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y7JBe9Bc17h3tF9MUt-rc-JFv5HE6NtO
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中華文明的八大貢獻/姜太公發明筷子。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姜維沓中屯田、棄守漢中導致了蜀漢滅亡嗎?
姜維屯漢中
因境內有世界珍禽朱䴉而被稱為「朱䴉之鄉」的陝西省漢中市,歷史上作為一座山水相依的「千年古城 」,曾是漢王朝的重要發祥地。
它北依秦嶺山脈,南屏巴山淺麓,是西安到成都的必經之地,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策源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
漢中位於中國版圖之地理中心,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西漢漢高祖劉邦就是在漢中蟄伏,經過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後一舉擊潰楚霸王項羽。
蜀漢丞相諸葛亮屢次北伐也是以漢中為主要軍事要地,其他一些傑出的政治、軍事人物等也都在漢中留下深深的足跡。
一直以來,漢中就是蜀漢門戶,退可以自保,進可以直取長安,威脅兩漢故都。長安一失,則整個關中震動,蜀漢順勢奪取之也不是難事。
所以當年劉備拼了命地要把漢中拿下,占據這塊窺視關中狼顧天下的跳板。
昔日先主還是漢中王時,曾破格提拔為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鎮守漢中。魏延鎮守漢中之法,就是在各個圍戍內屯重兵以抵抗外敵,這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將來犯之地敵統統阻擋在關外,使其無法進入漢中。
從地理上看,曹魏重鎮長安與蜀漢重鎮漢中之間被秦嶺阻隔,但是有從漢中到關中有三條峽谷古道貫穿,他們分別是東路長330公里的子午谷;西面長235公里的褒斜道;中路長210公里儻駱道。
在興勢之戰中,當時的蜀漢鎮北大將軍王平守御漢中,以不足3萬的總兵力將曹魏輔政大將軍曹爽率領的數十萬魏軍阻擋在儻駱道峽谷里,不斷的襲擾、殺傷。王平和趕來的蜀漢費禕援軍幾乎讓魏軍全軍覆沒,他此戰其實依然是沿用了魏延的成法。
蜀漢後期,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經營漢中及隴南,曾先後十一次出兵,北伐曹魏,互有勝敗。姜維在漢中實行「 斂兵聚谷」以禦敵,終因蜀漢政權內部昏聵而失敗。
公元263年,曹魏多路出擊,意欲滅蜀。千鈞一髮之際,手握重兵的大將軍姜維並不在軍事重鎮漢中,卻身在遙遠的甘肅沓中(今甘肅省舟曲縣)。將帥分離,兵力分散,倉促之間,鑄成大錯。
最後,被稱為「魏之子房」的鐘會率軍輕輕鬆鬆奪取漢中,被逼無奈的姜維只能退守劍閣。因此,後世不斷有人質疑:姜伯約掌兵,為什麼非要去沓中屯田而棄守蜀漢門戶漢中?
其實,姜維這麼做也不是一無是處,有其內在的合理性,是當時蜀漢內部複雜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多種因素促成的。
首先,蜀漢相對於三足鼎立的曹魏和東吳其實是最弱小的,特別是夷陵之戰大敗之後更是如此。鑒於蜀漢的國弱民疲,本身資源稟賦和人才短缺,諸葛亮在世時不得不以守為攻,「六出祁山」反覆北伐曹魏。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經過繼任丞相蔣琬、費禕實行的修養生息政策,蜀漢連年征戰國庫空虛的窘境有所改善。作為蜀漢軍事負責人的姜維繼承諸葛丞相的遺志三番五次的征討曹魏互有勝負,起色不大。
特別是姜維北伐遇到他的死對頭鄧艾,讓他屢屢遭受巨大挫折,先後在狄道之戰、段谷之戰、侯和之戰中因為各種主、客觀因素敗給鄧艾,蜀國君臣因此對他信心大減。
不要說朝中謙恭廉潔的丞相費禕多方制肘,不給姜維撥付大量軍馬,就是其他人更是物議紛紛、頗有微詞。
