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市的綠覆率達到40%
綠色布幔原來是會呼吸的豪宅 三座大樓找回竹北兩公頃森林
2021/12/02
綠色布幔原來是會呼吸的豪宅 三座大樓找回竹北兩公頃森林 - alive - 商業名人的生活美學 https://bit.ly/3pagI5n
竹北一間豪宅,大樓外牆滿滿垂掛植物,像一片綠色布幔。新竹網友很好奇,拍照上網發問:「應該是住宅吧?怎麼外面都是草?」「竹北這棟建築物是做什麼的?」、「有在使用嗎?」、「住在裡面不知道感覺怎麼樣?」
它是住宅,由建築師江文淵率領半畝塘環境整合團隊,打造「若餘山」、「若合山」及「若蒔山」三部曲建築,其中「若合山」以每坪57.7萬、總價7千8百萬元,是今年新竹實際成交最高單價豪宅交易之一。
在「打開新竹」活動前,alive搶先開箱這幢建築。站在嘉豐南路一段,發現它不僅僅只是豪宅,更像是一座垂直森林。
建築大門沒有圍籬,一進入,就被綠意全然包圍。這裡種下超過1萬2千棵樹木,綠覆率高達217%。若把三座若山大樓植物加總,共為竹北找回約兩公頃的森林。
池塘迤邐至內院,利用雨水回收,原生溪魚馬口魚、石賓悠游其中。所見植物,八成為台灣原生種,半畝塘品牌經理蘇培凱一路為我們介紹:「這是油點草,常被誤認為成長於水邊的蘭花。」、「那是苦楝樹,社區居民會採果榨油。」長期工作於其中,他笑稱自己因此長出「生態眼」。
建築裡,綠意觸手可及。住戶沒有綠手指怎麼辦?社區有課程,半畝塘也提供綠維養陪伴計畫。(攝影/陳宗怡)
建築裡,綠意觸手可及。住戶沒有綠手指怎麼辦?社區有課程,半畝塘也提供綠維養陪伴計畫。(攝影/陳宗怡)
「如果跟一般人一樣做混凝土建築,還有意義嗎?」蘇培凱說,「我們想把樹找回來,把鄰里關係找回來。」
在二樓公設層,多功能會議室裡,出現一圓弧狀造型紅泥牆,供社區孩子當玩樂碉堡。這座紅泥牆,使用古早建築工法,以糯米水、熟石灰、稻稈與稻殼製成,因屬多孔隙材料,能吸收水氣,成為一道「會呼吸的牆」,也是若合山每戶家中的標配。
弧狀造型紅泥牆使用古早建築工法,能吸收水氣,成為一道「會呼吸的牆」。(攝影/陳宗怡)
弧狀造型紅泥牆使用古早建築工法,能吸收水氣,成為一道「會呼吸的牆」。(攝影/陳宗怡)
我們穿梭其中,這才發現,與其直接貼上豪宅標籤,不如說,這幢建築更具有它欲傳達的設計主張。理解新竹在地風土,創造自然通風,運用格柵與深遮簷設計,隔絕陽光熱傳導,降低熱輻射。當走近戶外水牆,原來西開口有風,風吹過水牆,送來清涼水氣。陽光、水與綠意,此時一併俱足。
若水會館的長木桌,是討論空間,也可舉辦茶席。(攝影/陳宗怡)
若水會館的長木桌,是討論空間,也可舉辦茶席。(攝影/陳宗怡)
繼續轉往若水會館,這裡前身是陶瓷工廠,如今是半畝塘的辦公室,也是住宅研發與展示中心。會館入口有座土地公廟,古老大榕樹旁,夏天時會舉辦蚊子電影院。
同若合山一樣,若水會館也擁有一座窯灶。平時修剪枯枝,生質能成為柴火熱能,好好燒一頓飯,好好吃飯,再讓灰燼回歸土壤。經過長期訓練,蘇培凱成了窯灶專家,他認真算過,撿五根木柴,柴火正好夠燒一頓飯。「這是人與土地換算的概念。」他說。現代人太方便了,有時重回「不方便」,反而更貼近自然。
若水會館也擁有一座窯灶,生質能成為柴火熱能,再讓灰燼回歸土壤。(攝影/陳宗怡)
若水會館也擁有一座窯灶,生質能成為柴火熱能,再讓灰燼回歸土壤。(攝影/陳宗怡)
若水會館隔壁是厚食聚落園區,散落咖啡廳、豆花愛玉鋪、選物店與洞穴酒吧。挺神奇的,它既是網美拍照熱點,卻仍保有自然質樸。而我們散步一天,好像走進一座城市桃花源。綠色布幔原來是會呼吸的豪宅 三座大樓找回竹北兩公頃森林 - alive - 商業名人的生活美學 https://bit.ly/3pagI5n
--------------------------
訴求活氧建築 綠覆率超過3倍「遠雄鉑悅」綠覆率313%,
04:112017/09/20 訴求活氧建築 綠覆率超過3倍 - 產業特刊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PeS2Dl
