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姜姓宗親+與海相遇之地pdf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_1ISqLIxntswSYbX_u_MQAnr5fEt4SWk/view?usp=sharing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劉永福任廣東碣石鎮總兵 劉永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劉永福任廣東碣石鎮總兵 劉永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元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初一,遙請靈魂於大陸艷墩姜厝邊,世良公祖塔合祀。
據家譜記載,明朝洪武年間,世良公在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江(紅)豆村發跡,之後子孫繁衍,遷移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今陸豐市)碣石衛(今碣石頭)鸕鶿寮(今羅西村)墾闢。子孫再遷徙陸豐市大安墟(今大安鎮)鹽墩鄉鹽墩村方角都(今艷墩村)創立家業。
葬于今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羅西村姜厝邊


北埔鄉--清乾隆年間有廣東陸豐人姜朝鳳、姜朝坤等人入墾+新屋鄉--清康熙年間廣東陸豐人羅允玉、羅允文兄弟入墾、清雍正年間廣東陸豐人范姜殿高等五兄弟+探索台灣客家系第二大群體—汕尾海陸豐客家人 - 壹讀 https://bit.ly/3tCeABv


新屋姜姓宗親/興芝公派下-祭祀公業法人桃園市姜梅公/明洪武時,世良公居住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江豆村,後遷至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大安墟鹽墩村方角都,創立家業,並在碣石衛置譜開基,尊為來台之第一世祖。在台之宗親均為世良公之裔孫/新屋羅氏羅允玉-豫章堂+新屋姜氏姜世良後裔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汕尾海陸豐革命遺址目錄,不忘初心展望未來


新竹縣北埔鄉八十一歲的姜氏後裔姜重巾是說:「我們姜家原鄉在廣東陸豐,最早來新竹的是朝鳳公」。他說:「他剛來時什麼都沒有,先在新豐那邊捕魚,以後才幫人家種田」。姜朝鳳生七個孩子,食指浩繁,生計日難。所以他們第五個孩子姜勝智,在乾隆四十三年,賣掉在新豐紅毛港的產業,帶著典當所得的四百七十銀元舉家到飛鳳山的芎林、竹東一帶開墾。姜家的事業,在這個階段逐漸有了穩固的基礎。到了第四代姜秀鑾時,姜家終於大放異彩。姜秀鑾武藝高強,之後組織團練,擔任芎林,竹東一帶防番、防盜的任務。道光十四年淡水同知李嗣業命姜秀鑾建隘巡防,保護墾戶,設立「金廣福」墾號。組織了台灣最大的「金廣福」大隘。姜秀鑾曾兼軍功七鼎銜,五品軍功觀釺。從姜秀鑾以後第二代姜殿邦,第三代姜榮華、姜榮富兄弟,第四代姜金火,一連四代相繼掌理「金廣禍」的事務。據台灣「台灣史研究會」派員來陸豐考證姜氏詛籍淵源時述;姜秀鑾之裔孫姜紹祖是清末時期台灣抗日英雄。姜氏客家人,從平凡的移民後裔。一躍成為台灣新竹開發史上貢獻卓越的氏族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初台灣當局放寬對民眾赴大陸探親的限制以後,先祖從大陸渡台的台灣同胞陸續組成「探親團」、「謁祖團」回大陸原鄉探親、謁祖,大大增進了海峽兩岸人民的交往和宗親情誼。台灣的陸豐客家人先後回陸豐原鄉尋根、謁祖、探親的有:大安鎮旱田管區艷墩村姜姓十世祖姜功成於清嘉慶年間渡台,落居桃園縣新屋鄉,現已繁衍至十九世,約有四千多人。一九八八年初十七世姜××先生、十八世姜令方先生來大陸尋根,八九年四月由台灣桃園縣姜姓宗親會理事長姜政先生帶團二十八人,回陸豐大安、西南、碣石等原鄉謁祖。在四月二十三日陸豐縣人民政府舉行的歡迎會上,姜政先生以客家話放聲高唱自編的客家山歌道:「山歌唱來喜洋洋,祖國同胞聚一堂,融磁和和情誼深、團結一致愛自強」。表達了祖國同胞的椿情友誼。
台灣姜姓宗親會成立大會召集人姜××先生,一九九。年二月再次回來核查祖墳,自願捐資一萬元港幣為艷墩老村的宗親解決照明用電。大安鎮磁西管區安西村的徐姓十三世祖徐德輝、十四世祖徐殿才,於灣乾隆三十一年(公元一七六六年)渡台,落居桃園縣新屋鄉、至今已繁衍一萬二千多人。一九八九年五月,儈殿才在台灣之後裔,由新屋鄉國際獅子會會長徐祿先生帶團二十八人、一九九。年四月又帶團二十九人,回陸豐原鄉謁祖。大安鎮博聯管區頂坊塘村黃姓一一五世祖黃鼎坤、黃鼎圳兄弟,於清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渡台,落居桃園縣、至今己繁衍近萬人。一九八九年七月,由在台一二二世黃貴煒先生來信委託尋根。大安鎮南溪管區上寮村羅姓十一世祖羅弘正、羅弘東兄弟,於清嘉慶年間渡台,落居桃園縣新屋鄉雲赤欄村,至今己繁衍4000多人。一九八九年四月,由台灣羅氏宗親會會長羅××帶團十八人,回陸豐原鄉謁祖。大安鎮陸軍管區環珠寨村向姓二世祖向振國,於清康熙四十一年(一七0三年)渡台,落居桃園縣觀音鄉大潭村,至今繁衍人口近2000人。
探索台灣客家系第二大群體—汕尾海陸豐客家人 - 壹讀 https://bit.ly/3tCeABv


