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鴻勝+社寮島(今和平島)營官姜鴻勝督砲還擊,五發砲彈中有三發擊中法旗艦+1884年8月5日至1885年6月13日中法戰爭期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語本《書經. 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指人不因名高功大而驕傲。 如:「為人當求謙沖, 不矜不伐 。」 臺灣總鎮署不矜不伐碑
臺灣總鎮署不矜不伐碑
石質的臺灣總鎮署不矜不伐碑,扁長方體橫向的花崗岩材質,為正面陰刻的門額刻石。 本門額石刻依《臺南文化》歷史館專刊疑為乾隆年間文物,原嵌於臺灣總鎮署內。總鎮署為臺灣最高軍事指揮單位,「不衿不伐」出自《尚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意喻不可恃功而驕、恃才傲物,提醒總鎮署為官、行事但求適中,而其公署位於今公園路與公園南路路口。臺灣總鎮署不矜不伐碑|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https://bit.ly/3ZCqLyn
安徽人章高元在中法戰爭中,幸頼台灣仕紳有錢出錢有力,軍民同心,守土有責!沒想到他在臺灣留下這兩件文物,真得很寶貴喔
蘇來VS.章高元
筆名蘇來的龔宏琦,日前當選國立臺南二中傑出校友。蘇來是1970~1980年代著名的歌手與作曲家,民歌時代曾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包括陳明韶唱的〈浮雲遊子〉及王海玲唱的〈偈〉、鄭怡演唱的〈月琴〉、施孝榮演唱的〈中華之愛〉;其中〈中華之愛〉獲得金鼎獎最佳作曲獎。他也是民歌時期少數橫跨「金韻獎」及「民謠風」兩大陣營的人物。而〈迎著風迎著雨〉則被救國團收為團康歌曲。
蘇來自述因為高中時從古書讀到「后來其蘇」句(《孟子.梁惠王篇》:《書》曰:「傒我后,后來其蘇。」)認為意境高遠,且母親就姓蘇,於是採為筆名,投稿校刊,沿用至今。
龔宏琦說,他們龔家是在中法戰爭之後才從福建遷來臺灣經商,當時府城已無發展空間,遂住在小西門城外,約在現今保安宮東側一帶,所以他幼時常在保安宮出入,對戲曲很有興趣。
其實當時保安宮尚在府城外郭保護的範圍內,因為道光年間張丙事件之故,從小西門一路加圍了一道外牆,蜿蜒曲折,通往小北門,把五條港區整個包羅進來,仍是一個大甕城的概念,以致於西北方的兌悅門就俗稱「甕城腳」。
說到蘇來筆名由來,祀典大天后宮正殿右側梁上,就懸有一方匾額《后來其蘇》,而獻匾之人乃是來臺參與過中法戰爭,後因功升至臺灣總兵的章高元(1843~1912),這也正是龔家從唐山遷臺的關鍵時刻!
據維基百科,章高元出身安徽合肥,原為劉銘傳的部屬,參加過太平天國與捻軍等戰役,累功升至總兵,獲賞「奇勇巴圖魯」勇號,先後在1874與1884年兩度來臺,防衛日本與法國的入侵。第二度來臺時,法軍已至基隆,章高元率部屬半夜衝進法營,短兵相接,法兵大敗,其後在西仔反淡水之役中也獲得大勝,先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年昌阿巴圖魯」勇號,1885年再升署臺灣總兵。
祀典大天后宮的《后來其蘇》匾,就是1885年章高元所獻贈的,落款長達四十個字:「欽命提督簡放山東登萊青總鎮年昌阿.署福建臺澎掛印總鎮奇車博.巴圖魯世襲雲騎尉章高元」敬獻。此外,章高元同一時間也向臺南天壇獻贈了一塊《赫濯聲靈》匾
章高元是首任青島總兵
(1) 臺灣世族的社會責任與文化 Clan Social Responsibility & Culture in Taiwan | Facebook https://bit.ly/2WeayPM
赫濯聲靈
清光緒十一年(1885)福建臺澎掛印總鎮章高元所題贈,用以彰顯玉皇大帝的神威,現存掛於天壇三川門中門
章高元(1843年-1912年)[1],字鼎臣,安徽合肥人,清末淮軍將領[2][3]。
生平
章高元早年參加淮軍,為劉銘傳的部下,曾參與鎮壓太平軍、捻軍,累功升至副將。後來他被劉銘傳派任騎旅先鋒,轉戰於山東、安徽。在安丘之役,他因功擢升總兵,賞「奇勇巴圖魯」勇號。[3]
1874年,日軍侵略臺灣,自琅嶠(今恆春)登陸。章高元奉命隨軍入臺灣,事後撤回大陸,駐江陰。1884年,法軍入侵臺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衛臺灣。當時法軍已占至基隆,他誓死請戰,率部「乘夜蹈入法兵壘,短兵肉搏,鋒利不可當,法兵多死」。在西仔反淡水之役中,章高元率部取得大捷。戰後,他因功升簡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年昌阿巴圖魯」勇號。[3]1885年(光緒十一年)奉旨接替張家賓擔任臺灣鎮總兵。[4]他奉上級命令開闢臺灣的山區,「篳路藍縷,頗奏膚功」。[3]
1887年,他轉任山東登州鎮總兵。1892年秋,他率嵩武軍兩營與廣武軍兩營共四營軍隊約2000人駐防膠澳。在膠澳駐防期間,他主持修建了膠澳鎮守衙門、兵營、軍火庫、炮台、前海棧橋碼頭、電報局,修築了通往膠州的大路,對青島建置之初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一定貢獻。[3]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他奉旨率八營軍隊增援遼東半島,駐蓋平,在蓋州河南岸迎擊來犯的日軍,使日軍遭到重大殺傷。[2]甲午戰爭結束後,他率軍返回膠澳。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藉口,派其遠東艦隊入侵膠州灣。章高元迫於朝廷禁止開戰的命令,又兼所轄武力不足,故率部撤到附近的後四方村,後來又撤到滄口。11月19日,章高元受德軍要挾赴德軍兵營進行談判,被德軍扣留。12月3日,他被放回。12月17日,他奉令率部全部撤離膠澳,退守煙臺。1898年2月,他遭到免職。[5][3]
1900年,他任天津鎮總兵,不久轉任重慶鎮總兵,後來他稱病辭免,寓居南京。[3][2]
1912年,他病逝於上海
章高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LnOfon
章高元——清末淮軍將領
章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0位。
來源
系出姜氏,齊太公支孫封國於鄣,後為齊所滅,子孫去邑為章氏,望出豫章。
出自任姓,《左傳·隱十一年》不敢與諸任齒。《正義》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也。
漢代章弇原為仇氏者,因避仇而始改之為章姓。
元朝人章卿孫原姓劉,因由章姓人撫養長大,也以章為姓。
據《元史·孝友傳》所載,章卿孫,本姓劉,幼為章姓養子,遂姓章。
清滿洲人姓氏有章姓,世居大凌河。
清滿洲八旗姓章佳氏後改為章姓。
明清時雲南北勝州副同知姓章,系蒙古人;後來改為單姓章。
當代土家族中原有人以姜加孔或姜加阿寅勒為姓,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後來也省作單姓章
--------------------------------
經考證,從姜尚起到如今,歷史上共有102個氏都是從姜姓繁衍而來,有的姓氏還有別的起源,但是姜姓卻是他們最初或最重要的起源。其中包括呂姓、許姓、章姓、謝姓、齊姓、高姓、國姓、雷姓、易姓、方姓、文姓、申姓、盧姓、柴姓、慶姓、賀姓、紀姓、丘姓、薄姓、賴姓、蓋姓、丁姓、査姓、封姓、邱姓、崔姓、駱姓、左姓、充姓、酈姓、逄姓、連姓、向姓、谷姓、聶姓、尚姓、焦姓、柯姓、饒姓、景姓、浦姓、厲姓、強姓、斜姓、晏姓、檀姓等64個單字姓氏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申屠、公牛姓等38個複姓。[6]
如果自炎帝算起的話,姜姓的分支姓氏則達到247個。 https://t.ly/3EJB
章高元:章高元(1843-1913) ,清末淮軍將領。字鼎臣,安徽合肥人。早年加 -華人百科
《德國第三海軍營營史》第一章
此時,主登陸部隊為了佔領堅固的炮營和東大營的制高點,他們一刻不停,立即向右方前進,這樣他們就可以輕易佔領這兩個地方。 這支部隊的一部分人必須經過下青島村,那裡有衙門和中國指揮官的官邸。 章將軍湊巧就在他家門口的空地上,他一點也不清楚這支德國登陸部隊的意圖。 他深信,他們只是在進行登陸演習。 他很友好的與這支小分隊的指揮官打招呼,並通過翻譯表達了他對他的部下得到觀看歐洲軍隊的示範性演習這樣難得的機會的滿意之情,他們能學到很多東西。 很有意思的是,在各個地方,德軍部隊都碰上了正在操練的中國士兵,他們中一小部分人都在按照德軍的條例和口令由士官訓練。 在這批人中有幾個人受的訓練是直接得自德國在清軍中的顧問。 這些人甚至還不時地用德語交談,他們為了盡可能仔細觀察德國士兵而好奇的靠近我們。 他們展示了手中的武器,用槍支做出了進攻的姿勢等等,就好像要馬上和我們的部隊一起行進一樣,目的就是為了不放過在德國人面前進行操練或者演習的機會。 當然,他們所有人都無法預料,在隨後的幾個小時,他們會面對什麼情況。
