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

【鯨彩一生】鯨生鯨逝:台灣的捕鯨歷史 | 環境資訊中心

【鯨彩一生】鯨生鯨逝:台灣的捕鯨歷史 |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bit.ly/3Gh5hgw
在大坂埒捕鯨的狀況。圖片來源: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資料庫。
到十年的時間,台灣總督府於大正9年(西元1920年,當時的總督為田健治郎)找了「東洋捕鯨株式會社」來重新測試在台灣發展捕鯨業的可能性。東洋捕鯨株式會社在台灣總督府的委託下,捕鯨第一年就有不錯成績,共捕獲34隻鯨魚,讓他們有信心能在台灣周圍海域發展出不錯的捕鯨產業。
為了要讓台灣的捕鯨業可以產出更大量的利潤,東洋捕鯨株式會社開始向工業化的捕鯨業領頭羊挪威購買捕鯨船,並聘請挪威捕鯨人員擔任捕鯨砲手及捕鯨船駕駛等職務。另一部分,也在大坂埒興建鯨魚的加工廠,才可以在捕到大型鯨魚後,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所需作業。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續經營概念,只允許兩艘捕鯨船去捕獵,以免鯨魚被濫捕;而主要的捕鯨場集中在近海的恆春到台東沿岸,並沒有發展出遠洋的捕鯨;而捕獲的大型鯨魚有鬚鯨科(Balaenopteridae)的大翅鯨(Megaptera novaengliae)、長鬚鯨(Balaenoptera physalus)和最大型的齒鯨:抹香鯨(Physeter catodon)等。
從1920年台灣重新挑戰捕鯨業開始,一路持續到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期(1942年)的這23年內,沒有確切的數字記錄在此時期捕獲了多少大型鯨魚,但由一些零碎的資料來看,數量應該是至少有5、600隻。另外以全球觀點來看,在同個時期間,全世界約獵捕了11萬隻的大型鯨魚,台灣雖然不是主要的捕鯨地點及強權,但也佔了當時全世界鯨魚捕獲量約1/200。
利潤龐大的海上農場
西元1945年,台灣經過政權的轉換,利潤龐大的海上農場:捕鯨業,並沒有在一開始就備受重視,而是到了二戰結束後不到十年的光陰(1950年代中期)台灣的捕鯨業才又正式站上舞台,當時祥德漁業行在台灣政府的支持下,和日本極洋捕鯨株式會社達成協議合作捕鯨。但台灣沒有適當的捕鯨知識和技術,因此由日本方面提供捕鯨船和技術人員,而台灣則建造碼頭邊的鯨魚加工廠
當時台灣祥德漁業行的李輝煌和日本捕鯨人員藤岡宇志治重新勘查及評估在日治時期位於大坂埒的加工廠是否適合再次擔任鯨魚加工廠的基地後,認為大坂埒加工廠已不敷使用,而往更南邊的香蕉灣建造新的鯨魚加工廠。
在香蕉灣所捕獲的大翅鯨(Megaptera novaeangliae)。圖片來源:漁業推廣月刊93期「胡興華1994走入歷史的台灣捕鯨業」。
有趣的是,在這樣的合作情況下,雙方達成的協議是:日本方面可以分得六成的獲利,而台灣是獲得四成的利潤。但是在這樣的合作前提下,由於台灣沒有積極的培訓捕鯨人才,導致捕鯨業依舊無法蓬勃發展;如胡興華在1994年《漁業推廣》(Fisheries Extension)的〈走入歷史的台灣捕鯨業〉中寫到,在台日雙方合作的合約裡指出台灣可以派五名船員,但只有三名船員上捕鯨船隨行。
這一階段的捕鯨狀況並沒有很理想,從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末期約15年的時間,雖然沒有確切的捕獲數量,但從零散不齊的紀錄看來,大概全部沒有超過1、200隻的大型鯨魚。
但就在捕鯨業沈寂幾年後,龐大的利益還是讓一些人嗅到了商機。
捕鯨業的獲利有多高?
從1977年在《中國水產月刊》(China Fisheries Monthly)中,陳從恭寫了一篇簡短的文章〈台灣新興的捕鯨業〉約可了解捕鯨業的獲利。銘泰水產公司於1976年,從日本買進一台設備完善的捕鯨船,並取名為海雁號(Sea Bird),文中提到1977年4月6日到5月19日共43天出海作業時間內,海雁號捕獲了48隻鯨魚(280公噸);而從1976年到1980年初,捕獲鯨魚數則為282隻。當時價位約可賣到新台幣900萬元!陳從恭也粗略估計這趟捕鯨所需要的成本(如油錢、船員伙食等消耗品)約是100萬,也就是說在這一個多月內的獲利可達7、800萬新台幣!也因為海雁號的獲利情況良好,其他的漁業或水產公司也陸陸續續的希望可以投入到捕鯨業。
台灣不是國際捕鯨委員會(IWC, 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的成員之一,但還是在一定的程度下盡量遵守國際捕鯨委員會的一些規範以避免一些國際壓力。如在1979年,台灣漁業局和相關的單位一起訂定一些捕鯨的規範,原本是以十艘捕鯨船為上限,但當條文到經濟部時由於擔心此數量太多,會引起一些國際間的糾紛或排擠等,故最後捕鯨船的數量修正為四艘。而除了海雁號外,另外開放的三艘捕鯨船為海華號、吉信號和朱豐號,這三艘捕鯨船真正出海工作的時間都不超過一年(1979到1980年間),但捕獲的成果相當可觀,分別有81、41和46隻大型鯨魚。
1981年台灣捕鯨劃下句點
在1970年代末期,重新開啟的台灣捕鯨業成果是豐碩的,但同時,對於鯨豚保育的觀念也漸漸深植人心。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1979年剛成立後,馬上來「關心」台灣的捕鯨業(美國在1972年通過《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案》(Marine Mammal Protection Act))。在美國強烈的「關心」下,台灣捕鯨業在1981年全面禁止而畫下句點。
有趣的是,和美國交涉的過程中,漁業局也指出台灣並非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的一員,對於國際間捕鯨狀況最新消息的掌握有困難性,也因為不是會員之一,沒有享有該協會的權利,也沒有任何義務需讓該協會所限制。雖如此,但大部份的情況下台灣還是遵守國際捕鯨委員會的相關規定。
美國在當時也提出,希望台灣立刻停止捕鯨,或是加入國際捕鯨委員會並依照委員會的配額捕鯨(1986年才全面禁止商業捕鯨)。也因此,台灣確實在1980年曾嘗試申請加入國際捕鯨委員會,但台灣「中華民國政府」的正式地位是被國際間存疑的,因此最後並沒有機會可以成為國際捕鯨委員會的一員。
了解台灣的捕鯨歷史,除了可以更加認識台灣與全球捕鯨文化的關連外,也可以洞悉當時局勢對台灣捕鯨業的影響。在現今全球鯨豚資源銳減下,我們應該仔細思考如何才能真正讓牠們的數量再度恢復以維繫海洋生態的平衡。【鯨彩一生】鯨生鯨逝:台灣的捕鯨歷史 |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bit.ly/3Gh5hgw