名邸講究大腹地、獨棟、低密度的稀有規畫,「遠雄鉑悅」1,068坪的基地面積,建蔽率19.7%,規畫「獨棟飯店精品宅」擁有豪宅等級的大棟距、大視野,和綠覆率313%,突破小坪數框架,全面以豪宅規格,偌大的基地上,建築街廓退縮,留設大面積之綠化空間,種植至少七種、數量近百棵的大樹,以3~5排的大樹間距與街道區隔,形成層層樹海包圍的綠色屏障,寧靜多氧,打造「活氧建築」新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竹北高鐵特定區全區綠地多,因為新竹縣政府積極建設作多,在竹北市遍設公園,光是高鐵特區內公園便高達20餘座,像是正對高鐵站的萬坪中央公園,分布在特區內的兒童數學、童話、水果、迷宮等主題公園,富有育教於樂的功能,還有占地3.24公頃的水圳森林公園,為區內最大公園,內有夢幻湖、景觀噴泉、蝴蝶花谷、步道等設施,六家一街、六家七路則有綠帶規畫,因此,綠覆率高成了高鐵特區的一大特色。訴求活氧建築 綠覆率超過3倍 - 產業特刊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PeS2Dl
----------------------------------
竹北最「綠」建築 「若山」公設亮相
2018/12/07 18:05文/記者朱語蕎
竹北最「綠」建築 「若山」公設亮相 - 地產天下 - 自由電子報 https://bit.ly/3PixVnJ
半畝塘建設在竹北特區推出的「若山」系列叫好叫座,第3期(左)預計明年公開。
在繁忙的竹北高鐵站旁,有3棟彷彿森林花園的社區,由半畝塘建設打造的「若山」系列,創辦人江文淵以「都市造山」概念,將建築打造成自然生態系統,在社區內種植大量喬木及可食性植物,讓「若山」1、2期站穩5字頭行情,吸引重視養身健康族群目光,3期預計明年公開,每坪開價60萬元。
半畝塘建設今日舉辦發表會,創辦人江文淵暢談對自然、建築、節能的理念,並分享公共電視節目《綠色東京》,希望讓台灣城市有更多自然綠地空間,盼能以天然的方式,回到純樸的居住環境。
以2期「若山II」來說,社區內外共種植約120種可食性植物,190棵大小喬木,綠覆率達217%,處處充滿綠意,固碳量是開發前的7.15倍。社區利用戶外池塘調節溫度,,2樓整層公設也以傳統風水工法設計,觀察風流、空氣、陽光,利用天然泥材打造夏涼冬暖的室內空間,連地下停車場空間也規劃天井採光,還有酒窖室滿足頂級客層的需求。
「若山II」規劃有戶外池塘調節溫度,打造生態系統。
公設以自然的風水工法打造,室內夏涼冬暖。
目前「若山II」剩4戶可售,預計明年推出的「若山III」,綠覆率更高達260%,固碳量是開發前的8.56倍,「若山III」基地位在光明六路東二段,規劃地上24樓、地下3樓,坪數有70、80、95坪。半畝塘建設表示,此案以遊山的公設概念,整個社區就像都市的一座山,回家路徑經過山谷、山腰、山頂,不同於以往公設都是密閉式空間,這裡是可以散步到戶外、半戶外,藉由如同登山路徑,讓住戶輕鬆享受公設設施。
地下室規劃天井採光,擺脫陰暗印象。
「若山II」外觀充滿綠意,戶戶都有植栽造景。
竹北最「綠」建築 「若山」公設亮相 - 地產天下 - 自由電子報 https://bit.ly/3PixVnJ
----------------------
訴求活氧建築 綠覆率超過3倍
新竹訊2017年9月20日
工商時報【新竹訊】 名邸講究大腹地、獨棟、低密度的稀有規畫,「遠雄鉑悅」1,068坪的基地面積,建蔽率19.7%,規畫「獨棟飯店精品宅」擁有豪宅等級的大棟距、大視野,和綠覆率313%,突破小坪數框架,全面以豪宅規格,偌大的基地上,建築街廓退縮,留設大面積之綠化空間,種植至少七種、數量近百棵的大樹,以3∼5排的大樹間距與街道區隔,形成層層樹海包圍的綠色屏障,寧靜多氧,打造「活氧建築」新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竹北高鐵特定區全區綠地多,因為新竹縣政府積極建設作多,在竹北市遍設公園,光是高鐵特區內公園便高達20餘座,像是正對高鐵站的萬坪中央公園,分布在特區內的兒童數學、童話、水果、迷宮等主題公園,富有育教於樂的功能,還有占地3.24公頃的水圳森林公園,為區內最大公園,內有夢幻湖、景觀噴泉、蝴蝶花谷、步道等設施,六家一街、六家七路則有綠帶規畫,因此,綠覆率高成了高鐵特區的一大特色。
