設有后土,規模之大為全國之冠。

碑石及雕飾均為白色花崗石,亦有石獅、石象等裝飾。
材料
白色花崗石
簡介
王得祿墓為清領時期重要墓,同時遵照大清會典規定建造,本身有極大保存價值。
現狀
修復工程業已完工,開放參觀中。
是否辦理容積移轉
建築風格
閩南風格

-----------------------------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黑皮先後在民國96年與民國99年兩次造訪,每次都感到這裡不像國家第一級古蹟的樣子,位於鄉間道路間,進出的道路只能容許一台遊覽車勉強出入,而不是熟人帶路,外地人真的很難找得到;黑皮兩次都是參加活動,才有幸拜訪,如果是個人開車絕對無法到達;盡管如此「王得祿墓」墓園裡的石雕,還是值得大家細細的觀賞品味,畢竟像這種古墓在台灣所剩不多了,希望大家多多珍惜喔!你知道清朝台灣最高官階是何人嗎?台灣的國家一級古蹟墓園是何許人也呢?


      答案是王得祿先生。上圖是黑皮在2007年8月所拍的照片,不愧是清朝「從一品」大官的墓園,夠大、夠氣派吧!2010年的元月,黑皮因為參加「新港古蹟體驗營」又再度的拜訪一級古蹟『王得祿墓』。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02
↑王得祿墓墓碑。
       墓碑以三塊石板合組而成,中央一塊上端弧形,碑楣雕刻二龍相向,中書「皇清」,其下正中勒:「誥授建威將軍晉加榮祿大夫歷任福建浙江提督二等子爵世襲贈伯爵太子太師賜謚果毅顯考王公」。右勒「誥封一品夫人顯妣王門慈徽茨人」,左勒「例封一品夫人繼妣王門肅馨夫人」,三者之下之「塋」字稍大。碑側右勒「道光歲次甲辰年花甲吉旦」,左側「孝男朝(綱、綸)朝(輔、緯)朝(經、綾)朝武暨仗期孫長英等同謹立石」。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03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04
↑王得祿墓墓肩石雕。
      左右硤石,兩端垂直,表面周圍帶線,中刻藤蔓紋,上端削角,彎曲下垂,碑墊墓棹,正面雕花,後築墓岸,墓手向兩邊伸展。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05
↑王得祿墓的「曲手」上的石雕與「石獅」。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06
↑王得祿墓兩側「曲手」石柱上的「石鳳」。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07
↑王得祿墓兩側「曲手」石柱上的「石象」。
       王得祿墓採用傳統閩南型制,佔地約1.3公頃,墓園採「三曲手」的建築格局,形式完全依照「大清會典」的規定建成,是台灣地區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墓。基本配置以墓塚為中心,前置墓庭與墓埕。墓碑後築有墓岸,兩側寶城石柱,依次立有石龍、石鳳、石獅、石象等,墓埕前方立有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各一對,碑石及雕飾均為白色花崗石。其規模略遜於賜葬之定制,因墓址矗立於廣闊的平原上,故顯露出雄偉壯觀的氣勢,為臺灣清代的名墓之一。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08
↑王得祿墓墓埕的武官「石翁仲」。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08-1
↑王得祿墓墓埕的文官「石翁仲」。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09
↑王得祿墓墓埕的「石馬」。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10
↑王得祿墓墓埕的「石羊」。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11
↑王得祿墓墓埕的「石虎」。
       墓埕前方立有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各一對,但獨缺「石望柱」。石人右是武將,左為文官,高約5尺,雕刻逼真。石馬雕法簡樸,近於象徵。石羊為跪姿。石獅眼珠突兀,狀極古拙。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12
↑王得祿墓地『后土』。
       作為台灣最大的墓園,其旁邊的『后土』的規模,就如一般百姓人家的大小;而在「曲手」的立柱上 左右各有一對石象與石獅。與墓埕前的石雕一樣,部分因遭到自然風化與人為破壞,所以有些是重新仿製。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13
↑『后土』的石碑。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14
↑『后土』的石獅。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15
↑『后土』的石象。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16
↑王得祿墓前的拜石。
        王得祿,字百遒,號玉峰,為諸羅縣大鄉西堡溝尾莊今嘉義縣太保市人。生於清乾隆35年(西元1770年),因平定林爽文之亂及海盜蔡牽,累任至浙江提督,詔加太子少保銜。道光21年(西元1841年),鴉片戰爭後,奉令駐防澎湖,當年12月病逝澎湖,年七十有二,追贈伯爵,加太子太師銜,歸葬於今嘉義縣新港鄉安和村番婆附近。

2010 0129嘉義六腳王得祿墓017
↑王得祿墓一級古蹟告示牌。
        此墓園於民國七十二年經內政部會同文建會,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列為一級古蹟。
在遺訓之中:「此身雖歿,此心不灰,生未能懺逆夷,死當為厲擊賊」。一生忠貞保國的情操,表露無遺。身前戰功彪炳,深受皇家愛戴,而在民間,也疏財納糧,建設鄉里,所以深得鄉親愛戴;因為曾做過太子太保,為了感念他的貢獻,特別以他的官名為地名,這就是嘉義太保市的名地由來;因此身後也留下一座清治官品規制的墓園。

----------------

石虎+飛虎

中國人的生肖、四方神、各種吉祥動物,都淵源於古代對動物的崇拜。作為東亞猛獸的代表—老虎,自然是膜拜的對象之一。商代甲骨文所提到的「虎方」,也就是虎國,大約在今新鄭的虎牢、中牟附近。虎又被敵對的部族稱為饕餮,也認為是上古四大凶族之一。三千年前的商周青銅器、玉石骨器上都有虎紋造型。青銅器上有一部份獸面紋已被證實為虎面,凡耳朵豎在頭頂(立耳),左右眼角外側有一枚『』形符號,都是虎面的特徵。凡虎紋造型皆可稱為饕餮,故商代1001大墓出土的石虎,也有人稱它為石饕餮。戰國以後,虎被列為四方神中的西方白虎星君。
本件玉虎紋佩,為青黃色夾咖啡色,是用鏤空和細刻陰雕而成。為了保持玉片原型的完整,並使其免於折損,鏤空的部份生動有緻的設計成翹尾後卷、前足與虎口相連、後足與虎腹接觸的造型。又虎作行走形,虎尖後卷,頸鬣前揚,不僅相互呼應而且增加了行走的動感,反映了古代雕刻家的匠心。

