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外交」與「地方外交」之間:甲午戰爭期間王之春出使述論---pdf
https://history.nccu.edu.tw/upload/24/publication_file/321/1.pdf


乙未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點石齋畫報》描述抗日烈士-新竹北埔姜紹祖-賢母守城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乙未臺灣抗日-以女性抗日圖像為研究主題 = The Taiwanese Anti-Japan Battle in Yiwei Year-Research Topic of the Image of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Anti-Japan Battle|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


姜紹祖 (台灣客家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姜紹祖(1876年12月26日—1895年7月11日,幼名金韞,字纘堂),臺灣新竹縣北埔鄉惠州府陸豐縣客家人,出生北埔姜家,為「金廣福大隘」第一代墾戶首姜秀鑾的曾孫,家境富裕。為棟軍主要將領,軍階為都司。1895年,組織義勇軍參與乙未戰爭抗日,被日軍俘虜後服毒自盡,年僅19歲[1][2]。
抗日姜紹祖 (台灣客家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7wVX4n
主條目:乙未戰爭
1895年,清日甲午戰爭,清廷失利,放棄朝鮮宗主權、割讓福建臺灣省主權予日本。日軍依約登陸接收福建臺灣省,各地民眾揭竿而起,組織義勇軍與「臺灣民主國」正規軍共同抵抗日軍,史稱乙未戰爭。姜紹祖時任都司,與黃南球率領正規軍棟軍的棟字左右營及「敢」字數營鄉勇迎戰日軍[3]。
7月7日姜紹祖與吳湯興和徐驤率領義軍數百人,鍾石妹從竹東募義勇軍二營駐紮二重埔,苗栗黃南球進入十八尖山,多支義勇軍伺機反攻新竹城。7月10日姜紹祖據守枕頭山下黃宅苦戰(今新竹市中山公園),被日軍包圍,彈盡援絕而被俘,不願屈降,隔日於獄中吞食鴉片膏自盡。姜紹祖死後,鄭以金等人仍努力奮戰,並率領新竹子弟兵參加八卦山之役
姜紹祖殉難32天後,遺腹子出生,取名為振驤。姜振驤即新竹國際商業銀行(現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的前身-「新竹區合會儲蓄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並擔任第一任董事長。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感念姜紹祖奮力抗日且功績重大,後遂於民國59年3月將其與吳湯興等人之靈位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文烈士祠,並供後人進行憑弔[4]。
著作及評價
姜紹祖遺作《姜纘堂先生遺稿》,據王國璠《台灣先賢著作提要》,稱此書為1928年新竹姜樹人所輯,白報紙謄寫版(日語油印稱謄寫版,故此版為油印本),共收五、七言絕句24首,七律3首,聯語6則,清新可喜,國家圖書館藏有抄本,惟1977年鍾肇政寫《姜紹祖傳》時,想借閱《姜纘堂先生遺稿》已遍尋不著,未知此稿目前是否傳世?幸經鍾肇政搜羅,尚得七言絕句2首,第一首是〈出師贈同學〉:「書幃別出換戎衣,誓逐胡塵建義旂;士子何辜奔國難,匹夫有責安鄉畿。」傳達不願淪為異族統治,保衛家鄉的決心。第二首是〈自輓〉:「邊戍孤軍自一枝,九迴腸斷事可知;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5] 寫於被日人俘虜,從容就義前,彰顯臨危不懼,至死不渝的英勇精神。另姜紹祖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署名捐獻予峨眉鄉富興村隆聖宮之楹柱對聯「義氣與山河並重,忠貞偕日月爭光」為姜紹祖短暫的一生留下最忠實的寫照,舊廟建築已於1997年拆除改建,此對楹柱目前安置於富興老茶廠一角
姜紹祖 (台灣客家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7wVX4n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姜紹祖 (台灣客家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烈士姜紹祖先生成仁紀念碑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3VM7x9p
碑碣原文:碑銘: 昔清光緒廿一年(1895),日本割據臺灣,雖用堅甲利兵,佔領臺北,但各地愛國之士,抗日聲勢,熱血沸騰、汹湧澎湃;尤其北埔姜紹祖,逝胸而起、慷慨解囊,散資招募勇士,糾集北埔,組成敢字民軍,極力抵抗。 當時計有首要,鍾石妹、徐泰新、吳湯興、胡阿錦、楊再雲、徐驤、王國瑞、廖榕勝、吳光亮、吳鎮光、陳登元、傅德星、徐協臺、徐福勝、徐福盛、黃南球、黎景嵩,及葉阿旺、阿沐、阿添、阿火等,均抱犧牲奮鬪之精神,參與圍攻新竹城之包圍大戰。不料,日軍用優越裝備之火力、反擊包圍我民軍,鍾等雖且退且戰,撤於樹杞林、三重埔、双溪、北埔一綫。惟有姜紹祖,由火車站,最後撤至枕頭山今新竹公園之紅瓦厝,黃家大厝即今新竹綜合運動場附近燒磚廠,受日本軍重重包圍,無法突圍,他仍然不屈;且痛加咀辱,故日吏悟認宋氏,雖為婦之身,而氣節高亮,乃即釋之。敢云:「有此其母,故得其子也。」 所以本省光復後,曾追姜入祀於臺北忠烈祠。嗟呼!由斯觀之,上述壯舉,姜氏宗族,捐資捐驅,足為後世可歌可泣。為發揚愛國保土精神,效法先烈忠義典型,特立碑誌紀念。 忠華民國六十六年二月立,北埔鄉長姜炫鏢。
本件碑記係民國六十六年(西元一九七七年)北埔鄉鄉長姜炫鏢所立,敘述乙未割臺時的姜紹祖(姜秀鑾後代)抗日殉難事蹟,勒石紀念,用以發揚愛國精神與忠義典型。
秀鑾亭左側碑亭
民國六十六年二月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3VM7x9p
新竹縣北埔鄉新竹縣北埔鄉北埔村中興街 秀巒公園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3VM7x9p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疑似剿匪(乙未義士)有功人士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乙未臺灣抗日-以女性抗日圖像為研究主題 = The Taiwanese Anti-Japan Battle in Yiwei Year-Research Topic of the Image of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Anti-Japan Battle|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張典婉 (1) Facebook
張典婉 | 作家 | 天下文化 https://bit.ly/3vaLwpQ
資深媒體工作者,聯合報兩屆報導文學獎得主。原生家庭來自江西南昌熊家,在苗栗頭份客家村成長。父親曾為康有為萬木草堂最後門生,曾任第一屆中華民國外交人員,派駐日本、新加坡等地,光復後,回到台灣故鄉,長期受「相關單位關愛」,後半生務農終老。母親乘坐一九四八年太平輪到台灣,從上海富家女到苗栗客家媳婦,身分證籍貫改為台灣,生前常談及太平輪逃難的往事。二○○○年母親過世後,發想寫太平輪記事,二○○四年起參與「尋找太平輪」紀錄片採訪,二○○五年紀錄片發表後,開始寫作本書。
張典婉,《太平輪1949》作者,資深媒體工作者,聯合報兩屆報導文學獎得主。 [1] 
中文名張典婉國    籍中國職    業資深媒體工作者主要成就聯合報兩屆報導文學獎得主出生地江西南昌代表作品《太平輪1949》
張典婉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x1PmSN
原生家庭來自江西南昌熊家,在苗栗頭份客家村成長。父親曾為康有為萬木草堂最後門生,曾任職第一屆台灣省外交人員,派駐日本、新加坡等地,光復後,回到台灣故鄉,長期受「相關單位關愛」,後半生務農終老。
母親乘坐1948年太平輪到台灣,從上海富家女到苗栗客家媳婦,身分證籍貫改為台灣,生前常談及太平輪逃難的往事。
2000年母親過世後,發想寫太平輪記事,2004年起參與「尋找太平輪」紀錄片採訪,2005紀錄片發表後,開始寫作《太平輪1949》這本書。 [2] 
人物軼事
幫母親紀念一個時代的舊夢
從剛記事起。張典婉的生活中“就有一艘太平輪”。
她的母親司馬秀媛,是一位上海富裕糖商的女兒。 1948年12月,司馬秀媛和外婆、母親、阿姨、舅媽等一班女眷一道,乘坐一艘叫做太平輪的船來到了台灣。也就是這艘太平輪,一個月後沉沒在了舟山羣島外海。
司馬秀媛拎了一個隨身箱、抱着兩條狗上了船。那兩條狗,後來一直被幼年的張典婉稱之為“太平狗”,因為“它們是母親拼了命抱着、擠在太平輪船艙中,一起逃難過來的”。
這是張典婉最早的“太平輪”記憶。
來到台灣後的司馬秀媛,隨夫來到苗栗客家莊,從此褪下上海大小姐的光環,成了一位台灣鄉間農婦。
身份證户籍欄早已改成了“台灣苗栗”,但司馬秀媛始終保持着上海大小姐的生活方式:她喜歡穿旗袍,堅持自己做吐司、泡紅茶,煮咖啡而又沒有濾紙時,她就用白紗布代替。她和上海中西女校的校友們堅持每年聚會,一幫老太太聚在一起,穿着旗袍,用輕柔的聲音唱《夜上海》……
“在鄉下那間房子裏,每當那個上了年紀的上海女人擺下刀叉,總會不厭其煩地重複道‘這是坐太平輪帶過來的喲’,而故事的結尾通常是‘還好我沒坐那班船’。”
這時候,小張典婉總要私下嘀咕“不知道她為什麼老是講這個”。
直到2000年10月,司馬秀媛以“張氏司馬太孺人”的身份走完一生,張典婉整理母親遺物時,才終於明白母親為什麼總是講“太平輪”的故事。她在一個上鎖的書櫃裏,翻出用布袋包着的三根金條、一張上海身份證、一張上海地契,還有一本寫滿人名和通訊地址的記事本。記事本上,記滿了母親的上海時光,愚園路、淮海路、金神父路、戈登路……那是她年輕時生活的地圖。
張典婉瞬間明白了,“從上海到台灣,終老於客家村落,母親在人生的下半場絲毫沒有忘情上海舊事,但她卻最終都沒有再回去看上海一眼,從登上太平輪的那一刻起,母親就永別了上海。”
那一刻,張典婉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所有的感覺瞬間都湧上來,我決定要寫家族史,寫客家父親和上海母親的故事,故事裏有一艘太平輪。”
張典婉決定開始追尋這艘船,以及隨它一起沉沒的那些家族故事。而她更大的野心,則是要“講述我母親那一代人的流亡”。
那一波遷徙潮中,從起航到沉沒,太平輪總共跑了35趟,粗略估算運載了三萬五千人來台灣,而整個去台移民人數二百萬。這二百萬移民,無論原籍何處、身份貴賤,都背井離鄉,一起承載了離亂鄉愁。在台灣,他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外省人”。
六十年後,“太平輪”常常停靠的上海碼頭已變成了繁華的城市腹地,當年報道過它的報紙也早已停刊。事實上,“太平輪”的慘劇,在當年媒體報道中也只是寥寥數語。近千條生命的沉沒,在那個風雨飄搖的亂世中,只是一朵轉眼消失無蹤的漣漪。
但張典婉堅信,那艘船的故事並沒有結束,它必定仍舊深藏在許多人的記憶裏。於是,從2002年起,張典婉開始收集有關太平輪的資料。 [3] 
拍攝紀錄片《尋找太平輪》
上海檔案館裏有一些陳年舊檔,翻開都佈滿灰塵。有關法院的判決資料,還有一些口述資料都在上海。 [1] 
張在上海檔案館找到了當時船上的食譜。因為開船時正是小年夜,太平輪管事在上海採購了很多應景食物,有外國的土司、咖啡、培根、奶油、牛奶、臘腸等等,非常洋化,這讓張還原了當時1949年戰亂之時上海的生活情況。 [4] 
2004年,一直想寫太平輪與家族故事的張典婉,有了一次參與紀錄片的機會。香港鳳凰衞視找到張典婉,合作採製《尋找太平輪》。張典婉和另一製片人洪慧真接受委託後,在台灣、香港、內地尋訪倖存者和遺屬,同時向各地文史、檔案館蒐集文件、報紙。
2005年,《尋找太平輪》紀錄片攝製完成,在台灣各大電視台輪番播映,引起強烈反響,也引發更多的大時代故事呈現在世人面前。這部紀錄片獲得了海基會“兩岸新聞報道獎”。
但張典婉自己對這部紀錄片並不滿意:裏面呈現的故事不夠豐富,她甚至還沒有找到一個海難倖存者。 [5] 
敞開閉鎖六十年的心扉 《太平輪1949》出版
然而,紀錄片播出後,散落五湖四海的故事,許多人沉在心底的記憶,都陸續主動彙集到了張典婉這裏:有人在她的博客上留言,更多人則是把信寄到報社,這些信來自世界各地,此外,通過媒體的報道,(遇難者)第二代第三代人,也陸續主動聯繫張典婉。
從這一年開始,張典婉“每年陸陸續續寫幾篇”,然後一邊“等待更好的故事出現”。隨着故事漸多,結集成冊的時機也成熟了,此時製片人洪慧真也正在拍攝《尋找太平輪》紀錄片續集。
但是“每一次採訪,都如同在受訪者傷口撒鹽,讓人萬分不忍與不捨。”張典婉説,有些人提供了線索,再聯絡,卻像斷線的風箏;有些人勃然大怒,用力甩上門;或在電話那頭,冷冷地掛上話筒;也有人不願重提往事,或者“講到死去的太太就痛哭流涕”。
張典婉還是堅持了下來。她在《太平輪1949》的自序中這樣解釋自己的想法:“逝者受苦的魂魄需要祈禱安息,倖存者及後代們的暗夜哭泣需要被聆聽。”
更多的故事還是“如有神助似的降臨了”。太平輪船東中聯公司的後代現身,罹難者吳祿生的孫女吳素萍通過網絡找到了,在香港銅鑼灣見到了生還者葉倫明老先生……
張典婉自己認為,《太平輪1949》是一本“等出來的書”。
書中又寫了無數個等待的故事:有個妹妹一直在打聽大哥的下落,將近十年後才得知他想盡辦法買到一張退票,登上了最後一班太平輪;有位父親在登上太平輪前,給已到達台灣的妻子和女兒拍電報,要“與你們一起過年”,從此再也沒有音信……
“每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有他們各自的期待和掛念,一生都在等待”。
2009年10月,《太平輪1949》終於在台灣出版。
新書發佈會上,張典婉説,她寫這本書的一個目的,就是要讓這些受難家屬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3] 
太平輪之後,梅娘們的等待
《太平輪1949》寫完後,張又繼續發現了更多故事,但沒寫進書裏。這幾年,張還是處在一個尋找、等待、發現的狀態。
2011年冬天,張在北京演講時,突然有個中年男人跑過來抓住張,很激動地説:你認識梅娘嗎?認識梅娘嗎?
張在檔案館看到過一個罹難名單,其中有一位劇作家,他的妻子,就是梅娘。北有梅娘,南有張愛玲,在1930年代到1940年代有這個説法,她是寫小説的。
張當時很驚訝,原來梅娘還活着。然後張在冬至那晚,到北京一個老宅裏去看她。梅娘看到張時,眼淚都快流出來了,抓了張的手,就説故事。
張當年肚子裏懷了孩子,在台北等先生回來,不幸先生在太平輪罹難了,張又坐船回上海,流落街頭,後來在“文化大革命”中備受傷害,最後去一户人家家裏做工,小孩問她這個字該怎麼念,她説:我不識字。 [4] 
三位倖存者
當年有36位倖存者,張在兩岸,一共找到3位太平輪的生還者。 [4] 
張聯繫上的第一個生還者是福州籍的葉倫明先生。
當時,他的太太在台灣。葉先生被救起時,才27歲,一輩子留在上海。太太當年只有17歲,她以為先生死了,只好另嫁他人,跟後來的丈夫生了3個孩子,但她不願葉家無後,在給第一個孩子登記時,父親一欄,寫的是“葉倫明”。
葉與張聯繫時人在香港,弟弟的小孩在台灣,通過這位親人跟張取得了聯繫。讓張感動的是,他是一名長跑健將,沒有家人和小孩,但他一直不停地長跑,他説要用這種方式紀念在太平輪上去世的人。 [4] 
三個坐過太平輪的杭州人
張在一次講座結束後,看到很多人圍着自己,還有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先生,好像在找張説故事。
這位老先生姓馮,在8歲那年坐過太平輪。他是浙江大學一位老師的朋友,張看到他也很興奮。
馮1945年到台灣住,1948年回台灣坐的就是太平輪。1984年之後又在台灣住了10年,跟胡金銓做電影工作。
其他兩位,王大姐和蔣先生,都是上次來做講座時找到的張。這三個人都是在1948年——1949年之間,坐過太平輪,剛好沒有坐到1949年失事的那一班船,全家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王大姐是家庭主婦,氣質非常好,一直住在杭州。1949年,她從上海到台灣,但她媽媽要生小孩,就沒有坐上那一班船。
蔣先生的爸爸是銀行的職員,當時要押物資到台灣,他決定把全家都帶上船,船票都買好了,但是後來一轉念,突然又不想去了,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就躲過一劫。
那天,68歲的蔣先生知道張要演講,特地來看張,他住在西塘,經常寫小鎮風光。他寫了一篇文章給張:《三歲那年,沒有上太平輪的人》,就是他的故事。
張典婉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x1PmSN
張典婉
資深媒體工作者,聯合報兩屆報導文學獎得主。張典婉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bit.ly/492WSKl
原生家庭來自江西南昌熊家,在苗栗頭份客家村成長。父親曾為康有為萬木草堂最後門生,曾任第一屆中華民國外交人員,派駐日本、新加坡等地,光復後,回到台灣故鄉,長期受「相關單位關愛」,後半生務農終老。母親乘坐一九四八年太平輪到台灣,從上海富家女到苗栗客家媳婦,身分證籍貫改為台灣,生前常談及太平輪逃難的往事。二○○○年母親過世後,發想寫太平輪記事,二○○四年起參與「尋找太平輪」紀錄片採訪,二○○五年紀錄片發表後,開始寫作本書。
------------------------------
張典婉
點閱數7收藏分享列印問題回報
張典婉,資深媒體工作者,聯合報兩屆報導文學獎得主。原生家庭來自江西南昌熊家,在苗栗頭份的客家村成長。父親曾為康有為萬木草堂最後門生,曾任第一屆中華民國外交人員其自幼便結識沈櫻、林海音、張秀亞、吳濁流等藝文人士。求學時期加入學校社團而受女權運動、本土文化影響,開始擔任苗栗地方記者,記錄客家族群與風土故事。民國75年進入民生報婦女版工作,積極報導台灣女性生活型態、介紹女性主義,且陸續出版相關書籍。
張典婉的母親有十分特殊的經歷,1948年搭乘太平輪到台灣,從上海富家女到苗栗客家媳婦,身分證籍貫改為台灣,生前常談及太平輪逃難的這段特殊往事。母親過世後,張典婉開始發想寫太平輪記事,因此參與「尋找太平輪」紀錄片採訪,民國94(2000)年紀錄片發表後,開始寫作《太平輪一九四九》本書,深入追憶這塊土地、家世的種種往事   張典婉|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https://bit.ly/49UNpG6
---------------
張典婉專文:何謂客家女性的真實面貌 乙未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典婉 + 追蹤 2023-05-30張典婉專文:何謂客家女性的真實面貌 -風傳媒 https://bit.ly/3IHApaS
總統蔡英文出席客家女性後援會,並與後援會成員合照。(資料照,吳逸驊攝)
隨著時代更迭,客家女性已經有著明顯的變貌,但是當我們在研究客家女性文學之際,卻不斷要面對屬於文學與社會研究對於客家女性的認知與論述,並未在此類社會發展變動過程中,有著令人比較滿意與創新的詮釋。在文學的文本與作品中,關於客家文學的論述,或關於客家女性的研究,至今仍然缺乏相對符合社會形態長程性發展變動的論述與認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關於此類認識的瓶頸,將在本書中提出,本書將試圖挑戰過去分析台灣文學時所慣用的性別與族群意識角色的二元對立方式,嘗試從人類相互依賴的角度,跳躍站立在弱勢的族群中──客族、女性,以人類整體,性別、族群與階級彼此相互依存的觀點,來研究與關懷本書的課題;以相對自主性高的社會優弱勢組構圖形,來架構性別與族群研究發展至今仍然無法突破的權限,嘗試以文學作品作為社會發展研究與驗證的資料與田野,來認識社會發展的真實存在。
我們首先要探討,在社會長程發展過程中,客家女性形象如何從藍布衫、戴斗笠,任憑風吹雨打的制式與刻板形象中解放,如何從客籍男性作家、女性作家,與新舊世代接軌的文學創作者意圖中,透過德國社會學家Norbert Elias的社會發展理論所指陳的社會功能民主化的社會進程觀點,以相互依賴團體彼此形成的優弱勢組構關係之相糾葛,探討弱勢組構如何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因為團體權力落差的流動,主體自我所依賴的集體──被稱之為族群與性別的我族認知與認同價值──的變動,打破在客家論述中,長期以來佔領論述殿堂的本質論、二元對立論的單一範疇,而從權力變動的團體關係圖形,來探究優弱勢團體之間彼此的烙印機制,以及此類刻板印象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變動的結構。台灣社會發展過程中,客家族群總是依賴於主流社會,向來擺盪在權力的邊緣:從早期台灣移民史中的閩客之爭,到客家人傍山而居;從日治殖民時期,到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政府遷台,客家族群歷經渡台、皇民化運動、二次終戰與專黨獨大的統治,被迫在語言與生活形態上放棄原有的族群認同。而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在現代化台灣的發展當中,客家族群脫離原鄉到異地打拚,隨著經濟、政治、社會的劇烈變遷,一方面使得這一個島嶼上的客家族群,能夠有著前所未有的解放機會,脫離族群高度的生存制約規範,活出比昔日更加精彩的生命,但也如同其他弱勢團體一樣,在政治、經濟的優勢發展中,與原來的傳統脫離了關連性。
女生 女性 滑手機 難過 憂鬱 (示意圖/取自pakutaso)
客家文化規範的保存,在面對社會發展與社群關係脫落的急迫性時,卻不由自主地會碰觸到客族女性主體感知的傷辱。 (示意圖/取自pakutaso)
客家文化規範的保存,在面對社會發展與社群關係脫落的急迫性時,卻不由自主地會碰觸到客族女性主體感知的傷辱。作為客家女性,在社會發展的主體感知逐漸纖細與敏銳之際,過往必須承擔作為客家族群一員的我族認同,便成了客族女性愛恨交織的課題。要求客家族群價值的抬升,其實就是要以客族男性為尊;而此類以男人為尊的社群建構方式,其實也就是客族女性的制約所在。諸如此類的矛盾議題,即在如何抬升族群文化的價值、強化客族的我族認同的同時,客家女性又往往被男性主體犧牲成為邊緣人,附屬在以男性為主的客族社群關係之下,使得客家女性面對政治、經濟、社會變革時,成為沒有聲音的隱形人。
客家女性真的是沒有聲音,沒有自我影像訴求的一群非人嗎?面對傳統重擔──生命中不可承受的勞力與生活重責──客家女性除了客家男性所讚揚的美德與刻苦之外,在台灣社會發展中曾經留下什麼?在承擔刻苦勤儉符碼的背後,客家女性真是如此嗎?或者只是一條用力工作的母牛?本書將從台灣文學切入,檢視台灣客家族群在其長程的歷史與社會變遷中,如何展現男女性的對待方式,以及客家女性長期在客家男性與社會制約中,如何被建構成歷史包袱下的女性形象,而呈現在女性作家筆下。
筆者自小生活在客家村,由童年到青少年,目睹台灣社會由農業到工業,由美援時期的困窘,到工業社會的快速輪轉,傳統農村結構的價值觀轉向追求城市化中產階級的生活模式,亦走過語言、政治氣氛單一化的年代;願將個人參與變動過程與在研究場域中的觀察和分析,互作印證,在社會學的領域中,為客家女性研究盡一份心力
張典婉專文:何謂客家女性的真實面貌 -風傳媒 https://bit.ly/3IHApaS
-----------------------
張典婉/芬蘭到斗煥坪 乙未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3/07/23 聯合報/ 張典婉
白世光牧師的父母遠從芬蘭到苗栗頭份傳教。(圖/Raimo Olaf Balk提供)
張典婉/芬蘭到斗煥坪 | 看聯副 | 琅琅悅讀 https://bit.ly/3VnofLS
伊克勤傳教士(左五)和神召會的外國同工在客家庄。(圖/郭郁欣提供)
冬天風呼呼的吹,今天要上教堂,母親一早打扮整齊,頭巾包好髮絲,我也穿上外出服,禮拜天早上,真不想出門,院子裡葡萄樹葉子都落下,連日冬雨,寒氣逼人,園子裡老狗都縮在牆角。
穿戴整齊,我戴上母親舊衣裁縫的軟呢帽,是她大衣拆下改成我外套剩料,罩住耳朵抵寒風,離家不遠有座教堂,母親袋子裡裝著《聖經》,拉著我的手做禮拜了。
客家村大部分是傳統信仰,教堂信徒往往不到幾個人,讀經、唱聖詩,我一句都聽不懂,風吹著我直縮脖子,木頭電線桿上大紅紙毛筆字寫著香肉上市,大剌剌貼在「天國近了」的教會標語前面。
小小教會,有時候是外國牧師,有人翻譯成客家話,母親低聲誦讀,我張嘴跟著念,什麼意思卻是完全不了解,直到長大和朋友進教堂,好像早已認經文字句。
直到前二年,在臉書一老外的社群Remembering Taiwan,突然跳出芬蘭朋友寫道,他在1959年,跟著繼母,從芬蘭坐船到香港,再到台灣頭份的往事。黑白照片正是我小時候去的斗煥坪教會,熟悉的木頭椅子,十字架及講台,重新回到記憶。
照片中有他初到頭份的樣子,金髮小男孩,他在頭份神召會門口,他的父母,教友們在頭份中華路上。和白牧師聯絡上,才知道他的姑姑、父親早年在中國傳教,1950後,外國傳教士全部被驅逐出境回到母國。之後他們選擇到非共產政權的國家牧道,姑姑先到苗栗竹南傳教,蓋教堂,竹南較多1949後退居台灣的外省族群,也是第一批神召會收到信徒,沿著苗124線道,神召會一路往頭份、三灣、南庄、大湖、卓蘭、東勢、石岡等客家村宣教。
和白世光牧師多次交談,他po上一張又一張照片,都是他童年記憶的頭份、斗煥坪、大南埔、南庄、大湖到東勢,及陪伴他們牧會的夥伴們,珍貴褪色老照片逐次拼湊出神召會在客家村的復興之路。
較晚到台灣的神召會,泰半是芬蘭遠渡重洋的傳道人,不像長老教會的在地化,或是靈糧堂、信義會在大城市站穩腳步,他們選擇了最艱困的客家村,從鄉音濃厚的東北,到客家小鎮傳教,初期在沒有教會時,他們有些人坐輪船帶著帳篷,遊走各地客家村牧道,照片中是傳道人父女藉手風琴演奏,用音樂讓客家人接近上帝。白牧師說這是帳篷傳教。地點是苗栗銅鑼。
伊克勤傳教士在苗栗大湖和郭郁欣三姊弟。(圖/郭郁欣提供)
仁德醫專郭郁欣老師看到我分享的圖文,立即私訊,提供了更多資料,並拼湊出當年神召會在客家村往事。年過八十的郭爸爸是神召會最早一批客家宣教士,終戰後,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外國教會需要翻譯經文同工,將國語《聖經》翻譯成客語傳教,郭爸爸──郭豐濤牧師跟著芬蘭傳教士走了一村又一村,見證了基督教進入客家聚落的初始,「沒有人上教堂,望著空盪盪的,我們還是要等待」。
郭豐濤牧師回憶早年客家傳教的辛苦,做不得拿香,做不得拜神明,和客家人喜歡拜廟拿香衝突大。郭牧師後來在苗栗大湖牧會,陪同伊克勤教士牧道。伊牧師是芬蘭最早在中國傳教的傳教士,單身從芬蘭坐火車穿越西伯利亞到滿洲國傳教,穿梭在中國東北農村宣揚福音,基地是奉天省,說著一口東北腔,穿著打扮和當地人一樣,1950年被中國驅逐出境後,和夥伴們選擇了客家村為終生志業。郭郁欣回憶,伊牧師如他們的家人,她沒有阿婆,伊牧師如阿婆,媽媽在小學教書,來不及回家,郭郁欣姊弟就在伊牧師家。大部分小朋友在客家村過民俗節慶,過耶誕節,吃蛋糕,做派,唱聖詩。
郭郁欣近些年走訪教友,整理老照片,時間停留在外籍宣教士走過大小客家村,三合院十字架,教會牆上自製耶誕樹,整理芬蘭文《安娜與毛澤東》書中,芬蘭教士伊克勤一生從西伯利亞到南滿鐵路──南滿鐵路株式會所員工,足跡遠至鴨綠江以南的朝鮮(北韓),歷經太平洋戰爭,目睹滿洲國活躍的俄共;複雜的政治局勢下,1946年,中共解放軍占領了長春、四平等城市,教會活動受到限制,1949年後離開中國,到台灣落地生根的傳奇人生。
白世光牧師提供他童年從頭份到斗煥坪、大南埔、東河的照片和教友生活情境,還原了客家村風貌。芬蘭家庭在客家村廳,後面是祖先牌位,黃泥磚地板,還有大南埔客家人的大灶。背著花布巾的客家婦女,鹿場山路,山形依舊,一輛大卡車,頭份大哥看一眼,南邦煤礦,另外一部小車──哦!馬神父的。照片裡回頭的是十歲的白世光牧師。
經常出現在照片中的南庄古媽媽,原來是古先生遭受白色恐怖波及,在服刑中,善良的白牧師一家提供了工作機會讓古太太協助白牧師在客家村生活照應,如同家人,並陪伴白牧師成人,一起搬到台中成立神召會宣教機構。
郭郁欣老師二十年前曾到芬蘭參加伊牧師追思禮拜,並拜訪白世光牧師,那年他已經是中年大叔,北歐陽光屋下,老友相聚,一別未曾相見,直到臉書訊息,郭郁欣想起往事,她說自己是神召會養大的孩子。
如果沒有網路社群,我記憶只會停留在斗煥坪陪母親上教堂的日子,因為網路,白世光牧師提供了他的頭份童年一張張照片告訴我,那是中華路的神召會,那是斗煥坪,大南埔……在訊息中他還寫下剛剛到頭份,他興奮騎上腳踏車,繞著鎮上玩,路面還多是黃泥土、碎石路。
我也拍攝了目前頭份中華路街景、斗煥坪、大南埔及南庄。他拍了他的橘色大同電鍋,透過網路分享,「我中文快忘光了,但是有時候會做些米飯吃」。冰凍白雪覆蓋了白世光牧師的院子,我想他是懷念著台灣的童年時光──頭份,就如我想念斗煥坪教會一樣。
張典婉/芬蘭到斗煥坪 | 看聯副 | 琅琅悅讀 https://bit.ly/3VnofLS

