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文化  姜戎劉家姜戎文化

這種高領袋足鬲是周滅商以前與周族有同盟關係的姜戎族的典型器物之一,而在以寶雞地區為分佈中心的劉家文化中發現最多。劉家文化可能是姜戎文化。周族與姜戎關係密切,所以在先周文化遺存中也有部分這樣的陶鬲。先周文化(約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高18.8、口徑18厘米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藏鬲_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https://bit.ly/3sXmy9j

2022-03-11_090437


劉家文化是商時期分佈於關中及鄰近地區的考古學文化,其文化遺存可分為四組:碾子坡、石咀頭、紙坊頭和劉家組,其中前三組分別代表三個類型,劉家組是否可獨立為新的類型,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劉家文化與甘青和北方青銅文化間有一定聯繫,但劉家文化的淵源與它們無關。通過劉家文化與本地區更早的考古學文化——客省莊文化的比較,證明前者的淵源可能是客省莊文化的雙庵類型。    結合相關文獻記載分析,劉家文化的族屬可能是商代的羌方及其支系。刘家文化的初步研究 https://bit.ly/3pYYdht

先周時期的洞室墓,扶風劉家洞室墓
先周時期的洞室墓,扶風劉家洞室墓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hY4XrK
在扶風劉家墓地考古工作者發現了20座被認爲是姜戎族的墓葬,其中洞室基15座,豎穴土坑墓1座,其它4座由於坍塌形狀不清。劉家墓地的特點是墓葬形制爲洞室結構,典型器物爲高領乳狀袋足鬲。近年來有的學者將以劉家姜戎族墓地爲代表的,具有上述器物特徵的一組同地區的文化統稱爲劉家文化,並根據各遺址的高領乳狀袋足鬲形制的演變,對這一文化作了分期和性質推斷。
劉家文化的一、二期沒有發現墓葬,器物除高領乳狀袋足鬲外,還有圜底的單耳、雙耳罐及腹耳罐等。
劉家文化第三期發現的墓葬,以M3爲例,豎穴墓道呈南北向,洞室開在豎穴西壁,呈弧形頂,長方形的框棺靠洞室西壁放置。墓主人頭向東北,仰身直肢,隨葬品爲陶雙耳高領袋足鬲、兩揠高領袋足鬲、雙耳罐、單耳罐和腹耳罐等。
劉家文化第四期基葬均爲洞室墓,以M1爲例,長方形豎穴墓道,框棺放置於弧形頂洞室的北壁偏西位置,墓主頭向東北,仰身直肢。此期隨葬的器物爲雙耳高領袋足鬲、兩整高領袋足鬲、雙耳、單耳鱸、腹耳罐等,與前三期一樣以灰陶爲主第五期的典型器物除與上期相同的以外,又增加了敞口和斂口兩類高領乳狀袋足鬲,並且雙耳罐、單耳罐、腹耳罐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第六期的陶器中不見雙耳高髙領袋足鬲、雙耳罐、單耳罐等,僅見一些敞口鬲。屬於該期的遺蹟爲豎穴土坑墓,在本期的其他遺址中亦發現高領袋足鬲與聯襠鬲共存的現象。
劉家墓地洞室墓的一般形制是在長方形豎穴墓道底部長邊側向外掏挖一弧形頂的長方形洞室,洞室面積遠遠大於墓道面積。
蘊道底部留有生土二層台,洞室底部-般低於墓道底部,二者間有一斜坡。葬具爲長方形框棺,葬式多爲仰身直肢,隨葬器物多用一扁平石塊壓住。並且從洞室和豎穴墓道的布局變化,早期洞室墓的兩部分從平面形狀上分析,曲矩相錯,呈「」形,晚期兩部分從平面上趨於平齊,差次漸少;從數量上看,前者數量較少,後者則相對多些。
從器物特徵上看,劉家文化早期的雙耳罐比較接近齊家文化的同類器物,二者的繼承關係明顯,再考慮到洞室墓葬俗,認爲劉家文化來源於齊家文化的觀點應該是可以成立的。因此劉家文化亦是戎族的一支,這支戎族勢力逐漸向東發展,到達寶雞地區因姜水而被稱爲「姜戎劉家文化和先周文化從時代上看大體一致,從地域上看二者同分布於以寶雞爲中心的關中西部,二者間的接觸、交流應是不可避免的。史載:「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即姜戎族人,可見此時姬姜已開始通婚。從劉家基地資料顯示的信息看,姜戎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保留著自身的民族特點,到晚期姬周族的文化特徵增多,表明了姜戎族接近於姬周族的傾向,乃至最後融合於周族之中。先周時期的洞室墓,扶風劉家洞室墓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hY4XrK


“周人發源於山西說”,此說最早主張者是錢穆先生在《周初地理考》中,之後王玉哲先生有《先周族最早來源於山西》一文,指出西周春秋時姬姓、姜姓古國都在山西為多。周人的主體是姬族和姜族,那麼姬族就來自於山西,而姜族就來自於甘肅。這兩支文化代表的族群在陝西岐山會合,也就是周太王時的周國建立。1984年,寶雞扶風的劉家遺址與咸陽武功的鄭家坡遺址被發現,參與考古的尹盛平和任周方先生,認為以上兩處遺址代表姜戎文化與先周文化,他們的區別同樣以分檔鬲和聯檔鬲為標誌,但鄭家坡聯檔鬲並非來自山西光社文化,而是來自於寶雞岐山的客省莊二期文化雙庵類型,所以周人當是渭水土著。也有學者如胡謙盈先生不認可以分檔鬲和聯檔鬲區分姜姓與姬姓,而是認為姬姓、姜姓根本不可分,都是來自於戎狄,其將1987年發現的鹹陽長武碾子坡遺址作為先週遺址之一,看重的是碾子坡遺址反映的畜牧業發達,以此認為周人來自涇水流域的長武、慶陽一帶。也有學者同樣不認可以分檔鬲和聯檔鬲區分,但卻又認可以長武碾子坡遺址作為姬姓周人來源,如李峰先生主張從涇水流域去尋找周人的源頭。
《詩經·大雅·生民》,周人始祖后稷的母親姜嫄姓“姜”,那麼姬姓出於姜姓似乎沒有疑問;但是在另一篇《大雅·綿》中,卻說公亶父遷至岐山,才娶得姜姓之女為妻,這似乎又反映在太王時期姬姓才與姜姓合流,而且我們前文提到《生民》只能算祖先神話,那麼姬姓與姜姓,似乎又是不同的兩個部落。古週人從何而來? 文獻學、考古學、古文字學綜合證明或許源於山西_百科TA說 https://bit.ly/3J3kOB7

