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巡撫衙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2eYpLo
臺灣巡撫衙門為清朝福建臺灣省地位最高的衙署,當時與鄰近的欽差行臺遙遙相望。原址位於今中山堂左側、孫中山銅像後方、臺北市政府警察局附近設有「清臺灣巡撫衙門舊址」石碑。
依據舊址石碑內文的記載,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時期選定在北移後的臺灣府(今臺中市)橋仔頭建造臺灣省城,完工前劉銘傳續留臺北延平南路、武昌街口所建之巡撫衙門,故延平南路舊稱為撫臺街,以至於日治時期建於延平南路上的「大和町洋樓」被後世冠上臺北撫台街洋樓。後繼任巡撫邵友濂將省會由建造中的省城移往臺北府,於承恩門內構築巡撫衙門,耗資57,653銀元,歷經兩年方告落成內,分文武兩部,規模宏偉,為臺灣官廳之冠。
1895年,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福建臺灣省(含澎湖廳)予日本。日軍進入臺北城後,日軍據台灣巡撫衙門及欽差行臺為臺灣總督府、布政使司衙門為近衛師團司令部(1917年又改為臺灣總督辦公廳舍)。直到1919年正式的臺灣總督府(今中華民國總統府)落成。昭和6年(1931年),以紀念裕仁天皇登基為由,決定在布政使司衙門、欽差行臺前廣場興建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除了部分布政使司衙門及欽差行臺建築移往圓山動物園(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昨日世界舊址)、淨土宗臺北別院(今善導寺)及臺北植物園內保存外,其餘附近房舍皆於1932年8月予以拆除。
臺灣巡撫衙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2eYpLo
---------------------
福建臺灣巡撫,簡稱臺灣巡撫。1885年光緒帝敕設福建省臺灣道為行省,1887年正式建省,巡撫為福建臺灣省的最高地方統治者。
簡介
參見:臺灣清治時期 § 晚清治臺官員
晚清治臺官員有沈葆楨、王凱泰、丁日昌、吳贊誠、裕寬、李明墀、勒方錡、岑毓英、張兆棟、劉銘傳、邵友濂、唐景崧。[1]
根據《清史稿》,光緒元年(1875年),福建巡撫移駐臺北府。十一年(1885年),建行省,福建臺灣巡撫兼學政事。劉銘傳原為福建巡撫,因福建臺灣省成為行省,改任臺灣巡撫[2]。直至二十一年(1895年),福建臺灣省割讓而終結[3]。
1885年,廢福建巡撫改設閩浙總督,並由總督統領閩浙臺三省,時命設「臺灣巡撫」。
1887年,原福建省的臺灣府和臺北府宣告正式建為行省,正名改稱為福建臺灣省,巡撫亦更名為福建臺灣巡撫。
臺灣巡撫總管軍政兼海關學政,依例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在官職上屬巡撫官銜,品等為從二品,依例若加兵部侍郎銜後升為正二品。在官餉方面,臺灣巡撫年薪約為白銀155兩,養廉銀則達一萬兩,而當時工人、差役一年薪餉則約為20至30兩銀錢。
福建臺灣巡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2gViTt
※ 清代「臺灣巡撫衙門」探究(附「臺灣巡撫衙門」配置圖) ‧‧ @ 鈔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痞客邦 ::
※ 清代「臺灣巡撫衙門」探究(附「臺灣巡撫衙門」配置圖) ‧‧ @ 鈔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痞客邦 ::
【台北市旅遊】欽差行臺:植物園內台灣唯一保存的衙門建築 2563 @貓大爺
【台北市旅遊】欽差行臺:植物園內台灣唯一保存的衙門建築 2563 @貓大爺
清代及日據時期行政官署(一) @ 鈔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痞客邦 ::