由於中國人的客套沒完沒了,章將軍和帶著馮·迪特裡希將軍內容複雜的信件的人之間的客套話持續了很長時間。 這正是我們需要的! --要是其他的德軍分隊在此期間能實現他們的目標,也就是佔領那些中國軍營的制高點,並悄無聲息地佔領那些命令佔領的位置就好了。 最重要的一個地方是一處圓形山頂,它就在炮營旁邊,有80英尺高。 從這裡,只用幾次射擊就可以壓制住這座軍營,尤其特別的是,在這裡可以用火力完全壓制住那些火炮旁邊敞開的火炮庫房。 中國士兵們每次嘗試拉出火炮開火,他們肯定都會中彈,必死無疑。 在另外一處重要的高地上設立了一處信號站,海軍上將的旗幟也插在那裡,這樣,讓中國人睜開眼看看他們沒有任何前途的嚴峻形勢的時刻就到來了。 此時,上將參謀部的一位軍官給中國軍隊的指揮官送來一封信,我們經過研究后在信中提出了要求,即中國軍隊必須在3個小時內留下火炮和彈藥,將軍營騰空,然後將軍隊向內陸準確地撤到某處線后。 信的末尾還對這位將軍又一次提出了關照,希望他避免出現任何不必要的流血事件。 他們的其他武器、財產和其他物品都可以帶走,但是火藥除外。 一開始,章將軍如雷轟頂,他根本沒有搞明白嚴峻的形勢。 他相信是自己的翻譯沒有準確翻譯海軍上將的信件。 當他再一次得到對方翻譯的確認、明白了自己的可怕處境之後,他派出了自己的談判人員,請求推遲期限,因為他必須先請示北京的指示。 馮·迪特裡希將軍拒絕了他的請求,在回復中他強調,他必須無條件執行這個命令。 海軍上將只把期限從3個小時推遲到4個小時,這樣那些中國士兵可以將他們的物品打包。 章將軍還不願意做決定,這時他被提醒,要注意整個營房都在軍艦重炮的射擊範圍之內,任何抵抗都是徒勞無功的,只會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他原封不動地服從了命令。 大量飄動在中國人牆上的紅色旗幟都降了下來,臨近中午時分,中國人以小股部隊向內陸撤退。
章將軍沒有和他的軍隊待在一起;他擔心自己的腦袋,也擔心他的同胞們的報復,因此他請求,暫時繼續待在這裡,留在他的衙門裡。 他的這個請求得到批准,他的另一個請求也被批准,他被派上了特別的護衛。 這位將軍被完全按照他的軍銜的標準對待,在一開始,對他的行動自由沒有限制;但是當他嘗試與中國的部門和他的軍隊取得聯繫的時候,他被轉到了炮營嚴加看管起來。 而當他在炮營里繼續他的秘密通信時,他又被轉到了威廉王妃號上。 他嘗試用所有的勁兒反抗,甚至還上演了一出很有戲劇效果的一幕,他請求護送他的軍官把佩劍給他,他想用這把佩劍自殺;最後他卻願意服從他的看守人員的命令,在船上很快就感到很舒服了。 -- 只有當他害怕如果他待的時間過長、北京朝廷里的權力部門會用全國通用的方式關起他的家人時,才會讓他擔心。 為了避免這件事,他請求釋放他,在他保證立即離開他的軍隊駐紮的地區後,他得到了自由。 在對德方在他停留期間的對待道謝之後,章將軍告別了青島。 他甚至還和他身邊的幾位軍官交換了小紀念品。
章高元——清末淮軍將領
中文名:章高元
別 名:章鼎臣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合肥
出生日期:1843
逝世日期:1913
職 業:將領
主要成就:青島建置第一任總兵
字 :鼎臣
章高元——清末淮軍將領
章高元(1843—1913) ,清末淮軍將領。字鼎臣,安徽合肥人。早年加入淮軍,隸屬劉銘傳部下,曾參加鎮壓太平軍和捻軍,積功至副將,後轉戰魯皖,以功擢總兵,系青島建置第一任總兵。
早年加入淮軍,參加鎮壓太平軍和捻軍活動,累至副將,擢總兵,後隨劉銘傳戍守台灣。1884年,抗擊入侵台灣法軍,作戰英勇,榮立戰功,後調駐山東半島。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奉檄率嵩武軍增援遼東,在蓋州河南岸迎擊日軍,予敵以重大殺傷。甲午戰爭結束後,回駐青島。1897年11月,德國軍艦駛抵膠州灣,德軍大舉登岸,發出通牒,要他撤離青島。他請求一戰,直隸總督王文韶和山東巡撫李秉衡不允,被迫撤離青島,氣憤之下,稱疾去職。
1900年任天津鎮總兵,隨之轉任重慶鎮總兵,後以病辭免,蟄居金陵。1913年於上海病逝。
章高元(1843---1913),安徽合肥人,清末淮軍將領,歷任澎湖鎮總兵、登萊青鎮總兵、膠澳鎮總兵、天津鎮總兵、重慶鎮總兵。
章高元
早年入淮軍劉銘傳部,1884年,奉劉銘傳之命在基隆戰役中奮勇作戰,挫敗法軍,榮立戰功,升簡署澎湖鎮總兵。 1887年,擢登(州)萊(州)青(島)鎮總兵,駐守山東半島。 1891年6月,光緒皇帝批准在1膠州灣設防。 1892年秋,登萊青鎮總兵章高元率四營官兵約2000人,移駐膠澳,成為青島歷史上第一任軍事長官。 章高元上任后修建了總兵衙門、兵營、炮臺、軍火庫、電報房和海棧橋碼頭,修通了到膠州的大路,幾年間使青島成為擁有70餘家店鋪的港口城鎮和海防要地。
章高元部移住青島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章高元奉命越海增援旅順,軍未發而旅順已陷,"遂奉旨會同宋慶赴前敵,守牽馬嶺,屢與日軍戰,殺敵甚多,迭獲勝。 "1895年1月10日,聞日軍進犯蓋平,章高元自率嵩武軍、廣武軍守南門外,阻擊正面敵人。 令張光前親慶軍、嵩武軍分統楊壽山、營官李仁黨守東門外鳳凰山。 日軍分左、中、右三路進攻,章高元部居於中路,他令所部「集中炮火,發大炮步槍,彈如雨下」,"鏖戰甚猛,使不得進"。 左路日軍也受到清軍頑強抵抗,死傷"將校以下十余名"。 日軍集中力量猛攻右路鳳凰山,嵩武軍分統楊壽山、營官李仁黨中炮陣亡。 張光前畏懼,率軍退走,鳳凰山失守。
鳳凰山失守后,章高元部腹背受敵,,此時徐邦道從營口方向率拱衛軍三營趕到,向日軍發起反擊。 但右路日軍已經攻入城內,登城向清軍開炮。 清軍前後受敵,"各軍站立不住,同時敗退",蓋平陷落。 嵩武軍在章高元的指揮下,戰鬥十分出色,蓋平之役是日軍入侵中國以來死傷較多的一次戰役。
膠澳總兵衙門
甲午戰爭結束后,章高元回駐青島。 1897年11月,德國藉口山東兩名德國傳教士被殺(即巨野教案),派軍艦闖進膠州灣。 20日,德軍以演習為名,佔領各制高點,槍炮對準總兵衙門和各處炮壘,向章高元發出通牒,要他三小時內撤離青島。 章高元立即電請直隸總督王紹文和山東巡撫李秉衡:「究竟如何辦理? 望速示遵行」。 23日,李秉衡回電說:奉電旨,"敵情雖橫,清廷決不動兵"。 25日,章高元被德軍拘留。 青島和膠州灣終於被德國所佔領。 章高元"屢請一戰,卒未由達,振躍叱吒,無可抒發,兩耳由是失聰"。 於是,稱疾去職。
1900年,任天津鎮總兵,不久調任重慶鎮總兵。 後以病辭免,蟄居南京。 1913年(民國二年),病逝於上海。此人台湾挫法军,辽东击日军,青岛遭德军拘留-看点快报 https://bit.ly/3a9SxtN
--------------------------
百年前,青島人為何稱總兵衙門為"老衙門"
2019-08-17 07:02。
1891年6月14日,光緒皇帝批准在膠州灣駐防。 這是青島建置之始。
1892年春,登州鎮總兵章高元奉命主持膠州灣防務,率兩營軍隊移防膠州灣。 並於天後宮西側建膠澳鎮守衙門。 後俗稱「老衙門」。
章高元與總兵衙門。
總兵衙門與天后宮是青島作為城市最早的建築,對青島城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 宋連威在《青島城市的形成》中寫道:「至此,以天後宮和老衙門為主要建築形象代表的區域,已開始成為膠澳地區沿南海岸的區位中心,青島村已漸突破舊時單一漁村的格局形式,逐漸向集鎮化過渡。 "
總兵衙門建築風格採用中國古典形式,結構是梁架體系,磚木結構。 材料選用花崗石砌牆,周邊為青磚鑲嵌,建築一層飛簷,上覆灰色筒瓦,正門高盈丈餘。 依舊例,總兵衙門前為轅門,座北面南,門前設一長15米的影壁,門外置木製旗杆,上懸清廷大龍旗,轅門內正院分前後三進,東西還有若干跨院。 衙門前的濱海街道稱為"衙門街"。
清廷在膠州灣設防,大大刺激了青島的社會經濟發展,這裡很快形成了一個商賈雲集、貨棧相連,頗具規模的市鎮。 曾任青島中華商公局董事的胡存約(1858—1916),在他的《海雲堂隨記》中,記載了青島的商鋪情況。 青島口到1896年有商號71家,包括旅店、成衣、油坊、鞋帽店、紗布綢店、雜貨店、酒館、飯鋪...... 沿河街上的雜貨店"代寫船票",即代售船票。
1897年11月14日,德軍藉口「巨野教案」,在青島前海突然登陸,章高元幾經交涉,被逼退兵。 象徵著青島主權的總兵衙門失守。 章高元的總兵衙門被改為德國膠州佔領軍臨時司令部。
1897年,章高元所建兵營被德國軍人佔領。
1898年3月6日,德國強迫清政府簽訂《膠澳租借條約》。 在這間原總兵衙門的大門前,德軍曾發佈告示說:「現德中兩皇帝間,已締結和平友好條約,談妥租借佔領地內的一部分--租借地的界線由兩國官吏會同劃定之。 租借地內的居民,若有不服從德意志官憲命令者必依法給以懲處,不予寬容。 租借地內人民必須認清並服從之。 " 德國將青島規劃為軍事和商業港口,清總兵衙門一度成為首任總督魯紳達爾海軍上校以及耶施克的辦公府邸。
總兵衙門易手,在1906年總督府大樓建成以前,大衙門曾是德國人政府部門的辦公之處。 英國人F·帕墨在《青島(1898-1910)》一書中,詳細寫道大衙門:
大衙門是中國人統治時期建造的,德國佔領期間,這裡仍然是中國官員的行政管理機構所在地,它也曾是首任總督魯紳達爾海軍上校以及耶施克的辦公府邸。
1898年德國巡洋艦艦隊來青時,艦隊司令、普魯士亨利王子殿下也曾在此處下榻。 從那以後,這所建築物被擴建並翻修了。 其主要入口處在它的南側。 入口處和其他各地的中國衙門一樣,有一座影壁,在像衙門的一面上畫著一隻類似蜥蜴的巨獸——"TAN",瞪著大眼,張著大口,身上長著密密的鱗片和牛一樣的尾巴,頭部的前方是一輪正在升起的太陽。 這隻獸作為貪婪的象徵,畫在這牆上的 目的是警告每天路過此處的官員們不可過於貪婪。
青島總兵衙門的影壁,一是提醒"隱避";二是警戒。 古代官署衙門照壁正中通常畫一神話傳說中的怪獸"談",龍生九子,談為其一,其性貪婪。 畫面上,「談」的四周和腳下遍佈金銀珠寶,卻仍仰頭向上,四蹄踩踏文書案牍,張口要吃太陽,豈不知早已身臨萬丈深淵。
總兵衙門的照壁。
