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廟為祭祀四海龍王的廟宇,各地以「龍王廟」為名的廟宇有:
中國大陸
掛甲峪龍王廟
蘇州崑山白塔龍王廟[1]
臺灣
龍王廟 (臺南市):清代所建,日治時期遭拆除,現已不存。四海龍王神像則移祀大天后宮。
屏東海豐龍王殿:主祀四海龍王與北極鎮海都定王
龍王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A9DXvG
-----------------------------------------
龍王廟 (臺南府) -龍王廟是昔日臺灣府城的七寺八廟之一,現已不存,原址即今臺南市中西區臺南市美術館1館(原臺南警察署),主祀四海龍王[1]。臺灣日治時期遭到拆除。
沿革
該廟創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由臺廈道梁文科捐俸助建,據《臺灣縣志》所收之〈新建龍王廟碑記〉,該廟是由東安坊二王廟舊址改建而來,動工自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九月,落成於該年十一月[2][1]。
之後該廟曾在乾隆四年(1739年)由臺灣府知府劉良壁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臺灣府知府蔣元樞重修[1]。
1895年,清朝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臺灣割讓。日治之後,該廟遭官方徵用並拆除,後在原址興建臺南警察署、2018年成為美術館1館;四海龍王神像則移祀大天后宮。
龍王廟 (臺南府)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YipCAy


《西遊記》、《封神演義》中都有描寫到四海龍王的故事篇章,龍王共有四位,分別是東海龍王、西海龍王、南海龍王、北海龍王,且每位龍王都有自己的名字,兩本小說中的龍王名字也都不一樣。四海龍王掌管海中生靈 台灣最老龍王廟被迫搬家! https://bit.ly/3a2WQGb
台南大天后宮四海龍王。(圖/翻攝自神仙佛聖護佑網粉專)
台南大天后宮四海龍王。(圖/翻攝自神仙佛聖護佑網粉專)
保庇NOW曾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三太子為何與托塔天王鬧翻?〉一文中,介紹了三太子到東海玩耍時不小心得罪東海龍王的故事,也就是著名的神話「哪吒鬧海」。龍王在神話傳說的出場率很高,但你們對這四位龍王熟悉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海龍王算是最常被提及的一位龍王,在《周易》中認為東方為「陽」,因此自古以來都認為東方為尊位,東海龍王理所當然也被認為是四海龍王之首。東海龍王住在東海海底的水晶宮,主宰雨水、雷鳴、洪災、海潮、海嘯等,但東海龍王因為管轄權廣大,人間的降雨大多由其它江湖河井的龍王負責,東海龍王很少親自負責降雨,像是保庇NOW所撰寫的〈怪談追追追/豪雨竟是關公造成?磨刀雨擒惡龍〉一文,關公親自率領關平、周倉擒住的惡龍就是搞不清楚狀況的地方小龍王。
南海龍王住在南海,是四海龍王中的第二順位,主宰火災、閃電;西海龍王住在西海,是四海龍王中的第三順位,可操縱風力對流、掌管氣候陰涼和天氣變遷;北海龍王住在北海,是四海龍王中的第四順位,主宰雪、冰雹、冷凍、冰霜等。
四海龍王負責掌管海域以及有水的地方,另外還負責人間降雨,是相當重要的神明。因為魚、蝦、蟹等海中生物都屬於龍王管轄範圍,因此過去漁民要出海捕撈前,都會虔誠祭拜龍王,除了祈求出海平安外,也希望龍王能允肯漁船滿載而歸。清代的台灣仍有許多主祀四海龍王的廟宇,如今卻寥寥無幾,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龍王廟位於府城台南,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可惜在日治時期廟宇被政府徵收,廟中的四海龍王神像被迫移往台南大天后宮供奉,如今仍在廟中共同享有香火祭祀。(編輯:連宜方)
四海龍王掌管海中生靈 台灣最老龍王廟被迫搬家! https://bit.ly/3a2WQGb

