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遇到大梵天王變成的夜叉,嘴巴長得很大,告訴釋迦牟尼佛說︰「我的肚子餓了,你讓我吃掉,我就告訴你佛法。」佛說︰「我給你吃可以,但你得先告訴我。」夜叉說︰「我現在很餓,你先讓我吃了再說。」豈有此理,吃後就沒辦法聽了,可是佛說︰「你先說一半給我聽,然後我給你吃,等以後再投胎來聽另一半。」夜叉說︰「好吧?我就先說一半給你聽吧:『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行︰一切現象都是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經常在變動的都稱為行)佛說︰「好,謝謝你!我給你吃。」於是爬上樹枝跳進夜叉的大口裡。夜叉不但沒吃,且將佛扶起,說︰「你這種求法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我現在再告訴你另一半──『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諸行無常」的意思就是說:
在我們的人生中,生命外在的一切,包括身體都是瞬間、瞬間的在變化,是無法挽留常住的。也就是說這世間一切都是在變,變才是真理,在變的世間去追求不變這是煩惱的根源。
「是,生滅法」的意思就是說:
這種無常現象就是叫做「生滅法」,是所謂的「緣起緣滅」。
凡夫的我們迷於這種極不可靠的,瞬間流逝、變化的『外緣』,用盡心機的想挽留住生活中已擁有的,及追取想擁有的(生),然而這樣的追求往往是不可得(滅),人就在這種生、滅,生、滅的折磨下,於是「業苦」就這樣的形成。就如前面所說的,在變的世間去追求不變,這是煩惱的根源。迷惑於「生滅法」的人,就會陷入被諸行無常所運轉的宿命中。
「生滅滅已」的意思就是說:
「生滅」就是前面所說的,緣起緣滅的法則。「滅已」就是透徹了這種現象不為所惑。
要知道外在所發生的緣﹝現象﹞全部都是由生命內部的因發出,能夠正確的掌握看似無形的生命,就能運轉無常的諸行﹝也就是能擁有、創造幸福的人生﹞。如此在生活中被宿命所苦的人生,就會消失。
「寂滅為樂」的意思就是說:
當得到永恆不變的人生,就是生命中最大的快樂。這與前面所說的:「世間一切都是在變,變才是真理,」不是矛盾的嗎?不錯!真理一定是在矛盾中被啟發的。
無常、變化的人生是現象,但人心的深處卻嚮往者永恆不變。如何得?外在變我們的生命也跟著變,也就是說外在的變化全部是我們生命中修行的指標,而引導我們修行的智慧就是妙法。依此軸心生命內外都變,那我們就會形成一個永恆燦爛的妙法生命,這就叫作「寂滅」。(其實它的表現就是我們所說的人間革命)
「寂滅」不是停滯的,而是「內、外」全部的燃燒、高速的躍動。如池田先生的指導:「看似不動的星球、銀河,全都是以我們想像不到的速度在移動中。」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是在訴說著這種現象。
這也是「南無妙法蓮華經」的另一種描述。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 微風之信的部落格~~~~佛曰:「悅可眾心」 :: 痞客邦 :: https://bit.ly/3dwQr8u
------------------------------------
佛經上有四句話:“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什麼是諸行?行並不是我們在這裡走路,在這裡轉就叫行。心理上的思想,外在的行為,物質世界的一切環境,一切關系,家庭兒女人生,都謂之“行”。行者動也。一切都在動態中。宇宙萬有的現象,包括我們的身心,隨時都在動態之中,都在變動中,沒有不變的事。這一切“行”無常,不能永恆。這不永恆的都是生滅狀態,一起一落,一生一滅。
就像我們的思想、念頭,前一個思想過去了,抓不住。“事如春夢了無痕”,過去了,像水上的花紋一樣,再也抓不回來。上午的時間過去了,抓不回來;上午的思想過去了也抓不回來。世界上的人死了又生,生了又死,那麼多死死生生,都是生滅。花開花落,太陽下去了,月亮出來了,都在生滅中。所以,先體會內心的生滅,你的思想、念頭一個一個連續不斷地來,也連續不斷地滅。心念不斷地生生滅滅,你做不了它的主。它呢?也做不了你的主。它生起之後,又跑了,它也沒奈你何。
觀心,觀察自己的心念,初步要做到,前一個念頭過去了,讓它過去。後一個念頭還沒有來,你不要去想它,它就不來了嘛!它來了,你就讓它過去,前面的念頭過去了,已經過去了,後面的念頭還沒有來,中間這一段,能夠保持干淨、清淨、安詳、寂滅。說起來容易唷!做起功夫,體會一下看看。幾十年來,你做到了就有點眉目了。
寂滅是什麼?寂滅就是涅槃,就是小登科喽!證到前念已滅,後念未生,中間一段空。《金剛經》不是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把這三個階段的心一切斷,寂滅現前。到這個時候差不多了,寂滅為樂。世界上的快樂、享受、幸福都是相對的,都是生滅法,都是靠不住的。只有寂滅境界才是樂。連“樂”都沒有,有個“樂”又是苦。
你看!在這樣苦難的眾生世界中,我們居然跑到這裡來,兩腿一盤“寂滅為樂”。這個時代,福氣太大啦!尤其我們離開了世俗家庭,跑到這裡來,若找不回來自己這個東西,那真是“空向人間走一回”哦!這是初步的漸修。
那麼你說道理我懂了,但是做不到“寂滅為樂”呀!所以只好練習打坐喽!練習修定了。那麼,怎麼辦呢?先不要緊張,我一直叫你們放松啊!放松啊!身體放松,頭腦放松,心理放松。沒有事,在這裡休息。放松以後,慢慢調整自己的呼吸。不要作氣功哦!身體一放松了, 呼吸自然就調好了。慢慢地心平氣和了。不管身體,哪裡氣動了!哪裡脹啦!頭昏腦脹呀!都不要管。你曉得是四大皆空嗎!我們身體給我們的累贅太大了,它總是給你找麻煩,一身都是病,一身都是業,不要理它。你若跟著它,這裡動動,那裡搖搖,你那個心已經跟著動了,跟著生滅了。不去理它,然後,安祥,觀心,觀這個念頭。
不是在那裡想,不去制造念頭,也不排除念頭,看著念頭來來去去,不是去理它,也不去掃除,讓它“一任自來還自去”,你仍然看著它,這就是心經上所詳的“觀自在菩薩”。
慢慢功夫作深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依照這個觀照的方法去修行,慢慢功夫深了,智慧開發的時候,忽然像天亮一樣,電燈開了一樣,就照到身心內外一片空靈。此中無苦亦無樂,度一切苦厄,這是觀照法門。
南懷瑾: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台灣學佛網 https://bit.ly/3AgTpra
-------------------------------------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 生滅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 寂滅
生滅與寂滅兩者關係?
