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市.觀音亭口
2023年,我走在高祖父(1853-1893)、曾祖父(1875-1964)、祖父(1905-1991)生前都曾走過的「彰化城內」,
觀看老照片,運用一點透視圖法, (1) Facebook
「滅點」處為「觀音亭(開化寺)」;
若從觀音亭的山門往外走(往南方前進),
虎邊,那幢二樓女兒牆上有三個圓形通氣孔的老宅,出現在老照片裏,
龍邊,在老照片中的某幢建築物,似乎仍現存,或許不是。 (1) Facebook
2023/8/24
———
老照片來源:開放博物館(1) 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 彰化市.觀音亭口 | Facebook https://bit.ly/45JkrXd

370479963_1349130512701616_3625149175118408801_n369266953_1349167879364546_569691191353361785_n369722124_1349130616034939_6146492561341703238_n370601956_1349130626034938_3348927386467757136_n369638896_1349130606034940_2710055191687095790_n369655541_1349130566034944_7815032129120913494_n370145724_1349130586034942_8513778801514596769_n370487255_1349130636034937_8448836235410916105_n369805268_1349130659368268_5008881444222178398_n370618074_1349130599368274_4759972155086872755_n369910703_1349130409368293_5387091605118547084_n


彰化開化寺,俗稱觀音亭,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彰化市的觀音寺,為彰化縣定古蹟。
沿革
重修觀音亭碑
又稱「觀音亭」的開化寺是清治時期雍正二年(1724年)由首任彰化縣知縣談經正倡建[1][2]。因乃彰化設縣後第二年動工興建,有「開彰第一寺院」之稱[3]。寺無僧人主持,為屬於通俗佛教的施主廟[4]。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後因乾隆時期的陳周全抗清,此寺被作為抗清指揮重地而損毀[2][5]。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建,並鐫石銘記於廟右隴石[2]。咸豐十年(1860年)再毀於火災[5]。
日治時期,山川門因道路拓寬而拆除,改於北側築一門樓[5]。1945年因受盟軍轟炸而受損,戰後時期乃由施能達、黃妙火等人倡議重修,至1946年6月19日完成重修工程[2]。當時彰化市公所接管了十五間寺廟,廢除原有之管理委員會等管理組織,包括開化寺、元清觀、關帝廟、南瑤宮等古蹟[6]。1968年開化寺重修正殿神龕彩繪[2]。過去寺廟曾遭人長年霸佔,1996年5月7日市民代表黃正義質詢下,市長葉滿盈反應會派人處理[7]。
九二一大地震時,彰化市公所管理的古蹟廟宇中,以開化寺受損最重[6]。行政院文建會編列整修經費,由慶洋營造公司承包,自2001年2月21日開始動工整修[8]。整修被九二一重建委員會評定不及格,是全臺灣評分較差者,引起縣長翁金珠重視,遂在2003年5月23日邀請專家和市公所人員至現場了解,望在驗收前趕快補救[9]。整修補助費為新台幣三千五百萬元,於2012年底完工,翌年4月29日舉行祈福安座大典,佛光山釋心定及彰化市長溫國銘等人共同剪綵[1]。
資產
廟址位在中華路134號[4],屬光華里[10]。1985年11月27日指定為三級古蹟[2],現為縣定古蹟。
依1979年10月林衡道調查:廟身建築格局分別為山門、正殿、後殿。正殿供奉觀音,旁有十八羅漢,有道光廿年(1840年)的重修觀音亭碑、及乾隆卅九年(1774年)「渡世慈航」、道光十二年(1832年)「聖德慈心」、同治十年(1871年)「現大慈悲」、光緒十年(1884年)「慈航普渡」等匾額。後殿供奉三官大帝,並有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寶殿圓通」匾額;龍邊供奉註生娘娘,前懸有道光立「慈心保赤」匾;虎邊供奉痘公痘婆,懸有道光立「聖德資生」匾。左廂供奉施主的長生祿位。[4]
其中,痘公痘婆為醫治天花之神,少見祭祀[3][4][11]。女性會向此對神祈求美貌與姻緣[11]。
此外,廟身左側的日治時代二層樓建築,為黃妙火所經營的商店舊址[12]。
祭祀
逢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聖誕日、六月十九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觀音出家日,都有許多信眾前來參拜[13]。
彰化開化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T897J