碣石鎮,位於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南部碣石灣畔,比鄰香港,隔海汕尾市區,分碣北、碣石、碣南三片,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千米,海岸線40.3公里,鎮政府駐碣石鎮金獅區北園路,下轄41個行政村,總人口約23萬;為陸豐三大經濟強鎮及陸豐五大港口之一,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廣東中心城鎮,國家一級漁港。
鄉鎮簡介
  碣石鎮歷史悠久,歷來是海防重鎮,自宋代起已經在此設防保疆。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與著名的天津衛、瀋陽衛等齊名。故其海岸地貌特徵而稱碣石,是陸豐市三大鎮之一。碣石鎮位於陸豐市南部,東臨碣石灣,與金廂鎮隔水相望。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40.3千米,總人口17多萬人,轄41個村(居)委會。200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8.9億元。
碣石鎮玄武山
  碣石鎮玄武山
  碣石鎮歷史上是依托碣石灣而發展起來的漁商城鎮,交通運輸方便,水路距香港和汕頭都是115海裡,距澳門和廣州分別155海里和213海裡。陸路距陸城45公里、廣汕公路25公里,水陸交通四通八達,通往各地的客車每天150多班次。
  碣石鎮是陸豐發展較早的濱海城鎮,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能源充足,供電、供水豐富,通訊發達。該鎮資源豐富,經濟形成以工業、漁業、旅遊業為主,商貿、農鹽業並舉的產業結構。全鎮擁有各類集體、私營工業企業1200多家,主要產品有聖誕系列產品、竹桂扇、玩具、麥秸貼畫、家具、服裝、揚聲器、生日蠟燭等,遠銷國內外。2000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5.2億元。漁業連年獲得豐收,碣石漁港是廣東十大漁港之一,漁港魚場廣闊,資源豐富,其海產品主要有龍蝦、對蝦、鱸魚、魷魚、鰻魚、膏蟹等,2000年漁業產量達6.5萬噸,產值4.4億元。該鎮還是一個重點的產鹽區。現有鹽田面積25702畝,年生產優質海水原鹽3500噸以上。碣石是陸豐市重點集市,擁有10個專業化為主的大市場和5000噸級成品油專用碼頭、2.4萬噸的碣石灣油庫、容量2500立方米的液化氣庫等,客商雲集,商貿活躍,購銷兩旺。
  碣石鎮文物古蹟眾多,玄武山元山寺建於南宋建炎元年(1127)。有山門、前殿、中殿、正殿、配殿等建築99間和氣勢古樸優雅的“三星壘塔”一座,其建築和裝飾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具有強烈的宗教氣氛。有800多年的歷史,蜚聲海內外。是省級旅遊和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粵東旅遊勝地,年接待遊客140多萬人次。
  碣石名產眾多。碣北紅江橙,是新開發優良果品,果實皮薄光滑、內色橙紅、汁多渣少、酸甜適中、橙香味濃,表現出正宗紅江橙的優良性狀,被稱為“國宴佳果”。碣石海馬養殖場年產海馬2萬多條,產品出口,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是一種珍貴藥材,具有清肝明目、健身補腎等功效,利用海馬生產的海馬養顏酒供不應求,稱為“南國一寶”。
歷史沿革
  碣石,古稱石橋場,因海岸地貌特徵而得名,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文明古鎮。早在新石器時代,原始先民便已在這一帶生息繁衍。唐元和末年,置石橋鹽場,負責海豐全縣鹽務(其時海豐行政區域包括今汕尾市全境及惠來、揭西、惠東部分地區),由官方配鹽,商人販運。
碣石鎮福星塔
 碣石鎮福星塔
  北宋中期以後,便有遷客騷人駐足,留下了許多文物古蹟。明朝建立之初,因海患把全國180萬軍隊定為衛、所駐軍,5600人為衛、1200人為千戶所、120人為百戶所,後因倭害嚴重,又增碣石、神電等24衛。據《大清統一志》載,碣石衛置於洪武二十二年,轄中、左、右、前、後5個內所及甲子、捷勝、平海、海豐4 個千戶所,內5所旗軍共5600人,全衛旗軍10100餘人,相當於現在一個軍的建制,是與天津衛、威海衛齊名的大衛。
  1394年,都指揮花茂建碣石衛城,“城高二丈,厚一丈八尺,周圍一千一百二十丈;雉堞二千二百六十二;敵樓四,樓下闢門;池深一丈,廣一丈二尺。”民族英雄劉永福曾兩度出任碣石總兵。
  碣石是個經貿活躍繁榮的海防重鎮,但畢竟遠離海豐縣城約八九十公里,在交通落後時期,行政管理很不方便。雍正七年(1729年),朝廷同意設立惠州海防軍民同知,駐碣石衛城,對軍民實行統一管理。兩年後,析海豐縣東部三都設陸豐縣,碣石納入陸豐版圖至今。屯田制使不少下級軍官和士兵定居碣石,加上移民,碣石逐漸發展成明清時期粵東沿海官兵民眾混雜、商賈經貿活躍的大都市。
  衛的設立,使中原文化、軍旅文化、宗教文化等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相互滲透交融,促進了碣石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明朝便建起了“桂林”、“清平”兩書院和石橋場社學,培養和造就了大批人才,其中明朝嘉靖年間進士李實,官至南京都察御史;盧緞、盧恩祖孫兩代都曾出任過兵部主事;清代出過福建省水師提督程恩高、廣東虎門提督溫賢、山東登州總兵曾逢年、江蘇狼山總兵泊承升,“四大人”而傳為佳話。該鎮境內文物古蹟星羅棋布,有古遺址、古建築、摩崖石刻、匾額等,尤以古建築著稱。建於南宋建炎元年(1127)的玄武山元山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山門、前殿、中殿、正殿、配殿等建築99 間和氣勢古樸優雅的“三星壘塔”一座。碣石鎮還保留著戲曲、遊藝、音樂、工藝、美術、文學等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頗具地方特色。
  碣石鎮現為陸豐市三大鎮之一,1996年被評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1998年被評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2007年5月,碣石鎮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碣石鎮- 中文百科 https://bit.ly/3pFaAz6

