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傳達教義也是藝術精品--「瓔珞」,是印度的嚴身裝飾品。頭上的叫瓔,身上的叫珞,品質依身分而有種種不同。根據這種風俗,佛菩薩也用它來莊嚴--無盡意菩薩把瓔珞呈奉給觀世音菩薩,並不是有形的財施,而是無形的法施,故經中稱法施,珍寶瓔珞在佛經中常以瓔珞譬喻功德
By 中時電子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16日, 2019
〈密集金鋼〉唐卡,西藏15世紀.棉布礦物料膠彩40×33公分。照片提供卡盧文化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自古顯教傳法重文字而輕圖像;「六大無礙常瑜伽,四種曼陀各不離」,而密教不僅將經典內容圖像化,更拿各種圖像作為修法的方便
採訪深居的陳百忠相當不易,但他對藏傳佛像文化的專業及講解能力,使能和他對話成為一種深度的學習。信手拈來皆是哲理,待人和氣,並不因訪者時不時的無知而不快,反到循循善誘,讓人如沐春風。這次的訪題就從「淺談佛像藝術文化之美」開始。
陳百忠指出,佛教與造像的發展大致可分為3個時期,約公元前二世紀以前為部派佛教(或小乘),對「像」的傳遞相當少,咸認為佛陀反對偶像崇拜,目前出土僅見法器、動物等圖騰。隨著公元二世紀大乘佛教興起,或為傳播,開始有以釋迦牟尼及其弟子為主的寫實造像。配合經典或想像,如同文化傳遞的過程,漸變成各式的諸佛菩薩像,如犍陀羅和秣菟羅時期,雖然佛像仍以袈裟為基調,菩薩以瓔珞為象徵,護法則多偏向武將造型,但風格卻會因時因地而各自表述。六世紀以後密教盛行,造像也就跟著百花齊放,從印度始往各地區高度發展,各自表述的情況更豐富、多元。
藏傳藝術皆與教法有關
陳百忠說,密法主「對治」和「實修」,簡單說就是自我提升和去除內惡,譬如本尊法。依照不同法門,人人都能證悟,印度八十四成就者就是在講這個。通常唐卡的圖像配置會有上師、本尊、護法,護法主消除業障,本尊主自我改造,上師是此法的傳授者。它是呼應顯教的佛、法、僧,以僧為上師的基礎延續一對一傳承的密法。他還以醫學譬喻,顯教的經典教授就如同宣揚衛教觀念;密法則為醫師開刀給藥,其對象及方法是不同的
藏傳藝術創作目的皆與教法有關,慈悲智慧的本懷、創作者的虔誠,加上數百年高僧大德的修行供奉,會產生一種奇妙的正面能量,一般認為供奉者會有不可思議的好處,所以在西藏地區,隨處可以看到各種圖像。陳百忠說,造像或圖像的存在是為提醒法義,要修行人時刻「對治」業障,不犯錯誤,即便是忿怒金剛像,都是投射內心的貪嗔痴。他指著牆上的唐卡說,圖像中的壇城代表宇宙,中間的四方則為地水火風,在裡面的五部指的是受想行識,若經由這樣具像的東西來比對,經典會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造像指導修行者融入禪定
陳百忠說,依圖像來傳播佛法比文字容易六世紀密教盛行後大量的作品就出來,同時更精益求精。他說,藏傳的造像目的是傳達教義和指導修行,比如一尊上好的佛像,可以指導修行者正確打坐姿勢,並快速融入禪定境界,挺拔、喜悅、精神飽滿、觸動人心,這就是絕佳的作品。陳百忠強調,工匠固然有其技藝專業,但真正好的佛造像仍需要高僧的指導與合作,工巧明也是僧人必修的課程,所以歷代最偉大的工匠也是活佛。
問陳百忠何時的佛教作品最精美、最有價值性?他說你看哪個時代佛教盛行,就會出精美作品。其實,這和各種藝術品異曲同工,因為在經濟強大時,才有實力與財源發展宗教及文化。不過,陳百忠強調,一尊佛造像是否為精品還是會有些客觀標準的,具有佛造像知識,就能一定程度判斷造像的優劣。
長期來說,藏傳佛教藝術在拍賣市場不僅抗跌還能續漲,主要是作品本身有魅力及深具市場潛力。所謂魅力是來自佛造像的氣質、深度和相關文化內涵;而市場潛力則是因為收藏者多、實用性高和價值被嚴重忽略。而魅力就是一種美,讓你接觸後會愈來愈喜歡,感動之餘捨不得割愛。


旃檀林 佛教藝術集萃專場賞析 - 壹讀 - https://goo.gl/h6v9qu


