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眷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長虹教育基金會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雲林虎尾建國眷村- 大東亞戰爭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


建國眷村,為雲林縣虎尾鎮建國一村、二村、三村、四村等軍眷聚落的統稱,鄰近已廢棄的虎尾空軍基地,為全臺灣唯一留存的農村型眷村。行政區劃上原屬北溪、廉使兩里,後獨立設建國里[1]。2015年6月登錄為雲林縣有形文化資產,屬於聚落建築群。[2]
建國眷村日治時期為神風特攻隊訓練基地,建國一、二村面積近30公頃,房舍有數十棟。[2]
歷史
建國眷村一帶於19世紀清朝統治時期,原為漢人移民聚落後壁寮、竹圍子、吳厝。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帝國政府在附近興建空軍基地,遷後壁寮、竹圍子居民至今虎尾鎮三合里、新吉里一帶[來源請求],原後壁寮作為航空隊本部,吳厝作為特攻龍虎隊本部,竹圍子及吳厝北部荒地則做為學員區。中華民國軍事接管臺灣後,擇定原日軍虎尾機場為空軍初級訓練機場。將上述後壁寮航空隊本部改為建國一村,竹圍子學員區域改為建國二村,吳厝特攻龍虎隊本部改為建國三村,吳厝北部荒地學員區為建國四村。原於行政上分屬虎尾鎮廉使里、北溪里,1970年四部眷村獨立分拆劃設「建國里」。[3]
1986年韋恩颱風破壞建國三村、四村,多數眷戶遷北港國宅或廉使里建國新城。1988年建國四村被徵收,改建為雲林第二監獄而廢村。2004年廢止虎尾空軍基地,次年因通過《國軍眷村改建條例》,強制撤離一、二村住戶。後建國眷村原住民及其後代推動文化保存,2015年6月雲林縣政府公告建國一、二村為聚落文化資產。截至2019年,建國三村並無民居,僅設有雲林縣虎尾鎮拯民國民小學。[3]
聚落建築
建國眷村為建國一村、建國二村、建國三村及建國四村的統稱。其中建國一村的建築物,以天干編號記為甲棟、乙棟、丙棟等
建國眷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8PCpE
---------------------------
虎尾建國一村及建國二村|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xI0tAz
公告資料
類別聚落建築群 級別聚落建築群 種類眷村
雲林縣虎尾鎮的建國眷村係日本海軍航空隊虎尾機場(神風特攻隊初級訓練基地)為因應二戰後期美國轟炸所建的兵營,內含醫院、宿舍及倉庫,以及許多防空洞,日本戰敗後改為空軍眷村,共分四區,分別為建國一村、建國二村、建國三村、建國四村。虎尾眷村也是目前唯一保留最完整的農村型眷村。
虎尾眷村居民因政府眷改政策於民國95年全部搬遷,淨空後,隨即變為廢墟。98年向國防部爭取眷村文化園區之保存,並獲入選。同時也積極蒐集及調查眷村文物歷史,因居民散居全臺各處,且大都年老凋零,故執行時頗為困難及耗時。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15-06-01府文資二字第1047405640B號指定/登錄2017-08-14府文資二字第1063805822B號
公告公文23e4280f-13af-47f3-abfe-ab8a3cd385c0.doc
106年8月14日府文資二字第1063805822B號更正登錄名稱及範圍 虎尾建國一村及二村.pdf
104.06.01府文資二字第1047405640B虎尾建國一村及建國二村.pdf
評定基準1.整體環境具地方特色者2.歷史脈絡與紋理具保存價值者3.設計形式具藝術特色者
登錄理由(一)日治時期及國軍來台的空軍發展歷史的見證場域。
(二)為台灣少見之散置型眷村,同時建築為庫房兵舍結合增間,極為特殊。
(三)為日治時期軍用機場之附屬設施,光復後延續眷村功能,型態保存完整。
(四)具再利用活化之潛力。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6條暨《聚落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2、3項登錄評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雲林縣政府
