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新竹飛行場! Battle of Formosa: Shinchiku Airdrome – TaiwanAirBlog
5條跑道-新竹飛行場
新竹機場與第六燃料廠
1945-1976新竹機場的變化
美國陸軍航空隊在1943年11月25日首度轟炸新竹飛行場前一天拍攝的偵察照片-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在1944年10月12日對台灣的重要目標發動全面作戰的第一天,就曾攻擊新竹飛行場
新竹空軍基地原先為日本海軍航空隊,自1943年起,中、美空軍研擬襲擊台灣之作戰計畫,其中備選轟炸地包含高雄港、台南空軍基地、新竹軍基地。考量到高雄鄰近警備府,台南發展糖業、工業,作為重要的南進政策質的,因此駐守的軍事武力新銳,相比之下新竹成為較容易侵略的目標,前後新竹共受到八次轟炸,其中1944年10月12日轟炸範圍包含新竹機場及新竹六燃,新竹市擁有47個眷村,是全台眷村密度最高的城市,其分佈位置落在空軍基地與赤土崎光復路一帶,剛好位在前站及後站的兩區塊眷村,在戰後扮演擴張城市的角色。
Target_Chart_No.011A.jpg (2484×2798)
Target_Chart_No.011A.jpg (2484×2798)
Target_Chart_No.011A.jpg (2484×2798)
臺灣文史資源(空間圖資)海外徵集與國際合作 » Blog Archive » 徵集1944~1945年美軍十四航空隊臺灣區目標圖一批
新竹天然資源油井是新竹機場與六燃成立的遠因,而開採出天然瓦斯又是新竹科學園區的原因
日治時期臺灣油田地圖
日治時期臺灣油田地圖
新竹空襲紀念日/1943年11月25日/「中國人剝削臺灣更甚於日本人」/國民黨黨產為例根據監察院調查,國民黨「指揮」將日產撥給國民黨使用,再進一步將土地也「撥用」給國民黨, @ 姜朝鳳宗族
第20轟炸司令部的B-29在1945年1月14日執行完編號28號的嘉義飛行場轟炸任務後,再於17日執行編號29號的轟炸新竹飛行場任務。當天共有90架(另一說是92架)B-29從中華民國成都附近的機場起飛,由於天氣良好,其中79架(另一說是78架)順利以目視的方式在新竹上空投下炸彈。以下照片是營舍與棚廠區被炸的情形
關於B-29轟炸新竹飛行場,過去有兩種不同的記載。鍾堅著《台灣航空決戰》(1996)指出,B-29在1月15日轟炸新竹,「將貯存於成都的炸彈全部擲下」,兩天後的17日,B-29再襲新竹。事實上,從成都出發的B-29轟炸任務所需的油料與彈藥,都是經由所謂的「駝峰空運」從印度運到成都,如果B-29真的在15日把貯存於成都的炸彈全部用完,就不可能在17日又出任務。除此之外,劉鳳翰的《日軍在臺灣》(1997)記載1月10日及17日各有79架和77架B-29轟炸新竹機場。但是根據台灣總督府統計製作的《臺灣空襲狀況集計》,1月10日這一天台灣全島完全沒有任何空襲。
這兩本書的出版時間都比較早,所以在資訊不如今日普及的情況下,難免會有錯誤,其實B-29轟炸新竹機場的任務就只有1月17日的這一次而已。而且這次任務不僅是B-29最後一次轟炸台灣,也是B-29最後一次從中華民國成都週邊機場起飛執行的轟炸任務。以下是新竹飛行場被炸後滿目瘡痍的景象: 本月歷史事件: 1945/01/17 B-29最後一次轟炸台灣This Month in History: 1945/01/17 Last B-29 Bombing of Formosa – TaiwanAirBlog
本月歷史事件: 1945/01/17 B-29最後一次轟炸台灣This Month in History: 1945/01/17 Last B-29 Bombing of Formosa – TaiwanAirBlog https://bit.ly/43wYEAH
------------------------
美國陸軍航空隊在1943年11月25日首度轟炸新竹飛行場前一天拍攝的偵察照片-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在1944年10月12日對台灣的重要目標發動全面作戰的第一天,就曾攻擊新竹飛行場
攻擊後龍!USN Hit Koryu (Houlong) – TaiwanAirBlog
新竹空襲是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治台灣新竹空軍基地首次遭受的盟軍空襲攻擊,發生於1943年11月25日,2013年11月24日中華民國空軍在新竹空軍基地舉辦了「華美混合團空襲日駐新竹基地70周年紀念活動」紀念這件事。
新竹空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4vMOb6
中日戰爭爆發之後,蘇聯航空志願隊和中華民國空軍第一大隊曾於1938年2月23日轟炸過臺北州松山庄飛行場,這也是當時日治臺灣第一次遭到空襲,其後直至日本襲擊珍珠港前,臺灣島上制空權並無再受挑戰。
1943年3月,駐華美軍特遣隊擴編為第十四航空隊,在特遣隊時代以戰鬥機中隊為核心,轟炸機等戰術攻擊機種僅有一個中隊,擴編後增加數支大隊,戰術攻擊武力規模較有餘裕;因此除了中國大陸境內的制空與對地打擊外,其打擊圈開始外擴至東南沿海一帶偵查與遊獵。
1943年5月,英美首腦在華盛頓舉行三叉戟會議,會議討論主題包括了太平洋戰爭的後續大方向,英美首腦同意對日本的海線交通樞紐點臺灣島發動戰略攻擊是有實際意義的作為,這個構想後續交由第十四航空隊指揮官陳納德設計作戰計畫。對臺灣發動攻擊的最初計畫定案在1943年夏,在1943年秋季第十四航空軍預定獲得美國配發最新型的長距離制空戰機P-51B[1][1],因此轟炸機有足夠的掩護壓制遠程目標。
臺灣島雖然是日本南向的重要前進基地,但在1943年大部分空戰單位都派赴前線,後方實際防禦力相對空虛;除了海防要塞備有防空火炮,在1937年中日開戰後,日本才將1個戰鬥機中隊、2個高射炮營調動到臺灣強化空防,後來因日本在中國沿海一帶戰事屢戰皆捷,兵力深入中國內陸後,臺灣的空防戰力已並非優先事務,在太平洋戰爭開戰後,日軍將空戰主力調往東南亞與同盟國軍對戰,臺灣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訓練與中轉基地。至1943年時,日本陸軍在臺灣可戰備的航空單位僅駐紮飛行第54戰隊的一個中隊[2],該部隊在1943年9月因為前線戰力孔急將戰鬥機中隊調到印尼巨港[3],亦即當時日本在臺防衛主力主要是海軍航空隊負責,且大多數是訓練單位,極少戰鬥單位。
十四航空隊選定的海軍據點目標有三個:高雄港、台南飛行基地和新竹飛行基地。高雄港雖然為轉運重要據點,但除了有壽山要塞掩護、同時也是高雄警備府所在地,對空防禦較為周延;台南飛行基地附近有糖廠等軍需相關單位,但該機場為日本海軍航空隊在臺灣的主要據點,空中戰力較為充足,不易得手;最終十四航空隊選擇以防禦極為稀疏、且駐紮機種主要是對地攻擊機的新竹海軍航空隊所在地新竹飛行基地作為主要目標,攻擊第二順位則是高雄港。當時新竹基地主要任務是訓練日本訓練陸基攻擊機,配備了105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4],基地沒有常駐戰鬥機部隊、旁邊即為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且唯一的戒備來源是依靠大屯山上設置的超短波警戒雷達乙型,這款對空雷達沒有低空搜索能力[3],只要機隊掠海低空突襲就能得手。
作戰概要
1943年8月,位於中國江西省的遂川機場(砂子嶺機場)完工,國軍開始祕密地將駝峰航線得來的燃料及彈藥運入這座新開闢的前線機場,十四航空隊則對臺灣進行多次偵察任務[5],1943年11月開始偵得盟軍偵察機接連對新竹基地頻繁偵查[3]。
此次距離任務,主要由第十四航空隊第23戰鬥大隊大隊長大衛·李·希爾上校擔任領隊,規劃攻擊主力為第11轟炸機中隊的8架B-25轟炸機、中美空軍混合團的6架B-25轟炸機,制空護航與掩護則由第23戰鬥機大隊派遣8架P-38G戰鬥機、8架P-51A戰鬥機負責。
11月3日,經由空照圖判讀,新竹飛行基地停放88架九六陸攻,決定發動作戰,但天候因素阻礙了行動;在11月24日偵照任務確定基地仍有81架九六陸攻,遂決定於第2天發動空襲,當天晚上十四航空隊的16架戰鬥機與14架轟炸機進駐遂川機場。11月25日上午9點30分,任務機陸續起飛,10點5分完成編隊朝目標飛行[1],僅有1架P-51A起飛後因機械故障取消任務,最終計有14架轟炸機、15架戰鬥機參戰,轟炸機上還隨行了時代雜誌的特派記者白修德。任務部隊以超低空飛行渡海[5],11月25日下午抵達臺灣新竹發起攻擊,由於雷達沒有偵查到來襲機群,因此新竹基地是在毫無警覺、未發警報的狀況下遭到突擊[3],也是本次空襲受創甚重的主因。
首波攻擊由P-38G領軍,隨後攻擊機群以300公尺高度進行低空掃蕩[5],B-25投擲大量60公斤反機場炸彈將整齊停放在機場中的陸上攻擊機狂轟濫炸,護衛的P-51A則實施游獵與對地掃射;新竹海軍航空隊持有的戰鬥機與教官雖然試著緊急升空驅離敵機[4],但是在沒有速度也沒有高度的情況下隨即遭到擊落[1],擊落日軍戰機的飛行員分別有大衛·希爾(擊落1架一式戰·隼二型)、約翰·斯圖爾特(擊落1架九七式戰鬥機)、羅伯特·科爾伯特(擊落1架九七式戰鬥機)。當時正在訓練中的九六陸攻也難逃遭擊落的命運,當時在機上接受訓練的飛行練習生大平幸男在戰後出版的回憶錄中記錄下這段親臨史事。
在對周遭空域及機場進行約3分鐘的奇襲後,攻擊機群隨即再以低空飛行揚長而去,機隊返回國府控制區前未遭到日軍追擊,在當天下午2時45分機隊陸續返回遂川機場。
新竹代天府的聖軍堂供奉空襲陣亡日軍。 新竹代天府(聖軍堂) - Google 地圖
聖軍堂供奉滕井少佐等日本兵神像,大神像為滕井少佐,小神像就是日本兵。
過去此地為新竹機場軍事區內,附近是飛機維修場,並鋪有鐵軌通往基地。當年日軍維修場由海軍少佐滕井率領的一班士兵駐守,卻在一次新竹空襲中,全部被炸死。
當地信仰中認為,每逢空襲警報,就有人目睹滕井少佐等日本兵顯靈保護居民。
新竹市西濱路一段355號 台灣美廟故事 - 【新竹-聖軍堂】 聖軍堂供奉滕井少佐等日本兵神像,大神像為滕井少佐,小神像就是日本兵。… | Facebook
作戰結果
依攻擊機群觀測,盟軍判斷有37架-42架飛機在地面上遭到破壞,在空中則擊落14-15架,評估至少有50架以上日軍飛機在這場空襲遭擊墜或破壞,出擊機隊2架遭到防空火炮與破片等輕微受損;日本海軍的統計則聲稱2架戰鬥機、2架轟炸機在空中遭擊墜、13架轟炸機在地面遭到摧毀、受損飛機數量不明,並聲稱擊落3架美軍戰機,但顯然為錯誤戰報;日軍自稱25人戰死、20人受傷[5][1],但親臨者認為當時基地受創嚴重,損失遠大過此數字。新竹海軍航空隊則在1944年1月1日解散,未完訓的飛行員移編給其它飛行隊繼續訓練,會導致部隊撤編,實際毀損成果應超過日軍自稱損失。成功打擊新竹基地,可說是1939年10月漢口大空襲以來最成功的一次空軍行動[6]。除了新竹海軍航空隊解散,高雄警備府指揮官山縣正鄉也被解任調職第四南遣艦隊司令官。
因為海軍戰力匱乏,日本本土緊急調派飛行第246戰隊(配發二式單座戰鬥機)與飛行司令部偵查機中隊赴臺,後續由獨立飛行第23中隊換防[4];十四航空軍在1943年秋以後開始利用江西省前線機場威脅日本海上交通線甚至是臺灣、海南島、菲律賓等地,日軍了解該基地的價值,在1943年12月起多度由第三飛行師團對遂川機場發動轟炸,直到1944年5月至少在機場周邊爆發8次大規模空戰,均無法癱瘓該機場;由於國府控制區的前線機場對日軍占領區造成相當程度的干擾,促成日本大本營參謀長杉山元命令參謀本部作戰科科長服部卓四郎策畫一場阻止盟軍繼續利用大陸基地破壞日本控制區的作戰,後續這個計畫成為大陸打通作戰(豫湘桂會戰)的基礎[7],以避免東南亞的海上運輸線甚至本土遭到空襲。
此次轟炸即是中美空軍混合團(飛虎隊)進行的最長程戰術攻擊行動,之後在1944年太平洋戰場推進順利,美國海軍發動台灣空戰,日本控制區海域不再安全;除了來自太平洋的威脅,1944年B-29轟炸機進駐四川,對敵後戰略轟炸任務不再由第十四航空隊負責,第十四航空隊回歸前線戰術支援任務;遂川機場則在1945年1月25日湘粵贛戰役時遭日軍佔領破壞。然而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占領島嶼並做為對日本本土戰略轟炸的基地,日軍在中國大陸發動的作戰無法阻止盟軍對日本戰略轟炸。[8]新竹空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4vMOb6
奇襲新竹機場
奇襲日機場 https://bit.ly/3DkdPm1
隨著時間過去,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雙方在戰場上持續對峙,戰事的拖延不斷消耗著日本的國力。日本為了掠奪更多戰爭資源而採取南進政策,此政策重點之一是在取得東南亞的油田資源。但這部分跟歐美國家利益產生衝突,而埋下與同盟國開戰的先端。日本有了與歐美開戰的準備後,由日本海軍擬定戰略,在1941年12月7日成功偷襲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引發美國對日宣戰並加入同盟國,為太平洋戰爭揭開序幕。
臺灣島是日本在戰爭期間最重要的軍事基地,隨著太平洋戰爭開打,制空權的掌握成為戰爭取勝重要關鍵。日本陸軍、海軍積極加速島內飛行場的建設,將臺灣打造成為「不沉空母」(不會沉沒的航空母艦),作為日本在航空戰中的主要堡壘,所以自然成為了盟軍重點攻擊目標。而新竹飛行場是日本海軍所建立的北臺灣重要航空基地,因此太平洋戰爭一開打後,就成為臺灣第一個被美軍轟炸的地點。
1943年11月3日,駐秧塘基地的14航空隊第21攝影偵察大隊的偵察機秘密飛過越臺灣海峽。偵察機在臺灣新竹機場上拍到大批日本96式艦載機的照片,陳納德得到情報後,大喜。他立即心癢癢地籌畫一場大規模攻擊行動。但不料天公不作美。 那幾天,天天下雨,一直拖,等啊等,等到25號,終於天氣晴朗了。
11月25日,陳納德當即下達出擊命令。
第23大隊桂林秧塘基地的第11中隊的8架B-25中型轟炸機。中美混合聯隊第一大隊第二中隊的6架B-25中型轟炸。第十四航空隊還特意調來了8架P-51A野馬戰鬥機作空中掩護,另派8架P-38G“閃電”戰鬥機掃射機場目標。參加轟炸的16架B-25D各攜帶72枚20磅炸彈,7枚100磅炸彈或者168枚25磅通用炸彈,確保飽和轟炸。全殲機場地面所有目標。整個行動由特克系-希爾中校指揮。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機群上還搭載了《時代》雜誌的隨軍記者懷特。中美混合聯隊中國空軍參加的勇士有第一大隊副大隊長李學炎,副駕駛張天民,梁冥和,李衍路,吳超生,羅紹陰,溫凱,領航員:周鳴鶴,張樹成,傅維善,李頌平等。
當中美機群編隊自抗戰以來第一次臨空臺灣新竹基地時,日軍竟然毫無防備,陷入一片混亂。大批飛機散佈停放在跑道邊上,與之前偵察機拍回的情報完全一個模樣
P-38C首先打衝鋒,象打活靶一樣掃射日機,緊接著B-25D傾瀉彈雨,最後由P-51A攻擊機收尾。機場的42架日機刹那時間灰飛煙滅。當時還在空中訓練的20架日機,也大部也被擊落。襲擊在瞬間完成,機群無一戰損,全部順利返航。
隨軍記者懷特在他的觀戰報導寫道:希爾中校高興地說我們此次的付出代價僅僅是睡眠和時間而已。日軍在新竹空襲中的反應格外遲鈍,"飛虎隊"已經完成任務返回中國大陸了,日本陸軍第3飛行師團的警戒機才遲遲由臺北的松山基地起飛,趕赴新竹外海尋找中美軍機,然而此時"飛虎隊"早已經蹤跡全無,因而第3飛行師團無功而返。由於新竹海軍航空隊的表現實在是太差了,戰鬥力幾乎等於零,日軍大本營一怒之下,命令將其番號永遠撤銷。
這次襲擊是自珍珠港事件後盟軍首次襲擊臺灣,也是飛虎隊創遠東作戰一次殲敵戰績的最高記錄。此次打擊令日軍大本營深為震驚和恐慌。因為下一個目標應該是日本本土了。
美機來襲
時間來到1943年11月25日,大平幸男在他的回憶錄《新竹航空隊雛鷲之悲劇》(新竹航空隊雛鷲の悲劇)中提到,這一天發生的事情讓他永難忘懷。
