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甜心吳怡霈化身姜維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qSnkNQ

----------------------------------

諸葛亮傳給姜維的兵書是什麼 姜維是不是諸葛亮指定的繼承人 2015-08-24 09:32:25 諸葛亮傳給姜維的兵書 “兵法二十四篇”據說為諸葛亮晚年時候所著,記載了諸葛亮幾十年來行軍打仗的經驗。諸葛亮在死前曾將此書和“連弩”之法傳給了姜維,使姜維成為了諸葛亮最有力的繼承人。 “兵法二十四篇”據說為諸葛亮晚年時候所著,上面記載了諸葛亮幾十年來行軍打仗的經驗。在五丈原之戰中,諸葛亮在死前曾將此書和“連弩”之法傳給了姜維,使姜維成為了諸葛亮最有力的繼承人。 兵法二十四篇——三國時期造就天下三分之勢的著名政治家及軍事家,蜀國丞相諸葛孔明所著,原有二十四篇,但其中八務、七戒、六恐、五懼之法現已失傳。可惜只是兵書,奇門遁甲都沒見著。 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是姜維的授業恩師,是他指定的繼承人,因為不但《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臨死前將兵書傳給姜維的描寫,更加重要的是姜維戰鬥的一生確實繼承了武候的遺志,九伐中原與六出祁山遙相呼應。但實際上如果姜維真的是諸葛亮指定的繼承人,那麼諸葛亮就不會在後主劉禪派李福問他百年之後誰可接替他時這樣回答:“吾死之後,可任大事者;蔣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後,誰當繼者?”孔明曰:“費文禕可繼之。”福又問:“文禕之後,誰當繼者?”孔明不答。 贊助內容 這是《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四回的描寫,雖然正史中未有記載,但《三國志·蔣琬費褘姜維傳》中有如下記載: 亮每言:“公琰託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密表後主曰:“臣若不幸,後事當付於琬。” 丞相亮南征還,群僚於數裡逢迎,年位多在禕右,而亮特命禕同載,由是眾人莫不易觀。 雖然諸葛亮對姜維也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的讚語,但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時姜維降蜀僅六年,年不過三十三歲。論資歷、威望根本不可能代替諸葛武候主持蜀漢大局。而從《三國志》中的記載可以看出蔣琬、費禕在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是旁人所無法企及的。尤其是蔣琬,已經是諸葛亮推薦給後主劉禪的接班人了。 諸葛亮傳給姜維的兵書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最優秀的政治家之一,他不會不明白治理國家靠的絕不僅僅是能征善戰的將軍,更應該是像他那樣文能定國、武能安邦的全才。而在文與武之間選擇,他只能選擇更加精通政治的蔣琬、費禕,而不可能是年輕氣盛的姜維。 贊助內容 姜維主持蜀國時已經是諸葛亮病逝十九年以後了,從三十三歲到五十二歲,經歷了十九年的磨難和鍛鍊,姜維依舊是一個勇敢而純粹的軍人,而不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雖然在和郭淮、鄧艾等魏國主將的較量中,他幾乎始終處於下風,那是和當時蜀國兵少將寡、後主昏庸的現實是分不開的,但他的勇敢和軍事才能還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但是,在我對姜維喜愛的同時,我必須無奈地承認,他的才能和諸葛亮是無法比較的,尤其是在政治上他幾乎沒有任何作為,他的所有心思基本都放在北伐中原上,在政治鬥爭中出現了令人難以至信的錯誤,竟然會為了躲避黃皓那樣的小人物而避禍沓中。由此可見,姜維的失敗並不是輸在了軍事才能,而是他根本沒有能力和條件像諸葛亮那樣基本做到政通人和如果諸葛亮真的在臨死前將一切交給姜維,以姜維氣壯山河的性格,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北伐,更加沒有心思考慮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而諸葛亮六出祁山尚且因為劉禪聽信讒言,李嚴謊報軍情等內亂而勞而無功,何況姜維。 而恰恰是由於這樣的原因,姜維才是三國時代最令我喜愛的人物,因為他的生命充滿了波折與無奈,但卻從未放棄過對未來的渴望。費禕對他說:“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不如且保國治民,謹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為希冀徼倖,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資治通鑑·卷第七十六》)。面對這樣不思進取的上司,姜維沒有自報自棄,依舊利用手中不足萬人的部隊多次與魏軍較量。他曾說:“人生如白駒過隙,似此遷延歲月,何日恢復中原乎。”(《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七回》)。就是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我,我覺得無論姜維他的才華如何,事業是否成功,只要執著於夢想,不顧艱難險阻,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就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一個我值得為之落淚,為之景仰的英雄。 尤其是姜維作為一名降將,無論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與事業,還是為報答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以弱小的蜀國對抗強大的魏國,而且基本上都是主動出擊,從未怯懦,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有放棄夢想。 諸葛亮傳給姜維的兵書 如果說他是為了個人的名聲,渴望流芳百世,那麼他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如果說是為了報答諸葛亮的知遇之恩,那麼“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最適合不過了。雖然可惜的是他並不是諸葛亮指定的繼承人,諸葛亮並沒有刻意將恢復中原遺志傳給姜維。但的他能夠在蔣琬、費禕之後主持蜀國軍政,卻是主要緣於諸葛亮對他的培養。雖然蜀國後期比較關張趙馬黃時代可以說是人才凋零,但寥化、張嶷、張翼、王平、馬忠等人也是戰功郝郝的一時俊傑,姜維能夠脫穎而出,足見當時的姜維的才華已經得到了後主劉禪與朝中重臣的信任。只可惜古今中外太多的英雄都應了杜甫的那句名詩: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如此,姜維也如此,也許是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在姜維遇到諸葛亮的那一刻,三國時代將由姜維來塗抹最後一筆壯麗的色彩

