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轉型正義里程碑!英愛丁堡大學正式歸還排灣族勇士遺骨
原民會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原民會提供)
原民轉型正義里程碑!英愛丁堡大學正式歸還排灣族勇士遺骨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OWlPK
2023/11/04 05:44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原住民族委員會今日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該校正式歸還1870年代四具自牡丹戰亂地區遭日本軍人擅自取走後,輾轉流落至愛丁堡大學的祖先頭骨,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 Parod指出,這是台灣原住民族社會,要求國際返還祖先遺骨的首例,深具歷史意義。
原民會教文處副處長邱文隆Biung Takisvilainan解釋,愛丁堡大學所收藏的四具遺骨,當年由任職於日軍的美籍軍人取得後,輾轉交給出身愛丁堡的動物學家,該校校長William Turner1907年發表四具遺骨的研究,自此停留在學校解剖學科,進行保存至今。
夷將Icyang指出,基於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第十一、十二及第卅一條精神,原住民族有權將遺骨送回原籍,且各國應設法讓原住民族能夠取得國家持有的遺骨,並將其送回原籍。在此精神下,自己於前年十一月代表族人,致信向愛丁堡大學校方正式提出返還要求。去年七月愛丁堡大學透過外交部駐英國台北代表處愛丁堡辦事處轉達,同意返還遺骨。
夷將Icyang表示,希望遺骨返還的過程,以及傳統祭儀的進行,部落族人及社群集體能夠從中得到撫慰,自傷痛與失落中療癒,這也顯示學術機構、博物館間基於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精神,透過反省歷史不正義,進一步共同合作,扭轉殖民遺緒及其複雜歷史對當代的影響,以實際的歸還行動,促成人類社會更重視原住民族的人權。
今天由該校副校長Gavin McLachlan代表簽署返還文件並正式移交,我方則由原民會副主委鍾興華Calivat.Gadu、牡丹鄉長潘壯志代表部落接受返還。四具遺骨後續將於本月6日暫時安置於台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等候牡丹鄉各部落研商後續安置的措施。
夷將Icyang強調,原住民族要求返還遺骸的權利,是明載於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條文,盼透過遺骸及文物的歸還議題,提醒國際社會共同關注、尊重並落實原住民族的倫理價值及文化權利。
原民會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該校正式歸還四具自牡丹戰亂地區遭日本軍人擅自取走,流落至愛丁堡大學的祖先頭骨。(原民會提供)
原民會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該校正式歸還1870年代四具自牡丹戰亂地區遭日本軍人擅自取走後,流落至愛丁堡大學的祖先頭骨。(原民會提供)
原民會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
原民轉型正義里程碑!英愛丁堡大學正式歸還排灣族勇士遺骨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OWlPK
民進黨立委范雲、管碧玲、劉世芳、賴品妤等人今日在立法院召開「台灣轉型正義再來該如何」公聽會,與會專家學者當場直言,民進黨執政後,考量選票會比價值重要,沒有真心誠意在推動轉型正義,對台灣轉型正義前景感到悲觀。(記者陳鈺馥攝)
對台灣轉型正義前景悲觀 學者:政府考量選票沒真心在做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JFuPVq
2022/03/15 16:53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行政院促轉會今年5月結束,民進黨立委范雲今日在立法院召開「台灣轉型正義再來該如何」公聽會。與會專家學者直言,民進黨執政後,考量選票會比價值重要,沒有真心誠意在推動轉型正義,對台灣轉型正義前景感到悲觀。以中正紀念堂轉型為例,因涉及政治及社會成本太大,至今都推動不了,這件事只有總統拍板定案才有可能,光靠促轉會、文化部不可能推動。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中研院人社中心副研究員陳嘉銘表示,台灣的轉型正義應該有總體目標,形塑台灣民主文化、促進族群相互理解、共同營造共生民主社會,在追求某些單一的正義之中,例如監控檔案的公開,常常會忘記總體目標。
陳嘉銘指出,促轉會要將各項任務移交各機關,但是促轉工作具有高度政治性,一般公務員不願意積極任事。以教育部為例,各級學校教師其實不太願意教白色恐怖的歷史,認為有太高度政治性。再來,多數公務員不了解轉型正義精神,各部會要進行高度的轉型正義工作,可能會設想對機關是否造成傷害。
他建議,促轉條例修正草案應明定,行政院一年應該召開3至4次「推動轉型正義會報」,行政院長必須密集召開會報,才能掌握工作重點及進度。條例須明定,行政院長每年須提出轉型正義進度報告,讓民間可以監督政府推動轉型正義成效。
在平復司法不法方面,真促會不適合由法務部擔任主管機關,行政權可以撤銷司法權判決,違背權利分立;處置加害者部分,陳嘉銘提及,對法務部當主管機關持保留態度,因為可能在選舉時成為政治工具。
陳嘉銘強調,以中正紀念堂為例,堂體必須移除,因為是中國皇帝祭天的安排,怎能把封建建物放在台灣首都核心區域,怎麼僅能移除銅像。但是至今都動不了,因為這些事只有總統拍板定案才有可能,不是行政院長就能決定的,只靠促轉會、文化部更不可能動的,因為政治和社會成本太高,當社會成本這麼高,總統怎麼可能拍板定案。關鍵在於,領導階層及促轉會沒有在做公共論述及促進社會對話工作。
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周婉窈表示,他對促轉會結束後,轉型正義工作前景感到悲觀。民進黨執政後,並沒有誠意在做轉型正義,難道選票會比價值重要?說好聽是任務移交給各部會,恐怕之後再沒下文,以他對公務機關了解,現在政府部門仍存在威權時代「深層結構」,實在無法有所樂觀。
周婉窈直言,蔣介石除介入軍審外,從檔案資料來看,至少非法奪走259條人命,中正紀念堂應加速轉型。未來促轉會任務移轉給各政府部門後,希望真促會能用同樣力度監督各機關;台灣二二八關懷協會常務理事潘信行指出,外國人權專家來台參觀中正紀念堂非常訝異,怎麼會紀念威權獨裁者,蔣介石銅像應盡速移除。
「有不義遺址,卻沒有不義之人!」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批評,蔡英文總統日前視察不義遺址安康接待室,很諷刺的是台灣有不義遺址,但是沒有「不義之人」,到現在仍不知道加害者在哪,若追究法律責任非常困難,至少追究政治責任要做啊!當年管理安康接待室是誰?如果調查局不願提供名單,就認定調查局是「不義機關」,調查局早就應該改名。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林國明提及,他受促轉會委託進行監控檔案研究,也舉辦公民審議會議,參與公民是採隨機抽樣,6名政黨傾向泛綠、4名泛藍,其餘無明顯政黨傾向。參與審議的公民認為檔案應該開放,追求真相應優先於和解,要以最大開放、最小限制為原則,30年以上檔案應全面開放。
真促會理事吳俊瑩指出,面對國安局、調查局以國家安全或國家機密為由,持續限制政治檔案開放應用,建議修法排除適用「國家情報工作法」第8條。有關促轉會開放政治檔案業務將移交給檔案局,促轉會是二級機關好不容易才取得台灣省黨部檔案,更重要的國民黨海工會、文工會檔案,至今尚未出土,檔案局一個三級機關怎麼有辦法要國民黨交資料?
吳俊瑩質疑,目前實務上還面臨一個奇怪狀況,當學者、民眾向檔案局申請調閱國安局、調查局移交過來的政治檔案,想要在公開展覽或書籍著作中引用,竟然須先取得原移轉機關的同意,這種不合理的規定,根本是戕害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檔案都已經移轉給檔案局開放使用了,為何還要經過國安局的准駁。
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李慧生強調,她阿公是二二八受難者李瑞漢律師,在75年前二二八事件被抓走後遇害,中正紀念堂不應該繼續存在。轉型正義第一要追求真相,二二八事件是屠殺,受難者家屬認為必須先有究責,二二八才能夠和解,若轉型正義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究責就不用談和解
對台灣轉型正義前景悲觀 學者:政府考量選票沒真心在做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JFuPVq
--------------------------------------------
【轉型正義還有救嗎?懇請民進黨高層證明我的悲觀是錯誤的】Facebook https://bit.ly/3LcedFc
上星期二(3/15)到立法院出席范雲委員主辦的「台灣轉型正義再來該如何?」公聽會。
原本不想去,因為我認為五月以後專責機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關門後,交給政府各部會,就會「一化多」、「多化輕」、「輕化無」,得年四歲。
我和一位年輕人說,我不想出席,那位年輕人說,「可能公聽會也沒什麼用,但是老師以前帶著我們做的事,很常也是這種感覺。但還是去做了,前輩們更是毫無可能也是拼著老身去做。」聽到這句話,我和我先生說:阿,學生都這樣講,大概不能不去了。一開始賴中強律師也在邀請名單,但最後不在名單,我非常期待賴律師能去,因為他可以從法的觀點來講轉型正義三大工作並未移轉各部會來做,那就是:追究加害者責任、主動進行真相調查,以及人事清查處置。這三項無法移交,那還要進行什麼轉型正義。我於是寫臉書訊息給賴律師,問他我應該講什麼?於是,他也決定來公聽會。人世有奇妙的地方:年輕人一句話引來我出席,我的一句話引來賴律師出席。
我準備了六分鐘講稿,但大概只有前面這段話是按照稿子講:
「我不認為我來這裡講幾句會起什麼作用,不過,由於我長期自我承擔轉型正義的普及工作,我想至少來表達我對轉型正義前程的悲觀,以及對民進黨在推動轉型正義上的失望,至少替民間人士的擔憂留下一個紀錄。我希望未來的發展證明我錯誤,那我會非常高興,求之不得;但若轉型正義真的就是停擺,那麼,我就是代表民間人士來國會留下證言,歷史將記下這個時刻。」
其實我自己從事歷史研究,最了解就算白紙黑字記下「這個時刻」,台灣的路若失敗,失敗者沒有歷史,誰還管你有哪些紀錄?