bf096b63f6246b60c2e3ec06e4f81a4c500fa2d7k21l103


周人與西戎人到底誰才是姬姜炎黃之後?
悠悠華夏,周人與西戎人到底誰才是姬姜炎黃之後? https://bit.ly/3Cw9RW4
雖然周人將姜姓作為其始祖,但是從文獻來看,其與姜姓的交往開始於古公亶父遷岐,周人將自身視為姬姜炎黃之後,更多是後世對先祖的一種構想。周人同姜戎聯姻,主要目的還是在遷岐後融入當地,這是一種整合勢力的一種選擇。
對於劉家墓葬分期是存在爭議的,但都認為早期屬於姜戎文化,而後期周文化因素突然增加。周戎之間文化的交流是短期的影響,更為長遠來看,一些姜戎部落跟隨周人東進,並在周人滅商後,成為周的封國,逐漸擺脫了戎狄的身份
悠悠華夏,周人與西戎人到底誰才是姬姜炎黃之後?
穆王以來的戎族勢力增長
一、穆王徵犬戎
穆王的這種選擇來自於周戎關係的變化。此時戎族同周人的關係以及與晚商到武王時完全不同了。一方面,隨著西周初年以來中國北方氣候逐漸惡劣,乾冷化程度不斷加深,農牧分界線向南移動,戎族迫於生存的壓力,只能不斷向南發展。
另一方面,周人“王道衰微”的局面使得戎族不再積極向其納貢,並時常南侵。武王逐戎之前的擔憂至此開始成為現實了,因此穆王只能效仿先祖寄希望透過征服犬戎來實現王道振興。
在犬戎遷太原之後,因此從“北伐”一詞來看,太原當在虢國以北。厲王以前虢國有二,西虢國在今陝西寶雞東部,東虢國在今河南鄭州西北地區。
若太原在甘肅東南之固原、平涼一帶,則恰好位於西虢國北方地區,若太原在晉西南,反而處於西虢國之東北方,東虢國之西北方。因此,北伐者為虢公文,而穆王遷戎之太原在固原、平涼一帶更為合理。
彭衙在獫狁侵略的路線上應當排在涇陽以後。而最後將獫狁驅逐到太原則是六月份的事情。
獫狁的進軍路線整體上是沿著涇河向東南至鎬、方接著轉向東北涇陽到了北洛河下游地區。周人在彭衙阻擊獫狁,並將其驅逐到太原。因此,後續獫狁的路線應當不會繼續向東侵略,而向南則是周王畿所在,因此太原應當在彭衙乃至鎬、方之西北方向。
穆王遷戎於太原就在今固原、平涼一代。相比於武王放逐戎於涇、洛以北地區,這時戎族活動地域較宗周更為接近了。
穆王之“遷”不同於武王之“逐”,雖然在主觀意願上希望加強對戎的統治,但是在面對戎族向東南侵略的態勢,這種舉措更像是一種妥協的行為。從穆王遷犬戎以後周與戎族的交戰來看,其振興王道的理想並沒有實現,反而使得局勢進一步惡化。
悠悠華夏,周人與西戎人到底誰才是姬姜炎黃之後?
二 周戎實力對比的變化
穆王將犬戎遷至太原後,其受到環境惡化的壓力減小,並進一步同周人融合,實力迅速增強。西北犬戎(獫狁)的侵略成為周穆王以來西周歷代天子面臨的主要外部威脅。
與周人發生戰爭之戎主要來自於宗周的西北方向,除了結果不明的,大部分為戎族一方獲勝,而且其中明確說明由戎族發動的戰爭就有九次。
對比晚商周人對諸戎的征服,此時二者的實力對比已經發生了逆轉。以往在對周戰爭中常常處於弱勢地位的戎族,反而在這一階段的戰爭中多有勝績。
由於周幽王“廢申後,去太子”而引發的申侯不滿,於是他聯合繒與犬戎伐鎬京,殺周幽王。
周人向東遷徙。上文已經論述了厲宣之際,周人尚且有抵抗戎族侵略的實力,為何這次戎族再侵略周人的行動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戎族的入侵是導致平王東遷的直接和主要原因。雖然周人仍舊有抵抗戎族侵略的實力,但是其內部出現了矛盾導致戎趁虛而入。
結合“二王並立”的局面以及司馬遷將王用虢石父之事情列於申侯攻周幽王之前可知,申、魯與虢國之間存在著聯盟對立的情況。而戎族成功侵佔鎬京的原因也在於周的內部矛盾。
悠悠華夏,周人與西戎人到底誰才是姬姜炎黃之後?
早期的戎秦交往
在襄公得爵立國之前,秦人就已經與戎族有漫長的交往了。秦人源於周戎聯姻的大駱一族,並且在其為戎所滅後,繼承了大駱犬丘之地與抵抗西戎、保衛周王室的使命。
秦在對抗戎族的過程中,與戎互為仇讎,加上平王將戎所佔之地賜予秦,使得秦戎之間有了直接的利益衝突,這些因素基本奠定了之後秦戎之間的主要關係以及秦的對戎政策。
申戎聯姻與始號為秦
大駱、非子時,秦人居住在周西方邊境犬丘居住,透過與申的聯姻穩定下來。當時秦人仍舊隨造父而為趙氏,尚無“贏秦”的名號。贏姓與秦號的來源還同西戎有著密切的關係。此事源於周孝王與申侯對大駱繼承人的討論。
從申侯的話可知,秦先祖與周、戎都有著比較親密的關係。秦人先祖中潏是戎的後代,又因為申國的關係而與周親近,所以才能“親故歸周,保西垂”。
秦人先祖在血緣關係上,聯絡了戎與周,所以才能使西戎和睦。而當週孝王因為非子養馬使得“馬大蕃息”的功勞想要讓他成為大駱的繼承人時,申侯以非子並不申兼併兩族血脈,無法使得使“西戎皆服”而提出反對意見。
申侯追溯秦先祖的血統是為了強調秦之所以能夠使西戎和睦,在於其周戎聯姻的身份,而此時他言“申駱重婚”,意在說明申作為周的封臣,代表周人,而大駱則是戎族的代表,“申駱重婚”亦為“申戎重婚”,這又是一次周戎聯姻的結果,因此希望周孝王能夠讓身兼周戎兩族血脈的申侯之女子為大駱的繼承。
周孝王的這一決定,將大駱一族分為兩支。一支以申侯女之子成為代表,繼承了申戎聯姻的血脈,成為大駱的繼承人,作為周在戎狄間的代表來實現和睦西戎的使命。
另一支並未繼承大駱,而以“贏秦”為號,與周的關係更為緊密,逐漸走上了類似先周去戎狄之俗的道路上。雖然在大駱一族滅亡後,其遺產為贏秦所繼承,但是在名義上,秦逐漸擺脫了戎的身份。
悠悠華夏,周人與西戎人到底誰才是姬姜炎黃之後?
二 伐戎衛周與得爵立國
大駱及其後裔一脈一直作為周在戎間的代表,直到周厲王時為西戎所滅。秦人透過破西戎的功勞,繼承了大駱一族的遺產,將原本屬於大駱一族的犬丘併入到自己的封地當中。在這一過程中,秦與戎也開始成為仇敵。
於是秦、戎之間互有攻戰,秦襄公二年時,秦對戎已經不僅僅停留在保衛邊境的責任上了,而是結下了深刻的仇怨。
秦與申、戎早有嫌隙,先是申侯反對周孝王讓非子成為大駱的繼承人,又有西戎殺秦仲、虜世父。同時,秦又本有包圍西垂,抵抗西戎入侵的責任,因此開始立場非常鮮明。
秦國在立國之始,就確定了東向發展的早期戰略目標。在秦國的東進戰略下,原本佔據涇、渭下游宗周附近的諸戎被驅逐到了晉國南部邊境以及周之伊洛地區。
隗姓即季歷所伐之西落鬼戎,商代的鬼方。從隗姓的分佈可以推測,原本活躍於北洛河以西的鬼戎在被周人擊敗後,向東入晉,成為赤狄。西周以來,戎、狄之間的界限並不分明,往往戎北遷而為狄,狄入戎則為戎。
這些戎人融入了之前就遷徙至此處的戎族部落,在諸國之間形成了戎人聚居之地。而原本在秦西的諸戎,由於秦國的忽視而擁有較為穩定的外部環境,加之氣候環境的回暖,有了較大的發展。
悠悠華夏,周人與西戎人到底誰才是姬姜炎黃之後? https://bit.ly/3Cw9RW4

s-0FtVSyQV-U=L_Xqk7usU1drVShtkRFjk4sj94qRbBW=6_oE9vKKHS9Vf=C-pFlvSVsj9I-von4wL_1xGFE75JrfplXnkki=kUsjHfk6fDX=6_xVaC=KLMv2-8t=pnIByUsJJ4XKR66-Le1duuWMLqXfM3IUf-SJdUFjJS3RQy4-Ltbp

西方的羌族,包括從羌族中分化出來的薑姓氏族起源於西北,族源上與三苗無關;而三苗遷往西北的一支後世稱為犬戎、允姓之戎、獫狁、陰戎,即後世的氐族,其文化遺存是寺窪文化。隴縣發現的齊家文化中晚期的川口河類型遺存,是姜姓四岳氏族的文化遺存,從而把寶雞市與炎帝的關係追溯到堯舜禹時期。正因為這種原因,所以四岳氏族的後裔姜氏之戎商代早期才能興起於寶雞市區。姜氏之戎與寶雞-維普期刊中文期刊服務平台 https://bit.ly/3hVVgKn


0 - 2022-03-11T074339.365

https://goo.gl/maps/SMFNBztvzgHt1qDg6

2022-03-11_075800

https://goo.gl/maps/WrAwtkkPYQcGDwEX8

0 - 2022-03-11T074413.2890 - 2022-03-11T074331.144

商族人征服了關中東部地區,周人在首領不窟的率領下繼續逃亡。此時的關中西部是劉家文化下的「姜戎」(姜姓戎人)領地,周人只能沿著涇河往西北遷徙,進入到涇河中游的豳地。 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 每日頭條
豳地位於今天的彬州、旬邑縣一帶,是隴東高原與關中盆地的交接處。這裡西靠千山,東依橋山,兩山之間有一段台原地區,地勢稍微平坦一些,又靠近水源,適宜農業耕作。在上古時代,人煙稀少,這裡東西兩山分列,山谷之間野豬成群,周人便創造了很形象的「豳」字來指代此地。
如果我們對豳地還是沒有什麼概念的話,那麼提到詩經,很多人就應該有印象了。詩經里有一句經典而著名的詩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就是出自其中的《豳風》部分。而《豳風》,就是西周時豳地居民創作的詩歌。
回到豳地,這樣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的地區,無論是南面以農耕為主業的姜姓部族,還是北面半農半牧的戎狄部族,應該早已占據這裡,又怎麼會留給周人呢?
恰恰就在於,豳地處在隴東高原(當時稱作大原、太原)戎狄和關中西部姜戎的交界處,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兩者中無論是哪一方占據此地,都會對對方形成巨大的壓力。頻繁的爭奪此地,導致久而久之,兩者都把此地當作緩衝地帶。 先周史溯源-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周人作為逃亡的部族,勢力非常弱小,占據豳地後,並不能對南北兩個大部族形成威脅,反而強化了原先的緩衝地帶的作用。就這樣,到不窟的孫子公劉時代,周人就在這片方圓不到五十里的山谷平原紮下根了。周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山西還是陝甘?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J3gh1z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mlb8xop.html


