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時光走廊》日據臺灣擠在東京小旅社通舖的原住民頭目家族 - umedia 優傳媒 https://bit.ly/4cOPUMp

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

中華民國時光走廊》日據臺灣擠在東京小旅社通舖的原住民頭目家族 - umedia 優傳媒 https://bit.ly/4cOPUMp


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 https://bit.ly/4ixMBdC

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

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 https://bit.ly/4ixMBdC


在東京砲兵工廠分配水壺的原住民 https://bit.ly/4jmPj7b

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


1911年臺灣原住民領袖參觀日本丹後軍艦

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


賴祥蔚/你讀的歷史正確嗎?台灣原住民推翻日本史觀 | 雲論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4jLhM6h

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


英國愛丁堡大學日前將校內收藏的四件頭顱遺骨,返還給台灣原住民牡丹社排灣族人。特地從台灣飛往蘇格蘭的部落族人、政府單位與專家學者等,於11月6日完成相關工作返抵台灣。這幾位「流浪在外」近150年的牡丹社先人,終於能夠「回自己的家」。
這起頭顱遺骨返還事件,除了創下國際上的歸還首例外,在台灣牡丹社事件將屆150週年前夕「回家」,更讓事件本身別具意義。
牡丹社先人遺骨為何漂流在外近150年?
前往愛丁堡大學迎回先人遺骨的排灣族族人來自台灣屏東縣牡丹鄉, 四件頭顱遺骨主人是距今近150年前,在牡丹社事件中亡故的族人。
1874年,日軍以琉球船民因船難漂流至「牡丹社」(Botan,今屏東縣牡丹鄉)境內遭台灣原住民殺害為由,出兵攻打台灣。日軍從屏東地區登陸,討伐包含牡丹社在內的原住民社群,與原住民發生激烈的戰爭。根據記載,排灣族人據石門天險,以槍枝、石塊抵禦日軍攻勢。牡丹社包含牡丹社頭目aruqu(阿祿古)父子在內,有多名原住民勇士在「石門之役」中奮戰而亡。
石門古戰場
「石門之役」發生地石門古戰場,是牡丹社及高士佛社人抵禦日軍入侵之處,石門古戰場中的石門峽谷,由石門山及五重溪山夾峙而成的斷崖絕壁,狀似門戶,故稱為石門,其地勢險要,形成天然的隘口,故有「石門天險」之名,排灣語稱為 macacukes,有相互支撐之意,另外引申出抵禦外侮之意涵。石門古戰場於11月通過登錄屏東縣史蹟,成為台灣第七件法定史蹟文化資產。
之後,日軍展開另一波強力攻勢,進攻牡丹社及高士佛社並放火焚燒屋舍,原住民隨之遁入山林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然由於日軍登島後因水土不服接連病倒,戰力大傷,因此與原住民商談停火,結束這場爭戰。
根據牡丹鄉公所統整文獻記載,該場戰鬥中,日軍取下12個頭顱當作戰利品帶回日本,其中四個原住民頭顱遺骨輾轉被攜帶到英國,由美國海軍軍官取得後經二次轉手,最後四顆頭顱遺骨終於1907年交由時任愛丁堡大學校長、亦為解剖學家的威廉‧透納爵士(Sir William Turner)收藏、研究至今。
由於這場戰事涉及台灣原住民、琉球、中國及日本等多國,牡丹社事件是台灣西部以外、當時「番人」的活動居住範圍,從原本清廷認知的「化外之地」,從此捲入歷史洪流、進入帝國治理範圍的濫觴。
遺骨「返家之路」如何鋪建而成?
四位先人頭顱遺骨在漫長時間流落於異地, 150年後踏上返家的旅程起點,由學術研究開始。隨後官方接手委託研究,再由學者、原民會等機關合力與愛丁堡大學國際交涉。