2021-10-04_204257

271765832_5121833717848325_7304112377215700694_n271966910_5121864421178588_7194341688862700032_n271822261_5121868044511559_6548742387124231350_n271889425_5121931767838520_8890585086280590893_n271709192_5121939594504404_4115074274438566064_n271778604_5121877304510633_5381181587038688669_n

原臺南龍王廟四海龍王之北海龍王敖吉
清代臺南龍王廟鄰近孔廟,日治時期因建臺南警署而拆除,四海龍王及風調、雨順二將軍移祀祀典大天后宮.
原臺南龍王廟風調、雨順二將軍之雨順將軍
清代臺南龍王廟鄰近孔廟,日治時期因建臺南警署而拆除,四海龍王及風調、雨順二將軍移祀祀典大天后宮.
原臺南龍王廟風調、雨順二將軍之風調將軍
清代臺南龍王廟鄰近孔廟,日治時期因建臺南警署而拆除,四海龍王及風調、雨順二將軍移祀祀典大天后宮.
原臺南龍王廟四海龍王之西海龍王敖順
清代臺南龍王廟鄰近孔廟,日治時期因建臺南警署而拆除,四海龍王及風調、雨順二將軍移祀祀典大天后宮.
原臺南龍王廟四海龍王之南海龍王敖明
清代臺南龍王廟鄰近孔廟,日治時期因建臺南警署而拆除,四海龍王及風調、雨順二將軍移祀祀典大天后宮.
原臺南龍王廟四海龍王之東海龍王敖光
清代臺南龍王廟鄰近孔廟,日治時期因建臺南警署而拆除,四海龍王及風調、雨順二將軍移祀祀典大天后宮.

(3) 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究小組(National Historic Monuments of Taiwan) - 貼文 | Facebook


台南市中西區的祀典[大天后宮],廟宇供奉[四海🐲龍王],「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西海龍王敖閏」、「北海龍王敖順」,因造型生動且年代久遠,神像值的参拜和欣賞

292093313_754902395546566_2792251617948626818_n292041370_754902478879891_3124269073518628541_n292004173_754902408879898_9011860782669355888_n291991063_754902452213227_3192470198140167218_n


四海龍王的傳說(四)龍王叫什麼
2009年版《西遊記》中的龍王
如有國土、城邑、村鄉,頻遭天火燒失者,但家家先書四海龍王名字,安著住宅四角,然後焚香受持,水龍來護。
東方東海龍王,南方南海龍王, 西方西海龍王,北方北海龍王。
各各浮空而來,神通變現,須臾之間,吐水萬石,火精見之,入地千尺。復有大水龍王,主鎮中央,隨方守鎮,掃除不祥。
《太上洞淵神咒經》
以上可能是「四海龍王」這一提法的第一次記載。
雖然這裡提到了四海龍王,而且講到了四海龍王的名字,不過東海的龍王居然就叫 「東海龍王」,敢情兒就把這藩王稱號當成名字了,不過這是跟著佛經學的。比如出場率很高的阿耨達龍王,梵名叫做Anavatapta ,巴利名Anotatta 。相傳是閻浮提四大河之發源地。又作阿耨大泉、阿那達池、阿那婆答多池、阿那婆踏池。你別看這佛經中的龍王都有名字,翻譯明白了之後,不過一樣是「東方東海龍王」的構詞結構,你這龍王是阿耨大泉的幹活,就叫你阿耨達龍王吧,瞧這樣多省心。
台南媽祖廟(大天后宮)中的四海龍王神像
不過民間人士可不吃這一套。在元代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滄海》中,四海龍王總算有了姓名:
東海龍王叫做敖廣;南海龍王叫做敖閏;北海龍王叫做敖順;西海龍王叫做敖欽。

