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家地區,群山蒼茫,流水環繞的村落中一支又一支的旗桿拔地而起衝入雲天,這旗桿是舊時功名的象徵,它告知人們在歷史的長河裡,這個地方以前曾有人中過科舉或當過官,後人為他們歌功頌德而樹碑立傳,用它來激勵後人發揚光大。
旗桿有石製和木製兩種。石旗桿(也稱石楣桿或石桅檣)一般長5至6米。木旗桿比石旗桿要長一些,它鑲鉗在兩塊石柱中間。
這種旗桿在舊時的客家城鄉到處都可看到,它是官位,科舉的象徵,被稱為客家人的“華表”又叫“石筆”。
相傳堯舜時代,就有“華表”,那時要在交通要道豎立雕刻精美的柱子,作為識別道路的標誌,稱之為“華表”而後沿襲下來,多在宮殿城埂和橋樑或陵墓前豎立。
有些地方把石旗桿稱為“石筆”。在封建社會文人要經過科舉考試才能步入官場。把筆作為科舉應試的象徵,文人又以筆為晉升的階梯,筆是客家人崇文尚學的象徵,因而被受到尊崇。
石旗桿用花崗岩石條鑿成方形圓狀石柱,柱上雕刻各種圖案,分若干層豎起,像一支筆故稱為“石筆”,又貌似船上的桅檣,故名為“石桅杆”。
封建社會的文人考取了秀才、舉人、進士和四品以上官職者,便在石旗桿上雕鑿上姓名、生平和主要事蹟,並雕有龍鳳呈祥或獅虎相爭等吉祥的裝飾品。因等級不同,秀才底座為四角,舉人為六角,進士和四品官以上為八角形狀。木旗桿則把主人的生平事蹟和官階、學位等雕刻在底座的兩塊石柱上。
客家人豎旗桿目的都是為了光宗耀祖,激勵子孫後代成材立業,流芳千古
唐德宗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狀元尹樞,狀元及第時年逾七十高齡;清嘉慶年間,杭州人王嚴以80歲高齡中會試。然而,還有中舉人的年齡比他們更「古稀」的,98歲中舉紀錄的保有人是誰呢?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丙午年),廣東有一名秀才叫謝啟祚,年紀九十八歲,還要參加鄉試。按照他的年齡,早就是可以請求朝廷恩賞的耄耋壽星,但地方官每次提名他時都被他謝絕。謝啟祚說:「科舉的名分是命中注定的。老夫還有力氣,怎知有朝一日不會為天下老書生們揚眉吐氣呢!」
《清稗類鈔》一書有他參加考試的記載:「乾隆間,粵東諸生謝啟祚,年九十八,猶入秋闈。」果然,乾隆丙午年這一年的鄉試,謝啟祚為老書生們揚眉吐氣。他為自己的中舉,戲作了一首《老女出嫁詩》:
行年九十八,出嫁不勝羞。
照鏡花生靨,持梳雪滿頭。
自知真處子,人號老風流。
寄語青春女,休誇早好逑。
這一年與謝啟祚同榜中舉的有一個十五歲的童子。《清稗類鈔》記載:「是科,番禺劉樸石孝廉彬華,以年僅十五而中式,老少同榜,年齡相距為八十三年。」當時的廣東巡撫寫了一首《鹿鳴宴紀盛》,其中兩句形容這一老一少舉人:「老人南極天邊見,童子春風座上來。」一時被傳為佳話。
第二年,謝啟祚入京參加會試,得到朝廷特別恩典,授國子監司業職銜。又過了二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逢乾隆帝八十壽辰,內務府準備在翰林院找一個九十歲的翰林,在慶賀皇上萬壽典禮上,點燃壽宴的壽燭。
但翰林院中找不到九十歲以上的老翰林,於是就在舉人中挑選,再授予翰林官職,百零二歲人瑞謝啟祚躬逢盛典,就成了絕佳的人選。謝啟祚參加了乾隆帝的八十壽誕慶典,乾隆帝龍顏大悅,晉封謝啟祚為鴻臚卿,親賜他一副楹聯「百歲登科古無今有,一經裕後人瑞國華。」
謝啟祚後來又活了十多年,高壽近一百二十歲才去世。他的會試試卷上的履歷表示,他先後娶過三個妻子,兩個妾室,一共生了十三個兒子,十二個女兒,有二十九個孫子,三十八個曾孫和兩個元孫。
可惜在史料上不見有謝啟祚的出生日期,不能排出八字作一考察。但在命書《滴天髓闡微》中,同樣有一命例:鄉榜出身,仕至觀察,壽至一百二十歲,無疾而終。現以此例來分析一下,看下此命是怎麼樣的: 【命理】98歲中舉 活到120歲的命 | 命運天定‧撥開迷霧 | 大紀元 https://bit.ly/3udg7gq
