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


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國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 8 (1)國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 2國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 8國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 9

公告資料國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44tZjUB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產業
桃園地區在臺灣北部屬海拔較高之丘陵臺地,1930年代日本政府在選址時特別注意到此地理特色,而逐步在桃園地區購置敷地,設立不同功能的無線電通訊設施基地。「觀音受信所局舍」與「中壢送信所」同時興建、同為洋小屋桁架系統,整體規模較市定古蹟「中壢送信所」小。
 觀音受信所主要與日本內地進行無線電話與無線電報之通訊。除了與內地之聯絡,還與滿州國大連、甚至遠至美國、歐洲,後來為商業貿易與掠奪東南亞的資源,更積極建設成為南進政策在通訊方面的重要樞紐。二戰後歷經中華電信接管,繼續作為電話通信或後來更進步之相關通訊觀測設施,及儲存材料、廢料收集的庫房。本設施群至今依然保存許多遺構,其存在可彰顯桃園地區無線電發展在臺灣電信史上的重要性與文化資產價值。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18-05-30府文資字第10701217281號
公告公文府文資字第10701217281號.pdf
評定基準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3.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登錄理由一、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與中壢送信所、八德航空無線電設施等構成桃園地區的通訊史蹟
二、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台灣無線電通訊發展史之重要留存,為近代國際電話發展歷史中重要遺址。
三、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建築形態及原有天線配置具有近代產業之特色。
法令依據<<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所屬主管機關桃園市政府
現況地址縣市行政區地址
桃園市
觀音區
崙坪里福山路「崙坪文化地景園區」內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聯絡單位:文化資產科
聯絡電話:03-3322592轉8616
聯絡地址: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21號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地籍所有權屬使用分區分區類型
桃園市 - 觀音區 - 忠富段 - 170-3公有非都市區特定專用區桃園市 - 觀音區 - 忠富段 - 172公有非都市區特定專用區桃園市 - 觀音區 - 忠富段 - 174公有非都市區特定專用區桃園市 - 觀音區 - 忠富段 - 182公有非都市區特定專用區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桃園市觀音區忠富段170-3、172、174、182地號等4筆土地,定著土地之範圍:總面積12364.18平方公尺。 【登錄保存面積】 忠富段170-3地號:2035.96平方公尺 忠富段172地號:545.43平方公尺 忠富段174地號:8497.29平方公尺 忠富段182地號:1285.5平方公尺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
姓名/名稱
建築所有人公有
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土地所有人公有
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土地所有人公有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土地所有人公有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人/使用人身分
姓名/名稱
管理人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使用人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外觀特徵觀音受信所局舍為磚、木構造,屋頂為煉瓦木造,屋架系統屬於洋小屋桁架系統,外塗國防色系灰泥,於基腳貼有布紋面磚,並在立面山牆拱窗與主入口拱門貼有仿石造拱圈之面磚,上覆水泥瓦,在右側另外推一切妻側室,左側則有開三個拱型透氣窗,以溝面磚貼於拱圈處;在日治後期於南向增建一連接俱樂部之建體。可於1975年之空拍圖看見有兩棟建體,並透過西側之廊道連接。
 戰後宿舍群為加強磚造,具有風雨走廊,屋頂造型多為二坡水。設施為石材與木料建構而成。
使用情形「崙坪文化地景園區」於2019年11月28日正式開園,崙坪文化地景園區原為日治昭和時期國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的所在地,提供臺灣至日本、中國之間的無線電通信業務。1986年後相關設施,搬遷至交通部電信研究所,至此園區逐漸荒廢。後由桃園市政府都發局將整體環境重塑,順應園區自然原貌,保留現有茂密樹林,成為桃園另一處祕境。
現  狀原有局舍及俱樂部建築於 2004 年拆除,僅留拆除後遺跡及原無線電空中線陣列的一根支柱,另遺留宿舍區建築,宿舍及地磁觀測區保存尚屬完整。
是否開放是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
 休館時間:週一全天、選舉日、國定紀念日(開國紀念日、228紀念日、國慶日)及節日(除夕、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相關網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_FB
國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44tZjUB


觀音崙坪文化園區 – 大米朗 新零售

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文化局-電信-1024x768構內神社-1024x673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授信所遺址-1024x699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