虎身一面刻縠紋和卷雲紋,近乎豹形,也可能是虎豹之合體,另一面卷雲紋則有龍象。動物正反紋飾不同,考古發掘物有類似的例子,但偽刻者居多。此件在縠紋這一面而言,為西漢南越王墓風格。

虎背有孔,知為佩玉。佩玉在功能上是避邪壓勝的吉祥物,雕刻上是審美的對象,把玩上可享受觸覺的美感,在收藏又可滿足寄託懷古、連接過去的歷史癖好,這是玉佩形器的多重享受。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

洛陽城.古都遺跡 - http://goo.gl/eged0m

唐代的辟邪獸,外型尺寸很大,保存得相當完整,置放在博物館的門廳中。獸身四肢錯立、虎勢龍紋、曲線優美,一耳一目一齒一趾,細節刻畫入微,動態傳神,仿佛間就要伏身展翼、躍地而起。我好象又重獲前日站在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前時的感覺,心醉於斯,心懾于此,許久不捨、難以移步。由衷地感嘆盛世大唐氣象、鬼斧神工之作,歷經千年歲月滄桑,依然震撼後人心靈。


石虎
明朝時期作品,「虎」亦稱「富」,具富有、富足之函意。古人喜將代表財富的虎裝飾於家中當擺飾或置於門口,材質為花崗岩。
淡水古蹟博物館 - http://goo.gl/plxHW5


描述:虎爺傳說的來由多為殘暴兇猛的老虎,作惡害人,造成人們的困擾,遂請土地公或城隍爺收伏之,其他神明也有收伏老虎的傳說在,而道教中老虎亦常為神明的座騎,故虎爺並不限於特定廟宇才會出現,台灣的廟宇供奉虎爺主要是請虎神保護主神,維護廟宇的安寧,並驅逐癘疫、鎮邪除煞。民間傳說亦有虎爺為孩童的守護神的說法,又因為虎爺跟隨眾多神明修行,故虎爺具有治病、招財的能力。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飛虎

唐代的辟邪獸,外型尺寸很大,保存得相當完整,置放在博物館的門廳中。獸身四肢錯立、虎勢龍紋、曲線優美,一耳一目一齒一趾,細節刻畫入微,動態傳神,仿佛間就要伏身展翼、躍地而起。我好象又重獲前日站在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前時的感覺,心醉於斯,心懾于此,許久不捨、難以移步。由衷地感嘆盛世大唐氣象、鬼斧神工之作,歷經千年歲月滄桑,依然震撼後人心靈。

洛陽城.古都遺跡 - http://goo.gl/eged0m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鄭崇和墓+二品官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鄭崇和墓
座標:24°36′07″N 120°46′50″E

鄭崇和墓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鄭崇和墓.JPG
等級 國定古蹟
(原二級)
種類 古墓
建成年代 清道光七年
(1827年)
位置 苗栗縣後龍鎮龍坑里十班坑段
鄭崇和墓位在臺灣苗栗縣後龍鎮,是清代臺灣文人鄭崇和之墓,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年),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被指定為古蹟。由於墓前有石望柱,當地居民稱為「旗杆墓」。[2][1]

此墓由鄭崇和之子鄭用錫所築,同治六年(1867年)由孫子重修時將夫妻合葬於吉穴。被指定為古蹟後,於民國八十五年(1996年)開始重修,完工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6月。[2]

建築特色

墓道碑。
鄭崇和墓為三曲手古墓,曲手立柱上有石印、石筆、石獅,前面則立有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一對。石筆望柱上有雲南鹽法道姻再姪王朝綱所題之字,寫著「恩受榮封更享枌榆俎豆,慶餘積善已看蘭桂科名」。[2]

而在墓前的墓道碑則寫著:「皇清 覃恩誥贈奉政大夫禮部員外郎 晉贈通奉大夫奉 旨入祀鄉賢祠詒菴鄭先生暨 德配 覃恩誥封太宜人 晉贈夫人恭懿陳夫人神道」。[2]

至於墓碑則書:「同治丁卯子月,皇清誥贈通奉大夫,顯祖考祀鄉賢祠鄭瓜、二品夫人,顯祖妣鄭門陳太夫人合葬佳城,四大房孫如椿、如梁、如雲、如蘭等仝立」。[2]

