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園公學校該校設立於1913年,名為「新開園蕃人公學校」,四年制,校址在新開園,即今之錦園村。 1922年,改為「新開園公學校」。1937年,地方行制度改正,本校亦由新開園遷建於現址,並更名為「池上公學校」。1941年改稱為「池上國民學校」。1946年,改校名為「福原國民學校」。1968年實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改校名為「福原國民小學」。
Facebook https://bit.ly/45HMvKB
池上最早的地名是「新開園」,新開發的園地,美麗也大氣。
我閱讀胡傳在清末書寫的「台東州采訪冊」 ,讀到「新開園」這個地名。
池上最早開發的地區,在今天東側海岸山脈錦園、萬安一帶。
大清帝國到了最後,快要覆亡了,還是出了一些優秀的知識份子,像胡傳(鐵花)。他們多不在中央,而是走向偏鄉山野。台東有紀念胡傳的鐵花村、鐵花路。
1891胡鐵花到了台灣,曾經步行繞台灣一圈,做了許多實際探訪考察,他的步行地圖現在保留在南港中研院他兒子胡適的紀念館。
不是在辦公室做官,他腳踏實地把台灣走了一圈。
台東何其幸運,1893年,胡鐵花派駐台東,從代理知州到知州。
在帝國邊陲的邊陲,在帝國覆亡的最後兩年,一個知識分子,究竟能做什麼事?
胡傳一步一步走訪各個部落,留下最早漢人的台東田野調查第一手資料「台東州采訪冊」。
他走到今天的池上,沿著剛剛開始拓墾的海岸山脈新武呂溪沿岸,寫下了「新開園」的故事。
疫情期間我住在龍仔尾農舍,正是古稱「新開園」的最南端。
我讀鄭漢文校長臉書文字,他畢生奉獻於東部偏鄉部落兒童教育。
鄭先生梳理了新開園從清代以來的童蒙教育:
「光緒元年(1875),台灣南路理番同知袁聞柝,從府城移駐卑南。四年後,於池上新開園設番學」。
這是池上有兒童教育的開始嗎?為什麼叫做「番學」?大部分學童是原住民嗎?我一連串的心中疑問。
「王凱泰的《訓番俚言》,是首份也是唯一教材」。教科書名稱「訓番」,今天讀到還是使人尷尬。
鄭漢文校長感嘆那樣的兒童教育:「教法不得宜,以致番童荒怠。教師不忠於職守,多任一年即去職,十年後番學有名無實」。
要留在偏鄉部落實踐孩童教育需要多麼大的熱情毅力?今天也還是如此嗎?
「(1893)台東直隸知州呂兆璜禀請增設義塾。教番童識字讀四書,萬安莊塾於焉設立。學童十三四五人,塾師每月束脩湘平銀10元。」
我從鄭校長的文字想像當地卑南或布農部落孩童,讀四書子曰詩云的場景。教學與生活脫節,老師教不下去,學生也好像寧可逃學去山上狩獵山豬野羌?
「甲午(1894)戰後,劉德杓在新開園負嵎頑抗,最後的清軍殘餘在此告終」。「新開園」慘烈抗日,然而無力回天,改朝換代了。
下面是日治時代新開園的兒童教育,許多資料保存在現在的福原國小。
「大正二年(1913),魏阿歪奉獻四分多地,就在保安宮南設立新開園公學校。翌年改成新開園蕃人公學校」。大清帝國改為日本帝國,「新開園」仍然是「番人公學校。」
接下來池上有了很大的改變,東部線火車通車,昭和十一年(1936)池上中心從東邊的「新開園」移至今天火車站附近,「新開園」被遺忘了,有了新名稱「池上」。
火車站旁有了新的「福原國小」。
1937年,堀尾一彥任福原國小校長。他是乘坐火車到池上的嗎?
我坐在他當年住過的宿舍,想像他如何為他服務的帝國在遙遠的南方擘畫兒童教育。
我們常常被偉大的歷史淹沒,偉大卻又空洞。
也許我們可以像鄭漢文校長,談新開園,談「番人」教育,談如何落實小而真實的部落教育。
我也想重新認識福原國小,認識胡鐵花,或堀尾一彥。
一百年前,他們也看過我今日看到的大坡池的日出嗎?八十年前,他們也聽過我今日聆聽的新武呂溪的潺潺水聲嗎?