觀音崙坪文化園區 – 大米朗 新零售


觀音崙坪受信所拚重生 變身文化地景公園
客家電視台/
2018.08.23 00:00【羅安達 桃園觀音】
 桃園市觀音區的崙坪受信所,是日治時期的無線電通信基地,桃園市政府去年取得國有財產署,軍備局及中華電信,共6.3公頃土地產權後,將荒廢已久的受信所,規畫為崙坪文化地景公園,並由桃園市客家事務局,先行舉辦裝置藝術活動,今年則由桃園市文化局接棒,在園區舉辦2018桃園國際雕塑創作展,邀情國內外創作者,以園區前身的的受信所為主題,打造裝置藝術,融入在地的人文特色與精神樣貌。
 美籍藝術家畢森德,為崙坪文化地景公園,創作的藝術品「 混沌初開」,進行最後收尾的檢查,畢森德表示,這件作品的創作靈感,就是地景公園的前身受信所,他在陶土中加入花朵種子,以雞蛋形結構呈現作品,未來就算是陶土受風雨倒塌,包含在其中的花朵種子,也會繼續綻放,象徵著重生。
 美籍藝術家 畢森德:「差不多9個月,1年以後,那個,那個種子進入地板,就可能開花那樣子,所以這個這個代表這個意思是,怎麼講,Rebirth(重生)。」
 負責策展的團隊表示,這次受桃園市文化局委託,邀請國內外藝術家以「受信」為題,打造公園藝術裝置,藝術家們用聲波、波紋延伸,為視覺符號的圖像語言,以環境藝術、地景或立體雕塑等表現手法,進行現地創作。
 崙坪文化地景公園現場執行 林立仁:「策展的重點,主要我們是要跟這個,在地的特色連結這樣,所以我們都用一些,跟波跟傳遞情感的元素,有關的一些藝術創作,作為主題這樣子。
 桃園市文化局表示,這次接手辦展,透過8件大型環境藝術,希望喚醒民眾對環境議題的省思,雕塑創作展預計在25日開展,希望民眾能了解,藝術與在地的連結與想像,也透過作品,展開一場自然與人文的對話。觀音崙坪受信所拚重生 變身文化地景公園 | 蕃新聞 https://bit.ly/3pTMrZ2


崙坪文化地景園區正式開園 用生活工藝妝點客家文化
日據時代受信所 | 指傳媒 https://bit.ly/3rySjHD
【記者彭慧婉/桃園報導】崙坪文化地景園區正式開園,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11月27日舉辦開園記者會,客委會主委李永得、桃園市長鄭文燦等貴賓為崙坪文化地景園區共同揭幕,並一同參觀客家工藝展,首展是由水顏木房魏榮明先生的木藝創作,呈現簡樸美學風采,賦予舊物新生命,展現客家工藝淬鍊。市議員吳宗憲、客家委員會主委李永得、市府客家局長何明光、都發局長盧維屏、觀音區長洪清淵、桃園航勤公司董事長郭榮宗、萬能科技大學校長莊暢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崙坪文化地景園區分三期改造,總經費約1億5,000萬元,客委會補助約8,486萬元。園內設有客家工藝館,展現客家百工百業,好客食堂呈現客家美食特色,每週二至週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開放參觀;園區運用在地資源,改善景觀設施,打造出簡潔乾淨的自然景致,提供了親近大自然的休閒活動場域供民眾使用,可望成為桃園旅遊的嶄新景點。
 李永得主委表示,桃園市政府於105年向國產署、軍備局撥用崙坪後,即進行整體環境重塑,客委會補助市府將現有閒置之軍營房舍,以舊建築修繕及再利用為原則,打造客家工藝館及好客食堂,體現客家文化精神,傳達客家愛物惜物及循環利用,希望園區連結地方記憶及創生,讓居民有優質活動場域。
 鄭文燦市長表示,位於觀音「崙坪文化地景園區」原為日據時代受信所,園區分三期改造,第一期中央大草原景觀工程,第二期客家工藝聚落及停車場營造工程,第三期庭園展銷設施含景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建置期間,曾舉辦過106年桃園地景藝術節、107年桃園國際雕塑創作展等不同型態的活動;此外,為讓園區永續活化,營造客家工藝館及好客食堂,希望以不同工藝職人之進駐及創作,發展及推動桃園客家百工百業,並以客家美食為主軸,展現桃園客家美食特色。
 此次木藝創作展以客家風格為主導,日式禪風為輔的東方混搭情境,利用舊木家具與隨機的鄉土資材完成即興創作,使客家美學以空間方式呈現全新工藝風貌,後續將每季規劃更新藍染、竹編、木作獅頭及陶藝等主題展;此外,好客食堂展示食品模型、食品加工工具及戶外農用器物,呈現客家傳統廚房意象,體現客家人生活智慧,未來好客食堂將採委外招商營運,提供充滿客家風味之餐點及用餐環境。日據時代受信所 | 指傳媒 https://bit.ly/3rySjHD


崙坪文化地景園區
地址:桃園市觀音區學府路350巷120號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公休
門票資訊:免費


位於觀音區的「崙坪文化地景園區」於2019年11月28日正式開園,崙坪文化地景園區原為日治昭和時期國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的所在地,提供臺灣至日本、中國之間的無線電通信業務。1986年後相關設施,搬遷至交通部電信研究所,至此園區逐漸荒廢。後由桃園市政府都發局將整體環境重塑,順應園區自然原貌,保留現有茂密樹林,成為桃園另一處祕境。
園區分為客家工藝聚落、龜殼劇場及綠野體驗區等3區,其中:
🌟「客家工藝聚落」包含客家工藝館及好客食堂,客家工藝館納入客家百工百業,包括木工、藍染、竹編、草編、服飾、家具等,推動桃園客家工藝發展及傳承;好客食堂以共享客家美食為主軸,透過各式客家料理、茶點、飲品等,展現桃園客家的美食特色。 
🌟「龜殼劇場」建置仿生龜殼木結構設施,提供展覽表演使用並可銷售文創產品及農特產。
🌟「綠野體驗區」除現有草原及綠蔭體驗外,還有大型地景藝術與自然環境,是增進親子感情的絕佳場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成立沿革-客家事務局 https://bit.ly/3pVhGmp

