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知識分子的精神是什麼?答案是-信史精神、君子美德、憂患意識、捨生取義,以及勇於擔當的社會責任感,古代的士,崛起於春秋戰國,因其思想的活力與積極的參政感而受到禮遇。歷史上的治國明君,皆禮賢下士。文化的權力與人格的高尚,使得古代知識分子抬頭挺胸。
春秋戰國魯襄公25年(公元前548年),齊國的大臣崔杼設計殺死了調戲其妻的國君齊莊公。齊國太史官直書:「崔杼弒其君。」崔杼怒殺史官。太史弟執筆再寫:「崔杼弒其君。」弟又被殺。史官的二弟同樣秉筆實錄,崔杼只好作罷。同時,遠在外地的南史氏聞訊帶著竹簡趕赴齊國,準備再次記錄史實。誓死捍衛真實的壯烈,鑄就了寶貴的文化和道德遺產。秉筆直書,成就了真、信、誠,百世流芳。 https://bit.ly/2IFp0KL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Apr 17 Wed 2019 22:07
「崔杼弒其君」崔杼怒殺史官/傳統知識分子的精神是什麼?答案是-信史精神、君子美德、憂患意識、捨生取義,以及勇於擔當的社會責任感,古代的士,崛起於春秋戰國,因其思想的活力與積極的參政感而受到禮遇。歷史上的治國明君,皆禮賢下士。文化的權力與人格的高尚,使得古代知識分子抬頭挺胸。
- Apr 16 Tue 2019 21:50
退避三舍/姬姓(重耳姓姬)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後代/晉文公有過「辟君三舍」「退避三舍 」,比喻遇到實力很強的對手,為了避免正面衝突折損太多,乃主動讓步,不與人爭,原語源自《左傳》「辟君三舍」。後來也喻指主動讓步不與人爭之意/「三舍」是什麼意思呢?退避三舍的「舍」是古代的距離單位,古代以三十里為一舍,三舍則為九十里。退避三舍原為在戰場上兩方交兵時退兵九十里
退避三舍/姬姓(重耳姓姬)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後代/晉文公有過「辟君三舍」「退避三舍 」,比喻遇到實力很強的對手,為了避免正面衝突折損太多,乃主動讓步,不與人爭,原語源自《左傳》「辟君三舍」。後來也喻指主動讓步不與人爭之意/「三舍」是什麼意思呢?退避三舍的「舍」是古代的距離單位,古代以三十里為一舍,三舍則為九十里。退避三舍原為在戰場上兩方交兵時退兵九十里。
- Apr 16 Tue 2019 21:44
算命DIY/「六十花甲子納音五行關係表」/《煙波釣叟歌》姜太公刪成七十二/以太乙數而推天運吉凶,以六壬而推人事吉凶,以奇門而推地方吉凶,以年月日時而推人一生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