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泰堂/姜林姓宗祠/「姜林姓龍泰堂」為姜姓之家廟/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主神為玄天上帝,創立於永曆15年(1661年),由鄭成功部屬劉國軒將軍、洪旭副將軍、沈崇明參軍、藩庚 鍾參軍及姜擎副參軍發起,奉祀玄天上帝、開天炎帝。下營庄六姓共管,三百多年來香火不斷-姜姓祖先姜亮,隨鄭成功來臺,鎮守諸羅縣,定居於茅港尾下營社。姜亮因無生育而扶養林姓 友人的小孩,領養後取名為林昇。林昇生九子傳世,並將其後代冠以「姜林」姓,以示姜姓之存在。姜林姓一直延續至日治時期被日本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蓋鄭氏之兵學,遠究呂尚六韜,旁通司馬、穰苴,而出入孫吳兵法

台灣外記 - Google 搜尋 https://bit.ly/38Jw0mF
《臺灣外記》,或作《臺灣外紀》、《臺灣外誌》[1],作者為中國清代江日昇,為南明將領之子,以介於史書和章回小說之間的體裁,描述鄭芝龍、鄭成功、鄭經、鄭克塽家族發展的事蹟。由於鄭氏王族的史料稀少,本書雖有小說性質,但內容係江日昇之父口傳,填補了許多史料未載的空白,故成為學術上的重要參考資料。但值得注意的是該書並非嚴謹的正史,江仁傑《解構鄭成功: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一書便認為該書「與其說是一手的嚴格歷史著作,還不如說是鄭成功『神化』的早期記錄」[2]。
臺灣外記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KfFnn
濫觴主旨
江日昇之父江美鰲為南明將領,最初隸屬鄭彩麾下,後改歸鄭成功指揮。曾奉鄭彩之令護送唐王朱聿鍵入閩,唐王隨後稱帝,年號隆武。三藩起事時,鄭經攻打廣東惠州,江美鰲出任連平知州,而後降清。江日昇自幼聽聞父親談論鄭氏事蹟,後以「閩人說閩事,以應纂修國史者採擇焉」,寫成此書[3]。
本書記事自明天啟元年鄭芝龍離泉州至澳門(1621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鄭克塽降清,其間六十三年的事蹟。記述了鄭芝龍發跡、扶助南明隆武朝廷,以及鄭成功家族和清朝對抗、和談,最後投降的故事。
葉石濤認為,以明鄭的傳記文獻而言,《臺灣外紀》首尾一貫,頗具價值[4]。張溪南在《明鄭王朝在臺南》一書則認為該書以文學角度來看可說是一部成功的鄭成功家族史小說[2]
書目章卷
自序
卷一、江夏侯驚夢保山 顏思齊敗謀日本
卷二、蔡善繼出海招安 盧毓英陸鵝被獲
卷三、往舊鎮芝龍就撫 戰赤湖劉香殞命
卷四、登煤山明祚攸終 定燕都我朝一統
卷五、唐監國福州假號 黃道周南京盡節
卷六、肇慶府桂王僭位 曾厝鞍施郎逃生
卷七、困漳州金礪解圍 逃舟山魯王入海
卷八、國軒合謀歸鄭藩 甘煇用火破仙遊
卷九、獻海澄黃梧歸誠 護國嶺格商被斬
卷十、成功敗積於江南 甘煇死節於崇明
卷十一、何斌獻策取臺灣 黃梧密疏遷五省
卷十二、入緬甸桂王受辱 閱祖訓成功歸天
卷十三、周金斌金廈大戰 陳永華東寧建國
卷十四、施提督兩疏進剿 王巡撫遺疏開界
卷十五、明尚書入閩議撫 范總督抵任上琉
卷十六、下漳州啟泰死難 通海上三藩俱舉
卷十七、黃芳度畏迫詐降 耿精忠見敗修好
卷十八、授南邦之信遇敵 破清漳吳淑獻城
卷十九、平福省范公死節 戰龍江許耀逃竄
卷二十、敗七府國泰執法 入潮州進忠歸正
卷二十一、劉國軒大鬧江東 段應舉被困海澄
卷二十二、國軒率眾圍泉城 啟聖具題復遷界
卷二十三、盛天福克𡒉監國 坂尾寨吳淑喪身
卷二十四、劉國軒單騎救主 陳永華墮計辭權
卷二十五、錫范為婿試克𡒉 啟聖保題請施琅
卷二十六、施提督連疏議勛 姚即院遣使再撫
卷二十七、克塽信讒斂百姓 藍理負傷攻澎湖
卷二十八、江勝邱煇雙盡節 國軒良驥遁臺灣
卷二十九、武平伯力勸納款 寧靜王一門殉烈
卷三十、施將軍議留臺灣 大清國四海太平