Facebook                (1) Facebook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專題演講:張典婉__戰後遷徙與本土跨越語言的一代──我認識的那代人】 -


《1895苗栗保臺戰役》新書發表 看見客家人保衛國土的決心與大義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IuP8pE
1895苗栗保臺戰役 - GPI政府出版品資訊網 https://bit.ly/49PPbrY

博客來-1895苗栗保臺戰役[軟精裝] https://bit.ly/3IISIwf
《1895苗栗保臺戰役》-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https://bit.ly/3wWdOoi

書封照片

《1895苗栗保臺戰役》新書發表 楊長鎮盼傳承忠義精神、守護家園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乙未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1894年,甲午戰爭清帝國戰敗,將台灣割讓予日本,台灣官紳為抗拒接收,建立了台灣民主國。日軍於5月29日從澳底登陸,在北台灣幾乎都不戰而勝,直到進軍南台灣與原住民區域才面臨到激烈的抵抗,各地抗日勢力風起雲湧至1902年。 乙未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軍隊登台日/乙未戰爭 |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https://bit.ly/3Tjgq7m
這場台灣歷史上涉及範圍最廣、深入鄉村最深刻的戰役,被稱爲乙未戰爭(1895年5月29日-1895年10月21日)。
▌甲午戰爭:清帝國割讓台灣
1894年,清日之間爆發甲午戰爭,決定了東亞局勢的變遷。清帝國派遣大批增援部隊馳抵台灣,黑旗軍首領劉永福奉詔主持防務,更以台灣布政使司唐景崧接替邵友濂的巡撫職務。隔年,清帝國在朝鮮半島與東北戰況失利,擔心澎湖群島與台灣不保,意圖私下將台灣獻納給英國,以免落入日本手中。
然而,為避免引發國際紛爭,英國外相直接拒絕。法國政府風聞此事,隨即派遣兩艘船艦前往馬公,並呼籲當地清吏交出澎湖群島的指揮權。
1895年3月22日,日艦開抵澎湖,並於26日攻略澎湖群島,清日之間在日本本州西端的下關展開談判,最終兩國簽訂《馬關條約》,清帝國同意割讓遼東半島、台灣與澎湖群島,並大量賠款。
台灣島上頓時陷入無政府狀態,巡撫唐景崧隨即告知駐留島上的各國領事,軍隊已經失控,政府無法保護外僑,並呼籲列強介入調停。當時台灣社會部分官民組織代表團前往北京,向皇帝遞交陳情書,請求清帝國力保台灣,或獻納給英國政府管理。
▌台灣民主國:亞細亞的孤兒
清帝國割讓遼東半島,牽涉列強利益而被俄德法三國干涉歸還。此事激起南方大吏張之洞等人的希望,策動清帝國在台官吏演出「台灣民主國」戲碼,由曾駐法的陳季同協助仿照法國共和,獨立宣言、設立議院,甚至國旗一應俱有。
1895年5月20日,唐景崧讓公民議會宣告台灣獨立,並接任年號爲「永清」的台灣民主國大總統之職。
駐紮台北的台灣民主國軍隊,以清帝國招募而來的軍人為主(包括在廣東招募的廣勇、湖南的湘勇),搭配少數的台灣義勇所組成。
然而,台灣民主國僅是一種期待外國干涉的外交手段,並非真是出自台灣民眾的公意,期待的列強干涉也未曾發生,當時台灣真的成為「亞細亞的孤兒」。
▌日軍於澳底登陸
日本明治天皇任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3000名日軍,於1895年5月29日在台灣東北角的澳底登陸。駐守澳底與三貂嶺的清帝國千人守軍,竟未發一彈就立刻攜械逃亡。日軍3天後便開始進攻雞籠(現在的基隆),守軍隨即逃竄,導致台灣北部防線全面崩潰。
許多高喊誓死抗日的清帝國官員與商人,爭先恐後地逃回對岸,在日軍尙未進入台北城之前,據聞唐景崧已賄絡士兵偷偷搭船逃回廈門,百餘名台灣的知識份子乃以新政府之名,移駐台南,抗拒日軍的接收,並改以劉永福接任大總統之職。
此時,台北城爆發劫掠事件,超過2500人以上的難民湧入停泊淡水港的國營汽輪亞士輪號(the Arthur),岸上的官兵卻不讓汽輪出發,依當時駐淡水的海關稅務司美裔人士馬士(Hosea B.Morse,1855-1934)的理解,「引發此舉的因素如下,官兵認為清吏毫無理由可棄他們而去,他們尚未獲得軍餉,清吏怎可攜款登船,官兵懷疑船上的共和國文官身懷被侵吞的公款」
就在危急之際,船上乘客派出代表,請託馬士進行協調,讓船隻順利啟航。淡水堡壘的指揮官要求馬士交出5000海關兩,以為贖金,交換船隻與船上乘客,同時他也要登船。馬士乃以手邊的茶葉稅4500海關兩交付,餘額則以私費補足,亞士輪號乃得以駛離。
▌日軍入台北城:台灣始政紀念日
失控的前清帝國殘兵,包含將領李文奎(原爲河北土匪,從淮軍渡台,居唐景崧麾下)在內,於台北城內劫掠燒殺的情況日益嚴重,城中仕紳見此情形決議自力救濟,並商請城内洋商邀請日軍入城維護秩序。
日軍在彙整各方情報之後,統帥北白川宮下令軍隊於1895年6月7日清晨進入台北城内。日軍進城期間並未遭受武力抵抗,僅花了十天時間就全面佔領台北城並恢復城內治安與秩序。日本政府隨後也將全面佔領台北城的這天(6月17日)訂爲「台灣始政紀念日」,開啟日本在台灣長達半世紀的統治。
▌日軍往南台灣推進
1895年10月,日軍開始往南台灣推進,從澎湖群島出發的一支部隊在台南以北40海浬處登岸;12日,3艘日本軍艦出現在打狗的堡壘前方;其餘的部隊則在名將乃木希典指揮下,登陸枋寮。此時劉永福的部隊已撤往台南安平,18日他竟喬裝成懷抱嬰兒的婦人逃往對岸廈門。
19日,乃木將軍率部隊行經今彰化縣南端的埤頭,並圍剿劉永福所留下的殘軍。而安平的英籍海關稅務司則順利說服了當地的民主國士兵放下武器,堆放於海關役所。
此時,台南地方士紳向滯留於該地的3名傳教士尋求協助,替他們向日方進行斡旋,因爲台南已進入無政府階段,民眾擔心不久之後台南會陷入燒殺劫掠的局面。
20日,英籍長老教會傳教士巴克禮(Thomas Barclay,1849-1935)與宋忠堅(Duncan Ferguson,1860-1923)陪同17名當地民眾前往郊外與日本軍隊會面
當日軍得知劉永福已逃亡,以及台南人請求他們和平入城的來意之後,乃木將軍宣告軍隊將於清晨5點出發前進台南,屆時則請巴克禮與15名民眾走在部隊前方導引,並請人先打開城門。最後日軍順利進駐台南城,亦代表「乙未戰爭」塵埃落定。 乙未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軍隊登台日/乙未戰爭 |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https://bit.ly/3Tjgq7m歷史上的今天:日本軍隊登台日/乙未戰爭 |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https://bit.ly/3Tjgq7m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陳季同-台灣民主國/1895年,台灣因馬關條約遭清廷割讓與日本,他參與策劃台灣民主國並起草民主國宣言,後被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任命為外務大臣,負責該國外交事務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乙未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乙未戰爭[2](1895年5月29日-1895年11月18日;日語:乙未戦争/いつびせんそう Itsubi sensō */?)是臺灣因《馬關條約》被清政府割讓予日本後臺灣各地人民為抵抗日本接收統治而發起的戰爭。乙未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VtdJmu
「乙未」是指戰事爆發的1895年,因適逢農曆乙未年而得名[3]。文獻紀載上又稱乙未之役[4]、乙未日軍征臺之役[5]、乙未之變[6],日本方面則有臺灣平定作戰(台湾平定作戦/たいわんへいていさくせん Taiwan heitei sakusen)、臺灣平定、臺灣征討(台湾征討/たいわんせいとう Taiwan seitō)等別稱[7]。該戰爭是以臺灣為主要發生地的戰爭[8],當時以客家族群為作戰主力[9]。
1895年5月29日,負責接收臺灣的日軍部隊從現今新北市貢寮區的澳底登陸,象徵乙未戰爭的開始。日本投入包含近衛師團等正規軍隊的四萬九千餘名官兵,而臺灣方面除了以臺灣民主國為主的抗日政權外,主要有臺灣人民等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軍[5][10][11]及劉永福的黑旗軍[11]和唐景崧的廣勇等;合計正規軍約有三萬三千餘名[12],及民兵十萬名。經過大約6個月的戰爭臺灣民主國第一任總統唐景崧及第二任總統劉永福均逃離臺灣被劉永福放棄的8,000多名清軍和黑旗軍(約3,000名)在群龍無首下慌亂的投降,日方認定臺灣民主國已經滅亡,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1月18日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不過,臺灣人後續仍有一些零星的對抗日本統治的活動,尤其原住民部族的武力抗爭持續將近了20年
乙未戰爭造成臺日兩方的大量傷亡。日軍的死亡人數依據衛生部門統計,總共有8,503名,其中包含戰死者333名[13][14]。依據《靖國神社忠魂史》的合祀者名單統計,日軍於10月22日佔領臺南時,在臺灣與澎湖的戰死者累計為354名[15]。而臺方死傷人數難以估算[3][12],依照《臺灣治績誌》論述,「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12];因此乙未戰事陣亡的兵士,至少有14,000人[3]。
甲午乙未戰爭餘波:澎湖之役
主條目:澎湖之役 (1895年)
1894年7月25日(甲午年)~1895年4月17日(乙未年),清廷與日本因朝鮮宗主權之爭爆發甲午戰爭,短短幾個月內,日本帝國擊敗了清朝的北洋艦隊,清朝露出敗象乃與日本積極謀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與其轄下日本內閣早已研議,不論是戰還是和,都要以拿取遼東半島與臺灣作為此戰爭的成果。
1895年3月15日,以鹿兒島縣(舊薩摩藩)為主的日本軍隊,約4,000名陸軍正規軍所組成的5,500名遠征軍,從長崎佐世保港秘密出港,1895年3月23日清晨,日軍艦隊向澎湖群島良文社的裡正角海岸發動砲轟,午後2:30分順利登陸,迅速奪取良文社、尖山社,並於日落前擊潰太武山的守軍,太武社也告陷落。3月24日,日軍以不到兩天的時間擊潰澎湖本島清軍的反擊,從媽宮城(今馬公市)的東門「朝陽門」進城,正式終結清帝國對澎湖群島的統治。澎湖一役,日軍死傷雖少,卻有約1,700名士兵罹患霍亂,死亡人數號稱1,000名。
另一方面,駐澎湖清兵人數有步兵12營,砲兵2營,海軍1營,因為裝備老舊與甲午戰爭失利帶來的士氣低迷,並沒有多少抵抗。期間駐澎湖廳最高主管,臺南府糧捕海防通判陳步梯於戰役發起不久後,也逃往大陸。
3月26日,已經拿到臺灣海峽戰略位置,確定可輕易拿取臺灣的日本,在日本馬關接受清朝的和議條件。
戰爭過程
1895年4月17日,清廷代表李鴻章在日本馬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議和,其一條件為割讓臺灣與澎湖。清廷雖然知悉臺灣反應強烈,但已決心割台,不再議約。5月19日清廷聲明將履行割台條約,派李經方赴台辦理「交割」事宜,隔日(5月20日)並下詔要唐景崧立即進京陛見,所有文武官員內渡[16]。
5月10日,鹿兒島出身的日本海軍中將樺山資紀被擢昇為大將,並受命為首任臺灣總督,5月24日,樺山資紀自廣島宇品港啟程,乘橫濱丸前往臺灣。6月2日與清廷李經方處理「交接臺灣」事宜[17][18]。從伊藤博文親擬的《該島接收事宜》訓令信件顯示,日本的原本接收臺灣態度為:令清廷兵員儘速離台並於撤離之前全數繳械,並要求清廷官員和平移交公務文件。不過於啟程前的5月21日,樺山得知部分臺灣官民積極備戰後,心知和平接收臺灣已不可能,於是隨即派常備艦隊赴沖繩監視臺灣敵情。另一方面,他更指派駐於奉天旅大預備攻擊北京的近衛師團,轉進臺灣。
在此之前,得知澎湖被佔領消息的臺灣士紳已人心惶惶,在得知被「勒佔領土」消息之後,部分臺灣官員與一些臺灣士紳共同合作,於5月25日成立「臺灣民主國」[19],年號「永清」,原清廷派駐臺灣的巡撫唐景崧被推為臺灣民主國的總統。唐景崧就任後,下令原本官吏三日內決定內渡與否,顧肇熙、楊岐珍等官員紛紛求去。之後唐任命劉永福為臺灣民主國大將軍,改布政使司為「臺灣承宣布政總理內務衙門」,以俞明震為「臺灣承宣布政總理內務衙門」督辦,李秉瑞為「臺灣軍務衙門」督辦,陳季同為「臺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督辦。又任命姚文棟為遊說使,赴北京,丘逢甲為副總統與義勇統領[20]。
日軍進入台北城想像圖,日本畫家石川寅治繪
戰爭初始,5月29日日軍登陸澳底,6月7日進入台北,日軍從登陸至佔領首府台北城僅花十日,之後卻遭到台民頑抗,戰事之發展對於具有武力優勢及擁有正規軍之日軍而言則出乎意料之外。[21]有些臺灣人如台北城辜顯榮選擇和日軍合作,或幫日軍開路(例如:台北李春生因所居台北城動盪混亂引日軍入城;頭份鎮林建庸守備向日軍獻出新竹城,幫日軍開路攻打彰化市)清除臺灣反抗力量。另一方面不少地方仕紳如客家烈士吳湯興選擇和日軍作戰。[3]
10月21日,日軍攻入台南,10月23日日軍控制全臺灣,戰事持續總時間約5個月。惟直至同年11月18日,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22]之後,臺灣各地方的武裝小衝突仍此起彼落,與日後長達21年的武裝抗日起義運動[23]。
兵力構成
臺灣民主國
有訓練的清朝正規軍:接受綠營的正式訓練,不少部隊曾有大規模戰爭經驗(如銘字營打過西仔反戰役,黑旗軍打過中法戰爭等),如廣勇、黑旗軍、新楚軍、滬軍、淮軍等等。
有訓練的台灣民主國正規軍:原太平軍,曾有大規模戰爭經驗,如仁字營、義字營、禮字營、智字營、誠字營[24]、信字營等番號。
有作戰經驗的台勇(清朝正規軍):為地方武裝,閩客二族群皆有,主要以霧峰林家為主,曾與臺灣原住民及赴中國大陸參與對太平天國作戰的經驗,如隘勇營、棟字營等番號。
未訓練的台勇(台灣民主國正規軍):戰前由台灣民主國招募的武裝勢力,如籌防營、防營、團練營等番號。
有民主國番號的義軍:開戰後由民間自行組成的武裝勢力,閩客二族群皆有,後被納入台灣民主國的戰鬥指揮體系,如七星軍(和七星隊不同)、新苗軍、敢字營等番號。
無民主國番號的義軍:民間自行組成的武裝勢力,含鄉里傳統的保甲聯防,閩客二族群皆有,沒有受到民主國的支持或指揮,如十八堡軍、六堆軍、各地民防團練、私人武力等。這也是乙未戰爭中多數參與抗日的軍隊。
乙未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VtdJmu