2023-08-26_0813222023-08-26_081538800px-開化寺斜照 (1)2023-08-26_081551


公告資料開化寺|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PcD2FL
類別古蹟 級別縣(市)定古蹟 種類寺廟
「彰化開化寺」原名為「觀音亭」,始建於清治雍正2年(西元1724年),由當時知縣談經正創建,位於現今的所在地「彰化縣彰化市中華路134號」
開化寺為彰化縣的第一間寺廟,建置時間甚至早於縣署廳舍,有「開彰第一縣公,首建開彰第一寺院」之說,寺廟曾在乾隆18年(西元1753年),由彰化街民集資修建,後於乾隆58年(西元1793年),開化寺因「林爽文事件」被焚毀後,由時任廟宇董事的黃元世、王光寅發起重修。道光18年(西元1838)因寺廟破舊,而進行整修,完成後奠定現今「三殿二進」的寺廟格局。
道光28年(西元1848年),彰化鹿港地區發生大地震,三川殿倒塌,由陳員吉與林文查出面整修,咸豐10年(西元1860年)的一場火災,以及之後在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爆發的「戴潮春事件」導致開化寺破損,後到同治8年(西元1869年)才重修完成,此次重修完成,成為現今開化寺的主要廟貌。後在日治時期的大正5年(1916年)、民國35年(西元1946年)、民國58年(西元1969年)、民國88年(西元1999年)都皆有重修。 
開化寺至今已有接近300年之歷史,現今供奉觀音、十八羅漢、三官大帝、註生娘娘、痘公痘婆等,寺廟內保存多個清治時期留下之匾額,以及多項歷史文物,在民國74年(西元1985年)被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6年(西元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暨<<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修訂後指定為縣定古蹟。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1985-11-2774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公告公文開化寺741127.pdf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2.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指定理由1.廟內立有清道光廿年「重修觀音亭碑記」,乾隆三十九年「渡世慈航」、乾隆五十九年「寶殿圓通」、道光年「慈心保赤」、道光十二年「聖德慈心」、同治十年「現大慈悲」、光緒十年「慈航普渡」等古匾及古聯對,均屬重要文物。
2.開化寺位居彰化城之中央位置,主體建築兩側受限於土地利用的關係,因此基本上呈現出街屋式廟宇的原型。開化寺是彰化的第一座寺廟,有見證彰化傳承歷史之重要代表性古蹟。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彰化縣政府
現況地址縣市行政區地址
彰化縣
彰化市
光華里中華路134號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彰化縣政府
聯絡單位:彰化縣文化局
聯絡電話:04-7292201
聯絡地址: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地籍資料彰化開化寺-地籍圖(110).pdf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地籍所有權屬使用分區分區類型
彰化縣 - 彰化市 - 成功段 - 488公有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彰化市成功段488地號。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
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公有
開化寺
管理人/使用人身分
姓名/名稱
管理人
彰化市公所寺廟室
外觀特徵開化寺以中軸線(分金線)為軸心,採左右對配置,其前後進依序為:第一進的三川殿、第二進的拜殿(又稱拜亭、軒或抱廈)與正殿及第三進的後殿,各殿之間均有天井(丹墀或稱內埕),天井的二側由內而外分別配置墻廊,及大小不等的耳房,本寺前後墻廊再串聯各殿的次間,構成一平面上全然相通的循環系統以避風雨,並也創造出內部開敞而外部封閉的三進二院虛實空間。