當丞相費禕遇刺身亡之後,蜀漢基本上再沒有能壓得住場子的大臣,姜維的日子更加難過。費禕在世時因看重而越級提拔陳祗代替董允為侍中,呂乂死後,陳祗又以侍中加封尚書令、鎮軍將軍。
大將軍姜維雖然班位在陳祗在上,卻常常領兵在外,少有參與朝政,因此陳祗得以上承主旨,下接閹豎,深為劉禪所寵愛,權力重於姜維。
實際上已掌握了蜀漢內政實權的陳祗雖說才幹、人品一般,但是至少沒有跟姜維過不去,對他還算支持。
但是正因為陳祗是一個憑藉「多技藝,挾數術」、對上逢迎劉禪所好,對下勾結宦官而上位的重臣,所以他後來實際上與「黃皓互為表里,黃皓得以干預朝政」。
很多人都知道黃皓這個三國時期蜀漢禍國殃民的宦官,史載他「便辟佞慧,甚得劉禪喜愛」。蜀漢故丞相董允在世時,恪守正直,他每每正顏厲色地匡諫劉禪,多次責備黃皓;因此黃皓十分懼怕董允,始終不敢幹政。
董允謝世後,接替他的侍中陳祗為人諂媚,接納黃皓,慢慢讓他逐漸得以干預朝政。特別是陳祗死後,黃皓從黃門令升為中常侍、奉車都尉,迷惑劉禪,操弄威柄,獨專國政,最後導致了蜀漢的覆滅。
黃皓其人阿諛獻媚,非常受劉禪寵信。後主劉禪之弟魯王劉永因為憎惡黃皓而得罪他,黃皓在劉禪耳邊進讒言離間劉永,以致他竟遭到哥哥疏遠十多年不得朝見。
襄陽人羅憲時人都稱其有「子貢之才」,由於他對黃皓不理不採,所以被外放為巴東太守;《三國志》的作者、歷史學家陳壽當時在蜀漢為官,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遷貶。
於是賢人漸退,小人日進。蜀漢大臣要麼依附、交好黃皓,要麼隱退。大將軍姜維在侯和再敗於鄧艾後,蜀中對其頗有不滿,黃皓早已想將姜維拿下,換上自己的親信——右將軍閻宇。
閻宇並非庸人,「宿有功干,於事精勤。」黃皓趁機向後主劉禪進讒言,提議讓閻宇取代姜維為大將軍,代替姜維赴對魏作戰前線。辛虧閻宇聽說魏將鄧艾非常厲害,因害怕此事不了了之。
早已對黃皓肆無忌憚的擅攝朝政不滿的姜維得到秘報,勃然大怒,向後主劉禪上奏,直言要殺掉黃皓。
劉禪的回覆耐人尋味:黃皓不過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並語含機鋒地反問:「過去董允對他切齒痛恨,我常常感到遺憾。您大人大量,又何必介意他呢?」劉禪命黃皓向姜維謝罪。
姜維由此看出黃皓在朝中枝連葉附,對此感到非常害怕,恐怕自己在朝中遲早會遭到暗算。在秘書郎郤正的指點下,姜維上奏請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作為大將軍的姜維帶重兵在外,別人不敢輕舉妄動,或可幸免於難。這種名為屯田,實為避禍的舉動看似高明,但是稍微有點腦子的人就可以看出其破綻。最高的軍事統帥怎麼就帶著百戰精兵遠離軍事中樞去扶犁種田呢?
曹操時期大名鼎鼎的荀彧(文若)的族孫從事中郎荀勖就指出:「蜀主劉禪溺於酒色,信用黃皓,大臣皆有避禍之心。姜維在沓中屯田,正避禍之計也。若令大將伐之,無有不勝。」司馬昭對此也心領神會。所以才有後來的曹魏全體出擊滅蜀的決策。
除了政治原因之外,沓中屯田也是姜維為蜀國度身量制的一場軍事防禦戰略的調整。從過去的諸葛丞相伐魏到姜維後來的多次出擊,都有點勉力而為、「逆天時」而動的意味。
所以世外高人水鏡先生司馬徽曾言:諸葛亮雖得其主,但不逢其時!就是這個道理。
蜀漢頻繁用兵、勞師遠征的結果就是加速消耗了本來就相對弱小的國力。以致連曹魏晚期實際的大當家司馬昭都自信滿滿的認為蜀國已經「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
蜀漢後期,魏蜀實力相差越來越大。姜維認為以往歷任漢中太守魏延、王平等人的防禦方法老成持重,可以有效抵禦敵人,但是曠日持久地對峙、拉鋸戰,卻無法大規模殲滅敵方的有生力量,也就是無法大勝。
顯然長期相持空耗國力,對弱小的一方相當不利。姜維的戰略思想是傾向放敵軍入陽安關(陽平關),而蜀軍退守漢、樂二城,重要關口都留重兵把守,再派出一支軍隊打游擊,專門攻打敵軍的薄弱環節。
這樣一來,可以拉長敵軍的補給線,又讓對方無法就得到糧草的補充。時間一長,敵軍疲弊缺糧,撤退是必然的!這時候諸城守兵與打游擊的軍隊,一起抱團進攻,圍追堵截,就能將敵軍悉數殲滅。
如果能夠依託地利,占據有利地形,扼住咽喉,讓敵方大部隊進來,只要固守的據點不失,打防守反擊也不失為好辦法,這個有點類似後世經常說的「敞開腹地,關門打狗」!
