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峨眉地區的原住民- 以賽夏客家關係為中心(邱顯明)
新竹縣治-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全球資訊網{縣史館} https://bit.ly/3qZti2h
近半世紀以來,「客家作為族群」已是一幾近普通常識的論說範疇。大量以「客家族群關係」為名或探討主題的文獻接續出現。本書為「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第四輯,考量臺灣南、北、東各地研究景況,兼顧時間範圍與各類主題,並平衡研究者所屬學科代表、期刊多樣性以及文章的基本品質,選出了八篇學術論文。
這些文獻有論及清治至日治的二百年間,閩/福佬與粵/廣/客家的實質(如通婚或收養或風月尋歡或械鬥)或抽象(如刻板印象形成或負面事件的記憶)往來,也描述了與原住民包括平埔和高山類屬各群的關係。基本上,歷史過程中的客家族群關係,該等研究已作出了貢獻。惟在族群理論和當代族群關係的課題方面,學界仍有大幅補強的空間。換句話說,族群現代性的議題和抽象理論的建置,在客家學術的領域內,尚待開發。吾人共勉期許未來更豐盛的研究成果。
◎關於「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
本主題叢書的出版構想,源於客家委員會的學術委員會,目標是將分散於各學術期刊的優質論文,依主題性質加以挑選、整理、編輯,重新編印出版,能讓國內外客家研究學者乃至一般讀者,迅速掌握過去學術界對該主題的研究累積,通過認識臺灣「客家研究」的各種面向,理解臺灣客家社會文化的諸多特質,作為國家與客家族群發展知識基礎。叢書,除了彙整臺灣客家研究的各主題(特色),也望能促進學、政雙方,乃至臺灣民間社會共同省思臺灣客家的未來。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主編──謝世忠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兼臺大行為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6月7日生,臺北市人。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曾於美國奧瑞岡大學與哈佛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與漢堡大學及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訪問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族群理論、東南亞民族誌及第四世界網絡,有各項論著二百多種。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總主編──張維安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國際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學術興趣為社會學理論、經濟社會學、資訊社會學與客家研究。
目錄
編者及作者介紹
學術研究與客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主題叢書序 張維安
《客家族群關係》導論:彰顯現代性課題—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新進程 謝世忠
清代臺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 洪麗完
清代峨眉地區的原住民:以賽夏客家關係為中心 邱顯明
風月產業的文化意涵:平埔、漢移民與客家 薛雲峰
跨越與邊界:桃園霄裡及銅鑼圈為中心的地域社會與族群關係 傅寶玉