中國傳統建築無論空間機能為何,屋頂形式與構成大同小異,而以屋頂上的紋樣裝飾細緻區分民居、衙署到宮廟的差異,從城至鄉的天際線景觀皆為平緩和諧的相近造型元素。而西洋公共建築的屋頂,則以迥然不同的形式反映內部空間的各種機能,成為人造環境中的醒目地標,此種特色由明治維新後原屬於東方社會,但經過西化改造的日本人所繼承,並在臺灣執行都市計畫時,成為具體展現治理成果的利器。然而具體的治理成效並非一蹴可即,日人初至臺灣,尚剛開始生產累積資源,官方各單位沿用清朝遺留的各種建設做為辦公場所非常常見。
彰顯權力的天際線營造-中央官廳 - 欣傳媒XINMEDIA 最懂生活的咖 https://bit.ly/3vTrrnV
包括最高行政機構總督府,即進駐清代臺北城內的巡撫衙門、欽差行臺等衙署,直到新廳舍落成遷往,日本時代已經過了一半,前七任武官總督都在中國氛圍濃厚的清代衙門辦公。這些清代衙署建築群,在基地新建臺北公會堂時被分為三部分,解體遷建於圓山動物園、淨土宗臺北別院及植物園。在植物園內的欽差行臺頭門、儀門、大堂與部分廂房,做為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熱帶植物標本陳列室,現在做為文物陳列館開放參觀。
圖片說明:舊臺灣總督府;圖片提供/鄭培哲
但總督府周邊的臺北城內外核心行政區域,是官方藉由建設展示帝國威儀的重要場域,因此早於總督府落成之前的許多官方廳舍,都在屋頂上加上一層厚重的馬薩式屋頂(Mansard Roof)。弗朗索瓦?馬薩(François Mansart)是一位17世紀的法國建築師,負責波旁王朝許多宮廷建設,並將由皮埃爾?萊斯科(Pierre Lescot)發明運用於羅浮宮的複折構造屋架發揚光大,也就是以兩段式的斜面構成的屋頂創造出宏偉高聳的外觀,並增添屋頂內的使用空間,在流傳至各國之後,尚發展出在外觀呈現出兩向度斜面及弧面包覆等做法,該屋頂形式即以馬薩為名。
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皇帝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為了面對國內諸多反對勢力,在對外擴張等外交事務方面不遺餘力,同時也透過都市計畫總體改善城市的公共衛生、交通及居住環境,並由手段強硬的塞納省長奧斯曼(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執行,將巴黎打造為宏偉的世界首都,其中一項重要的建築特色,即為佈滿全城的馬薩式屋頂。而在帝國擴張時期,此種高聳的屋頂樣式隨著法國的影響力來到美洲、非洲及亞洲的殖民地,包括氣候條件與法國截然不同的地區。建築史家將帶有象徵帝國威儀的馬薩式屋頂之建築,稱為第二帝國風格,並且也成為日本打造首都東京及臺北時大量運用於官廳建築的元素。
根據日本學者三宅理一考察,馬薩式屋頂的造型,除了因為陡峭屋面有助於排雪,回應氣候因素,其成因也和稅制有關。當時法國因為採計樓地板面積計稅,而屋頂內的閣樓不算地板,閣樓內的空間就廣泛被妥善運用,裝飾華麗的老虎窗則做為閣樓對外窗。這理由出了法國便不成立,但可知最初在法國,這樣屋頂通常運用在二至三層樓以上,或者更高樓層的建築,反過來說,如馬廄、穀倉、警衛室等單層建築的機能,也通常不需以宏偉壯觀為訴求。
但在日本的模仿案例中,因為空間量需求不夠大,也有不少單層建築運用馬薩式屋頂的做法,如青森縣的帝國陸軍軍人交誼場所弘前偕行社,高聳屋頂只運用於主入口,想必是在樓地板面積僅一樓即足夠使用的前提下,取其增添宏偉的視覺效果,頭重腳輕比例卻難免有些怪異。而同為明治時代在臺灣也有如臺中小學校(今大同國小)、臺北第四尋常小學校(今址為行政院)等,為了與臺人子弟就讀的公學校有所區別而使用壯觀的馬薩式屋頂,運用於小學校園略顯浮誇。
相較於上數零星案例,於明治時代大量運用於臺北城內外的官方建築馬薩式屋頂,就達到創造宏偉市街景觀的顯著效果。19世紀奧匈帝國的首都維也納,拆除城牆建造環城大道,由專業者掌控建構並傳達社會階級價值,設計服務及榮耀中產階級的小康人士,沿著大道建造國會大廈、市政廳、大學,以及洗去新主流階級卑下出身的歌劇院和博物館,貴族和成功商人們更競相沿街修建豪華的府邸。日本人拆除臺灣各城城牆的意識形態背景與維也納拆牆時的社會情形和目的相似,同樣是欲藉由壯麗的公共建築構成的街道景觀,進行對於臺灣傳統東方的前現代社會進行品味教化與階級提升。