有一天無力可以改變大歷史的時候,我能不能走向田野,親近天真的孩子,寫一本「台東州采訪冊」。
Facebook https://bit.ly/45HMvKB
---------------------------------------
臺東縣福原國民小學,簡稱福原國小,成立於1913年。福原國小目前的校址位於台灣台東縣池上鄉中華路17號。根據2018年的統計,目前班級約為每年級1至2班,全校含幼兒園為12班,共約二百餘名學生。班級名稱取自八德。
臺東縣池上鄉福原國民小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P98BiH
校史
1913年4月1日,台灣正處於日本統治時期,當時的教育制度採「隔離政策」,將漢人、原住民和日本人分別設立不同體制的學校上課。原住民所就讀的學校稱為「蕃人公學校」,而1913年日本人在池上鄉設立的福原國小之初始即命名為「新開園蕃人公學校」。當時該校僅為四年制,且主要為推行日語(為方便統治)。至於其名稱由來,則是因為池上鄉原本是無人居住的荒野,僅有少數原住民以打獵維生,後來有人來開墾並定居,遂取名「新開園」。
由於當地土地肥沃,適合耕種,所以遷來開墾的居民日益增加,直到1927年4月,日人就將該校改為六年制的,並更名為「新開園公學校」,且增加了算術等科目。
1926年,臺東線鐵路開通後,由於池上車站的設立,池上(即現在的校址)的交通就較原本的校址所在地「新開園」便利,而且日人也在池上設立了「莊役場」(即鄉公所)、「警察衙門」(即派出所)等公共設施,遂於1936年4月將原校址遷至池上。同時也因為配合政府皇民化運動的關係,所以也將校名更為了「池上國民學校」。
當時學生之人數約三百人左右,漢人和原住民各占約一半。該校於1941年設立了萬安分教場。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政府為了方便區別校名,遂將萬安分教場更名為「萬安國民小學」,將池上國民學校更名為「福原國民小學」,兩校區即分為兩個學校。
該校於戰後,曾於1967年時達到班級共35班,學生達約1700人之多,但後來因為都市化的關係,鄉下的居民大多遷往都市,故現今的學校國小部僅剩10班,學生約200人
臺東縣池上鄉福原國民小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P98BiH
----------------------------
壹、學校發展背景簡述:校史沿革 https://bit.ly/44p5VCQ
*民初本鄉尚為荒涼偏僻地區,居民大都為山胞。後來漸有定居開墾,以農耕為生,遂成一村落,即名之曰:「新開園」(今之錦園村)。
*日人為便於統治本省同胞,在各地普設學校推行日語,故在「新開園」村落裡, 建一簡陋茅屋,作為校舍,設置學校,經臺東廳長核准創立「新開園公學校」,為本校之創始,時為大正二年(民國二年)四月一日,四年制,主要為推行日語而已。
*大正三年(民國三年)四月十八日,依據臺灣總督府公布之「蕃人公學校規則」規定,校名改稱「新開園蕃人公學校」。
*大正十一年(民國十一年)四月一日,臺灣總督府公布實施「臺灣公立公學校規則」,同時廢止「蕃人公學校規則」,本校改稱「臺灣公立臺東廳新開園公學校」,並將「蕃人」二字廢除。除了推行日語外,課程增加:算術、修身、博物、史地等,學校略具規模。
*大正十二年(民國十二年),延長為六個學年制。
*昭和元年(民國十五年),自東花鐵路開通後,池上(現之福原村)交通較「新園」便利,地方亦逐漸繁榮。日人更在池上設立「庄役場」(現之鄉公所)、警察衙門(現之警察分駐所)等。
*昭和十一年(民國二十五年)四月一日,日人遂把原在新開園之公學校,遷來 現址【當時的池上村】。
*昭和十二年(民國二十六年)十月,校名改為「臺灣公立臺東廳池上公學校」。
當時有校舍一棟七間,學生數約三百人,平地人與山地同胞,約各占一半。
*昭和十六年(民國三十年)三月二十五日,臺灣總督府公布「國民教育令」,將全臺之公學校及小學校一律改稱「國民學校」,因此,本校校名改為「臺灣公立臺東廳池上國民學校」;四月一日,設立萬安分教場。
*昭和十七年(民國三十一年),設立高等科。
*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政府鑒於「池上」、「萬安」位於同一轄區,為便於區別校名,遂把「池上」國民學校,改為今名之「福原」國民學校。
