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後裔-章姓-章高元-臺灣總兵-在1874與1884年兩度來臺,防衛日本與法國的入侵。第二度來臺時,法軍已至基隆,章高元率部屬半夜衝進法營,短兵相接,法兵大敗,其後在西仔反淡水之役中也獲得大勝,先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年昌阿巴圖魯」勇號,1885年再升署臺灣總兵。 祀典大天后宮的《后來其蘇》匾,就是1885年章高元所獻贈的,落款長達四十個字:「欽命提督簡放山東登萊青總鎮年昌阿.署福建臺澎掛印總鎮奇車博.巴圖魯世襲雲騎尉章高元」敬獻。此外,章高元同一時間也向臺南天壇獻贈了一塊《赫濯聲靈》匾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

 

清,臺灣鎮總兵,章高元,鼎丞(一字鼎臣),安徽合肥,光緒十一年秋以記名提督山東登萊總兵署。,光緒十三年七月因病交卸,內渡就醫--生平介紹PDF---------download

章高元(1843年—1912年)[1],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清末淮軍將領[2][3]。
章高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vcnb2h
生平
章高元早年參加淮軍,為劉銘傳的部下,曾參與鎮壓太平軍、捻軍,累功升至副將。後來他被劉銘傳派任騎旅先鋒,轉戰於山東、安徽。在安丘之役,他因功擢升總兵,賞「奇勇巴圖魯」勇號。[3]
1874年,日軍侵略臺灣,自琅嶠(今恆春)登陸。章高元奉命隨軍入臺灣,事後撤回大陸,駐江陰。1884年,法軍入侵臺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衛臺灣。當時法軍已占至基隆,他誓死請戰,率部「乘夜蹈入法兵壘,短兵肉搏,鋒利不可當,法兵多死」。在西仔反淡水之役中,章高元率部取得大捷。戰後,他因功升簡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年昌阿巴圖魯」勇號。[3]1885年(光緒十一年),章高元為感謝淡水寺廟神靈的庇佑,敬獻淡水蘇府王爺廟「威靈赫濯」之匾額,以感謝神明的護佑。[4] 也在淡水龍山寺捐建四丈(十三公尺)見方中庭石材。[5]。同年也獻匾「佛化蓬萊」於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為了感謝蓬萊老祖在清法戰役中助戰有功。光緒乙酉台南首廟天壇「赫濯聲靈」。後奉旨接替張家賓擔任臺灣鎮總兵。[6]他奉上級命令開闢臺灣的山區,「篳路藍縷,頗奏膚功」。[3] 1888年,以臺灣鎮總兵之名率副將萬國本參與討伐苗栗泰雅族馬那邦山的馬那邦社,作戰勝利並獲得戰功。[7]
1887年,他轉任山東登州鎮總兵。1892年秋,他率嵩武軍兩營與廣武軍兩營共四營軍隊約2000人駐防膠澳。在膠澳駐防期間,他主持修建了膠澳鎮守衙門、兵營、軍火庫、炮台、前海棧橋碼頭、電報局,修築了通往膠州的大路,對青島建置之初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一定貢獻。[3]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他奉旨率八營軍隊增援遼東半島,駐蓋平,在蓋州河南岸迎擊來犯的日軍,使日軍遭到重大殺傷。卻仍失蓋平。[2]甲午戰爭結束後,他率軍返回膠澳。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藉口,派其遠東艦隊入侵膠州灣。章高元迫於朝廷禁止開戰的命令,又兼所轄武力不足,故率部撤到附近的後四方村,後來又撤到滄口。11月19日,章高元受德軍要挾赴德軍兵營進行談判,被德軍扣留。12月3日,他被放回。12月17日,他奉令率部全部撤離膠澳,退守煙臺。1898年2月,他遭到免職。[8][3]
1900年,他任天津鎮總兵,不久轉任重慶鎮總兵,後來他稱病辭免,寓居南京。[3][2]
1912年,他病逝於上海
章高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vcnb2h

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

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

財團法人嘉義市普濟寺1709/觀世音菩薩/嘉義市所建立的九座觀音信仰寺廟,可分為三大類型-教理型、正信佛教與靈驗型、民間佛教等/教理型、正信的觀音信仰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楞嚴經、淨土經系與密教系等/出現大量以觀音信仰為主的感應記、偽經、變文、寳卷等,促使觀音信仰庶民化,尤其唐代以來的大悲觀音、水月觀音、白衣觀音、送子觀音、妙善公主傳說、魚藍觀音、南海觀音等圖像與信仰、儀式而使觀音信仰成為靈驗型民間佛教的主要內容。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


