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到1946年4月底為止,首批被遣返的琉球僑民只有五千人,還有近九千人滯留台灣。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和平島估計有三十多名琉球人,因為不會講中文,成為槍下冤魂。在和平島被槍決的青山惠先等人的日本籍遺族們也會來此祠奠祭

2021-07-01_094704社寮外嶋集善堂外部 (1)琉球漁民慰靈碑銅像社寮外嶋集善堂外部2021-07-01_094826614afc_f35b79965a584c7c87a5120bb

【基隆和平島】曾為台灣最大琉球族/沖繩人聚落 埋沒歷史中社寮島的故事〔2019-06-25〕
【基隆和平島】曾為台灣最大琉球族/沖繩人聚落 埋沒歷史中社寮島的故事〔2019-06-25〕 https://bit.ly/3drhSR1
圖片說明:日本琉球群島上的琉球族/沖繩人
【基隆和平島】曾為台灣最大琉球族/沖繩人聚落 埋沒歷史中社寮島的故事
基隆「和平島」又稱「社寮島」曾為台灣最大琉球族/沖繩人聚落
新頭殼newtalk / 謝佳真 綜合報導〔2019-06-25〕
走入現在的和平島公園,看到仿薩爾瓦多城的遊客中心、具備現代各種便利設備的大戲水池,大概很難想像,在1930年代這裡曾經是數百人的琉球聚落。日治初期,有多達1萬名琉球人來台工作,當時台灣有3大主要琉球社群,分別在花蓮米崙、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以及基隆社寮島(今和平島),而社寮島是台灣最大的琉球人聚落,最繁盛時曾超過500人。
全盛時期多達500人的琉球人聚落
當地文史工作者潘江衛說,公園售票口外面以前是琉球人聚落,在老一輩的口中,還能聽到他們將這裡稱為「琉球埔」,是少數從消逝的歷史中遺落,至今還能拾得的碎片。
另一個標誌這裡的日本記憶,是2011年豎立的琉球漁民慰靈碑,雕像主人翁名為內間長三,他在1905年來和平島定居,當地居民給予內間長三生存空間,他則教導當地人捕魚技術,當地人稱他為海大王,是和平島台日良性交流中最為著名的故事。
二戰後,在台琉球僑民被遣返回國,因為走得匆忙,每個人身上規定不得攜帶超過3件行李,他們離開後,琉球聚落的生活痕跡開始被時間淹沒,至今已難尋得蛛絲馬跡。國民政府來台大舉改地名,延續基隆市區「中正」、「仁愛」地名,將社寮島改名為「和平島」,標誌了一段歷史的終結,現在,唯有在和平島舉辦的沖繩島嶼生活節能提醒我們這段過往。
基隆和平島 曾是琉球人群居聚落
文 / 公視新聞網PNN
二戰期間,台籍日本兵到南洋從軍,大多從基隆港出發。而在戰後遣返日本人也幾乎都從基隆港。而在基隆港東側的和平島,曾經是琉球人群居的聚落。今天的系列報導就來看這段幾乎被埋沒的歷史。 基隆土生土長的潘江衛,帶我們走過日治琉球人、在和平島的足跡。早在1905年,就有一位琉球漁民「內間長三」來這裡定居、教導當地人捕魚技術。如今,矗立在和平島公園海邊的「琉球漁民慰靈碑」,雕像就是以他為原型。
 ==社寮島文史工作室 潘江衛== 
內間長三因為教和平島人 所有海面上跟海面下的打撈 抓龍蝦的技術 所以我們以前稱他「海大王」 1945年日本戰敗當時,在台琉球僑將近1萬4千人。遣返時,由於國民政府規定,日僑每人最多只能攜帶三件行李,總重不能超過30公斤,「灣生」牧野光博,還記得當年那一幕。 
==石垣島琉球人 牧野光博== 
(父親)把桌子翻過來 在桌腳的地方 然後把我媽的縫紉機拆解 還有所有想帶回去的東西 通通塞進去 然後用布捆起來 外面再加防水 重到根本不知道搬不搬得動 這就當成一件 台灣警備總部接收報告指出,到1946年4月底為止,首批被遣返的琉球僑民只有五千人,還有近九千人滯留台灣。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和平島估計有三十多名琉球人,因為不會講中文,成為槍下冤魂。 
==社寮島文史工作室 潘江衛== 
這個地方 因為靠近外海 它形成了槍決場 槍決場 基本上 有很多人就是被葬在這邊 就直接犧牲掉了 戰後七十年,基隆的海風依舊吹著,但琉球人在台灣,只留下傳說和遺跡。
2011年設立琉球漁民慰靈碑,為和平島過去台日友好的歷史留下見證。圖:謝佳真/攝
基隆和平島社寮外嶋集善堂
社寮外嶋集善堂,是位於臺灣基隆市和平島的陰廟,收容琉球族等無主遺骨,在廣場建有紀念在該島去世與社寮島事件受難的琉球漁民的慰靈碑與銅像。
和平島有西班牙人、日本人及島上居民等人的遺骨,如台灣國際造船基隆廠現址的聖薩爾瓦多城曾滿布白骨。1947年二二八事件,和平島估計有三十多名留下的琉球(沖繩)漁民,因為不諳漢語而被槍決,處死地點就在今和平島公園九孔游泳池旁海岸。此祠收納死於海難與戰火的琉球(沖繩)人等外國籍遺骸。
農曆七月,和平島後代子弟會祭拜出自和平島上的西班牙人、日本人及島上居民的遺骸。每年到和平島公園的外國遊客中,很多是弔唁祖先的琉球人。琉球人會來此祠獻花祭拜、琉球漁民慰靈碑留影,並感謝早期基隆居民勞心蒐集琉球先民遺骸。在和平島被槍決的青山惠先等人的日本籍遺族們也會來此祠奠祭【基隆和平島】曾為台灣最大琉球族/沖繩人聚落 埋沒歷史中社寮島的故事〔2019-06-25〕 https://bit.ly/3drhSR1
------------------------------
社寮外嶋集善堂,是位於臺灣基隆市和平島的陰廟,收容琉球族等無主遺骨,在廣場建有紀念在該島去世與社寮島事件受難的琉球漁民的慰靈碑與銅像。
背景
和平島有西班牙人、日本人及島上居民等人的遺骨,如台灣國際造船基隆廠現址的聖薩爾瓦多城曾滿布白骨[1]。1947年二二八事件,和平島估計有三十多名留下的琉球(沖繩)漁民,因為不諳漢語而被槍決[2],處死地點就在今和平島公園九孔游泳池旁海岸[3]。此祠收納死於海難與戰火的琉球(沖繩)人等外國籍遺骸[4]。
祭祀
農曆七月,和平島後代子弟會祭拜出自和平島上的西班牙人、日本人及島上居民的遺骸[1]。每年到和平島公園的外國遊客中,很多是弔唁祖先的琉球人[5]。琉球人會來此祠獻花祭拜、琉球漁民慰靈碑留影,並感謝早期基隆居民勞心蒐集琉球先民遺骸[4]。在和平島被槍決的青山惠先等人的日本籍遺族們也會來此祠奠祭[6][7]。
2016年6月,和平島地質公園由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接管後,當地平寮、社寮及和憲三里里民若來此祠祭拜,依然可免費入園[8][9]。
紀念
2010年8月12日,日本沖繩縣議會議員當間盛夫與二二八琉球受難者家屬代表新城博來和平島勘查,希望在事件發生地勘查建碑適當地。當間盛夫透過翻譯解釋他們不是要尋舊恨,但終究是事實,有些家屬已經年紀很大了,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紀念碑。[3]
琉球企業家石原地江在2010年成立名為「琉球漁民石像建立期成會」的籌備會,透過旅居沖繩的台灣人許光輝、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基隆市議員游祥耀等人,捐贈1座高約3公尺的琉球漁人石像,放在此祠廣場[5]。選擇此地點的因素,是因該地祭祀先人,又近琉球先人捕漁作業場所,具雙重意義[10]。2011年12月時舉行琉球漁民慰靈碑揭幕[4]。由於事涉敏感,因此以「琉球漁民銅像紀念碑」名義建立,除了悼念受難者,也紀錄琉球漁民在台灣的生活事跡[10]。雕像以1905年來此定居的琉球漁民內間長三為原型[2]。
生態
此廟旁山坡生長有瀕臨絕種的濱槐。愛鄉文化協會在調查介紹和平島植物的書籍時,發現此植物在蘭嶼、綠島及和平島有原生種濱槐。不過,理事長藍秀鳳過去在和平島卻找不到該植物,直到她巧遇一位植物專家,才知道濱槐就生長在此祠旁山坡。[11]
社寮外嶋集善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KOn24