大平幸男當時還是新竹航空隊的學員,1943年11月25日下午他跟著教官、其他學員、偵查員、機上整備員等,一群人正在新竹飛行場進行日常的飛行訓練課程。他在回憶中提到,當天他的飛機上有十一人,由學員們輪流操作飛行練習。當輪到他駕駛時,飛機才起飛升空,正要進行飛行路線練習,坐在後座的偵查教官突然拍了幾下他的肩膀。他回頭一看,就從窗戶看到地面的飛行場竟然冒起了黑煙,還有飛機在燃燒,才瞬間他飛機後方就傳來了一陣機關槍掃射的聲音,如萬雷作響。當時他意識到飛機受到攻擊了,機身中央的燃料槽也因為被擊中而燃燒,教官急忙從他手中搶下飛機的操縱桿,不過這時飛機已經呈現上下顛倒,開始往下墜落,眼前是一片甘蔗田景象。
大平幸男雖身負重傷,但幸運地能爬出墜落的飛機而脫困。他描述飛機是墜落在新竹航空隊據點北方的東仙溪(即頭前溪)河床上,新竹糖廠(今新竹巨城)的輕便鐵道鐵橋附近。當時他看見了五、六名臺灣人就從新竹市街沿著鐵橋,朝著墜落的飛機跑過去,他叫住了最後一名臺灣人,向他求助。當時大家看到他滿臉鮮血與嚴重的傷勢,都嚇傻了。後來大家幫他搭上了糖廠的輕便火車往市區,他再換搭車到新竹醫院就診,緊急動了急救手術。接著他就從醫院護士口中得知,航空隊其他夥伴們一個一個被送來醫院,但卻傳來不治的惡耗,讓他悲傷到無法言語。他搭乘的飛機上總共十一人中,包含他只有三人倖存,而當時飛在他後面的僚機,機上十人則全部陣亡。
由於日本軍方將這次盟軍出動的奇襲式空襲列為機密,所以損失情況不詳。但是大平幸男提到當時不論地面或正在進行飛行訓練的空中人員都死傷慘重,傷亡總數應該是相當龐大,而且據傳當時日本軍方一共損失50架飛機。
這次的空襲,也嚇壞了當時不少新竹市居民,大家紛紛跑到戶外尋找聲音的來源,這才發現聲音是來自於南寮新竹飛行場的方向,當時從市區就可以看到飛行場上空有多架飛機盤旋、掃射、投彈,空中還充斥著黑色濃煙。
日治時期的臺灣自從1937年頒布「防空法臺灣施行令」後,日本政府就開始積極宣導防空教育與進行相關演習。防空教育裡面有一項是分辨不同國籍的主要軍機,因此當時觀看的民眾中,已經有部分人分辨出來其中有幾架是美軍的B-25轟炸機與P-38戰鬥機。確認是美軍來襲後,民眾們嚇得趕緊走避室內尋找掩蔽。但很快地,這些飛機轟炸完飛行場後,就迅速離開了。在此時防空警報才大聲作響。日本政府雖然對這次的轟炸事件損失的結果閉口不談,不過市井間還是有流傳著這次空襲中軍方戰機多數被炸毀的小道消息。
這場新竹飛行場空襲實際上給予當時的新竹海軍航空隊相當沉重的一擊,因為傷亡過於慘重,負責教育訓練的新竹航空隊在1944年1月1日就行解散,而像大平幸男這樣存活的學員後來就轉調到其他航空隊繼續完成訓練。
奇襲勝利
相對於新竹飛行場日軍的措手不及與新竹居民的驚恐,我們從另一種角度來看1943年11月25日這場新竹飛行場轟炸事件。執行任務的美軍第14航空隊,則成功完成了一場僅歷時三分鐘就結束的奇襲。在新竹飛行場毫無反應與防備下,全員安然返航回中國江西省的遂川基地。
當美國第14航空隊出任務轟炸新竹飛行場時,有一位名叫白修德(Theodore White)的美國記者隨行,這名記者在1979年出版了一本《歷史的追尋》(In Search of History),在書中他把隨機轟炸新竹飛行場的所見過程描繪下來。
任務時間是選擇在美國的感恩節(西方感恩節在每年十一月的第4個星期四)當天出發,為了怕這次任務有人會再也回不來,所以美軍第14航空隊隊員要求提前一天就要先享用感恩節大餐。這次出擊的美國第14航空隊裏面包含了中華民國空軍參與其中的中美空軍混合團,可以算是中美聯合出擊的一項任務。
美軍第14航空隊出發越過山脈,為躲避日軍偵查,採取低空貼近海面飛行的方式跨越海峽。白修德描述,到達新竹飛行場後,就看到一架架綠色塗裝會有紅色圓球圖案,閃耀著光彩的飛機,停在地面上,似乎正在等待著他們。白修德所看到的是「九五式陸上攻撃機」 (簡稱為九五陸攻),是當時新竹航空隊訓練時使用最多的機種。此機種由三菱重工所製造,是中日戰爭初期日本海軍對中國轟炸的主力轟炸機,後來被改良款的「一式陸上攻擊機」(簡稱為一式陸攻)取代。
才見到新竹飛行場,美軍第14航空隊就迫不及待升空展開攻擊,傾瀉下所有的炸彈,將飛行場炸個滿目瘡痍。停在地面上的飛機頓時陷入火海之中,冒出沖天的黃煙與黑煙。轟炸過程中美軍竟未遭遇到日軍任何反擊,彷彿如入無人之境。美軍第14航空隊也掃射了正在進行飛行練習的訓練機,造成多架飛機墜毀。根據白瑞德用碼表計時顯示,整個轟炸行動,包含:從海面上升迫近飛行場、飛過飛行場進行攻擊、到出海返航,只花了三分鐘的時間,而機組人員跟飛機全都毫無損傷地踏上回程。
可見停機坪上日機被摧毀,但盟軍未受到任何反抗攻擊。 圖片:中央研究院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徵集成果
依攻擊機群觀測,盟軍判斷有37架-42架飛機在地面上遭到破壞,在空中則擊落14-15架,評估至少有50架以上日軍飛機在這場空襲遭擊墜或破壞,出擊機隊2架遭到防空火炮與破片等輕微受損;日本海軍的統計則聲稱2架戰鬥機、2架轟炸機在空中遭擊墜、13架轟炸機在地面遭到摧毀、受損飛機數量不明,並聲稱擊落3架美軍戰機,但顯然為錯誤戰報;日軍自承25人戰死、20人受傷,但親臨者認為當時基地受創嚴重,損失遠大過此數字。新竹海軍航空隊則在1944年1月1日解散,未完訓的飛行員移編給其它飛行隊繼續訓練,會導致部隊撤編,實際毀損成果應超過日軍自承損失。成功打擊新竹基地,可說是1939年10月漢口大空襲以來最成功的一次空軍行動。
新竹飛行場空襲成功,對中美盟軍產生相當大的激勵作用,也釋放出在這場戰爭中,美軍已能暢行無阻的訊息。這也成為開啟1944年至1945年盟軍轟炸臺灣的序曲。奇襲日機場 https://bit.ly/3DkdPm1
臺灣空戰、臺灣沖航空戰或臺灣近海航空戰[1](日語:台湾沖航空戦,英語:Formosa Air Battle)發生於1944年10月12日至10月16日,地點位於臺灣本島及臺灣東方海上,是日本軍航空部隊與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戰鬥群之間爭奪制空權的一連串大規模空戰,此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場大型空戰。
臺灣空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rkclW4
新竹市舊航照(1947) |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1943年11月25日,中美混合團空襲臺灣新竹
1943年11月25日,中美混合團空襲臺灣新竹 - 聚珍臺灣 https://bit.ly/3pQcUXg
圖:1943年,臺灣遭遇二戰中首次的空襲。11月25日上午,中華民國及美國混合團從中華民國江西遂川機場起飛前往臺灣轟炸新竹飛行場,目標陷入一片火海。(原圖黑白 + 數位上色)
黑白原圖(Wei-Bin Chang 提供之美軍任務影像):1943年11月25日,中美混合團空襲臺灣新竹 - 聚珍臺灣 https://bit.ly/3pQcUXg
中美盟軍轟炸新竹飛行場
2013 年 11 月 25 日
新竹機場新竹飛行場
轟炸台灣 攻擊新竹飛行場! Battle of Formosa: Shinchiku Airdrome – TaiwanAirBlog
歷史上的今天,中美盟軍轟炸新竹飛行場(機場)
1943年(日昭和18年)11月25日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美國陸軍第14航空軍第11轟炸中隊與中美空軍混合團第一大隊第二中隊,
從中國(中華民國)江西遂川起飛,轟炸台灣新竹飛行場,
這也是美軍第一次對台灣空襲轟炸,至今剛好滿70年。
圖:轟炸過後的新竹飛行場(拍攝時間不詳,可能不是上述任務的戰果)
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徵集成果
http://gis.rchss.sinica.edu.tw/GIArchive/?page_id=438
延伸閱讀:
攻擊新竹飛行場
http://taiwanairpower.org/blog/?p=4776
攻擊新竹飛行場! Battle of Formosa: Shinchiku Airdrome
ADMIN JUNE 17, 2012 2 MIN READ 攻擊新竹飛行場! Battle of Formosa: Shinchiku Airdrome – TaiwanAirBlog
攻擊新竹飛行場! Battle of Formosa: Shinchiku Airdrome – TaiwanAirBlog https://bit.ly/3K2NzjX
Source: AFHRA via Academia Sinica 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徵集成果
上圖是我利用美國陸軍航空隊在1943年11月25日首度轟炸新竹飛行場前一天拍攝的偵察照片,加上美軍其他情報分析報告的註解所製成,可以看到飛行場上整齊排列的日軍飛機。
The annotated photo above was made from the reconnaissance photo taken on November 24, 1943, just one day before the US Army Air Force launched its first strike against Shinchiku (currently Hsinchu) Airdrome,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other intelligence reports.
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在1944年10月12日對台灣的重要目標發動全面作戰的第一天,就曾攻擊新竹飛行場,但是我找不到當天拍攝的照片。下面這張照片,是無畏號航艦(USS Intrepid, CV-11)第18魚雷攻擊中隊(VT-18)的飛機在13日所攝,最上圖提到的棚廠區(Hangars)和營舍區(Barracks)都冒出了濃煙。
Shinchiku Airdrome had been attacked on the first day of Battle of Formosa (October 12, 1944). But I have not been able to find any strike photo of Shinchiku taken on that day. The following photo was shot on the 13rd by aircraft of VT-18 from USS Intrepid (CV-11) in which hangars and barracks in the top photo were attacked.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以下照片則是由碉堡山號航艦(USS Bunker Hill, CV-17)起飛的飛機在同一天所拍攝,冒煙的區域是最上圖裡的維修棚廠區(Repair Hangars與Shops)。
The photo below was taken by aircraft from USS Bunker Hill (CV-17), showing smoke rising from Repair Hangars and Shops corresponding to the top photo.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注意上圖中的維修棚廠已經被夷為平地。新竹飛行場雖然在一年前曾被美軍飛機轟炸過,從下面這張1944年3月拍攝的照片來看,這些維修棚廠在1943年11月那次攻擊行動中沒有受到嚴重的破壞,因此應該是在美軍這次行動中被炸壞的。
Note in the photo above that the repair hangars and shops had been eliminated. Although Shinchiku had been hit in November 1943, the following reconnaissance dated March 1944 shows that these repair hangars and shops appeared to have survived that attack. So they must have been destroyed in the October 1944 strike.
Source: NARA via Academia Sinica 中央研究院臺灣文史資源海外徵集與國際合作計畫「美國國家檔案館典藏臺灣舊航空照片」
從另一個角度看上圖中的區域在10月13日的戰況:
The same area as in the above photo during the October 13 attack (from a different angle):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從西北方的海面上空看當天的新竹飛行場:
Shinchiku aidrome on the same day, looking southeast.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無畏號航艦第18轟炸中隊(VB-18)的飛機在14日的攻擊行動中拍下了以下照片,右邊箭頭所指處是新竹飛行場的棚廠區(Hangars)和營舍區(Barracks)之間的區域被炸中,左方箭頭所指則是新竹火車站的設施被擊中:
Aircraft of VB-18 from USS Intrepid took the next photo on the 14th, in which buildings between the hangars and barracks of Shinchiku airdrome (right arrow) and a railroad roadhouse near Shinchiku train station (left arrow) had been hit.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以下是美國海軍整理出來在新竹地區的戰果:
The following is the operational summary by the US Navy for the Shinchiku area during the Battle of Formosa:
October 12: 於地面擊毀一架型號不明的飛機(有照片佐證)。One unidentified aircraft destroyed on ground (confirmed by photos).
October 13: 擊毀4座棚廠、8座大型廠房、兩座營舍,擊傷兩座大型廠房(有照片佐證)。4 hangars, 8 large shops, and 2 large barracks destroyed, and 2 large shops damaged (all confirmed by photos).
October 14: 於地面擊毀一架Ki-44鍾馗戰鬥機、擊傷5架雙引擎飛機。擊毀一座棚廠、擊傷營舍與飛機組裝廠最東側的大型建築。另在新竹地區擊傷6至7座工業廠房、一座疑似氧氣工廠、兩座燃料廠建築、變電所的建築與變電器。One Ki-44 Tojo destroyed and 5 two-engine aircraft damaged on ground. One hangar destroyed. Barracks and large building easternmost buildings of aircraft assembly plant damaged. 6-7 large industrial buildings, possible oxygen plant, 2 buildings of fuel plant, buildings and transformers of transformer station in Shichiku damaged.
