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五○年代早期,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將台灣形容為「不沉的航空母艦」(unsinkable aircraft carrier)
星期專論》台灣是美國的夥伴,不是資產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9Eiq8

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

飛行場の測候所: 二戰時日本在台之陸軍型掩體壕(機堡)

《臺灣學研究》第 12 期〈二戰時期日本海陸軍在臺灣之飛行場〉
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飛行場の測候所: 二戰時日本在台之陸軍型掩體壕(機堡) https://bit.ly/3PIUoL1
二戰時日本在台之陸軍型掩體壕(機堡)
日本在二戰時期於臺灣興建有非常多的飛行場,這些二戰遺跡留存到今天最為民眾所津津樂道的,往往就是當年躲避空襲且可以停駐飛機的耐爆鋼筋混凝土機堡了。
  機堡在日文裡是稱為「掩體壕」,大致上可以分成「有蓋掩體」與「無蓋掩體」兩大類。無蓋掩體就是一般呈現ㄇ字形(也有U字形或夾狀的),以土疊式做成一圈的掩體。至於製作上相當費工,用鋼筋混凝土施做,有相當耐爆能力的有蓋掩體,一般則稱做「特掩」,屬於較特別的飛機防護掩體,而這就是臺灣民眾最有興趣的日軍機堡了。
 對於整個飛行隊,外加整個航空基地內的所有飛機而言,保有機數通常都是超過十架以上的數十架(或更多)規模,因此要全面興建鋼筋混凝土的耐爆特掩來藏飛機可以說是相當不切實際,畢竟一個掩體壕大致上只可以停放一架飛機的程度,但所需耗掉的鋼筋水泥與施工成本太高。因此,二戰時期以飛機分散秘匿後,用無蓋掩體分散放置躲藏為主要的做法,特掩反而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存在。
 但是,全日本外加所有當時日軍所保有殖民地與佔領地的飛行場中,還是有不少這種有蓋特掩的機堡存在。從外型上來看,日軍在二戰時的掩體壕與戰後如今空軍仍在使用的機堡最大的差別,就是飛機早已從二戰時廣泛使用的後三點式進化到前三點式。後三點式飛機用的機堡,因為前方較高而尾翼較低,故有開口處較大較高,但後端收縮後較小的特色。例如下圖:
 但如今飛機多為前三點式,飛機最高點在垂直尾翼的部分,因此近代的機堡不會有後端較小的收縮特徵。例如這個桃園基地內玉兔躺過的!
 日軍在二戰時的掩體壕從外觀上看,還可以大致分成陸軍型與海軍型兩類。依照全日本與台灣許多現存的掩體壕加以比較與研究可以發現,陸軍型的外觀大致上就是一種彩虹的圓弧狀出入口,以半地下式隱藏飛機,故內部停駐飛機處的地平較低。下圖是日本陸軍型的基本樣貌。
  陸軍型與海軍型最大的差別,在於海軍於出入口的上方會加上軒部的頂板,只在中間留出一個長形的缺口讓尾翼可以進入掩體,所以整個機堡的開口往往成為一種凸字形。下圖是日本海軍型的代表樣貌。
    雖然說,海軍型與陸軍型的掩體壕可以用這個出入口的施做方式加以簡單區分,且大多數場合是符合這樣邏輯的,但整體而言還是有例外。例如位於日本四國松山空港附近的掩體壕群,是當年日本海軍吉田浜飛行場(松山航空基地),戰爭末期停駐有以紫電、紫電改有名的第三四三航空隊。這座毫無疑問是日本海軍所屬的飛行場,如今殘存的三座掩體壕中,有一座是海軍型,但二座是陸軍型。為何陸軍型掩體壕出現在海軍所屬飛行場內是研究者一個很好奇的問題,有研究者推測很可能是因為二戰末期資材不足,海軍型的掩體壕製作較為費工,所以海軍也蓋陸軍型掩體。下圖第一張是松山的典型海軍型掩體壕。
 下面這幾張是那兩座在松山的海軍飛行場陸軍型掩體壕。
     不過這種海陸軍掩體壕混和出現的情況,臺灣也提供了另一個案例,那就是花蓮(南)飛行場。位於如今花蓮南邊的原本南機場處,是一座日本陸軍的飛行場,現存的三座有蓋掩體壕中,一座是典型陸軍型沒問題,但卻有兩座是海軍型那種出入口上方有軒部板的。因此,有蓋掩體雖然整體而言可以從型態上分成海軍型與陸軍型,但還是有例外,海軍飛行場出現過陸軍型的,陸軍飛行場也出現過海軍型的。下圖是花蓮的典型陸軍型。
    但是花蓮這座陸軍的飛行場,卻有兩座海軍型現存(如下圖)。
     台灣目前殘留日本陸軍型有蓋掩體的地方,大致上就是宜蘭的南北飛行場周邊、小港機場(原小港飛行場)周邊,以及花蓮(南)飛行場了。宜蘭地區不少日軍機堡已經被列為歷史建築而保存著,像是員山機堡(一座)、思源機堡(二座)、進士機堡(二座)。而位於原本南機場附近(南橋里)的軍營,也曾有至少七座的日軍飛機掩體留存到近年,但在2013年時軍方說土地要「清空地上物歸還國產局」,於是拆除一座機堡,受到民眾與宜蘭縣府的抗議,才保住了剩下的六座。因此,如今宜蘭地區仍有為數最多的日本陸軍型掩體壕群存在,是重要的軍事文化遺產。
     宜蘭的這些典型日本陸軍型掩體壕機堡,出入口是彩虹狀的弧形,尾端則為兩節式的雙輪形。戰後軍方不作為機堡使用後,大多把出入口封起,改造為可以使用的室內空間。這種兩節雙輪形的陸軍掩體壕,在花蓮(南)飛行場也有一座存在,可以互相比較。下圖是宜蘭的雙輪形尾端。
    下圖是花蓮的雙輪形尾端。
 如今在小港機場周邊也留有數座的另一群日本陸軍型機堡,則除了開口與宜蘭的較像外,尾端的設計是另一種在日本本土陸軍飛行場較常見的竹節形。下圖為一些小港的掩體壕,已經變成民家與宮廟了。
      小港飛行場周邊的掩體壕,一樣因為二戰當時以後三點式飛機為主,所以有掩體壕的尾部較小的設計。但是收尾的結構,不是宜蘭這種雙輪形,而是彷彿竹節狀在最高處有點拱起,然後再收縮下去的樣貌。
   高雄小港飛行場在當年屬日本陸軍所有,這群掩體壕都是典型的日本陸軍型,在日本東京調布飛行場週邊的白系台掩體壕,以及大澤一號與二號掩體壕,都是屬於同樣造型的設計。調布附近的這幾座,是當年停駐飛燕用的機堡,且在保存著的掩體壕旁,還有紀念碑展示著其結構。
        此外,位於日本沖繩的沖繩北飛行場(讀谷山飛行場),如今也留有一座這種竹節狀的日本陸軍型掩體壕。雖然這一座因為內部快坍塌而用支架撐起,不過被列為讀谷村指定文化財保存著,我造訪的時候,超神奇地在旁邊的紀念碑竟然看到一瓶臺灣啤酒。這,到底是誰過來參拜過的呢!?
飛行場の測候所: 二戰時日本在台之陸軍型掩體壕(機堡) https://bit.ly/3PIUoL1

