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康樂里槺榔驛站裏展示的古相片和公園內退休的104戰機。
(5) 新竹風情畫(老照片、老文物説故事) | 新竹市康樂里驛站裏展示的古相片和公園內退休的104戰機 | Facebook https://bit.ly/3GIXSaC
3 東大路三段430巷 - Google 地圖 https://bit.ly/3tjK7MD
23 東大路三段430巷 - Google 地圖 https://bit.ly/3NqGyLp
新竹拓殖軌道株式會社/台灣軌道株式會社新竹發著所
古輕便車是日據時代的大眾運輸工具,負責運送新竹市竹塹舊港與市區之間的客貨。這條輕便車道軌跡,從清朝開始就已是舊港與市區之間重要的經貿之路,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路徑的變遷帶動新竹市都市地貌的發展。
新竹市康樂里槺榔驛站-這條經貿道路徑大致包括:竹塹舊港、船頭溪州(舊港里)→鳧湖、牛埔(南寮里) →槺榔、烏瓦窯(康樂里)→苦苓腳(古賢里)樹林頭(跨士林、福林、境福與武陵四里)→鴨母寮(福林里)→番婆(境福里)→外媽祖(長和宮)等。
透過輕便車道的歷史文化路徑追溯之旅,連結市區與17公里海岸風景區,深化海岸觀光價值,將提供市民一個兼具文史與休憩放鬆的好去處。歡迎鄉親朋友一起來北區康樂里東大路三段430巷底之「槺榔驛」感受清朝時期興建之「竹塹輕便車道」新風采。 2022新竹槺榔親子景點@隱身於宮廟旁的懷舊輕便小火車-媽咪兒版|PopDaily 波波黛莉
古輕便車道 -新竹市北區區公所 https://bit.ly/41m21ec
古早輕便車上路 重現竹塹通商大道
新竹市府重現古早竹塹城槺榔驛站場景,吸引很多大小朋友排隊搭乘輕便車,也穿梭在歷史中,感受先人辛苦的場景。(記者洪美秀攝)
古早輕便車上路 重現竹塹通商大道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uZcTTn
2014/06/21 17:51 全台唯一,有戰鬥機和碉堡的彩繪古農庄:新竹市【康樂社區】(槺榔庄) @ 大少爺的雲淡風輕 :: 痞客邦 ::
〔記者洪美秀/竹市報導〕新竹市今天在康樂里舉辦愛護河川、珍惜水資源活動和竹塹輕便車道通車典禮,這個原本稱為「槺榔驛」的輕便道,是300年前竹塹城重要的通商鐵道,居民回復過去輕便車樣貌,用辦喜事心情通車,重現竹塹先人打拚的歷程。
市長許明財和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局局長呂學修和地方民代、官員一起搭乘古早的人力輕便車,與居民分享及感受先人的辛苦與開懇情景。
許明財說,古輕便車昔稱五分車,是日治時代的大眾運輸工具,負責運送竹塹舊港與市區之間的旅客貨運。
這條輕便車道軌跡,是先人蓽路藍縷踏出來的竹塹絲路,從竹塹舊港、船頭溪州(舊港里)→鳧湖、牛埔(南寮里) →槺榔、烏瓦窯(康樂里)→苦苓腳(古賢里)樹林頭(跨士林、福林、境福與武陵四里)→鴨母寮(福林里)→番婆(境福里)→外媽祖(長和宮)等,全長10幾公里,是竹塹地區最早的通商便道,具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槺榔驛-佑聖宮路線的線古輕便車軌道是其中的一段,500公尺的風光穿梭百年風華,追溯跨海而來的竹塹發展軌跡,串連北門商賈發祥地與17公里海岸風景區,已成為文史與休閒的好去處。
康樂里長林再興表示,完工的古輕便車道在康樂里東大路三段430巷底的「槺榔驛」,主體工程包括500公尺長的古輕便車軌道、60公尺長的綠色廊道、佑聖車站、燈塔創作與以鄉土文史為主題的彩繪壁畫。歡迎市民及外地遊客來康樂里,感受竹塹古早便車搭乘情形,也隨著輕便車穿梭歷史,認識竹塹文史與鄉間風情之美。 全台唯一,有戰鬥機和碉堡的彩繪古農庄:新竹市【康樂社區】(槺榔庄) @ 大少爺的雲淡風輕 :: 痞客邦 ::
古早輕便車上路 重現竹塹通商大道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uZcTTn
古輕便車道創立於日治時期大正二年(1913年)驛站的康樂里林再興里長,當年發現社區內有一條在清朝時就存在的「古輕便車道」。為了找回社區記憶,林里長透過申請計畫重新鋪設古車道,讓輕便車成為歷史與觀光兼具的親子景點。
