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角力搏鬥 美中梭哈2024/03/29 07:42
美國一邊升級對中國的晶片禁令,一邊祭出補貼,支持半導體業發展。(路透)
美520億美元補助 欲自建半導體產業鏈
LTN經濟通》半導體角力搏鬥 美中梭哈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TKEAbg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為了圍堵中國發展半導體技術,美國多次升級晶片禁令,並持續收緊規定,管制高階晶片與相關設備出口至中國,為了防止中國繞道規避限制,範圍遍及40多國,美國甚至聯合日本、荷蘭等國箝制中國取得先進晶片製造設備,展現美國積極打擊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決心。
然而,由於禁令來得突然,讓一些半導體廠商措手不及,為了避免半導體產業在短期內陷入混亂,美國決定給予台灣及南韓晶片廠豁免期,目前也已將豁免期從1年改為無限期,似乎暗示著美國不再急於在短期內箝制中國半導體發展並取得成效。
為了降低對外國晶片廠的依賴,美國向半導體產業提供520億美元(約台幣1.6兆)的資金,同時也盼吸引到外國企業投資美國半導體業,根據美國商務部表示,已有超過460家公司表示有意爭取政府半導體補貼資金,有望提升美國應對中國半導體發展的競爭力。
近年中國積極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市場競爭態勢逐漸升溫。(法新社)
南韓與台灣業者 有無限期豁免
據《日經中文網》報導,美國有個「半導體去中國化5年計畫」,因而將先前針對南韓及台灣晶片商的出口管制豁免從1年更為無限期,使台積電、南韓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等能繼續使用美國設備在中國生產晶片,這是因為美國考量到,若在短期內推動半導體去中國化,最終很可能會傷及美國自身。
不過,為什麼是5年呢?這是因為美國晶片法案的520億美元補貼期限正是5年,其中的390億美元(約台幣1.2兆)用於鼓勵外資赴美建廠,剩餘的105億美元(約台幣3341億)則用於鼓勵晶片研究與開發,意即以390億美元將全球半導體技術吸引到美國,剩餘的105億美元則可將全球的晶片人才帶至美國。
然而,儘管獲得了無限期豁免,考量到半導體去中國化仍是可以預見的未來,台積電提前布局,制定與中國的脫鉤計畫,像是轉赴日本熊本建廠,降低投資風險;三星內部也正在討論,到2028年將停止對中國西安廠的投資,盼逐步減少中國製產品的比例。
儘管獲得美國豁免,台韓半導體廠仍決定未雨綢繆,逐步降低中國製造的依賴。(路透)
華為推新機引發美憂慮
然而,將圍堵計畫延長到5年,似乎也讓中國獲得更多喘息空間來發展半導體產業,事實上,去年華為發布Mate60系列新機,早已觸動美國緊張神經,因為這似乎象徵著華為突破美國的多重制裁與封鎖,不過,《紐約時報》對此分析,由於中企無法獲得製造半導體的先進設備,因而開發了新的變通辦法,透過舊機器製造更強大的晶片,但這些方法對製造商來說相對耗時且限制生產規模,還會產生出較高比例的缺陷晶片。
另外,知情人士也認為,華為開發這款手機並不代表中國的技術實力有巨大進展,足以大規模生產先進半導體,也並不意味著美國出口管制徹底失敗,但美國更嚴謹的管制措施,仍可能激勵中企嘗試以現有的能力與新方法生產晶片。
華為推出Mate60系列新機,似乎意味著突破美國的5G晶片封鎖。(路透)
中國禁英特爾、AMD晶片 回擊美方
隨著AI題材逐漸成為市場上注目的焦點,美國也將管制範圍擴至相關領域,《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制裁持續升級,箝制中國發展AI,此計畫也將一些與華為相關的半導體業列入制裁名單,包括晶片製造商芯恩(青島)、昇維旭、鵬新旭、長鑫存儲等。
據消息人士指出,除了目前已有生產晶片的公司,美國政府極有可能將深圳鵬進高科技及新凱來一併列入制裁名單,由於這2家公司主要製造半導體生產零件,恐助華為取得遭限制的設備,因此同樣被視為制裁的目標之一。
美國將晶片供應鏈與中國脫鉤的進程拉長至5年的策略能否成功尚不得而知,但隨著中國持續投注大筆資金,提高半導體自給自足能力,再加上北京當局正計畫,逐步淘汰政府機關個人電腦與伺服器中使用的英特爾(Intel)、超微(AMD)微處理器晶片,同時試圖排除微軟(Microsoft)Windows作業系統以及國外開發的資料庫軟體,轉而選用中國國產軟體,可見中美兩國未來在晶片領域的角逐勢必將更加激烈。
傳中國將逐漸汰除在政府個人電腦與伺服器上使用的英特爾、AMD晶片
LTN經濟通》半導體角力搏鬥 美中梭哈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TKEAbg


美揮重拳無用? 華為像「打不死的小強」 WSJ曝背後原因
2024/03/22 13:30美揮重拳無用? 華為像「打不死的小強」 WSJ曝背後原因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3vRBcZ
美媒分析,華為面對美國的制裁表現出「驚人生命力」,顯示出美方制裁中國科技產業存在局限性。(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華為成為美國主要制裁對象,不過即使如此,華為仍有所突破,包括去年生產1款智慧型手機處理器。 美媒對此分析,華為面對美國的制裁表現出「驚人生命力」,除了業績超乎預期,也顯示出美方制裁中國科技產業存在局限性。
《華爾街日報》指出,華為是中國行動通訊技術領域的代表者,也是中國高科技雄心的典型代表,同時也是美國決心挫敗中國雄心壯志的象徵。正因如此,華為面對美國制裁表現出的「驚人生命力」,很能說明未來幾年美中科技戰將如何演化。
報導認為,美國對關鍵上游技術的壓制,使其可以削弱中國的龍頭企業,抬高中國科技進步的成本,但若中國政府願意不惜代價補貼本土晶片產業,且全球包括中國本身、俄羅斯及開發中國家在內的很大一部分買家仍熱衷購買中國產品,就很難完全阻止中國的科技進步。
報導指出,美國試圖建立1個真正的、涇渭分明的全球科技生態系統,也會帶來其他風險,即來自中國的競爭者開始在價值鏈的更上游取得成功。
美國的制裁限制了華為採購手機零件和其他設備零部件的能力,影響確實是毀滅性的。華為消費者業務在2020至2022年收入減少一半以上,原因是華為賣掉了旗下的平價手機品牌「榮耀」,以免其受到制裁影響。華為在海外和高端市場的銷售也因此大幅下滑。
但這樣仍不足以對華為帶來致命打擊。華為預測去年營收仍將成長約9%,達約人民幣7000億元(約新台幣3.1兆元),雖比2020年減少21%,但對於3年前面對美國制裁有如死刑的公司來說,這樣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華為去年推出的高階智慧手機Mate 60 Pro,採用與7奈米製程相當的晶片技術令美國吃驚,因為在當前的制裁下,這種技術被認為不可能在中國實現。
報導指出,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這技術的經濟效益如何,也不清楚量產難度有多大,但反映出中國半導體行業取得的突破。
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今年前6週,華為在中國的智慧型手機銷量年增64%,很可能是蘋果手機同期銷量年減24%的結果。去年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銷量居冠,市占率約18%。
相較於智慧手機,華為在電信設備業務抵抗制裁的能力要強得多,其營收在2020至2022年僅下降6%。去年華為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市占率仍有30%,與過去幾年相較基本保持穩定。因為對西方國家來說,更換網路設備花費的時間,多於購買智慧型手機,且中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仍堅持使用華為的設備。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似乎會採取新的因應措施,向一些中國零組件供應商限制供貨,這也許會延緩中國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並繼續給華為及中國先進晶片產業製造阻力。
不過技術層面制裁越深入,執行起來就越困難,就像西方國家自2022年以來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一樣
即使如此,華為甚至是中國仍面臨真正的瓶頸,若不能使用谷歌(Google)、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華為手機恐怕很難在中國以外地區奪回市占率。
外,雖然美國可能不會成功將華為和中國晶片產業完全淘汰出局,但仍可能會迫使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花費巨資研究「次優解決方案」,這種無謂的重複將耗費巨大的成本和時間。美揮重拳無用? 華為像「打不死的小強」 WSJ曝背後原因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3vRBcZ


阻止ASML向海外擴張 荷蘭制定貝多芬計劃
2024/03/06 18:19阻止ASML向海外擴張 荷蘭制定貝多芬計劃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IpV3vX
荷蘭政府高層官員正制定一項計劃,阻止ASML將更多業務轉移到國外。(歐新社)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荷蘭《電訊報》(De Telegraaf)報導,隨著人們對該國商業環境的擔憂日益加劇,荷蘭政府高層官員正制定一項計劃,阻止歐洲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ASML將更多業務轉移到荷蘭境外。
反移民政策 掀起ASML等公司擔憂
荷蘭政府正發起一項行動,確保ASML不會因為反移民政策,而把業務轉移到其它國家。據稱,相關政府部門稱此次行動為「貝多芬(Beethoven)計劃」
近幾個月來,荷蘭政府提出的遏制外國學生流入,和縮小吸引外籍人士到荷蘭的稅收減免提議,引起包括ASML在內的多家公司的憤怒,這些公司認為這些提議將影響荷蘭在僱用外國人才的長期競爭力。
ASML執行長Peter Wennink曾指出,反移民政黨在2023年的大選中獲勝,但由於該公司高度依賴外國熟練勞動力,Wennink表達了公司的擔憂。
報導指出,ASML已向即將卸任的荷蘭內閣提出了多項要求,並表示還在考慮向海外擴張。
ASML拒絕發表評論。政府發言人表示,內閣就荷蘭社會、經濟和就業的利益與企業定期接觸。
阻止ASML向海外擴張 荷蘭制定貝多芬計劃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IpV3vX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力積電與印度塔塔集團(Tata Sons),將投資興建印度第1座12吋晶圓廠-黃崇仁力積電決定去協助建12吋晶圓廠,並且技術輸出,該廠由印度出資7成,大概是全世界政府出資最多-力積電已新成立1個製造IP技轉部門,已有日本、印度、沙烏地阿拉伯三個個案準備技術輸出 https://bit.ly/3uWGRYk


台積電是日本「改革產業構造的最重要的夥伴」日本政府為建立先進半導體的生產體系提供了「史無前例的大膽支援」日本總共將為台積電建設晶圓廠投入1.2兆日圓(約新台幣2500億元)的補助金。 https://bit.ly/3UTfTLH


台積電熊本廠盛大開幕!謝金河:台灣「跟班小弟」變身領航日本
2024/02/24 08:11:00
台積電熊本廠盛大開幕!謝金河:台灣「跟班小弟」變身領航日本 | 財經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uUJ1rj
謝金河感慨「40年前,台灣是日本的跟班,今天領航日本」!(圖/資料照)
▲謝金河感慨「40年前,台灣是日本的跟班,今天領航日本」!(圖/資料照)
台積電將於今(24)日舉行熊本廠開幕典禮,踏出近年海外擴廠計劃的重要一步。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發文感慨,「40年前,台灣是日本的跟班,今天領航日本」!
謝金河昨晚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積電熊本廠JASM,24日盛大開幕,是日本產業界近半世紀來的大事。他提到,1980年代,日本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霸主,全球的晶片銷售,日本佔6成,直到1986年前後,美國半導體業者拿著電晶體收音機到白宮去砸毀抗爭,逼出「美日半導體恊議」,美國對日本晶片出口課高關稅,從此以後,日本半導體產業逐漸黯淡。
謝金河說,1980年代,日本把低端製造業給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是聲寶、大同、歌林、東元,台灣的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甚至到今天大家仍用得很順手的大同電鍋,也都是從日本技術移轉過來的。從家電到汽車,日產扶持裕隆,到趙耀東當經濟部長的年代,台灣積極想和日本合作大汽車廠,可惜沒有成功。
謝金河透露,1984年我到財訊,每一次邱永漢先生回台灣約吃飯,都在談日本當令的產業,什麼時候會出現在台灣?在那個年代,台灣像是日本跟班的小弟。
這次台積電到熊本,風水輪流轉,台灣變成領航日本。謝金河說,昨天日本日經指數寫下39156的歷史紀錄,日經新聞以整版大篇幅報導,這是一個新時代,這張報紙值得留下紀念。日本股市大漲,除了五大商社大家都知道,這次半導體產業相關的如東京威力科創、愛德萬、信越、富士通、NEC及相關化學材料,設備供應廠、股價表現都很驚人。
今天日本的電視台都大篇幅報導熊本菊陽町的盛況,台積電翻轉了日本,而台灣也從日本跟班小老弟,搖身變成日本產業的領航員,這也是台灣40年經濟脫胎換骨的大躍升,「我們應該給自己拍拍手」
台積電熊本廠盛大開幕!謝金河:台灣「跟班小弟」變身領航日本 | 財經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uUJ1rj


經濟學人:台積電日本廠 條件勝過美國廠
2024/02/24 09:44台積電熊本1廠24日開幕。(法新社)陳麗珠/核稿編輯經濟學人:台積電日本廠 條件勝過美國廠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iaRoH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台積電熊本1廠即將在24日開幕,進度大幅超車美國廠。對此,《經濟學人》點出3大差異,直言台積電日本廠比美國廠運氣好。
《經濟學人》報導,台積電熊本1廠2月24日開幕,並宣布將在附近建造第2座工廠,這與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廠進度形成鮮明對比,後者量產時間由原計的2024年延到2025年,二廠也推遲2年,預計2027年或2028年投產。
報導指出,日本和美國政府都渴望擴大國內晶片生產,並尋求外國公司的協助。那麼為何熊本廠與亞利桑那州廠形成巨大反差呢?第1個分歧點是勞動關係,亞利桑那州建築業委員會就使用台灣工人建造工廠的爭執,直到去年 12 月才得到解決,台積電承諾僱用和培訓當地工人。日本的工會活動相對較少。
日本當地合作夥伴的支持,則是台積電在日本建廠更順利的第2個原因。日本汽車零件製造商電裝和電子巨頭索尼的晶片製造部門,都持有台積電日本子公司的少數股權。本月早些時候,豐田也投資了該合資企業。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 Lim Tai Wei 指出,這些日資股東也是台積電熊本廠的主要客戶。相比之下,台積電正在亞利桑那州單打獨鬥。
台積電亞利桑那廠投產延後。(路透社)
最後1個差異涉及補貼。日本和美國政府都透過補貼吸引全球晶片製造商。台積電已經收到日本政府的資金,日本政府同意為熊本計畫承擔一半的資本支出。但根據美國2022年通過的《晶片法案》,台積電尚未從美國獲得任何資金。
報導稱,補貼只有實際付款才有效,而美國的繁文縟節已經變得有點過度,加上強勢的工會可能會讓外國公司卻步。
不過,《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認為,就外國公司而言,也必須學會適應當地條件,而不是試圖複製和貼上國內行之有效的方法
經濟學人:台積電日本廠 條件勝過美國廠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iaRoH


台積電熊本廠進展「了不起」 帶動第一波1.26兆投資潮 - 自由財經


台清交成學霸都跑去台積電造就護國神山-「得半導體得天下」的國家發展戰略;從全球化到去全球化,也預示「新亞洲供應鏈」將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位置/在地緣政治角力、區域經濟興起的最前緣,臺灣科技業要如何運用自己的不對稱關鍵優勢,在合縱連橫的國際新局中,找到最有利的生機與商機?如今市值高達1.1 兆美元的輝達已經不能再以單純的IC 設計公司來理解今天的輝達。從硬體架構來看,輝達產品線已從傳統繪圖晶片,進化到中央微處理器、單晶片的系列解決方案,並且對應到不同的應用商機。這些關係到AI 應用與元宇宙的解決方案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LTN經濟通》台灣人在美創業 飆漲成「妖股」 - 自由財經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LTN經濟通》台灣人在美創業 飆漲成「妖股」 - 自由財經


台積電(2330)是他能想到的,歷史上唯一在停產後,會導致全球經濟蕭條的企業。
紐時:台積電位在易發生戰爭的台灣 停產恐使全球經濟蕭條紐時:台積電位在易發生戰爭的台灣 停產恐使全球經濟蕭條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OjtnfA
2024/01/26 11:23
資深美國記者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表示,台積電(2330)是他能想到的,在停產後會導致全球經濟蕭條的企業。(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先前受訪表示,若中國佔領台灣,會令全世界停擺。資深美國記者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在《紐約時報》專欄表示,台積電(2330)是他能想到的,歷史上唯一在停產後,會導致全球經濟蕭條的企業。
紀思道指出,現在談論到地緣政治或經濟,似乎都離不開台積電。世界上約9成最先進的晶片都是來自這間公司,一旦台積電停擺,可能會買不到新手機、汽車或手錶,甚至軍隊的精確導引飛彈可能會消耗殆盡,醫院的X光和核磁共振成像儀都無法製造,這種情況就像新冠病毒導致的供應鏈晶片中斷,再乘上10倍力道。
文章表示,不幸的是,台積電位於一個很可能發生戰爭的地區。「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表示,台積電是世界上管理最好的公司之一,也是重要的公司,不過他因不喜歡台積電的地理位置,賣掉價值4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0億元)的台積電股份。有些人認為台積電的價值,可能會誘使中國試圖佔領台灣,然後藉此讓全世界屈服。
不過文章認為,台積電的工廠或晶圓廠在計算落入中國手中,可能也毫無用處,因為它製造的晶片是其他國家設計的,還需要國際網路來維持生產流程,對中國來說,被佔領的台積電就跟一部沒電的手機差不多。
目前台積電持續往1.4和1奈米邁進。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認為,沒有什麼能與台積電的工廠相提並論。他形容這就像黑魔法一樣。
但紀思道指出,黑魔法需要大量的能源,台積電消耗了台灣約7%的電力,這就帶來了風險,因為中國可以通過電網,進行網路攻擊來破壞生產,以此向台灣和西方施壓。
紀思道表示:「摧毀電網對中國來說很容易。」又或是對台灣實施部份封鎖,也能迅速波及全球經濟,但這也代表中國經濟將受到影響,因此才有台灣晶片產業稱為「矽盾」這一說法。
但是,紀思道對這一觀點就像中國將入侵台灣以奪取台積電一樣,持懷疑態度。全球經濟依賴1個容易受地震和戰爭影響的地區的晶片,這絕對不是最佳選擇,這也是美國《晶片法案》投資390億美元,在國內生產晶片的原因之一。
但事實證明,將先進晶片製造技術帶回美國,比通過這項立法要困難得多,現在台積電、三星(Samsung)都推遲在美國建廠計劃,拜登總統簽署《晶片法案》已經18個月,美國的補貼仍未到位。
紀思道指出,對美國來說,複製台灣支持晶片製造的生態系統,是非常大的挑戰,且美國是個辦事效率差的官僚主義國家,與其他國家相比,獲得環境審批和建築許可很困難,成本也高。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認為,在美國建晶圓廠是一項耗資巨大、徒勞無功的行動,且成本太高會導致在世界市場上失去競爭力。
紀思道表示,美國沒有製造晶片是有道理的,因為如果花在晶圓廠補貼上的數百億美元用於減少兒童貧困和改善美國教育,也許能大幅會提高美國的競爭力。如果美國人的數學和台灣人一樣好,美國的晶圓廠可能也會更好。
紀思道認為,既然轉移生產地很難,保護晶片的最佳方式,就是盡可能去遏制和避免台灣海峽爆發戰爭。
紐時:台積電位在易發生戰爭的台灣 停產恐使全球經濟蕭條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OjtnfA


路透:美國禁令像塑膠?中國軍方、菁英大學順利購買輝達晶片
2024/01/15 08:54路透:美國禁令像塑膠?中國軍方、菁英大學順利購買輝達晶片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8D7ekD
美國積極圍堵中國購買先進晶片,祭出嚴格法案後,中國軍方及部分菁英大學(清華)仍順利小量獲得被禁止出口的先進晶片。(歐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中科技晶片大戰再傳新破口。市場傳出,中國軍方不理美國禁令,仍是持續向輝達(NVIDIA)購買晶片。《路透》報導,中國軍事機構、國有人工智慧研究機構,以及部分大學,在過去1年中,購買了小批量被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的輝達晶片。
據報導,中國買家為部分菁英大學以及2個受美國出口限制的實體,包括哈爾濱工業大學和中國電子科技大學,這2所大學被指控參與軍事事務與軍事相關利益。其中前者在去年5月購買了 6塊A100晶片作為訓練深度學習模型,後者於2022年12月購買了一塊A100,其用途尚未確定。
上個月山東省人工智慧研究所給予中國電子供應商一份價29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26.8萬元)的5顆A100晶片合約。而中國清華大學自2022年晶片禁令發布以來,已購買了約80顆A100晶片;去年12月重慶大學發布了一顆A100晶片的招標文件,要求該晶片必須是「全新的」,該通知顯示,交易已於本月完成。
根據中國軍事資料庫的招標,買家包括總部位於江蘇省無錫市的一個未透露姓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去年10月招標3個A100晶片,今年1月再招標1個H100晶片。路透指出,中國軍事招標經常被大量修改,因此無法得知是誰得標,或購買原因。
由於這些被美國禁止的晶片,是以小量銷售進入中國,所以鮮為人知,但儼然已成為中國取得美國先進晶片的破口,美國要完全切斷中國取得將面臨困難,這些晶片可能會推動中國軍隊在人工智慧和先進電腦領域取得突破。
根據路透審查發現,輝達和其供應商都不在已確定的供應之列,因此目前尚不清楚,這些供應商是如何採購輝達晶片。
據報導,在美國積極收斂出口中國晶片後,中國地下晶片市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中國供應商先前表示,他們在市場上搶購多餘庫存,或透過在印度、台灣和新加坡等地的註冊公司進口輝達晶片。
在中國購買或銷售高階美國晶片並不違法,以公開的招標文件顯示,自實施限制以來,已有數十家中國實體供應商購買並接收了輝達晶片,包括A100和更強大的H100晶片。
對此,輝達發言人表示,如果我們得知客戶向第三方非法轉售,我們將立即採取適當的行動
路透:美國禁令像塑膠?中國軍方、菁英大學順利購買輝達晶片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8D7ekD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日媒: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2月開幕、年底量產
2023/12/30 16:03
日媒: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2月開幕、年底量產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8ypefr
台積電熊本廠擬2024年2月24日辦開幕儀式。(彭博)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台積電(2330)子公司日本先進半導體製造(JASM),在日本熊本縣菊陽町興建的工廠,傳出將在2024年2月24日舉辦開幕儀式,預計2024年底量產。
日媒《熊本日日新聞》報導,台積電熊本廠自2022年4月動工以來,目前建物接近完工,部分辦公大樓已在2023年8月啟用,10月起開始將生產設備搬進工廠。
目前熊本廠約有1400人,其中包含從台灣派任約400人。另外約250名應屆畢業生,預計2024年春天加入。
台積電表示,熊本廠運作時預計僱用人數約1700人,目前相關招聘作業順利進行中。
根據報導,台積電高層屆時將出席熊本廠開幕儀式。過去台積電就曾表示,若要在日本建第2座廠時,將優先考慮熊本縣,也表示廠址可能位於熊本廠附近。
日媒: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2月開幕、年底量產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8ypefr


繞過拜登禁令!中國半導體公司竟獲美技術、資金
2023/12/14 10:31
中國晶片設計公司正在購買美國軟體,並得到美國的資金支持。(路透社)
林浥樺/核稿編輯繞過拜登禁令!中國半導體公司竟獲美技術、資金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GJ8tlU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路透》報導,一家中國晶片設計公司正在購買美國軟體,並得到美國的資金支持,這種關係顯示出美國在實施禁令阻止中國半導體發展規則方面,面臨困難。
據悉,這家中國企業為燦芯半導體(Brite Semiconductor),且至少向6家中國軍事供應商提供晶片設計服務。
受美國制裁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擁有燦芯股權,且為公司第2大股東。根據文件顯示,燦芯獲得由富國銀行和一所基督教大學支持的美國創投公司的資金支持,並持續從位於加州的軟體公司Synopsys和Cadence Design獲得敏感的美國技術。
不過《路透》表示,沒有發現任何證據顯示,燦芯與美國公司的關係,違反了任何規定。
拜登政府在兩黨支持下,積極阻止科技和資金投資流向中國晶片產業。除了不斷更新禁令外,還將數十家中國公司添加到黑名單中,其中有些公司與中國軍方有聯繫。
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表示,與中國軍事供應鏈有關係的公司,不應獲得美國的技術和投資,拜登政府的出口管制和投資做法,顯然行不通。
還有一些人認為,燦芯這起事件顯示出,中國有能力利用低調的公司,來規避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出口禁令。經濟情報公司Datenna董事總經理拉塞爾(Martijn Rasser)表示,燦芯是個典型例子,顯示美中合資企業,最終如何向中芯和中國軍方運輸有價值的半導體技術。
繞過拜登禁令!中國半導體公司竟獲美技術、資金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GJ8tlU


中國顧人怨?巨資補貼又搞死一產業
2023/11/23 07:29LTN經濟通》中國顧人怨?巨資補貼又搞死一產業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SML1eW
中國半導體方面雖然受到美國全力封鎖,但仍大力投注熟成製成。(路透社)
2024年底 中國將有76座成熟製程晶圓廠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晶片被視為國家級戰略物資,中國半導體方面雖然受到美國全力封鎖,但仍大力投注成熟製程。根據調查,到2024年底,中國將有32座成熟製程晶圓廠建成,加上原有44座,累計共有76座成熟製程晶圓廠,全球成熟製程將供需失衡,未來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廠將面臨極大挑戰。
過去LED、太陽能、DRAM、面板受到政府大力補貼,業者紛紛投入,由於嚴重供過於求,近年來歷經慘烈的殺價競爭,最終造成血流成河局面,投資人戲稱「4大『慘』業」。
成熟製程預估在2024年也會面臨到同樣情況,根據統計,全球至2024年底,約有85座成熟製程晶圓廠,包含8吋25座、12吋60座。
成熟製程主要是指N7以上(不含 N7)製程,應用範圍包括在高階以下手機、電視、物聯網、車用等領域。半導體成熟製程大多應用在8吋廠,大多是微米等級,奈米等級的製程則由12吋廠生產。
成熟製程晶片使用範圍廣泛,若遭遇任何供應瓶頸,都可能打擊先進經濟體的下游經濟活動,華府知情人士表示:「若中國主導全球先進製程晶片,像太陽能產業那樣,對美國與盟國來說,將是一場災難,另外鑒於成熟製程晶片在所有主要產業的用途之廣,若中國壟斷全球供應,可能引發國安危機。」
美國為防止中國半導體發展,積極發布出口禁令。(路透)
美允發展成熟製程 中大肆擴張
今年中國成熟製程產能全球占比為29%,由於中國積極推動在地化生產、IC國產化等政策與補貼,預估中國成熟製程產能占比到2027年會來到33%。其中中芯國際(SMIC)、華虹集團、合肥晶合集成擴產最為積極。
美國為防止中國半導體發展,積極發布出口禁令,但華為(Huawei)卻突然公布新手5G旗艦手機Mate 60 Pro,搭載中芯國際7奈米製程晶片,宣告突破美國封鎖。
為此美國再加大防堵範圍,想方設法去填補禁令漏洞。但產業分析師認為,即使美國再怎麼加強,中國仍會想辦法去鑽漏洞突破。
目前中國無法從任何管道獲得先進晶片製程設備,即使真的製造出先進晶片,效能及良率不佳,且價格也難壓低,仍缺乏國際競爭力,但若給足時間,中國非常有機會突破
繼先進製程後,美國接下來封鎖範圍可能聚焦在AI人工智慧晶片及雲端運算、資料中心等領域,不過由於美國目前允許中國發展成熟製程,未來3年恐造成半導體市場成熟製程供給過剩。
中國設法在成熟製程、RISC-V和第三類半導體發展,又加上中國大力補貼自家業者,可能會衝擊到台灣成熟製程代工、以中國市場為主的IC設計業者。(示意圖,路透)
中國集中發展三大領域IC 殺價趨勢難免
中國設法在成熟製程、RISC-V和第三類半導體發展,又加上中國大力補貼自家業者,可能會衝擊到台灣成熟製程代工、及以中國市場為主的IC設計業者。
根據統計,2024年中國在全球成熟製程產能中,有機會從目前的29%增至33%,台灣則自49%降至42%。
中國針對驅動IC(Driver IC)、影像感測器(CIS/ISP)、功率元件(Power discrete)等本土化生產趨勢將日漸明確,積極搶進成熟製程市場,殺價搶市殺紅了眼。
由於部分IC設計廠在兩岸晶圓代工廠都下單,台系晶圓代工廠的報價通常比中廠高至少一成,導致IC設計業者開始要求台灣晶圓代工廠應給予和中企相同的報價,台灣晶圓代工廠「守不住」,形成新一波客戶流失風險與價格壓力。
目前台灣晶圓代工成熟製程主要廠商包括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力積電(6770)等。台積電(2330)雖然也有成熟製程代工服務,但業界認為影響不大。
台積電(2330)也有成熟製程代工服務,但業界認為影響不大。(資料照)
成熟製程降價 看不到盡頭
悉,12吋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報價,疫情前每片報價約1000多美元,在疫情缺貨期間,台積電以外的12吋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報價,漲7至8成,自去(2022)年啟動庫存修正潮以來,累計降幅約2至3成,先前兩年多來的漲幅已回吐約4至5成。
這波降價似乎是看不到盡頭,降價潮會持續多久、何時止跌,完全是未知數。面對客戶端要求晶片降價的壓力,IC設計業者坦言,企業必須守護毛利率表現,所以回頭持續爭取晶圓代工廠調降報價。
根據台媒報導,傳出多家台廠為搶救產能利用率,大砍2024年首季報價,幅度達二位數百分比,專案客戶降幅更高達15%至20%。
中國投資數十億元積極發展尚未被禁止的成熟製程(彭博檔案照)
中國大量補貼造成產能過剩
此波報價修正,使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價格下探疫後新低點,牽動相關業者毛利率與獲利走勢。有IC設計業者私下透露,成熟製程生意不好,產能利用率直直落,為了確保產能利用率與市占,維持一定的生產經濟規模,只能砍價。
中國投資數十億元積極發展尚未被禁止的成熟製程,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中國投注大量資金補貼,將造成成熟製程晶片與傳統晶片產能過剩,這是必須考慮並與盟友合作解決的問題。
LTN經濟通》中國顧人怨?巨資補貼又搞死一產業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SML1eW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日本高度選擇性晶片禁令 對北京重擊
2023/06/04 14:53日本高度選擇性晶片禁令 對北京重擊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MQJiAt
  日本對中國有關23種晶片相關設備和材料的新出口限制將於7月生效。(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本對中國針對23種晶片相關設備和材料的新出口限制將於7月生效,中媒南華早報週日(4日)報導,這將擾亂中國半導體自給自足計劃,因為禁令具體項目具有高度選擇性和針對性。
 據知情人士看到的一份名單,這些措施需要特別許可才能將23種物品出口到42個「友好」市場名單之外的任何國家。對中國而言,這將是實質的禁令,類似於美國2022年10月宣布的出口限制,對北京推動提高晶片自給率的努力造成沉重打擊。
 雖然中國當局對日本政府實施限制措施的決定表示憤怒,敦促重新考慮,但幾乎沒有跡象表明該決定將被暫停或撤銷。
 清單上的限制項目範圍廣泛,將針對先進芯片生產所需的一系列高科技設備和材料。分析人士說,這些限制超出美國已經對中國施加的限制。
 日本是全球晶片供應鏈的關鍵參與者,在某些利基領域擁有壟斷地位,東京過去曾在與南韓的競爭中利用過這一點。2019年7月,日本加強對用於晶片和顯示器生產的3種關鍵材料:氟化聚酰亞胺、抗蝕劑和氟化氫出口到韓國的管制,擾亂韓國的下游產業。
日本高度選擇性晶片禁令 對北京重擊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MQJiAt