生滅:凡夫的心,念念在生滅,肉體的生命也經常在變異,所以未入涅槃。
涅槃是梵文:有滅度、「寂滅」、圓寂、不生等義,是真空的代名。
寂滅:不生不滅。
意思是離生滅相的清淨之體, 是法性、佛性,即是諸相寂滅的智慧。
在小乘是「生滅滅已」的寂滅,大乘是「不生不滅」的寂滅。
聖嚴法師:大乘論中提到,羅漢是醉於「生滅滅已」的寂滅,而在那裡
享受酒醉的滋味,但是酒醒之後,一定要出定的,一定要迴小向大,他
會發現,他並沒有真的證到涅槃,還是要度眾生。
天臺宗依《涅槃經》之說:解脫法、如來身、大般若,是涅槃的三德,
缺一不可,則知未登佛位,不證涅槃。
《法華經》:「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並不是以肉體的死亡為涅槃,也不是從此不再生到,眾生群中為涅槃。
此又稱為無住涅槃,
盡未來際利樂眾生,對於生死及涅槃,無厭無欣。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究竟涅槃」:是無怖畏、無顛倒、無夢想,不貪戀生死,也不畏生死,
自由自在,於生死之中。凡夫是依業報,在生死中受苦受難,沒有自由;
菩薩則是以願力,在生死中救苦救難,自由自在。
兩者雖同在生死,卻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所以,不離開現實的人生,隨緣度化一切眾生,就是大乘的究竟涅槃。
般若是空慧,當得般若時、就是得涅槃,當得涅槃時、就有般若。
如光在文字上專攻,是無法親驗法身的遍在、涅槃理體的寂滅。
法鼓山心靈環保學習網 《涅槃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https://bit.ly/3dwwQ8f
--------------
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諸行無常』;諸行,眾生因受外境引誘,起心動念,而造作一切善惡業。起心動念包括七情六慾。無常,不是真實存在的(不是永遠不改變的),是假的,虛幻的。
整句:這是講我們凡夫俗子容易受到虛幻的外境引誘,起心動念,攀緣世間虛幻的五欲六塵,心生貪、瞋、痴。「色、受、想、行、識」也因為攀緣外境而有,也是虛幻不實的,空的。喜歡心也是生滅,快樂心也是生滅,煩惱心也是生滅,痛苦心也是生滅。
事實我上們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是無常的,虛幻的,心意會隨時間環境有所改變,所以說連我們自己都不能相信,經云『不可信汝意,證阿羅漢後,始可信汝意』就是這個意思。
有時當下對一件物品很喜歡,但是過了兩天,對同一件物品的新鮮感就消失了,因為我們的思想隨著「識心」一直在改變,隨著時空的不同,執著也就不同了,這就是所謂的「意識形態」。
所以我們只要是起心動念,造作的一切,都是無常。因為起心動念就落入相對分別的二法,不是一法。不是一法而所造作的一切,就是無常。
『是生滅法』;生滅,本來就不存在的,從沒有而有,最終還無。生滅是對等法。因緣和合而存在,因緣結束而不存在。因緣是指有條件的,「境」不會是自己生出來的,條件沒了「境」也就滅了,而「條件」也是人心造作出來的。「人心」是生滅的,「條件」本身當然也是生滅法。整句:我們是因為外境而有「色、受、想、行、識」之心,斷了外境之緣,心也就滅了。外境是心造作出來的,而心也是因外境而生的,「心」與「外境」都不可得。
『生滅滅已』;滅已,對境不再起「對等、分別」之心。整句:我們因為妄執世間一切真實存在,而有取捨之心、得失心,所以才會煩惱不斷。因為「得到」也是煩惱,「失去」也是煩惱。如果能夠了悟世間的一切都是生滅法(人心造作出來的),那對世間有形有象的「人、事、物」就不會再那麼的執著了,當然煩惱也就減少了,心也清淨多了。煩惱減少一分,心也就多清淨一分。
以平等心、沒有分別心、無私之心、無生滅之心、無二之心,來對待一切「人、事、物」,就是歸「一」了,達到「空性」,就是「真常」之心。一切行住坐臥都如此,就是真如本性之用(自性起用,率性而行)。
生滅之心若是放不下,則煩惱迭起。「境本無實,庸人自擾。」
『寂滅為樂』;寂滅,無為(無妄想、分別、執著之心),無生滅之心、無二之心。為樂,真常的樂。佛因凡夫有苦樂受,而講常樂。世人「求取」之前期待的苦(未來心),「求到」之時享受的樂(現在心),「失去」之後又苦了(過去心)。所以世人的「苦」與「樂」都是生滅的,都是「苦」的,世人易患得又患失,歸因於有所求,諸不知萬法生滅,無一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整句:唯有不起生滅、對等之心,無二之心,心歸平靜「一」,對世間的一切不妄想、分別、執著,於相離相,沒有「取、捨」「得、失」之心,就無有煩惱,回到清淨心,才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一心」,才是「真樂」。不是真如本性都是生滅心(相對之心),永遠煩惱不斷。所以只有把生滅心滅掉,才是常樂。
所以『為而無為』,所做的一切都是利益眾生之事,心卻不執有做利益眾生之相(無極○,空性);『無為而為』,心不執眾生之相,但所行的一切都是利益眾生之事,因為無有一絲毫為己之私心(太極一,性德)。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 這個世界 讓我們明白了許多事情 有一些道理 值得我們深思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AgtDDJ
-------------------------------------------
「什麼是寂滅為樂」,因為最近有相當多人在談「寂滅為樂」這四個字。