乙未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那一年,臺灣人有過三個國籍【臺灣史上最大戰爭】解密臺灣史上最大戰爭── 1895,乙未之役 https://bit.ly/3VuFCue
甲午戰爭清國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臺灣官紳為抗拒接收,建立了臺灣民主國,1895 年因此爆發了臺灣歷史上最大的戰爭。日軍於 5 月底登陸,直到 10 月下旬劉永福逃離臺南,各地抗日勢力仍風起雲湧至 1902 年。
《臺南府城教會報》曾如此描述這場戰爭:「今年初,臺灣的百姓屬於中國,後來屬於民主國,現在屬於日本國。在這幾個月中間,百姓經過許多情形有時安心,有時受大驚嚇,有時輕鬆,有時相當痛苦。」
臺灣人在 1895 年間一年先後擁有三個「國籍」,也經歷了「走(東洋)番仔反」的艱苦日子,現在的我們該如何解讀這場戰爭呢?
偷生,還是抗爭:乙未鄉土保衛戰  
1894 年的甲午戰爭決定了東亞局勢的變遷,清國在戰前仍屬東亞強國,其北洋海軍世界排行前十名,戰前列強咸認為清國必勝。不料,戰事一起,日軍連戰連勝,甚至摧毀北洋海軍,最終兩國簽訂《馬關條約》,承認朝鮮自主,割讓遼東半島及臺澎,並大量賠款。日本一躍而成東亞強國,並在十年後的日俄戰爭大勝俄國,逐漸晉升列強行列。
於遼東半島的割讓牽涉列強利益,而被俄德法三國干涉歸還。此事激起南方大吏張之洞等人的希望,策動清國在臺官吏演出「臺灣民主國」戲碼,戲碼由曾駐法的陳季同協助仿照法國共和,獨立宣言、設立議院,甚至國旗一應俱有。 
〈劉永福為臺灣民主國成立曉諭臺灣人民告示〉。劉永福在臺灣成為民主國後,向臺南居民張貼告示,表示是不得已才成立,希望士紳不要置身事外攜帶財產逃離或拖欠款項,否則嚴懲不貸。(臺史博館藏號 2014.011.0005)
然而,這個臺灣民主國僅是一種期待外國干涉的外交手段,並非真是出自臺灣民眾的公意,期待的列強干涉也未曾發生,當時的臺灣真的成為「亞細亞的孤兒」。而駐紮臺北的民主國軍隊,是從中國大陸招募而來的軍隊為主,搭配少數的臺灣義勇。這些軍隊在與日軍數次交戰不利後,就大舉潰敗,而臺北城內也成亂局,總統趁亂逃走。臺北紳商最後迎接日軍入城。 
日軍原以為可迅速平定臺灣,但在 7 月三峽開始受到民間義軍突襲後,發現這些從臺灣在地湧出的抗日勢力,遠比想像中的難纏。他們往往在日軍大舉進駐時,擺出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姿態,當日軍勢弱時,則施以偷襲。日軍苦惱之餘,只要臺人稍有抗日嫌疑,就將村莊焚毀,實施強力掃蕩。
以曾文溪之戰為例,日軍家書中曾生動描述其慘況:「家屋悉成灰燼,田畝化為血池,原野道路,屍積如山,屍首中但見半死者或慘遭砲火灼大半身軀者,又或身軀遭野犬啃食,四肢不全者。土堤之下並枕而亡之人家,遭棄路旁之不斷悲泣嬰孩等⋯⋯。」
日軍第二師團攻擊曾文溪黑旗軍守軍時情景(臺史博館藏號 2001.008.0103)
而抗日臺人為了保衛鄉土,即使被捕也堅忍不屈,連日方都不得不讚揚:「俘虜之一百十數名當地民兵⋯⋯雖經種種審問皆頑強不肯吐實,其中六、七名,似如文天祥死亦不食日本粟,絕食數日終餓死。其他十數名破壞獄房頂棚逃走,剩八十餘名,遭我軍日日審問,亦緘默不答,試以威嚇手段,但言語不通,遂拔刀作斬殺狀,則彼等伸出頸項,逼以速斬首狀⋯⋯。」就連女性也加入抗日行列,某民兵的妻妾甚至被捕後,對日軍揚言:「若欲吾命,即砍吾頭可也!」這些紀錄,顯示日軍對臺灣人的抗爭精神也致以敬意,並為戰爭殘酷留下歷史見證。
虛擬戰爭熱烈開打 
除了真實世界的乙未之役外,當時的人們也進行了一場虛擬戰爭,除了文字史料外,還有大量非文字資料,從各自的角度解讀這場戰爭。如日方由於戰事順利,透過大量的圖畫如浮世繪、報紙畫報,甚至還有軍歌、雙六(類似大富翁遊戲)及各種戰爭紀念文物加以記錄與傳播,成為日本國民精神昂揚的契機。錦繪或雙六的畫師多未曾來過臺灣,僅憑藉文字或照片資料想像這場戰爭。報紙的畫報,則有很多畫師是隨軍畫師,因此除戰爭圖像外,也留下許多關於臺灣風土民情的材料。 
〈林文次郎編大日本新領地臺灣征討雙六〉,日本人把征服臺灣做成類似大富翁遊戲的「雙六」,每個停留點都是日軍英勇殺敵的過程,顯現戰勝者的自傲。(臺史博館藏號 2011.012.0192)
〈官兵大舉臺南府城賊兵攻擊巨魁劉永福防戰の圖〉。甲午跟乙未戰爭期間,日方出版大量的浮世繪等圖像資料,內容均為日軍如何英勇擊退清國及臺灣軍隊。(臺史博館藏號 2010.015.0234)
日本軍歌也有少數講述本次戰役。如 1895 年 11 月 3 日,日本占領臺南後不久,時逢天皇生日的天長節,樺山總督親自到臺南兩廣會館,舉辦天長節慶祝及祝賀平定臺灣宴會,會中演奏一首據稱為樺山資紀所創作的〈親王萬歲之歌〉,歌詞大意為七月末,在皇國的新領地臺灣島上,有無知的客家與共和黨、黑旗共舉反旗,擔任征討大業的則是日本近衛師團。接著描述從基隆開始的平定過程,其後透過三面夾擊,敵人如樹葉般四散,劉永福遁走。歌曲最終以「光輝的日本、高砂島千代八千代,能久親王萬萬歲」,顯現戰勝者的心聲。
相較於日方的民族精神昂揚,清國方面,尤其是海的媒體如《點石齋畫報》及年畫等資料,則不斷神化最後留在臺南領導抗日的劉永福,但其描述的內容幾乎都與事實不符。雖然劉永福最後仍因戰事不利而逃離,但久守臺南的他確實成為甲午戰敗的清國人的心理慰藉。 
〈劉永福逃け花車〉,日本的諷刺漫畫雜誌《團團珍聞》諷刺劉永福逃走事件的漫畫。(臺史博館藏號 T2018.002.3695)
在各地臺人奮起保衛鄉土的同時,士紳階級雖然多數選擇暫時逃離臺灣避難、或向日軍投降,但仍有不少知識份子忍不住心中激動,留下對於乙未抗日的描述,如吳德功的〈讓臺記〉;而連橫的《臺灣通史》也專門設置〈獨立紀〉及針對抗日領袖的列傳,連橫特別提到:「乙未之役,蒼頭特起,執戈制梃、受命疆場,不知其幾何人。而姓氏無聞,談者傷之。⋯⋯是篇所載,特存其事;死者有知,亦可無憾。後之君子,可以觀焉。」而一般民眾間也有如〈臺省民主歌〉客語的〈姜紹祖抗日歌〉等抗日歌謠流傳。此外,臺南的林崑岡抗日戰死後,當地人設置忠神殿崇拜之。臺灣人也同時使用自己的方式,記憶這場戰役。
弱者也有選擇抵抗的權利 
1894 年發生於朝鮮半島的一場戰亂,最終的結果卻是割讓臺灣,臺灣人雖然有決定是否成為日本人的權利,但對於當時已在此數百年的臺灣漢人而言,其家園、祖先墳墓、財產都在臺灣,實際上並沒有太多人選擇離開。為了抗拒日軍的接收,一些臺灣人與在臺的清國軍隊選擇了抗日,一部分臺灣人選擇與新統治者協力,還有更多的臺灣人只能夠隨波逐流──「走番仔反」,四處躲藏、逃難,等待亂局平定。
相較於日方與清國方面以壓倒性文字與非文字資料詮釋這場戰爭,地臺灣人無論在真實或虛擬的戰場,都處於弱勢。當時臺人的抵抗雖然微弱,卻也值得我們深思,當臺灣再度面臨外敵壓境的情境時,我們是否只能默默地接受,亦或是讓世界知道弱者也有選擇抵抗的權利
【臺灣史上最大戰爭】解密臺灣史上最大戰爭── 1895,乙未之役 https://bit.ly/3VuFCue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臺灣史上最大戰爭】達飛聲與巴克禮 ── 為臺灣推開時代交接大門的兩位外國人 https://bit.ly/3TM7rgc
清晨五點,美國戰地記者達飛聲(JamesW.Davidson)跟著日本近衛師團的格林機關槍部隊往竹塹推進。6 月中旬的南國日頭,讓這個來自北美的年輕人頭暈目眩,他身旁的士兵剛從寒冷的滿州戰場調來,穿著全套冬裝、配戴暖帽,加上近 45 公斤的輜重,平靜且迅速地行進,日軍的堅毅讓他非常訝異。
轉眼已進入兩軍射程,達飛聲死命貼緊地面,抓起鉛筆在筆記本寫下:「5 點 30 分,民兵率先向偵察兵開槍,雙方交火,敵軍猛烈回擊下,多發子彈自我頭頂呼嘯而過。」
1895 年,達飛聲時年 23 歲,此為他三十多歲的照片。 (維基百科授權圖片)
達飛聲的隨身筆記本,約15 × 20 公分,厚度一公分,封面為皮革材質。(出自 James Wheeler Davidson Family fonds,University of Calgary,Archives and Special Collection)
筆記內內頁,除以鉛筆書寫文字外,亦有插圖,本頁為 6 月 20 日紀錄頁下方的就寢圖。(出自 James Wheeler Davidson Family fonds,University of Calgary,Archives and Special Collection)
菜鳥記者遠赴東亞 
三個月前,達飛聲置身另一陣營的首府──臺北城內,向當時在臺最高官員唐景崧申請採訪證。巡撫不但親自接見,也不設防地大談備戰的兵力及新型武器。
1894 到 1895 年間,清國與日本大打出手,當時國際輿論普遍認為繼朝鮮半島、遼東、山東之後,下個主戰場將是北京。但達飛聲收到來自媒體前輩的情報──「臺灣才是日本的真正目標」,他決定賭一把。
隨著渡輪駛入淡水,達飛聲確信自己的運氣來了。他清楚見到岸上的兵伕正搬運軍火、堆築土堡,地方已進入戰備狀態。他也捕捉到日軍攻臺前人心浮動、民眾收拾細軟準備逃亡的情形,與城內兵勇鬥毆暴動、鄉間土匪橫行的氛圍。更加出乎意料的是,他湊巧目睹了臺灣民主國的成立大典,也是唯一在場的外國媒體
「5 月 25 日,新民主國成立那天,下起毛毛雨。普通老百姓無法體認正處於重大的歷史交關時刻。我以為在如此重大的日子,必然擠滿看熱鬧的人潮,家家懸掛國旗,燃放鞭炮慶祝。事與願違,眾人作息如常。」
當總統府裡外還在慶騰,有人來報:「五艘日本軍艦開至淡水港外!」剎時一陣驚慌,官員進入府衙密商對策,圍觀的群眾紛紛走避,建國大典就此散場。
唐景崧發給達飛聲的護照,只要事先申請並由官方專人陪同即可赴前線觀戰。(出自 James Wheeler Davidson Family fonds,University of Calgary,Archives and Special Collection)
進入基隆戰場
臺灣民主國的成立,並未引發國際勢力的介入,日方的接收,仍按照計劃步步逼近。 
早在民主國成立前三天的 1895 年 5 月 22 日,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親自指揮的近衛師團第一混成旅已經從旅順港出發。5 月 31 日,1 萬 5 千名日軍及馬匹、輜重、彈藥等全數登岸,隔天一早進軍基隆。達飛聲聽到消息,立即隨民主國的運兵火車趕赴前線。 
第一次親臨戰爭現場的達飛聲,對民主國的軍容非常失望:士兵們大聲喧嚷、毫無秩序;雖然裝配普遍良好,有的槍枝甚至比歐洲軍隊先進,但他們又攜帶了扇子、雨傘、燈籠、鍋盆、吸煙用具、畫軸、錫罐、繩索、草帽及不知內容物的大包袱
他不禁嘲諷,「難道這些人是想在戰場布置一個舒適的家?」他也看不慣在軀幹中央最致命的位置縫了一個大圓標,宛如標靶的中式軍服。 
〈劉永福軍門發兵特取長崎圖〉,推測於上海製作。此圖是將劉永福英雄化之想像圖,可見到中式軍服胸口之圓標。(臺史博館藏號 2018.011.024)
達飛聲的前線觀察僅僅維持了兩天,因為民主國的統領遭到日軍狙擊,導致麾下士兵暴走搶劫,通譯跟苦力都逃之夭夭,他只好再回到臺北城。沒想到 6 月 5 日,民主國第一任大總統唐景崧悄悄潛逃。士兵得知總統逃跑、軍餉賞銀兩空,縱火府衙洩恨,並爭搶庫銀;位於臺北北門外的機器局以及伐木局的鋸木場,各種機械、金屬料、槍砲、零件、木料全遭搬空
當公產轉瞬之間被搶劫殆盡,城內百姓的苦難也正式到來,特別是漢人富商,成為暴動士兵及搶匪眼中的肥羊。人們把恢復秩序的希冀投注在日軍身上,商議找人遞信讓駐紮於汐止的軍隊儘快進城。兩位洋商與達飛聲志願前往,順利達成任務。 
報導立場的變化  
臺北城和平開城後,達飛聲決定跟隨日軍南下採訪
無論他承認與否,達飛聲離他原本宣稱的「由中國方的角度進行公正報導」越來越遠。當時的英國駐臺南領事胡力檣(R.W.Hurst)便提出質疑:「這位紳士應該具有很強的親日傾向,要不就是因為在日本的保護下旅行且依附於他們的軍隊,他無法自由地批評他們的行為。」其實達飛聲也坦承,與這些軍紀嚴明、安靜而有幽默感的軍人們朝夕相處,「使我下意識不相信漢人向外國報章透露的大規模屠殺事件。」 
但他對日軍也並非一面倒的讚揚,他曾提及第二批調派來臺灣南部的軍隊及日本苦力,素質及教養明顯變差。 
苦力在新竹孔廟聆聽日軍諭示,站立在柱旁的留鬚外國人即為達飛聲。(臺史博館藏號 2001.008.0103.034)
府城人的和平使者 
鏡頭轉到臺南府城。
有了繼任民主國總統的劉永福與他的黑旗軍坐鎮,城市井然有序。儘管此時日軍正因夏雨導致溪流暴漲而受困臺灣中部,暫停南進;但山雨欲來的氣氛,仍讓城裡民眾備受煎熬。 
乃木希典率領的第二師團 10 月 11 日自屏東枋寮登陸後,局勢迅速變化,府城將被血洗的傳聞在街頭巷尾蔓延。未料一週後,劉永福與軍官們竟悄悄逃亡。紳商們眼看治安惡化,請求巴克禮(ThomasBarclay)與宋忠堅(DuncanFerguson)牧師出面迎請日軍進城;英國領事胡力檣也傳來消息,暗示日軍隔日就準備砲擊這座城市。
1895 年,巴克禮時年 46 歲,此為他年輕時的照片。(《福爾摩沙的巴克禮》,頁 124)
巴克禮拒絕了。不是因為這個任務高度危險,而是為了換取士紳們的承諾。 
六天前,麻豆發生了嚴重的屠殺──有民眾相信基督徒與日軍勾結,因此殺害了十九名教徒。在麻豆事件傳開後,相關攻擊事件更趨嚴重。因此巴克禮要士紳擔保他是傳信者,而非通敵的叛徒,才不會讓更多教徒受害。  
獲得允諾後,巴克禮在沒有轎夫敢前往日軍軍營的狀況下,只能帶著請願書,徒步出發。為了避免遭誤擊,他與同行者在黑暗中手提燈籠、唱著詩歌,持續走了幾英里,直到舉槍的日軍喝令他們停止、帶回盤查。 
巴克禮見到乃木希典將軍時已將近半夜三點,「他非常親切的接待我們,毫無疑心,並且問我們是否願意帶領日軍進入臺南。」乃木決定清晨五點開拔,由巴克禮等人擔任前導,通知城內的人們。 
根據宋忠堅的回憶,「許多穿著長衫的紳商們,一兩天前還視我們如眼中釘,如今卻爭相把名片塞進我手中,請求我向日本官員保證他們都是良民。」 
餘話 
府城人幾個月來的憂慮與緊張,現在已經過去,日本政府因兩人引領日軍進城恢復秩序,對國家有功,授予旭日章;他們也收到臺灣士紳表達敬意的掛軸。而達飛聲也因相同理由獲得同等級的旭日章。 
之後,巴克禮持續在臺為宣教工作服務,直到 86 歲永眠臺南。達飛聲在離臺三十年後,為了創立臺北扶輪社,曾與家人回到臺灣。《臺灣日日新報》以〈臺灣的好朋友〉為題報導,除提及他的巨著《福爾摩沙的過去與現在》外,另外寫到:「達飛聲離臺後,時常回想 8 年間在臺的時光。本次回臺,基隆港已搖身一變為近代港灣,與 37 年前清領下荒寥的漁村有天壤之別;整齊的街市,也讓他有恍若隔世之嘆。」兩年後,62 歲的達飛聲於溫哥華離世。
【臺灣史上最大戰爭】達飛聲與巴克禮 ── 為臺灣推開時代交接大門的兩位外國人 https://bit.ly/3TM7rgc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臺灣史上最大戰爭】那個死過好幾次的男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死亡之謎 https://bit.ly/4a0nxbL
十月十一日日軍行至義竹鄉,一個埋伏在林投裡的鄉民名翁玉丕,看見一個日本軍官,就待他走過面前,由背後伸出鐮刀用力向他頸部一鉤,這樣一鉤就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從馬上鉤下來......
北白川的征討軍,由臺南去打狗的途中,在一條河邊露營。翌晨,一個高級將領從濃露罩著的營房中走出,到河岸上去洗面,當即為一勇士自草間飛出,一刀斬下了他的首級。
乙未戰爭結束後,日本軍隊的死亡人數約上萬人,其中大多數是病死。在這些陣亡將士中,地位最高、名聲最響亮的是近衛師團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能久親王是何許人也?他雖然身為日本皇室之後,但一生過得並不平順。在明治初期倒幕派逐漸掌權時,幕府奉能久親王為東武天皇,但實際上他只充當幕府傀儡。後來幕府在戊辰戰爭大敗,親王被軟禁在京都,剃髮出家。所幸當時獲得明治天皇特赦,得以赴普魯士軍校求學,遠離國內紛亂的政局。歸國後,他成為軍中將領。原本奉命要遠征北京,結果清軍很快便戰敗,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他喪失立下戰功的機會,改成率軍來臺平亂,殊不知就在壯年之時客死異鄉。