由姜與夏的關係看姜嫄族的起源與遷移-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 https://bit.ly/3IWXKUx
考古學界一般將分襠袋足鬲看作是西北戎文化的遺存。然而,正如李鋒所指出:“袋足鬲為陝甘一帶幾種文化所共有。”(注:李鋒:《先周文化的內涵及其淵源探討》,《考古學報》1991年第1期。)而戎又有多種。姬週族從不窋到古公亶父居豳以前在馬蓮河至涇水中游所交往的“戎狄”族與古公亶父遷岐後所聯姻的姜嫄族,應該是有區別的。因此,碾子坡遺址與劉家墓地雖然都有袋足鬲,但兩者之間並不能簡單劃等號。如果我們承認劉家墓地就是古公亶父所聯姻的薑戎族文化,而它的一、二期在古公遷歧以前即已存在(相當於殷墟文化第二、三期),那麼它的淵源又在哪裡呢?
      曾有學者指出,劉家姜戎文化與甘青地區的辛店文化和寺窪文化有關,因為它們之間有一些相同處(注:盧連成:《扶風劉家先週墓地剖析》,《考古與文物》1985年第2期。)。如劉家晚期的鬲、雙耳罐、腹耳罐等器種與辛店文化同類器物形制特徵幾乎完全一致;劉家墓地的隨葬石塊習俗,也在寺窪文化中出現。
      “但是,劉家文化面貌上與甘青地區諸青銅文化也有相當的區別。如辛店、卡約、沙井文化都有彩陶,劉家墓地沒有發現彩陶。寺窪文化雖然沒有彩陶,但與劉家文化面貌差別較大。與劉家文化面貌最相似的是辛店文化,但這只是對劉家文化晚期而言。如辛店文化陶鬲多有近乎鏟形的偏足根;陶器紋飾細而淺;雙耳罐、腹耳罐多為鼓腹,並出現了圜底。這些都是劉家偏洞室墓葬的形制、埋葬習俗具有強烈的自身特點,時代應早於辛店文化。”(注: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劉家姜戎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第7期。)這些事實說明,劉家姜戎文化與西北甘青地區的辛店文化、寺窪文化只存在某些聯繫,而不存在淵源同族關係。那麼,劉家姜戎文化是否有可能來自渭水的東南地區呢?這一設想在考古學上還缺乏直接證據,但在古文獻中卻為我們提供了較明晰的線索,本文就此提出討論。
      一、姜與夏同源
      周與夏同源,姜亦與夏有關-姜與夏同源。據《國語》可知,姒姓的夏與姜姓族同時受封於夏禹之時,而其遠祖則為黃帝與炎帝。《國語·晉語四》:“昔少典氏取於有}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國語·週語下》:“昔共工棄此道也,虞於湛樂,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墜高堙卑,以害天下。皇天弗祝,庶兄弗助;禍亂並興,共工用滅。其在有虞,有崇伯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之於羽山。其後伯禹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群生。共工從孫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導滯,鐘水豐物。……皇天嘉之,胙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有夏雖衰,杞鄫猶在。申呂雖衰,齊許猶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於天下。……皆黃炎之後也。”《國語·週語中》:“齊許申呂由太姜。”由上所述,可得其關係如下:
      關於姜姓呂氏佐禹治水有功而封這一史實,還見於《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可見,姜與夏兩族關係至為密切,何況他們還同源於少典氏。
      二、姜姓初封在豫西
      《國語》說,姜姓族是因為其祖四岳助禹治水有功而封。眾所周知,鯀封崇山即嵩山,禹都陽城,在嵩山南面的登封市告成鎮。而姜姓祖先四岳,徐旭生先生認為即太嶽山名,也就是嵩山(注: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孫詒讓《墨子間詁》謂“四”與“太”因篆文相近而互訛。其說可從。故《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說:“姜,太岳之後也。”《左傳·隱公十一年》:“夫許,太岳之胤也。”《國語》謂姜、許為“四岳”之後,《左傳》則稱為“太岳”之後,可見“四岳”即“太岳”。《史記·齊太公世家》謂“太公望呂尚”因“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而“從其封姓”。楊向奎先生謂“太公望”的稱謂來自地望,“太望”實指太岳(注: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又為一證。
      因為姜姓和姒姓都起源於嵩山,而且姜姓先祖共工和姒姓先祖鯀都是因為堙洪水而敗,而先祖四岳與禹又都是因疏洪水而封,以致於童書業、姜亮夫等先生均以為共工與鯀為一人之分化,筆者以前亦信從其說。其實,這只是說明了兩族密切關係而已。正如楊向奎先生所說:“我們不必把共工和鯀說成是一個人,他們同是兩個氏族的祖先。這兩個氏族:夏與姜都有過洪水的傳說,都有過治水的名人,當它們合併成一個部族後,彼此影響,不同的人物而有相似的遭遇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從他們的交互影響中可以看出這兩個氏族的融合過程,因而我們可以說姒氏與姜氏的結合早於姬氏與姜氏的結合。”姜族與夏族以嵩山為中心,而其活動範圍還要寬廣一些。這可以從小“九州”的地望中找到線索。先秦文獻裡,有“禹治九州”之說。《左傳·襄公四年》“茫茫禹跡,畫為九州。”《山海經·海內經》:“帝乃命禹卒布以定九州。”《楚辭·天問》:“何所營,禹何所成?……九州安錯,川谷何洿。”王逸注:“言九州錯廁,禹何所分別之?”關於“九州”的具體範圍,《左傳·昭公四年》說:“四岳、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以上諸險的具體地望均可得而說。
      四岳:即太嶽嵩山,說已見上。
      三塗:杜預注:“在陸渾縣南。”《水經·伊水注》伊水“迳其下歷峽北流,即古三塗山也。”熊會貞疏:“在今嵩縣西南十里。”
      陽城:在嵩山南面的登封告成鎮。《國語·週語上》韋昭注:“夏居陽城,嵩高所近”。《史記·夏本紀》集解:“今潁川陽城是也。”《括地志》:“陽城縣在箕山北十三里。”《水經·潁水注》楊守敬疏:唐告城即陽城縣治。”
      太室山:杜預注:“在陽城縣西北”,即登封嵩山的主峰之一。
      荊山:顧頡剛先生以為即今河南西部靈寶縣的西邊(注:顧頡剛:《史林雜識·爪州》,中華書局,1963年版。)。
      中南:又稱終南山,即今之秦嶺,在西安南郊,包括陝西的藍田、洛南、商縣、山陰、商南一帶。
      總上可見,所謂九州之險,位於今河南西部和陝西省的東南部。這就是禹所治的九州,亦即早期夏人的活動地區。
      而這九州之險也是姜姓的活動區域,因為姜姓又稱姜戎。《左傳·哀公四年》則載有“九州戎”之說:“楚人即克夷虎,乃謀北方,……蠻子赤奔晉陰地。司馬起豐析與戎狄以臨上雒,……使謂陰地之命大夫士蔑曰:'晉楚有盟,好惡同之,……'士蔑乃致九州之戎,將裂田以與蠻子而城之,且將為之卜。蠻子聽卜,遂執之。”杜預注:“九州戎,在晉陽地陸渾者。”陰地又見於《左傳·宣公二年》:“夏,晉趙盾救焦,遂自陰地及諸侯之師侵鄭。”杜預注:“陰地,晉河南山北自上洛以東至陸渾。”高士奇《春秋地名考》卷四雲:“晉上洛,今西安府洛南縣;陸渾,今河南府嵩縣。其地南阻終南、北臨大河,所謂河南山北也。”清代洛南縣,即今陝西省洛南縣;陸渾,即今河南嵩縣以北的陸渾鎮;盧氏縣,在洛河上游,嵩縣以西。由此可見,“九州戎”的範圍與上述禹治九州六險的範圍大致相當。換言之,禹所治的九州六險亦即早期姜姓族的活動範圍
      三、考古印證
      姜與夏同源,早期活動範圍又大致相同,已如上述。在考古學上,其時代相當於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細言之,則有王灣類型晚期(或稱王灣三期文化晚期和三里橋類型)。
      王灣類型的文化遺存主要分佈在嵩山以南的潁、汝河上游和嵩山以北的伊河、洛河、澗水一帶。王灣類型的早期與仰韶文化相接,而其晚期(或稱王灣三期文化晚期)經汝州煤山遺址和密縣新訾遺址的驗證,知其直接發展為二里頭文化。
      嵩山以南穎河流域的登封告城鎮王城崗遺址和禹縣瓦店遺址均屬於王灣三期文化晚期類型。夏商周斷代工程啟動以來,有關專題組專家對該兩處遺址作了進一步複查和發掘,證明該兩處遺址的文化面貌均為龍山文化晚期,而又與二里頭文化緊密相連。專家們認為,該兩處遺址當屬早期夏文化,與鯀禹啟時代大致相當。具體論證詳見方燕明《夏商周斷代工程“早期夏文化研究”專題報告》。
      三里橋類型分佈於嵩山以西的嵩縣、欒川、盧氏等地,與陝西的洛南、商縣、丹鳳、商南等相接。據鄭傑祥先生介紹:“三里橋類型與陝西'客省莊類型'文化和晉南龍山文化相比,其文化面貌雖然有所區別,但是大同小異,總的來看應屬一個文化體系,可見這個文化的分佈地域和相當年代,與上述文獻記載的薑戎部族的活動地域和存在年代基本符合。因此,我們認為三里橋類型的文化遺存,可能就是姜戎部族文化,簡稱之為'姜戎文化'。在豫西地區,三里橋類型的文化被二里頭文化所取代。”(注:鄭傑祥:《論禹、戎禹和九州的關係》,《中原文物》1997年第3期。)
      四、姜戎族的西移
      姜姓族與夏族是極為密切的同盟者。李伯謙先生在《二里頭類型的文化性質與族屬問題》一文中指出,夏文化發展到二里頭第二期時,曾遭到夷人的入侵,到了二里頭文化第四期末,則被商人所滅。於是夏民族便四處遷移。姜姓族大概也在這兩次政治變故中與夏人一起撤離嵩山中心。
      其中一支是隨夏人向北到了晉南、晉中地區。史書稱“燕京之戎”、“餘無之戎”、“北戎”等,詳見《國語·週語》、《竹書紀年》、《左傳·成公元年》、《史記·周本紀·趙世家》、《後漢書·西羌傳》等。在殷墟卜辭裡也載有商人與晉南地區羌人交戰的情況。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謂:“卜辭的'馬羌'可能是馬方之羌,而馬方活動範圍似在河東,……在晉南。卜辭又云'令多馬羌,禦方',禦方是狁之一族,在晉中、晉南一帶。”可見晉中、晉南地區曾是姜戎族的聚居區,所以《左傳》記載西周初年周王封唐叔虞於“夏墟”時,要“啟以夏政,疆以戎索”。
      姜姓的另一支可能是從嵩山以西進入關中地區。《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如前所述,豫西地區和陝西東南部本來就是姜、夏兩族所活動的九州六險範圍,因此,姜姓族由此進入關中地區是很自然的。沿豫西的伊河往西走經欒川,便進入陝西東部地區的丹江,再溯江西北而上,經商南、丹鳳、商縣,便可達藍田。沿豫西的洛河往西走,經盧氏縣便進入陝西境內的洛河,溯江而上經洛南市亦直達藍田。再由藍田往西走便是長安,由此可進入渭水流域的武功、扶鳳。
      夏商周斷代工程啟動以來,有關專題的專家聯合在丹水上游的商州市東龍山進行發掘,發現了一處內涵豐富的遺址,其文化堆積時間很長,自下而上包括有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和周文化等各時期遺存。據《簡報》稱,其中的“東龍山二里頭文化時期遺存的文化面貌和總體特徵,與伊洛地區以偃師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夏文化基本相同。如在陶器方面,兩者不僅陶系、紋飾以及器類基本相同,而且絕大多數器物的形態亦完全相同或十分近似,由此證明它們應屬同一文化。東龍山這類遺存的年代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三、四期,有的陶器或許更早一些。”而疊壓在它上面的“東龍山商代遺存的文化面貌與以鄭州二里崗遺址為代表的商文化基本相同,兩者顯然屬於同一文化。”其年代“相當於鄭州二里崗下層偏晚階段和二里崗上層時期”。這說明,豫西的薑夏文化因夷人與商人的入侵,曾從嵩山南北西移至此並一度停留,後來可能因商人追擊至此而繼續西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東龍山遺址中的龍山文化面貌與陝西客省莊文化相一致。東龍山遺址中“龍山文化灰坑2個,皆呈圓形袋狀。……不難看出,該遺存與關中地區的客省莊文化具有較密切的文化聯繫,其在陶器方面的共同特徵尤為突出,如鬲、斝、鬶、罐以及雙耳杯等器物均基本相同。這說明這一遺存應與客省莊文化屬同一文化。”(以上引文見《商州東龍山遺址考古獲重要成果》,《中國文物報》1998年11月25日)