但寂滅為樂的出處是哪裡呢?我們給大家說,它是出自《大般涅槃經》。在《大般涅槃經》裡面佛陀在臨涅槃的時候,這樣子給弟子們開示,佛陀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佛陀接下來還說:「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最後佛陀說:「我今雖是金剛之體,亦復不免無常所遷。」所以最後告訴大家說:「生死之中極為可畏,汝等宜應勤行精進,速求離此生死火坑,此則是我最後教也。」(《大般涅槃經》卷三)同樣在另外一部經裡面,《雜阿含經》裡面,佛陀也跟弟子們說:「一切行無常,悉皆生滅法,有生無不盡,唯寂滅為樂。」(《雜阿含經》卷三十四)這個是寂滅為樂這個四個字的出處。
當然就是說,我們在剛看到這四個字的時候,免不了會有所疑惑:什麼是寂滅?那為什麼……寂滅是樂趣嗎?當然就是說,可能會有一些觀眾們會直接聯想到,是不是佛教在教所有的人要捨離一切的欲望呢?我們在前面的講次裡面,曾經花了一個講次的時間跟大家說明。
我們在那個講次裡面跟大家說,學佛其實有兩個方式去學:一個是出家,一個是在家。出家的人學習的時候,其實是按照佛陀所規劃的環境,在裡面好好的去學習,學習佛陀所教的道理;所以,出家人以出家的方式來學習解脫道的時候,會獲得非常快速的進展。當然就是說,因為出家只是一個形式,所以當然說出家人也照樣可以學習佛菩提道。那另外一個學習的形式,則是選擇跟一般人一樣,選擇在家。在家人跟出家人一樣可以學習佛陀所教的道理,只不過在家人並不是在佛陀所規劃的環境去學習;所以自然而然,在家人在學習這些佛陀所教的道理的時候,免不了遭受的磨難要多一些。但是,磨難多一些並不全然是缺點,正因為在家人多了這些磨難,所以更能夠在磨難中看清楚自己的性障,看清楚自己的煩惱;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家人能夠明心見性的話,那麼更可以在五欲紅塵之中,對見了自己所有的真如佛性,那在裡面的修行可以說會更加的得力。所以這個是在家人相對於出家人來講的,有利也有它的難處在。不過不管是出家或在家,所學習的核心的佛教的教義,就是解脫道跟佛菩提道,這兩個是一定跑不掉的。
我們再回頭來說,我們說因為出家是按照佛陀所施設的情境去學習,所以既然談到出家了,當然出家人得要依照出家的意義去做;所以對於出家人來講,當然他就不再去參與世間人的這些境界裡面去。所以對於出家的人來講,那麼寂滅為樂看起來似乎是一個正確的詮釋,然而,其實這裡面大家應該還要再先保留一個小小的問號,就是:為什麼以寂滅為樂呢?那樂又是什麼呢?這個我們等一下才來跟大家來分曉。
談到另外一個在家的修行的途徑,因為在家的關係,自然保有跟世間人完全一樣的生活型態;只是說跟世間人不一樣的是說,他的整個的生活是有更崇高的目標、更崇高的原則,並且裡面有蘊含了修行方法在的;所以雖然表相上看起來一樣結婚生子,一樣升官發財,可是這一位菩薩所行的菩薩道,是完全不同於世間人的五欲生活。如果從這樣來看的話,從在家人的這個眼光來看的話,那麼又怎麼去說寂滅為樂這件事情呢?所以,這件事情值得我們再整個好好的去根據「寂滅為樂」原始的經文來探究一番。
首先,我們從《大般涅槃經》裡面的經文,所謂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件事情來講。佛陀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最後講到說「此則是我最後教也」,有些人就會誤會了,以為說,因為最後講的這一段講到的是諸行無常,甚為可怖,所以希望弟子們趕快精進修行;有些人就會以為說,佛陀所教的最終的道理就是無常,所以外面有些人甚至會喊出了「無常是唯一的真理」這句話出來。其實無常這件事情不只在佛教裡面,其他的宗教有沒有體會到世間現象的無常呢?照樣有!所以,無常並不是佛教與其他宗教不一樣的地方,無常更不是佛陀所教的真理;因為佛陀……如果我們講到真理的話,那一定得回歸到解脫道跟佛菩提道;而解脫道談到無常這個部分,談到的是什麼呢?乃是三法印裡面的「諸行無常」。所以,這個部分希望大家分辨清楚,無常並不是佛教唯一的真理,更不是佛教偉大的真理。
回過這個經文來看,佛陀告訴弟子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那各位注意到,這個中間有所謂的生滅滅已,這個指的意思是什麼呢?很顯然的,我們說寂滅為樂的這件事情,寂滅的這件事情,必然是跟生滅是對立的;那這個生滅指的是什麼呢?指的就是諸行。諸行就是,它的進一步的解釋就是我們的身口意行。所以,關於這句經文所謂談到的生滅滅已,指的就是說,我們要滅掉了所有的身口意行的一切的生滅的現象,那樣子才能叫作寂滅。也就是說,究竟的寂滅——請各位注意聽了——究竟的寂滅是全然沒有諸行生滅的煩惱的境界了,這個才叫作究竟的寂滅。
各位是不是開始有感受到,這裡面講到究竟的寂滅到底是哪一個佛教常見的名相呢?這裡面指的其實就是所謂的無餘涅槃。所以我們談到的是生滅滅已,把生滅、把一切行——不光只是我們看到了五欲、我們面臨五欲的時候這個貪染,不光是這樣子,而是一切的諸行;因為佛陀在這個經文裡面講到的是諸行無常,講到的不是染污無常而已,是諸行無常。當把諸行無常全部滅盡了之後,才會有所謂的寂滅,所以可見,這裡面的寂滅講到的就是無餘涅槃。那順便這裡呢也順帶讓大家了解,佛陀所講到的涅槃的境界,並不是像一般人講的,沒有染污的心行,就是可以證涅槃了;實際上要達到說把一切滅盡,才能證到真正的無餘涅槃。
當然有一些細心的觀眾可能會懷疑:那麼把一切滅盡跟死去了有什麼不同呢?其實是大不相同的事情。因為我們看到的死去其實是表相的死去,因為我們的生命是一直在三界中輪迴不息的:這一生結束了,還有下一生在等待;這一生生而為人,享受榮華富貴,下一生卻不見得依然能夠為人;哪怕為人,也不見得能夠繼續享受榮華富貴。這個當然有一個有趣的比喻,就好像是我們朝天空射箭一樣,當我們福德飽滿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用滿力氣拉滿弓,然後把這個弓箭把它奮力的射向天際;可是這個箭一直往天空在飛的時候,也就一路在耗損我們的福德;當然我們的福德享盡的時候,就如同這個弓箭上升的力道已經盡了,這個時候當然這個弓箭會掉下來,也就比喻著,我們當福德享盡的時候,我們可能接下來就要享受苦果。所以,這個其實是我們在三界輪迴的實然的狀況就是這樣,並不表示說,我們眼前看到的死亡就是真正的死亡。