【鯨彩一生】鯨生鯨逝:台灣的捕鯨歷史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

鯨骨鳥居 - 走過鵝鑾鼻神社見證的海洋歲月
鯨骨鳥居/2016年六月號-海生 | 臺灣國家公園 https://bit.ly/3wGPhzS
以鯨骨建成的鵝鑾鼻鳥居/墾管處提供
在臺灣南端的鵝鑾鼻,曾經有一座日治時期所建造之神社─鵝鑾鼻神社,神社前兩根巨大鯨魚下顎骨聳立交叉而成的鳥居,令人印象深刻,也讓人好奇究竟鯨骨頭來自何方?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仔細觀察在南灣附近天然的珊瑚礁岸上,有著不尋常混凝土遺跡,經由研究與追溯發現是從前在這一帶捕鯨行為所留下的遺跡。原來臺灣也曾經有著一小段捕鯨歷史,讓我們一邊看著照片,一邊娓娓道來人與鯨魚的關係吧!
1851年出版的「白鯨記」,生動刻畫了大時代下捕鯨業景況,描繪捕鯨人和鯨魚間的生存競爭。最早人類和鯨魚互動的開端,可能是從沿海居民發現擱淺的鯨魚開始,鯨魚龐大的身軀擁有豐富的油脂、蛋白質、巨大骨骼等,讓鯨魚成為早期部分地域人類飲食、生活、文化上重要的一環。隨著航海與漁業技術的進展,人們開始大量獵捕鯨魚,主要為了取得鯨油。整片大海變成人類的獵場。世界各地持續了幾百年的捕鯨,許多大型鯨魚都難逃捕鯨船的獵捕。直到1980年代全世界意識到鯨魚數量銳減,保育思維逐漸抬頭,國際捕鯨委員會於1986年宣布禁止商業性捕鯨,才為海上的腥風血雨畫上句點。除了少數國家如日本、挪威、俄羅斯等仍持續以各種名義進行捕獵之外,大海裡的偉大生物終於得能休生養息,不再過著被人類鋪天蓋地殺追的日子。
在臺灣,商業性的捕鯨行為約莫始於日治時期,主要地區為恆春到臺東沿海,其中包含現今的墾丁南灣(舊名為大.埒)。當時由日本的東洋捕鯨株式會社所主導發展,不僅向挪威購買了捕鯨漁船,聘請挪威人擔任捕鯨工作,也在大.埒興建鯨魚的加工廠處理捕獲的鯨魚。隨著政權的轉移,臺灣捕鯨業歷經1960年代的低潮,由於沒有技術培訓的管道,捕獲量降至約1、200隻。爾後向日本增購設備先進的捕鯨船─海雁號(Sea Bird)重啟捕鯨業,一路堅持到1970年代末期。在1980年代受到世界鯨豚保育意識之影響,以及美國在臺協會的關注,於1981年終止了捕鯨業。
鵝鑾鼻神社的存在恰恰見證了舊時代的海洋歲月與當時人們與鯨魚間的關係,神社為當時人們重要的信仰場域與精神仰賴,希冀神明能保佑漁業順利、漁獲豐盛與出海平安。我們很難從歷史資料中推斷當時的人對鯨魚的態度,但在白鯨記中曾描述:「在一個地區捕鯨一陣子後,這個地方的鯨魚數量會降低,是因為鯨魚從海底偷偷地逃跑到世界的另一個盡頭去了,因此,雖然鯨魚個體會被我們獵捕殺害,但我們認為鯨魚是無窮無盡、不會滅絕的。」可見當時的捕鯨人對鯨魚族群的誤解。
不同時代背景與族群對資源的了解與利用有所不同,身為後代的我們已經清楚了解一個物種的族群數量並非無窮無盡也不會滅絕,人類從許多教訓中學習到大量獵捕與使用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有一天終究會耗盡,人類也終將無所依存。
在臺灣,現在你可以在花蓮坐賞鯨船出海去尋找鯨豚的蹤影,聽船長與解說員們訴說著鯨豚的生態習性與故事;墾丁南灣也轉型成以觀光休憩為主的海岸,這都是經過許多歲月演變與努力的結果。探究過去的歷史,我們得以整理出這條人類與鯨魚的關係線。工業時代與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世界各地都循著類似的途徑,在大量濫捕濫殺與掠奪後才領悟自然資源的珍貴。昔日與今日的鯨之數量對比,再再提醒了我們人類和萬物的關係必須維持平衡與和諧,透過歷史的了解、科學的研究、情感的連結、正確的行動,建立人與萬物和諧共存的關係,希望這條路,我們能走得越來越好。
鯨骨鳥居
昭和5(1930)年時,東洋捕鯨會社捕穫一條全長87尺的長鬚鯨,並將此條鯨魚長21尺之胸肋骨奉獻為鳥居(鳥居中央寫著「奉」字者,為肩胛骨)左側柱部份之內側刻有「東洋捕鯨株式會社臺灣事業場」字樣。是當時臺灣唯一的鯨骨鳥居。
鵝鑾鼻神社
與臺灣南端的鵝鑾鼻燈塔比鄰的鵝鑾鼻神社,創建於昭和4年(1929)為當時人們的信仰中心,祈求神明保佑出海順利平安、漁獲豐收。國民政府來臺後,將神社拆除,現址為高雄高雄關稅總局員工訓練中心。
砲管
鳥居前方左右兩側各擺放了一門砲。日本當地的神社常有陳設戰利品或本國部隊除役軍品的作法。日治時期在臺灣所立之神社則較少見。
鯨骨鳥居/2016年六月號-海生 | 臺灣國家公園 https://bit.ly/3wGPhzS