寶德所謂自主開發的x86處理器是貼牌產品。中國網友也不護短,嘲笑寶德「暴芯」不是相似,而是一模一樣,還有人說,「補貼到手了,無所謂了」、「國產自主研發新思路」、「字磨掉再刻上,完事」、「接下來要留意記憶體有沒有人用打磨的美光晶片」 https://bit.ly/3qi7l3X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美情報首長:台積電若因台海衝突停產 全球經損恐高達30兆
2023/05/05 09:57美情報首長:台積電若因台海衝突停產 全球經損恐高達30兆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uG0t9
  美國國家情報首長海恩斯(Avril Haines)。(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國家情報首長海恩斯(Avril Haines)週四表示,中國若入侵台灣,使得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停產,將導致全球經濟年損失高達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
 《路透》報導,海恩斯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時,提出了在一般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海恩斯指出,台積電生產的先進半導體晶片,被用於全球「幾乎所有類別電子設備」高達90%。如果中國犯台,阻止台積電生產這些晶片,這將對全球金融產生巨大的影響
 海恩斯預估,在衝突爆發的前幾年,每年將出現6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8.4兆)至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的影響。海恩斯也提到,如果台灣遭入侵,且台積電生產受阻,也將對美國GDP(國內生產毛額)產生影響,若台積電停止生產晶片,也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
美情報首長:台積電若因台海衝突停產 全球經損恐高達30兆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uG0t9


晶片大戰 Google前執行長曝台灣具2大優勢
2023/05/01 17:20晶片大戰 Google前執行長曝台灣具2大優勢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VkLBja
  Google前執行長認為,在台灣生產晶片及設廠比美國便宜很多,勞工素質也比美國佳。(路透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為了打造半導體供應鏈韌性,美國邀請台積電赴美設廠,英特爾、美光也紛紛設新廠,拜登政府並透過晶片法案補助半導體企業,這些措施真的能讓美國贏得半導體主導地位嗎?Google前執行長Eric Schmidt 認為,在台灣生產晶片及設廠比美國便宜很多,勞工素質也比美國佳。因此,美方仍需掃清重大障礙,才能取得成功。
 美媒《Semafor》4月30日分析美國晶片業歷史、如何失去優勢,以及為奪回半導體實力所做的努力。報導指出,近幾十年來,美國在晶片生產方面失去主導地位,全球大都依賴於台灣製造的尖端晶片,而中國也在進行重大投資,讓美國深感擔憂。
 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民主黨籍參議員華納 (Mark Warner)受訪表示,我們的飛機、潛艇和衛星使用的尖端晶片,都是台灣製造的,我們這裡不生產。「所以你看到了中國的崛起​​、台灣的脆弱,以及美國工業遠遠落後的跡象。」
 美國商務部副部長格雷夫斯 (Don Graves)則說,現在最重要的原則是我們在美國擁有具韌性的半導體產業,一個不依賴於個別國家或受制於敵手的產業。
 為此,美國通過了晶片法案,就是希望重振美國的半導體產業,並將晶片生產帶回美國,降低依賴及重大危機可能造成的災難性破壞。目前美國將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補貼和稅收抵免,以激勵在美設廠的企業,美光、英特爾和台灣晶片巨頭台積電等大公司,已經開始在美國建設新的晶片廠
 不過,Google前執行長Eric Schmidt 直言,在台灣生產晶片及設廠比美國便宜,而且美國的勞工素質也不如台灣。因此,美國政府對晶片業回到當地生產能有多大的影響力,受到質疑,美方仍需掃清重大障礙,才能使晶片法案取得成功。
晶片大戰 Google前執行長曝台灣具2大優勢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VkLBja


半數曝光機被台積電買走?台灣佔ASML營收比重達49%
2023/04/21 08:27半數曝光機被台積電買走?台灣佔ASML營收比重達49%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1so8yH
  ASML第一季業績長紅,台灣佔其營收比重高達49%,穩居全球第一。(路透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巨擘ASML今年第一季業績相當出色,營收67.46億歐元,年增91%,連續四季維持增長;淨利19.56億歐元,年增181%。台灣對ASML營收貢獻最多,佔比高達49%,南韓緊追在後,佔比26%,遭美日歐聯手圍堵的中國,佔比只剩下8%。
 ASML於當地時間4月19日下午公布2023第一季財報,營運績效亮眼。財務長Roger Dassen解釋,由於曝光機安裝速度加快、驗收時間提前,導致EUV、DUV營收均超預期。
 財報顯示,ASML第一季營收67.46億歐元,年增91%,連續四季維持增長,淨利19.56億歐元,年增181%。
 若以營收貢獻度觀察,台灣、韓國分居ASML第一、第二大市場,營收佔比各為49%、26%。美國急起直追,美國市場第一季營收佔比從去年四季的7%,大幅增加至15%,這也是美國數十年來首次躍居ASML第3大市場,中國佔比僅有8%。
 ASML執行長溫寧克(Peter Wennink)在財報會議上表示,儘管有客戶調整需求,但一些客戶則釋放需求,尤其是用於生產成熟製程的DUV曝光機,目前整體需求仍超過今年的產能,積壓訂單有389億歐元,希望提高產能因應。
 溫寧克說,ASML預計第二季營收介於65-70億歐元,2023年營收年增超過25%的目標不變。目前2024年上半年的訂單都已經排完,客戶仍在新建晶圓廠,預計2024年需求維持增長。半數曝光機被台積電買走?台灣佔ASML營收比重達49%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1so8yH


《晶片戰爭》作者:台灣位處全球晶片核心地位
2023/03/16 11:36《晶片戰爭》作者:台灣位處全球晶片核心地位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LoAVgr
 《晶片戰爭》作者、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國際史副教授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表示,進入新時代,各國政府都在討論新晶片產業,「沒人能不用台積電晶片卻安然度過一天」,而台灣則位處全球晶片的核心地位。(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今天受《天下雜誌》邀請與《晶片戰爭》作者、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國際史副教授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展開對談,米勒表示,進入新時代,各國政府都在討論新晶片產業,「沒人能不用台積電晶片卻安然度過一天」,而台灣則位處全球晶片的核心地位。
 米勒說,全球高達90%晶片、3分之2的新增運算力都來自台灣,過去除了半導體產業,代工的想法其實並不罕見,但張忠謀發現在晶片代工領域沒有其他競爭對手,因此發展出了相當獨特、莫大轉變的商業模式,也在具有遠見的台灣政府官員協助下,不斷支持台積電發展,為台灣帶來很好的機會,不但在科技上取得進展,也在國際商業場域獲得議價能力。
 米勒指出,美國企業過去的成功沒能繼續維持下去,台灣在當時想盡辦法打進國際市場,做出不同於美國晶片產業的作法,走向晶片代工,回顧台灣半導體發展,不只具備先進企業思維,也有策略思維,在台灣政府的推波助瀾下,吸引更多投資來到台灣,另一方面也挹注教育,讓半導體人才輩出,同時促進新企業成長。
 米勒點出,台積電的「T」不是指張忠謀曾待過的「德州儀器」,而是指「台灣」,這出自於企業的努力與政府的遠見,台積電晶片現在無處不在,半導體的應用範疇除了電腦、手機,也包括電燈、冰箱、汽車,難以想像沒有半導體的世界,而現在的台灣製造的大量先進晶片正影響著全球民眾的生活。
《晶片戰爭》作者:台灣位處全球晶片核心地位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LoAVgr


台積電助拳 台在美半導體市佔率增至17.4%
2022/12/29 20:14
 台積電助拳 台在美半導體市佔率增至17.4%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Ca0PiK
台積電利用美中半導體競爭,以及持續積極投資,不斷協助台灣提升在美國半導體市場的市佔率。(路透)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南韓BusinessKorea報導,美國佔全球半導體需求約21.6%,而台積電利用美中半導體競爭,以及持續積極投資,不斷協助台灣提升在美國半導體市場的市佔率,這也成為台積電重要的競爭優勢。相較之下,南韓在美國半導體市場的市佔率則節節下降。
  台積電29日在南科舉行3奈米量產和擴產典禮,董事長劉德音也宣布,2奈米廠將分別落腳竹科與中科,並於2025年投產,證實該公司不會降低對台灣的投資。除了台灣,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計畫投資400億美元,也計畫在日本和德國進行新投資。在台積電積極投資下,台灣在美國半導體市場的市佔率已從2018年的9.7%,增至2021年的17.4%。
  同一時間,越南在美國半導體市場的市占率也增加逾2倍,從2.6%增至9.1%,主要因為英特爾投資10億美元在越南建立封裝測試產線,使2021年英特爾在越南的投資增加5成。業內人士指出,從2020年至2024年,越南半導體產值預料將出現19%的年平均成長率
  台灣和越南都利用美中半導體競爭,推高在美國半導體市場的市佔率,南韓卻沒有這樣做。從2018年至2021年,南韓在美國半導體市場的市佔率由13.2%降至11.2%中國也由30.1%降至11%。而台灣、越南和馬來西亞分別增加7.7、6.4和2.5個百分點。
台積電助拳 台在美半導體市佔率增至17.4%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Ca0PiK


半導體產業地圖 - 經濟部工業局智慧電子產業計畫推動辦公室 (SIPO)

ASML霸主地位 台積電牽成?
2023/03/06 07:26LTN經濟通》ASML霸主地位 台積電牽成?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F1wkNs
  艾司摩爾(ASML)擁有獨步全世界的技術。(路透)
 1984年自飛利浦獨立出來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荷蘭半導體裝置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1984年從荷蘭著名電子製造商飛利浦獨立,成立迄今走過39個年頭,在全球半導體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其曝光機市占率極高,甚至可說是一面獨大,發展成全球最大晶片微影設備市場的翹楚,擁有的是獨步全世界的技術。
 該公司目前在世界16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包括台積電(TSMC)、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及SK海力士等多家半導體製造商皆是其客戶
 晶片荒使歐美企業積極布局半導體研發,目前半導體行業正迎來修正期,由於消費市場的需求疲軟,筆電、智慧手機等產品需求也已耗盡疫情紅利,連帶影響半導體廠的訂單數量稅減,台積電、美光(Micron)和英特爾等國際大廠也都紛紛縮減資本出支,即便如此,ASML的獨大及無可取代性,仍使該公司財報繳出漂亮成績單。
  ASML市佔率高達95%,霸主地位穩固。
 全球唯一可造極紫外光曝光機(EUV)廠
 目前ASML是全球唯一一家,可以向三星和台積電等晶片製造商,銷售極紫外光曝光機(EUV)微影技術曝光機的公司,日本的尼康(Nikon)與佳能(Canon)曾經壟斷全球曝光機市場,但在敗陣於艾司摩爾後,對EUV設備的研發裹足不前,目前僅有深紫外光(DUV)曝光機。
 ASML是讓全球半導體市場保持競爭力的關鍵之一,其日前公布20222年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去年銷售額達到212億歐元(約6884億元新台幣),與2021年相比增長了13.8%,其中,僅曝光機營收就高達161億美元(約5228億元新台幣),較前一年增長131億美元(約4254億元新台幣)成長23%,並預測公司今年的銷售額將成長25%,與Nikon、Canon相比,ASML霸主地位依然穩固。
 根據科技網站「半導體行業觀察」整理,去年全球前3大曝光機製造商ASML、Nikon、Canon積體電路用光刻機出貨共達551台,較前一年478台增加73台,漲幅達15%。從 EUV、ArFi、ArF 三個高端機型的出貨量來看,去年共出貨157台,較前一年增逾3%,其中149台由ASML出貨,擁有95%的市占。
  台積電與ASML成合作夥伴,成功推動EUV實用化。(彭博)
 台積電提「沉浸式曝光」方案 ASML決定賭一把
 美國、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國皆是半導體強國,為什麼晶片強國中卻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與ASML在曝光機市場角逐?
  2002年,台積電前研發副總林本堅拿著「沉浸式曝光」方案,跑遍美國、德國、日本等國,遊說各家半導體巨頭,但都吃了閉門羹,當時還是小角色的 ASML決定賭一把,相比之前在傳統乾式微影上的投入,押注浸潤式技術更有可能以小博大。於是 ASML 和林本堅一拍即合,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在2004年拼全力趕出了第一台樣機,並先後奪下 IBM 和台積電等大客戶的訂單。
 台積電選擇ASML作為合作夥伴,推進了EUV開發,雖然過程經歷曲折,但也成功實現了英特爾未能做到的EUV實用化,2019年就成功啟動了尖端半導體的量産。全球尖端半導體製造已有漸漸被ASML和台積電壟斷的跡象,甚至形成沒有這2家企業就無法生産尖端産品的狀況,尤其在自動駕駛和人工智慧(AI)等領域急速增長的情況下,壟斷有可能變得明顯。
  ASML在台投資額是南韓的5倍之多。(路透)
 在台灣有五座廠 砸300億投資台灣
 ASML目前在台灣共有五個廠址,員工超過4500人,並持續擴展團隊;ASML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營運長表示,全球半導體產業正積極發展,台灣半導體產業對世界的貢獻更是有目共睹,該公司將會持續加碼投資台灣,並支持台灣的客戶群及全球半導體產業。
 去年11月,ASML宣布將投資300億元,在林口工業區啟動史上最大在台投資,約2000個員工進駐。施耐德表示,台灣是世界半導體產業中領頭羊的地位,也是全球先進製程當中不可或缺的領先角色。2003年,ASML在新竹成立子公司以來,跟台積電等台灣廠商一起成長茁壯,而台灣更成為了全球唯一的DUV光罩傳輸模組的製造基地
  加入晶片大戰,ASML主宰中國半導體命運。(路透)
 加入戰局 緊掐中國半導體命脈
 全球半導體競爭逐漸演變成一場戰爭,為打擊中國,避免其將晶片運用至軍事研究,美國積極布陣,拉攏國際盟友,遏止中國半導體發展。綜合外媒報導,美日荷3國日前已對圍堵中國半導體產業達成共識,荷蘭政府將要求ASML停止向中國出口製造晶片必須的部分曝光機,讓中國無法製造高端晶片,ASML以及日本尼康等企業,將跟進限制中國取得半導體相關設備,以削弱中國晶片雄心。
 ASML停止向中國出售製造高端晶片的曝光機預計對中國半導體行業造成莫大的影響,除了降低中國自主製造晶片的腳步外,更意味著美國祭出的晶片禁令已經從禁輸高階晶片設備擴大到成熟制程的中低階晶片設備。一旦美日荷正式斷供後,缺乏西方技術,中國半導體至少需要20年才能縮小差距,全中國半導體行業將會萎縮。ASML霸主地位 台積電牽成?
LTN經濟通》ASML霸主地位 台積電牽成?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F1wkNs

 


臉書秀台積電12吋晶圓 拜登高喊「美國製造回來了!」
2022/12/10 09:29
臉書秀台積電12吋晶圓 拜登高喊「美國製造回來了!」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dzbqr
拜登在臉書上貼出在台積電新廠會議室裡,獲贈12吋晶圓紀念品的合照。(記者洪友芳翻攝)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於美國時間6日在亞利桑那州舉行美國新廠首批機台設備到廠(First tool-in)世紀大典,大咖人物齊聚一堂,美國總統拜登更親自出席,高喊「美國製造回來了!」。盛會後,拜登在臉書上貼出在台積電新廠會議室裡,他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劉德音重量級客戶會談,並獲贈12吋晶圓紀念品的合照。
拜登在臉書上寫說:「明智的聯邦投資吸引民間投資,創造新就業機會乃至新的產業,而且展現我們的齊心協力。」。拜登還新貼出與多位戴工地帽人員合影的自拍照,寫說「當美國人看到他們家鄉的大局-起重機上升、地上鏟子、戴硬帽的工人,我想讓你感受到我的感受:驕傲。他也新貼出與劉德音、台積電總裁魏哲家交談照,寫上「美國正在主張我們經濟的韌性,而且效果是歷史性的全球投資美國製造業。
拜登日前貼出他在台積電新廠會議室裡,他與張忠謀、劉德音、台積電多位重量級客戶聚在一起的照片。(記者洪友芳翻攝)
拜登於兩天前在臉書貼出他在台積電新廠會議室裡,他與張忠謀、劉德音、台積電多位重量級客戶聚在一起的兩張照片。一張照片中可看到,劉德音開心向拜登介紹台積電贈送給拜登的12吋晶圓紀念品,半導體設備龍頭荷蘭艾司摩爾(ASML)執行長溫彼得、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蘋果執行長庫克、商務部長雷蒙多、美光執行長Sanjay Mehrotra也在旁坐著開心聆聽。另一張則還有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總裁魏哲家、超微執行長蘇姿丰等人,站著聽取雷蒙多的談話。
台積電於美國當地時間6日舉行亞利桑那州晶圓廠廠首批機台設備到廠(First tool-in)典禮,宣布加碼投資第二期工程,第二期預計於2026年開始生產3奈米製程技術,目前興建中的第一期工程預計於 2024年開始生產4奈米製程技術,兩期工程總投資金額約為 40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1.22兆元多,為亞利桑那州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也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之一。台積電大手筆投資,讓拜登高興宣示「美國製造回來了!」。
拜登臉書新貼出與多位戴工地帽人員合影的自拍。(記者洪友芳翻攝)
臉書秀台積電12吋晶圓 拜登高喊「美國製造回來了!」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dzbqr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觀念平台-論我國半導體業 揮軍出征海外的利弊得失
劉佩真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觀念平台-論我國半導體業 揮軍出征海外的利弊得失 https://bit.ly/3j0bTYZ
2022年12月15日 週四 上午4:10
雖然先前全球半導體製造版圖多以亞洲市場為主,特別是台灣為生產大宗,更是先進製程的主要座落基地,美國的半導體製造占全球的比重反而僅剩下12%的水準,此現象主要是反映全球自由貿易、專業分工型態運所產生高效率的局面。
但在歷經疫情、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動盪的因素之後,國際半導體業的運作模式與氛圍截然翻轉,各主要國家皆希望建立在地化完整的供應鏈,且台積電更因具備晶圓代工的高度競爭力而成為各國競相邀請到當地投資的首選,畢竟這個目前全球最具半導體影響力的公司,可為當地帶來供應鏈之群聚效應,亦對該國半導體乃至於科技產業的聲量有推升之效應,此也呼應先前張忠謀先生所提的說法,台積電將成為地緣政治的必爭之地。
在2020年5月台積電正式宣布將揮軍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置12吋廠,顯然台積電已開啟美中角力下的半導體產業新變局,2022年12月公司更加碼宣布投資規模由先前的120億美元擴增至400億美元,且第一期廠房、第二期廠房將分別於2024年、2026年量產4奈米、3奈米製程,且產能各為2萬片、3萬片,預期年營收將超過100億美元,顯然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半導體業的程度日趨加大,使得台積電不得不擴增於美國的投資規模,時間點與金額的投入皆超乎原先市場預期。
事實上,台積電赴美國設廠並出現擴大投資,未來將出現帶頭作用,其他半導體廠呼應美國經濟繁榮網的可信任夥伴聯盟,或美國製造的機率遞增,似乎已經扭轉整體全球半導體產能先前十年轉移至中國的趨勢,尤其是2022年中國疫情封控問題、半導體遭到美國卡脖子程度愈趨緊俏,皆影響各國際大廠赴中國設置晶圓廠或投資半導體事業的意願,顯然美中之間爭取全球半導體資源的勢力消長效應正在持續發酵。
如果以此次台積電擴大在美國亞利桑那州12吋廠先進製程的投資案來說,對於公司本身而言,有利方面包括對美方的要求給予正面交代來舒緩公司背負部分政經情勢的壓力,且台積電也藉此鞏固公司最大區域客戶(北美市場占公司合併營收比重高達60%,其中Apple佔23%),畢竟兩岸軍事緊張的氛圍難免讓客戶有些疑慮,同時藉由擴大於美國的投資,台積電也可箝制住Intel與Samsung兩大競爭對手盤算美國客戶的意圖,況且台積電赴美設置晶圓廠,也可槓桿當地的土地、水、電等資源,畢竟台灣未來是否能夠提供足夠的綠電、水等滿足台積電所有的需求,仍是不確定因素。整體而言,台積電的全球化布局將以美國廠為主、日本廠為輔之策略邁向新境界。
但不利方面,恐是台積電需解決晶圓廠設廠的高成本、台積電上下游供應鏈之大聯盟遷徙問題、產業群聚效應低、人力機動支援與勞力費用等問題,甚至未來海外經營需多投注更多心力,要克服相當多文化差異、人力招募不易等問題,此也將考驗台積電管理階層的營運適應度、智慧判斷與調度,反映未來台積電美國新廠要成功且明顯獲利,尚有許多艱鉅工作待進行。
對於台灣半導體而言,藉由台積電提高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地位、強化台美關係並有益於向美國爭取來台加碼投資或協助ICT業者進行產業升級的動作,同時台灣半導體藉由分散生產基地以滿足客戶對供應鏈風險性韌性的需求則是其所帶來的效應。
惟後續仍須關注未來台積電赴美設置晶圓廠,恐調度部分高階管理或工程師等人才,甚至使上中下游供應鏈隨之遷徙,或美國若更進一步要求升級在當地的製程,則難免會削弱或分散台灣原有聚集的半導體資源,我國唯有更加強化台灣本產業各環節的競爭力與加速推進先進製程的進程,才能化解市場的疑慮。觀念平台-論我國半導體業 揮軍出征海外的利弊得失 https://bit.ly/3j0bTYZ


美國搶劫台積電?專家分析:怎麼看都像美國人被搶
2022/12/08 22:35
美國搶劫台積電?專家分析:怎麼看都像美國人被搶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VTRfrS
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網路近日流傳出美國搶劫論,對此許美華分享一篇匿名投稿,內容指出「如果這樣算搶劫,怎麼看都比較像是台積電搶劫美國人。」(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日台積電宣布赴美設廠後便話題不斷,網路上更是流傳著「載著最先進技術以及台積電工程師的飛機一班接著一班飛向美國、台灣會不會被掏空、美國公然搶劫等言論。」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今(8)日也透過臉書分享一篇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業內友人投稿的文章,內容主要是反擊最近幾天網路盛傳的「搶劫論」,同時聲援台積電。
文章首先表示,台積電沒有被「分批搬遷到美國」,這完全是惡意造謠誤導。台積電所有目前在台灣的一切,都沒有改變,每天正常運作。另外美國支付數十億美元,是為了吸引台積電去美國蓋全新的廠,而提出來的補貼。台積電在亞利桑那的投資,一切都是台積電100%擁有。
文章指出,不管在新竹、台中、台南還是高雄,台積電對其技術know-how的保護都是「歇斯底里」的態度,將來的亞利桑那或是日本當然也會一樣。不是在美國設廠,技術就會脫光光開放給美國。在美國的法規環境,搞不好IP保護還比台灣更好。美國政府先送幾十億白花花的美金補貼,廠蓋好之後,將來還要給出賺大錢的機會,沒聽過有人是這麼搶劫的。
文章也提到,美國是台積電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客戶的集中地。客戶加政府一起站出來拜託台積電來蓋廠,這樣怎麼可能不賺錢?且賺了錢之後,技術還是台積電的,老美客戶只會讓台積電綁得更緊、對台積電依賴更深。
另外,台積電在蓋任何廠之前,內部都必須經過縝密的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study) 。尤其這麼大規模的投資,一定不可能接受不夠賺錢的結果,如果去美國設廠會拖累台積電獲利,巴菲特也不會砸大錢投資台積電。
文章最後也說到,這個美國蓋廠計畫談了很久,整個過程美國顯然是拜託的一方,台積電則是被拜託的另一方。在上機典禮不僅聯手所有最厲害的美國客戶、第一號人物,一起出來站台,客戶還公開背書,廠蓋好之後,產品保證會買,而且還買得很驕傲。光就這個前所未有的場面,就能看出來美國政府跟客戶是聯手買單在美國蓋廠和營運的高成本。如果這是搶劫,「怎麼看都比較像是台積電搶劫美國人。」
美國搶劫台積電?專家分析:怎麼看都像美國人被搶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VTRfrS


5年100億美元軍援台灣!美眾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下週送參院
當地時間週四,美國眾議院以350張支持票對上80張反對票,通過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法新社、歐新社,本報合成)
5年100億美元軍援台灣!美眾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下週送參院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Hqgu0H
2022/12/09 07:5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國會當地時間7日公布協商定案版國防授權法案,其中最引起關注之處仍在於,法案計畫未來5年內,提供給我國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64億元)金援,如今在眾院投票通過,預估下週進行參院表決。
《Defense News》報導,當地時間週四,美國眾議院以350張支持票對上80張反對票,通過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預算為8580億美元(約新台幣26.2兆元),比2022財年要高出8%,也比白宮提出的預算目標更高,其中包括要提供台灣和烏克蘭更多的協助,預估下週將進行參院投票。
眾院在該法案中,對參院做出部分讓步,不過眾院軍委會主席史密斯(Adam Smith)讚揚該跨黨派法案,認為這對於要威懾俄國與中國來說是必要的。報導指出,法案授權在2027財年之前,向台灣提供1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並協助解決美國對台灣軍售遲滯的問題,美國國會對於如何提供援助還未達成協議。
除了軍事援助外,法案也授權美國為台灣打造「區域應變軍備庫」(regional contingency stockpile),能優先取得美國超額防衛物資,並呼籲邀請台灣海軍參加環太平洋軍事演習。
5年100億美元軍援台灣!美眾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下週送參院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Hqgu0H


日媒曝台積電日本將建第2座廠 公司:不排除
2022/12/09 13:44
日媒曝台積電日本將建第2座廠 公司:不排除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iQXSwN
傳台積電不排除熊本興建中工廠之外,再興建1座新的工廠。台積電今對此表示,不排除可能性。(資料照)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侯永清接受東京電視台採訪時表示,台積電不排除熊本興建中工廠之外,再興建1座新的工廠。台積電今對此表示,不排除可能性,但目前沒有具體計畫。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侯永清接受東京電視台採訪昨晚播出,他表示,台積電不排除在熊本興建中工廠之外,再興建新工廠。他表示,台積電希望了解熊本廠表現,再決定是否興建第2座工廠。
對日本興建第2座廠,台積電指出,不排除可能性,但目前沒有具體計畫。
台積電日本熊本廠採與日本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SSS)、電裝株式會社(DENSO)合資公司JASM,目前興建中,預定2024年底前以28奈米、22奈米、16及12奈米製程生產,月產能5.5萬片。日媒曝台積電日本將建第2座廠 公司:不排除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iQXSwN


學者共同「譴責惡意資訊戰」 籲選民投票展現護衛台灣矽盾決心
台積電近日又成為全球媒體焦點,在美設廠的議題被人利用來發動惡意資訊戰。(彭博)
學者共同「譴責惡意資訊戰」 籲選民投票展現護衛台灣矽盾決心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AJwMxC
2022/11/25 09:0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日台積電赴美設廠議題引起討論,在亞利桑那州興建中的5奈米廠預計2024年啟用,創辦人張忠謀在受訪時證實,在5奈米廠之後,計劃在旁邊擴增3奈米廠,部分媒體與網路社群據此發起資訊戰,幾位大學教授及科技人對此表示憂心,認為這一連串動作根本是在唱衰台灣半導體,打擊台灣人的自信心,瓦解台灣人捍衛家園的意志與勇氣,並呼籲民眾在明天投票日用選票向資訊攻擊宣戰,展現護衛台灣矽盾的決心。
聲明全文如下:
「譴責惡意資訊戰、護衛台灣矽盾」聲明
2022、11、25
共同聲明人:
林宗男 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
林盈達 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講座教授
李忠憲 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
張順志 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
許美華 媒體/科技人
我們是2015年底,「反中資入股台灣IC設計」連署行動的共同發起人,在此針對近來眾多媒體網路社群以及親中政黨政客,持續對台灣半導體發起的一連串資訊戰攻擊,聲明如下:
一、美國對中國發起半導體全面封鎖戰,引發全世界產業鍊「去中化」;親中人士為了轉移「去中化」焦點,發起烏賊戰術,在台灣帶動一波國際半導體產業鏈「去台化」的聲浪。
二、最近媒體以及網路社群的「去台化」論調,包括完全扭曲事實的「台積電躲不過訂單冰風暴」、「台積電轉移最先進的3奈米去美國」,到「台積電被美國逼著去蓋廠」、「護國神山正被掏空」、「美國掏空台積電」、「台積電要變成美積電」。旺旺中時更直接喊出「抗美救台」,惡意炮製「疑美仇美論」,中天新聞標題更扭曲事實、製造恐慌,「台海關係緊張!台積電包機千人赴美攜家帶眷 網看傻:這是撤僑嗎?」眾多親中政黨政客,也應和起舞,用不實資訊唱衰台灣半導體,其惡意已到喪心病狂的地步。
三、資訊戰最新攻擊目標為何對準台灣半導體?
因為台灣半導體被稱為「護國神山」,是台灣產業的航空母艦,更是被國際視為保護台灣的「矽盾」,是台灣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更是台灣人集體光榮與驕傲的象徵。唱衰台灣半導體,可以打擊台灣人的自信心,進而瓦解台灣人捍衛家園的意志與勇氣,用心極其惡毒。
四、我們在2015年底,發起「反對中資入股台灣IC設計」的抗爭行動,感謝許多產業界學術界的朋友連署支持。我們何其有幸,最終一起擋下中資入侵,台灣半導體沒有被迫加入中國隊,台灣IC設計因此逃過今天被美國一起制裁的命運,台灣半導體產業鏈也才保有今天在世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五、最近攻擊台灣半導體的資訊戰,再度喚起我們當年對中資入侵IC設計的驚恐回憶,以及對中國侵門踏戶的抵抗意識。
在此,我們誠摯的呼籲所有台灣人,在明天的投票日票票入匭,親中政黨候選人一票不投,用選票向資訊攻擊大聲宣戰,向全世界展現我們護衛台灣矽盾的決心。
台積電位於南科的晶圓18廠,是先進製程大本營,3奈米製程於今年下半年進行量產。(記者洪友芳攝)
學者共同「譴責惡意資訊戰」 籲選民投票展現護衛台灣矽盾決心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AJwMxC


不只5奈米廠前進美國 張忠謀:3奈米也會去
驗2022年11月21日 週一 下午12:34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今天證實,台積電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擴大投資,建置3奈米廠;他表示,5奈米廠之後,3奈米也會過去。
驗不只5奈米廠前進美國 張忠謀:3奈米也會去 https://bit.ly/3EPRdeG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今天證實,台積電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擴大投資,建置3奈米廠。(中央社)
總統府今天上午舉行「2022 APEC經濟領袖會議」代表團返國記者會,今年度仍由有「半導體教父」之稱的張忠謀擔任領袖代表,他再次被詢問台積電先進製程外移的看法。
驗張忠謀表示,以台積電在美國投資為例,預計在美國亞利桑納州建置5奈米晶圓廠,這是美國最先進的製程,但在台灣並不是,台灣已經有3奈米了,換句話說,台積電在美國投資5奈米只是「N-1」,比台灣最先進製程往後一代。
驗媒體追問,3奈米廠是否也可能會前進美國亞利桑那州,張忠謀回答:「之後,是5奈米之後」。
驗由於先前已有外媒報導,台積電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擴大投資建置3奈米廠,但台積電並未證實,僅表示台積公司目前正在建設的亞利桑那州晶圓廠,包含一部份可能用於二期廠房的建築,透過利用一期同時建設的資源來提高成本效益;有鑑於客戶對台積公司先進製程的強勁需求,將就營運效率和成本經濟因素來評估未來計劃。
驗不過,張忠謀今天這番言論,也等於是首次證實台積電繼5奈米廠之後,還會擴大赴美投資3奈米廠。
驗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19日圓滿落幕,張忠謀當時召開國際記者會,擠進30家媒體,其中外媒占了至少2/3,規模前所未見。除了兩岸等國際政治議題,台積電亞利桑那州設廠進度更是美國媒體關切核心
不只5奈米廠前進美國 張忠謀:3奈米也會去 https://bit.ly/3EPRdeG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誰摧毀中國晶片業 複雜供應鏈才是致命武器
2022/10/23 07:36
誰摧毀中國晶片業 複雜供應鏈才是致命武器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N3qm1d
美國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晶片限制,開啟了美國積極扼殺中國科技業大部分領域的新政策。(路透示意圖)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試圖建立一個獨立於全球其他地區的國內半導體產業,但遭到美國一系列限制措施,阻止獲得在晶片業務中建立主導地位所需的大部分資源。晶片製造涉及龐大複雜的產業供應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Farhad Manjoo指出,正因為半導體的生產鏈如此精密複雜,所以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禁令規定將成為能夠摧毀中國晶片產業的致命武器。
Manjoo指出,半導體是人類發明的最複雜的工具之一,也是製造成本最高的產品之一。一些晶片製造機器需要數年才能做出來,每台花費數億美元,荷蘭ASML製造全球唯一能夠為最快晶片設計的曝光機,在過去十年中只生產了140台這樣的設備。
Manjoo引用塔夫茨大學歷史學教授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在最近出版的《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內容,揭露微晶片另一個驚人細節:這不僅是技術的勝利,也是全球貿易與合作的勝利。
Chris Miller在新書中指出,典型的晶片可能是由總部位於英國的日資公司Arm藍圖設計,由加州和以色列的工程師團隊使用來自美國的軟體設計。當設計完成後,會被送到台灣的一家工廠,該工廠再從日本購買超純矽晶片和特殊氣體製造。並使用全球最精確的曝光機器雕刻在矽上,這些機器可以蝕刻、沉積和測量幾原子厚的材料層。
所以,晶片主要製作至少需要由5家公司生產,即1家荷蘭公司、1家日本公司和3家加州公司,沒有這些公司,先進的晶片基本上是不可能製造出來的。然後,通常在亞洲國家對晶片進行封裝和測試,然後再將其運往中國組裝成手機或電腦等科技產品。
美國國防部前人工智慧戰略主任格雷戈里·艾倫(Gregory Allen)也指出,美國這些規則絕對是一個歷史里程碑。他在報告中寫到,拜登政府的限制開啟了美國積極扼殺中國科技業大部分領域的新政策,如同以殺人為目的扼殺。誰摧毀中國晶片業 複雜供應鏈才是致命武器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N3qm1d