實際上還有,我們的人每一個人都有無量的前世,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有無量的後世,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死亡僅僅是一個表相。所以有些人在遭遇世間煩惱的時候,會覺得說「那是不是就一死百了呢?」其實如果您真的具有慧眼的話,用您的智慧想一想,您就知道說,因為三界輪迴是一個真實的樣貌,是世界的實相;所以不管怎麼樣的死,都還有下一世在等著,所以這一世所沒解決的煩惱,其實都會帶到下一世或者是更後世去;所謂的死亡能夠一了百了,那真的是不了解真實世界真實的樣貌才會這樣說的。所以我們說,死亡跟所謂的諸行滅盡這個狀況是截然不同的;因為諸行滅盡證到無餘涅槃之後,他就不再會在三界裡面出生,也就是截斷了生死輪迴的,生生不息的流注從此截斷了。所以,究竟的寂滅的涅槃的狀況是完全不同於死亡的狀況,它是一個完全究竟清淨解脫的境界。
那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如果按照這樣子再去看經文的話,「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談到寂滅為樂的時候,寂滅既然是一切諸行滅盡的狀況,如果是諸行滅盡,怎麼會有樂可言呢?所以,當然在諸行滅盡的無餘涅槃的境界裡面,根本不會有所謂的樂。因為如果我們談到樂這件事情的話,按照我們直覺的想法是,樂了,那樂了之後,然後是不是接下來這個樂的覺受是不是又會過去呢?由於樂的本身本來就是跟苦相雜而存在的,好,我們說所有的感受不外乎就是苦受、樂受跟不苦不樂受,這三個大的分類;所以,我們談到了感覺的這件事情的時候,它必然有這個三個相互的交替存在。並且,這個感受是不是表示我們的心在覺知這個環境呢?一旦我們的心有覺知環境的狀況存在的時候,就表示我們的身、口、意行裡面的這個意這個行並沒有滅盡啊!意還是一樣存在,在感受、在分辨眼前的境界。所以說,從這個樂——世間人所以為的這個樂的狀況來講的話,我們從經文上來分辨就可以知道說,寂滅為樂的這個「為樂」的意思呢,絕對不是世間人所謂的享樂的境界。
這個部分所謂的「寂滅為樂」,我們應該要怎麼樣來看待這個事情呢?實際上,應該要從解脫的境界來看。因為,如果我們有深入佛陀所教的解脫道,深入去履行的話,我們就知道,不管是眼前哪怕是你真正覺受到的快樂,其實它的本質,到最後它的本質仍然沒有辦法脫離苦;所以我們才會說,在四聖諦裡面,第一個聖諦就是所謂的苦聖諦,談的就是這一件事情,也就是說,哪怕是你表面上覺得快樂、覺得享樂的這些事情,其實它的本質仍然是在苦聖諦裡面。既然是這樣子的話,所以寂滅為樂的這四個字,這個樂趣的這個「樂」,就不能當作樂趣來解釋;其實它應該就是符合四聖諦的原則,是一種趨向於沒有身口意行,遠離了我們世間所覺受的苦、樂、不苦不樂這些覺受的境界。所以,這個寂滅為樂這個樂,應該是說趨向於完全究竟的清淨,遠離了世間的各式各樣的覺受的境界;並且,究竟的樂是全然沒有所謂的生滅諸行煩惱的境界的。所以這個是我們從解脫的道理,來跟大家解釋所謂的「寂滅為樂」。
當然,如果各位觀眾如果有機會再多去探尋的話,我相信您一定會發現外面有一些人在說法的時候,在解釋寂滅為樂的這四個字的時候,不是採取我們剛才的講法;因為我們剛才的講法可以說完全都是從解脫的原理,從佛陀開示的解脫道的道理,來跟大家解釋寂滅為樂是什麼意思。但是,您一定會發現,有些人解釋寂滅為樂的時候,是用所謂的大乘佛法的名相來加以解釋寂滅為樂。那比方說,有些人就會說:「我們的心如果執著於諸法,我們就會不自由,就會產生煩惱,然後接下來就會造作各式各樣的業行,乃至於流轉生死;如果說我們能夠認清周圍的一切其實都不是恆常存在的,我們的心不要執著它們是一個實體,得了我們不要歡喜,失掉了我們也不要悲哀,這樣子的話,我們心就會自由。那心自由的時候,就不受這些環境的制約的話,那麼這個心就如同是遠離了我們執著的生滅,而進入了所謂的不生不滅,也就是類似於像寂滅的狀況。所以這個時候,因為心不再於執著外面的幻境了,所以心是自由了,心是不生不滅了,心是寂滅的,所以這個一切都叫作寂滅為樂。」
這個時候我們還是一樣,同我們上次的講次一樣,我們要跟大家說的是,一個真正能夠掌握佛教真正核心教理的說法者,當我們在問到寂滅為樂的這個事情的時候,他必然不能夠迴避,也不會迴避用解脫道的原理跟大家說清楚,什麼叫作寂滅為樂。請大家把握這個第一個原則。
第二項原則就是說,我們剛才所看到的「不受環境的制約,心得自由自在」的這些原則,如果說這個是屬於劃歸在大乘佛法裡面的話,那我們就要開始用佛菩提道的精神來去檢視它。比方說,佛菩提道談的就是菩提兩個字,菩提談的就是《心經》的心;《心經》的心有什麼境界呢?《心經》的心,就是不會跟我們一切的境界相應、相應而引生煩惱的那一顆心,叫作真心,這個真心是跟我們的妄心或是跟我們的意識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當我們說所謂的心得自由自在的時候,這個時候這顆心,我們就要按照佛菩提道的道理來分辨一下:祂符不符合《心經》上面講的心的各種的狀況呢?如果我們真的把《心經》的經文來對照的話,我們會發現說,《心經》的經文從「是諸法空相」之後,以後一路講的確實就是真心的狀況,而這個真心的狀況也確實完全符合寂滅為樂的這個境界。
這個意思也就是說,佛菩提道是完全函蓋並且完全超越了單純的解脫道了;佛菩提道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但是能這樣說的關鍵也都是要在於說,您能夠先破參明心,找到了真如、眼見佛性之後,才有辦法真正體會到《心經》上面說的心到底是什麼樣的境界;一旦您親身體會這個境界的時候,您也才能說為什麼「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如果一個說法者,沒有教導弟子們如何才是真心的境界,沒有教導弟子們怎麼樣才能夠找到真如佛性,沒有實際的方法告訴大家的話,而只是用大乘佛法的名相來告訴你寂滅為樂的話,那麼我們不禁就要有所懷疑——這位說法者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樂寂滅為樂的精神?