這種戰略調整算是屯田沓中的軍事原因。此外棄守漢中、屯田沓中還有軍事、政治的綜合原因。前面講了,姜維逃離成都基本就可以達到避禍目的,可漢中也是可選之地哦!
甘肅自古稱隴東、隴南、隴西「三隴之地」,隴山即現在所稱「六盤山」。古人自然而然將隴山以東稱為隴東,隴山以西則為隴西或隴右。而今天的隴南市和天水市、甘南的部分地區為隴南。
從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以諸葛亮先後六次伐魏線路來看,兩次入侵關中,四次攻多隴西,其戰略目標一直鍾情於隴西。
雖有時兵發關中,然醉翁之意卻在隴西。諸葛亮對曹魏的幾次勝利,也基本上都是在隴西地區取得的。
姜維生於天水長於天水,是土生土長的隴西本地人,諸葛亮所說的「涼州上士也」。自然他對於隴西的山川地理可以說了如指掌。
基於此,姜維主持軍政後的歷次北伐,基本上都是在隴右一帶進行的。隴西地區可謂姜維的主場,再加上有歷史戰績打底,姜維認為隴西是他適合建功立業的福地就可以理解了。
屯兵沓中,依然不失為以攻為守的一著好棋,進可圖隴右諸郡,然後大迂迴進逼長安、關中,讓魏人不敢垂涎漢中,隨時起到對南下魏軍的戰略威懾作用。
沓中是涼州的腹地,雖說不能立竿見影地攻占關中,但是可以向西發展不斷蠶食涼州,擴展疆土。
經過諸葛和姜維的數次征伐,蜀國在涼州地界確實已經拓展了一點地盤,如果姜維繼續屯田沓中,可以穩固既得利益,積蓄糧草,為進一步蠶食整個涼州打下基礎。
如果魏國置隴西於不顧,姜維完全可以在沓中養精蓄銳之後改道歧山,向左大迂迴,從隴西郡向東突然發起進攻,這樣或許可以不知不覺的繞過魏國的重兵防禦,輕而易舉的通過魏軍的重兵防守的關口的後方,揮師一路殺向長安。
實際上後人反覆責難諸葛亮不納魏延出其不意出子午谷奪取長安的「奇謀」,這個不盡客觀。且不說曹魏完全可以在這條最長的峽谷古道埋設伏兵,讓進谷的蜀軍進退不得,全軍覆沒。
即便國力弱小蜀漢軍隊僥倖得逞,也不具備一口吃掉關中的條件:假設初戰攻克長安,曹魏必以傾國之兵爭奪。
關中平原之地,無險可守,必然形成拉鋸戰,雙方兵力懸殊,蜀軍又糧運險遠,難以抗衡。更不用說在關中平原上蜀漢步兵與曹魏騎兵相較處於劣勢這一先天不足了。
相反,諸葛亮主要思路是從隴西採取穩紮穩打的機會,一步步切斷西涼和關中平原之間的聯繫,然後進軍關中平原。
由於蜀國的步兵多、善於山地叢林戰,幾次北伐過程也證明了這點。蜀軍在祁山通過山地伏擊、火攻等戰術有效殲滅魏軍的有生力量,如名將張郃在木門道中伏戰死,司馬懿也曾經被困上方谷。
當然這是弱國的激進之舉,是一部險棋。其前提條件是要蜀漢君臣一體、內外同心,協力對入寇漢中的曹魏軍隊打好「防守反擊戰」;另外曹魏沒有下定全體出擊、一舉擊潰蜀漢的最後決心。
遺憾的是,最後這兩個前提都不存在。不僅蜀漢內部離心離德,當姜維聽聞鍾會治兵關中,上表劉禪,派遣張翼、廖化分別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防患於未然時,黃皓耍神弄鬼,蠱惑劉禪敵軍不會到來,並隱匿軍情讓蜀漢群臣茫然不覺。
而曹魏方面卻吹響了滅亡蜀漢的集結號,改變對蜀漢向來主守不主攻的成規,一反常態,棄守為攻,而且是全線出擊,破蜀必矣!