民國三十五年九月一日,萬安分校獨立為萬安國民學校。
民國五十年九月一日,本校奉令指辦社會中心學校。
民國五十二年十月一日,本校奉令指定為臺東縣重點輔導國民學校。
*本校自臺灣光復後,經歷任校長慘澹經營,規模宏偉,校譽輝煌。學生數曾於五十三學年度,達一千七百六十八人;學校班級數,曾於五十六學年度,達三十五班。
*民國五十三年起,政府推行家庭計畫奏效,六十五年之後,學生數少於一千五百人;七十六年之後,學生數少於一千人。
*近年來,學區人口外流,生育率下降,學生數遽減,現今每個年級僅維持二至 一班,學生數已跌破三百人。
貳、學校重要沿革:
*本校設立於大正二年(民國二年)四月一日,名為「新開園公學校」,四年制,校址在新開園,即今之錦園村,校長平石正良,由里壟公學校校長兼任。
*大正三年(民國二年)四月十八日,校名改稱「新開園蕃人公學校」。
*大正五年(民國五年)四月,共有四班。
*大正十一年(民國十一年)四月一日,日人把原有的「新開園蕃人公學校」,易名為「新開園公學校」。
*大正十二年(民國十二年),延長為六個學年制。
*昭和二年(民國十六年)四月一日,修業年限規定為六學級。
*昭和三年(民國十七年)開始有六班。
*昭和七年(民國二十一年)時,有班級數六班,職員六名。
*昭和十一年(民國二十五年)四月一日,本校由新開園遷建於現址。
*昭和十二年(民國二十六年)十月,校名改為「池上公學校」。
*昭和十六年(民國三十年)三月二十五日,校名改為「池上國民學校」。
*昭和十六年(民國三十年)四月一日,設置萬安分教場(分校)。
*昭和十七年(民國三十一年),設立高等科。
*光復後於: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改校名為「福原國民學校」。
民國三十五年九月一日,萬安分校獨立為「萬安國民學校」。
民國四十七年九月一日成立大坡分班;四十九年九月一日升為分校;五十三年九月一日獨立為大坡國民學校,派本校教師林東星為首任校長,著手籌建。
*本校於:四十四學年度起,班名由原甲乙丙,改為以忠孝仁愛之八德為班名。
五十年九月一日,被指定為社會中心學校。
五十二年十月一日,奉令指定為重點輔導國民學校。
五十七年實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改校名為「福原國民小學」。
六十年被指定為美勞科重點學校。
*本校於七十八年十月一日,開辦營養午餐,推行營養午餐教育。
*本校於八十年九月一日,開辦附設成人補校業務。
*本校於九十年十月二日,開辦臺東縣社區大學池上教學中心。
*本校於九十年十月二十六日,開辦成人教育識字班,重點為外籍新娘。
*本校於九十一年三月三十一日,舉行慶祝創校90週年校慶典禮。
*本校於九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經臺東縣政府核准設立「財團法人福原國民小學文教基金會」,創會及首任董事長梁正賢先生接任後,開始運作。
*本校於九十二年度起,申辦「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並承辦第二屆(九十五年)、第五屆(九十八年)、第七屆(一○○年)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東區初賽活動。
*本校於九十五年八月一日,增設「資源班」一班。
*本校於九十八年二月九日起,開辦池上鄉樂齡資源學習中心,服務銀髮族群,至九十九年七月三十日止停辦。
*本校於九十九年三月十五日,爭取財團法人臺灣閱讀文化基金會,設置「愛的書庫」,提供本縣各國中小學教師借書,推廣閱讀教學工作,造福學子。
*本校於一○○年四月二十日,榮獲教育部100年度閱讀磐石學校獎,四月二十六日,黃縣長健庭蒞校頒贈閱讀磐石學校獎獎牌。
*本校於一○一年五月二日承接國立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臺東縣偏遠學校科學行動實驗站活動。
*一○一年九月十七日,辦理校舍重建工程動土奠基典禮,總工程預算經費伍仟壹佰捌拾陸萬捌仟元整,決標金額肆仟柒佰捌拾萬元整。
*本校於一○二年三月二十五至三十日,辦理慶祝創校100週年校慶活動週,三月三十日舉行慶祝創校100週年校友回娘家系列活動,內容有:代代相傳、義工團戲劇表演、全校師生大玩藝場表演、表揚熱心校友、慶生活動、百桌餐會、老照片展等系列活動。
