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著作權註記及使用限制:湖口陳國全 走過瓦窯和磚窯的時代Client https://bit.ly/41uow0w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湖口陳國全 走過瓦窯和磚窯的時代
陳國全生於昭和12年,父親本是耕田人,去學做瓦手藝後,租地蓋瓦窯製瓦。一窯的製作期程約兩個月,一年最多做6窯,一窯可生產約6、7千片;但他接手時,已經是開始蓋樓房的民國六0年代,瓦的生意一落千丈。他改建磚窯生產紅磚,由於當時很多有都市計畫限建,所以出現搶建風潮,剛卸出來的磚塊經常還燙燙的就被搶著載走了。後來自動化的隧道窯出現,陳國全的人工窯成本過高,利潤不敷支出因此收攤,改做水泥窗框。從瓦片磚塊到水泥,他見證了臺灣建築發展史。 此影片為103年至105年期間,新竹縣執行文化部國民記憶庫-台灣故事島計畫,以新竹縣全區域為執行範圍,蒐錄地方耆老生命史訪談,耆老所經歷年代,橫跨日本時代到戰後,提供跨時代的豐富珍貴生命經驗,耆老也具有豐富的母語詞彙,透過影像記錄大量母語語料,為新竹縣文化留下重要第一手資料。同時台灣從農業時代轉到工商經濟,近四十年的生活型態變化劇烈,以影像紀錄中生代表人物,透過他們的口述故事,記錄其歷程和思考過程,建構多元的常民生命史觀。
撰寫者:古少騏Client https://bit.ly/41uow0w
湖南村 - Google 地圖 https://bit.ly/483mqHj
湖南村 - Google 地圖 https://bit.ly/4atgY23
https://bit.ly/41uow0w
快速隧道建築法
湖口八卦窯登錄「湖口波羅汶鍾家圓環窯」為本縣歷史建築
主旨:登錄「湖口波羅汶鍾家圓環窯」湖口八卦窯為本縣歷史建築。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8條、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5條暨114年3月18日「新竹縣第三屆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第5次會議現場勘查及審議會議」決議事項辦理。
公告事項:
一、登錄「湖口波羅汶鍾家圓環窯」為本縣歷史建築:
(一)名稱:湖口波羅汶鍾家圓環窯。
(二)種類:產業。
(三)位置或地址:新竹縣湖口鄉波羅段641、641-1、642-1地號。
(四)歷史建築及其所定著土地範圍之面積及地號:
1、歷史建築本體:窯體、煙囪、煙道,面積:約763.19平方公尺。
2、歷史建築所定著土地範圍:湖口鄉波羅段641(部分)、641-1、642-1、642(部分)地號等4筆地號,面積:約1,205.17平方公尺(實際保存面積需以保存範圍實測數據為準)。
(五)登錄理由及其法令依據:
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本建物民國50年初建時之形式為登窯,後因應市場需求於民國60年由客籍匠師工班改建為現存規模之圓環窯。建築形式和生產流程結合登窯和八卦窯之特點,具有因地制宜之地域型磚窯特色。窯體內部之磚拱構造,可見匠師工藝技術。
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空間型態屬登窯改建為圓環窯形式,保留登窯之側邊投煤和圓環窯之中央煙道和窯室輪替燒製之特點,見證在地磚窯業最為興盛的一段歷史。磚窯構築工法與製磚燃燒製程機制均有技術史之價值。
3、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2款基準。
二、本案文化資產利害關係人對於本案行政處分如有不服者,請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9條、訴願法第1、14、56及58條等規定,自知悉本行政處分達到或公告期滿之次日起30日內,繕具訴願書逕送本府(地址:30210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10號),並由本府轉送訴願管轄機關提起訴願
登錄「湖口波羅汶鍾家圓環窯」為本縣歷史建築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https://bit.ly/3GvXVd8
一度遭破壞! 湖口鍾家圓環窯登錄歷史建築
文史工作者認為湖口波羅汶的「鍾家圓環窯」,為新竹縣磚窯文化研究的重要入口,且與湖口地方產業、生活與文化相互編織,希望保存共創雙贏。(記者廖雪茹攝)
一度遭破壞! 湖口鍾家圓環窯登錄歷史建築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EONWPB
2025/04/29 22:12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一群文史工作者2年多來爭取將湖口鄉波羅汶磚窯廠納入文化資產保存,去年5月中卻驚傳窯體多處疑遭破壞,引發外界關注,縣府文化局緊急列定暫定古蹟保護,歷經文資評估與現場勘查,上月經文資審議會正式通過,同意將這座「鍾家圓環窯」登錄為歷史建築,近日即將公告。不過對此審議結果,反對文資保存的官姓所有權人表示,待收到正式公文,將與所有地主討論後循行政救濟管道提出訴願。
此案源於竹縣府原擬建置縣立生命紀念園區,波羅汶磚窯廠緊鄰預定地,而被地方人士「重新發現」,約有一甲子歷史,窯體獨特且完整,因此於2023年中向縣府文化局提出文資申請。
文化局表示,此案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受理後,去年9月完成文化資產初步評估,同年11月邀集專家學者專案小組現勘,今年1月12日召開說明會,3月18日召開審查會議,逾半數同意登錄歷史建築。以湖口波羅汶鍾家圓環窯為名稱,涵蓋窯體、煙囪、煙道,土地範圍4筆地號,面積約1205平方公尺。
出席審查會的賴姓民眾說,日本建築師渡邊義孝首訪窯廠時深感欣喜,還精心繪製古窯圖,第二度來訪得知古窯遭破壞,心情無比沈重。並提及去年有人高價購得該地,難道他們不知土地上有座古窯嗎?難道古窯是突然冒出來嗎?
林姓等民眾也發言,新湖地區過去是新竹縣磚瓦窯業最盛區域,今日卻幾無遺跡可尋。湖口鍾家磚窯是最後一座磚窯,由桃園楊梅鍾家租賃,反映桃竹客庄區域特性;1961年興建登窯,1971年因增產而改建為圓環窯,以海山煤礦為原料,1981年停產後閒置,可謂客庄製磚產業興的時代縮影。
此外,湖口鍾家磚窯有別於常見的霍夫曼窯(八卦窯),客語稱為圓環窯,除具有側邊投煙口與清煤口、上方散熱孔、楔型磚、四道擋火牆與固定窯室外,在未封頂的中央煙道,尚可見數個風鼎金屬構造與兩處地下煙道清理口,相當獨特。且窯廠工作者仍在,為新竹縣磚窯文化研究的重要入口,且與湖口地方產業、生活與文化相互編織,希望保存共創雙贏。
官姓地主等人表示,窯廠所在的11位土地都不同意納入文資,應尊重地主權益;地主們認為只是一般磚廠工廠,毫無特殊技術和藝術美學,且窯體破損已無價值,若保存將使用他們的土地,應取得地主同意。也有地主表達若政府價購該土發展觀光,願意配合。
文史工作者認為湖口波羅汶的「鍾家圓環窯」,為新竹縣磚窯文化研究的重要入口,且與湖口地方產業、生活與文化相互編織,希望保存共創雙贏。(記者廖雪茹攝)
一度遭破壞! 湖口鍾家圓環窯登錄歷史建築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EONW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