---------------

文化資產類別
古蹟 级別 國定古蹟 種類 墓葬
歷史沿革 鄭崇和墓位於昔日後龍竹圍子山,即今天的苗栗縣後龍鎮臺六號與臺一號省道交叉口上,始建於道光七年(1827年),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鄭崇和名合,字其德,號貽菴,生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卒於道光七年(1827年),享年七十二歲。竹塹鄭氏祖籍福建漳州府漳浦縣,康熙年間始祖鄭懷仁遷入金門(浯江),乾隆四十年(1775年),三世長子鄭國周率四弟國唐、五弟國慶及國唐長子崇和來臺,定居竹塹後龍的溪洲。鄭崇和九歲喪母,少時好讀書,但屢試不第,後來捐為監生。他來臺後先在後龍教書,後遷至竹塹,因有不少富家子弟前來就學,而累積了一些資財,同時也從事土地的開墾,所以鄭家很快的成為竹塹地區的富有家族。鄭崇和的行為十分符合儒家的理想類型,貧困時不肯以刀筆營生,富有之後生活儉約,敬惜字紙,不口角傷人,對親族尤其恩義備至。在公共事務方面,他扮演著地方領導人的角色。嘉慶十年(1805年)海盜蔡牽侵犯淡水廳地區,他募勇防守後龍。嘉慶二十年(1815年)發生飢荒,崇和發粟平價。二十五年(1820年)瘟疫流行,他又施藥濟助,全活不少人命,對死者則捐棺助葬。道光四年(1824年),大吏運米糧赴天津,他率先響應。此外,鄭崇和也曾在竹塹設隘防番,並且勸息閩粵械鬥。由於功在鄉梓,道光七年(1827年)去世後即入祀鄉賢祠鄭崇和娶中港人陳氏素為妻,先是收養大哥長子鄭用鍾,後生三子,即鄭用錫、鄭用錦、鄭用銛。陳氏卒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原葬於寶斗仁山,同治六年(1867年)移葬與鄭崇和同穴。鄭崇和的四個兒子均各有成就,鄭用鍾雖然沒有功名,但以經營實業著稱。鄭用錦是秀才,鄭用銛則是歲貢生。而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子鄭用錫,他是道光三年(1823年)進士,官至禮部員外郎,晚年興築著名的北郭園以自娛。用錫卒後入祀鄉賢祠,誥授中憲大夫晉封通奉大夫,同時父以子貴,鄭崇和也誥贈通奉大夫。鄭崇和墓是清制的官墓,佔地3,453平方公尺,路旁有神道碑一方,規模宏大,構造完整,氣勢僅次於王得祿墓。墓依從二品例,有石人、石馬、石羊、石虎及石望柱各一對,雕工精細、栩栩如生。墓塚前立觀音兜形墓碑一方,為同治六年重修時所立,碑文為:「皇清誥贈通奉大夫顯祖考祀鄉賢祠鄭公二品夫人顯祖妣鄭門陳太夫人合葬佳城」,橫額為「浯江」。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苗栗縣文化局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 鄭崇和的行為十分符合儒家的理想類型,貧困時不肯以刀筆營生,富有之後生活儉約,敬惜字紙,不口角傷人。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公告日期
1985/08/19 公告文號 台民字第338095號函
主旨 公告「鄭崇和墓」登錄為本縣縣定古蹟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所在地理區域 苗栗縣 後龍鎮
地址或位置 龍坑里16鄰轄區
經度 120.78051174687
緯度 24.6019126240467
主管機關
名稱   文化部 聯絡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聯絡電話   04-22295848*121
聯絡地址   臺中市 南區 復興路3段362號
管理人/使用人
  關係 名稱
  管理人 鄭崇和墓管理委員會
代表圖像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地籍圖 下載檔案
土地使用分區
或編定使用類別
都市地區 保存區
定著土地之範圍 墓本體
所有權屬
  關係 公私有 名稱
  建築所有人 私有 祭祀公業 鄭永承(代表人鄭元欽)
  土地所有人 私有 鄭鈞陶
 
創建年代 清同治年間06年
創建年代(西元) 西元 1867 年
竣工年代 清同治年間
外觀特徵
碑前設有供桌一張,墓前更設有造型生動活潑的石人、石馬、石羊、石虎及石望柱等。
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
由於位於玉米田中,當玉米休耕時,雖可自省道輕易看到墓的整體,然如逢玉米成熟或雜草叢生之際,則整座墓園便為綠茵所埋,甚至許多樹根、樹莖從墓伸手的石縫中長出,使得已因年久失修而有風化現象的石碑,益形破壞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需定時除草以維環境清潔
附近景觀
位於後龍交流道下台一線及6號省道,交通便利,視野遼闊,古墓為開放空間,遊客可自由參觀攝影
土地使用狀況
土地地上物僅座落古墓,有民眾於通道出入口搭建臨時建築
構造
由於鄭氏之墓係為官墓,因此,氣勢宏偉自不在話下。座西北朝東南的墓體,以四塊花崗岩石板組成的墓碑為中心,由四組不同石料混合拼砌的伸手構成,形如張開之胳臂,層層往外伸張。座東北朝西南的后土安置於墓的左方,亦設有左右伸手。相對之下,墓的右方則立有朝馬路的神道碑。墓後主軸上另有與墓相同方位的龍神,其碑身係由新造石板一塊所構成,伸手則為磚砌水泥舖面。墓的正前方,則立有苗栗縣政府所設之磚砌洗石子照牆一座,朝墓之一面,中央嵌有石板三塊,上刻「恭錄臺灣省通志卷七人物志鄭崇和列傳」;朝外一面,則上書「開臺鄉賢」四字。
材料
花崗岩石板
簡介
竹塹鄭氏祖籍福建漳州府漳浦縣,康熙年間始祖鄭懷仁遷入金門(浯江),乾隆四十年(1775年),三世長子鄭國周率四弟國唐、五弟國慶及國唐長子崇和來臺,定居竹塹後龍的溪洲。鄭崇和九歲喪母,少時好讀書,但屢試不第,後來捐為監生。他來臺後先在後龍教書,後遷至竹塹,因有不少富家子弟前來就學,而累積了一些資財,同時也從事土地的開墾,所以鄭家很快的成為竹塹地區的富有家族。
現狀
因年代久遠,又乏人照料,墓園內的石刻已有不同的風化及損壞,墓園周圍樹根使石材產生脫榫與破壞,墓埕排水不良。
是否辦理容積移轉
主體座向
座西北朝東南
建築風格
閩南風格
格局
鄭崇和墓可分為墳、塚、碑、堂、埕等部份所構成。鄭崇和墓瑩地勢前低後高,堂、埕低窪,塚、墳隆起。墓的四周有墓牆與墓側區隔,塚、墳佐右及後側開溝,以利地表水進入墓埕,再由出水口散水。墳墓四周的墓側,土面隆起如兜,將墓體
四周環圍,再向四周平衍化去