      東龍山遺址中的龍山文化與關中客省莊文化相同,而客省莊文化又與豫西龍山文化相似。因此,東龍山文化遺存的發現,為關中客省莊文化與豫西龍山文化找到了中間聯接點,從而形成了豫西龍山文化——商州東龍山龍山文化——關中客省莊文化這一由東而西的帶形聯絡面。這一聯絡面也許正是早期姜夏族的活動範圍,當夷人入侵、商人滅夏時,豫西姜夏族的主部之一便大規模地沿東龍山往西走向關中了。
      前文指出,早期姜夏活動的“九州之險”,其西部在考古學上相當於三里橋類型。鄭傑祥先生則認為:“三里橋類型與陝西客省莊類型文化和晉南龍山文化相比,其文化面貌雖然有所區別,但是大同小異,總的來看應屬於一個文化體系。”陝西客省莊文化以長安灃西客省莊遺址為代表,許多學者認為先周文化的起源與客省莊文化有關。徐錫台先生認為:“通過渭水和涇水流域的調查發掘,使我們得知,疊壓在仰韶文化層上層的為客省莊文化(又稱陝西龍山文化),疊壓在客省莊第二期文化之上的是周文化。”“客省莊第二期文化與豫西、晉南龍山文化也有許多相似之處。”最後認為,“早(先)周文化起源於客省莊第二期文化,在它發展的後期,受了殷商文化的影響而形成西周時期的社會經濟形態。”(注:徐錫台:《早周文化的特點及其淵源的探索》,《文物》1979年第10期。 )徐先生所說的早周文化是包括姬姜兩族在內的廣義的先周文化。
      鄭、徐都強調河南龍山文化(三里橋類型)與客省莊文化的聯繫,如今東龍山龍山文化的發現,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聯繫,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當然,徐先生所說的早周文化即通常所說的先周文化,是包括了姜姓與姬姓的共同體文化。至於姜姓族如何到了關中,建立起以扶風劉家姜戎墓為代表的薑戎文化,然後又與從豳地南下歧邑的姬週族結為婚姻,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先周文化,在考古學上還未找到確鑿的證據。以上有關姜姓族的遷移,主要還是依據文獻線索提出一種假設,希望以後會有更多的考古材料來證成這一假設。
      通過以上討論,我們可得初步結論如下:姬週族、姜姓族均與姒夏族關係密切;姜姓族與姒夏族共源於嵩山地區,後由秦嶺以南的丹水流域進入陝西關中地區;到了殷墟文化二、三期而有了扶風劉家姜戎墓,以及寶雞地區晁峪、石嘴頭姜戎遺址;到了殷墟文化第四期,渭水流域的薑戎族便與從豳地南下進入岐邑的姬週族結為婚姻,共同組成了廣義的先周文化。
      五、姜戎族西移的旁證
      姜與夏關係之密切,幾不可分。由於一部分姜夏族西移,因此,後人追溯夏禹的起源,便有了禹出西羌之說。《史記·六國年表》:“禹興於西羌。”《新語·本事篇》:“大禹出於西羌。”《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後漢書·戴良傳》:“大禹出西羌。”《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鯀娶於有莘氏,……產高密(禹),家於西羌。”這些材料,一方面說明了姜與夏的密切關係。正如楊向奎先生所說:“禹與羌有關,相關之由來,即因夏羌此時已融為一體,所謂'前此所謂戎族俱混合於華族矣'。不是夏禹自羌戎來,而是戎禹來自夏族,一如鯀與共工,各有來源,兩氏族合成後遂多相似的傳說。”(注: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36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另一方面又由“西羌”的“西”字,暗示了他們的西移。因為前文我們已論證,姜夏原本起於豫西嵩山一帶,《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姜,太岳之後也,山岳則配天”,如今姜夏一部分由丹水流域而西移,相對於其東面嵩山的老家而言,故稱“西羌”。
      姜嫄族西移到了關中渭水流域後,便與從豳地南下的姬週族結為婚姻。此後姬姜兩族世為婚姻,於是姜嫄成了周人的祖母,姜姓族成了周人的舅家,“姜姓的民族最早與(姬)周民族就做了甥舅之國。”(注:楊筠如:《姜姓的民族和姜太公的故事》,見《古史辨》第二冊上編,北京樸社,1962年版。)姬姜兩族聯盟而東進滅商,似當有報仇復國之意。其以洛陽成周為東都,一方面自然是取其“天下之中”之意,另一方面也實現了其回歸故里之願望。據《左傳》等文獻可知,以嵩山為中心,南面是夏與姜的起源地,北面是夏與姬的發祥處。於是當週人建國後分封諸侯,嵩山以北晉南一帶以姬姓為多,嵩山以南的南陽一帶以薑姓居多,正體現了其尋根念祖之情結。其中一個顯著例子便是周宣王徙封其舅舅申伯於姜姓故地“謝”。《詩經·大雅·崧高》雲:“申伯,王纘之事。於邑於謝,南國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執其功。……申伯番番,既入於謝。徒禦嘽嘽,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顯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憲。”關於“謝”的地望。《國語·鄭語》:“謝西之九州何如?”韋昭注:“謝,宣王之舅,申伯之國,今在南陽。”《史記·齊世家》:“申在南陽縣北三十里。”《括地志》:“南陽縣北有申城,周宣王舅所封。”《潛夫論·志氏姓》:“申在宛北序山之下”,並引《崧高》詩“於邑於謝”句作“於邑於序”。陳奐《詩毛氏傳疏》據此認為:“古'謝''序'聲通,蓋謂宣王封申伯於序,在今漢南陽郡宛縣北序山之下也。”可見申、謝所指為一地。漢南陽郡宛縣即在今河南南陽市境內。
      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南陽市北效發現了一批申國青銅器,進一步證明了《崧高》詩關於周宣王徙封申伯於南陽申地記載的可靠性。其中仲爯父簋銘文曰:“南申伯大宰仲爯父厥辭作其皇祖考夷王、監伯嚖簋,用享用孝,用易眉壽,純右康和,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享。”李學勤先生指出,銘中的夷王、監伯即仲爯父的祖、考兩代,夷王即周夷王燮,監伯則為夷王之子、厲王的兄弟,因此仲爯父應為宣王的從兄弟行。至於“簋銘提到的'南申伯'無疑便是《詩經·大雅·蕩之什》的《崧高》篇裡面的申伯。案《毛詩序》:“崧高,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復平,能建國親諸侯,褒賞申伯焉。'這個申伯,同上面推計的仲爯父的年也正好是相當的。”(注:李學勤:《論仲爯父簋與申國》,《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又,《詩經·王風·揚之水》:“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揚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甫。……揚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與我戍許。……”傅斯年先生說:“如此看來,申甫許在一塊兒。許之稱至今未改,申又可知其後來在謝,則申許呂之地望大致可知了。《鄭語》史伯曰'當成周者,南有申呂'。可知《漢書·地理志》'南陽郡宛縣故申伯國。'《水經註》:'宛西呂城,四岳受封於呂'。諸說當不誤。”(注:傅斯年:《姜嫄》,《史語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商務印書館,1930年版。)可見《揚之水》中“申”的地望與《崧高》詩一致。
      關於宣王徙封舅舅申伯到申地的目的,一般認為與周朝的南擴政策有關。李學勤先生指出:“由《崧高》篇可知,申伯是宣王之舅,王朝重臣。……對南方的控制,是周宣王時期的重要政務,申伯的徙封在周朝企圖鞏固南土的活動中,是一件大事。”(注:李學勤:《論仲爯父簋與申國》,《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但是,王朝重臣非申伯一人,為什麼不徒封其它重臣到“謝”,而偏是申伯呢?還應該與申伯為姜姓之後,而“謝”邑又是姜姓故地有關。這樣,問題又回到了姜姓族的遷移及姬姜族的尋根念祖觀念上來了。而這一推論正好在《崧高》裡提供了線索。
      1.《崧高》詩的主題是寫封申伯於南陽,而詩開頭卻將申地追溯到姜姓始封地嵩山:“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所謂“崧高維岳”即指嵩山。陳奐《詩毛氏傳疏》:“崧,《禮記》及《韓詩外傳》、《初學記》引詩皆作嵩。”詩中的“甫”即“呂”,《尚書·呂型》、《禮記·表記》作《甫刑》可證。詩說“申”、“甫(呂)”乃嵩岳之神所生。此即《國語·週語下》所說的虞夏之際“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週語中》:“齊、許、申、呂,由太姜。”《左傳》莊公十二年:“夫姜,太岳之後也。”《史記·齊世家》:“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這說明,姜姓申、呂的遠祖始封地在嵩山,其始封時在虞夏之際。商代姜姓族申呂已西移到陝西境內,而商人佔領了嵩山南北。到了周代,週人重又佔領了嵩山南北。周宣王時,徙封姜姓申呂的後裔申伯於嵩山範圍內的南陽謝地,這正是姜姓族的故地。
      2.《崧高》又寫周宣王在郿地為申伯餞行:“申伯信邁,王餞於郿。申伯還南,謝於誠歸。王命召伯,徹申伯土疆。”郿即今陝西渭水流域的眉縣。周宣王徙封申伯到河南南陽申呂故地,為何要遠到陝西眉縣作為餞行之地呢?王應麟《詩地理考》雲:“郿近岐,周先王之廟在歧,申伯受封冊命於先王之廟,故王在岐而飲錢於郿。”陳奐《疏》:“《箋》雲:'時王蓋省岐週,故於眉雲'。《江漢》篇'於週受命'《箋》:'岐週,週之所起,為其先祖之靈,故就之。'是宣王命召公必於歧週,則其命申伯亦然也。郿在岐週之南,故受命還謝,為所餞道矣。”此外,我們在前文已指出,扶風劉家姜戎墓表明,姜嫄大約於殷墟文化第二期來到了渭水流域,到殷墟第三期與姬姓族始結婚姻。由此看來,周宣王在郿地為申伯餞行是有深刻含義的。因為這裡是姬薑的祖廟所在,如今,姜姓的後裔申伯將回歸姜姓故里“謝”地(“申伯還南,謝於誠歸”,按“謝於誠歸”即“誠歸於謝”之倒),所以臨行前到岐週姬姜祖廟裡舉行祭祀告祖禮,並接受冊封。
      3.周王徙封申伯到“謝”時,首先命召伯等大臣為申伯建造了宗廟:“申伯之功,召伯是營。有俶其城,寢廟既成。”寢廟即宗廟。隱奐《疏》引《毛傳》:“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民族的遷移,其祖先靈牌宗廟亦隨著走。姜姓族由太嶽嵩山遷到渭水流域,故郿地歧周有其祖廟。如今姜姓後裔申伯又遷其族人(《崧高》詩曰:“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謝人,以作爾庸。……王命傅禦,遷其私人。”)到姜姓故地“謝”邑,故又在“謝”地建了宗廟。
      現綜合以上三事,可得姜姓族的遷徙線索。嵩山:姜姓所始封——“維岳降神,生甫及申”;渭域:姜姬所聯姻——“申伯信邁,王錢於郿”;謝邑:姜姓之故地——“申伯還南,謝於誠歸”。以上所述,為姜姓族西移提供了又一證據。
由姜與夏的關係看姜嫄族的起源與遷移-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 https://bit.ly/3IWXKUx


