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反對偶像崇拜-依圖像來傳播佛法比文字容易-早佛像仍以袈裟為基調,菩薩以瓔珞為象徵,護法則多偏向武將造型/造像或圖像的存在是為提醒法義,要修行人時刻「對治」業障,不犯錯誤,即便是忿怒金剛像,都是投射內心的貪嗔痴。/「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自古顯教傳法重文字而輕圖像;「六大無礙常瑜伽,四種曼陀各不離」,而密教不僅將經典內容圖像化,更拿各種圖像作為修法的方便-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西北印的犍陀羅藝術,為由西域沿絲路向東傳播的北傳系統;中印度的秣菟羅藝術,則是由南方海路向東傳播的南傳系統

犍陀羅(Gandhāra),位於今阿富汗東部與巴基斯坦西北部一帶,自古便是東西貿易、交通往來的必經之地, 其文化受到了波斯、希臘、羅馬、印度和中亞文化的多重影響。
在歷經西元前後幾個世紀的發展、繁榮與衰落,沉寂千年,直至十九世紀「犍陀羅」才又重新為世人所認識,雖然今日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皆為穆斯林國家,但境內大量佛教遺蹟和遺物的留存,仍展現出彼時佛教輝煌的風采,再加上希臘藝術形式與佛教主題結合的表現,使得「犍陀羅」一直是學術研究的重點,在近幾年更是成為研究的焦點。
最新訊息 -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https://bit.ly/3Ut0CQO

犍陀羅佛教藝術_w84_2 x h59_4cm_完稿 (1)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


為何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犍陀羅的希臘化佛像
為何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犍陀羅的希臘化佛像 - 佛門網 - 香港佛教網站 https://bit.ly/4hs7Rm4

最近,慈山寺展示了一尊佛陀雕像,這在佛教藝術愛好者圈內引起了很大的迴響。此展品名為「釋迦牟尼佛立像」,出土自三至四世紀古印度貴霜王朝的犍陀羅國,整尊雕像由片岩雕琢而成,高175公分,與人齊高,除了右手掌斷裂以外,其餘部分均十分完整,實屬罕見。
犍陀羅佛教雕塑的一個主要藝術特色,就是保存了濃厚的古希臘風格。這些古代印度佛陀塑像,往往與古希臘人物雕刻造型十分相似,當中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五官立體分明,包括:深目、大眼、高鼻、薄唇,還有波浪式捲髮,以致衣服紋理的雕刻都與希臘雕像十分相似。這是甚麼原因呢?為何這些古代東方藝術會受到來自西方文化的影響?為何佛像的造型,會更像一個西方人的形象?
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從歷史的角度去分析緣由。
犍陀羅國(Gandhāra)是甚麼地方?那是西元前六世紀已經存在的國家,屬於古天竺十六列國之一,位處古印度的西北部,其核心地區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東北部與阿富汗東部一帶,這裏不僅是印度大陸文明的一個發源地,還是歐洲與亞洲的交界點,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犍陀羅國曾為古波斯帝國的一部分。西元前四世紀,來自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率領著他那所向披靡的東征軍,在滅亡波斯、征服中亞之後,來到了印度的邊界犍陀羅,為了尋找並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野心勃勃的亞歷山大大帝決定入侵印度,因此,犍陀羅一度成為了希臘文化殖民地。
西元前三世紀,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信奉佛教,犍陀羅一帶地區逐漸成為香火鼎盛的佛教聖地。自此,從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五世紀,在這前後七八百年間,佛教一度盛行於犍陀羅國。而貴霜王朝時代便是犍陀羅佛教藝術的鼎盛之時。
貴霜王朝(Kushan Empire)誕生於西元一世紀至三世紀之間。西元一世紀前後,古印度因大乘佛教的興起,出現了最初的佛陀造像。在這以前,代表佛陀或佛法的只是一些標誌與符號,例如蓮花、腳印、法輪、寶塔、菩提樹等。到西元一世紀左右,貴霜王朝的國王篤信佛教,大量興建佛寺,信徒因為懷念佛陀,也開始製造出世界上首批佛像來兩大佛教藝術中心因此應運而生,分別就是西北部的「犍陀羅」和恆河中上游一帶的「秣菟羅」(Mathurā)。這兩個地方分別製作佛教雕像,但藝術風格迥然不同。犍陀羅造像展現出希臘化的特徵,而秣菟羅造像則呈現印度本土化的面貌。自此,佛傳故事的雕刻不再以象徵符號來代表佛陀,而是直接以寫實方式來刻畫釋迦牟尼的面貌。但這已是佛陀入滅五百年後的事情,工匠哪裏知道佛陀的真正長相如何?
亞歷山大大帝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在其短短十三年的統治期間,先後統一希臘全境,進而橫掃中亞,蕩平波斯帝國,大軍開到印度河流域,佔領埃及全境。古希臘的藝術文化就是這樣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而在犍陀羅地區傳播開來,影響十分深遠。也是因為受到「希臘化」(Hellenism)的影響,犍陀羅風格的佛陀看起來便更像希臘太陽神阿波羅相貌的希臘哲學家了。為何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犍陀羅的希臘化佛像 - 佛門網 - 香港佛教網站 https://bit.ly/4hs7Rm4