原文連結:https://read01.com/44B68.html

-----------------------------------------------

【文史】諸葛亮智慧超群 未出茅廬知天下事 | 大紀元 - http://goo.gl/tbVBO8

-----------------

【文史】諸葛亮初出茅廬 赤壁建功 | 大紀元 - http://goo.gl/zOC74X

----------------------------

諸葛亮借東風與中國傳統文化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任何文明可能都具有兩個方面的特性:一個理論,一個是對理論的實際應用。

當代文明的理論基礎是科學,技術是對這種科學理論的運用,對科學理論知道的越多,技術的發明也就越多,於是產生了各種各樣可以做不同事情的機器和物質工具,隨著時間的演進,這些機器和工具製造得越來越精細、越來越五花八門。

中國傳統文化也有理論和實際運用。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崇尚「道」,具體說來有太極(陰陽)、河圖、洛書、周易等,這些學說是「天人合一」的,他們對應著宇宙的一定境界,是宇宙在一定層次中運演時空、化生萬物的原理和原因所在。對這些學說掌握的越深、越多,就越能觸及或溝通更高的宇宙境界,看到那一境界宇宙運演和化生萬物的奧秘,並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經過這一境界的允許,借用這一境界的力量影響人世間的某些事物。

古代的大學問家,不僅意味著他們精通某些理論,明白一些道理,也是具有大能力的人,這在史書中也有記載。


董仲舒畫像(公有領域)
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記載:「今上(漢武帝)即位,(董仲舒)為江都相。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故求雨閉諸陽,縱諸陰,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的描寫大致與《史記》相同。

這話是說,董仲舒在漢武帝繼承皇位之後,擔任了江都易王的丞相。易王是漢武帝的哥哥。董仲舒治理江都的時候,常常使用《春秋》中關於陰陽變化的原理來求雨和止雨,無不應驗。


諸葛孔明畫像(公有領域)
諸葛亮是歷史上罕見的具有經天緯地之大才學的大學問家,他說自己曾經遇見過高人傳授奇門道術,其實,這很可能是一種自謙的說法。董仲舒作為一代大儒,尚有求雨止雨之術,諸葛亮學貫天地,在一定歷史時刻,溝通宇宙的一定境界,調動那裡的一部分力量,呼風喚雨,在傳統文化的語境中,合情合理,毫無怪異之處。只是我們不能站在今天科學的語境中來看待這些事情。