基隆市和平島西班牙修道院考古-「聖薩爾瓦多城暨修道院考古發掘計畫」手交握在胸前,像是祈禱狀,經發掘有10具遺駭,其中1具是空棺,也發現包含西式皮帶扣、十字架、疑似子彈鐵球、克拉克瓷等西方文物,初步估計年代推進到圓山文化及鐵器時代。,遺駭數已累積至15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和平島龍目井(和平島紅毛井)/1657年,紅毛井 (嘉義市)/彰化紅毛井/【古月井】【國姓井】【紅毛井】【番仔井】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姜鴻勝+社寮島(今和平島)營官姜鴻勝督砲還擊,五發砲彈中有三發擊中法旗艦+1884年8月5日至1885年6月13日中法戰爭期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基隆和平島】曾為台灣最大琉球族/沖繩人聚落 埋沒歷史中社寮島的故事/「琉球埔」日治初期,有多達1萬名琉球人來台工作,當時台灣有3大主要琉球社群,分別在花蓮米崙、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以及基隆社寮島(今和平島),而社寮島是台灣最大的琉球人聚落,最繁盛時曾超過500人/2011年豎立的琉球漁民慰靈碑,雕像主人翁名為內間長三,他在1905年來和平島定居,當地居民給予內間長三生存空間,他則教導當地人捕魚技術,當地人稱他為海大王,是和平島台日良性交流中最為著名的故事。 1945年日本戰敗當時,在台琉球僑將近1萬4千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