------------------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翁仲本是人名,姓阮,安南答。相傳秦始皇時來到中國,始皇看他身材高大,武藝高強,派他守衛臨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用銅鑄了他的像,放在咸陽宮司馬門外。後人因其有神威之力,又用石雕成翁仲象,守護墳墓,所謂“稼間石人曰翁仲”。今天我們看到的陵墓前的
石人石馬,其石人就叫翁仲。
延伸

這是到代漢翁仲打孔的方式。
這是到代漢翁仲打孔的方式。
翁仲既有神力守護宮門墳墓,自然也可以隨身佩帶,驅除邪魔,於是就有了飾佩的玉翁仲。
玉翁仲在漢代比較流行,是一種使用配飾,用於辟邪。常雕刻為一老者持立狀,老者長須大袍,頭戴平冠有孔穿繩便於佩帶。翁仲在漢代一般雕成。漢翁仲採
用漢代風格“漢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蒼古,面部只琢眼和口,僅用三至五刀短陰線雕成,呈倒“品”字形,有的就是素面臉,連眼、口都不刻劃,瞼為長圓形,瞼過於圓的多是後彷的,尤其民國時期有大量仿翁仲,仿品陰線較粗,刀口邊沿有崩裂現象。漢代玉翁仲的頸部和腰下都用撤刀法,使頸部和腰下部出現平塌,呈三角形斜平面,這樣使頭部更為明顯,腰部有輪廓感,服裝下擺呈雞籠狀,這是漢代翁仲的風格特徵,後彷的則把整個身體做成直筒狀。漢代玉翁仲多數無鬍鬚,所見的有鬍鬚的翁仲均為後彷,且鬍鬚用陰線表示,陰線較粗,做工沒有漢代的味道。漢玉翁仲採用漢代風格“漢八刀”的雕琢方法。
漢代翁仲穿孔為“人”字形,從頭頂直到腹部,再分兩路由腰部兩側出來,呈“人”字狀的繩子也是從頭部而下至腰的兩側系一結,這樣翁仲人懸掛時就可以立著。後彷的穿孔有的從上至下呈直孔狀,為通天孔;也有的為倒“丁”字孔,是從頭頂至腰部兩側,不是“人”字孔。
(真古的漢代雕琢的玉翁仲,距今約二千年,以幾何圖形的簡明線條組成,明清製玉翁仲的臉部及鬍鬚為一個等腰三角形,長圓筒形軀體,配合曲線特佳的弧形雙臂,具像中半帶抽象,流露我國藝術家自古以來的「內斂幽默感」,風格古拙凝練。真古的漢代玉翁仲不但特有一種懾人的神采及韻味;而且琢磨疏簡,富於想像,五官僅用三條短陰刻線刻劃出來,乃仿效著名「漢八刀」的雕刻法,刀法簡練,粗獷有力,剛勁挺拔,簡單俐落。筆者最欣賞的一件漢代玉翁仲,乃出土自東漢廣陵王劉荊之墓,屬青年人臉相,頭頂髮髻微凸;其包漿滋潤,玉光內蘊;洞眼則在腰間橫打,為外大內小的「馬蹄眼」。)
漢代的翁仲幾乎無法在古玩市場上見到,漢代的造型是年輕人的臉,線條簡單,無倒三角鬍子(三角鬍子是宋朝以後的形象),從腹部橫穿一孔。通天孔、“人”字形打孔以及倒"丁“字孔都是宋明時期仿品的特徵。

翁仲,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約在秦漢時代就被漢人引入關內,當作宮殿的裝飾物。初為銅製,號曰“金人”、“銅人”、“金狄”、“長狄”、“遐狄”,但後來卻專指陵墓前面及神道兩側的文武官員石像,成為中國兩千年來上層社會墓葬及祭祀活動重要的代表物件。除了 ​​人像外,還包括動物及瑞獸造型的石像,置於咸陽宮司馬門
-------------------
中國漢代所發展的【避邪三寶】佩玉、裝飾玉、避邪玉最著名為的【翁仲】、【司南珮】、【剛卯】等三種形制。
 【翁仲】除了是佩玉、裝飾玉、避邪玉,同時祂也是一種辟邪、壓勝之寶物
 根據相關文獻記載指出,【翁仲】,相傳是秦朝的一名大將【阮翁仲】身著袍甲,勇猛陽剛的造型,此人身高體壯,身長一丈二尺,相當威猛,力大無窮,神力過人,勇猛善戰,當時無論力量、勇猛、陽剛,氣勢威武尚無人可與比敵。
有關於【翁仲】的神奇傳說,後代逐漸演變成為生前功績彪炳、豊功偉業、功高武將者死後,由當代皇帝詔賜象徵勇猛、陽剛,身著袍甲,【翁仲】石刻雕像,於塚前捍衛墳墓的安全,免於惡靈幹擾。
{翁仲}具有扮演【守護神】的特殊意義,當時民眾深信擁有、佩帶【翁仲】可以【保平安】、【避邪】,以及【防小人】的功能﹔更由於古代土地公像,也採用【翁仲】的形象﹔因此【翁仲】另一種代表意義,為具有招財辟邪【財神】的特殊象徵。
 【翁仲】具有【護身】、【避邪】、【保平安】、【防小人】,以及招來財富【財神】等多重特殊功能,擁有、佩帶【翁仲】,別具殊勝意義。
【翁仲】的外觀造形為一個老翁,穿著寬衣、薄袖,雙手合掌為十,由於【翁仲】雕琢技巧非常簡單,只要七八刀就能順利雕琢完成,後世人俗稱的【漢八刀】 。
 自從漢代以來,【翁仲】成為人們兼具【護身】、【避邪】、【保平安】、【防小人】,以及招來財富【財神】的保護神,以玉為雕琢素材,採用特殊【漢八刀】刀法雕琢。
古代達官貴人、文人雅士習慣將數塊玉佩穿連成串,佩帶腰間之際,於行走之際,使玉與玉之間,自然相碰觸,而產生聲響,此乃【玉藻】所指出:【古之君子必佩玉】的玉珮。
 兼具【護身】、【避邪】、【保平安】、【防小人】,以及【招來財富】【財神】象徵等多重特殊功能的古玉【翁仲】,皮革溫潤,古意盎然,令人思古之幽情,值得珍藏、把玩,細細品味,另有一番感觸在心頭﹗