他的死亡成為近百年來的歷史爭議。日本官方的說法是他病死於臺南,但在臺灣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在新竹被義軍狙擊,也有人說他在八卦山被砲彈炸傷,更有在嘉義被刺客暗殺的說法。看起來,這位衰運連連的親王,一路上從新竹被暗殺到臺南,可是他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影像數位上色(圖片取自英文版「Prince Kitashirakawa Yoshihisa(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條目)
病死說與親王的神格化 
根據日方的記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在軍團進駐到嘉義時染上瘧疾。
10 月 18 日師團離開嘉義的當天,病症發作。在前往臺南的途中,能久親王移動的工具從轎子變成了擔架。進入臺南城後,他先到進士張紹芬家中歇息,後轉至臺南地方士紳吳汝祥的宅邸,但因為瘧疾併發肺炎,在 10 月 28 日清早過世。日軍為了避免影響軍心,決定暫不發喪,由軍艦吉野號小心翼翼地將屍體運回日本,11 月 5 日才在東京發布死訊。
明治維新後,日本皇族陣亡於領土征服戰爭可說是前所未聞,因此日本政府除了以國葬對待,議院更決議在臺灣建立的多座神社中獨祭能久親王,或是與開拓三神合祭,將他的地位與三位象徵開拓國土的日本神明並列。1923 年皇太子(日後的裕仁天皇)赴臺灣巡視時,就特地到主祀能久親王的臺灣神社參拜,隨後再到他病逝的臺南進行植樹儀式。皇太子的行動,強化了能久親王的病逝對於臺灣征服戰爭的意義。
在日本統治期間,各地的紀念碑、每年 10 月 28 日的臺灣神社祭,甚至是學校的教科書,都有著能久親王的身影。日本政府希望透過學校教育及紀念日的社區動員,培養臺灣人奉祀親王的習慣,藉此了解日本軍隊在臺灣征服戰爭中的艱辛,以及親王抱病仍然堅持奮戰的精神,期待臺灣人能夠以此緬懷他。
此為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為主題的明信片,由臺灣日日新報社發行。左圖為能久親王臺南御遺跡所,即乙未之役親王於臺南的居所,原為臺南富商吳汝祥住家,是親王最後過世之處;後改建為臺南神社,主祀能久親王。右圖為澳底征討紀念碑,1895 年能久親王曾率領近衛師團於此登陸紮營,後總督樺山資紀在此處利用清國砲身製成登陸紀念碑。(臺史博館藏號 2001.008.0742)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各種橫死說
橫死說與臺灣人的反抗意識
日本政府對能久親王的死訊十分低調,又在過世後一段時間才對外發布,臺灣各地逐漸醞釀並流傳多種能久親王橫死於某處的傳言。
橫死說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能久親王直接死於戰場上;另外一種則是在戰場上受傷,在進入臺南城前後傷重身亡。讓人好奇的是,為何全臺都有能久親王橫死於該地的傳說,臺灣人又為什麼不願相信日本政府所提出的說法?
在日本統治時期,口語仍然是消息傳遞的主要管道,特別是在鄉下,老一輩會將他們所想傳達的事情,用說故事的方式告訴下一代。這種方式躲開了統治者的文字審查,得以延續到戰後被文史工作者用文字記錄下來。對於親身經歷乙未之役並存活的臺灣人而言,戰敗的衝擊可想而知,尤其是戰況激烈的新竹、彰化、嘉義等地區,因此這些地方自然而然就出現日軍最高統帥──能久親王是在此戰死或身受重傷的說法,來彰顯地方的武裝抗日並非完全失敗。
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在反共復國意識的籠罩之下,臺灣人的武裝抗日故事從民間傳說一躍成為地方文獻期刊的主要題材,關於能久親王的橫死說在此時透過文史工作者的訪談紀錄,橫跨世代,流傳各地。
《臺灣寫真帖》中的新竹牛埔山征討紀念碑像,民間流傳是能久親王遭到新楚軍擊斃的所在。(臺史博館藏號 2004.008.0079)
死亡故事背後的族群意識 
不管是病死說或是橫死說,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死亡之謎不只是講述一個人的死亡故事,更反映出不同民族之間的意識對抗,以及如何藉著對於同一事件的不同詮釋來凝聚自身的族群情感。在日本和臺灣方面的史料與研究逐漸增加的情況下,橫死說已較少被採信,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說法曾經在特定的時間影響當時的臺灣人,並讓他們對於乙未之役有著不同的詮釋。
或許,當你某天詢問身邊長輩有關能久親王的事情時,他們會給你更意想不到的答案。 
【臺灣史上最大戰爭】那個死過好幾次的男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死亡之謎 https://bit.ly/4a0nxbL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乙未戰爭:你知道台灣女人19世紀就上戰場打戰嗎?英勇不輸男人。乙未戰爭:你知道台灣女人19世紀就上戰場打戰嗎?英勇不輸男人。 | 施明德文化基金會 https://bit.ly/4apOupp
這一場壯烈的戰役叫做「乙未戰爭」,是發生在台灣歷史上,戰鬥地域最廣、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死傷最嚴重、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可以說當時幾乎是全民參與。
今年(2015年)也是乙未年,剛好二甲子,120週年。
1895年,大清帝國不顧台灣方面強烈的反對,為了自救,決心割讓台灣。5月29日日軍從澳底登陸,台灣方面由清朝的正規軍如打過清法戰爭的黑旗軍等,太平天國的正規軍和台灣民主國的正規軍台勇,以及有作戰經驗的台勇和民主國的義軍等等,在全台各地頑強抵抗日軍。10月21日,日軍攻入台南,10月23日就控制全台灣,戰事持續了約5個月。11月18日,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台灣進入日本時代。
然而,在日本統治台灣最初的21年,各地方的武裝抗日起義運動仍此起彼落。
Soldier_Black-Flag
1895年抵抗日本的黑旗軍戰士,黝黑的皮膚、堅定的眼神,他在捍衛台灣,他是我們英勇的戰士。
BlackFlagEnsign
這是乙未戰爭黑旗軍的「令」旗,現存於巴黎的博物館
一個參加乙未戰役的日軍士兵日記,記錄北白川宮曾告訴日軍士兵這場戰役可在三個月內結束,但是當他看見倒下的義軍屍體很多是婦女時,才知道他講的是神話。
日本駐台戰地記者也記錄下當時台灣人民不分男女老幼參與戰鬥的景象:「我們從潛伏處暗中窺視敵人的動靜。只見每二十人或三十人成群聚集在那裡,其中還有婦女執槍的,糧秣多由婦女在搬運。」
乙未戰爭:你知道台灣女人19世紀就上戰場打戰嗎?英勇不輸男人。 | 施明德文化基金會 https://bit.ly/4apOupp
1985年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中坐沙發者)在戰役中於澳底就地紮營。
我們是輸了戰爭,但台灣人奮勇抵抗,連女人、小孩都上戰場保家衛國,今天我們必須以這樣英勇的先祖為榮,效法他們誓死抵抗的精神,在未來的道路上,繼續捍衛國家尊嚴。
因為台灣人的英勇,這場戰役死傷慘重。
其中,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是,雖然亞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台灣民主國」隨著總統唐景崧和統領丘逢甲逃回大清帝國,而滅亡。然而台灣民主國的大統領吳湯興卻堅持到最後,於戰場上中砲喪命,其妻黃賢妹不久後也投水自殺殉情。
一八九五拍的就是吳湯興與黃賢妹的故事。
大統領吳湯興率「義軍」南下,與「黑旗軍」會合,數千名南北聯軍合力鎮守彰化城。400名台灣民主國官兵架設彰化八卦山砲台,砲擊進駐於大肚溪對岸的近衛師團。8月28日半夜日軍發動進攻,歷經八小時,28日上午十時日軍宣告勝利。這是乙未戰爭最大的正面會戰,此為八卦山之役。此戰役吳湯興、吳彭年、嚴雲龍皆力戰而陣亡。山根信成少將也在彰化暴斃。1965年,在彰化坑子內發現乙未烈士骸骨共679具
台灣抗日英雄吳湯興
1895年位台灣民主國捐軀的抗日英雄吳湯興與其妻黃賢妹。
根據總督府檔案的記載,戰場遺留臺方兵士屍體達七、八千具,除此之外,另有14,000台灣軍士戰死,其中黑旗軍死亡約一千五百餘名,台灣義軍共犧牲了至少一萬兩千五百以上。台日軍於戰情膠著時,對於有敵意或妨礙戰事進行者,採取不分男女老幼無差別殲滅,因此乙未戰事進行期間,台灣受害平民最少在十萬人以上。
日軍方面,日本軍就共出動了近衛師團與第二師團兩大師團合計3萬7千餘人,馬匹7千頭。長達六個多月的「征台役」中515人負傷,戰死約有164人,包含了領軍的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相對來看,非作戰死傷則相當龐大,罹病住院者計有26,094人,而因病而過世者更高達4,642人。軍夫更有7,000人死亡的損失
乙未戰爭:你知道台灣女人19世紀就上戰場打戰嗎?英勇不輸男人。 | 施明德文化基金會 https://bit.ly/4apOupp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國戰會論壇》乙未戰爭「保台」是抗日 民進黨誤會大了(蕭衡鍾)
2022/07/15 言論 蕭衡鍾
國戰會論壇》乙未戰爭「保台」是抗日 民進黨誤會大了(蕭衡鍾) - 海納百川 - 言論 https://bit.ly/4cth6Qr
1895年發生日本據台的乙未戰爭,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戰爭,戰爭範圍擴及台灣全島,波及全台灣兩百多萬人口,戰鬥從5月29日至11月18日持續了將近半年,死亡人數高達2萬人,其中包括1萬多名台灣軍民及日本軍4600多名。
可是,民進黨政府於7月2 日舉辦乙未戰役127周年紀念儀式時,卻曲解了乙未戰爭的本意,殊不知,乙未戰爭的「保台」之舉所為的是抗拒日本侵占,而不是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切割或獨立,本意乃是在於「抗日」,而非「親日」或「降日」,其精神仍然是以身為一個中國人為依歸的。
民進黨政府「保台」其實是「獨台」
蔡英文於致詞時指出,乙未戰爭是在台灣最早的戰爭,感謝在戰役中守護家園犧牲的先烈,他們是歷史上第一批為保衛台灣的人,而戰役中除了義勇軍在前線作戰外,也有鄉親援助軍糧援助後勤資源,大家不分族群團結一致,只有一個目標,就是保衛心愛家園,蔡英文也希望台灣民眾可以承繼乙未精神、團結守護台灣。
出席儀式的台灣客家事務部門負責人楊長鎮表示,乙未戰爭是台灣歷史上首場保台戰爭,從年初打到年尾,如今在127年後總算有處能夠代表全台灣的紀念場所,是本土文化代表之地,敬佩祖先的「硬頸」,希望往後每年都能在此舉辦隆重紀念活動
而同時出席儀式的桃園市長鄭文燦則表示,希望客家精神與台灣精神能夠代代相傳下去。事實上,乙未戰爭是當時的台灣人民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外來政權的入侵,在絕對劣勢下仍義無反顧對抗日軍侵占、保衛家園的義舉,民進黨刻意曲解了乙未戰爭的本意,其所認為乙未戰爭的「保台」,其實目的在於「獨台」。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廷與日本因朝鮮宗主權之爭,爆發了甲午戰爭。短短數月之間,清廷海陸軍皆敗,在內無可戰之兵、外乏可助之國的情況下,於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遼東半島給日本。
5月29日,日軍於基隆澳底登陸後,一路勢如破竹,6月3日攻陷基隆,幾日後唐景崧倉促內渡,日軍攻入了台北城,「台灣民主國」名存實亡。6月17日台灣總督府舉行「始政式」,同時亦積極加強日軍的整備,伺機南下接收。
然而日本近衛師團自6月19日啟程南下後,隨即陷入台灣攻防戰的泥淖中,在中南部各地遭受到義軍的激烈抵抗。一路往南挺進的日軍,一支循山道大科崁進,嚴重受挫於嘉猷、黃娘盛等人領導的客家抗日義軍;另一路循官道過桃仔園至大湖口的日軍,則嚴重受阻於由丘逢甲部屬吳湯興、丘國霖、徐驤、姜紹祖等人組成的客家義民軍,日軍南進部隊自此遭遇到最嚴重的挫敗。
8月14日苗栗失守後,抗日義軍退守彰化,配合新楚軍和黑旗軍繼續抗日,不再居於抗日軍主導地位,8月31日彰化八卦山之役,義軍統領吳湯興、黑旗軍吳彭年戰死,台灣知府黎景嵩內渡。
10月7日雲林失陷,10月9日嘉義失陷,10月11日日軍從三面包圍台南,此時抗日義軍經過4個多月的抵抗,傷亡慘重元氣耗盡,兵力餉彈俱乏,加上抗日軍得不到清廷的支援,「保台」戰爭已到十分艱苦的時刻。
10月19日劉永福見事不可為,乘英船至廈門。10月21日,日軍進入台南城,總督樺山資紀上書回報:「全島悉予平定」。雖然樺山資紀宣布台灣全島皆降,但其實台灣各地的抗日活動仍未停歇,六堆客家自10月11日日軍登陸枋寮以來,前仆後繼頑強抵抗著,直到11月26日火燒庄最終一役。
乙未戰爭「保台」精神在中國人
由於甲午戰爭的戰場始終不在台灣本島,因此台灣人民對於戰況並不知曉,也不知將波及於己,直到條約簽訂後,人民才透過外國洋行得知被割讓的事實。另一方面,清廷並未告知巡撫唐景崧,而是經由唐景崧向其師張之洞請示之後,才得知割台已成定局,一時之間,全島人民「驟聞之,若午夜暴聞轟雷,驚駭無人色奔走相告,聚哭於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
儘管唐景崧多次與清廷交涉,但仍無法改變割讓的事實。雖然清廷曾試圖依循俄、德、法三國干涉歸還遼東半島模式,欲再與日本談判保住台灣,然而列強已有考量不願介入,因此清廷未能如願留下台灣。台灣紳民由於即將面臨異族統治的命運,反對最為強烈,在歷經了一連串爭取朝廷重視、列強支援失敗後,乃被迫走上了自救的道路。
5月25日成立的「台灣民主國」,雖然號稱為「民主國」,然而從其年號「永清」(對清廷表達忠誠,誓永為大清子民)以及「藍地黃虎旗」(表示不敢觸犯清廷龍威)皆可看出,其骨子裡仍然是效忠於清廷的。
當「台灣民主國」崩解之後,台北地區的仕紳們,眼見城內呈現無政府狀態,隨處可見燒殺擄掠,治安異常混亂,於是外國洋行、記者以及本地企業家才聯合商議,推派代表辜顯榮等人向日軍輸誠,想要以此來保全自我的身家財產。日軍迅速的佔領台北之後,原以為將能輕鬆而有效率地接收台灣,沒想到一離開台北城,立即遭遇全台各地民軍的大力反抗,激烈的對戰造成死傷無數。
日本覬覦台灣已久
在1879年日本兼併琉球後便劍指台灣,福澤諭吉(1835-1901)以防衛論的說法認為想要維持日本、琉球的安全必須佔有台灣,以福澤諭吉為首的論者主張不惜用兵也要強力奪取。
福澤諭吉於〈台灣割讓を指命するの理由〉中便表示:「因此,台灣屬我榻旁之新聲。為維持永遠之和平,將之收屬我有,乃日本国之大要務,割取之,誰將以為非之?我輩非敢以日本之便宜略取台湾,唯謀我邊境沖繩縣之安全,欲自根底斷絕支那人之野心耳。」
在這種說辭之下,福澤諭吉認為割取台灣的行為是一種邊境警戒的正當防禦。由此可見,日本不但窺伺台灣已久,甚至認為奪取台灣為日本國防生存所需,而其原因則在於台灣島的地理位置重要。鑑於台灣地緣政治重要性,日本人認為台灣島是其國防鎖鑰,所以處心積慮要奪取台灣,至今都還持此論調,認為台海鬩牆會危及日本安全。
然而在地緣政治視角下,台灣島處於中華民族與大和民族接壤的衝突線上,成了兩國必爭之地,例如唐景崧就認為台灣島是中國大陸東南五省的屏障,非守不可,而福澤諭吉也認為,台灣島乃是日本、琉球國防安全之鎖鑰,非得不可。顯然地,日本早已覬覦台灣的地理位置許久。
(作者為國立聯合大學助理教授,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國戰會論壇》乙未戰爭「保台」是抗日 民進黨誤會大了(蕭衡鍾) - 海納百川 - 言論 https://bit.ly/4cth6Qr