半導體「兩用」設備禁止輸中 荷美進入談判
2022/11/26 08:27
半導體「兩用」設備禁止輸中 荷美進入談判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H40b9V
荷蘭貿易部長施萊納馬赫(Liesje Schreinemacher)週五(25日)表示,荷蘭正與美國就對中國半導體設備的新出口限制進行談判。(法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荷蘭貿易部長施萊納馬赫(Liesje Schreinemacher)週五(25日)表示,荷蘭正與美國政府就對中國半導體設備的新出口限制進行談判。
在美國的壓力下,荷蘭政府自2018年以來,一直不允許荷蘭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ASML將最先進的機器運往中國,因為這些設備被認為是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兩用」 (dual use)設備。美國10月宣布的新的晶片設備出口限制,超出了目前國際公認的兩用設備定義
Schreinemacher 表示,我們正在與美國進行談判,顯然美國已經宣布了他們的單邊措施。她說:「我無法真正評論什麼對荷蘭來說是可以接受的,顯然我們正權衡自己的利益,國家安全利益是最重要的」。
雖然ASML設備是在歐洲製造,幾乎沒有美國零件,但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 (Gina Raimondo)於11月3日表示,她希望包括荷蘭在內的盟國遵循美國的政策。
Schreinemacher 說:「我們確實和他們(美國政府)一樣,在涉及中國和安全問題時感到擔憂」;「我們的公司已經受到出口限制的傷害,但我相信,正如我之前所說,出於正確的理由,出於國家安全利益是主要考量」。
半導體「兩用」設備禁止輸中 荷美進入談判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H40b9V
-------------------------------
楊應超獨家解讀 《晶片戰爭》/中國十年內做不出高階半導體晶片?(上)
文 / 楊應超    
2022-10-21
楊應超獨家解讀 《晶片戰爭》/中國十年內做不出高階半導體晶片?(上)
半導體業王牌分析師楊應超。陳之俊攝影
近日美國連番對中國祭出半導體禁令,美中的科技戰白熱化。值此當口,美國國際歷史教授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出版了《晶片戰爭》一書,一上架就攻上《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就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搶著先睹為快。
究竟書中揭露了哪些秘辛?《遠見》邀請半導體業王牌分析師楊應超,獨家解讀《晶片戰爭》書中的產業洞察,以及美中科技角力將對全球產業帶來的關鍵衝擊。
中美貿易戰爆發近五年,中美兩大國的科技競賽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其中半導體產業更是重中之重。今年8月,美國拜登總統正式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之後更陸續推出一系列限制晶片相關設備、人才輸出中國的禁令,每一步都引起全球關注。
《晶片戰爭》席捲全球,連張忠謀都推薦
就在這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風雲變色的關鍵時刻,10月美國出版了一本新書《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Chip War—The Fight For the World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馬上被市場高度評價,成為2022年必讀的商業書之一,我也很榮幸接受《遠見雜誌》邀請評論這本據聞被張忠謀董事長推薦的原文書。
《晶片戰爭》一上架就引發搶購熱潮。圖/《晶片戰爭》一上架就引發搶購熱潮。
這本書的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在美國塔夫茨(Tufts)大學擔任國際歷史教授,他經過深入研究及上百個訪談後才寫作此書,剖析晶片的國際地緣政治歷史。光看全書412頁,就包括高達56頁備註、351個引用出處,就知道這本書的研究有多縝密與完整。
因為作者沒有科技背景,所以這本書把複雜的半導體寫的深入簡出,每一章節簡短,用歷史教授的功力來講故事,因此非常容易讀。書裡面完整介紹了半導體的歷史,尤其特別描繪了張忠謀在中國大陸出生,香港長大,美國留學工作,再到台灣創立台積電的特殊國際背景他個人的一生好似也代表了現在的半導體產業,需要全球的供應鏈才能完整運作。
《晶片戰爭》點出全球晶片戰的七大現象
我把這本原文新書看了兩遍,因為想儘早寫出書評供讀者參考,眼睛累的時候就聽同步有聲書,加上YouTube上面觀看作者多次的專訪, 覺得深有所感,以下我列出7個書裡面提到、而我覺得比較少在一般媒體上看到的重點,跟廣大的讀者分享。
《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取自米勒官網圖/《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取自米勒官網
一、常用的科技,其實源於國防軍事
第一,我們現在常用的科技,當初很多其實是因為國防和軍事需要才開發。
打比方,我們天天用的互聯網前身(ARPANET),是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在1969年發明的,後來隱形轟炸機的技術和現在的 3D FinFET 也是。第一台電腦 ENIAC 是美國陸軍在1945年做的。無線手機通訊的 CDMA,當初是二戰英軍對抗德軍用的。現在我們討論的晶片,也是被NASA在1960年代下單,先去做登陸月球的阿波羅太空船,後來又被前美國防部長拿去製造精密射擊武器使用。所以現在美國把晶片當做國家安全議題是完去可以理解的。
打比方,現在常聽到的無人機,長程飛彈,或戰鬥機的武器,裡面都是使用高階晶片在計算像GPS、風速、目標距離等數據。如果你的飛彈晶片計算的快又精準,當然命中率高;如果你的戰鬥機晶片過熱,像我們家裡的電腦不小心當機了,那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所以從國防的角度講(像我美國大學電機系的同學很多就是在國防產業上班),得晶片者得天下是一點也不跨張的,這也是中美貿易戰後來轉變成晶片戰的主要原因,因為美國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中國的AI和超級電腦,可以做出像高超音速的飛彈或自殺爆炸機器人等智能武器。
一個真實的戰爭例子就是電影《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主角發明的計算機需要在24小時內完成德軍密碼的解碼,要不然就需要從頭開始,因為密碼每天都會變。如果當時的科技可以在半天,甚至1小時內解碼,那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超級電腦的威力令全球期待又怕受傷害。僅為示意圖。慧與提供圖/超級電腦的威力令全球期待又怕受傷害。僅為示意圖。慧與提供
二、大家對科技有誤解
第二個本書點出的重點是,大家之前對科技存在誤解。
以為科技只是5G、互聯網、iPhone、微軟、臉書等軟體應用或3C產品,從沒想過晶片。很大的原因是大家通常看不到在產品裡面的晶片,而要了解晶片也是件很複雜的事情。
我雖然是念電機系本科的,從大學一直到碩士、博士班,後來還在我的母校普渡大學教半導體課程及紐約州的IBM晶圓廠服務過,我也不敢說我真的懂得全部的半導體,因為製造晶片,從軟體設計、材料、設備、封裝測驗等上百道程序,缺一不可,然後多少要懂得些背後的物理學基礎理論或產品,或像Diode, Bipolar Transistor, CMOS, 和Integrated Circuit等,而且科技一直在進步,像現在的FinFET 和GAAFET等。
記得2020年知名主持人陳文茜邀請我上她的《文茜世界週報》電視節目,幫大家解釋為什麼半導體那麼難做,我當時就幫大家大略分成了幾部份,從軟體(EDA)晶片設計開始,到晶圓廠需要的器材(包括現在大家最熟悉的光刻機),到生產需要的化學耗材,最後是測驗和封裝,幾百道過程、3-6個月的時間,克服良率後,才可以順利把晶片做出。
台灣的半導體生態系獨步全球。示意圖。台積電提供圖/台灣的半導體生態系獨步全球。示意圖。台積電提供
三、半導體不是靠砸錢就可做出來
第三點,本書點出半導體不是靠砸錢就可以做出來的,更需要多年基本功,人才和Know How,我非常認同。
除了美國之外,日本本來是最有優勢發展半導體製造產業的,但後來因為美國的介入,把製造交給了台灣和韓國,就讓日本出局了。2014年我在巴克萊銀行任職時寫了一本叫《中國你好,台灣再見?》的百頁研究報告,就詳細討論了中國紅色供應鏈對台灣的威脅,因為中國善用低價搶單政府補助,有一些產業甚至用低於成本價(像太陽能、面板),來把競爭者全部逼退,最後基本上台灣可以做的,中國也都可以做了,唯獨半導體製造例外。
我在2001年在瑞士信貸任職時去上海參觀過當時中芯和宏力半導體的設廠,他們一直無法追上台灣,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國砸錢這一招,最多只能做到半導體設計(像海信和紫光/展訊就非常成功),但是無法做到半導體製造。因為大陸的很多政府官員不懂半導體的複雜度,也讓大陸很多詐騙集團跟政府拿錢投資,到了最後像武漢弘芯和濟南泉芯等一家一家出問題後,中國政府了解到問題的嚴重性時,已經來不及了。後來中美貿易戰開始後,中國大陸更是拿不到很多半導體製造需要的東西,像光刻機或其他器材、高階運算晶片等,現在中國想做也已經做不出來了。
四、台灣半導體要謝謝孫運璿、李國鼎、張忠謀
第四點,台灣的半導體成功,真的要謝謝孫運璿、李國鼎、及張忠謀等前輩先進。
雖然這本書沒提到在孫運璿,但是詳細討論到當時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從1960年代開始,李國鼎就已經密切跟國際半導體產業聯絡了近20年,包括當年跟美國RCA合作,又請張忠謀協助邀請TI(德州儀器)來台開廠,後來才1985年正式邀請張忠謀回台先擔任工研院院長,後創立台積電。
李國鼎邀請張忠謀(圖)回國創立台積電,也奠下台灣半導體基礎。陳宗怡攝影圖/李國鼎邀請張忠謀(圖)回國創立台積電,也奠下台灣半導體基礎。陳宗怡攝影
很慶幸當時的政府高官多數都是工程或科學系背景(像孫運璿是工程系,李國鼎是物理系等),才知道科技對台灣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這些先進,大膽而有遠見的大力投資台灣半導體,台灣現在的國際競爭地位真不知道是如何。書裡面有提到,很多國家像日本、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甚至台灣,當初都在做半導體,也可以拿到同樣的器材和原料,為什麼只有台積電最成功呢? 
那就是張忠謀帶來的Know How,因為他在德州儀器(TI)服務時就是負責生產及良率提升, 很多製造的過程秘方(Recipe)是靠一直試錯(Trial and Error),經過百次甚至千次的實驗和經驗換來的,像溫度多少、濕度多少、時間多久、光線曝光角度和原料配方等,跟米其林廚師一樣,光給你原料是做不出來的。
我自己1992年在IBM的紐約州晶圓廠服務過,知道這種穿無塵衣,還要加班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尤其在調新產品良率要出貨的時候,根本不是人做的,老美才不願意做這辛苦的製造業,因此很多外包給亞洲。但是像後來的GlobalFoundries, Chartered Semiconductor,中芯半導體,甚至台灣的聯電等公司,還是無法跟台積電競爭,就是要謝謝張忠謀建立的公司文化和人才。楊應超獨家解讀 《晶片戰爭》/中國十年內做不出高階半導體晶片?(上) | 楊應超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z2DqhK
----------------------
楊應超獨家解讀 《晶片戰爭》/中國十年內做不出高階半導體晶片?(下)
2022-10-21
楊應超獨家解讀 《晶片戰爭》/中國十年內做不出高階半導體晶片?(下)
半導體業王牌分析師楊應超。陳之俊攝影
近日美國連番對中國祭出半導體禁令,美中的科技戰白熱化。值此當口,美國國際歷史教授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出版了《晶片戰爭》一書,一上架就攻上《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就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搶著先睹為快。
究竟書中揭露了哪些秘辛?《遠見》邀請半導體業界王牌分析師楊應超,獨家解讀《晶片戰爭》書中的產業洞察,以及美中科技角力對全球產業帶來的關鍵衝擊。
本篇作者楊應超,點出書中七大全球晶片戰現象。上一篇已揭露四大現象,本篇下集再分享其他三大觀點。
建議先閱讀前一篇:楊應超獨家解讀 《晶片戰爭》/中國十年內做不出高階半導體晶片?(上)
五、半導體成長跟資本市場脫不了關係
第五是半導體的成長跟資本市場,脫不了關係。
這點其實很多科技高層本來不是很懂,包括現在很多老闆還是有同樣的問題,雖然很懂自己的產品產業和客戶,但是不懂資本市場,也不願意聽。還好半導體公司第一家的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是在舊金山附近成立,才創造了後來的矽谷。
書裡提到有一位離開Fairchild的員工的辭職理由是:「我要去賺大錢」(I Want to Get Rich)。因為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如果沒有拿股票賺大錢的機會,大部份的人可能都不會有衝勁(跟投資銀行一樣),這也讓矽谷附近的Menlo Park城市,出現了很多私募基金,包括現在很有名的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 就是 Fairchild 八位創辦人之一創立的。
矽谷孕育了蘋果等科技巨擘。圖為蘋果園區。unsplash圖/矽谷孕育了蘋果等科技巨擘。圖為蘋果園區。unsplash
我在投資銀行服務15年內也看到了不少例子,如果沒有資本市場協助投資找錢,很多厲害的科技是無法實現和成長的,包括賈伯斯當時也是靠蘋果公司上市,我也在2009年帶過家亞洲科技公司去美國NYSE上市。
這之前也是台灣的強項,直到政府修改法律,將員工分紅配股費用化,造成很多科技公司的員工分紅股票少發後,之後好像台灣就沒看到特別成長快速的科技公司了,真是件很可惜的事情。
六、中國「市場換科技」策略踢到鐵板
第六點,本書也點出,中國用市場換科技的策略,最後終於踢到鐵板。
書裡提到中國在鄧小平開放,看到美國的科技帶到日本、台灣、韓國後,這些地方也跟著開始快速發展。可惜中國起步晚了很多年,只好利用市場龐大的優勢,用市場來換技術,剛開始用跟外資合資的方法希望技術轉移。
1998年我曾在美商EDS(後賣給HP)任職管理中國市場銷售,被派到中國北京上班,親眼看到類似的例子,剛開始效果大部份都不錯,可惜在上海跟日本合作的華虹NEC,一直沒學到半導體的技術。
但是後來外資開始發現,有些技術被偷竊,像有些新科技剛在美國剛推出後,就馬上在中國公司出現,後來又有華為被思科(Cisco)和北方電訊(Northern Telecom)控訴等例子,外國企業很多只敢怒而不敢言,因為怕失去大陸的龐大市場,後來2018年也發生了像福建晉華和聯電被美光提起竊取機密資料的訴訟。
之前很多訴訟都是不了了之或罰點錢、大事化小,因為還要顧慮許多商業利益,但是美光這次和日本合作硬起來,要把晉華完全摧毀,就是因為涉及半導體生產技術。後來外國政府發現很多科技跟國安有關係,尤其電訊的通訊器材,美中貿易戰才變成了美中科技戰。
當時中興和華為因為低價搶單競爭,把我以前在美國任職過的AT&T Bell Labs的電訊通訊器材部門(後分拆出去改名Lucent,先賣給Alcatel後又賣給Nokia)徹底打敗, 所以美國就先從中興和華為這二家通訊公司開刀。
美國最大的問題是,中國是他們最大的客戶,也是最大的競爭者,所以不是很好處理的問題。我2000年在高盛任職的時候,就聽說當時華為有計劃去資本市場上市的想法,但是後來因為華為謠傳可能有中國軍方解放軍的背景,造成上市一直無法成功,這點後來也造成美國政府的憂慮。
華為赴美上市之路,因可能有中國軍方背景而卡關。示意圖。shutterstock圖/華為赴美上市之路,因可能有中國軍方背景而卡關。示意圖。shutterstock
七、半導體是對付中國的鎖喉武器
第七也是本書重要的一點,雖然是誤打誤撞,半導體是對付中國很有用的鎖喉武器,書裡面叫做 "The Choke Points"。
多年來很多政治領導人不懂也不想懂半導體這個東西,因為平常看不到藏在產品裡面的半導體,又是個很複雜的東西,他們大部份不是學科學或工程,而是法律背景,這是可以理解的。之前美國也沒有對中國有那麼高的仇意,美國企業像IBM或AMD,甚至還幫中國科技發展也合作了多年。直到川普上任後才真的開始大打中美貿易戰,從禁賣晶片給中興、華為開始,然後打了一段時間後,歪打正著,才發現這招真的很管用。
後來2020年疫情造成供應鏈問題後,大家更了解到了半導體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了這不是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除了中國政府不知道,美國政府本來也不知道,這2年才突然發現90%的高階晶片,竟然都在台灣和韓國生產,後來才會開始強迫台積電去美國鳳凰城蓋新廠,三星去德州奧斯汀(Austin)擴廠,然後歐洲和日本也都希望台積電去蓋晶圓廠,因為萬一台海戰爭開打,他們不要看到需要的半導體斷貨。
這幾年中美科技戰繼續下去, 美國一直撿到槍,制裁的方法愈來愈多,從當初禁賣晶片給中國,然後乾脆釜底抽薪,連製造半導體像 EUV 光刻機等的高端器材,也不准賣,最近甚至連有美國公民身份的人也不准幫大陸相關公司上班,這類的限制應該只會愈來愈多 - 如果那天美國出狠招,不准Intel和AMD的CPU賣給中國,那事情就真的大條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中國再怎麼厲害,沒有耗材和機器就無法做出高端的半導體,因為這些關鍵的軟體、器材、耗材,都是被美國及美國的友邦(像荷蘭及日本)控制。
楊應超:晶片像清酒有年限,過期就淘汰
記得2年前我就這樣評論,當時還被很多不懂半導體的大陸小粉紅罵到臭頭,但是很不幸這就是事實,科學不是政治,1加1永遠等於2,跟意識型態真的沒有關係。
很不幸的是,中美半導體戰不但會一直打下去,而中國在10年內是不可能做出高階的半導體,因為 "Choke Points" 太多了,而美國會繼續連結台灣、韓國、日本,形成晶片四國(Chip 4)、組成類似OPEC的組織,來控制全球的高階晶片。
但是除了國防軍事、AI,或超級電腦需要的晶片外,中國在中低階和第三代半導體是有機會的,在全球半導體的市場占有率,像電動車或電子消費產品,還是會有一席之地。這可能也是美國想要的,把最尖端的科技留在美國,讓中國不能造成任何軍事威脅。
如果國家的領導人,能早幾年看到類似這本書的資料,對半導體多些了解而早先步局,而不是像現在大量購買晶片存貨,只能短期救急。因為晶片像清酒有年限,擺久了就過期被淘汰了,不是像紅酒愈久愈值錢。如果當初可以韜光養晦,低調部局半導體設備相關的製造供應鏈(打比方,在上百個Choke Points裡面先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大力宣傳像「中國製造2025」或「一帶一路」等造成樹大招風,被老美盯上的策略,現在的國際科技競爭情勢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楊應超獨家解讀 《晶片戰爭》/中國十年內做不出高階半導體晶片?(下) | 楊應超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MTRhMV
----------------------------------------------
半導體是人類發明的最複雜的工具之一,也是製造成本最高的產品之一。
最新的晶片——驅動超級計算機和高端智慧型手機的那種——裝滿了密密麻麻的晶體管,這些晶體管小到以納米為單位。也許唯一比晶片本身更巧妙的是製造它們的機器。這些設備可以處理小得難以想像的東西,只有大部分病毒大小的幾分之一。一些晶片製造機器的製造需要耗時數年,每台造價數億美元;荷蘭公司阿斯麥製造了世界上唯一能夠刻印最快晶片設計的光刻機,這樣的設備在過去十年中只生產了140台。
這就講到了關於微晶片的另一個驚人細節:它們不僅是技術的勝利,也是全球貿易與合作的勝利。塔夫茨大學歷史學教授克里斯·米勒在最近發表的《晶片戰爭:世界上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Chip War: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中描述了半導體供應鏈的地域分布:
一個典型晶片的藍圖可能來自英國的日資公司Arm,由加利福尼亞和以色列的工程師團隊設計,用的是來自美國的設計軟體。當設計完成後,它會被送到台灣的一家工廠,該工廠從日本購買超純硅晶片和專用的氣體。世界上一些最精確的機器將這些設計刻在硅上,這些機器可以蝕刻、沉積和測量原子級別厚度的材料層。工具主要由五家公司生產,一家荷蘭公司、一家日本公司和三家加利福尼亞公司,沒有它們,先進的晶片基本上是不可能製造出來的。然後,通常晶片的封裝和測試在東南亞進行,然後再送往中國組裝成手機或電腦。
新闻简报:欢迎订阅新闻简报,包括每周四的“海外华人札记”专栏,获取全球重大资讯,了解美国华人社区热点话题。
去年,新冠疫情引發了晶片短缺,這一複雜流程的脆弱性變得顯而易見,白宮估計這使美國損失了整整一個百分點的經濟產出,即數千億美元。但晶片業務具有全球多樣性是一件精妙甚至令人欣慰的事情。與石油、航空母艦或核武器一樣,誰控制半導體產業的問題具有地緣政治意義。不僅在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中,而且在現代世界的幾乎所有物品中,晶片都是至關重要的成分——這些物品中最重要的有武器、監控技術和人工智慧系統。行業的主導地位落入壞人之手會產生災難性後果。
這就是為什麼我十分欣賞拜登政府在限制中國上所採用的激進而有創造性的行動,過去數十年裡,中國一直在努力創建一個獨立於世界之外的本土半導體產業,其行為令人警惕。本月,商務部宣布了一系列限制措施,阻止中國獲得建立晶片主導地位所需的大部分資源。政府表示,這些規定旨在阻止中國的軍事和安全部門購買「具有軍事用途的敏感技術」。除了少數例外,制裁禁止中國購買最好的美國晶片和製造它們的機器,甚至禁止僱用美國人來製造它們。與我交談過的分析師表示,這些規定將摧毀中國國內的晶片產業,可能會使其倒退幾十年。
IBM在其位於紐約州波基普西的工廠接待了拜登總統,慶祝該州宣布在半導體、量子計算和其他尖端技術方面投資200億美元。
IBM在其位於紐約州波基普西的工廠接待了拜登總統,慶祝該州宣布在半導體、量子計算和其他尖端技術方面投資200億美元。 MANDEL NGAN/AGENCE FRANCE-PRESSE, VIA GETTY IMAGES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前國防部人工智慧戰略主任格雷戈裡·艾倫說,這些規定「絕對是一個歷史裡程碑」。艾倫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拜登的限制「開啟了美國積極扼制中國大部分科技產業的新政策——扼制的目的是扼殺」。考慮到中國可能使用先進晶片的方式——包括擴大其反烏托邦式的、使用人工智慧的監視和鎮壓制度——這種扼制是合理的。
半導體是中國仍然依賴世界其他地區的少數行業之一;該國每年進口微晶片的費用超過了進口石油的費用。中國政府已經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來實現該行業的「本土化」,但進展緩慢。在一些最先進的領域,中國半導體製造商遠遠落後於國際競爭對手。
艾倫說,到目前為止,美國對中國獲得最佳半導體的限制主要針對中國軍方。但中國的企業與中國軍方關係密切,這使得軍方能夠輕鬆規避限制。新政策應該會大大增加這方面的難度,因為它的限制適用於中國的任何實體,無論是軍事部門還是理論上的「民用」企業。
這些規定不僅禁止中國購買美國半導體技術。通過《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部分規定適用於世界上任何使用美國半導體技術的公司。因此,如果一家非美國晶片製造商同意生產中國設計的晶片,它可能會失去在其他地方無法獲得的美國晶片製造機器。
最後,還有對美國人員的限制。中國極度缺乏具備半導體業務專業知識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許多該行業的公司都聘用美國人擔任高級職位。新的限制禁止所有「美國人」——包括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繼續在中國半導體行業工作(這些規定允許人們申請對該政策的豁免。)
中方將如何應對?一種方法是逃避規則。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擅長繞過制裁,而且微晶片體積小,很容易走私。目前也不清楚美國商務部負責出口管制的機構工業和安全局能在多大程度上執行這些規定。「工業和安全局的待辦事項清單大幅增加,而他們的預算卻根本沒有增加,」艾倫告訴我。
艾倫還警告說,我們不知道中國會把這些規定視為有多嚴重的挑釁。他指出,在偷襲珍珠港之前,正是因為美國拒絕向日本帝國出售石油,導致後者得出結論,認為自己與美國「實際上處於戰爭狀態」。半導體方面的規定範圍比我們對日本的石油限制要小。「但中國會這麼看嗎?」艾倫問。「我有點懷疑。」
另一方面,美國是否別無選擇?
「這些技術將成為未來幾十年經濟實力的基礎,人們非常擔心,如果中國佔據上風,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馬丁·拉瑟告訴我。「這不是我想要生活的世界,我認為大多數美國人或我們的大多數朋友和盟友也不會想要生活在這樣的世界裡。」美國最新制裁將摧毀中國晶片產業 -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nyti.ms/3z0TxvV
-----------------------------------------------
新一波禁令全面封殺中國半導體產業,美國在盤算什麼?
獨家專訪〉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觀點 這是場零和賽局 拜登犧牲美企利益也會硬幹 - 今周刊 https://bit.ly/3SsIhQ7
《晶片戰爭:爭奪全球最關鍵技術 》作者米勒一一解析。
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祭出新一波晶片出口管制措施,從技術到人員,更全面地封殺中國半導體產業。對此,著有《晶片戰爭:爭奪全球最關鍵技術》(Chip War :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中文暫譯)一書的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直白定調,對於「中國運算能力持續進展」,美國方面顯然已改為採取「零和態度」應對,也就是認定「一方得利、另一方必有損失」。
擁有耶魯大學歷史博士學位的米勒,目前任教於被稱為「美國外交研究元老」的塔夫茨大學。長期研究科技與地緣政治,並經常在《外交政策》雜誌等專業媒體發表評論的他,日前因出版《晶片戰爭》一書受到關注。書中,他清楚點明「美中競爭將以運算能力決定勝負」的觀點,在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時,米勒則強調,美國為了把握這個決勝點,將不惜犧牲本國企業利益。以下為專訪重點摘錄: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美國十月七日又對中國發動新一波半導體禁令,這次禁令和以往相比有什麼差別?
米勒答(以下簡稱):這次的禁令範圍更廣泛,就公司數量和技術類型而言,這次不只是限制某幾家特定企業,而是試圖限制先進科技進到中國半導體產業。所以,我認為這波禁令帶來的影響會比前幾次更大,而且受影響的公司數量及技術類型也更廣泛。
談最新人才禁令
從根本下手  別想繞路走旁門
問:這波禁令限制美國公民及永久居民未獲得許可,不得協助中國半導體廠研發或製造先進晶片。這項規範的背後,美國政府在盤算什麼?
答:我認為美國政府禁止美國籍人士與部分中國企業合作,是希望使用更廣泛的工具組合(set of tools)來達成目的。因此,這次並非只簡單針對某些軟體或設備,而是從多個不同角度下達限制,讓影響範圍更廣,也使這些限制更難被繞過。
透過規範美國人與中國公司互動,以及限制設備和軟體技術的轉讓,美國政府的目標即是讓這些公司失去未來持續升級技術的能力。獨家專訪〉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觀點 這是場零和賽局 拜登犧牲美企利益也會硬幹 - 今周刊 https://bit.ly/3SsIhQ7
-------------------------------------
陸晶片業引爆倒閉潮 專家揭1大致命傷:台灣技術難複製
陸晶片業引爆倒閉潮 專家揭1大致命傷:台灣技術難複製 https://bit.ly/3VTH876
2022年10月5日
大陸執行嚴格防疫政策使整體消費力疲弱,加上拜登政府祭出新一波晶片管制措施,拖累大陸半導體產業表現,根據官方數據統計,今年前八月高達3470家晶片相關廠商倒閉,此數字超越2021年3420家及2020年1397家。專家分析指出,北京政府想達成晶片自主,但全球90%以上的高科技晶片來自台灣,台灣獨有的先進加工技術難以複製。
南華早報報導,大陸在2020年有2萬3100家半導體企業成立,到了2021年更暴增到4萬7400家半導體廠商註冊、刷新紀錄,但今年前八月已有高達3470家晶片相關廠商倒閉。
北京在2015年發布「大陸製造2025」計畫,其中一項目標是半導體自給率,從不到10%的情況下逐步提昇,在2020年達到40%,並於2025年自給率來到70%,但根據研調機構IC Insights調查,大陸2020年半導體自製率僅16%。
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國際歷史教授克里斯米勒 (Chris Miller)在《晶片戰爭:世界上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著作中指出,晶片業在過去幾個月面臨更大的壓力,受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大陸經濟放緩、清零政策影響,美國對大陸轉讓技術的限制也越來越嚴格。
米勒強調,晶片廣泛應用於汽車、智慧手機、醫療設備、人工智慧應用以及武器系統等,全球90%以上的高科技晶片都來自台灣,即使大陸是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也無法複製台灣獨有的先進技術。
米勒提到,大陸升級半導體技術最快的方式是以武力入侵台灣,但戰爭將導致台灣半導體製造業停擺或破壞,對全球經濟是一場「災難性的」事件,全世界的計算能力將因此減少37%,而重建台灣晶片產能,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陸晶片業引爆倒閉潮 專家揭1大致命傷:台灣技術難複製 https://bit.ly/3VTH876
----------------------------------------
陸若為晶片侵台 學者:全球計算能力將重挫37% 重建至少要5年
20:122022/09/30 
半導體工業在全球戰略競爭的重要性快速提升,已逐漸成為共識,沒有任何商品能像半導體一樣具有改變全球經濟和軍事力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多年以來這個價值5560億美元的產業並沒有引起發達國家太多的關注,直到最近,晶片成為中美大國競爭的戰場,許多國家與大企業被捲入其中,台灣則是影響勝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失去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將影響全球37%的計算能力,而重建這個產業則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
《路透》在一則專題報導中引述研究外交史的學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的著作《晶片戰爭:世界上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指出,在經濟上很少有哪個領域的運作僅依賴於這麼少數的幾家公司:台灣的台積電生產世界上最先進的微處理器;荷蘭的艾思摩爾(ASML)壟斷製造最複雜半導體所需要的光刻機;存儲晶片市場則由2家韓國企業主導;另外3家總部位於美國的企業則掌控著半導體設計的軟體。
米勒在書中表示,美國及其盟國在半導體產業中居於主導地位並非偶然,在二戰後出現的快捷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英特爾等矽谷先驅企業鞏固了美國的技術主導地位。此後這些技術外包到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隨著東亞經濟的快速成長,這些美國的盟友們更加融入以美國為中心的經濟圈,韓國、日本、台灣近數十年來先後出現了許多頂尖的半導體企業。
英特爾前老闆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曾對美國提出警告說,放棄製造業可能會因此失去製造能力。現在晶片製造業由台積電與三星電子獨佔鰲頭,自然災害和疫情大流行也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被米勒形容為「全球化出錯的完美畫面」。
美國最新的科技政策認清了晶片產業領導力薄弱和供應鏈缺失的問題,用大量的資金來支援新通過的《晶片與科學法案》。而中國將這種科技禁運視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此投入數千億美元設法擺脫外國技術管制。米勒認為,技術管制的作用不可能長期持續,必須加上貿易與投資以多管齊下,因此近期又增加了對人工智慧晶片的管制規定。
這場激烈的競爭,讓台灣、韓國和日本陷入了尷尬境地,因為中國是他們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是米勒認為,美國需要時間來恢復先進晶片製造業,禁運勢必影響到盟友的市場份額,一些美企往中國輸出晶片也會受阻,韓國、日本也不能在中國擴大產能或進行技術升級。此外,華盛頓和北京也還有一些更有侵略性的做法還未使用,例如強迫台積電技術升級時必須在台灣與美國同步進行,或是投資更多的晶片廠;中國則可以施壓外國公司將技術轉讓給當地同行,或是對蘋果等公司施壓要求購買大陸生產的零件。
米勒說,當然,中國升級半導體技術最快的方式是以武力入侵台灣,一旦因戰爭導致台灣半導體製造業停擺或破壞,對全球經濟將是一場「災難性的」事件,全世界的計算能力將因此減少37%,而重建台灣晶片產能,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
米勒指出,中國入侵台灣奪取半導體工業算是最極端的情況,一些投資專家和科技公司高層管理人員認為,台海戰爭造成的風險太高,將會阻止華盛頓和北京的緊張局勢升級。不過,米勒強調,「這種想法太過一廂情願了」。陸若為晶片侵台 學者:全球計算能力將重挫37% 重建至少要5年 - 兩岸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DphBeR
------------------------------------
陸晶片業引爆倒閉潮 專家揭1大致命傷:台灣技術難複製
09:422022/10/05
大陸執行嚴格防疫政策使整體消費力疲弱,加上拜登政府祭出新一波晶片管制措施,拖累大陸半導體產業表現,根據官方數據統計,今年前八月高達3470家晶片相關廠商倒閉,此數字超越2021年3420家及2020年1397家。專家分析指出,北京政府想達成晶片自主,但全球90%以上的高科技晶片來自台灣,台灣獨有的先進加工技術難以複製。
南華早報報導,大陸在2020年有2萬3100家半導體企業成立,到了2021年更暴增到4萬7400家半導體廠商註冊、刷新紀錄,但今年前八月已有高達3470家晶片相關廠商倒閉。
北京在2015年發布「大陸製造2025」計畫,其中一項目標是半導體自給率,從不到10%的情況下逐步提昇,在2020年達到40%,並於2025年自給率來到70%,但根據研調機構IC Insights調查,大陸2020年半導體自製率僅16%。
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國際歷史教授克里斯米勒 (Chris Miller)在《晶片戰爭:世界上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著作中指出,晶片業在過去幾個月面臨更大的壓力,受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大陸經濟放緩、清零政策影響,美國對大陸轉讓技術的限制也越來越嚴格。
米勒強調,晶片廣泛應用於汽車、智慧手機、醫療設備、人工智慧應用以及武器系統等,全球90%以上的高科技晶片都來自台灣,即使大陸是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也無法複製台灣獨有的先進技術。
米勒提到,大陸升級半導體技術最快的方式是以武力入侵台灣,但戰爭將導致台灣半導體製造業停擺或破壞,對全球經濟是一場「災難性的」事件,全世界的計算能力將因此減少37%,而重建台灣晶片產能,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陸晶片業引爆倒閉潮 專家揭1大致命傷:台灣技術難複製 - 財經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gBjaNu
---------------------------------------
在普廷的戰爭陰影下評估習近平的野心
星期專論》在普廷的戰爭陰影下評估習近平的野心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bX3b3
2022/10/23 05:30
◎楊甦棣(Stephen M. Young)
今年稍早前,當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面,確認雙方的密切關係時,這位俄國強人應該沒有明確告知他的中國好兄弟,他打算入侵俄羅斯主權鄰國烏克蘭的計畫。隨著這場不宣而戰的侵略行動進入第九個月,普廷在國外和國內─雖然幾乎都被壓制─都遭遇到強大阻力。習近平仍然與這位俄國獨夫維持友誼,但沒有明確表態支持普廷的這場戰爭。
習確立終身統治 鄧小平死不瞑目
當我在十月中旬撰寫這篇文章時,習近平可望在十六日揭幕的中共第廿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取得總書記職位的第三個五年任期,從而確立自己的終身統治地位。鄧小平勢必死不瞑目,因為他最重要的歷史功業之一,就是為黨和國家的最高領袖設立嚴格的任期限制。習近平或許會在短期內得逞,但他最好還是步步為營。盤據政治局和其他高層職位的中共資深官員,可能會對習近平這種違背傳統的做法,與此舉對他們未來仕途的影響,感到心有未甘。
我猜想我在台灣的朋友們,應該也會密切關注北京的政局演變,尤其是他們會想要瞭解普廷入侵烏克蘭的愚蠢行為,可能對習近平併吞台灣的野心產生何種影響。
這位中國強人正處於一個尷尬的境遇。中國詭譎的政治情勢,迫使他不能表露出任何示弱的跡象。中國的經濟正在降溫,在廣袤國土的各個角落,都有民怨產生。在經濟上,中國的農村和偏遠地區所分享到的利益,遠遠不及核心重點地區。這種情況也適用於那些一貫躁動不安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例如藏人和集中在遙遠西部新疆的維吾爾人。與此同時,美國總統拜登和他的政治及軍事團隊,已經表達將在台灣議題上持續抵制中國的意願。儘管或許略嫌直率,但拜登先生已多次公開重申,一旦中國對台灣發動無端攻擊,他願意出兵保衛台灣。
值得肯定的是,這位中國領導者在這方面一直很謹慎。他沒有公開支持或鼓勵普廷在烏克蘭魯莽的冒險主義。除了對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做出激烈反應,向台灣南部、北部海域試射彈道飛彈,飛越台灣上空之外,習近平並未展現出在台灣海峽仿效普廷策略的真實意圖。
眼下最令人擔憂的問題是,普廷還願意在多大程度上挽救他對入侵烏克蘭的誤判,以避免一敗塗地。他已經暗示可能會將戰局升級到動用戰術核武器,這是過去七十五年來從未聽聞的恫嚇。事實上,普廷在烏克蘭戰爭中使用的野蠻手段,已經讓幾乎整個世界都團結起來反對他,嚴厲的經濟和政治制裁,更讓原本已搖搖欲墜的俄國經濟瀕臨崩潰。就連普廷的長期盟友印度,迄今也不願意在普廷陷入困境之際,給予他太多實質的鼓勵或支持。
習若犯台 比普廷侵烏更令人憤慨
這一切對台灣及其安全意味著什麼?我認為,習近平眼前必須處理的問題已經夠多,應該不會想要破壞台灣海峽目前脆弱的和平現狀。無庸置疑,這位中國領導者密切關注全球對普廷莽撞入侵烏克蘭的反應。在世人眼中,任何對台灣(包括其離島)的無端侵犯,都與普廷因誤判而對烏克蘭輕啟戰端一樣不可原諒,甚至更令人憤慨。具體來說,此舉可能引發美國的軍事回應,而且極有可能獲得華盛頓在遠東盟友網絡的積極支援。
尤其是日本,將會發現很難避免捲入任何兩岸衝突,因為美國在日本領土上的基地,幾乎肯定是美國動態回應的積極組成部分。與台灣有著悠久歷史聯繫的日本,很可能會將這種攻擊視為對其國家利益的直接威脅。澳洲和其他東南亞國家也會發現,很難置身於這種衝突之外。
總而言之,習先生應該慎重考慮,是否要以自己的國家和個人地位為賭注,承擔與日本這個東鄰島國升高緊張關係的風險。現在,習近平的首要目標是取得中共總書記和中國國家主席的第三個任期。而此時此刻,中國的經濟成長逐漸減緩,人口問題和族群關係持續緊張,而且許多鄰國對習近平治下的中國政局,即使沒有為之戒懼,也會保持警惕。他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在台灣挑動危機,因為這可能會在軍事和政治上為他帶來極為不利的後果。
習近平應該審慎反思普廷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的教訓。首先,促使普廷採取行動的軍事目標並不多,卻因此付出重大的人力和物資代價。第二,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西方的制裁已經重創這位克里姆林宮的主人和俄羅斯人民,尤其是在這場戰火即將邁入第九個月之際,每天都有激烈的戰鬥和慘重的死傷。第三,西方向俄羅斯索取鉅額代價的決心並未動搖;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也只是力挺烏克蘭奮戰到底的聯盟變得愈來愈強大。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到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再到世界各地的公眾輿論,對普廷和那些讓他繼續掌權的人只會愈來愈反感。普廷最近決定徵召大量俄羅斯年輕人加入他的戰爭機器,雖然對於戰爭的客觀報導在俄羅斯聯邦境內受到嚴格管制,但這項政策在俄國似乎普遍不受歡迎。
中國人民關切生計 應高於打台灣
而中國也有自己的問題,人口老化、財富分配不均,經濟成長率也從較早期(而且無法持續的)七%到八%水準穩步下降。在中國這種封閉社會裡,衡量民意趨向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懷疑,許多中國公民會將認真考慮攻打台灣,連同可能造成的一切後果,列入他們個人優先事項的清單。只要是真正的民意調查,對於穩定經濟、增加商品和服務的供應、改善基礎設施、與鄰國維持友好關係、解決醫療保健和老年照護設施(在一個漸趨高齡化的人口結構中)等問題的關切,可能都要比武力攻台高出許多。
不論《人民日報》的官方宣傳如何歌功頌德,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人民對這些議題的關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計問題」(bread and butter)。如今,中國公民普遍都能出國旅遊或留學,他們回國後,可能會對習先生的政策及其對國內人民的影響,產生截然不同而且不怎麼正面的看法。即使是一個嚴酷的威權政體,也不能對這些民意置之不理。
(作者楊甦棣,二○○六年至○九年擔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一○年至一三年擔任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習近平可望取得總書記職位的第三個五年任期,從而確立自己的終身統治地位。圖為中國香港一家餐廳電視播放中共第廿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式。(路透)
星期專論》在普廷的戰爭陰影下評估習近平的野心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bX3b3