新竹縣112全中運系列報導1 從過去到未來,型塑永續宜居城市新價值
2023-05-03
從全臺首座晶圓工廠落成,到如今轉型蛻變為智慧永續的宜居城市,在聖火點燃的瞬間,看見人與自然在這塊土地上共好的故事。
悠揚的大提琴演奏著四月望雨,傾訴這片土地上的動人故事,尤其是結合了新竹「科技之城」意象的「浮空聖火」,搭配高達10公尺的山景布幕及大型地面投影,充分重現閩、粵族群共同興建金廣福的歷史場景,以及賽夏族與泰雅族的傳統神話,在科技與人文交會的精彩中正式揭開了112年全中運的序幕。
由新竹子弟導演籌畫的全中運開幕式活動,上演的是聲光交織的藝術大戲,結合了新竹意象與文化的精采,讓人耳目一新,充分展現人與自然在新竹縣這塊土地上共好、共存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奠基高科技,力推智慧轉型、迎向永續
1977年,台灣區運動會如火如荼地在新竹縣體育場展開,當年度,工研院也建立了台灣首座4吋晶圓的積體電路示範工廠,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誕生,楊文科縣長可以說是親身參與的推手,竹科草創期與許多年輕的科技業創辦人,日以繼夜從建設廠房、土地開放、環保法規、租稅優惠等各樣的挑戰中打拼,肩負著國家重大產業的責任。距今近半個世紀過去,現在更是在楊縣長的帶領之下,新竹縣一步步脫胎換骨,跟著竹科的發展蓬勃成長,成為影響臺灣最重要的經濟支柱,而近年來也成功轉型成為智慧永續城市。
從智慧到永續,擁有高科技實力的新竹縣,持續推動創新治理,以竹北市為例,所推出的YouBike 2.0、綠色運輸、節能減碳,還有東興圳整治成功,以及打造共融式公園等政策,都獲得許多在地民眾的支持,綠覆率大大提高,讓竹北市的天際線更加晴朗。為了實踐永續環境的目標、落實ESG以達到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新竹縣也完成了「永續發展目標-地方自願檢視報告」(VLR),並依據各項目標檢討、準備,展現對於永續發展的決心。
以創新吸引創新,打造幸福宜居城市
為了讓縣民「樂安居」,楊文科縣長也率領團隊積極從就業、產業發展、社會福利、公共安全到生活品質各方面著手,以加快城市便利與進步的腳步,持續形塑未來安居的城市。包括年年增加社會福利預算,妥善推動托嬰、托育、就學及休閒遊憩空間,全面照顧老中青幼,讓大家在此幸福安居。
此外,新竹縣循著「新竹生物醫學園區」落地竹北高鐵特區的前例,將與陽明交通大學攜手打造「臺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加上連結先導的生醫園區,共同發展智慧城市實驗場域。曾有進駐生醫園區的企業研發出病床遠端監視與照護系統,而這項技術也已導入縣內數家長照中心加以應用,大大提升照護水平。
將縣政推動融入AI,在硬體、軟體、教育、親子等層面多管齊下,持續造就幸福宜居的智慧城市。就像全中運的聖火點燃了城市的「體育魂」,吸引來自各界的體育好手齊聚、同場較勁,散發青春活力;新竹縣也期許以科技、智慧,吸引更多產業與創新齊聚在此,共同激盪也延伸城市未來的無限可能。
新竹縣112全中運系列報導1 從過去到未來,型塑永續宜居城市新價值 - 未來城市@天下 - 進步城市的新想像 https://bit.ly/3qISAHn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