飛行場の測候所: 二戰時日本在台之陸軍型掩體壕(機堡)


臺東飛行場,為日治時期位於臺東郡卑南莊利家(今 臺東市)的一座機場,在二戰後廢止
臺東飛行場位於台東市區的西北側,最初作為民航機場使用,於1937年8月動工整地,機場形狀為長方形型,於1938年4月竣工,並開始台灣島內循環定期航空[1],台北—宜蘭—花蓮港—臺東之間每日一航班[2]。在二戰期間,日本海、陸軍徵用臺東飛行場,作為飛航起降的軍事基地。1939年5月25日,臺東飛行場改為多角形的形狀[3]。1945年4月遭受美軍轟炸[4]。1981年,在約略台東飛行場的原址設立了臺東航空站(亦稱為豐年機場、台東機場)。 臺東飛行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宜蘭機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空拍員山機堡 (1)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


終戰70週年 洪致文將細說台灣百年機場史《臺灣學研究》第 12 期〈二戰時期日本海陸軍在臺灣之飛行場〉
終戰70週年 洪致文將細說台灣百年機場史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NUEYSG
剛出版《不沈空母 台灣島內飛行場百年發展史》的師大地理系教授洪致文,將在終戰日8月15日舉行新書座談會,細說台灣百年來的機場史。(圖由洪致文提供)
 2015/08/11 13:46
〔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終戰70週年。剛出版《不沈空母 台灣島內飛行場百年發展史》的師大地理系教授洪致文,將在終戰日8月15日舉行新書座談會,細說台灣百年來的機場史。
 洪致文表示,目前國內有不少研究者或名嘴喜歡就「日本在台興建多少飛行場」進行數字競賽;本書則以實質的飛行場調查與介紹為主,且以其影響程度與留存之二戰遺跡多寡來考量。
 洪致文指出,在大東亞戰爭開打前,台灣島內的大型基地形態飛行場建設多已陸續啟動並可使用,當時的機場主要以民航用及軍方正規航空基地為主,但是進入大東亞戰爭後,則開始出現訓練用飛行場,以及臨時性質的簡易飛行場(飛行跑道)、秘匿用機場。
 依二戰後的統計,日本統治時期在台灣島內所設立的飛行場,以南部、中部密度最高,北部次之,東部較少。許多是在1941年底後興築,屬於日本陸軍體系的飛行場數目,則多於海軍。而自從台灣進入了戰時體制後,「台灣要塞化」的提出,擬將台灣建構成一座「不沈空母」,飛行場更是迎向大航空戰的必要軍事建設
 洪致文解釋,日本陸軍傳統對於飛行場的規劃概念是「多數分散式」,但在資材越來越緊迫下,調度會愈來愈吃緊;因此在1943年5月開始,航空本部總務部長遠藤三郎中將參考盟軍措施,改以「少數集約式」設定飛行場,因此台灣在二戰中期開始出現許多大型集約式的航空基地。
 而到了二戰後期,日本軍方大本營面對美軍逐步突破「絕對國防圈」的攻勢,不得在1944年春開始沖繩與台灣方面的作戰準備,此乃「十號戰備」之始。然而在台灣島內,台灣軍司令官同時鼓勵所謂的「獻納飛行場」,由各州廳民眾集中勞力奉獻趕蓋機場;其中並有部分作為「秘匿」與「不時著」(臨時降落)使用。這些以藏匿飛機與提供臨時降落用的飛行場,大多僅簡單整地完成,並無常駐地面補給部隊,故完成度相當低。
 洪致文表示,本書原本只打算整理日本統治時代的飛行場;但考量戰後興建的機場多在離島,本島的新建機場數量相當少,最後在不會增加太多篇幅下,予以納入。至於篇章之區分,為有系統與脈絡地包容進所有百年來台灣島內出現過的飛行場,大致上以時間為切分點,在機場大量增設時期才以海軍、陸軍加以區分。
終戰70週年 洪致文將細說台灣百年機場史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NUEYSG