傳說秦始皇有一個名叫翁仲的衛士,武藝超群,屢立戰功,死後秦始皇為在精神上求得保護,用銅鑄成其形像置於咸陽宮司馬門外。
  從漢代開始,翁忡成為人們的保護神,以玉為材,採用“八刀”法雕琢。它的特點是依據器物的形態,採用雕、琢、磨、刻等雕琢技法,使最簡練的線條表現出粗獷有力、剛勁挺拔的藝術特色,為世人所喜愛。故而自宋以後,歷代多有效仿這種“漢八刀”工藝。由於後世繼承了這種工藝技法,仿漢翁仲的玉人也不斷地問世,僅明清時期 ​​的仿製品多達數万件。www.findart.com.cn

  漢代時期所作玉翁仲特點是其神態為青壯年的形象,臉部五官用三條短陰刻線刻劃而成,體形纖細、比例協調,衣著漢代服飾。東漢時期的玉翁伸眉,眼、鼻,嘴均雕刻細緻入微。唐宋時期,玉翁仲為頭戴高簡三梁進賢冠,身著褒衣博帶,雙手置於胸前,面部為老年相。

  明清時期 ​​,玉翁仲頭戴前低後高空官帽,體形高矮不一,比例失真。後來宋,明、清、民國時期都有仿製品。漢代的玉翁仲,造型古拙凝練的真品極少。坊間所售的都是仿品,但後彷者卻多自以為是,管窺蠡測。東漢時廣陵王劉荊墓出土的玉翁仲,是個年輕人,可後世竟把北京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明代的石雕文官當做是翁仲,玉工以之作為藍本仿製,琢出一個老態龍鍾的明代老文官

玉翁仲是一立式人像,身穿長袍,有冠,雙手相執於身前,是漢代的玉器新品種。由於秦朝有關於阮翁仲的傳說,後世人認為用玉雕琢翁仲佩戴在身上,可以藉助他的靈威來辟邪,所以漢代民間普遍佩戴翁仲玉佩。後來宋、明、清=民國時期都有仿製品。

翁仲其實是個人名,姓阮,是秦始皇時的一名猛將。相傳是越南人,叫阮翁仲。他身高魁梧,作戰勇猛,攻無不克。秦始皇曾命他出征匈奴。死後為紀念他,鑄其銅像立於咸陽宮司馬門外,以鎮邪驅惡。此後,大凡得點功名的人死後,都刻石翁仲立於墓前或墓道兩側。他成了鎮邪驅魔保平安的象徵。為了使活著的普通的人也能夠沾翁仲的光來辟邪驅惡,在漢代,經常有玉工將翁仲形象雕琢成小拇指大的玉件(即玉翁仲),將其掛在腰間,以求平安。此後成為民俗傳承了千年。有趣的是,在西漢,雕的是青年形象,而到了東漢以後,則大多為老者了;西漢是武將裝束,東漢則多為文官了。本人收藏的是件文官玉翁仲,寬袍攏袖,臺階式官帽,三角形的大鬍子。刀法簡練,造型簡單古拙,比例協調,沁色與包漿自然,應為宋代器物。翁仲眼鼻用陰線表示,呈倒“品”字形。雕工老練,形神兼備。翁仲長5.2釐米,大小適中,既宜於把玩,又適合掛於腰間。說起“翁仲”,還想起一個有趣的小笑話。相傳乾隆年輕時視察貢院,見一考生在墨卷上將“翁仲”錯寫成“仲翁”。他問考生什麼是“仲翁”?該考生答道:“二大爺”。乾隆聽罷一笑,便作了一首打油詩贈予該考生。詩曰:“錯把翁仲當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而今不許作林翰,罰去山西為判通。”也巧妙地把“功夫”、“翰林”、“通判”說反。一時傳為笑談。這位考生是誰?他便是清代名臣——李侍堯。千年以來,民間佩戴辟邪飾物已經十分普遍,種類也很多,除了玉辟邪外,材質還有金銀、絲帶、桃木等,如今也仍在流傳。這是一種民俗心理的傳承。但是,玉翁仲是古時最為流行的三大辟邪佩飾之一。這些辟邪佩飾,經過千百年的流傳沉澱,飽含著人們祈求無病無災,安康順利的美好心願。

-----------------------
翁仲 wēnɡ zhònɡ
[stone image in front of a grave]傳說阮翁仲為秦代一丈三尺的巨人,秦始皇命他守邊,匈奴人很怕他。他死後,秦始皇下令仿照其形狀鑄成銅人。後指銅像或石像,也專指墓前的石人
翁仲 wēnɡ zhònɡ
傳說秦始皇初兼天下,有長人見於臨洮,其長五丈,足跡六尺,仿寫其形,鑄金人以像之,稱為“翁仲”。見《淮南子·氾論訓》高誘注。後遂稱銅像或石像為“翁仲”。《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景初元年十二月”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大發銅,鑄銅人二,號曰翁仲,列坐於司馬門外。”唐柳宗元《衡陽贈別夢得》詩:“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中。”宋陳師道《送杜侍御純陝西轉運》詩:“向來此地幾送迎,草間翁仲口不瘖。”清錢泳《履園叢話·陵墓·武肅王墓》:“華表一對,石馬石羊石虎俱全,石翁仲兩對,石將軍一對,享堂五楹。”鄭振鐸《取火者的逮捕》:“她並不變動她的深思的姿態,也一聲兒不響,活像一尊無感情無知覺的墓前的翁仲。”
------------------
“文翁仲”誤認為杜甫長達20年