現況地址縣市行政區地址
雲林縣
虎尾鎮
建國里2鄰20號以及虎尾鎮建國里8鄰4-2號等。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雲林縣政府
聯絡單位:文化觀光處
聯絡電話:05-5523218
聯絡地址:雲林縣斗六巿大學路二段310號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
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公有
中華民國
管理人/使用人身分
姓名/名稱
管理人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管理人
雲林縣政府
地區發展與特色建國一村原104戶,建國二村原65戶。昭和14年(西元1939年)日軍選擇虎尾廉使及尾寮間籌建虎尾海軍航空基地。昭和18年(西元1943年),日軍擴建海軍虎尾航空眷舍,命令原後壁寮、竹圍仔、吳厝庄等部落遷村,日軍興建建國一、二、三、四區,逐年分配供空軍眷屬居住。虎尾建國眷村是沿用日軍的營地和營房建築改造而成,故眷村道路以花園城市的理念規劃出來,而眷舍散落在村落中,與一般常見的都市型眷村不同,獨具鄉村感。
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日治時期及國軍來台的空軍發展歷史的見證場域。
建築形式與景觀特色建築調查:建國一村 16 棟建築,日治時期興建12 棟,戰後興建具特色者有 4 棟。建國二村的17 棟建築,日治時代興建者有 9 棟,戰後興建具特色者8 棟建築。在這些眷村建築中包括了軍眷居住的眷舍、公共使用的活動中心、福利社、自治會、招待所等公共建築。
軍事設施:入口崗哨3 座、高砲塔(自來水塔)2 座、地下儲水池2 座、方形濾水蓄水池 2 座、圓柱型濾水蓄水池 2 座、各式大小防空洞 26 座、戰備蓄水池 6 座,入口門樓 2 座。
景觀調查:芒果路樹 348 株、珍貴老樹有20 株、籃球場 2 座、早期豬舍 3 處、養蘭園 1 座、涼亭 2 座、銅像 1 座、古井 1 處、古早公廁遺址 4 座以及台糖鐵道 1 條
土地使用管制狀況維持現況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本區前期藉由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文化保存第一階段推動完成活動中心環境整建,成為建國一村及二村工作站,因全區無,已函請請警方定時巡邏加強維安,並有國軍及地方團體雲林縣虎尾鎮國眷村再造協會協助建國一村、建國二村環境整理,整體重點維護事項︰
1.眷村及眷舍周遭環境整體需維持清潔。
2.組織建國一、二村義工巡邏隊來保護眷村現有設施。
3.示範點設置回復部分供水供電。
4.既有紋理環境、珍貴老樹保存。
地籍資料虎尾建國一村地籍圖.pdf
虎尾建國一村地籍資料.pdf
虎尾建國二村地籍圖.pdf
虎尾建國二村地籍資料.pdf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地籍所有權屬使用分區分區類型
雲林縣 - 虎尾鎮 - 北平段 - 607公有非都市區特定農業區雲林縣 - 虎尾鎮 - 北平段 - 709公有非都市區特定農業區雲林縣 - 虎尾鎮 - 北平段 - 711公有非都市區特定農業區雲林縣 - 虎尾鎮 - 北平段 - 712公有非都市區特定農業區雲林縣 - 虎尾鎮 - 北平段 - 713公有非都市區特定農業區
區域範圍界定
(內容與範圍)1.位置或地址:建國一村:本縣虎尾鎮建國里2鄰20號;建國二村:本縣虎尾鎮建國里8鄰4-2號。
2.段和地號:建國一村:本縣虎尾鎮北平段607地號等46筆,竹圍子段72地號,共47筆,面積為96,306㎡;建國二村:本縣虎尾鎮竹圍子段12地號,共83筆,面積為136,051㎡。
土地面積232357 平方公尺
虎尾建國一村及建國二村|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xI0tAz