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


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

清末南澳總兵劉永福“虎”字刻留蓮花峰
清末南澳總兵劉永福“虎”字刻留蓮花峰 https://bit.ly/372XJ3f
劉永福(1837 ─ 1917),又名劉義,別字淵亭,廣西欽州人,是清末著名抗越、抗日民族英雄。光緒十二年(1886)三月二十一日,被欽命為南澳鎮總兵,八月上任,南澳人稱他為“劉義大人”。翌年五月,被調署陸豐縣碣石鎮總兵。十六年正月再任南澳總兵,4年後春天奉欽命從南澳島招潮勇千名,率師渡海赴台灣幫辦軍務,後英勇率軍抗擊日寇入侵,氣壯山河。
劉永福在南澳島任總兵(鎮署設於島北深澳)時,有一段寫“虎”字的趣話。
劉永福不僅驍勇善戰,而且寫得一手好草書,尤其是善寫雄糾糾的獨具一格的草書“虎”字,令南澳軍民欽佩,成為當時馳名閩粵的“深澳十奇”中書法的領袖。他應邀為島上官員、文友題書時,總是在宣紙正中,草書一個大“虎”字,下署楷書“劉永福贈”,再蓋上兩個紅印章。他書贈澎湖副將蔡安國(深澳人,墓在總兵府至雄鎮關之間東側山坡上)之子的宣紙大條幅,高約1米多,寬約半米,正中“虎”字,一筆千鈞而成,首筆酷似虎的兩眼,末墨猶如虎的一條尾巴。條幅掛於蔡府後裔蔡長科家中,不幸於40年前失管而遭白蟻蛀掉。此外,已知劉永福至少還有二幅“虎”字條幅留南澳,一幅贈給隆澳人紳士林鎮邦,1938年焚於日寇燒鄉;另一幅贈給隆澳山頂村人黃紹芬之父,今也無踪影。不過,他第二次任澳鎮時,在轄下潮陽縣海門營蓮花峰石刻的“虎”字,卻有幸保存至今,十分完好,已列為重點文物保護。
劉永福在蓮花峰寫“虎”字的經過,相傳是這樣的:明清兩代,漳州、潮州等地即閩南粵東沿海水師,皆歸南澳副總兵(清康熙二十四年起升設總兵)管轄。光緒壬辰(1892)十月,劉永福從南澳到海門巡閱營伍之餘,偕幕僚同至蓮花峰大石邊,見右邊石上,有9年前潮陽中軍守備、澄海縣人陳尚發所題石刻草書“龍”字,便說:“有龍豈可無虎?”於是,乘興揮毫,書高米餘的“虎” ,刻於左邊斜對面約10米遠的石壁。如今,人們一到蓮花峰旅遊,總在這“雲龍風虎”勝跡面前流連忘返。
飽賞“虎”字,只見它珠紅奪目,書法雄渾有力,“虎”視眈眈,令人彷彿置身於當年風云四起的時世,見到愛國名將的虎威雄風。
筆者十進蓮花峰欣賞“虎”字,2006年冬偕杏園詩友重賞時,與丁火詩翁分站其旁留影,並賦<<憶江南·劉永福“虎”字石刻>>曰:
狂書草,虎字展雄風。兩眼睜開神似活,一毫揮下氣如虹。碑刻訴芳踪
清末南澳總兵劉永福“虎”字刻留蓮花峰 https://bit.ly/372XJ3f


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下載 (49).jfif

劉永福,清末愛國將領。
老爺子不簡單。不簡單咱就簡單說,他一生的身份在不停變動:賣苦力的出身,造反的天地會大哥,越南王朝保護者,滿清總兵,台灣民主國大元帥,回鄉頤養天年的大財主。他一輩子就是一部正能量滿滿的人生成功史。
劉永福本是窮苦人出身,最初買腳力吃飯的。
年輕時響應太平天國革命,領著一幫天地會弟兄在廣西高舉義旗,創建了清末軍事史上赫赫有名的黑旗軍。(清末兩支赫赫有名的黑旗軍,一個是捻子宋景詩黑旗軍,一個是這個天地會劉永福黑旗軍)
起義不久就被清庭圍剿,劉永福帶領黑旗軍退去越南,協助越南國王抗擊法國殖民者侵略,期間捕獲法軍總司令並將其斬首。
老爺子割下總司令一縷金色頭髮帶回國內,後來法國人慾高價贖回,被老爺子嚴辭拒絕,這一場景被做成人物肖像陳列在故居(俺以為老爺子以自己民族對待敵人方式處理此事,膽可壯但於法理有虧也)。
越南抗法終究沒有成功,老爺子又在越南鬧得動靜太大,慈禧皇太后還是招安了劉永福,讓他帶著黑旗軍到台灣去做總兵。
劉永福天生不是清閑人,正趕上甲午戰爭清廷失敗,台灣被割讓日本。劉永福協助唐景崧邱逢甲等建立起台灣民主國,又轟轟烈烈做了一把抗日的光輝業績。(圖片來自網路,台灣民主國國旗)
晚年才退居鄉里,做了大地主真土豪。圖片是劉永福家的糧倉。
老爺子在廣州白雲山寫下的一筆虎字,形神具備,虎虎生風。(圖片來自網路)跟隨內心去活之第90片,高堂大屋——欽州劉永福故居 - iFuun https://bit.ly/3HPwTYY


國家一級文物黑旗軍軍旗首亮相
劉永福書寫的「虎」字
黑旗軍「劉」 軍旗 本報記者 賴有光 攝
本報訊(記者 陳蕾) 烽火已熄,旗幟猶在;英雄雖逝,英魂永存。7月3日,展期一個月的「黑旗軍魂——劉永福生平事跡展」在廣西博物館開展,以紀念這位我國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誕辰180周年。展覽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首次展出的國家一級文物——劉永福兩廣督標管帶福軍後營「劉」軍旗。
劉永福為欽州人,在抗法援越、抗日保台反侵略鬥爭中,建立了卓著功勳。其英雄事跡更被列入我國中小學歷史教材。此次展覽以大量的文字、圖片史料,配以精選的文物、視頻,全面反映劉永福傳奇英勇的一生,其中又以黑旗軍這段歷史最具代表性。
此次首度展出的黑旗軍軍旗長約3米、寬3米,由藏青土布製作,旗上用白布縫製「兩廣督標管帶福軍後營」10字,中間為180厘米×140厘米見方的繁體「劉」字,曾在中法戰爭時期使用。目前收藏在廣西博物館,為國家一級文物。儘管曾經飄揚在戰場上的旗幟已經褪色,鮮明的「劉」字也不再完整,但它見證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敵、堅貞不屈、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bqx5egm.html

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


刘永福“虎”字摩崖石刻-广州市白云区刘永福“虎”字摩崖石刻旅游指南[组图]