從一步出臺北車站便龐然立於眼前,華美無匹的鐵道飯店,向東行至壯觀的東三線道(今中山南路),從臺北州廳廳舍、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到總督府醫學校,750公尺的大道旁,連排馬薩式屋頂一字排開展現官方權威,醫學校對面府前大道北側,由出身日本建築界法國派主要人物山口半六事務所的宮尾麟,決定了臺灣總督官邸使用馬薩式屋頂的法國風情,這些官廳向西與將來總督府新廳舍基地遙相對望,圍塑出一個巨大尺度的軍政權力核心。而刻意被保留的清代臺北府城閩南式燕尾的景福門城門樓,夾在這些宏偉的西洋建築其間就像個小巧精緻的玩具。
東三線道旁負責官方最高學術研究與詮釋的總督府中央研究所,由後來至滿州國發展,比森山松之助小兩屆的東大學弟小野木孝治設計法國文藝復興風格的廳舍,中軸主棟局部使用馬薩式屋頂強化視覺焦點,戰爭時翼廊受損,戰後持續使用,1971年拆除前半新建王大閎設計的教育部大樓,1996年拆除後半翼廊新建陳其寬設計的中央聯合辦公大樓。中央研究所南側,隔著正對臺北醫院與總督官邸間街道東側端點而採用尖塔做為視覺焦點的赤十字病院,緊接著就是近藤十郎設計,同為馬薩式屋頂的總督府醫學校。
彰顯權力的天際線營造-中央官廳 - 欣傳媒XINMEDIA 最懂生活的咖 https://bit.ly/3vTrrnV
台灣巡撫衙門
1884年清法戰爭,劉銘傳銜命來台督辦軍務。原主持台灣防務的是台灣兵備道劉璈,劉璈常駐台南府城,劉銘傳自基隆上岸,選擇坐鎮台北府,兩位統帥一南一北,有軍事佈局的考量,可能也有互別苗頭、王不見王的思維。(劉銘傳是淮軍李鴻章的悍將,劉璈屬湘軍,為左宗棠部屬,湘淮在平定太平天國時已結下樑子)
戰爭期間,劉銘傳軍餉短缺,命劉璈撥庫存應急,劉璈不從,兩人開始結怨,雖然劉銘傳名義上是劉璈的長官,但劉璈完全不受節制。(臺灣通史:然璈以加營務處,又恃才,頗不受節制,銘傳銜之)。劉銘傳曾兩度擊退進攻基隆的法軍,後來接到密報,法軍準備攻打淡水,劉銘傳考慮,若淡水有失,則臺北不守,從基隆調軍到淡水,法艦三攻淡水都受創而歸,但基隆因此失守,宗棠以基隆失守上奏彈劾,兩劉更加交惡!
清法戰爭落幕,1885年,大清決定臺灣設省,劉銘傳任首任巡撫,改制期間,巡撫與兵備道間權責歸屬不明,加上保台戰功相爭,兩劉相鬥白熱化,只要見機,就參對方。最後劉璈獲罪流放,幾年後客死黑龍江。
連橫在臺灣通史中感嘆:法人之役,劉銘傳治軍臺北,而劉璈駐南,皆有經國之才。使璈不以罪去,輔佐巡撫,以經理台疆,南北俱舉,必有可觀,而銘傳竟不能容之。非才之難,而所以用之者實難,有以哉!
臺灣設省後,劉銘傳將原臺灣府改為臺南府,中部另置臺灣府,擬定省城於橋孜圖(今台中市),設番學堂與西學堂,建設鐵路與船運,清理賦稅,從南到北普設電報線,並連結至福州,台灣成為自強運動中最成功的省份。但因兩劉心結,多項重要建設均在北部,雖然南北反轉的原因有物產、貿易、交通、人口等眾多因素,但兩劉的鬥爭也加速了反轉的進行。
劉銘傳卸任前省城未完工,所以第一任巡撫一直都在臺北辦公,繼任巡撫邵友濂將省會移往臺北府,從此巡撫衙門就在台北生根。參考1895年日本人所繪製的臺北及大稻埕.艋舺略圖(來源:中央研究院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巡撫衙門約位於博愛路以西,開封街與武昌街之間。【旅遊】台北深旅行-首部曲(上) | 自行車筆記 https://bit.ly/42i5o6A
------------------------------
中山堂位置實為欽差行臺,巡撫衙門在對面
清朝台灣巡撫衙門舊址,如今已成為台北市老人公園,老人們聚集在公園聊天下棋。
清台灣巡撫衙門舊址在台北市武昌街和延平南路交接口,目前已經改建成為一個公園廣場,完全看不出當年的面貌,台北市政府在當地設了一個紀念碑,公園裡還有一座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清代台灣地區的實際統治者--台灣道 1684--1895/1888台灣省最高行政長官全稱為“福建台灣巡撫”/1887福建臺灣布政使,臺灣內政最高官員/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