李惟義(?—1901年),曾參與臺灣的抗日乙未戰爭[1][2]。
生平 乙未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惟義原為湖南武秀才出身,1859年投效軍營,1861年起因戰功歷經守備,都司,游擊,參將,副將,總兵,後並因永州建立戰功,獲賞頂戴花翎(提督銜),長年率新楚軍駐守於湖南[1]。
1886年,李惟義前往台灣,協助章高元、林朝棟等人平定罩蘭武榮社亂事[3]。1895年,清因甲午戰爭戰敗,割台予日本,台日爆發乙未戰爭。戰爭期間,李惟義曾參與臺方軍隊對抗日本帝國軍。其中,在八卦山戰役中,李惟義與吳湯興、徐驤等將領率領三千至五千人共同防守八卦山與彰化城--李惟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akeaUe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1895年日本出版的《台灣征討圖繪》臨時增刊 (圖9張)
1895年日本出版的《台灣征討圖繪》臨時增刊 (圖9張)-fafa01.com - 看頭條 https://bit.ly/3VmMJVD
1/9 日本東京東陽堂的《風俗畫報》,從1895 至1896 年,陸續出版發行有關專輯和「臨時增刊」《台灣征討圖繪》《台灣土匪掃蕩圖繪》《台灣蕃俗圖繪》等共十幾期,將台灣戰事和台灣風俗民情用繪畫的方式介紹給日本讀者,反映了侵台日軍的所見所聞,豐富了1895 年日軍侵台過程的歷史圖像。圖為《風俗畫報》臨時增刊的封面繪圖,反映日軍炮兵扛著分解的大炮零部件在台灣山地艱難行軍、渡河的情景。
2/9 《風俗畫報》臨時增刊的封面繪圖:日軍將領手持太陽旗攻城。
3/9 《風俗畫報》臨時增刊的封面繪圖:台灣「蕃民」準備襲擊砍伐神木的漢人。
4/9 《台灣征討圖繪》中,反映日軍進攻台北,在水返腳(原台北州汐止郡,今台北縣汐止鎮)遭到義軍反擊展開激戰的情景。
5/9 《台灣征討圖繪》中,反映日軍工兵決死隊進行爆破作業的情景。
6/9 《台灣征討圖繪》中,反映日軍草場支隊過河(左),驅逐山民(右上,「驅逐賊徒」),以及山民襲擊日軍(右下,「土匪潛襲軍營」)等情形。
7/9 《臺灣征討圖繪》中,內藤大佐率日軍左翼隊強渡大肚溪。
8/9《臺灣征討圖繪》中,日軍在大肚溪北岸隔河炮擊彰化城。
9/9 《臺灣征討圖繪》中,反映日軍在台南恆春石門攻打原住民的情景。1874 年日軍首次侵台時,也曾在石門發生過激戰。
1895年日本出版的《台灣征討圖繪》臨時增刊 (圖9張)-fafa01.com - 看頭條 https://bit.ly/3VmMJVD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風俗畫報》為日本東陽堂於1889年創刊的刊物,於1895年日本征服臺灣戰爭時,發行《臺灣征討圖繪》共計5編,有文有圖,為日本從軍記者所留下記錄,當時照片較為不普及,故畫報甚為流行。畫報會有繪者的主觀立場,相關系列畫作主要以日軍立場,描繪英勇殺敵的姿態,不過仍可看出臺灣人不善直接戰鬥而是以游擊戰方式對抗日軍的情形。還附有臺灣風俗介紹,基隆、臺北、馬公等地市街景象圖、臺北府附近地圖、臺北府附近婦女風俗圖、土民及生蕃器具等社會文化紀錄圖繪。《風俗畫報臺灣征討圖繪》(1895年) -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臺史博線上博物館) https://bit.ly/43sjwKU
東陽堂發行《風俗畫報》第百五號《臺灣征討圖繪》第四編
《風俗畫報》是日本東陽堂自明治22年(1889)2月至大正5年(1916)3月間發行的月刊畫報。《臺灣征討圖繪》為《風俗畫報》因應報導乙未戰爭臨時增刊所出版之專號,總計有5編,即第98、101、103、105、109號。以新聞報導方式描寫1895年5月底至10月底間乙未戰爭戰事的情形,特別是對臺灣人方面的戰鬥描寫,具體生動,並配上寫實的戰爭石版圖繪,以圖畫搭配文字的方式記錄戰爭。由野口勝一、大田才次郎、山下重民等戰地記者主筆,松本洗耳、遠藤耕溪、尾形月耕、山本松谷等人繪畫。內容分為論說、記事、雜錄等三部分。
第4編於明治28年(1895)12月25日發行,封面圖描寫三木少佐於敵人城牆上插上日本聯隊旗,由尾形月耕繪,上有東陽堂發行之字樣及繪者落款印。內容從生蕃之制御論說起,報導9月2日至10月18日間佔領他里霧及雲林、彰化城攻擊行動、嘉義的三面圍攻、佔領東港、鳳山縣等追擊隊行動。全書文字34頁,插圖14頁(含封面圖),每本定價金拾錢。附有宜蘭城隍廟七爺及八爺圖、臺北大稻埕渡口等臺灣風俗圖,無雜錄。
東陽堂發行《風俗畫報》第百五號《臺灣征討圖繪》第四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bit.ly/3xbFhlY
--------------------------
東陽堂發行《風俗畫報》第百三號《臺灣征討圖繪》第三編 - 藏品資料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https://bit.ly/4a2pHaS