2007-04-18 13:31:13   

  一尊以“杜甫”命名的石像在長沙南郊公園矗立了20多年,不過,長沙市民楊爺爺昨天(17日)向三湘都市報反映,石像所雕並非杜甫,而是古代的守墓神“文翁仲”。記者和長沙考古研究所專家前往現場調查,證實了楊某的說法。

  公園湖底撈出朝服石像

  昨天(17日)上午,記者在南郊公園雲海湖後門附近看到,這尊石像高約2米、寬1米,石像身披朝服,手持牙笏,頭戴官帽,長鬚垂胸。石像的下方安有一個方形底座,上面刻有杜甫詩作《祠南夕望》。據介紹,這是1983年由公園施工人員從公園湖底撈出來,同時被撈出來的還有石龜和石馬。

  當時負責現場打撈工作的長沙市建委退休職工李炳清告訴記者,石像、石龜和石馬當時全放在湖邊。此後,石像一直放在湖邊,而石龜、石馬就莫名消失。1996年,南郊公園對雲海湖進行改造時,石像被搬到雲海湖後門附近,李炳清解釋,當時曾聽說杜甫在長沙沿江一帶居住過,石像朝服又出自唐代,所以大家才認定石像為杜甫像,還特地做了底座加以保護。

  專家確認為唐代“文翁仲”

  17日上午,對石像頗有研究的長沙市民楊爺爺偶然在雲海湖撞見了石像,經他觀察,石像應是一尊“文翁仲”。楊老認為,石像體態健壯、身著朝服,而杜甫清瘦、官職卑微,兩者不符。據他推測,這尊石像很可能是唐宋時期王侯墓葬兩廂石人、石馬中的一個。

  記者就此諮詢了長沙考古研究所專家,經鑒定,該石像確實不是杜甫像,而是一尊出自唐代或者更早以前的“文翁仲”。長沙考古研究所黃主任介紹,在古代一品官員和王侯墓葬兩廂,時常會擺放一些石人、石馬,這尊“文翁仲”只是其中的一個。由於長沙南郊一帶明清時期未有大官墓葬記載,黃主任估計“文翁仲”可能是從其他地方搬運過來的。

  附近可能還有3尊

  長沙著名文史專家梁小進曾親眼見過這尊石像,也同意“文翁仲”這一說法。梁小進介紹,目前出土的“翁仲”中,大部分都是麻石、漢白玉材質,這尊以紅砂為材質,極為少見,而且它的建成年代相當久遠。

  梁小進告訴記者,“翁仲”一般分為“文翁仲”和“武翁仲”,由於“翁仲”歷來都是成雙入對,因此他推測,附近可能還有3尊“翁仲”。“這尊石像為研究古代軍容服飾、雕刻藝術提供了有力的依據。”由於石像保存完好,文化價值非常高,專家呼籲公園採取措施加強保護。(王文 劉倩倩)

  名詞解釋:何為“翁仲”

  “翁仲”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墳墓守護神。相傳翁仲本來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員武將,作戰十分英勇,秦始皇拜其為將出塞北驅逐匈奴。翁仲死後,秦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遠見該銅像不敢靠近。於是後人就把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或石人稱為“翁仲”。
--------------------
就是這尊“文翁仲”,已經在南郊公園雲海湖後門處經受了20多年風吹雨打。公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將在此處建設一個亭子,對其進行保護。劉軍攝  本報訊(記者劉軍)在南郊公園,有一尊以“杜甫”命名的石雕像在風雨中站立了20多年。近日,經長沙考古研究所專家鑑定,該雕像不是杜甫像,而是一尊出自唐代或者更早的“文翁仲”。但是,這座“文翁仲”來自何方,還有沒有“同伴”等都是些不解之謎。昨日,南郊公園管理處表示,將建設一個亭子對雕像進行保護。