我的發言,立法院有紀錄。那天若有什麼作用,那就是表達了對未來轉型正義的悲觀,包括出席的民進黨立委也忍不住說她也感到悲觀。「悲觀」成了那場公聽會的關鍵字。真的很希望民進黨證明我是錯誤的,證明我不看好中華民國政府的官僚體系是錯誤的。我的一位朋友說:民進黨是要告訴我們,台灣只有建國才能落實轉型正義吧?是耶?非耶。
第二輪有三分鐘發言,講到調查局不給看政治檔案,《政治檔案條例》是特殊法,卻拿低階的法不給看50年。我想我有點激動,「脫稿演出」,講出「是要我活到200歲嗎?」結果變成《沃草》新聞報導的標題。有點過於「spicy」,QQ。
最後我說,我來自民間,過去一直在民間推廣轉型正義。原以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通過、「促轉會」成立、《政治檔案條例》通過,我可以好好教書了。既然來自民間,那麼,就回到民間〔繼續做〕吧!
當天《自由時報》和《沃草》的報導分別放留言欄。
感謝《沃草》提供相片(記者廖昱涵小姐拍攝),可惜後面就是有那面KMT/ROC黨國旗。哪天我們才會有自己的國旗、國歌呢?Facebook https://bit.ly/3LcedFc
------------------------------------
國安局政治檔案要鎖 50 年才給看 臺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是要我活到 200 歲嗎?
作者
廖昱涵
國安局政治檔案要鎖 50 年才給看 臺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是要我活到 200 歲嗎?/沃草 https://bit.ly/3ICuzFs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促轉會即將在今年五月底關門,民進黨立委范雲今(15)日舉辦公聽會討論未來轉型正義工作方向。對於國安局以保護情報員為由阻撓, 堅持 50 年後才要公開政治檔案。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就擔憂,「政治檔案」是做轉型正義的關鍵,但若對不義威權時代的情報人員,竟用現代民主的法制保護,真的是「笑話」。「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吳俊瑩也指出,目前調查局徵集的第六波檔案中,竟有 46%的檔案因為 50 年限制而看不了,「那到底徵來要幹什麼?」臺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也痛批現行做法實在太胡扯:「是要我活到 200 歲嗎?」
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出席民進黨立委范雲主辦「台灣轉型正義再來該如何?」公聽會(攝影/廖昱涵)
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出席民進黨立委范雲主辦「台灣轉型正義再來該如何?」公聽會(攝影/廖昱涵)
吳俊瑩指出,促轉會主張政治檔案不能用永久保密,也不能用涉及國安等理由拒絕公開。但是實際執行上,國安局等機關都將此變相解釋成,檔案要 50 年後才能閱覽,甚至連國發會最近的訴願也都採用這種見解。
吳俊瑩說,目前調查局徵集的第六波檔案中,未滿 50 年檔案有 2 萬 6111 案,其中受限有 1 萬 2154 案,等同有 46%的檔案竟都看不了。
吳俊瑩說,了解國安局擔心有心人士拼湊檔案資料,導致情報來源和管道洩漏,讓每個局的工作能量和部署等被洩露。但他認為,重點就是卡在《國家情報工作法》第 8 條1,不能隨意交付、收集情報來源,這是處 7 年有期徒刑起跳的重罪,會讓執行公務員有壓力。
「《情工法》是開放檔案的最大限制!」他建議,為了降低觸法風險和心理壓力,《政治檔案法》明文排除《情工法》第 8 條的適用。
林佳和:用民主法制保障威權時期情報人員,真的是笑話
對於目前政治檔案的公開,還停留在正常時代的情報人員保護下,林佳和也呼籲未來的檔案主關機關要深思,沒有國家會用保護情報人員隱私的理由,阻止威權時期檔案公開。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攝影/廖昱涵)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攝影/廖昱涵)
「我們是在處理轉型正義,不是在處理民主時代的情報人員保護!」林佳和指出,檔案公開若不謹慎會傷到被害人,而他以捷克國家檔案局全數公開檔案的經驗為例,不需要校正任何檔案,直接讓社會去公評。大家一起討論後往前走,或許這也是臺灣可參考的方向。
接手政治檔案僅三級機關 檔案更難徵集?
吳俊瑩點出,未來會是二級機關國發會接手檔案,但實際上是三級機關的檔案局在做。對於很有很多未出土的國民黨資料,若讓檔案局執行會不會可能永不見天日?他說,連身為二級機關的促轉會,都是好不容易才拿到「省黨部檔案」,更關鍵的國民黨黨史「文工會」、「海工會」檔案,交給檔案局處理足夠?有沒有可能有別的部會協辦?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也質疑,未來促轉會執掌分給很多機關,但多年來各部會在推動轉型正義的經驗中,可看見各部會不但不認為是份內工作,尤其機關內部就有阻礙推動促轉的勢力。尤其在沒有「除垢」下,內部保守力量會不會來阻礙轉型正義?
施逸翔也說,除了《促轉條例》修法,各部會如何建立「常設機構」來做?他擔心若成為「任務編組」或者讓某科室額外負擔業務,這代表根本無法長期推動。而各部會的負責層級又到哪裏?決策層像是部長或次長會一起參與?各部會的相關資料是否定期公開給社會檢驗?都是問題。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吳俊瑩(攝影/廖昱涵)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吳俊瑩(攝影/廖昱涵)
「坦白說我很悲觀啦!我認為促轉會五月關門後就會一化多、多化輕、輕化無。」臺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痛陳,民進黨執政後沒有真正誠心在做轉型正義,畢竟有選票壓力,但願民進黨能證明自己的悲觀是錯誤的。
周婉窈也質疑,現在明明有《政治檔案條例》,是優於一般法的特殊法,但是過去國安局一年來卻都沒有釋出任何政治檔案,以後到底要怎麼辦?甚至政治檔案還要 50 年後才能看,引來她痛陳:「我沒有再 50 年了,我有 20 年我就很感激了。是要我活到 200 歲嗎?這真的胡扯!」
周婉窈痛批,新聞在報導義行必有義人,但為何轉型正義下那麼多不義,卻沒有不義者?沒有執行者?她表示,自己很失望但不放棄,既然是來自民間的人,那就再走回人間,本來以為既已在《促轉條例》通過了可以專心教書,但也沒關係:「再走回民間!」
談到加害者的責任,出席公聽會的促轉會委員陳雨凡報告,未來將確立加害者認定標準,定義後的處置方式有揭露或者行政懲戒、刑事責任,主管機關有主動調查檔案中的執行人員的義務。調查過程要遵守法定程序和聽證,若被調查人主動呈報,可免除刑事和行政責任。
促轉會委員陳雨凡(攝影/廖昱涵)
促轉會委員陳雨凡(攝影/廖昱涵)
「找得到不義遺址,但找不到不義之人!」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質疑,法律若不處理追溯權、請求權時效問題,就不是真的有要處理轉型正義。他建議,若法律責任追究在政治上很困難,或政治領袖沒有打算承受這樣做的負面後果,還是要想辦法追究責任,或許不是《刑事》或《民事》,但還是要創一個制度來釐清。
民進黨立委劉世芳也提議,可仿照「憲法法庭」概念設立「人權法庭」,任何對於觸犯人權的疑義,大家就法庭見。她認為,目前草案全部鎖定在行政調查面,沒有司法的相關設計,這就會促使「機密保護」的問題出現,也讓受害者們反倒互相抨擊。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陳嘉銘(攝影/廖昱涵)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陳嘉銘(攝影/廖昱涵)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陳嘉銘則提醒,現在檔案卷宗非常不明確,有很多疏漏、虛偽之處,若真正去做司法調查,檔案可能無法幫助。他指出,司法調查強調證據,若真的沒有證據、無法起訴當事人,那受難者的苦難就被法院判決否定掉了?至於要找出加害者,他也質疑,當時的低階公務員們,真的有拒絕的權利嗎?