關於建國眷村的故事
長虹教育基金會 https://bit.ly/4aXBjfE
位於雲林虎尾的建國眷村,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資法保護的聚落建築群,屬於台灣極具特色之農村型眷村。虎尾建國眷村原為日本海軍航空隊於日治末期,為因應大東亞戰爭而建造之虎尾飛行場之軍營兵舍建築群,日本人利用此機場訓練一批批年輕的飛行員,並在戰末轉為神風特攻隊之訓練基地。
日本人為避開美軍對軍事設施的空襲,新建兵舍配置採分散式設計,營舍散落藏匿在機場南側的田野之中。日本戰敗投降後,兵舍由國軍接收保管,民國38年虎尾機場轉為遷台空軍之飛行訓練基地,這些日本時代的兵舍、倉庫空間,經簡易克難的隔間後,搖身一變,成為在虎尾機場之空勤及地勤人員眷舍,也就是後來的建國眷村,許多精彩故事就在這農村型的飛行眷村裡上演著。
在這片土地上、聚落裡,有著日本時代蓋兵舍時被迫遷台灣農民的無奈,有著被擊落俘虜的美國大兵的恐懼,有著日本神風少年飛行兵的徬徨,有著國軍飛行員反攻復國的壯志,更有著流離不安的鄉愁或催化成落地生根的新台灣人。這些故事和心情,有如在虎尾眷村裡上演的時空穿越劇,也是台灣歷史最真實的寫照。眷村裡曾出現的日本人、台灣人、美國人、中國人、新台灣人,也正體現著台灣文化之多元性與包容性。
眷村旁的台糖五分車招呼站(左);機場兵舍與防空壕(右)
▼1944年美軍計畫對虎尾飛行場及兵舍的攻擊地圖
建國眷村的空間特色
● 大東亞戰爭遺址
目前保存下來的建國一、二村裡,遣留下來不少的戰備設施遣址,包括指揮中心、通信中心、病院、兵舍、戰備水塔、唧筒室、發電機室、防空壕、防火池等。
▼佈滿彈痕的水塔(左) 與龜形防空壕(右)
●戰後空間的有機成長與改造
戰後國民政府將日本人興建的兵舍、倉庫等空間,改造為住宅使用。採簡易的隔間將一間倉庫隔成數十戶住宅單元,再加上往後數十年,家庭人口的增加,各戶自行增建,使空間有機成長,演變出充滿生命力而有趣的空間型態,配合四週的農地利用,是台灣最富特色之農村型眷村。
▼大倉庫的室內隔戶,每一門為一戶(左);有機成長後的樣貌(右)
眷村故事一:建造軍事設施
出處:作者口述訪談(台灣人/不具名)
1943年,我十歲左右,日本來到黏菜庄北側興建虎尾飛行場,日本人的工程很用心,為了防止草地機場雨後積水,決定把整個機場用地填土墊高。日人巧妙的利用當時就有的「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的五分車鐵道,將土石由西濱的海口由五分車載運至機場工地內。當時母親就在機場工地裡打工,協助將台車上運來的土卸下,每卸一車的土,日本人給3分錢做為報酬。另外日本人為了蓋兵舍,強迫機場南側數個村落搬遷,農民在不情願下搬離自己的家鄉,日本人在此興建的軍營,也就是後來的建國眷村。
眷村故事二:年輕人的戰爭
出處:佐藤宗次回憶譯文(第一分隊長兼教官/佐藤宗次大尉) 
1945年初,機場及兵舍遭受美軍空襲,我方的高砲擊傷了一架美國的飛機,被擊中的美機迫降在農地裡,我為了一睹敵軍飛行員的樣貌,特地前往本部等候消息,結果押送回一位被蒙著眼有著高大壯碩身材的美國飛行員。他一下車,馬上被帶往兵舍後方的防空壕內審訊,他的名字是 Chris Vallentine August,28歲美國海軍中尉,美加州大學出身的飛行員,今早從美國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艦起飛,他受令對虎尾飛行場進行掃射及轟炸任務,他的其他戰友,則負責執行破壞台灣鐵道的命令。事後我們將迫降的飛機以人力推至虎尾神社陳列,供台灣民眾參觀宣揚戰果。
▼眷村旁的五分車鐵道(左);迫降虎尾被俘的August中尉座機(右)
眷村故事三:大轟炸
出處:作者口述訪談(台灣農民/陳素梅) 
1945年,我十歲左右,家就住在虎尾飛行場南側軍營邊的黏菜庄,戰爭末期是台灣物質最缺乏、生活最困苦的時期,食物受日本人的配給制度管制,大家常常吃不飽,虎尾飛行場也頻頻遭受轟炸。每當轟炸機來的時候,會先聽到轟~轟~轟~的聲音,我們就知道「大翅」來了,緊接著就是一陣的飛機掃射,我們就躲在自家建造的防空壕裡,我因為年紀小不知死活,還跑出防空壕外觀看這所謂的戰爭,看到飛機一直不斷的俯衝下來發出巨大的聲響,看到最後很害怕,才意識到若被炸到是會死人的。我們家前方的道路,被炸了四個大窟,這四個洞既深又大,最後連地下水都從窟裡冒了出來了!