在德佔時期,總兵衙門和天后宮這兩個代表青島之根的建築,在一群紅瓦的德式建築中,是一種象徵。 青島市民稱總兵衙門為"老衙門",這個稱呼,顯然昭示著青島的歷史與變遷。
自1906年德國總督府建成之後,青島的行政中心就轉移到這座德式大樓。 1914年,日本打敗德國,德國的總督府易手;1922年,中國北洋政府收回青島主權,行政中心也在這座大樓。
"老衙门"在青島的歷史的變遷中,漸漸變老,與西邊高大聳立的"總督府"形成鮮明的對比。 它好像是一位飲恨的英雄,進入了暮年,逐漸被人冷落、遺忘。 而它的第一任主人,章高元,在退出青島后,被人稱為"罪人",一個未守土未盡責的民族罪人。 "不抵抗"是一頂沉重的帽子,扣在章高元的頭上,讓他抬不起頭來,面對輿論紛紛,他兩耳失聰。 1912年,壯志未酬的章高元,在凄風冷雨中病逝於上海。
1930年代,總兵衙門又成為了居民的住宅。
1940年前後,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李仲剛(後來成為汪偽政府警備司令)在總兵衙門裡創辦了一所私立中學東文書院。 學校專收中國學生,課程和一般中學不同,有國文、日語、史地、尺牘、修身等。 1945年日本投降后,學校解散。
1949年,青島解放后,總兵衙門成為了青島二中的分校校舍。
1959年5月,總兵衙門建築在建青島人民會堂時拆除。
1960年5月,青島市人民會堂在總兵衙門舊址落成,一直至今成為青島人民參政議政、接待貴賓、文藝演出的場所。
"老衙門"成了一個符號,一個標誌著青島歷史原點的符號。 歷經滄桑的老衙門,見證了青島歷史的老衙門,於1959年消逝於歷史的雲煙之中。 也許一個新時代不要象徵著封建統治的建築,老衙門被拆除后,在原址開建青島人民會堂。 青島市人民會堂於1959年5月興建,次年5月竣工。 文|柳已青
百年前,青岛人为何称总兵衙门为“老衙门”_章高元 https://bit.ly/3oJyMNK
青島:1897年冬德國佔領膠澳,作為軍事長官的章高元有沒有責任
清光緒二十三年(西元1897年),德皇借山東「曹州教案」之際,於當年的11月10日,派遣五艘德國艦隊、計海軍官兵七百二十名,由少將迪特裡希率領,開赴膠州灣,準備配合清德外交調停失利之後,即發動進攻,搶佔這片垂涎已久的美麗海灣。
11月13日上午,德國軍艦已經有三艘抵達了膠州灣畔。 根據史料記載,駐防海岸的清兵將出現外國船艦的資訊,層層上報給當時登萊青三鎮的最高長官總兵章高元。 章高元並沒有把這些外國艦隊當回事兒,安排了幾個兵勇前去查看,現在叫"識別查證"。 德國軍艦對清兵的盤查虛與委蛇,安排小艇派代表和漢語翻譯拜訪章高元,謊稱自己是遠洋巡遊船隊,只是靠岸休息順便遊歷。
章高元對此謊言竟信以為真,"有朋自遠方來",他很高興的向德國艦隊發出誠摯邀請,安排盛大晚宴招待德國高級軍官,但是被當場拒絕。 總之,章高元作為三鎮最高地方長官,對可能存在的危險敵情,毫無危機意識,就這樣錯過了佈防應敵的最佳時機。
十一月十四日,修整完畢的德軍開始發動進攻,打著「演習」的幌子,組成五百人的登陸部隊,由棧橋登陸後迅速向膠州灣沿線各制高點出擊,船艦的巨炮對準三鎮總兵衙門和青島山、團島等堡壘炮塞,佔領了軍火庫和沿岸炮臺。 部署完畢之後,德軍於十四日中午,即向章高元發出最後通牒,要清兵限時撤離膠澳前海地區,否則就要強行攻擊。 章高元發電請示如何辦理,得到的回答是"不得抵抗"。
德軍的逼迫越發緊急,章高元一看不妙,再發電報給山東巡撫李秉衡和直隸總督王文韶,請求指示"如何辦理,望速示遵行"。 十一月二十三日,山東巡撫李秉衡回電,說奉電旨,"敵情雖橫,清廷決不動兵"。 這是清廷的「不可釁自我開」的綏靖政策。 李秉衡別無他話,事情也已經無可轉機。
章高元接到這樣的電文,深知兩頭為難,如果與德軍發生戰鬥,一方面違逆上諭,另一方面也確實力有不逮。 如果放棄抵抗,那麼膠澳失守的重大責任,必然落到自己這個三鎮總兵頭上。 思來想去,還是聖旨不可違,章高元將清軍撤退至四方一帶,德軍宣佈屬地管理以後,章高元又被逼撤離至滄口,最後竟然撤到了煙台。 清軍在膠澳苦心經營了七年的防線,就這樣"兵不血刃"的丟掉了,章高元總算是遵守了朝廷命令,沒有與德軍開戰,還把十四門火炮原封不動的留給了敵軍。
接到李秉衡的電報之後,十一月二十五日,章高元曾經前往德軍兵營,試圖與德國高級軍官談判,消弭戰端,或者暫緩撤兵,但是卻被德軍拒絕並強行扣留。 這是他兩相權衡之後的唯一選擇,章高元此時表現的倒是像個有血性的漢子,與德軍爭論不休,進而高聲喝罵,想要投海一死,卻被德軍攔住。 直到十二月三日才被放回自己軍營。
退守煙台的章高元義憤填膺,幾次想要一雪前恥,向朝廷申請與敵戰鬥,史料載,"(章高元)屢請一戰,卒未由達,振躍叱吒,無可發抒,兩耳由是失聰。 "怒火無處發洩,心中憤懣難消,竟然導致雙耳失聰。 由此,章高元向朝廷稱病致仕,次年二月,朝廷下旨將章高元免職。
章高元對膠澳和膠州灣的失守,究竟有沒有責任,或者有多大的責任呢?
章高元畢竟是淮軍猛將,有著名的"五百勇士奪回基隆"的戰績,他參加的"蓋平之戰"更有"甲午戰爭的第一惡戰"之稱。 由此可見這位號稱"瘋子"的章將軍,並非是無能膽怯之輩。 但是主政膠澳軍務時期的頹廢也是實情,吃喝嫖賭抽,不復當年智勇。
據史學家分析,十一月上午,德軍開始進攻時起,到他們完全佔據膠澳各個重點部位止,只用了不到五個小時的時間。 這五個小時,就決定了膠澳和灣區的生死存亡。 那麼這關鍵的五個小時,章高元將軍在做什麼? 他又在想什麼呢?
史料說法不一,有的說他奉行"不抵抗"策略,有的說他中了德軍謊稱演習的"障眼"奸計,有的說是他日日笙歌搓麻誤事。 無論如何,膠澳和膠州灣,確實在清光緒二十三年十月十四日丟在章高元的手中。
那麼章高元真的敢不放一槍一炮,就將膠澳拱手讓與敵軍嗎? 相信他並沒有這個膽量,更大的可能,還是奉令行事。 那麼十一月十四日的「不抵抗」命令,是從哪裡發出來的呢? 按照當時的狀況已經掐斷電線,清政府中樞是沒有可能在當天即收到消息的,最快也需要一天時間,但是從中樞大臣兼外交大臣翁同已經是過去的筆記中,十五日並沒有戰事記載,寫的是他與皇親貴胄們用餐。
膠州灣戰事是在十六日,才出現的翁同齣憶的筆記中,"晨入,看四電,德兵船入膠澳,占山頭 ,斷電線,勒我守兵三點鐘撤出,四十八點鐘退盡雲雲。 即草電旨二道,(電李秉衡和王文韶)李秉衡勿先開炮,一令許景澄向德外交部理論,邸意以為然。 "說他16日早晨看到電文(看來頭天電報到達時,翁老爺子已經下班了),才知道德兵入侵膠澳,要求駐守清兵下午三點必須撤離,四十八個小時全部撤出膠澳地區。
這位大臣趕緊草擬了電旨兩道,分別給山東新房李秉衡和直隸總督王文韶,要求先不要開炮。 同時進行外交調停。 邸意以為然,就是上面覺得可以這樣辦。 皇帝看草稿也需要時間,這樣發出電報的時間更晚一些。
李秉衡和王文韶(他是繼任李鴻章的北洋大臣和直隸總督)都是章高元的上級,他們兩位接到翁同盎司报發出的電報,至少應當在十六日。 那麼章高元於十四日接到的「不抵抗」電文又是怎麼回事? 這個電文,只有可能是李秉衡和王文韶其中某一位,揣摩聖意之後先發出來的。
至於究竟是章高元"臨陣怯敵"還是"奉令撤退",如今已經不能考究,只能看到,歷史的實際,章高元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military/o9pvnm5.html
1884年,法軍入侵臺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台,"平日認真操練,臨敵尤能奮不顧身"。 此時法軍已佔領基隆,他基於愛國熱情,誓死請戰,隨即率所部"乘夜蹈入法兵壘,短兵肉搏,鋒利不可當,法兵多死"。 在滬尾(今淡水)之役中,章高元率部誓死拼戰,獲大捷。 戰後論功,升簡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年昌阿巴圖魯"勇號。 奉命開闢臺灣山區,"篳路藍縷,頗奏膚功"。 1887年,擢登萊青鎮總兵,。 1892年秋率嵩武前營、嵩武中營、廣武前營和廣武中營四營軍隊駐防膠澳。 章高元駐防膠澳後,修築了膠澳鎮守衙門、兵營、炮臺、軍火庫、電報局和前海棧橋碼頭,修通了到膠州的大路,數年使青島口成為擁有70餘家店鋪的港口城鎮和海防要地。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章高元奉旨率嵩武軍八營赴援遼東增援旅順。 軍末發而旅顧已陷,「遂奉旨會同宋慶赴前敵,守牽馬嶺,屢與日軍戰,殺敵甚多,迭獲勝。 "。 1895年1月10日,入侵遼東半島的日本第二軍,為了支援被圍困在海城的第一軍第三師團,派第一旅團長乃木希典少將由普蘭店北犯蓋平。 時章高元率嵩武軍、廣武軍、福字軍八營與張光前所部親慶軍五營駐守蓋平。 聞日軍來犯,章高元自率嵩武軍、廣武軍一部守南門外,抵抗正面進攻的敵人;令張光前及嵩武軍分統楊壽山、營官李仁黨守東門外鳳凰山。 十日午前五時半,日軍分左、中、右三路向蓋平進犯。 由正面進攻的中路日軍,在蓋州河南岸遭到章高元嵩武軍的猛烈迎擊。 章高元令所部「集中炮火,發大炮攻之,炮彈如雨」。。 "鏖戰甚猛,使不得進"。 左路日軍在蓋平西南的龍王廟子也受到清軍的頑強抵抗,死傷"將校以下十余名"。 日軍左、中兩路進攻受挫,其右路乃集中力量進攻鳳凰山。 在激戰中,嵩武軍分統楊壽山、李仁黨不幸中炮陣亡,張光前畏懼,率軍退走。 鳳凰山陣地遂被日軍奪佔。 日軍右路隊攻佔鳳凰山后,立即越過蓋州河,由城牆缺口處攻入城內,"繞出章高元軍后,脹背夾攻";由正面進攻的中路日軍在蓋州河南岸大道兩側,排列八門大飽,向隔岸南門外章高元嵩武軍陣地猛轟,章高元腹背受敵。 正在危急之際,由營口方面趕來支援的徐邦道拱衛軍三營趕到,並立即向日軍發起反擊。 日軍驚懼,嗦巡不前,清軍乘勢開槍狙擊,日軍死傷累累。 但此時攻入城內的右路日軍已登城向清軍開炮。 清軍前後受敵,"各軍站立不住,同時敗退",日軍終於攻陷了蓋平。 據日方自己承認:此役日軍"死者將校以下三十六名,傷者二百九十八名",是日軍入侵中國以來死傷較多的一次戰役。