攻擊新竹飛行場! Battle of Formosa: Shinchiku Airdrome – TaiwanAirBlog https://bit.ly/3K2NzjX
敵機來襲!──中美盟軍轟炸臺灣的歷史全記錄 https://bit.ly/3NUVWzb
阮阿公空襲的時早就已經跌落山跤(kha)
阮阿嬤的豬圈乎伊燒甲臭火焦(tshàu-hué-ta)
阮阿爸上班的糖廠去乎掃甲一坑一隙(khiah)
做田的隴嘛走去覕(bih)在樹仔跤
飛行機(hue-lîng-ki)若來你就趴落爛溝仔或是土跤
阮厝邊有人袂赴(bē-hù)去乎彈到腳
飛行機飛來的時盛盛叫是有夠大聲
你遠遠無見人是已經就知影
啊,這款的代誌
啊,學校隴無提(thê)
啊,那當時那這呢神祕
聽說是美軍要來炸台灣的日本兵仔
聽說咱隴總唱著日本的軍歌
聽說咱著要交出鋤頭、剪刀佮(kah)螺絲起子(lo-lai-ba)
說戰爭是保護咱自己的國家
—伍佰,〈空襲警報〉,1998
歌手伍佰在 1998 年創作了〈空襲警報〉一曲,即使在近二十年後的今日聽來,仍舊膾炙人口,歌詞裡生動地描述出距今七十多年前臺灣人遭遇空襲的經驗,也反映了戰後因政權易主,曾做為日本殖民領土的臺灣島上所發生的空襲經歷,卻成為被抹去的歷史。直到近年,興起了對在地歷史記憶的探索風氣,這段曾經空白的歷史才又開始被認識、討論。
這首歌很適合拿來做為接下來要講的盟軍轟炸新竹飛行場故事的開場曲,不過先讓我們簡單認識一下新竹被轟炸的歷史。
新竹地區第一次空襲
1938 年 2 月 23 日新竹地區第一次遭遇的空襲事件,也是臺灣第一次被投彈轟炸。由當時援助中華民國對日抗戰的蘇俄空軍志願隊,前來轟炸臺北松山的臺北飛行場與新竹州的竹東街(今日新竹縣竹東鎮),皆造成少數民眾死傷。
1938 年(昭和 13 年)2月23日,《臺灣日日新報》對轟炸事件的報導。
這次空襲是發生在 1937 年 7 月中日戰爭開打的半年後,正是日軍在戰場節節勝利,氣燄高張之時。而中華民國則處於上海、南京相繼淪陷的敗況之中。當時的臺灣雖然已經在日本臺灣軍司令部的宣布下進入戰時體制,並開始對臺灣人民加強軍事思想與軍事訓練。但日軍戰事捷報不斷,再加上戰場遙遠,因此當時的臺灣社會還沒有感受到任何戰爭的氣氛,仍是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這次轟炸確實替臺灣社會激起一陣戰爭恐懼的漣漪,也是日本所面臨到的第一次領土被轟炸事件,並開始加強對臺灣地區的防空戒備。
不過這次空襲是蘇俄空軍志願隊所策劃的一次個別行動,因為再來要等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臺灣才開始進入被盟軍密集轟炸的時期,所以這次轟炸行動跟後來盟軍轟炸臺灣行動是沒有關聯性。
中美盟軍第一次轟炸臺灣:新竹飛行場空襲
隨著時間過去,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雙方在戰場上持續對峙,戰事的拖延不斷消耗著日本的國力。日本為了掠奪更多戰爭資源而採取南進政策,此政策重點之一是在取得東南亞的油田資源。但這部分跟歐美國家利益產生衝突,而埋下與同盟國開戰的先端。日本有了與歐美開戰的準備後,由日本海軍擬定戰略,在 1941 年 12 月 7 日成功偷襲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引發美國對日宣戰並加入同盟國,為太平洋戰爭揭開序幕。
臺灣島是日本在戰爭期間最重要的軍事基地,隨著太平洋戰爭開打,制空權的掌握成為戰爭取勝重要關鍵。日本陸軍、海軍積極加速島內飛行場的建設,將臺灣打造成為「不沉空母」(不會沉沒的航空母艦),作為日本在航空戰中的主要堡壘,所以自然成為了盟軍重點攻擊目標。而新竹飛行場是日本海軍所建立的北臺灣重要航空基地,因此太平洋戰爭一開打後,就成為臺灣第一個被美軍轟炸的地點。
美機來襲
時間來到 1943 年 11 月 25 日,大平幸男在他的回憶錄《新竹航空隊雛鷲之悲劇》(新竹航空隊雛鷲の悲劇)中提到,這一天發生的事情讓他永難忘懷。
大平幸男,《新竹航空隊雛鷲の悲劇》(作者收藏)
大平幸男當時還是新竹航空隊的學員,1943 年 11 月 25 日下午他跟著教官、其他學員、偵查員、機上整備員等,一群人正在新竹飛行場進行日常的飛行訓練課程。他在回憶中提到,當天他的飛機上有十一人,由學員們輪流操作飛行練習。當輪到他駕駛時,飛機才起飛升空,正要進行飛行路線練習,坐在後座的偵查教官突然拍了幾下他的肩膀。他回頭一看,就從窗戶看到地面的飛行場竟然冒起了黑煙,還有飛機在燃燒,才瞬間他飛機後方就傳來了一陣機關槍掃射的聲音,如萬雷作響。當時他意識到飛機受到攻擊了,機身中央的燃料槽也因為被擊中而燃燒,教官急忙從他手中搶下飛機的操縱桿,不過這時飛機已經呈現上下顛倒,開始往下墜落,眼前是一片甘蔗田景象。
大平幸男雖身負重傷,但幸運地能爬出墜落的飛機而脫困。他描述飛機是墜落在新竹航空隊據點北方的東仙溪(即頭前溪)河床上,新竹糖廠(今新竹巨城)的輕便鐵道鐵橋附近。當時他看見了五、六名臺灣人就從新竹市街沿著鐵橋,朝著墜落的飛機跑過去,他叫住了最後一名臺灣人,向他求助。當時大家看到他滿臉鮮血與嚴重的傷勢,都嚇傻了。後來大家幫他搭上了糖廠的輕便火車往市區,他再換搭車到新竹醫院就診,緊急動了急救手術。接著他就從醫院護士口中得知,航空隊其他夥伴們一個一個被送來醫院,但卻傳來不治的惡耗,讓他悲傷到無法言語。他搭乘的飛機上總共十一人中,包含他只有三人倖存,而當時飛在他後面的僚機,機上十人則全部陣亡。
由於日本軍方將這次盟軍出動的奇襲式空襲列為機密,所以損失情況不詳。但是大平幸男提到當時不論地面或正在進行飛行訓練的空中人員都死傷慘重,傷亡總數應該是相當龐大,而且據傳當時日本軍方一共損失 50 架飛機。
這次的空襲,也嚇壞了當時不少新竹市居民,大家紛紛跑到戶外尋找聲音的來源,這才發現聲音是來自於南寮新竹飛行場的方向,當時從市區就可以看到飛行場上空有多架飛機盤旋、掃射、投彈,空中還充斥著黑色濃煙。
日治時期的臺灣自從 1937 年頒布「防空法臺灣施行令」後,日本政府就開始積極宣導防空教育與進行相關演習。防空教育裡面有一項是分辨不同國籍的主要軍機,因此當時觀看的民眾中,已經有部分人分辨出來其中有幾架是美軍的 B-25 轟炸機與 P-38 戰鬥機。確認是美軍來襲後,民眾們嚇得趕緊走避室內尋找掩蔽。但很快地,這些飛機轟炸完飛行場後,就迅速離開了。在此時防空警報才大聲作響。日本政府雖然對這次的轟炸事件損失的結果閉口不談,不過市井間還是有流傳著這次空襲中軍方戰機多數被炸毀的小道消息。
這場新竹飛行場空襲實際上給予當時的新竹海軍航空隊相當沉重的一擊,因為傷亡過於慘重,負責教育訓練的新竹航空隊在 1944 年 1 月 1 日就行解散,而像大平幸男這樣存活的學員後來就轉調到其他航空隊繼續完成訓練。
奇襲勝利
相對於新竹飛行場日軍的措手不及與新竹居民的驚恐,我們從另一種角度來看 1943 年 11 月 25 日這場新竹飛行場轟炸事件。執行任務的美軍第 14 航空隊,則成功完成了一場僅歷時三分鐘就結束的奇襲。在新竹飛行場毫無反應與防備下,全員安然返航回中國江西省的遂川基地。
1943年11月25日美國第十四航空隊從江西遂川機場起飛,轟炸新竹飛行場,可見停機坪上日機被摧毀,但盟軍未受到任何反抗攻擊。中央研究院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徵集成果
1943 年 11 月 25 日美國第十四航空隊從江西遂川機場起飛,轟炸新竹飛行場,可見停機坪上日機被摧毀,但盟軍未受到任何反抗攻擊。圖片:中央研究院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徵集成果,http://gis.rchss.sinica.edu.tw/GIArchive/?page_id=438
當美國第 14 航空隊出任務轟炸新竹飛行場時,有一位名叫白修德(Theodore White)的美國記者隨行,這名記者在 1979 年出版了一本《歷史的追尋》(In Search of History),在書中他把隨機轟炸新竹飛行場的所見過程描繪下來。
根據白修德的紀錄,這次空襲行動之所以選定新竹飛行場,是因為太平洋戰爭開戰後,新竹飛行場就是日本本土往南洋戰區的中繼站,許多轟炸機與戰鬥機都是由此轉進東南亞與太平洋戰區,執行對盟軍的作戰計畫。另外也是由於美軍取得的偵查情報顯示,當時新竹飛行場共有四十架日軍的轟炸機與二十架戰鬥機停在新竹飛行場待命,準備向南增援。
任務時間是選擇在美國的感恩節(西方感恩節在每年十一月的第 4 個星期四)當天出發,為了怕這次任務有人會再也回不來,所以美軍第 14 航空隊隊員要求提前一天就要先享用感恩節大餐。這次出擊的美國第 14 航空隊裏面包含了中華民國空軍參與其中的中美空軍混合團,可以算是中美聯合出擊的一項任務。
美軍第 14 航空隊出發越過山脈,為躲避日軍偵查,採取低空貼近海面飛行的方式跨越海峽。白修德描述,到達新竹飛行場後,就看到一架架綠色塗裝會有紅色圓球圖案,閃耀著光彩的飛機,停在地面上,似乎正在等待著他們。白修德所看到的是「九五式陸上攻撃機」 (簡稱為九五陸攻),是當時新竹航空隊訓練時使用最多的機種。此機種由三菱重工所製造,是中日戰爭初期日本海軍對中國轟炸的主力轟炸機,後來被改良款的「一式陸上攻擊機」(簡稱為一式陸攻)取代。
才見到新竹飛行場,美軍第 14 航空隊就迫不及待升空展開攻擊,傾瀉下所有的炸彈,將飛行場炸個滿目瘡痍。停在地面上的飛機頓時陷入火海之中,冒出沖天的黃煙與黑煙。轟炸過程中美軍竟未遭遇到日軍任何反擊,彷彿如入無人之境。美軍第 14 航空隊也掃射了正在進行飛行練習的訓練機,造成多架飛機墜毀。根據白瑞德用碼表計時顯示,整個轟炸行動,包含:從海面上升迫近飛行場、飛過飛行場進行攻擊、到出海返航,只花了三分鐘的時間,而機組人員跟飛機全都毫無損傷地踏上回程。
《重慶中央日報》於1943年11月28日刊載中美聯軍空襲臺灣新竹機場的報導。(政治大學民國38年前重要剪報資料庫)
《重慶中央日報》於1943年11月28日刊載中美聯軍空襲臺灣新竹機場的報導。圖片:政治大學民國38年前重要剪報資料庫,http://cdm.lib.nccu.edu.tw/cdm/landingpage/collection/38clip
由於自 1941 年珍珠港事件後日軍一直處於上風,直到 1942 年杜立德空襲東京[1]成功後,才讓低迷的美軍士氣為之一振。這次新竹飛行場奇襲是杜立德空襲後,日本的「絕對國防圈」[2]首次遭到了突破。1942 年 6 月盟軍在中途島戰役中大挫日軍攻勢,扭轉了盟軍原本的劣勢,讓戰情展開逆轉,1943 年又因盟軍採用跳島戰術奏效,讓原本處於戰局優勢的日本每況愈下。
新竹飛行場空襲成功,對中美盟軍產生相當大的激勵作用,也釋放出在這場戰爭中,美軍已能暢行無阻的訊息。這也成為開啟 1944 年至 1945 年盟軍轟炸臺灣的序曲。
1943年11月25日美國第十四航空隊轟炸新竹飛行場,是太平洋戰爭後,盟軍第一次對臺的轟炸行動。中央研究院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徵集成果
1943 年 11 月 25日美國第十四航空隊轟炸新竹飛行場,是太平洋戰爭後,盟軍第一次對臺的轟炸行動。圖片:中央研究院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徵集成果,http://gis.rchss.sinica.edu.tw/GIArchive/?page_id=438
歷史命運的交會
在新竹飛行場遭到空襲的時候,上街觀看的新竹居民裡面有一位 9 歲的孩童名叫黃崑巖,他日後成為了國際著名的免疫學學者,也是成功大學醫學院創院院長。他在出版的《我不一樣的人生:黃崑巖自傳》回憶錄中特別提起這段新竹飛行場空襲的見證往事,也描述了一段奇遇。
黃崑巖著,《我不一樣的人生》(作者收藏)
黃崑巖著,《我不一樣的人生》(作者收藏)
黃崑巖在美國念書時,剛好讀到白修德《歷史的追尋》,看到了裡面所描述美軍第14航空隊轟炸新竹飛行場的經過,勾起了他兒時的回憶。後來在某種機緣下黃崑巖寫信給這位白修德先生,表示自己曾是 1943 年那場新竹飛行場空襲的見證者,並獲得了白修德的回信。這兩人曾經因新竹飛行場空襲這件事情,在新竹上空與地上之間擦身而過,但卻又在日後有機會因同一件事藉著魚雁往返取得了交集,也因此替新竹飛行場空襲又多留下了一筆紀錄。
身為日本海軍新竹航空隊的大平幸男、跟著盟軍一起進行空襲的白修德、以及當時站在新竹街頭旁觀的黃崑巖,幸好有著這三人留下的紀錄,今日才能將這段新竹飛行場空襲的故事娓娓道來。這讓我們得以在故事中穿越時空,看到歷史是由人與人之間不一樣的生命經歷所串接起來,即使是同一件歷史事件也必然有著不一樣的樣貌。
大平幸男在傷癒之後,先後轉往日本海軍鹿屋航空隊與豐橋航空隊完成受訓,繼續投入不同的航空隊執行任務,一直到戰爭結束。白修德則在中日戰爭期間持續對中國大陸進行報導與深入觀察,戰後在美國完成了一本具影響力,關於中國觀察的著作。黃崑巖長大後則前往美國求學,在取得跟白修德的通信後,兩人本來約好找機會見面喝酒聊聊往事,但是就在白修德過世,讓這件事成為遺憾。
大平幸男、白修德、黃崑巖三人的生命其實都沒有交集,但是新竹飛行場空襲事件卻成為了他們生命中歷史命運的交會點,是事件中留下紀錄的共同見證人。如果說三人有甚麼共通點,就是對於經歷戰爭的感概。
大平幸男親身見證到戰爭的殘酷與死別的痛苦自不在話下,而白修德在給黃崑巖的信中提到,當年美軍第 14 航空隊轟炸完新竹飛行場返航後,受到勝利喜悅籠罩,覺得過程刺激好玩,但是他也寫下戰爭是「生存者慶生,而受害者呻吟」。但是其實不論戰勝或戰敗,戰爭帶來的都是對人民與國家的殘酷傷害,甚至改變了數以萬計大眾的命運。
敵機來襲!──中美盟軍轟炸臺灣的歷史全記錄 https://bit.ly/3NUVWzb
攻擊新竹飛行場! Battle of Formosa: Shinchiku Airdrome
中華民國轟炸台灣 - 台灣回憶探險團 https://bit.ly/44LALpP
攻擊新竹飛行場! Battle of Formosa: Shinchiku Airdrome – TaiwanAirBlog https://bit.ly/3K2NzjX
Source: AFHRA via Academia Sinica 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徵集成果
上圖是我利用美國陸軍航空隊在1943年11月25日首度轟炸新竹飛行場前一天拍攝的偵察照片,加上美軍其他情報分析報告的註解所製成,可以看到飛行場上整齊排列的日軍飛機。
The annotated photo above was made from the reconnaissance photo taken on November 24, 1943, just one day before the US Army Air Force launched its first strike against Shinchiku (currently Hsinchu) Airdrome,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other intelligence reports.
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在1944年10月12日對台灣的重要目標發動全面作戰的第一天,就曾攻擊新竹飛行場,但是我找不到當天拍攝的照片。下面這張照片,是無畏號航艦(USS Intrepid, CV-11)第18魚雷攻擊中隊(VT-18)的飛機在13日所攝,最上圖提到的棚廠區(Hangars)和營舍區(Barracks)都冒出了濃煙。
Shinchiku Airdrome had been attacked on the first day of Battle of Formosa (October 12, 1944). But I have not been able to find any strike photo of Shinchiku taken on that day. The following photo was shot on the 13rd by aircraft of VT-18 from USS Intrepid (CV-11) in which hangars and barracks in the top photo were attacked.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以下照片則是由碉堡山號航艦(USS Bunker Hill, CV-17)起飛的飛機在同一天所拍攝,冒煙的區域是最上圖裡的維修棚廠區(Repair Hangars與Shops)。
The photo below was taken by aircraft from USS Bunker Hill (CV-17), showing smoke rising from Repair Hangars and Shops corresponding to the top photo.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注意上圖中的維修棚廠已經被夷為平地。新竹飛行場雖然在一年前曾被美軍飛機轟炸過,從下面這張1944年3月拍攝的照片來看,這些維修棚廠在1943年11月那次攻擊行動中沒有受到嚴重的破壞,因此應該是在美軍這次行動中被炸壞的。
Note in the photo above that the repair hangars and shops had been eliminated. Although Shinchiku had been hit in November 1943, the following reconnaissance dated March 1944 shows that these repair hangars and shops appeared to have survived that attack. So they must have been destroyed in the October 1944 strike.
Source: NARA via Academia Sinica 中央研究院臺灣文史資源海外徵集與國際合作計畫「美國國家檔案館典藏臺灣舊航空照片」
從另一個角度看上圖中的區域在10月13日的戰況:
The same area as in the above photo during the October 13 attack (from a different angle):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從西北方的海面上空看當天的新竹飛行場:
Shinchiku aidrome on the same day, looking southeast.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無畏號航艦第18轟炸中隊(VB-18)的飛機在14日的攻擊行動中拍下了以下照片,右邊箭頭所指處是新竹飛行場的棚廠區(Hangars)和營舍區(Barracks)之間的區域被炸中,左方箭頭所指則是新竹火車站的設施被擊中:
Aircraft of VB-18 from USS Intrepid took the next photo on the 14th, in which buildings between the hangars and barracks of Shinchiku airdrome (right arrow) and a railroad roadhouse near Shinchiku train station (left arrow) had been hit.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以下是美國海軍整理出來在新竹地區的戰果:
The following is the operational summary by the US Navy for the Shinchiku area during the Battle of Formosa:
October 12: 於地面擊毀一架型號不明的飛機(有照片佐證)。One unidentified aircraft destroyed on ground (confirmed by photos).
October 13: 擊毀4座棚廠、8座大型廠房、兩座營舍,擊傷兩座大型廠房(有照片佐證)。4 hangars, 8 large shops, and 2 large barracks destroyed, and 2 large shops damaged (all confirmed by photos).
October 14: 於地面擊毀一架Ki-44鍾馗戰鬥機、擊傷5架雙引擎飛機。擊毀一座棚廠、擊傷營舍與飛機組裝廠最東側的大型建築。另在新竹地區擊傷6至7座工業廠房、一座疑似氧氣工廠、兩座燃料廠建築、變電所的建築與變電器。One Ki-44 Tojo destroyed and 5 two-engine aircraft damaged on ground. One hangar destroyed. Barracks and large building easternmost buildings of aircraft assembly plant damaged. 6-7 large industrial buildings, possible oxygen plant, 2 buildings of fuel plant, buildings and transformers of transformer station in Shichiku damaged.