章高元(道光23年至民國元年,1843至1912),字鼎臣,安徽合肥人,為清朝淮軍後起名將。章高元早年參加淮軍,為劉銘傳的部下,曾參與鎮壓太平軍、捻軍,累功升至副將。後又被劉銘傳派任騎旅先鋒,轉戰於山東、安徽,曾參與清法戰爭有功而擢升臺灣鎮總兵,賞「奇勇巴圖魯」勇號。光緒26年(1900),後任天津鎮總兵,不久轉任重慶鎮總兵,後來他稱病辭免,寓居南京,直到民國元年(1912),病逝於上海。
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法軍入侵臺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衛臺灣,以記名提督擔任臺灣鎮總兵。當時法軍已占至基隆,他誓死請戰,率部「乘夜蹈入法兵壘,短兵肉搏,鋒利不可當,法兵多死」。在雙方交戰的過程中,海上法軍以大礮、榴彈攻擊章高元軍隊,還將章高元帽簷及去大半,左耳因受礮震而永久失聰。其後法軍轉戰滬尾,章高元與提督孫開華一同抵禦法軍攻勢,在滬尾之役中,章高元率部取得勝利。戰後,有感於滬尾中崙蘇府王爺(今淡水蘇府王爺廟)戰時顯靈遣神兵助陣,懼退敵兵,因此敬獻「威靈赫濯」匾額。自己也因功或朝廷賞賜白玉翎管一枝、白玉扳指一只、白玉柄小刀一把、火鐮一把、大荷包一對、小荷包兩個,並交部從優議敘。之後升簡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奇勇阿巴圖魯」勇號。
《劉壯肅公奏議》中評論:「淮軍將名章高元者,位不及開華,而勇略與之齊。」、「滬尾之役,高元功最奇,袒身銳入,敵始退。唯嗜酒,戰畢乃痛飲為豪,醉臥不能起。孫開華獨以首功聞。高元既醒,上言,公已入告矣。」
章高元-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bit.ly/3NI5z4Y
-------------------------------------------------
章高元(1843-1913)(《清史稿·章高元傳》:“卒,年七十一。”但未記卒於何年。繆荃孫《重慶鎮總兵章公鼎臣別傳》述作者與章之交往,謂“公長荃孫一歲”。今考定繆生於1844年,則章當生於1843年)清末淮軍將領。字鼎臣,安徽合肥人。祖籍河北安州,早年加入淮軍,隸屬劉銘傳部下,曾參加鎮壓太平軍和捻軍,積功至副將,後轉戰魯皖,以功擢總兵,系青島建置第一任總兵
人物簡介
早年加入淮軍,參加鎮壓太平軍和捻軍活動,累至副將,擢總兵,後隨劉銘傳戍守台灣。
1884年,抗擊入侵台灣法軍,作戰英勇,榮立戰功,後調駐山東半島。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奉檄率嵩武軍增援遼東,在蓋州河南岸迎擊日軍,予敵以重大殺傷。甲午戰爭結束後,回駐青島。
1897年11月,德國軍艦駛抵膠州灣,德軍大舉登岸,發出通牒,要他撤離青島。他請求一戰,直隸總督王文韶和山東巡撫李秉衡不允,被迫撤離青島,氣憤之下,稱疾去職。
章高元
章高元
防守台灣,抗擊法軍
1884年,法軍入侵台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台,“平日認真操練,臨敵尤能奮不顧身”。
此時法軍已佔領基隆,他基於愛國熱情,誓死請戰,隨即率所部“乘夜蹈入法兵壘,短兵肉搏,鋒利不可當,法兵多死”。在滬尾(今淡水)之役中,章高元率部誓死拼戰,獲大捷。戰後論功,升簡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年昌阿巴圖魯”勇號。奉命開闢台灣山區,“篳路藍縷,頗奏膚功”。
駐守膠澳,開埠青島