從時間上來看,愛丁堡大學歸還牡丹社遺骨案例,最早可追溯自2019年,該年11月,醫師兼作家陳耀昌以「牡丹社原住民四具遺骨收藏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為題發表論文,隔年8月,成立「愛丁堡返還原住民遺骨計畫工作推動小組」。12月,原民會委託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胡川安進行調查研究,證實四具遺骨收藏在愛丁堡大學。
執行調查的學者胡川安在網媒「思想坦克」撰文指出,愛丁堡大學收集頭顱遺骨,最初被用來研究現在已不再被認可的「顱相學」。文章表示,顱相學理論在殖民時代的英國和歐洲其他地區曾大受歡迎,但也導致基於頭骨形狀和尺寸而發展出的種族主義的劣等理論。
2021年,原民會主委 Icyang Parod(夷將・拔路兒)於11月寫信給英國愛丁堡大學,正式提出訴求,希望秉持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第11、12、31條精神——即各國應與原住民族共同建立有效、公平透明的機制,原住民族有權要求包含遺骨在內的各種文物返還原籍;八個月後,2022年7月,愛丁堡副校長麥拉赫蘭(Gavin McLachlan)回信同意返還。
從學術研究發現,到成立工作小組推動返還計畫,再到由官方正式提出歸返要求,最終真正達成返還工作,整體時程約歷時四年之久。
Icyang Parod 認為:「這次遺骨返還的核心精神是尊重牡丹社群的傳統與意願,政府行政機關、博物館與學術界作為協助的角色」。牡丹社部落的真正意願,才是遺骨返還中最重要的精神。
其實,2020年之際,面對先人遺骨有意歸返,牡丹鄉長潘壯志曾言,對此心情「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期待的,是雖種種跡象顯示頭顱遺骨是牡丹社先人,但仍希望先驗 DNA,以免將日本戰士誤認為先祖。
愛丁堡大學解剖博物館內的頭顱遺骨。圖:University of Edinburgh
除了多方共同協力鋪建的返家之路,更具特殊意涵是,據報導,牡丹社族人(現今高士部落、牡丹部落等)的傳統領袖、靈媒與族人後代,以傳統祭儀方式,實踐現代意義的遺骨返還訴求。他們不僅身著傳統服飾前往愛丁堡,更透過傳統儀式、該族群與部落面對不同死亡方式的生命觀及喪葬文化,在接回遺骨過程與四位遺骨的亡靈進行溝通。
中央社報導指出,pulingaw(排灣族語中靈媒之意)蘇寶珠(Civur Malil)指出,四位先人因非自然死亡,擔心給族人帶來厄運,原先不願回鄉,最後是族人屢次勸說,回歸故土有助歷史記憶傳承,先人才應允。蘇寶珠提及,當族人一行人飛往英國時,「我們當時就強烈感受到,祖靈真的很想回家。」面對先人想找到自己身體的期待,蘇寶珠說,族人能做的,只有為每位先人手工縫製一套全新的傳統服飾,讓他們能夠「完整」回家。
近150年前的台灣與原住民族歷史如何再現?
牡丹社排灣族人跨國迎回先人遺骨,不僅是台灣原住民族遺骨歸還權利的重要指標意義,更是國際上遺骨返還「首例」。目前牡丹社四位先人頭顱遺骨暫時寄藏於南科考古館,族人後代表示期望能儘快找到先人後代。南科考古館回應,在族人意願為前提下,將協助進行 DNA 鑑定。
事實上,台灣原住民族歷史上因戰事、研究或種種理由,無視族人意願而遭「帶走」的先人遺骨不僅此件。而在返還之後,如何透過更細緻的諮商、取得共識,讓原住民族先人遺骨從「流落」到「歸返」的歷史正義,重新被社會認識理解;原住民族社群內部如何能作為主體參與其中,落實並形成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公平、透明」返還機制都是有待回答的問題。
而除原住民族的遺骨以外,其他包括各種「被離家」的各式博物館、研究機構藏品,例如傳統服飾、織品、祭儀或生活工具等文物,應當如何開啟該收藏單位與原屬部落的平等對話或合作機制也亟待探索。
雖然牡丹社事件頭顱遺骨返還可被視為成功前例,但其他尚未完成返還的案例,仍有待各方持續嘗試。在台灣,也曾出現現存於大學的藏品,重新舉行「結婚」儀式,由部落與台灣大學舉行傳統婚嫁儀式,將「祖靈柱」與大學典藏機構、部落與大學之間結為「親家」,以重建、確立對等關係,並同意繼續由大學保存典藏。
從牡丹社頭顱遺骨返還案例,可以作為重新反思殖民歷史、族群文化傳承、傳統知識保存與再現的起點,看見在當代實踐過程中充滿挑戰,卻也存在著各種「關係重建」的可能性
愛丁堡大學返還台灣原住民族頭骨,流落在外150年創國際首例|Whatsnew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https://bit.ly/3EES9VY