飛行場の測候所: 不沈空母新書座談就在8/15晚上!


竹縣碉堡文資軍事碉堡-竹北市鳳崎落日景觀步道有二座砲車碉堡及數座機槍堡、原生林口有一座;湖口鄉老街後山及日治時期紅毛海軍飛行場保留下的和興防空碉堡等/日治時期新竹有三座飛行場,包括新竹海軍飛行基地、紅毛海軍飛行場(空軍獨立前編在海軍)、湖口陸軍飛行跑道/竹北鳳崎步道希望軍方交還鄰近土地和碉堡,發展產業和觀光。軍方湖口營區李定中旅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電台發射鐵塔 新竹縣新豐後湖-青埔子-鐵塔/日軍機場水塔遺跡/土地疑似延續日本時代軍事地景(鹿港飛行場),後為美軍冷戰時期之特殊軍事技術地景,其設施與建築全台罕見-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之定著地景:軍事文化景觀,護城河、電塔、冷卻池、哨亭等設施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之定著地景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

很久以前,走踏整理資料時發現虎尾眷村高砲塔(水塔)的兄弟,在新竹的同型高砲塔:
https://www.facebook.com/cafe2gotw/posts/1696689587241112
 沒想到不小心又在新竹發現了第二座XD
被住宅夾的好緊啊~~~~
 以前只要是日本人建立兵營的地方,都留下許多跑塔水塔遺跡,散落在臺灣各地。
 但這些遺跡中的軍用砲塔(水塔)都是「吊鐘型」,跟虎尾眷村的高砲塔(水塔),長的完全不同。
 也因此,虎尾眷村的砲塔留下許多疑問:「為什麼會跟其他差這麼多?功能上有什麼特殊考量嗎??日本人設計時到底是怎麼想的?」
 到現在都沒人知道呢XD
 這種奇形怪狀的軍用砲塔(水塔)目前確定有四座:
雲林虎尾鎮建國一村、
雲林虎尾建國二村、
新竹新豐鄉後湖村 精華國中旁、
新竹湖口鄉和興村 范氏高平堂旁。
(6) Facebook https://bit.ly/3NFBfXU
Facebook https://bit.ly/46FVcX2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資法保護的聚落建築群-虎尾建國眷村原為日本海軍航空隊於日治末期,為因應大東亞戰爭而建造之虎尾飛行場之軍營兵舍建築群,日本人利用此機場訓練一批批年輕的飛行員,並在戰末轉為神風特攻隊之訓練基地。有著日本神風少年飛行兵的徬徨,有著國軍飛行員反攻復國的壯志,更有著流離不安的鄉愁或催化成落地生根的新台灣人。這些故事和心情,有如在虎尾眷村裡上演的時空穿越劇,也是台灣歷史最真實的寫照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走踏發現虎尾眷村高砲塔(水塔)的兄弟啦!!
新竹機場竟然也有一座!
第一張圖是虎尾建國一村的,第二張是新竹的,
長的好像!絕對是孿生兄弟啊~~~
(6) 走踏咖啡棧 - 昨天,走踏發現虎尾眷村高砲塔(水塔)的兄弟啦!! 新竹機場竟然也有一座!... | Facebook https://bit.ly/44vIGaO


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


https://www.th.gov.tw/new_site/05publish/03publishquery/02journal/01download.php?COLLECNUM=401065308

401065308_日、臺飛行場的源流與空間配置:1910至40年代 (1).pdf

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

https://www.th.gov.tw/new_site/05publish/03publishquery/02journal/01download.php?COLLECNUM=401065308

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


 