別說,這名字一取,反響還挺好,龍王的姓算是給定下來,後來的戲曲、雜劇都開始給龍王取名姓「敖」,《西遊記》和《封神榜》裡四海龍王都登場了,像西遊記里,四海龍王的名字和《爭玉板八仙過滄海》差不多,依次是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只是把南海龍王和西海龍王的姓名給調換了一下。《封神榜》成書的年代較遲一些,這時候四海龍王的名字又有了一些變化,東海龍王變成了敖光,南海龍王變成了敖明,西海龍王變成了敖順,北海龍王變成了敖吉,整個一「光明順吉」,經過西遊記和封神榜這兩大神怪小說的推廣,四海龍王的名號自然是出來了,不過也變得更加混亂了,什麼敖明、敖英、敖祥、敖貴……的都有,甚至還有東海龍王就叫做敖東的。
台南天妃宮(安平開台天后宮)中的四海龍王像
可是,四海龍王為什麼要姓敖呢?
他們是龍,為什麼不可以就姓龍呢?其實這敖是來自於鰲,鰲在《淮南子》裡就出現了,說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就用一隻巨鰲的四條腿重新做為天柱;還說海外的蓬萊、瀛洲、方丈這三座仙山也是被巨鰲馱著浮在水面上的;《列子》中也說了,「…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於是岱輿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沈於大海…」龍伯國是一個巨人國,巨人一連把背負仙山的六隻巨鰲給釣走了,於是仙山漂流到了北極,最後沉入海底。鰲最初指的是巨大的貝類,後來被當做成巨大的海龜或者鱉類,在之後得到神異化,成為了龍頭、龜身、麒麟尾的神獸,和之前介紹過的贔屓很像吧,對,其實也就是贔屓。又因為鰲有龍頭,於是又延伸出獨占鰲頭的意思。四海龍王被叫做鰲什麼什麼,人們覺著也不對,因為這鰲不是個姓氏,於是人們去掉了魚字底,變成了「敖」姓,這樣合理多了。
四海龍王的塑像和媽祖廟關係密切,因為在福建一帶,
四海龍王歸屬媽祖調遣
不過這是民間的看法,就算到了明代,四海龍王作為海神並沒有能夠得到官方的認可,乾隆17年的《台灣縣誌》上記載,「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龍王之神,東曰顯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恆,北曰崇禮。」看來到了雍正時期,官方才正式認定了四海之神是龍王,不過官方給的龍王的這四個名字,民間也並沒有接受,繼續敖什麼、敖什麼地叫,就連佛教和道教也受到影響,在佛教中東海龍王名為敖廣、西海龍王名為敖閏、南海龍王名為敖欽、北海龍王名為敖順,在道教中東海龍王名為敖廣,南海龍王名為敖明,西海龍王名為敖順,北海龍王名為敖吉。從《山海經》中的四方海神,到佛教中的各種龍王排名,經過民間話本神怪小說的推廣,到了晚清、近代,四海龍王的概念才最終得以形成。
龍王有了,還要有龍宮、龍王廟,而且不僅有這些府邸,還要有龍母、龍女、龍太子……接下來,我就講講這些的來歷和故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g2v5939.html

2021-10-04_2044372021-10-04_2045182021-10-04_2044562021-10-04_204445800px-大天后宮四海龍王神像


媽祖為何能擊敗四海龍王,成為中國最後的海洋之神?媽祖生在宋朝,年紀最輕,龍王出現在隋唐,年紀稍長。《封神演義》與《西遊記》等文學作品中就有龍王的形象。《西遊記》中最負盛名的四海龍王為: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西海龍王敖閏(潤)、北海龍王敖順。《封神演義》中則名為:東海龍王名為敖光,南海龍王名為敖明,西海龍王名為敖順,北海龍王名為敖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龍王信仰/海洋女神:觀音航海者的保護神/龍王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在水里統領水族的王,四靈之一,掌管興雲降雨。龍王源於古代龍神崇拜和海神信仰,也是道教和佛教的神祇,佛教有“八大龍王”,道教有“五帝龍王”“四海龍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2) 屏東海豐龍王殿 | Facebook

167371226_3056038561290929_6207856068269196378_n167579825_3056038411290944_5354131373068069931_n


艋舺 金復興社 東海龍王

東海龍王敖廣 在中國東方為尊位,按周易來說東為陽,四海龍王排名第一為 東海龍王 敖廣,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五十四名龍王名字和六十二名神龍王名字。 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製。 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 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 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 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台灣特有 一四海龍王聖駕 一