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


坎城影展大獎《大西洋》《達荷美:祖靈回家》一百多年前被奪走的 是我們的靈魂 26件達荷美皇家珍寶 一場跨越130年的流浪旅程 去殖民化運動於現代興起,亞洲、非洲各國開始透過外交與法律途徑,要求歐美知名博物館歸還原本屬於他們的文物,經過多年交涉後,法國終於同意在2021年將藏於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的26件文物歸還貝南,記錄這批文物返回非洲故土的過程,她讓死者與生人對話、讓文物神靈與物質世界互動,不僅泯滅了生死、精神與物質,更跨越現實和戲劇的界線,為這趟當代解殖思潮之旅-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轉型正義》原住民文化遭教會消滅-當地原住民過去遭虐及「文化《轉型正義》原住民文化遭教會消滅-當地原住民過去遭虐及「文化《轉型正義》原住民文化遭教會消滅-當地原住民過去遭虐及「文化

台灣原民遺骨漂泊海外150年 愛丁堡大學返還5日抵台  1874年日本以琉球漂民在台遇害為由,出兵台灣,與今天牡丹鄉所在位置的台灣原住民激烈戰鬥,日軍隨後取下超過10名原住民的頭顱作為戰利品,其中4具輾轉來到蘇格蘭,被收藏在愛丁堡大學。
2023/11/3 20:36(11/6 08:02 更新)台灣原民遺骨漂泊海外150年 愛丁堡大學返還5日抵台 | 文化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4g0yZGz
愛丁堡大學返還台灣原民遺骨,屏東縣牡丹鄉鄉長潘壯志(左)與愛丁堡大學校長麥拉赫蘭(右)簽署遺骨返還證書,原民會副主委鍾興華見證。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愛丁堡攝 112年11月3日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愛丁堡3日專電)愛丁堡大學今天舉行儀式,返還4具近150年前死於南台灣戰場的台灣原住民遺骨。遺骨從英國直接運抵台灣後,將暫存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直到與部落確認永久安放地點。這是台灣自海外迎回歷史遺骨首例。
愛丁堡大學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校方返還遺骨與文物已行之有年,並持續探索處理殖民歷史遺產的適當方式。此次返還台灣原民遺骨落實校方長久以來政策,也是與台灣跨國合作的里程碑。
原民會向中央社表示,遺骨4日與訪團一同自倫敦出發、直飛台灣,5日抵達桃園國際機場。
特派在現場/台灣原民遺骨返還 巫師揭儀式有淚有笑「祖靈很想回家」
1874年日本以琉球漂民在台遇害為由,出兵台灣,與今天牡丹鄉所在位置的台灣原住民激烈戰鬥,日軍隨後取下超過10名原住民的頭顱作為戰利品,其中4具輾轉來到蘇格蘭,被收藏在愛丁堡大學。