所以,有一個學習的心得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說,我們說關於這些事情的上面,必然可以用解脫道的方式去詳加解釋的;並且我們跟大家分享的心得就是,關於不管是解脫道還是佛菩提道,每一個觀念最好都老實學習。也就是說,解脫道有解脫道的道理,佛菩提道是函蓋解脫道的,佛菩提道有它更勝妙的道理;但是正因為解脫道是函蓋在佛菩提道裡面,所以也不會只談佛菩提道而不談解脫道。也就是每一個觀念都應該要老實學習、徹底了解,不可以一味的躁進跳級。
什麼是寂滅為樂? https://bit.ly/2TjV7Yc
------------------------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於此疑惑。
六祖問:「你對這部經哪些地方有疑惑、不明瞭?」志道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我對這首偈有疑惑。」在大乘佛法裡,這四句非常著名,古大德註疏常引用,這是出在《涅槃經》第十三卷。經中有一則公案,世尊在過去生中修道時,為半偈而捨身就是為這首偈。因為他出生在一個沒有佛法的時代,那時他住在雪山,帝釋天主見到這個修行人,心裡感到非常驚奇,就故意變成一個羅剎的模樣;羅剎是惡鬼,樣子看起來非常恐怖。來到雪山離他不遠的地方,說了兩句話:「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這個修行人聽到這聲音就到處找,找不到人,後來發現一個羅剎在不遠的地方,就問羅剎:「這兩句話是不是你說的?」羅剎說:「是我說的。」他說:「一首偈應當是四句,你只有上半偈,下半偈是什麼?」羅剎說:「我已經餓了好多天,你要我說出來,要等我吃飽。」他說:「你吃什麼?」羅剎說:「我吃活人的肉。」這位修行人告訴他:「你把下面兩句說出來,我願意捨身把身體供養你。」羅剎說:「我怎能相信你為八個字就肯犧牲生命來供養我?」修行人說:「我是一個修道的人,決定沒有妄語,十方諸佛都可以為我作證。」於是,羅剎就為他說出後面這兩句:「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首偈確實是《涅槃經》最重要的思想。志道禪師對這四句有疑,確實是將《涅槃經》的中心大意掌握到。
師曰。汝作麼生疑。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體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
六祖問:「你對這四句話為何生疑?」諸位細看志道這幾句話,就知道他有許多地方曲解意思。第一個錯誤,志道說:「一切眾生皆有二身,一個是色身,一個是法身。」這是大乘經常講的,可是在這裡他就發生誤會,殊不知佛所講的色身與法身是一不是二,他把它看作二不是一,對這四句偈當然就解不開。第二點,他說:「色身無常,色身就是我們現前這個身體;有生有滅。法身有常,法身是常住的,但是法身無知無覺。《涅槃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到底哪一個身寂滅?是色身寂滅,還是法身寂滅?哪一個身來享受樂?是色身享樂,還是法身享樂?若是色身的話,色身是有生有滅的,即有生有死,色身死的時候,四大分散
六祖壇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https://bit.ly/3dry6tu
---------------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大涅槃經》
這一段偈頌說的是佛法的真理,尤其將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有為法與無為法說得很透徹明白。
佛陀過去行菩薩道時,曾為雪山童子,他到處尋求宇宙人生的真理,但是問了很多人,都沒有人可以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有一天,他在荒野聽到一個羅剎邊走邊唱著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雪山童子一聽,這句話太好了,不錯!這個世間本來就是無常,這許多的無常都是生滅法。但是它把世間的現象說得這麼清楚明白,卻沒有提出解決的辦法,因此上前請教他:「你的道理很好,不過好像只說了一半,應該還有另外一半,請你再把它說下去吧!」
羅剎說:「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價值很高,過去的人甚至不惜犧牲生命來追求它,哪裡能隨便向人說呢?」他不肯說。雪山童子說:「你如果肯告訴我,我願意用我的生命來交換後面的半偈。」羅剎看他心意懇切,就說:「聽好了,這後面的半偈是:『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雪山童子聽後滿心歡喜,就要履行他的承諾。正當他爬上高樹,往下縱身一跳時,羅剎馬上恢復帝釋天的形貌將他接住,並讚歎他熱忱求法的精神。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世間的有為法是無常的,那還是生滅法,有緣起、緣滅,是不究竟的。什麼才是究竟的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要把這個生滅法止息了,達到不生不滅,寂滅的涅槃境界,才是最究竟、永恆的安樂之法。
從佛法的根本上講,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無常,就是生滅。學佛的主要目的,是要我們體會無常的真理,進而滅除煩惱我執,滅除人我對待,滅除生活中種種的動亂不安,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喜悅快樂了
星雲說偈 諸行無常 | 星雲說偈 | 人間福報 https://bit.ly/3hp7lGW