異族通婚與跨族收養:日治時期前、中、後、先鋒堆客家與其他族群互動的軌跡 林淑鈴
日治臺灣的福客關係 林正慧
族群通婚的身份認定與認同問題之研究:以花蓮地區原客通婚為例 謝若蘭、彭尉榕
生活情境、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河婆客家移民的遊移身分 藍清水
導論
彰顯現代性課題—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新進程
謝世忠
一、前言
客家是否為一個族群(ethnic group)的命題,未經嚴謹界定之前,似乎就被自然地認定使用。被自然認定的結果,即馬上會出現客家族群與非客家族群互動關係的研究課題,畢竟,有這個客家,就應有其他的非客家,而雙方的遭逢,即是關係建立的開端。大家都知道,臺灣不只有客家,統計學上早就很清楚指出尚有其他更多人口且極具政經實質力量的族群存在。於是,族群關係(ethnic relationships)作為一個探索範疇,也就得以理解了。
但是,應如何進行族群關係的研究?這是難題。因為從如何產生族群的定義,如何在田野裡研究情境中觀察族群,如何確認代表族群的一言一行,如何體認族群的一個特定範圍,如何掌握族群組織形成過程,及至如何透析族群與文化的千絲萬縷掛連又斷裂經驗等等,在臺灣都缺乏基本學理的教學歷程,也少有人可被公認已然自積累半世紀以上之相關國際學術論著取得足夠的養分。
因此,基於「客家作為族群,其他非客家群體也是族群」的默契共識上,大量探討各群往來之「族群關係」研究文獻接續出現。然而,它們卻被前述學理方法論的貧弱要因強力制肘,使得該等寫作出版的品質,想來就令人擔憂。
筆者的憂心不是沒有根據。臺灣的確有少數幾種學術暢銷書,裡面介紹了部分經典的國際學者如Frederik Barth 和Charles F. keyes 等的族群研究論點,但,講論不多也不全然真確,卻也翻譯出了幾個族群定義理論如原生論、工具論及建構論等。然後,學子們就開始大量沿用,尤其是Barth 1969 年編輯的小書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導言。只要觸及族群議題,幾乎篤定會見到前述那三論的排比,以及Barth 的名字。學子們研究主題無論是否需要用到族群定義,搬出三論放著就對了。問題是,一方面Barth 該書距今整整半世紀,後續何止千種討論,臺灣研究者卻多不知,另一方面三論也不是套用者所想像好似為一直線演進的出現過程,先原生,再工具,最後建構。建構最新,所以就支持它。過去20 年臺灣族群研究的理論闡述部分,主要就是如此,客家當然也不例外。
本書是客家委員會期刊論文彙集計畫之一,主題是族群關係。筆者受邀擔任是書編者。也就是說,編者必須過濾所有於各類期刊雜誌出版的客家族群關係論文(在論文集等非期刊類出版者不在收錄之內),然後在全書大約20 萬餘字範圍約制之下,選出適量之文章收集成冊,以作為期刊雜誌刊登過之族群關係論文的代表。前段所述筆者發現原生、工具、建構等三論無意義地被錄引一事,正是廣閱稍有涉及族群理論各文之後的基本心得。惟本書收錄文章,僅為出版於各處之族群關係相關論文總量的十分之一弱,所占比重不足,因此,在這裡暫且不擬就三論的刻板套用問題予以多論。而事實上,也勿須多論,因為那就只是套用,只見文字堆疊,學術貢獻卻極其有限。
本書共選了8 篇文章。為何選這些?咸信一定不少人好奇。筆者考慮的重點包括:臺灣南北東各地的平衡、兼顧各文探討的時期、不同主題的凸顯、研究者所屬學科代表、期刊多樣性、以及文章的基本品質。理論上,此等選文標準似乎相當完備,但,實際操作起來,仍有許多困難。檢視大量文章的過程中,常常出現有各項標準彼此衝突情況,筆者也隨之焦慮,呆坐遲滯許久之經驗不在少。不過,總算8 文確定。惟筆者必須強調,獲選的文章,並不宜就視為最佼佼者,它們多數就是合於前述選錄考慮的重點。依本套書(除了族群關係之外,還有11 個課題分別各出專書)編輯共識,對於所收各文,均須有一基本介紹。
二、清治至日治時的閩客