遺骨返還儀式今天在蘇格蘭最古老音樂廳之一、愛丁堡大學「聖則濟利亞廳」(St. Cecilia Hall)舉行,台灣方面出席的有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興華(Calivat.Gadu)、屏東縣牡丹鄉鄉長潘壯志及原民部落代表、駐英國代表謝武樵及代表處人員等。愛丁堡方面,則有市長艾爾德瑞吉(Robert Aldridge)、愛丁堡大學校長麥拉赫蘭(Gavin McLachlan)、解剖學主任吉陵瓦特(Tom Gillingwater)等。
返還儀式登場前,另有一場與祖靈溝通的傳統儀式,台、英雙方僅部分人員參與。
愛丁堡大學表示,據目前所知,校方所收藏的4具台灣原住民遺骨,他們生前參與攻擊琉球漂民行動的可能性不高。
校方指出,這4具頭顱原是日軍戰利品,戰事結束後被一名隨日軍出兵台灣、擔任軍事顧問的美國海軍軍官帶往日本。
接下來長達約30年期間,這4具遺骨陸續由住在日本橫濱的美國醫師、頭顱收集者艾德瑞吉(Stuart Eldridge),以及蘇格蘭解剖學家、在英屬印度加爾各答(Calcutta)籌設並擔任「印度博物館」(Indian Museum)首任館長的安德森(John Anderson)持有。
1907年,這幾具頭骨被交給時任愛丁堡大學校長、英國解剖學家透納(William Turner),就此存放於愛丁堡至今。
英國返還排灣族遺骨 原民會:原民歷史正義大突破
原民會率團訪英考察 迎回台灣原民遺骨創首例
圖為英國學者透納1907年發表的著作,其中編號19到21為來自台灣的頭骨,據信是牡丹社事件排灣族勇士的骨骸。(圖取自英國Wellcome Collection網站,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提供)
愛丁堡大學擁有的遺骨收藏無論就數量規模或歷史重要性而言,在全世界皆為數一數二,且以頭骨收藏為主。
吉陵瓦特指出,愛丁堡大學共有超過1700件頭骨收藏。
校方今天說明,多數頭骨收藏由透納蒐集取得;一如許多今天擁有解剖學相關收藏的英國大學院校,愛丁堡大學的頭骨藏品也來自前大英帝國殖民地或帝國時期的其他全球網絡。
人類頭骨藏品以往被用於解剖學、人類學,以及如今已被視為無可信度的顱相學(phrenology)研究。
愛丁堡大學指出,在殖民時代,顱相學在英國及歐洲其他地方十分流行,其對頭骨形狀、尺寸及其他結構特徵的研究為種族優劣理論提供說法。今天,愛丁堡大學的解剖學博物館將收藏用於基因學歷史以及人類飲食和遷徙活動等研究
愛丁堡大學指出,校方返還遺骨與文物已行之有年,同時也與世界各地不同社群合作,以善用相關收藏。
根據紀錄,愛丁堡大學首度返還遺骨或文物是在超過75年前,最近的一次則是在2019年,返還在1880年代英國殖民時期自今日的斯里蘭卡取得的9具頭骨。
愛丁堡大學表示,校方持續探索處理殖民歷史遺產的方式,同時探究複雜歷史對當代社會的影響。除了遺骨和文物返還,校方正採取一系列行動,檢視大學過去與跨大西洋奴隸貿易、殖民主義及其他種族相關活動與觀念的關聯。
吉陵瓦特說,今天的台灣原民遺骨返還儀式標誌愛丁堡大學與台灣社群跨國合作的頂點。
他強調,校方致力處理殖民歷史遺產,此次返還台灣原民遺骨落實校方長久以來的政策,也就是將被奪走的物件歸還其文化上的適切代表人。台灣原民遺骨漂泊海外150年 愛丁堡大學返還5日抵台 | 文化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4g0yZGz