攻擊新竹飛行場! Battle of Formosa: Shinchiku Airdrome – TaiwanAirBlog https://bit.ly/3K2NzjX
中華民國轟炸台灣 - 台灣回憶探險團 https://bit.ly/44LALpP
空軍新竹基地(英語:Hsinchu Air Force Base)(IATA代碼:HSZ;ICAO代碼:RCPO,簡稱新竹機場)是位於中華民國(臺灣)新竹市北區的軍用機場,目前為中華民國空軍第二戰術戰鬥機聯隊的駐紮地也是中華民國國軍幻象2000戰鬥機機隊唯一進駐基地。於1936年日治時期啟用,基地曾於1998年開放軍民合用,之後因於發生國華航空事故[1],客運量迅速銳減,導致機場僅開航8個月就停辦。曾於1937至1997年設有新竹機場線鐵路連結基地與新竹車站。
新竹機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XWR4Oy
歷史
1937年:新竹機場線啟用。
1944年:日本帝國在硫磺島戰役作戰時的主力基地,也成為全臺灣被同盟國炸彈空襲總量最高的城市與基地,即新竹空襲。
1945年:沖繩島對美軍「菊水作戰」主力基地。
1950年:成為駐臺美軍基地[2],美國空軍第一一三一特別活動中隊進駐。
1951年:美軍顧問團空軍顧問組進駐。
1957年:10月20日,美國空軍第588戰術飛彈大隊(588th TMG)的第17戰術飛彈中隊(17th TMS)被部署至新竹空軍基地,裝備了TM-61C屠牛士飛彈
1957年:11月,第17戰術飛彈中隊(17th Tactical Missile Squadron)轉移至台南空軍基地。
1958年:浙江發生九二四溫州灣空戰,是臺灣海峽史上最大規模的空戰,基地內進駐的F-86勝利,此次空戰創下空軍單次空戰擊落敵機的最高紀錄,也是全世界首次以空對空飛彈擊落敵機。
1966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引進C-123運輸機,對越南啟動南星計畫。
1971年:美國中情局引進美航公司(Air America)協助訓練。對寮國啟動金鞭計畫。
1979年:因中美斷交,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解散,美軍撤離。
1997年:新竹機場線廢止。
1998年:1月1日,開放軍民合用,基地內第一航廈啟用,但又因同年3月18日國華航空事故導致客運量銳減而停辦。
2000年:引進法國幻象2000戰鬥機進駐並且換裝完成,空軍第四九九戰術戰鬥機聯隊執行「龍騰演習」幻象2000戰鬥機聯隊正式整編成軍。
2010年:中興航空俄國卡-27民用版直升機進駐。
2013年:11月24日,中華民國空軍於新竹空軍基地舉辦同盟國對新竹空襲70週年紀念活動。
2020年:
2月18日,陸軍航特部601旅的AH-64E阿帕契直升機中隊[1],正式進駐空軍新竹基地。
4月7日起3天內,因為新竹基地要進行為期2年的跑道大修,空軍第二戰術戰鬥機聯隊開始移防進駐台中清泉崗基地,屆時將與操作IDF經國號的空軍第三戰術戰鬥機聯隊共同使用機場。空軍會預留4到6架幻象2000戰鬥機在新竹基地進行戰備任務,遇有緊急攔截任務則由副跑道緊急起降。[3][4]
7月16日,國軍實施漢光36號演習實兵演練,一架隸屬陸航601旅的OH-58D戰搜直升機因旋翼轉速過低,為避開民宅導致迫降不成重摔於機場內,機上兩名飛官因此殉職[5]。
天候狀況
濃霧日 平均統計表(1990年~2005年)
新竹機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XWR4Oy
新竹機場,濃霧平均日少。臺灣少有的機場。[6]
配置
開放日
機場名稱:新竹空軍基地
機場性質:軍用
主跑道:一條
長:3,661公尺
寬:65公尺
管轄單位:
軍方:中華民國空軍新竹基地營區
基地前身:日本神風特攻隊[2] 隊本部(稱呼—櫻花機部隊[3])、美 中情局駐台灣直屬黑蝙蝠中隊 。
機場經歷了太平洋戰爭與冷戰時期的各大空戰場面。
空軍司令部派駐單位
空軍第二戰術戰鬥機聯隊(原第499戰術戰鬥機聯隊):臺灣新竹空軍基地(聯隊長少將、副聯隊長上校)
第四一戰鬥機作戰隊(幻象2000-5Ei/Di)20架
第四二戰鬥機作戰隊(幻象2000-5Ei/Di)20架
第四八戰鬥機換裝訓練隊(幻象2000-5Ei/Di)20架
空軍第二修護補給大隊
空軍第二基地勤務大隊
憲兵第二中隊
新竹基地歷代戰鬥機
F-86軍刀戰鬥機(1955年~1972年)
F-100超級軍刀戰鬥機(1958年~1984年)
F-104星式戰鬥機(1960年~1998年)
幻象2000戰鬥機(1997年~)
歷任指揮官與成就
1945年,日本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上將暨大西瀧次郎中將—將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部與第七五二海軍航空隊移至新竹機場。[4]
1945年,日本精銳之第9師團(通稱號:武兵團)自沖繩移防台灣新竹市。
溫州灣空戰11大隊(新竹機場)戰功人員
924溫州灣空戰11大隊戰功人員如下
級職 姓名 座機機號 戰果與勳獎
44中隊中校隊長 李叔元 357? 飛彈擊落1架MiG-17,獲頒6等寶鼎勳章,一星星序獎章
上尉分隊長 錢奕強 365 飛彈擊落1架MiG-17;機槍擊落1架MiG-17;可能擊落1架MiG-17,獲 頒7等寶鼎勳章,二星星序獎章
上尉飛行官 宋宏焱 ? 飛彈擊落1架MiG-17,獲頒7等寶鼎勳章,一星星序獎章
中尉飛行官 傅純顯 ? 飛彈擊落1架MiG-17,獲頒7等寶鼎勳章,一星星序獎章
中校隊長 馬大鵬 ? 機槍擊落1架MiG-17,獲頒6等寶鼎勳章,一星星序獎章
中尉飛行官 夏繼藻 355 機槍擊落1架MiG-17,獲頒7等寶鼎勳章,一星星序獎章
上尉分隊長 王淵博 ? 機槍擊落1架MiG-17,獲頒7等寶鼎勳章,一星星序獎章
中校副隊長 唐積敏 ? 與李載權合力機槍擊落1架MiG-17,獲頒6等寶鼎勳章,一星星序獎章
中尉飛行官 李載權 ? 與唐積敏合力機槍擊落1架MiG-17,獲頒7等寶鼎勳章,一星星序獎章
上尉分隊長 劉賡元 ? 可能擊落1架MiG-17
上校大隊長 冷培澍 359? 可能擊傷1架MiG-17(空軍傳奇性的空戰英雄)
參考資料
*新竹機場在1945年1/17、4/1、4/4、4/12、4/13、4/15、4/17、4/28、4/29、5/4、5/5、6/19、6/20、6/29、7/8、7/11、7/18、8/8等18天遭到美軍轟炸,轟炸日數據統計為全臺機場之冠。參見臺灣總督府警務局防空課,《臺灣空襲狀況集計》(1945年1月至8月)(國立公文書館檢索號:C11110408300至C11110409200)。
*新竹在日治時期就是戰略重地,軍事單位包括第九師、海軍航空隊總部、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部、第61海航空廠軍第六燃料廠本部等。也因此使得新竹在二戰期間成為全臺灣被盟軍轟炸落彈量最多的城市,數量為2,340噸、而高雄2,290噸、台南1,860噸。可知當時新竹的戰略重要性。
國華新竹飛高雄班機墜海13人罹難
Photos of Hsinchu AFB in 1957-1958 @ TaiwanAirBlog
記者戴志揚. 獨》整修跑道移防 新竹幻象戰機3天內全移防清泉崗2年. 中時電子報. 2020-04-07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記者蘇仲泓. 新竹基地跑道維修 幻象2000移防清泉崗 與IDF經國號戰機共用機場. 風傳媒. 2020-04-07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漢光墜機痛失2飛官 國防部長、陸軍司令到場致敬
謝明昌; 鄭師中; 黃椿喜; 謝旻耕. 臺灣地區成霧預報指引之建立. 警專學報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2010-10, 4 (8): 143-162.
黑蝙蝠中隊的歷史啟示[5]
新竹糖廠—戰火下的天空
崙仔因媽祖保佑而避過盟軍炸彈浩劫[6][永久失效連結]
日本第六燃料廠 總部(新竹市)[7]
日本櫻花機中隊紀念
新竹機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XWR4Oy
新竹飛行場的大型掩体壕
新竹飛行場的大型掩体壕 @ 洪致文⊙鐵道時光‧氣象時間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K1AzLl
最近大家都迷上掩体壕了,K君甚至已經開工要自己來開模用水泥蓋掩体壕。依照一些資料的比對,日本在台灣蓋的掩體壕,有一種超大的,整架一式陸攻放進去都沒問題的42m級大掩體壕。因此,根據一些照片與比例的拿捏,老大我畫了一下這掩體壕的外觀圖。嘿嘿!下一步就是來替我的一式陸攻蓋的掩體囉。
1943年,臺灣遭遇二戰中首次的空襲。11月25日上午,中美混合團從中華民國江西遂川機場起飛,前往臺灣轟炸新竹飛行場,目標陷入一片火海。
推薦閱讀:
《台灣獨曆2020 – 台灣歷史上的今天》http://gjtaiwan.com/r/ft
《臺灣大空襲》http://gjtaiwan.com/rt/?id=59
《反轉戰爭之眼:從美軍舊航照解讀台灣地景脈絡》https://gjtaiwan.com/rt/?id=410
臺北大空襲 桌遊
http://gjtaiwan.com/r/50
(3) Facebook https://bit.ly/3K3gjsS
【舊路尋跡】新竹飛行場鐵道舊線踏查
時光土場: 【舊路尋跡】新竹飛行場鐵道舊線踏查 https://bit.ly/3NO1Uli
在新竹市區的西北方空軍新竹基地是北台灣最重要的軍用飛行場,而這座飛行場在20年前曾經有鐵道將其與新竹貨場連接,直到後來軍運需求減少,因而在1997年廢線改建成今日的「鐵道路」。
新竹基地的前身是日本海軍在台灣興建的新竹飛行場,根據《不沈空母》一書的調查,受1920年代日本的海軍軍縮政策影響,直到1936年海軍退出軍縮協議之前一直都無法在台展開飛行場建設。而在中日戰爭期間,1941年第1航空隊在新竹開隊,所以此飛行場的建設完成應是在1937~1941年之間。考量到建設資材的運送,這條鐵道的完工應早於飛行場。
1945美軍繪製台灣城市地圖
這次的踏查起點在新竹飛行場,鐵道進入營區的大門已重新築起高牆,只能藉由鐵道路的位置大致推敲進場位置。在牆邊有一條溝,從溝邊可以看到鵝卵石築成的壁,疑似是舊橋台。
左下的卵石不知是不是舊橋台?
營區圍牆與衛哨(飛行場へ)
從小孩視角進行觀察,營區內至今仍留存軍運月台以及奇怪的門狀的構造物,但軌道都已撤除。不過因為是在營區內,所以較不方便進行攝影和上傳照片。
接著沿著鐵道路展開這次的踏查,由於沿線已被改建為一般道路,所以關於鐵道的遺物可以說是完全沒留下,不過仍可以從一些周邊環境提供的線索推論出鐵道的存在。從中正路口出發後,鐵道在路的左側,不久即到境福街口。從舊照片可以看到這一段鐵路是在土堤上,境福街以前則有一座小鐵路橋與道路立體交叉,以下是現今狀況:
中正路口-新竹へ
接近境福街口-新竹へ
境福街口-右:新竹へ
接下來的路幅漸漸縮小,或許是鐵道旁的併行道路結束之故
東大路口-新竹へ
湳中街口-新竹へ
武陵路口-新竹へ
沿路上多少可以看到路旁的房子是背對鐵道路,其實也說明了因為這條路以前不是居民主要出入的道路,所以才會把後門開在這一側。然而這附近已經有一些新房子蓋起來了,或許再過幾年就會像台北汀州路一樣兩側都是房屋正面了。
武陵路口-飛行場へ
從舊照片上看來,這裡以前似乎是個無遮斷器的平交道
湳雅街口-飛行場へ
鐵道路基比一般民宅還高也是個特點
左:新竹へ
再來又是背對馬路的房子
臺大醫院員工停車場對面-新竹へ
新竹へ
再來是經國路口,由於是台一線,所以也是線上少數的大型平交道
經國路-新竹へ
經國路-左:新竹へ
過了中華路之後,鐵路即將匯入縱貫線
中華路口-新竹へ
接近北新竹火車站的最後一段街道
接近北新竹站-新竹へ
這一段舊鐵道目前被規畫作為北新竹站的聯外道路
時光土場: 【舊路尋跡】新竹飛行場鐵道舊線踏查 https://bit.ly/3NO1Uli
沒有鐵道的鐵道路(舊新竹空軍戰備鐵道遺跡探訪) @ 新南極轉運站 :: 痞客邦 :: https://bit.ly/3rp9bQS
沒有鐵道的鐵道路(舊新竹空軍戰備鐵道遺跡探訪)
古早的地圖中
新竹市的鐵路除了一條縱貫線外
縱貫線從新竹站北上,左右兩邊各分出一條線
右邊的是內灣支線
左邊的,就是空軍基地鐵道專線
(圖引自南華文化圖書《台灣區縣市鄉鎮地圖總集》,1993年,頁80-81)
上圖那段倒「L」型的鐵路,就是新竹市空軍基地的戰備鐵道
它和縱貫線分道後,穿越中華路、經國路、光華街、東大路、中正路
之後進入空軍基地的衛哨,和成功路平行,在成功和平路口,就是它的終點
小時候住這附近,這段鐵路也常常是我和小鐵馬闖天下的探險範圍
這張圖就是戰備鐵道進入空軍基地的入口
位於中正路、成功路交叉口,也是現在鐵道路的終點
前衛哨亭旁邊就是大門,大門是鐵欄杆做的,可以看到裡面有一座月台
那座衛哨亭,在鐵路還沒拆之前都還有阿兵哥在上面站衛兵
小時候一群小鬼騎著鐵馬經過衛哨時,還會對上面的衛兵嗆聲
嗆什麼聲呢?通常是大喊「阿兵哥,呷饅頭,嘴齒黑捨捨」然後光速逃
(因為怕阿兵哥會開槍...)
有時候經過時,上面的衛兵會對我們笑,說「小朋友,要不要吃糖?」
我們就會回「要不要吃饅頭?」
不知道為什麼,小時候的印象,阿兵哥都只吃饅頭
回到正題來吧
這段鐵路,平日火車極少,每當遇到火車經過都異常興奮
大部份是載軍車坦克之類的,但我弟說他看過復興號(囧)
鐵道路三段這,真正的鐵路遺跡其實是旁邊的人行道、公園這裡,而不是道路本身
道路以前就在了,它是中正路的某條巷子,鐵軌就沿著這條巷子走
上圖是鐵道路境福街口
這個路口和當年的影像變化非常大
當年這裡是個半地下道,戰備鐵路在這裡有座鐵橋
境福街就下凹穿越戰備鐵路(有點類似今元培路穿越縱貫線的方式)
所以下大雨時,境福街的地下道也常常會淹水...
境福街之後,就剩下戰備鐵路往東行
以前和鐵道平行的巷道就到此為止
後面那排紅色的房屋,當年只是一片荒地
現在,地下道被填平了,舊的鐵橋也不見了
如果不是小時候的印象,很難想像這裡以前有個鐵橋和地下道...
沿著改成一般道路的鐵道路繼行,不一會經過了東大路,來到了湳中街口
這裡現在可以接武陵高架往台68,也可以接大潤發、公道五
想當年,從成功路到湳中街的舅舅家可是要繞一大段路
現在從鐵道路走,根本不用十分鐘
過了湳雅街,進入光華社區,鐵道路在這裡就真的是舊鐵道的遺跡
路幅不大,因為以前戰備鐵道也只有單線,加上土堤,寬度大概也就差不多
今天的鐵道路上,常常看見民宅是「背向」馬路的
因為早期沒有人會把自己房屋大門面對鐵枝路
這也算是鐵路經過的遺跡證明吧XD
但化身為一般道路的鐵道路無形間串連了光華、湳雅、武陵到境福社區
算是新竹市橫向聯結的一條動脈
愈來愈多人開始前門變後門,改過來面向鐵道路
境福社區也有住宅大樓正在興建
加上未來鐵道路、東大路口的眷村改建大樓完成
它的重要性會更大於昔日戰備功能的鐵道路線
相較於鐵道路二段、三段的熱鬧和發達,鐵道路一段就顯得非常冷清
戰備鐵道改建為鐵道路,起點就從中華路這裡開始
中華路再過去約100公尺至縱線線的部份
一部份變成某工廠的出入水泥通道,另一部份則是台鐵的土地
現在已經圍起來了
上圖就是舊戰備鐵道和縱貫線分道揚鑣的地方
戰備鐵道利用率不高,幾近停用狀況,後來市府向台鐵商量改建為一般道路
於民國九十一年完工通車,命名為「鐵道路」,分為三段
不過我覺得,改建為一般道路固然便民,但若當時能改建為「輕軌」也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新竹市中心道路狹小,也無腹地蓋軌道運輸
若戰備鐵道能高架化身為捷運路線,加上近年來沿途的發展,
應該是頗具潛力的捷運路線
(但部份路段可能又距離民宅太近了...)