最後,姜維屯軍沓中種麥在經濟上也具有可行性。早在諸葛亮六次伐魏時,第二次和第五次都是因為糧盡退軍的,後來採用木牛流馬運輸糧草,運輸的險阻艱難有所改觀,但是糧食的來源問題始終得不到根本的解決。甚至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託孤重臣的李嚴因督運糧草不力而被削職流放。
姜維本人十一次領軍北伐不克也有好幾次是因為缺糧草,既缺少糧草的產出來源,也缺乏持續、穩定的運輸保障能力。從蜀中運輸糧草太消耗國力,因此軍隊屯田自足自給,是個不錯的方法,無疑有利於繼續北伐。
沓中是古代地名,地理位置約在今甘肅省舟曲縣,是一個處於岷山、迭山環抱中的小型盆地。盆地地形,四面的群山可以防備敵人,使其易守難攻,中間的平原則適合農業耕種。
正像郤正所說「沓中土地極其肥壯,屯田以充軍實」,這簡直就是個適合屯軍的風水寶地,有利於解決蜀漢一直短缺的糧食問題。
總之,姜伯約掌兵之屯田沓中、棄守漢中是當時蜀漢複雜的政治、軍事、經濟原因促成的偏激進一種國家戰略。從魏蜀態勢看,魏國太過強大,而蜀國到了窮途末路。蜀國在硬拼實力不濟的情況下,想利用地利打一點防守反擊,頗有賭博的意思,可惜賭輸了。
姜維這是兵行險招,在過去蜀主攻、魏主守條件下可以支應一陣。沒想到魏軍反過去只防守不進攻的常態,兵分向蜀軍大舉進攻。
公元263年十八萬魏軍分三路南下;鄧艾率西路軍3萬餘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牽制蜀漢大將軍姜維駐守沓中的主力;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中路軍3萬餘人,自祁山向武街、陰平之橋頭切斷姜維後路;鍾會率主力東路軍十餘萬人,再分三路分別從斜谷(褒斜道)、駱谷(儻駱道)、子午谷欲乘虛取漢中,然後直趨成都。
由於蜀漢政權的昏聵腐敗,戰局很快出現了一邊倒的居民。劉禪卻不待援軍到達,就命漢中的蜀軍撤退讓魏國東路軍長驅直入,接著陽平關副將蔣舒臨陣投敵,讓陽平關、漢城、樂城相繼告破。
自古雄關大多是從內部攻破的,山河之險不足恃。人心固則國固。人心若散了,國亡無日矣。蔣舒叛變,用人不當導致據點很快失去,防守反擊的計劃也就直接破產了。
手忙腳亂的姜維便只得不作抵抗,且戰且退,希望儘快趕到劍閣阻擋鍾會大軍。姜維騙過已經占據陰平橋頭切斷其歸路的諸葛緒中路魏軍,途中與正在北上的廖化、張翼、董厥等蜀國援軍會合,退守劍閣。
劍閣在今四川劍閣縣,西面有相連的小劍山和大劍山,地形險峻,道小谷深,易守難攻,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所謂「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是說的這裡。
姜維利用這種有利於防守的地形,在此列營守險。鍾會屢攻不下,但劍閣又是古時由秦入蜀必經的一條懸崖夾峙、深澗飛瀑的險道。加上魏軍糧食不繼,軍心開始動搖,眼看魏軍就要前功盡廢了。
在這個關鍵時刻,採用了鄧艾的奇計,魏軍以迂為直,以精兵偷渡陰平繞小道攻占涪城,兵臨成都,蜀漢後主劉禪出降。
從陰平到涪城,高山險阻,人跡罕至,其中無人之地就300多公里,一路鑿山開道,遇水架橋,「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
據說當年諸葛亮為防備偷襲,曾在陰平駐守的一千人馬,因常年無事,被劉禪下令撤走!假如一千人據險力守,鄧艾軍在陰平道上以氈自裹下崖翻山時,魏軍豈有活路?可謂天不助炎漢!