《轉型正義》原住民文化遭教會消滅-當地原住民過去遭虐及「文化滅絕」/余光中沒資格被稱文人 「應納入轉型正義處理」-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原民轉型正義里程碑!英愛丁堡大學正式歸還排灣族勇士遺骨
原民會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原民會提供)
原民轉型正義里程碑!英愛丁堡大學正式歸還排灣族勇士遺骨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OWlPK
2023/11/04 05:44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原住民族委員會今日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該校正式歸還1870年代四具自牡丹戰亂地區遭日本軍人擅自取走後,輾轉流落至愛丁堡大學的祖先頭骨,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 Parod指出,這是台灣原住民族社會,要求國際返還祖先遺骨的首例,深具歷史意義。
原民會教文處副處長邱文隆Biung Takisvilainan解釋,愛丁堡大學所收藏的四具遺骨,當年由任職於日軍的美籍軍人取得後,輾轉交給出身愛丁堡的動物學家,該校校長William Turner1907年發表四具遺骨的研究,自此停留在學校解剖學科,進行保存至今。
夷將Icyang指出,基於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第十一、十二及第卅一條精神,原住民族有權將遺骨送回原籍,且各國應設法讓原住民族能夠取得國家持有的遺骨,並將其送回原籍。在此精神下,自己於前年十一月代表族人,致信向愛丁堡大學校方正式提出返還要求。去年七月愛丁堡大學透過外交部駐英國台北代表處愛丁堡辦事處轉達,同意返還遺骨
夷將Icyang表示,希望遺骨返還的過程,以及傳統祭儀的進行,部落族人及社群集體能夠從中得到撫慰,自傷痛與失落中療癒,這也顯示學術機構、博物館間基於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精神,透過反省歷史不正義,進一步共同合作,扭轉殖民遺緒及其複雜歷史對當代的影響,以實際的歸還行動,促成人類社會更重視原住民族的人權。
今天由該校副校長Gavin McLachlan代表簽署返還文件並正式移交,我方則由原民會副主委鍾興華Calivat.Gadu、牡丹鄉長潘壯志代表部落接受返還。四具遺骨後續將於本月6日暫時安置於台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等候牡丹鄉各部落研商後續安置的措施。
夷將Icyang強調,原住民族要求返還遺骸的權利,是明載於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條文,盼透過遺骸及文物的歸還議題,提醒國際社會共同關注、尊重並落實原住民族的倫理價值及文化權利。
原民會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該校正式歸還四具自牡丹戰亂地區遭日本軍人擅自取走,流落至愛丁堡大學的祖先頭骨。(原民會提供)
原民會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該校正式歸還1870年代四具自牡丹戰亂地區遭日本軍人擅自取走後,流落至愛丁堡大學的祖先頭骨。(原民會提供)
原民會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
原民轉型正義里程碑!英愛丁堡大學正式歸還排灣族勇士遺骨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OWlPK

《轉型正義》原住民文化遭教會消滅-當地原住民過去遭虐及「文化《轉型正義》原住民文化遭教會消滅-當地原住民過去遭虐及「文化《轉型正義》原住民文化遭教會消滅-當地原住民過去遭虐及「文化《轉型正義》原住民文化遭教會消滅-當地原住民過去遭虐及「文化

 


「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35 年到 1958 年/澳洲黑歷史原住民被拐到動物園展覽/在澳洲昆士蘭北部棕櫚島(Palm Island)的原住民,有至少20族、3.5萬人在1800年代被抓到俗稱人肉動物園「展覽」,一直到1940年代都還能在歐美動物園或馬戲團看到他們身影-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https://bit.ly/3YfYca9

「原住民觀光」/1835年起直到1958年人類動物園(人類學博覽會)還存在+19世紀初至20世紀中,有14億人曾「享受」並「支持」這種人類動物園。「人類動物園」的現象在1870年於許多歐洲重要城市如漢堡、米蘭、巴黎和倫敦開始盛行/1903年日本殖民下的朝鮮時代, 大阪一場展覽震撼各地。會場展出日本北方原住民阿伊努族、琉球民族,台灣人以及兩名朝鮮女性,讓日本當地民眾「參觀欣賞」。-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https://bit.ly/2NFLKvh

台灣原住民女性勝利!NHK逆轉敗訴判賠+裁判長認定NHK「使用侮辱的表現形式,已經傷及女性的社會評價」,命令NHK賠償每位台灣原住民女性日幣1百萬円(約合新台幣29萬元)+內容描述日本在1910年將台灣原住民帶到英國博覽會作為「人類動物園」(日語:人間動物 園)讓人觀賞-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https://bit.ly/42LkYYP


到東京的泰雅族頭目觀光團/「人類動物園」「種族博覽會」 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