東陽堂發行《風俗畫報》第百三號《臺灣征討圖繪》第三編 - 藏品資料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台北百城堂舊書店,在老闆桌上看見一疊舊書,可謂是日軍來台當時的第一手資料:《風俗畫報臨時增刊台灣征討圖繪》五本、《台灣土匪掃攘圖繪》兩本、《台灣蕃俗圖繪》兩本。吾雖粗淺,也知道碰上不得了的東西,心裡讚嘆這等只合放在博物館櫥窗的古物,竟然有朝得能親手翻閱。料想價值非凡,但多少知道行情以增見聞也好,便向主人詢價;價錢竟不如想像中高昂,欣喜如貧童得嘗八寶飯,當天遂將之帶回。(所以我從光華商場離開時,書包裡往往稀珍史料與糟糕光碟共存,常在想萬一我在此暴斃,記者翻開我書包時,不知會如何對我評語?「古書作掩,暴斃宅男擁大量A光」?「古書哥死狀淡定,書包搜出鹹濕光碟」?)
        《風俗畫報》是日本東陽堂於明治二十二年(1889)二月十號發行,延續至大正五年(1916)終刊的畫報;東陽堂發行這種雜誌型態的畫報,據說一共出了五百多冊。而這種遠在日本東京神田區發行的畫報,竟成為最早紀錄日軍來台過程的史料,原因是這畫報每期有不同專題,其中有些專題是和臺灣相關的。有人說這裡面有一本明治二十八年(1895)八月三十日發行的第九十八號,是最早繪有台灣風土民情的畫報,然而嚴格來講並不是。最早的應該是同年五月二十五日發行的第九十二號,該期是《征清圖會》,但有部份內容紀錄了日軍攻打澎湖群島的經過,這本才是廣義而言最早繪有台灣(台澎金馬)風土民情的畫報。
明治二十八年(1895)五月二十五日的第九十二號,該期是《征清圖會》,
但紀錄了日軍攻打澎湖群島的經過。活水來冊房: 明治年日本東陽堂風俗畫報台灣征討土匪掃攘蕃俗圖繪九冊 https://bit.ly/3TKvqMQ
兵馬倥傯之餘,也得來點香豔八卦。
        1895年日軍來台,記者及畫家也即時隨著軍隊南征北討,紀錄在台見聞。由於當時攝影技術未臻成熟,畫報內圖片皆以寫實性的寫生及版畫呈現。《風俗畫報臨時增刊台灣征討圖繪》主要分幾個項目,封面翻開就看得到「口繪」,以現代雜誌的概念來說,也就是「隨書附贈開卷折頁全彩大海報」。再來是「論說」,由編輯人野口勝一等撰寫當前戰況或未來展望。接著「記事」的部份是主體,描述各地之戰爭狀況以及台灣概況。最後的「雜錄」或「漫錄」則以文字和圖繪紀錄台灣的風土民情。一方面以戰爭的描述讓日人得知最新戰況及戰功,另一方面則以台灣的市街圖、民間習俗等讓讀者認識這塊新疆土。
        由於畫報中的報導是由隨軍記者寫的,因此保存了日治第一年親身經歷者的見聞。這種圖文並茂的畫報,比起一般只有文字說明的報導來得生動、有感染力,受到了大眾的歡迎,而且繪畫更能呈現相片無法表達的內心層面。除了記者親身的戰地見聞之外,畫報中也收錄了各種公私信函、公報、檄文以及臺灣民間的風情等,內容相當豐富,可補正史之不足。
        當然,這系列畫報是以征服者的立場來書寫,內容不免或有渲染之處;然而作為日治初期的歷史、美術文獻,雖然畫報的敘述是主觀的,但重要性絲毫不減。
《風俗畫報臨時增刊第九十八號:臺灣征討圖繪第一編》。明治二十八年八月三十日。
目錄
折頁彩圖
以寫實的圖畫,詳實紀錄臺灣的樣貌
進入台北城,舉行台灣始政祝典
臺灣的建築物。都被你們打垮了還好意思畫出來。
臺灣婦女傳統的髮型。有沒有人要帶這張圖片去跟髮廊設計師說「我要理這種頭」?
《風俗畫報臨時增刊第百一號:臺灣征討圖繪第二編》。明治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聽說這張圖出現在國小五年級下學期的社會課本中
打到台北三峽了
以文字描述原住民的風俗
每期頁數大約是三十二頁左右。後面是廣告
《風俗畫報臨時增刊第百三號:臺灣征討圖繪第三編》。明治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說來發行的速度也是蠻快的,不快不行,因為日軍也打得很快。
日軍追緝兇賊,這圖太生動了,彷彿聽得到怒斥聲、桌椅翻倒聲、盤皿碎裂聲。
右上方似乎是說兇賊會殺童為盟(納投名狀?),
有可能是日人的污衊,但想一想漢民族本來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了。
臺灣的市集
《風俗畫報臨時增刊第百五號:臺灣征討圖繪第四編》。明治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耶誕特輯?)
《風俗畫報臨時增刊第百九號:臺灣征討圖繪第五編》。明治二十九年二月二十五日。
第一篇文章是〈臺灣戡定祝詞〉,終於打完了。
有沒有看到?布袋嘴附近的居民自古就以慓悍最為出名。海賊蔡牽住過的地方就是威。
你以為打完了就沒事了嗎?不乖的繼續打。
《風俗畫報臨時增刊第百十一號:臺灣土匪掃攘圖繪第一編》。明治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台灣人辜顯榮氏小傳。
板橋林家花園。看看「豪族」這稱呼多勁啊!
《風俗畫報臨時增刊第百十五號:臺灣土匪掃攘圖繪第二編》。明治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宜蘭流行的歌謠,是歌仔戲嗎?
土匪掃完,來講講原住民。
《風俗畫報臨時增刊第百二十九號:臺灣蕃俗圖繪第一編》。明治二十九年十二月一日。
原住民樣貌
《風俗畫報臨時增刊第百三十號:臺灣蕃俗圖繪其二》。明治二十九年十二月十日。
這一本其實大部分還是講日本其他風土民情,臺灣原住民的部份只有一點點。
這一張圖,國小翰林版社會教科書也曾引用,印在習作上。
        日前台北紀州庵舉辦了「古本鑑定團」,就像日本節目「開運鑑定團」一樣,歡迎大家將珍藏的舊書拿去讓專家鑑定,說說舊書的故事。文案說得浪漫:「書架最高的地方,倉庫最裡面的角落,總有那麼幾本書,不曉得從爸爸還是奶奶的時候就放在那裡,好像很珍貴,好像沒什麼」,但是絕少有什麼一般民眾把家裏不明來歷的舊書拿去鑑定,到場的人個個明知故問,把家藏珍本都拿了出來,假裝不知道那本書是什麼玩意兒請專家說說。為提振舊書收藏風氣,我便將這套書拿去讓舊香居女主人吳雅慧、茉莉書店執行總監傅月庵開話匣子。傅月庵見書大喜,因為遠流出版社曾經出版過一本《攻台見聞:風俗畫報.台灣征討圖繪》,便是這套畫報第九七、百一、百三、百五、百九號台灣征討圖繪五本的中譯本,而當時他正是遠流出版社的編輯,翻過從日本來的原書,今番又在紀州庵重見,讚不絕口,直說這一套比當年在遠流看到的品相更好;雅慧也說在舊書店流動的大多是散本,難見全套。會後應鳳凰老師也來向我借閱,直說魏德聖拍賽德克巴萊時應當要用這套書當作日治初期的服裝、建築考察資料。還有人問我「這套書是從你爺爺留下來的嗎?」,聞者哈哈大笑。
        後來回百城堂將紀州庵之事說了,老闆說這九本原來就不是一整套從他處買回來的,而是散本慢慢收集才配成全套。思及《風俗畫報》是在日發行之刊物,臺灣本無;日本記者來到臺灣,走訪各地,將戰場見聞化為圖文在東京出版,星散日本各地的《風俗畫報》又慢慢流到臺灣匯集成套,費時百餘載、橫跨數千里,一來一往,今朝落我手中,其中因緣之玄秘,耐人尋味。活水來冊房: 明治年日本東陽堂風俗畫報台灣征討土匪掃攘蕃俗圖繪九冊 https://bit.ly/3TKvqMQ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點石齋畫報》是近代中國最早、影響最大的一份新聞石印畫報。[1]由英國旅滬商人美查創辦於1884年5月8日,1898年停刊。《點石齋畫報》以圖文並茂的形式「選擇新聞中可嘉可驚之事,繪製成圖,並附事略」,生動形象的反映了晚清西學東漸背景下的中國社會環境全貌和西方奇聞趣事。畫報為旬刊,逢初六、十六、廿六出版,每冊八頁九圖,16開本,由《申報》館申昌畫室發售,零售每冊銀五分。[2]因由點石齋石印書局印刷,故得名為《點石齋畫報》。
辦報歷史
西學東漸
「西學東漸」一詞,最早見於惲鐵樵、徐鳳石根據容閎英文回憶錄翻譯的《西學東漸記》 。所謂西學東漸是指西方學術思想在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通常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兩個時期之中,歐洲及美國等地學術思想的傳入。[3]這期間西方以各個通商口岸以及香港、日本等作為主要宣傳平台,藉助傳教士、出洋華人、書籍、報刊為重要窗口,把西方的天文、物理、化學、醫學、地理、社會學、經濟學、法學、應用科技、文學、藝術等大量新知識帶進中國,對於中國整個社會的格局及學術思想、政治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
創辦背景
伴隨著鴉片戰爭結束,中國開始被動的與外國進行了更廣層面的文化交流。1860年,安納斯脫·美查和他的哥哥菲而特利克·美查一起到上海,從事營絲茶和棉布貿易。後來經營虧本,他發現外國人辦的華文報紙《上海新報》盈利空間很大,便躍躍欲試。1872年4月30日,美查連同他的三位友人開辦了《申報》。1885年中法戰爭的爆發,具有商業頭腦的美查立即抓住了這個機會,創辦了申報的副報——《點石齋畫報》,受到廣泛歡迎。
辦報過程
點石齋畫報創刊於光緒十年四月十四日(1884年5月8日),發行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秋。停刊時間眾人說法不一。其中根據1983 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影印的《點石齋畫報》來看,點石齋畫報終刊於1898年9月這個說法比較可信。這期間《點石齋畫報》共出六集 44 冊 528 期,刊行圖畫 4600餘幅(依據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本)。[4]到光緒末年,《申報》館出過點石齋畫報的合集,每部二十大洋。現今保留下來的很少。
點石齋畫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adUSQq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謠言宜禁--點石齋點報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乙未事件姜紹祖成仁120周年紀念 馬總統蒞臨致意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乙未事件姜紹祖成仁120周年紀念 馬總統蒞臨致意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烈士姜紹祖先生成仁紀念碑 於 Flickr 發表的 烈士姜紹祖先生成仁紀念碑 相片 | Flickr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3VM7x9p
碑碣原文:碑銘: 昔清光緒廿一年(1895),日本割據臺灣,雖用堅甲利兵,佔領臺北,但各地愛國之士,抗日聲勢,熱血沸騰、汹湧澎湃;尤其北埔姜紹祖,逝胸而起、慷慨解囊,散資招募勇士,糾集北埔,組成敢字民軍,極力抵抗。 當時計有首要,鍾石妹、徐泰新、吳湯興、胡阿錦、楊再雲、徐驤、王國瑞、廖榕勝、吳光亮、吳鎮光、陳登元、傅德星、徐協臺、徐福勝、徐福盛、黃南球、黎景嵩,及葉阿旺、阿沐、阿添、阿火等,均抱犧牲奮鬪之精神,參與圍攻新竹城之包圍大戰。不料,日軍用優越裝備之火力、反擊包圍我民軍,鍾等雖且退且戰,撤於樹杞林、三重埔、双溪、北埔一綫。惟有姜紹祖,由火車站,最後撤至枕頭山今新竹公園之紅瓦厝,黃家大厝即今新竹綜合運動場附近燒磚廠,受日本軍重重包圍,無法突圍,他仍然不屈;且痛加咀辱,故日吏悟認宋氏,雖為婦之身,而氣節高亮,乃即釋之。敢云:「有此其母,故得其子也。」 所以本省光復後,曾追姜入祀於臺北忠烈祠。嗟呼!由斯觀之,上述壯舉,姜氏宗族,捐資捐驅,足為後世可歌可泣。為發揚愛國保土精神,效法先烈忠義典型,特立碑誌紀念。 忠華民國六十六年二月立,北埔鄉長姜炫鏢。
本件碑記係民國六十六年(西元一九七七年)北埔鄉鄉長姜炫鏢所立,敘述乙未割臺時的姜紹祖(姜秀鑾後代)抗日殉難事蹟,勒石紀念,用以發揚愛國精神與忠義典型。
秀鑾亭左側碑亭
民國六十六年二月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3VM7x9p
新竹縣北埔鄉新竹縣北埔鄉北埔村中興街 秀巒公園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3VM7x9p
------------------------
北埔,秀巒山,秀巒公園,開拓大隘紀念碑,烈士姜紹祖先生成仁紀念碑,復中興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姜紹祖,蔡清琳,抗日英雄,客家英雄,新竹縣,北埔鄉,新竹,北埔,客家村,客家莊,客家庄
開拓大隘紀念碑
碑銘
本鄉開拓,初由大隘,後改稱南興庄,包括北埔,峨眉,寶山。自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淡水同知,李嗣鄴,授權予粵籍姜秀鑾,墾治竹塹東南廂以外之山地,得由官方補助經費,並有閩人周邦正,號百萬,亦其參與,即向粵閩,籌集廿四股,臻成官民聯墾,租稱金廣福墾號。以姜周二氏,各籍為各墾戶之首,所謂金指官資,廣指粵,福指福建閩意,從始計劃實施。先由樹杞林,三角城起竹東大力向該地進墾,當時雖有土著阻擋,但一時三百餘人馬,蜂擁直入北埔盆地,埔心,埔尾,南埔,番婆坑,尾隘仔,四寮坪,富興,麻布樹排,水磜子,面盆寮,以南興庄,為大本營,隨隘綫擴大,至今峨眉、寶山鄉所屬村里,延及苗栗縣之南庄,三灣一帶,均為金廣福墾號所治。雖經一紀歲月,但終將此荒山野嶺,墾成良田阡陌,綠茶菓園,為後世造福樂利。不幸道光廿六年姜逝世,享年六三,遺留墾戶首,由子殿邦継承父業,下傳榮華,再傳紹祖,永續源流不息。翌年,周亦逝世,享年六五。故姜周二氏之功勳偉業,德彼生民,永懷難忘。民國廿二年夏,曾龐大舉行,為金廣福墾戶首姜秀鑾大祭,並以該境東隅之山,命名曰秀巒山,且垂立百年開闢石碑,以作紀念,惜碑未述其事,有所憾焉。
今余推行政令,促成地方繁榮,拓展觀光事業,乃經同地方民意,重整該山,改為秀巒公園,並添建牌樓亭閣碑字,略加述史跡,以資永恆紀念。 
北埔鄉第七屆鄉長姜炫鏢 
中華民國六十六年二月立