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


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


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的「雍正台灣輿圖」 、「乾隆台灣輿圖」,與國立台灣博物館鎮館之寶「康熙台灣輿圖」

康熙臺灣輿圖是已知現存最早的單幅彩繪卷軸臺灣全圖,全圖絹本設色,橫長536公分,縱寬66公分。原圖繪製約於1699~1704年間(清康熙38年至43年),是現存最早的單幅彩繪卷軸臺灣全圖。全圖以傳統中式的山水技法,描繪出十八世紀初臺灣山川形勢與人文城鄉景觀。曾被伊能嘉矩譽為「臺灣古圖之最」,是國立臺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於2010年經指定為「國寶」。
 康熙臺灣輿圖為橫向長條捲軸,以中國傳統山水技法繪製,視點由臺灣海峽上空由西往東鳥瞰臺灣西部,圖左為北,圖右為南。內容則以寫實手法描繪出17、18世紀更迭之際,臺灣西部由北到南的山川地形、行政兵備部署、道路與城鄉生活等景觀,可說是當年臺灣社會文化生活及清初對臺灣地理知識的一個縮影,兼具地理圖、兵備圖、風俗圖等特性。
 該圖在臺灣日治時期由臺灣總督府於1902年(明治35年)年向新竹某鄭氏家族購入,作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藏品第二次中日戰爭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藏品由國立臺灣博物館接收。
康熙臺灣輿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NAcM6d

康熙臺灣輿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的「雍正台灣輿圖」 、「乾隆台灣輿圖」,與國立台灣博物館鎮館之寶「康熙台灣輿圖」