眷村故事四:自殺特攻隊
出處:原田文了回憶譯文(神風特攻隊教員/原田文了)
在1945調到台灣虎尾擔任飛行教官,這裡是一個特攻隊,我與學員們就住在機場南邊的兵舍裡(今建國眷村),每天帶領學員們進機場,在虎尾的天空中接受自殺攻擊的飛行訓練,看著這些剛從初中畢業的16、17歲少年航空兵,即將面臨死亡的召喚,覺得好可憐哦!
1945年7月,特攻學員展開自殺攻擊,身為老師的我,擔任這首次特攻行動的掩護機。還記得那天晚上七點出發時,機場的天色已經昏暗下來,儘管地面的同袍揮舞帽子歡送我們,我也面帶微笑地登上了飛機,但心裡確是充滿悲壯之情。在進擊的長途飛行中,特攻隊員們的飛機卻紛紛發生故障,許多人的飛機採取就地緊急迫降,致使飛機無法抵達攻擊點,這次的自殺特攻任務以失敗收場,但這些年輕的命是保下來了。儘管有人批評這些學生的膽小懦弱,缺乏特攻精神,但我並不怪他們。
▼虎尾機場遭受轟炸的情形
眷村故事五:台灣新故鄉
出處:作者口述訪談(建國眷村住戶/郭大春)
我先生是空軍飛行員,因內戰逐步失利,國軍開始往台灣撤退。空軍說你們要不要幹,不幹就資遣,要幹就去台灣,我先生想說若不幹飛行員要作什麼呢?因此我們決定去陌生未知的台灣,去台灣吃香蕉皮吧。我們在1949年6月抵達台灣嘉義機場,飛機一落地,晚上一行人就拉車至虎尾安置。我們是第一批住進建國眷村的人,空軍為了安置我們,已事先找人專門修好了住所。其實這些住所都是堅固的日本大倉庫,大通艙的房子,中央留設走道,兩側隔成一間一間的,一邊有8戶兩邊共有16戶,一戶大概只有十坪,窗戶是木頭的,地坪是泥巴地坪,非常克難。夏天很熱都在外面乘涼,廚房、廁所都在室外是用竹子蓋的,風會透進來的,洗澡就一盆水,吃飯就在中央走廊吃飯,很好玩,可以看到每一家的菜色,打麻將也在走廊打。由於眷舍是倉庫改建的,使用簡易的甘蔗板做隔戶牆,一絲的隔音效果都沒有,牆層縫中有老鼠住在裡頭,後來空軍總司令來視察,看到後說空軍虧待你們了,好好給你們做牆,於是隔戶牆改用竹編加糊泥巴,原本的泥巴地則糊了點洋灰,就感覺好高級喲!