那些在台灣近海擱淺的鯨豚告訴我們的事:逛特展累積「鯨」驗值
那些在台灣近海擱淺的鯨豚告訴我們的事:逛特展累積「鯨」驗值 | 惜食行善網 - 以善意為出發點的世界 https://bit.ly/3wFeSJG
2020-12-19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儘管每逢鯨豚擱淺台灣外海,總能召喚一群熱血民眾投入救援工作。然而,1980年代之前,台灣仍存在捕鯨事業,直到1994年台灣才有第一樁鯨豚擱淺救援。
我們生活在海的擁抱,卻是如何對待海洋以及生活其間的生物?從來訪過台灣、因擱淺死亡的鯨骨標本,不但訴說牠們的經歷,也映照牠們生活的海洋環境訊息,從中得知我們應負起的環境責任。台博館與中華鯨豚協會以此為前提策展,邀請大眾看展認識鯨豚與大海,累積「鯨驗值」、善盡地球公民責任。
《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透過鯨骨一窺台灣沿海鯨豚的秘辛。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捕鯨70餘年 翻騰樂園曾是墓場
全世界約莫有90種上下的鯨豚,台灣曾經擱淺或是目擊到的鯨豚有32種,約1/3鯨豚遨遊台灣海域。百年前,墾丁南灣是巨鯨翻騰的樂園,大翅鯨、藍鯨、抹香鯨與虎鯨都曾經來訪;而日治時期延續至光復初期的捕鯨工業,使得曾經存在的巨鯨傳說幻滅。
走進台博館一樓東展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小型砲座,讓人摸不著頭緒,近看才知是「捕鯨砲」。原以為槍砲在概念上是用來對付敵人,原來也曾用來對付海中大型的鯨!由砲彈引發驚恐的情緒,曾瀰漫著大洋。《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就從這段捕鯨史談起,一路引領觀展者來到當代。
台灣曾經以砲彈捕捉海洋中巨大的鯨,70年間約2500隻巨鯨因此殞落。《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由這段歷史讓大眾不忘鯨豚曾經如此親近台灣海域。攝影:廖靜蕙
日治時代之前,台灣或許也利用小型船隻,捕捉小型的鯨豚,補充蛋白質。真正大規模、計畫性捕鯨則是日治時代。台灣從1913年起捕鯨,此時使用的是大型船隻和捕鯨砲等器具,捕捉的對象也鎖定商業利益高的大型鯨。鯨的脂肪用途很多,深具商業價值,例如照明、做成肥皂,工業化後機械潤滑等;此外,有些國家也會吃鯨豚。
《鯨恐》這個單元是談捕鯨,雖說捕捉大型鯨,始於日治時代,但光復之後,台灣也成立捕鯨公司,直到國際保育概念興起才停下捕鯨行動。依據台博館資料,直到1981年,約70年期間,大約捕殺超過2500隻鯨豚。
台灣雖將鯨豚類列為保育對象,然而違紀吃「海豬」時有所聞。鯨豚為何不能吃?策展人、台博館副研究員林俊聰解釋,對人類來說,所有的自然資源都可利用,只是現代養殖或耕作等計畫性生產都達到高水準,已經不需要靠鯨豚這類的野生物來補充蛋白質。
另一方面,鯨豚在生態上位處食物鏈上層,一旦族群下降,整個生態系也會跟著崩解、殃及人類福祉,即使想重建也不一定能成功,由此說明鯨豚保育的核心價值。
從擱淺救傷認識鯨豚 摸索20餘年
長期以來民眾疑問,台灣有多少鯨豚、哪些種類,卻因為缺乏研究而無法回答。正當此時,1994年一隻偽虎鯨在宜蘭大溪外海擱淺,台大教授周蓮香帶著實驗室助理前往支援,只是到場時,牠已死亡。雖然這不是第一次鯨豚擱淺在台灣外海,卻是第一次為了鯨豚所進行的救援,開啟鯨豚研究保育的新世紀。
展場中一對超過3.6公尺的大翅鯨下顎骨,以及號稱鯨豚界最神秘的物種「朗氏喙鯨」4公尺長的全身骨骼也在國內首度公開,堪稱鎮展之寶。攝影:廖靜蕙
雖然沒能救活偽虎鯨,也不能讓牠白白犧牲。研究團隊於是進行解剖、基本測量,採樣本,做標本等,收集及增加對偽虎鯨個體的了解,從救援一點一滴了解近海的鯨豚。
而第一例救援成功的案例是2000年的「阿通伯」。通霄海岸發現,因此取名為阿通伯,經過研究團隊64天照顧後,標記野放;隔年在日本德之島外海再度發現牠的蹤跡。