旗桿+旗竿/台南麻豆大埕里的郭家,其開基祖郭由袍早在鄭成功來台前十一年的明永曆五年,便由福建漳州龍溪縣來到麻豆/「郭舉人宅」的大埕郭家古厝/旗竿座即武舉人曾考取功名的「文魁」和「武魁」匾額及「舉人杆 」/山牆外側「鐵剪刀」鐵件-指山牆上S形的鐵構件。據說是傳自荷蘭的建築手法,具有固定橫樑的功能,同時也有裝飾、辟邪的作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3pXNqk
旗桿+旗竿/台南麻豆大埕里的郭家,其開基祖郭由袍早在鄭成功來台前十一年的明永曆五年,便由福建漳州龍溪縣來到麻豆/「郭舉人宅」的大埕郭家古厝/旗竿座即武舉人曾考取功名的「文魁」和「武魁」匾額及「舉人杆 」/山牆外側「鐵剪刀」鐵件-指山牆上S形的鐵構件。據說是傳自荷蘭的建築手法,具有固定橫樑的功能,同時也有裝飾、辟邪的作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3pXNqk
旗桿+旗竿+石筆+考生在中舉人及中進士時,由官方賜銀在其宅第前或村落大廟前立旗杆。旗杆有木或石製上有旗斗,代表公認功名。竹北市六家問禮堂約2008年時剩旗桿基座,現在2014年連旗桿基座都不見了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6DagnM
旗桿+旗竿+石筆+在傳統客家文化中,有族人科舉揚名,考中秀才以上的功名時,都會在祠堂豎立石筆一對+石筆、旗竿非客家地區獨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n8QU9v
1846年益源大厝馬興陳宅/前埕前有一座旗杆座,為清咸豐9年(1859)陳培松中式舉人所設置/文魁“魁”少了一撇,多解釋為謙虛,不出頭,少一點鬼的意思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udgUzq
新竹縣立文化中心的石筆--有筆尖、小石獅,昇龍、降龍,基座是忠孝節義浮雕
作品名稱/石筆
規 劃/C.Team
設計製作/劉育、邱萬興
作品材質/銅、青斗石
創作概念/在傳統客家文化中,有族人科舉揚名,考中秀才以上的功名時,都會在祠堂豎立石筆一對。依秀才、舉人、進士等級別的高低或文武科目的不同,石筆的式樣皆有其特色。此對石筆採用蟠龍浮雕裝飾筆身,頂端以毛筆、祥獅之造型代表文、武石筆,基座以祥禽瑞獸之圖騰以及忠義故事作為雕飾題材,文筆以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人愛國精神為題,武筆以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旨,並加入客家人信仰中心褒忠義民廟的忠義精神背景,藉以展現客家族群重視文化傳承的族群特色。_otouching_69_17_86_公共藝術-石筆
漳州/建築式樣/-南靖-文廟-武廟-明清歷史古街(香港街、台灣街、文武牌坊)-裕昌樓-塔下村-德遠堂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WBuHpZ
-------------------------------------------------------------------------------------
新竹市鄭用錫的鄭氏家廟,石筆剩下基座,石筆遺失
-----------------------------------------------------------------------------------------
竹北市 林家問禮堂,石筆基座已拆除,石筆遺失,2010年左右基座還在
--------------------------------------------------------------------------------------