由姜與夏的關係看姜嫄族的起源與遷移
2016/10/28 來源:中國幹部學習網
考古學界一般將分襠袋足鬲看作是西北戎文化的遺存。然而,正如李鋒所指出:「袋足鬲為陝甘一帶幾種文化所共有。」(註:李鋒:《先周文化的內涵及其淵源探討》,《考古學報》1991年第1期。)而戎又有多種。姬周族從不窋到古公亶父居豳以前在馬蓮河至涇水中游所交往的「戎狄」族與古公亶父遷岐後所聯姻的姜嫄族,應該是有區別的。因此,碾子坡遺址與劉家墓地雖然都有袋足鬲,但兩者之間並不能簡單劃等號。如果我們承認劉家墓地就是古公亶父所聯姻的姜戎族文化,而它的一、二期在古公遷歧以前即已存在(相當於殷墟文化第二、三期),那麼它的淵源又在哪裡呢?
曾有學者指出,劉家姜戎文化與甘青地區的辛店文化和寺窪文化有關,因為它們之間有一些相同處(註:盧連成:《扶風劉家先周墓地剖析》,《考古與文物》1985年第2期。)。如劉家晚期的鬲、雙耳罐、腹耳罐等器種與辛店文化同類器物形制特徵幾乎完全一致;劉家墓地的隨葬石塊習俗,也在寺窪文化中出現。
「但是,劉家文化面貌上與甘青地區諸青銅文化也有相當的區別。如辛店、卡約、沙井文化都有彩陶,劉家墓地沒有發現彩陶。寺窪文化雖然沒有彩陶,但與劉家文化面貌差別較大。與劉家文化面貌最相似的是辛店文化,但這只是對劉家文化晚期而言。如辛店文化陶鬲多有近乎鏟形的偏足根;陶器紋飾細而淺;雙耳罐、腹耳罐多為鼓腹,並出現了圜底。這些都是劉家偏洞室墓葬的形制、埋葬習俗具有強烈的自身特點,時代應早於辛店文化。」(註: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劉家姜戎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第7期。)這些事實說明,劉家姜戎文化與西北甘青地區的辛店文化、寺窪文化只存在某些聯繫,而不存在淵源同族關係。那麼,劉家姜戎文化是否有可能來自渭水的東南地區呢?這一設想在考古學上還缺乏直接證據,但在古文獻中卻為我們提供了較明晰的線索,本文就此提出討論。
一、姜與夏同源
周與夏同源,姜亦與夏有關。據《國語》可知,姒姓的夏與姜姓族同時受封於夏禹之時,而其遠祖則為黃帝與炎帝。《國語·晉語四》:「昔少典氏取於有}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國語·周語下》:「昔共工棄此道也,虞於湛樂,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墜高堙卑,以害天下。皇天弗祝,庶兄弗助;禍亂並興,共工用滅。其在有虞,有崇伯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之於羽山。其後伯禹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群生。共工從孫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導滯,鍾水豐物。……皇天嘉之,胙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有夏雖衰,杞鄫猶在。申呂雖衰,齊許猶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於天下。……皆黃炎之後也。」《國語·周語中》:「齊許申呂由太姜。」由上所述,可得其關係如下:
關於姜姓呂氏佐禹治水有功而封這一史實,還見於《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可見,姜與夏兩族關係至為密切,何況他們還同源於少典氏。
二、姜姓初封在豫西
《國語》說,姜姓族是因為其祖四岳助禹治水有功而封。眾所周知,鯀封崇山即嵩山,禹都陽城,在嵩山南面的登封市告成鎮。而姜姓祖先四岳,徐旭生先生認為即太岳山名,也就是嵩山(註: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孫詒讓《墨子間詁》謂「四」與「太」因篆文相近而互訛。其說可從。故《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說:「姜,太岳之後也。」《左傳·隱公十一年》:「夫許,太岳之胤也。」《國語》謂姜、許為「四岳」之後,《左傳》則稱為「太岳」之後,可見「四岳」即「太岳」。《史記·齊太公世家》謂「太公望呂尚」因「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而「從其封姓」。楊向奎先生謂「太公望」的稱謂來自地望,「太望」實指太岳(註: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又為一證。
因為姜姓和姒姓都起源於嵩山,而且姜姓先祖共工和姒姓先祖鯀都是因為堙洪水而敗,而先祖四岳與禹又都是因疏洪水而封,以致於童書業、姜亮夫等先生均以為共工與鯀為一人之分化,筆者以前亦信從其說。其實,這只是說明了兩族密切關係而已。正如楊向奎先生所說:「我們不必把共工和鯀說成是一個人,他們同是兩個氏族的祖先。這兩個氏族:夏與姜都有過洪水的傳說,都有過治水的名人,當它們合併成一個部族後,彼此影響,不同的人物而有相似的遭遇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從他們的交互影響中可以看出這兩個氏族的融合過程,因而我們可以說姒氏與姜氏的結合早於姬氏與姜氏的結合。」姜族與夏族以嵩山為中心,而其活動範圍還要寬廣一些。這可以從小「九州」的地望中找到線索。先秦文獻里,有「禹治九州」之說。《左傳·襄公四年》「茫茫禹跡,畫為九州。」《山海經·海內經》:「帝乃命禹卒布以定九州。」《楚辭·天問》:「何所營,禹何所成?……九州安錯,川谷何洿。」王逸註:「言九州錯廁,禹何所分別之?」關於「九州」的具體範圍,《左傳·昭公四年》說:「四岳、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以上諸險的具體地望均可得而說。
四岳:即太岳嵩山,說已見上。
三塗:杜預註:「在陸渾縣南。」《水經·伊水注》伊水「逕其下歷峽北流,即古三塗山也。」熊會貞疏:「在今嵩縣西南十里。」
陽城:在嵩山南面的登封告成鎮。《國語·周語上》韋昭註:「夏居陽城,嵩高所近」。《史記·夏本紀》集解:「今潁川陽城是也。」《括地誌》:「陽城縣在箕山北十三里。」《水經·潁水注》楊守敬疏:唐告城即陽城縣治。」
太室山:杜預註:「在陽城縣西北」,即登封嵩山的主峰之一。
荊山:顧頡剛先生以為即今河南西部靈寶縣的西邊(註:顧頡剛:《史林雜識·爪州》,中華書局,1963年版。)。
中南:又稱終南山,即今之秦嶺,在西安南郊,包括陝西的藍田、洛南、商縣、山陰、商南一帶。
總上可見,所謂九州之險,位於今河南西部和陝西省的東南部。這就是禹所治的九州,亦即早期夏人的活動地區。
而這九州之險也是姜姓的活動區域,因為姜姓又稱姜戎。《左傳·哀公四年》則載有「九州戎」之說:「楚人即克夷虎,乃謀北方,……蠻子赤奔晉陰地。司馬起豐析與戎狄以臨上雒,……使謂陰地之命大夫士蔑曰:『晉楚有盟,好惡同之,……』士蔑乃致九州之戎,將裂田以與蠻子而城之,且將為之卜。蠻子聽卜,遂執之。」杜預註:「九州戎,在晉陽地陸渾者。」陰地又見於《左傳·宣公二年》:「夏,晉趙盾救焦,遂自陰地及諸侯之師侵鄭。」杜預註:「陰地,晉河南山北自上洛以東至陸渾。」高士奇《春秋地名考》卷四云:「晉上洛,今西安府洛南縣;陸渾,今河南府嵩縣。其地南阻終南、北臨大河,所謂河南山北也。」清代洛南縣,即今陝西省洛南縣;陸渾,即今河南嵩縣以北的陸渾鎮;盧氏縣,在洛河上游,嵩縣以西。由此可見,「九州戎」的範圍與上述禹治九州六險的範圍大致相當。換言之,禹所治的九州六險亦即早期姜姓族的活動範圍。
三、考古印證
姜與夏同源,早期活動範圍又大致相同,已如上述。在考古學上,其時代相當於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細言之,則有王灣類型晚期(或稱王灣三期文化晚期和三里橋類型)。
王灣類型的文化遺存主要分布在嵩山以南的潁、汝河上游和嵩山以北的伊河、洛河、澗水一帶。王灣類型的早期與仰韶文化相接,而其晚期(或稱王灣三期文化晚期)經汝州煤山遺址和密縣新訾遺址的驗證,知其直接發展為二里頭文化。
嵩山以南穎河流域的登封告城鎮王城崗遺址和禹縣瓦店遺址均屬於王灣三期文化晚期類型。夏商周斷代工程啟動以來,有關專題組專家對該兩處遺址作了進一步複查和發掘,證明該兩處遺址的文化面貌均為龍山文化晚期,而又與二里頭文化緊密相連。專家們認為,該兩處遺址當屬早期夏文化,與鯀禹啟時代大致相當。具體論證詳見方燕明《夏商周斷代工程「早期夏文化研究」專題報告》。
三里橋類型分布於嵩山以西的嵩縣、欒川、盧氏等地,與陝西的洛南、商縣、丹鳳、商南等相接。據鄭傑祥先生介紹:「三里橋類型與陝西『客省莊類型』文化和晉南龍山文化相比,其文化面貌雖然有所區別,但是大同小異,總的來看應屬一個文化體系,可見這個文化的分布地域和相當年代,與上述文獻記載的姜戎部族的活動地域和存在年代基本符合。因此,我們認為三里橋類型的文化遺存,可能就是姜戎部族文化,簡稱之為『姜戎文化』。在豫西地區,三里橋類型的文化被二里頭文化所取代。」(註:鄭傑祥:《論禹、戎禹和九州的關係》,《中原文物》1997年第3期。)
四、姜戎族的西移
姜姓族與夏族是極為密切的同盟者。李伯謙先生在《二里頭類型的文化性質與族屬問題》一文中指出,夏文化發展到二里頭第二期時,曾遭到夷人的入侵,到了二里頭文化第四期末,則被商人所滅。於是夏民族便四處遷移。姜姓族大概也在這兩次政治變故中與夏人一起撤離嵩山中心。
其中一支是隨夏人向北到了晉南、晉中地區。史書稱「燕京之戎」、「余無之戎」、「北戎」等,詳見《國語·周語》、《竹書紀年》、《左傳·成公元年》、《史記·周本紀·趙世家》、《後漢書·西羌傳》等。在殷墟卜辭里也載有商人與晉南地區羌人交戰的情況。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謂:「卜辭的『馬羌』可能是馬方之羌,而馬方活動範圍似在河東,……在晉南。卜辭又雲『令多馬羌,御方』,御方是狁之一族,在晉中、晉南一帶。」可見晉中、晉南地區曾是姜戎族的聚居區,所以《左傳》記載西周初年周王封唐叔虞於「夏墟」時,要「啟以夏政,疆以戎索」。
姜姓的另一支可能是從嵩山以西進入關中地區。《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如前所述,豫西地區和陝西東南部本來就是姜、夏兩族所活動的九州六險範圍,因此,姜姓族由此進入關中地區是很自然的。沿豫西的伊河往西走經欒川,便進入陝西東部地區的丹江,再溯江西北而上,經商南、丹鳳、商縣,便可達藍田。沿豫西的洛河往西走,經盧氏縣便進入陝西境內的洛河,溯江而上經洛南市亦直達藍田。再由藍田往西走便是長安,由此可進入渭水流域的武功、扶鳳。
夏商周斷代工程啟動以來,有關專題的專家聯合在丹水上游的商州市東龍山進行發掘,發現了一處內涵豐富的遺址,其文化堆積時間很長,自下而上包括有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和周文化等各時期遺存。據《簡報》稱,其中的「東龍山二里頭文化時期遺存的文化面貌和總體特徵,與伊洛地區以偃師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夏文化基本相同。如在陶器方面,兩者不僅陶系、紋飾以及器類基本相同,而且絕大多數器物的形態亦完全相同或十分近似,由此證明它們應屬同一文化。東龍山這類遺存的年代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三、四期,有的陶器或許更早一些。」而疊壓在它上面的「東龍山商代遺存的文化面貌與以鄭州二里崗遺址為代表的商文化基本相同,兩者顯然屬於同一文化。」其年代「相當於鄭州二里崗下層偏晚階段和二里崗上層時期」。這說明,豫西的姜夏文化因夷人與商人的入侵,曾從嵩山南北西移至此並一度停留,後來可能因商人追擊至此而繼續西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東龍山遺址中的龍山文化面貌與陝西客省莊文化相一致。東龍山遺址中「龍山文化灰坑2個,皆呈圓形袋狀。……不難看出,該遺存與關中地區的客省莊文化具有較密切的文化聯繫,其在陶器方面的共同特徵尤為突出,如鬲、斝、鬹、罐以及雙耳杯等器物均基本相同。這說明這一遺存應與客省莊文化屬同一文化。」(以上引文見《商州東龍山遺址考古獲重要成果》,《中國文物報》1998年11月25日)
東龍山遺址中的龍山文化與關中客省莊文化相同,而客省莊文化又與豫西龍山文化相似。因此,東龍山文化遺存的發現,為關中客省莊文化與豫西龍山文化找到了中間聯接點,從而形成了豫西龍山文化--商州東龍山龍山文化--關中客省莊文化這一由東而西的帶形聯絡面。這一聯絡面也許正是早期姜夏族的活動範圍,當夷人入侵、商人滅夏時,豫西姜夏族的主部之一便大規模地沿東龍山往西走向關中了。
前文指出,早期姜夏活動的「九州之險」,其西部在考古學上相當於三里橋類型。鄭傑祥先生則認為:「三里橋類型與陝西客省莊類型文化和晉南龍山文化相比,其文化面貌雖然有所區別,但是大同小異,總的來看應屬於一個文化體系。」陝西客省莊文化以長安灃西客省莊遺址為代表,許多學者認為先周文化的起源與客省莊文化有關。徐錫台先生認為:「通過渭水和涇水流域的調查發掘,使我們得知,疊壓在仰韶文化層上層的為客省莊文化(又稱陝西龍山文化),疊壓在客省莊第二期文化之上的是周文化。」「客省莊第二期文化與豫西、晉南龍山文化也有許多相似之處。」最後認為,「早(先)周文化起源於客省莊第二期文化,在它發展的後期,受了殷商文化的影響而形成西周時期的社會經濟形態。」(註:徐錫台:《早周文化的特點及其淵源的探索》,《文物》1979年第10期。 )徐先生所說的早周文化是包括姬姜兩族在內的廣義的先周文化。
鄭、徐都強調河南龍山文化(三里橋類型)與客省莊文化的聯繫,如今東龍山龍山文化的發現,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聯繫,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當然,徐先生所說的早周文化即通常所說的先周文化,是包括了姜姓與姬姓的共同體文化。至於姜姓族如何到了關中,建立起以扶風劉家姜戎墓為代表的姜戎文化,然後又與從豳地南下歧邑的姬周族結為婚姻,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先周文化,在考古學上還未找到確鑿的證據。以上有關姜姓族的遷移,主要還是依據文獻線索提出一種假設,希望以後會有更多的考古材料來證成這一假設。
通過以上討論,我們可得初步結論如下:姬周族、姜姓族均與姒夏族關係密切;姜姓族與姒夏族共源於嵩山地區,後由秦嶺以南的丹水流域進入陝西關中地區;到了殷墟文化二、三期而有了扶風劉家姜戎墓,以及寶雞地區晁峪、石嘴頭姜戎遺址;到了殷墟文化第四期,渭水流域的姜戎族便與從豳地南下進入岐邑的姬周族結為婚姻,共同組成了廣義的先周文化。
五、姜戎族西移的旁證
姜與夏關係之密切,幾不可分。由於一部分姜夏族西移,因此,後人追溯夏禹的起源,便有了禹出西羌之說。《史記·六國年表》:「禹興於西羌。」《新語·本事篇》:「大禹出於西羌。」《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後漢書·戴良傳》:「大禹出西羌。」《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鯀娶於有莘氏,……產高密(禹),家於西羌。」這些材料,一方面說明了姜與夏的密切關係。正如楊向奎先生所說:「禹與羌有關,相關之由來,即因夏羌此時已融為一體,所謂『前此所謂戎族俱混合於華族矣』。不是夏禹自羌戎來,而是戎禹來自夏族,一如鯀與共工,各有來源,兩氏族合成後遂多相似的傳說。」(註: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36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另一方面又由「西羌」的「西」字,暗示了他們的西移。因為前文我們已論證,姜夏原本起於豫西嵩山一帶,《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姜,太岳之後也,山嶽則配天」,如今姜夏一部分由丹水流域而西移,相對於其東面嵩山的老家而言,故稱「西羌」。
姜嫄族西移到了關中渭水流域後,便與從豳地南下的姬周族結為婚姻。此後姬姜兩族世為婚姻,於是姜嫄成了周人的祖母,姜姓族成了周人的舅家,「姜姓的民族最早與(姬)周民族就做了甥舅之國。」(註:楊筠如:《姜姓的民族和姜太公的故事》,見《古史辨》第二冊上編,北京朴社,1962年版。)姬姜兩族聯盟而東進滅商,似當有報仇復國之意。其以洛陽成周為東都,一方面自然是取其「天下之中」之意,另一方面也實現了其回歸故里之願望。據《左傳》等文獻可知,以嵩山為中心,南面是夏與姜的起源地,北面是夏與姬的發祥處。於是當周人建國後分封諸侯,嵩山以北晉南一帶以姬姓為多,嵩山以南的南陽一帶以姜姓居多,正體現了其尋根念祖之情結。其中一個顯著例子便是周宣王徙封其舅舅申伯於姜姓故地「謝」。《詩經·大雅·崧高》云:「申伯,王纘之事。於邑於謝,南國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執其功。……申伯番番,既入於謝。徒御嘽嘽,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顯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憲。」關於「謝」的地望。《國語·鄭語》:「謝西之九州何如?」韋昭註:「謝,宣王之舅,申伯之國,今在南陽。」《史記·齊世家》:「申在南陽縣北三十里。」《括地誌》:「南陽縣北有申城,周宣王舅所封。」《潛夫論·志氏姓》:「申在宛北序山之下」,並引《崧高》詩「於邑於謝」句作「於邑於序」。陳奐《詩毛氏傳疏》據此認為:「古『謝』『序』聲通,蓋謂宣王封申伯於序,在今漢南陽郡宛縣北序山之下也。」可見申、謝所指為一地。漢南陽郡宛縣即在今河南南陽市境內。
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南陽市北效發現了一批申國青銅器,進一步證明了《崧高》詩關於周宣王徙封申伯於南陽申地記載的可靠性。其中仲爯父簋銘文曰:「南申伯大宰仲爯父厥辭作其皇祖考夷王、監伯嚖簋,用享用孝,用易眉壽,純右康和,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享。」李學勤先生指出,銘中的夷王、監伯即仲爯父的祖、考兩代,夷王即周夷王燮,監伯則為夷王之子、厲王的兄弟,因此仲爯父應為宣王的從兄弟行。至於「簋銘提到的『南申伯』無疑便是《詩經·大雅·盪之什》的《崧高》篇裡面的申伯。案《毛詩序》:「崧高,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復平,能建國親諸侯,褒賞申伯焉。』這個申伯,同上面推計的仲爯父的年也正好是相當的。」(註:李學勤:《論仲爯父簋與申國》,《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又,《詩經·王風·揚之水》:「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揚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甫。……揚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與我戍許。……」傅斯年先生說:「如此看來,申甫許在一塊兒。許之稱至今未改,申又可知其後來在謝,則申許呂之地望大致可知了。《鄭語》史伯曰『當成周者,南有申呂』。可知《漢書·地理志》『南陽郡宛縣故申伯國。』《水經注》:『宛西呂城,四岳受封於呂』。諸說當不誤。」(註:傅斯年:《姜嫄》,《史語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商務印書館,1930年版。)可見《揚之水》中「申」的地望與《崧高》詩一致。
關於宣王徙封舅舅申伯到申地的目的,一般認為與周朝的南擴政策有關。李學勤先生指出:「由《崧高》篇可知,申伯是宣王之舅,王朝重臣。……對南方的控制,是周宣王時期的重要政務,申伯的徙封在周朝企圖鞏固南土的活動中,是一件大事。」(註:李學勤:《論仲爯父簋與申國》,《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但是,王朝重臣非申伯一人,為什麼不徒封其它重臣到「謝」,而偏是申伯呢?還應該與申伯為姜姓之後,而「謝」邑又是姜姓故地有關。這樣,問題又回到了姜姓族的遷移及姬姜族的尋根念祖觀念上來了。而這一推論正好在《崧高》裡提供了線索。
1.《崧高》詩的主題是寫封申伯於南陽,而詩開頭卻將申地追溯到姜姓始封地嵩山:「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所謂「崧高維岳」即指嵩山。陳奐《詩毛氏傳疏》:「崧,《禮記》及《韓詩外傳》、《初學記》引詩皆作嵩。」詩中的「甫」即「呂」,《尚書·呂型》、《禮記·表記》作《甫刑》可證。詩說「申」、「甫(呂)」乃嵩岳之神所生。此即《國語·周語下》所說的虞夏之際「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周語中》:「齊、許、申、呂,由太姜。」《左傳》莊公十二年:「夫姜,太岳之後也。」《史記·齊世家》:「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這說明,姜姓申、呂的遠祖始封地在嵩山,其始封時在虞夏之際。商代姜姓族申呂已西移到陝西境內,而商人占領了嵩山南北。到了周代,周人重又占領了嵩山南北。周宣王時,徙封姜姓申呂的後裔申伯於嵩山範圍內的南陽謝地,這正是姜姓族的故地。
2.《崧高》又寫周宣王在郿地為申伯餞行:「申伯信邁,王餞於郿。申伯還南,謝於誠歸。王命召伯,徹申伯土疆。」郿即今陝西渭水流域的眉縣。周宣王徙封申伯到河南南陽申呂故地,為何要遠到陝西眉縣作為餞行之地呢?王應麟《詩地理考》云:「郿近岐,周先王之廟在歧,申伯受封冊命於先王之廟,故王在岐而飲錢於郿。」陳奐《疏》:「《箋》云:『時王蓋省岐周,故於眉雲』。《江漢》篇『於周受命』《箋》:『岐周,周之所起,為其先祖之靈,故就之。』是宣王命召公必於歧周,則其命申伯亦然也。郿在岐周之南,故受命還謝,為所餞道矣。」此外,我們在前文已指出,扶風劉家姜戎墓表明,姜嫄大約於殷墟文化第二期來到了渭水流域,到殷墟第三期與姬姓族始結婚姻。由此看來,周宣王在郿地為申伯餞行是有深刻含義的。因為這裡是姬姜的祖廟所在,如今,姜姓的後裔申伯將回歸姜姓故里「謝」地(「申伯還南,謝於誠歸」,按「謝於誠歸」即「誠歸於謝」之倒),所以臨行前到岐周姬姜祖廟裡舉行祭祀告祖禮,並接受冊封。
3.周王徙封申伯到「謝」時,首先命召伯等大臣為申伯建造了宗廟:「申伯之功,召伯是營。有俶其城,寢廟既成。」寢廟即宗廟。隱奐《疏》引《毛傳》:「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民族的遷移,其祖先靈牌宗廟亦隨著走。姜姓族由太岳嵩山遷到渭水流域,故郿地歧周有其祖廟。如今姜姓後裔申伯又遷其族人(《崧高》詩曰:「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謝人,以作爾庸。……王命傅御,遷其私人。」)到姜姓故地「謝」邑,故又在「謝」地建了宗廟。
現綜合以上三事,可得姜姓族的遷徙線索。嵩山:姜姓所始封--「維岳降神,生甫及申」;渭域:姜姬所聯姻--「申伯信邁,王錢於郿」;謝邑:姜姓之故地--「申伯還南,謝於誠歸」。以上所述,為姜姓族西移提供了又一證據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OGmzKK.html