鯨豚救援過程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挑戰,除了解決搬運巨大物種的運具,搬運過程更是充滿層出不窮的狀況,必須見招拆招,不能稍有疏失。即使如此小心翼翼仍難避免尷尬處境。2004年抹香鯨擱淺死亡,成大研究團隊運送到四草過程,死亡的抹香鯨因脹氣壓力大,就在台南人來人往的金華路上爆裂。幸好民眾都能包容,經多日清洗後,成為珍貴記憶封存。
會場中展示朗氏喙鯨標本,全球記錄52次、10座標本,第9、10號標本就在台灣,牠們在宜蘭外海擱淺死亡,可能是母子。
除了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今年初藍鯨擱淺也在國際上激起漣漪。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救援所累積的經驗,以及從這些鯨豚身上了解的事情,了解台灣沿海有哪些鯨豚出現,大致分布的情況、什麼季節出現等。一開始救援擱淺的鯨豚,甚至不知道要餵什麼,如今一一解答。
2019年更在「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的推動下,成立「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結合各方的力量希望讓鯨豚們能更親近台灣。
跟著白海豚聽打樁聲 人類文明未惠及海洋生物
看展過程中,持續響著間隔一致的撞擊聲,久而久之,讓人很想擺脫。原來是模擬為了滿足產業所需的再生能源、風機打樁的聲音。對於仰賴聽力的鯨豚,這些聲音造成一定的干擾,尤其對於定棲於台灣近海的白海豚,影響更不容輕忽。一群來看展的高中生也注意這些聲響,有學生表示感受很不好。對白海豚來說,每打一次樁,這些聲響至少持續6小時。
林俊聰說,佈展時,測試一整天,確實也覺得受不了、希望關小聲一點。幸運的是,展場音頻已經弱化,在短短看展期間,不致影響觀展者聽力。
展場的鯨骨也揭露少為人知的辛酸。一段凹陷的鯨骨,原來是長期卡進繩索中,雖倖存下來,卻終生擺脫不了,直到死後讓人解剖才知道這段生命史。然而,在這個傷害未導致牠死亡前,是另一條捆住牠嘴巴的纜繩,導致嘴巴打不開餓死。
另外骸骨則來自遭丟棄的漁網纏住死亡。這些網具因為使用者認為壞了,就往海裡拋棄,又因塑料材質不會腐爛,有如死亡陷阱,造成海洋生物無謂的傷亡。
混獲也是造成鯨豚死亡的原因,鯨目動物(Cetacea)是海洋哺乳動物,和人類一樣使用肺部呼吸,也用母乳哺育幼兒的哺乳動物。當漁網無分別網住鯨豚,長期無法呼吸就會導致死亡。海廢大多來自陸上,卻因處理不當落入海中危害海洋生物;尤其是塑料,進入鯨豚口中、塞滿胃裡,終因無法進食而消瘦、死亡。
風機打樁、幽靈漁具、船隻撞擊、漁業誤捕、誤食海廢與環境問題所造成的疾病感染,賞鯨過程的不當干擾等現象,都是已知鯨豚生存危機議題,這些隨著人類需求而產生的現象,仍無法根絕。
人類當代文明所需,有一部分造成海洋生物的損傷,特展中一一爬梳議題,讓大家得以覺知海洋環境的遭遇。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從鯨骨了解海洋環境  認知我們的責任
林俊聰說,近百年來,生活在台灣海域的鯨豚歷經了鯨恐、鯨嚇、鯨慌與鯨覺等不同時期,所有的生命經驗都在骨骼上留下了印記,記錄下不同時代的故事。展覽由鯨骨出發,透過標本、影像訴說鯨豚的心聲。特展的終極關懷是整個海洋環境,以及人類的責任。人類的作為不斷形塑海洋環境,我們必須意識到,進而改變行為。
我們的海洋需要怎樣的未來?《鯨覺》單元即從年初台東擱淺的藍鯨解剖骨骼照為首,述說著當代鯨豚研究保育的價值和意義,並探討海洋保育的未來方向——海洋動物救援組織網、海上鯨豚觀察員等機制的建立、賞鯨規範、減塑行動及永續海鮮的推動等。
不但如此,民眾更能透過綠色消費友善生態。展場中也介紹「safe標章」,透過產銷履歷,確認不是來自混獲的漁法,國內已有業者取得認證。
除了靜態展示,此次特展也結合博物館標本製作、典藏的專業,規劃標本製作體驗活動,於展場的實驗室展區進行「演示」,讓親子觀眾體驗鯨豚標本製作過程,認識鯨豚骨骼結構等,並從標本中尋找鯨豚受傷的痕跡,加深觀眾對鯨豚標本的觀察與認識,提供不同的觀展經驗。
那些在台灣近海擱淺的鯨豚告訴我們的事:逛特展累積「鯨」驗值 | 惜食行善網 - 以善意為出發點的世界 https://bit.ly/3wFeSJG