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

內外馬來大八社就撫後,今烏來地區在清末就沒有發生戰爭,為何尤幹還會與舊政府官民互相戰鬥?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參與三角湧或大嵙崁泰雅族的反抗行動。
 《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血腥與仇視的「開山」戰爭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NYOZ1b
 血腥與仇視的「開山」戰爭 《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血腥與仇視的「開山」戰爭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德國歷史學者Albrecht Wirth曾評論清末台灣最後十年的歷史,他認為雖然原住民數起叛亂被壓服,但他們仍保持山區陣線,使得中國人(官民)無法突破。而且每次亂事都是數以百計的中國人突遭屠殺(獵首)開始,漢番雙方互相畏懼與嫌惡,彼此間的戰爭也極盡殘忍之能事。
 講到戰爭,泰雅族擅用火槍的本事不能不提。對於泰雅族使用火槍的研究,首推日治台灣「蕃通」森丑之助(1877-1926),在他的大著《臺灣蕃族志》提到許多重點。首先槍枝流入番地是在乾隆末年,但僅是火繩槍而已,若是新式槍枝(後膛槍),大部分是在光緒時期。其次漢人攜帶火繩槍進入山區,生番因害怕槍枝的威力,幾乎不敢出手對抗。特別是隘藔的隘勇持有火繩槍,生番大多不敢靠近。其三,生番知道槍枝的厲害,也開始學習使用。他們可以透過與漢人交易取得槍枝,或是大膽偷襲隘藔、獵首隘丁搶奪槍枝。其四泰雅族擅於戰術而勇敢,在他們的武器中最寶貴是槍枝。清末從漢人輸入許多精品,使得每個泰雅族男人都擁有槍枝(照片4-13)。
照片4-13:日治時期的明信片,也是ガオガン社(卡澳灣)戰士,當中有一些人出現在照片2-31與4-11。中間站立者所持槍械已是後膛槍,腰間的皮帶塞滿子彈,左側站立者手持長矛,右側站立者手持弓箭,三位全部腰繫番刀,武裝強大。
森氏的研究都是寶貴的田野採集,惟獨第一點內容對照清代官方檔案有誤,但是它已成為日治研究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例如:二十世紀初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提到台灣蕃族使用火器,可以追溯至乾隆末年(十八世紀末)。1930年代鈴木質也認為直到乾隆末年(十八世紀末),生蕃(譯作稱山胞)才懂得使用槍械。之後對槍械視若生命,成為最貴重的傳家寶,僅在結婚當作聘禮或賠償損害時才會離手。事實上根據作者研究,熟番在雍正七年(1729)就有使用火槍的紀錄,生番最遲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也有使用火槍的紀錄。
 生番有了火槍後,簡直如虎添翼。清末馬偕牧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描述生番非常擅用火槍,而且可以使用躺平姿勢,把火槍放在腳趾之間當作支點射擊。馬偕沒有說明是哪一族原住民,但從他在北台灣傳教的路徑,據信應該指的是泰雅族。1930年代擔任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助教宮本延人(1901-1987),也對泰雅族火槍多有描述,指稱使用槍枝多為舶來品,有英國製、義大利製、日本製村田式步槍。有趣的是不少槍枝準星與照尺都被磨掉,因為背著它們在草叢前進,常會被雜草勾到很不方便。特別是泰雅族戰士放槍,則是把槍夾在腰部,以腰射姿勢開火。由此可知,建省後防軍勇營所要對付的對象,在火器的使用上不會遜色多少。這使得戰爭爆發之初,劉銘傳樂觀認為可以用武力平定原住民反抗,很快就要蒙上一層陰影。
 再者清末史料所提生番獵首,所犯「命案」的生番不一定是距離案發現場最近的番社。光緒十二年(1886)劉銘傳在大嵙崁親征時,就提到今三峽紫微坑(竹崙里)有六人被獵首,即是竹家山生番所為(桃園市復興區高義里塔卡散部落)。在今新店屈尺也有二人被獵首,即是加九岸生番所為(桃園市復興區三光里爺亨部落)。1897年日本人調查時也稱三角湧大豹社泰雅族,未必選擇在當地獵首,反而翻過山頭遠至新店屈尺獵首。同樣的道理,若有某番社被官方招撫,該番社或許在一、二年之內,不會在社域中再度「蜂起反抗」。但是不敢保證,受到其他番社部落同盟的聯絡,他們可以跨出社域、翻過崇山峻嶺,協助未受撫的生番對抗清軍。這裏指的就是內外馬來大八社的案例。
 根據光緒十一年十月(1885年11月)台灣巡撫劉銘傳奏報表示,該處生番八社男婦不過八百餘人,他命令記名總兵劉朝祜帶領親兵百人,會同在地紳士候選縣丞李秉鈞、訓導劉廷玉招撫馬來巴卡(マライバッケ),否則一定派兵攻剿。劉銘傳為彰顯誠意,先嚴辦在當地「虐番」的副將潘高陞。馬來聽聞大喜,親往屈尺求撫,並且要求所有八社番丁,皆薙髮歸化(照片4-14)。官府給予馬來的獎賞算是優厚,每月發給口糧銀六兩(當時淮軍正勇每月軍餉四兩二錢),但規定馬來必須親自到淡水縣署領取(該署舊址在今台北市武昌街一段14號)。同時劉銘傳也命令劉朝祜,督帶張李成土勇一營,趁此冬季開路通往馬來八社徐圖入山。因此圖一從屈尺出發,通往林望眼社的道路,也應該在那時開闢。
  照片4-14:1903年泰雅族屈尺群男女合照,作者認為可能也是烏來社男女。此照片亦是由「蕃通」森丑之助(1877-1926)拍攝,其他資料書籍所看到大都是黑白照片,因此這張彩色照片相當珍貴。
馬來就撫後,直到光緒二十一年(1895)割台為止,都沒有再復叛。然而1897年5月大嵙崁撫墾署長宮之原藤八視察時的報告,提到他曾親自面見屈尺河(南勢溪)上游遷來社總頭目尤幹必恩(ユカンビ`-ン)。「遷來社」是清代任何史料從未提過的一個番社。可是根據所述,該社在「吶哮山中大瀑布」四公里處,由此可知應該就是吶哮社,也就是圖一的內枋山社(照片4-15)。據聞尤幹身體肥大,身高180餘公分。由於他曾與舊政府官民互相戰鬥,所以左手指甲遭彈丸擊中,迄今無法自由活動。