中國新石器文化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800px-Neolithic_cultures_area_of_china2022-03-11_074851

中國新石器文化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學術共識第二節炎帝的出生地 https://bit.ly/3t3ajs4
  自1993年以來,寶雞市先後舉辦了多次炎帝·姜炎文化學術研討會。尤其是2002年的“炎帝與漢民族”和2005年的“炎帝與民族復興”、2006年的“炎帝·姜炎文化與和諧社會”三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及2009年的“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高層學術論壇在海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四次研討會共有海內外近300位專家學者參加,提交論文300餘篇。考古、歷史、民族、人類等學科的眾多專家學者蒞臨會議,並作學術報告。與會學者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先進的學術理念,勇於創新的學術精神,引經據典,高屋建瓴,多層次、多領域、多學科地對炎帝·姜炎文化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討論。特別是對炎帝·姜炎文化對華夏/漢民族、中華文明、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源、形成的貢獻和影響,提出了許多精闢獨到的見解,同時對炎帝的出生、成長、遷徙、功績、精神及卒葬、活動遺蹟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論證。大家達成了寶雞是炎帝的原生地,寶雞是姜炎文化的發祥地,寶雞是中華文化、文明、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的共識,基本上釐清了炎帝的起源、遷徙和發展演變的歷史進程,對一些長期有爭議的問題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大家認為:根據文獻、考古和傳說,炎帝的原生地在寶雞的薑水流域是符合當時的自然、社會條件的,是有說服力的。大家不僅在寶雞的會議上達成了“寶雞是炎帝原生地”的共識,就是近年來在北京和山西高平等地召開的炎帝文化學術研討會上,也形成了炎帝的最早起源地就在寶雞的共識。正如宮長為於2004年山西高平炎帝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上代表中國先秦史學會所作的學術總結報告中說的,從目前研究的整體情況看,炎帝的原生地,“一般地來說,學術界通常主張在今陝西寶雞一帶。”<註釋(24)>
  學者們認為,無論是從文獻典籍、考古資料,還是從歷史遺跡、民間傳說來看,寶雞渭河流域“是中國文明的破曉之地”<註釋(25)>,是中國先秦歷史文化的核心之地。從距今8000年前的關桃園遺址到炎帝、黃帝及至周秦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址,在寶雞渭河流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古文化發展鏈條。這充分說明了寶雞“在中國歷史上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註釋(27)>,“不僅是陝西十分重要的一個地方,而且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它的“每一寸土地都保留著深厚的歷史遺韻,每走一個地方,都是在古代歷史中徜徉一回。”<註釋(26)>
  關於姜炎文化,學者們認為,寶雞學人從文化學方面提出的“姜炎文化”是一個創造,是對炎帝文化內涵的豐富。所謂姜炎文化,其實質是農業革命。而中國文明的起源與其他國家文明的起源一樣,也與人類的第一次革命——農業革命密切相關,是在農業革命的基礎上形成的。中國的農業革命發生於炎帝時代,毫無疑問,炎帝是中國農業革命的開拓者、推動者。所以,以農立族的薑炎族在其發祥地——寶雞渭河流域所創立的薑炎文化,它對華夏民族以農立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中國文明的起源起到了奠基作用,開中國文明起源之先河。
  對於湖南、湖北、山西、河北、四川、甘肅等地傳說的炎帝遺跡,學者們認為,在上古時期,我們的原始先民不可能始終拘守於一地。由於生產、生活的需要,或自然災害等原因,他們要不斷地向外遷徙,開闢新的生存領地。所以說,那些寶雞渭河流域以外地域的炎帝遺跡和炎帝文化,可能是炎帝或其後裔遷徙的結果。儘管如此,那也是炎帝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
第二節炎帝的出生地 https://bit.ly/3t3ajs4