陳嘉銘呼籲,要有成熟的社會論述去討論處置加害者,才能真正去做。但現在完全沒有機構在做這個工作,直接叫法務部做:「真的不可思議,這不可能做得好!」
針對外界擔憂過去威權時期法務部轄下的調查局或檢察體系就有很多加害者,由法務部來承接平復國家不法和咎責加害者無疑是「請鬼提藥單」。陳雨凡說明,因法務部的檢調機關也在做犯罪追訴工作,所以綜觀各部會仍然覺得法務部比較適合。相信未來法務部會參採總結報告的建議,設立獨立委員會,納入各個法律、歷史等背的學者,來平復國家不法。
國安局政治檔案要鎖 50 年才給看 臺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是要我活到 200 歲嗎?/沃草 https://bit.ly/3ICuzFs
德國積極用故事對抗遺忘,台灣的轉型正義呢?
中央車站大廳裡正舉辦「對抗遺忘」的特展,將二戰倖存的一張張容顏放大成等身人高,羅列矗立於人來人往的走道上,並且詳細記錄他們於集中營飽受折磨的生命故事,特別是回憶起那些於集中營罹難的家人,與一生天倫夢斷的遺憾。另外,納粹黨集會場檔案中心、紐倫堡審判紀念館600號法庭、審判紀念館文獻中心,乃至於老城街道的一棟棟平凡民宅的門口、一處處不起眼的角落與牆壁,或是腳上踩的一塊塊石板上,都豎立起紀念碑,標誌出曾於某棟建築物中被帶走送進集中營、或由此被被驅逐流亡海外的猶太人姓名,以及出生或死亡年月日。
德國清查納粹迫害猶太人的歷史工作,至今仍於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進行地毯式的搜索,套句台灣的話就是「查到動搖國本」。換言之,整個德國就是一座大型的戰後紀念館,在納粹遺跡誠實呈現所有人性的罪惡,也於凡常空間的處處,重現受難者的面容、身影與故事,讓看似無關的人們,也能在共痛同感之中,進行最謙卑的生命連結。
我們無視的歷史,是受難者家屬的傷痛
「我們都希望那是一個從沒有存在過的時代」這是納粹黨集會場檔案中心簡介中最沉痛的一句話。但德國人選擇用故事對抗遺忘,以懺悔與省思直面歷史的陰影,積極處理集體無意識中的邪惡,乃至希冀能以懺悔與意識,成就最大的善。
228受難者仍於幽冥中等待,而至今已是第三、四世代的受難者家屬,不是只有在228這一天承受無邊暗夜的夢魘,卻是靈魂時刻被殘暴啃噬,卻始終等不到正義的鬱結,而他們其實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身邊,惴惴不安地懷著「說不出口,卻最想被聽見」的想望。
我們的無視,正是對於轉型正義來臨前的霧鎖,讓社會集體以為前方無路。我們的無感,緣由自身的怯弱,走不進228紀念館,卻也失去了共痛的連結。我們的無關,僅僅因為不願將紀念館裡頭的受難者,當成與我們無異的人。我們的無謂,不過因為缺乏承擔歷史共業的勇氣,於是既無法與腳踩的這片母土連結,更沒能望向屬於台灣人的明天。
228事件不是只發生一天,卻是時時刻刻於生活脈動中,促勵我們面對集體創傷的勇氣。走進228紀念館與受難者家屬共痛,我們就不再是無關者,並於深度連結之中,齊心建立一個比寬恕更溫柔的社會。比寬恕更溫柔的社會:那個走進228紀念館的小女孩,提醒我們重新面對傷痕 | 吳品瑜 / 陪伴,日不落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w9dVdI
政治犯310億財產沒收返還 立院今召開公聽會討論 https://is.gd/QFovpa
分享政治犯310億財產沒收返還 立院今召開公聽會討論到Facebook分享政治犯310億財產沒收返還 立院今召開公聽會討論
立委周春米(圖中)、尤美女今舉行「落實轉型正義-平復司法不法」公聽會,邀請專家學者、受難者及家屬參與。(記者方賓照攝)https://is.gd/QFovpa
2019-10-04 12:15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周春米、尤美女今日在立法院召開「落實轉型正義任務–平復司法不法」公聽會,根據國防部官方統計,戒嚴時期政治犯被政府沒收的財產高達310億元,有279筆土地遭到國民黨政府沒收;促轉會今日表示,刑事有罪判決經立法撤銷後的補賠償、沒收財產返還、人事清查處置等平復司法不法相關方案,促轉會正進行研究與規劃。
促轉會委員尤伯祥指出,關於沒收財產返還、人事清查處置的研擬,皆已進行委外研究,預計今年底結案,未來將於轉型正義總結報告內提出相對應政策建議,依法若返還非由促轉會返還,而是由促轉會提出建議。
尤伯祥說明,第一促轉條例規定是以有有罪判決為前提,實際上當年侵奪人民財產還,更多還是「行政不法」,甚至是法律之外的搶奪人民財產,這部分也無法用促轉條例處理。第二被搶奪的財產進入公部門只是一部分,更多財產是落入私人手中,這部分促轉會還在調查,關於「行政不法」搶奪財產方面,未來可以立法處理,以補足促轉條例規定不足。
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蔡寬裕表示,蔡英文總統推動轉型正義,在2018年成立了促轉會,在促轉條例第6條部分,撤銷有罪罪名已完成平反,但在第3項部分對財產權等相關損害,目前政府仍未完成。
蔡寬裕指出,這次有請民進黨立委協助提出「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修正草案,希望未來立法院能修正通過,他有去找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協調,柯提及尚需找相關部會、行政院政委羅秉成開會,今天則先開公聽會討論。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彥硯談及,政府處理轉型正義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就是「零零落落」,光是推「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和權利回復條例就遇到許多困境,如果沒有民間壓力推動,政府就只是消費轉型正義。
胡博硯質疑,有撤銷罪名和沒撤銷罪名有何不同?撤銷罪名卻未返還財產,只是讓蔡英文總統來頒發撤銷證書而已,轉型正義不是蔡英文一個人問題,轉型正義是全民的議題,當初被沒收的財產都還沒解決,威權時期把抓匪諜當成一門生意來做,當年這是在法律規範下,國家以合法方式侵奪叛亂犯的財產。
民進黨立委尤美女強調,政府不是沒有做事,返還財產要先把清冊做出來,看到底多少人財產被沒收,財產現狀如何?有多少還在公家機關名下,有多少被轉賣或變成私人財產,之後要如何處理,若要轉換成金錢賠償,返還該如何計算,這都需要從長計議,促轉會已開過5次會議,更請專家學者研究,研究報告會在年底出爐。https://is.gd/QFovpa
課審林致宇:余光中沒資格被稱文人 「應納入轉型正義處理」
0:00
/ 2:01
▲課審學代林致宇批余光中「沒資格被稱為文人」。(圖/翻攝林致宇臉書)
▲課審學代林致宇批評余光中「沒資格被稱為文人」,應納入轉型正義處理。(圖/翻攝林致宇臉書)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詩人余光中病逝,靜宜大學學生、課審大會普高分組委員林致宇17日在臉書上表示,「余光中根本沒有資格被稱為文人,應納入轉型正義處理」,「余光中的殞落,將會是台灣文學的黎明。」
林致宇指出,余光中的文筆的確具有高水準,但文學的本質本是將自我的思想或想法具體化的一種表現,對於余光中的鄉愁文學他不予置評,「反正余光中本來就是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林致宇又批評說,「余光中將他能言善道的文字作為一種武器,做無謂的鬥爭,做為威權體制廣告商人,這便失去了文學的本質,遑論他做過的那些惡形惡狀,如何的迫害異己與威權體制站在一方,發動鄉土文學論戰,打壓台灣文學。」
林致宇認為,「余光中根本沒有資格被稱為『文人』,也沒資格代表文學界,那種失去靈魂的文字根本形同大清帝國當時流行的『八股廢文』。」
林致宇也說,他不同意王奕凱的「死好說」,他認為死是一種了斷,卻不能負起任何責任,以社會大眾死者為大的觀點,只會讓余光中加害者的身份被遺忘,因此「余光中的文學與行為,皆應納入轉型正義的處理,那才是真正的負責。」林致宇最後又說,「余光中的殞落,將會是台灣文學的黎明。」
林致宇論點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不認同他的說法。根據《聯合報》報導,對於林致宇的論點,淡江大學教授包正豪回應說,余光中是否為文人,他的詩作已經給出答案,而一個可能連余光中的詩作都沒讀過,只憑網路上隻字片語就大言誇誇地論斷一位公認文學家的生平,真是太荒謬。包正豪還說,想問問這位課審學代,「您期中考成績如何?」