-----------------------------------------------------------------------------------------------------
----------------------------------------------------------------------------------------------------
竹北市文化中心前旗桿
-----------------------------
景點列表 » 公共藝術-石筆
03-5510201#803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一四六號
深度介紹
作品名稱/石筆
規劃/C.Team
設計製作/劉育、邱萬興
作品材質/銅、青斗石
創作概念/在傳統客家文化中,有族人科舉揚名,考中秀才以上的功名時,都會在祠堂豎立石筆一對。依秀才、舉人、進士等級別的高低或文武科目的不同,石筆的式樣皆有其特色。此對石筆採用蟠龍浮雕裝飾筆身,頂端以毛筆、祥獅之造型代表文、武石筆,基座以祥禽瑞獸之圖騰以及忠義故事作為雕飾題材,文筆以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人愛國精神為題,武筆以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旨,並加入客家人信仰中心褒忠義民廟的忠義精神背景,藉以展現客家族群重視文化傳承的族群特色。
-----------------------------
【景點】新竹縣文化局前的公共藝術-文武石筆 資料來源:
文武筆上端的比較
文武筆上端的比較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蔡聰挺報導】
中國古代是一個封建的社會,一位平民想要出頭天,文官必須經過十年寒窗苦讀,武官也要從小開始習武,然後通過層層的考試,由院試、鄉試、會試而殿試,取得各次考試合格之後,再向上一階努力,因而有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稱謂。也因為每一階都不是很容易就可以通過,所以愈高階所得到的榮譽也就愈尊貴,特別是由皇帝親點的狀元。
也因為取得不易,而且殿試都要遠赴京城,在交通不便的當時,要到府城或京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苦讀出身的學子,是一趟很艱難的行程,因此也就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發生,成為京劇的題材。也就有榮歸故里之說。為了表示中試者的身份,考中舉人以上就會有立旗桿的舉動,讓經過的民眾,知道這一個家族出了能人,但是為了方便旗杆的固定,會在地面先立一個基座,加上高出台面的夾杆石,然後旗杆固定在夾杆石中。
另一種是將旗杆改為以石頭雕刻的石柱,雕工非常細膩,文官在石柱最上頭雕成毛筆的樣子,而武官者雕成獅子,在基座四周所雕刻的內容也有差異,文官採用孝、節方面的故事內容,以及麒麟、鶴方面的動物。武官採用忠、義方面的故事,以及獅、虎方面較威猛的動物。到新竹縣文化局美術館時,注意一下那兩支高高的石筆。(攝影/蔡聰挺)
--------------------------------------------------------------------
立石筆,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習俗。在過去的年代里,各家族為振家聲,揚族望,規定凡中了舉,就可以在自己家庭的祠堂前豎立一對石筆,或叫石楣桿。這自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有力証明。
石筆鑲嵌在二塊石柱之間。底座由方形的基座和夾石組成,接駁處分別扣以漏斗形和鼓形的石匣。整條石筆由數節條石接駁而成,桿體上有彩雲繚繞的瑞獸祥鳥圖案浮雕和獲得功名者生平事跡簡介以及所獲功名的陰刻銘文,一方面用來顯耀家族的榮譽,另一方面用來激勵後人刻苦耐勞、發奮努力、成才立業。