里內還有一大特色就是飛機公園,因鄰近新竹空軍基地,公園內不但有遺留的碉堡,還停放著一架除役的 F-104G 星式戰鬥機,還有利用石雕展現的各式我國戰鬥機簡單介紹,例如 F-5E、M-2000、F-16、C-130等,也訴說了過往的歷史。期盼這些碉堡或防空洞設施能永遠埋入歷史,讓後代不再經歷戰爭的恐懼。(5) Facebook https://bit.ly/3tds0rJ
乘車地點
在新竹市公道五路五段195號 佑聖宮搭乘
聯絡電話:0955590136謝經理
發車時間:星期一到星期日
-早上九點開始整點發車
-中午12點到13點休息
-下午16:00 最後發車
費用:小火車10個人以上發車
一人乘車票價乘坐一大圈的小火車大人100元,
孩童和長者是50元
新竹親子景點》槺榔驛(古輕便車道)~搭糜鹿小火車,還有導覽.拍照亮點太有趣 @青青小熊*旅遊札記 https://bit.ly/3uQ3HQT
康朗段防空碉堡|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Twf5Ml
公告資料
類別古蹟 級別縣(市)定古蹟 種類其他設施
二次大戰末期(西元1943年),在臺日軍為迎擊美軍機空襲及防禦美軍登陸,於新竹機場西北端設置防空碉堡,同時責守衛機場安全。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13-02-07府授文資字第1020208020號
公告公文康朗段公告.pdf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3.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理由1.碉堡是軍事設施,為戰爭陰影對土地與生命財產的威脅作有力之見證,對闡述人類和平理念具有正面宣揚之積極意涵。
2.顯現日治時期軍事防衛空間結構,表現地域風貌,保存完整,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法令依據符合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至6項指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新竹市政府
現況地址縣市行政區地址
新竹市
北區
新竹市康朗段283地號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新竹市政府
聯絡單位:新竹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科
聯絡電話:03-5425079
聯絡地址:300新竹市北區中央路109號
地籍資料245fb534-7fc0-42c6-9832-3587f76deb72.JPG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地籍所有權屬使用分區分區類型
新竹市 - 北區 - 康朗段 - 283公有都市區住宅區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新竹市康朗段283地號,計1筆地號新竹市康朗段283地號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
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公有
新竹縣政府
建築所有人公有
國防部
管理人/使用人身分
姓名/名稱
管理人
新竹縣政府
使用人
新竹市北區康樂里
外觀特徵碉堡外型為吊鐘形鋼筋混凝土構造之結構體,底座內直徑約5公尺、外直徑約6.8公尺、厚壁約0.9公尺,高約12公尺,分四層各層設有機槍口,地下一 層、地上三層,地下室古井一口、物資儲存槽一處,碉堡內有小隧道四條,隧道初建時80公尺,現剰30公尺左右,據稱可通往新竹機場及各碉堡,碉堡入口處民宅破損閒置,進入碉堡需穿越直徑約1.15公尺、長約10公尺之隧道,入口處設有鐵門。