  這尊雕像高約2米、寬1米,身披朝服,手持牙笏,頭戴官帽,長須垂胸。據了解,雕像是1983年在建設南郊公園入門處的小湖時從湖底撈出來的,同時被撈出來的還有石龜和石馬。當時負責現場打撈工作的長沙市建委退休職工李炳清說,石像、石龜和石馬當時全放在湖邊,後來,石龜、石馬不知去向。1996年,南郊公園對雲海湖進行改造時,將雕像搬到雲海湖後門附近。由於曾聽說杜甫在長沙沿江一帶居住過,石像朝服又出自唐代,所以大家認定雕像為杜甫像,還特地為雕像做了個方形底座,並刻上杜甫詩作《 ​​祠南夕望》。  專家確定這尊雕像不是杜甫像而是“文翁仲”後,這尊“文翁仲”來自何方,還有沒有“同伴”等問題都擺在了大家面前。市政協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梁小進表示,他在省政府新址附近曾經見過一個以紅砂為材質的雕像。他說,他是在一家農家樂山坡上發現這尊雕像的,當時感到很驚奇,所以印象較深。對於南郊公園這尊“文翁仲”,由於沒有親眼看見過,也說不出什麼道道。但是,他肯定地告訴記者,“翁仲”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墳墓守護神,一般分為“文翁仲”和“武翁仲”。省政府新址到南郊公園一帶曾經是一個古墓群,出現“文翁仲”雕像並不奇怪。據他推測,“文翁仲”出現在南郊公園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這附近曾經有過達官貴人的墓葬,另一種是從另外的地方搬過來的。由於南郊公園的這尊“文翁仲”保存完好,為研究古代軍容服飾、雕刻藝術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南郊公園擬建設一個亭子對其進行保護,使其不再受風吹雨打之苦。同時,還將在雕像旁立一座石碑,刻上“文翁仲”被發現的過程、保護價值等內容,以供後人瞻仰。
-----------------------------
守墓神“文翁仲”石像誤認為杜甫竟長達20年
中國網| 時間: 2007-04-19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一尊以“杜甫”命名的石像在長沙南郊公園矗立了20多年,不過,長沙市民楊爺爺昨天(17日)向三湘都市報反映,石像所雕並非杜甫,而是古代的守墓神“文翁仲”。記者和長沙考古研究所專家前往現場調查,證實了楊某的說法。
公園湖底撈出朝服石像
昨天(17日)上午,記者在南郊公園雲海湖後門附近看到,這尊石像高約2米、寬1米,石像身披朝服,手持牙笏,頭戴官帽,長須垂胸。石像的下方安有一個方形底座,上面刻有杜甫詩作《祠南夕望》。據介紹,這是1983年由公園施工人員從公園湖底撈出來,同時被撈出來的還有石龜和石馬。
當時負責現場打撈工作的長沙市建委退休職工李炳清告訴記者,石像、石龜和石馬當時全放在湖邊。此後,石像一直放在湖邊,而石龜、石馬就莫名消失。1996年,南郊公園對雲海湖進行改造時,石像被搬到雲海湖後門附近,李炳清解釋,當時曾聽說杜甫在長沙沿江一帶居住過,石像朝服又出自唐代,所以大家才認定石像為杜甫像,還特地做了底座加以保護。
專家確認為唐代“文翁仲”
17日上午,對石像頗有研究的長沙市民楊爺爺偶然在雲海湖撞見了石像,經他觀察,石像應是一尊“文翁仲”。楊老認為,石像體態健壯、身著朝服,而杜甫清瘦、官職卑微,兩者不符。據他推測,這尊石像很可能是唐宋時期王侯墓葬兩廂石人、石馬中的一個。
記者就此諮詢了長沙考古研究所專家,經鑑定,該石像確實不是杜甫像,而是一尊出自唐代或者更早以前的“文翁仲”。長沙考古研究所黃主任介紹,在古代一品官員和王侯墓葬兩廂,時常會擺放一些石人、石馬,這尊“文翁仲”只是其中的一個。由於長沙南郊一帶明清時期未有大官墓葬記載,黃主任估計“文翁仲”可能是從其他地方搬運過來的。
附近可能還有3尊
長沙著名文史專家梁小進曾親眼見過這尊石像,也同意“文翁仲”這一說法。梁小進介紹,目前出土的“翁仲”中,大部分都是麻石、漢白玉材質,這尊以紅砂為材質,極為少見,而且它的建成年代相當久遠。
梁小進告訴記者,“翁仲”一般分為“文翁仲”和“武翁仲”,由於“翁仲”歷來都是成雙入對,因此他推測,附近可能還有3尊“翁仲”。“這尊石像為研究古代軍容服飾、雕刻藝術提供了有力的依據。”由於石像保存完好,文化價值非常高,專家呼籲公園採取措施加強保護。(王文劉倩倩)
名詞解釋:何為“翁仲”
“翁仲”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墳墓守護神。相傳翁仲本來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員武將,作戰十分英勇,秦始皇拜其為將出塞北驅逐匈奴。翁仲死後,秦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遠見該銅像不敢靠近。於是後人就把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或石人稱為“翁仲”。
---------------------
繼去年9月19日在香山碧雲寺發現一尊明代“武翁仲”後,時隔一年,昨天,碧雲寺又出土一尊身披朝服的“文翁仲”。

昨天,正在碧雲寺內進行日常施工的工作人員,在出土“武翁仲”的路北側再次挖到一尊石像,石像埋在土裏離地表不深,大約12釐米。出土的這尊石像是由一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長約3米、寬1米,重約5至6噸,下有石座。石像保存十分完整,雕刻得十分生動,身披朝服,手持牙笏,頭戴官帽,長鬚垂胸,一副“慈眉善目”的表情。

依據之前出土的“武翁仲”判斷,此石像是建於1623年的一尊“文翁仲”,距今約有380年的歷史。這尊石像為研究明代文官服飾、雕刻藝術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目前,公園已派專人妥善保護、看管現場,將進一步挖掘石像。
-----------------------
墓庭上文、武翁仲在清朝為幾品官才可設置
(A)二品
-------------------------