---------------
這裡的無想是聖人的滅受想定,生滅心滅了以後就能得到寂滅心,寂滅心就是涅槃,如同〈雪山偈〉所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涅槃樂是真的樂、究竟的樂,可是這只是形容,不要執著真有一個樂,否則又是執著。所謂解脫樂,並沒有樂這樣東西;沒有被我們覺得很貪戀、很執著的樂,才是涅槃。
一切都是由一念產生的,念空就能夠入涅槃;想不空、念不空,就不能得解脫。念本身不存在,假如還有念,表示沒有真正解脫。我再舉一個例子,譬如我們念佛,是因為有對象可念,但當我們知道自己與佛無二無別,自己就是佛時,還有佛可念嗎?就像你會念孩子、太太或丈夫,是因為有對象,但現在如果孩子、太太或先生就是你自己,根本沒有另外的人,我想孩子、太太或丈夫這種念頭就完全沒有了。所以,念就是空,般舟三昧的心就是念,因此要曉得菩薩在三昧中所見到的佛是自心中的佛。自心既然空,佛也是空。
因此要多念佛,若入般舟三昧,不僅能見十方一切諸佛在你前面立,還可以到十方一切諸佛國土。可是當你真正有這種經驗時,不要以為真有十方諸佛,也不要以為真有十方一切諸佛的國土,因為就是你自己,你已經與佛合而為一。一切諸佛,一切諸佛的國土都是自己心中顯現的,而顯現的心也是沒有的,那就沒有佛、沒有國土了。
如此我們還要修什麼行?其實意思是要我們祛除執著。無執著
佛陀及其教團
(一)出家以前的菩薩
我們現在所講的佛陀,就是距今二千五、六百年前生於印度的釋迦牟尼。佛陀是由行了菩薩道而完成的。尚未成佛的佛,通常稱為菩薩,此處是指釋迦佛的最後身菩薩。
出家之前的菩薩,乃是一般人格(凡夫)的榜樣。身為太子享盡人間一切富貴尊榮,這是人間福報的模範;自幼好學深思、博聞廣識,文藝武功的造詣為當時之極致,這是人間智者的模範;事父母以孝敬,蓄妻生子一如常人,這是人間倫理的榜樣。由此可見,成佛的基礎,先要具備一般人格的條件。
(二)由苦行至成佛
這一階段的釋尊,是從一般宗教的信仰和實踐,而轉為獨創思想的過程。他由二十九歲出家,苦行六年,至三十五歲成道。最初修學印度神教的法門,信仰梵天,修禪定,習苦行,由信起修,修禪定而達到最高禪境的非想非非想處定。繼之,修苦行(持外道戒)六年,日食一麻,以維生命,形銷骨立,而不退心。這確是一般宗教徒的最佳榜樣了。修禪定,乃是印度傳統的宗教行持法;修苦行(戒),則為印度當時反傳統的新興宗教行持法。釋尊的學習過程是沿著歷史的軌跡,進入新的天地。最後,他卻體認到了,光靠定和戒的方法,不能真的達到解脫的目的,於是主張以智慧的觀照,來衝破生死苦海的藩籬;戒、定、慧三學具足,才是求取解脫的唯一法門。低級的宗教,止於盲目的信仰;高級的宗教,則在信仰之後,必進而修行。釋尊是由一般的高級宗教之中信行而來,並非否定了一般的宗教而獨創佛教,乃是透過一般宗教的信仰和實踐而另設佛教。佛教的尊貴和崇高,即在於此。既能肯定一般宗教的價值,又須以智慧的抉擇,對之做理性的考察。不像一般的宗教,僅鼓舞人們去服從「神」的「權威」,而不許用歷史的方法及科學的角度,對他們的「神」做理性的考察。因此,一般宗教的實踐,止於戒和定;佛教的實踐,則於戒定之上,增加智慧。所以,釋尊是一般宗教徒的最佳榜樣,他是超越了一般宗教而始創了佛教。
(三)佛陀的一生
佛陀成道之後,直到八十歲時進入涅槃,他是作為一個佛教徒的最佳榜樣。福慧兩足,悲智雙運。空我執而斷除一切的煩惱──自求解脫;空法執而廣度一切的眾生──使人解脫。佛是由於行了菩薩道的自度度人而來。成佛之後的釋尊,雖已功圓果滿,但仍不放棄任何一個說法度人的機會。他以深邃的智慧,配合和平中道的態度,發揮利益眾生的精神。他沒有作為領袖的希望,由弟子們自然形成的僧團,卻在無形中以佛陀作為最高的中心;他不主張以神異怪誕之術作為弘化的手段,佛的神通境界也非任何一人所能企及;他從來不會以權威者自居,佛的言行卻為千年萬世之所仰止。
在佛的一生之中,並非沒有不如意事,但他總是以慈祥溫和的態度,處之泰然。他的悲心願力之偉大堅強,卻又不是任何一位宗教家所能比擬,和平中正而剛毅不屈。成了佛的釋尊,絕不是以此而想求得什麼,乃是以身示範,作為弟子們的榜樣而已!人若能與釋尊一樣之時,他也必已成佛了。
(四)佛陀的教團
釋尊成佛之後,席不暇煖地遊化於恆河南北的兩岸。遊化度眾的結果,由於弟子們的追隨和聚居,佛教的教團便自然形成。教團分子,分為七等,稱為七眾:
1.比丘:出家已受具足戒的男性弟子。
2.比丘尼:出家已受具足戒的女性弟子。
3.式叉摩尼:由沙彌尼進入比丘尼階段中的女性出家弟子。
4.沙彌:出家但尚未受具足戒的男性弟子。
5.沙彌尼:出家但尚未受具足戒的女性弟子。
6.優婆塞:在家的男性弟子。
7.優婆夷:在家的女性弟子。
以上七眾,總名之為僧團。他們是以所受戒法的多少而分等次。故在原則上雖然七眾均屬於僧的範圍,真正負起住持佛法及領導僧團之責任的,則以出家僧為主,尤其是以比丘及比丘尼僧為主體。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聖嚴法師著學佛知津>>---
修道過程中: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遇到大梵天王變成的夜叉,嘴巴長得很大,
告訴釋迦牟尼佛說︰「我的肚子餓了,你讓我吃掉,我就告訴你佛法。」
佛說︰「我給你吃可以,但你得先告訴我。」
夜叉說︰「我現在很餓,你先讓我吃了再說。」,吃後就沒辦法聽了,
可是佛說︰「你先說一半給我聽,然後我給你吃,等以後再投胎來聽另一半。」
夜叉說︰「好吧?我就先說一半給你聽吧:『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行︰一切現象都是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經常在變動的都稱為行)
佛說︰「好,謝謝你!我給你吃。」於是爬上樹枝跳進夜叉的大口裡。
夜叉不但沒吃,且將佛扶起,說︰「你這種求法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我現在再告訴你另一半──『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法鼓山心靈環保學習網 請問釋迦牟尼佛成道過程? https://bit.ly/3xawps1