1887年,擢登萊青鎮總兵。1892年秋率嵩武前營、嵩武中營、廣武前營和廣武中營四營軍隊駐防膠澳。章高元駐防膠澳後,修築了膠澳鎮守衙門、兵營、炮台、軍火庫、電報局和前海棧橋碼頭,修通了到膠州的大路,數年使青島口成為擁有70餘家店鋪的港口城鎮和海防要地。
馳援遼東,抗擊日軍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章高元奉旨率嵩武軍八營赴援遼東、增援旅順。軍未發而旅顧已陷,“遂奉旨會同宋慶赴前敵,守牽馬嶺,屢與日軍戰,殺敵甚多,迭獲勝。”。
1895年1月10日,入侵遼東半島的日本第二軍,為了支援被圍困在海城的第一軍第三師團,派第一旅團長乃木希典少將由普蘭店北犯蓋平。時章高元率嵩武軍、廣武軍、福字軍八營與張光前所部親慶軍五營駐守蓋平。聞日軍來犯,章高元自率嵩武軍、廣武軍一部守南門外,抵抗正面進攻的敵人;令張光前及嵩武軍分統楊壽山、營官李仁黨守東門外鳳凰山。
十日午前五時半,日軍分左、中、右三路向蓋平進犯。由正面進攻的中路日軍,在蓋州河南岸遭到章高元嵩武軍的猛烈迎擊。章高元令所部“集中炮火,發大炮攻之,炮彈如雨”。“鏖戰甚猛,使不得進”。左路日軍在蓋平西南的龍王廟子也受到清軍的頑強抵抗,死傷“將校以下十餘名”。日軍左、中兩路進攻受挫,其右路乃集中力量進攻鳳凰山。
在激戰中,嵩武軍分統楊壽山、李仁黨不幸中炮陣亡,張光前畏懼,率軍退走。鳳凰山陣地遂被日軍奪佔。日軍右路隊攻佔鳳凰山後,立即越過蓋州河,由城牆缺口處攻入城內,“繞出章高元軍後,拊背夾攻”;由正面進攻的中路日軍在蓋州河南岸大道兩側,排列八門大飽,向隔岸南門外章高元嵩武軍陣地猛轟,章高元腹背受敵。
正在危急之際,由營口方面趕來支援的徐邦道拱衞軍三營趕到,並立即向日軍發起反擊。日軍驚懼,嗦巡不前,清軍乘勢開槍狙擊,日軍死傷累累。但此時攻入城內的右路日軍已登城向清軍開炮。清軍前後受敵,“各軍站立不住,同時敗退”,日軍終於攻陷了蓋平。
據日方自己承認:此役日軍“死者將校以下三十六名,傷者二百九十八名”,是日軍入侵中國以來死傷較多的一次戰役。
章高元在清軍中素以勇敢著稱每臨陣“率騎馬前往,以率士卒,視彈子如無物”,綽號“章迂子”。在保衞蓋平的戰鬥中,表現得十分頑強,“子彈告竭,則以鋒刃突擊”。章高元以愛國大義激勵將士,所部兵勇均能奮勇直前,雖敗績,其“軍紀風紀之佳,為各軍冠”,“部下不敢作違法事,雖一桃不值一文,然不私取也”。嵩武軍在他指揮下,戰鬥得十分出色,予敵以重大殺傷。
回駐膠澳,飲恨青島
甲午戰爭結束後,再度回駐膠澳。1897年11月,德國派遠東艦隊駛抵膠州灣,十一月十四日,德軍大舉登岸,以“演習”為名,佔領各制高點,用槍炮對準總兵衙門及各處炮壘,向章高元發出通牒,要他率兵撤離青島。
章立即拍電給直隸總督王文韶和山東巡撫李秉衡:“究竟如何辦理?望速示遵行”。二十三日,李秉衡回電説:奉電旨,“敵情雖橫,清廷決不動兵。”章高元深知力難抵禦,又迫於朝廷不許開戰之命,遂令所部暫行撤至附近的後四方村一帶,後又撤至滄口。
後章高元被德軍要挾前往德軍兵營談判,25日,遭德軍扣押。被扣押後,爭論不屈,繼以怒罵, 屢欲投海,均被德軍攔住。12月3日,被放回軍營。17日,奉令完全撤離膠澳,退守煙台。青島和膠州灣終於被德國所霸佔。高元“屢請一戰,卒未由達,振躍叱吒,無可發抒,兩耳由是失聰”,遂稱疾去職。翌年2月被免職。
轉任病逝編輯
1900年任天津鎮總兵,隨之轉任重慶鎮總兵,後以病辭免,蟄居金陵。1912年於上海病逝。 [1] 
史料記載編輯
《清史稿.列傳二百四十六》
章高元,亦合肥人。初入淮軍,累至副將。銘傳檄為騎旅先鋒,轉戰魯、皖。安丘之役,以功擢總兵,賜號奇車巴圖魯。徵台灣,晉提督。法越事作,署澎湖鎮總兵,銘傳檄援滬尾。滬尾、基隆既復,論功,更勇號年昌阿,除登萊青鎮。中日失和,詔赴前敵,駐蓋平。日軍來攻,戰挫遂退。德軍艦襲膠澳,被幽,旋脱歸,稱疾罷。拳亂作,起署天津鎮,徙重慶,以病免。卒,年七十一