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


劉永福舊居門邊有兩個字,一個是慈禧賜的,另一個很多人不認識劉永福舊居門邊有兩個字,一個是慈禧賜的,另一個很多人不認識 – TA4 https://bit.ly/3CkKfLL
去廣西欽州,不可不參觀劉永福舊居,也就是三宣堂。在中國近代史上,劉永福是一個寫入歷史教科書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非常傳奇,當瞭十幾年的匪,然後又當瞭幾十年的官。
在劉永福舊居大門兩邊,各寫有一個大字,右邊那個大字很好認,是一個“福”字,這是遠在北京的慈禧太後賜給劉永福的。慈禧太後這個老女人,一生苦練毛筆字,卻隻寫一個字,就是“福”。
劉永福舊居門邊有兩個字,一個是慈禧賜的,另一個很多人不認識
她把自己親筆題寫的“福”字賜給親朋好友,文武大臣,以示籠絡。遠在廣西的劉永福也很有幸得到一個“福”字。雖然他當瞭多年的匪軍,反對過清政府,可是因為他在大清帝國的南疆,英勇抗擊法國侵略者,還去臺灣抗擊過日本人,是有功之臣。所以,慈禧太後特意賜給他一個“福”字,以示天降隆恩。
這個“福”字,是朝廷賜給他的,還有一個字呢?這個字啊,不但榮登劉永福府邸的大門邊,還被尊放在劉永福傢的中堂上。那是個什麼字呢?估計很多人,瞅來瞅去,不一定認識。
劉永福舊居門邊有兩個字,一個是慈禧賜的,另一個很多人不認識
(劉永福創的草體虎字)
嚴格地說,那不是一個標準的漢字,在詞典上你是查不到的。那是劉永福自創的一個草字。話說,劉永福晚年,那天正好是重陽節,重陽節都喜歡登高,劉永福就登上白雲山,舉目遠眺,突然頓悟,仿佛得到瞭上天的啟示一般,回去就寫瞭這麼一個字。
其實這是一個“虎”字,隻不過是劉永福體的“虎”字,它有老虎的外形和靈魂,造型獨特,頗有美感,把劉永福勇猛似虎的靈氣展現得活靈活現,躍然紙上。
劉永福戎馬一生,就是從“虎”開始的。在他十幾歲的時候,父母雙亡,孤苦無依,隻好四處流浪,有一天,劉永福在山間的大石頭上睡著瞭,突然夢見一位長髯飄飄的老人。
劉永福舊居門邊有兩個字,一個是慈禧賜的,另一個很多人不認識
(劉永福傢中堂的虎字)
老人告訴他,你是黑虎將軍,怎麼還睡在這裡?趕緊起兵反清吧。這個夢,不一定是真的,有可能是劉永福為瞭聚攏人心而有意的杜撰,很快,他就創立黑旗軍,真的起兵反清瞭。黑虎將軍出世瞭。
劉永福真的是勇猛如虎,區區幾千黑旗軍,居然打敗瞭越南境內的白旗軍和黃旗軍,然後接連重創武器精良的法國侵略者。法國人可是有槍炮的,卻有兩位主將安鄴和李威利先後喪命於黑旗軍之手。
劉永福舊居門邊有兩個字,一個是慈禧賜的,另一個很多人不認識
(坐如猛虎的劉永福將軍)
這太不可思議瞭,法國軍隊是讓清政府畏之如虎的列強,而劉永福卻非但不懼怕他們,反而打敗瞭他們,靠的是什麼?劉永福有一句名言“居官不要錢,臨陣不畏死”,作為一名將軍,上瞭戰場就不要怕死,如猛虎下山,勇往直前,敵人會被他嚇破膽。
當然瞭,劉永福也不是一味蠻幹,他有自己的很多戰術。比如,“死人翻生計”。因為法國軍隊拿的是火槍火炮,劉永福的黑旗軍用的是大刀長矛,遠距離作戰,劉永福肯定是要吃虧的。怎麼辦
劉永福舊居門邊有兩個字,一個是慈禧賜的,另一個很多人不認識
劉永福讓黑旗軍將士把豬血和朱砂塗在身上,假裝中彈倒地而死,等到法國軍隊走過來,這些“死人”突然又活瞭過來,用大刀砍殺法國人。短兵相繼,近距離肉搏,法國人當然不是黑旗軍的對手。
面對強敵,敢於亮將,率領幾千黑旗軍,縱橫越南、廣西,劉永福當然是虎將瞭。劉永福很喜歡狗,戎馬一生,他養的狗救過他的命。晚年,劉永福養瞭很多小狗,給他們取名就叫“黑虎”。我們看到劉永福舊居中,他晚年和老妻一起在臥室裡讀書,旁邊臥著黑虎。老妻老狗,其樂融融
劉永福舊居門邊有兩個字,一個是慈禧賜的,另一個很多人不認識 – TA4 https://bit.ly/3CkKfLL

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

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

劉永福虎字中堂。廣西博物館供圖
劉永福虎字中堂
去過廣西欽州劉永福故居三宣堂的遊客,或許都會注意到府邸大門外一個造型獨特的字。初見此字,許多人都不認識。這不是一個標準的漢字,因為它在詞典中是查不到的,是屬於劉永福自創的草書“虎”字。
在廣西博物館,目前就藏有三幅劉永福寫的虎字中堂。中堂是國畫裝裱中的一種形式,以懸掛在堂屋正中壁上得名。
劉永福虎字中堂畫中的“虎”,形狀怪異,筆走疾風,兩顆大眼睛,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顯示出了百獸王的王者風範。乍一看去,虎的靈氣展現得活靈活現,躍然紙上。
劉永福1837年生於今廣西防城。1866年,劉永福在歸順州也就是今廣西靖西建立黑旗軍。1883年,他率部三面夾擊法軍,取得紙橋大捷。一些僥倖逃生的法軍士兵聞風喪膽,不敢再戰。
劉永福的虎字中堂體現了民族英雄劉永福如虎一般的正氣凜然、英勇威武的性格特點
广西文物里的“虎文化”印记-广西新闻网 https://bit.ly/3hLnpn7
明清時期——碣石走出的朝廷高官
TAG: 碣石總兵道光提督咸豐
曾逢年(清·道光—碣石總兵 陽江總兵 山東登州總兵 正二品)曾逢年(1809—1885)生於坊廊都(陸豐碣石鎮南門口人),早年從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實授廣東南澳鎮總兵,道光二十九年五月任碣石鎮總兵,同年九月調任陽江鎮總兵,咸豐八年[…]


廣西文物裡的“虎文化”印記-廣西新聞網

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


曾逢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

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碣石鎮(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新竹姜氏族譜