發現齊家文化時,認為它是該地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認為甘肅和河南的仰韶文化源自於齊家文化,但後來的考古發現,證明其在仰韶文化之後,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
齐家文化地理位置
齊家文化的分布是甘肅省蘭州一帶為中心,東至陝西的渭水上游、西至青海湟水流域,北至寧夏和內蒙古,遺址有三百多處,除了齊家坪遺址之外,較著名的有甘肅永靖大河莊遺址、泰魏家遺址、武威的皇娘娘台,青海樂都的柳灣遺址等。
齊家文化的陶器以黃色陶器為主,且有刻創紋路,並常有繩紋,容器外觀較有稜有角,觀察一些有底座支柱的容器形式可得知。由粟類的以及陶器表面上布紋痕跡的發現,可看出耕織階有發展,粟的種植被認為是受仰韶文化的影響,此外,大量動物骨的發現,可知動物馴養在齊家文化中較為重要。銅主要作為裝飾,但銅的完整器物已經出現,我國最早的銅鏡即出自於齊家坪遺址,且有銅錫合金(青銅)的器物。
齐家文化陶罐
齊家文化的墓地與村莊在一起,大多數墓葬為單人,但亦有成年男女合葬,合葬之中男性為仰身直肢,女性則呈蜷曲姿態,墓中大多有石器與陶器作為陪葬。此外,地面上發現類似於宗教建築的石造建築。
另外齊家文化墓葬已經出現殉葬現象,雖不似文明時代的大量殉葬,但墓葬中已有奴隸殉主的情形,代表齊家文化已經逐步出現了階級制度。
齊家文化 https://bit.ly/3hW3DoW