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合肥人,為清朝淮軍後起名將。章高元早年參加淮軍,為劉銘傳的部下,曾參與鎮壓太平軍、捻軍,累功升至副將。後又被劉銘傳派任騎旅先鋒,轉戰山東、安徽,曾參與清法戰爭有功而擢升為臺灣鎮總兵,賞「奇勇巴圖魯」勇號。1900年,後任天津鎮總兵,不久轉任重慶鎮總兵,後來他稱病辭免,寓居南京,直到1912年,他病逝於上海。
章高元 - 淡水維基館 https://bit.ly/3NFBdjq
參戰紀錄
1874年(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日軍侵臺,章高元奉命隨軍入臺灣,事後撤回大陸,駐江陰。
1884年(光緒10年)清法戰爭,法軍入侵臺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衛臺灣,以記名提督擔任臺灣鎮總兵。當時法軍已佔至基隆,他誓死請戰,率部「乘夜蹈入法兵壘,短兵肉搏,鋒利不可當,法兵多死」。在雙方交戰的過程中,海上法軍以大礮、榴彈攻擊章高元軍隊,還將章高元帽簷擊去大半,左耳因受礮震而永久失聰。其後法軍轉戰滬尾,章高元與提督孫開華一同抵禦法軍攻勢,在滬尾之役中,章高元率部取得勝利。戰後,有感於滬尾中崙蘇府王爺(今淡水蘇府王爺廟)戰時顯靈遣神兵助陣,懼退敵兵,因此敬獻「威靈赫濯」匾額。自己也因功或朝廷賞賜白玉翎管一枝、白玉扳指一只、白玉柄小刀一把、火鐮一把、大荷包一對、小荷包兩個,並交部從優議敘。之後升簡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奇勇阿巴圖魯」勇號。
1885年(光緒11年)奉旨接替張家賓擔任臺灣鎮總兵,同年3月轉任山東登州鎮總兵。
1892年秋,他率嵩武軍兩營與廣武軍兩營共四營軍隊約2000人駐防膠澳。在膠澳駐防期間,他主持修建了膠澳鎮守衙門、兵營、軍火庫、炮臺、前海棧橋碼頭、電報局,修築了通往膠州的大路,對青島建置之初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他奉旨率八營軍隊增援遼東半島,駐蓋平,在蓋州河南岸迎擊來犯的日軍,使日軍遭到重大殺傷。甲午戰爭結束後,他率軍返回膠澳。
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藉口,派其遠東艦隊入侵膠州灣。章高元迫於朝廷禁止開戰的命令,又兼所轄武力不足,故率部撤到附近的後四方村,後來又撤到滄口。11月19日,章高元受德軍要挾赴德軍兵營進行談判,被德軍扣留。12月3日,他被放回。12月17日,他奉令率部全部撤離膠澳,退守煙臺。1898年2月,他遭到免職。
劉銘傳評價
  《劉壯肅公奏議》中評論:「淮軍將名章高元者,位不及開華,而勇略與之齊。」、「滬尾之役,高元功最奇,袒身銳入,敵始退。唯嗜酒,戰畢乃痛飲為豪,醉臥不能起。孫開華獨以首功聞。高元既醒,上言,公已入告矣。」
章高元 - 淡水維基館 https://bit.ly/3NFBdjq


姜太公後裔-章姓-章高元-臺灣總兵-在1874與1884年兩度來臺,防衛日本與法國的入侵。第二度來臺時,法軍已至基隆,章高元率部屬半夜衝進法營,短兵相接,法兵大敗,其後在西仔反淡水之役中也獲得大勝,先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年昌阿巴圖魯」勇號,1885年再升署臺灣總兵。 祀典大天后宮的《后來其蘇》匾,就是1885年章高元所獻贈的,落款長達四十個字:「欽命提督簡放山東登萊青總鎮年昌阿.署福建臺澎掛印總鎮奇車博.巴圖魯世襲雲騎尉章高元」敬獻。此外,章高元同一時間也向臺南天壇獻贈了一塊《赫濯聲靈》匾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