收錄探討清治與日治時代的福佬人/閩籍和客家人/粵或廣籍關係者有二文。洪麗完1990 年出版的〈清代臺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之興衰為例〉一文,刊於《臺灣文獻》。該文是篇佳作,對於客家與福佬關係史的探討具突破性觀點。作者的立意在打破一般所認知的閩人先來臺,佔據平原,而粵人晚到,只好住山區之說法。她以文獻資料為證指出,早期粵籍/客家人士和閩人曾一起開發臺中平原,直至後者人口不斷增多,資源競爭日益激烈,開始出現分類械鬥,客家人口較少,屬於勢弱一方,才考慮遷移到東勢近山處。此時中土原鄉山居的經驗,對於新適應過程,多少有所助益。而今日海邊城鎮清水和沙鹿各有一客家典型信仰三山國王廟,惟當地絕對多數為福佬人,這應如何解釋?作者考據結果發現,二廟一香火黯淡,另一則相當鼎盛,理由係前者原來客家居民同樣因人口勢弱而搬遷,但,該廟始終維持客家主神,因此,居人口多數的福佬不來參拜,才會日顯沒落衰敗。至於後者廟宇則歡迎福佬迎入其他諸多神祉同時供奉,多族群信眾自此絡繹不絕,寺廟香火隨之興盛。此一景況同時顯示,客家先民曾很早就住在海岸平原形成大聚落,他們不比閩籍晚到,也未一下子就直接往山裡去。本文作者人類學與史學修養兼俱,其論點值得推廣重視。
另一篇論文係林正慧2017 年寫就的〈日治臺灣的福客關係〉,出版於《民族學界》。該文篇幅很長,主要在說明,日本人統治臺灣之前,福佬與粵籍或客家的大規模衝突仍不斷發生,直至殖民政府的強力禁止才告終。但是,兩邊的族群邊界繼續以言語嘲諷或戲謔刻板印象存在於社會生活裡。甚至,政府的強力島內移民政策,也未能消弭隔閡。北部客家人遷移到南部,並未被南客接納,反而自成一北客社群。而同族人群聚的社區,較難產生跨族婚姻,族群界線就始終存在。為了生活之需,多數客家操用福佬語,反之也有,但比例不高。有的地區如彰化的客家就完全福佬化,甚至否認自己先祖過去的粵籍身分。總之,直到日本人離去之際,閩客和諧之路雖有進展,但無形界線仍存在。本文資料豐富,作者詮釋能力不弱,是一篇水準頗佳的社會史著作。
三、清治時期的原客關係
該主題收錄三文。首先是傅寶玉2017 年的文章〈跨越與邊界:桃園霄裡及銅鑼圈為中心的地域社會與族群關係〉,發表於《民族學界》。該文也是一篇長文,探討桃園霄裡和銅鑼圈的平埔族與客家人關係史,主要時間點為自18 世紀著名通事知母六(蕭那英)起始及至日治時期。霄裡社平埔族一分為二,留在原地者不是被客家和漳州籍移入者於共同宗教信仰圈所排除於外,就是勉強在共享水利方面被接納,但卻位居祭祀活動的最邊陲位置。而遷移至今龍潭銅鑼圈者,則始終保持番租高位,在祭祀宮廟中心裡,更是一直標示著蕭家的尊貴地位。今天雖然二地蕭姓後人多半認同自己為福佬臺灣人或客家人,但,不少街坊鄰居私底下仍可認知到他們的「番」祖背景。本文的歷史資料分析能力強,對於族群關係過程的細緻要項也大致能掌握得宜,基本上是一篇不錯的文章。
邱顯明2013 年的〈清代峨嵋地區的原住民—以賽夏客家關係為中心〉,發表於《新竹文獻》。本文敘述自清季中葉大約1834 至1954 年,新竹縣峨眉地區賽夏族人從繁盛聚落到全面消失的歷程。其間的關鍵互動群體即是客家人。換句話說,作者經由文獻資料爬梳,整理出客家人的墾殖移民,造成原本居處於峨嵋的賽夏族人承受壓迫,先是極力戰鬥,再來只剩零星反抗,之後和解緩事,賽夏人甚至當起墾戶的隘丁,共同防患泰雅族。20 世紀中葉峨嵋該地仍有少數族人居住紀錄,但,最後還是從峨眉地理舞台失去蹤影。(全文未完)
博客來-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4:客家族群關係 https://bit.ly/2OIo91w
9121417283771.pdf (hakka.gov.tw)
9121417283771.pdf (hakka.gov.tw)
e770cf2f-0623-4680-aeef-cc6d068691d9 (most.gov.tw)
e770cf2f-0623-4680-aeef-cc6d068691d9 (most.gov.tw)
711110253571.pdf (taichung.gov.tw)
711110253571.pdf (taichung.gov.tw)
Microsoft Word - 台灣客家人.docx (midi.twmail.net)