台灣首起校園轉型正義!名醫35年前被記大過獲平反
台灣首起校園轉型正義!名醫35年前被記大過獲平反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3580NW8
陽明大學本月初全數一致通過,予以撤銷醫學系第四屆校友、台南精神科名醫唐心北在35年前的記過處分,以回復其名譽,這也是台灣校園轉型正義首例。(圖擷取自唐心北臉書)
2019-12-11 09:37:2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陽明大學本月初全數一致通過,予以撤銷醫學系第四屆校友、台南精神科名醫唐心北在35年前的記過處分,以回復其名譽,這也是台灣校園轉型正義首例。可惜的是,唐心北上月爬山時心肌梗塞,送醫不治驟逝。
陽明大學指出,民國73年,當時就讀醫學系七年級的唐心北在台中榮總實習期間,在宿舍張貼一則公告稱呼老師是「老菸槍」,有辱罵師長之嫌。時任班代的唐心北被校方認為「傲慢、偏見及未能善盡班代職責」,誤導同學對師長做不實之攻訐,因而被學校記一次大過。
陽明大學學生獎懲委員會本月2日召開臨時會議,認為唐心北當年基於班代職責,赴台中榮總與班上同學討論班務,並無客觀證據證明他授意該名同學對師長做不實之攻訐,以11票全數一致通過,應以修復式轉型正義之精神,予以撤銷唐心北於民國73年8月27日記大過之處分。陽明大學除了回復唐心北名譽,也特地頒發唐心北「榮譽傑出校友證書」,以表彰他對陽明大學及社會之貢獻。
唐心北為台南名醫,民國74年自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先後在草屯療養院、嘉南療養院、台南市安南醫院精神科等服務,並擔任台南市康復之友協會與台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理事長;此外,也受聘為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與「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癮次專科醫師培訓計畫」執行委員,積極推動成癮醫學成為新的次專科,更協助台南市府衛生局輔導藥癮者治療重回社會。
台灣首起校園轉型正義!名醫35年前被記大過獲平反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3580NW8
唐心北為台南名醫,民國74年自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先後在草屯療養院、嘉南療養院、台南市安南醫院精神科等服務,並擔任台南市康復之友協會與台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理事長。(圖擷取自陽明大學官網)台灣首起校園轉型正義!名醫35年前被記大過獲平反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3580NW8
管仁健觀點》只許你們大放炮 不許我們說死好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陸游所著的《老學庵筆記》中記載,北宋時有個心胸狹隘、專制蠻橫的州官田登,不許州內百姓說到任何「登」這個字,必須改用其他字來代替。例如要把登車改搭為上車,登峰造極改成爬峰造極。若不小心犯禁者,屁股就要倒楣了。
田登要百姓不用「登」這個字還容易,但他蠻橫到連與「登」同音的「燈」也禁用,結果別說燈檯、燈罩、燈籠就要改叫亮托、遮光、路照,連燈心草都要改做開心草……。到了元宵節,州內按例要點三天的花燈慶祝,但寫告示的小官不敢用「燈」字,告示上就被寫成「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不但成為當時的笑柄,至今仍被用來比喻有些人縱容自己的行為,對他人卻要求嚴格。
死好VS.畜牲 網上又起干戈
2017年12月14日,詩人余光中病逝,社運人士王奕凱在臉書公開貼文時,用了台語「死好」兩字,隨後又補充指責余光中是「白色恐怖幫兇,對他一點敬意也沒有」。結果這段貼文招惹到了淡江大學全球政經學系系主任包正豪,他在臉書上怒批:
「一個對逝者口出惡言的『人』,基本已經喪失人性。而沒有人性的動物,我通常簡稱畜牲。
余光中的《鄉愁》,很多人都知道,但也有備受抨擊的《狼來了》。可以因為《狼來了》來或明示或暗喻地責難他,但講『死好』,真的已經喪失基本人性。
如果今天可以講余光中死好,那我當然也可以咒罵畜牲,這豈不是一件很公平的事情嘛!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正是這微小的人性,讓我們可以成為萬物之靈。如此殘酷的話語,不是一個人可以說得出來的。殊不知一人的死好,可以是卑劣者的不得好死。
包正豪罵了王奕凱是「畜牲」後,結尾還加一句「開地球等你」。王奕凱則回覆:「余光中就像最近凱文史貝西的事件,不管文學造詣多高,不管多會演戲,就是無法掩飾犯罪事實,若因犯罪者死去而必須得要尊重,而不守這樣的規矩,就是反而該被批罵的事情,這樣的要求不會把社會價值觀推向虛偽嗎?」
包正豪也上留言欄回應王奕凱:「我們確實沒有交集,『里有殯,不巷歌』,這是我個人認為作為人最基本的道理,從這個角度出發,『死好』完全違反人性。……逝者已矣,用侮辱性言詞來「評斷」一個沒有反擊能力的逝者,是懦夫的行為。」
外省人比本省人更怕「抓耙仔」
余光中的文學成就與他在戒嚴時代當「抓耙仔」,那是同樣存在的事實。我們既然要用文學來評斷余光中的作品,就不能迴避用歷史來檢驗余光中的言行。余光中向王昇密告陳映真以文學評論傳播『新馬克思主義』,已是存心謀殺剛出獄2年的陳映真。
但被余光中惡搞過的文人,像陳映真這樣的台灣人其實是少數,唐文標、徐復觀、胡蘭成……反而都是外省人。20多年前本魯曾幫詩人張朗編《當代名詩人選Ⅰ、Ⅱ》、《當代愛情詩精選》、《小詩瑰寶》,趁機訪談過一些外省籍的詩壇前輩。張朗在海軍服役時受白色恐怖牽連,繫獄時間比先父還久。這些外省籍詩人對余光中是怎樣的評價?包正豪心裡有數。
外省人與本省人最大的差異,就是本省人的鄰居或同學,常有著或遠或近的血緣關係,在這樣的牽絆之下,當「抓耙仔」的顧忌太多;相反的外省人不僅沒這些顧忌,很多還像馬英九那樣成長於鷹犬世家,就算衣食無缺、安全無虞,還是樂於充當職業學生。但外省「抓耙仔」打不進本省人的生活圈,要立功爭賞當然就只能同室操戈。
包正豪若瞭解外省人對「抓耙仔」,厭惡憤怒可能更甚於本省人,要談余光中,當然也就只能縮小防守圈,必須站在「人死為大」與「里有殯,不巷歌」這個制高點上,痛罵王奕凱「畜牲」,就像郭冠英在罵台灣人「歹丸」「雜種」「台巴子」……一樣。可惜包正豪卻忽略一件事,從歷史來看,外省人自己也無法做到「人死為大」。
只許你們大放炮 不許我們說死好
1976年9月9日,我讀國二,放學時就發現學校門口的眷村中心新村外,不但貼滿了標語,還一堆此起彼落的在鞭炮聲、光輝的10月還沒到,車輪旗就先掛出來了。我家在北投中和街底的鬼子坑下,回家途中要經過一個更大的眷村婦聯三村,那裡場面更熱鬧,幾乎跟過年一樣。我趕緊上前細看一下標語,原來是「毛匪澤東斃命」「毛酋惡貫滿盈」之類的文字。
當然啦!40多年前本魯比現在還窮,除了日記,也不可能有照片佐證。不過沒關係,報紙也都有記錄,而且我們就只挑黨營的《中央日報》、《中華日報》與省營的《台灣新生報》來舉例。1976年9月10日《中央日報》第3版標題是〈毛酋結束罪惡一生 各地民眾 爭相走告 鳴砲示慶〉,旁邊還附民眾爭看號外,一時稱快的照片。
《中華日報》第3版也報導〈街頭巷尾爭傳消息 人心大快燃放鞭炮 認毛酋惡貫滿盈早就該死〉:「在台北市四平街賣水果的陶樹明,聽到了毛匪澤東暴斃的消息後,心裡感到非常高興,立即到附近雜貨店買了一大串鞭炮燃放,一方面表示自己心中的喜悅,另一面則藉爆竹聲,傳遞毛匪死亡的好消息。
陶老先生是江西人,他說:毛匪不僅是中國人的仇人,同時也是世界上所有愛好自由人士的大仇人。他指出,要不是毛匪作亂,他也不致弄得妻離子散,遠離可愛的家鄉,他認為無惡不作的毛匪早就該死。
伊通街一家麵館的田老闆說;當聽到毛匪暴斃的消息時,真是大快人心。他回憶說:38年共匪到他家鄉時,先是討好老百姓,幫老百姓做事。可是不到一個月時間,便開始逼百姓繳糧,充軍,弄得大家生不如死。此次毛匪之死,是他惡貫滿盈,同時,也正意味著毛匪政權加速崩潰的預兆。」
這是位於台北市松江路黨營的《中華日報》,記者出門採訪附近四平街與伊通街上放砲祝賀的普通外省人。再看一下同一天省營的《台灣新生報》第3版,訪問高級外省人的新聞〈毛匪死翹翹 楊寶琳雀躍〉;