赤壁之戰是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戰役,要以少勝多,火攻是上上策。然而,在隆冬之際,東南風罕見,東南風能在需要的時刻出現,成了決定勝負的關鍵。能準確預見東南風何時興起,已屬難能可貴;能在需要的時刻招來東南風,那幾乎是難以想像的。

資料顯示,江東一帶在冬季吹東南風是有可能的,但是,天氣變化最難以預測,作為抗曹主帥的周瑜,不能等著老天刮東南風,戰爭的局勢也是瞬息萬變,取勝講究的就是時機。因此,孫劉聯軍必須自己能夠掌握主動,這個東南風必須掌握在自己一方手裡,要他甚麼時候起就甚麼時候起,要他甚麼時候停就甚麼時候停。諸葛亮的學問在這個時候就派上了用場。

史書記載,黃蓋船隊衝向曹營時,確實東南風大作。史家的記述僅限於此。但這東南風如何來的,他們誰也沒有說。

中國的正史作者,尤其是陳壽,記事謹嚴,但過於簡略,許多史實沒有記錄,這些史實可能不符合作者觀念,但民間百姓可不管這些,對於這些事跡津津樂道,於是,草船借箭、借東風的事跡出現在戲曲之中,千秋傳唱,不疲不倦。


草船借箭(Shizhao/維基百科)
實際上,赤壁之戰如此之大的戰事,如此關鍵的戰役,取勝決不能依靠偶然因素,不能依靠運氣。

東吳戰船與曹操軍隊交戰時,東南風大作,史學家只記錄到這裡。但這東南風怎麼來的?有些分析說,諸葛亮精通天文,算到屆時會起東南風。但天有不測風雲,如果到時沒有東南風怎麼辦?算計的再準確,實際情況也可能出現誤差。所以,這裡一定有一個超乎尋常的原因,這個原因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但諸葛亮可以做到。諸葛亮借東風能夠千古流傳,尤其在民間戲曲中傳唱,不是偶然的。

在中國文化中,一些顯神蹟的故事歷代都有流傳。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冊封胞弟滕王李元嬰為洪州刺史。滕王感激唐太宗厚愛,就在南昌贛江邊上大興土木,建造了滕王閣。落成之日,滕王在閣上大排筵席,歡宴當地官員及文人雅士,並邀眾人即席撰《滕王閣序》,以記盛事。


宋朝人筆下的滕王閣(公有領域)
滕王閣盛筵必有文章流傳千古,但能寫出這個名篇的作者王勃在開宴前一天,還在遠離南昌八九百里水路的地方,一日之內難以抵達。

據宋.曾慥《類說》卷三十四《摭遺.滕王閣記》記載,王勃乘船停泊在馬當,一老翁對他說,明天滕王閣大擺宴席,招待文人詩友,你可為此次宴會作序,一定可以名垂千古。

《摭遺》在南宋時期曾被刊刻,改書名為《摭遺新說》。南宋人任淵《後山詩注》卷二《出清口》注引《摭遺新說》云:王勃自洪州旋舟,謝向時所見老叟曰:「神既藉以好風,以報神賜。」

當晚確實吹起大風,將王勃一夜之間送到滕王閣,剛好趕上盛會。

參與盛會的文人雅士很多,他們知道滕王文學修養很高,抱著「獻醜不如藏拙」的心理,你推我讓,不敢貿然應命。其實,滕王已經料到會有這種情況出現,早就請人寫好了一篇序文,打算到時拿出來炫耀。不料這時有人挺身而出,當席執筆撰文。更令眾人驚異的是,這個出來撰文的還是一個十四歲的小童。

這人當然就是王勃。滕王開始以為這個小童是來搗亂的,吩咐侍衛在旁監視,王勃每寫一句便傳遞一句。及至王勃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兩句時,滕王推座而起,驚歎此子是天才,還親自走到王勃旁邊,看他寫下去。