屋身構造屬於「火庫起」,即現今防火構造物,平面將分為四個獨立的防火區劃,牆體皆為四十六公分厚之烽火磚牆,而該牆體除出入口及小尺度之透氣窗外則無開口。
各殿屋面中,尤其拜殿最為講究,因其屋面與正殿同寬,故燕尾脊可將正殿大脊遮住,相較之下瓦面較低而脊堵較為高大、曲線更為華麗,燕尾與印斗也更為突出、彰顯氣勢。
室內特徵正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兩旁為韋陀、伽藍護法及十八羅漢。後殿供奉三官大帝,龍邊供奉註生娘娘,虎邊供奉痘公痘婆,古代醫藥不發達時,民眾常藉由神明的保佑,祈求平安。兩廂廊龍邊供奉地藏王菩薩、施主太學生蔡登芳、林逢春的長生祿位及歷代比丘之蓮座,虎邊廂廊則供奉文昌帝君。
正殿之木雕裝飾最為壯麗,是偏向漳派之風格,其裝飾雕刻如正殿頭巾刻有螭虎銜卷草紋、束㰐及看㰐則有卷草紋飾或螭虎圍爐紋飾及夾雜於中間的人物帶騎、動物花鳥、暗八仙等漳派作風之雕刻。
使用情形現為全區開放民眾參觀,積極舉辦如媽祖繞境及考生燃燈供佛祈願法會等活動。
現  狀開化寺目前仍做為寺廟使用,由彰化市公所管理與維護,建築物現狀為九二一地震震損後該寺廟經於民國101年(西元2012年)修復竣工之規模與形制,至今外觀完整,保存良好。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建議管理單位定期檢視用火、電線管理及用電設備,並避免易燃物於用火設備旁。
相關網址彰化市旅遊網-開化寺 (1) Facebook
開化寺|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PcD2FL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坐向: 191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光華里中華路134號
電話: 04-7221786
主祀神明: 觀世音菩薩
陪祀神明:
三官大帝
地藏王菩薩
註生娘娘
痘公
痘婆
創立起始年: 1724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開化寺摺頁
彰化歷史散步 陳仕賢
建立沿革:
開化寺是彰化的第一座寺廟,又名「觀音亭」,位於原縣署的右側,清雍正2年(1724)由彰化第一任知縣談經正所倡建。清乾隆18年(1753)街民捐資重修,乾隆58年(1793)由南街士紳黃元世、王光寅出任董事,捐款重修寺廟,由黃元世獨資興建正殿,王光寅出資創建後殿。
清道光15年(1835)9月18日開化寺遭回祿之災,由彰邑士紳出資重修,依舊址拓建開化寺的規模,歷經10月餘完成開化寺的修建。目前後殿石柱尚留有「道光丙申年(道光16年、1836年)立、邑內監生鄭廷貴、黃兆祥敬奉」等字樣。道光20年(1840)開化寺舉行落成大典,並鐫石銘記於廟右隴石。
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拓寬西門大通(今中華路),開化寺的山門遭拆除,日後山門改建成今日葫蘆造型。民國34年開化寺因受盟軍轟炸而受損,光復後乃由施能達、黃妙火等人倡議重修,至民國35年6月19日完成開化寺重修工程。民國57年重修正殿神龕彩繪,民國74年11月27日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受損,開化寺進行修復,至民國91年完成修復工程,保存廟宇的古風貌。開化寺(觀音亭) —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https://bit.ly/3EdRVBq


臺灣民間信仰的社會面/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康熙末年以前彰化縣是客家人佔優勢的地區,至乾隆末年則已變成以閩人為多,而形成泉州人分布在西海岸平野,漳州人分布在稍近山邊的平原,而客家人分布在山區邊緣或丘陵臺地的情形/為什麼客家籍民在族群關係的互動上明顯地依附漳人而非泉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彰化地王-彰化市開化寺前民族路兩側由彰化市中華路至太平街間,繼續蟬聯地王,每平方公尺16.1萬元/桃園火車站前中正路與復興路口的肯德基所座落土地,以每坪142.7萬元,連續13年,蟬連桃園「地王」寶座。住宅區最高土地則位在中壢區中央東路與復興路口的麥當勞,公告現值每坪約86.6萬元。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