 照片4-15: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的信賢瀑布,分成上、下二段,從下段往上看,景觀臺剛好介於兩者之間,人也變得渺小,的確是「山中大瀑布」。只是1897年宮之原藤八指稱的遷來社,若是內枋山社,就是今天印象中的信賢部落,但它的位置不在今天信賢里。因為《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繪出的內枋山社靠近今福山里。從信賢瀑布到福山里李茂岸,直線距離差不多也是四、五公里。
內外馬來大八社就撫後,今烏來地區在清末就沒有發生戰爭,為何尤幹還會與舊政府官民互相戰鬥?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參與三角湧或大嵙崁泰雅族的反抗行動。台灣建省後,三角湧開山撫番戰爭總共有三次,每一次都是撫而復叛,而且多與今桃園市泰雅族聯合反抗官府。
 小視窗:新店區廣興長福岩關於泰雅族獵人頭的傳說
 今天的廣興里位於新店溪上游,百餘年前已逼近泰雅族的領域,故常遭泰雅族戰士出草馘首。當地民眾每天外出工作,必須至長福岩清水祖師面前指點吉凶。某一天有十二人要前往山中伐木燒炭,突然有一人起乩大喊,將有出草的行動。雖然眾皆議論紛紛,但這十二人還是執意前往,不料有十一人被獵首。又有一次泰雅族戰士襲擊廣興,直趨長福岩,正巧有數名孩童在廟前嬉戲,趕緊躲入廟內神桌底下。泰雅族人進入廟內搜查,只聞聲響卻遍尋不著。盛怒的泰雅族戰士砍了清水祖師神尊下顎一刀,又砍了神桌四、五刀準備離去,結果在廟門被聞訊趕來莊內壯丁堵截,遂被銃擊一死二傷倉皇逃離。泰雅族人後來告知莊民人等,他們常常計畫要偷襲廣興,但是只要山頂觀察動靜,就會看到廟旁都有黃袍兵將守衛,均不敢越雷池一步。這是作者六個月田野調查新店、烏來、三峽,針對昔日泰雅族出草收集最生動的幾則故事(照片4-16)。
 照片4-16:廣興長福岩的正面與廟前廣場
第一次光緒十二年正月至二月(1886年2月至3月),巡撫劉銘傳命令記名總兵劉朝祜、滬尾水師守備張廣居,率領五營兵馬開赴大嵙崁相機援剿。二月三日(1886年3月8日)劉銘傳親往督戰,六日(3月10日)竹頭角社(桃園市復興區長興里卡拉部落)、猫裏翁社(新竹縣關西鎮)請降。隨後劉銘傳宣稱,從三角湧到鹽(鹹)菜甕(新竹縣關西鎮)、毗連大湖(苗栗縣大湖鎮)的生番一律招撫,而北京方面對於此次行動表示滿意,同年五月就給予有功官員敘賞。
 有趣的是三角湧生番受撫是哪個番社?日治時期的文獻指出為大豹社、東眼社(圖一大埧社、梭落社)。由於這是官府勢力首次深入大豹溪流域,發覺此地距離竹加山社(復興區高義里塔卡散部落)五十餘里,竹加山社距離加九岸社又有五十餘里。新駐防於此的記名提督唐仁元(?-1886)得知該處「番社甚多」,且萬山壁立毫無路徑,遂決定先行開路(照片4-17)。唐仁元部從圖一外汙來(復興區義盛里)出發,途經內汙來,直達竹加山社,再延伸至簡拏鶴(復興區華陵里),最後抵達加九岸社。
 照片4-17:東眼桶仔雞,東眼的地名真有禮失求諸野之感。本店位於東眼路上,直通桃119縣道,接上該道後往高處抵達東眼山,往低處去抵達佳志與志繼部落。整個方向就是劉銘傳在奏摺所提到,「番社甚多」的地方。
第二次光緒十三年五至九月(1887年6月至11月),根據同年五月都司鄭有勤的稟報,當時台灣內山發生疫癘,各番社被疫嚴重,於是生番紛紛出山獵首禳災(照片4-18)。經過訪查才知三角湧地區有大埧社、怡磨社(圖一怡母社)、敦樂社、插角社參與作亂。由於農曆五、六、七月正值酷暑,不利官軍調動入山,等到八月天氣轉涼,劉銘傳命令記名提督李定明,隨同幫辦台北撫番開墾事物大臣林維源剿辦。同年八月二十六日(1887年10月12日)李定明先攻褒懂社(?),再從紫微(薇)坑發兵,進逼大埧西側,抵達牛角坑(牛角尖/三峽區插角里)與泰雅族發生激戰。九月五日(10.20)大埧七社總頭目夭月舌請降,林維源與劉銘傳商議決定把他們遷下山來,原居地就由漢人入據開墾。不過作者認為此政策沒有被執行,因為數年後三峽泰雅族又參與更大規模的動亂。但值得注意的是經過此役,官軍已經深入大豹溪上游,所以圖一繪製從紫薇坑出發,修築的道路途經大埧,通至枋山應該也是在事件結束後修築。
 照片4-18: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二樓展示廳仿真首棚與骷髏頭,由於以前泰雅族有獵首的習俗,深怕參訪遊客誤以為還有「吃人肉」習俗,所以旁邊的解說牌特別寫明「我們不是食人族」。
至於圖一所繪林望眼通至杉胡,再通至汙來廣二社的道路是何時開闢?光緒十五年二月(1889年6月)劉銘傳的奏報提供出線索,他聲稱自大壩(埧)社剿辦後,旋令防軍開山扼隘。然而當地山區仍有樹木繞社(桃園市復興區高義里色霧鬧部落)、食納社(?)頑梗屢出劫殺。光緒十四年(1888)劉氏命令宜蘭防軍扼紮林望眼社(新北市烏來區福山里)以為聲援。這一次的軍事行動以營官劉朝帶攻入食納社收場,作者推測可能在戰事結束後,駐防在林望眼的這支防軍立即開路,接上從外汙來、內汙來逶迤過來的道路。
 第三次光緒十七年三月至光緒十八年三月(1891.4-1892.4),這場戰爭歷時一年,現今稱為「光緒朝大嵙崁戰爭」,也是台灣原住民歷史上第二次歷時最久的戰爭。同年四月台灣巡撫劉銘傳去職,布政使沈應奎護理印務數月,十月由邵友濂繼任巡撫。沈氏護理期間,大嵙崁、新店雙溪口、三角湧泰雅族出現「番情騷動」(照片4-19)。原來馬速社(馬學社/新竹縣關西鎮)大舉出山獵首,總共割取20餘名隘勇首級。隘勇統領高楚桁彈壓失敗,槍械彈藥多被奪取,遂貼出佈告凡殺馬速社番者給予重賞。不料漢人貪利,不問番人類別,不問番人良否,只要是番人就遭到殺害,再偽裝成馬速番首級領賞。此舉引發各番社大嘩,彼此互結同盟反抗,局勢遂不可收拾。
 照片4-19:1903年2月「蕃通」森丑之助(1877-1926)拍攝的烏來社住屋