210304789_10217338556370705_5366688149467850352_n210929499_10217338558050747_1292844312394666538_n205998183_10217338557570735_8945476840500964455_n209635690_10217338557090723_3056021343840058709_n

周婉窈-牡丹社事件論文-台灣風物-65卷2期-2015-06-附勘誤表.pdf - Google 雲端硬碟

2021-07-08_211219

周婉窈-牡丹社事件論文-台灣風物-65卷2期-2015-06-附勘誤表.pdf - Google 雲端硬碟

【枋山芒果耶!崩山/枋山146年前不是清國領土,你知無?】
崩山的檨仔真好食。Facebook https://bit.ly/33P7LAb
阿寫錯字?!沒錯喔,枋山早先寫成崩山,崩和枋台語都讀pang,原本是小聚落的名稱,大約在現在枋山鄉枋山村。小地名變大地名,今天的枋山鄉包括古早比崩山還熱鬧的風港、刺桐腳、加洛堂。
古早是多早?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時,日軍大本營在龜山,支營駐紮在風港,有位軍官展開很認真的田調(這敢毋是誠日本?)所以我們今天知道風港、刺桐腳、崩山等聚落的狀況,非常珍貴。有「西部墾荒史」的縮影。
那時候,清國版圖最南只到枋寮,出了枋寮南邊的下苦溪(率芒溪)就是「禁地荒埔」,人民不止違禁出界,也完全沒有公權力的保護(或剝削?)。牡丹社事件之後,清國才將全台灣島劃入行政區劃。也就是說,146年前,今天我們吃到好吃的愛文芒果的產地枋山鄉根本不是清國領土。請注意:日本出兵攻打牡丹社,不是和清國開戰喔,這點可能很多人不清楚
我想很少人知道枋山非清版圖吧?尤其我們這50、60歲的年齡層。台灣史真的有欠人教。1870年代的西方人李仙得、畢麒麟都比2021年當代台灣人懂台灣耶。不信,說個真實的笑話給你聽,有一次台大高層開會,有負責國際事務的某教授,從別的老師的言談中才突然「得知」荷蘭統治過今天的印尼和其他東南亞地區。
圖二是前幾年出土的《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的「尾端」,大家可清楚看到原漢界址以南是「禁地荒埔」,枋寮庄是南境之最,有軍隊駐紮。此圖約繪製於1781-1787年之間,可以看到海岸線已出現加洛堂、風港兩聚落。風港後寫為楓港。「楓」要用讀冊音(文音)來讀,其實不太自然;白話音是png──png-á-tshiū(楓仔樹),又和原音不符。
圖三、四是《風港營所雜記》的田調紀錄,風港庄人告訴日本軍人:「自莿桐腳過一小溪,不上一里之路可到崩山庄,又自崩山庄行至加洛堂有十五里之路可到,又行至北勢寮有七里之路可到,再過一小溪,不止一、二里之路,方到枋寮也。」 
最近流行限時看戲,我就只有論文可以提供。這篇〈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台灣風物》,2015/06),據說還有可讀性,後收入《課綱中的臺灣史》(臺灣商務,2020)。如果你沒太多時間,建議先看頁60-77,了解一下崩山,讀一下大頭目和小女孩的故事,然後看一下後面的彩色圖片,有興趣再回頭看。曾想過「你的防疫餐」配「我的台灣史」,但時間精力有限,可能就是空想阿。論文連結:
https://reurl.cc/ZG2Eol
照片二:輯自葉高華編著、蘇峯嵐地圖繪製,《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南天書局,2017。
照片三、四:輯自王學新譯,《風港營所雜記》,頁77、79。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編印,2003;2004再版。
Facebook https://bit.ly/33P7LAb


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牡丹社事件有「西部墾荒史」的縮影。清國版圖最南只到枋寮,出了枋寮南邊的下苦溪(率芒溪)就是「禁地荒埔」,人民不止違禁出界,也完全沒有公權力的保護(或剝削?)。牡丹社事件之後,清國才將全台灣島劃入行政區劃。也就是說,146年前,今天我們吃到好吃的愛文芒果的產地枋山鄉根本不是清國領土。請注意:日本出兵攻打牡丹社,不是和清國開戰喔,這點可能很多人不清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