-----------------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遇到大梵天王變成的夜叉,嘴巴長得很大,告訴釋迦牟尼佛說︰「我的肚子餓了,你讓我吃掉,我就告訴你佛法。」佛說︰「我給你吃可以,但你得先告訴我。」夜叉說︰「我現在很餓,你先讓我吃了再說。」豈有此理,吃後就沒辦法聽了,可是佛說︰「你先說一半給我聽,然後我給你吃,等以後再投胎來聽另一半。」夜叉說︰「好吧?我就先說一半給你聽吧:『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行︰一切現象都是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經常在變動的都稱為行)佛說︰「好,謝謝你!我給你吃。」於是爬上樹枝跳進夜叉的大口裡。夜叉不但沒吃,且將佛扶起,說︰「你這種求法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我現在再告訴你另一半──『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只有四句,聽法不在多,在於是否真實受用。聽多記在筆記本上沒有用,我在美國時,有人問我是教淨土、禪,或是……?在美國淨土難吸收人,禪在美國則已有幾十年,所以教禪有人學,名雖教禪其實是教修行方法。講課前必請同學將筆記本闔起,全神貫注看我,我的每一句話皆灌入同學的耳朵中。若記筆記,往往為了記此句,而下一句聽不清楚。佛學有用嗎?佛學也是法,任何一物皆是法,就修行言,佛學不是修行方法,而是研究佛教的問題。佛學可在圖書館查書,斷章取義地寫成。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上的生活大不相同。
----------------
「夜叉」究竟是什麼鬼?解讀夜叉一詞的由來
2018-11-12 由 小白說她很愛夏天 發表于文化
關於夜叉這個詞,最早來源於印度,隨佛教傳入中國。漢譯佛經中,此物有很多音譯名,諸如:藥叉、閱叉、野叉之類;又有意譯,如:能啖鬼、輕捷、祠祭鬼等。
那麼夜叉到底是什麼鬼呢?其實,夜叉本不是鬼,說的人多了,也便成了鬼。夜叉原是印度神話中一種半人半神屬性的,父母都不甚確定。其父或為補羅娑底耶,或迦葉波,或補羅訶,其母或為財神俱比羅侍從,或為毗濕奴隨從。或言夜叉由梵天腳中生出。我們的大佛祖釋迦摩尼創立佛教之後,就手到擒來地將婆羅門教中的許多神「盜」為本教所有。夜叉也被借來。夜叉和羅剎同在腳掌生出。但夜叉不像羅剎那樣,夜叉對人類是友善的。
佛教里夜叉是半神。有這麼一段故事。
有一天,阿難尊者請示釋迦牟尼:世尊!喬陳如五位比丘,宿世有何因緣,能在世尊剛開悟時,首次聽聞佛法而優先悟入實相的道理呢?』於是,世尊說了一段因緣故事:有一個大國的國王叫慈力王,是位心存慈善、好為施捨、賑貧救難、愛護百姓的國王。慈力王以仁義、慈善之法教誨臣民,因而國家昌盛、民風純正。眾官員們盡心輔佐治理國家,百姓們盡力耕作,全城百姓安居樂業,到處是繁華的景象。慈力王執政以來,大興德政,不僅深受百姓愛戴,他的慈善之心也感化鬼神。那時候,有五個晝宿夜行的夜叉,專靠吮飲人類的血液來生活。但是,在慈力王統治的地方,人人行善護生,邪惡鬼祟無法靠近他們,更不敢吮吸這些人的血漿。
這五個鬼夜叉因為沒有人血可飲,已經餓得奄奄一息,掙扎著四處遊蕩,企圖僥倖覓食,苟延殘喘。一天,這五個飢餓的鬼夜叉遊蕩到慈力王的王宮,跪倒在慈力王的腳下,乞求著說:我們這種陰鬼,只有飲食人的血漿,才能維持活命。但是,由於大王的慈善教化,人們都遵守十善戒,有護法神護身。我們不能也不敢靠近他們,當然就吸吮不到他們的血漿。我們已經餓得難以行走,奄奄待斃。再這樣求食不得,只有死路一條了。大王一向以慈善治國,難道眼睜睜地看著我們餓死嗎?
說完,這五個夜叉涕淚俱下,哭的匍匐在地上起不來了。慈力王聽了他們的話,又看到他們個個精疲力竭、憔悴不堪的樣子,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垂憐之情難以抑制,毅然拿起一把刀子,在兩條腿上刺破五處,鮮紅滾熱的血液汨汨流出。你們餓了吧!我將我的血液布施給你們,希望你們可以免於飢餓之苦。』留著血的慈力王慈愛地對他們說。
這時,五個夜叉急忙用僅存的力氣爬起來,往慈力王身上爬過去,有的張開大口去承接熱血,有的用碗盛著痛飲。飲了人血之後,夜叉們馬上恢復元氣,欣喜若狂,個個挺著圓鼓鼓的大肚子,脆拜在慈力王面前,致敬謝恩。夜叉們紛紛說道:「永世不忘大王救命之恩,若有差遣,願效犬馬之勞。」慈力王瑤了搖頭,擺了擺手,對夜叉們說:「如果你們喝足了血,活了命,從今以後,也應該受持十善戒法。我今生能將熱血布施給你們,我就很高興了;將來我若能成佛,一定要用法身來幫助你們,戒除你們的三毒慾念,救度你們脫離生死輪迴。慈力王發了這樣一個大願。這五個夜叉聽了之後,歡喜踴躍的拜別而去。
世尊,阿難聽到這裡,問道:「那後來呢?」釋迦牟尼佛微微笑:那時候的慈力王就是現在的我!現在的喬陳如他們五位比丘就是當初的那五個夜叉。因緣果報就是如此啊!
還有《聊齋志異》裡面有個夜叉國的故事。說是一個徐姓商人,去海上經商,被大風吹到一處山崖。夜叉發現商人,為了救活商人,每天夜叉會煮鹿肉給他吃。商人沒有吃過,很喜歡吃她煮的肉,於是就留下了下來。後來一雌夜叉與徐成為夫妻還生了兩子一女。徐慢慢也學會了夜叉們的鳥語,在夜叉國混的還不錯,一待就是四年。一次徐見海上起了北風,思鄉心起。於是就帶著妻子和孩子們回到中原。人們看見夜叉都害怕,徐的父母見了也很害怕。徐讓妻子慢慢學習人類的行為語言,人們也都漸漸接受了。他們的兒子長的強壯威武,打仗時做了官,夜叉母親還在戰場上幫過他。一家人過的富足安逸,很是幸福。所以母夜叉又是一個褒義詞。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k99q3kp.html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如何判斷自己或他人前世為哪一道?