台灣特有 一四海龍王聖駕 一

台灣特有 一四海龍王聖駕 一

台灣特有 一四海龍王聖駕 一

四海是指東、南、西、北四海,但四海龍王的名字卻有不同的說法。 《封神榜》 東海龍王名為敖光,南海龍王名為敖明,西海龍王名為敖順,北海龍王名為敖吉。 乾隆17年《台灣縣志》:「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龍王之神,東曰顯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恆,北曰崇禮。」至於其名諱見於明代徐道《歷代神仙通鑑》: 東海,滄寧德王敖廣。南海,赤安洪聖濟王敖潤。 西海,素清潤王敖欽。北海,浣旬澤王敖順。

神話傳說中在水裡統領水族的王,掌管興雲降雨。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 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五十四名龍王名字和六十二名神龍王名字。 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 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製。 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 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 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 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 道教《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就稱,「國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元始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與諸天龍王等宣揚正法,普救眾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台灣特有 一四海龍王聖駕 一

神像欣賞 東海龍王

台灣特有 一四海龍王聖駕 一

神像欣賞 西海龍王

台灣特有 一四海龍王聖駕 一

神像欣賞 南海龍王

台灣特有 一四海龍王聖駕 一

神像欣賞 北海龍王

台灣特有 一四海龍王聖駕 一

臺南 祀典大天后宮 四海龍王

龍在中國的歷史傳統與文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龍的起源來自伏羲氏,距神話傳說,伏羲 與 女媧都是人首蛇身,而蛇就是龍的原型。 但是實際上龍只是一種圖騰,並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上的由人類虛構的生物,並且是綜 合了許多生物的特徵:蛇身、獸腿、鷹爪、馬頭、蛇尾、鹿角、魚鱗。 據考證,龍圖騰的由來是和原始部落不斷的征戰有關的。 在漫長的歷史中,部落與部落之間對抗、吞併、聯合,並把戰勝的部落圖騰上的一部分添加到自己的圖騰上。 久而久之,經過不斷地吸收與充實,龍的特徵也越來越多,形像日益複雜和威武莊嚴,最後形成了完整的龍圖騰,並且成為這個華夏民族所信奉崇拜的標誌。 古神話中龍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 古籍記述其形像多不一。 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 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

《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 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多它」龍,無角名虯。

臺灣澎湖地區漁民,咸信農曆十月初十日是海龍王誕辰,魚蝦皆往龍宮祝壽,海裏撈不到漁獲,所以每當此日,漁民自動休息一天,且海中空蕩無魚,有如遭強風巨浪「洗港」,故又稱此日為「海龍王洗港日」。

臺灣最早的一座龍王廟,初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一七一六年),位於台南市東安坊。嗣後,分別在淡水、大甲、彰化、台南、鳳山、恆春、澎湖等沿海地區,建有專祀四海龍王廟宇,而部分的媽祖廟,水仙宮廟亦有配祀四海龍王,蓋咸認四海龍王為航海之守護神也。