「山東籍的立法委員楊寶琳,昨天下午在病床上聽到毛匪死亡的消息,高興得跳起來,斷言這是大陸同胞重見天日的時刻,也是我們迎接再一次偉大勝利的時候。」
包正豪既然要站在「人死為大」的制高點,怒罵說了「死好」的王奕凱是「畜牲」,那麼對於當年毛澤東死時也在放鞭炮、貼標語、雀躍歡欣的「畜牲」們,不能用雙重標準吧?「只許你們大放炮,不許我們說死好」,這種郭冠英「高級外省人」的罵人法,完全經不起鄉民檢驗的。
1976年9月10日《台灣新生報》第3版,採訪不用改選的老立委楊寶琳。 圖 : 管仁健提供剪報
社評:一萬多人受害 卻找不到仼一個加害者
www.upmedia.mg查看原始檔
柯文哲說,轉型正義他當然支持,但是方法要注意,不要搞成「勝利者的正義」。這個說法很高明,它看似支持轉型正義,卻也對執政者表達了不同看法,完全符合他不藍不綠的政治路徑。但這說法根本也是個修辭話術,因為執行轉型正義最難的永遠是如何讓真相浮出?如何讓對話進行?柯文哲這種風涼話說了等於沒說,更像在政治操作。
重大社會刑案的犯罪者伏法,多數人會稱之為「台灣社會的正義」,而不會稱這只是「受害者的正義」,因為後者往往侷限了正義的範疇,所以將此刻進行中的轉型正義視為「勝利者正義」當然是種汙名。若說這話的人過往曾長時間對台灣的轉型正義工程與受害者平反做過努力也罷,如果沒有,那更像是來自特定政治立場對轉型正義的攻訐。
柯文哲對轉型正義的看法,連同他於今年三月的一段演講會看得更完整。對於去蔣化,他當時就表示,「台灣最大的問題是,我看你不順眼,就把你幹掉。」「如果大家都要執著於過去的某一段,只會讓這個國家更分裂。」其實,台灣是民主社會,誰都可以看誰不順眼;但過去七十年的台灣,真正能夠把人「看不順眼就把你幹掉」的,正是柯文哲希望大家不要回望的「過去的那一段歷史」。
台灣要執行的轉型正義很困難,一則在於昔日的威權政黨國民黨長期執政,二則在於國民黨將戒嚴時代的歷史與領導人視為膺續其法統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國民黨承認二二八殺了很多人,也承認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有很多未經審判的冤錯假案,不過那都是因為「統治的需要」、「安定的需要」、「反共的需要」;最多是「錯殺」、「錯判」了,所以可以用國家的金錢「補償」,但不是代表國家或統治者錯誤的「賠償」。
也因為不能追究國家或領導人的錯,所以即便解嚴了,還是用《國安法》剝奪所有被冤錯假案纏身的人民司法上訴的權力,直到最近《促轉條例》立法才得以取消。而截至目前,台灣至少已經找出了一萬多名的受害者,但神奇的是,竟然沒有一個加害者。
用這套邏輯談起過去的那段威權歷史,永遠只有「時代的悲劇」、「國家的需要」,但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與人權都不見了。如果真的在乎後者,柯文哲怎會用「看你不順眼就要把你幹掉」來形容去蔣化,國民黨又怎會用原住民、慰安婦以及日據時期不公不義來洗白轉型正義的諸多質問?如果談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必須併聯日據時期一塊討論,那台灣的荷治清領時期是否也要拉下來一塊追究?
不用把事情弄擰了,正義就是正義,沒有什麼勝利者的正義或失敗者的正義,更不會有專屬於民進黨的正義或國民黨的正義。要談蔣介石蔣經國,當然功過一起談;問題是,他們的「過」是什麼?曲意維護的人承認過也反省過嗎?
其實,處理這麼長時間的威權時代侵犯人權史實,追究元兇責任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重要的是,透過長時間且大量的對話與理解,讓彼此認知到那段時間台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也透過這樣的追尋探索,才得以肯認錯誤不再重演。這件事很難,也不斷受到現實政治的制約,但如果不做,台灣永遠是個「寧予外人」的對立社會,不管它的名字叫台灣或中華民國,也永遠是個分裂的國家。
轉型正義做半套 顧立雄:跟李登輝、中國有關
分享轉型正義做半套 顧立雄:跟李登輝、中國有關到Facebook 分享轉型正義做半套 顧立雄:跟李登輝、中國有關到Line 分享轉型正義做半套 顧立雄:跟李登輝、中國有關到Google+
2017-07-16 09:23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台灣解嚴30年,外界質疑「轉型正義」未做到位,行政院黨產會主委顧立雄今受邀到彰化縣為青年學生演講時表示,舊政權「人權迫害」,可以透過體制或司法,落實「轉型正義」,在改造的過程中「清創療傷」,以體現人性的尊嚴。但台灣的國家地位特殊,加上「轉型正義」落實的最佳時刻,國民黨主席剛好是李登輝,他要大家「眼睛要看前面,不要看後面」,以致台灣的轉型正義一直「差一步」。
顧立雄受邀到彰化看青年學生演講。(記者顏宏駿攝)
顧立雄受邀到彰化看青年學生演講。(記者顏宏駿攝)
顧立雄說,以東歐國家為例,柏林圍牆倒塌,各國紛紛推翻原有的「共產體制」,重新制定新憲法,德國甚至對東德史塔西或納粹時代的「人權迫害」持續展開追訴,「轉型正義」得以落實,讓加害者攤在陽光下,警惕國人「勿重蹈覆轍」。韓國對於光州事件的罪魁禍首追訴,把前總統全斗煥、盧泰愚送上法庭,判刑,再由總統特赦,也讓韓國的轉型正義一次到位。
顧立雄表示,「體制」一直是台灣「轉型正義」未竟其功的重要原因,過去幾十年,政黨輪替或解嚴,一直有好的機會,可惜未竟其功,原因是威權時代,台灣的人權迫害者是國民黨,但對於二二八事件的追訴,國民黨主席李登輝要大家「眼睛要看前面,不要看後面」,身為加害者的最高領導人物的李登輝没有用國家體制去清算國民黨。
顧立雄指出,根據東歐經驗的「轉型正義」,常伴隨著「憲法時刻(constitutional moment)」的到來,政黨輪替是好時機,想落實「轉型正義」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體制,改變體制就得修憲,而我國憲法規定的領土疆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疊,解嚴後,又頒佈「國統綱領」,「中國因素」,讓台灣的轉型正義變得更複雜。
顧立雄受邀赴彰化,參加立委陳素月、洪宗熠、黃秀芳在二水鄉舉辦「青年營」作上述的個人分享。
台灣應該如何改造?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1949年,中國內戰失敗的蔣介石逃亡台灣,來台第一件事就是閉門反省,對以黨領政的國民黨,進行改造,結果改來改去,只是排除異己,改造大會變成國民黨在組織上的換人頭運動,但是,派人打燒各地日式建築群,把台灣改造成山寨版中國,卻意外成功了,中國作家韓寒曾經來到台灣,第一句話就說「我好像來到中國」。
國府直接繼承日本殖民統治手法,以中國化取代日本化,一直到現在,這個島國,其實是罹患嚴重人格分裂的國家,法統體制的中國,和生活的台灣土地,格格不入,互相衝突,老蔣一度想脫離中國,獨立建國,卻又放棄,李登輝上台後,見到這種危機,雖然進行六次修憲,企圖把中華民國和台灣合併,但是,國際上不接受,而中華民國也無法融入台灣心靈肉體,台灣逐漸形成一島兩國狀態,我年輕北上讀書,才發現北部不說台語,一部分人看著國旗,想著中國,另一部分人卻想著台灣,所以才稱為不正常國家。簡單說,CHINA和TAIWAN,其實是兩個不同地理概念的符碼,更是兩個國家概念。就好像每次出國,都會被海關追問護照問題,當你辯稱護照上的CHINA 並非CHINA,海關搖頭說:WHY CHINA IS NOT CHINA?事實上,當台灣遇到中國,不管是哪一個中國,台灣都扮演被霸凌的角色,而長期被霸凌的人,心智肯定不正常。
轉型正義在台灣,人民期待值竟不如民生議題
台灣的怪病需要醫療,如何使分裂兩種人格,留下一個,才能恢復正常,就好像東德和西德合併時,民主聯邦德國決定把東德丟進焚化爐,東德國會也表決通過,所以才開始所謂的轉型正義工程,通過對共產體制的全面除垢,歷史真相平反,才能使東德人拋棄共產德國,融入西德民主生活。這個道理很簡單,問題是,台灣在獨裁威權遠去後,沒有抓住機會,對山寨中國進行轉型,包括把中國國民黨列入非法組織或改為台灣黨,公布新憲法,對舊黨國國安,行政及司法人員全面除垢,卻只以內部轉型方式登場,換湯不換藥,企圖以時間草草掩蓋舊時代,讓死店新開!而現在就面臨這種兩難,長期被洗腦熱愛山寨中國的人,以各種理由抗拒變成台灣,甚至聯手真實中國,企圖置台灣於死地,所以新政府把轉型正義工作,視為重中之重。因為,沒有健康的人格,即便肉體上長新肉,也是多餘,但是,台灣人性格上短視,對自身問題認知上的膚淺,已經迷失在改造方向道路上,令人扼腕!