鄧艾所率魏軍魏軍經歷九死一生,終於通過了陰平險道到達江油城下,讓人悲哀的是蜀國江油守將馬邈面對鄧艾的一支疲倦之師竟然不戰而降。
蜀國二線掌兵人物、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更是忠勇有餘、才具不足的誤國典型。諸葛瞻從小聰明穎慧,擅長書法繪畫,記憶力強,17歲就被招為蜀漢駙馬爺。但「知子莫若父」,諸葛亮評價諸葛瞻「成熟太早,難成大器」。
由於蜀人不忘舊德,因感念諸葛亮而餘蔭及諸葛瞻,凡是有了成績皆歸功於他,說是他建議倡導的——實際上,他不過是一個滿載美名虛譽走了特權路線的平庸「官二代」而已。
所以後來鄧艾率領軍隊攻入蜀漢腹地。諸葛瞻帶領一批開國元勛子孫前往抵抗。臨陣猶豫不決,錯失先機,未能先期據險死守,致使鄧艾長驅直入成都城下。
好在他還算有自知之明,「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麼臉回去啊?」,力戰殉國。
再看蜀漢國破家亡之際,跟隨諸葛瞻拚死一搏的只有劉備原來核心班底的后羿了,與諸葛瞻一起戰死的有諸葛亮之孫諸葛尚、張飛之孫尚書張尊、黃權之子尚書郎黃崇、 李恢之子 羽林右部督李球,此前趙雲次子趙廣已在隨姜維敗退時臨陣戰死。
自諸葛亮、蔣琬、費禕死去之後,益州本土派系開始成為朝政的主要力量。尤其是以譙周,杜瓊、周舒、周群等益州派系都是「身在漢營心在曹」,有「蜀中孔子」之稱的蜀漢大佬譙周更是帶頭一直以「天命」、「天道」、「星象」等散布蜀漢政權要滅亡的輿論。
益州豪族坐山觀虎鬥,不肯為國效力,鄧艾才能輕而易舉地進逼成都。朝中譙周極力主張投降之時,蜀國尚有近十萬可戰之兵,他卻勸誘劉禪投降。從鍾會進入漢中到劉禪投降,曹魏亡蜀竟然只花了不到三個月,益州派系的鼓譟推動「功不可沒」。
所以曹魏的幾路大軍突破蜀漢防線滅亡蜀國,應該說主要責任不是姜維屯田沓中、棄守漢中戰略的失敗,蜀國滅亡乃國力凋敝、氣數已盡所致!蜀漢朝廷昏聵荒廢、奸臣當道、君臣離心、內外猜忌、朝廷用人不當等客觀原因所致!
姜維沓中屯田、棄守漢中導致了蜀漢滅亡嗎?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qiKShR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8x5jepe.html
姜維為什麼要遝中屯田? 如果只為躲避黃皓,躲到漢中不行嗎?
姜维为什么要沓中屯田?如果只为躲避黄皓,躲到汉中不行吗? | 天府资讯 https://bit.ly/3oLd6RZ
蜀漢晚期,姜維屯田沓中,遠離成都,也遠離漢中前線。 可以說魏滅蜀時,蜀漢戰績不佳,很快丟失漢中,和姜維沒有坐鎮漢中有很大關係。
一般認為,姜維屯田沓中,是為了避免宦官黃皓迫害。 但是,當時姜維基本屬於"擁兵自重",蜀漢精銳部隊都歸姜維指揮,如果要躲避黃皓,躲在漢中,黃皓也拿姜維沒辦法,何必舍近求遠,躲到遝中那麼遠。 那麼,姜維究竟為什麼要去遝中呢?
奪取涼州,增加兵源和軍備物資
歲月不饒人,263年時,姜維已經61歲(距離諸葛丞相去世已29年)。
蜀漢和曹魏的差距是整體實力的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國在人口、物資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 聰明如姜維者,不可能不知道這些。
怎樣來彌補這樣的差距,光靠守顯然是不行的。
屯兵沓中,姜維的想法是尋找機會奪取涼州。 涼州雖然偏遠,但是盛產駿馬,可以彌補蜀漢騎兵力量薄弱的短板。 而且,涼州當地的羌人驍勇善戰,姜維又和羌人首領頗有交情,奪取涼州,也可以為蜀漢增加新的兵源。
曹魏在涼州的防守,相對薄弱
涼州遠離關中,曹魏的防守相對薄弱。 比起硬拼曹魏關中主力,進攻涼州的成功概率可能更高一些。 魏滅蜀時,鄧艾在涼州的部隊總數不過三萬人,遠少於鍾會的關中十萬主力。
不過,姜維比較倒楣的是,涼州雖然並不多,但主將是足智多謀、經驗豐富的鄧艾。 短時期內,姜維並沒有找到很好的機會對涼州下手,只能邊屯田邊等待。