連璜著臺灣縣志謂:「龍王為海瀆之神,建廟崇祀,以保海邦,非為祈禱甘霖也。」因之,「東海龍王」亦為鎮海之神。


嘉義城隍廟+鹿港龍山寺有龍王+屏東市有龍王殿+宜蘭員山龍神廟+台南大天后宮有培祀四海龍王+安平開台天后宮也有四海龍王+高雄大社有專祀四海龍王的廟+苗栗三義五穀宮+三峽 興隆宮 
---------------------------
台灣的門神---四海龍王 @ Hsu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oyKrlW
------------------------------------
三峽 興隆宮 呂丁水
龍王是民間信仰的神祗,台灣有部分漁村祭拜 海龍王,時間依各地而不同。民間認為祈雨要祭拜 龍王,但 道教中掌管降雨是 雷公、電母、風伯、雨師職責,佛教 天龍八部眾的 龍族,娑竭羅龍是其中的 龍王,是護法,不是雨神。龍王掌控降雨的說法,來自通俗演義小說,其影響力往往超過正統宗教。廟宇裝飾藝術中,《封神榜》、《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西遊記》、...都是主流戲文,可知通俗演義的力量。
台南 大天后宮 四海龍王
唐朝以後開始有 四海龍王的稱謂,四海龍王成為家喻戶曉角色 ,應該來自《西遊記》、《東遊記》的影響,書中 四海龍王掌管降雨深植人心,龍王亦成了「海神」。台南曾有 龍王廟,日治時期被拆除,四海龍王神像移至 大天后宮成為 媽祖的陪祀神祗,新莊 慈祐宮內也有 四海龍王,與 十八羅漢、山神、土地併列。北港 朝天宮將 四海龍王立於廟埕欄杆坐上,成為入廟的第一線,如門神般。本文介紹的 三峽 興隆宮,則直接成為門神,在 神荼、鬱壘兩側。
這組門神多年來拍過數次,但都不理想,所以遲遲未貼 四海龍王門神,日前再次前往,還是沒拍好,只好將就貼出來。幾部提到 龍王的通俗演義中,《西遊記》中 美猴王入東海借兵器,對 東海龍王的損失算是詼諧帶過,魏徵斬 渭水龍王那段,也算 龍王是自作自受。但是《封神榜》中 哪吒殺了 龍王三太子 敖丙,又打傷狀告 天庭的 東海龍王 敖光。《東遊記》八仙過海,八仙大鬧東海,龍王死了兩位太子,奔南海,驚動 四海龍王。
兩部小說最後,東海龍王明明是受害者,卻變成反派角色,挑釁者理所當然,受害者活該倒楣,在 仙、佛調停下,東海龍王成為莫名其妙的悲劇人物。從 學生時代讀自此即無法融入劇情,總覺得世間該有個道理,很同情 東海龍王的遭遇;年長後發覺,兩部書只不寫出世俗,世間道理是由權力強的說了算。
台灣的門神---四海龍王 @ Hsu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oyKrlW


1240460598_o2021-10-05_0925242021-10-05_09251418338_718338_518338_318338_118338_2