客家人是漢民族的一個民系。客家先民為避戰亂,早在一千多年前就開始不斷由中原向南遷徙,在閩粵贛交界山區這片貧瘠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後,客家先民在中原時的衣冠士族的榮耀早已褪盡,成為被列入『另冊』的客居他地的『客人』,他們的生存條件極為惡劣,除了要經受自然環境的嚴峻威脅外,還會與原居地的土著、畬族、瑤族發生爭斗,有時甚至也會與同是客家人的宗族與宗族之間發生衝突。不甘沉淪的客家人為了在逆境中崛起,憑借唯一可以炫耀的無形的文化功底,以耕讀傳家為本,走仕途發展之路,前赴後繼發奮攻讀。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用知識改變命運,博取功名入仕為宦成為他們勤學苦讀的精神動力。當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獲得了的功名後,他們尤其看重這些從貧寒中發憤努力獲得的榮譽,一方面用石筆這個立體的記憶彰顯身份,另一方面用石筆啟迪鼓舞後人去摘取更加耀眼的光環。
一支支衝天入雲的石筆,裝點在青山綠水間的客家村落中,構成了一幅幅獨特的人文景觀美景,它是客家人文風鼎盛的佐証。平地拔起、高聳入雲的石筆,仿佛是在將藍天當紙,蘸彩雲為墨,抒寫著一幅幅壯麗的畫卷,它充分展示出客家人的那種高貴的精神和衝天的銳氣。
---------------------------------------------------------
---------------------------------------------------------------------------
文昌石筆
表面上看上去像似蠟燭,不過實際上是一支毛筆,飽滿還帶點尖的筆頭,就像是帶有濃厚書卷味的讀書人所用的毛筆,和一般人所用的感覺有所不同,不過石筆也有象徵「上進」的意思。
--------------
一個涼風徐徐的午後, 懷著一股朝聖的謙卑心態, 沿著國道三號南下龍潭, 為的就是一睹久聞目前全臺保存最大也最完整的「敬字亭」古蹟。下了龍潭交流道, 不消多加繞道就能遇到橫亙幹線上以古蹟為名的「聖亭路」, 那座落大馬路旁明顯區塊實很難不一眼就將其映入眼簾。
-----------------------------------------------------------------
鄭崇和墓位在臺灣苗栗縣後龍鎮,是清代臺灣文人鄭崇和之墓,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年),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被指定為古蹟。由於墓前有石望柱,當地居民稱為「旗杆墓」。[2][1]
目錄 [隱藏]
1 沿革
2 建築特色
3 參見
4 參考來源
沿革[編輯]
此墓由鄭崇和之子鄭用錫所築,同治六年(1867年)由孫子重修時將夫妻合葬於吉穴。被指定為古蹟後,於民國八十五年(1996年)開始重修,完工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6月。[2]
建築特色[編輯]
鄭崇和墓為三曲手古墓,曲手立柱上有石印、石筆、石獅,前面則立有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一對。石筆望柱上有雲南鹽法道姻再姪王朝綱所題之字,寫著「恩受榮封更享枌榆俎豆,慶餘積善已看蘭桂科名」。[2]
而在墓前的墓道碑則寫著:「皇清 覃恩誥贈奉政大夫禮部員外郎 晉贈通奉大夫奉 旨入祀鄉賢祠詒菴鄭先生暨 德配 覃恩誥封太宜人 晉贈夫人恭懿陳夫人神道」。[2]
至於墓碑則書:「同治丁卯子月,皇清誥贈通奉大夫,顯祖考祀鄉賢祠鄭瓜、二品夫人,顯祖妣鄭門陳太夫人合葬佳城,四大房孫如椿、如梁、如雲、如蘭等仝立」。[2]