快讀_今周刊第1348期_這是場零和賽局-拜登犧牲美企利益也會硬幹_004《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這是場零和賽局 拜登犧牲美企利益也會硬幹
這是場零和賽局 拜登犧牲美企利益也會硬幹 | Hami書城。快讀 https://bit.ly/3gzTfpt
新一波禁令全面封殺中國半導體產業,美國在盤算什麼?《晶片戰爭:爭奪全球最關鍵技術 》作者米勒一一解析。
整理‧張如嫻
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祭出新一波晶片出口管制措施,從技術到人員,更全面地封殺中國半導體產業。對此,著有《晶片戰爭:爭奪全球最關鍵技術》(Chip War :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中文暫譯)一書的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直白定調,對於「中國運算能力持續進展」,美國方面顯然已改為採取「零和態度」應對,也就是認定「一方得利、另一方必有損失」。
有耶魯大學歷史博士學位的米勒,目前任教於被稱為「美國外交研究元老」的塔夫茨大學。長期研究科技與地緣政治,經常在《外交政策》雜誌等專業媒體發表評論的他,日前因出版《晶片戰爭》一書受到關注。書中,他清楚點明「美中競爭將以運算能力決定勝負」的觀點,在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時,米勒則強調,美國為了把握這個決勝點,將不惜犧牲本國企業利益。以下為專訪重點摘錄: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美國十月七日又對中國發動新一波半導體禁令,這次禁令和以往相比有什麼差別?
米勒答(以下簡稱):這次的禁令範圍更廣泛,就公司數量和技術類型而言,這次不只是限制某幾家特定企業,而是試圖限制先進科技進到中國半導體產業。所以,我認為這波禁令帶來的影響會比前幾次更大,而且受影響的公司數量及技術類型也更廣泛。
談最新人才禁令 從根本下手 別想繞路走旁門
問 這波禁令限制美國公民及永久居民未獲得許可,不得協助中國半導體廠研發或製造先進晶片。這項規範的背後,美國政府在盤算什麼?
答 我認為美國政府禁止美國籍人士與部分中國企業合作,是希望使用更廣泛的工具組合(set of tools)來達成目的。因此,這次並非只簡單針對某些軟體或設備,而是從多個不同角度下達限制,讓影響範圍更廣,也使這些限制更難被繞過
透過規範美國人與中國公司互動,以及限制設備和軟體技術的轉讓,美國政府的目標即是讓這些公司失去未來持續升級技術的能力。
這波禁令限制AI晶片,以及十四奈米以下先進製程設備出口中國,此舉是為打擊中國先前領先的AI技術嗎?
答 我想這的確是中國政府的看法,還有另一種說法是,美國欲阻止中國使用美國原產技術,來升級其安全情報設備及軍事系統。
我認為問題的核心,還是在於地緣政治競爭和美中之間的軍事競賽,對於中國在運算能力方面的進步,美國其實抱持著零和思惟;也就是說,一方得利,必然會造成另一方的損失。是的,這已經成了一場零和賽局,中國軍事力量愈強大,美國就愈難以捍衛其在亞洲的利益。
談美國戰略目標 保持科技優勢 對抗中國數量優勢
問 總的來說,無論是這次還是前面多次禁令,美國政府發動晶片戰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答 在美中之間更廣泛的競爭中,晶片戰是其中一部分,但也是這場競爭裡最重要的部分。
美國在科技上有諸多優勢,而且,更重要的是,美軍一直仰賴科技優勢來彌補其競爭對手擁有數量優勢的事實。中國無論在陸軍、海軍或船艦都以數量取勝,因此美國必須擁有科技優勢才能保持其軍事地位。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競爭,都是為了保持這種優勢。
美國政府當前的戰略目標,是保持美國及其盟國與合作夥伴在運算科技方面的優勢,其中,晶片至關重要。因為美國政府認為,無論哪一個國家能夠在最先進的晶片上有所作為,都將擁有重大的技術經濟優勢。
這與美國的情報機構、安全部門和軍隊、外交政策有關,他們希望中國在晶片和其他運算產業上落後。
在半導體產業發達的國家,例如美國、台灣、韓國、日本、歐洲國家,目前創新的速度至少都能持續維持,而若能讓中國的創新速度放緩,美國與中國企業之間就會產生科技上的差距,這個科技的落差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擴大。
可以說,美國主要戰略目標便是「擴大差距」。在此之前,中國公司可以透過海外取得最先進的運算技術,例如他們的晶片是在美國設計、台灣製造。美國擔心,中國科技公司的這種作法不僅只牽涉商業利益,而是中國可以藉此獲得地緣政治優勢。
在美國出招限制未來發展後,即使中國終究也會發展出來更先進的技術,但相對之下,中國軍事地位將會逐漸落後。
問 但這麼做,美國政府不怕美國企業的利益受損?例如輝達(NVIDIA)可能會因此蒸發數十億美元的營收。
答 確實,對於許多公司來說,無論是美國還是外國公司,都得付出明顯代價。
但美國政府的觀點是,在過去的五到十年裡,亞洲的軍事平衡已經發生巨大地、且對中國有利的轉變,美國則相對弱化了,導致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安全堪憂。也因此,拜登政府並不認為當下的現狀值得繼續維持,相反地,現狀必須改變……,即使代價是導致相關公司的營收損失。
▲美國此波禁令的盤算,是為了拉大與中國在半導體技術上的差距,進而使中國軍事地位下降。達志
談台積電角色 台海情勢升溫 美國視它為盟友
問 回到美國政府對台積電的態度,此次台積電也可能受禁令波及。美國究竟把台積電當作當作盟友,還是視為風險?
答 我認為美國政府把台積電視為盟友、夥伴。台積電對全球技術生態圈和經濟來說,絕對是非常重要的公司。但與此同時,美國也看到了風險,台灣海峽的軍事平衡已經發生了某種變化,使台海情勢面臨風險。
所以,說台積電是一種風險並不正確,美國政府意識到台海發生緊急狀況或戰爭的機率,比五年前來得高,因此,台海兩岸的任何經濟活動很可能受影響,我認為這才是美國政府真正關注的「風險」。
問 從過去幾次的科技戰歷史來看,目前美中之間的科技競爭有跡可循嗎?
答 晶片產業和軍事技術之間有密切關聯, 實際上, 晶片產業的出現,是源自於準確引導導彈的需求。從那時候起,每一次的戰爭趨勢都與運算科技有關。
自一九五○年代末第一顆晶片被發明以來,運算科技與軍事力量之間就存在著深厚關係。對先進軍事系統的推動,鼓勵了對運算系統的投資,反過來,這也促成了新型軍事力量。
所以,今天最先進的軍事系統非常依賴先進的晶片處理器、先進的存儲晶片和大量與半導體有關的信號處理。如果觀察中國軍方和美國軍方都在投資什麼,便可以發現,他們都專注於需要大量運算能力的系統類型,這就是為什麼兩國軍方都意識到改變非常重要這是場零和賽局 拜登犧牲美企利益也會硬幹 | Hami書城。快讀 https://bit.ly/3gzTfpt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半導體地緣政治學-城邦讀書花園網路書店


台積電主導成熟和特殊製程市場 三星眼紅想分大餅
2022/10/24 16:03
台積電主導成熟和特殊製程市場 三星眼紅想分大餅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f22ZIT
由於台積電主導成熟和特殊製程市場,三星電子將改變政策,提高該市場產能。 (取自網路)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南韓BusinessKorea報導,過去2、3年,三星電子致力在開發5奈米和3奈米先進製程技術上與台積電一爭高下,但因台積電在成熟和客製化製程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市佔率超過一半,佔據主導地位,為削弱台積電地位,三星電子將改變政策,提高成熟和特殊製程產能。
報導說,成熟製程是指已經標準化的10奈米、14奈米、28奈米、65奈米和180奈米的產品;特殊製程則是指為特定客戶所生產的客製化產品。三星電子的晶圓代工部門計劃在2024年提高成熟和特殊製程產能10%以上,到2027年時,其產能將比2018年增加2.3倍。
台積電一直主導成熟和特殊製程。該公司除了持續推出先進製程技術,同時也為既有客戶提供成熟製程產品。台積電逾半產能來自成熟和特殊製程,今年第3季,該公司46%的銷售來自這些製程,因為其許多客戶不需要先進的7奈米、5奈米和4奈米產品。
高通和蘋果等需要智慧手機晶片的大客戶,會採用台積電5奈米和4奈米先進製程。而恩智浦(NXP)等車用晶片製造商,主要採用台積電的28奈米成熟製程。星電子目前很難跟進台積電的營運策略,因2公司的晶圓代工業務歷程截然不同。
三星電子作為晶圓代工業務的後進者,一直試圖藉由開發先進製程,來打造自己是台積電競爭者的形象。例如,三星電子在2019年推出以極紫外光(EUV)微影機生產的7奈米晶片,成為全球首家;今年6月,該公司開始領先台積電量產3奈米晶片;本月稍早,該公司公布2027年量產1.4奈米晶片的計畫。
然而,為了縮小與台積電在晶圓代工業務的營收差距,三星電子必須加強成熟和特殊製程業務,該公司計畫增加投資,為車商生產8奈米和射頻(RF)晶片,以將明年的產能提高至2019年的1.5倍。
台積電主導成熟和特殊製程市場 三星眼紅想分大餅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f22ZIT


中國半導體官方已撥款超過1000億美元,試圖重建國內半導體行業,以便能夠打破對西方的依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已成為北京向晶片製造商提供資金的主要工具-該基金的負責人總經理丁文武也接受審查。牽連的還有幾個人,包括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和聯席總裁刁石京,該基金成立於2014年,吸引約450億美元的資本-從2019-2020年間,國資支持的成都格芯、武漢弘芯、濟南泉芯、淮安德淮、淮安時代芯存、南京德科碼、陝西坤同在內的7家晶圓廠,計畫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1.5兆,連一片晶片都沒看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台積電美國設廠 滿肚苦水
2022/11/07 07:49
LTN經濟通》台積電美國設廠 滿肚苦水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zOKjUh
台積電(2330)宣布,美國廠預定今年12月上旬正式舉行首部機台移機典禮,美國總統拜登將親自到場觀禮。
(彭博資料照)
美國廠12機台移機 拜登親自到場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大動作對中國實施晶片禁令,中美關係急轉直下,近日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宣布,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預定今年12月上旬正式舉行首部機台移機典禮,是台積電生產據點外移重要一步,預計明年下半年試產、2024年量產。外界認為,台積電是美中科技戰中,被美國拿來制衡中國的一顆棋子,也有專家認為,台積電的轉移只是開始,台積電可能會完全向美國傾斜。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12月上旬舉行移機典禮,除了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親自帶領公司高層,及台灣官員共近300名前往,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也都在邀請名單上,顯示美國極度重視此項投資案。
拜登在今年8月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CHIPS Act),總計將為半導體公司提供527億美元的撥款,該法案也為製造半導體和相關設備的公司提供25%的投資稅收抵免。同時,禁止獲得聯邦資金的公司在中國28奈米製程以下的先進製程晶片,期限為10年,違反者將需全額退還聯邦補助款。
《晶片與科學法案》核心目的是要振興美國本土半導體產業,並強化與中國競爭力。此外,晶片持續短缺已對從汽車、武器、洗衣機等造成衝擊,這項立法的目的也在緩解晶片短缺問題,台積電亞利桑那廠是首家獲得補助的晶圓廠。
拜登在今年8月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CHIPS Act)。(彭博資料照)
半導體業者必須選邊站
10月美國商務部又發起對中國施壓,除了禁止先進晶片出口中國,緊接著又不准半導體設備輸入中國,最後則是禁止美國人協助中國發展先進晶片,企圖把中國半導體業打回原始時代。
《彭博》統計,自10月7日美國發布部分新措施後,短短3、4個營業日,全球半導體產業市值就蒸發2400億美元。另據統計,去年中國進口的半導體產品總額達到4300億美元,其中36%來自台灣。可以說,半導體業者出口中國的現況勢必要進行調整,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選邊站」。
儘管台積電、英特爾(Intel)、三星電子(Samsung)和SK海力士(SK Hynix)等都取得一年豁免權,但美中大戰持續延燒。面對美國強勢攻擊,半導體商紛紛將目光從中國轉移,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法說會鬆口表示:「我們會繼續增加海外製造的比重。」
除了美國廠之外,外界傳言台積電可能會赴歐洲德國設廠,魏哲家對此回應:「歐洲設廠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強調除了在海外增加產能外,台灣新竹、台中和高雄也都有擴產計畫。
半導體龍頭企業台積電不僅營運據點遍及全球,對世界的影響力更是不容小覷。台積電赴美國設廠,對美國製造或把全球半導體生產重心移回美國具有代表性意義,不過先前因赴美設廠碰上建造延宕問題,連招募足夠的晶片工程師也成為一大挑戰。
台積電亞歷桑那州廠無法招募足夠的晶片工程師,可能從台灣找人送去美國。(彭博資料照)
亞利桑那州工人難找 人打算從台灣招募

《日經亞洲》5月指出,台積電選擇在亞利桑那州設廠時,光找到足夠的工人來建造這座位在亞歷桑那州鳳凰城北邊,耗資120億美元的5奈米晶圓廠就已十分困難,另外本來規劃今年9月將生產設備搬進廠房,但因施工延誤,已經告知供應商將推遲到明年Q1。
報導指出,台積電本來是打算在美國招募人才後,送到台灣培訓,不過考量到實際招募困難,因此公司決定在台灣招募赴美人才。此外,在薪資方面,台積電的對美國人的吸引力並不如對台灣人來的高,數據顯示,台積電在美工程師平均年薪約11.8萬美元,低於英特爾的平均收入的12.8萬美元,再來,其他矽谷科技大廠也鎖定這些人才,薪資開的更為優渥。
美國製造晶片 成本比台灣高50%
去年創辦人張忠謀就曾點出台灣半導體企業在海外管理上的問題,主要是台灣有許多優秀的工程師跟主管,但台灣管理者不可能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管理的如同英特爾一樣好,且在美國製造晶片的單位成本相對高得多,台灣在海外設廠不具競爭力。
張忠謀認為,美國試圖增加國內晶片的產量,這將是一種昂貴、浪費的徒勞無功之舉,美國發展晶片製造業要解決的是,嚴重的製造人才短缺問題。
還有一項成本問題。張忠謀表示,美國製造的成本令人卻步。台積電奧勒岡州工廠能獲利,但幾乎放棄擴建計畫。「在比較成本上,我們當時太天真,在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比台灣貴50%。」他說,台積電多次為奧勒岡州工廠安排美國和外籍人員,但都沒能降低多少成本。
台海關係、中美關係因素,讓台積電被夾擊在中間,立場十分尷尬。(彭博資料照)
地緣政治因素 台積電被迫產能分散
台海關係緊張,美國為了分散風險,希望台積電擴大赴美設廠,而台灣政府和台積電都希望重心留在國內,台海關係、中美關係因素,讓台積電被夾擊在中間,立場十分尷尬。
台積電成立35年,設廠以根留台灣為考量,目前在中國上海松江、南京以及美國華盛頓州海外3個廠,以及進行中的日本熊本廠和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可以說超過9成的產量都留在台灣。
國亞利桑那州廠將是全美國最先進的5奈米廠,規劃月產能2萬片,未來有機會切入3奈米,並在2026年增至月產4萬片,採取5奈米和3奈米混合生產模式,不過台積電仍把重心留在台灣,預計最新2奈米以下(1奈米)製程擬落腳新竹科學園區轄下的桃園龍潭園區。
台積電擁有全球約55%的合約晶片(contract chip)製造市場,美國在全球晶圓製造則由1990年的37%,降到2020年的10%。不管用哪一個角度來看,台灣晶片業,尤其是主力台積電,都是全球半導體業重要存在。瑞士信貸預估,若全世界無法取得台灣生產的晶片,和晶片有關的生產產品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台灣晶片業,尤其是主力台積電,都是全球半導體業重要存在。(美聯資料照)
台積電美國設廠 對美國具戰略意義
台積電在美設廠,是在美國政府喊話下才做下去,美國政府數百億美元補貼,遠低於提振本土晶片製造所需金額。就此來看,雖然美國的產量會增加,但單位成本、政治與地緣導致的因素也將增加。
瑞信表示,台積電的產能,到明年底所涵蓋的市場有望達1710億美元,是美國晶片法推動下個十年可達目標的三倍有餘。近2年,在地緣政治衝突下,台積電到海外設廠、分散風險。其中,美國廠的產能雖然只有2萬片,但是,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區仍保留非常大的空地,可供未來進一步擴產所需。
也因此,在這次12月上旬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舉行移機典禮,被美國視為可以擴大美國半導體製造的聲勢,對美國來說,台積電在美國設廠,具有戰略性意義,也因此,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都在邀請名單上,但美國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未來是否進一步擴大,台積電回應,還是要看第一座廠量產後是否符合經濟效益。LTN經濟通》台積電美國設廠 滿肚苦水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zOKjUh