總統參觀「祭念抗日英雄姜紹祖120周年經典影像特展」暨訪視「北埔天水堂」
--------------------------------------------------------------------------------------------------------------------
烈士姜紹祖先生成仁紀念碑
關於客家抗日英雄姜紹祖的事蹟,在電影1895裡有相當的著墨,史蹟和記載裡也有很多資料可以蒐尋,位於新竹北埔的秀巒公園內;此紀念碑為1997年(民國六十六年)北埔鄉鄉長姜炫鏢所立,敘述乙未割臺時,北埔望族姜紹祖(姜秀鑾後代)抗日殉難事蹟,用以發揚愛國精神與忠義典型。
碑文內容
昔清光緒廿一年(1895),日本割據臺灣,雖用堅甲利兵,佔領臺北,但各地愛國之士,抗日聲勢,熱血沸騰、汹湧澎湃;尤其北埔姜紹祖,挺胸而起、慷慨解囊,散資招募勇士,糾集北埔,組成敢字民軍,極力抵抗。
當時計有首要鍾石妹、徐泰新、吳湯興、胡阿錦、楊再雲、徐驤、王國瑞、廖榕勝、吳光亮、吳鎮光、陳登元、傅德星、徐協臺、徐福勝、徐福盛、黃南球、黎景嵩,及葉阿旺、阿沐、阿添、阿火等,均抱犧牲奮鬪之精神,參與圍攻新竹城之包圍大戰。不料,日軍用優越裝備之火力、反擊包圍我民軍,鍾等雖且退且戰,撤於樹杞林、三重埔、双溪、北埔一綫。惟有姜紹祖,由火車站,最後撤至枕頭山今新竹公園之紅瓦厝,黃家大厝即今新竹綜合運動場附近燒磚廠,受日本軍重重包圍,無法突圍,他仍然不屈;且痛加咀辱,故日吏悟認宋氏,雖為婦之身,而氣節高亮,乃即釋之。敢云:「有此其母,故得其子也。」
所以本省光復後,曾追姜入祀於臺北忠烈祠。嗟呼!由斯觀之,上述壯舉,姜氏宗族,捐資捐驅,足為後世可歌可泣。為發揚愛國保土精神,效法先烈忠義典型,特立碑誌紀念。
中華民國六十六年二月立,北埔鄉長姜炫鏢。
--------------------------------------------------------------------------------------------------------------------
復中興烈士紀念碑
古今英雄豪傑者,多由時勢造成也。自甲午戰爭(公元1894年),日本佔據臺灣之後,加劇殘害臺民,使民痛恨暴政,日益加深,思漢心切;適有現峨眉鄉蔡清琳等人乘機密組復中興會,以救臺民為號召,彼時山胞亦紛紛响應加入,先擬由新竹舉火為起義信號。不料民前五年(1907),時機尚未成熟,而新竹突然失火,誤認天助時至,乃蜂擁攻擊北埔支廳,殺死廳長渡邊龜作及所有日人,剩存男女一對避匿,估計傷亡達六十餘名,造成轟轟烈烈之北埔事件。
當時參與者計有巫新炳、趙明政、何麥賢、何麥榮、彭阿石、葉阿保、張海山、他拉林等百餘人,惜事未成,留後歎哉!事後日吏氣憤雷霆,警視廳長大津麟平,坐鎮北埔意圖報復,不論老幼全面剿滅,事甚嚴重,已到一髮千鈞之危。
幸有鄉紳姜振乾,罄資鉅萬元,供日寇餐宿,以圖挽救危局;因此日吏改策,召集何永立、徐泰新、黃流明三區長,威嚇限三日內清出反日份子,情勢所逼,乃由徐泰新當即立誓負責,後勸獲奏效。此時有巫新炳,居然敢自認首領,被刑斬斷双手綁背,解送北埔審問時計九人,惟巫新炳答曰:「敢作敢為,死有何惜,唯求速死而已!」日吏聽之曰:「天晴!」吾曰:「壯哉!英雄豪傑!」
該事件,遭嚴刑烤打及殘殺死者有百餘人矣!本省光復後,蔡清琳業已入祀臺北忠烈祠,故蔡雖死於亂刀之下,死猶榮焉,亦乃時之所成也。今為復中興會而死者,均追功封稱先烈,而建此碑,以慰在
天之英,特此誌之,以資永作紀念。
中華民國六十六年二月立,北埔鄉長姜炫鏢。
--------------------------------------------------------------------------------------------------------------------
新竹北埔秀巒山‧導覽解說牌內文 (秀巒山簡介)
秀巒山為新竹縣十二勝景之一,位於北埔鄉東南隅,海拔約231公尺,面積三‧六公頃。民國22年4月,大隘居民為紀念「金廣福」開墾戶首姜秀鑾先生,開闢大隘百年紀念,故命名為「秀巒山」(民國40年編定為風景保安林),並立開基百年石碑乙座,以頌揚其功績。秀巒山山麓,古木參天,樹林成蔭,山景蒼翠秀麗,其中三株樹齡在一百年以上之巨樟已編號列入保護;櫻花、杜鵑點綴於林間,每屆春暖,萬紫千紅、鳥語花香,譜出大自然的交響樂章,詩情畫意。民國65年易名為「秀巒公園」,添建碑宇亭閣,敘述大隘開拓史及事跡。另外公園內建有許多亭閣,可讓人駐足停留並登亭遠望,除了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北埔市街亦盡收眼底,並能吸收花草樹木釋放的芬多精,讓人倍感舒適。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博客來-千秋民族氣節姜紹祖 祭念乙未戰爭姜紹祖成仁120周年暨家族經典影像紀念冊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尋找姜紹祖2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尋找姜紹祖1尋找姜紹祖3

『人物故事』我們一起尋找-1895 乙未年抗日三傑之一–北埔 姜紹祖
撰文  許慎之『人物故事』我們一起尋找-1895 乙未年抗日三傑之一-北埔 姜紹祖 – Zanliv News https://bit.ly/43waPzq
 1895年,清日甲午戰爭,清廷失利,放棄朝鮮宗主權、割讓臺灣主權予日本。日軍依約登陸臺灣接收,各地民眾揭竿而起,組織義勇軍與「臺灣民主國」正規軍共同抵抗日軍,史稱乙未戰爭。姜紹祖時任都司,與黃南球率領正規軍棟軍的棟字左右營及「敢」字數營鄉勇迎戰日軍。
姜紹祖(1876年12月26日-1895年7月11日,幼名金韞,字纘堂),臺灣新竹縣北埔鄉惠州府陸豐縣客家人,生員出身,為北埔「金廣福大隘」第一代墾戶首姜秀鑾的曾孫,家鉅富。為棟軍主要將領,軍階為都司。1895年,組織義勇軍參與乙未戰爭抗日,被日軍俘虜後服毒自盡,年僅19歲。
圖 1985 乙未 電影 演員張書豪  率演 姜紹祖
姜紹祖年僅19歲便身亡,遺留下來的圖片與文史非常少,我們一起尋找抗日烈士的文史,
1895年6月,日軍佔領臺北。激於強烈的民族義憤,毅然毀家紓難,散盡家財,得資籌造武器,組織義軍。6月中旬,與吳湯興、徐驤等聯合抗擊進犯新竹的日軍近衛師團,在大湖口等地重創日本侵略者。日軍攻陷新竹後,義軍於7月9日分兩路反攻,姜紹祖與徐驤從側後進擊,因消息走漏,日軍有所準備,反攻未能奏效。次日,再次組織反攻,率義軍繞過十八尖山,計畫奪城,不料為敵軍沖散,被圍於枕頭山頂竹圍內,不幸被俘。後得以脫險,返回北埔,重新組織隊伍。18日,再率義軍向新竹城東門發動進攻,在徐驤義軍及廣大群眾支援配合下,反攻取得重大勝利。7月底,率軍攻城時,遭到日軍攔擊,他率百余名戰士退入竹林中繼續戰鬥,因力竭不支,最後與70余名戰士一同被俘殉國。
我們尋找抗日三傑之一  姜紹祖  圖片與文史
姜紹祖年僅19歲便身亡,遺留下來的圖片與文史非常少,我們一起尋找抗日烈士的文史,若有相關文史資料及圖片,誠摯希望您能寄到以下電子郵件
7月7日姜紹祖與吳湯興和徐驤率領義軍數百人,鍾石妹從竹東募義勇軍二營駐紮二重埔,苗栗黃南球進入十八尖山,多支義勇軍伺機反攻新竹城。7月10日姜紹祖於在枕頭山(今新竹市中山公園)被俘,隔日於獄中吞食鴉片膏自盡。
姜紹祖殉難32天後,遺腹子出生,取名為振驤。姜振驤即新竹國際商業銀行(現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的前身-「新竹區合會儲蓄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並擔任第一任董事長。
姜紹祖遺作《姜纘堂先生遺稿》,據王國璠《台灣先賢著作提要》,稱此書為1928年新竹姜樹人所輯,白報紙謄寫版(日語油印稱謄寫版,故此版為油印本),共收五、七言絕句24首,七律3首,聯語6則,清新可喜,國家圖書館 (中華民國)藏有抄本,惟1977年鍾肇政寫《姜紹祖傳》時,想借閱《姜纘堂先生遺稿》已遍尋不著,未知此稿目前是否傳世?幸經鍾肇政搜羅,尚得七言絕句2首。
第一首是〈出師贈同學〉:
「書幃別出換戎衣,誓逐胡塵建義旂;士子何辜奔國難,匹夫有責安鄉畿。」傳達不願淪為異族統治,保衛家鄉的決心。
第二首是〈自輓〉:
「邊戍孤軍自一枝,九迴腸斷事可知;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
寫於被日人俘虜,從容就義前,彰顯臨危不懼,至死不渝的英勇精神。
我們尋找抗日三傑之一  姜紹祖  圖片與文史
姜紹祖年僅19歲便身亡,遺留下來的圖片與文史非常少,我們一起尋找抗日烈士的文史,若有相關文史資料及圖片,誠摯希望您能寄到以下電子郵件
剛烈堅貞的姜陳滿妹 (1895乙未戰爭抗日烈士姜紹祖之妻)
姜陳滿妹 (1875-1914) 出身苗栗頭份的望族,是墾荒世家陳昌期之麼女,昌期的長子維藻是秀才,當時已是頭份地區的名人,詩文冠絕一時。清光緒20年(1894)姜紹祖19歳,在母親的安排下與20歲的滿妹結婚,新娘出嫁時,頭戴鳳冠,由紅燈四轎抬著,迎送的人排程長蛇陣,連同無數的妝奩,浩浩蕩蕩地由頭份開到北埔,轟動一時。紹祖與滿妹的婚姻可以說是門當戶對的結合。
1895年乙未抗日之役,7月11日紹祖於枕頭山從容就義,當時日軍尚未知紹祖已就義,而搜捕到其家,繩其眷屬,擬以刀槍,脅其吐即時,滿妹仍不為之變色,泰然告日軍佐佐木照山曰:「吾夫既為國捐軀於戰場矣,我為其妻,時至今日,欲殺則殺耳。」佐佐木一聽其壯言,終以武士道,義而釋之雲。陳滿妹之剛烈無所懼由此可見。
圖 姜紹祖遺孀  姜陳滿妹  翻拍自網路
姜紹祖的早逝,對初嫁入姜家的陳滿妹而言,不僅失去一個伴侶,而且意味著失去家中棟樑。即使在新婚期間即須面臨喪夫的劇痛,但身為婆婆的兒媳,自然成為婆婆所倚靠仰賴的支柱,面對喪子的婆婆,一方面要強忍自己的傷痛,一方面還要擔任婆婆的依靠,對一個尚在適應新環境的媳婦只能壓抑自己的情感,避免造成家庭其他成員的負擔。
對當時既保守又傳統的社會來說,丈夫是無以取代的,且陳滿妹腹中尚有遺腹子,傳承了薑家血脈,自然成為眾人所寄望與維護的對象,堅忍的滿妹,在日人嚴密監控、風聲鶴戾之時32天后,在姜家刻意的低調安排下,在偏遠的峨眉山區佃農家中生下振驤,由於客家人有屋簷下「寧給人死,不讓人生」,以免呱呱墜地的嬰兒將來分財產,滿妹最後在佃農家後方搭棚子,十分克難的生產。
姜陳滿妹在卻遭遇了政權(清方移交臺灣給予日本)交替家庭破碎的磨難,為維護國家尊嚴不受異族屈辱的姜紹祖不僅賠上性命亦陷家人於危難中,以致後來紹祖之子振驤於日治時期在編纂家譜時,仍有所顧忌而將其父欄上資料完全刪除,在經歷了數十載尚且如此,更何況身為烈士之妻的陳滿妹當時所背負的艱苦更難以道盡。
資料文獻:
姜紹祖烈士成仁100週年紀念專輯編輯小組《乙未抗日史事記要》客家台灣文化叢刊009 ,1995
邱萬興《北埔百年影像史—看見客家天水堂風華》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04
吳學明、陳凱雯《北埔姜家與台灣的禦侮戰爭》乙未之役客家抗日學術研討會,2005
編委會《北埔印象—北埔鄉志》新竹縣北埔鄉公所,2005
編委會《祭念乙未戰爭姜紹祖成仁120周年暨家族經典影像紀念冊》北埔鄉公所,2016
『人物故事』我們一起尋找-1895 乙未年抗日三傑之一-北埔 姜紹祖 – Zanliv News https://bit.ly/43waPzq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北埔鄉秀巒山紀念碑-姜紹祖+北埔事件+開拓先人