馳聘南北 威揚山東——碣石名將曾逢年傳略
馳聘南北 威揚山東——碣石名將曾逢年傳略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MuEL5L
曾逢年(1809~1885) 陸豐碣石鎮南門口曾厝人。清碣石鎮第70任水師總兵官。他早歲頑皮好動,喜歡入拳館練武。因家鄉瀕臨大海和軍營,自幼就喜歡研究水師營務和風潮汛期,對海洋氣象變化規律頗具造詣。青年時期,他長得身材魁梧,不僅武藝高強,且深諳水師韜略。道光初年,在碣石鎮軍營風氣的影響下,在碣石鎮水師營中當兵,歷遷把總、千總等職。道光十九年(1839),他隨碣石鎮總兵黃貴、李賢等至珠江口虎門等海面,參與抵抗英國艦船的侵略行為而積功,遷升廣東水師提標游擊。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十七日,經兩廣總督祁土貢奏請薦舉,朝廷以曾逢年升任廣東水師提標參將。道光二十五年(1845)實授廣東南澳鎮總兵。翌年冬,道光帝下旨賜他登仕郎「恩榮」匾。
道光二十九年(1849)五月,曾逢年母親病重垂危,家中乏人照顧。歷來侍母至孝的他聞訊很焦急,為照顧老母親的病況,他通過與上司的良好關係,活動調往家鄉任職。兩廣總督徐廣縉為其孝心所感動,罔顧朝廷律例而讓他出任碣石鎮總兵。傳說他調任碣石總兵後,為尋找合法的藉口,命人在衛城外挖一條約丈余的大水溝,然後上奏朝廷「臣本家與碣石衛城,有隔河千里之遠」云云。依清迴避制度: 「參將以上軍官不得在本府任職,都司以上必須在本籍五百里外任職」。之所以規定文官不帶父親赴任,因文官儒質,生怕辦大案時嚴父徇私責難;武官不帶母親赴任,生怕出征時慈母泣淚,影響兒子殺敵之威;至於本地人不在本地當官,無非擔心其夾私誤政。在迴避制度極為嚴格的封建時代,他能在家鄉當官是絕無僅有之事,或謂他是南澳島深澳人,他才能規避朝廷的處罰。不過,他在碣石履職僅五個多月,當年九月就被兩廣都督徐廣縉將他與陽江鎮總兵王鵬年對調,令他赴任陽江鎮總兵官。翌年底,曾母在碣石病逝,經徐廣縉奏朝廷批准,允許他回鄉丁憂守孝。離任之際,他向徐廣縉推薦了剛升署為大鵬協副將的碣石同鄉溫賢,署理陽江鎮總兵印務。咸豐八年(1858)五月,他調任為山東登州鎮總兵,心中再無牽掛千里迢迢赴任山東蓬萊(今山東省蓬萊市)。登州府下轄蓬萊、牟平、文登、黃縣等縣及其海域,是山東半島最北端的水師重鎮,也是外省漕運京城貢物的必經之路。他從王鵬年總兵接過登州鎮印篆後,長年率領水師巡洋於青島灣經廟島海峽至膠州灣的廣大海域,保護南方諸省從黃海開往渤海船隻的安全。翌年八月,江浙起運新漕,經由蘇門島、石島、俚島、劉公島、威海、芝罘等登州所轄之海域。每當南方漕船運糧至轄區泊港,因所屬水師存船無多,新造廣艇一時尚未能到,他唯恐麾下有失,均親統舟師迎接,並巡歷海洋沿途護送。他這種親力親為保護山東海面過往漕船的安全,給咸豐帝留下深刻的印象。
登仕郎曾逢年「恩榮」匾
咸豐十年(1860)正月,英法聯軍火輪船大小四艘,進入山東與直隸交界的總關口洋面停泊,意欲攔阻江南各省運輸貢物的漕船,朝廷諭令僧格林沁等一體嚴防。二月初八日,山東巡撫文煜奏稱探有火輪船一艘,夾板船三艘,陸續由東南大洋駛至福山之罘島口停泊。咸豐帝以五百里諭令,通知文煜督飭在事文武,在沿海一帶曉諭居民,嚴切禁止。並密令登州鎮總兵曾逢年親統師船,督飭將弁來回巡查海面,對進入山東各港口的海運漕船妥為保護,防止夷船乘便搶掠。在戰火中紛飛之中,他雖然在千里之外的北方,仍與家鄉人事保持密切聯繫,聽說玄武山元山廟重建,他特地捐出薪俸並題送「旋樞密運」匾額,派家丁送回碣石掛在玄武寺大殿中。這時候,他所鎮守的登州鎮(今蓬萊閣),不僅面臨著英法聯軍艦艇在海面的威脅,而且在陸地上也面臨著十餘萬捻軍的強大攻擊壓力。但是,他是經過長期戰火考驗的老將,對此胸有韜略,應付裕如。咸豐十一年二月,李成、張閔刑所率領的捻軍攻陷山東等處,聲勢甚盛。據戴燮元《東牟守城紀略》載:「曾逢年,廣東人。水師宿將也。六月間奉命督辦防務,時海防甫撤東昌,用兵登郡,營兵多半奉調,存城兵僅300餘名,司庫已三季不發餉。總鎮曾逢年惟以無兵無餉憂,至是始傳三營議設防。家君已奉先祖慈諱月余,署府覺羅常筠未到。蓬萊縣知縣張國華及練局紳董、廣東候補知縣趙元章等,詣府請籌防務府,為定章程十七條交鎮縣局議行。」因此,在戴燮元父親等鄉老的支持下,曾逢年籌足了守城的糧餉。八月初旬,捻軍進至萊州、登州一帶。其中南部捻軍竄逼登州,他指揮中營游擊舒泰和守備率中營親兵105名,與右營都司毛鳳嶺率兵125名登城防守。九月,捻軍首領李成、張閔刑等分兩路進入膠東半島。十月,兩路捻軍東進會師抵近登州城外紮營,即架起雲梯圍攻,其勢甚急。在大兵雲集的情況下,曾逢年指揮若定調兵入登州城死守,連續擊敗圍攻的捻軍。捻軍在登州受挫,向東經棲霞往寧海、文登、榮城而去。登州府「各州縣士民殉難至七、八萬人,被擄亦數萬人,得還者十二、三焉。」捻軍再次分兵東進圍攻福山縣城,同時進軍煙臺。他奉檄統師追擊流竄的捻軍,連克青州、淄川等郡城。進駐青州後,他號召兵士開墾田疇種植禾穀,以充足軍中食糧,使當地百姓賴以安寧。
咸豐十一年 山東登州鎮總兵 曾逢年(正二品 碣石人) 敬立
同治元年(1862)二月,山東巡撫譚廷襄向朝廷奏稱:遵辦海防,現飭登州鎮總兵官曾逢年嚴加防守。十二月,朝廷令他帶官兵一千五百名迎剿捻軍。並指示他說:「賊如竄近北路,即抽撥前敵各隊馳往堵扼。所籌尚屬妥協,著即就現有兵力相機剿辦,迅掃逆氛。」翌年二月,捻軍又自安徽入山東。僧格林沁率大軍駐山東督剿,檄令總兵曾逢年督攻援助淄川守軍,豫防外匪赴援。他奉令進攻捻軍疊有斬獲,並將捻軍最為驍悍之將領姬魁擊斃,挫其鋒銳,使捻軍僅餘數百精兵,其勢漸窮。就在他領軍在戰火中生死搏殺之際,有人散布他衰老不能乘騎上陣等謠言。因此朝廷諭查地方大吏曰:「續派之曾逢年聞其年老不能乘騎,究竟帶兵能否出力?」並詢問淄川近日軍情如何?令山東巡撫譚廷襄查明迅速覆奏。譚廷襄遂督飭他等克日攻陷淄川縣城,不准再事遲延。三月,閻敬銘奏上「遵派大員辦理東昌搜捕安撫事宜,及懇留王繼庭、曾逢年各折片。」謂總兵曾逢年尚非不能乘騎,年力亦未甚衰等語。同治帝遂下諭稱:「該總兵在山東有年,情形較熟即著准其暫留淄川,會籌防剿迅克堅城。如實不能得力,仍著即行撥回,將此由六百里諭令知之。」又下諭稱:「將捻匪一股逼向東南,毋令與淄川股匪合併。雷鳳鳴勇隊既經調赴淄川,即著譚廷襄飭令曾逢年妥為駕馭。僧格林沁即可就近督飭相機剿辦。譚廷襄現已回省,著即嚴飭曾逢年等速將淄城挖濠等事,克日妥辦。」五月,同治帝又下諭曰:「曾逢年著准其帶印在營,俟克淄川後,再將登州鎮印交李懋元接受任事。將此由六百里各諭令知之。」戰後,他得知朝廷有權臣排斥他,不由心灰意冷萌生退意。不久他以母老為藉口,要求解除兵職歸家侍養(實際其母早已逝世)。朝廷亦順水推舟下諭曰:「山東登州鎮總兵官曾逢年開缺養親,以廣東香山協副將李懋元為山東登州鎮總兵官。」他遂將登州鎮印交給李懋元,以此返回離別多年的碣石城曾厝巷。
曾氏宗祠
王之正《陸豐縣誌》對此評曰:「曾逢年,碣石人,幼歲從戎,道光中平寇積功,歷階擢鎮南澳。嗣補碣石、陽江等鎮,旋調登州,時捻匪攻陷山東等處,勢張甚。奉檄統師出剿,克服青州、淄川等郡邑,隨加安輯招民,開墾田疇,種植禾穀,民賴以寧。尋以母老,解組歸養,卒於家」。
馳聘南北 威揚山東——碣石名將曾逢年傳略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MuEL5L