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


希臘式佛教藝術(英文:Greco-Buddhist art),是在印度次大陸北部地區形成的希臘式佛教藝術,由亞歷山大大帝希臘化時代(約公元前四世紀)開始,直至伊斯蘭教傳入(約公元七世紀)之前蓬勃,當中經歷了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中國稱之為大夏)、印度-希臘王國、貴霜帝國、健馱邏、馬圖拉、笈多王朝等王國。這段時期出現大量受到希臘藝術風格影響的佛陀形象,尤其以寫實的佛像雕塑最有代表性。這些藝術隨著大乘佛教傳入漢地、蒙古、西藏、日本和韓國等地,影響到東亞各地的佛像和石窟的風格,如敦煌的莫高窟。它是東西方文化透過絲綢之路交流的見證。
希臘式佛教藝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US38R1

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


    印度時代的石雕造像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西元一世紀前後,印度因大乘佛教的興起,出現了佛陀的造像和菩薩像。貴霜王朝(Kushan Empire,西元一至三世紀),誕生了兩大藝術中心──西北部的「犍陀羅」和恆河中上游地區的「秣菟羅」,兩地同時期有佛教造像,但藝術風格卻迥然不同。犍陀羅造像靜謐內斂,展現印度希臘化的睿智與寫實風格;秣菟羅造像穩健有力,顯現印度本土化的活力與古典樣貌。
犍陀羅的造像藝術
  犍陀羅,是梵語(Gandhāra)的音譯,「香遍國」、「香風國」是義譯,又稱「月氏國」、「健馱邏國」等。《大唐西域記‧卷二‧三國》記載:「健馱邏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東臨信度河,國大都城號布路沙布邏,周四十餘里。」信度河(Sindhu River)即今印度河,健馱邏國的都城古名「布路沙布邏」(Purusapura)即今巴基斯坦西北部的白沙瓦(Peshawar)與阿富汗東北邊境一帶,地處於印度與中亞、西亞交通的樞紐,是東西方文明的交通要道。
  犍陀羅是古印度十六列國之一,曾為古波斯帝國的一部分,希臘亞歷山大帝國曾占領此地,阿育王曾派佛教徒來此傳播佛教。西元前二世紀,希臘人於此建立大夏國(Bactria)。西元一世紀,游牧民族大月氏人建立貴霜王朝,定都犍陀羅一帶,所以犍陀羅文化結合了古波斯、古希臘、古印度與中亞草原文化的精華;貴霜王朝時,與漢朝、羅馬、安息並列當時亞歐四大強國。
  貴霜王朝時代是犍陀羅藝術的鼎盛時期,犍陀羅地區曾為希臘文化殖民地,仿照希臘羅馬雕刻神像的手法,以西方人體寫實形式雕刻佛像,結合了佛教文化和希臘文化,此造像風格後人以地名「犍陀羅」稱之。
  中台山博物館館藏犍陀羅一至三世紀「石造菩薩立像」,片岩材質,菩薩神態沉靜,具西方面貌特徵,深目高鼻薄唇,波浪捲髮披肩。菩薩裝身飾物華美,手上腕釧,花形臂釧,胸前佩戴三重飾線。第一重是花形寬帶頸飾。第二重是由數股線狀串成之華麗飾線,兩端繫住一對瑞獸頭,口啣方形聖物盒。動物頭飾配件,正是古代草原游牧民族的飾物特徵,此條懸掛聖物盒之U形厚重飾線,又稱為「聖線」。第三重斜至右脇之飾線,垂掛三個圓柱狀小盒,稱作「婆羅門飾線」,是古代識別印度婆羅門的標記(婆羅門,當時即指修行人)。
  素淨圓形頭光,菩薩右足微屈,站立於刻有五葉花紋樣之底座,此紋樣或許來自中亞波斯文化的影響。右手舒五指、左手執物,上身袒露,下著腰衣,天衣流暢寫實,希臘羅馬式披袍,衣褶厚重,刻紋細膩。足下鞋履或稱羅馬鞋,亦來自希臘文化的影響,鞋帶上豪華的釘扣和連珠等裝飾,為當時貴族盛行的飾物裝扮。從菩薩的裝束及面目、體態來看,其華貴特徵帶有西方太陽神阿波羅的風采,顯出希臘雕像的影響。釋迦菩薩出生於貴族之家,此菩薩像無疑是悉達多太子成佛前菩薩裝扮的完美體現。
