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人習紅毛字者曰教冊, 用鵝毛管削尖,注墨汁於筒,湛而橫書, 由左而右……」此處所說的紅毛字是指哪 一種文字?新港文
18世紀,《臺灣府志》記載:「習紅毛字者曰『教冊』,用鵝毛管,削尖,注墨汁於筒,蘸而橫書自左而右。登記錢穀數目……」請問:上文所載的文字,最早是哪一群人使用?西拉雅人。
----------------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載:「習紅毛字者曰教冊,用鵝毛管削尖,注墨汁於筒,湛而橫書,自左而右,登記符檄、錢穀數目。」朱景英《海東札記》亦載:「有能書紅毛字者,謂之教冊,凡出入數皆經其手,字體如蝌蚪文,削鵝管濡墨橫書,自左至右,非直行也。」周鍾瑄《諸羅縣志》亦曰:「習紅毛字,橫書為行,自左而右;字與古蝸篆相彷彿。能書者,令掌官司符檄課役數目,謂之『教冊仔』。」連橫《雅堂文集》記:「荷蘭之時,曾教土番讀書,以羅馬字綴成番語,拔其尤者為教冊。削鵝管略尖斜,注墨於中而橫寫之,猶今之鐵筆也。」雍正6年(1728年)巡臺御史夏之芳〈臺灣雜詠百韻〉有詩曰:「狡童『教冊』獨空群,鵝管橫描蝸篆文;豔說紅毛舊時字,好將番籍紀紛紜(番童有習紅毛字者,以鵝管蘸墨橫書--自左而右,謂之「教冊」;凡一社出入簿籍,皆經其手)。」
  荷蘭時期曾對番社施以羅馬字之教化工作,番社中以新港、目加溜灣、蕭壟、麻荳四社受教化最為深刻,荷人離臺之後,熟番仍有可以書寫羅馬字者。意指荷蘭時代曾經學習過「紅毛字」的平埔族住民。「紅毛字」又稱「紅夷字」,張湄有詩云:「鵝筒慣寫紅夷字,鴃舌能通先聖書。」即自左而右書寫的羅馬字。
  明鄭時期,將熟番可以書寫羅馬字者視為一種智識階級,如同漢人的「士人階級」,而稱他們為「教冊仔」、「教冊」或「教冊番」,高拱乾《臺灣府志》載:「偽鄭不分男婦,概徵丁米。識番字者,呼為教冊番,每丁歲徵一石;壯番,一石七斗;少壯番,一石三斗;番婦,亦每口一石。」「教冊番」所徵丁米,較之壯番、少壯番為少,這是一種能書「番字」之「文人」階層的一種禮遇。
  根據康熙26年(1687年)蔣毓英《臺灣府志》記載:「諸番身多刺記,或臂或背,好事者竟至遍體皆文,其所刺則紅彝字也。」可見清治初期,平埔熟番仍有以紅毛字在身上紋身的習俗。之後雖然官方曾經諭令禁止使用羅馬字,然則直到嘉慶年間,仍有以羅馬字書寫之契約文書,此即俗稱「番仔契」的「新港文書」。可見易學的「紅毛字」對平埔熟番日常生活影響之深刻,伊能嘉矩《臺灣文化誌》曾經舉出「菸草一包」、「米酒二斤」、「香菇十兩」,平埔熟番記帳時就以羅馬字寫成「Tamako 1 kpau」、「Bisio 2 kin」、「Hioko 10 nio」。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https://bit.ly/3rYC95E
--------------------------------------------------------
「有能書紅毛字者」不少,其中以康熙56年(1717年)周鍾瑄修「諸羅縣志」卷之八風俗志番俗考雜俗所記最詳,云:習紅毛字者,橫言為行,自左而右,字與古蝸篆相彷彿,能書者,令掌官司符檄課役數目,謂之教冊仔,今官談塾師于社,熟番子弟俱令從學、漸通漢文矣;紅毛字不用筆,削鵝毛管為鴨嘴,銳其末毳,搗之如,注墨藩于筒,湛而書之,紅毛紙不易得,箋代之,以紙背堪覆書也。道光10年(1830年)周璽修「彰化縣志」卷之九風俗志番俗考雜俗,大致沿諸羅志之例。
https://is.gd/4l7qWd
---------------------------
新港文書