後記
文化部於105年啟動「再造歷史現場專案」,納入虎尾建國一、二村為虎尾眷村文化特區,並進行空間歷史再造工作,目前已有初步景觀再造成果。現在建國眷村駐有「青年駐地工作站」、「文化駐地工作站」,不定期舉辦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利用假日前往虎尾建國眷村一遊,尋訪戰爭遺址,體會眷村空間生活,進行一趟知性與感性的懷舊之旅。
▼建國眷村景觀工程改造後的防火池
◆延伸資訊
【虎尾建國眷村】
為青年駐地工作站,主要營運推廣眷村各景點,也規劃一系列活動,歡迎民眾參與~
●地址:632雲林縣虎尾鎮建國一村55號(活動中心)
●電話:05-633-9669
●開放時間:週三至五 14:00-17:00/週六至日 10:00-17:00


關於眷村
關於眷村 https://bit.ly/3xGIsma
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承載著延續三代的土地連結與生活記憶,整整超過一甲子歲月的歷史痕跡,根據荷據時期《巴達維亞城日記》記載,雲林土庫、虎尾、褒忠一帶原居有平埔族「華武壟社」(Favolang),因發音相似,普遍相信為「虎尾」地名的由來,日治時期,《虎尾庄治概要》更詳細記載乾隆初年開始有漢人前來開墾的紀錄,也清楚地描繪移民漸增的虎尾人車絡繹不絕的繁華街市景象。
日治時期,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在虎尾興建了糖廠,造就了虎尾「因糖而興,因糖而盛」的美名,時至今日仍深深影響著虎尾的地方發展。日治末期,中日戰爭爆發,為了因應戰事,日本政府在虎尾興建了日本海軍航空隊的基地,軍方為了尋找更隱蔽的掩護場所,於是將當時分別為後壁寮、竹圍子、吳厝等村的居民遷往重新規劃的新社區──新吉里及三合里──居住,將遷村後的原址按照四個區域加蓋軍事戰備設施或宿舍,提供海軍航空隊的教官、行政人員及學生使用,或作為醫院及倉庫用,日本戰敗後,由中華民國空軍接收而成為空軍眷村。
1945-2006
民國三十四年(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帝國結束在台灣五十年的統治,國民政府派任陳儀接收台灣。日方於戰爭後期大量建造機場,中華民國三軍就屬空軍接收的土地最多,然而,兵力不敷分配,國民政府僅派遣六名軍人接管虎尾機場與兵營,初期甚至因人手不足,尋求附近居民協助看顧營區,一名曾顧守一區的耆老回憶,屋內放置著汽油、汽車、火藥等物品,還曾見過神風特攻隊所使用的戰機停放在機場,「那種小架的飛機叫『紅蜻蜓』,也就是日本人開去撞的那種……整台飛機駛去撞,夾著兩粒五十公斤炸彈,去撞美國的航空母艦」,日軍離去後,林本郁老先生再次踏入昔日的家園,改朝換代的舊地,一切彷彿歷歷在目。
國共內戰,國民黨節節敗退,1949年,中國大陸全面失守,大批軍眷陸續抵達台灣,部分空軍與軍眷被分配至虎尾機場,開始一段遠離家鄉的逃難生活。海軍航空基地於隔年即轉為初級飛行訓練中心,延續原飛行場的機場跑道,並將一到四區的房舍進行隔間設計後,配予單身軍人、地勤機械士官與眷屬,後為因應訓練中心成立,遂分配宿舍予飛行教官及其眷屬居住,此時一到四區已轉型為眷村,戰備碉堡和硬體空間則繼續沿用,具備辦公及電台等功能,眷村出入口矗立的軍帽型崗哨也持續站崗。
初級飛行訓練中心於1959 年結束,此時的基地內部已進行調整,改作為空軍新兵訓練中心。新訓中心的成立,代表著當時全台所有空軍新兵都必須來到虎尾受訓三個月。大量人潮帶動了小鎮的商機,娛樂產業也因大批士兵而起,像是黃金戲院和國民戲院一帶,於彼時為重要的休閒娛樂場所。新兵懇親也為虎尾帶來了經濟效益。眾親友們搭火車抵達斗南、轉乘公車至虎尾採購,接著便坐上計程車前往新訓中心。許多虎尾人的記憶中,當時計程車滿街跑,總把光復路擠得水洩不通,也曾有眷村人推著攤子到新訓中心做起生意,上述總總加上糖業興盛所帶來的效應,使得物價直直攀升,遠高於鄰近其他地區,讓虎尾一度冠上「小台北」的稱號。空軍新訓中心逐漸在全台人民的內心產生共鳴,如今提到「虎尾空軍仔」仍有許多人頻頻點頭。