-------------------
鄭崇和墓的石筆
鄭崇和墓位於昔日後龍竹圍子山,即今天的苗栗縣後龍鎮臺六號與臺一號省道交叉口上,始建於道光七年(1827年),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鄭崇和名合,字其德,號貽菴,生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卒於道光七年(1827年),享年七十二歲。竹塹鄭氏祖籍福建漳州府漳浦縣,康熙年間始祖鄭懷仁遷入金門(浯江),乾隆四十年(1775年),三世長子鄭國周率四弟國唐、五弟國慶及國唐長子崇和來臺,定居竹塹後龍的溪洲。鄭崇和九歲喪母,少時好讀書,但屢試不第,後來捐為監生。他來臺後先在後龍教書,後遷至竹塹,因有不少富家子弟前來就學,而累積了一些資財,同時也從事土地的開墾,所以鄭家很快的成為竹塹地區的富有家族。鄭崇和的行為十分符合儒家的理想類型,貧困時不肯以刀筆營生,富有之後生活儉約,敬惜字紙,不口角傷人,對親族尤其恩義備至。在公共事務方面,他扮演著地方領導人的角色。嘉慶十年(1805年)海盜蔡牽侵犯淡水廳地區,他募勇防守後龍。嘉慶二十年(1815年)發生飢荒,崇和發粟平價。二十五年(1820年)瘟疫流行,他又施藥濟助,全活不少人命,對死者則捐棺助葬。道光四年(1824年),大吏運米糧赴天津,他率先響應。此外,鄭崇和也曾在竹塹設隘防番,並且勸息閩粵械鬥。由於功在鄉梓,道光七年(1827年)去世後即入祀鄉賢祠鄭崇和娶中港人陳氏素為妻,先是收養大哥長子鄭用鍾,後生三子,即鄭用錫、鄭用錦、鄭用銛。陳氏卒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原葬於寶斗仁山,同治六年(1867年)移葬與鄭崇和同穴。鄭崇和的四個兒子均各有成就,鄭用鍾雖然沒有功名,但以經營實業著稱。鄭用錦是秀才,鄭用銛則是歲貢生。而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子鄭用錫,他是道光三年(1823年)進士,官至禮部員外郎,晚年興築著名的北郭園以自娛。用錫卒後入祀鄉賢祠,誥授中憲大夫晉封通奉大夫,同時父以子貴,鄭崇和也誥贈通奉大夫。鄭崇和墓是清制的官墓,佔地3,453平方公尺,路旁有神道碑一方,規模宏大,構造完整,氣勢僅次於王得祿墓。墓依從二品例,有石人、石馬、石羊、石虎及石望柱各一對,雕工精細、栩栩如生。墓塚前立觀音兜形墓碑一方,為同治六年重修時所立,碑文為:「皇清誥贈通奉大夫顯祖考祀鄉賢祠鄭公二品夫人顯祖妣鄭門陳太夫人合葬佳城」,橫額為「浯江」。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KA09602000159&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iscancel=true&siteId=101
------------------------------------------------------------------------
筆者最近發現一個問題
那就是位於後協代天府廟埕前古石碑旁那隻[石筆],所有的地方耆老,對它的印象都是石頭廟時期卻有了,只是一直倒在路邊,原本有一對,但是其中一隻斷成二截,下半截失踪找不到了,所以無法找到其正確來源出處及其年代。因此筆者找了很多跟[石筆]有關的資料,其外形經比對後發現其並非是神明專用之石刻物品,石筆上之文字屬於類似對聯,現存石筆上面寫的是如下:
音玉 紫泥雲煥用酬佐政之勞
經筆者搜查此一句詞的相關記載曾出現在現今於大陸琴江賴氏家譜中,其家譜顯示賴氏家族乃是周武王至今的古老家族,世代為官者眾多,於清時期獲得多任皇帝的嘉獎誥敕聖旨,其中一篇誥敕聖旨內有提到此句,如下:
奉天承運