觀世音菩薩能使眾生得到這個安定,故稱「施無畏」。
    佛教裏說施,分有三種:
  1.財施--施有形的物質。
  2.法施--施無形的真理。
  3.無畏施--使令物質上、精神上,有所安心,沒有恐怖。
  不論財施、法施,均不能離開無畏而能達到目的。
  觀世音菩薩以此無畏布施,能使我們安心立命,故此應一心供養。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無盡意菩薩聽到上面所說的觀世音菩薩的廣大功德,因此向世尊說:「我應當要供養觀世音菩薩」,說後,即從頭上解下價值高貴鑲著寶石的瓔珞,奉呈給觀世音菩薩,說道:「仁者!願你受此法施!」
  「瓔珞」,是印度的嚴身裝飾品。頭上的叫瓔,身上的叫珞,品質依身分而有種種不同。根據這種風俗,佛菩薩也用它來莊嚴。
  但從這段經文的理上去觀察,並不是指有形的金銀而鏤刻的寶石,無盡意菩薩,累劫聚集了無盡的功德,嚴飾無盡意身上的瓔珞,不過取來譬喻罷了。
  所以,無盡意菩薩把瓔珞呈奉給觀世音菩薩,並不是有形的財施,而是無形的法施,故經中稱法施,珍寶瓔珞在佛經中常以瓔珞譬喻功德;《本業瓔珞經》說:
  「光為百萬阿僧祇功德;瓔珞為光,嚴飾佛身。」
  又說:「一切菩薩,以功德瓔珞,莊嚴菩薩二種法身。」
--------------------------------------------------------------
顯 益 四.瓔珞供養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詞,觀世音菩薩因為有如上的種種功德,所以釋尊勸眾生應該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如前面所說的這個「一心」最為重要。
  如果不是一心,則精神散漫,不能夠得菩薩十分的功德;心若專意,則精神集中,所求無有不應。
    這個「一心」,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心,如果口常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意常思想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身常具有恭敬禮拜的誠意,則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和觀世音菩薩的身口意三業一致。把潛在我們心裏頭的觀世音菩薩喚起來,我們的心和觀世音菩薩的心合一,把這個心,作為供養。
  「供養」,供給資養之義,這裏面包含有種種的法,現在要說的是三業供養。在《法華文句》中說:身業供養是禮拜,口業供養是稱讚,意業供養是觀想相好。在《大同經》中又分為理供養與事供養。會其理而證入的叫理供養,供香花菓品等叫事供養。理與事,事與理,圓融無礙,如果心會其理,則身現其事;如果身現其事,則心會其理;理與事一致,心與身一如,方俱恭敬誠意之義。
  其次來解釋「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摩訶」是「大」之義,所以又稱觀世音菩薩為大菩薩。「怖畏」,就是非常恐怖畏懼。「急難」就是一種最難以應付的困難。如果我們處於怖畏的時候,陷於困難的地方,在進退維谷的狀態之下,此觀世音菩薩,就能給我們無畏,所以在此娑婆世界,又稱之為「施無畏者」。
  實際上,我們所住的這個娑婆世界,怖畏急難充滿其中,在這怖畏很多的世間中,使我們得到一點安心,皆是觀世音菩薩所賜。《大佛頂首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對世尊說: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這十四種無畏之中,最重要的還是以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之德,作一切事。若能如此,即可得到泰然不畏了。