新訓中心的成立也促使眷村內人員的流動更加頻繁,許多空房合併使用。1960年代軍人婚姻條例鬆綁,許多人開始組成家庭,產生典型的外省兵與台灣新娘的組合,因應孩子誕生後衍生的空間需求,許多居民開始運用屋外的土地加蓋,而由日治時期兵營所改建的眷舍則因建築本身較高,因此除了向外延伸,還加蓋閣樓,成為特殊的樓中樓景象。家家戶戶為了增加收入,不僅飼養家畜、種植作物,也開始經營起副業,如養鱉、養魚、種蘭或者開餐廳。其中,養蛋雞最為常見,至今仍可在眷村中看到許多荒廢的雞舍。建國眷村的人口於1979 年行政區重劃為建國里。眷村人才濟濟,除了誕生前空軍副總司令黃榮德、前國防部副部長林鎮夷等軍事菁英外,甚至連陳蘭麗、包娜娜等王牌歌后也出身於此。此時的眷村在新舊族群的融合之下,成為文化豐富多元的場域,堪稱最輝煌與熱鬧的年代。
然而,時間到了1980 年,隨著孩童長大成人、出外求職,造成人口遞減。加上整體大環境的生活條件改變、人民的經濟狀況逐漸富裕,不少居民選擇向外置產、帶著一家大小搬離老舊殘破的眷村。1986 年的強颱韋恩重創三、四村,更使四周一片狼藉,難以修復;在軍方的安排下,三、四村部分的住戶被遷往廉使里的空軍新城安頓。1988 年,三、四村遭徵收,四村改建成為雲林第二監獄,眷戶可選擇搬到廉使里的建國新城、使用補償金購買北港國宅,或是領取補償金後離開。另外,虎尾空軍新訓中心也於1991 年正式解除任務,空軍基地改為空軍防砲警衛幹部教育訓練班,從此阿兵哥小鎮所帶來的盛況已不復在。最後一道宣告建國眷村走向沒落的命令,是2004 年的「國軍軍事組織及兵力調整規劃案」,正式廢止空軍基地的任務及功能,劃歸高鐵特定區。隔年,一、二村的居民便因眷改條例而遭強行撤離。隨著最後一戶眷戶於2006 年遷出,建國眷村與空軍基地也悄然退出小鎮的生活舞台,從此被大自然所接管。過去因本省與外省族群的隔閡以及屬軍事區域等因素,虎尾的一般居民沒事並不會主動進入眷村。因此荒廢後,眷村與在地人的距離愈來愈遙遠,許多新生代甚至不曉得它的存在。
關於眷村 https://bit.ly/3xGIsma

(1) Facebook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建國一村/文青藝術景點/全台最大眷村重現風華/特色店家駐村/IG網美拍照景點/防空洞/戰備蓄水池 @ *熊仔愛七桃* :: 痞客邦 ::

虎尾建國眷村文化季-再現虎尾的天空 走入虎尾眷村的空軍歲月


佳冬「碉堡王」、春日「戰鬥司令部」見證佳冬新埤等客庄二戰史/碉堡數量以佳冬、新埤等客庄最多,最高的一座碉堡坐落在佳冬石光見,有三層樓高,參考黃智偉在《全島要塞化》的研究,「碉堡王」是當時日本陸軍的「前進觀測塔」,功用是觀測海面可能從枋寮佳冬林邊登陸臺灣的美英等同盟國敵船,配有全臺唯一的測距儀及兼無線電站功用,由於是觀測之用,高度比一般用機關槍炮戰鬥的碉堡(馬特洛塔)還高。春日鄉的「戰鬥司令部」,深山被挖空,構築厚實牆體的堡壘,設有高階將軍戰情參謀室、軍官起居室、發電機房、儲藏室、無線通信站、高級廁所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長虹教育基金會 竹縣碉堡文資軍事碉堡-竹北市鳳崎落日景觀步道有二座砲車碉堡及數座機槍堡、原生林口有一座;湖口鄉老街後山及日治時期紅毛海軍飛行場保留下的和興防空碉堡等/日治時期新竹有三座飛行場,包括新竹海軍飛行基地、紅毛海軍飛行場(空軍獨立前編在海軍)、湖口陸軍飛行跑道/竹北鳳崎步道希望軍方交還鄰近土地和碉堡,發展產業和觀光。軍方湖口營區李定中旅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