章高元在清軍中素以勇敢著稱每臨陣"率騎馬前往,以率士卒,視彈子如無物",綽號"章迂子"。 在保衛蓋平的戰鬥中,表現得十分頑強,"子彈告竭,則以鋒刃突擊"。 章高元以愛國大義激勵將士,所部兵勇均能奮勇直前,雖敗績,其"軍紀風紀之佳,為各軍冠","部下不敢作違法事,雖一桃不值一文,然不私取也"。 嵩武軍在他指揮下,戰鬥得十分出色,予敵以重大殺傷。
甲午戰爭結束后,再度回駐膠澳。 1897年11月,德國派遠東艦隊駛抵膠州灣,十一月十四日,德軍大舉登岸,以"演習"為名,佔領各制高點,用槍炮對準總兵衙門及各處炮壘,向章高元發出通牒,要他率兵撤離青島。 章立即拍電給直隸總督王文韶和山東巡撫李秉衡:「究竟如何辦理? 望速示遵行」。 二十三日,李秉衡回電說:奉電旨,"敵情雖橫,清廷決不動兵。 "章高元深知力難抵禦,又迫於朝廷不許開戰之命,遂令所部暫行撤至附近的後四方村一帶,後又撤至滄口。 后章高元被德軍要脅前往德軍兵營談判,25日,遭德軍扣押。 被扣押后,爭論不屈,繼以怒罵,屢欲投海,均被德軍攔住。 12月3日,被放回軍營。 17日,奉令完全撤離膠澳,退守煙台。 青島和膠州灣終於被德國所霸佔。 高元"屢請一戰,卒未由達,振躍叱吒,無可發抒,兩耳由是失聰",遂稱疾去職。 翌年2月被免職。章高元简介_淘名人 https://bit.ly/346uiZF
淮軍後起三名將,其一即是章高元。 1892年,隨著清政府批准在膠澳設防,時任登州鎮總兵的章高元被調駐青島,成為青島建置后的首任總兵 。 滑稽的是,短短5年之後,伴隨著德軍強佔膠澳,他就黯然退場了。
翻開斑駁的史料,我們彷彿能看見兩個截然相反的章高元:哪一個是作戰勇猛,視死如歸,單刀赴會的猛士;一個是畏首畏尾,貪生怕死,擅長作秀的庸
才。 究竟哪個才是真正的章高元呢? 歷史的趣味也就暗含於此了。 今天的《發現青島》,我們力圖梳理歷史,還原一個真實的章高元,描述那段膠澳失守的往事。 率500人大敗法軍保臺灣
章高元(1843~1912年),字鼎臣,安徽合肥西鄉人。
章高元的戎馬生涯從淮軍開始,因作戰勇猛,受到劉銘傳的青睞,加上他是劉銘傳的同鄉,因此得到擢
升。 按《清史稿》記載,章高元的成名之戰當為安丘剿殺捻軍一役,此時的章高元作為劉銘傳的騎兵先鋒"以功擢總兵,賜號奇車巴圖魯。 "可惜正史之中對於章高元的戰功語焉不詳,倒是野史之中對他的具體作戰多有描述,這裡面最詳盡的當屬《清朝野史大觀》,可圈可點的是保衛臺灣基隆一役。
1884年,法軍入侵中國臺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台,"平日認真操練,臨敵尤能奮不顧身
"。 據說章高元作戰驍勇,有"章瘋子"之稱,曾自雲:"我章迂子豈畏死者乎。 "他在基隆之戰的表現果真不負"章瘋子"的稱號。
據《清朝野史大觀·記章高元二則》記載,當時的形勢頗為複雜,基隆由於守將孫開華初戰不利,導致陷
落。 時章高元所部僅二千兵,分防各地,在麾下者僅五百。 聽到基隆失陷的消息,急欲恢復,誓於所部率以進,到達基隆。 據記載,章高元在基隆之戰前,曾與士兵立下誓約:"國土失陷,乃是我等的恥辱,我今日在此立下誓言,必將今晚收複基隆。 如若天亮之前沒有收復,我章高元將拔劍自刎,不復與諸君相見。 立誓已畢,章高元即下令士卒而進,進至法軍營壘。 章高元在此役中使用了前後包抄的戰術,使部將李世鴻、章保勝分兵由小徑抄其後,章則率兵士百人,提刀直擊法兵營壘。 "此時法兵忽覺章來襲,槍炮如雨射出。 海中法艦複以大炮榴彈擊章軍。 章氏帽檐被炮彈擊去半,左耳受炮震失聰。 然是時袒臂大呼而進,不用槍炮,挺短刃直斫法兵,法兵大敗,死者二千余,折其兵官二人,余眾鳧水逃入法艦,法艦亦於夜中引去。 章氏果踐其言,於夜中蹅破法壘,奪還基隆。 "
為了表現章高元在此戰的勇猛,書中還從另外兩個角度記述了戰後餘波。 一是章高元的同僚們,"時他將聞章氏短兵進戰,鹹為震栗失色",等他們天亮率兵來援之時,則見基隆早易法幟樹章軍旗。 二是法軍的反應,"是役法兵死傷殘骸築為京觀(屍體聚集,封土而成的高塚),大塚巍然",據說在那個年代每年都有法艦到基隆,祭奠此役陣亡軍士。 甲午戰爭被緊急調守遼東
因為在基隆一戰中的出色表現,章高元獲得清政府的褒獎,此前,他已經被賜勇士號"奇車巴圖魯",此時論功,更勇號"年昌阿",並除登萊青鎮總兵。
1892年,章高元正式到青島布防,可是腳跟尚未站穩,他就因為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而被調往遼東前線,駐守蓋平。
章高元此番入遼帶去的是他的嵩武軍等八營,本來的目的是馳援旅順,可是軍未發而旅順已陷,"遂奉旨會同宋慶赴前敵,守牽馬嶺",後轉守蓋
平。 當時中日兩方爭奪的重點在海城,此地有被圍困的二軍第一軍第三師團,為瞭解救被困軍隊,日方派第二軍第一旅團長乃木希典少將由普蘭店北犯蓋平,和章高元交手。
熟悉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這位第一旅團長乃木希典少將後來在日本有著怎樣的榮光,在此後的日俄戰爭中 ,他因攻克旅順口而一戰成名 ,到現在都被日本人奉為"軍神",然而此時的他還寂寂無
名。 乃木希典來犯時,章高元親自率嵩武軍、廣武軍一部守南門外,抵抗正面進攻的敵人;令張光前及嵩武軍分統楊壽山、營官李仁黨守東門外鳳凰山,誰能想到,鳳凰山後來成為此戰成敗的關鍵。
1895年1月10日,日軍分左、中 、右三路向蓋平進
犯。 由正面進攻的中路日軍,在蓋州河南岸遭到章高元嵩武軍的猛烈迎擊。 章高元令所部"集中炮火,發大炮攻之 ,炮彈如雨","鏖戰甚猛,使不得進"。 左路日軍在蓋平西南的龍王廟子也受到清軍的頑強抵抗,死傷"將校以下十余名"。 日軍左、中兩路進攻受挫,其右路乃集中力量進攻鳳凰山。 在激戰中,楊壽山、李仁黨不幸中炮陣亡,張光前畏懼,率軍退走。 鳳凰山陣地遂被日軍奪佔。 日軍右路隊攻佔鳳凰山后,立即越過蓋州河,由城牆缺口處攻入城內,「繞出章高元軍后,本門背夾攻」;由正面進攻的中路日軍在蓋州河南岸大道兩側,排列八門 大炮,向隔岸南門外章高元嵩武軍陣地猛轟,章高元腹背受敵,這正是他當年進攻法軍所用的前後夾擊的伎倆,此番他受困於此,不知作何感想。 最終,攻入城內的右路日軍登城向清軍開炮。 清軍前後受敵,"各軍站立不住,同時敗退"
章高元此役雖然敗退,但和後來的膠澳失守不同,後世對他在戰爭中的評價頗高。 首先,章高元在此戰中可調動的資源不多,宋慶始終沒有施予援手;其次,對手乃是後來赫赫有名的乃木希典,章高元並沒有露出怯相。 因此,時人說此戰是「中日戰事中第一惡戰,日本軍人至今稱之 。 "據日方資料記載,此役日軍"死者將校以下三十六名,傷者二百九十八名",章高元"雖敗猶榮,可謂有價值矣。 "
駐防膠澳,因夢修築棧
橋 甲午戰爭之後,章高元再度回防膠澳,上文已經提到,他於1892年成為青島建置後第一任總兵,只不過此番回防是在戰敗之後,而且此時的他已經脫離劉銘傳部,遭新上級排斥,部隊又在甲午一戰中消耗不少,元氣大傷,因此勇氣不在。
章高元兩番駐防膠澳的表現反差是
巨大的。 1892年時,章高元首度駐防膠澳,即於青島村建起了規模宏大的總兵衙門,築起了兵營,在前海修造了一座鐵碼頭。 關於章高元駐防膠澳的詳情 ,《膠澳志·沿革志·歷代設治沿革》雲:"乃調登州鎮總兵章高元率兵四營移駐膠澳,高元建衙門於青島村天后宮側,即俗呼老衙門者也。 又相地於青島山及團島(舊名泥窪村),築土壘設炮臺,置骧武、廣武、炮兵等營。 相傳今之魚山路日本中學,即炮兵營故址。 員警廳即驤武營故址。 車站前第五公園乃廣武營故址也。 又用旅順船廠鐵材築南海棧橋,以便軍旅起卸;后經德人續修以迄於今。 "
上文所述的鐵碼頭,也就是現在的棧橋,即是章高元首度駐防膠澳時所建。 據說,棧橋的修建源於章高元的一個怪夢。 一天,章高元去深海水區釣魚,不料被大浪掀進海裡,幸虧被士兵救起。 當晚章高元做夢重現落水這一幕,這時海中出現面對面排成兩行36對仙女,手臂平伸握在一起,一直排到海邊礁石旁,用綠綢子搭成一道長綢橋,一個小仙童扶著章高元把他接到橋上護送上岸。 章高元醒后,便令畫師把夢中所見畫出來形成一個海橋圖,這就是棧橋最初的模樣。
1895年,章高元二度駐防膠澳,但是雄心壯志已經
不在。 據青島文史專家魯海先生回憶,"民間傳說,重回青島之後,章高元督軍不力,吸食鴉片,夜打麻將,已無臺灣、遼東對法、日侵略作戰時之英勇。 "章高元後來的表現也可以從他的新上司、山東巡撫李秉衡的秘本中看出一二,李秉衡曾密參章高元一本,揭發他"習氣太深,利心太重,在任年久,驕恣日形。 "並有扣軍饷、吃空額的問題,還有"更縱容其子,招權納賄。 ""且複性耽曲蘖,日在醉鄉。"
章高元的這種變化於他個人事小,畢竟他已深諳官場套路,加之年事已高,到了頤養天年之時,喪失進取之心尚且可以理解。 但對於青島卻實在不是什麼好兆頭,因為青島當時的守備實在是太薄弱了,當初布防之時,原計劃在青島山、坦島、團島各建炮臺一座 ,但直到1894年李鴻章赴膠州灣察勘設防時,只有青島山與團島的炮臺建成,且"尚嫌單薄",如果外敵入侵,後果實在是不堪設想。
後來的事實證明,章高元的疏漏,實在是造成膠澳失守的重要
章高元是青岛建置后的首任总兵他早年作战勇猛,人称“章疯子”(组图)_网易新闻 https://bit.ly/3oLeCTN
文化, 宗教信仰
蘇府王爺廟
一名「水陸廟」係油車口地區之古廟,向為當地船戶漁民所崇奉。其建廟年代已渺茫難考,據傳,乾隆末,民人恭奉本尊王爺自唐山駕船渡臺,於金包里(今金山鄉)外洋遭風暴沉沒,僅謝九一人獲救。謝九持本尊王爺登岸本地,嗣後當地疫癘流行,每多賴王爺驅瘟禳災,漸獲本地居民普遍崇祀,香火以盛。先是安奉於民宅供人祈拜,其後仍聚資建廟於此,推其年代,或在道光咸豐間。
本廟主祀蘇府王爺,從祀王爺媽、青山王爺、五營頭、王爺船及虎爺。昔日,農曆九月初九蘇府王爺廟會,有送王船習俗,遇事則舉行王醮祭典,為本地一大盛事。