  另一件館藏犍陀羅四至五世紀的「石造菩薩立像」,有圓形頭光,頭光兩側跪著二供養人。束髮型髮式,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持水瓶,耳垂佩戴厚重耳環,胸前佩戴四重飾線,站在方形底座,足下亦著鞋履,正面底座方柱中間有一坐佛及左右二脇侍。四重胸飾,第一重是頸飾,是一寬帶首飾,代表古印度婆羅門貴族的身分;第二重是二股一束披掛於右肩上較簡單的飾線;第三重是斜至右脇,掛有數個小盒狀之「婆羅門飾線」;第四重是兩端飾有瑞獸頭,口啣寶珠狀聖物盒,由數股線狀組合而成之厚實U形「聖線」。菩薩上身袒露,肩披天衣,下著腰衣,裙裳繫帶紐結,刻劃寫實。此造像有彌勒菩薩的二大特徵,束髮型與持水瓶,束髮型是簡潔打一髮結自然下垂,是古代婆羅門的髮式。彌勒菩薩因其出身婆羅門,故其髮式為婆羅門之束髮型,並持婆羅門修行者的水瓶標誌。
秣菟羅的造像藝術
  秣菟羅,是梵語Mathurā的音譯,又作摩偷羅、摩度羅,義譯為蜜善、孔雀,是印度古代十六大國之一蘇羅西那(Śūrasena)的首都,地處於古印度與西方通商路上的重要地區。《大唐西域記‧卷四‧十五國》記載秣菟羅國「伽藍二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大小二乘,兼功習學。天祠五所,異道雜居。」顯示秣菟羅在印度宗教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是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聖地。
  秣菟羅,今新德里東南地區,恆河中上游,是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西南部城市,古印度的藝術文化中心,印度本土文化傳統濃厚。此地帶盛產紅砂岩,雕刻傳統歷史悠久,曾大量製作印度民間神像,除雕刻佛像外,還雕刻印度教和耆那教神像。
  秣菟羅造像風格承繼傳統印度的薄衣貼體、寬肩厚胸、螺髮豐頰等造型特徵,顯現人體的生命感和力量感,犍陀羅佛像衣質褶紋厚重粗獷、沉靜內省的風格形成強烈對比。秣菟羅造像藝術又有貴霜時代和笈多時代之分,各有其不同的造像特色。
  笈多(Gupta)王朝是印度佛教藝術的黃金時期,最主要興盛時期是在四至五世紀,這個時期的佛教藝術中心,轉移到秣菟羅和薩爾那特(Sarnath鹿野苑)地區。秣菟羅的薄衣貼體、波浪衣紋和鹿野苑的濕衣貼身、無衣紋造像特徵,單純完美的理想化造型,充分表現出印度本土古典主義的藝術特質。笈多時期的佛教造像,把犍陀羅和秣菟羅的差異性相互融合並轉變,將西方的寫實與造型,融入傳統印度特有的本土藝術典型中,以完美純粹的藝術手法和雅致鮮明的民族特色,創造了新的佛教造像樣式,也創造了印度佛教雕刻藝術的巔峰時期。
佛教藝術 - 印度時代的石雕造像 https://bit.ly/3ArIIHe
  館藏秣菟羅四至五世紀的「石造佛立像」,具有笈多時代的秣菟羅造像風格,佛高髮髻、螺髮右旋,眼部雕刻細膩,鼻樑高隆筆直,表情端嚴典雅。方形長耳,下巴圓潤,下唇寬厚,具印度人的相貌特徵。寬肩厚胸,身材魁梧,右膝微屈、重心落在左腳,略顯動態,佛足外側各有一身合掌跪拜的供養人。著通肩式袈裟,輕薄貼體從雙肩至胯間垂下,陽刻重重隆起「U」形波紋,透過薄衣微妙表現袈裟內著裙之腰帶,顯現健壯的體型,比例舒展勻稱,造型準確生動,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佛頭光圖案富麗,紋飾精美,由內向外刻有多重同心圓,由中心依序飾蓮瓣形圖案、放射狀紋飾、卷草紋、扭轉花環、聯珠紋和連弧紋等紋樣,華美繁複。整體造像呈現一種氣度雍容、沉穩典雅、和諧平衡的古典美感。
  佛右手施無畏印,指間現縵網相,為佛三十二相之一,此相乃佛修四攝法、攝持眾生而來。左手捉持袈裟衣角,懸垂的袈裟衣緣,翻摺出波浪紋飾,並於下襬處刻劃翻摺的衣褶。昔日佛坐菩提道場成正覺時,波旬魔王來擾,佛右手觸地以為誓言,如《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載:「又復以右手如捻衣角鉤於本心,而復展手作觸地相,此成降諸魔軍印。」「如捻衣角」表佛已成正覺之意,或為佛像手持衣角的象徵意涵
結語
  印度佛教的造像風格,與中國佛像的形成緊密相關,造像藝術的發展加速了佛教的傳播。西北印的犍陀羅藝術,為由西域沿絲路向東傳播的北傳系統;中印度的秣菟羅藝術,則是由南方海路向東傳播的南傳系統。南北行進的路線、時代的先後、相互間的影響,涉及十分複雜的佛教傳播行程,對於日後中國佛教藝術的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