可惜,我手邊沒有任何一張當年戰備鐵道的照片
只能由現在鐵道路的影子,去想像當年戰備鐵道的模樣了
沒有鐵道的鐵道路(舊新竹空軍戰備鐵道遺跡探訪) @ 新南極轉運站 :: 痞客邦 :: https://bit.ly/3rp9bQS
3c47fe17b2a80328eec12ffb4fd44cec.png (1390×876)
3c47fe17b2a80328eec12ffb4fd44cec.png (1390×876)
臺灣文獻講座空襲福爾摩沙紀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https://bit.ly/3PYtqiy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05年臺灣文獻講座首場,4月28日(四)下午2~4時由《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台灣紀實》的作者張維斌博士主講。
一、為何空襲臺灣
大家或多或少聽過盟軍曾經空襲過臺灣,但是確切的經過,或是參與的國家、轟炸機類型就不太清楚。 當年經歷過那場空襲的前輩,多數早已凋零,即使今天尚存者,也因為當時年幼,所知有限,甚至在日後教育之下,有的還以為是日軍來轟炸。因此,張博士首先以甲午戰爭清國戰敗,臺灣割讓日本為開場,讓聽眾瞭解,臺灣在二戰期間是日本的領土,釐清有人好奇,中華民國抗戰,為何盟軍會空襲臺灣。
其次,指出大家都熟悉1941年12月8日日本攻擊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但是當日上午,日軍飛機也從臺灣臺南、岡山等地出擊轟炸菲律賓美軍基地,隨後席捲東南亞。之後南洋的物資也都經由臺灣到達日本,當時臺灣的基隆港主要連接日本,高雄港則是通往南洋。可見臺灣在日本南進以及維持帝國經濟命脈中,扮演軍事行動的跳板、航海轉運中繼站的重要角色。
再者,日本統治臺灣後期,建設許多先進的工業,這在當時擔負起軍需功能,如日本鋁株式會社高雄工場、第六海軍燃料廠等,很多都設在高雄。這些都成為美軍轟炸臺灣的原因。
二、盟軍空襲臺灣階段及飛機類型
事實上,早在1938年2月23日,中華民國的蘇聯航空志願隊就已經空襲過臺灣臺北飛行場及竹東,造成民眾傷亡。但真正的盟軍空襲臺灣是從1943年之後,作者將之區分為四階段。第一次轟炸臺灣是1943年11月25日,適值美國感恩節,由第14航空隊空襲新竹飛行場,直到1945年8月12日對嘉義飛行場、高雄驛最後一次轟炸(14日僅武裝偵巡吉貝嶼、東吉嶼),15日昭和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盟軍空襲臺灣階段及飛機類型列表
在第三階段時,美軍原本計畫幾乎天天空襲臺灣,但因天候因素,未能每日執行,因此臺灣民間媽祖接炸彈傳說,或許可擴大解釋為老天爺、天氣保佑。
過去老一輩的人會說,當時是B-29來轟炸,但實際上,以B-29飛行高度在20,000呎以上,除非是軍事專家,或用望遠鏡,否則難用肉眼判斷。B-29載彈量可達8噸,破壞威力確實強大,但來臺灣空襲約只有6次左右。B-24重型轟炸機仍然是空襲臺灣的主力。
三、空襲行動
B-24空襲的目標主要為大型城市(高雄、臺南、新竹、臺北),主要港口(高雄港、基隆港),大型軍事設施(如左營軍事基地、臺南、嘉義、新竹飛行場),大型工業設施等;至於B-25則以中小型城鎮(如嘉義、臺中等),次要飛行場,小型工業設施(製糖所、酒精工廠、煉油所),鐵路運輸等設施作為主要轟炸目標。
除了一般認為軍事設施必然是攻擊目標外,城市同樣也是轟炸目標之一。過去的說法是誤炸,但實際上,針對城鎮平民居住地方,美軍會改以燃燒彈轟炸木造建築,以造成更大破壞。尤其人員是生產工具,殺傷人員可降低生產力,同時具威嚇警告,影響民心士氣效果。
過去也有美軍在轟炸之前會投傳單警告的說法。但根據美軍的任務報告與照片,傳單與炸彈是同時投下。恆春因位於臺灣南端,美軍飛機若因天候不佳,無法順利執行投彈任務,返航經過恆春時,就會順便炸彈丟下,以便安全降落,讓這無辜的小城鎮投彈量竟然名列中小型城鎮之首。
因為當時技術設備、對臺灣不熟悉,縱使出擊任務有圖可循,但看圖認路,仍可能錯認,或炸錯目標。例如1944年10月13日上午轟炸日月潭發電所,因飛機從臺灣東南方起飛,繞到南部沿西岸往上,將南部一座大型湖泊誤認日月潭而投彈。後來是有飛行員真正飛到日月潭拍照,下午返航後,再駕駛另一架飛機,帶領機群轟炸,才達成任務。此外,因為學校跟軍營十分相似,所以像是蘭陽高等女子學校(今蘭陽女中)或澎湖望安小學都被誤為軍營被炸。
另一種狀況是誤判轟炸的目標,如1944年10月12日照片記錄轟炸「臺中飛行場」,但經查證為彰化飛行場。張博士提醒研究者,儘管當時任務的報告應該是最正確的紀錄,但是不免仍有錯誤。
空襲臺灣的盟軍以美軍為主,另外還有英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澳洲皇家空軍及墨西哥空軍。他們主要負責牽制臺灣,協助美軍登陸沖繩島的作戰行動。
四、美軍空襲照片記錄歷史與戰爭殘酷
美軍轟炸機在空襲的同時會拍攝照片,一般相機都裝置在機尾或側面,用來評估空襲成果。這些照片雖為軍事用途,但卻意外保存許多臺灣當年的影像,不論是各項經濟、軍事、交通、工業設施,或是臺灣的城鎮、農村、地景等。例如:新竹天然瓦斯研究所附近跑馬場,成為今天的新竹家商;新竹燃料廠旁滅火用的人工湖,後來成為清華大學成功湖;第六海軍燃料廠後來成為中油煉油廠;還有桃園的埤塘景觀。一張美軍的低空轟炸照片中,宜蘭街上的幾棟建築,至今據說還存在街道上。
有些照片還顯示出,日軍在橋樑上架設機槍堡,射擊所冒出的白煙,或是防空砲火打到空中爆開的黑煙。1945年5月26日轟炸日本石油株式會社苗栗製油所任務中,前一架B-25拍攝到後一架被日軍砲火擊中,急速下墜的情景,這架飛機在下一張照片中就墜毀在苗栗驛附近爆炸。
不幸的還有死於友軍之手的英澳俘虜。一批在東南亞被日軍俘虜的英國、澳大利亞軍人,先前集中在菲律賓,經挑選其中有價值的官兵約一千多名,準備運送至日本,但出海沒多久,就被美軍擊沉。僥倖跳海逃生游回岸上的俘虜,被日軍安置幾天後,1945年1月6日由江ノ浦丸運至高雄港,俘虜並未上岸,就在9日遭美軍炸中,死亡數百人,遺骨葬在今天高雄戰爭與和平公園內,戰後美軍再移走安置。
五、空襲損失
也許大家都熟悉臺北大空襲,但是根據美軍第5航空隊資料顯示,投彈量前五個主要城市是高雄、臺南、基隆、新竹、臺中,最後才是臺北。雖然5月31日臺北大空襲當日有百架飛機轟炸,確實傷亡慘重,但相形之下,基隆卻被百架飛機連續轟炸四天,市區遭受戰火摧殘,幾乎全毀。
依臺灣總督府統計1944年10月12日至1945年8月10日,空襲死亡5,582人、失蹤419人、重傷3.667人、輕傷5,093人,罹災277,383人。因臺北州涵蓋範圍以及人口較密集,次於高雄州,高於臺南州。若以房舍受損來看,全壞10,241棟、半壞17,972棟、全燒16,080棟、半燒1,047棟。臺南州的狀況比較嚴重、其次為高雄州、臺北州。儘管統計方式或數據有差距,但可想見人員財產損失不小。
本次演講計有85人參加,不少人在結束後,還請張博士簽名,並討論空襲照片。張博士說希望藉由他的書以及演講,拋磚引玉,讓更多人有興趣探索瞭解這段歷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https://bit.ly/3PYtqiy
大新竹第1個無人機考照場今啟用 遙控機玩家們秀一波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空襲台灣軍武篇:美軍集束破片殺傷彈 – TaiwanAirBlog
米機空襲台灣簡史
美軍飛機首次大規模空襲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地區,發生於1943(昭和18)年11月25日,當天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14th Air Force)出動B-25中型轟炸機,在P-38及P-51戰鬥機的掩護下轟炸新竹飛行場。此後直到1944(昭和19)年8月底為止,第14航空隊對台灣僅發動過幾次零星的空襲,這些由B-24重型轟炸機執行的任務多在夜間進行。
1944年10月中,美軍為了登陸菲律賓的雷伊泰島(Leyte),所以由海軍第38特遣艦隊(Task Force 38)的航空母艦出動大批艦載機攻擊台灣各地的飛行場、飛機、港口、船舶,陸軍第20航空隊(20th Air Force)也在這段時間配合海軍的攻勢,出動B-29極重型轟炸機空襲台灣,以阻絕日軍從台灣增援菲律賓。美軍這一波的對台空襲行動為期大約一週,之後又暫時恢復平靜。
到了1945(昭和20)年1月3日,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為了支援數日後美軍登陸菲律賓仁牙因灣(Lingayen Gulf)的行動,再次派出大批艦載機空襲台灣。在這段期間內,陸軍第20航空隊也再度出動B-29,轟炸台灣的港口與飛行場。除此之外,美國陸軍第5航空隊(5th Air Force)從1月中旬開始在夜間對台灣進行騷擾轟炸,並在下旬展開大規模日間轟炸。從此之後,第5航空隊成為空襲台灣的主力,幾乎每天都從菲律賓的基地派出飛機空襲台灣,直到7月下旬移防到沖繩,才暫停對台空襲行動。
在第5航空隊用於空襲台灣的飛機之中,以B-24出擊的架次最多、投下炸彈的總噸位最高,主要是從高空轟炸港口、飛行場、城市等面積較大的目標。第22轟炸大隊、第43轟炸大隊、第90轟炸大隊、第380轟炸大隊都曾經出動旗下的B-24轟炸台灣。
B-25出動空襲台灣的架次在第5航空隊曾使用過的飛機中居次,負責在超低空轟炸及掃射城鎮、工場、飛行場掩體區、交通運輸設施等類型的目標。第38轟炸大隊與第345轟炸大隊是主要負責台灣任務的兩個B-25單位,此外,第71戰術偵察大隊也數度派遣旗下第17偵察中隊的B-25空襲台灣。
第5航空隊另外多次出動第3轟炸大隊及第312轟炸大隊的A-20攻擊機到台灣,在超低空轟炸與掃射獨立的工場目標。第3轟炸大隊在戰爭的後期換裝了A-20的後續機種A-26,這些A-26也曾經用於空襲台灣。第312轟炸大隊在接收載彈量可媲美B-29的B-32極重型轟炸機後,曾經利用台灣地區的目標進行數次實戰測試。
除了轟炸機之外,第5航空隊旗下的P-38、P-47、P-51、P-61等戰鬥機有時也會掛載炸彈轟炸台灣的地面目標,但是次數相對較少,這些戰鬥機的主要任務還是為轟炸機護航和執行掃蕩。
美國陸軍第13航空隊(13th Air Force)在1945年8月初接下空襲台灣的任務,由第5轟炸大隊出動B-24轟炸殘存的飛行場與交通設施,直到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投降為止。紀念二戰結束70週年的倚天劍與屠龍刀 – TaiwanAirBlog https://bit.ly/3DgXC0L
1944年10月12日,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的各型艦載機大舉襲台,是第二次大戰期間盟軍大規模空襲台灣的開始(美軍在這之前對台灣的攻擊行動僅是零星的騷擾轟炸)。在此特別分享1944年10月期間的一部分空襲照片,以資紀念。這些照片因為品質不適合印刷,所以並未收錄於拙作《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台灣紀實》中。烽火連天的十月 – TaiwanAirBlog https://bit.ly/43wjzUg
歷史上的今天:美軍第38特遣艦隊再度對台灣展開大規模攻擊
歷史上的今天:美軍第38特遣艦隊再度對台灣展開大規模攻擊 – TaiwanAirBlog https://bit.ly/3rplCfy
1945年1月3日凌晨,美國海軍的第38特遣艦隊(Task Force 38)旗下3個特遣支隊,在台灣東方約100英哩的海域就位,準備出動艦載機攻擊台灣全島。目的是支援美軍即將於9日在菲律賓仁牙因灣(Lingayen Gulf)發動的登陸任務,以防止日軍從台灣派出艦隊或飛機阻撓美軍的行動。
第38.1特遣支隊負責攻擊台灣北部,旗下有約克鎮號、胡蜂號、考本斯號、卡伯特號等4艘航艦(責任分配區如上圖)。第38.2特遣支隊旗下有大黃蜂號、列克星頓號、漢考克號等3艘航艦,任務區涵蓋台灣南部及澎湖群島(如下圖)。第38.3特遣支隊負責鹽水飛行場 到公館飛行場之間的台灣西部,旗下擁有艾塞克斯號、提康德羅加號(USS Ticonderoga, CV-14)、蘭利號、聖哈辛托號等4艘航艦。
歷史上的今天:美軍第38特遣艦隊再度對台灣展開大規模攻擊 – TaiwanAirBlog https://bit.ly/3rplCfy
在預定空襲新竹的前一天,Sordelett中尉再度出動,拍下新竹飛行場上75架雙發轟炸機及6架單發飛機的照片(如下圖)。空襲行動當天,就是利用24日拍攝的照片進行任務前的簡報。
第21照相中隊在1943年11月24日再到新竹飛行場偵照,美軍次日就發動空襲 (中研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Taiwan Air Blog: 美軍在1943年空襲新竹前的偵察行動 https://bit.ly/3JZl1rq
我看過的某些中文書與網站,在關於1943年美國與中華民國聯合空襲新竹飛行場的敘述中,提到從1943年夏天開始,中美空軍即開始聯合空襲台灣的參謀作業,並根據空照圖選出新竹飛行場、台南飛行場、高雄港為目標區,最後由陳納德建議以新竹飛行場為第一目標。然而在我看過的美方資料中,卻找不到任何文字記載美軍在研究空襲新竹飛行場的同時,曾考慮以台南飛行場與高雄港為目標。美方資料也顯示,決定空襲新竹的人應該是第14航空隊的參謀長文森上校,而非出自陳納德的建議。
但由於我看的美方文獻也非最原始的第一手史料,所以就利用美軍在空襲新竹前的一連串偵照任務為基礎,試圖建構起一個脈絡。由此可知,美軍在獲得台南與高雄的空照圖之前,已經不只一次對新竹飛行場進行偵照。所以不論從時間先後來看,或是從情報取得的數量來看,美軍應該早就以新竹飛行場為目標,而不是根據空照圖的研判來擇定前述的三個目標。
Taiwan Air Blog: 美軍在1943年空襲新竹前的偵察行動 https://bit.ly/3JZl1rq
第十四航空隊空襲台灣新竹戰史研究
mdc.idv.tw/pwm/gen38.htm https://bit.ly/43xjRKD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美國陸軍駐華第十四航空隊對台灣發動了珍珠港事變以來,盟軍對台灣的首次空襲。這一場空襲號稱是第十四航空隊最成功的一場空襲,而且此空襲顯示出了盟軍對台灣的重視。陳納德認為,他可以利用在中國基地內的飛機,由台灣海峽阻斷從南洋經由台灣運往日本的海運(註一)。而台灣島上各處的日本飛行基地,也是對盟軍的一大威脅,因此陳納德主導了這一次的空襲,對當時準備南下支援太平洋戰爭的新竹海軍航空隊飛行基地實行了空襲,來阻絕日本在台灣的空中武力,取得了相當大的勝利。經由這一次的空襲之後,陳納德的十四航空隊消耗大批物資對台灣海峽的空襲(註二),也使得日本蒙受了重大的損失(註三),也因此原因,日本支那派遣軍的岡村寧次發動了“一號作戰”來打通中國的鐵路線以及消滅美軍駐華的空軍基地,保障台灣海峽的空中安全。由此可見,當時台灣海峽的戰略地位對大日本帝國的生存是何等的重要。不過,台灣最後還是飽受了美軍的轟炸,而且還遭到了美國陸軍駐華第二十轟炸指揮部,美國海軍第三十八特遣隊與美國陸軍駐菲第五航空隊各方面的夾擊,雖然盟軍有遇到來自台灣的神風特攻隊的阻擾(註四),不過,最後還是在盟軍沉重打擊下,逐漸崩潰了。這些都證明了,台灣自古以來,經過西班牙,荷蘭,明鄭,清朝,日據與今天都有相當重要的戰略地位,而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對新竹的空襲,正是美軍對台灣的首次空中行動,對台灣的未來擁有重大的引響,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一段精采的空戰歷史吧。
新竹基地介紹
新竹在日據時代是日軍位於台灣的重要地帶,駐有日本陸軍第九師,海軍航空隊,還有燃料場與新竹基地等設施。通往新竹的鐵路支線是於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開始通車的,因此新竹基地據判斷應該是由一九三六年開始啟用。日軍建立新竹基地,可以說是完全為了侵略中國的領空,尤其是其鄰近中國大陸的戰略地位。基地早期建立的時候,形狀為八角型,跑道長度約由十五號機堡到二十七號機堡之間。基地的總機房,紅瓦房,紅磚造水溝等等都是由日據時期沿用到今天的(註五)。新竹基地當時主要駐守的是日本海軍新竹航空隊,但是第二次中日戰爭初期,新竹空軍基地並未擔任對華空襲的主要任務(註六)。因此當中華民國空軍蘇聯志願大隊於一九三八年空襲台灣台北松山基地的時候,新竹基地沒有受到任何的損失直到了一九四三年十一月的空襲以後,才開始成為盟軍的目標。此後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結束,經歷了各種大大小小的空襲,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台灣光復以後,新竹基地開始為國民黨空軍使用。一九四九年初期,中華民國第八轟炸機大隊駐防,開始實行對大陸地區的轟炸,直到一九五八年終止。隨後,空軍第二十空運大隊駐防(註七),然後再成為第十一大隊的主要基地。現在由中華民國空軍第四四九聯隊駐防,以幻象-2000-5為主力,繼續捍衛台海空優。新竹基地戰略地位重要,鄰近中國大陸,也經歷了太平洋戰爭與冷戰時期的各大空戰場面。
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介紹