已移除图像。
向西部發展,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路
向西部發展,爭取物資和兵源,其實是諸葛亮時代一以貫之的戰略。 諸葛亮否定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一方面是不願冒險,另一方面就是因為諸葛亮的重點本來就不是長安,而是想穩紮穩打,先拿下隴右的地盤。
到了姜維時代,屢次北伐失敗,使他只能把戰略目標轉移到更西部的涼州地區(隴右屬於雍州)。 姜維也急於需要一場勝利,來減輕此前北伐戰敗的壓力。
已移除图像。
誤以為漢中固若金湯,可以安心離開
姜維認為漢中防線固若金湯,曹真、曹爽兩次大規模進攻都被輕易打退,因此覺得可以安心離開。 而且,蜀魏之間,一直是蜀攻多守少,魏攻少守多。 姜維也沒有想到263年,曹魏會採取三路出擊,一舉消滅蜀漢的重兵來進攻。
等姜維從遝中輾轉回到東線,漢中的陽安關已失(傅佥戰死、蔣舒叛變),整個漢中落入鐘會之手。 姜維只能退守劍閣,守住西川的門戶(漢中稱東川,蜀地稱西川),很快扭轉了戰局,鍾會再難前進。 如果不是鄧艾偷渡陰平成功,這次曹魏伐蜀,也很可能功虧一簣。
摸金校尉曰:
姜維屯田沓中,不只是為了躲避宦官黃皓,而是有自己的戰略規劃。 但是偏師西陲,導致曹魏來攻時,蜀漢漢中防守不力,姜維還是要負主要責任的
姜维为什么要沓中屯田?如果只为躲避黄皓,躲到汉中不行吗? | 天府资讯 https://bit.ly/3oLd6RZ
-----------------------------
張翼,犍為武陽人。
喜歡姜維故事的,通常都會認識張翼。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時代的兩大先鋒是趙雲魏延。
趙雲死後改魏延王平。
魏延死後改王平廖化。
王平死後改廖化張翼。
張翼是士人世家,他的高祖父張浩主要鑽研律法、春秋。
為了求取學問,張浩前往洛陽遊學,更結識了不少同樣益州的好朋友……
認識好朋友這個描述,有其背後的意義。說簡單一點兩個字:結黨。
從古至今的傳記都是這樣寫的。
也就是說,張浩到了洛陽之後,被京城的益州派系吸收,進入了政治圈子。
讀書為天下,說張浩去洛陽不想當官就太假了。
一開始,張浩被大將軍府徵辟,接著被派去徐州當彭城國相。
這時候,是東漢第六位皇帝,漢安帝在位。離漢獻帝出生大概還有五十年左右。
張浩在徐州表現很好,也發掘了不少人才給朝廷,很快就順風順水的被調回朝廷,擔任九卿之一的廷尉。
複習一下,漢代國相跟太守基本上是平行職位。
所謂出太守入九卿,太守的俸祿本身比九卿稍低,出去歷練得好回來你就是九卿了。
這時候刺史只是個監督官而已。
漢安帝末年,政治鬥爭十分激烈。
太后跟大將軍失勢,原本的太子也被廢。
但張浩算是挺有士人氣節,不因此四處找新的依靠,而是堅定「禮不可廢」。
終於,原太子得到了復位的機會,成為漢順帝,張浩也因為忠貞堅定,升上了三公之一的司空。
張浩的兒子名叫張綱,靠著老爸的關係舉孝廉,咻咻咻的一路在朝廷裡高升,三十三歲就當上了光祿大夫。
這一年,漢順帝下詔要八個大臣持節巡視天下,懲奸除惡,舉發貪官污吏……欽差大人出動的意思啦。
張綱也是其中一員。
但其他七個人都出發了,只有張綱不動。
張綱認為,最大的亂源就在京城,何須巡遊天下?
於是張綱就上書一封,開張第一砲就是檢舉大將軍梁冀。
就算整個京城跟皇帝都知道,張綱這一砲打得有理,但漢順帝本身就是依靠宦官外戚上位的,根本沒有實權……
結果就是大將軍梁冀沒有被辦,反而張綱收到詔令:好啦你不用去當欽差了,徐州有亂賊,刺史太守被害。你就去接任廣陵太守平亂吧。
平亂嘛,你看看需要多少兵馬,順便提個申請吧。
張綱表示:免。
一駕車就直奔廣陵……反賊那邊。
張綱一番曉以大義,居然說得反賊們舉手投降。
徐州之亂瞬間平定,大將軍表示:幹,我是要你去送死耶。
但戰功擺在那啊。
大將軍硬是一再阻撓張綱封爵,漢順帝則認為,忠臣難得,這個應該弄回來幫忙爭權……
結果徐州人也有意見。
這個上官太好啦,至少讓他待在徐州多幾年吧。