土地公與龍神

FB_IMG_1634212559424FB_IMG_1634212567755FB_IMG_1634212571708FB_IMG_1634213010841


淺談臺南天壇的三才弌理匾額     弌理,就是一理,說是萬物之理。弌有「道」的意思,「弌理」可說是「道理」
淺談臺南天壇的三才弌理匾額 https://bit.ly/3MranIN
       清光緒十六(1890)年十月由臺南知府方祖蔭敬獻「三才弌理」匾額於府城天壇(天公廟),引用朱學哲理,闡明天道思想的根本。所謂三才係指天、地、人,三才並立而精神足,弌理即萬物之理。這方古匾現存掛於天壇後殿,從知府獻匾可以見得臺南天壇(臺南天公廟)在府城信仰圈中的官方地位。
       方祖蔭任臺南知府時,同年同月在臺南天壇敬獻二面匾額「三才弌理」、「主宰元樞」,在臺南觀音亭敬獻一面「佛力婆心」匾額。三面匾額的年代、字形、匾框裝飾都同屬同款。
       所謂三才,源自朱學。朱熹,理學大家,世稱朱文公。理者朱文公曰:未有天地之先,先有此理能明遁法。一理、二氣、三才、四象、五行、六甲、七曜、八門、九星皆在於掌握之中起也。三才來自《易經》,指天、地、人,包括三者稱呼「通才」。易經:「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
       易經的數字尤其奧妙,在這文字中顯出道法。「兼三才而兩之」的兩之:「將三畫掛的倆倆重疊,而成六畫的六十四卦,亦涵蓋三才之道。」易經很多思想是建構在文字上,透過文字的量詞、讓思想浮出空間,只是看書一知半解,暫時悟不出道理。
       弌理,就是一理,說是萬物之理。弌有「道」的意思,「弌理」可說是「道理」。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一是最接近零的數字,人若能明心見性,才能見得光明普照天下萬事萬物。這讓人想到天壇廟中的「一」字名匾,以一字一劃被美譽為府城三大名匾,一字匾和三才弌理匾,兩匾之間頗有意涵的承先啟後,以「一」相互輝映出敬天的真理。
「三才弌理」匾額:
上款:光緒十六年歲次庚寅孟冬之月穀旦。
下款:賞戴花翎陞授基隆同知權知臺南府事桐城方祖蔭敬獻
1890年間臺南知府方祖蔭敬獻「三才弌理」匾額於臺南天壇。
       臺南知府方祖蔭在臺南大觀音亭於清光緒十六(1890)年冬月敬獻「佛力婆心」匾額,觀音亭這方古匾在網路資料上有諸多誤植為「佛刀婆心」也需重視
「佛力婆心」匾額:
上款:光緒□□□歲次庚寅孟冬□月。
下款:賞戴花翎陞授基隆同知權知臺南府事桐城方祖蔭敬獻。
▲1890年間臺南知府方祖蔭敬獻「佛力婆心」匾額於臺南觀音亭。
        1890年間方祖蔭代理臺南府知府,翌年清光緒十七(1891)年擢臺南府知府,加三品銜。
       方祖蔭任新竹知縣,曾迎請城隍爺(城隍廟)、觀音佛祖(竹蓮寺)、龍王(龍王廟)三神紙祈雨靈驗,三廟皆獲清廷頒匾。新竹城隍廟獲頒「金門保障」匾,匾額頂頭有「光緒御筆之寶」印款,今貌黑字金底,高懸於正殿。根據張德南老師的考證,終於讓這面匾額的身世撥雲見日。光緒皇帝頒賜的緣由,其以為「光緒年間新竹大旱,知縣方祖蔭祈雨,祈於城隍神、龍神及觀音菩薩卜雨期,皆奇驗,詳請巡撫劉銘傳奏請御書頒給。」《清光緒朝實錄》記載「癸未。以神靈顯應,頒台灣新竹縣城隍廟匾額曰『金門保障』」時值光緒九(1883)年。
       方祖蔭在臺灣的事蹟值得重視,如任內修建明志書院。1895年間,臺灣遭清朝割讓予日本,臺灣士紳籌組臺灣民主國,他則擔任基隆廳同知,調兵抵抗日軍。不過因為廣勇潰散,方氏退入臺北。之後,則不知所終。
▲1883年間新竹知縣方祖蔭祈雨得城隍爺顯應,清廷頒「金門保障」匾額於新竹城隍廟。
資料參考:
1、〈方祖蔭〉《維基百科》:
       方祖蔭,字樾庭,又字作亭,號慶堂,安徽省安慶府桐城縣(今屬安慶市桐城市)人,清朝政治人物。監生出身。光緒十一年(1885年)十一月,以臺灣府埔裏社廳通判署理臺北府新竹縣知縣,兼攝苗栗縣事。陞臺北府基隆廳撫民理番同知。十七年(1891年)擢臺南府知府,加三品銜。管轄約今臺灣南部之嘉義縣、嘉義市、台南縣市全境及高雄縣部份區域(建省前之臺灣縣區域)。該區域面積約為4500平方公里,也是清治時期臺灣島之漢人集中地所在之一。
       1895年,臺灣遭中國清朝割讓予日本,臺灣士紳籌組臺灣民主國,他則擔任基隆廳同知,調兵抵抗日軍。不過因為廣勇潰散,他退入臺北。之後,則不知所終。
參考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9%E7%A5%96%E8%94%AD
2、《新竹都城隍廟「金門保障」的正解》
       張德南稱此匾為「長期失真的匾額」。失真的原因是「典故出處,一直被錯誤傳述」,更慨歎「一直訛傳至今而未止」;光緒皇帝頒賜的緣由,其以為「光緒十三年五六月新竹大旱,知縣方祖蔭祈雨,祈於城隍神、龍神及觀音菩薩卜雨期,皆奇驗,詳請巡撫劉銘傳奏請御書頒給。」光緒十四年八月初四,「以神靈顯應,頒台灣新竹縣城隍廟匾額曰『金門保障』」
附記:根據《清光緒朝實錄》記載,城隍廟匾額頒布是於癸未年,時值清光緒九(1883)年。
參考資料:http://mypaper.pchome.com.tw/choney95/post/1313817822
3、《清光緒朝實錄》
      癸未。以神靈顯應,頒台灣新竹縣城隍廟扁額,曰金門保障。龍神祠扁額,曰澤普瀛堧。觀音廟扁額,曰大海慈云。
參考資料: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507947
淺談臺南天壇的三才弌理匾額 https://bit.ly/3MranIN