相傳光緒十年(1884)中法之役,法軍強行登陸,在中崙一帶激戰,王爺顯靈,遺神兵助陣,懼退敵兵。事後,駐守油車口砲臺(今北門鎖鑰舊砲臺)清兵為了感謝神恩,每逢初一、十五,必以盛儀,來廟祭拜。當時駐軍提督章高元並敬獻「威靈赫濯」匾額,今仍懸於廟內。
原廟略小,光復後幾經改築修繕,成如今之規模,但古物散失不少,又擅更從祀神,已漸失原有風貌矣
蘇府王爺廟 | 開放淡水 | Fandom https://bit.ly/3qUtjWA
一份130年前的作戰報告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劉學倫 時間︰2014-12-09 08:19:27
1884年10月,法國海軍在突襲澎湖後封鎖海峽,攻打台灣。守島的正是李鴻章手下的大將劉銘傳。他沉著迎戰,誘敵深入,在滬尾打了一個漂亮的防御戰。獲勝後,他給軍機部呈送了一份作戰報告——
敵攻滬尾血戰獲勝折 光緒十年八月二十四日台北府發
竊臣前將法船分攻滬尾,撥隊援守等情馳報在案。自是以來,我軍嚴防滬尾,不料十六日,法人又到三船,通計八艘,巨炮日擊滬尾炮台,守兵茫無駐足。孫開華、章高元、劉朝祜等,晝夜率軍分伏海濱林莽,風餐露宿,不敢少休。
二十日清晨,敵船忽散,孫開華決其勢必登岸,親督右營官龔佔鰲伏假港中,營官李定明伏油車,別令後營官範惠意為後應。章高元、劉朝祜各率營官朱煥明等伏北台山後,防襲我台。李彤恩所募土勇張李成一營伏北路山間。部署粗定,敵炮轟數百響,煙塵漲天,炸彈如雨,復以小輪分道駁兵千人,猝登海岸,攻撲炮台。
孫開華,湖北慈利人,湘軍名將。劉銘傳作為淮軍首領赴台掌管軍務,不以門戶之見,委以重任鎮守滬尾(即今淡水)。孫在台已數年,熟悉情勢,敵人來犯之前已做了各種準備。據說在敵艦駛近時,他命令先敵開炮,在氣勢上打擊了對方的囂張氣焰,擊傷敵艦兩艘。但是,敵艦的炮擊還是摧毀了大部炮台,敵人分多路乘小艇登岸,戰斗正式打響。
孫開華見敵兵既逼,立率李定明、範惠意分途截擊,章高元等自北路迎戰。敵兵各執利槍,自辰至午,槍聲不絕,屢挫復進,鏖戰不衰。我軍拔短兵擊殺,張李成領隊襲之,孫開華斬執旗法酋,奪旗銳入。
我軍見敵旗被獲,士氣益張,斬首二十五級,內有兵酋二人,槍斃三百余人。敵乃大潰,我軍直追至海岸,敵兵溺海者更七八十人,敵船急護敗兵,開炮亂擊,自傷小輪一只,並遺格林炮一尊,我軍俱獲以歸。
這一段對這場戰斗的描述,文字簡練,表達清楚,在整個作戰報告中堪稱精華。此前,法軍雖已佔領基隆,卻感知並沒使守島清軍屈服,又發現劉銘傳放棄基隆誘敵深入的戰略目的,惱羞成怒而策劃了這次突襲,不料正中劉銘傳下懷。劉一直在謀劃放敵登陸,發揮我軍陸戰優勢殲之。在敵人登岸前,清軍已嚴陣以待,士兵和當地民練求戰激憤。此時同仇敵愾,殺聲陣天。由于武器不對等,清軍民以短刀對洋槍,可想戰斗之慘烈。大將孫開華、章高元等揮刀沖鋒在前,奮力斬殺敵撐旗軍官,使敵陣大亂。
是役也,提臣孫開華中後兩營,首犯敵沖,鏖戰最久,陣亡哨官三員,傷亡勇丁百余人。其余各營弁勇,俱有傷亡。戰後,孫開華舉戰勝各情,具報前來。
臣查此次敵兵猛撲滬口,蓄銳猝登,志在必克,當敵劃送兵上崖,各劃皆開入海中,自斷歸路,以決死戰。我軍自基台被毀,無炮還攻,全賴軍士赤手短兵,誓死不退,雖槍炮如雨,士氣益奮決無前,竟能斬將搴旗,遏其凶焰。
伏念各將士忍饑裹創,野宿山隈,當呻吟疲病之余,處絕險孤危之地,奮身血戰,以弱摧強,實屬異常勞苦,所有統領擢、勝等營福建陸路提督記名提督漳州鎮總兵孫開華,身先士卒,忠勇善戰,危局獨支,厥功尤偉。該提督歷著戰績,已蒙恩賞穿黃馬褂,並賞給清字勇號,現署福建陸路提督,官職教崇,微臣未敢擅請,可否破格以獎戰功之處,恭候聖裁。
這份報告寫于戰後第3天,透過文中溢美激動之情,可以看出身經百戰的劉銘傳對這次難得的勝利情緒流露,愛憎分明,激情滿懷,稱得上是一篇藝術短文。文中著重強調了對湘軍將領孫開華的表彰,可見其坦蕩胸懷。
記名提督綽羅泰巴圖魯龔佔鰲,陷陣沖鋒,殺敵最眾,可否賞穿黃馬褂,以示優殊。提督餃記名總兵健勇巴圖魯李定明、記名提督朱煥明二員,均擬請交軍機處存記,遇有總兵缺出,先行請旨簡放。李定明擬請賞換清字勇號,並以提督記名。——五品軍功張李成,擬請以守備盡先補用,並賞戴花翎,並加都司餃。——陣亡牟勇,亦俟查明,匯奏請恤。
再,此次非常惡戰,將士風餐露宿,艱苦萬端,孫開華軍尤多出力,所請獎勵,不免稍優。——可否仰懇天恩,--念海外孤軍血戰之艱,俯賜俞允,以收士卒奮勉圖功之效,無任惶悚之至。至章高元,前于基隆獲勝案已邀獎勵,劉朝祜系臣佷孫,均未敢隨折上請,合並陳明。
晚清帝國在經歷了太平天國和捻軍兩次起義之後已是元氣大傷,面對列強進攻難以招架,即使在這樣的危情之下,劉銘傳作為統領能夠做到對自己的親屬嚴格要求,親臨一線作戰,請功時卻自行回避,難能可貴。其佷孫劉朝祜4年後在台灣染疾英年去世,另一佷孫劉朝帶在建設台灣開荒修路時,中埋伏身亡。
此役之後,法軍的士氣受到重創,哀嘆“海軍絕不能上陸作戰”。後來,首領孤拔心力交瘁病死海上,法國政府只好宣布與清廷議和,撤出台灣。
梁啟超在一首贊美劉銘傳的詩里這樣吟誦這段歷史︰甲申之秋方用兵,南斗騷屑桴鼓鳴;海隅倒懸待霖雨,詔起將軍巡邊庭;將軍功成狎文忠,高躅久謝塵軒櫻;國家有難敢自逸?笑揖猿鶴 南征;半天波赤馳長鯨,魑魅甘人白晝行;百年驕虜玩處女,將軍飛下萬靈驚;基隆一戰氣先王,滬尾設險籌能嬰;其時馬江已失利,黑雲漠漠愁孤城;忍饑犯瘴五千士,盡與將軍同生死;手提百城還天子,異事驚倒漢公卿。
時光荏苒,轉眼一百多年過去了。當年激戰的炮台仍舊巍然屹立,發黑的炮口傲指蒼穹。一份抗擊侵略堅守寶島的作戰報告,擲地有聲地給我們以莊嚴的啟示!一份130年前的作戰報告——國防部網站 https://bit.ly/34bwSO9
章高元致盛宣懷函, 光緒二十九年正月三十日 | CUHK Digital Repository
台灣通紀 : ——錄自福建通紀卷十九。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清法戰爭 歷史再現 系列專題(十一) 神威助陣 清法戰爭之民俗與信仰
・滬尾戰役諸神顯威 光緒皇一一賜匾
清法戰爭起因於清朝和法國對越南主權的爭奪並將戰場延伸到中國疆域沿海的福州,以及臺灣,1884年夏法軍侵略基隆後,10月轉往滬尾,2日起六天從沙崙外海砲轟滬尾,8日從沙崙搶灘登陸,3小時後,法軍大敗撤退,讓清軍取得勝利。
這場3小時戰事不但激勵當時的清軍士氣,也深深影響130年後的淡水至今,走在沙崙海岸可遙想著同樣的外海曾有四艘法國戰艦、沙岸旁僅存的黃槿樹阻擋著法軍前進;若繼續前行,走到天生國小和滬尾砲臺公園旁,這裡曾是浴血戰場;旁邊的程氏古厝作為清軍駐紮處補給後援。再來到當時外僑區小白宮,區內還留有當時砲擊的遺跡;據傳,紅毛城的廚房、女學堂也遭砲擊毀損而改建;建於1879年,全臺最早之西醫診所的滬尾偕醫館,也收容來自基隆和淡水的清法兩軍傷者,展現醫者仁心的大愛。
當地民眾相信,在淡水河沿岸的蘇府王爺廟、福佑宮、清水祖師廟、淡水龍山寺,在清法戰爭中護佑著黎民百姓。民間傳說,福佑宮之媽祖曾顯神力助戰、龍山寺之觀音菩薩顯靈,保佑淡水居民平安無事;清水祖師廟之蓬萊老祖除了落鼻顯現外,信眾迎神像到場而擊退法軍。於是,臺灣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賜「翌天昭佑」匾額予福佑宮,御筆之「功資拯濟」匾額予清水祖師廟,頒賜「慈航普度」匾額以謝觀音菩薩,而油車口的蘇府王爺廟中,相傳蘇府王爺派遣神兵助陣嚇退法,由當時駐孚砲臺(今「北門鎖鑰」砲臺)清軍孚將—章高元呈獻「威靈赫濯」匾額感謝王爺之恩澤,以上匾額至今均懸掛於正殿中。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教授戴寶村認為,從日治時期起至今已百年的清水祖師爺遶境,以驅逐瘟疫的信仰中,從神明「指定」的遶境路線、沿路家戶焚香祭拜祈求平安健康、再加上當地宮廟陣頭遊行,讓傳統特色結合新意,可以看出民間信仰支持著民眾的生活;因此若遙想當時法軍入侵,在充滿著不確定的氛圍下,民眾自然會求助於信仰力量以求度過難關;而法軍潰敗後,提督孫開華亦獻金八百元以謝清水祖師爺神助、光緒皇帝親賜匾額等實際作為,自然更堅定民眾對神明的信仰。他表示,神蹟傳說其實有著固定模式:人民發生無法預期的苦難,接著期待神明顯現幫助民眾,受到幫助的信眾開始見證傳說,影響政府官員的獎勵作為,這些都讓民間信仰增添堅定的力量。
・西仔反環境劇場 淡水住民演繹歷史
每年一年一度的淡水環境藝術節,是新北市大型的藝文活動之一,結合淡水在地的藝術家與學校、社區、社團,在淡水老街進行踩街嘉年華;其中「西仔反傳說」更是集合淡水表演團體及一般民眾共同演出的大型戶外劇場,一起重現清法戰爭背景和傳說故事。戴寶村說明,「西仔反」是台語發音,「西」是指法蘭西,「仔」是語助詞,「反」是指戰爭;從現在來看,戰爭已結束百年以上,人事景物很難重現,但透過展演方式讓民眾可以代代訴說當地所發生的歷史,這也是歷史再造的意義,讓人們去關心和挖掘當地的歷史,再透過文創發想、淡水輕軌路徑的實體建設,串出淡水當地清法戰爭的景地,如沙崙古戰場、程氏古厝、滬尾礮臺等,以增進在地居民對在地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文/林薏婷)
資料出處:
採訪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兼任教授戴寶村口述之記錄
1884 滬尾 https://bit.ly/3niMvuD
淡水古蹟博物館繼2005年舉辦西班牙展後,依循洋人來到淡水的歷史腳步,陸續推出荷蘭展、英國展,今年三週年館慶年度特展,便以法國為主題,自2008 年11月10日至2009年10月25日,於紅毛城推出「滬尾砲響・清法印記—西仔反特展」,重現清末以淡水為戰場、對外最戰績輝煌的清法戰役相關史料文 件與珍貴文物。除年度展覽外,古蹟博物館也舉辦一連串法國文化體驗活動,期望能呈現台法歷史更多元的風貌。