曾逢年(1809年-1885年),廣東省惠州府陆丰县碣石镇人,中國清朝時的軍事人物,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十月实授正二品廣東南澳鎮總兵官,同治二年(1863年)六月剿匪有功受賞戴花翎。
曾逢年
签名:
肖像
大清总兵官(正二品)
籍貫    廣东省惠州府陆丰縣
族裔    漢族
出生    嘉庆十四年(1809年)
大清廣東省惠州府陆丰县碣石镇
逝世    光绪十一年(1885年)
大清廣東省惠州府陆丰县碣石镇
親屬    林氏(繼嫡母)
出身
军人
經歷
查看列表
廣東香山協左營都司
任:不详
离: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廣東陽江鎮中軍遊擊
任: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离:不详
廣東督標參將
任: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离:不详
廣東龍門協副將
任:不详
离: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廿六(1845年2月2日)
廣東南澳鎮總兵(署)
任: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廿六(1845年2月2日)
离: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廿二(1845年11月21日)
廣東南澳鎮總兵官
任: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廿二(1845年11月21日)
离:道光二十五年腊月二十日(1846年1月17日)
丁母忧
始:道光二十五年腊月二十日(1846年1月17日)
廣東碣石镇總兵官
任:道光二十九年正月廿八(1849年2月20日)
离:道光二十九年九月初一(1849年10月16日)
廣東阳江镇總兵官
任:道光二十九年九月初一(1849年10月16日)
离:道光三十年九月初二(1850年10月6日)
丁忧
始:道光三十年九月初二(1850年10月6日)
山东登州镇總兵官
任:咸丰八年三月十八日(1858年5月1日)
离:同治二年(1864年)


唐景崧「臺灣民主國」/劉永福1895.6.26繼任臺灣民主國總統/1895.10.19 劉永福棄臺潛逃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碣石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汕尾市所代管之陸豐市(縣級市)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碣石灣畔。
全鎮總面積為118.36平方公里,海岸線40.3公里。地理上分碣北、碣石、碣南三片,而行政上則分為37個行政村及4個社區,總戶籍人口約23萬。
作為陸豐三大經濟強鎮及陸豐五大港口之一,碣石鎮2005年的GDP達到34.8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9.62億元。也因悠久的歷史與強大的經濟活力,被國務院及中共廣東省委等授予「全國重點鎮」、「廣東省中心鎮」、 「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國家一級漁港」等榮譽稱號。
歷史
唐宋
碣石鎮建邑歷史悠久,古稱石橋場。唐代元和末年便有規模人口,當時朝廷在此設石橋鹽場,由官府配製,交予商人納榷販運,出產之食鹽供應海豐縣全縣(當時海豐縣未析出陸豐縣)。
宋代起,朝廷開始在碣石鎮設防保疆,碣石自此成為海防重鎮。
明清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朝廷為抵禦東南沿海倭寇侵犯,遂設立碣石衛,時轄海豐、平海、甲子、捷勝四個千戶所軍士,為全國三十六衛之一。後於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月,廣東都指揮使花茂請命率軍築城,碣石衛成為當時廣東海防駐軍七鎮之一。
明亡後,清代初期朝廷沿用舊制保留衛所制度。但為了削弱華南沿海居民與鄭成功等抗清勢力的聯繫,朝廷先後於順治十三年(1656年)與順治十八年(1661年)頒布了禁海令與遷界令 ,致使康熙三年(1664年)碣石鎮總兵蘇利抵制朝廷強迫居民內遷政策,舉兵叛亂,但不久後便被平南王尚可喜剿滅,而碣石衛城也隨之敗廢。後朝廷思慮碣石為廣東東西分洋界點,作為惠州府、潮州府的門戶,其海防地位居重,戰略地位無可替代,遂於康熙八年(1669年)又派遣總兵一員重置碣石衛,復建碣石衛城。到雍正七年(1729年)朝廷因衛城規模擴大軍民雜處難以節制,設立惠州府海防軍民同知一員,駐碣石衛城,對軍民實行統一管理 。雍正九年(1731年),朝廷以海豐縣東部之石帆、坊廓、吉康三都新設陸豐縣,碣石隨石帆都析出,自此納入陸豐縣治版圖[2]。
「廣東南境皆瀕海,自東而西,歷潮、惠、廣、肇、高、雷、廉七郡,而抵越南。其東境始於南澳,與閩海接界。潮郡支山入海,有廣澳、赤澳諸島,皆水師巡泊所在。迤西為惠州,民性剽悍,與潮郡無異,設碣石鎮總兵以鎮之。」
(《清史稿》卷一百三十八,段十四 )
「赤澳一洋,自甲子南至淺澳、田尾、遮浪、汕尾、鮜門、港天、星平海,雖屬惠州而山川人性,與潮無異,故立碣石鎮以扼其中。」
(《海國圖志》卷七十七,段八)
現代
1996年3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撤銷了位於碣石鎮北部的碣北鎮,並將其轄地併入碣石鎮,同時成立了副縣處級的碣石經濟技術試驗區
碣石鎮 - 求真百科 https://bit.ly/3IRMVmu