大鯨魚出沒恆春逾千年
 2022-03-22 18:19 生活大鯨魚出沒恆春逾千年 https://bit.ly/39GyRjc
【本報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恆春半島千年來「鯨魚」春遊南灣海域,從不間斷來拜年,日昨琅嶠文史工作者念吉成老師受邀談恆春半島鯨魚史話,談到捕鯨存在人類社會,已有千年歷史的漁獵活動,早期排灣族群有Veneku,形容非常大的魚。還說只要聽得遠方山下Ljavek Ruderutan海浪發出可怕嗡嗡聲,不出三天,颱風即至。
念吉成驚嘆的是原來恆春半島的排灣族鯨魚文化,雖然只是口傳,沒有自己的文字記錄,但從流傳的族語與氣象生活應用,可以證實大魚至少已存在恆春南灣海 域數千年以上歷史,誰還能說十八世紀台灣原住民族社群是沒有文化的野蠻人呢? 
日治時期大正2年(1913)「臺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派出石油發動機母船「大豐丸」到恆春開辦捕撈事業,為恆春捕鯨揭開序幕。第一階段臺灣捕鯨事業直至昭和17年(1942)因太平洋戰爭宣告結束。曾訪問恆春老街許兆祥醫師生前表示,其先父許順吉日治時期創作《恆春小調》描繪恆春半島鯨魚生態。這是恆春鯨魚最早的文字記載。
鯨魚洄游路線以環恆春半島的黑潮流域為主。捕鯨作業總在每年農曆年後,國曆一到三月間,天氣暖和六月仍可發現鯨蹤。鯨豚成群悠游追逐,習慣躍出水面向空中噴水,還會喜悅優游擺尾拍擊水面後再潛入海底,節奏優美,一次潛入大海,可以三十分鐘以上。當捕鯨人只要發現遠方海面天空出現霧氣,即可能為鯨豚出沒天象。
2018年文史工作者念老師深入排灣的四林格社部落採集,76歲耆老許加平受訪時表示部落有處濕地,有豐富湧泉,水量巨大,先族人稱此幾乎可以養巨大Djuvuku鯨魚。也有濕地草茂盛柔軟,先族人讚嘆如站在巨大Djuvuku鯨魚柔軟肚子,故名「鯨魚肚皮」、「鯨魚草原」。
第一階段臺灣捕鯨事業直至昭和17年(1942)因太平洋戰爭宣告結束。(念吉成提供)
第一階段臺灣捕鯨事業直至昭和17年(1942)因太平洋戰爭宣告結束。(念吉成提供)
1955年3月1日在鵝鑾鼻燈樓港前捕獲的大鯨魚。(念吉成提供)
二條隱約的岩礁即為昔日南灣東洋補鯨株式會社港遺址。(念吉成提供)
大鯨魚出沒恆春逾千年 https://bit.ly/39GyRjc