台積電將成為下一個被毀掉的東芝?美國打壓日本半導體的歷史不會發生在台灣,因為這2個理由
台積電將成為下一個被毀掉的東芝?美國打壓日本半導體的歷史不會發生在台灣,因為這2個理由 - 今周刊 https://bit.ly/3FOMeMh
2022-11-07 14:00
最近看到許多論戰,討論有關美國發動晶片戰爭後,對於台灣半導體業及台積電的衝擊,還有ASML是否拒絕配合美國政府對禁止光刻機輸出中國的政治施壓等。
有關ASML到底有沒有拒絕配合,有許多人已經出面駁斥,我就不多說明。但針對美中科技對戰,未來對台灣及台積電會造成什麼影響,還有「台積電會不會是下一個東芝?」的論證,我想提出我的幾點看法。
主張台積電會成為下一個東芝的人,理由是美國發動對中國的新一波禁令,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去台化」,過去日本企業東芝也是世界第一,但當東芝成為美國的國安問題後,就受到大力制裁,現在美國官員都說美國過度依賴台積電,是國安問題,那台積電恐怕就會成為下一個東芝。
我不是政治評論專家,但我跑半導體產業30年,我不同意這種看法。
美國此次目標是打中國,台灣是被美國拉著一起打中國的小老弟,至於80年代是日本登頂世界第一的時刻,那時日本已經威脅到美國龍頭地位,因此當年美國的首要目標就是打日本,兩者狀況完全不同。台積電或許會在此次美中晶片戰爭中受到些許打擊,但不可能走向日本半導體產業「被消失」的地步。
成熟製程廠商會受惠?錯!反而受害
先談台積電會受到什麼衝擊。在美國強力禁止高階晶片賣至中國下,輝達、超微的高階晶片不能銷售,這些公司高階製程都在台積電做,當然會受到影響。
但是,台積電受到的衝擊,和應材、科林、科磊等美國半導體設備商不能賣中國是一樣的,美國決心打中國,即使美國企業或聯盟廠商業績受到打擊,也完全不能阻止美國的決心。
至於成熟製程部分,10月7日的新一波禁令出來後,有些人說,大陸會想辦法用更多顆成熟製程IC,來取代先進製程產品,例如用更多顆28奈米製程IC,來取代一顆5奈米IC能夠做的工作。
另外,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也多次強調,相較台積電高階製程受到衝擊,但台灣成熟製程廠商會因禍得福,例如一些外商像高通不敢在大陸下單,會轉單到台灣,所以像聯電、力積電及世界先進這種公司,不會像台積電受到衝擊,反而會受惠。
我認為用多顆成熟製程IC來取代先進製程產品,這種可能性不能說沒有,在某些軍事、工業、車用等市場應用是有可能的,例如最近中國上海兆芯發布新款x86處理器,此技術是由台灣威盛電子兩年前所授權的,相當受目前極缺晶片的俄羅斯歡迎。但是,這顆晶片經專家確認後,與超微10年前推出的產品功能差不多
因此,用多顆成熟製程IC來取代先進製程產品,在某些利基產品上是有可能的,但這不會是市場的主流,產業發展不斷往前邁進,對晶片的需求愈來愈輕薄短小、功能要更強大、性價比要更高,只有靠製程技術不斷往前推進才能做到。
另外,我認為黃崇仁董事長說的只是部分事實,大陸在高階製程被禁止後,一定拼命衝刺成熟製程,過去大陸在成熟產業如LED、面板、太陽能都是全力發展並造成產業衝擊,如今為了求生存,在沒有被禁止的半導體成熟製程一定會努力爭取,即使外商不去下單,但大陸本地市場那麼大,一定想盡辦法做進口取代,本地晶圓代工廠也會盡全力把這些訂單留在大陸。
談完美中對抗對台灣及大陸晶圓代工產業的影響後,也可以談談美中晶片大戰對南韓的衝擊。其實,南韓在這波晶片大戰受到的衝擊,並不比台灣小,甚至可以說影響範圍更大更廣。
主要原因當然是三星及海力士在大陸布局很深,拿了中國許多補貼,而且南韓整體有六成半導體出口是以大陸市場為主台積電大陸營收佔比不到一成,但美國市場則佔六成以上。南韓依賴中國市場的程度顯然比台灣深,此波受到大陸市場被打壓,對南韓的衝擊一定比台灣大。
而且,最近大家看到北韓不斷試射飛彈,南北韓緊張關係顯然也不輸海峽兩岸,三星大部分晶圓代工產能也都設在南韓,美方對三星赴美國建廠的壓力也不會小。
理由一:台積電與美國客戶是命運共同體
談到這裡,我想就可以進入「台積電會是下一個東芝」的討論了。
我想先談一下,80至90年代,美國打日本是什麼樣的情境。大家都知道,當時的日本第一,是從鋼鐵、造船等傳統產業,再到汽車、半導體等,都是全面崛起,日本GDP竄到全球第二,人均所得全球第一,股市房市大漲,一個東京的房地產就可以買下全美國,而日本也真的買下紐約地標洛克斐勒大樓。
若單獨看半導體產業,80年代的產業結構與現在很不同,當年是以記憶體為發展主流,日本DRAM產業勢如破竹,嚴重威脅到原本龍頭企業英特爾及德儀等美商公司,有一年包括NEC、東芝、日立、富士通、三菱、松下全部擠進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廠之列,讓原本擁有半導體霸權的美國嚇壞了。
不過,那時的日本是全面崛起,半導體只是其中一項,其他許多產業表現也都很好,因此日本威脅到的是美國各產業的龍頭地位,因此對付日本的作法,除了在半導體政策上祭出高額關稅、扶植南韓企業外,更重要且影響更深遠的是廣場協議,逼日圓強力升值,讓日本企業陷入外銷困境,才把日本第一打下來
換句話說,美國當年打日本,是因為日本已經強大到威脅美國,就像美國與蘇聯的冷戰,是國家對國家的戰爭,但今天美國與台灣的關係,當然不是這樣,這次美國打的是中國,台灣是被美國拉在同一陣營的小弟,而且台積電是代工廠,與美國客戶是命運共同體,沒有要取代誰的問題,與當年日本情況很不同。
若再單就半導體產業來看,當年日本與現在的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也有不同。當年的日本第一,不只是DRAM強,從光學、設備、化工、材料等上中下游,都全面威脅到美國,但如今台積電雖然晶圓代工很強,但在設備、材料、化學等都未跨足,在美國牢牢掌控的半導體霸權中,台積電只是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而已。
做這麼多對比,我只是想強調,如今台積電雖然很強大,但並非當年日本給美國帶來的嚴重威脅,反而是美國主導晶片聯盟體系中的一個成員,美國對台灣的態度不可能惡意。
若過度強調台積電是美國的國安問題,甚至可能把台積電炸掉搬到美國,都是太過離譜而且天馬行空的想法,太多說法充斥著認知作戰與政治意圖,恐怕需要更深思明辯才行。
理由二:「美國打壓」不是日本半導體落敗的全部原因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不能不提,到底日本半導體產業是被美國打下去的?還是因為自己做不好而被台、韓超越的?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觀察角度。
我覺得,美國當年確實用很多關稅及政策打擊日本半導體產業,但是在後續的DRAM研發與投資上,南韓以超越日本的決心及更大的投資力道切入,才是日本落敗的關鍵。
此外,在全世界從IDM(整合設計與製造在同一家公司)轉型到IC設計與代工分家的過程中,日本IDM廠也沒有轉身,處於明顯的落後態勢,讓後來的台積電、聯電等台灣公司,得以持續投資且後來居上。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落敗,不能完全歸咎於美國的打壓。
最後總結一下,我認為台積電面對此次地緣政治的衝擊,當然絕對是不輕鬆的,但台積電及台灣整體半導體產業,40年來透過一點一滴的努力,建立起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矽島優勢,如今最大的威脅不是美國會給什麼壓力,而是來自對岸武統的企圖。
岸會不會開戰,才是台灣最大的罩門,這考驗兩岸領導人智慧,尤其是決定按下攻擊鍵的「那個人」,才是左右台積電命運的最大變數。
台積電將成為下一個被毀掉的東芝?美國打壓日本半導體的歷史不會發生在台灣,因為這2個理由 - 今周刊 https://bit.ly/3FOMeMh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圍堵中國晶片 破口唯有此人
2022/11/10 07:21
LTN經濟通》圍堵中國晶片 破口唯有此人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fQ3G8D
美國封殺中國半導體,將禁令擴大至人才控管,中芯國際執行長梁孟松恐成為破口。(中芯官網、彭博,本報合成)
張忠謀評梁孟松「他好像跑來跑去的」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接連出招打擊中國半導體產業,祭禁令限制高速運算領域晶片銷售和先進製程設備出口至中國,同時將規範擴大到人才控管,限制美籍公民及永久居民任職中國半導體企業,導致許多中國半導體公司高層面臨工作、國籍2選1的難題。在各大晶片廠接連中鏢的情況下,中芯國際執行長梁孟松也備受關注,恐成為美國封殺中國晶片的破口。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梁孟松是「中華民國籍」,妻子為韓裔,不清楚梁孟松是否有美籍或韓籍。而梁孟松之前任職台積電時期,小孩並非就讀美國學校,而是唸北投一所知名的私立高中,因此媒體推測梁孟松應非美籍人士。
梁孟松任職台積電17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過去受訪時曾表示,過去認為梁孟松很忠心,後來好感打了折扣。(彭博資料照)
台積電內第二號研發大將 地位僅次蔣尚義
現年70歲的梁孟松1992年從美返台後,任職於台積電(2330),是台積電的研發大將,在研發方面是僅次於前營運長蔣尚義的第2號人物,擁有上百項專利,發表技術論文超過350篇,也是台積電2003年研發0.13微米銅製程的要角,2009年傳言因「內部人事問題」,選擇離開台積電。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2017年接受媒體專訪時也曾談自己對梁孟松的看法,張忠謀提到,過去認為梁孟松很忠心,梁要離開台積電時,也極力想慰留,最終仍沒有留住。張忠謀指出,對梁孟松一直有好感,但「他好像跑來跑去的」,也使得好感打了折扣。
梁孟松在2011年被三星聘為研發部門副總,隨後被台積電控告洩漏營業秘密。(路透資料照)
任職三星 超車台積電16奈米
離開台積電後,梁孟松先到南韓三星(Samsung)贊助的成均館大學任教,2011年與台積電簽定的競業禁止條款屆滿後,被三星聘為研發部門副總,梁孟松領導下,三星超車台積電的16奈米技術。
梁孟松隨後被台積電控告洩漏營業秘密,最終由台積勝訴,法院判梁孟松不得洩漏於台積電任職時,所接觸到的產品、製程、供應商、客戶等商業秘密,同時也不得洩漏台積電研發部人員的相關資訊給三星,更進一步要求梁孟松禁止替三星服務。
這也成為我國司法史上,首件超過競業禁止期間,仍判決不得替競爭對手服務案例。自此,梁孟松也背上「叛將」罵名。根據三星的一名代表透露,梁孟松在2015年正式離開該公司。
2017年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完成中芯從28奈米到7奈米共5個世代的技術開發。(路透資料照)
中芯若無梁孟松 難圓國產化夢
2017年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擔任聯席執行長,提升了中芯的晶片良率,並力推先進製程,花了3年多的時間,完成中芯從28奈米到7奈米共5個世代的技術開發,梁孟松曾表示,「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以上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
2020年底,中芯延攬蔣尚義重回公司,擔任副董事長大位,當時引發執行長梁孟松不滿,一度提出辭呈,儘管最終留任,半導體人才問題仍引發關注。產業人士指出,「台灣人才一直是中國晶片業的命脈」,如果中芯失去了梁孟松,代表著中國依靠台灣人創造的晶片產業,將會失敗。
中芯在突破7奈米技術後,也引發產業關注,是誰洩露技術也成了討論的焦點,美國前國家外貿委員會主席、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芮恩希(William Reinsch)受訪時就曾表示,有一種說法是中芯7奈米可能是台積電的複製品,這表明「如果有技術洩漏,是源自台灣而非美國」。
中芯創始人張汝京過去曾坦言,中國半導體業最大的障礙並非資本或政策支持,而是產業長期缺乏人才。(法新社)
張汝京坦言 中國半導體致命傷是缺人才
美媒《華爾街日報》日前也盤點,在中國半導體企業當中的美國公民,發現至少有43人擔任中國16家上市半導體公司的高層,職位從執行長、副總裁到董事長都有。文件顯示,幾乎所有被點名的高層,都曾在矽谷為美國晶片製造商或半導體設備公司工作多年後,才進入中國晶片產業。
中國最大晶片設備供應商之一中微半導體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尹志堯(Gerald Yin)以及6名現任高層、核心研究人員皆為美國公民;記憶體設計公司北京兆易創新科技副董舒清明(Shu Qingming)、董事程泰毅(Cheng Taiyi)持有美國護照;半導體生產設備廠瀋陽芯源微電子執行董事陳興隆(Chen Xinglong )持有美國綠卡。
中芯創始人張汝京過去曾坦言,中國半導體業最大的障礙並非資本或政策支持,而是產業長期缺乏人才,只能大舉從台灣挖角。美國禁令威脅下,中國半導體產業前景再受挑戰。
LTN經濟通》圍堵中國晶片 破口唯有此人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fQ3G8D
--------------------------------
梁孟松(英語:Mong-Song Liang, 1952年-),台灣電子工程學家,為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曾任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與電子所教授[1]、成均館大學訪問教授,在業界歷任超微工程師、台積電資深研發長、三星電子研發副總經理,出任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CEO)兼執行董事。
梁孟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EjHDR7
早年生平
梁孟松先於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其後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師從胡正明[2][3][4][5][6][7][8]。在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後,梁孟松和他的導師一樣當選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9][10][11]並於超微半導體負責記憶體相關工作。[12][13]
美國專利及商標局的資料顯示,梁孟松參與發明的半導體技術專利達181件,均為關鍵技術研究,[14]他在台美兩地發表的技術論文共350餘篇。[15]
事業生涯
任職台積電
1992年返台後,梁孟松擔任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資深研發處長,是台積電近500項專利的發明人[16][17],負責或參與台積電每一世代製程的最先進技術,[18][19]也是「新製程設備遴選委員會」成員。[7]2003年,台積電以自主技術擊敗IBM,受中華民國行政院表彰的台積電研發團隊中,當時負責130奈米「銅製程」先進模組的梁孟松其貢獻排名第二,[20]僅次於他的上司資深研發副總蔣尚義。2009年2月,梁孟松離開台積電,轉赴國立清華大學任電機工程學系和電子所教授,半年多後前往韓國。[14][16][4]
轉投三星
在三星開出三年相當於梁在台積電任職十年的薪資以及提供行政專機[2]等條件下,梁孟松同意加入三星[21][22]並同時帶走包括舊部在內的二十多個台積電工程師。[20][4]
為符合競業條款所規定的競業禁止期限,梁孟松先於2010年10月開始在三星旗下的成均館大學擔任訪問教授,實際任教於三星內部企業培訓大學——三星半導體理工學院(SSIT),[23]2011年7月13日,梁孟松正式加入三星集團,擔任三星LSI部門技術長,同時也是三星晶圓代工的執行副總。[3]
當時三星正處於由晶片製程技術28奈米晶片製程轉向20奈米製程的研發瓶頸,而梁孟松對此主張三星放棄20奈米製程,直接由28奈米製程升級到14奈米製程。[2],一次完成三代四級跨越,後獲成功;[2]最後三星的14奈米製程量產時較台積電早約半年[7],而同時台積電推出的製程為16奈米。[20][3]
梁孟松協助三星成功研發14奈米製程後,三星拿下原為台積電所獨佔蘋果公司處理器相關市場的「蘋果A9處理器」首批訂單[24][4]以及高通的訂單[25],三星自此成為蘋果的供應商之一,並使台積電的股價一度下跌,失去八成的蘋果訂單、損失10億美元。2011年10月,台積電因此和梁孟松展開達四年的訴訟,指控其自2009年離職至成均館大學任教以來,「應已陸續泄漏台積電公司之營業秘密予三星。」 [12][2][23][7]
洩密訴訟
梁孟松在三星電子任職期間因使三星與台積電技術差距急速縮短,使得他的研發成果受台積電指責,並且讓台積電認為梁孟松涉嫌泄漏商業秘密而對他提出訴訟。台積電於訴訟中指控,從2005年至2009年間,三星電子的代工年營收不到4億美元;自2010年起,三星開始代工蘋果公司的A系列處理器後,代工收入增至12億美元(其中蘋果產品代工收入達8億美元),2013年達39.5億美元[26],韓國打進少數企業有能力參與競爭的晶圓代工產業;至2018年,三星的晶圓代工收入已攀至約100億美元,並企圖在3奈米製程上再次超越台積電[2]。台積電認為三星的製程技術發展與梁孟松的加入密切相關,台積電法務副總經理暨法務長方淑華對此表示:「就算不主動泄漏台積機密,只要三星選擇技術方向時,梁孟松提醒一下,這個方向你們不用走了,他們就可以少花很多物力、時間。」 [19][7][17]
而受託台積電的一份專家技術調查報告顯示:由於三星產品技術來自IBM授權,其產品特徵原與IBM一樣、和台積電差異極大;[20]2009年之後幾年,三星的45、32、28奈米世代產品特徵與台積電的差異急劇減少,兩家公司的產品變得極為相近。該份調查報告的外部專家以最先進的電子顯微鏡,詳細比對IBM、台積電和三星三家公司最新四代產品的主要結構特徵以及組成材料[7],結果顯示三星和台積電的產品高度相似[20][7],若單純從產品結構分析可能無法分辨其來自何者[20][7],因此台積電認定梁孟松已泄漏相關商業機密給三星[23],使台積電的技術優勢被三星追趕[20][16]。
台積電控告梁孟松侵犯營業祕密的訴訟在中華民國智慧財產法院一審時敗訴,法院同意梁的辯護律師顧立雄之觀點,判決競業禁止期限已滿,不應剝奪他的工作權[27][28]。台積電對判決結果不服上訴,二審時智慧法院合議庭認定成均館大學與三星具特殊關係,而韓國此類企業大學具某種有益於企業之不公開作用[28][6],因而判定成均館大學對三星有類似功能,加上台積電提供的相關證據,使台積電在二審獲勝。梁孟松不服上訴,最終最高法院判決結果為: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梁孟松不能以任何方式繼續為三星提供服務。該判決結果亦為台灣的法院史上第一次限制企業高階主管在競業禁止期限結束後,仍禁止至競爭對手公司任職,有媒體評論這是「歷史性的判決」[20][3][17]。
加入中芯
發展與突破
在與三星的契約結束之後[15][4],梁孟松接受中芯國際以年薪20萬美元邀請(不含股權分配和分紅)加入,而中芯國際於2017年10月16日晚間召開臨時董事會宣布梁孟松出任聯合執行長(Co-CEO)兼執行董事,[29][30]和趙海軍擔任該公司之雙執行長[15]。消息公布後,中芯股價於當日上揚[13]並於其後近一個月漲逾20%[15],而投資商對中芯的評價也為正多於負。[13]
梁孟松從三星帶走包含台灣和韓國的工程師團隊加入中芯[31][32][33],也替中芯招攬昔日在台積電時的下屬周梅生[34];周在業界之先進技術研發、合作、轉移等項目擁有資歷[35],專長相關技術並擁有130多項國際專利。[35]在梁孟松的推薦下,周梅生被任命為首席技術官[34],而梁孟松為中芯招攬達200多位核心成員,其中大部分來自台灣新竹科學園區[24]。由於受競業禁止條款所限,梁孟松所率團隊無法立即投入中芯的新一代產品研發,便參與前代產品改良,提升28奈米製程良率[24][4][8]
2016年2月,中芯半導體宣布「28奈米高介電常數金屬柵(閘)極」(HKMG: high k metal gate)工藝成功,成為中國大陸晶圓廠中首家可同時提供28奈米多晶矽(PolySiON)與高介電常數金屬柵極工藝的廠商;此時良率仍不穩定[36][37],發展不如預期[36][37],至2018年營收占比為5.4%[38]。梁孟松和其所率團隊在一年內將中芯的低階28奈米製程良率從60%提升至85%以上,並將高階28奈米製程良率翻倍提升至80%以上[2],讓產品質量大幅提升[39],也使28奈米製程開始獲利。[39]梁孟松帶領中芯成功量產28奈米製程晶片後,西方隨即解禁了28奈米光刻機對中國大陸的禁運令,中國大陸晶片廠隨後便開始購入此種光刻機。
梁孟松和其團隊將28奈米製程良率大幅提升後,聯華電子在廈門的分公司聯芯於2018年試產28奈米製程,其良品率達98%[40][41][42][43][44],而台積電南京廠的16奈米製程亦於同年5月量產[45][46][47][48][49][50][51],使中芯的28奈米製程產品不具任何競爭優勢。[52]梁孟松因此認為中芯因28奈米製程太晚研製成功而錯失市場良機[52],並提出停止發展28之後的下一代22奈米製程、而直接量產14奈米製程的策略;他提出此策略後因中芯當下的技術瓶頸,遭公司內部普遍反對[18][19],《電子時報》對此評論:「中芯宣稱要做14nm、10nm,但恐是個遙不可及的美夢」[18][19]。梁孟松說服中芯採納其建議,之後將14奈米製程的良率從3%提升至95%以上,[11][10]使中芯成為全球六家能生產14奈米晶片的企業之一,[9][11]同時研發出12奈米製程,中芯因此於2019年為他加薪7成至年薪34萬美元。[53]至2019年,中芯的14奈米製程成功量產時,[4]比14奈米功耗降低、性能提升的12奈米製程也進入客戶導入階段,[54][55][56]並於次年成功量產。梁孟松領軍中芯量產14奈米製程後,美國曾隨後一度取消了14奈米製程光刻機對中國大陸的禁運,中芯便立刻下單ASML訂購了一台,並於2020年3月到貨;惟兩年後美國又加強了對包括中芯在內的所有中國大陸晶片廠的封鎖禁運,不但於2022年禁止應用材料和泛林集團向任何中國大陸晶片廠出口14奈米及更高級製程的設備,同時也施壓荷蘭和ASML,要求其不向中國大陸出口14奈米及更高級製程的光刻機。
研發規劃
梁孟松在完善28和14奈米製程時,決定直接以技術更先進的7奈米以下製程為目標[57][58][59][60],而全球有能力投入7奈米以下製程的企業為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三家[61][62],英特爾亦將自家設計的7奈米晶片轉向台積電下單。[63][64]
中芯於2018年上半年向艾司摩爾下單訂購一台價值1.2億美元的「極紫外光刻機」[65][66][67],與此同時,梁孟松與其團隊在研發第二代「鰭式場效應電晶體」時,也同步研發採用新一代N+1、N+2代製程工藝。[4][60]至2019年下半年,N+1製程客戶導入階段已十分順利;[29][8]據2020年2月中芯國際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會議的公告,在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下,中芯N+1製程將於2020年第四季開始低批量試產,2021年進行大規模量產。[30]相較之前的14奈米製程,中芯新一代N+1製程性能提升20%、功耗可降低57%[68][69][70]。
梁孟松採取與台積電研發7奈米製程經驗相似的方法,在N+1、N+2代製程上發展7奈米製程,計劃於2022年完成。[71]台積電因充分利用極紫外光刻工藝,達到5奈米製程,而其前兩代低階7奈米製程均只需用「深紫外光刻機」(Deep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DUV);對於已有相當深紫外光刻技術和設備儲備,尚無任何極紫外光刻機和使用經驗的中芯[69],梁孟松規劃先以深紫外光刻技術和設備研發7奈米製程,以其N+1、N+2代製程發展和台積電同級的前兩代7奈米製程;直到相關設備就緒後,中芯即可轉向發展極紫外光刻工藝。2020年10月,中芯以其N+1製程所產的10奈米晶片流片和功能測試一次通過,並於年底成功量產;梁孟松亦預計低階7奈米製程於2021年4月可進入小批量風險試產,[72]中芯將能比英特爾提前量產7奈米製程晶片。[61][62]2022年,加拿大公司TechInsights通過逆向工程拆解分析中芯在2021年7月向加拿大比特幣挖礦公司MinerVa供貨的MV7挖礦晶片,發現其為7奈米製程,因此證明中芯第一代7奈米晶片已量產。
內外波折
由於中芯至2020年代無法量產任何5奈米和3奈米晶片,除缺乏相關設備外,亦未掌握關鍵技術;[53]因此梁孟松於訂購極紫外光刻機前制定技術研發路線藍圖,規劃研發關鍵技術領域中不需極紫外光刻機之部分,待設備到貨再研發完成5奈米和3奈米製程,此計劃引發中芯內訌[4][8]。由於5G手機的需求增長,電源管理晶片在全球市場缺貨,聯合執行長趙海軍在公司董事會提議擴充產能以滿足電源管理晶片的需求,遭梁孟松反對,梁認為此種成熟產品不如自己掌管的先進位程重要。之後,梁孟松因其理念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晶片自主政策[73]而在爭論中獲勝,使5奈米以下製程的研發工作順利進行;同時,中芯因此失去原可進帳的電源管理晶片收入,造成包括大股東大唐電信等股東對此不滿[74][75],而外界亦流傳趙海軍因此與梁孟松不和[4]。
除了企業的內部傾軋,2019年底因美國施壓,荷蘭政府延緩向艾司摩爾授予其對於中芯的出口許可證[4],使原先梁孟松計劃於同年底安裝極紫外光刻機的規劃至2021年無法完成。2020年12月,中芯再遭美國制裁,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若事前沒有美國政府所授的出口許可證,中芯將無法獲得任何高階晶片製程所須的美國技術[76][77],梁孟松的計劃亦因此擱置[8]。
2020年12月,蔣尚義回歸中芯出任副董事長,梁孟松對自己未被及時告知該消息感到不滿,因此在公司董事會請辭;[78]消息傳出後,中芯的市值一度蒸發近一成、超過300億元,並導致即日其港股暫停交易[76][77]。數日後,中芯於同月31日證實梁孟松仍任聯合執行長[72][79]。2021年2月5日,趙海軍獨自出席中芯的法人說明會[80][81],梁孟松首次缺席[80][81],消息傳出後中芯的港股和A股應聲下跌[80][81];同年3月31日,中芯對外公告再次確認梁孟松仍任原職,並贈與梁價值約人民幣2,250萬元的宅邸,也將他的年薪調漲至153萬美元[82][72]。
個人生活
在美國期間梁孟松結婚。配偶是和上大學時為籌集學費曾當過空姐、後來同為半導體工程師的韓裔妻子李寧男[15][6][7][82]。
評價
梁孟松加盟中芯被業界稱為「對中國半導體行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中國半導體產業進入梁孟松時代」,[2],亦有評論梁「為中芯打了一劑雞血針」,[13]因此得到中國大陸方面贈詩稱讚:「葉落歸根中芯在,半導一生忠報國」;且因其自供職中芯後,從未動用過分文年薪,都盡數捐給他所成立的教育基金,為中國大陸培養晶片業人才,而被稱為高風亮節的真君子。[53]
2020年5月25日中芯授出946萬購股期權予周子學等8位董事,梁孟松和周子學獲得份數為最多,均為659117份,[83],梁孟松所獲和董事長相同。[22][21]
由於梁孟松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卻投靠原東家的競爭對手[6][7],並造成老東家台積電慘重財務和技術損失,導致台灣很多民眾對梁孟松極度不滿、痛恨,斥責其為「叛徒」、[20] 「叛將」、[17] 「半導體呂布」、[16][17]及「現代版三姓家奴」
梁孟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EjHDR7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台版晶片法V.S.晶片去台化
這個禮拜的行政院院會通過「台版晶片法案」,根據產業創新條例給予在台灣投資先進製程半導體業者研發投資抵減25%,這個版本雖然不像美國8月9日公布的晶片法案直接給予527億美元的直接補貼及200億美元的減稅方案,但已經可以看出政府在鞏固台灣成為世界最重要半導體生產基地的用心。
在美國祭出晶片法案,美中角力愈演愈烈之際,不少統媒賣力唱衰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一時之間,所有有想像力的謠言都出來了,像最誇張的彭博資訊説,中國若攻打台灣,美國將派出最後一架飛機載走台積電工程師!最近又說蘋果將向委託尚未完工的半導體廠生產先進製程晶片,甚至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也出來呼應「去台論」。
毒舌派的InTel執行長季辛格更大聲鼓吹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岌岌可危,更多企業要在歐美設廠。高盛集團也落井下石說台積電面臨六大風險,國內唱衰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專家及非專家更是不計其數。不過,台灣最近出現巴菲特天降神兵效應,這兩天,ASML營運長來台,宣布將在新北市擴大投資,現在行政院端出台版晶片法案,擴大投資抵減範圍,這個政策來得正是時候。
未來的世界,科技戰的核心就在半導體,最近連一向忽視半導體產業的歐洲都嚴肅起來,例如,率先跑去中國的德國總理蕭茲回國後,第一時間否決中國賽微用瑞典子公司Silex的名義對Elmo’s的併購案。英國也下令把原本已批准的安世半導體買入86%的Newport Wafer的股權要退出來,大家有志一同對中國半導體廠「堅壁清野」。
美中角力主戰場就在半導體,三年前,華為虎虎生威,但美國禁止台積供貨華為之後,任正非只能喊要過苦日子。未來世界的賽局,誰能掌握半導體?誰就能得天下!台灣擁有最完整的產業聚落,西部科技園區的廊帶,全球無人可及。台灣還有性價比最高的卓越工程師。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說,美國人不喜歡進工廠,他說台積電如果第一年招募100個員工,一年後,如果能留下5個就很不錯了,還有,美國人絕對不會逾時工作,加班,不管到哪裡設廠,都不可能找到像台灣這麼完美的生產基地,別的國家也搶不走。
台灣要做的是鞏固自己的生產基地,在水,電,人才培育等多下功夫。還有,要設一座晶圓廠至少要5到10年,這不是用嘴巴說,説去台就去台的事!這個台版晶片法案值得肯定!
(1) 謝金河-數字台灣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EIQ0G7
台版晶片法V.S.晶片去台化
這個禮拜的行政院院會通過「台版晶片法案」,根據產業創新條例給予在台灣投資先進製程半導體業者研發投資抵減25%,這個版本雖然不像美國8月9日公布的晶片法案直接給予527億美元的直接補貼及200億美元的減稅方案,但已經可以看出政府在鞏固台灣成為世界最重要半導體生產基地的用心。
在美國祭出晶片法案,美中角力愈演愈烈之際,不少統媒賣力唱衰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一時之間,所有有想像力的謠言都出來了,像最誇張的彭博資訊説,中國若攻打台灣,美國將派出最後一架飛機載走台積電工程師!最近又說蘋果將向委託尚未完工的半導體廠生產先進製程晶片,甚至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也出來呼應「去台論」。
毒舌派的InTel執行長季辛格更大聲鼓吹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岌岌可危,更多企業要在歐美設廠。高盛集團也落井下石說台積電面臨六大風險,國內唱衰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專家及非專家更是不計其數。不過,台灣最近出現巴菲特天降神兵效應,這兩天,ASML營運長來台,宣布將在新北市擴大投資,現在行政院端出台版晶片法案,擴大投資抵減範圍,這個政策來得正是時候。
未來的世界,科技戰的核心就在半導體,最近連一向忽視半導體產業的歐洲都嚴肅起來,例如,率先跑去中國的德國總理蕭茲回國後,第一時間否決中國賽微用瑞典子公司Silex的名義對Elmo’s的併購案。英國也下令把原本已批准的安世半導體買入86%的Newport Wafer的股權要退出來,大家有志一同對中國半導體廠「堅壁清野」。
美中角力主戰場就在半導體,三年前,華為虎虎生威,但美國禁止台積供貨華為之後,任正非只能喊要過苦日子。未來世界的賽局,誰能掌握半導體?誰就能得天下!台灣擁有最完整的產業聚落,西部科技園區的廊帶,全球無人可及。台灣還有性價比最高的卓越工程師。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說,美國人不喜歡進工廠,他說台積電如果第一年招募100個員工,一年後,如果能留下5個就很不錯了,還有,美國人絕對不會逾時工作,加班,不管到哪裡設廠,都不可能找到像台灣這麼完美的生產基地,別的國家也搶不走。
台灣要做的是鞏固自己的生產基地,在水,電,人才培育等多下功夫。還有,要設一座晶圓廠至少要5到10年,這不是用嘴巴說,説去台就去台的事!這個台版晶片法案值得肯定!
掌握半導體就能得天下!股神豪買台積電、ASML擴大投資台灣…謝金河:台版晶片法案通過正是時候 - 今周刊 https://bit.ly/3GJ82tl
---------------------
史上最大投資抵減方案 「台版晶片法」拍板通過、拚明年上路
2022年11月17日 週四 下午7:23
行政院會今(17)天拍板通過,有「台版晶片法」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10條之2草案,針對技術創新,且具有關鍵地位的企業,提供創新研發支出的25%,或先進製程設備支出的5%,可抵減當年度營利事業的所得稅,是史上最大的投資抵減方案。對此,半導體產業表示支持,樂見法案有助於半導體的創新發展。
厚植研發實力 史上最大投資抵減方案
「台版晶片法」提供25%的研發投資抵減等方案。圖/台視新聞
號稱「台版晶片法」的產業創新條例10之2修正草案,行政院今天拍板通過,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提供25%的研發投資抵減,以及5%的設備投資抵減,而且設備支出沒有金額上限,合計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營所稅額的50%。
經濟部長王美花說明,研發費用、研發密度須達到一定規模,明年繳交的稅率最少要繳到12%。同時強調政府重視的是在台灣做研發,並沒有限制只有台灣的企業。
這是政府史上推出的最大投資抵減方案,期盼能厚植國內研發實力,國外加碼投資,而產業界也樂觀其成。國際半島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對此表達肯定和支持,台版晶片法案能夠幫助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把先進的研發、製造及製程技術留在台灣。
不只半導體 重要供應鏈產業可望受惠
而不只半導體,王美花指出,下世代且在國際重要的供應鏈,如電動車、5G、低軌衛星等相關產業也可望受惠。草案送交立院後,力拚明年上路,盼助台灣供應鏈產業再創高峰。
台北/許芷瑄、張元杰 責任編輯/陳盈真
史上最大投資抵減方案 「台版晶片法」拍板通過、拚明年上路 https://bit.ly/3OlCRGe
--------------------------
行政院拍板台版晶片法:研發支出25%可抵減營所稅 半導體產業適用
三立新聞網
2022年11月17日 週四 上午11:35
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今(17)日經濟部所擬具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草案、第72條修正草案,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之公司,提供前瞻創新研發支出2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並得以購置用於先進製程之全新機器或設備支出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且該機器或設備支出不設金額上限,二者合計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該法號稱「台版晶片法」,預計明年起實施至2029年產創落日為止。
行政院會今(17)日經濟部所擬具,號稱台版晶片法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草案、第72條修正草案(資料照)
經濟部指出,台灣產業經過數十年發展,已建構創新、韌性、高效率的產業鏈,能快速因應市場變化,更成為國際經貿鏈結之後盾。在近年一連串全球重大事件干擾供應鏈運作下,各國為實現關鍵產業自主化,紛紛就其關鍵產業祭出鉅額補貼及擴大租稅優惠,例如美國晶片法案提供補貼並針對建廠及設備投資給予25%抵減率的租稅優惠、日本提供建廠及設備補助、韓國給予抵減率最高40%的研發投資抵減及抵減率10%的設備投資抵減等。
經濟部並指出,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帶來新的競爭壓力,攸關台灣產業未來發展,因此,經濟部借鑒各國獎勵措施並盤點現行法規,提具「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第72條修正草案,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之公司,提供前瞻創新研發支出2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並得以購置用於先進製程之全新機器或設備支出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且該機器或設備支出不設金額上限,二者合計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
經濟部表示,適用本租稅優惠的對象不限產業類別,凡符合研發費用、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及有效稅率達一定比率之要件,均可申請適用。其中研發費用及研發密度,係考量臺灣產業要在國際供應鏈中持續保有關鍵地位,必須不斷投入資源進行開創性、突破性的研發創新。而一定規模,將參考國內重要公司的研發經費及研發密度,於子辦法訂定。
另有效稅率部分,係為兼顧租稅優惠及繳納合理稅負之政策目的,參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之稅率15%訂定。鑑於國際間推動期程不一,給予產業適當緩衝期間,112年度有效稅率之比率訂為12%,113年度起為15%,其中113年度得審酌國際間施行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情形,由行政院核定調整為12%。
經濟部表示,後續將積極與立法院朝野黨團溝通協調,俾早日完成修法程序,以如期於112年1月1日起施行,至118年12月31日止。期引導企業積極投入前瞻研發與先進製程,強化我國產業鏈韌性及競爭優勢,進而鞏固並提升我國關鍵產業在國際供應鏈的地位,讓我國產業成為保護臺灣國防經濟安全的堅實後盾。
行政院拍板台版晶片法:研發支出25%可抵減營所稅 半導體產業適用 https://bit.ly/3hMghKp
-----------------------------
行政院會通過「台灣版晶片法」草案•關鍵產業研發25%抵稅 最快明年上路
未來半導體、5G、電動車等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研發費用的25%,以及購置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等支出的5%,皆可抵減當年營所稅。
2022/11/17 17:56
延伸閱讀: 【更新】台灣行政院會17日通過「台版晶片法」草案 半導體大廠紛表示: 樂觀其成
(台灣英文新聞/政治組 綜合報導)行政院會今天(17日) 通過「台版晶片法」草案,修訂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及第72條修正草案,未來半導體、5G、電動車等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研發費用的25%,以及購置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等支出的5%,皆可抵減當年營所稅。
行政院會通過「台灣版晶片法」草案•關鍵產業研發25%抵稅 最快明年上路行政院長蘇貞昌指出,政府提供優質的基礎投資環境,並通過史上最高研發及設備投資抵減的草案,用行動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
經濟部指出,後續將積極與立法院朝野黨團溝通協調,盼早日完成修法程序,如期於民國112年1月1日起施行,至118年12月31日止。
為持續維持台灣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在全球關鍵地位,以及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帶來新的競爭壓力,行政院會今天通過號稱「台版晶片法」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及第72條修正草案;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
草案條文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提供前瞻創新研發支出的2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並得以購置用於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或設備支出的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且該機器或設備支出不設金額上限。
草案同時規範,上述2者合計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
至於適用要件部分,草案規範的租稅優惠對象不限產業類別,凡符合研發費用、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及有效稅率達一定比率的要件,均可申請適用。
有關研發費用門檻,經濟部長王美花出席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說明,草案授權在子法中訂定,後續將與財政部一起針對國內研發狀況對門檻金額做更仔細的確認。
王美花也說,草案重點是重視在台灣做的研發,要對台灣產業有貢獻,因此沒有限制只能是台灣企業,若有符合上述相關要件,並在台灣設立相關子公司進行研發的公司,皆可適用。
她表示,草案的租稅優惠也非只限定半導體產業適用,像是電動車相關、5G、低軌衛星等下一個世代的產業,只要符合相關要件也能適用。
行政院會通過「台灣版晶片法」草案•關鍵產業研發25%抵稅 最快明年上路至於租稅優惠帶來的短收評估,王美花表示,根據模擬情況,研發費用門檻將影響短收的比例;雖然政府提供抵減優惠,但創造的效益會比抵減的還要多。
此外,有效稅率部分,預計112年度有效稅率的比率訂為12%,113年度起為15%,但草案也保留彈性,113年度得審酌國際間施行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情形,由行政院核定調整為12%。
中央社報導,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半導體成為各國的重點戰略產業,為了讓台灣的半導體護國群山更為穩固,歷經逾半年的醞釀與協商,台版晶片法案終於成形,相較原版本多了2個彈性,幕後推手就是行政院政委兼國發會主委龔明鑫。
經濟部修正產創條例10條之2草案,給予高科技業研發費用支出抵減25%,經行政院跨部會多次審查,今天於行政院會討論通過;一旦修法通過,台積電、聯發科等半導體大廠有望適用,被形容是「台版晶片法案」。
行政院版相較於財經部會提出的版本多了2個彈性作法,一是有效稅率須達一定比例、以12%為基礎;二是實施時間採「1+1」的彈性做法,也就是說,雖然要接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施行最低稅負15%,但可評估OECD國家推動狀況為何,保留延後1年的彈性。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部6月端出的修正草案是以有效稅率應達15%來設計獎勵機制,如今院版調整為12%,搭配「1+1」的實施彈性,背後其實歷經4次部長級會議,經濟部長王美花與財政部長蘇建榮親自出席,加上身為政委的龔明鑫從中協調,經濟部與財政部才達成共識。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說明草案脈絡時表示,現今國際科技競爭上,美國、歐盟、日本、韓國都選擇對半導體做高額補貼與優惠,各國強化半導體的競爭力,主因就是疫情期間車用晶片短缺,讓各國發現半導體對產業的不斷鏈非常重要。
行政院會通過「台灣版晶片法」草案•關鍵產業研發25%抵稅 最快明年上路她說,國際競爭態勢明顯,台灣與國際相比,半導體製程上已經是全球領先,擁有關鍵地位,台灣需要思考在很多競爭者加入戰局時,該如何維持領先,以及政府須採取什麼作為,經過策略思考後,為了讓台灣半導體與下世代關鍵產業不斷往前進步,提出這次的租稅優惠。
王美花說,這次新增關鍵地位產業給予租稅優惠,但要求研發費用要達到一定規模、密度要達到一定規模,且明年繳稅至少要繳12%,民國113年則為15%,但條文也保留113年維持12%的彈性,藉以因應國際趨勢。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主持行政院會會後記者會時轉述,蘇貞昌院長於會中表示,這次修法對在台灣境內進行技術創新,且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符合一定條件者,提供史上最高的研發及設備投資抵減。
蘇貞昌說,這將有助促進下世代關鍵產業跟技術持續深耕台灣,鞏固包括半導體在內的整體產業鏈韌性以及國際競爭優勢,這對台灣的國家安全及經濟安全都有實質助益。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最近有人炒作「半導體供應鏈去台化」的言論,惡意唱衰台灣,但像是聯發科已聲明不會將供應鏈移出台灣,荷商艾司摩爾擴大在台灣投資等事實擺在眼前,足以證明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主持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轉述,蘇貞昌會中說,最近有些人炒作「供應鏈去台化」,唱衰台灣,但各項事實證明,這些都是錯誤的。
蘇貞昌指出,台灣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人才培育環境,以及民主法治,這也讓台灣成為最關鍵,也是最可信賴的夥伴;蘇貞昌提出多項證明,包含聯發科已聲明,每年在台灣投資將近新台幣3000億,不會將供應鏈移出台灣。
蘇貞昌還舉財經專家謝金河的臉書指出,信賴是台灣未來10年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元素,除了半導體產業,還會出現許多信賴產業,藉由好的品格、恪守商業競爭原則,這個元素將帶領台灣經濟奔馳。
蘇貞昌也說,荷商艾司摩爾擴大在台灣投資,也讓惡意炒作台灣風險的錯假訊息不攻自破。
另外,近日經濟學人雜誌談2023年趨勢的特輯封面,將總統蔡英文、美國總統拜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及幾位世界領導人放在一起,蘇貞昌說,報導中提及台灣是繁榮的民主國家,是半導體的重鎮。
國際知名的投資巨擘巴菲特也大舉買進台灣半導體公司存託憑證ADR超過41億美元,近新台幣1300億元,蘇貞昌說,相信這會吸引更多國際公司相繼投入
行政院會通過「台灣版晶片法」草案•關鍵產業研發25%抵稅 最快明年上路 | 台灣英文新聞 | 2022-11-17 17:56:00 https://bit.ly/3AqVHFT
---------------------
行政院會今仔日通過有「台灣晶片法」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和第72條修正草案,針對技術創新,或者是佇國際供應鏈內面有關鍵地位的公司,會當共研發新技術費用的25%拄營業所得稅;另外、先進設備支出的5%也會當拄。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無限定臺台灣的公司或者是產業,半導體、電動車、5G 攏包含在內。
有「台版晶片法」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草案和第72條修正草案,行政院17號拍板通過。
經濟部部長 王美花表示:「用租稅優惠的方式在現有的規範之下,再新增針對這樣的關鍵地位的產業,來給予租稅的優惠。所以包括你的研發費用,要有達到一定規模,研發的密度要達到一定規模」
修法內容,針對技術創新、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在前瞻創新研發費用支出的25%,抵減當年度營所稅。另外,在先進製程設備支出的5%,也能抵減營所稅,不限產業類別,但前提是,申請公司必須在研發費用和密度,都有一定規模,有效稅率也要達一定比率。
日月光表示,歡迎政府在稅制上,提出與時俱進的修法,台積電則會繼續投資台灣、樂觀其成,聯發科則表示,對法案還在了解中,希望政府因應不同需求都有配套措施。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 曹世綸表示:「(台版晶片法)當然不會是最大跟最多,整個台灣半導體的一些先進的研發,跟這個所謂的設備的投資跟製造,我覺得可以產生一個鼓勵跟示範作用」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 劉佩真指出:「租稅的一個優惠的減免,讓它的一個投資抵減力道更大,我想這個對於在台灣的半導體廠持續未來在根留台灣,是會有相當挹注的效果」
透過優惠租稅條例上路後,盼帶動半導體產業,在台灣的群聚效應,鞏固台灣半導體產業,持續領先全球。
政院通過"晶片法"草案 25%研發投資拄營所稅 | 公視新聞網 PNN https://bit.ly/3XaJYFk
----------------------
為穩固台灣半導體業關鍵地位,行政院今日通過有「台版晶片法案」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 10 條之 2 草案,針對技術創新具關鍵地位的企業,提供前瞻創新研發支出的 25%,或先進製程設備支出的 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
世界各國為實現關鍵產業自主化,紛紛就關鍵產業祭出鉅額補貼及擴大租稅優惠,例如美國晶片法案提供補貼,並針對建廠及設備投資給予 25% 抵減率的租稅優惠、日本提供建廠及設備補助、南韓給予抵減率最高 40% 的研發投資抵減及抵減率 10% 的設備投資抵減等。
行政院已將「台版晶片法案」排入院會議程審議,預計拍板定案後明年元旦上路,對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提供研發及設備投資抵減,其中前瞻研發支出抵減率高達 25%,購置先進製程機器或設備支出 5%,並不設金額上限,兩者合計不得超過當年度營所稅的 50%。
適用對象必須符合三大條件,包括第一須比照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訂定有效稅率應達 15% 以上;第二是同一課稅年度內的研發費用占營收比率達一定規模,設備投資達門檻;第三是近 3 年內無違反環保、勞工或食安相關法律且情節重大情事。
行政院後續將積極與立法院朝野黨團溝通協調,期盼早日完成修法程序,如期在明年元旦行,並至 118 年 12 月 31 日止,期引導企業積極投入前瞻研發與先進製程,強化台灣產業鏈韌性及競爭優勢,進而鞏固並提升台灣關鍵產業在國際供應鏈的地位
「台版晶片法」拍板通過了!半導體廠研發抵減增至 25% | TechNews 科技新報 https://bit.ly/3V3Ac64
--------------------------------
台政院推「台版晶片法」 研發費用可抵25%
更新: 2022-11-17 9:37 PM    標籤: 半導體, 蘇貞昌
【大紀元2022年1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台行政院會17日通過經濟部研擬的「台版晶片法」《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不限適用產業別,只要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研發費用的25%以及購置先進製程全新機器支出的5%,均可抵減當年營所稅,兩者合計上限為總稅額50%,未來不只半導體,包括5G、電動車等下世代及國際重要供應鏈領域可望受惠,且申請對象不限台灣企業。
經濟部表示,近年一連串全球重大事件干擾供應鏈運作下,各國為實現關鍵產業自主化,紛紛就關鍵產業祭出鉅額補貼及擴大租稅優惠,例如美國《晶片法案》提供補貼,並針對建廠及設備投資給予25%抵減率的租稅優惠、日本提供建廠及設備補助、韓國給予抵減率最高40%的研發投資抵減,及抵減率10%的設備投資抵減等。面對全球競爭壓力,經濟部借鑒各國獎勵措施,並盤點現行法規,提具本修正草案。
廠商抵減總額 不得超過營所稅5成
《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第72條修正草案,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提供投資前瞻創新研發支出2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並得以購置用於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或設備支出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且該機器或設備支出不設金額上限;二者合計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
另有效稅率部分,預計112年度有效稅率比率訂為12%,原則上民國113年達15%,但條文保留維持12%彈性,以因應國際經濟情勢變化。
草案送立院審議,經濟部指出,後續將積極與朝野黨團協調,拚明年元旦上路,盼鞏固台灣的國際供應鏈地位,讓產業成為保護台灣國防、經濟安全的堅實後盾。若完成修法程序,可如期於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期限至2029年12月31日止。
蘇貞昌:供應鏈去台化是謬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17日強調,此次修法將有助促進下世代關鍵產業與技術持續深耕台灣,鞏固包括半導體在內的整體產業鏈韌性,以及國際競爭優勢,對台灣經濟及國安有實質助益。有些政治人物惡意炒作台灣地緣政治風險,鼓吹供應鏈「去台化」,唱衰台灣,但攤開事實擺在眼前,都足以證明這些是錯誤謬論。
蘇貞昌表示,就政治面而言,14日《經濟學人》雜誌談2023年趨勢的特輯封面,將總統蔡英文和美國總統拜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等世界領導人放在一起,報導稱「台灣是繁榮民主國家、半導體重鎮」。
在經濟面上,蘇貞昌指出,近期國際投資鉅擘巴菲特(Warren Buffett)大舉買進台積電存託憑證(ADR)超過41億美元(近新台幣1,300億元)。此外,荷商艾司摩爾(ASML)近期宣布加碼投資台灣,預計明年7月選在北台灣啟動史上最大在台投資案。
不只國際大舉投資台灣,台國內的全球第四大IC設計公司聯發科,15日聲明每年在台投資近3千億元,不會將供應鏈移出台灣。另外,台商回台投資已超過新台幣1.8兆元。蘇貞昌說,「凡此種種,都是讓那些惡意炒作台灣風險的錯假訊息,不攻自破的最好證明」。
半導體業者反應佳  樂觀其成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說,受地緣政治影響,各國陸續於近年推出晶片法案,擴大投資當地半導體產業,樂見台灣政府為半導體產業提出相應政策。這不僅為台灣半導體產業挹注國際競爭資源,更顯見政府樂於傾聽產業建言,並給予實際作為。
業者部分,台積電、聯電及聯發科等半導體大廠皆正面看待。台積電對此表示,將持續投資台灣,樂觀其成。
聯電指出,公司將持續投資先進特殊製程,雖然設有門檻,尚無法確定是否適用,不過,修法方向是鼓勵企業研發創新,相當正面。
聯發科表示,仍在了解法案細節,希望法案對於半導體設計及製造,有因應不同需求的配套措施。以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國際競爭態勢來看,對願意加大研發投資的台企提供更好誘因,對台灣半導體產業會有很大幫助。
封測大廠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則說,歡迎政府對台灣重點產業在稅制上提出與時俱進的修法。未來10年,半導體產業大環境會有更大挑戰,產業在全球各國高額補助及多重管制下,競爭將更艱難。此次修法業界樂觀其成,實質影響有待法規細節及配套措施。
學者:與美中相比 台灣更有技術性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提到,對「台版晶片法」樂見其成,台灣產業過去走垂直分工的發展模式,在研發能量與系統整合等層面上較弱勢,而此次法案對此進行補足。
吳大任認為,相較於美國的《晶片法案》與中共對半導體的補貼,台灣的做法更有技術性,重在解決產業長期的發展問題。他說,美國直接降低廠商生產成本,這短期內有效,長期未必有好效果。中共對半導體的補貼更大手筆,但對中國半導體的扶植成效有限。
吳說,台灣這次美中不足的是,只有針對研發金額到一定規模的大企業進行補貼,中小企業反而吃不到。這會導致幾個問題,首先是新進廠商的門檻變高,第二是公平性問題,台積電是最大受惠者,但他們有七成股東是外資,等於多數是外國投資人受惠。另外,政府資源有限,擴大對大廠商的補貼,會排擠到其他資源,「這些都是比較遺憾的部分。」台政院推「台版晶片法」 研發費用可抵25% | 半導體 | 蘇貞昌 | 大紀元 https://bit.ly/3EmfbfZ
---------------------------------
謝金河表示,台版晶片法案根據產業創新條例給予在台灣投資先進製程半導體業者研發投資抵減25%,這個版本雖然不像美國8月9日公布的晶片法案直接給予527億美元的直接補貼及200億美元的減稅方案,但已經可以看出政府在鞏固台灣成為世界最重要半導體生產基地的用心。
謝金河提到,在美國祭出晶片法案,美中角力愈演愈烈之際,不少統媒賣力唱衰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一時之間,所有有想像力的謠言都出來了,像最誇張的彭博資訊說,中國若攻打台灣,美國將派出最後一架飛機載走台積電工程師!最近又說蘋果將向委託尚未完工的半導體廠生產先進製程晶片,甚至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也出來呼應「去台論」。
謝金河表示,未來的世界,科技戰的核心就在半導體,最近連一向忽視半導體產業的歐洲都嚴肅起來,例如,率先跑去中國的德國總理蕭茲回國後,第一時間否決中國賽微用瑞典子公司Silex的名義對Elmo’s的併購案。英國也下令把原本已批准的安世半導體買入86%的Newport Wafer的股權要退出來,大家有志一同對中國半導體廠「堅壁清野」。
謝金河認為,美中角力主戰場就在半導體,三年前,華為虎虎生威,但美國禁止台積供貨華為之後,任正非只能喊要過苦日子。未來世界的賽局,誰能掌握半導體?誰就能得天下!台灣擁有最完整的產業聚落,西部科技園區的廊帶,全球無人可及。台灣還有性價比最高的卓越工程師。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說,美國人不喜歡進工廠,他說台積電如果第一年招募100個員工,一年後,如果能留下5個就很不錯了,還有,美國人絕對不會逾時工作,加班,不管到哪裡設廠,都不可能找到像台灣這麼完美的生產基地,別的國家也搶不走。
謝金河最後強調,台灣要做的是鞏固自己的生產基地,在水,電,人才培育等多下功夫。還有,要設一座晶圓廠至少要5到10年,這不是用嘴巴說,說去台就去台的事!這個台版晶片法案值得肯定
「台版晶片法案」通過!謝金河肯定正是時候 | 民視新聞網 | LINE TODAY https://bit.ly/3EIWJ2Q
----------------------------------
台版晶片法來了 哪些半導體大廠最得利?
2022/11/17 17:12
台版晶片法來了 哪些半導體大廠最得利? https://bit.ly/3V4HE0K
全球升高半導體先進技術研發大戰,今年2月起,在歐洲晶片法案、美國晶片法案、日本半導體復興計劃、韓國K半導體戰略陸續出爐後,我行政院17日也通過「台版晶片法案」,法案實質內容為何?哪些半導體廠商能受惠?相較國外法案有哪些特色?工商時報整理國內外半導體產業最新政策,謹供讀者參考。
台版晶片法是什麼?
行政院會通過經濟部研擬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第72條修正草案,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投資前瞻創新研發及先進製程設備得適用新的租稅優惠。相關抵減優惠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是史上最大的企業研發投資抵減方案。
經濟部表示,台灣產業經過數十年發展,已建構創新、韌性、高效率的產業鏈,能快速因應市場變化,更成為國際經貿鏈結之後盾。在近年一連串全球重大事件干擾供應鏈運作下,各國為實現關鍵產業自主化,紛紛就其關鍵產業祭出鉅額補貼及擴大租稅優惠,例如美國晶片法案提供補貼並針對建廠及設備投資給予25%抵減率的租稅優惠、日本提供建廠及設備補助、韓國給予抵減率最高40%的研發投資抵減及抵減率10%的設備投資抵減等。
經濟部借鑒各國獎勵措施並盤點現行法規,提具「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第72條修正草案,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之公司,提供前瞻創新研發支出2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並得以購置用於先進製程之全新機器或設備支出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且該機器或設備支出不設金額上限,二者合計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
僅半導體產業受惠?
適用本租稅優惠的對象不限產業類別,凡符合研發費用、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及有效稅率達一定比率之要件,均可申請適用。其中研發費用及研發密度,係考量台灣產業要在國際供應鏈中持續保有關鍵地位,必須不斷投入資源進行開創性、突破性的研發創新。而一定規模,將參考國內重要公司的研發經費及研發密度,於子辦法訂定。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日於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中進一步表示,只要在台灣研發,符合一定研發規模,就可以適用,不限台商或外商,研發和設備支出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
王美花指出,對於研發費用的認定,未來將以子法來規範,經濟部和財政部會針對國內研發狀況做更精細的確認,日後在子法中規範相關金額。她也強調,本次產創條例修法並沒有適用於半導體產業,只要是下世代新興重要科技產業,例如5G、電動車、低軌衛星等,都可以適用。
最快何時能上路?
另有效稅率部分,係為兼顧租稅優惠及繳納合理稅負之政策目的,參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之稅率15%訂定。鑑於國際間推動期程不一,給予產業適當緩衝期間,112年度有效稅率之比率訂為12%,113年度起為15%,其中113年度得審酌國際間施行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情形,由行政院核定調整為12%。
經濟部後續將積極與立法院朝野黨團溝通協調,俾早日完成修法程序,以如期於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至2029年12月31日止。期引導企業積極投入前瞻研發與先進製程,強化我國產業鏈韌性及競爭優勢,進而鞏固並提升台關鍵產業在國際供應鏈的地位。
哪幾家半導體大廠最受惠?
據悉,產創條例10之2修正草案,明訂適用三項要件門檻為何,備受科技界關注。據了解,研發費用與研發密度,財經兩部將在訂定子法中研商,其中研發費用規模擬就50億元、70億元、100億元三種版本研商,屆時財經兩部勢有番角力。
至於研發密度(指研發支出占營收淨額比率)目前製造業平均為3.2%,知情人士說,國際關鍵地位之企業勢必要更高,將高於5%,很可能落在6~7%,但不會到10%。至於先進製程設備投資門檻也以100億元為思考起點。
官員說,規模門檻越高、適用企業越少,若門檻訂在100億元,台積電、聯發科、聯詠都符合適用條件,但若門檻降低至70億元,聯電、日月光、南亞科、群聯、瑞昱等都可進安全名單,若降為50億元,適用業者會更多。
各國晶片法案比一比
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
美國總統拜登8月9日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隨後拜登政府宣布,接受過聯邦政府資金支持的美國科技公司將被禁止在中國建設擁有「先進製程」的工廠,禁令有效期10年,這一指令是在簽署的《2022年晶片和科技法案》後續動作。
該法案規模達2,800億美元,其中約520億元用於支持本國半導體行業製造工廠的建造與擴張,法案生效後,拜登政府加速推動520億美元補貼,分配給英特爾等半導體公司,凸顯拜登政府正迫切地提高美國對中國的競爭力。
針對投資半導體產業的廠房及設備,每案最高提供30億美元(約新臺幣870億元)之補助,另提供15 億美元用於發展5G 開放式架構、無線技術相關軟體開發,待立法程序完成後據以執行。
法案意義: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透露對法案卡關的焦慮,她警告美國過度依賴外國製造的晶片,更點名台灣先進製程晶片供給比例太高,一旦供應中斷,美國可能會立刻陷入深度衰退。此一法案為晶片業者提供政策補貼,以重振美國半導體榮景,吸引大咖企業在美投資,提升本土晶圓製造產能,減少對海外半導體的依賴。
在美國建立並擴大領先半導體的生產線、建立充足且穩定的成熟節點供應、鼓勵投資研發以確保企業在美國開發和生產下一代半導體、創造高薪的製造業工作機會及建築工作機會。
資金規模:2,800億美元(約520億用於提高美國半導體製造能力)
主要用途:
提供約520億美元補助半導體企業,鼓勵在美國製造研發晶片。提供25%的投資租稅抵減,抵免價值約240億美元5億美元用於國際安全通訊計畫2億美元用於員工訓練15億美元投入公共無線供應鏈創新
台灣受惠者 :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封測代工廠(日月光投控) 、矽晶圓廠(環球晶) 、廠務工程及設備業者(漢唐、帆宣、紘科、京鼎等)
歐洲晶片法案(Chips Act for Europe)
2021年歐盟執委會公告「新產業策略」,其中在強化歐盟戰略自主方面,聚焦原物料、鋰電池、原料藥、氫氣、半導體、雲端及邊緣運算等六大關鍵領域。另歐盟執委會於 2022 年 2月9日公布「歐洲晶片法」草案,預估至 2030 年提供 110 億歐元(約新臺幣3.5兆元)資助研究、設計與製造技術,以 避免晶片供應鏈斷鏈危機。待歐洲議會及歐盟部長理事會審議通過後實施。
法案意義:鼓勵業者在歐盟設立半導體廠,目標是大幅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重,以降低對亞洲與美國晶片的依賴,促進歐洲半導體產業發展
資金規模:430 億歐元
主要用途:110 億歐元資助研究、設計與製造技術,以避免晶片供應鏈斷鏈危機。
政府與民間總計會投資超過430億歐元發展晶片產業。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資金,計畫以補助款的方式,鼓勵廠商建造新的尖端晶片廠,至於其餘經費則運用在晶片製造相關基建。
受惠者:未來將與美國、日本、南韓、新加坡、台灣等理念相近夥伴共同合作,以確保供應鏈安全。
歐盟公布430億歐元(480億美元)的「歐洲晶片法案」,鼓勵業者在歐盟設立半導體廠,目標是大幅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重,以降低對亞洲與美國晶片的依賴。台版晶片法來了 哪些半導體大廠最得利? https://bit.ly/3V4HE0K