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


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

瓔珞之德──犍陀羅式的菩薩嚴飾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佛教藝術 - 瓔珞之德──犍陀羅式的菩薩嚴飾 https://bit.ly/3YshxEh
  「瓔珞」亦作「纓絡」,《說文解字》曰:「嬰,頸飾也。」嬰,通「纓」。《玉篇》云:「瓔,瓔珢,石似玉也。」《翻譯名義集‧三》載梵語「吉由羅,或枳由邏,此云瓔珞。」《一切經音義‧卷第七十八》云:「瓔珞,頸飾也,從玉形聲字。」瓔珞有美玉之意,是古代印度貴族配戴於頭、頸、胸,或手、腳等部位的珠玉飾物。
  瓔珞飾物是菩薩像的特徵,即戴冠、耳璫、頸飾、胸飾、臂釧、腕釧等嚴身之具。菩薩戴瓔珞源於犍陀羅的菩薩造像,通常是貴族裝束,即以釋迦牟尼佛未出家前的太子形象為基礎開展而出。據《佛所行讚‧卷第一》記載,世尊為太子時,自小「瓔珞莊嚴身」。茲以中台世界博物館的館藏為例說明之。
阿波羅式的菩薩風采
  犍陀羅藝術(Gandharan Art)是印度佛教思想與希臘造形藝術的結合,融入西方雕塑的寫實性,具有濃厚的希臘化風格。如館藏犍陀羅「菩薩立像」(圖一),太子般氣派,高貴不凡,古典寫實,典雅俊美。髮辮自然捲曲,華貴珠串冠飾,纏繞眾寶瓔珞,頂飾燕尾榫冠。額部較寬,眉間白毫,深目、高鼻、薄唇的西方面孔,上唇八字型髭,神情悅豫端詳。袒露上身,披著天衣,輕繞上身,帔帛從右肘穿過,於腰腹前成一道流暢律動的大圓弧型衣紋垂掛,天衣纏繞左肩懸垂而下。下著腰衣及腰帶,右膝微屈,牽動衣褶紋飾流動,裙裾似垂簾,裙襬呈齒狀開展,這是犍陀羅菩薩造像的服飾特徵。
  菩薩耳掛獅型耳璫,頸戴寬扁盤狀華麗項飾,腕釧、臂釧雕刻精緻,胸前配戴由數串細小珠鏈擰成一股U型飾線,兩端連結一對童子造形繫住寶石狀裝飾,此條飾線典麗矞皇,稱為「聖線」。另披掛三條飾線,由細小珠鏈編結而成,串織成一節一節,各以二、三條結為一束,並串結寶石狀飾品。其中一條出右脅,垂掛小箱盒和吊飾,稱為「婆羅門飾線」,是古代識別印度婆羅門的標記。菩薩腳穿華美涼鞋,鞋帶飾有釘扣、綴珠及瑞獸首之裝飾。眾寶瓔珞嚴飾具足,是犍陀羅菩薩嚴身之具的典型特徵。
佛教藝術 - 瓔珞之德──犍陀羅式的菩薩嚴飾 https://bit.ly/3YshxEh
  此菩薩立像帶有古希臘羅馬青年俊朗的輪廓神采,華貴酷似印歐混血的風度翩翩王子,與巴基斯坦犍陀羅地區夏巴茲加里(Shāhbāz-Garhī)寺院出土,一至三世紀片岩雕刻,現藏於法國巴黎居美亞洲藝術博物館的「菩薩立像」(圖二),有異曲同工之妙。嚴飾瓔珞的華彩流光,細膩華美的敷巾冠飾,巍巍威儀的俊雅姿態,高貴豪華的殊妙服飾,流露王侯貴族的王子氣派,無疑是悉達多太子成佛前菩薩裝扮的完美體現。