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


台灣曾經靠捕鯨魚賺錢 - Arts & Life News 藝術生活新聞網

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FireShot Capture 150 - 台灣曾經靠捕鯨魚賺錢 - Arts & Life News 藝術生活新聞網 - www.artslifenews.com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

大正2年(1913)臺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以大板埒(今恆春南灣)為基地,使用小艇開始捕鯨作業,但因成績不佳而中斷,直至大正9年(1920)由總督府委託東洋捕鯨株式會社進行捕鯨試驗,並在大板埒興建加工廠及簡易碼頭,開發捕鯨事業,盛極一時,後因戰事而逐漸沒落。(資料來源:農委會漁業署「臺灣漁會譜」網頁,http://www.fa.gov.tw/tfb8/fshzone/198_2.html)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
《寫在珊瑚礁岩上的歷史》〈日本人在台的捕鯨港〉屏東縣國家文化記憶庫:南國憶閾|《寫在珊瑚礁岩上的歷史》〈日本人在台的捕鯨港〉 https://bit.ly/39NvdEl
分類國家文化記憶庫分類-藝術與人文
創作者劉還月
媒體類型圖書及手冊
尺寸23cm*27.5cm
材質紙本
貢獻者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5/12
地點類別
出版地點: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路596號
取得方式借閱
取得對象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出版商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版本初版
ISBN9789860467192
原件著作權註記及使用限制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原件權利人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原件權利人電話08-8861321
原件權利人地址屏東縣恆春鎮墾丁路596號
本篇主要講述擁有歷史悠久捕鯨文化的日本人在台灣的捕鯨發展史,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對捕鯨事業產生興趣去經營的歷史,當時日本人先以小艇式標槍追捕法進行實驗,成效不理想就結束捕鯨活動,直到1920年日本人正式決定要認真開發台灣的捕鯨事業。當時使用挪威式捕鯨砲獵捕法,並將基地建在南灣,當中將鯨魚拖上岸的平面被稱為引揚棧橋,根據紀錄當時捕獲最多的鯨魚為大翅鯨,每年12月到3月的漁獲量約有四、五十頭,對於已經把鯨魚視為神祇的日本人也曾在鵝鑾鼻神社設置鯨鳥居,只可惜二次大戰時遭到破壞。二次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與日本合作捕鯨,並選定香蕉灣作為新的基地,但是成果不理想,台灣與日本的企業便決定結束合作關係,之後台灣祥德漁業接連兩次計畫的捕鯨計畫也同樣失敗收場,直到民國64年銘泰水產公司引進大型拖網船,甚至能在船上就進行鯨魚的支解,才使台灣捕鯨事業成為一段輝煌的時光,一直到民國70年遭受國際譴責壓力下才正式結束台灣的捕鯨事業。
撰寫者葉晉嘉、顏秉誠、賴佑庭
屏東縣國家文化記憶庫:南國憶閾|《寫在珊瑚礁岩上的歷史》〈日本人在台的捕鯨港〉 https://bit.ly/39NvdEl
----------------------------------------
台灣曾經靠捕鯨魚賺錢
2018-12-27
日本的捕鯨作業
一不做,二不休,日本昨天正式宣布,脫離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準備恢復商業捕鯨,不再以科學研究之名而掩耳盜鈴去捕鯨魚了.台灣就是因為日本的影響而曾開啟捕鯨行業.甚至一度是高利潤行業.
 日據時代的鵝鑾鼻鯨鳥居   圖片: 鞠園文史論壇
日據時代的鵝鑾鼻鯨鳥居  圖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現在鵝鑾鼻的關稅總局訓練中心現址,在日據時代是神社,外有鯨鳥居.日本的鳥居傳說是連接神明居住的神域與人類居住的俗世之通道,形狀多數是以兩根支柱與一至二根橫樑構成.鵝鑾鼻的鯨鳥居是以鯨魚的肋骨搭成.這個台灣捕鯨業的象徵現在早已無蹤影了.
鵝鑾鼻神社
 或許您曾經去過戲水的墾丁南灣(古名為大坂埒),清順治時期,開始有泉州的漢人移民遷入,進行開墾.大正2年(西元1913年),日本人開始引入捕鯨業.初期的發展並不理想.到了大正9年(西元1920年),「東洋捕鯨株式會社」以現代化技術來台灣發展,使台灣的捕鯨業出現榮景,而且是國際合作事業.當時捕鯨船是像挪威買的,船上的駕駛和炮手也是挪威人.但是沒有遠洋捕鯨,主要的捕鯨場集中在近海的恆春到台東沿岸.這個時期,台灣是捕鯨基地,但台灣人並沒有機會擔任要角.
現在的墾丁景點 南灣原來是捕鯨加工基地 黑色長條就是拖運鯨魚的棧道遺跡  
二戰後國府來台,當時祥德漁業行在台灣政府的支持下,和日本極洋捕鯨株式會社進行合作捕鯨.日本出技術人員和捕鯨船,台灣負責建造碼頭邊的鯨魚加工廠,並且為擴大規模,把加工廠搬遷到更南邊香蕉灣.當時的台灣就是一個「窮」字,因此只要能外銷賺錢的行業,政府都重視,所以蔣介石和蔣經國前後都曾經去過南灣視察.不過,真正賺進大把鈔票得時候是在民國六十年代.
在香蕉灣所捕獲的大翅鯨 圖片來源:胡興華 走入歷史的台灣捕鯨業
1976年台灣銘泰水產公司從日本買進一艘新型捕鯨船~海雁號(Sea Bird),平均一個月的獲利是八百萬元! 在政府的控管下,台灣捕鯨船的數量最高峰也只有四艘,但這寡占生意讓老闆們都大賺.不過,台灣無論在造船、捕鯨技術、人才培訓上都沒有太大進展.台灣亦非國際組織成員,但是美國在臺協會(AIT)等單位都找上台灣施壓,1981年,政府禁止捕鯨,至此台灣捕鯨業成為歷史.
日本最古老的鯨鳥居有三百多年歷史
日本人自己說,捕鯨歷史可追溯到繩文時代(紀元前131世紀至紀元前4世紀),而日本商業捕鯨始於江戶時代,一度蓬勃發展是世界最大捕鯨國(現在也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國內糧食缺乏,鯨魚肉是當時重要糧食,也是學童營養午餐的重要配菜,以利獲取蛋白質,現在鯨魚肉則勾起許多日本老年人的回憶.
「千絵の海 五島鯨突」葛飾北斎画 1830年
捕鯨之図
日本停止龐大的商業捕鯨活動後,其實一直還在捕鯨.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允許日本以「科學研究」的目的,在南極洲和北太平洋捕鯨.這引起許多國際團體的不滿.日本以研究為名所捕捕獲的鯨魚,最終還是流入市場.但是日本人現在吃鯨魚的數量很少.民意調查顯示,日本人不知他們的捕鯨船一年要獵殺那麼多鯨魚,也不知道捕鯨的費用來自他們的納稅錢.雖然,鯨魚肉和相關產品的市場不大, 但是,有關日本捕鯨的文化活動和遺跡都被保留下來,也有專門的博物館.日本政府屢次為科學研究捕鯨辯護,日本相關的官員都表示不會停止捕鯨,因為這是他們的傳統.日本的捕鯨船和保育團體的抗議船之多次發衝撞衝突.
『六鯨之図
太地町の捕鯨の歴史は江戸時代
日本研究船正進行捕鯨   圖片:Eco News
日本研究船所獵殺的鯨魚
國際法庭在2014年的裁定,日本是以科學研究掩蓋商業捕鯨的事實.日本政府在多次放出風聲後,2018年12月26日正式宣布,將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預計從2019年7月起重啟商業捕鯨.
捕鯨3円切手(1949年発行)
日本長門的捕鯨祭活動
 日本捕鯨歷史很久,但真正現代化和遠洋化是上世紀初向挪威學習的.如今日本宣布恢復商業化捕鯨,但也表示只在日本經濟海域進行,不去南極捕鯨,也算是對國際交代,子己保住面子的折衷作法.未來很難靠捕鯨有很高額獲利,但是日本至今不但延續傳統的捕鯨漁業和祭典活動,也留下豐富的研究資料,也累積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人才的培養數目不龐大但沒有斷層消失,捕鯨不但是日本的歷史之一,也是日本在地化教育的一環.
東洋捕鯨株式會社臺灣事業場 
受日本影響的台灣捕鯨業,到了台灣人手裡,除了數過大量鈔票外,沒有留下一片雲彩,彷彿不曾發生過這一切.台灣人早已去追尋新的商機了.
台灣曾經靠捕鯨魚賺錢 - Arts & Life News 藝術生活新聞網 https://bit.ly/3MFQQ7U

