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卷,又稱宣卷,是中國的宗教說唱文學,最早出現於十六世紀的明代。由宣唱者宣唱、朗誦或演出,常在尼庵、寺院,或信徒家中舉行。或有中場時間,讓觀眾休息吃點心。宣卷至今仍流行於江、浙、河西[1]一帶。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May 23 Sat 2020 22:32
寶卷本為佛教世俗化的產物正統的佛教僧團和文人居士均不承認宣卷是佛教的宗教活動-寶卷,又稱宣卷,是中國的宗教說唱文學,最早出現於十六世紀的明代。由宣唱者宣唱、朗誦或演出,常在尼庵、寺院,或信徒家中舉行。或有中場時間,讓觀眾休息吃點心。宣卷至今仍流行於江、浙、河西一帶。寶卷淵源於唐代佛教的俗講。做為佛教悟俗化眾的說唱形式,其形成在宋元時期,“寶卷”之名出現於元代。明代前期是佛教寶卷發展時期
- May 22 Fri 2020 20:20
制誥之寶/敕命之寶/避邪印章
清朝仿明制,大量製作帝王用璽以沖淡無傳國玉璽之虛。清朝玉璽使用滿漢雙文篆書樣,左滿文,右漢文。清共制二十五方玉璽稱清二十五寶。二十五寶平時密藏於紫禁城交泰殿的寶盝中,一寶一盝。寶盝為兩重,皆木質,製作精美。寶盝置木几上,外罩繡龍紋的黃緞罩,分列於御座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