  印度佛像身著希臘羅馬式披袍,衣褶厚重,富毛料質感,優美、典雅、和諧的形制,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理想造形。犍陀羅菩薩的面貌特徵、美學原則與寫實技巧,具有濃厚的希臘化色彩,帶著西方太陽神阿波羅的英拔風采,如梵蒂岡博物館所藏之太陽神阿波羅雕像(圖三)。太陽神阿波羅在西方文化中,象徵清澈明淨的精神境界,在藝術上以古典沉靜的造形,表達一種清新典雅的理性清明世界。犍陀羅造像青灰色調的片岩石材,結合人物沉靜肅穆的神態,愈益顯出一種阿波羅式的靜謐、內省風格。
婆羅門式的菩薩特徵
  印度早期社會分四種階級,婆羅門是最高階層。婆羅門自稱是梵天的後裔,世襲祭司,事奉大梵天,專修淨行,掌握神權。《一切經音義‧卷第二十六》云:「婆羅門(此俗人也謂淨行高貴捨惡法之人博學多聞者也)」,《翻譯名義集‧一》曰:「婆羅門淨行也。守道居貞潔白其操。」依《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所載,彌勒菩薩出生於婆羅門家庭。在犍陀羅佛教造像中,「束髮」與「持瓶」是彌勒菩薩的二大特徵,攸關其婆羅門的出身背景。
  館藏犍陀羅「菩薩立像」(圖四),為「斜扎式」束髮型,一端做環狀,一端披垂下來,用連珠髮帶箍住,無任何頭飾,體現婆羅門行者的髮型。上身袒露,肩披天衣,下著腰衣、繫腰帶,戴耳璫、項圈、聖線、飾線、臂釧、腕釧等瓔珞飾物,右手施無畏印,左手食指與中指間夾瓶,足下著綴珠涼鞋。
 佛教藝術 - 瓔珞之德──犍陀羅式的菩薩嚴飾 https://bit.ly/3YshxEh
犍陀羅彌勒菩薩像
拍攝於法國巴黎居美博物館
  另一館藏犍陀羅「菩薩立像」(圖五)為「蝶結式」束髮型,髮髻形似「∞」造形,用連珠帶飾箍住,捲曲長髮披肩。上唇有八字型短髭。胸前配戴聖線,兩端有一對瑞獸頭飾口銜寶石。犍陀羅菩薩聖線上的動物頭飾,取材於古代北方大草原游牧民族的飾物造形。
  另一種「圓髻狀」束髮型(圖六),如法國居美博物館所藏,巴基斯坦犍陀羅地區一至三世紀的片岩犍陀羅彌勒菩薩像,菩薩高綰圓型髮髻,用連珠髮帶扎束,髮型捲曲,梳理有序垂於兩肩。菩薩額前白毫相,上唇有髭鬚,顏貌端正無比,柔和圓潤的形制,充滿古典主義色彩,顯出希臘雕像的影響。帔帛從左肩垂掛至右腰際,配戴飾線、聖線。胸前U型聖線受損,垂掛三個一組的小箱盒之婆羅門飾線,左手食指與中指間夾瓶,為犍陀羅彌勒菩薩的重要特徵。
  古代婆羅門行者常持著水瓶,彌勒菩薩因其出身婆羅門,故特有此造形。婆羅門自稱是梵天的後裔,印度梵天圖像有四頭、四面、四臂的特徵,其中一臂即持瓶。梵天與婆羅門行者所持之瓶,象徵裝有甘露法水之不朽生命意義。水瓶亦是大乘佛教修行僧日常帶著的十八種隨身物之一。《釋氏要覽‧卷中》載:「淨瓶梵語軍遲。此云瓶。常貯水。隨身用以淨手。寄歸傳云。軍持有二。若瓷瓦者。是淨用。若銅鐵者。是觸用。」淨用,飲水;觸用,洗手。《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云:「想慈氏菩薩。金色身左手執軍持右手施無畏。冠中有窣堵波半跏坐。」可做為犍陀羅彌勒菩薩持瓶的圖像與教理之依據。
結語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音譯略稱,《翻譯名義集‧一》:「菩提薩埵。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化他故。……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志崇精進,心若金剛,行菩薩道是成佛之因。