皇帝制曰[u1] 墨綬風清聿重貳藩之選紫泥云煥用酬左政之勞爾河南歸德府商虞通判[u2] 加運同銜賴安贊理名疆輔宣雅化轆連五馬展驥足於康莊綸綰半通被寵章於策府 茲以覃恩授爾為朝議大夫[u3] 錫之誥命於戲官因人重當思別駕之榮土與民親尚奏分符之績 制曰良臣宣力於外效厥勤勞賢媛襄職於中膺茲寵錫爾河南歸德府商虞通判加 運同銜賴安之妻李氏終溫且惠既靜而專纂縞從夫克贊素絲之節頻繁主饋爰流彤管之輝茲以覃恩贈爾為恭人於戲敬爾有官著肅雍而并美職思其內垂淑慎之遺徽 河南歸德府商虞通判 誥命道光叁拾年三月初貳日 之寶 加運同銜賴安本身妻室
另外於現今大陸宿松石氏家譜中亦有此相關記載,其家譜顯示石氏家族於明清時期皆有先人任官職,並多次獲明朝與清朝數任皇帝的嘉獎誥敕聖旨,其中一篇敕聖旨內有提到此句,如下:
奉天承運
皇帝制曰:墨綬風清聿重貳藩之選,紫泥云煥,用酬左政之勞。爾直隸候补通判加三级石飛熊,贊理名疆,輔宣雅化。轆連五馬,展驥足於康莊,綸綰半通,被寵章於策府。兹以爾克 王事,授爾為朝議大夫,錫之誥命。于戲!官因人重,當思别駕之榮;職與民親,尚奏分符之績。
制曰:良臣宣力於外,效勤厥勞,賢媛襄職於巾,膺兹寵錫。爾直隸候补通判加三级石飛熊之妻王氏,终温且惠,既静而專,纂縞從夫,克贊素絲立節,頻繁主饋,爰流彤管之輝。兹以爾克夫襄王事,贈爾為恭人[u4] 。於戲!敬爾有官著,肅雍而并美,職思其内垂,淑慎之遺徽。
敕命(2)
嘉慶10年12月13日 之寶
筆者目前只找到跟該句詞有關聯的紀錄,各位發現沒此兩篇的誥敕內容大同小異,其受封官品同為議事大夫,其夫人之受封同為恭人。因此筆者在想此石筆及筆上之詞,是否可推測乃為清朝皇帝誥敕的?是封給誰???
還有清時期台灣南部(現今岡山附近),有無官職顯赫又被加封晋爵的官??還是只是當時的一般百姓亂引用自行打造的??
還有紫泥的用途,有在《漢舊儀》說到:「帝六璽,皆白玉螭虎劍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璽……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布囊,白素裏」,後代寫這樣的文書,多少都會引用這樣的典故;而墨綬也是種皇帝的文書(不過是不按照官員升降的程序就是:例如斜封墨勒之官)。(※感謝筱駱的提供資料)
另外筆者查到石筆有幾種名稱
一種稱為石龍旗[u5]
石龍旗是用來彰顯家族人才顯赫的標誌與象征
屬於有族人考上進士後
才能請人製作並豎立於廟前的一種石柱旗杆
http://tw.myblog.yahoo.com/kelly-home/article?mid=274
↑此網頁內有石龍旗杆的照片
另一種稱為石望柱或神道柱[u6]
是清代有一定官品之官員死後
其家人可在其前豎立用以表彰其在世功勞
以流傳予後人景仰
http://blog.xuite.net/andy8/camera/14521391
(↑苗栗二級古蹟鄭崇和之墓)
http://www.cpmah.org.tw/2000/c2008/public_html/tombs/to-1/feature/feature.htm
(↑新竹鄭用錫墓)※鄭崇和與鄭用鍚乃父子檔
http://blog.xuite.net/fdchen/building/33612754
(↑嘉義市 葉邨 墓 )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3704
(↑墓道石雕)
http://blog.sina.com.tw/a1823145/article.php?pbgid=5568&entryid=573704
(↑金門蔡希旦墓)
http://tw.myblog.yahoo.com/longhuy_200745/article?mid=6589&prev=6590&l=f&fid=108
(↑彰化和美-平洋龍-乾隆古墳-六品夫人)
後協代天府的石筆從其造型看起來
比較像是石望柱的一種
但是因為其出處及其年代均不明
因此筆者特上PO此文
如有人對此有深入研究拜託懇請告知後協代天府管委會
讓此一物品的意義能清楚流傳下去感謝~