  若以智慧,體得諸法實相的道理;在慈悲上,有自他平等的博愛;在勇猛上,有戰勝任何困難的精神;有這種覺悟,在世間上,就沒有怖畏了。觀世音菩薩能使眾生得到這個安定,故稱「施無畏」。
    佛教裏說施,分有三種:
  1.財施--施有形的物質。
  2.法施--施無形的真理。
  3.無畏施--使令物質上、精神上,有所安心,沒有恐怖。
  不論財施、法施,均不能離開無畏而能達到目的。
  觀世音菩薩以此無畏布施,能使我們安心立命,故此應一心供養。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無盡意菩薩聽到上面所說的觀世音菩薩的廣大功德,因此向世尊說:「我應當要供養觀世音菩薩」,說後,即從頭上解下價值高貴鑲著寶石的瓔珞,奉呈給觀世音菩薩,說道:「仁者!願你受此法施!」
  「瓔珞」,是印度的嚴身裝飾品。頭上的叫瓔,身上的叫珞,品質依身分而有種種不同。根據這種風俗,佛菩薩也用它來莊嚴
  但從這段經文的理上去觀察,並不是指有形的金銀而鏤刻的寶石,無盡意菩薩,累劫聚集了無盡的功德,嚴飾無盡意身上的瓔珞,不過取來譬喻罷了。
  所以,無盡意菩薩把瓔珞呈奉給觀世音菩薩,並不是有形的財施,而是無形的法施,故經中稱法施,珍寶瓔珞在佛經中常以瓔珞譬喻功德;《本業瓔珞經》說:
  「光為百萬阿僧祇功德;瓔珞為光,嚴飾佛身。」
  又說:「一切菩薩,以功德瓔珞,莊嚴菩薩二種法身。」
  兩種法身,即是理法身與智法身。智法身,依修行之力,而磨鍊出來的覺悟;理法身是本來具有的那個真如的性德。真如之德,雖然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不修持,即不能證得。依性起修所得的,是智法身。
  理法身,本來是覺,即所謂本覺,但是本覺的光隱藏著,若以修行之力,即得始覺;智法身,即是始覺所得。然若證覺到始本不二,理智一如,二種法身就合而為一了。現在無盡意代表無盡的智慧,觀世音顯示廣大的慈悲,所以,以積聚無盡智慧方便的功德,更顯現供養給廣大無邊的慈悲;也就是以無盡意的智慧回向給大慈悲的觀世音。
  「仁者」,是大悲萬行者,即所謂菩薩,此處就是指的觀世音。
  這裏無盡意以瓔珞供養的一節,《維摩經》是這部〈普門品〉的注腳。維摩的不思議解脫,就是觀世音的妙智力,就是觀世音的現居士身而為說法。這一節和《維摩經》第四〈菩薩品〉終了時,善德長者以瓔珞奉給維摩居士,完全一致。
  《維摩經》中善德的一章,維摩詰是長者善德的對手,有一次善德長者家中,設七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此是財施;維摩即向善德長者大大開示法施的利益,善德長者聽時心生清淨,無量歡喜,即解價值百千兩金的寶珠瓔珞奉於維摩,表示以離財欲,喜樂法施的大利益。
  在這部〈普門品〉中,無盡意供養的一節,觀世音菩薩開大悲門,以示大法施,所以無盡意遂生感謝之心,將自己有形的寶珠瓔珞,奉於觀世音。這個瓔珞如前面所說,應該看為累積的功德。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無盡意菩薩誠心誠意的特以瓔珞贈給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為什麼不肯接受呢?因為一般人的希望是財寶,是名譽,這裏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一方面就是表示不貪。這個寶,觀世音菩薩實在沒有求的必要。從觀世音菩薩這方面來看,他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那個瓔珞的功德,早已嚴飾其身。在人分上的這一方面來看,無論誰都持有無價的佛性之寶,並沒有什麼與和受可說,在絕對平等一如的境界上看,是沒有什麼相對的憎愛取捨可說,因為顯示此理,所以不肯接受。
  因此,無盡意再奉上說:「為了憐愍我等故,還是請你接受下來吧!」從我與他分別相對的境地來看,觀世音菩薩不需要也未可知,可是為了憐愍一切眾生還是請他受之,他也因此才肯接受。