誰知道,張綱待了兩年就病死了……應該不是吃生魚片肚子痛死的啦。
張綱死後,徐州百姓護送他的靈柩回洛陽,漢順帝很是哀傷,封了張綱的一個兒子當郎官……然後漢順帝就死了。
梁氏大權在握,張綱的家屬要是長點腦,應該這時候就想辦法逃回益州了。
事實上,當劉焉進入朝廷的時候,仍然是梁氏當道。
劉焉的老師更是梁氏政敵。
如果張綱的遺族還在洛陽,跟著劉焉一起入蜀的機會挺高。
但張翼本身既非巴西人(東州兵領地),也沒有在劉焉政權底下任官的記錄,想來張家確實是之前就逃跑了。
劉備平定益州後,才徵召了張翼。
張翼的高祖三公,曾祖忠臣,可說是高級士人之後。
劉備身邊的麋竺等徐州人,搞不好家庭也曾受過張綱的恩惠。
雖然比不上黃香後代那種等級,張翼在劉備軍也算是扛著神主牌上位的。
很快的,劉備為張翼舉了孝廉,任命他為縣長。
並且,張翼也參加了漢中之戰。
在曹操大軍開入漢中之後,黃忠出兵奪糧未歸,趙雲與張翼一同鎮守營地。
碰上曹操軍來襲,老趙雲很是賣弄了一招「空營計」,讓小張翼上了一課。
基本上,就是因為張翼後台夠硬,才能在沒有戰功,也不是奪蜀功臣的情況下,官位連番攀升。
諸葛亮執政期間,張翼的本事也得到了認可,才會逐步轉往益州的心腹要地:蜀郡,為太守。
其實,蜀漢應該沒有蜀郡太守。
成都就在蜀郡,這個郡治,相當於司隸校尉部。
也就是說,蜀郡太守在當時的正式名稱,應該是成都尹。
法正也好,楊洪也罷,還有這位張翼,其實都是台北市長。
當四年就可以選總統了啦……不過蜀漢皇帝不是民選。
蜀漢除了皇帝之外的第一高地方官,乃益州牧,此時由諸葛亮擔綱。
第二大就是庲降都督了。
隨著南中的人事調動,首任庲降都督李恢,跟李嚴馬忠都被徵調北上。
張翼接任了庲降都督。
這時候,陳壽才記下了張翼持法嚴謹,對蠻民而言並不適恰的故事。
兩年後,南中叛變。
這時諸葛亮的北伐正在休息中,老實說要移師回來對付南中叛民,並無不可。
但諸葛亮只是派了馬忠南下。
張翼個人認為,是他自己辦事不力,所以要被換掉。
但他仍堅持到最後一刻,直到馬忠親上前線交接才離開。
吾以蠻夷蠢動,不稱職故還耳,然代人未至……
張翼的認知,成為後世人的一般認知。
肯定是錯誤的。
前面,陳壽是這麼寫的:
翼舉兵討冑。冑未破,會被徵當還,羣下咸以為宜便馳騎即罪。
當時不只張翼,其他部屬也認為是朝廷要降罪張翼。
好,那請問張翼剿賊不力,難道是他自己打到一半上報朝廷說:「不行啊我打不贏,快派人來把我換掉吧」?
不可能,如果是他自己想跑,後面還撐什麼。
應看「被徵當還」。
就算我們看馬忠傳,也是一樣的表述:
徵庲降都督張翼還,以忠代翼。
重點其實不是張翼不力,而是諸葛亮需要一個更合適的將領來參加北伐。
為什麼不要馬忠要張翼?
要知道,馬忠的長才,其實是山地戰,且善守禦。
如果第五次北伐的戰略,還是出祁山,搶街亭這種。
那馬忠非常適合。
由此可知,建興十一年,諸葛亮之所以要徵調張翼,就是因為他已經擬定了五丈原之戰的計劃。
需要一個優秀的前鋒。
原本的第一前鋒廖化,已經派去鎮守陰平了。
亮出武功,以翼為前軍都督,領扶風太守。亮卒,拜前領軍。
問題是,諸葛亮為什麼覺得張翼可用,而且CP值比馬忠更高?
諸葛亮根本不可能知道。
張翼參加過漢中之戰:諸葛亮沒去。
張翼長期在成都周邊擔任太守:諸葛亮很少在家。
知張翼者,非孔明也。
延熈元年,入為尚書,稍遷督建威,假節,進封都亭侯,征西大將軍。
之前提過幾次,延熈的改元,其實就是蜀漢政治勢力的大洗牌。
這時候,費禕為尚書令,張翼被放進來當尚書。
接著「督建威」,這個地方是北伐爭奪區,張翼成了廖化的上司。
答案就是,張翼,是費禕一派。
乍看之下,張翼非常像蔣琬派。
諸葛亮北伐期間,蔣琬或劉禪最可能了解他。
蔣琬北上漢中,在費禕身邊放個心腹,也是合情合理。
問題是你蔣琬北伐就打不動了,還把能打的放在家裡,腦袋抽風?
反過來說,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計劃,魏延、楊儀跟費禕的建議,最有力。
費禕把張翼扣住,讓蔣琬的北伐打不動。
接下來費禕親自上漢中跟蔣琬討論戰略,接著姜維屯涪城,張翼督建威。
有沒有一切都在費禕掌握之中的感覺?