吳郡山租?: 吳氏家族結社成村的故事 - 曾慶國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dECrVf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新竹市] .鄭用錫墓.李錫金孝子坊.新竹動物園.新竹公園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768篇)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新竹公園內-李錫金墓-石翁仲-威揚千里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一品品秩的武將墓園李光顯和邱良功浙江提督「邱良功墓園」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各一是一座正一品品秩的武將墓園/邱良功受封「三等男爵,照例承襲」,也就是三代子孫可以繼承爵位。元配正一品夫人/「大清會典」的規定要當上一品官才可以墳墓設有文武翁仲,而石翁仲朝向墓道相望。在全台灣也只有「太子太保」王得祿一人設置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文武馬虎羊
忠勇義節孝
《明會典》記載:公侯及一二品官員可以擺放石人,石馬,石羊,石虎,石望柱
三品不能有石人,六品不能有石像生!
石像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tjSqaZ
石像生,又稱石翁仲,是漢字文化圈君主、皇族、貴族、高官顯要陵墓的石雕,多立於神道前,作為驅邪鎮墓、地位標記、於表彰死者生前的功績的用途,造型有象、獅、獬豸、麒麟、駱、虎、羊、馬等動物,以及人型的石雕像等[1]。
草山玉溪所藏文臣石像生
閩宣陵的武將石像生
石象生是墓主身份的重要標誌。中國最早可追溯的神道石象生是西漢霍去病墓所建「馬踏匈奴、力士抱熊」等石象。漢光武帝原陵建有石象生群,為後世帝王陵所效仿[2]:9。南朝時,陵墓以神道柱作為神道入口標誌。宋代以後,神道柱退居次位,做為石像生起始標誌[3]。
從東漢至明清,歷代政府皆以法律形式規定石刻的數量和式樣。如《明會典》記載公侯和一二品官員的神道二側可列神道柱,設石虎、石羊、石馬和文武石翁仲各一對;三品官減石人一對;四品官列華表、設石馬、石虎各一對;五品官列石望柱;六品以下官員不准設置石刻。明代王陵建築實例中,莊簡王陵在三券陵門前設石獅子。門後是神道望柱,狻猊、獬豸、狴犴、麒麟、控馬武士、大象、執笏文臣、祾恩門後男侍、女侍共十一對石象生[2]:9。
「翁仲」一名來源
對翁仲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淮南子·氾論訓》東漢高誘對「秦之時,高為台榭,大為苑囿,遠為馳道,鑄金人」一句的注釋,說:「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長人見於臨洮,其高五丈,足跡六尺,放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也」。隨後,「翁仲」一名又見於《史記索隱》引謝承《後漢書》:「銅人,翁仲,翁仲其名也。」,及「各重千石,坐高二丈,號曰翁仲」等等。有學者認為[4][5],翁仲是漢以後受到草原民族影響出現在陵墓前神道兩側的石刻人像之名,草原民族的此類石像被一些學者稱作「突厥墓前石人」、「亞歐草原石人」、「庫爾干石柱」等[6][7][8][9][10][11]。而李零則進一步認為,「翁仲」一名可能是外來語(參考蒙古語ongon翁袞「偶像」,突厥語oŋžia)。[4]
後來,翁仲演變出了李翁仲、阮翁仲的傳說
石像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tjSqaZ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文武馬虎羊
忠勇義節孝
《明會典》記載:公侯及一二品官員可以擺放石人,石馬,石羊,石虎,石望柱
三品不能有石人,六品不能有石像生!

石像生,為古代墓地神道兩側的石雕武將、文臣、馬、羊、虎等,其中武將和文臣又稱「石人」、「翁仲」。
明代,朝廷對官員墳墓都有明文規定,如石人四,文武各二,石虎、羊、馬、石望柱各二」。明朝《會典》卷二百三·九也有相關記載。因此,
有石翁仲的墓等級都很高,墓主人應為二品官以上
--------
神道柱又稱望柱、石望柱、神道石柱[1]:83、神道立柱[2]:93,是中國陵墓神道旁所立的石質柱狀雕刻。通常由柱頭、柱身、柱基三部分組成。是神道標識[1]:83。
神道柱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最早的實例可追溯至東漢時。漢代以前,包括地下墓室、地面建築在內,墓葬建築材料多使用木材。漢代,磚石成為地下墓室的主要材料。地面建築材料亦從木材向磚石材料轉變。東漢神道柱的實例樣式束竹柱、瓦稜柱[2]:93。南朝時,神道柱上部柱頭之下有柱額,雕刻墓主官職、爵位封號,標示身份[1]:83。明初功臣墓的神道柱柱頭一般為蓮花座上置壽桃,寓意吉祥
神道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vihaRH
-------------------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鄭用錫墓左側石望柱南京明孝陵墓道石礼柱_-_panoramio 墓望柱-石筆/照「大清會典」的規定,墓前可設立翁仲、石馬坐騎墓望柱-石筆/照「大清會典」的規定,墓前可設立翁仲、石馬坐騎墓望柱-石筆/照「大清會典」的規定,墓前可設立翁仲、石馬坐騎墓望柱-石筆/照「大清會典」的規定,墓前可設立翁仲、石馬坐騎

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
類別古物 級別一般古物 種類生活及儀禮器物 - 其他
鄭其仁墓前石望柱|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S7VZuU
尺寸:(長)251公分*17公分(柱身六面體之寬);又柱上石獅高約 42 公分。
特徵:整體為六角面立柱,柱上有石獅。柱身正面刻有傳統陰刻楷書「勳昭東港千秋勇氣壯山河」等字;柱上石獅則為傳統古拙的立體雕。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15-05-11府文資處字第1040415095B號
公告公文鄭其仁墓前石望柱公告-104.05.11.pdf
鄭其仁墓前石望柱公告表-104.05.11.pdf
評定基準1.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2.具有史事淵源3.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指定理由本件文物為前清鄭其仁墓前石望柱,民國65年(西元1976年)出土於永康洲仔尾一帶。鄭其仁,府城西定坊武生,在林爽文事件率義軍協助清軍作戰,後於乾隆五十三年(西元 1788 年)殉難於屏東放索(林邊),事後清廷「加都司銜、賜諡忠勇,予祭葬,祀於京城昭忠祠」,因鄭氏死後受賜都司銜,為四品官,依照「大清會典」規定,墓前石象生可安置石望柱、石馬、石虎各一對,此一石望柱乃因此而設;其墓址位於「府治小北門之洲仔尾」;據其墓碑落款「嘉慶丁卯花月」,可知其墓築於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年)二月,此一石望柱應置於同時。
本件石望柱,原置於林爽文事件重要義首鄭其仁墓前,其上書鄭氏功績,為見證重要歷史事件之文物。
法令依據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 1、2、6款
所屬主管機關臺南市政府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臺南市政府
聯絡單位: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聯絡電話:06-2213569
聯絡地址: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3樓
典藏或財產編號公告無資料
古物保管單位鹽行天后宮
古物保存所在地
保存單位
保存空間屬性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鹽行天后宮
其他
無文資身分
現況地址縣市行政區地址
臺南市
永康區
中正南路690號
數量1件
年代1807年(清嘉慶十二年)
尺寸251公分*17公分(柱身六面體之寬);又柱上石獅高約 42 公分。
材質花崗岩
出處或來源發掘
保存環境戶外空間
保存現狀公告無資料
鄭其仁墓前石望柱|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S7VZuU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