*一○三年三月十三日新校舍完工,舉行落成典禮。
*一○五年二月十五日,幼兒園教室興建工程,於同年12月28日完工。
*一○五年三月二十九日老師宿舍耐震補強工程完工。
*一○五年五月二十三日西、北側校舍耐震補強工程完工。
*一○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中正堂耐震補強工程完工。
*本校於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舉行公共藝術揭牌儀式。學校自2012年打掉舊大樓重建後,成為開放式校園,遲無校名標誌,經駐校藝術家及學生共同發想創作出結合校名的公共藝術作品「幸福原點」,成為學校的重要門面。
*本校於一○八年八月一日,增設「美術班」一班。
校史沿革 https://bit.ly/44p5VCQ
胡鐵花-胡傳,字鐵花,曾任臺東直隸州知州。子胡適為知名國學學者。
胡傳(1841年—1895年8月22日),原名守珊,字鐵花,號鈍夫,大清安徽省徽州府績溪縣上莊村人,清朝官員,曾任臺灣臺南鹽務提調、臺東直隸州代理知州。其幼子為民國學界泰斗胡適。
生平
家業茶商,家道殷實。1858年通過上海縣試,1859年松江府試中試,遭逢太平天國之變,元配馮氏罹難,後續娶曹氏。胡鐵花亦協助督辦團練,以抵抗太平軍。
1868年入上海龍門書院,師從劉熙載。而後五次參加鄉試皆未中舉人,遂放棄科舉之途,前往中國東北寧古塔,結識寧古塔副都容山和寧古塔邊務欽差大臣吳大澂,後受吳大澂推薦,走上仕途,擔任五常廳撫民同知,因丁憂守喪回鄉。後追隨吳大澂,先後前往海南、協助治理黃河,及辦理江蘇稅務。此一期間,續娶馮順弟,即胡適生母。
1891年,奉調臺灣擔任「全臺營務處總巡」,考察臺灣防務,隨後又擔任臺南鹽務總局提調兼辦安嘉總館,辦理臺南鹽務。期間將妻兒接至臺灣,故胡適幼時亦曾在臺灣生活。
1893年,代理臺東直隸州知州,兼統鎮海後軍各營屯,任職期間大力整頓軍紀,曾嘗試嚴禁鴉片但成效不彰。
1895年大清於甲午戰爭戰敗並割讓台灣予日本,清廷真除其知州職務並將其召回。胡傳先將家眷送回內地,自身繼續留在臺灣,輾轉於東部山區及臺南之間意圖繼續抗日;同年7月因腳氣病病情嚴重惡化終於棄守內渡,8月於廈門病逝。胡適回憶錄稱:「我父親在台東辦後山的防務,電報已不通,餉源已斷絕。那時他已經得腳氣病,左腳已不能行動。他守到閏五月初三日,始離開後山。到安平時,劉永福苦苦留他幫忙,不肯放行。到六月廿五日,他雙腳都不能動了,劉永福始放他行。六月廿八日到廈門,手足俱不能動了。七月初三日他死在廈門,成為東亞第一個民主國的一個犧牲者!」[2][3]
著作
胡傳著作有《台東州采訪冊》及《臺灣日記與稟啟》。其中記載:「臺灣自議開山以來,十有八年矣。剿則無功;撫則罔效;墾則並無尺土寸地報請升科;防則徒為富紳土豪保護茶寮、田寮、腦寮,而不能禁兇番出草。」又說「埔里所屬有南番,有北番。南番歸化久,初亦不茲事。北番出,則軍民爭殺之;即官欲招撫,民亦不從……。民殺番,即屠而賣其肉,每肉一兩值錢二十文,買者爭先恐後,頃刻而盡;煎熬其骨為膏,謂之『番膏』,價極貴。官示禁,而民亦不從也。」這些記載,記下了臺灣原住民因為反抗官府所保護的富紳土豪侵占其領域奪取山林資源,而對漢人出草獵首,遭到漢人報復性的殺害,最後竟然食其肉的歷史。
紀念
拜其子所賜,胡傳是歷任臺東知州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臺東現有舊站前鐵花路及鯉魚山忠烈祠旁「清臺東直隸州州官胡鐵花紀念碑」作紀念。
野史
有野史稱胡傳抵達臺南時,因拒絕劉永福加入民主國政府而遭斬首,頭顱懸掛於城門數日[4],但因家屬擔心兇死他鄉會惹來官府與家鄉埋葬的不便,故以病故掩飾遭殺害的消息;但此説法可信性甚低,因與胡適和胡傳長子二子回憶不合,且胡傳在台時的日記和文稿都保存完好,未有遭遇意外之痕跡
胡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YNOPxi
台東客家園區招租 座落池上占地6.57公頃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台東客家園區招租 座落池上占地6.57公頃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