一九四一年八月一日,陳納德在中國成立了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也就是俗稱的“飛虎隊”,開始在雲南,緬甸,暹羅,法屬印度支那與廣西等地區締造戰績(註八)。一九四二年七月四日,“飛虎隊”被併入美國陸軍第十航空隊駐華空軍特遣隊第二十三戰鬥機大隊(註九),繼續在中國各地奮勇作戰,最後於一九四三年三月三十一日被編入第十四航空隊。第十四航空隊成立後,陳納德認為必須奪回中國的制空權,才能以強大的優勢火力空襲日軍位於中國的設施與補給線,給予日軍巨大的壓力使其崩潰瓦解。第十四航空隊一九四三年的任務還有空襲日本的海上運輸線,因此由法屬印度支那到台灣海峽周邊的海運,都成了第十四航空隊的主要攻擊目標,造成了日軍重大的損失。然而,第十四航空隊的資源來自於駝峰航線(註十),有所限制(註十一),但仍能給予日軍沉重的打擊,已經算是相當優秀的單位了。接著,日軍發動“一號作戰”,企圖消滅第十四航空隊(註十二),在奪取第十四航空隊的前進基地後,十四航空隊雖然沉默了一段時間,但是仍然在國軍反攻緬甸與日軍在江西戰線敗退時,給予了致命的打擊。第十四航空隊永遠被戴入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史冊當中,成為了中美人民友好的象徵。
第二十一偵照大隊對台灣的偵照
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除了對日作戰以外,還擔任了偵查任務,十四航空隊的第二十一偵照大隊就是執行此任務的單位,以地利之便,向東南亞,台灣,中國淪陷區,沖繩以及日本九州實行戰略性的偵查任務與空中照象,獲得軍事情報以後,作為美軍對日本佔領區的轟炸依據,使用機種為F-4A與F-5E兩款閃電式偵察機(註十三)。一九四二年九月以來,駐華空軍特遣隊的第二十一偵照大隊開始執行偵照任務,經過第十四航空隊的時代以後,共執行了一千六百餘次任務,其中百分之四十是偵照台灣,而且除此之外,原子彈轟炸廣島與長崎的空照照片也是由他們提供的。當初偵察機為了避免被日軍雷達偵測到,航路大多由衡陽出發,經由浙江省麗水,再由衡州轉場出海,低空飛至台灣東海外,再升高到三千呎的照相高度進行拍攝,每隔反覆一兩天就偵照,使美軍得到了珍貴的資料,包括高雄港的空照圖,使得美軍了解日本船隻在高雄的航運紀錄以及碼頭裝卸物的吞吐量。除此之外,台灣各地的日本軍事飛行基地也在他們的偵照範圍內,以新竹和台南飛行基地為主,照片清楚的將基地內的塔台,宿舍,電機房,通訊中心,盛至飛機機種顯示了出來(註十四)。一九四三年夏天開始,中美空軍開始研擬空襲台灣的方案。
空襲擬定方案
空襲的目標選項有三個,分別是高雄港,台南飛行基地與新竹飛行基地。高雄港是日本位於台灣的重要港口地區,又鄰近於壽山與高雄警備府所在,高雄要塞防空火力強大。台南是日本重要南進基地,糖廠與工業設施林立。所以台南飛行基地駐守大批日本海軍台南航空隊的新銳零式戰鬥機以防止盟軍轟炸時得到便宜。由於零式戰鬥機駐防,第十四航空隊若盲目轟炸,將有可能損失慘重,尤其是難得由駝峰航線的有限物資將會白白失去(註十五)。因此,無攔截防空力量,防空火力缺乏的新竹海軍航空隊飛行基地成為了陳納德指定的攻擊目標。陳納德認為新竹是戰損最輕的基地,第二順位則是高雄港。
逐川前進基地
一九四三年八月,位於江西省的逐川前進基地闢建完成,並開始為了這次遠征台灣的行動儲存燃料與彈藥,同時為了防範江西南昌的日本陸軍第三飛行師團,逐川基地動員了民眾成立了對空間哨站(註十六),一但發現日本軍機來襲,中美空軍的軍機便立刻起飛疏散。地面設施則實行偽裝,屢次欺敵成功,讓日機無功而返。到了十一月三日,第二十一大隊的偵照圖顯示了新竹基地擁有日本海軍舊式九六式攻擊機八十八架,將成為太平洋盟軍的重要威脅,因此盟軍斷然決定出擊,但因氣候問題而一延再延了。
第十四航空隊參與空襲新竹的單位
第六十八混合聯隊(The 68th Composite Wing)
第二十三戰鬥機大隊(The 23rd Fighters Group)
第七十六戰鬥機中隊(The 76th Fighters Group)
第四四九戰鬥機中隊(The 449th Fighters Group)
第十一轟炸機中隊(The 11th Bombers Group)
中美空軍混合團(The Chinese American Composite Wing)
第一轟炸機大隊(The 1st Bombers Group)
第二轟炸機中隊(The 2nd Bombers Group)
第二十三戰鬥機大隊介紹
第二十三大隊是擁有飛虎隊隊傳統的一支勁旅,由陳納德的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第一中隊(亞當夏媧),第二中隊(熊貓)與第三中隊(地獄天使)改編過來,變成了美國陸軍航空隊第十航空隊駐華空軍特遣隊第二十三戰鬥機大隊,下轄第七十四,七十五與七十六三個中隊,外加一個“借來”的第十六中隊(註十七),主要與飛虎隊時期一樣飛P-40系列的戰鬥機。一九四三年三月三十一日,被改編成為了第十四航空隊中由上校柯林頓文生(Lt. Col. Clinton Vincent)指揮的第六十八混合聯隊的單位,開始接收了P-51,然後又加入了飛P-38的四四九戰鬥機中隊(註十八)。整個作戰期間立下了無數戰功,還在豫湘桂戰役參了一腳,後來的一一八戰術大隊也加入了戰局,第二十三大隊與第十四航空隊的命運始終相連在一起直到戰爭結束,此單位到今天都仍然存在,飛A-10攻擊機,還參與了一九九一年的波灣戰爭。這次空襲台灣的行動,是由第七十六中隊與調來中國不久的第四四九中隊執行。
第十一轟炸機中隊簡介
成立於一九一七年六月二十六日,當時名稱為“第十一航空中隊”,駐守於德州凱利基地,於一九一七年十二月十七日到一九一九年五月一日時派駐海外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到了一九二一年,被改編為了第十一中隊,到了一九二二年又變成了第十一轟炸機中隊,隸屬於第七轟炸機大隊。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一日被調離美國到澳洲,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到一九四二年一月一日又飛往爪哇。一九四二年三月正式進駐於印度卡拉蚩,主要飛北美B-25米歇爾輕轟炸機,並且準備前往中國昆明參戰,活躍於中緬印戰區,空襲過香港與漢口等地。後來又被分配到三四一轟炸機大隊裡面,是一支強火力的轟炸單位,共派出八架B-25參與空襲台灣新竹的任務。
中美空軍混合團第一轟炸機大隊第二中隊
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在陳納德將軍的指定下(註十九),中美雙方為謀求更積極的合作,在印度卡拉蚩成立了中美空軍混合團(Chinese American Composite Wing),中美雙方共同提供優秀的空地勤人員加入,下轄中國空軍的第一,第三與第五三個大隊,其中,只有第一大隊是飛轟炸機的單位,擁有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中隊。這可以說是中美空軍混合團的第一場任務,共計派出了六架B-25轟炸機參與.本任務。
野馬機助陣
第十四航空隊成立後,第二十三戰鬥機大隊的飛行員並不在希望升級的老式P-40戰鬥機,而是期望得到新型的戰鬥機,也就是北美公司生產的P-51野馬式戰鬥機.。這種平坦流線型的戰鬥機本來是為了外援英國而設計的,但是當美國陸軍航空隊發現這款戰鬥機的潛能以後,開始裝備在美國陸軍航空隊的各大單位裡面。第七十六中隊於一九四三年開始接收了P-51A的地勤維修人員,十月十七日開始正式在昆明接收了P-51A野馬式戰鬥機。然後,他們開始往零林前進,並且在新接收的P-51型戰鬥機上畫上有名的“鯊魚牙”(註二十)。然後,第七十六大隊的飛行員由衡陽與逐川趕來試飛新機種。新的機種供應稀少,他們當時並保證還能接收新機。由於衡陽是戰爭前線,為了避免損失,剛從華盛頓返回中國的文生命令第七十六中隊與第七十五中隊交換基地,於是第七十六中隊與第七十四中隊改派駐到了桂林,然後第七十六中隊的P-40大部分由第十六中隊接手。
擁有更遠航程的P-51野馬機的抵達,確實助了第十四航空隊一背之力。此時,返回美國一年多的大衛“德克斯”希爾回來了,希爾是美國志願大隊與駐華空軍特遣隊時代的空戰英雄,他曾經飛P-40B(C)/Hawk-81A戰斧式與P-40E小鷹式戰鬥機在緬甸與中國的十一個月內擊落了十三又四分之一架日本軍機。希爾觀察了P-51A野馬式戰鬥機的性能以後,決定以性能優異航程遠的P-51A來參與這次空襲台灣的任務。
作戰計劃
希爾認為,日本方面一定會加強對台灣的空防,因此航程短的老式P-40戰鬥機相當不適合參與此次任務。而為了護衛轟炸中的轟炸機,P-51將無法騰出一隻手來發揮對日軍的攻擊力,因此決定派出P-38G閃電式戰鬥機來發動進攻,P-51則採取護航,這樣,P-51就可以掩護B-25對新竹基地內設施進行轟炸,而對新竹飛行基地內的日本軍機創造毀滅性打擊能力的任務則交給了P-38。共有八架P-51A與八架P-38G將參與此次任務,另外有十四架分別來自第十一中隊與中美混合團的B-25,規模相當龐大(註二十一),由此可以證明美軍相當重視此次攻擊行動。為了防止日軍懷疑,中美空軍混合團第三大隊的P-40將於任務展開之前向北飛行實行欺敵任務,以促成這次轟炸的順利。
閃電機護航
雙引擎的P-38戰鬥機交在這次戰鬥中發揮護航作用,P-38是洛克希德公司生產的戰鬥機(註二十二),最有名的行動大概就是擊落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歷史紀錄。P-38在中國隸屬於第十四航空隊的四四九戰鬥機中隊,擊落山本五十六的空戰英雄雷克斯巴伯(Rex Barber)也曾在此單位服役(註二十三)。這次,P-38的任務就是護航B-25的“護花使者”。次外,P-38也被中國人民稱之為“雙身子”,這是由於它奇特的照型。其實,P-38在歐洲,太平洋,中國等第,都有創下過精采的戰績。是二次世界大戰中性能屬一屬二的軍用機種了。
米歇爾投彈
這次投彈的計劃由B-25執行,B-25輕轟炸機是由北美公司生產的,最有名的任務是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八日由杜立德領導轟炸東京的“杜立德”行動,最後也是迫降於中國(註二十四)。B-25在中國戰區也被廣泛的使用,算是很有名的一種轟炸機。由第三四一大隊與中美空軍混合團第一大隊使用,後來,中華民國空軍也有接受,這次任務擔任的是主要的轟炸任務。當天,十四架B-25轟炸機每架各攜帶二十磅炸彈七十二枚,一百磅炸彈七枚與一百六十八枚二十五磅通用炸彈。
攻擊前夕
經過文生與希爾的協調後,八架P-51A野馬機,八架P-38G閃電機與十四架B-25米歇爾式轟炸機開始準裝待發了,不過,其中一架P-51A突然因為起飛後不久,發現液壓系漏油而返回基地放棄了任務。擔任先投攻擊的P-38閃電式戰鬥機的領隊為山姆帕默爾(Sam Palmer),編成兩個分隊,一隊四架戰鬥機,成員有雷恩蒙(Ryan Moon),肯代杜威爾(Kendal B. Dowis),羅伯舒茲(Robert B. Schultz),亞彿利約斯頓(Alfred Yorston Jr),華特羅斯(Walter L. Rose),以及曾當過飛虎隊空戰英雄的中隊長喬治麥米倫(George Mcmmillin)。由偵查得知,日軍將大批的軍用飛機分別停在跑道,滑行道與停機棚上面。
第十一轟炸機大隊的B-25轟炸機部隊由第六十一號機領隊,組員為領隊約瑟夫“波瑞契”威爾斯(Joseph “Preacher” Wells) ,還有克里夫賓漢(Cleve L. Bingham),雷蒙馬扎諾斯基(Raymond J. Mazanowski),以及約瑟夫奧康諾(Joseph OConnel),此外,還有時代雜誌與生活雜誌的特派記者豆拉懷特(Theodore H. “Teddy” White)擔任隨軍記者。三十九號機組人員為機長喬治葛洛德(George T. Grottle),哈羅羅契爾(Harold Rochelle),赫伯特羅勃生(Herbert I. Robinson)以及查爾斯福克斯(Charles Fox)。七十九號機的組員為勞倫尼可萊斯(Loren Nickols),約翰布希(John Booth),山本愛德華(Sanborn V. Howard),以及法蘭克諾頓(Frank Norton)。第四十號機的組員包括哈羅施瑞爾(Harold K. Searle)領隊,史坦尼強生(Stanley Johnson),保羅迪克曼(Paul J. Dickmann),還有約翰寇斯特羅(John Costello)。五十五號機則有領隊約翰希爾(John Hill),約翰施密特(John Schmodt)。法蘭克吉本(Frank H. Gibson)與威廉強生(William Johnson)。五十七號機包括領隊卡爾拉威爾(Carl J. LaValle),駕駛為里察舒茲(Richard L. Schwartz),吉拉得奧代(Gerald O’s Day)與羅伯漢彌頓(Robert T. Hamilton)。九十二號機由機長威廉布里那(William A. Brenner)領隊,組員則有歐尼斯貝爾(Ernest J Bell),喬治戴可楚(George E. Dykstra),威廉瓊斯(William G. Jones),與卡爾加農(Carl Cannon)(註二十五)。
中美空軍混合團的六架B-25包括二七零號機由歐文布蘭奇(Irving L. Branch)領隊,組員有張天民,葛拉沃(F. Grover),還有E. C Chang與J.C Sun(註二十六)。一三五號機有領隊丹尼爾(L. Daniels),組員是林洐落,張樹成,C. S. Chen,以及C. K. Teng等(註二十七)。八三九號(註二十八)機的機長是哈皮(Harpy),組員有吳超塵,謝登(Sheldon),斑尼(Penny),以及孫姓飛官一名。一三六號機則是由波克萊斯特(Beaucrest),羅紹陰,傳善為,K. C Chen,C. C. Yang(註二十九)等人。二六六號機則由卡爾森(W. P. Carlson)駕駛,組員包括溫凱,李頒平,周明鶴,以及P. L. Tang(註三十)。第二零八號機(註三十一)則是由邱吉爾(S. Churchill)領航,組員有梁冥和,H. H. Chen,H. H. Cheng以及P. S. Tu(註三十二)。
希爾所率領的P-51A機群內則有分隊長傑姆威廉斯(James M. Willams),僚人員機則是約翰史都華(John Stewart),湯諾海得克(Donald Hedrick),里查奧尼(Richard O. Olney),戴貝爾(Dale Bell),羅伯克伯特(Robert T. Colbert)以及萊斯曼貝(Les Manbeck)等人。
所有盟軍單位都低空貼海面飛行跨越了台灣海峽,以防止日本雷達偵測到中美空軍的跡象(註三十三)。
攻擊展開
新竹基地主跑到大約分為南北兩向,另外有往東與往西的斜角跑道,相交於主跑道的北端。當抵達南寮時,台灣海岸線已經在望,中美機群立刻升空高度達到五百呎以上,自西南角接近新竹飛行基地,以便在轟炸完跑道以後,轟炸機與戰鬥機機群可以順利由左邊斜角脫離目標區(註三十四)。首先,八架P-38閃電式戰鬥機開始朝起落航線上的日本軍用機掃射,緊跟在後方的十四架B-25轟炸機開始再一千呎高空投殺傷彈,然後七架P-51衝入攻擊跑道上的敵人軍用機。不過有一名飛行員表示三個中隊,包括兩個戰鬥機中隊前後相距不到兩百呎,但是十四架B-25是並肩通過基地上空的,這是任務報告所未提到的,此外,根據B-25轟炸時拍攝的照片(註三十五)顯示,轟炸機組距離地面應該僅有四百呎,而非一千呎。由此可見,此攻擊是由P-38開路,B-25跟進,最後由P-51俯衝攻擊收尾。
情況報告
這次空戰中,當P-38機群底達新竹上空的時候,剛好有一群約二十餘架九六式轟炸機正在升空進行訓練,飛P-38的麥米倫擊毀了地面的九六式轟炸機一架,雷恩蒙分別在空中與地面各擊落一架日本海軍的九六式轟炸機。舒茲則在天空當場打下兩架九六式轟炸機,杜威斯擊落了一架,擊毀地面九六式轟炸機三架,約斯頓在空中擊落兩架,羅斯在空中也擊毀了敵機,擊傷了一架。
飛P-51A機群的領隊希爾表示他擊落了一架“奧斯卡”,也就是日本陸軍航空隊的一式戰鬥機“隼”二型(註三十六),該機正在希爾前方做急轉彎,企圖咬住最後一架B-25轟炸機,希爾便順勢將它擊落。就在希爾擊落日機的幾分鐘以後,飛P-51的貝爾在四百呎高度也打下了一架“基克”,也就是鼎鼎大名的日本海軍零式戰鬥機(註三十七)。一架敵“奈特”九七式戰鬥機突然從威廉斯上空一點鍾方向來襲,但是威廉斯卻正目不顧暇的對日軍展開掃射,千拘一髮之際,奧尼的P-51衝了下來朝敵人開火,將九七式戰鬥機嚇跑(註三十八)。第七十六中隊的機群中,威廉斯目睹了一架“奧斯卡”型的軍機在機場西北端墬落起火了,而另外一架“基克”也在機場外不遠處墬落了,由此可見是希爾與貝爾所創下的戰績。當先頭部隊接近目標區的時候,希爾與海得克立刻向下攻擊幾架九六式轟炸機“尼爾”,擊中了兩架,第二分隊的人目睹現場燃起了大火,威廉斯目睹一架“希莉”(註三十九)轟炸機遭到了重創,一具起落架被毀,另一機翼慘遭折斷。當他繼續往前飛時,又朝另一架“希莉”開火使其起火燃燒。史都華與克伯特向右繞過機場南角附近的一片大火,各擊毀一架在停機棚裡的“希莉”轟炸機。第七十六中隊的隊員回憶道當他們經過機場的時刻,一共見到十二架日機在地面燃燒,其中大部分為B-25的炸彈所造成的。駐守新竹基地的日軍在西南角一代配置機槍,所以當機群返回逐川的時候,再一架P-38的機身上發現了一個彈孔。
根據情報部門所統計,總共有五十到六十架日本軍機在這一場空襲中被毀,另外還有一些被擊傷,對新竹海軍航空隊造成了莫大的損傷,P-38因擊落了二十二架日機而得到了美譽,包括空中的十二架與地面的十架。其中,飛P-51A野馬式戰鬥機參與此任務的史都華回憶道:〔這是我第一次駕駛P-51參與任務,在我們的機翼下都裝有副油箱,並且當我們抵達台灣海岸時,副油箱的油料都尚未用完,最前面的B-25領航員突然大喊〔陸地在望(Land off)〕,依事先的計劃規定,所有飛機均爬升到了五百呎以上一千到兩千呎的巡航高度,我隨著其他友機拋棄了副油箱,但卻無法開啟主油箱的通路,因此只好無電門開關的情況下掃射。在P-51的機艙裡面,所有的電門開關都可以在三秒中打開,而我也將其完全打開,於是我立刻朝機場上的一架貝蒂(註四十)轟炸機開火將其擊毀時,發動機也已經點燃,坐在那一架敵機機身頂上的機長工被當場擊斃,從陸地在望,大約距離機場三哩開始,直到我機全部通過機場,完成攻擊,總共不超過三分鐘,當看見台灣的海岸時,我們的巡航時速為一百八十至二百哩,由於距離機場僅約三哩,加上最多只通過目標區兩次,因而不需要太長的時間來完成任務。〕