姜維雖然是費禕派系,但是他沒那麼鐵,他比較傾向為了劉禪為了諸葛亮,為了國家大局我應該跟費禕派合作。
而張翼不只是個性跟姜維不合,對蜀漢朝廷而言,他同時也是制肘姜維的重要人物。
對費禕而言,張翼是他的軍事要人。
對劉禪來說,廖化才比較是自己人。
但大家都用姜維,因為士兵主諸葛亮派,而姜維是諸葛亮的領軍繼承人。
所以當費禕過世,張翼跟姜維的衝突也越來越明顯化。
要知道,五丈原之戰,張翼的官還是比姜維大。
洮西之戰,張翼的官跟姜維已經幾乎平行。
陳壽說,洮西之戰,張翼是對的。
但戰後大加官的人卻是姜維。
這又牽涉到,當時費禕的繼承人,陳祗仍在。
顯然,陳祗是傾姜維的。
陳祗過世,黃皓才放開手鬥姜維。
最後,張翼雖然跟廖化並列,但他們倆截然不同。
廖化不服氣姜維,但仍願意為姜維做先鋒掠陣。
張翼跟姜維相看兩厭,但姜維卻非得拉著張翼一起去北伐。
廖化並沒有參加姜維最後引誘鍾會的叛亂計畫。但張翼有。
並且跟姜維一起死在成都。
……比起貝吉達,張翼才是真正的傲嬌派祖師爺吧?
【張翼:益州人的驕傲】 - 三國 https://bit.ly/2LOytmW
--------------------------------
這類兵力分布推測,通過大量的假設再假設,基本上想要什麼結果就
可以有什麼結果。雖然是什麼結果都可以有,但也不能用錯假設。
這篇的假設一開始就存在很大的漏洞,司馬昭所講的守成都和備他郡
可能不是指後方,司馬昭這說話簡單來說就是蜀漢守備成都和各地的
留守兵力不少于四萬,除成都外,其他都是他郡,前線是他郡,後方
也是他郡,並不容易解錯,這是為什麼有估計沓中兵力有五萬。因為
按蜀漢來說,當時最大可能的出兵力度是五萬左右,看姜維會帶多少
出戰。
司馬昭是因應姜維率大眾于侯和失利而沒有回師判斷出來,蜀漢留守
兵力只有四萬,用六萬兵牽制姜維的五萬,十二萬大軍壓向分兵守境
的四萬,取勝就輕易而舉,如果相信曹魏情報能力,這樣的解說才合
理,司馬昭從無講過漢中有五萬或蜀漢前線有五萬。而且從計算出原
漢中屯兵有三萬五千這高于王平兵力就清楚這計算存在誤差,蜀漢重
兵守漢中又如何引魏軍入漢中,
姜維屯在沓中的這支部隊相信曹魏不可能看是是一支蜀漢守備軍,這
是蜀漢主力作戰部隊,姜維一開始是直接率眾出成都伐魏,是失利後
才屯沓中,不可能倒果為因為了去支持姜維只率了萬餘人講出兵一開
始就是去屯田沓中避難,姜維是率眾伐魏失利才需要避難不回師。
按姜維在姜維只有萬五兵來看,光鄧艾的三萬兵就足令姜維棄沓中而
去,那諸葛緒還怎樣偷襲其後,而且不論鄧艾和諸葛緒都非常顧忌姜
維,鄧艾打敗姜維軍也不敢近迫姜維,佔有兵力優勢不會是這樣行動
的。
從蜀漢的增援行動來看,在姜維抽走主力部隊後,成都的兵力已經嚴
重不足,看廖化去了陰平都有個多月,然後與姜維會合,再避過諸葛
緒也用了點時間,張翼、董厥才去到漢壽,可見增援兵力可能不到
萬人,而且也沒有什麼閻宇部隊,成都在送出廖化後,最少花了超
過一個月才調到兵馬給張翼、董厥,即可能要閻宇兵回來,才有兵
力出發或再向周圍抽調民兵應急。因此所謂聽信鬼神而延緩軍事可
能也不存在,光送援軍也這樣困難,一開始要抽光成都軍力,姜維
又統大眾而不回,成都就是有討論也不可能有人支持這樣的提案。
其實可以肯定,姜維投降時的兵力除了廖化、張翼、董厥增援的不
到萬人兵力,其他的劍閣或漢壽屯兵可能只有一兩百這類,漢中督
退返漢壽的兵力早已經回防漢中。姜維一開始出發伐魏的兵力是已
經有可能是四五萬,這是姜維最後的賭博,能帶的不可能不多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