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西門街通--衡陽路54、56、58號--急公好義 石坊街+請把北埔急公好義坊豎起來!─從聖旨石找到談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m44Q9Q
拍攝菊元文物時,團隊意外發現菊元百貨店商品券,上面記載著「一金五圓也,株式會社菊元商行」字樣,背面則是商品卷的使用方法,指出該卷不分時段皆可憑卷向店員兌換商品。不知道這是否就是台灣後來許多百貨禮券的前身呢?
台北西門街通--衡陽路54、56、58號--急公好義 石坊街+請把北埔急公好義坊豎起來!─從聖旨石找到談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m44Q9Q
拍攝菊元文物時,團隊意外發現菊元百貨店商品券,上面記載著「一金五圓也,株式會社菊元商行」字樣,背面則是商品卷的使用方法,指出該卷不分時段皆可憑卷向店員兌換商品。不知道這是否就是台灣後來許多百貨禮券的前身呢?
台灣第一部羅馬字印刷機+1875年巴克禮牧師將一生奉獻給臺灣,他相信這是上帝給他的使命+1875當時台灣社會遍佈文盲,能懂漢文的實在太少。巴克禮期待全台灣的人都能夠信仰上帝,為了能使福音生根於台灣,他積極推動白話字運動(亦即羅馬字拼音)。為配合白話字運動的推行,巴克禮特別構思籌劃設立專門印製白話字的出版部門,以方便印行白話字的教學教材。1919年6月,巴克禮因翻譯白話字新約聖經,而榮獲母校格拉斯哥大學頒發榮譽神學博士學位+巴克禮在台灣傳教一甲子,除了積極推動白話字教育外,最大的成就是建立台南神院。他擔任台南神院第一任校長(1876-1925)+巴克禮策劃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機關刊物《台灣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7月12日創刊,印出遠東地區第一份教會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也就是今日《台灣教會公報》的前身,這是台灣民間最早的報紙+廿六歲到台灣後,把一甲子歲 月奉獻於此,創設神學院、推行白話字、創辦府城教會報、重譯聖經、增補廈英大辭典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wo6u2d
---------------------------------------------------------
《太上感應篇》
26條善行和170條惡行,挖出人心最真實的一面;
沈光文(1612年10月18日—1688年8月8日),享年76歲,字文開,號斯菴或作斯庵,生於浙江鄞縣(今屬寧波市海曙區),陸九淵門人沈煥的後裔,布政使沈九疇族曾孫。南明時期的文人、政治人物;後半生因故流寓台灣,留下若干紀錄當時台灣風土民情的第一手資料,被譽為「海東文獻初祖」、「臺灣漢語古典文學之祖」,與張蒼水、徐孚遠並稱「東寧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