半導體去台化? 謝金河:台灣2優勢全球無人能比
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資料照((陳柏州/大紀元))
更新: 2022-11-18 8:31 
【大紀元2022年1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 侯駿霖台灣台北綜合報導)對於全球喊出半導體去台化,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台灣擁有最完整的產業聚落,西部科技園區廊帶,全球無人可及。台灣還有性價比最高的卓越工程師,台灣完美的生產基地,別的國家也搶不走。而巴菲特天降神兵效應,ASML營運長來台宣布將在新北擴大投資,行政院端出台版晶片法案正是時候。
謝金河透過臉書表示,政院院會通過「台版晶片法案」,根據《產業創新條例》給予在台灣投資先進製程半導體業者研發投資抵減25%,雖然不像美國8月9日公布的《晶片法案》,給予527億美元直接補貼及200億美元減稅方案,但已經可以看出政府鞏固台灣,成為世界最重要半導體生產基地的用心。
謝金河說,美國祭出《晶片法案》,美中角力愈演愈烈之際,不少統媒賣力唱衰台灣半導體產業,一時之間,所有謠言都出來了,像最誇張的彭博資訊説,中國若攻打台灣,美國將派出最後一架飛機載走台積電工程師!最近又說蘋果將委託尚未完工的半導體廠生產先進製程晶片,甚至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也出來呼應「去台論」。
謝金河表示,InTel執行長季辛格更大聲鼓吹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岌岌可危,更多企業要在歐美設廠。高盛集團也落井下石說台積電面臨六大風險,國內唱衰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專家及非專家更是不計其數。不過,台灣最近出現巴菲特天降神兵效應,ASML營運長來台,宣布將在新北市擴大投資,現在行政院端出台版晶片法案,擴大投資抵減範圍,來得正是時候。
「未來的世界,科技戰的核心就在半導體」,謝金河說,最近連一向忽視半導體產業的歐洲都嚴肅起來,例如:率先跑去中國的德國總理蕭茲回國後,第一時間否決中國賽微用瑞典子公司Silex的名義對Elmo’s的併購案。英國也下令把原本已批准的安世半導體買入86%的Newport Wafer的股權退出來,有志一同對中國半導體廠「堅壁清野」。
謝金河指出,美中角力主戰場就在半導體,三年前華為虎虎生威,但美國禁止台積供貨華為之後,任正非只能喊過苦日子。未來世界的賽局,誰能掌握半導體?誰就能得天下!台灣擁有最完整的產業聚落,西部科技園區的廊帶,全球無人可及。台灣還有性價比最高的卓越工程師。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說,美國人不喜歡進工廠,台積電如果第一年招募100個員工,一年後如果能留下5個就很不錯了,還有美國人絕對不會逾時工作、加班,不管到哪裡設廠,都不可能找到像台灣這麼完美的生產基地,別的國家也搶不走。
謝金河建議,台灣要做的是鞏固自己的生產基地,在水、電、人才培育等多下功夫。還有,要設一座晶圓廠至少要5到10年,這不是用嘴巴說去台就去台的事!台版晶片法案值得肯定!
半導體去台化? 謝金河:台灣2優勢全球無人能比 | ASML | 巴菲特 | 大紀元 https://bit.ly/3ghWmD0
-----------------------------------------
台版晶片法來了 哪些半導體大廠最得利?
工商時報彭媁琳、邱琮皓、呂雪彗、數位編輯 2022.11.17
台版晶片法來了 哪些半導體大廠最得利?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i1pEX2
全球升高半導體先進技術研發大戰,今年2月起,在歐洲晶片法案、美國晶片法案、日本半導體復興計劃、韓國K半導體戰略陸續出爐後,我行政院17日也通過「台版晶片法案」,法案實質內容為何?哪些半導體廠商能受惠?相較國外法案有哪些特色?工商時報整理國內外半導體產業最新政策,謹供讀者參考。
台版晶片法是什麼?
行政院會通過經濟部研擬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第72條修正草案,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投資前瞻創新研發及先進製程設備得適用新的租稅優惠。相關抵減優惠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是史上最大的企業研發投資抵減方案。
經濟部表示,台灣產業經過數十年發展,已建構創新、韌性、高效率的產業鏈,能快速因應市場變化,更成為國際經貿鏈結之後盾。在近年一連串全球重大事件干擾供應鏈運作下,各國為實現關鍵產業自主化,紛紛就其關鍵產業祭出鉅額補貼及擴大租稅優惠,例如美國晶片法案提供補貼並針對建廠及設備投資給予25%抵減率的租稅優惠、日本提供建廠及設備補助、韓國給予抵減率最高40%的研發投資抵減及抵減率10%的設備投資抵減等。
經濟部借鑒各國獎勵措施並盤點現行法規,提具「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第72條修正草案,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之公司,提供前瞻創新研發支出2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並得以購置用於先進製程之全新機器或設備支出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且該機器或設備支出不設金額上限,二者合計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
僅半導體產業受惠?
適用本租稅優惠的對象不限產業類別,凡符合研發費用、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及有效稅率達一定比率之要件,均可申請適用。其中研發費用及研發密度,係考量台灣產業要在國際供應鏈中持續保有關鍵地位,必須不斷投入資源進行開創性、突破性的研發創新。而一定規模,將參考國內重要公司的研發經費及研發密度,於子辦法訂定。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日於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中進一步表示,只要在台灣研發,符合一定研發規模,就可以適用,不限台商或外商,研發和設備支出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
王美花指出,對於研發費用的認定,未來將以子法來規範,經濟部和財政部會針對國內研發狀況做更精細的確認,日後在子法中規範相關金額。她也強調,本次產創條例修法並沒有適用於半導體產業,只要是下世代新興重要科技產業,例如5G、電動車、低軌衛星等,都可以適用。
最快何時能上路?
另有效稅率部分,係為兼顧租稅優惠及繳納合理稅負之政策目的,參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之稅率15%訂定。鑑於國際間推動期程不一,給予產業適當緩衝期間,112年度有效稅率之比率訂為12%,113年度起為15%,其中113年度得審酌國際間施行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情形,由行政院核定調整為12%。
經濟部後續將積極與立法院朝野黨團溝通協調,俾早日完成修法程序,以如期於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至2029年12月31日止。期引導企業積極投入前瞻研發與先進製程,強化我國產業鏈韌性及競爭優勢,進而鞏固並提升台關鍵產業在國際供應鏈的地位。
圖/經濟部提供
哪幾家半導體大廠最受惠?
據悉,產創條例10之2修正草案,明訂適用三項要件門檻為何,備受科技界關注。據了解,研發費用與研發密度,財經兩部將在訂定子法中研商,其中研發費用規模擬就50億元、70億元、100億元三種版本研商,屆時財經兩部勢有番角力。
至於研發密度(指研發支出占營收淨額比率)目前製造業平均為3.2%,知情人士說,國際關鍵地位之企業勢必要更高,將高於5%,很可能落在6~7%,但不會到10%。至於先進製程設備投資門檻也以100億元為思考起點。
官員說,規模門檻越高、適用企業越少,若門檻訂在100億元,台積電、聯發科、聯詠都符合適用條件,但若門檻降低至70億元,聯電、日月光、南亞科、群聯、瑞昱等都可進安全名單,若降為50億元,適用業者會更多。
晶片法獨厚台積電? 黃崇仁怒了:太不公平
一文看懂台版晶片法 台積電靠3關鍵吃補丸
各國晶片法案比一比
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
美國總統拜登8月9日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隨後拜登政府宣布,接受過聯邦政府資金支持的美國科技公司將被禁止在中國建設擁有「先進製程」的工廠,禁令有效期10年,這一指令是在簽署的《2022年晶片和科技法案》後續動作。
該法案規模達2,800億美元,其中約520億元用於支持本國半導體行業製造工廠的建造與擴張,法案生效後,拜登政府加速推動520億美元補貼,分配給英特爾等半導體公司,凸顯拜登政府正迫切地提高美國對中國的競爭力。
針對投資半導體產業的廠房及設備,每案最高提供30億美元(約新臺幣870億元)之補助,另提供15 億美元用於發展5G 開放式架構、無線技術相關軟體開發,待立法程序完成後據以執行。
法案意義: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透露對法案卡關的焦慮,她警告美國過度依賴外國製造的晶片,更點名台灣先進製程晶片供給比例太高,一旦供應中斷,美國可能會立刻陷入深度衰退。此一法案為晶片業者提供政策補貼,以重振美國半導體榮景,吸引大咖企業在美投資,提升本土晶圓製造產能,減少對海外半導體的依賴。
在美國建立並擴大領先半導體的生產線、建立充足且穩定的成熟節點供應、鼓勵投資研發以確保企業在美國開發和生產下一代半導體、創造高薪的製造業工作機會及建築工作機會。
資金規模:2,800億美元(約520億用於提高美國半導體製造能力)
主要用途:
提供約520億美元補助半導體企業,鼓勵在美國製造研發晶片。
提供25%的投資租稅抵減,抵免價值約240億美元
5億美元用於國際安全通訊計畫
2億美元用於員工訓練
15億美元投入公共無線供應鏈創新
台灣受惠者 :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封測代工廠(日月光投控) 、矽晶圓廠(環球晶) 、廠務工程及設備業者(漢唐、帆宣、紘科、京鼎等)
歐洲晶片法案(Chips Act for Europe)
2021年歐盟執委會公告「新產業策略」,其中在強化歐盟戰略自主方面,聚焦原物料、鋰電池、原料藥、氫氣、半導體、雲端及邊緣運算等六大關鍵領域。另歐盟執委會於 2022 年 2月9日公布「歐洲晶片法」草案,預估至 2030 年提供 110 億歐元(約新臺幣3.5兆元)資助研究、設計與製造技術,以 避免晶片供應鏈斷鏈危機。待歐洲議會及歐盟部長理事會審議通過後實施。
法案意義:鼓勵業者在歐盟設立半導體廠,目標是大幅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重,以降低對亞洲與美國晶片的依賴,促進歐洲半導體產業發展
資金規模:430 億歐元
主要用途:110 億歐元資助研究、設計與製造技術,以避免晶片供應鏈斷鏈危機。
政府與民間總計會投資超過430億歐元發展晶片產業。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資金,計畫以補助款的方式,鼓勵廠商建造新的尖端晶片廠,至於其餘經費則運用在晶片製造相關基建。
受惠者:未來將與美國、日本、南韓、新加坡、台灣等理念相近夥伴共同合作,以確保供應鏈安全。
歐盟公布430億歐元(480億美元)的「歐洲晶片法案」,鼓勵業者在歐盟設立半導體廠,目標是大幅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重,以降低對亞洲與美國晶片的依賴。
台版晶片法來了 哪些半導體大廠最得利?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i1pEX2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紅色供應鏈落漆 蘋果提心吊膽
2022/11/23 07:47
LTN經濟通》紅色供應鏈落漆 蘋果提心吊膽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ADMtqd
蘋果有高達9成的產品均在中國生產。(圖/Shutterstock)
良率過低 歌爾遭蘋果砍單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日中國蘋果供應鏈(Apple)出包事件再添一樁,身為紅鏈之一的中國耳機大廠歌爾聲學(Goertek),本月8日突宣布:「某境外大客戶通知,暫停生產其1款智慧聲學整機產品,預計影響近33億人民幣(約台幣144億)的營收」。
據外界推測,境外大客戶就是蘋果,而受影響的訂單可能是蘋果的AirPods Pro 2,有消息指稱,由於歌爾生產的耳機良率不佳,因此遭到蘋果砍單,股價應聲下挫,更連續兩日(10、11日)跌停,市值也因此蒸發至少100億人民幣(約台幣437億),後續股價雖稍回神但賣壓仍重,據悉,公司目前已裁掉8000名派遣工。
為何蘋果砍單對歌爾這麼傷?由於歌爾向來是果鏈龍頭,不過也因過度依賴蘋果訂單,與立訊、藍思科技一同被市場稱為「果鏈三傻」,一旦合作被蘋果喊卡,慘遭滑鐵盧也不足為奇。
傳耳機良率不佳,歌爾聲學遭蘋果砍單。(美聯社)
立訊代工Apple Watch 曾未獲認証
這已不是蘋果的中國供應商首次出包,因歌爾遭砍單而受惠的立訊精密,曾被看好能與鴻海富士康爭奪代工界的龍頭寶座,不過,去年8月,立訊曾傳出為蘋果代工的Apple Watch S7沒通過驗證,加上一連串負面消息,股價因此崩跌。
而蘋果保護玻璃供應商藍思科技也受到中國共富、清零政策等衝擊,導致交付延遲、良率波動,再加上紅鏈同業競爭,為了留住蘋果大戶還得砍價求單,導致盈利衰退,今年來股價下跌逾5成。
蘋果大力扶植中國供應商不外乎就是為了壓低成本,然而,即使中企能滿足蘋果「便宜好用」的需求,但良率始終是紅鏈難以克服的致命弱點,2020年疫情爆發,更突顯出蘋果將產線單一重壓在中國的高風險與危險性,隨著美中科技戰越演越烈,技術、人才稀缺的中國,想提升良率恐怕會面臨極大考驗。
在蘋果大力扶植下,中國供應鏈逐年壯大。(圖/立訊官網)
遭蘋果切割 歐菲光、長江存儲挫哩等 
根據蘋果10月公布2021會計年度(2020年Q4~2021年Q3)的中國主要供應商,包括:北京中科三環、浙江水晶光電、聞泰科技、乾德電子等超過51家中企打入供應鏈,成為蘋果零件與原料的最大供應熱區。
至於遭移出的廠商,包括金龍機電、中石科技、歐菲光、深圳新綸科技、蘇州勝利精密與蘇州鑫捷順五金機電等。其中歐菲光曾是蘋果手機鏡頭模組的穩定供應商,自去年3月被踢出蘋果供應鏈後,業績每況愈下,旗下手機光學鏡頭業務也已出售給聞泰科技。
另外,先前傳出長江存儲有機會打入蘋果供應鏈,最終因美國強力施壓,雙方合作宣告破局,近日更有內部工程師向《金融時報》透露,美國對中國持續升級的晶片禁令,已對長江存儲造成莫大壓力。顯示蘋果再怎麼依賴中國供應商與市場,基於複雜的政治與地緣風險因素,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似乎勢在必行。
有鑑於美晶片禁令,即使蘋果相當依賴中國生產線,仍必須分散風險降低損失。(美聯社)
京東方曾擅改面板設計 遭蘋果踢出供應鏈
面對分散營運風險的需求迅速高升,近期蘋果動作頻頻,先是在印度生產部分iPhone 14機款,其供應商富士康、和碩也積極在印度布局,然而,即便如此,根據彭博分析師估算,蘋果恐耗費8年也僅能將10%的產能轉出中國。
畢竟現今有高達98%的iPhone都在中國生產,且蘋果手機所需的大多零件仍由中國工廠製造,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方(BOE)先前未經蘋果許可擅自更改OLED面板設計,遭踢出iPhone 13供應鏈名單,如今iPhone 14 OLED面板大單卻仍握在京東方手中,似乎都突顯出紅色供應鏈對蘋果產品的重要性與難以取代性。
美國科技業多年來在中國注入不少資金與心力,才打造出複雜又完整的供應鏈生態,即使蘋果想迅速與中國割捨,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再者,印度、越南等地無論在資源、通訊與基礎建設設廠的環境條件,仍無法與中國相比擬,讓蘋果與中國脫鉤的變數越來越多,此外,中美經貿往來驟降,早已對瀕臨衰退邊緣的全球經濟造成更多傷害。
疫情、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日漸動搖。(美聯社)LTN經濟通》紅色供應鏈落漆 蘋果提心吊膽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ADMtqd