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


桃園觀音 崙坪文化地景園區 @ 老賴聚樂部 :: 痞客邦 ::

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

桃園觀音 崙坪文化地景園區 @ 老賴聚樂部 :: 痞客邦 ::


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

【觀音受信所局舍遺構】
接收世界之聲:崙坪文化地景園區的電信史展出
興建年代:1934年
樓層數:一層
構造材料:磚木造
建築面積:96.73坪
建築樣式:現代折衷
承建人:廣畑虎市
崙坪文化地景園區的前身,為日治時期1934年創立的「觀音受信所」,此後歷年先後設置諸多無線電通訊設施,可謂見證了臺灣半世紀的電信演進史。其中1934年6月20日,日本與臺灣之間的「內臺電話」正式開通,更是臺灣電信史的重要里程,只要在臺灣重要城市拿起話筒經10餘分鐘的轉接,就可與日本除北海道以外的各城市直接通話
其中肩負接收日本訊號的「觀音受信所」,1934年由國際電話株式會社創設,局舍為受信所的中樞,所有空中線均接至局舍內的機房。建築整體規模較中壢送信所局舍小,裝飾卻更加細緻,有著如同一雙大眼的顯著拱窗。建築主體空間為無線電機房與辦公室。建築屋瓦採用當時流行的水泥瓦,外塗土色系灰漿並在基腳貼有溝面磚,立面山牆拱窗與主入口拱門貼有仿石造拱圈之面磚。
日治後期經歷多次增建,包括西側增建一棟16坪附屬建築,採用13溝面磚。於受信所局舍前增建俱樂部,因而增設西翼通廊與俱樂部串連,至1940年後又將原局舍主入口封住改為窗戶。日治時期這棟建築群均在基腳以面磚裝飾,由於歷經兩次增建因而使用了三種形式的面磚,可以仔細觀察差異。
戰後失去既有功能後改為崙坪材料倉庫,並於1986年撤廢時拆毀,僅留下現存的地坪遺構,直至2016年實驗工坊提報,於文化資產會勘時被再次發現。2018年5月登錄為「歷史建築國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
受客家事務局的委託,實驗工坊透過歷史調研、手繪建築復刻,由三明治工團隊設計排版,再現日治時期至戰後被遺忘的崙坪無線電史。挖掘出日治時期東亞電話電信的版圖,以及戰後極機密的軍情局設置崙坪營區與國民黨大陸工作會設置「電訊總臺」,從事對中國的情報聯繫業務的神秘故事,歡迎前往客家工藝館參觀。
圖說:手繪復原1934年興建的局舍樣貌(上圖)觀音受信所局舍遺構現貌(左圖)臺灣日日新報中的局舍舊照(圖右)出處:〈觀音受信所全景〉,《臺灣日日新報》1936年9月1日,版1。
#觀音受信所 #歷史建築國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  #崙坪文化地景園區
崙坪文化地景園區-客家工藝館
地址:桃園市觀音區崙坪里16鄰學府路350巷120號
展出日期:2020年7月21日至2020年12月30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9:00-17:00
‪#‎歷史建築國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 - 探索 | Facebook https://bit.ly/3NSSDbE


觀音受信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觀音崙坪受信所設施群-2018


板橋放送所,全名為台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是在1930年建於現今臺灣新北市板橋區的電台廣播發射設施。其在戰後由中國廣播公司接收,作為廣播發射機房。2015年8月被指定為新北市市定古蹟後/日治時期五大廣播設施之一,強化台北放送局之無線電波遠送至民雄,逹成全台廣播之功能。戰後本建物從日治「無線電放送局」,演變為「中廣板橋發射站」,具廣播史價值/「為了避免訊號干擾,日本的無線電設施將接收和發送分開。」/臺灣放送協會/中壢送信所/臺北電信局淡水無線受信所/桃園無線受信所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八塊飛行場懷生機場/八塊無線送信所-市定古蹟/板橋無線送信所1930年完工-農田間的高大鐵塔,鐵塔旁邊有建築物,為板橋放送所-日治時期五大廣播設施之一,強化臺北放送局之無線電波遠送至民雄,逹成全臺廣播之功能。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八塊飛行場所在地係日治時的「八塊厝」1920年改稱「八塊」「八塊鄉」1950年更名為「八德鄉」,故此機場又稱「八德機場」;由於所在小地名為「更寮腳」,故也有人稱為「更寮腳機場」「懷生機場」;其係於1944年完成,屬同方向多跑道飛行場,在其左側另有一座副跑道與其聯成V字型/日軍在臺灣(含澎湖)部署的飛行場至少有74座日軍飛行場-分類計有:重要機場16座、次要機場14座、輔助機場9座、投彈場1座(佳冬機場)、射擊場2座(八塊機場、彰化機場)、中間機場9座、原標陸軍飛行場2座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