美麗島電子報公佈了五月國政民調,可以看出這個問題的嚴重,人民對新政府改革的期待,90%的人認為以產業,經濟,食安最重要,把轉型正義放在最末端。可惜,人民最期待的提高薪資,振興經濟最難辦到,因為外部環境被中國壓迫,排擠在區域經濟整合之外,許多台商只能出走,換取關稅降低的優惠,台商在海外基地產品外銷關稅,與台灣出口相比,差距高達3 %,尚未競爭就已敗陣,除非積極與貿易國簽訂自貿協定,否則難以吸引外資。這個任務當然也受到中國阻攔,目前外資來台投資部位,仍然在亞洲國家中殿後,請問經濟如何能復甦,新政府知道外資疲弱,影響經濟成長,只好自己投資,因此才有了趕夜工的前瞻計畫。
其次,70%的民意認為勞權,年金,司改,財政,屬於次要改革,50% 的人認為外交,國防,能源排第三,最後才是轉型正義,只有40%認為重要。
從民調看來,讓人有點錯愕,形容台灣歷經66年黨國權貴治理後的面貌,台灣雖然外表光鮮,卻是病兆纏身,只能以一座廢墟看待,而廢墟的重建,必須從基地開始,基地就是轉型正義,山寨中國如何和台灣融成一國,使國家人格恢復正常,而第一個緊急工作;當然是解構舊黨國散播在中央到地方各機構的餘毒,從憲法到各種法律的改造,以及政府體制全面翻修,除垢,平反,正名,慢慢擴及民間,國家基礎不打好,施政所產生問題,肯定層出不窮。
舉亞泥為例,上個月,協助台灣人打開天眼,《看見台灣》的齊柏林導演走了。失事前,齊柏林在飛往花蓮飛機上,看到亞泥礦區,比五年前挖得更厲害,這個鏡頭促使20幾萬人聯名,要求經濟部趕快撤照,但是,經濟部打死不肯,因為,一但撤照,依照舊黨國礦業法規定,政府要賠償更多。五年前,《看見台灣》看見日月光汙染後勁溪,鬧到沸沸揚揚,告發又開罰,可是黨國法庭判決日月光贏了,現在高雄市府還要罰款1.4億,還給汙染的公司,黨國法庭的正義就是這樣,除非你把他罵死,你奈他何?
轉型正義工程 最重在於除垢
接下國民黨留下的黨國政府爛攤子,小英總統才發現改造黨國不易,對外外交,維持黨國現狀,更不容易。你要維持兩個中國,中國卻要一個中國,所以你滾我來。對內,你想要打破黨國一體醬缸的混水現狀,更不容易,所以,總統生氣了,因為許多爭議事件,或卡關的政治事務,每一件都是黨國留下的問題:從百年不改的礦權法,黨國恩庇主義攏絡軍公教,所遺留的破產年金,還有勞工超時工作,過勞的勞基法,以及破舊的金融法,為金融幫大開後門的旋轉門條款,無一不和黨國體制牽扯不清!更不用說正在打迷糊仗的司改會議。眼看國事如麻,內憂外患,所以小英生氣了。其實很正常,她生氣是因為理想太高,而舊官僚卻眼高手低,不然就是陷入人情包圍,以及守舊怠惰傳統,台灣經歷六十幾年黨國主義統治下,門生故舊,結黨營私,成為常態,部會之間,形成官官相護幫派,所以,永豐金控出大事,金管會還讚美有加,身分錯亂的原因,顯示我們一家都是人,人民是不人,用保守團隊想做改革大業,下場肯定不好看,總統民調一路走低,早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台灣要從異常,轉變為一個正常又健康的國家,最重要的改革前瞻,是打破黨國體制的遺毒和壟斷。從司法,內政,教育,金融,交通,甚至國防外交,進行除垢工作,而這個前瞻工作,阻礙也最大,許多攔路虎,絕不會因為國民黨倒台,而自動解散,何況背後還有老共支撐,因為國共兩黨雙胞胎,右邊正常了,左邊不正常,怎麼統一?更直白說;右已死,左難活。奉勸新政府,不能一邊喊維持現狀,一邊喊改革,這兩件事是互相衝突的。
德國的例子是活生生教材。
1990年,東德倒台,民主德國聯邦建立,開始所謂二次轉型正義工程,根據花亦芬在《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一書中所述,當時的東德國安部,在倒台前就企圖維持現狀,搞移花接木,用內部轉型,欺騙社會,把國安部改為國安局,只差一字,老店新開,員工依舊,被聯邦民主德國逮個正著,聯邦德國派任當時人權牧師高克,擔任特任官,處理東德轉型正義,並指派大衛吉爾建立「解散國安部特種委員會」進行清查,國安系統官員全面下台,專任的祕密警察2000人全部解職,一萬名兼任線民「專打小報告者」列案管理,不可回任公職。當時東德法官被解職超過六百人。有一個很有名的例子就是柏林洪堡大學校長亨利區芬克。
1992年,芬克(FINK)被人檢舉曾經在東德威權政府之下擔任線民,芬克立刻遭到解職, 並接受調查。調查員發現:有關芬克的歷史檔案紀錄中,缺了六百頁,原來這六百頁就是當年芬克從事線民工作的紀錄。其中有一件事就是,芬克曾經把「國際人權救援組織」的學生名單,交給祕密警察。事實上,在威權政府之下,許多人擔任線民,或許為了升官或許因為壓力,如同小英總統所說,在獨裁者威權統治時代,大家不都是一樣,選擇順服嗎?可是德國人卻不這樣想,他們已經嘗過順服希特勒,所付出的龐大代價,所以,德國人認為,面對暴政脅迫,你無須順福,你可以反抗或者離開。現在回頭想,小馬哥何其幸運,活在台灣黨國時代,如果在德國,連大學校長也沒得幹,可能還要坐牢,怎麼還幹總統?
根據調查,東德時代的各級中小學校老師,其中4.7%曾經擔任線民,但是後來被查出,因此丟掉工作者,只有0.9%,可見;落網之魚還是難免。
德國人做事的風格,就是把事做好,房屋要蓋好,基礎最重要,基礎就是轉型正義工程。那麼,還讓應該下台被改革的人,去改革自己,這不是笑話嗎?更不用說,他在機構裡面很可能搞破壞,台灣的想法卻不一樣,來自文化中喜歡講人情的壓力,以及不願意真的把事情做好的心態,輕忽黨國遺毒。所以,新政府一上台,就搞藍綠共治,以為藍黨會領情,有助團結,這種心思就是想維持現狀,又想改革,自古以來,難以兩全啊,看看德國,想想自己吧。
維持現狀 怎麼改革?