[u1]一般明清聖旨的開頭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和‘奉天承運,皇帝制曰’。二者的區別在于,“詔曰”是由翰林院撰擬,內閣大學士奏定後,由皇帝欽定的庶吉士 書法大家來書寫,最後鈐皇帝玉璽。而“制曰”則是由皇帝對于他所器重的受旨人或重要事件而親手書寫。開頭稱“制曰”,必定是聖旨中的珍品
[u2]通判
官名。宋為加強控制地方而置於各州、府,輔佐知州或知府處理政務,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等州府公事,須通判連署方能生效,並有監察官吏之權,號稱「監州」。明、清各府置通判,分掌糧運、水利、屯田、牧馬、江海防務等事。清各州另有州判,分掌糧務、水利、防海、管河等事。
[u3]朝議大夫
文散官名。隋文帝始置。煬帝時罷。唐為正五品下,文官第十一階。宋元豐改制用以代太常卿、少卿及左、右司郎中,後定為第十五階。明從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議大夫。清從四品概授朝議大夫。
[u4]恭人
婦女封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定,用以封贈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高於宜人而低於令人。元為六品,明、清為四品官之妻封號。明清如封贈四品官之母或祖母稱太恭人。清並封贈宗室奉恩將軍妻為恭人。
[u5]石龍旗是用來顯耀其家族人才顯赫的標志,是客家人族表的象征。在我國科舉盛行的時代,若本家族的子弟考上「進士」者,族人便籌資支持,請石匠精選石料,給予制作石龍旗杆,豎在自家宗祠廟前,並在旗杆上刻有中舉者的姓名、科次、功名、業績、生平、官銜、品位、年代等。同時還雕有各種圖騰圖案,如龍、鳳、禽、獸之類的裝飾圖。石龍旗雕鑿成后,豎立於家廟前,以示顯耀銘念。到了清代,客家宗族又立有族規,凡考上秀才、舉人者,亦以「石龍旗」豎之銘念。為與中進士者略有所別,主要依功名高下,品位大小及文武科名之分,來決定石龍旗杆的長短,以長者為上。另外,旗杆的底座式樣的雕飾圖案亦有一定的區別,一般中秀才、舉人、進士的底座有四角、六角、八用形之分,以示科舉的名次。隻要人們從石龍旗的長短及底座和裝飾圖案的區別,即可知其功名及品位的大小。
[u6]依清朝大清會典規定,為官者可在其外呈上安置石象生,兩兩成對,所謂的石象生即用石材雕刻人物、動物、望柱,大清會典指出,一、二品官員可設置石人、石馬、石羊、石虎、石望柱,三品以下則無石人四品官少了石人、石羊各一對;五品官則少了石人、石虎各一對,六品官則不准設置。
---------------------------------------------------------------
在綠樹掩映的客家村落中,靜穆的祠堂前,我曾經看到過一支又一支的石筆,高達八九丈,從平地拔起,直沖雲天,我大為驚歎!頓時,腦海中蹦出一個詞語“一柱擎天”。這石筆是何等奇特,何等氣派!它象徵著什麼,意味著什麼?它引發我想,我問,我思……我試圖回答。
我瞭解到立石筆,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習俗。在過去的年代裏,各家族為振家聲,揚族望,規定凡中了舉,就可以在自己家族的祠堂前豎立一對石筆,或叫石楣杆。石筆做工極為講究,透雕浮飾,“雙龍盤柱”“魚躍龍門”“蓮花卷雲”形態活現,出神入化,這自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有力證明。