曾逢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廣東碣石鎮總兵官陳化成、為福建金門鎮總兵官。…-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臺灣鎮總兵+廣東碣石鎮總兵官陳化成、為福建金門鎮總兵官/少時跟隨伯父移居台灣/上海城隍廟,陳化成也與霍光、秦裕伯合稱「上海三大城隍」陳化成生於福建同安𬇞洲,童年移居台灣投靠族親,於淡水廳興直堡頭前莊(今新北市新莊區)成長-任台灣總兵、福建水師提督、江南提督等要職,在鴉片戰爭中陣亡-臺灣鎮總兵官銜全名「鎮守福建臺灣總兵官」,是臺灣鎮(福建臺灣鎮)的主官,全稱,初設於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官職上屬總兵官銜,官職品等則為正二品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林國良 -清朝左翼鎮總兵:林國良,清朝福建海澄人,世 -華人百科


【家鄉風物】明清時期湖東港的印記_海陸風_汕尾日報社官方網站 https://bit.ly/3CsaZtV
明朝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廣東都指揮使花茂創建碣石衛城,北倚玄山,南襟大海,西帶錦江,東瞰湖東。同年,派衛使丘陵率領指揮同知五員、指揮僉事等八員入駐城署辦公,定在城外東海岸設立湖東墩、魚尾墩、淺澳汛等作為前哨,布成嚴密的防禦系統,並建造石橋場,通往內地5條小道,其中通往湖東港途徑滴水、三洲全程3鋪路。時至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沿海禍亂選起,而海寇熱熾,碣石衛派出戰船4艘,200多士兵,加強對湖東墩、三洲墩等駐防。從建立煙墩(明朝建的長湖村臨山崗煙墩於明末塴塌,現存的煙墩是清代康熙三年建造)開始,“伍厝鄉”具有漁農鹽之利,與湖東墟鎮一樣向朝廷交納豐厚財稅,碣石衛戰船常年駐防停泊於“伍厝鄉”海域,作為後勤供給基地,同時也成為海上運輸驛站,官民和諧共處,“伍厝鄉”一時成為粵東漁農鹽的商貿往來埠頭。
万历十九年(1591年),湖东“伍厝乡”因南海风调雨顺,渔汛丰收,物产富饶,治安太平,各行各业处于上升期。经济殷实的“伍姓人”,他们在内港的“姜太公”塗滩,建立船坞,作为内外港门船只出入湖东港避风停泊和营运供给。同时,相传“伍姓人”与“庄姓”、“李姓”、“陈姓”结盟向当地政府购买了湖东港口至乌水线内的海域为征税区。直至乾隆二十四(1685年),粤海关设立后,海丰县乌坎设总口,湖东设小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惠州府碣石海防同知观禧,授权乌坎总口稽查惠州府为主的沿海各港口的商船货物进出口,按章征税。乌坎总口下辖神泉(惠来)、甲子、汕尾、平海(惠东)、靖海五个正税口和碣石、湖东、墩头三个挂号口。
湖東埠頭的建立,有助於開闊城鄉的商貿往來,各類農副產品、食品、鹽、生產資料、海產品等商品,在這裡集中貿易,海上運輸,形成了一個物資集散墟市。
據《陸豐縣志》記載,崇禎七年(1634年),由於政治腐敗,宦官專權,海賊四起,廣東沿海各地,既有倭寇,也有在沿海一帶打家劫舍的海盜和山寇。湖東人民在湖東墩把總的領導下,前海“伍厝鄉”、長湖鄉的村民奮起抵抗,鬥爭十分激烈。八年(1635年)四月,又有海盜劉香勾結倭寇攻打甲湖灣(甲子、湖東),對海甲鄉、伍厝鄉、長湖鄉等村莊大舉掠奪。此時,惠潮海防參將朱世勳等,招募士兵250人,烏艚5艘,每艘水手30人,駐防湖東等訊台。據《廣東倭變記廣東事宜東路》載:……甲子門皆瞬息生變,士兵於是圍擊劉香賊兵,賊兵大敗,四散奔走,有的被殺,有的自盡,有的溺死,劉香就擒,處以極刑,以平民憤。
通過這次抗擊倭寇戰鬥中,“伍厝鄉”先民配合甲子所人民一舉殲滅劉香等海賊倭寇幾十人。據說長湖鄉的先民林姓石匠在湖東港口的“剃砧石”上,勒刻了六個楷書字體大字“海賊死此石下”。“伍厝鄉”村民死傷也不少,伍姓先民被迫遷入湖東鎮內伍厝巷(現保存著“伍厝一巷至五巷”稱謂),陳姓遷移後林村,連、何等姓先民陸續移居牙溪鄉等地,據傳“伍厝鄉”就此破鄉。
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月十二日,海丰县行知勒刻石碑立于湖东港口(现“观海亭”)其文曰:“奉院道府县禁革报单——奉院准呈,为贫民困极不己,号控乞电,苦情憐批:惠州府给示禁通行知,炤急救倒悬,以示保家命事批:领东道与查处禁革报行。府发,县给示勒碑,不许水陆哨兵巡驿,弓兵势棍人等藉称报单弃扰渔民,永垂宪禁。崇祯十三年三月十二日立。”
万历至崇祯年间,湖东迁移人口大增,镇内社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东栅门、西栅门、南栅门、北栅门,溪墘巷、双夹池巷、乌兰杆池巷、菜园井巷、后沟巷、蠔仔社、北草池、妈宫池等地名;以姓氏名为伍厝巷、刘厝巷、沈厝巷、许厝祠巷、马厝祠巷、詹厝祠巷、刘厝公厝;以及草街、打铁街、来龙街、中兴街、永兴街、乐天楼、番薯街等街巷,纵横交叉,屋宇鳞次栉比。
(四)
順治三年(1646年),碣石衛城、甲子所、捷勝所等沿海均被蘇利領導的紅頭軍割據。在進入碣石衛城、甲子所城後,其勢力愈來愈強大。湖東港等沿海口岸也落入蘇利紅頭軍手中管制,與占據海豐縣城的清軍分庭抗爭。此時的湖東境內村莊,傳有“伍姓富人”資助紅頭軍,又疑有“石頭城鄉”(現西坑水庫渡槽處)、“李厝鄉”(現後陂坑村東北方位處)、“後溪寨鄉”(現後陂坑村寮寨下面後溪坎)、“田厝鄉”(原湖東紅埔場對面山狗洞石前)、“龔厝鄉”(現三洲澳,今存一戶龔姓,住鎮內)等村落鄉民參與紅頭軍,被清廷先後派兵圍剿或誅殺九族及抓捕遣散流放而破鄉,有的改名換姓。
清康熙元年(1662年),朝廷下詔自魯及粵沿海內遷50裡。康熙二年(1663年),清朝在廣東南沿海實行遷界令,沿海居民被驅逐出50裡界外生活。蘇利率水軍反清抗遷,派兵拆毀沿海遷界線上的界碑、望墩和拔掉河樁,堅決反對清廷移民遷界。翌年四月,清政府為加強遷界後粵東沿海的治安秩序,對粵東的海防重點放在碣石衛,又恢復了碣石衛總兵編制,擢升苗之秀為碣石鎮總兵官,後派下轄中營千總(正六品)張友功、周亮領兵1500名,駐防碣石衛轄下湖東墩等汛地,入駐湖東“營盤山”(現湖東鎮府辦公大樓所在地),湖東營盤山因此而得名。同年五月,為防止居民私自返回禁界內,海豐知縣在禁界處設置墩台派兵防守,其中在湖東海甲嶺設置海甲墩(東台),設千總1員,領兵30人駐防;在長湖村臨海山崗上建造湖東墩(西台),坐南向北,原為衝要陸汛,至河邊與湖東東台水汛和三洲墩台分界,以放狼煙為訊號,相互應對敵情,設置把總1員,領兵100名駐守(湖東後人把墩台稱為“煙墩”)。至康熙八年(1669年)展界後,湖東東西墩台和三洲汛台被改造為砲台。雍正九年(1731年),朝廷析海豐縣東部三都為陸豐縣,碣石遂納入陸豐版圖至今,湖東墩屬於碣石中營鎮標管轄。至乾隆初年,湖東海甲墩台(東台)減少駐兵為3人;長湖墩台(西台)仍設把總1員,領步戰守兵23名,並兼管洲獅汛、三洲墩、滴水墩、南塘、田尾台、草洋塘等九處水陸塘汛。
嘉慶元年(1741年),閩南、潮汕移民逐漸絡繹而至湖東鎮內,加上本地居人口,擁有48個姓氏之多。民間設立基層“社約”,相安無事,湖東社約建立後,屋宇稠密,商輪輻輳,市肆繁榮,先後在湖東草街應運而生“嘉應會館”的“八大堂”和“潮州會館”的“十六商號”,遂使湖東發展成為一座經貿活躍的粵東著名集散墟市的港口。
【家鄉風物】明清時期湖東港的印記_海陸風_汕尾日報社官方網站 https://bit.ly/3CsaZtV