室內特徵碉堡頂層無頂蓋,設有砲台基座,內分四層各層設有機槍口,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地下室古井一口、物資儲存槽一處,碉堡內有小隧道四條,據稱可通往新竹機場及各碉堡,碉堡入口處民宅破損閒置,入口處設有鐵門,主體保存良好,附屬鐵件鏽蝕。
使用情形軍方閒置,已無軍事機能,由康樂里林里長管理維護,保存良好。
現 狀283地號上碉堡內有小隧道四條,據稱可通往新竹機場及各碉堡,碉堡入口處民宅破損閒置,入口處設有鐵門。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附屬鐵件鏽蝕須修復,並加裝必要性安全設施。
康朗段防空碉堡|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Twf5Ml
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高雄僅存完整二戰日軍子彈型防空塔探秘 @ 秘境探索研究社 :: 痞客邦 :: https://bit.ly/44z7Chs
納粹德國超大型防空塔(英文:Flak Tower,德文:Flaktürme)結構巨大且複雜,而二戰日軍的子彈型防空塔則被歸類為馬特洛塔(Martello Tower),其特色為小巧而獨立,能兼顧各種作戰功能且可自給自足(編按:馬特洛為地中海科西嘉島上的一處地名。西元1794年,兩艘英國海軍戰艦在此遭遇一座不起眼的岸防小塔竟久攻不下,後來成為各類小型防空塔的代名詞)。對於這座落單路邊的珍貴二戰軍事遺跡,我自然是充滿好奇那子彈型碉堡內部構造到底是如何?首先,在一份日本二戰歷史文獻檔案《台湾島築城計画の大要》附錄中,找到了有關此類防空塔的介紹。
《台湾島築城計画の大要》介紹防空塔 高射砲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台湾島築城計画の大要》介紹防空塔】 Martello tower - Wikipedia
由《台湾島築城計画の大要》構造圖可知地下層為材資彈藥庫,地上第1層架設平射大砲,第2層駐守機關槍,而最上層設計了對空開口以裝備防空機砲則讓我意外,因為我原本以為子彈頭圓圓頂部是封閉的。再者,進入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內部進行實地探勘,一探二戰日軍防空塔的神祕面紗。
鹽埕高射機槍砲塔:地上第1層 Martello tower - Wikipedia
地上第1層防禦射口
【地上第1層防禦射口】 高射砲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來到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見周圍無禁止進入標示,從防禦射口可直接鑽入,由射口結構可得此類碉堡鋼筋水泥牆厚達80公分之描述符合。進入「地上第1層」內部,3個防禦射口以平均方位角度布置,射口上標示戰略目標日文漢字,而牆面頂端還有360圓周刻度記號,這些應該都是為了確認射擊方位而設,射口下方另有架設槍砲基座遺跡。審視內部環境髒亂但建築保存狀況良好,空間甚廣但高度卻不足180公分故無法完全站立,不過應無礙架設平射大砲。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高雄僅存完整二戰日軍子彈型防空塔探秘 @ 秘境探索研究社 :: 痞客邦 :: https://bit.ly/44z7Chs
----------------------------------
佳冬碉堡(馬特洛塔)+「碉堡王」前進觀測塔、春日「戰鬥司令部」陸軍第50師團軍事遺跡 見證屏東原鄉客庄二戰史+屏東的日本陸軍第50師團(蓬部隊)同盟國美軍若攻打臺灣,最有可能從枋寮佳冬林邊登陸/碉堡留存數量以佳冬、新埤等客庄最多,最高的一座碉堡坐落在佳冬石光見,有三層樓高/觀測海面可能從枋寮佳冬林邊登陸臺灣的美英等同盟國敵船,配有全臺唯一的測距儀及兼無線電站功用,由於是觀測之用,高度比一般用機關槍炮戰鬥的碉堡(馬特洛塔)還高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tqPARE
新竹市區景點〡槺榔驛〡來去搭麋鹿小火車, 小孩五十元遊槺榔, 火車迷必踩親子點, Q萌12生肖伴遊 @小菲親子玩樂生活