文徵明書法《滕王閣序》(公有領域)
《滕王閣序》就這樣誕生了,千古流傳,真是字字珠璣,神來之筆。

再說赤壁之戰。現代史學家根據正史史料記載,認定周瑜是赤壁之戰的主角。這個看法非常正確,周瑜的確是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的主角。不過,赤壁之戰還有一個當之無愧的主角,那就是諸葛亮。他在赤壁之戰的事跡,雖然不見正史記載,但卻在民間傳誦,時間越久,越深入人心。@#


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何以自宋消失? 祭拜武聖漸漸不存
縱觀中國的歷代王朝,都是十分重視武備的。國家的戰備工作做得好,對於保證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盛以及應對內憂外患都是十分必要的。而宋朝在中國歷史上卻是一個分水嶺。
讀史可知,中華民族原本也是一個尚武的民族,漢唐的血液沸騰著激昂的睥睨一切的因素,至宋才戛然消失。而唯有擁有漢唐魂魄的中國,才是真正的中國。
秦王贏政就不用多敍述了,他似乎就是為戰爭而生的,揮手所向,天下靡定。在極短的時間內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幾百年諸侯混戰的局面,在廣袤的疆域裡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從此揭開了中國封建王朝的垂天帷幕。
項羽平定河北,破釜沉舟,消滅號稱「虎狼之師」的秦軍主力,諸侯不敢仰而視之,皆膝行來見,何其雄也!
劉邦以一丘草民之身,提三尺劍,縱橫中原,屢敗屢戰,終開漢朝400年基業。
文帝富有遠略,雖對周邊的少數民族以懷柔為主,不輕啟戰釁。但他針對匈奴的戰爭步伐一刻也沒有停止過。為了對付匈奴騎兵,文帝不但鼓勵民間養馬,國家也在西北邊境設立了36個牧馬場,為的就是實現有朝一日不戰則已、一戰必亡匈奴的宏圖大志。
景帝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使「文景之治」的繁榮局面不致中斷。為後來武帝大規模北擊匈奴做了充分的物質準備。
武帝是歷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偉大帝王,他繼位後,改變文化政策,利用儒學敦化民風,同時採用法術、刑名鞏固政府的權威,即所謂的「表儒裡法」。又一改對匈奴妥協的政策,主動進攻。武帝是一個勇猛剛毅、具有持久開拓雄心和征服野心的人,絕不能容忍匈奴再踏入漢關半步,他要一削父祖幾代人所受的鳥氣。他毅然拋棄了行之近70年的和親祖制,開動了整個國家的戰爭機器,全力出擊匈奴!這一聲巨吼,響徹了44年之久,匈奴從此全面衰落。
漢武帝王道霸道,交錯為用。在對匈奴用兵的同時,還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進一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把新疆正式納入了中國版圖。接著又平定了夜郎、 南越,征服了閩越和東甌政權,在西南先後建立了七個郡,分別置於漢帝國的直接管轄之下。漢武帝還派兵從海陸兩道攻入朝鮮,設置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 郡。如此蓋世武功,在中國歷代帝王中,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因此被後人讚為「冠於百王」。武帝是第一個奠定中國遼闊疆域的皇帝,現代中國版圖的基本框架在武帝手中基本已勾勒成形。他第一次實現了漢民族真正意義上的大國崛起。
武帝用事四夷,以武力拓邊,致使民間尚武之風大盛,整個社會充滿著一種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
西元前28年,北匈奴殺中國使節反叛,在危機情況下,副校尉陳湯不待皇帝指令,發兵征討,認為「胡兵五個才能當漢兵一個。」以少勝多,大敗匈奴軍隊,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的漢人是多麼威猛!勝利之後,陳湯又給漢元帝發去了那封流傳千古、揚眉吐氣的疏奏,其中「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雄辭壯語,成為激勵漢民族血性的沸點。