台灣曾經靠捕鯨魚賺錢 - Arts & Life News 藝術生活新聞網


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

台灣最後捕鯨手辭世!張玉振享耆壽90 見證捕鯨興衰
台灣最後捕鯨手辭世!張玉振享耆壽90 見證捕鯨興衰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CnTty
號稱台灣最後捕鯨手的張玉振。(記者蔡宗憲翻攝)
2018/07/22 22:49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恆春半島在亞洲近代史地位重要,包括太平洋戰爭及台灣捕鯨史都有深入參與,吸引不少文史工作者尋寶,號稱台灣最後捕鯨手的90歲張玉振近期因病過世,重新掀起早年捕鯨歷史的討論,卻也感嘆恆春半島捕鯨歷史未留下足夠記錄。
台灣在日治時期1913年開啟了商業捕鯨歷史,現今知名的墾丁南灣(舊名大坂埒)發展起捕鯨業,1945年,台灣經過政權的轉換,經過約十年時間,台灣捕鯨業重新站上舞台,鯨魚加工廠改設置在更南邊的香蕉灣海域,也是「台灣最後捕鯨手」張玉振活躍的舞台。
文史工作者念吉成指出,張玉振年輕時從事遠洋漁業,行腳遍及五大洲七大洋,26歲受邀返鄉進入「祥德漁業股份有限公司香蕉灣捕鯨作業場」,與其結拜兄弟蔡文進,同在台灣第一艘捕鯨船上作業,隨船的日籍砲手及機電師故意不願教授,張憑藉過人眼力及記憶力,短期間學會各項操作,很快就從小船員升任副手,連日籍船員都甘拜下風,頗受公司器重。
1958年間,張玉振的漁船捕獲罕見大型鯨魚,愛吃鯨魚肉的蔣介石及蔣經國都陸續南下恆春視察,前屏東縣長柯文福及前恆春鎮長龔新通曾陪同到張家造訪,張母尤換歡喜接待還留下珍貴老照片,張玉振後來也被盛讚是台灣最後、最厲害的「捕鯨手」。
當年的台、日合作捕鯨事業,台灣只有3名船員上捕鯨船隨行,且捕鯨時節集中在每年1到3月間,加上國際組織的撻伐,因此短短約15年,張玉振便結束他的捕鯨手生涯,投入近海漁業工作,1985年更榮任第八屆恆春區漁會理事長,成為恆春漁業界傳奇人物。
張玉振不僅一生奉獻漁業界,幾個孩子也都是屏東縣舉足輕重人士,包括長子中華民國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榮南,次子屏東縣議員張榮志等。
念吉成說,「台灣最後捕鯨手」雖殞落,但豐富的歷史故事卻永存恆春,期盼政府單位藉昔日鯨豚悠游路線發展出南國賞鯨生態之旅,規劃出「鯨豚故事」、「補鯨船體驗」等場館,或許能透過豐富歷史帶動低迷的墾丁觀光。
恆春半島曾是台灣最重要捕鯨基地,鵝鑾鼻燈塔前的神社還是用巨大的藍鯨骨頭砌成。(記者蔡宗憲翻攝)
恆春半島曾是台灣最重要捕鯨基地,鵝鑾鼻燈塔前的神社還是用巨大的藍鯨骨頭砌成。(記者蔡宗憲翻攝)
香蕉灣捕鯨盛況。(記者蔡宗憲翻攝)
香蕉灣捕鯨盛況。(記者蔡宗憲翻攝)
當年墾丁南灣捕鯨盛況。(記者蔡宗憲翻攝)
當年墾丁南灣捕鯨盛況。(記者蔡宗憲翻攝)
早期捕鯨船炮手。圖為蔡文進。(記者蔡宗憲翻攝)
早期捕鯨船炮手。圖為蔡文進。(記者蔡宗憲翻攝)
蔣經國(右)曾拜訪張玉振家,與其母留下合影。(記者蔡宗憲翻攝)
蔣經國(右)曾拜訪張玉振家,與其母留下合影。(記者蔡宗憲翻攝)
張玉振過世前回歸田園。(記者蔡宗憲翻攝)
張玉振過世前回歸田園。(記者蔡宗憲翻攝)
台灣最後捕鯨手辭世!張玉振享耆壽90 見證捕鯨興衰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CnTty
-----------------------------
台灣的捕鯨史和鯨鳥居
一直到40年前,墾丁都還是捕鯨基地
台灣的捕鯨史和鯨鳥居. 一直到40年前,墾丁都還是捕鯨基地 | by 江偉廷 | 星星與雨 | Medium https://bit.ly/3G7oO2T
在石油開採之前,鯨魚油是重要的燃料。甚至,「燭光」最原始的定義,就是鯨腦油蠟燭:「重量六分之一磅純的鯨腦油蠟燭在每小時燒 120 格所發出的亮度」。因為補鯨產業的重要且興盛,才有《白鯨記》這部以捕鯨為主題的小說。
在日本,江戸時代就有大規模的捕鯨。隨著捕鯨活動繁盛,衍生出有關捕鯨或鯨魚的各種信仰、祭典。早在1688年就有鯨骨搭成的「鯨鳥居」。
你沒想到:墾丁南灣是日治的捕鯨基地
19世紀末已經有較成熟的商業捕鯨技術,再加上日本本身也有悠久的捕鯨歷史,台灣身為日本的領土,當然也是日本樂意開發的資源。
「東洋捕鯨」公司的基地,位在今天的南灣
1913年(大正2年)台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以屏東大板埒港(今天墾丁南灣),但是技術不好、成績不佳而沒有持續太久。
1920年(大正9年)台灣總督府委託經驗老道的大公司「東洋捕鯨株式會社」,引進挪威技術所以捕鯨成果豐碩。因此在大扳埒興建碼頭,成為捕鯨基地,捕鯨事業曾盛極一時。當地耆老說:「人聲鼎沸、鯨肉香四溢」、「小時候常跑到工廠看屠宰過程、吃媽媽煮的鯨肉」。可見鯨魚是當地重要的經濟來源。那時候因為有永續經營的觀念,所以一次只限定兩艘捕鯨船捕鯨。
大板埒捕鯨
鵝鑾鼻神社
因為鵝鑾鼻是當時大日本帝國國土的最南端,極具象徵意義。日本人喜歡用熱帶的象徵物代表帝國的南方領土,就像日本人在台北帝國大學種了椰子樹。而日治時期流通鈔票的「銀行券」就是以墾丁的鵝鑾鼻和椰子樹當作圖樣。「鵝鑾鼻」作為帝國南方領土樣版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燈塔就是1898年建的鵝鑾鼻燈塔
鵝鑾鼻神社落成於昭和4(1929)年,現已不存,現址為高雄關稅局員工訓練中心。
昭和5(1930)年,東洋捕鯨會社捕穫一條很大的長鬚鯨(長鬚鯨與藍鯨同屬於鬚鯨科,而身長僅次於藍鯨),並將此條鯨魚長21尺之下顎骨奉獻為鳥居,而鳥居左側柱部份之內側刻有「東洋捕鯨株式會社臺灣事業場」字樣。是台灣唯一的鯨骨鳥居,毀於二戰空襲。
二戰後的捕鯨事業:墾丁香蕉灣
1959年,蔣中正到香蕉港參觀捕獲大翅鯨(來源:墾管處)
戰後,中華民國接收台灣,捕鯨並未停止。「祥德漁業行」在政府的支持下,和日本極洋捕鯨株式會社達成協議合作捕鯨,仍然是由日本提供捕鯨船和技術,基地移到墾丁香蕉灣漁港。據說蔣中正南下巡視,還特別稱讚捕鯨產業,捕鯨手與有榮焉。1977年時,捕鯨一個月可以賺到700萬。
一直到1981年,因為環保意識與美國施壓,我國才正式禁捕,結束我國的捕鯨史。
台灣的捕鯨史和鯨鳥居. 一直到40年前,墾丁都還是捕鯨基地 | by 江偉廷 | 星星與雨 | Medium https://bit.ly/3G7oO2T