本證件為普查員彭瑞麟的祖父彭雲清所留下的遺物,是在民國83年祖父去世時,清理他的衣櫃時發現。 本文件為普查員之祖父彭雲清先生,於昭和17年(1942)10月5日受雇於「台灣軌道株式會社」(即新竹汽車客運公司之前身)擔任「運轉手」(駕駛員),該公司所核發之派職令。除了本張派令,還有一張月俸金(月薪)敘薪通知,上面記載: 「運轉者 彭雲清…自今月俸金四拾五圓?給?」。另外,還有一張臨時手當金(臨時津貼)通知,記載:「運轉者 彭雲清殿…自今臨時手當金九圓?給?」。爾後約每半年調薪一
簡單敘述資料來源: 地方耆老口述:何智展(曾任新竹客運公司北埔站站長)/日昭和6年(1931)生。 文獻期刊:新竹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創立60周年特刊
日昭和17年彭雲清台灣軌道株式會社新竹營業所派令-客家雲 Hakka Cloud https://bit.ly/48eFFh4
臺灣軌道株式會社新竹發着所
本圖出自《新竹市大觀》,第五四頁。
《新竹市大觀》,著者小山權太郎。出版於昭和五年六月二十日(西元1930年6月20日)。出版社(發行所)為臺南新報臺北印刷所圖書部。總頁數69頁。
昭和五年(西元1930年)一月,原為新竹州下新竹郡之新竹街,從新竹郡分出來,升格為新竹市,這本《新竹市大觀》即是為了慶賀並記錄新竹市之升格而出版。書中主要內容為新竹市重要公共建築與民間建築等共98處之照片,還有專篇文字介紹新竹市概況,最後針對幾所新竹名勝古蹟撰寫解說文章。
新竹市地方寶藏資料庫|臺灣軌道株式會社新竹發著所 https://bit.ly/3v0rVrW
〔歷史上的今天—臺灣首條糖業鐵路運轉〕
115年前的這一天,橋仔頭製糖工場舉行專用鐵道的運轉式,是臺灣30英吋軌距專用私設鐵道的嚆矢,更被視為島內糖業鐵路的起源,帶來歷史上重大的產業革命。
時間回溯至1900年,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籌設之際,10月鈴木藤三郎與山本悌二郎來臺選定製糖工場的建設地,因運輸便利與水源充足的考量,以及既有蔗作地帶的中心區位,定案於阿公店南側的橋仔頭設置工場。設施陸續建成後,1901年11月製糖器械試運轉,隔年1月開始第一回的製糖作業,為臺灣新式製糖產業的嚆矢。
身為首座新式製糖工場,橋頭糖廠在創設初期有許多試驗,其中原料運輸是非常重大的一環。臺灣製糖株式會社著手進行工場建設之際,為了運輸需求,1901年1月向官方提出橋仔頭停車場設置的申請,由會社負擔部分用地與工事費。同年3月製糖會社又申請鋪設自停車場延伸入工場內的裝卸用鐵道,5月12日開通,是臺灣最早使用1067公釐軌距的製糖工場,不僅處理原料與製品的運輸,更在工場建設期間方便製糖機械送至,提升不少施工效率。
1905年6月11日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常務取締役(常務董事)山本悌二郎,偕同技師日比孝一、草鹿砥祐吉、鈴木源吉等,前往布哇(夏威夷)進行糖業考察,同年7月25日歸返後,為改善製糖工場搬運設備,決定引入軌距30英吋(762公釐)的專用鐵道,起初應是於廠區內及周遭鋪設數哩軌道,並打造牛隻牽引用的甘蔗貨車。
由於水牛牽引軌道的效果不錯,而考慮蒸氣機關車(五分車)牽引的鐵道設置,處理較遠距離的原料搬運,以提升效率。1907年2月獲得總督府設置許可,採用25磅的軌條,著手建設廠區內的鐵道系統,9月15日舉行專用鐵道的運轉式,是臺灣糖業專用鐵路的起源,為製糖⼯業發展帶來重⼤的運輸變⾰。
1907年11月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加以建設由製糖工場直接通往原料採收區的路線,隔年八條線路(太爺線、石案潭線、港口崙線、赤崁線、滾水線、頂螺底線、仁武線、鳳山厝線)、三臺機關車、五十臺貨車竣工後開始運轉,直至終戰前,路線共擴充至十一條。這些機關車鐵道沿線皆架設有電話系統,以便突發狀況與廠內進行聯繫。