碣石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汕尾市所代管之陸豐市(縣級市)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碣石灣畔。
全鎮總面積為118.36平方公里,海岸線40.3公里。地理上分碣北、碣石、碣南三片,而行政上則分為37個行政村及4個社區,總戶籍人口約23萬。
作為陸豐三大經濟強鎮及陸豐五大港口之一,碣石鎮2005年的GDP達到34.8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9.62億元。也因悠久的歷史與強大的經濟活力,被國務院及中共廣東省委等授予「全國重點鎮」、「廣東省中心鎮」、 「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國家一級漁港」等榮譽稱號。
歷史
唐宋
碣石鎮建邑歷史悠久,古稱石橋場。唐代元和末年便有規模人口,當時朝廷在此設石橋鹽場,由官府配製,交予商人納榷販運,出產之食鹽供應海豐縣全縣(當時海豐縣未析出陸豐縣)。
宋代起,朝廷開始在碣石鎮設防保疆,碣石自此成為海防重鎮。
明清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朝廷為抵禦東南沿海倭寇侵犯,遂設立碣石衛,時轄海豐、平海、甲子、捷勝四個千戶所軍士,為全國三十六衛之一。後於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月,廣東都指揮使花茂請命率軍築城,碣石衛成為當時廣東海防駐軍七鎮之一。
明亡後,清代初期朝廷沿用舊制保留衛所制度。但為了削弱華南沿海居民與鄭成功等抗清勢力的聯繫,朝廷先後於順治十三年(1656年)與順治十八年(1661年)頒布了禁海令與遷界令 ,致使康熙三年(1664年)碣石鎮總兵蘇利抵制朝廷強迫居民內遷政策,舉兵叛亂,但不久後便被平南王尚可喜剿滅,而碣石衛城也隨之敗廢。後朝廷思慮碣石為廣東東西分洋界點,作為惠州府、潮州府的門戶,其海防地位居重,戰略地位無可替代,遂於康熙八年(1669年)又派遣總兵一員重置碣石衛,復建碣石衛城。到雍正七年(1729年)朝廷因衛城規模擴大軍民雜處難以節制,設立惠州府海防軍民同知一員,駐碣石衛城,對軍民實行統一管理 。雍正九年(1731年),朝廷以海豐縣東部之石帆、坊廓、吉康三都新設陸豐縣,碣石隨石帆都析出,自此納入陸豐縣治版圖[2]。
「廣東南境皆瀕海,自東而西,歷潮、惠、廣、肇、高、雷、廉七郡,而抵越南。其東境始於南澳,與閩海接界。潮郡支山入海,有廣澳、赤澳諸島,皆水師巡泊所在。迤西為惠州,民性剽悍,與潮郡無異,設碣石鎮總兵以鎮之。」
(《清史稿》卷一百三十八,段十四 )
「赤澳一洋,自甲子南至淺澳、田尾、遮浪、汕尾、鮜門、港天、星平海,雖屬惠州而山川人性,與潮無異,故立碣石鎮以扼其中。」
(《海國圖志》卷七十七,段八)
現代
1996年3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撤銷了位於碣石鎮北部的碣北鎮,並將其轄地併入碣石鎮,同時成立了副縣處級的碣石經濟技術試驗區
碣石鎮 - 求真百科 https://bit.ly/3IRMVmu


臺灣鎮總兵+廣東碣石鎮總兵官陳化成、為福建金門鎮總兵官/少時跟隨伯父移居台灣/上海城隍廟,陳化成也與霍光、秦裕伯合稱「上海三大城隍」陳化成生於福建同安𬇞洲,童年移居台灣投靠族親,於淡水廳興直堡頭前莊(今新北市新莊區)成長-任台灣總兵、福建水師提督、江南提督等要職,在鴉片戰爭中陣亡-臺灣鎮總兵官銜全名「鎮守福建臺灣總兵官」,是臺灣鎮(福建臺灣鎮)的主官,全稱,初設於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官職上屬總兵官銜,官職品等則為正二品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碭石衛/明朝共置有21個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是明朝設立於地方的軍事指揮機關。衛所(衛所制)自衛指揮使以下的官職大多為世襲制,衛所士卒也大多為父子相繼。大致五千六百人為衛、千人為千戶所、百人為百戶所。前、後、左、右、中5個千戶所。千戶所又分為10個百戶所,每百戶所112人。各衛所平時屯守,戰時奉命攻守。每逢戰時,朝廷臨時命將,並非都司指揮作戰。清代保留了三司當中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與衛所一同廢除。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