FireShot Capture 152 - (10) 工商時報 - 貼文 -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

ASML最強機台飆天價 200公噸運送大揭密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11.20
ASML新一代曝光機2024年出貨,下單客戶包括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圖/本報資料照片
ASML最強機台飆天價 200公噸運送大揭密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ABPuar
儘管全球經濟環境不佳,衝擊半導體需求,但荷蘭半導體微影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依舊看好長期產業前景。韓媒報導,ASML新一代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High-NA EUV)設備,用於2奈米、甚至更小尺寸製程,預計2024年開始交貨,一台要價約3億至3.5億歐元之間(約台幣96.6億至113億元),目前大咖客戶包括台積電、英特爾、三星都已下訂。由於新一代 High-NA EUV曝光機比前一代體積大30%左右,重量超過200公噸,至少需要三架波音747分批運送。
-韓聯社報導,目前極紫外光(EUV)機台可支持晶片製造商,將製程推進到3奈米左右,但若要往更先進的2奈米製程,甚至更小的尺寸,就需要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High-NA EUV)設備。
-當前EUV數值孔徑為0.33,而High-NA EUV將數值孔徑提升到0.55,可以進一步提升分辨率(NA越大,分辨率越高),從0.33 NA EUV的13奈米分辨率提升到0.55 NA EUV的8奈米分辨率,透過多重曝光可達到2奈米及以下製程晶片的製造。
-近年來,台積電、三星、英特爾在先進製程大戰打得火熱,紛紛大力投資更先進的3奈米、2奈米技術,以滿足高性能計算等先進晶片需求。而ASML新一代High-NA EUV機台就成為兵家爭奪的關鍵。
-今年9月,台積電表示,2024年將取得ASML新一代High-NA EUV設備,其2奈米採用環繞閘極電晶體(GAAFET)架構,並於2025年量產,將是密度最小、效能最好的技術,業界也傳出首度採用High-NA EUV微影技術量產,進度可望超前對手三星與英特爾。
-ASML透露,目前已接到多個EXE:5200(量產版High-NA EUV)訂單,包括三個邏輯廠和兩個記憶體廠;前者應指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後者則為三星與SK海力士。
-路透先前報導,ASML新一代 High-NA EUV曝光機,因為精密度更高、設計零件更多,比前一代體積大30% 左右,重量超過 200 公噸的雙層巴士,至少需要三架波音 747 分批運送。ASML最強機台將用於生產下一代晶片,終端應用領域涵蓋手機、筆電、汽車、AI 等。ASML最強機台飆天價 200公噸運送大揭密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ABPuar


2022-11-18 15:00(ASML)台灣艾司摩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徵才職缺-104人力銀行 https://bit.ly/3AG0Z0G
-ASML啟動史上最大在台投資,開170萬待遇找千名員工!蔡英文:炒作台灣風險謠言不攻自破… - 今周刊 https://bit.ly/3Vpl2Im
--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將啟動史上最大在台投資,總統蔡英文表示,這個全球矚目台灣,關心台灣的時刻,感謝ASML,以具體的行動投資台灣,「也讓過度炒作台灣風險的謠言,不攻自破。」
-ASML聲明指出,對於相關議題「ASML持續在全球和台灣投資,為公司持續的成長做準備,以支援全球客戶及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目前無法透漏新北投資案的相關細節。」
-新北市長侯友宜周三(11/16)晚間在網路節目證實,ASML將在林口工一工業區,第一期將投資300億元,約2000個員工進駐。
-對此,韓媒BusinessKorea報導,ASML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在去年11月視察ASML在京畿道華城的韓國業務,宣布將在2025年之前,在韓國東灘投資2400億韓元。當地政府表示,這是ASML對海外分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投資案。
-不過,總統蔡英文11/15接見ASML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營運長施耐德等人時表示,ASML將啟動史上最大在台投資,隨後侯友宜證實投資金額為300億元,相當於1.2兆韓元。韓媒指出,ASML在台灣投資額是南韓5倍。
---總統蔡英文週二(11/15)接見艾司摩爾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營運長施耐德等人,施奈德致詞時表示,感謝台灣政府持續提供半導體產業支持。台灣是世界半導體產業中領頭羊的地位,也是全球先進製程當中不可或缺的領先角色。
---施奈德表示,艾司摩爾在台灣有5個廠址,員工超過4500人,將持續擴展團隊,包括物流及供應鏈等方面。艾司摩爾會持續加碼投資台灣,並支持台灣的客戶群及全球半導體產業。
---蔡英文也在臉書表示,半導體產業是一個全球合作的產業,不是單一分工,或是單一國家可以創造卓越,但當我們彼此合作,就可以打造一個最先進、最有效率的生產模式。
---ASML跟台灣的合作,就是最好的例子。從2003年,ASML在新竹成立子公司以來,跟台積電等台灣廠商,一起成長茁壯,而台灣更成為了全球唯一,DUV光罩傳輸模組的製造基地。艾司摩爾明年即將動土的投資案,將是公司有史以來在台灣最大的投資金額。
---為了因應台積電先進製程的需求,ASML也在南科,設置EUV全球技術培訓中心,未來也會把EUV專用的2奈米晶圓光學量測設備,落腳台灣,在台灣進行研發及製造。
---蔡英文表示,在這個全球矚目台灣,關心台灣的時刻,非常感謝ASML,以具體的行動投資台灣,也和台灣半導體產業,一起提升全球半導體的技術能力。我相信,這也讓過度炒作台灣風險的謠言,不攻自破。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指出,明年7月即將動工的北部投資案,將是ASML有史以來在台灣最大的投資金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與艾司摩爾的合作,將讓全球供應鏈更強韌、更繁榮。
---其實,ASML深耕台灣,一直都有徵才計畫,根據《經濟日報》3月報導,今年徵才目標1000人,台灣暨東南亞區人資協理劉伯玲指出,去年7月以來實質已調薪15%至19%,個別員工依據工作性質、年資和績效而定,基層員工受惠較多,至於新進碩士畢業新鮮人年薪加上加給待遇就有160萬至170萬元。預計到今年底,ASML在台灣的員工人數可達4500人。
----ASML史上最大在台投資,攜手台灣提升半導體技術能力! 世界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廠商,艾司摩爾公司(ASML)明年即將動土的投資案,將是公司有史以來在台灣最大的投資金額。台灣和ASML相互合作,在半導體供應鏈中彼此茁壯,不僅成為全球領先,還要...
-由蔡英文 Tsai Ing-wen 發佈於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ASML啟動史上最大在台投資,開170萬待遇找千名員工!蔡英文:炒作台灣風險謠言不攻自破… - 今周刊 https://bit.ly/3Vpl2Im
--------------------------------------------
-ASML最強機台飆天價 200公噸運送大揭密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11.20
ASML新一代曝光機2024年出貨,下單客戶包括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圖/本報資料照片
ASML最強機台飆天價 200公噸運送大揭密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ABPuar
儘管全球經濟環境不佳,衝擊半導體需求,但荷蘭半導體微影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依舊看好長期產業前景。韓媒報導,ASML新一代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High-NA EUV)設備,用於2奈米、甚至更小尺寸製程,預計2024年開始交貨,一台要價約3億至3.5億歐元之間(約台幣96.6億至113億元),目前大咖客戶包括台積電、英特爾、三星都已下訂。由於新一代 High-NA EUV曝光機比前一代體積大30%左右,重量超過200公噸,至少需要三架波音747分批運送。
-韓聯社報導,目前極紫外光(EUV)機台可支持晶片製造商,將製程推進到3奈米左右,但若要往更先進的2奈米製程,甚至更小的尺寸,就需要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High-NA EUV)設備。
-當前EUV數值孔徑為0.33,而High-NA EUV將數值孔徑提升到0.55,可以進一步提升分辨率(NA越大,分辨率越高),從0.33 NA EUV的13奈米分辨率提升到0.55 NA EUV的8奈米分辨率,透過多重曝光可達到2奈米及以下製程晶片的製造。
-近年來,台積電、三星、英特爾在先進製程大戰打得火熱,紛紛大力投資更先進的3奈米、2奈米技術,以滿足高性能計算等先進晶片需求。而ASML新一代High-NA EUV機台就成為兵家爭奪的關鍵。
-今年9月,台積電表示,2024年將取得ASML新一代High-NA EUV設備,其2奈米採用環繞閘極電晶體(GAAFET)架構,並於2025年量產,將是密度最小、效能最好的技術,業界也傳出首度採用High-NA EUV微影技術量產,進度可望超前對手三星與英特爾。
-ASML透露,目前已接到多個EXE:5200(量產版High-NA EUV)訂單,包括三個邏輯廠和兩個記憶體廠;前者應指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後者則為三星與SK海力士。
-路透先前報導,ASML新一代 High-NA EUV曝光機,因為精密度更高、設計零件更多,比前一代體積大30% 左右,重量超過 200 公噸的雙層巴士,至少需要三架波音 747 分批運送。ASML最強機台將用於生產下一代晶片,終端應用領域涵蓋手機、筆電、汽車、AI 等。ASML最強機台飆天價 200公噸運送大揭密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ABPuar
-----------------------------------
荷蘭人口比台灣少,更沒有晶圓廠!ASML這間公司是如何崛起?-劉伯玲(Poling Liu)專欄|商周 https://bit.ly/3tUbMjJ
1. 在ASML台灣辦公室,有高達分屬27個國籍、總計4,500名員工。多元人才是ASML在技術和工作方法上不斷創新的關鍵。
-2. 「多元共融」是近年國際企業最關注的職場趨勢,也是ESG和人才永續的議題之一。ASML的四大策略目標是:廣納多元人才、建立共同指標、兼容並蓄的領導、以及賦予員工更多職涯發展的選擇和機會。
-多元共融(Diversity & Inclusion)是近年國外企業最受關注的職場趨勢,不僅跟企業文化連結,也是企業ESG和人才永續的議題之一。ASML於2021年成立了全球多元共融委員會(Global Diversity & Inclusion Council, DGIC),委員會主席Christophe Fouquet 是ASML執行副總裁,也是董事會成員之一,他帶領全球13位高階主管,共同制定出多元共融的策略和目標,並定期追蹤成果。
-該管理委員會成員的背景就包含了荷蘭、法國、比利時、德國、美國、韓國和台灣,透過分享多元化的觀點,來達成多元共融的目標。我本身也是委員會的成員之一,參與了許多核心討論,因此更能從從中思考觀察,如何不流於口號,真正落實多元共融於當地的組織之中。
-理解差異化的多元共融 四大策略造就ASML成世界第一
ASML開始進行多元共融的討論之時,我們設立了四大策略目標:廣納多元人才、建立共同指標、兼容並蓄的領導、以及賦予員工更多職涯發展的選擇和機會。
--ASML總部在荷蘭,荷蘭的人口比台灣還少,也沒有半導體晶圓廠,ASML卻成為微影設備的世界第一品牌,成功的關鍵之一就來自於ASML的兼容文化。根據ASML內部資料統計,2022年我們全球共有來自超過137個國家、35,000名員工。而在台灣,我們就有分屬27個國籍,總計4,500名員工在台灣辦公室工作。我們認為多元人才為ASML帶進多元思維,不僅有助於技術上的創新和作法上的創新,也讓公司更有活力與創意。
-當ASML在決定「要做什麼」之前,首要會先思考「為什麼要做」。科技帶動了工作形式的改變,跨國與領域合作已成為日常。但不可否認,不同背景與文化也蘊含多種價值觀,因此,組織要如何在多元價值觀中,建構出一種企業文化在理解後能夠互相尊重與合作,讓員工更開心地投入工作、對公司有更強的歸屬感,也越來越重要。
-就企業組織制定出文化政策時,最終目的是希望可以達到企業與員工的雙贏局面,其中,有兩個重要的評估指標:
-1、員工對工作投入(Engagement)程度
2、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Commitment)
--要讓員工在投入程度和歸屬感都能保持高點的態勢,重點就在於如何促成彼此相互了解與尊重,並維持在跨越性別、種族、宗教的公平性,是非常重要因素。
-多元共融指標與時俱進 包容性指標82%位居前段班
多元共融的企業文化不能僅流於制定綱要策略而已,更需要與時俱進,因此我們的多元共融小組會收集在各市場的數據,歸納設計指標,透過數據來確保我們工作環境的多元化,包括性別、年紀、專業背景與職等階層等,藉由數據檢視以及追蹤分析,維持多元創新的職場環境。
-ASML多元共融衡量指標中,其中一項就是「提高女性員工占比」。2021年,女性員工佔ASML全球員工的18%,台灣則有19%是女性員工。我們的目標是將女性員工的招募比例每年提升1%,預計從2021年的20%提高到2024年的23%。
-另一項則是「提高女性領導者比例」(Female Leadership)。目前ASML女性在高階主管的比例為8%,我們的目標是 2024 年要達到12%。所以,我們也會逐年增加女性主管的聘用比例,目標聘用率要從2021年的12%提高到2024年的20%。
-至於包容性指標(Inclusion Score)方面,2021年,我們的包容性得分為83%,相較於全球表現最好的公司平均82%來得高。我們設定的目標是在2024年與全球排名前25%的公司相比,能持平或優於3%的表現分數。
-在ASML我們相信,技術創新和市場成功來自於其多元化的員工和團隊,因此我們努力創造一個兼容多樣性的環境。舉例來說,在ASML內部,會為外籍工作者安排理解當地的文化的訓練課程,協助外國同事加速適應當地工作環境。
-ASML多元共融落實於職場 企業獲利和ESG正向共進
一個企業要維持市場領導地位,組織更需要具有多元觀點且彼此尊重的環境。ASML除了透過贊助Work Place Pride同志論壇,以及連續三年在台灣舉辦Girls Power女力工作坊,更邀請公司的女性主管和同事分享職涯歷程和學習經驗,體現多元社群的包容和尊重。而企業本身可以透過舉辦活動、組織支援團體等方式,促使內部員工進行對話或是勇於發言。像我們內部就組織了多樣的社群:Women@ASML、Next ASML、Senior@ASML、Proud ASML等。
-我們也留意到科技產業中男女比例不均的問題,因此在今年的International Women’s Day,ASML更連結全球辦公室,邀請歐洲、美洲和亞洲的女性同仁代表進行分享,透過跨國經驗交流幫助女性同仁建立連結,進而增加對組織的歸屬感。
-多元共融在組織中貫徹實現之際,資料也顯示,多元共融的程度愈高,也與企業獲利能力呈現正相關。原因無他,因為當組織內多元共融素養越高,企業就可以打造一個信任與尊重的職場,不僅可以吸引更多國際人才、促進組織內的合作,更能協助企業在多變的市場中擁有永續前進的力量。
-多元共融不二法門尊重與信任 台灣企業可依循
我們認為,ASML多元共融的成功經驗也可提供台灣企業參考。首先從企業領導人開始推動,形塑企業文化,進而檢視企業政策、擬定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確保符合多元共融精神,並設定目標方向與衡量指標。而培養主管的多元共融領導力,兼容性領導 (Inclusive Leadership)應該是主管要以身作則。
-在ASML台灣辦公室,我們的員工平均年齡34.1歲,也有很多年輕的主管,因此藉由一些培訓課程來能讓內部主管更成熟,同時也從企業的文化價值和輔助作法上去創造一個兼容(Inclusive)的工作環境。此外,也要與員工對話,從下而上了解員工需求,鼓勵員工成立社群或支援團體並給予支持。當組織內的員工都具備多元共融素養時,企業就可以建構一個信任與尊重的職場,多元高效的團隊有利於將企業提升到另一個階段。
荷蘭人口比台灣少,更沒有晶圓廠!ASML這間公司是如何崛起?-劉伯玲(Poling Liu)專欄|商周 https://bit.ly/3tUbMjJ


晶片戰爭作者讚張忠謀 最被低估企業人物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11.24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圖/本報資料照片
晶片戰爭作者讚張忠謀 最被低估企業人物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grF7iI
台灣在半導體產業上占有關鍵地位,以台積電為首的晶圓加工領域已形成不可替代性,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國際歷史教授克里斯米勒 (Chris Miller)在《晶片戰爭:世界上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著作中指出,全球90%以上的高科技晶片來自台灣,台灣獨有的先進加工技術難以複製,他更提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是百年來最被低估的企業人物。
-綜合外媒報導,克里斯米勒盛讚張忠謀的貢獻,他提到,張忠謀是百年來最被低估的企業人物,如果不是他有製造半導體方面的技能,以及開拓新商業模式的能力,使得製造晶片具有成本效益,最先進的晶片製程技術就不會誕生。
-米勒強調,美國低估了台灣產能停擺的風險,因為中國升級半導體技術最快的方式是以武力入侵台灣,但戰爭將導致台灣半導體製造業停擺或破壞,對全球經濟是一場「災難性的」事件,全世界的計算能力將因此減少37%,而重建台灣晶片產能,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
-他並以2020年和2021年時的晶片荒為例,當時對汽車業造成重創,因此,萬一失去台灣的晶片產能,情況有多糟難以想像,不僅個人電腦、智慧手機和資料中心,幾乎所有需要晶片的製成品都將受到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為了降低對台灣晶片依賴,積極邀請台積電赴美設廠,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證實,台積電目最先進的3奈米製程,將作為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的第二階段計畫
晶片戰爭作者讚張忠謀 最被低估企業人物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grF7iI


抖音炒假訊息「半導體去台化...」 謝金河:認知作戰瓦解台灣心防
2022/11/29 07:41
抖音炒假訊息「半導體去台化...」 謝金河:認知作戰瓦解台灣心防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gKnzy8
財信董事長謝金河發文指出,九合一大選期間,網路上有人帶起「半導體去台化」、「台積電掏空台灣」這類假議題的討論,他表示帶頭炒這個話題的是抖音。目前在抖音上仍能看到許多這類影片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財信董事長謝金河發文指出,本次大選是民進黨1987年創黨以來最大的挫敗,他表示選舉期間網路上在吵一個假議題,那就是「半導體去台化」、「台積電掏空台灣」。謝金河說,只要是產業中人都能分辨這是假議題,但很多市井小民受到這類仇恨及恐嚇言論的影響,他直言「多數國人都不自覺,政府有關單位更是毫無作為,繼續這樣下去,台灣恐加速毀滅」。
財信董事長謝金河發文指出,九合一大選期間,網路上有人帶起「半導體去台化」、「台積電掏空台灣」這類假議題的討論,他表示帶頭炒這個話題的是抖音。目前在抖音上仍能看到許多這類影片。(圖擷自抖音)
謝金河昨晚在臉書發文,表示在九合一大選期間,網路上有人帶起「半導體去台化」、「台積電掏空台灣」這類假議題的討論,帶頭炒這個話題的是抖音,在抖音的平台上,「台灣的紅色媒體人以亢奮的語調,說美國正賣力掏空台灣,張忠謀正在求救!又說華航班機載走台積電工程師,連家眷都載走,把台灣半導體產業連根拔除」。
財信董事長謝金河發文指出,九合一大選期間,網路上有人帶起「半導體去台化」、「台積電掏空台灣」這類假議題的討論,他表示帶頭炒這個話題的是抖音。目前在抖音上仍能看到許多這類影片
謝金河指出,這個議題只要是產業中人,一看就知道是假議題,像擔任過台積電董事的施振榮先生就說:這是台灣國力及產業力的延伸,布局海外是地緣政治下的垂直分工。對於半導體產業「去台化」,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也說,如果沒有台灣?要去向誰採購?但是透過抖音,利用一知半解的政治媒體人鼓吹,立刻會對很多市井小民產生重大影響力。
財信董事長謝金河發文指出,九合一大選期間,網路上有人帶起「半導體去台化」、「台積電掏空台灣」這類假議題的討論,他表示帶頭炒這個話題的是抖音。目前在抖音上仍能看到許多這類影片
謝金河表示,近年來透過抖音,中國不斷向台灣小市民傳達東升西降的訊息,認為美國即將崩潰,中國會統治全世界。另一方面,抖音也不斷加大恐嚇台灣力道,暗示共軍很快解放台灣。他認為這次選舉很多中間選民轉向,因為很多人害怕戰爭。抖音上也有不斷製造仇恨小英言論,把小英的照片變造誇張處理。
謝金河說,很多抖音上的短影片,幾乎是很多人在line廣泛傳播的訊息,現在在不知不覺中加上統戰台灣,瓦解台灣心防的味素,但多數國人都不自覺,政府有關單位更是毫無作為,繼續這樣下去,台灣恐加速毀滅!他也指出,中共中央上個月以央視名義入股抖音1%,且1%是黃金股,享有100%的控制權,並指抖音已是百分之百由國家接管的媒體。他提醒「兩岸如果處在敵對狀態,抖音在台灣可以橫著走,這是台灣把心防完全敞開,準備任人凌遲的第一步!」
該文底下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看到滿多進步人士說抖音只是個平台,不會影響台灣人認同。問題就是中國透過抖音散播假消息,他們卻故意無視這個,繼續說抖音無害」、這種入侵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洗腦很可怕。很多國家都有防範機制」、「令人擔憂」。也有人說「這問題真是難解,即使禁了抖音,就會被問,那禁不了wechat,怎麼辦?」抖音炒假訊息「半導體去台化...」 謝金河:認知作戰瓦解台灣心防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gKnzy8


盧超群:借鏡以色列研發創新模式 助化解「去台化」疑慮
2022/11/30 16:46
盧超群:借鏡以色列研發創新模式 助化解「去台化」疑慮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idiBdF
盧超群指出,借鏡以色列研發創新模式,助化解「去台化」疑慮(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AITA)會長盧超群今指出,被稱為台版晶片法案的「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應該借鏡以色列模式,多鼓勵年輕人研發與創新,才能強化半導體研發實力,一起壯大生產製造,他說「3年磨1劍」,當3年鼓勵研發與創新有成效,也就沒有「去台化」疑慮。
盧超群表示,以色列政府非常鼓勵年輕人研發與創新,創業首輪可以補助達20萬美元,當研發達一定成果,可以借貸50萬美元,舉國創新研發的風氣非常興盛。台版台版晶片法案偏向到達1個投資金額才給予租稅抵減,變成好像「只給大、不給小」。
對於去台化議題,盧超群認為,「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必須正視這問題,從在商言商的分散風險考量,企業因客戶要求,已逐漸要將一部份公司資源或產能往第三地發展,若政府能多鼓勵研發與創新,強化半導體研發實力,研發新技術晶片向晶圓代工投產製造,也能一起壯大生產製造,也就沒有「去台化」疑慮。盧超群:借鏡以色列研發創新模式 助化解「去台化」疑慮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idiBdF