2017-05-29 由 天池小仕 發表于星座
從六道中各道轉生為人,都帶來一些獨特的習氣,通過這些習氣,我們可以判斷自己或他人究竟是從哪一道投胎轉世而來。對此,《大寶積經》第七十二卷有詳細記載——
世間所有眾生的身體、長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舉止、行動作為,沒有一個眾生無「習氣」,每個眾生的習氣都有來由,端看此人的外相、言行、動作就可以知曉,他從六道中何處來。習氣就像大蒜一樣,即使將它碾碎、灑上香水,也難消除氣味,物以類聚,眾生也因習氣群聚,製造共業。
一、從地獄道中出來生於人間的眾生
1.聽他的聲音嘶破得像驢騾在發聲,聲音很大,而且匆匆吼喚又很暴戾急躁。
2.此人常常言而少信且多誑語,讓人難以相信,像沒有親友似的人。
3.此人長相醜陋,而且不敬師長、不信正法。
4.不孝不義、無慚愧心。
5.好行殺生之事,常造作諸惡事。
6.此人短命不得長壽。
7.見善難發菩提之心。
綜觀以上各項,這種人從地獄道中投生人道,註定死後再墮入三惡道。
二、從畜生道中出來生於人間的眾生
1.此人神智暗鈍,為人處世愚蠢又少智慧,毫無分寸,懈怠懶惰。
2.多貪多食,不挑粗細(什麼骯髒都吃,還洋洋得意無所謂)。
3.個性又拗又戾,說話也很唐突(率性魯莽)。
4.此人身強力壯,常當負重(身強體狀像一頭牛,適合去搬重物)。
5.喜歡結交愚痴之人,視為知心好友。
6.很喜歡蜷著腳(躺臥習性)。
7.隨時隨地躺在地上,也不會去避開骯髒污垢。
8.喜歡裸體,不羞不恥(能不穿衣服就不穿,沒有羞恥之心)。
9.心常虛詐,常異言、常誑語。
10.妄說他人,諂曲不實。
11.喜歡謀取他人財物,常愛抵債。
12.見善不能發心,不信正法,常造不善十惡之罪。
此類眾生已流浪生死往返於惡道,經無量億劫不可數歲月,於此世難得此人身,卻仍如此,因此死後再返苦海,墮入畜生道中。
三、從餓鬼道中出來生於人間的眾生
1.長相黑黑瘦瘦,面無光澤。
2.頭髮短惡、黃赤、蒼浪形狀,褰鼻,怒目,眼白直視(鼻子彎彎曲曲,眼睛凶凶,露出眼白,目光直直)。
3.經常感覺飢餓口渴、想吃東西。
4.個性非常慳貪、嫉妒,看到官員感到膽怯恐怖。
5.執著邪見,背地說人(背地說人,挑撥事非),道他長短(說人壞話)。
6.具足貪心、淫心,酷愛積聚錢財物資,卻不能割捨布施給眾生。
7.厭煩善良之人,不喜善事,只信邪事。
8.看見金錢、財物,會起心動念不由自主想要去竊取。
9.常起貪心、偷心,永遠不知滿足,若吃一點虧則忿恨不已。
10.貪得一點錢財、一點便宜,心裡就生喜悅之心;若貪不到錢財,就生妒害之心。
11.不肯發心,卻信邪見,諂曲邪命,不修善法,不敬正法。
這種人命終後,先墮地獄,經不可數歲月,再從地獄出來,生成鬼身,如此輪轉生死苦海,無休無止。世尊告訴外道:你們是邪命愚痴的迷惑之人,不知因果報應,不知什麼才是良善,不知上面所說諸眾生相。
四、從修羅道中投生人間的眾生
1.生在人世,高傲自大,我慢之心非常強盛,不太崇信正法,偶進佛門動機也不單純,較勁爭鬥,為利益破和合,損傷同門。
2.喜歡忿怒(動不動就生氣),很愛和人抬槓斗諍。
3.心胸極為偏狹,很會挾怨記恨、憎嫉起惡(很會記恨別人、挾怨報復,非扳倒別人才罷休,憎惡別人,看不得別人好,嫉妒心重,因此常起噁心)。
4.講話諂曲,極不實在,虛虛詐詐。
5.抵債謾人(賴債還會罵人)。
6.身長高大洪壯(又高又大又壯),眼白圓怒(眼白較多,雙目圓睜,作忿怒狀),齒疏包露(牙齒稀疏、牙齒尖尖、露在外面),勇猛有力(孔武有力),心懷戰陣(心裡總想怎樣作戰打鬥,譬如喜樂野外生存戰爭遊戲)。
7.常好爭鬥,瞋戾不休(瞋恨心重,沒完沒了)。
8.兩舌破和(很會兩舌搬弄事非,讓人不和分離),用離間手段來拆開良善人的和睦。
9.輕視賢良之人,反說賢人長短,毀謗好人。
因為這些,此人死後直接墮入地獄,無有出期,其後再隨業報投生其他惡道,最後墮入阿修羅道。
五、從人道中再投生人間的眾生(從人道中死後再生人道)
1.個性賢良正直,親近善友,性常有信有忠有孝。
2.若有惡人,漫行誹謗毀呰其人,此人最終不會去對付毀謗他的人,因為此人好惜門望,識羞識恥,篤厚守信。
3.樂好名聞及以稱譽(喜歡名聲及被人稱讚好名譽),其性工巧(很會技藝工巧),且敬重有智慧的人。
4.具慚愧心,心性柔軟,對於給自己恩惠照顧的人會知恩圖報。
5.對善知識的教導其心順從無違背。
6.有慈有悲,孝養父母、師僧和上,小心敬上。
7.知人緩急,處事有方。
8.善能和合,常樂信佛(深知和睦相處之道,喜愛佛法、相信佛法)。
9.好行布施,常修供養。
10.不耐於債,不負他人(不願欠人債務,不會背棄、背叛他人)。
11.少許財物,好習善事,接引於人,悉令安樂,不令有苦。
像這類人,命終直接生於天上,不會墮入地獄,再度還生人間,也只受大快樂,不受眾苦,生生世世常獲人身。世尊說:外道人沒有智慧且不善識人,這些見解也不是愚痴者所能見解,也非凡夫所能測知。
六、從天道轉生人間的眾生
1.若有眾生持五戒修十善,能生天上受勝妙樂,當從天上退沒而生於人世間,長相端嚴,正信正見,貌好殊妙,其人聰慧,樂好清淨。
2.喜歡穿著華鬘,薰香塗身,常愛鮮潔,好擇賢良之人為友。
3.經常喜愛音聲歌舞讚嘆。
4.常樂高樓,不居在下。
5.為人作首含笑不瞋,有行有德,講話吐言柔美,具足善巧方便,出言誠懇,讓聽的人都很相信歡喜,講話不會傷人,有大智慧。
6.常樂好衣嚴身之具。
7.此人有善,樂欲出家。
8.若得為師,就會精進修持清淨律行,學習佛道,不愛世間名利,志求無上菩提。
9.如此之人,有智有慧,多劫修行,難可籌量,非心所測,非眼所觀。此是賢良,見生受福,若修淨戒,不久當得無上正等菩提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astrology/k3mrqpr.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