突厥是唐朝最大的邊患,貞觀四年(630年)3月,太宗在做好戰爭準備後,派李靖、李勣率大軍出擊定襄,深入突厥,活捉頡利可汗,突厥部落遂四分五裂。拓邊戰爭取得了輝煌勝利,唐朝的版圖由此擴大到了今天的貝加爾湖以北。平定突厥之後,唐太宗再次遠征,將吐穀渾納入唐朝版圖。而西域的高昌、焉耆、龜茲、西突厥也相繼降服,遂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這是唐朝繼漢朝之後,再次對西域實行有效統治。後又大敗吐蕃軍。贊普松贊幹布遂向唐太宗謝罪求和,請求和親,唐太宗遂將宗女文成公主嫁給他。唐與漢初的和親不同,漢初與匈奴的和親,有著太多的無奈與屈辱,而唐與吐蕃的和親,則是一種強勢之下的懷柔。從此,吐蕃和唐朝結為甥舅關係。
貞觀年間是唐朝拓邊最猛烈的時期,邊疆戰爭之頻繁和戰勝次數之多,在中國古代史上非常罕見。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意氣風發的時代,一個高度自信的時代,貞觀之治的一大內容,就包括這種相容並蓄的大唐雄風和氣吞萬里如虎的尚武精神。
武則天延續了貞觀時期金戈鐵馬的尚武精神。面對吐蕃貴族的入侵和騷擾,武則天給予鐵腕還擊。她派大將王孝傑擊敗吐蕃,打通了河西走廊,收復安西四鎮,復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之後,又設置北庭都護府等,不但鞏固了西北的邊防,也打通了一度中斷的「絲綢之路」,使唐朝和中亞的貿易再度活躍起來。
漢唐是中國歷史上兩個最為強盛、輝煌的王朝,漢與唐相比,漢質勝於文,唐文勝於質。漢雄渾凝重,唐璀璨瑰麗。漢有壯男之質樸剛健,唐有貴婦之雍容華麗。漢氣勢恢弘;唐氣象雄闊。大漢雄風、盛唐氣象遂成為中華民族最引以為驕傲的民族性格和魂魄。
魯迅在《墳》一文中,曾對漢唐精神讚揚有加,他說:「遙想漢人多少閎放……」,「漢唐雖也有邊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於為異族奴隸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絕不介懷。」至今讀來,漢唐雄風,猶撲面而來。
岳飛為規復失地,高歌:「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其氣吞山河之勢,尤其令人振奮!這些無不顯示出中華民族固有的尚武精神
此後猶有明成祖六掃虜庭的雄風、鄭和下南洋的開拓以及平定安南之亂的果斷等,康熙為一代雄主,在他執政期間,平定了三藩之亂;統一了臺灣;並與俄國簽訂了 《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遏制了沙俄東擴的野心;平定了回疆、準噶爾等貴族的叛亂,強有力地鞏固了全國的統一,使中央集權得到了加強,也 使當時的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清朝版圖最大時達1200多萬平方公里。
對尚武精神的鼓勵和對武備的重視和整飭,不但能有效地維護 國家的統一、邊疆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也會使得國家興盛的局面得以長久保持。因此,在歷史的循環往復中,中華民族雖然歷經劫難,但復興漢唐魂魄總是那麼令 人津津樂道。尤其是近代百年中華民族受辱挨打的歷史證明,喪失了民族的尚武精神,連自立都談不上,何來復興和輝煌?
那麼,中華民族自漢唐以來固有的尚武精神,何以在宋代消失了?
探索這段歷史很有必要。
凡歷史上的開國之君,在建國之初,無不具有奔揚的氣勢和馳騖的精神。唯獨趙匡胤因為是從孤兒寡母手中奪得的政權,怕有人見樣學樣,就一味推行「重文輕武」政策,解除將帥兵權。趙匡胤曾問陳摶老祖,何處可守?一個「守」字,就把激昂的漢唐精神推得遠遠的了,也奠定了國家政策的基本調子,就是抱殘守缺、苟且偷安。而為了消弭文人們的獨立精神,宋代特別重視科舉,但又不像唐太宗那樣自信,看到許多新取的進士魚貫而出,便得意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而是 「以科舉銷天下英雄氣」,宋代的科舉成了統治者培養順民所實施的一種政治權術了。宋代的文人,也幾乎都把「學成文武藝,售與帝王家」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了。在宋代,科舉及第會無限榮光,會被皇帝在皇宮賜宴,也會帽插金花招搖過市,引得萬人空巷。所以時人曾感慨:「縱將帥於萬里之外破敵滅國,凱旋而歸,所受獎賞也不過如此。」由此看來,宋朝的科舉取士,已經不是為國家選拔人才了,而是對俯首貼耳讀書人的高級獎賞了。