機群返航
第一個分隊於下午兩點四十五分開始返回逐川,所有飛機均安全降落,除了奧尼的P-51因為燃料過量,造成降落時發生了三級跳,螺旋槳受損,另外還有一架P-51與樹枝擦撞,以及B-25一架遭到炸彈破片反擊跳中略為受損外,第十四航空隊幾乎完全沒有損失,因而被稱之為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在華期間最成功的空襲典範。(註四十一)當機群返航的時候,史都華繼續回憶道:〔再返回逐川的途中,最前面的B-25領航員一定是在打瞌睡,因為他沒有發現逐川機場應該是往西方飛行,位於一片大高山地區,而他的機長威爾斯卻正在往廣州方向飛行,那是朝日軍佔領區自投羅網,因此我緊急呼叫他改快向右轉,他也照做了,因此我們全機安返基地〕。抵達逐川以後,等待美國與中國飛行員的正是感恩節的火雞與盛大的慶祝。為了防止日軍報復,大多數的飛機又加裝滿了油,飛往衡陽與桂林執行下一個階段的任務了。此次任務,銷耗掉了十四航空隊由駝峰航線運補來的整整兩個多月的物資(註四十二)。
日軍反應
第十四航空隊完成任務返回中國以後,日本陸軍第三飛行師團的警界機立即由台北松山基地起飛,趕赴新竹外海尋找中美軍機,然而此時第十四航空隊已經返回了內地,因而第三飛行師團無功而返。此次空襲使得戰鬥力不高的新竹海軍航空隊被裁撤掉了,其直屬上司高雄警備司令長官山縣正鄉中將也遭到撤職查辦,他也是任職僅五個月最短的飛行部隊指揮官了。此外,為了避免台灣再次遭受到空襲,日軍緊急從滿洲國調來了第十二飛行團主力南下武昌來攔截中美空軍的下一次威脅台灣的舉動。日軍對此空襲相當重視,因為這是自杜立德空襲東京以來,日本的“絕對國防圈”首次遭到了空襲。
第十四航空隊與台灣
第十四航空隊自從此次空襲台灣以後,仍然不忘情於新竹空襲中所締造的佳積,一直期望能夠再度對台灣展開下一次任務。日本在南方的作戰,到了一九四三年因為盟軍的跳島戰術開始了逆轉,戰火已經越來越靠近了日本本土,因此,為了搶運東南亞的石油,木材,橡膠,鋁土,鐵砂以及糧食等物資,日本方面加緊了“南洋─台灣─日本”的航線。在此同時,日本商船利用“恆春─高雄─馬公─基隆”的台灣西海岸航線或“仙頭─廈門─福州─寧波”的浙閩粵海岸航線,將南洋物資經由台灣海峽運抵日本本土。由於美國海軍潛水艇部隊對此地多處的淺水攤海岸線無能為力,為了從美軍手中得到更多戰爭資源的陳納德決定以打擊此航線來證明第十四航空隊的重要性。由於駝峰航線的運補限制關係,陳納德主張以兩機編組負責出海炸射日軍貨船來完成任務,在經濟上與戰略上同時達到勝利。首先,由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第二十一偵照大隊的F-5偵察機在海岸邊飛行,一但發現日本商船,立刻回報給桂林基地,第十四航空隊便會派出轟炸機轟炸日軍商船。此外,還有美國海軍堤供第十四航空隊氣象情報的中美合作所訓練(註四十三)的游擊隊員或老百姓在海岸邊觀察日本商船,再以電話與密碼通報給中美合作所,然後再通知第十四航空隊。攻船的作戰大部分都是由兩架B-25執行,美軍研擬了一套戰術,先由長機低空掃射日本商船,再由僚機低空投彈轟炸,然後再互相繞圈子,然後轉換成了由僚機低空掃射,長機投彈。由於B-25轟炸機攜帶的定時炸彈與吊傘炸彈質量輕,航程因而更遠,所以B-25還可以沿著台灣海峽搜尋日本商船。自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一日起,第十四航空隊開始沿著台灣海峽轟炸日本商輪,最經典的是十二月二十三日在新竹外海擊沉日本千噸級巡防艦南洋號。這樣的戰略,讓日本蒙受了重大的損失,也成為了日軍發動“一號作戰”的原因之一。
一直妄想再度轟炸台灣的十四航空隊因為駝峰航線的限制以及日軍在台灣實施的嚴密防空警戒,還有島上巡邏的戰鬥機機群,因而不允許再度於白晝轟炸台灣了。第十四航空隊最後一次對台灣本島的空襲發生於一九四四的一次小規模遠征轟炸。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一日晚間,第三零八轟炸機大隊第四二五中隊的B-24解放者重轟炸機與第三零八轟炸機大隊曾參與新竹空襲的第十一中隊B-25轟炸機數架出現在左營與岡山上空地區盤旋,日軍立刻實施燈火管制,並開始朝他們發射防空炮火,美機機群於是衝忙的在高雄地區投了炸彈趕往新營與鹽水地區炸射,然後返回了內地,這次炸彈均沒有命中日軍的軍事目標,反而使得台灣人民損失了身家性命的財產。重此以後,第十四航空隊再也沒有參與轟炸台灣的任務了,不過,第二十一偵照大隊卻開始繁忙的偵查台灣全島嶼拍攝高空空照圖,一月十日在屏東飛行基地停放了一百三十架各式機種的軍機,十一日,岡山地區也發現了一百一十三架敵機。這證明,由於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失利,盟軍越來越逼近了“絕對國防圈”,因此日軍在島內開始大量的調動軍用機,準備北上與盟軍展開空戰,而這些對台灣清晰而具戰略價值的照片(註四十四),就提供給了美軍其他的單位,來執行日後登陸台灣的“河堤計劃”或轟炸台灣的“台灣航空決戰”的任務依據。
寫後感想
這是本人參考了五本書籍完成的“第十四航空隊空襲台灣新竹戰史研究”文稿,本人認為對研究台灣戰略地位有著相當重要的研究價值。事實上,本人是研究飛虎隊起家的,自然對於陳納德將軍在中國領導的飛行單位有相當濃厚的研究興趣,而此空襲又發生在你我居住的台灣島嶼上,更是值得為此大寫特寫。台灣,這一個在二次世界大戰飽受空襲的日本殖民地,確實擔任了日本“絕對國防圈”的重要價值地帶,因而導致了種種的悲劇發生。台灣,更是一個被遺忘的戰場,因為幾乎沒有一本書完整的記戴台灣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所遭遇的故事,直到鍾堅教授的“台灣航空決戰”一書出版,才讓我深刻的感覺到了研究台灣空戰的重要性。中國─緬甸─印度戰區一樣,都是被人遺忘的戰場,所以,我們才要盡我們最大的力量來研究這些地方的戰史。此報告的完成,主要是為了紀念第十四航空隊對台灣新竹空襲五十九週年,也參考了五種中英文的戰史書籍,唯一遺憾的是,我到今天都仍然無法找出所有參與空襲的中國機組人員中文名單,我也參考到了不少翻譯錯誤或機種張冠李戴的書籍,但是,我都會依據我的資料,為這些錯誤進行修改。由此可見,中華民國的空軍單位並沒有像美國陸軍航空隊一樣看待自己的歷史,竟然連自己機組人員的姓名都無法完全透露出來,也許有些去了美國,有些已經作古,有些更可能留在大陸,但是,這些都並非充分的理由。也許,經過戰亂以後,這些資料使得中國方面無法保留完整的歷史檔案,這也正是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的悲哀所造成的。所以今天,我們必須要靠美國的檔案來還原歷史。所以,更是需要我們來為歷史服務,才能讓這些悲劇,不再發生。
註譯
註一:就是包括台灣西海岸線與華南浙閩粵海運線的主要運輸線,由於該地區不適合潛水艇活動,所以日軍企圖憑此天險運送物資以防止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潛水艇部隊攻擊阻礙。此航線是不適合美國潛水艇運作的,因為淺水攤非常的多,不宜隱藏,因此交由十四航空隊來攻擊,造成日軍仍然必免不了損失。
註二:駝峰航線的燃料有限,第十四航空隊每出動一次任務,下一次任務的燃料物資也比需嚴加考慮,好比轟炸新竹的任務,就足足用掉了兩個月的物資。
註三:第十四航空隊的紀錄裡面,他們共擊沉日本船艦一百一十萬噸,對日本而言可以說是相當可怕的損失了。
註四:台灣與九州都是日本戰爭末期神風特攻隊的主要出擊基地之一,台灣的神風特攻隊命名為“新高特別攻擊隊”,以新高山(玉山)為名,共招集了四十四名飛行員。
註五:新竹基地的很多特色到今天都仍然保留,因此算是珍貴的遺產,還有很多地方被改建成了空軍宿舍供國軍使用。
註六:主要是由台北松山基地擔任任務,高雄也有出擊過華南地區,新竹基地是新建基地,倒還沒有出擊過很多次。
註七:此時大陸撤退,空軍第八大隊與二十空運大隊為最早進駐台灣新竹的部隊之一,第八大隊曾經以B-24轟炸機出擊過叛逃投共的重慶號巡洋艦。
註八:中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是屬於國民政府花錢僱請來的傭兵組織,作戰英勇,又稱為“飛虎隊”。飛行員月薪七百美金,每擊落一架日本軍機可多賺五百美金啊。
註九:駐華空軍特遣隊是美國志願大隊的繼承者,總部設在昆明,由印度的第十航空隊畢塞爾將軍指揮,他是陳納德的死對頭之一,因而對陳納德擁有很多的限制。
註十:駝峰航線是滇緬公路被日軍攻佔以後,盟軍由印度開闢的第二條通往中國的空中航線,也是當初中國唯一剩下的對外道路。由印度汀江經過喜馬拉雅山飛往中國的雲南省昆明大後方地區,支撐了中國的對日抗戰。
註十一:駝峰航線的限制來自美國政府,美國政府對中緬印戰區的支援一直是最少的,而且可以隨時把支援裝備調往歐洲戰區。尤其是史迪威將軍後來強行把裝備留在緬甸支援他反攻,或著以此限制陳納德的運作,造成後來種種悲劇的發生。
註十二:以打通中國境內鐵路與法屬印度支那連接日軍的鐵路線,另外就是消滅第十四航空隊與B-29部隊使用的基地。此戰役中國軍損失慘重,被稱之為“豫湘桂戰役”。
註十三:兩款偵察機與P-38閃電式戰鬥機同行,但是唯一的不同是沒有武裝,改由高度照相機取代。
註十四:第二十一偵照大隊的高空照片相當的清晰,前一陣子,還引發了空軍一村拆遷的爭執,引起新竹文化局的關注。
註十五:如果這次遠征的機群遭遇到不測而被擊退,那麼不但日軍沒有遭到損失,駝峰兩個月來的物資將白白浪費,第十四航空隊不但將會有一段時間無法出動,而且還會給予史迪威等人藉口不援助第十四航空隊在華的作戰。
註十六:空中間哨站是由老百姓組成的,由敵後的老百姓觀察日本飛機的動態,再以各種方式通告給我方空軍基地。這種方式讓陳納德的部隊得以多次擊敗來犯的日機,其中後來有一些“老百姓”還是中美合作所訓練出來的游擊隊。
註十七:十六中隊是以“學習站戰鬥經驗”的名義被陳納德“借”來中國參戰的,結果一“借”來,就在野沒有回到印度了,後來駐華空軍特遣隊解散後,又分別在中印兩地作戰。
註十八:四四九中隊─飛P-38的戰鬥中隊,P-38的到來,確實給了陳納德很大的勇氣,在中國作戰相當英勇,擊落山本五十六的英雄雷克斯巴伯也在內。
註十九:當時,有一群中國飛行員在美國接受美式的現代化訓練,陳納德非常看重這一支武力,因此不想浪費掉。所以積極主張把中國飛行員投入戰爭當中,以完成中美合作的最大努力。
註二十:鯊魚嘴是飛虎隊的象徵,早期畫在P-40戰鬥機的機頭上,後來第十四航空隊承襲了這一項傳統,所以有一些P-51也被漆上了鯊魚牙啦。
註二十一:八架P-51,八架P-38,六架B-25,十四架B-25轟炸機,對一九四三年物資缺乏,新機難找的第十四航空隊而言,算是陣容十分龐大的了。
註二十二:本人歷史老師的父親就是洛克希德公司的員工,曾參與P-38的製作,因此我也從老師手裡得到了不少P-38的資料。
註二十三:雷克斯巴伯曾經在江西執行的一次任務中被擊落,依靠中國青年學生的幫助下逃脫了日偽軍的逮捕,因而他說他一輩子都忘不了蔣介石與他的人民們。
註二十四:杜立德的B-25降落於中國浙江省之後,依靠中國人民的協助逃脫了日偽軍的追擊,但也造成了二十五萬中國人民慘遭日軍殺害,前一陣子中共領導江澤民訪問美國的時候,中共駐美大使館還特地舉辦了紀念展覽。經過締造杜立德轟炸行動與轟炸新竹任務等著名式機以後,B-25也與苦難中國的命運緊緊的連在了一起。
註二十五:這列表中只列出了七架B-25,還少了一架。
註二十六─三十二:中國飛行員有不少無法列出中文完整姓名,實在以目前的資料,無法回到台灣或大陸尋找資料,非常抱歉。
註三十三:據說當時他們的飛行高度連台灣海峽的浪花都打到了機身上面。
註三十四:由此可見希爾對此次空襲所下的功夫,可以讓新竹基地遭受道完整的破壞,又方便機群脫離基地。
註三十五:直得珍藏的照片,也是此次空襲中最清晰的一張照片,由B-25拍攝,實在是非常直得收藏,有照攝道日本九六式轟炸機遭到破壞的情形。
註三十六:“奧斯卡”是美軍給予日本陸軍的一式戰鬥機的代號,但是由於新竹基地是日本海軍的飛行基地,因此我估計,應該是零式戰鬥機。
註三十七:“基克”是零式戰鬥機的代號,與一式戰鬥機相當神似,在緬甸作戰的飛虎隊就曾經把零式誤會為一式戰鬥機過。
註三十八:“耐特”是日本陸軍的九七式戰鬥機盟軍代號,但是個人認為有可能是日本海軍的九六式戰鬥機“克勞德”。
註三十九:“希莉”是日本陸軍航空隊的九七式爆擊機,但是我估計是新竹海軍航空隊的九六式轟炸機。
註四十:這是第十四航空隊出動遠征最遠的一次,跨海空襲台灣,又沒有嚴重損失,保住了機組人員,又對日軍重創,十分成功。
註四十一:日本海軍一式陸上攻擊機的代號,但是好像據說當時只有八十一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在新竹基地內。
註四十二:一但此任務失敗,第十四航空隊很有可能拼光老本。
註四十三:中美合作所是美國海軍梅勒斯將軍領導的情報單位,提供在中國與太平洋作戰的美軍單位日軍動向,天氣情報,訓練中國游擊隊等等,當初據說也有派人到台灣收集情報,包括擊落山本五十六的情報,也是由他們提供的。而且還打入汪偽政權,沖繩島戰役的情報據說也就某位汪精衛政府“官員”與日軍喝酒時透漏出來交給中美合作所的。
註四十四:第二十一偵照大隊的所有照片對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勝利產生了巨大作用,如果想了解台灣史,中國史或東南亞地區史的人,還是可以到美國陸軍檔案庫取得很多當時建築物的空照圖。
參考書目 作者 出版社
台灣航空絕戰 鍾堅著 麥田出版社
中美空軍混合團英勇戰鬥紀實 Carl Molesworth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中國航空史話 Malcolm Rosholt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Mustang and Thunderbolt Aces of John Stanaway Osprey Publisher
Pacific and CBI
Sharkes Over China Carl Molesworth Brassey Publisher
參考網頁
社區共和國/空軍一村珍貴文化資產
http://www.ceformosa.org.tw/
新竹簡史
http://dragontown.tacocity.com.tw/introduction/introduction0.htm
台灣新竹基地傳奇
http://ocr.tab.net.cn/BIG5/jstd/jszl/y/yiming/zgkj/068.htm
mdc.idv.tw/pwm/gen38.htm https://bit.ly/43xjRKD
新竹海軍航空隊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高雄好過日By 高雄好過日
2020-10-25
最新趨勢觀測站 - 新竹海軍航空隊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MOBILE01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https://bit.ly/43yWPDl
【美軍登陸大林蒲:未曾發生的歷史與不存在的光復】
今天是駐台日軍依據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一般命令第一號》向同盟國正式受降的75週年。同日,中華民國代表盟軍,開始對台灣進行軍事統治。
然而你知道嗎? 只要美國總統羅斯福與參謀本部稍微轉念,盟軍軍事佔領台灣的日期就會遠遠提前,佔領台灣的會是美軍而非戰力低下的中國軍。然而,不論哪種歷史,都不存在「#光復」,僅有美軍佔領、與中國軍佔領兩種結局。
美軍登陸台灣的計畫,稱為 #堤道作戰(Operation Causeway)。
#未曾發生的歷史
在另一個時空中的1945年2月15日,雖是甲申年的大年初三,但卻沒有年節的氣氛。
從正月一日開始,全島各處均籠罩在斯普魯恩斯率領的美軍第五艦隊空襲下,美軍登陸的傳言甚囂塵上,許多在地台灣人都已經離開城市,到鄉村避難。
當日拂曉,金凱德上將率領的第七艦隊龐大船團,出現在高雄西南外海,第三兩棲軍下轄的兩個師開始從登陸艦,換上LCT登陸艇,頂著不強的東北風開始集結。
在日出之前,奧登多夫少將率領的火砲支援群,包含從珍珠港打撈修復的馬里蘭號、西維吉尼亞號等幾艘舊戰艦,以14吋與16吋巨炮猛轟紅毛港、大林蒲、鳳鼻頭海岸線,高雄沿海的軍用與基礎設施在被連續空襲三天後,也都遭到艦砲砲擊,州廳、市政府、高雄港站、港口倉庫...幾乎都體無完膚。
拂曉,美軍一個登陸營在小琉球上陸,消滅了小股日本守軍,並破壞島上的無線電台。
在海軍重砲狂轟4小時後,海軍陸戰隊的兩個師在早上10點以前在鳳鼻頭沙灘搶灘,遇到的抵抗相對輕微,若遇到日軍的機槍與迫砲陣地,美軍立刻呼叫俯衝轟炸機或艦炮攻擊,大林蒲或鳳鼻頭聚落因有日軍進駐,許多樓房都遭受波及,被炸成一堆瓦礫。
當天下午,美軍前鋒已經穿過大片蔗田,往內陸推進了5公里,但在小港機場外圍受到日軍有組織的逆襲,在海軍岸轟的支援下,日軍部隊很快被消滅退回鳳山丘陵一帶。登陸的下午,第十軍指揮官巴克納中將指揮部也在大林蒲開設,灘頭陣地已經建設完畢,以接受重型車輛和大量物資,在戰車火力支援下,往鳳山進軍,進而奪取高雄港市的道路已經被打開了。
日軍從空中嘗試發動反攻,從北方飛來的100多架飛機從北面飛來攻擊美軍灘頭陣地和艦隻,但幾乎都被美軍艦載航空隊消滅,然而,仍有一架神風特攻隊飛機撞上下錨的美軍補給艦,引發大爆炸,造成灘頭作業一度混亂。
一天下來,美軍損失不重,在高雄到屏東沿海都建立了穩固的灘頭堡,入夜後,高雄市區一片黑暗,僅有苓雅寮與左營軍港的油槽熊熊燃燒,和前鎮河沿線零星交火的閃光,點亮夜空。日軍殘部已退入城鎮與丘陵地帶的陣地工事,準備伏擊美軍,真正的苦戰還沒開始......