沈應奎原本嚴飭統帶隘勇各營總兵陳羅,督率駐防弁勇彈壓各社,但師老無功遂被撤換。同年九月三角湧泰雅族出草殺人案件越來越多,沈應奎商請撫墾大臣林維源親自前往大嵙崁督辦。然而九、十月的戰鬥,官軍接仗後大敗死傷慘重。於是後援部隊企圖從大壩(埧)深入,先降伏膛眼社(東眼社、梭落社),從圖一來看就是走紫薇坑到大埧的道路。此時棟軍統領林朝棟率部支援,局勢稍微緩和。孰料十一月大埧社復叛,從大埧到枕頭山(新北市三峽區插角里至桃園市復興區三民里)盡是戰火。林朝棟無法及時趕到平亂,先由滬尾游擊楊春海應戰,可是楊氏在外加輝(復興區奎輝里)作戰身亡,官軍氣勢大衰。此後戰事呈現拉鋸戰狀態,而領導泰雅族的頭目牙畏阿甕也戰歿,各番社困頓決定出降才結束戰事。
----
 卲友濂,字筱春,浙江省紹興府餘姚縣人。生於道光二十年(1840),卒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清末台灣洋務運動最後一名推手。光緒八年(1882)任江蘇松太道後,適逢清法戰爭,負責籌辦台防款項,並參與對法談判。清法戰爭後陞任河南按察使,光緒十三年(1887)擢陞台灣布政使,光緒十七年(1891)接替劉銘傳成為第二任台灣巡撫。連橫在《台灣通史》中,認為邵友濂就任巡撫後,「盡廢」劉銘傳辦理的新政,好像台灣洋務的推動,一時之間斷送在他的手裡。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劉銘傳任內興辦項目過多,等到邵友濂接任時,省庫早已虧空四十七萬餘兩。所以在這個劣勢下,邵友濂不得不選擇重點項目來推動,例如:鐵路鋪設、台北機器局的擴建、基隆煤礦再次開採。其中以台北機器局的興辦最重要。光緒二十一年(1895)美國記者禮密臣(J. W. Davidson)的一則觀察,則是割台前台北機器局最後的評論。他說該局員工增至800人,有著全新的設備,有四年製造槍械的經驗,若要應付持久戰也能提供充足的武器。並且擁有月產300枚8英吋、10英吋、12英吋硬鐵彈,600枚6英吋、7英吋硬鐵彈,1,000枚野砲砲彈,以及50萬發步槍彈的能力。結論是比起大陸各省軍隊,台灣軍隊的裝備很好。
 值得注意的是邵友濂擔任巡撫期間,奏准的二項行政區的調整,對日後歷史發展影響極大。一是為開發大嵙崁(桃園市大溪區),光緒二十年再提出設立南雅廳的建議。此議朝廷雖已准行,但隔年適逢乙未割台,清末南雅聽衙門終究沒有建立。不過開發台灣北部山區森林資源的計劃,卻被日後的總督府所繼承。今桃園大溪與復興區,以及新北烏來區,皆是日治初期理蕃政策中最早執行的地區。二是光緒二十年(1894在卲友濂的奏請下,朝廷准許把台灣省省會從台灣府(台中市)遷移至台北府。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也理所當然被置於台北,甚至於到了戰後,不管是省政府,或是國府遷台後的「首都」,也都設立於台北。這使得台灣行政重心北移的態勢確立,直到今天都是如此(照片4-20)。
 照片4-20:欽差行臺,此為清末臺灣巡撫邵友濂興建的衙門。原建築座落於今臺北市中山堂位置,日治時期拆遷欽差行臺至植物園,舊址才興建臺北公會堂(今天的中山堂),此行臺為臺灣僅存清代衙門建築。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一段清末開山撫番的歷史追尋》,遠足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許毓良
 本書透過130年前清朝光緒《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以及實際田野調查和歷史文獻考證,重建十九世紀新北山區「開山撫番」中的泰雅族舊社與地名演變。
近300張地圖和照片彰顯新北山區今昔對比,重現清末至今新北山區的發展史。
台灣原住民的歷史是台灣史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當今研究偏重二十世紀之後的發展,這樣的結果主要是因為受限於史料,現已公開的史料絕大部分是日治時期的調查資料,而清代官方對於台灣原住民的認識,特別是高山原住民的認識,到底有多少?
 現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地圖──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解答了作者對於這個問題的困惑。該圖是清廷統治台灣二百餘年時(1684-1895)所繪製的第一張全島高山原住民聚落與道路分佈圖。繼2013年作者以該圖研究今桃園市復興區泰雅族並發表成果之後,本書的焦點轉移到新北市新店、烏來、三峽區,內容有兩個重點:其一,考證並尋找烏來「內外馬來大八社」、三峽「大埧(豹)七社」與其他四社,以及五條清軍修築的越嶺道路。其二,針對前述田野調查所記錄的手記。
 上述議題源自清末(1875-1895)重要的治台政策──開山撫番。這原是台灣原住民史上重要的篇章,之前學界的研究成果累積有限,因此本書從最基本建構歷史舞台開始,深入討論清末北台灣泰雅族的歷史。
 本書特色
 「以研究軍事史見長的作者,帶著圖走入田野現場,用專業眼光定位泰雅族群所處山河位置,並以照片彰顯今昔對比,側寫泰雅族群曾生息、遷徙的廣闊場域。」
 透過《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重建十九世紀的新北山區的「開山撫番」中的泰雅族舊社與地名樣貌,採取了歷史文獻考證,並透過地圖比對與實際田野調查的方式來進行,試圖重建出數條當年開山撫番的軍事道路與泰雅舊社位置。 《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血腥與仇視的「開山」戰爭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血腥與仇視的「開山」戰爭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NYOZ1b