台灣的黨國政府體系,和共產東德相同,屬於恩庇侍從主義、教育、金融、司法都是為了控制人民,達到政治穩定而設,所以要進入這些領域任職,除了考試,還要成為黨員,接受黨的洗腦,才會變成自己一家才是人,對不是一家人或不聽話的人物,藉以司法,打擊異己,對同道,則是睜一眼閉一眼。金融、交通、司法、教育的腐敗,就是因此而起。兩蔣時代,沒有人敢挑戰司法,要不要辦大官員貪瀆案,也是由上面下達命令,檢調才能啟動,當年,甚至連律師公會,也被軍法律師所控制,更不用說檢察系統和法官系統,很難有獨立辦案的權力。
1989年,新竹檢察官高新武為司改開第一槍,逮捕吳天惠和蘇岡,當時吳天惠是司法院第四廳廳長,蘇岡是律師,兩人就是典型的夫唱婦隨,司法黃牛,接下來又辦了法務部長蕭天讚關說案,開啟司法內部改造時代。1995年,民間司改會成立,一直到現在,台灣的內部司改,已經進行超過20年,這二十年來,是年輕的檢察官和法官拒絕腐化,為了司法獨立,不受黨國體系控制的行動。雖然距離理想甚遠,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成果,例如打破判決文的審閱制度,降低判決被上級干預的情況,推動主任檢察官票選制,以及基層檢察官評鑑檢察長制度,推動法官法及成立檢改會,但是,許多不適任法官退場及檢察官退場機制,仍然進步緩慢,更不用說先進國家的陪審制度,仍然阻礙重重,20幾年,司改走來,只能用艱困兩字形容,黨國惡靈控制司法依然存在,甚至有走向司法獨霸,不受監督的狀況。因此,期待這一次司改會,有所成果,答案恐怕很悲觀。原因很簡單,被改革者變成改革者,結局就是無力改革。
沒有真相 沒有正義
再談一下施明德曾遭遇的故事;
新政府上台,總統關心檔案法公布,施明德到國家檔案局,希望了解當年美麗島事件時,到底是被哪一位線民檢舉,結果一看,檢舉人全部被黑色塗銷,一問之下,才知道塗黑的人名是受《個資法》保護,施明德當場傻眼,德國當年問題一樣,為了開放東德秘密警察迫害人權檔案,國會展開激辯,一派人堅持;不可以讓檢舉人身分資料曝光,因為違反個資法,這時候高克牧師說了一句話,當年接受威權政府指令,協助迫害人權的共犯,不是一般公民,怎麼可以受到公民權保護,高克說:「人民有權知道,在國家公權力之下,是誰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紀錄了關於自己的生活,而且,只有當一個公民真正知道,國家手中有甚麼關於自己的資料,自己才知道,應該用何種方法,和社會及他人交往。」最後,德國公布了所有檔案,讓真相攤在陽光下,至少沒有像台灣這種掩藏的情況。
企圖把改革或轉型正義做好,主事者必須選對人選,德國高克牧師,公義形象受到敬重,他的角色身分很像台灣的林義雄。但是,新政府中卻少了林義雄這種人,這是一大缺憾!從年金改革一事可知,如果沒有副總統壓陣,這件事恐怕還在混亂中,但是,不能怪總統,綠色黨歷經八年的政權,所培養的政治菁英,在國會居多,但是,2008年交出政權,從阿扁到身邊戰友,已經被黨國司法搞到全身是傷,想要站在台上,讓人感覺純白無垢者,實在太少,沒有這種不吃人間煙火形象的人出馬,轉型正義工程,當然困難許多。
政策轉型 須符合世代正義
全球人口在兩年後,將開始下降,台灣這幾年,出生率一直減少,少子化是未來大問題,現在上街抗議年改的人,至少還有兄弟姊妹依靠,再過二十年,一家生一個,父母老了,沒人養,最後一人孤獨終老。因此,世代交替式的年金制度,就算合乎正義,不改也是不行,這種情況不是只有台灣發生,但是,樽節緊縮,只是暫時的方法,如同希臘局面,越樽節,經濟越來越差,政府部門服務更低落,所以,政府及民間終歸要攜手,找出更有創意的年金制度,才能解決台灣燃眉之困。
北歐國家出生率是台灣兩倍以上,原因無他,政府被人民信任,人民繳交高稅率,政府也以高福利回報,所以北歐幾個國家出生率,並沒有下降,從教育到醫療,北歐國家把人民照顧很好,人民當然敢生養兒女,現在台灣,家庭支出中,子女教育佔了六成,世界最高,這才可怕,生兒育女成為家庭大負擔,過去,台灣被黨國統治60幾年,被反攻大陸騙到怕,最後變成大笑話,等到經濟發展了,又被政客的建設支票詐欺,留下一大堆蚊子建設,現在台灣已經沒有多餘的錢,可以浪費,人民才對建設方案斤斤計較起來了,顯然,政府早已失去人民信賴,你說;司法,監察,立法會好到哪裡?如何重拾人民對政府的信心,才是新政府當務之急。
台灣內外交迫,不是始於今日,既然決定不創品牌,持續出產山寨黨國中國貨,就難免被警察查抄,以及正版公司上門問罪,現在奈及利亞使館,已被奈國武警封鎖,就是例子,不要妄想用中國品牌,就可以和藍黨和赤黨和平共存,記住猶太哲學家雅斯培一句話:「如果沒有出自內在心靈,發出的友誼訊息,那麼不可能會有和平共存的一天。」請問,你熱愛台灣,藍營、赤黨熱愛中國。你告訴他,你可以同時愛,他們會相信嗎?
看對問題 用對的人 做對的事
生氣表示總統很在意人民,想把事情做好,這是好事情。
看看人民眾多抱怨,試想一些解方:一、經濟低迷,低薪情況一直無解,這問題是台灣罩門,薪資上升,必須來自企業大量回歸,但是,台灣沒有國家保護,才造成台灣企業出走,主因是避開關稅障礙,想要企業回流的條件,就是台灣成為國家,或主動和歐盟及美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二、一例一休,民怨處處,我認為應該更加彈性,讓企業和勞工雙雙增加空間,資本主義社會,政府本來就無須在這方面管制太多;三、民調不振,看看就好,不要太在乎藍黨民調,對不服氣的人,你做的再好,他一樣不服氣,尤其是統媒,根本是敵人,不是直友;四、持續找對的人,作對的事,該讓他下台的人,不要客氣,但是,用詞可以好聽就好,如此下來,抱持初心執政,總統可能生氣會少一點吧。
《轉型正義》原民文化遭教會消滅 加拿大請教宗道歉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鑑於天主教會過去百餘年在加拿大政府不當對待原住民一事上推波助瀾,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假近日在義大利舉行七大工業國集團(G7)高峰會的機會,廿九日前往梵蒂岡覲見羅馬天主教宗方濟各,邀請教宗為此事巡牧加國,就當地原住民過去遭虐及「文化滅絕」一事道歉,協助加國推動轉型正義。方濟各已初步表達正面態度,可望明年成行。
政府出資、教會經營 寄宿學校強制原民同化
杜魯道前年十一月上任,二○○八年中開始調查當地原住民幼童受虐歷史的加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C)隔月公布結案報告,細訴加國政府一八七○年代起將近十五萬名原住民兒童強制送入寄宿學校同化,以及當年藉此遂行「文化滅絕」的政策目的:一九八二年《憲政法案》保障的「第一民族」印地安人、因紐特人、梅蒂人,前後約有卅%受此政策影響,他們遠離親生父母、傳統文化與母語,進入加國政府出資的寄宿學校;實際運作多由教會負責,其中又以天主教會為最大勢力,但多數學童遭遇精神、肢體虐待與性侵害,多達六千人命喪校園。
學童遭身心虐待與性侵 六千人喪命
這種由教會經營的原住民寄宿學校,在一九二○至六○年代最為盛行,直到一九九六年才正式關閉最後一所寄宿學校。一九九○年起,受虐原住民學童陸續公開他們的慘痛經歷,加國政府才開始重視轉型正義,於○八年成立TRC。一五年,TRC提出九十四項和解措施,包括建議教宗親往加拿大,為當年教會「在精神、文化、情感、肢體與性侵上的角色」道歉,以撫慰當年受害倖存者及其後代。
原民學童慘痛經歷 90年代陸續公開
因此,信奉天主教的杜魯道和方濟各密談四十二分鐘時,特別「告訴他,這對我們加拿大人推動與原住民真正和解一事有多麼重要,並強調他可透過道歉來牽成此事」。而教宗也「提醒我,他終其一生都致力於協助這世界上被邊緣化的人,以及為他們奮鬥;他期待和我以及加拿大主教們一起努力,以找出共同向前的康莊大道。」
邀教宗巡牧加國 協助推動轉型正義
雖然梵蒂岡官方聲明僅說,兩人「聚焦於整合與和解議題,以及宗教自由,還有目前的種族事件」,但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方濟各自稱正式致歉乃其計畫中事。事實上,一九九四年盧安達百日大屠殺期間,羅馬天主教會未伸援手、甚至助紂為虐,方濟各今年三月就曾為此「罪與失職」,請求「神的赦免」。
「有土斯有財」背後的台灣土地轉型正義
作者 郭瓊瑩
2021-03-31
攤開台灣的土地開發史,其實也是整部台灣的發展史。 圖片來源:本文圖片皆為作者提供。
「有土斯有財」背後的台灣土地轉型正義 | 郭瓊瑩 / 郭瓊瑩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fwWV9a
由於個人專業的關係,多年以來參與過各種不同尺度的土地調查,從風景區、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河川、溪流、海岸、鄉村到偏遠部落,各種規劃與開發諮詢過程中,最常見卻也最令人束手無策的問題是:這些地方到處都有破敗荒廢卻無法處理的「建築物」:路邊搭建的鐵皮屋、舊貨櫃與帆布拼搭的小屋、自行圈圍的籬笆。而每詢問不能改建的緣由,得到的答案則是:「這土地不是我們的,政府說這是違建、這是侵占公有地、這是未登錄地、這是行水區……」
台灣擁有美麗的山林風景,但在過往開發中,許多土地已經滿目瘡痍。
