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散又名五石散,源於秦代而興於魏晉,唐代後逐漸不為人所服用,現今流傳方帖是由石鐘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藥合成的一種散劑,中醫界亦有傳五石散本是東漢末年用以治療瘧疾的藥物,然未獲普遍證實,其對瘧疾也沒有療效。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Oct 04 Tue 2016 19:35
中國嗑藥史之五石散/春藥/寒食散又名五石散與竹林七賢/由魏晉至唐,名士們趨之若鶩,整整五六百年而未有間斷,由東漢的張仲景發明的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中的《傷寒雜病論》
- Oct 04 Tue 2016 19:29
《東山攜姬》圖就是一幅描寫東晉名相謝安的人物畫。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 Oct 04 Tue 2016 17:42
家譜,或稱祖譜、族譜、譜牒、宗譜、家乘、世譜、世牒、支譜、房譜等,是家族裡記載本族世系和相關重要事蹟的書/完整的族譜,包括族規、族約、族產、譜系、傳記、族人著述以及人口遷徙、氏族繁衍等,有詳有略,可以彌補正史和方志之不足,故具較大史料價值。
- Oct 04 Tue 2016 17:13
選賢與能/唐代三省六部制/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官員選拔制度代替始於漢武帝時期的察舉制/寫譜牒,譜牒學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政府的官員選拔制度,用於代替始於漢武帝時期的察舉制。東漢延康元年(220年)曹魏建立前夕,由吏部尚書陳群提出。該制度在隋文帝時期由科舉制度取代。《三國志·魏志·陳群傳》:「文帝在東宮,深敬器焉,(中略)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為尚書。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歷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