Microsoft Word - 台灣客家人.docx (midi.twmail.net)
Microsoft Word - 0110 1.台灣史前時代-邱鴻霖.doc (ntu.edu.tw)
風月產業的文化意涵:平埔、漢移民與客家∕薛雲峰
歡迎光臨台灣e店 https://bit.ly/3vB6wRI
Microsoft Word - 0110 1.台灣史前時代-邱鴻霖.doc (ntu.edu.tw)
鼻簫,臺灣舊志屢屢言之,其俗如郁永河《裨海紀遊》所載:「婚姻無媒妁,女已長,父母使居別室中,少年求偶者皆來,吹鼻簫,彈口琴,得女子和之,即入與□,□畢自去;久之,女擇所愛者乃與挽手。挽手者,以明私許之意也。明日,女告其父母,召挽手少年至,鑿上齶門牙旁二齒授女,女亦鑿二齒付男,期某日就婦室婚,終身依婦以處。」至於其形制,則各志並稱:「鼻簫長可二尺,亦有三尺者;截竹竅四孔,通小孔於竹節之首,用鼻橫吹之,或如簫直吹,名獨薩里。」因是直吹,故稱之曰簫,今則曰鼻笛,證以舊志所言:「用鼻橫吹之」,亦無不可。鼻簫實物,曾於文物館見之。此番寶桑之行,得聆此調,幸何如也。
聽旮亙樂團鼻簫
鼻簫合調轉同心。
流水高山擇賞音(舊俗女兒長成,別搆一室,以鼻簫擇偶。)。
今日登場可人甚。
娛賓吹出馬蘭吟。(是日所吹為馬蘭之歌)
聽旮亙樂團鼻簫 - 書卷清談集古歡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2NvIKWg
平埔族「女擇其所愛者乃與挽手,挽手者,以明私許之意也。明日,女告其父母,召挽手少年至,鑿上齶門牙旁二齒授女,女 亦鑿二齒付男,期某日就婦室婚。」平埔族的社會特色
清黃叔敬《臺灣使槎錄. 番俗六考》:"成婚,男女俱去上齒各二,彼此謹藏,以矢終身不易。 ”
凿齿(民族习俗) https://bit.ly/2P1d0J4
-------------
大鵬灣區歷史建構 第一章 漢文化進入前時期之第四節-2
大鵬灣區歷史建構 第二章 漢文化移入時期之第一節 | 317林邊故事鄉 https://bit.ly/3cGKrJ3
在小琉球島上,水果有椰子與棕 類,食糧有粟與甘藷,沒有米。動物則沒有獵獸或其它四隻腳的動物,只有些養馴的豬隻與家貓。島上住民以竹筏捕魚養活,形狀有類船,前頭有點彎曲高起,可隨波搖晃,但並沒以樹木形成的船隻。
關於服飾方面,《裨海紀遊》描述了鳳山與諸羅兩地區的情形:
男女夏則裸體,惟私處圍三尺布;冬季以番毯為單衣,毯緝樹皮雜犬毛為之。亦有用麻者,厚可一錢,兩幅連綴,不開領 ,衣時以頭貫之,仍露其臂;又有袒一臂,僅蔽胸脊;別以一副縫其兩端以受臂,而橫擔肩上。上衣覆乳露腹;中衣橫裹,僅掩私,不及膝;足不知履,以烏布圍股;一身凡三截,各不相屬。
他們的衣服其實相當簡單,夏天天熱則裸露上半身,僅遮住私處,並且 足。〈番俗六考〉有關鳳山八社衣服的記載指出,男裸全體,女露上半身。自入清版圖後,女著衣裙,裹雙脛。男子用鹿皮蔽體,或氈披身,名「卓戈紋」;青布圍腰下,即筒裙,名為「鈔陰。」男女皆赤足,惟土官有著履,郁永河對此題詩云:
生來曾不識衣衫,
裸體年年耐歲寒;
犢鼻也知難免俗,
烏青三尺是圍闌。
道出漢化前的穿著情形。又曰:
夫攜弓矢婦鋤耨,
無褐無衣不群愁;
番 一圍聊蔽體,
歷來還有鹿皮兜。
藉鹿皮藉地為臥具,遇雨即以覆體。
在其它裝飾方面,一般「長髮如亂蓬,以青 為香草,曰取束髮, 虱遶走其上。」潤髮則以鹿豕膏脂為之。後受漢化,亦有戴帽與剃頭編辮者。對於頭髮的雜亂,郁永河詩曰:
亂髮鬖鬖不作緺,
常將兩手自搔爬;
飛蓬畢世無膏沐,
一樣綢繆是室家。
亂髮如蓬, 虱遶走其上,時以手指代梳。又男女皆喜簪野花,圍繞頭上,而牙齒則以草染黑。人無老少,不留一 ,并五毛盡去之。郁永河詩曰:
老翁似女女似男,
男女無分總一般;
口角有髭皆拔盡,
鬚眉卻作婦人顏。
形容男子不留鬚 模樣,無法分辨男女。放索、茄藤二社男子競向大耳,於成童時,向耳垂間各穿一孔,以木竹貢之,日以加大。郁永河詩曰:
番兒大耳是奇觀,
少小都將兩耳鑽;
截竹塞輪輪漸大,
如錢如椀復如盤。
番兒大耳如盤,立則垂肩,行則撞胸。同儕競以耳大為豪,故不辭痛楚為之。男女胸背文以雕青,為鳥獸、網罟之形,不可名狀。郁永河詩曰:
文身舊俗是雕青,
背上盤旋鳥翼形;
一變又為文豹鞹,
蛇神牛鬼共猙獰。
又曰:
胸背斕斑直至腰,
爭誇錯錦勝鮫綃;
冰肌玉腕都文遍,
只有雙蛾不解描。
番婦雙股,文繡皆遍,獨蓬頭垢面,不知修飾;以無鏡可照,終生不能一窺其貌。黃叔璥對平埔族的文身亦有詩詠之,詩曰:
絕鳥中華古朱通,
生來惟鬥此身雄;
獨餘一面猙獰外,
人鳥樓台刺自工。
描寫情形與郁永河幾同。又項同懸螺錢,盤纏數 ,光怪陸離,名為「興那」。手帶銅環或鐵環,名為「圭留」,腳帶鐵鐲,名為「石加來」。郁永河詩曰:
鑢貝雕螺各盡功,
陸離斑駁碧兼紅;
番兒項下重重遶,
客至疑過繡領宮。
形容番兒在脖上裝飾所下的功夫之大。又曰:
銅箍鐵鐲儼刑人,
鬥怪爭奇事事新;
多少丹青摹變相,
畫圖那得似生成。
臂環形如 殼聯串二、三十串環,錚亮如銀,束至手彎以為飾。不論手腳,帶上鐲環,平埔族人以此飾美,故男女並帶之。而在漢人看來,有如刑具加身。
在男女交往與婚姻方面,他們表現的不似漢人繁複。男女傳達情意的方式相當直接,只要情投意合即可,婚姻簡單明了,「無媒妁,女已長,父母使居別室中,少年求偶者皆來,吹鼻蕭,彈口琴,得女子和之,即入與亂,亂畢自去;久之,女擇所愛者乃與挽手。挽手者,以明私許之意。」郁永河對此題詩曰:
女兒攙道破瓜時,
阿母忙為構室居;
吹得鼻蕭能合調,
任教自擇可人兒。
番女與鄰兒私通,得以自擇所愛。鼻蕭、口琴除了吹奏樂曲外,更大的功能則是男女潛相彈和以逗情私之具。黃叔璥有詩曰:
製琴四寸截琅好,
薄片青銅窺可彈;
一種幽音承齒隙,
如聞私語到更闌。
又曰:
配他弦索亦相宜,
小孔橫將按鼻吹;
引得鳳來交唱後,
何殊秦女欲仙時。
而所謂挽手,即〈番俗六考〉云:「意合,女出而招之同居,曰牽手。」雙方既定後,「女告其父母,召挽手少年至,鑿上 門牙旁二齒援女,女亦鑿二齒付男。」郁永河題詩曰:
只須嬌女得歡心,
那見堂開孔雀屏?
既得歡欣攙挽手,
更加鑿齒締姻盟。
顯然似有以牙齒互為信物之意。再者,雙方父母「以紗帕青紅布為聘(富者紗帕,貧者青紅布);女父母具牲 ,會諸親友以贅焉。」婚後,「女赴男家洒屋舍三日,名曰烏合。此後男歸女家,同耕並作,以偕終身。」黃叔璥題詩曰:
贅婿為兒婦是家,
還憐鑿齒擦蕉花;
何如高架迎歸去,
偕老相期禮自喜。
很明白的表明了這是一種從母居的婚姻,他們也確實重生女,不重生男。「終身依婦以處,蓋皆以門楣紹瓜瓞,父母不得有其子,故一再世而孫且不識其祖 。」
至於離婚的情形,「偶有不合,不論有無生育,輒出其夫所有家私輒平分焉;番婦復「牽手」於他番。」表現得相當公平灑脫。
在生育方面,婦女分娩,即攜子同浴溪中,不怖風寒。黃叔璥詠云:
生兒出浴向河濱,
仙氣長留冷逼人;
三保當年曾到處,
南洋諸國盡稱神。
似有適者生存,保留強種之意味。同意,他們素與水習,秋潦驟降,溪壑漲盈,腰 葫蘆,徑度如馳。有病亦取水灌頂,傾瀉而下,以渾身發煙為度。未發,再灌;發透,則病癒。而撫育則以大布為襁褓,有事耕織,則繫布於樹,有如懸床。饑則就乳之,醒仍置焉。故長不畏風寒,終歲赤裸,板緣高樹,若素習照。
遇有喪事,《鳳山縣志》記載,懸黑布於竿,同時鳴鑼,使同社聞之。所有器皿、衣服與生人均分,將死者應得者,同其屍埋於門內之右。三日後。會集同社族人啟土,將死者取出,各 以酒,再葬;葬無棺槨。〈番俗六考〉的描述則有差異,有葬,掛籃布於竿上,亦鳴鑼。屍用板合成一 ,放於內;殮以平日衣服什物各半。諸親友各送青籃布一丈或鹿皮一張,同什物與 葬於所臥床下,妻子遷居別室;本家及親友各 以酒,奠畢,錮其戶歸。無論老少,仍別牽手。其子孫則胸披藍布二片,名為掛孝,約及期年去之。若遇土官喪,則載屍遍遊通社,通社閉戶。
平埔族人本是樂天知命、善於歌舞的民族,不但是他們的娛樂更是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酒熟,各攜所釀,聚男女酣飲,歌呼如沸,累三日夜不輟。」跳舞時,「無錦繡被體,或著短衣、或袒胸背,跳躍盤旋,如兒戲;歌無常曲,就見在景作曼聲,一人歌,群拍手而和。」有時平埔人的歌舞就如同漢人演戲般,《小琉球漫誌》中即云:
熟悉遇家有吉慶事,番婦裝束,實戴紙花圈,十數人攜手跳躍。或番童相離,鳴金鼓,口唱番曲,謂猶漢人演戲。吧遊紀略云:『番樂,敲 ,擊小 ,兩人互演,搖頭跳足,以手相比試,而歌哇哇』;亦微類此。
黃叔璥的〈番社雜詠〉中亦詠道:
男冠毛羽女鬋鬖,
衣極鮮華酒極酣。
一度齊咻金一扣,
不知歌曲但喃喃。
此外,巡台御史史范咸也有一首〈茄藤社觀番戲〉傳世,詩云: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妙相天魔學舞成,垂肩瓔璐太憨生;分明即是西塞曲,齊唱多羅作梵生。
皆生動地描述出平埔人歌舞的情況。
其它的一些習俗,例如,不知卜,凡出門樵獵,必聽鳥聲以占凶而後往。音宏亮,吉;微細,則凶。這也是他們對未知事物的一種敬重的表示。總之,平埔族人在未受文明洗禮前,自由自在地悠遊於天地之間,「出不慮風雨,行不計止宿;食云則食,坐云則坐;喜一笑,痛一顰。寒然後求衣,飢然後求食,不預計也。」又「無市肆貿易,有金錢,無所用,錮不知積蓄。雖有餘力,惟知計日而耕,秋成納稼。」並且「屋必自構,衣需自織,耕田而後食,汲潤而後漁,績麻為綱,屈竹為弓,以獵以漁,蓋畢世所需,罔非自為而後用之。」完全是一幅「自遊於葛天,無懷之世,有擊壤、鼓腹之遺風」的寫照。
出自《大鵬灣風景特定區之人文資料調查研究》大鵬灣區歷史建構 第二章 漢文化移入時期之第一節 | 317林邊故事鄉 https://bit.ly/3cGKrJ3
番婆坑、社寮坑、畚箕窩、石井掛紙
十三世祖懷雙姜公妣溫孺人
十四世祖秀鑾姜公妣藍孺人
十五世祖殿邦姜公妣張孺人
十六世祖榮華姜公妣胡、宋孺人
十六世祖榮富姜公妣林、莊孺人
十七世祖紹祖姜公妣陳孺人
Facebook https://bit.ly/3cbqOcY
基隆港#水果販#昭和7年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43941065730870/permalink/3056556204469329/
手持長矛、大砍刀、槍支和獵犬的新竹賽夏族勇士準備出獵1920-1930間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43941065730870/permalink/3054909694633980/
《歷史記憶。原住民的白色恐怖》
#趙文從 前輩,1923年出生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人,民國43年以意圖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案,明知有匪諜而不告密檢舉,被判有期徒刑 1年6月。
採訪過程當中,趙文從的兒子趙俊雄先生說,他的父親趙文從是因為叔叔趙巨德參加「#山地解放團」(成立自治生活的思想),是國民政府當局認定意圖顛覆政府的組織,然而趙文從其實並不清楚趙巨德的事,卻仍被以不舉報的罪名成立遭拘捕,從此不知下落,就連他的妻子都不知道自己丈夫的行蹤。
在白色恐怖的年代,政府可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拘禁,造成很多家庭破碎及犧牲許多無辜生命。
趙文從被關押釋放後,原本在回新竹五峰鄉部落,兒子趙俊雄小時候依稀記得父親(趙文從),每每要遠離外出,必需要到管區簽署外出同意單才能外出遠行,回來後還要詳加說明做了什麼及見了那些人(身在現代的我們真的難以想像這樣的生活方式)
為了要遠離被監控的生活,他們逃難遷居到阿里山達邦部落,從此定居在一個相當陌生的地方重新生活。
根據當年的判決發現,趙文從等被告一共8次審判裁決,從法官、保安司令部、國防部、總統府參軍長、最後蔣介石核定,(以此案例也是大家討論度很高,原來蔣介石是最後的裁量權)。白色恐時怖時期摧毀原住民的自治理想,也斲喪原住民的菁英人才,原住民成為台灣社會最被壓抑的弱勢族群之一。
(5) 少了一個之後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u8qZz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