民如水,體制如器,統治者鼓勵什麼樣的時代精神和提倡什麼樣的道德準則,民族就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擁有什麼樣的靈魂。如統治者戰爭意志堅強,自然就會激起民族潛藏已久的血性。 宋代「重文輕武」,此時的儒士文人,也便沒有了戰國前期高蹈揚厲、獨立思考的個性,而逐步淪為求仕、做官的食祿之徒,整個社會便瀰漫著文弱之氣。
更糟糕的是,此時的儒家文化也發展到了極致,盛極而衰。朱熹繼承和發展了程朱理學,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存天理,滅人欲」,一切社會規則更加精細化和制度化。人們只能循規蹈矩,亦步亦趨,不敢有絲毫的創新。整個社會思潮趨向保守和僵化,社會成消極封閉狀態,與盛唐的開放自信姿態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朱熹的理學思想此後統治中國社會長達700多年,直到清末。
元時矯枉過正,把知識份子從天上踩到地下,八娼、九儒、十丐,此時知識份子的社會地位連娼妓也不如,僅比乞丐強點。斯文掃地,以此為甚。明清時期,雖為知識份子廣開仕進之門,但卻大興文字獄,以形式重於內容的八股文取士。儒家思想中閃光的東西被一步步閹割殆盡,完全成了統治的工具了。整個社會固步自封,積重難返,社會死氣沉沉,毫無活力,而統治者還沾沾自喜地以天朝心態自居,真是可悲、可嘆、可恨。
知識份子是一個時代的優秀代言人,宋元明清以不同的方式箝制、糟蹋儒家文化,對知識份子進行洗腦。使他們失去獨立的社會地位,也就沒有了獨立的人格,整個民族也就不可能有獨立的思考了。他們的骨子裡涵蓄了太多的柔媚,陶醉於詩酒風月之中,也便沒有了「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 夢來」,「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的奔赴疆場、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漢唐以來的尚武風氣,從此消失。變成了渾渾噩噩,不知進取的一群人,何來血性? 也就沒有了漢唐時代的知識份子,常以到邊疆建功立業為榮耀的自覺意識和責任了。
漢唐之所以成為偉大的時代,漢唐精神之所以被後人仰慕和頌 揚,主要是多種文化的交匯、融合、發展的結果。春秋戰國時期知識份子爆發出的驚人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在漢代進入全面開拓時期,武帝 「表儒裡法」,相容並蓄,氣勢恢弘。而隋重新實現了的政治統一,則也是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和文化幾度整合的結果。唐代則更是借助外來文化的強烈刺 激,創造了一種全新的以漢文化為主的胡漢文化,再一次彰顯出勃勃的生機和闊大的氣象,促成了中華民族新的統一體的鞏固和發展。而唐以前中國社會尚武的精 神,卻在宋以後,由於對儒家文化的單一性選擇和推崇,沒有了包容性,尤其元明清時代,甚至摒棄了儒學中閃光的東西,而把落後的一面發揮到極致,這就使得整 個社會逐步消弭了進取的精神和意志。近代中國的落後與挨打,與此不無關係。
由以上原因分析得知,中國從鴉片戰爭以後,聞戰必懼,鮮有勝仗,不僅對自身的命運產生了懷疑,民族的自信心也大為受挫。自宋以來堆積在中國人心中孱弱的意識,使得民族危機嚴重到了亡國滅種的境地。近代大半個世紀 裡,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去尋找救國救民之路,經過近代各種文化思想啟蒙運動和五四新思潮的洗禮,才在中國形成了一種全新的五四新文化。它在喚醒民族意識 的同時,也激起了潛藏已久的民族血性。如果說,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取得了民族獨立的話,那麼,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則奠定了中國大國的地位。它所激發出的中 華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巨大動力,是中華民族重新崛起走向繁榮富強的里程碑。因為只有戰勝一個 大國,自己才能成為一個大國。
正如前面所言,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對尚武精神的鼓勵和對武備的重視和整飭,不但能有效地維護國家的尊嚴、邊疆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也會使得國家興盛的局面得以長久保持。