  《菩薩瓔珞經‧卷第一》提到法瓔珞義,如來說種種大乘法門,經中世尊告普照菩薩曰:「行菩薩道,當念十德瓔珞其體。……復以眾智瓔珞妙門,訓化二乘得至所趣,勤大乘學觀達諸法,修如來行功勳之德。……又教化人使不毀戒,常以大哀為人說經,所遊世界不離諸佛,宣示禁戒逮一切智。復以照曜瓔珞莊嚴諸佛寶淨道場,光明瓔珞靡不周遍,悉照三千大千世界。」
  又云:「修行善本不造諸緣,興起善法無放逸行。……所施清淨捨貪無欲,心意鮮潔而無垢穢,慧無邊際眼視通達,三礙六塵永已消盡,是謂菩薩法之瓔珞。」菩薩法瓔珞身,如《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二》云:「戒莊嚴具,於一切類,於一切時,若有服者,皆為妙好。是故尸羅名莊嚴具。」《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三》曰:「常以戒香為身瓔珞。」《梵網經》中〈菩薩心地品〉載:「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故如《菩薩瓔珞經》所云:「戒香攝身、定香攝意、慧香攝亂、解慧攝倒見、度知攝無明,是謂如來五分法香瓔珞其身。」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云:「菩薩摩訶薩復以法施所修善根如是迴向:『願一切佛剎皆悉清淨,以不可說不可說莊嚴具而莊嚴之。……阿僧祇種種妙寶莊嚴具,常現一切清淨妙色;阿僧祇清淨寶,殊形異彩,光鑒映徹。」從菩薩造像嚴飾之美,引領我們細細體會菩薩累劫積福修慧,「恆用戒香塗瑩體,常持定服以資身」的剔透芳馥──瓔珞之德。
佛教藝術 - 瓔珞之德──犍陀羅式的菩薩嚴飾 https://bit.ly/3YshxEh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8DyDrHtVz/

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犍陀羅佛像與秣菟羅佛像/古印度佛像,呈現西方人的面貌特徵-希


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菩薩「由男變女」/《時尚宗教學》/「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或「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菩薩」在梵文裡的發音是「菩提薩埵」,簡稱「菩薩」,意思是覺悟的有情眾生。當佛祖傳揚佛法忙不過來時,就需要有專業人士來幫忙協助解救眾生,所以就有了菩薩。在佛教的印度老家,菩薩清一色是男性。佛經裡經常用「善男子」、「勇猛大丈夫」來稱呼菩薩「善男子」就是品行和相貌都很美好的男子,通俗地稱呼菩薩為「美男子」,也不為過-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