  佛教的教義,是破除相對差別的有,是因緣所生的假諦,由假諦而進入絕對平等的空諦,再從那個空諦,進入諸法實相的中諦。從有進到空是智慧門,從空入於有是慈悲門,以智慧不受這個,所以為了眾生懇請而受是顯示慈悲。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與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在這個時候,佛向觀世音菩薩說:「應該愍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受此瓔珞。」
  「四眾」,即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等是八部眾,前面已經說明了,這裏不再重說。
  總而言之,那為自利而不受一物的觀世音,為了眾生,為了利他,就又不得推辭,所以只得把它接受下來。再來分了二分:一分奉給釋迦牟尼佛,一分奉給多寶佛塔。可是,此多寶佛塔,又是說的什麼呢?在《法華經》的第十〈見寶塔品〉品中,說從大地上湧出多寶佛塔,其中有佛名多寶佛。
  這個多寶佛塔,是把宇宙本體,作為人格的法身佛,亦即是理體。釋迦牟尼體得其理體而現事相,所以一是理佛,一是事佛。關於那個證得的原因,一是斷滅一切煩惱而進入涅槃;其次是圓滿一切種智而成就菩提。就事理的二義來看,多寶佛塔是法身的理佛,即是本覺的理身;釋迦牟尼佛是報身的事佛,即是始覺的智身。
  雖可這樣解釋,但實際上,事理是不可分為二的,這是因為在圓融諸法的實相中,有中道的真理。明白了這個,則宇宙觀是這樣的:
宇宙--
    本體-無限-平等-空諦-理
    現象-有限-差別-假諦-事
               --圓融(中諦)
  對佛而言可以這樣看:
佛身--
    法身-理身-理佛-多寶佛塔
    報身-智身-事佛-釋迦牟尼佛
                 --冥合
  像先前說,佛身分三身時,釋迦牟尼佛是應身,現在說釋迦牟尼佛是報身,不免令人生起懷疑,這因為在娑婆世界應現,使普門利益的是觀世音菩薩,所以可以看為在體與相之外再加上用:
  體--法身--多寶佛塔
  相--報身--釋迦牟尼佛
  用--應身--觀世音菩薩
  現在瓔珞分作二分:一奉多寶佛塔,一奉釋迦牟尼,這應身的觀世音菩薩,把瓔珞奉給法身的理佛、報身的事佛,以示三身一體,可以這樣解釋。
  這裏有一個疑問:觀世音菩薩是為四眾八部而受的,應該要分給四眾八部才對,為什麼要奉給多寶佛塔與釋迦尼佛呢?要知道,這既是為四眾八部而受,但因為要使四眾八部統統悟入三身即一之理,所以才分成二分,從應身的觀世音菩薩之手,奉給法身的多寶佛塔與報身的釋迦牟尼,此即三身一如,無分彼此。從這同一佛心來說,在我們的心上,就現有這個三身,所以臨濟大師說:
  「汝一念心上清淨光,是汝屋裏法身佛。
   汝一念心上無差別光,是汝屋裏報身佛。
   汝一念心上差別光,是汝屋裏化身佛。」
  清淨光,是本覺平等的理。我們眾生因差別的妄執而昧於此理,不能證得那種境界。打破這種差別的平等之智,是無差別光。這無差別光,就在平等的心上,再觀看眾生的差別而應機化益,是差別光。因此,差別光是慈悲,無差別光是智慧,以此而能成就法身之德。
  心,好比是一面本來具有光明的鏡子,這就是法身清淨光,但因眾生有無明煩惱的灰塵,把鏡子原有的光明的體遮蔽了,所以需要用智慧的修行拭去那灰塵,直至沒有一點黑暗,即是報身的無差別光。但是,只有光明而不去用,這鏡子要來做什麼呢?所以鏡子要能映現森羅萬象的差別才具有鏡子的功用,這就是應身(又名化身)的差別光。在無差別的真空之上,有差別的妙有,這叫「真空妙有」。這個真空妙有,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智慧,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釋尊講到這裏,又叫發問的無盡意菩薩告訴他,觀世音菩薩以如上所述的自由自在的不可思議神力,遊此娑婆世界。用這個「遊於娑婆世界」的「遊」字收結,卻很有意義。