清法戰爭起因於兩國對越南宗主權之爭,戰場最後延伸至台灣。法軍雖先後兩次攻佔基隆,卻在1884年10月8日的滬尾戰役慘敗撤退,從此開始對台灣八個月的和平封鎖,禁止任何國家船艦進出台灣,直至1885年清法天津條約簽訂,淡水港的封鎖才正式解除。
滬 尾戰役兩軍交鋒雖僅僅數小時,卻在歷史上寫下重要一頁,戰役所遺留的珍貴文化遺產遍布淡水。昔日沙崙海水浴場有部分區域即為當年主戰場遺址而法軍信號兵當 年慌張請求撤退的望高樓雖不復在,但望高樓誌石碑仍存於福佑宮。滬尾一役的戰勝,也在民間留下神明顯靈助軍民擊退法軍的傳說,為此,光緒皇帝於戰後,特別 賜贈三塊匾額「翌天昭佑」、「慈航普度」、「功資拯濟」予淡水福佑宮、龍山寺、祖師廟,當時淮軍提督章高元亦敬獻蘇府王爺「威靈赫濯」之匾額,以感謝神明 的護佑。
清法戰役改變台灣在清朝帝國傳統統治中的邊陲地位,於清法戰後台灣正式設省,並積極開始各項現代化建設,對台灣發展影響深遠。有 關2008年館慶年度特展相關資訊諮詢,可至淡水古蹟博物館網站:www.tshs.tpc.gov.tw,或電洽(02) 2623-1001分機229、2805-8647。「滬尾砲響・清法印記—西仔反特展」 |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https://bit.ly/3gLdrkq
光緒12年(1886)間,駐防臺灣府城(即今臺南市)的鎮海軍提督楊金龍、臺灣鎮總兵章高元,奉巡撫劉銘傳之命率領所屬軍隊,以嘉義大埔為起點,向東開闢經甲仙埔、荖濃、寶來、關山,越八潼關(約今啞口)後,通抵大陂(今臺東池上)的橫貫道路(約今南橫公路路線)。是年3月,楊金龍、章高元分別率領鎮海中軍的前營和正副兩營等展開拓建工程,在今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設置營壘駐防,兼作工寮。後因夏季炎熱,內山瘴氣過重,軍士兵多數水土不服,病歿者百餘人,後葬於營壘東側,現存者有85座之多,即為鎮海軍墓。
鎮海軍墓的墓碑有銘文書寫者不多,僅27座,書寫方式各異,且銘文由尖物刻出,簡樸有力。由銘文可知這群官兵非同姓之家族兵,並且大多來自於湖南,墓群多為鎮海中軍前營之官兵。立碑時間多為光緒12年(1886)5月至9月,推測官兵疑似死於南臺灣酷暑下各種橫生的疾病。官兵袍澤相互照顧,為客死異鄉者草葬於營壘之側。墓碑石材多取自附近的板岩、砂岩。
墓碑軍籍多為鎮海中軍前營,亦有鎮海中軍右營者。前營之兵則有後哨、左哨之分,另有後哨第八隊之支隊名。由於墓葬區緊鄰鎮海中軍前營駐地營壘,故墓群可能屬於鎮海中軍前營之兵,但亦有可能屬章高元所領之部,故古蹟名為「鎮海軍墓」,以避專奪。.文資現況古蹟本體多為高於地上半尺之小土坵,並有石質墓碑,排列整齊,且開放參觀。.建築材料砂岩、板岩、綠色片岩.建築風格墓群大致座西南朝東北,墓碑中,只有27方墓碑刻有銘文。
碑上之文,皆為兵勇所佩的刺刀尖刻之,或由營中石匠草刻之,雖略嫌草率,但肅殺之氣猶存,有如置身軍旅,為臺灣現存各墓埔所僅有。
另此一墓園單為鎮海軍,甚至是鎮海中軍的塚埔,實為臺灣各墓地中所少見。地址:高雄市甲仙區五里路58號
光緒12年(1886)間,駐防臺灣府城(即今臺南市)的鎮海軍提督楊金龍、臺灣鎮總兵章高元,奉巡撫劉銘傳之命率領所屬軍隊,以嘉義大埔為起點,向東開闢經甲仙埔、荖濃、寶來、關山,越八潼關(約今啞口)後,通抵大陂(今臺東池上)的橫貫道路(約今南橫公路路線)。是年3月,楊金龍、章高元分別率領鎮海中軍的前營和正副兩營等展開拓建工程,在今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設置營壘駐防,兼作工寮。後因夏季炎熱,內山瘴氣過重,軍士兵多數水土不服,病歿者百餘人,後葬於營壘東側,現存者有85座之多,即為鎮海軍墓。
鎮海軍墓的墓碑有銘文書寫者不多,僅27座,書寫方式各異,且銘文由尖物刻出,簡樸有力。由銘文可知這群官兵非同姓之家族兵,並且大多來自於湖南,墓群多為鎮海中軍前營之官兵。立碑時間多為光緒12年(1886)5月至9月,推測官兵疑似死於南臺灣酷暑下各種橫生的疾病。官兵袍澤相互照顧,為客死異鄉者草葬於營壘之側。墓碑石材多取自附近的板岩、砂岩。
墓碑軍籍多為鎮海中軍前營,亦有鎮海中軍右營者。前營之兵則有後哨、左哨之分,另有後哨第八隊之支隊名。由於墓葬區緊鄰鎮海中軍前營駐地營壘,故墓群可能屬於鎮海中軍前營之兵,但亦有可能屬章高元所領之部,故古蹟名為「鎮海軍墓」,以避專奪。文化部 iCulture-文化空間 甲仙鎮海軍墓 https://bit.ly/2WeaXBu
鯨吞與拼爭歲月——列強并吞青島爭奪山東回憶錄 - 陳昌本編著 - Google 圖書
章高元(1843~1913),字鼎臣。 為青島建置第一任總兵。 安徽合肥人。
章高元早年加入淮軍,隸屬劉銘傳部下,曾參加鎮壓太平軍和捻軍,積功至副將。 后被劉銘傳派為騎旅先鋒,轉戰魯皖。 安丘之役,以功擢總兵,賞"奇勇巴圖魯"勇號。
1874年,日本發兵侵略臺灣,從琅嶠(今恆春)登陸,企圖長期霸佔。 清廷下令佈置海防,章高元隨軍人台,事後撤回,駐守江陰。
1884年,法軍入侵臺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台。 此時法軍已佔領基隆,他基於愛國熱情,誓死請戰,隨即率所部"乘夜蹈人法兵壘,短兵肉搏,鋒利不可當,法兵多死"。 在滬尾之役中,章高元率部誓死拚戰,獲大捷。 戰後論功,升簡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年昌阿巴圖魯"勇號。 奉命開闢臺灣山區,"篳路藍縷,頗奏膚功"。 1887年,改授山東登州鎮總兵。 1892年秋率嵩武前營、嵩武中營、廣武前營和廣武中營四營軍隊駐防膠澳。 章高元駐防膠澳後,修築了膠澳鎮守衙門、兵營、炮臺、軍火庫、電報局和前海棧橋碼頭,修通了到膠州的大路,數年使青島口成為擁有70餘家店鋪的港口城鎮和海防要地。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章高元奉旨率軍八營赴援遼東,駐守蓋平,堵擊日軍。 章高元以愛國大義激勵將士,所部兵勇均能奮勇直前,雖敗績,其"軍紀風紀之佳,為各軍冠","部下不敢作違法事,雖一桃不值一文,然不私取也"。
甲午戰爭結束后,章高元再度回駐膠澳。 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名,派遠東艦隊侵佔膠州灣。 章高元深知力難抵禦,又迫於朝廷不許開戰之命,遂令所部暫行撤至附近的后四方村一帶,後又撤至滄口。 19日,章高元被德軍要挾前往德軍兵營談判,被德軍扣押。 被扣押后,爭論不屈,繼以怒罵,屢欲投海,均被德軍攔住。 12月3日,被放回軍營。 17日,章高元奉令完全撤離膠澳,退守煙台。 翌年2月被免職。
1900年任天津鎮總兵,隨之轉任重慶鎮總兵,后以病辭免,蟄居金陵。 他為官廉潔,急公好義。 時人稱:「所得官俸皆以豢養戰士,不可億計。 有餘則在所轄地方修治河管道路,因治軍四五十年,他人往往擁資百萬,而公竟一錢莫名。 廉潔寡慾,尤有古名將風。 "1913年於上海病逝
捐獻龍山寺石庭碑記
碑碣名稱
捐獻龍山寺石庭碑記
資料類型
碑碣拓片
碑碣類別
廟宇
碑碣說明
本件碑記係清光緒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臺灣總兵章高元勒立,誌其捐獻龍山寺石庭;文中「年昌阿」漏刻「阿」字而補刻其旁。碑文如下:「欽命提督軍門福建臺澎掛印縂鎭世襲雲騎尉年昌阿巴圖魯隨帶軍功加二級紀錄二次章,敬献石庭,四大有方。光緒乙酉年四月立」
材質
觀音山石
形式
原碑無題,額刻「龍山寺」三字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西曆
1885
淡水鎮中山路95巷22號 龍山寺
位置
三川殿右壁
來源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3mgx4Sy
青島:百年棧橋由膠澳首任總兵章高元修造,靈感居然來自夢中仙女
2018-11-07 由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發表于歷史
保衛台灣一戰後,章高元被朝廷賜勇號"年昌阿巴圖魯",由劉銘傳麾下副將,提升為登萊青三鎮總兵(登州、萊州和青州,約等於膠東半島全境),也是膠澳(青島)建制以來的首任總兵。
章高元首任總兵之後,立即被抽調派往遼東半島參加與日軍的作戰,在與有"軍神"之稱的日本少將乃木希典的蓋平之戰中慘敗。戰鬥之後,章高元沒有被追究責任,依然以總兵官的身份回防膠東三鎮,但是這一戰讓章高元所部消耗甚大,且遭到了上級的排斥。
1892年首次到達三鎮時,章高元就確定膠澳為三鎮指揮駐地設在膠澳,並在青島村選址修造了總兵衙門,設置了兵營。位置在"行街"的東南側(即天后宮一帶,當年的舊稱,青島人俗稱"上街里"就指此地),當地俗稱"老衙門"。(此地總兵衙門已經不存,1959年被拆除,後在原址修建人民大會堂,使用至今)。
據《膠澳志》記載,當時章高元手下有四個營的兵力移駐膠澳,並且在青島山和團島等處設置炮台和土牆壁壘,今天的魚山路、湖北路和火車站前的第五公園(今不存)就是當年的兵營駐紮地。
除了加強防禦工事,章高元在膠澳的南部海邊上修建軍事碼頭,向前海延伸,甚是壯觀。《膠澳志》記載,"用旅順船廠鐵材築南海棧橋,以便軍旅起卸,後經德人續修以迄於今。"這座碼頭就是如今青島標誌物——棧橋。
當年這座碼頭,是在章高元首次抵達膠澳時設計修造的,彼時的章高元意氣風發,全無後來與日軍作戰失敗的頹廢之氣。為了修造這座碼頭,章高元沒有少費心思,但是對設計稿總是覺得不甚滿意,卻又不知道如何修改完善。