2022/12/06, 經濟
台積電先進製程轉移到美國該擔心嗎?其實「不在台灣的台積電」才是護國神山
美國是鐵了心把部份先進製程移到本土的,哪怕張忠謀已經三番四次說出本土生產成本高效率低,但這對美國來說是百年大業,不是單單用錢來衡量的,更牽涉到中美霸主之爭,美國未來的地位,如果台灣一定要反對,難道日本的下場不是警惕嗎?
台積電先進製程轉移到美國該擔心嗎?其實「不在台灣的台積電」才是護國神山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haqobY
不在台灣的台積電才是護國神山
眾所周知,台積電(TSM)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舉足輕重,由台積電所開創的晶片代工模式,更是改變了全球半導體產業,對外台積電的產品包辦了手機、電腦、5G、電動車等等民用項目,即使是美國最新型武器、尖端戰機,也會用到台積電的晶片。對內,TSM撑起台灣經濟半邊天,2021年資本支出300億美元佔民間投資12.8%,占國內GDP約7.35%,也是台灣頭20強企業出口金額第一,護國神山當之無愧。
但有一個問題我們很少觸及,既然半導體是如此重要的產業,甚至可以影響全球局勢,那美國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源地,為何最後晶片產業的霸主地位會落在台積電手上?早期美國已有德州儀器、英特爾等公司,何故一直把製作外流?
其實半導體一直是高耗水、高耗電、高污染、高成本、低就業率的產業 。而且80年代尾電腦才開始走向民用,大部份晶片使用還是停留在家電上,美國也不可能預測到未來互聯網發展和智能手機、電腦等突破。一個投入成本高、回報率低、耗水耗電又會帶來長期污染的產業,美國當然會把產業外移,發到附屬國生產製造。(新竹環保團體對半導體的污染有深入研究,有興趣的可以調查相關資料。)
70年代,日本憑著IDM模式(指從半導體材料、設備,到中游設計、製造,直到封裝、檢測等全部自己完成的「半導體」生產一條龍模式)成為全球半導體的霸主。來美國決定打壓日本,1985年長期和日本對抗多年的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以威脅道國家安全為理由,正式起訴日本半導體公司,後來又(強迫)日本簽署了廣為人知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也引致日圓大幅升值;期間也迫日本簽署了兩次「半導體協議」。
3份協議簽下去的結果,就是把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導體產業扼殺在籃中,也引致日本經濟泡沫爆破,開啟了失落的10年。(關於美日半導體大戰、廣場協議不多詳述,有興趣的可以google)
90年代末,半導體產業再往台灣、韓國轉移,三星、台積電就是在這個時期崛起的。日本、韓國和台灣都以美國馬首是瞻,美國吸取日本的教訓,把設計層面自己掌握,高污染、耗水電的產業外移,不在本土進行。全球十大晶片設計公司,一半都在美國。(AMD、Intel、高通、博通和英偉達等等)。
鋪墊良久,主要想帶出幾個重點:
1. 台積電是護國神山,但掌控這座神山的是美國,沒有高通、博通、英特爾的設計圖, ASML的光刻機。台積電也無用武之地,真正掌控上層供應鏈的是美國,沒了設計和裝備,就會像中國的中芯國際一樣,所以對於美國決定移廠,要怪到蔡英文頭上不對,其實這件事她也控制不了。
2. 美國是鐵了心把部份先進製程移到本土的,哪怕張忠謀已經三番四次說出本土生產成本高效率低,但這對美國來說是百年大業,不是單單用錢來衡量的,更牽涉到中美霸主之爭,美國未來的地位,如果台灣一定要反對,難道日本的下場不是警惕嗎?
3. 半導體產業會扎根於幾個亞洲國家,背後原因和中國崛起很像,當年美國把中國拉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來送去大批訂單,把中國拉成世界工廠,美國也只是把製作外移,不在本土發展半導體是污染和能源問題,並非眼光不足。
4. 上文提及台積電成本支出高昂,2021年支出約300億,2022因為要建廠支出可能沖高至420億,其實這才是台積電真正的優勢,前期支出太大,過去累積到現在,如果把利息和通貨膨脹計算進去,已經有幾千億了,基本上沒有任何一間公司可以支出這種成本,這是他沒有競爭對手的主要原因。
情況就和Tesla電動車一樣,也是10多年來一直投入研發, 2018年幾乎破產,但這就是他的優勢,傳統車行到現在才勉強追上,而Elon Musk 已經藉著股票成為世界首富。
現在重點來了,台積電有保護台灣免受中國戰火的作用嗎?我的意見和主流不同,我覺得只有(部份)搬到美國的台積電,不在台灣的台積電,才會真正保護到台灣。
如果所有先進製程只在台灣進行,而美國晶片法案禁止晶片進口中國,那就代表整個西方國家都有高級晶片,除了中國。這種情況下,對中國最有利的就是攻打台灣,中就算不能佔領台積電,也可把工廠毁掉令美國也失去高級晶片,把兩方勢力平衡。否則他只會成為第二個俄羅斯,一直被美國科技制裁,美國用最先進的晶片裝備武器戰機,中國被慢慢拋開距離,溫水煮青蛙,那不如提前出擊。
所以,台積電只在台灣,才是真正增加戰爭風險。
我换一個例子,如果COVID-19只發生在中國,並沒有擴散到西方國家,那就代表只有中國蒙受經濟和人命損失,西方國家養尊處優,此消彼長,中國會不會像俄羅斯一樣,被迫提前發動戰爭?還是他會坐視不理,任由其他國家在國力上把他拋開?等到自己沒有還手之力?
現在部份先進製程轉移到美國,中國對台戰爭反而少了一個誘因,他怎麼樣也打不到隔了一個太平洋的美國,而且和美國發動戰爭量級完全不同,要考慮的比打台灣更多,他也知道摧毁台灣台積電也影響不了美國,打仗的原因就少一個。
現在我們回到投資角度上(終於),基於上述原因,自從美國決定在Arizona設廠,一直到台灣新聞逐步廣泛報道,要把製程外移美國,我就開始觀察台積電股票,等待時機。一直以來我對台積電的顧慮是戰爭風險,撇除這個因素,他是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
美國現在對中國的戰爭是全面性的,科技戰、貿易戰、金融戰,長期戰爭之下他一定要把重要的晶片握在手裡,所以我從不懷疑台積電轉移到美國的可能性。
根據我投資股票的經驗,大概等到他股價穩定下來,開始横盤整理,然後再出一個利多消息,就可以買了。這個利多消息只是一些藉口,最好是不太強勢,但股票強勢突破向上出區間的,我10月份買的時候,他的利多消息就是營收高於預期,坦白說他暴跌的時候營收也是高於預期的。哈哈,我從來不懷疑他壟斷地位和賺錢能力,我只擔心他的最大風險,戰爭。所以資金一上來把它推高,我就買了。
後來11月巴菲特宣布買入,還有索羅斯基金和老虎基金,這三個投資基金,背後掌舵人都和美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用中國說話來說就是美國白手套,某程度上代表了美國。
他們在第三季同時買入有什麼背後意義?我不多加揣測,但在消息公布後不久,蘋果行政總裁Tim Cook就傳出在德國和工程師一次會議裡面,告訴他們蘋果已經「決定由美國亞利桑納州的一間晶圓廠供貨」。很明顯是指台積電吧?可以預期,當台積電落戶在美國,他會得到更多來自美國的補助和客戶支援。
大概就是我買入的原因了。
什麼情況下我會賣出呢?
那就得看美國對台積電的安排了,我講個小故事,前兩年中國決定大力發展半導體,因此作為國家企業的中芯國際,有大量投資者買入,最後股價暴跌,為什麼?
因為國企的目的不一定是賺錢,是要完成國家任務,幫國家研發高級科技。中芯國際在這種情況下,就變成了支出多賺錢少的企業。股價當然疲弱不堪,而且你也知道中國政府根本不在乎中國股市。
台積電大概率不會這樣,我只是先做好準備。美國是鐵了心把部份先進製程移到本土的,哪怕張忠謀已經三番四次說出本土生產成本高效率低,但這對美國來說是百年大業,不是單單用錢來衡量的,更牽涉到中美霸主之爭,美國未來的地位,如果台灣一定要反對,難道日本的下場不是警惕嗎?
台積電大概率不會這樣,我只是先做好準備。台積電先進製程轉移到美國該擔心嗎?其實「不在台灣的台積電」才是護國神山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haqobY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歐盟擴大半導體生態圈 向台積電、三星招手
2022/12/08 18:25
歐盟擴大半導體生態圈 向台積電、三星招手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VZc7xB
歐盟野心勃勃,盼吸引台積電、三星赴歐建廠,提升晶片自給率。(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疫情導致的晶片荒,讓歐洲開始意識到晶片自主的重要性,除了日前推動的430億歐元(約台幣1.3兆)《晶片法案》,歐盟近期致力於打造一個能與美國抗衡的半導體生態圈,吸引如台積電、南韓三星(Samsung)等科技巨頭赴歐建廠投資。
為提升晶片自給率,歐盟盼到2030年能將晶片產能從目前的10%以下提升至20%。此前,英特爾(Intel)已宣布未來10年將斥資800億歐元(約台幣2.5兆),在歐洲多國建立半導體供應鏈,是歐洲至今規模最大的外商半導體投資計畫。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歐盟目前尚缺乏獨立研發先進製程晶片的能力,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坐落在荷蘭,供應全球科技廠不可缺少的曝光機(EUV),意味著歐盟在先進製程晶片關鍵設備上,仍擁有著絕對的壟斷地位。
有鑑於俄烏戰爭、美中關係惡化、台海情勢緊張,不只美國,歐盟政界也多次表態,不應過度依賴台灣晶片,近日國際上不乏這類「去台化」言論,即使歐美難在短期內降低對台依賴,不過仍值得台灣警惕。歐盟擴大半導體生態圈 向台積電、三星招手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VZc7xB


台積電目前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的新工廠被定位為生產5奈米晶片的尖端工廠。對台積電來説,將成為在海外生產尖端產品的首個基地。
台積電赴美「去台化」? 日經:尖端半導體9成集中台灣狀況沒改變|天下雜誌 https://bit.ly/3PlBt6S
今後,該工廠將改為面向技術更尖端的4奈米,而不是5奈米。還將在相鄰的佔地上開始建設最尖端的3奈米新工廠。
對很多高功能產品來説,尖端半導體成為關鍵的大腦。目前半導體業的情況是,如果建設4奈米晶片工廠,投資達到1兆日元以上,而3奈米晶片則需要超過2兆日元的鉅額投資。
獲得鉅額補貼
因此,台積電此次決定將對亞利桑那州的投資提高至此前計劃3倍以上的400億美元。
可以説美國政府長年推進的招商活動取得了成果。美國現在缺乏匹敵台積電的本國企業。美國英特爾在與台積電和韓國三星電子的競爭中落敗,美國政府產生了危機感。
在此情況下,川普前政權瞄準了台積電,自2018年前後全面啟動招商。雖然存在波折,但2020年5月成功吸引台積電入駐。以鉅額補貼為條件爭取到台積電。
這一「壯舉」已過去約2年零7個月。美國政府此次再一次取得巨大成果。雖然並未公佈,但有分析認為,台積電此次大幅提高投資額的背景是,美國政府承諾提供鉅額補貼。
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此前公開表示,美國政府的要求很多,但補貼太少,一直提出批評。
張忠謀考慮到美國政府,強調在美國生產的成本非常高,美國想要製造半導體是無用的。成本比台灣製造高出50%,無法趕上台灣的盈利。彰顯出鉅額補貼始終是進駐和投資美國的條件。
結果,由於作為主力客戶的美國蘋果等美國客戶也有強烈要求,台積電決定展開進一步的大型投資。美國將作為尖端半導體的生產地而鞏固地位,尖端產品的採購力也將提高。雖然並非本國企業的力量,但也算是巨大的前進。
另一方面,形成對立的中國仍未達到量產尖端產品的水平。邁向3奈米等的道路依然非常遙遠。
安保風險
雖然美國邁出了一大步,但「台灣有事」等國際社會面臨的風險並未消除。這是因為尖端半導體集中於台灣的情況今後仍將持續。
在美國,在亞利桑那1處啟動3奈米晶片量產要等到4年後的2026年。在此期間,將在台灣自今年起逐步在總計7個地點啟動3奈米晶片的量產。更為先進的超尖端產品「2奈米」也將自2025年開始在4個地點啟動量產。
美台之間仍存在非常巨大的差距。如何縮小這一差距,成為美國政府的重要課題。
不過,生產基地的分散化並非易事。台積電自去年至今年在台灣島內建成了若干座尖端的新工廠。因此,即使今後在美國建設2座工廠,世界尖端半導體的9成左右集中於台灣的狀況也不會明顯改變
在大型民間智庫台灣經濟研究院擔任分析師的劉佩真強調台積電的先進製程依然植根於台灣,指出此次敲定的在美追加投資和產能均並非大規模,是雙方合作象徵性意義比較突出的投資。台積電赴美「去台化」? 日經:尖端半導體9成集中台灣狀況沒改變|天下雜誌 https://bit.ly/3PlBt6S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地緣政治擔憂下,台積電擴建升級美國晶片工廠 - 紐約時報中文網

FireShot Capture 025 - 地緣政治擔憂下,台積電擴建升級美國晶片工廠 - 紐約時報中文網 - cn.nytimes.com

地緣政治擔憂下,台積電擴建升級美國晶片工廠 - 紐約時報中文網


台灣半導體聖地 不在竹科是這裡
2023/03/27 07:33
 LTN經濟通》台灣半導體聖地 不在竹科是這裡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TPpsce
1974年一場在台北市南陽街「小欣欣豆漿店」的早餐會議,成為台灣發展半導體的發想點。原小欣欣豆漿店早已不復存在,此為復刻版。
(圖取自IC積體電路特展FB)
 台灣發展半導體 始於北市南陽街豆漿店
 〔記者李綺雯/綜合報導〕步入高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半導體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日趨增加,晶片運用也越來越多元,尤其2020年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下,晶片荒使全球更加關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也更突顯「護國神山」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性,截至2022年底,台半導體製造在全球市占已高達64%。
 若要追溯回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起點,事實上是源自於1974年2月7日,一場在台北車站附近南陽街的「小欣欣豆漿店」所舉辦的早餐會,與會者包括時任行政院秘書長費驊、經濟部長孫運璿、交通部長高玉樹、工研院院長王兆振、交通部電信研究所局長方賢齊、所長康寶煌、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研究主任潘文淵等,7人會中達成開發積體電路(IC)技術的共識,為今日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奠定基礎。
  截至2022年底,台積電在全球晶片代工的市占率攀升至60%,大幅領先三星的13%。(路透)
 第一次能源危機 促台產業由勞力密集向高科技
 1970年以前,台灣以出口農業、勞力密集型工業製品為主,然而,不久便歷經退出聯合國、釣魚台事件、第一次石油危機等,外交失利加上通膨,衝擊台灣出口業,使國內景氣跌落谷底,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因而思考產業轉型的重要性,推動10大建設,並決定朝科技領域發展,進而促成這場早餐會議。
 隨後,潘文淵提出一項積體電路計畫草案,預計耗資4億台幣、執行4年,由於工研院最初看好民生消費及資通訊產品在未來的發展趨勢,選定以電子錶作為開端,盼將台灣打造成電子錶王國,並決定從美國引進技術,待計畫敲定後,政府與RCA簽約,工研院將第一批台灣工程師送往美國受訓,其中包含前工研院院長史欽泰、聯電創辦人曹興誠,這些人才日後都成了台灣半導體產業中的核心人物。
  工研院電子中心派員赴RCA訓練,與RCA公關主任合影,左起曹興誠、倪其良、曾繁城、戴寶通、劉英達、陳碧灣、史欽泰。(圖/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319期)
 台積電草創乏人問津 遠赴荷爭取飛利浦投資
 1980年,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政務委員李國鼎等人力邀張忠謀回台接任工研院院長,工研院也同時推動「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計畫,張忠謀答應後,於1987年創立台積電,開創全球第1個晶片代工製造營運模式。
 然而,由於半導體代工在當時還是很新的概念,成立之初並未受到市場青睞,即使政府(國發基金)為台積電提供了48%的創業資金,但無論是在國內或者國外籌資,過程都不如想像中順利。所幸在李國鼎牽線之下,與張忠謀兩人飛往荷蘭飛利浦,順利爭取到首家外商的投資,飛利浦除了出資5800萬美元(約台幣17億),還轉移生產技術、授予智慧財產權,以換取台積電27.5%的股份,成為第2大股東。
 1990年台半導體產業鏈包括上游的IC設計代工到下游的封裝、測試廠皆已逐漸完備,成為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助力與優勢,其所帶來的經濟效應也在近年持續顯現。
  張忠謀(左4)與李國鼎(左1)遠赴荷蘭飛利浦簽約合作。(圖/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319期)
 一場早餐會議 成就台IC產業
 2020年台灣IC產業已占整體出口比重近36%,創下歷史新高,出口產值達1225億美元(約台幣3.7兆),也是約10年前的2倍,2021年台積電市值約台幣15.6兆,擠進全球市值企業排行第10名。
 一場始於早餐店的產業改革會議,沒想到造就台半導體產業現今在全球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亮眼成績,多虧與會當時的7位政治與科技界大老積極推動台灣轉型高科技產業,以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秉持著不與客戶競爭、專注於製造晶片代工的經營理念,成功為台灣晶片業立下穩定的根基,也才有今日傲人的護國神山。
  創辦人張忠謀於1987年創立台積電,為台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彭博)
LTN經濟通》台灣半導體聖地 不在竹科是這裡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TPpsce


LTN經濟通》印度打壓中企 手段比美國還狠
2023/05/05 07:24LTN經濟通》印度打壓中企 手段比美國還狠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18DOXd
  在邊境衝突、疫情肆虐後,印度對中戒心提升。(彭博)
 2020邊境流血衝突後 印度就強化對中企監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不管是出於政經、國防還是人權道德因素,中美關係日漸緊張已是難以改變的趨勢,但是近年中印關係也不太好,印度政府打壓中企的動作從未停歇,美國看似主導圍堵中國戰略,但印度其實也有自己想法。
 據美國商業民調機構Morning Consult調查顯示,約43%印度人將中國視為最大軍事威脅,這甚至比宿敵巴基斯坦的排名更靠前,究其原因,與中印2020年爆發邊境流血衝突有關,印度自那時起便開始嚴密監控中企在印度的投資、金錢流向、稅務及營運。
 印度2020年開始頒布外國直接投資(FDI)新政,要求與其接壤的國家在投資印度或是參與公共建設投標之前,皆必須提前在主管機關登記審查,而中國是印度最主要的投資國,因此該政策也被認為是替中國量身定做,且在政策推出後,中企赴印投資數量也確實出現「斷崖式下跌」。
 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中企2021年對印度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年減近7成,僅剩6318萬美元(新台幣19.44億)。
  雖然中印衝突不斷,但2國商業往來仍密切,尤其是手機市場,截至2021年仍被中國佔領。(路透)
 印度手機市場 幾乎被中國品牌通吃
 不過,印度製造業基礎「先天不良」,印度自開國以來就專注重工業製造,有能力造火車和大型機械,卻對消費性電子等商品力有未逮,導致紅色供應鏈大舉入侵,印度短時間要「排毒」有一定難度。
 印度的中國分析及策略中心研究員Namrata Hasija表示,雖然中印偶有邊境衝突,但商業往來仍密切,尤其是手機市場,完全被中國佔領。在2021年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中,年銷售量達1.62億支,其中前5大品牌,中國就佔了4款,小米市占率甚至高達25%。
 印度作家Prakash Nada撰文批評,中國正以「一手打架,一手賺錢」的方式來智取印度。她指出,先有和平再有貿易本應是國際關係間的正常邏輯,但中印2國卻是例外。
 Prakash Nada續指,儘管2國邊境衝突不斷,雙邊貿易額卻於2021年突破千億美元大關至1257億美元(新台幣3.8兆),其中印度對中國逆差高達694億美元(新台幣2.1兆),並以電子及機械產品佔最大宗。
  印度近年常利用稅收、簽證等方法刁難中企,逼其撤出市場。(美聯社)
 打壓中企招數多 拒頒簽證斷你根
 於是,事情終於迎來變化。2022年印度企業事業部接到匿名舉報,指出在印中企可能存在欺詐等違規行為後,印度找準機會拿手機市場開刀,使得共擁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60%以上市佔的華為、小米、vivo和OPPO,先後被以不同原因接受調查,他們的資金不是被查扣就是凍結,至今仍未取回,部分手機廠商如「榮耀」也因經營受阻,無奈撤離印度市場。
 印度近年還常利用稅收和法律合規等手段打壓中企。自2020年起,至少有500家中企受到印度稅務和合規性普查逾200款的中國App,包含TikTok(抖音國際版)、微信(Wechat)等,也被印度以「維護國安」為由禁用,中國App在印度幾乎不見蹤影,嚴厲程度比美國更狠。
 Namrata Hasija分析,繼2020年邊境衝突後,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肆虐也讓印度國內反中情緒高漲,印度政府必須對民眾反中情緒有所回應,但是國內手機硬體設備需求又無法完全擺脫中國貨的前提下,加強對中企的稅務審查和禁用App就成了印度的選項之一
 而手機行業僅僅只是印度打壓中企的1個縮影,印度先前早將簽證拿來用作限制中國的工具,據多名在印度的中資企業負責人表示,印度近2年幾乎完全暫停中國赴印簽證的發放,這讓中企無法更換管理層,部分企業破產或者癱瘓,印度擺明是要斬草除根。
  外界猜測,懲罰中企或許能為莫迪在國內施政評價上起到加分作用。(美聯社)
 印度殺雞儆猴 震懾其它外資
 對於印度而言,接受中國產業鏈的進駐意味著他們只能跟在中國後面,失去超越中國的機會,所以印度的舉措才被外界解讀是要預防中資過度滲透,順勢扶植本土產業。
 此外,印度還可能希望通過整頓中資來震懾其他外資,從政治影響的角度來看,懲罰中企在印度的反對聲浪最小,這或許也能成為印度總統莫迪在國內政治中的加分項。
 Namrata Hasija表示,雖然印度明知挑戰中國不容易,但是為了確保長期經濟安全與穩定、鞏固產業供應鏈,仍需透過投資基礎建設,並以境內龐大且廉價的勞動力,還有規模4億人口的中產階級消費力來擴大吸引其他外資,印度的經貿改革步伐雖然緩慢,但已經在推進之中。LTN經濟通》印度打壓中企 手段比美國還狠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18DOXd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中國半導體產業遭到美國一

〈財經週報-晶圓代工〉半導體三大咖決戰 台積電獨霸
2023/08/07 05:30
  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表
 記者洪友芳/專題報導
  台積電原是半導體技術落後者,但是張忠謀於2009年回鍋後,加大資本支出與研發力道,台積電製程技術才逐漸超越英特爾、三星。(法新社)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專注晶圓代工,挾技術領先、卓越製造及客戶信任的三大競爭優勢,技術與營運面都已將英特爾、三星兩大強敵拋在後面,在晶圓代工市場占有率超過6成,獨霸全球;不過,三星、英特爾仍積極覬覦晶圓代工領域,持續投入先進製程技術研發,且各有強項,台積電不可小覷。
 資本與研發增加 製程技術才超越英特爾、三星
英特爾、三星是整合元件製造(IDM)廠,從產品設計、生產、封測、銷售幾乎都自己來,投入研發資源相當可觀,長期以來,兩家大廠在PC時代的全球半導體業,地位屬一屬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形容,對台積電而言,英特爾與三星就像是「兩隻700磅的大猩猩」,顯見強大的競爭力不言可喻。
 台積電原是半導體技術落後者,金融海嘯後,張忠謀於2009年中回鍋重掌台積電,安內攘外,並大刀一揮,加大資本支出與研發力道,隨著後來智慧型手機崛起,從40奈米、28、22/20、16/12、10、7奈米製程技術,台積電製程技術逐漸追趕並超越英特爾、三星,「一直到7奈米,我們才有信心說技術領先」張忠謀說。
 張忠謀日前返台積電參加全球研發中心啟用典禮時,再度強調技術自主、研發與製造要緊密合作兩項重要觀念,尤其研發與製造緊密合作更是台積電很大的致勝關鍵,因這攸關所研發技術到落地生產,良率能否提升。台積電每年研發費用約達營收比8%,隨著營收超過兩兆元,研發費用相當可觀,去年研發費用高達近55億美元,已超越台灣年度科技預算。
 台積電三大競爭優勢 對手無法比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表示,台積電從7奈米、5奈米到3奈米一路領先,結合先進封裝,吸引國際需求先進製程的客戶皆上門投產,先進製程營收占比超過5成,凸顯出台積電技術領先、卓越製造及客戶信任的三大競爭優勢。
 楊瑞臨指出,英特爾、三星即使宣稱研發出製程技術,但生產良率低,且英特爾在PC、資料中心的處理器跟客戶競爭,三星則在智慧型手機與客戶敵對,「客戶怕IP流失或被竊取,哪敢去投產?」充其量只有部分客戶會把英特爾、三星當分散風險的「備胎」,第二或第三代工來源。
 三星宣稱有實力搶台積電訂單
台積電繼量產最先進的3奈米製程之後,2奈米技術已展開建廠,有信心繼續領先;三星雖然在晶圓代工市佔率遠落後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仍緊咬台積電,對外頻宣稱3奈米與更先進的2奈米製程將有實力搶台積電訂單;英特爾日前也敲定從2024年起,晶圓代工服務(IFS)將分割獨立,並制定加速製程發展計畫,企圖2030年成為全球第2大晶圓代工廠。〈財經週報-晶圓代工〉半導體三大咖決戰 台積電獨霸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OnwKSc
-----------------------------
張忠謀談晶片戰爭「如果想扼殺他們,中國真的什麼都做不了」
2023/08/07 07: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斷言,中國有太多機會成為半導體霸主。(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近日接受《紐約時報》訪問,談及美中科技戰越演越烈,他強調美國與晶片製造盟友台日韓及荷蘭控制了咽喉點,「如果我們想扼殺他們,中國真的什麼都做不了」,他不認為中國有太多機會成為半導體霸主。
 紐時4日刊登以「晶片巨人畢生志業成為科技冷戰核心」(The Chip Titan Whose Life’s Work Is at the Center of a Tech Cold War)為題的訪談,張忠謀暢談了半導體人生的3片拼圖。
 92歲的張忠謀捧著「超大型積體電路系統導論」(Introduction to VLSI Systems),秀給記者看,他說:「我想給你看看這本書的出版日期,1980年」。這時間很重要,因為那是他最早的一片拼圖,改變他的職涯,也改變全球電子業的道路。
 54歲那年,當很多人開始思考退休的時候,張忠謀走上實踐見解的道路。離開美國移居台灣,創立台積電。如今台積電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頂尖微處理器製造商,客戶涵蓋蘋果和輝達。
 張忠謀不可思議的創業之旅讓台灣成為經濟巨人,他和他創辦的公司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他卻說,這樣的感覺沒有特別好,「我寧願保持相對默默無聞的狀態」。
 過去10年,中國也投入數以千億計美元,想複製台積電的輝煌,儘管科技領先地位的競爭愈演愈烈,但張忠謀受訪時,並不認為中國有太多機會成為半導體霸主。
 張忠謀提到美國與其晶片製造盟友,包括荷蘭、日本、韓國和台灣,強調「我們控制了咽喉點,如果我們想扼殺他們,中國真的什麼都做不了」
 訪談尾聲,張忠謀對他無法在台積電面臨地緣政治挑戰之際,掌握主導權感到有些遺憾,但他表示,在2018年退休的時間點合理,因為當時「我確定,我們已經取得技術領先,我不認為我們往後會失去這種技術領先」。
張忠謀談晶片戰爭「如果想扼殺他們,中國真的什麼都做不了」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KvdjFN
-----------------------------------
壓制中國坐大 韓媒:美擬限制三星、SK中國廠成熟晶片擴產
2023/08/07 06:14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韓國時報報導,美國消息來源透露,由於擔心中國將大力發展從軍事裝備,從汽車、飛機、家電、醫療儀器到消費性電子產品無不需要的傳統晶片(legacy chip),進而導致中國主導相關市場,華府考慮要求三星與SK海力士進一步限制其中國廠成熟晶片產能的擴展。
 報導指出,根據美國與科學法的定義,28奈米以上製程晶片為傳統晶片,而5奈米以下為尖端半導體。儘管尖端晶片廣泛用於當前最關鍵的科技產品與系統,但令人憂慮的是,傳統晶片取得上的任何問題恐衝擊先進經濟體的所有下游經濟活動,因為目前的骨幹產業全都依賴這些半導體支持的系統。
 武肺疫情高峰期的供應鏈中斷,導致許多企業承受巨大財務壓力,也凸顯傳統半導體的重要性。
 在此背景下,美國與歐盟的決策者開始意識到他們對中國主導全球傳統晶片產業的野心反應太慢。華府消息來源說,鑒於傳統半導體對軍事裝備仍至關重要,美國決策者正積極制定適當措施,以干擾中國相關增產。
 消息人士稱,「若中國主導全球傳統晶片,如同太陽能產業那樣,那麼從美國及其盟友的角度來看,將是場災難。若中國控制該市場,則意味美國將必須依賴中國供應鏈」;「基於傳統晶片在所有骨幹產業更廣泛的應用,中國的全球供應壟斷恐造成國安風險」。
 中國政府對在地企業提供巨額補貼使他們能啟動價格戰,從而導致外國競爭者破產,過去中國對其本土太陽能板產業提供巨額補貼。政治分析師說,北京準備在傳統晶片上故技重施。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數據顯示,至2026年中國將把成熟製程的8吋與12吋晶圓產線增加至26條,市場研究公司IBS預計,2025年中國市占率將上升至40%。
 報導說,儘管對中國28奈米、45奈米以上成熟製程晶片氾濫的疑慮加劇,但美國考慮提供三星與SK海力士額外豁免,允許其在中國使用美國半導體設備生產傳統晶片。美國商務部提供給這兩家韓國公司的一年豁免即將於10月到期。韓國當局已要求美國再提供一年豁免,允許出口半導體設備給中國,以生產傳統晶片。
 三星中國西安廠的產量占其NAND記憶體總產量40%,採用128層成熟製程技術。SK無錫廠生產17奈米以下DRAM晶片以及採用96與144層技術的NAND晶片,此被界定為傳統晶片。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強調,華府視北京擴展成熟晶片為必須與亞洲盟友共同應對的問題,而「所有選項都在討論中」。
 華府消息來源說,如果美國希望更好的保護其經濟,並避免中國加劇推進傳統晶片生產造成的負面衝擊,決策者必須更加思考「專用的傳統晶片」,而非只是將晶片歸類為先進與成熟晶片。
 他指出,「美國正考慮要求三星與SK海力士,可能限制中國廠的傳統晶片擴產,同時,對華府而言,非常可能的情況是要求他們的中國廠,減少特定傳統晶片的生產」。
 美國商務部副部長艾斯特維茲之前暗示,美國政府可能在一年豁免期屆滿後,對三星與SK海力士的中國廠實施新的配額計畫,以允許其繼續生產。他在最近的一場產業活動中表示:「我們繼續與這些公司(三星和 SK)磋商。 這可能會限制他們在中國的成長程度」。他沒有具體說明「新配額計畫」是否意指中國廠的產量上限,或是生產的類別。壓制中國坐大 韓媒:美擬限制三星、SK中國廠成熟晶片擴產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qoPLeT


台科技高層帶槍投靠中國 爽拿8千萬年薪「是台灣薪水的20倍」
三立新聞網2023年10月23日 週一 上午7:25生活中心/陳佳鈴報導
台科技高層帶槍投靠中國 爽拿8千萬年薪「是台灣薪水的20倍」 https://bit.ly/3tKvUIB
大陸開台灣20倍薪水高薪挖腳,台灣一名LED高層帶槍投靠,年薪高達8千萬新台幣。(示意圖/PIXABAY)
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近期又開始狂挖台灣及外商的工程師,傳出開價比以前高,現在已經喊到台灣薪水的10倍到20倍。一位LED上市公司研發副總帶槍投靠,將公司技術獻給中國,順利拿到比台灣高出20倍的薪水,年薪達2000萬人民幣,折合台幣約8840萬。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近年來中國一直重金挖角台灣及外資企業的科技人才。隨著美中經變戰越打越激烈,中國挖角台灣資深工程師的薪水跟著水漲船高,以前是台灣薪水的5倍,現在則是翻了數十倍。
台灣資深產業顧問陳子昂透露,針對一些資深的台灣工程師,中國已經喊到台灣薪水的10倍到20倍。最近更得知,台灣一家LED上市公司研發副總,將其公司突破性的技術帶進中國,讓中國搶先量產。中國給他的年薪是2000萬人民幣,是他在台灣薪水的20倍以上。
陳子昂認為,LED領域或許能成功高薪挖角,半導體製造則有其侷限性。光是一般性製程就有400道工序,加上一個12吋晶圓廠動輒要2000名工程師。即使中國從台積電和聯電挖走50名工程師,對需要2000名工程師的工廠而言,依舊起不了作用,這也是中國高薪挖角,半導體還是做得很辛苦的主要因素之一。台科技高層帶槍投靠中國 爽拿8千萬年薪「是台灣薪水的20倍」 https://bit.ly/3tKvUIB


不滿美對台軍售 中國跳腳宣布制裁5美軍工企業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彭博點名台廠有亞翔工程、崇越科技、漢唐集成與矽科宏晟科技等公司 助華為建廠/台廠助華為建晶圓廠? 王美花:無關乎關鍵技術-提醒業者不可違反國安,以及美國實體清單管制的規範/全球圍堵華為 台灣是破口?/中共軍民融合政策,別說是國企,各民營企業均有設有黨支部,強化控制。之前法國媒體就曾爆料,中共在華為設了300多個黨支部,黨員不計其數,與華為往來真的能保持純商業性質嗎?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台清交成學霸都跑去台積電造就護國神山-「得半導體得天下」的國家發展戰略;從全球化到去全球化,也預示「新亞洲供應鏈」將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位置/在地緣政治角力、區域經濟興起的最前緣,臺灣科技業要如何運用自己的不對稱關鍵優勢,在合縱連橫的國際新局中,找到最有利的生機與商機?如今市值高達1.1 兆美元的輝達已經不能再以單純的IC 設計公司來理解今天的輝達。從硬體架構來看,輝達產品線已從傳統繪圖晶片,進化到中央微處理器、單晶片的系列解決方案,並且對應到不同的應用商機。這些關係到AI 應用與元宇宙的解決方案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