臺灣的原住民,包括平埔族,都屬於南島民族(Austronesian),數千年、甚至數萬年前來到島上居住,一直都沒有使用文字。1624年,荷蘭人成立的東印度公司福爾摩沙分公司,首先僅取得熱蘭遮城(今稱安平古堡)為據點,再從西拉雅人手中取得臺江對岸的赤嵌,建倉庫、宿舍,並逐漸發展為商業街,建立攝政城,名普羅明遮城(provintia)。後來因再進一步想擴張商業腹地,逐漸把統治勢力伸向新港、麻豆、蕭壠、目加溜灣,大目降等西拉雅社。雖然後來取得麻豆等社時,發生衝突,以戰爭手段取得該地統治權,但1627年時,荷蘭牧師喬治‧甘迪留斯(另有漢譯作干治士)抵達台灣,進入新港社傳教,實為荷蘭人以懷柔手段取得領地的先例。新港社在今臺南縣新市鄉,喬治‧甘迪留斯先學會當地的新港語,以新港語在當地傳教,用羅馬拼音文字譯出西拉雅語的《聖經》及多種傳教書籍,如《祈禱文》、《十誡》等,得到廣大的傳教效果。荷蘭統治後期,羅馬拼音的新港社語已相當普遍通行於新港社,應是臺灣這塊土地上最早出現的文字,稱為「新港文書」(Sinkan Manuscripts)。 西拉雅族人透過教會的「教冊仔」學會新港語書寫,開始運用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用來記事、記帳,和漢人有了土地買賣租佃行為之後,用來訂定土地買賣契約,漢人稱之為「番仔契」,分由買賣或租佃之土著業主與漢人墾佃(或銀主)各執一份,以便「業憑契管」,日後有證可契。目前尚存的「番仔契」不到150件,最早的定約於1683年,最晚的為1813 年,可見荷蘭人走後,這種文字還流傳了150年以上,可惜沒有留下新港語記事的證據。朱仕玠《小琉球漫誌》及周鍾瑄《諸羅縣志》以漢字音譯注各保留了數百西拉雅語彙。范咸《臺灣府志》〈風俗志〉寫到新港社的衣飾時云:「習紅毛字者,曰『教冊』;用鵝毛管削尖,注墨汁於筒,醮而橫書自左而右,登記符檄、錢穀數目。暇則將鵝管插於頭上,或貯腰間。」紅毛字即新港文書。識得紅毛字,代表不一樣的社會地位。


蘇哲夫珍藏 新港文書雙語地契
蘇哲夫將父親蘇東岳傳下的清朝地契、文書,妥善保存。(記者楊美紅攝)
蘇哲夫珍藏 新港文書雙語地契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1hozyD
2008/07/23 06:00
〔記者楊美紅/善化報導〕家住善化的蘇哲夫,收藏13件極具典藏價值的清朝地契,年代最久遠的是康熙60年,距今約288年的一份賣契,蘇哲夫表示,所有古地契都由父親蘇東岳留下,其中最被重視的是新港文書,有羅馬拼音的平埔語和漢語對照,收藏文書都曾交中研院台灣史研所研究人員整理,成為難得的研究資料。
蘇哲夫收藏的清朝賣契,包括了康熙、雍正、乾隆、光緒年代,日治時期的地契也不少,全都由父親蘇東岳留下,蘇東岳為善化知名詩人,在吟詩作對之餘,也熱衷收藏文書、古董。
蘇東岳最珍惜的一份地契是知名的「新港文書」,也是俗稱的「番仔契」,新港文書記載了200多年前,荷蘭人如何透過漢人仲介和平埔族人買賣、租賃土地,新港文書大部分只有羅馬拼音的單語文書,右邊為漢字,左邊為羅馬拼音的雙語文書,相對而言較為少見,也更為珍貴。
蘇哲夫表示,目前收藏的新港文書有仿本,放置於善化慶安宮文物館展出,讓後代更瞭解先人歷史,多數地契內容多大同小異,除了界定土地範圍外,還包括了用哪些方式購得、價值多少等,最後則有仲介、購買人署名。蘇哲夫珍藏 新港文書雙語地契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1hozyD

2021-03-26_083824614afc_d42520622ebd404db1df3faa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