以上的戰鬥場面,均在史實中確實發生過,只是地點不在高雄,不在台灣,而在雷伊泰、硫磺島、沖繩。
#被創造的光復假象
在這個世界中,由於1944年中,麥克阿瑟堅持登陸菲律賓,再加上原本較屬意進攻台灣的海軍缺乏攻擊台灣的足夠後勤兵力,因而美軍在攻佔呂宋後,海軍在1944年底將目標改為硫磺島與沖繩,作為對日總攻擊的據點,也讓台灣逃過一劫。
1945年4月1日,美軍登陸沖繩,到了1945年6月23日,日軍組織性抵抗完全終止為止,造成美軍2.2萬人陣亡,日本軍民死亡則超過20萬人。戰役終止那天,至今仍是當地每年紀念的「慰靈日」。
而後,美軍開始軍事統治沖繩,在1951年結束佔領日本之後,仍持續到1972年才將主權交還日本人手中。
但等等,號稱光復台灣的盟軍代表中國軍,拖了差不多半世紀,遲遲沒有把主權交給台灣人啊!
台灣雖然沒有遭受這麼慘烈的戰役,但在1944年10月12日、1945年1月15日的高雄大空襲中,港市仍遭受嚴重破壞,死傷超過4000人,為全台最慘烈城市,港內沈船甚至到戰後近十年才全部清除。而台北、台南、岡山、屏東、澎湖、嘉義、新竹、花蓮......等地,在戰爭中也遭受反覆襲擊。
諷刺的是,中華民國佔領台灣後,隨即發生屠殺、戒嚴、中國政府敗退來台等事件,死於中國人手中的,比二戰轟炸還多。一直到50年後實施民主化,主權才回到台灣人民手上。在這漫長的中國佔領期間,「盟軍接受日本投降」的10月25日一直被錯誤稱為「#中國光復台灣之日」,紀念至今。
另一件諷刺的事是,一路從旗津延伸到高屏溪口的鳳鼻頭海灘,在史實中並未受戰火波及,卻被工業發展所消滅,而大林蒲也即將遷村。迄今,高雄還是台灣最重要的商港與軍港,也是最有價值的軍事目標,然而,台灣沿海由於高度開發和水泥化,已經沒有多少完整灘頭適合大規模登陸,兩棲進攻更加困難了......
唯一值得高興的是,百年來,台灣人終於能決定自己的政府,將主權握在2300萬人手中。比起被捏造出來的「中國光復台灣」神話,台灣這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才是我們所需守護的一切!最新趨勢觀測站 - 新竹海軍航空隊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MOBILE01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https://bit.ly/43yWPDl
九五式陸上攻撃機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陸上攻撃機。由廣海軍工廠設計製造。它是當時日本海軍擁有的最大飛機,其總寬度約32米,總重量為11噸(包括2噸的載重量)。但由於飛行性能(如速度性能和爬坡性能)並不是很好,且由於薄機體缺乏剛性,所以飛機做在大仰角轉動時輔助翼會產生顫動。同時,修復發動機故障、尾翼的振動也需大量時間,而在其後生產的的九六式陸上攻撃機又有望表現出劃時代的性能,九五式陸上攻撃機因而停產。縮寫代碼是G2H1。後來被採用的九六式陸上攻擊機被稱為「中攻」,而該機被稱為「大攻」。縮寫是九五式陸攻・九五陸攻。
九五式陸上攻擊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liUki
規格
全長:20.15米
全寬:31.68米
滿載重量:11,000 千克
發動機:2台廣海軍工廠九四式900馬力水冷W型12缸活塞發動機 (每台880 千瓦)
最大速度:每小時244千米
巡航速度:每小時167千米
最大航行距離:2,883千米
武器:
4台7.7毫米機槍
6枚250千克炸彈或4枚400千克炸彈
乗員:7名
生産數量:8(廣廠製6架、三菱製2架)
設計與開發
九五式陸上攻擊機是為日本帝國海軍設計和製造的首批遠程陸基轟炸機/偵察機之一。該機的原型機於1933年出現,但在結構上存在缺陷。該低翼懸臂單翼飛機搭載兩台1,180 hp(880 kW)94型活塞發動機以提供動力。因發動機不可靠,所以只製造了八架。儘管在開發時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財力,但飛機並沒有達到期望。然而,這架飛機為日本海軍提供了遠程陸基飛機的操作、開發經驗,這在後來的太平洋戰爭中被證明是意義重大的。
戰鬥歷史
在抗日戰爭期間,有一架飛機在一次事故中墜毀,其餘飛機仍在中國大陸上飛行。1937年,有五架飛機在濟州島的基地被大火燒毀
九五式陸上攻擊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liUki
北新竹站的中華路側為空軍鐵道,大潤發側為油庫側線。
從空拍圖看,大約都在88年改成馬路的~
圖左上操場為新竹高工。
#民65航照圖
新竹竹東懷舊篇 | 北新竹站的中華路側為空軍鐵道,大潤發側為油庫側線 | Facebook https://bit.ly/3QXFu43
台灣有50多座機場你敢信!真「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2023/08/04 13:15
台灣有50多座機場你敢信!真「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bit.ly/3OInRDY
1940年代台灣最全盛時期擁有超過50座飛行場!今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中的部分腹地,其前身即為日軍「公館飛行場」又稱豐原飛行場,是一座擁有四條平行跑道的機場。(資料照)
〔記者劉宇捷/台北報導〕台灣現今各式使用中的中大型飛機場不超過20個,然而,你知道嗎?1940年代台灣最全盛時期擁有超過50座飛行場!因為二次大戰日本佔領台灣時期,為了太平洋戰爭需求,軍方在各地徵收或租賃許多民間私有地作為機場,並且依功能大小分級,加上原有的一線運行機場,日本軍方計畫將台灣打造成真正「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為了太平洋戰爭需求,日本軍方陸續在台灣興建約54座機場,計畫將台灣打造成真正「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圖片擷取自檔案局:典藏國家記憶粉專)
據戰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接收統計,日據末期的總機場數約為54座,其中包含日本海軍航空隊與日本陸軍航空隊所使用的各式飛行場(當時並沒有空軍的獨立軍種),不過詳細數量可能沒那麼精確,原因在於日本對機場有分級制度,依據規模及跑、滑道數量多寡,大致區分設施及滑行道完整的飛行場,以及只有一條簡易跑道的著陸場,有些甚至規模小到可以降落但不易起飛,後者也不一定會被命名,另外還有為數不少的水上機場,供水上飛機起降。
1944年起,美軍對台灣執行大規模偵照及空襲,並對各式被判斷為「機場」的目標命名,然而日軍也有自己的命名,因此可能會發生同個機場,美、日不同稱呼的狀況。1945年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並不需要這麼多的機場,因此哪些機場是存是廢成為一大難題,最後決定將32處廢除,成為大片腹地規劃使用,這些機場如今多已變成民房、街道或變回田野。
1945年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決定將32處機場廢除,這些機場如今多已變成民房、街道或變回田野。(圖片擷取自檔案局:典藏國家記憶粉專)
國民政府對於機場《保留及撤廢機場處置辦法》之公文。(圖片擷取自檔案局:典藏國家記憶粉專)
其他當時比較有名,而現今也依然存在的機場主要有: 陸軍台北飛行場(今松山機場)、海軍新竹飛行場(今新竹空軍基地)、海軍豐原飛行場(美軍稱公館飛行場,後擴建為今空軍清泉崗基地),海軍台南飛行場(今台南空軍基地)、海軍高雄飛行場(今岡山空軍官校)、陸軍花蓮港北飛行場(擴建成今花蓮空軍基地)、陸軍屏東飛行場(今屏東空軍基地北跑道)...等。
雖然許多機場現今已不存在,但卻悄悄的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從一些蛛絲馬跡還能看出機場的樣貌,無論是地名、跑道或建築設施、都市計畫、甚至是街道走向,都可一窺這裡曾經是機場的樣貌,例如台北的南機場夜市、國防大學的園區走向、台中水湳的防空碉堡以及台北民生社區一代的空照圖等等,只是我們生活在其中但不知道而已!台灣有50多座機場你敢信!真「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bit.ly/3OInRDY
攻擊新竹飛行場! Battle of Formosa: Shinchiku Airdrome – TaiwanAirBlog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與周邊二戰軍事設施對城市變遷之影響-以新竹廠及高雄廠為例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與周邊二戰軍事設施對城市變遷之影響-以新竹廠及高雄廠為例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頭前溪遙控飛行場-A30新竹頭前溪飛場-台灣遙控模型-RCTW - Powered by Discuz!
0722-2023鳳崎步道及坑子口靶場+新竹機場與第六燃料廠+足跡 https://bit.ly/3rGcbZv - Google 相簿 https://bit.ly/46WWopg
桌遊外的真實:1945台北大空襲與臺灣人的戰爭記憶. 不久之前「台北大空襲」桌遊上市,引起許多文青及歷史愛好者的關注,再次去審視發生在… | by 林昀叡 | Medium
建成圓環美食廣場拆除後所露出的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桌遊外的真實:1945台北大空襲與臺灣人的戰爭記憶. 不久之前「台北大空襲」桌遊上市,引起許多文青及歷史愛好者的關注,再次去審視發生在… | by 林昀叡 | Medium
鐵道新竹機場線-軍用支線,還有台肥廠支線 :: https://bit.ly/44CtMA7
新竹機場/新竹飛行場1936年啟用/ :: https://bit.ly/3DmZcyk
新竹空軍基地觀景台+原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日本時代在二戰最末期的調車場(當時稱操車場) :: https://bit.ly/3uSetXd
馬特洛塔(Martello Tower)/新竹市市定古蹟「康朗段防空碉堡」 :: https://bit.ly/487nudB
臺灣沖航空戰-人類史上最大空戰 :: https://bit.ly/3Oh0MYY
宜蘭火車站給水塔|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Google Earth更新圖資 大肚山弓三陣地曝光 | 軍事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4aoJOQg
影/台中大肚山「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陣地曝光! Google衛星清晰拍到 https://bit.ly/4aoJQrm
獨/Google地球更新圖資 台中大肚山戰備弓三華麗現身 | 軍事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wvJscr
行政院公報 https://bit.ly/4bddpNx
大肚山防空飛彈陣地曝光 Google衛星超清晰 https://bit.ly/3QFNrKw
-------------------------
馬祖戰地文化景觀|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WGlg1J
雲林縣虎尾鎮中央廣播電臺虎尾分臺文化景觀|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4afVdBx
大膽二膽(大擔小擔)戰地文化景觀|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WBNgDx
雲林縣虎尾鎮中央廣播電臺虎尾分臺文化景觀|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4afVdBx
https://www.facebook.com/reel/373725932241380
https://www.facebook.com/reel/373725932241380
缺的是油,不是飛行員。 日本對美國開戰是因為因為汽油被美國禁售了,所以不得已攻佔東南亞去搶原油。但又因為時間緊迫無法造煉油廠,導致飛機欠汽油,戰艦潛艦缺柴油。日本零式在後期除了性能及差於美國p51 mustang、日本戰術亦遭破解。 會缺飛行員是因為沒油,只能造劣質自殺機油料用少少的,自殺機的成果也很差。日本後期戰艦屢戰屢敗也不是美國人厲害,而是日本戰艦後期加的燃油是原油而不是柴油,導致航行不順對戰時鍋爐運作不順!以上正確歷史希望幫的上忙!不缺原油,缺的是煉油廠練過的油
舊日本海軍的機動艦隊只有囂張半年而已,1941.12.7「偷襲」珍珠港大勝,之後一直打到印度洋都很順手,但到了1942.5.4珊瑚海海戰(非偷襲)就已經是強奴之末,只能打成平手,一個月後(6.4)的中途島海戰更慘,被「大敗」,然後就沒有再「勝」過了。
嚴格說來日本海戰「大勝」大多是「奇」襲而來,而「奇襲」就是不宣而戰,中日甲午戰爭是如此、珍珠港事件亦如是。
而日本戰敗的原因與武士道精神不無關係,每次戰敗就是與船艦共存亡,然後一堆熟練的指揮官.參謀.飛行員….就沒了,如果不小心存活下來還會被認為是可恥的,其結果就是越打越沒有經驗值,飛行員戰技越來越敵不過美軍,想戰勝談何容易。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Lser2NvwZsNfVBQX/?mibextid=xfxF2i
https://www.facebook.com/reel/101197117397141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