為什麼客家人要用石筆來表彰子弟呢?翻開客家的遷徙史,我們發現在“永嘉之亂”中,南遷的大多是名門望族,一個有著老子、孔子、墨子這樣偉大過去的民族,他們怎能不看重先祖的名聲,怎能不看重他們功名?然而淪落天涯,逼進崇山峻嶺之中,既無門閥可依,又沒有象在中原時那樣好的學習條件,同時,客家人應試和錄取,還受到土著人的排擠、限制,要獲取功名談何容易!唯有“頭懸樑,錐刺股”發憤攻讀,得有真才實學,才能金榜題名,才能出人頭地。這一來,功名的獲取則為客家人加倍地看重,立石筆以顯身,並勉勵後來者,便成為世世代代相傳的習俗。表彰的形式有多樣,為什麼單單選用石筆呢?筆,是文人的武器,是錦繡文章,是科舉應試的象徵,是晉升的階梯,客家先民崇尚文化教育,將石筆作為首選再自然不過。當然遠不止這一點理由,它使人想到更多,實際上它也蘊含著許多。
仰視石筆之尖頂,我還想到從山頂洞人磨制出骨針以來,針尖就開始充當人類文明的先鋒。針尖,它以犀利的鋒芒為人們引線,使人類結束了裸體式的動物生活,後來又把一項又一項的科學文明引進人類生活的領域,為人類文明生活的繼續飛躍尋覓著新的觸發點。在大千世界,尖兒,是生物的生長點,是生物探索空間、爭奪空間、與外界物質同化、結合的先鋒。試想,沒有樹尖的向上攀舉,樹木何以長大成材,沒有筍尖的破土,翠竹何以秀拔淩霄。其實,人類――這萬物之靈,也是靠自己的“針尖”開路挺進。
客家先民正是有著這種“針尖”的品格,一反“中庸之道”和“清靜無為”的哲學思想,一掃“樂於守拙、崇高穩妥”的保守心理和消沉之暮氣,以“敢為天下先”的膽識,勇於進取的氣魄,尋找生機,開創大業。石筆所表現的不正是千年遷徙,萬裏長旋中淬煉出來的“特立卓行”的客家精神嗎?
有人針貶“石筆文化”太重功名,太出風頭,太爭強好勝……一句話,客家人何必太冒尖。不冒尖行嗎?不冒尖就沒有創造性,沒有進取心,沒有活力,沒有突破。客家先民逃亡異地,拋落地層,沒有任何外援和依靠,也絕不奢望外援與依靠,要創造新的家園,全靠自己,來不得絲毫的猶豫與躊躇,更不能有半點的畏懼與退縮,別無選擇,惟有一往無前,倒退便是懸崖峭壁,便是粉身碎骨。
冒尖是逼出來的,不是“何必”而是“必須”。那種何必冒尖的論調,何異於禁固筍尖之出土,芽尖之萌發,生物之進化,人類之前進,那與主張人類棄冠卸甲,裸體攀爬,重過樹上的猢猻生涯有什麼區別?客家人如若沒有這種石筆的冒尖精神,何以在夷蠻之地開墾出一方沃土,種出了嘉禾茂卉;何以遠涉重洋,海外開埠;何以人文蔚起,才人代出;何以每每在歷史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勇赴國難,義無反顧;何以有龔自珍、魏源等啟蒙思想家發出“更法”、“變古”的春雷;何以有被稱為“客家人革命”――太平天國的沖天一嘯;何以有客家後裔孫中山,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共和朝霞澎湃的黎明……
在莽莽蒼蒼的山裏中,石筆直指蒼穹,這正是客家人敢於征服自然的象徵,敢於挺立在人類向文明進軍的前端的標誌;這正是客家人寧折不彎的偉岸形象。徜徉在石筆群中,俯瞰阡陌交錯的田野,遠眺蜿蜒連綿的群山,我似乎看見精神上永葆著強者姿態的客家人,一千年尋夢,一千年拼搏,沒有長歌浩漢,沒有徘徊悲愴,用一雙雙青銅般堅執的手臂,托起一個新鮮的太陽,用濃默重彩,繪出客家人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作者:陳留弟
--------------------------------------------------------------------------
石筆、旗竿非客家地區獨有(高雄大寮鄉義仁村)
--------------------------------------------------------------------------------
旗桿設置的位置與外觀
-------------------------------------------------------------
【淡水】探訪淡水神社遺跡:忠烈祠→行忠堂 @ TR Travels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QM6Ypr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