為此,章高元多次乘船到海上轉悠,找尋靈感。有一次,海上突起風浪坐船不穩,章高元被掀起掉落水中,幸虧同行士卒通水性將他救起。這件事情讓章高元受了驚嚇,當晚做夢還在回憶此事,誰知夢境與現實不同,當他落水後,海中突然出現了十幾對仙女,兩人一組手拉著手擺成一隊,用深綠色的寬絲帶搭成一座長長的橋,一頭連接到岸邊,一頭就在章高元面前,一位仙童伸手將他從海中扶起來,通過絲綢做成的橋,把他安全送到岸上。
章高元一夢醒來,回憶夢境,突然發現是天賜靈機,趕緊召集畫師,口述夢中所見的仙女長橋,讓畫師把它畫了出來,章高元一看,正是最好的碼頭樣式,心中感謝神仙顯靈幫助自己。其實不過是日有所見、夢有所感罷了。
碼頭的主要作用是方便裝卸軍用物資和北洋海軍的軍艦艇支停泊,碼頭全長將近三百五十米,與海岸相連的堤壩全部採用青島當地的花崗岩,前端入海的橋身,使用的是旅順船廠的鋼鐵鍛造,上面鋪設厚木板。這些鋼材是李鴻章特批北洋所屬旅順船廠調撥的,1894年,李鴻章曾經膠澳視察軍務,對規模巨大的碼頭非常稱讚,稱之為"鐵碼頭",一是說碼頭材質,另一含義即堅牢不破。
1895年,當章高元結束了他的蓋平之戰,二度駐防膠澳時,原先的意氣風發已經雄心不在。
他在膠澳任上,完全失去了當年台灣、遼東對法、日侵略作戰時的英勇,把膠澳的三鎮總兵衙門當成了自己的"安樂窩"。他不僅對軍隊管理訓練鬆懈,而且沾染了吸食鴉片的惡習,身體狀況如江河日下,而且還參與麻將賭博。一味地吃喝玩樂,對身處前沿陣地的三鎮來說,實在不是什麼好事情。
章高元的心情不難理解,他年事已高,喪失了進取之心,只想著混日子了事。他在官場並非全無根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並不擔心,而且戰事方畢,心存僥倖不會再起戰端。山東巡撫李秉衡作為章高元的上司,又是山東地區的總轄,對章高元的做法深以為不妥,李秉衡曾經上密折參奏章高元的行為,包括說他"習氣太深,利心太重,在任年久,驕恣日形"、"更縱容其子,招權納賄"、"且復性耽曲櫱,日在醉鄉"等事。雖然章高元是李鴻章一系,李秉衡與北洋掣肘,除卻官場鬥爭和個人恩怨不提,即使章高元本人的做法,也確實令人難以接受。
其實,1894年,當李鴻章視察膠澳沿海布防的時候,計劃的防禦工事並沒有完全修造完畢,原計劃在青島山、坦島和團島各修造一座炮台的計劃,只有青島山和團島兩處完工,而且其他前海駐防點也都是士氣鬆懈、兵力不足。膠澳的防禦實在只能用"單薄"二字形容,力圖彌補尚顯不足,更何況章高元的放任自流。
後來的事態發展,果然如李秉衡之所料,戰事一起,膠澳的布防很快就垮掉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ekpv32z.html
清,臺灣鎮總兵,章高元,鼎丞(一字鼎臣),安徽合肥,光緒十一年秋以記名提督山東登萊總兵署。,光緒十三年七月因病交卸,內渡就醫--生平介紹PDF---------download
章高元(1843年—1912年)[1],字鼎臣,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清末淮軍將領[2][3]。
章高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vcnb2h
生平
章高元早年參加淮軍,為劉銘傳的部下,曾參與鎮壓太平軍、捻軍,累功升至副將。後來他被劉銘傳派任騎旅先鋒,轉戰於山東、安徽。在安丘之役,他因功擢升總兵,賞「奇勇巴圖魯」勇號。[3]
1874年,日軍侵略臺灣,自琅嶠(今恆春)登陸。章高元奉命隨軍入臺灣,事後撤回大陸,駐江陰。1884年,法軍入侵臺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衛臺灣。當時法軍已占至基隆,他誓死請戰,率部「乘夜蹈入法兵壘,短兵肉搏,鋒利不可當,法兵多死」。在西仔反淡水之役中,章高元率部取得大捷。戰後,他因功升簡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年昌阿巴圖魯」勇號。[3]1885年(光緒十一年),章高元為感謝淡水寺廟神靈的庇佑,敬獻淡水蘇府王爺廟「威靈赫濯」之匾額,以感謝神明的護佑。[4] 也在淡水龍山寺捐建四丈(十三公尺)見方中庭石材。[5]。同年也獻匾「佛化蓬萊」於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為了感謝蓬萊老祖在清法戰役中助戰有功。光緒乙酉台南首廟天壇「赫濯聲靈」。後奉旨接替張家賓擔任臺灣鎮總兵。[6]他奉上級命令開闢臺灣的山區,「篳路藍縷,頗奏膚功」。[3] 1888年,以臺灣鎮總兵之名率副將萬國本參與討伐苗栗泰雅族馬那邦山的馬那邦社,作戰勝利並獲得戰功。[7]
1887年,他轉任山東登州鎮總兵。1892年秋,他率嵩武軍兩營與廣武軍兩營共四營軍隊約2000人駐防膠澳。在膠澳駐防期間,他主持修建了膠澳鎮守衙門、兵營、軍火庫、炮台、前海棧橋碼頭、電報局,修築了通往膠州的大路,對青島建置之初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一定貢獻。[3]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他奉旨率八營軍隊增援遼東半島,駐蓋平,在蓋州河南岸迎擊來犯的日軍,使日軍遭到重大殺傷。卻仍失蓋平。[2]甲午戰爭結束後,他率軍返回膠澳。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藉口,派其遠東艦隊入侵膠州灣。章高元迫於朝廷禁止開戰的命令,又兼所轄武力不足,故率部撤到附近的後四方村,後來又撤到滄口。11月19日,章高元受德軍要挾赴德軍兵營進行談判,被德軍扣留。12月3日,他被放回。12月17日,他奉令率部全部撤離膠澳,退守煙臺。1898年2月,他遭到免職。[8][3]
1900年,他任天津鎮總兵,不久轉任重慶鎮總兵,後來他稱病辭免,寓居南京。[3][2]
1912年,他病逝於上海
章高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vcnb2h
章高元(道光23年至民國元年,1843至1912),字鼎臣,安徽合肥人,為清朝淮軍後起名將。章高元早年參加淮軍,為劉銘傳的部下,曾參與鎮壓太平軍、捻軍,累功升至副將。後又被劉銘傳派任騎旅先鋒,轉戰於山東、安徽,曾參與清法戰爭有功而擢升臺灣鎮總兵,賞「奇勇巴圖魯」勇號。光緒26年(1900),後任天津鎮總兵,不久轉任重慶鎮總兵,後來他稱病辭免,寓居南京,直到民國元年(1912),病逝於上海。
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法軍入侵臺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衛臺灣,以記名提督擔任臺灣鎮總兵。當時法軍已占至基隆,他誓死請戰,率部「乘夜蹈入法兵壘,短兵肉搏,鋒利不可當,法兵多死」。在雙方交戰的過程中,海上法軍以大礮、榴彈攻擊章高元軍隊,還將章高元帽簷及去大半,左耳因受礮震而永久失聰。其後法軍轉戰滬尾,章高元與提督孫開華一同抵禦法軍攻勢,在滬尾之役中,章高元率部取得勝利。戰後,有感於滬尾中崙蘇府王爺(今淡水蘇府王爺廟)戰時顯靈遣神兵助陣,懼退敵兵,因此敬獻「威靈赫濯」匾額。自己也因功或朝廷賞賜白玉翎管一枝、白玉扳指一只、白玉柄小刀一把、火鐮一把、大荷包一對、小荷包兩個,並交部從優議敘。之後升簡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奇勇阿巴圖魯」勇號。
《劉壯肅公奏議》中評論:「淮軍將名章高元者,位不及開華,而勇略與之齊。」、「滬尾之役,高元功最奇,袒身銳入,敵始退。唯嗜酒,戰畢乃痛飲為豪,醉臥不能起。孫開華獨以首功聞。高元既醒,上言,公已入告矣。」
章高元-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bit.ly/3NI5z4Y
-------------------------------------------------
章高元(1843-1913)(《清史稿·章高元傳》:“卒,年七十一。”但未記卒於何年。繆荃孫《重慶鎮總兵章公鼎臣別傳》述作者與章之交往,謂“公長荃孫一歲”。今考定繆生於1844年,則章當生於1843年)清末淮軍將領。字鼎臣,安徽合肥人。祖籍河北安州,早年加入淮軍,隸屬劉銘傳部下,曾參加鎮壓太平軍和捻軍,積功至副將,後轉戰魯皖,以功擢總兵,系青島建置第一任總兵
人物簡介
早年加入淮軍,參加鎮壓太平軍和捻軍活動,累至副將,擢總兵,後隨劉銘傳戍守台灣。
1884年,抗擊入侵台灣法軍,作戰英勇,榮立戰功,後調駐山東半島。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奉檄率嵩武軍增援遼東,在蓋州河南岸迎擊日軍,予敵以重大殺傷。甲午戰爭結束後,回駐青島。
1897年11月,德國軍艦駛抵膠州灣,德軍大舉登岸,發出通牒,要他撤離青島。他請求一戰,直隸總督王文韶和山東巡撫李秉衡不允,被迫撤離青島,氣憤之下,稱疾去職。
章高元
章高元
防守台灣,抗擊法軍
1884年,法軍入侵台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台,“平日認真操練,臨敵尤能奮不顧身”。此時法軍已佔領基隆,他基於愛國熱情,誓死請戰,隨即率所部“乘夜蹈入法兵壘,短兵肉搏,鋒利不可當,法兵多死”。在滬尾(今淡水)之役中,章高元率部誓死拼戰,獲大捷。戰後論功,升簡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年昌阿巴圖魯”勇號。奉命開闢台灣山區,“篳路藍縷,頗奏膚功”。