774px-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布图.svg

二里頭文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2-03-11_075422

馬家窯文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800px-Jiangzhai_settlement_model,_Yangshao_culture,_Lintong,_Shaanxi

姜寨遺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狼圖騰》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申戎/姜戎可能指: 姜戎 (民族),既申戎,中國西部從先周到戰國的一個部落/姜戎 (作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姜寨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姜太公釣魚台位於中國陝西省寶雞天王鎮的蟠溪峽/姜寨-黃河流域新石器時期的史前聚落遺址。姜寨遺址距今約6700年,包含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半坡類型、史家類型、廟底溝類型、西王村類型和龍山文化的客省莊二期類型等五期不同的文化遺存。是目前所發現的新石器時期村落遺址中規模最大也是最完整的/寶雞-姜戎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姜太公釣魚台位於中國陝西省寶雞天王鎮的蟠溪峽/「邑姜」也稱「王姜」,是周武王「姬發」的王妃,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姜太公」姜子牙之女/陝西寶雞古墓 葬的竟是姜太公之女-陝西「寶雞市」有村民,四年前在寶雞「石鼓山」中,發現一個古墓群。經考古學家多年考證後,幾乎可以確定這個古墓群,主要葬下的是「姜太公」的女兒「邑姜」/邑姜也叫王姜,是周武王姬發的王妃、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姜太公」姜子牙之女,她為周武王生了成王和晉國的開國君主唐叔虞。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姜戎 (作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週人從何而來? 文獻學、考古學、古文字學綜合證明或許源於山西_百科TA說


由姜与夏的关系看姜嫄族的起源与迁移


由姜与夏的关系看姜嫄族的起源与迁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