在大西洋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灰鯨,時隔200多年於3月初在大西洋現蹤。(美聯社)
2024/03/17 21:26以為滅絕200多年!「魔鬼魚」現蹤大西洋 清晰空拍照曝光!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wZU17F
祝蘭蕙/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在大西洋(Atlantic Ocean)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灰鯨」(Gray whale),時隔200多年竟然再次於該片海域現蹤,日前被捕捉到清晰影響,讓海洋學界感到震驚且興奮!
綜合外媒報導,灰鯨學名為「Eschrichtius robustus」,又被稱為「魔鬼魚」,平均體長約16公尺、36公噸重,一般可活50至60年。灰鯨是灰鯨屬和灰鯨科唯一的現存物種,灰鯨科在地球上已有約1500萬年的歷史,目前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多棲息於熱帶及暖溫帶海域,數百年前在大西洋也有族群,但後來被大量獵殺,大西洋已有200多年未見此物種,被專家學者認為在大西洋已滅絕。
不過本月1日,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首府波士頓(Boston)的「新英格蘭水族館」(New England Aquarium)的團隊,在麻州南塔克特島(Nantucket)以南約48公里的海面上發現一頭灰鯨。這是灰鯨時隔200年再次於大西洋現蹤,新英格蘭水族館的調查無人機在灰鯨現蹤地點上空盤旋約45分鐘,拍攝到這頭灰鯨反覆浮出水面的清晰影像,團隊推測可能是在進食。
此情此景讓新英格蘭水族館安德森卡伯特海洋生物中心(Anderson Cabot Center for Ocean Life)科學家歐布萊恩(Orla O’Brien)直呼「難以置信」,「這種動物被認為不再存在於這片海域,我們看到牠的當下笑了,因為看到數百年前從大西洋消失的動物是多麼讓人興奮!」團隊認為,灰鯨再次於大西洋現蹤是氣候變遷導致。

台灣的捕鯨歷史1920-1942-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或許是具永

 


36座燈塔+高美燈塔/鵝鑾鼻燈塔和神社/鵝鸞鼻神社創建於昭和4年(1929),神社前的鳥居為鯨魚顎骨,立於昭和5年(1930)/台灣新八景榜首鵝鑾鼻燈塔/「鵝鑾鼻燈塔是台灣本島最老,也是最亮的燈塔。」鵝鑾鼻燈塔是世界上少見的武裝燈塔180萬燭光的亮度,是台灣最亮的燈塔,有「東亞之光」美譽。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白鯨記》The Whale為赫爾曼·梅爾維爾發表於1851年的小說,被認為是美國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之一冒險犯難精神,被稱為美國的荷馬史詩《白鯨傳奇:怒海之心/巨鯨傳奇:怒海中心/海洋深處》1819年,這艘船在南太平洋沈沒,事故的原因是該船被一頭足有梅爾維爾在《大白鯨》中描寫的那麽大的鯨魚所碰撞。幸存的海員擠在三只小船上,在大海上漂流了90天,這期間他們經歷了病痛、饑餓,最終竟演化到相互殘殺、同類相食/1851年出版,讀者反應十分冷淡,第一年只賣出5本,一直到《白鯨記》出版了七十年(1920年)後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鯨魚旗/個臺灣與鯨魚的故事/鄭芝龍「鯨鯢海上」鄭成功就是「東海長鯨」的投胎轉世+戴潮春的軍師劉阿屘,曾經使用了這麼一個宣傳策略:他向參與變亂的群眾宣稱,與他們交戰的清軍將領林向榮,乃是「鯨魚精」的轉世+在乾隆年間的漢人文獻裡,我們便可以看到那時臺灣沿海的民眾,懂得把擱淺的鯨魚油脂取下,作為燈油使用/東台灣的原住民裡面,撒奇萊雅族、阿美族、卑南族都有「海祭」。而其中一些關於海祭的神話傳說,就與鯨魚有點關係/鯨魚很可能是從偶蹄類動物演化而來的 ── 更直白地說,海裡頭的那些鯨魚,與臺灣的一些特有種生物,譬如長鬃山羊、臺灣野豬、平原上的梅花鹿,親緣關係十分接近。在現代生物學裡,他們都被歸屬於「鯨偶蹄目」。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