戰後橋仔頭製糖所接收成為橋仔頭糖廠,廠區內鐵道及軌道仍保留終戰前的樣態,依功能大致可以分為幾個不同屬性區域。從產區採收的甘蔗,經由廠區西側南北端的公司線(762公釐)進入原料秤量場,再到南側鐵道線路的等候區,魚貫運送往壓榨室,等候區有大量雨豆樹種植,用來避免陽光長時間照射導致原料變質。原料秤量場東側則有鐵道課辦公室座落,此區公司線分布密集,尚有機關庫、檢車庫、內燃機修理工場、油料倉庫、道班房等設施,是鐵道運輸及修繕的行政中樞。
官線(1067公釐)在廠區內曾有兩條主要側線,是結合1067公釐與762公釐鐵道的「三線」形式,連接橋頭車站與糖廠內的砂糖倉庫、酒精裝桶室、糖蜜槽、酵母倉庫,用以輸送包含砂糖、酒精、糖蜜、酵母等產品,而運入廠內的則有機械、容器、煤炭等物料。另外,場內還有密佈的臺車線,機動性較高,可運送包裝好的砂糖、蔗渣至倉庫,或是做為搬運廠內相關器材設備之用。
1953年橋仔頭糖廠更名為橋頭糖廠,陸續經歷製糖工場合併、砂糖倉庫擴建,廠內鐵道與軌道也有數次調整。1999年糖廠進行最後一次生產後,鐵路停止運輸甘蔗原料,2000年與2001年分別為慶祝橋頭糖廠、聖觀音奠基百年,皆在活動期間提供民眾搭乘小火車。2003年橋頭糖廠正式開辦觀光小火車,路線利用原有仁武線,由橋頭糖廠南側連接至昔日青埔農場所建置的花卉園區。
2006年橋頭糖廠內成立了臺灣糖業博物館,可惜有著臺灣首條糖鐵歷史的廠區,多數相關設施並沒有受到高度重視,不僅西北側大面積的鐵道群因為開闢停車場而挖除,其餘鐵道有些不是缺乏維護,就是遭到瀝青混凝土覆蓋,甚至檢車庫被大幅改為辦公空間。儘管如此,橋頭糖廠內仍舊有不少珍貴的糖鐵設施遺留,有些更是其他糖廠所罕見的,包含特殊梯形平面的機關庫,以及可以停放鐵道維修工具車的道班房。
橋頭糖廠可說是臺灣糖業鐵道演進最豐富的研究場域,縱使擁有市定古蹟與文化景觀的身份,卻因為1994年發布的高雄新市鎮特定區計畫遲遲未檢討變更,目前仍有計畫道路切穿廠區,將破壞掉不少鐵道設施。尤其是近期因應橋頭科學園區開發,預計穿過糖廠宿舍區與興糖國小間的1-1號道路,不僅嚴重影響文化資產環境完整性,這條60公尺寬的大道更可能阻斷現有的小火車運行。
有時候看似帶動經濟的建設,實際上可能正破壞著文化的根基,在如火如荼的開發下,是否應該緩一點,好好思考臺灣第一新式製糖工廠、臺灣第一糖業鐵道如此重大場域的未來規劃?目前廠內的臺灣糖業博物館的內涵多為靜態展示,凍結式保存的現況是否可以突破?擴大鐵道動態展示與體驗,會不會是其中一個好的發展方向呢?
總而言之,要如何擦亮橋頭糖廠「臺灣第一」的招牌,使其成為高雄在後工業城市的文化發展基石,除了考驗著官方部門的智慧,尚需社會大眾的重視與發聲。在歷史上的今天我們回顧與反思之餘,不妨找個時間搭乘觀光小火車,同時仔細探尋廠內遺留的鐵道設施,相信實際走過會更能體會這些瑰寶的重要性。
◖ 閱讀全文 ◗
[史話]歷史上的今天—臺灣首條糖業鐵路運轉
https://pse.is/4g73fc
(圖為1907年橋仔頭工場專用鐵道機關車試運轉情形,林志明提供)
(5) Facebook https://bit.ly/4aghrEN
輕便車路的打造輕便車:遺忘的路線、記憶的場站 – 人社東華 https://bit.ly/3I01XsC
楊梅軌道主要有兩組路線,一是由楊梅火車站發展的系統,另一則是伯公岡車站延伸出的車路。楊梅至新屋線是該會社最早完成的路段,竣工於大正元年,楊梅和新屋分別是路線兩端的「臺車發著所」;16年後,由新屋往西延伸至崁頭厝的軌道工程始完工。自此,該路線併稱楊梅-崁頭厝線軌道。楊梅-崁頭厝線輕便車路有兩條支線,老飯店線和石磊子線。昭和2年(1927)完成的支線,由老飯店處分歧,先向西北、後向西北西鋪設以達新屋庄大坡地區,故稱「老飯店支線」,沿途配置可上下車的「臺車乘降所」。「石磊子線」則是由新屋經石磊子向觀音方向修築,輕便車路線長約5公里,可惜未能繼續連通至觀音市街。(表1)若比照前人對西非沿海一帶交通發展的理論,縱貫線鐵路車站可視為「分散的港口」,輕便車路則類似「侵入路線」,逐漸向廣大地區擴張。老飯店線和石磊子線的軌道,便是後期發展出的支線。伯公岡線建成後,新屋和楊梅兩市街則產生相互連結。未來由原軌道蛻變而發展的楊梅崁頭厝間自動車路線,或可視為高度優越幹線。
表1 楊梅軌道經營路線
乘合自動車競逐