台灣有50多座機場你敢信!真「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2023/08/04 13:15
台灣有50多座機場你敢信!真「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bit.ly/3OInRDY
1940年代台灣最全盛時期擁有超過50座飛行場!今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中的部分腹地,其前身即為日軍「公館飛行場」又稱豐原飛行場,是一座擁有四條平行跑道的機場。(資料照)
 〔記者劉宇捷/台北報導〕台灣現今各式使用中的中大型飛機場不超過20個,然而,你知道嗎?1940年代台灣最全盛時期擁有超過50座飛行場!因為二次大戰日本佔領台灣時期,為了太平洋戰爭需求,軍方在各地徵收或租賃許多民間私有地作為機場,並且依功能大小分級,加上原有的一線運行機場,日本軍方計畫將台灣打造成真正「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為了太平洋戰爭需求,日本軍方陸續在台灣興建約54座機場,計畫將台灣打造成真正「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圖片擷取自檔案局:典藏國家記憶粉專)
 據戰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接收統計,日據末期的總機場數約為54座,其中包含日本海軍航空隊與日本陸軍航空隊所使用的各式飛行場(當時並沒有空軍的獨立軍種),不過詳細數量可能沒那麼精確,原因在於日本對機場有分級制度,依據規模及跑、滑道數量多寡,大致區分設施及滑行道完整的飛行場,以及只有一條簡易跑道的著陸場,有些甚至規模小到可以降落但不易起飛,後者也不一定會被命名,另外還有為數不少的水上機場,供水上飛機起降。
 1944年起,美軍對台灣執行大規模偵照及空襲,並對各式被判斷為「機場」的目標命名,然而日軍也有自己的命名,因此可能會發生同個機場,美、日不同稱呼的狀況。1945年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並不需要這麼多的機場,因此哪些機場是存是廢成為一大難題,最後決定將32處廢除,成為大片腹地規劃使用,這些機場如今多已變成民房、街道或變回田野。
  1945年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決定將32處機場廢除,這些機場如今多已變成民房、街道或變回田野。(圖片擷取自檔案局:典藏國家記憶粉專)
  國民政府對於機場《保留及撤廢機場處置辦法》之公文。(圖片擷取自檔案局:典藏國家記憶粉專)
 其他當時比較有名,而現今也依然存在的機場主要有: 陸軍台北飛行場(今松山機場)、海軍新竹飛行場(今新竹空軍基地)、海軍豐原飛行場(美軍稱公館飛行場,後擴建為今空軍清泉崗基地),海軍台南飛行場(今台南空軍基地)、海軍高雄飛行場(今岡山空軍官校)、陸軍花蓮港北飛行場(擴建成今花蓮空軍基地)、陸軍屏東飛行場(今屏東空軍基地北跑道)...等。
 雖然許多機場現今已不存在,但卻悄悄的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從一些蛛絲馬跡還能看出機場的樣貌,無論是地名、跑道或建築設施、都市計畫、甚至是街道走向,都可一窺這裡曾經是機場的樣貌,例如台北的南機場夜市、國防大學的園區走向、台中水湳的防空碉堡以及台北民生社區一代的空照圖等等,只是我們生活在其中但不知道而已!台灣有50多座機場你敢信!真「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bit.ly/3OInRDY

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教授洪致文《臺灣學研究》〈二戰時期日本海陸

 


湖口老街/湖口飛行場1944年完成-中興台訓練場的前身就是日本陸軍所屬的秘匿飛行場--湖口(南)飛行場+湖口和興(北)飛行場(簡易飛行場只有空地沒有跑道)-陸軍湖口基地中興台有飛機跑道-在1945年拍攝的照片裡的飛行場偵察照片上的註記是「A/D 4 MI. N.E. Shinchiku」(新竹東北方4英哩的機場)跑道長度只有一公里左右(鹿港飛行場長約兩公里),露天機堡大約只有11座。三角形就是露天機堡的位置,四個正方形則對應到我在照片上發現的四個正方形區塊(我猜是高射砲的位置) 紅毛飛行場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