記住歷史的經驗教訓吧,唯如此,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和再次崛起也就指日可待了!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東漢末年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蜀漢(季漢)丞相,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及散文家。隱居隆中,自比管仲、樂毅,人稱「臥龍」。神機妙算的形象是真,但是很多情節是虛構的,就像演義中的空城計。
劉備一死 諸葛亮再也沒打過勝仗?姜維死前說出真正原因… | 國際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e2gh2P
▲桃園三結義。(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諸葛亮的才能、品格備受後世敬仰,故常被尊稱為武侯、諸葛武侯。後民間小說、戲曲謂其通曉陰陽,料事如神。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裡忠臣與智者之代表。三國人才輩出,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陣更是精彩,可在諸葛亮的計策下,司馬懿也只有死守的份。
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評價他是天下第一之奇才,作為對手來說,他的評價絕對是事實,但是這樣的一個時代大人物,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卻再也沒有打過勝仗,蜀國的實力一般雖是事實,但是真相僅僅是國力的差距嗎?西元223年,劉備去世前,在白帝城將蜀漢託付給諸葛孔明,「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此次諸葛亮北伐的終結。
西元228年,蜀漢進攻陳倉,但是對方守得頑強,一連20多天,也沒將陳倉打下;西元231年,蜀漢與曹魏大戰,諸葛亮再出木牛流馬,曹魏糧草不足,交戰時間長,曹魏主帥司馬懿最後兵敗。諸葛亮在劉備逝世後對曹魏的征戰屢遭失敗,這是出了甚麼問題?蜀漢的姜維去世前,曾透露玄機,在蜀漢滅亡時,他在劉阿斗的命令下降了鐘會,還鼓勵他進行策反,最後失敗告終。
 ID-2490274
▲姜維畫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十二年,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進封平襄侯。」,姜維在諸葛亮死後統領蜀國兵權,臨死前長嘆,我的計策沒有成功,此乃天意,這天意指的其實就是阿斗,諸葛亮北討就為了實現大一統,但是「會既構鄧艾,艾檻車徵,因將維等詣成都,自稱益州牧以叛。欲授維兵五萬人,使為前驅。魏將士憤發,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
前三次的北伐沒有成功,第四次本有機會可以成功,但是因為李嚴,他藐視軍紀,為所欲為,導致糧草未及時抵達,貽誤了戰機,但這也是阿斗的昏庸所致,所以諸葛亮真的會死不瞑目。
劉備一死 諸葛亮再也沒打過勝仗?姜維死前說出真正原因… | 國際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e2gh2P


巧了,這家書店很重要喔!竟然入鏡了。
根據台灣第一位飛行員,也是黃埔軍校教官的謝文達的兒子謝東漢說,當時他的父親在一二八淞滬戰役,即擔任負責首都防空戰略的參謀,當時空軍時代正式來臨,國府在防空的戰術戰略很多都是來自於日文軍事書刊和教材的翻譯,在謝文達的邀約下南京的台籍人士,不少人幫忙此事,這家可能是當時來源的窗口。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 Facebook https://bit.ly/2RL3dIz

186508057_4617266991620685_1144657918538179223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