一般而言,輕便車事業經營若干年後,雖軌道有陷沒,枕木有朽敗,如經常修理,應可維持一定營收。但真正使軌道運輸沒落的原因,其實是自動車交通方式的興起。「乘合自動車」指客運汽車,其在臺灣的營運,大概開始於大正9年(1920)前後。自動車會社出現後,軌道運輸快速退出地方交通的角色。日本統治時代結束前的昭和19年(1944),全新竹州(桃園、新竹和苗栗三縣市)僅剩12條軌道尚在經營,楊梅、新屋境內全無殘存任何軌道。然而,楊梅軌道會社仍未放棄軌道事業,於昭和10年(1935)再興築伯公岡線。早期伯公岡地區的聯外交通僅能透過縱貫鐵道伯公岡驛,距離最近的臺車乘降所位於上陰影窩,約有五六公里之遙。直到伯公岡-新屋間臺車道(伯公岡線)完成,農民和民眾始有另一條軌道路線的選擇。已是強弩之末的軌道運輸,終於宣告昭和13年(1938)是楊梅軌道會社經營的最後一年。
3.中壢郡地區乘合自動車交通可能道路
圖3 中壢郡地區乘合自動車交通可能道路
資料來源:新竹州管內地圖,新竹:新竹州警察文庫,昭和11年。
楊梅-崁頭厝間乘合自動車事業營運的長足進步,與道路的興築密切相關。新竹州內務部土木課陸續撥出經費,改善指定道路或市街庄道路的狀況,顯然是因應日益增加的汽車行駛需求。根據多年份《新竹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記載內容的整理(圖3),我們發現楊梅崁頭厝道的不斷進步。首先,大正元年(1912)土木課開始進行此段道路工事。昭和5年(1930),楊梅崁頭厝道道路砂利敷工事進行中。昭和8年(1933),此道路東半段的楊梅老飯店間道路進行改修工事。昭和10年(1935),新竹州內務部土木課接著改修老飯店新屋間道路。昭和11年(1936),作為乘合自動車交通可能道路,楊梅崁頭厝道更進一步進行マカダム舗装(即砕石舗装)。昭和初年,隨著道路品質的提升,重要市鎮間的連結已改以自動車為主,並以縱貫鐵路車站為起始點。例如,昭和9年(1934)時,中壢郡轄境內營業用的自動車會社共有四間,分別為東榮自動車會社(中壢-觀音)、臺灣軌道株式會社(中壢-龍潭間)、新屋自動車公司(楊梅-崁頭厝)和合源自動車公司(平鎮-關西)。其中,原由新屋自動車公司經營的楊梅-崁頭厝間乘合自動車,於昭和17年(1942)後轉由桃園軌道バス公司運作。
單從運輸成本來看(圖4與圖5),乘合自動車的運費(賃金)較軌道低廉而享有更大的優勢。較短程的楊梅-老飯店區間,軌道運費需17錢,乘合自動車僅需15錢;較長程的楊梅-新屋間運輸,則分別花費42錢和30錢。若再考慮通貨膨脹,新式交通型態的乘合自動車更勝於軌道運輸。
輕便車:遺忘的路線、記憶的場站 – 人社東華 https://bit.ly/3I01XsC
新竹市區景點〡槺榔驛〡來去搭麋鹿小火車, 小孩五十元遊槺榔, 火車迷必踩親子點, Q萌12生肖伴遊 @小菲親子玩樂生活
[新竹北區]槺榔驛(古輕便車道)。麋鹿小火車。導航定位很重要。親子景點
新竹親子景點【槺榔驛古輕便車】搭小火車遊覽田園風光,F104飛機公園,彩繪村落康樂社區 - Yuki's Life
新竹市區景點〡槺榔驛〡來去搭麋鹿小火車, 小孩五十元遊槺榔, 火車迷必踩親子點, Q萌12生肖伴遊 @小菲親子玩樂生活
市定古蹟康樂段防空碉堡 - Google 地圖 https://bit.ly/3TD553B
新竹市 - Google 地圖 https://bit.ly/47iE48N
【新竹。槺榔驛站】被遺忘的戰後區 @ 大島台灣 :: 痞客邦 ::
全台唯一,有戰鬥機和碉堡的彩繪古農庄:新竹市【康樂社區】(槺榔庄) @ 大少爺的雲淡風輕 :: 痞客邦 ::
島內散步。新竹[小塹有約]南寮漁港 槺榔小旅行.親子遊來放電,聽槺榔里長伯說故事 - LUCAS阿嬤愛旅行
兒八公園碉堡|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兒八公園碉堡|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市定古蹟「康朗段防空碉堡」、「康樂段防空碉堡」及歷史建築「兒八公園碉堡」調查研究 https://bit.ly/41DAbtS
市定古蹟「康朗段防空碉堡」、「康樂段防空碉堡」及歷史建築「兒八公園碉堡」調查研究 https://bit.ly/41DAbtS
槺榔驛古輕便台車 - Google 我的地圖 (416) 新竹市.槺榔驛古台車道、499防砲連部村、二戰防空碉堡、槺榔庄三百年古井 (新竹市) - YouTub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