【桃園景點】去公園讀歷史: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親子天下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乙未客家魂重現!1895年乙未彰化之役紀念活動 | PeoPo 公民新聞

95八卦山抗日保台史蹟館195八卦山抗日保台史蹟館2

乙未客家魂重現!1895年乙未彰化之役紀念活動 | PeoPo 公民新聞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北埔事件紀念碑 北埔事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埔事件紀念碑-客家雲 Hakka Cloud https://bit.ly/3xgiKEA
經度:    121.060181
緯度:    24.69866
歷史沿革:    西元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當時中國的清朝政府打敗仗,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所有的土地割讓給日本統治。第2年(1895)日本政府指派海軍大將樺山資紀率兵登陸接收台灣,但卻受到姜紹祖、吳湯興、徐鑲等人士帶領義軍大規模抵抗,爆發「乙未戰爭」。 日本平定乙未事變後開始統治台灣,但卻用「殖民思想」消滅台灣人的民族意識,以及用「高壓手段」實施皇民化教育等,使得許多台灣人憤憤不平,而當時姜紹祖的部下何麥榮、巫新炳等人,逃入北埔五指山下的內大坪山區藏起來,也化身為隘勇或農民在當地一起開墾土地。其實,日本人除了欺壓善良的台灣同胞,為了開採山上資源,也和原住民發生激烈的地盤爭奪戰,甚至想「以番至番」,徵調賽夏族原住民和隘勇,去對泰雅族的原住民進行剿番行動。 當時正好有一位勇敢的愛國青年蔡清琳,他是新竹月眉人(即現今峨眉鄉),生性喜好打抱不平,時常勇敢的在日本人面前,為台灣同胞爭取權益,也經常往來新竹城與北埔大隘地區,私下觀察日本政府的動靜,更偷偷地籌組「復中興會」,隨時準備再度抗日。在客家先民及原住民的日久積怨下,隘勇何麥榮、農民巫新炳以及賽夏山胞們等,認識蔡清琳後也加入「復中興聯合隊」組織。秘密策劃起義抗日的蔡清琳,與他們商議,以新竹城十八尖山的稻草堆燃燒的火煙作為信號,準備從新竹和北埔內大坪起義裡外夾攻。 日明治40年(1907)11月14日傍晚,不巧新竹十八尖山可能因小孩烤番薯,或者農民整理菜園燃燒稻草而引起火災,濃煙漫佈;五指山下的隘勇以為蔡清琳已經在新竹起義,立即呼應配合終於爆發了驚天動地的「北埔事件」。當日深夜,隘勇分成二隊,一隊由彭阿石、徐金傳率領;另一隊由何麥榮、何麥賢兄弟率領,集結巫新炳、趙明政、葉阿保、張海山、他拉琳等隘勇45人外,加上賽夏族原住民及地方百姓總共150餘人,先殲滅駐在內大坪的日本警察及經營橡膠園的日本人,其中包括屠殺了5位4至10歲的日本小孩。 第二天清晨,義軍手持「安民」、「仁義」、「復中興」旌旗,浩浩蕩蕩奔赴北埔街上,包圍日本警察支廳,砍殺正在舉辦學術講習的支廳長渡邊龜作等18名日本人(其中一人為台籍巡察范永祿);這次戰役,從內大坪起到北埔,總計殺死了57名日本人(含台籍巡察范永祿),這也就是日本治台後第一個武裝抗日事變「北埔事件」。此役僥倖逃過一劫的日本人是,當時擔任北埔公學校的校長安部手作,因帶領畢業生到台北旅行,以及他的夫人考子女士,被北埔友人裝扮成台灣民婦躲到埔尾友人家中而能倖免。 日本總督府得到消息,立即調派守備隊一中隊及警察120名,從新竹趕來北埔鎮壓。日方為了緝捕抗日志士,動員軍警及地方保正、甲長、壯丁團等進行全面搜山,而且警視廳長大津麟平也親自坐鎮北埔,向區長徐泰新下達指示,命令須在三日內緝獲全部參與志士,否則將北埔老少男女全數殺光,讓北埔血流成河。 後來,聽到消息立刻趕回的安部手作校長,向日本警方說情;同時,地方仕紳姜振乾也答應提供鉅資,做為日軍駐紮在北埔的糧餉,日本警方才勉強答應不殺光北埔人,而使北埔鄉民免於遭遇浩劫。 然而,義民終究不敵武器精良的日本正規軍,血戰後潰逃,最後蔡清琳也被部眾所害,而巫新炳則為了顧全大局,不忍族人被連累受害,出面自稱首領,在其被解送審問時還答曰:「敢作敢為,死有何惜,為求速死而已。」最後被日本人刑斬犧牲。依據日本人秋澤次郎所寫的《台灣匪誌》(日大正12年(1923)出版)記載:「被我(日方)官憲天誅(殺死)的匪徒81人,自殺或被同黨所殺者10人,被逮捕者9人,而秩序完全恢復。」又說:「公判的結果死刑9名,行政處份97名,不起訴處份3名」,而在日方而言,所謂行政處分及不起訴處分,乃包括殺死處分及死亡而言。所以在本次事件中罹難的台籍烈士共計有109人之多。 1907年11月底,亂事終於被日方平定,日明治42年(1909)11月,日本人在北埔秀巒山上百段階上方廣場立了一個長條形的四面石碑,正面刻「故新竹廳警部渡邊龜作外十七氏之碑」;右側刻「明治四十年十一月十五日殉職」;背面則刻上事件中被殺害的日本警察姓名。日大正8年(1919)11月,又在廣場左右兩旁各立了另一座長條四方柱形和橢圓形的「北埔事變遭難之碑」。其中橢圓形碑背面刻上遭難的日本平民姓名;長條形碑背面刻上事件中遭難的日本郵便姓名;兩座紀念碑總共再將遇害的日本人39人名字全部補齊。 北埔知名的鄉土攝影前輩鄧南光先生(本名鄧騰輝)的弟弟鄧騰駿,日治時期即在北埔庄役場擔任民政課長,台灣光復後他突然收到一紙公文,政府下令要求拆除日本人設立的各種紀念碑,而「故新竹廳警部渡邊龜作外十七氏之碑」因刻有日本人姓名當然是首當其衝。他很擔心紀念碑底下有埋葬屍骨,開挖恐不吉利,在請教過鄰居宋建和先生確認紀念碑並無埋葬屍骨後,將紀念碑拆除卸下,擺放在草叢堆交差了事。 而左右另兩座「北埔事變遭難之碑」並不像「渡邊龜作」名氣之大,被暫時留在一旁未拆除。但據說某日連夜被一名外省籍人士將紀念碑上所有刻字全部鑿除,而且在原橢圓形紀念碑的大石頭,刻上「毋忘在莒」四個大字,還刻上「福建省林森縣徐飛敬立」以及「民國壬子春立」等紅色字體,歲次「民國壬子」有民國元年和民國61年,依推測認為比較可能的時間應是民國61年。 後來秀巒山百段階頂端的廣場被改建成溜冰場,而把原有兩座具有歷史記憶的日式紀念碑全部拆除。直到民國95年間,北埔鄉公所再度整修秀巒公園時,將該地整理成現在的花圃形式。當時包商在施工時,在草叢堆裡發現一些刻有不明文字的石碑,經鄉公所會勘,發現都是北埔事件的日式紀念碑石塊。基於保存文化資產的理念,鄉公所決定重新讓它們豎立起來,才將兩塊只剩主碑的兩座長條梯形石碑和橢圓形「毋忘在莒」石碑,分別立在花圃的左右兩側接近它們原來的位置,而另外有一塊段成半截的石塊是「渡邊龜作外十七氏之碑」,就豎立在長形涼亭前端不妨礙行人的地方。 依《鄉土誌》記載,「渡邊龜作外十七氏之碑」原名為「故新竹廳警部渡邊龜作外十七氏之碑」,是一座長條形紀念碑,主碑有方形四個面。所謂「渡邊龜作外十七氏」是指北埔事件發生時,正在北埔警察支廳舉辦學術講習的支廳長渡邊龜作以及其他十七人。這十八人的名字就刻在長條形石碑的背面,他們是:渡邊龜作、栗野雄三郎、田代倉吉、宮平良應、弓削則明、佐藤忠助、海野庄助、松村岩吉、高野正、漆間治七、長友平藏、德永松榮、澤宗藏、池谷桐藏、岩本七五郎、田盛助、香川文四郎等十七位日本人;以及一位台灣人范永祿(時任日本警察新竹廳巡查捕)。 另兩座日大正8年(1919)11月所立的橢圓形「北埔事變遭難之碑」,背面則刻有姬野純一郎、渡邊圭、田中翠、富山晴雄、佐藤利三、木村嘉市、弓削美惠、漆間真佐、長盯奈美、佐藤光四郎、,長盯佐代吉、弓削則孝、佐佐木慈惠代、長盯萱野、橫山繁、富山角次郎、高野邦代、岩本久、長盯忠治、長友壽喜、長鹽長次郎、高野雙樹、岩本美代、長盯寅江、木村春雄、松田善作、高野力子、松村終、長盯美紀江、木村繁次、結木清五郎、姬野玲、三谷鈴、德永夕子、安田德、木村富藏、姬野春、富山為、佐藤代緒等39位日本人。(部分名字原文為日文片假名)。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地方耆老口述:宋建和/日昭和2年(1927)生。 ▓地方誌:北埔公學校編,宋建和譯,1996,《鄉土誌》,第8頁。 █文獻期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民國100年12月,《北埔新姜譜傳奇》第161頁至第162頁,(鄧騰駿和北埔事件紀念碑)。 北埔鄉公所,民國100年12月16日,《北埔鄉情》第44期第三版,(尋找秀巒山上消失的紀念碑)。
維修紀錄:    1.1909年日本人立長條四面形「故新竹廳警部渡邊龜作外十七氏之碑」(含基座)。 2.1919年再立長條四面形和橢圓形「北埔事件遭難之碑」。 3.台灣光復後「故新竹廳警部渡邊龜作外十七氏之碑」被拆除。 4.約民國61年間「北埔事件遭難之碑」碑文全部被鑿除,並於橢圓形碑大石頭上刻「毋忘在莒」四個紅字。 5.民國70幾年間,秀巒山百段階頂端的廣場被改建成一座溜冰場,將日式紀念碑全部拆除。 6.民國95年間,北埔鄉公所再度整修秀巒公園時,發現被棄置的石碑而將其重新豎立。 北埔事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建築狀況:    □良好□尚可█不佳□殘破荒廢棄置   北埔事件紀念碑-客家雲 Hakka Cloud https://bit.ly/3xgiKEA

北埔事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清末明初的士兵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1895保台乙未戰爭,張運發義士(作家-張典婉祖父)追隨義民

乙未保台公園遊客中心被諷「蚊子館」 平鎮區長︰標租案盼綁停車場
平鎮1895乙未保台公園於2021年啟用,區內遊客服務中心卻閒置至今,被諷是「最大裝置藝術」、「蚊子館」。(議員黃敬平提供)
乙未保台公園遊客中心被諷「蚊子館」 平鎮區長︰標租案盼綁停車場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bf6x26
2024/05/13 16:28
〔記者鄭淑婷/桃園報導〕由前瞻經費補助興建的桃園市平鎮「1895乙未保台公園」,2021年啟用至今3年多,遊客服務中心除了廁所,幾乎閒置、毫無功能,被當地民眾戲稱是「最大裝置藝術」、「蚊子館」;平鎮區長呂緣坦言,遊客服務中心標租案已流標5次,都沒有廠商前來投標,未來希望能跟乙未公園地下停車場綁在一起,才能有廠商投標,期間不管是社區或社團借用都會協助。
十二區公所今(13)於市議會進行工作報告,議員黃敬平表示,乙未保台公園耗資4億多元興建,地下停車場由桃市府交通局管理,地上乙未之環、展示廳等由客家事務局管理,遊客服務中心則由區公所代管,但公園啟用後就閒置至今,沒有開放給在地的復旦里及復興里使用,也未開放民間社團協會進駐,「只有蚊子去過,民眾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到後面上廁所」,耗費公帑建設卻在養蚊子,市府及代管單位平鎮區公所應提出有效活化運用的計畫。
呂緣答詢,遊客服務中心標租案已流標5次,擬將遊客中心跟乙未公園地下停車場綁在一起招標;對於黃敬平質疑,地下停車場租約還要1年多才屆期,難道還要再繼續養蚊子?呂緣表示,期間不管是社區或社團借用,區公所都會協助。
另,位於平鎮區賦梅路與復旦路二段的原「第九公墓」素地,距離乙未保台公園僅400公尺,黃敬平表示,該處原可作為與乙未保台公園相輝映的衛星公園,並透過變更都市計畫變更為機關用地,興建地下停車場、公園等公有設施,但整地完工2年多來,始終只用圍籬圍起來,同樣是「看得到卻玩不到、用不到」。
副市長蘇俊賓表示,若地目變更順利,後續就是編列預算的問題,會視使用項目來編列;呂緣表示,該處目前還是農業區,目前在都市計畫變更當中,所以暫時以圍籬圍起,並先行評估拓寬賦梅路與復旦路二段路口的可行性。乙未保台公園遊客中心被諷「蚊子館」 平鎮區長︰標租案盼綁停車場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bf6x26


耗資4億閒置3年 乙未保台公園遊客中心被譏「最大裝置藝術」
耗資4億閒置3年 乙未保台公園遊客中心被譏「最大裝置藝術」 https://bit.ly/3UGjlYz
記者朱冠諭/桃園即時報導
2024年5月13日 週一 下午8:23
桃園市平鎮區乙未保台公園由前瞻經費補助興建,啟用至今3年多,遊客服務中心卻持續閒置,民代譏為「最大裝置藝術」。平鎮區公所回應,遊客服務中心標租案已流標5次,未來希望能跟乙未公園地下停車場綁在一起,吸引廠商投標。
十二區公所今天到市議會工作報告,議員黃敬平表示,乙未保台公園耗資4億多元興建,地下停車場由市府交通局管理,地上乙未之環、展示廳等由客家事務局管理,遊客服務中心則由區公所代管,管理單位眾多,但啟用後卻閒置至今。
黃敬平表示,遊客中心這段期間沒開放給在地的復旦里及復興里使用,也未開放民間社團協會進駐,「只有蚊子去過」,民眾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到後面上廁所,根本是浪費公帑。
黃敬平也質疑,距離乙未保台公園僅400公尺的原第九公墓殯葬用地,可作為與乙未保台公園相輝映的衛星公園,並透過變更都市計畫變更為機關用地,興建地下停車場、公園等公有設施,但整地完工2年多來,始終只用圍籬圍起來,同樣是「看得到卻玩不到、用不到」。
平鎮區長呂緣回應,遊客服務中心標租案已流標5次,後續擬將遊客中心跟乙未公園地下停車場綁在一起招標。對於黃敬平質疑,地下停車場租約還要1年多才屆期,難道還要再養蚊子?呂緣表示,期間不管是社區或社團借用,區公所都會協助。
至於原第九公墓殯葬用地,呂緣表示,該處目前還是農業區,正在都市計畫變更當中,暫時以圍籬圍起,接下來會先評估拓寬賦梅路與復旦路二段路口的可行性


乙未臺灣抗日-以女性抗日圖像為研究主題 = The Taiwanese Anti-Japan Battle in Yiwei Year-Research Topic of the Image of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Anti-Japan Battle|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


乙未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家及地方政府根本不重視抵抗外侮的民族精神,更忽視日軍侵略及KMT228屠殺的可怕,台灣萬一再發生戰事,誰會抵抗啊?有人說台灣人的民族性就是「貪財、怕死、愛面子」,還真名不虛傳!


1895保台乙未戰爭/1895年日本出版的《台灣征討圖繪》/清《點石齋畫報》1884年是近代中國最早、影響最大的一份新聞石印畫報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