駐守膠澳,開埠青島
1887年,擢登萊青鎮總兵。1892年秋率嵩武前營、嵩武中營、廣武前營和廣武中營四營軍隊駐防膠澳。章高元駐防膠澳後,修築了膠澳鎮守衙門、兵營、炮台、軍火庫、電報局和前海棧橋碼頭,修通了到膠州的大路,數年使青島口成為擁有70餘家店鋪的港口城鎮和海防要地。
馳援遼東,抗擊日軍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章高元奉旨率嵩武軍八營赴援遼東、增援旅順。軍未發而旅顧已陷,“遂奉旨會同宋慶赴前敵,守牽馬嶺,屢與日軍戰,殺敵甚多,迭獲勝。”。
1895年1月10日,入侵遼東半島的日本第二軍,為了支援被圍困在海城的第一軍第三師團,派第一旅團長乃木希典少將由普蘭店北犯蓋平。時章高元率嵩武軍、廣武軍、福字軍八營與張光前所部親慶軍五營駐守蓋平。聞日軍來犯,章高元自率嵩武軍、廣武軍一部守南門外,抵抗正面進攻的敵人;令張光前及嵩武軍分統楊壽山、營官李仁黨守東門外鳳凰山。
十日午前五時半,日軍分左、中、右三路向蓋平進犯。由正面進攻的中路日軍,在蓋州河南岸遭到章高元嵩武軍的猛烈迎擊。章高元令所部“集中炮火,發大炮攻之,炮彈如雨”。“鏖戰甚猛,使不得進”。左路日軍在蓋平西南的龍王廟子也受到清軍的頑強抵抗,死傷“將校以下十餘名”。日軍左、中兩路進攻受挫,其右路乃集中力量進攻鳳凰山。
在激戰中,嵩武軍分統楊壽山、李仁黨不幸中炮陣亡,張光前畏懼,率軍退走。鳳凰山陣地遂被日軍奪佔。日軍右路隊攻佔鳳凰山後,立即越過蓋州河,由城牆缺口處攻入城內,“繞出章高元軍後,拊背夾攻”;由正面進攻的中路日軍在蓋州河南岸大道兩側,排列八門大飽,向隔岸南門外章高元嵩武軍陣地猛轟,章高元腹背受敵。
正在危急之際,由營口方面趕來支援的徐邦道拱衞軍三營趕到,並立即向日軍發起反擊。日軍驚懼,嗦巡不前,清軍乘勢開槍狙擊,日軍死傷累累。但此時攻入城內的右路日軍已登城向清軍開炮。清軍前後受敵,“各軍站立不住,同時敗退”,日軍終於攻陷了蓋平。
據日方自己承認:此役日軍“死者將校以下三十六名,傷者二百九十八名”,是日軍入侵中國以來死傷較多的一次戰役。
章高元在清軍中素以勇敢著稱每臨陣“率騎馬前往,以率士卒,視彈子如無物”,綽號“章迂子”。在保衞蓋平的戰鬥中,表現得十分頑強,“子彈告竭,則以鋒刃突擊”。章高元以愛國大義激勵將士,所部兵勇均能奮勇直前,雖敗績,其“軍紀風紀之佳,為各軍冠”,“部下不敢作違法事,雖一桃不值一文,然不私取也”。嵩武軍在他指揮下,戰鬥得十分出色,予敵以重大殺傷。
回駐膠澳,飲恨青島
甲午戰爭結束後,再度回駐膠澳。1897年11月,德國派遠東艦隊駛抵膠州灣,十一月十四日,德軍大舉登岸,以“演習”為名,佔領各制高點,用槍炮對準總兵衙門及各處炮壘,向章高元發出通牒,要他率兵撤離青島。
章立即拍電給直隸總督王文韶和山東巡撫李秉衡:“究竟如何辦理?望速示遵行”。二十三日,李秉衡回電説:奉電旨,“敵情雖橫,清廷決不動兵。”章高元深知力難抵禦,又迫於朝廷不許開戰之命,遂令所部暫行撤至附近的後四方村一帶,後又撤至滄口。
後章高元被德軍要挾前往德軍兵營談判,25日,遭德軍扣押。被扣押後,爭論不屈,繼以怒罵, 屢欲投海,均被德軍攔住。12月3日,被放回軍營。17日,奉令完全撤離膠澳,退守煙台。青島和膠州灣終於被德國所霸佔。高元“屢請一戰,卒未由達,振躍叱吒,無可發抒,兩耳由是失聰”,遂稱疾去職。翌年2月被免職。
轉任病逝編輯
1900年任天津鎮總兵,隨之轉任重慶鎮總兵,後以病辭免,蟄居金陵。1912年於上海病逝。 [1]
史料記載編輯
《清史稿.列傳二百四十六》
章高元,亦合肥人。初入淮軍,累至副將。銘傳檄為騎旅先鋒,轉戰魯、皖。安丘之役,以功擢總兵,賜號奇車巴圖魯。徵台灣,晉提督。法越事作,署澎湖鎮總兵,銘傳檄援滬尾。滬尾、基隆既復,論功,更勇號年昌阿,除登萊青鎮。中日失和,詔赴前敵,駐蓋平。日軍來攻,戰挫遂退。德軍艦襲膠澳,被幽,旋脱歸,稱疾罷。拳亂作,起署天津鎮,徙重慶,以病免。卒,年七十一
章高元(1843年-1912年),字鼎臣,安徽合肥人,為清朝淮軍後起名將。章高元早年參加淮軍,為劉銘傳的部下,曾參與鎮壓太平軍、捻軍,累功升至副將。後又被劉銘傳派任騎旅先鋒,轉戰山東、安徽,曾參與清法戰爭有功而擢升為臺灣鎮總兵,賞「奇勇巴圖魯」勇號。1900年,後任天津鎮總兵,不久轉任重慶鎮總兵,後來他稱病辭免,寓居南京,直到1912年,他病逝於上海。
章高元 - 淡水維基館 https://bit.ly/3NFBdjq
參戰紀錄
1874年(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日軍侵臺,章高元奉命隨軍入臺灣,事後撤回大陸,駐江陰。
1884年(光緒10年)清法戰爭,法軍入侵臺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衛臺灣,以記名提督擔任臺灣鎮總兵。當時法軍已佔至基隆,他誓死請戰,率部「乘夜蹈入法兵壘,短兵肉搏,鋒利不可當,法兵多死」。在雙方交戰的過程中,海上法軍以大礮、榴彈攻擊章高元軍隊,還將章高元帽簷擊去大半,左耳因受礮震而永久失聰。其後法軍轉戰滬尾,章高元與提督孫開華一同抵禦法軍攻勢,在滬尾之役中,章高元率部取得勝利。戰後,有感於滬尾中崙蘇府王爺(今淡水蘇府王爺廟)戰時顯靈遣神兵助陣,懼退敵兵,因此敬獻「威靈赫濯」匾額。自己也因功或朝廷賞賜白玉翎管一枝、白玉扳指一只、白玉柄小刀一把、火鐮一把、大荷包一對、小荷包兩個,並交部從優議敘。之後升簡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奇勇阿巴圖魯」勇號。
1885年(光緒11年)奉旨接替張家賓擔任臺灣鎮總兵,同年3月轉任山東登州鎮總兵。
1892年秋,他率嵩武軍兩營與廣武軍兩營共四營軍隊約2000人駐防膠澳。在膠澳駐防期間,他主持修建了膠澳鎮守衙門、兵營、軍火庫、炮臺、前海棧橋碼頭、電報局,修築了通往膠州的大路,對青島建置之初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他奉旨率八營軍隊增援遼東半島,駐蓋平,在蓋州河南岸迎擊來犯的日軍,使日軍遭到重大殺傷。甲午戰爭結束後,他率軍返回膠澳。
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藉口,派其遠東艦隊入侵膠州灣。章高元迫於朝廷禁止開戰的命令,又兼所轄武力不足,故率部撤到附近的後四方村,後來又撤到滄口。11月19日,章高元受德軍要挾赴德軍兵營進行談判,被德軍扣留。12月3日,他被放回。12月17日,他奉令率部全部撤離膠澳,退守煙臺。1898年2月,他遭到免職。
劉銘傳評價
《劉壯肅公奏議》中評論:「淮軍將名章高元者,位不及開華,而勇略與之齊。」、「滬尾之役,高元功最奇,袒身銳入,敵始退。唯嗜酒,戰畢乃痛飲為豪,醉臥不能起。孫開華獨以首功聞。高元既醒,上言,公已入告矣。」
章高元 - 淡水維基館 https://bit.ly/3NFBdjq
大內高手
巴圖魯(滿語:ᠪᠠᡨᡠ᠋ᡵᡠ,轉寫:baturu),意為「英雄」[2]、「勇士」[3],為滿洲傳統封號之一[4],後來成為清時期賞賜有戰功之人的封號[5]。因其用來表彰獲封之人的武功[6],故而又有「勇號」之稱[4]。
巴圖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RCnRpr
用法
巴圖魯源自蒙古語的「英雄」(蒙古語:ᠪᠠᠭᠠᠲᠣᠷ,西里爾字母:баатар,即「巴特爾」)一詞,在元、明時期有「拔都」、「拔都魯」、「把都兒」等不同漢語音譯[7]。到了明朝末期,巴圖魯成為女真人的稱號[4],此後又逐漸發展為清朝時期賞賜武將的封號。一般而言,巴圖魯勇號有兩種:第一種只作巴圖魯,不再加上別的修飾詞語,是為普通勇號;第二種在巴圖魯之上還添加其他字樣,是為專稱勇號[4]。
普通勇號僅見於清前和清初[注 1][4]。起初直接加於獲封之人的原名之下,後來則改加於本人原名之上[注 2][8]。專稱勇號可見於清朝各個時期[9]。開始僅上加滿語詞冠於巴圖魯之前,清中後期開始使用漢字,僅限兩字,通常稱作「某勇巴圖魯」[5]。所賜字號有時是可以更改的[10]。起初獲封者得此稱號後,便只稱勇號,不再稱本名[11],擅自呼以原名者會被治罪[12],而且為避免重複,專稱勇號不能同時存在兩個一樣的情況,不同時期則可[注 3][10]。到了清朝中後期則有所變化。至嘉慶初年,開始有人獲封同一滿語名稱但漢字音譯不同的勇號[注 4];到了同治年間則出現了獲封勇號一模一樣的例子[注 5]。雖然與入關前制度相悖,但因當時專稱勇號已經不再替代獲封者本人的原名,因而有所重複也已非要緊之事[13]。專稱巴圖魯的字號雖然有滿、漢文字之分,但所賜之人並不因文字之別而產生滿漢之限。有很多旗人將領獲漢字勇號[注 6]、漢人將領獲滿字勇號[注 7]的例子[14]。滿字、漢字勇號本來無所謂高低差別,但到了同治、光緒年間,武將獲戰功後常常會將漢字勇號換為滿字,於是便有了由漢字改為滿字勇號為「晉號」的說法[13]。
巴圖魯之稱在於表彰戰功,因此常有小官可得,大官卻不可得的情況[5]。文臣掌兵立有功勳之人也可獲賜巴圖魯勇號[5]。清兵入關前,因戰事頻繁,得此榮譽之人較多。然而在康熙至乾隆初年,雖然也有諸多大規模戰事,但當時之名將卻未有獲此殊榮者[13]。直至乾隆二十年(1755年),開始復授巴圖魯勇號,雖功勳卓著之人仍不易獲得。到了咸豐、同治年間,巴圖魯勇號的賞賜逐漸變得非常頻繁,比起之前的風氣已截然不同[15]。巴圖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RCnRpr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