2022-04-23_2139452022-04-23_2140062022-04-23_213954


67954521_2241204875992240_8375158816718716928_n67982001_2241205442658850_3035972219579662336_n69138411_2241205005992227_7695434754128084992_n

新竹龍王(龍王廟)
俗話說:「大水沖倒龍王廟。」不過在臺灣被沖倒的龍王廟倒不多,無人管理導致朽毀的比較多。
  其實臺灣自入大清版圖之後,龍王信仰好像不盛,類似職能的神明中,媽祖被官民大力提倡,信仰最盛,水仙尊王為主神的廟宇也有一些,龍王信仰在一些漁村偶可見。
  但做為廟宇裡面的副神已不多見了,而且那些廟都是比較古老的,更不用提建專祠。
  因此清代地方父母官覺得這一現象很不尋常,怎麼可以沒有龍王廟呢?這樣要祈雨很不方便,所以在新竹、彰化等一些地方,才有了官方倡建的龍王廟。
  不過很多清代官廟總是不接地氣,官府要是疏於管理,或是朝代更替,這些龍王因為平常老百姓就很少祭拜,廟宇便漸漸朽毀。
  比如照片中的淡水廳龍王廟,位於新竹市,原本是五穀廟,建於1769年,後來在1829年被同知李慎彝改為龍王廟。
  從淡水廳治圖上看,龍王廟僅有一進,其尺寸若以清代牙尺為準,一尺等於35.51公分來算,廟高約為六公尺;寬度三開間約14公尺,進深約為10公尺,並不算大。
  之後龍王廟的規模應該有擴大,根據總督府檔案記載,該廟有前後兩堂,可能是擴充為兩進的意思。
  1895年臺灣被日本統治後,龍王廟已經腐朽不堪,1909年,新竹龍王祠被出售,財產歸入文廟。
(6) 樂風的民藝筆記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rKSmNy

龍王廟為祭祀四海龍王的廟宇(東海龍王、西海龍王、南海龍王、北海龍王)/龍王廟 (臺南府) +屏東海豐龍王殿/台南媽祖廟(大天后宮)中的四海龍王神像+台南天妃宮(安平開台天后宮)中的四海龍王像/嘉義城隍廟+鹿港龍山寺有龍王+屏東市有龍王殿+宜蘭員山龍神廟+台南大天后宮有培祀四海龍王+安平開台天后宮也有四海龍王+高雄大社有專祀四海龍王的廟+苗栗三義五穀宮+三峽 興隆宮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新竹龍王(龍王廟)/1883年間新竹知縣方祖蔭祈雨得城隍爺顯應,清廷頒「金門保障」匾額於新竹城隍廟/方祖蔭任新竹知縣,曾迎請城隍爺(城隍廟)、觀音佛祖(竹蓮寺)、龍王(龍王廟)三神紙祈雨靈驗,三廟皆獲清廷頒匾,詳請巡撫劉銘傳奏請御書頒給。」《清光緒朝實錄》記載「癸未。以神靈顯應,頒台灣新竹縣城隍廟匾額曰『金門保障』」時值光緒九(1883)年/方祖蔭在臺灣的事蹟值得重視,如任內修建明志書院。1895年間,臺灣遭清朝割讓予日本,臺灣士紳籌組臺灣民主國,他則擔任基隆廳同知,調兵抵抗日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