即使在台灣重要的觀光景點阿里山,台18線沿路山嵐飄逸,應該是一條絕美的綠色景觀道路,但沿途所有的店家,賣茶葉的、賣蔬菜的,全是鐵皮屋,原因也同樣是「這是國有財產局的地,我們不能整建,若拆了,也就回不來了……」
以前我總認為,這些「違建」住戶不依法行事,是不道德的。但後來慢慢瞭解台灣的土地開發史,深入探索台灣的土地制度後,開始有了不同的思考。
台18線原本是走入阿里山的國家風景線,但沿線土地多為國有,也導致居民使用土地時的各種問題。
台灣土地所有權的變遷
攤開台灣的土地開發史,其實也是整部台灣的發展史。自鄭荷、清領、日治時代乃至國民政府來台,一直是以「治理者」之尊,把台灣當作國際貿易平台或政治跳板,也因此原來生存在這裡的原住民多次被「安頓」到「特區」內,而具有生產優勢的西部平原土地,則屢被統治者收為公有,如荷蘭人的「王田」、明清時期的「官田」。後來隨著漢人移民日多,原本屬於原住民的許多土地也逐漸由漢人承租經營,形成「一田二主」的狀況。
弱肉強食,原本就是開發者、殖民者帶來的治理手段。日人治台時,為了經濟自主、南進與貿易,更透過各種土地調查、林野調查以及整理事業,逐一將土地劃為官有或給予日商企業。結果,大部分原住民原本生活的土地都成了政府所有,不少漢人開墾的土地也遭受到相同命運。更何況原住民對土地的價值觀比較傾向「共有」而非「擁有」,許多部落族人根本沒有登記土地的概念。
許多原住民部落歷經長期殖民治理、天然災害侵襲,如今生活與生產已經脫節。
直到今天,我們在山林間所見的部落與聚落,早已經不是原本土地使用的樣貌。在中央山脈,因為闢建山林鐵道與配合伐木事業,許多部落幾乎是跟著森林產業流轉,一些原住民部落在政府規劃下遷入統一建設的、規矩的棋盤式水泥房,若要耕種還得另外在住宅外租地,打破了原本生活、生產相互依存的居住樣貌。蘭嶼的狀況也類似,當地人原本在芋田耕作、從山林伐木造船,但政府引進漢人的居住模式,集中建設水泥住宅,也改變了原本與海共生的傳統情境。
日治時期隨著鐵路興建開發山林,聚落也跟著遷徙,而當伐木的目的完成後,這些工人聚落又跟著離開或廢棄。
移民社會的土地正義
自殖民時代移轉到國民政府,對土地的認知並未有太大差異,畢竟「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已根深蒂固。當時政府透過土地改革政策,實施「耕者有其田」,一方面打破了日治時期大地主的權勢,另一方面同時扶植佃農,讓資源重新分配。但這樣的分配削弱了原本地主的既得利益,也累積許多埋怨。這種不正義、不公平的土地資源再分配,只不過是另一種政治治理工具而已。
就歷史面看,制度化的「地籍產權」,都是在日治與國民政府治台之後才普及,而精準的土地測量,更要遲到半世紀前才開始。比如諸多廟產是由昔時善心地方仕紳捐贈,但寺廟住持不懂得要去登記土地,往往被有心人士「合法登錄」為私有,強行奪取,反要廟方付租金,或由政府收歸公有(如台北的臨濟寺)。這些案例屢見不鮮,不公義的事竟也發生在官方之體制中,著實令人憤慨。
臨濟寺原址是台灣原住民與漢族的共同墓地,後由板橋林家購地贈予建寺,成為日治時期台灣唯一的護國寺。然而因為未做土地登記,後來變成市產,寺方因此不得不付給政府「租金」。
在資本主義社會,掌有土地始終是重要的發展條件,也因此近400年來台灣的土地政策與現實並未有太大的革新;也正因為是移民社會,在流轉遷徙中常會有不了解法令程序的狀況。這些令人遺憾的事實,該如何真正獲得轉型正義?似乎更是促轉會該努力的方向。
另一次台灣土地掠奪史
閱讀過土地專家徐世榮教授諸多探討台灣土地制度發展史的文章,欽佩他客觀精準的剖析與觀點。他提及,這400年來台灣土地制度的變遷,正是一部不同治理者的「土地掠奪史」。
2020年,台灣才進行了全國農田水利會改制,將原本的區域性水利會收歸國有,設置「農田水利署」,政府對外宣告,這樣的政策是「為有效整合、監督、輔導與管理農田,全省各水利會進行水利資源分配」。其實大家並不反對事權統一有效管理,其職掌也與原本各水利會的管理內容並無太多差異,但在這樣的「統一」中,台灣土地發展與水利網絡的歷史脈絡卻被淹沒了。
台灣農田水利發展史,也是一部台灣的土地開發史,水圳灌溉網絡與人文、地理互相影響。
台灣的農業發展,最早是得利於荷蘭人引入灌溉系統規劃與技術,沒有灌溉水利系統,就不會有今日的台灣農業。清代以來,修築水圳、提供灌區土地相關設施等來源往往不是官方,反而是地方仕紳家族為了發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差不多可說是台灣自發性「社區營造」的濫觴。幾個知名的水圳系統,像是曹公圳、瑠公圳、七星水圳、八寶圳,無一不以「民」產為基盤,而官方僅扮演協調加重的角色。是以昔時的「水利會長」多為地方意見領袖,有協調與整合能力者被推舉出來建設繁榮家鄉,甚至好幾代都為公益奉獻。
這樣的體系演變到今天,由於類似的勢力常與地方政治相關,例如在地方選舉中仰賴水利會的資源,久而久之被視為「政治利益」團體,也被貼上不正義的標籤。當原來有數百年歷史與自治典範的組織,被強迫歸為「公有單位」,由於無力解決政治議題,只好找捷徑收編。這對台灣農業水利與土地發展史來說,確實是一項遺憾。
北部地區的瑠公圳與七星水利系統,都是上百年來歷代地方仕紳與善心人士共構的成果,實不應一夕間納入「官方資源」。
在台灣,農田水利灌區宛如縣市政府之外的另一種權力劃界,其實可以正面輔導成另外的地方自治團體。原本長期建立的機制一旦被破壞,之後會怎麼樣還很難說。只是深切期待這樣的歷史不被輕易抹滅,而可以走向更有智慧的經營,讓台灣農業能得到應有的蓬勃發展。
都市農地重劃應適可而止
一些敏感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搭高鐵時沿線原本可見的農田風景,如今天際線已經大幅改變。尤其是台中烏日、新竹竹北,原本都市邊陲的農地正快速變遷。農地重劃當然會使土地加值,只是令人疑惑的是:台灣的人口不是正在下降中嗎?為什麼都市還不斷擴張、吞噬掉原本的農田?光以台中來說,重劃開發區已經來到第14期,幾乎把台中舊市區和豐原完全變成建成區了。
都市邊陲農地無止境地被重劃,原有的綠地換成高價建地,原有的生態價值也被嚴重削弱。
政府努力推行國土計畫,一方面農地上的非法工廠無法完全清除,另一方面原有的良田又一一被棋盤化為建成區。原有的風廊、綠帶、水圳系統一一被破碎化,到底這樣的無止境發展,終極目標為何?能源政策又如何能跟上這樣毫無節制的成長?提供全民福祉社會,應是大有為政府的責任。但政府寧可拱手把這些權力讓給開發商,美其名曰土地開發自償,但真正獲益的是誰?除了弱勢族群,還有眾多不會說話的生物、溪流河川、與無價的人文地景,又有誰來捍衛它們的正義?「有土斯有財」背後的台灣土地轉型正義 | 郭瓊瑩 / 郭瓊瑩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fwWV9a
美國版「轉型正義」!開國元勛傑佛遜蓄黑奴 紐約市決議移除雕像
紐約市公共設計委員會18日投票通過,將在年底前拆除紐約市政廳議會的第三任總統傑佛遜像,並移往其他公共場館。(美聯社)
美國版「轉型正義」!開國元勛傑佛遜蓄黑奴 紐約市決議移除雕像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n54VAd
2021/10/19 18:37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非裔男子佛洛伊德去年5月遭白人警察以膝壓頸窒息而死,引爆全美與全球示威抗議潮,美國民間也持續反思「民族大熔爐」神話,質疑200多年前建國前期的黑奴買賣,與延續至今的黑人歧視。紐約市公共設計委員會18日投票通過決議,將在年底前拆除矗立在紐約市政廳議會的第三任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雕像,並移至其他公共場館。
傑佛遜是美國開國元勛之一,也是《美國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主要起草人,認可其中「人生而平等」的主張,總統任內,1808年美國禁止國際奴隸貿易、停止進口黑奴,但美國國內仍持續販奴,南方各州也維持蓄奴社會,分歧最終導致南北戰爭。
有紀錄顯示,傑佛遜一生中曾擁有逾650名奴隸,其中有的是自雙親及妻方繼承而來,也有許多是因債權而扣留的「資產」。傑佛遜既公開坦承相信奴隸制度不人道且終將絕跡,但又繼續蓄奴,被批評為偽善。
紐約市委員會成員巴倫(Inez Barron)支持拆除1833年落成的雕像,他稱傑佛遜這位「奴隸主」曾充當某種「掮客」,並借機擴大種植園奴隸經濟。她還指控,傑佛遜在任時頒布了一些針對美洲原住民的驅逐政策,這些政策導致了對原住民進行「種族清洗和種族滅絕、替換」的惡果。
雖然紐約市公共設計委員會已經投票通過拆除雕像,但因為轉移的地點未定,移除的期限設定在年底以前,對於不能即刻遷移雕像,議會的跨種族核心小組(The Black, Latino and Asian Caucus)則指委員會是「投票延長了侮辱」。
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尚未對此做出回應,不過他上週表示,能夠理解眾人認為傑佛遜曾經蓄奴的歷史事實不容忽視的理由。美國版「轉型正義」!開國元勛傑佛遜蓄黑奴 紐約市決議移除雕像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n54VA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