  我們眾生在世間行慈悲的時候,終有一點勉強的成分,不能說悠悠然的遊世界。可是菩薩行慈悲的時候,捨去一切報酬,只有歡喜,沒有勉強,菩薩是樂於為世為人工作的,所以用這個「遊」字,是再適當沒有了。
  以上是散文體的長行講完了,其次是講韻文體的偈頌,大體上看來,偈頌都是長行的重說。
菩薩瓔珞經/卷二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https://goo.gl/cye2qf


菩薩瓔珞經/卷十八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https://goo.gl/j3RVr7


佛教藝術 - 瓔珞之德──犍陀羅式的菩薩嚴飾 - https://goo.gl/mzB4x3

1000年前的敦煌遺書-觀音大士太萌太可愛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FqjkZ6


佛像為何對行竊的盜賊低頭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12日, 2019
神佛的境界及用心,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猜測的。圖為香港大嶼山天壇大佛像。(公有領域)
個盜賊想偷取佛像上寶珠,佛像瞬間就長高了,因為搆不到寶珠,盜賊對佛像發洩不滿,突然佛像又向他俯首低頭了,使寶珠唾手可得。
這是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裡講的一個故事。
從前,在天竺僧伽羅國王宮旁邊,有一個用奇珍異寶裝飾的小寺院,國王率眾大臣經常過來焚香禮佛。
寺院裡有座金色的等身佛像,與佛陀真身一樣大小,一顆價值連城的寶珠嵌在佛像的肉髻上,熠熠發光。寺院外面有重重門戶,還有衛兵把守,防衛十分嚴密,一般人難以進入。
一個盜賊起了歹心,想要偷走佛像上的寶珠,就在寺院邊上悄悄挖地道,一直打通到寺院裡面。
一天夜裡,盜賊順地道偷偷鑽進了寺院,他爬到金佛像面前,剛要摘取眼前的寶珠,突然,佛像瞬間變高,手搆不著寶珠了;他踮起腳,伸手去拿寶珠,佛像瞬間又長高了;他找來石頭墊在腳下,攀上去再搆,佛像瞬間又長高,寶珠還是搆不到。
香港大嶼山天壇大佛像。
攝像者: shutterstock
急得滿頭大汗的盜賊非常不滿,他仰著頭,衝佛像說道:「此佛像是等身佛,為何不斷升高?恐怕是吝嗇上面的寶珠吧。」靜靜佇立的佛像漠然無語。
盜賊又說:「我聽說如來佛當初修行菩薩果位時,具無邊智慧,發洪大誓願,同情世間廣大眾生,接濟一切苦難大眾,使信奉他的國家和人民富裕安康。」
「我還聽說佛陀曾為一隻鴿子捨棄性命,為免除老虎和七隻虎仔的飢餓,他曾捨身餵虎。如今佛陀為何如此吝嗇,連一顆寶珠都不肯施捨?就是保全了鑲嵌寶物的佛像,也沒有將佛陀的善行發揚光大啊。」
盜賊剛說完,就見這尊佛像低下頭,眼睛充滿悲憫地看著他,而寶珠一下子就垂向盜賊唾手可得之處。盜賊心喜,盜走寶珠,順著地道就逃走了。
盜賊把寶珠拿到集市上變賣,很快被人認出來:「這不是王宮旁小寺院佛像上的寶物嗎?怎麼會到了你的手裡?」
盜賊被抓起來,國王怒不可遏,親自審問盜賊:「寶珠從何而來?是不是你偷的?」盜賊說:「我沒有偷,是佛像自己給我的。」國王認為盜賊撒謊,但盜賊堅持說確實是佛像自己低頭給了他寶珠
於是國王到寺院查證,一看,果然同以往不同,佛像作俯首狀,而且髮髻上少了那顆寶珠。國王感慨萬分,更加堅定了對佛陀的信仰。於是赦免盜賊,以重金贖回寶珠,重新嵌在佛像的肉髻上。此後,那尊佛像就一直保持著俯首的樣子,直到今天。
此故事有深意,神佛的境界及用心,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猜測的,但其慈悲寬容的胸懷,謙遜的姿態,足以使我們省思了。
佛像上出現佛家傳說中的優曇婆羅花,攝於韓國全羅南道順天市海龍面的須彌山禪院。(徐良玉/大紀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