江日昇(?-?),字東旭,一名林敬夫,福建泉州人,清朝歷史作家,寫有記錄臺灣歷史的《臺灣外記》。[1]
江日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eKNIY
生平
江日昇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解元。他以明末清初1621年到1683年的明鄭時期歷史發展為核心著《臺灣外記》,凡六十三年間事,依年編次,並於文字敘述中不時用附註、附記、按語補充說明。作者在其自序寫:「閩人說閩事,以應纂修國史者採擇焉」、「就其始末,廣搜輯成」,為記載晚明鄭氏家族最詳細的作品。此書版本甚多,1959年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臺灣文獻叢刊」版的《臺灣外記》十卷,是方豪根據七種版本合校而來。[1]
家庭
江日昇其生父有兩種說法:
陳大道認為江日昇為父親林兆麟,曾化名江美鼇隨明將鄭彩護衛南明弘光帝,康熙十六年(1677年)降清,其後往廣東連平州任職。陳大道推測江日昇自幼隨父親姓江,縱使日後父親恢復本姓,但他慣用江日昇。方豪則認為江日昇原姓林,字敬夫,林兆麟是他生父,惠安前型人。而江美鼇是其寄父或後父,同安高浦所人,因姓江,遂改名日昇,字東旭
江日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eKNIY


姜彰興000000c02(1)  

日治時期1931年南台灣台南下營姜姓宗親(姜林)的文化抵抗(台灣赤色救援會):姜林小、姜林朝清、姜林海鵝、姜林德鴻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姜、林、陳、曾、沈、洪及什姓等六大姓+全台最早期玄天上帝廟(西元1661年) 十月明朝鄭成功部將;劉國軒將軍 (武平候) 、 洪旭副將軍、沉崇明參軍、潘庚鐘參軍、姜孥副參軍 @ 姜朝鳳宗族 :: 

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西元一六六一年)歲次辛丑年十月,鄭成功部將劉國軒將軍、洪旭副將軍、沈崇明參軍、潘庚鍾參軍、姜拏副參軍,倡建茅屋, 奉祀開天炎帝、玄天上帝  https://t.ly/4H1r

2021-01-14_2251292021-01-14_225137

康熙帝時期(1662年至1722年在位)

康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令洪旭抽各鎮屯田者十之三 解顏望忠宦績之謎 - 金門部落 - 新浪部落
《臺灣外記》康熙四年(1665)(永曆十九年) 二月,偵報:『施琅將船欲出攻澎湖』。鄭經會洪旭、黃安、陳永華、顏望忠、馮錫范、楊祥等商議。顏望忠曰:『望忠受恩兩世,當此危急之際,敢惜微驅而不向前乎』?經大悅,撫忠背曰:『今日得公前去,余復何慮?到澎,當相地擇險,據要設備以待』!忠領命。經令洪旭抽各鎮屯田者十之三,又撥勇衛、侍衛各半旅,共萬有餘人,分配大熕船二十隻、鳥船、趕繒各十隻,合戴捷、薛進思、林陞、林應等舟師禦敵。又令劉國軒帶一旅守雞籠山,何祐帶一旅守大線頭。
  三月,顏望忠至澎湖,就娘媽宮屯設大營;於左右峙各整炮臺,令戴捷、林陞二鎮守之。五月,琅等悉回海澄。顏望忠列船澎湖,後偵知琅等船隻被颶風打散仍收回廈門,申文寬限;亦即報經。六月,經馳令薛進思同林陞守澎湖各島。調顏望忠所帶諸軍與戴捷等船隻班師回臺灣。經大犒賞。」
《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永曆19年(1665),施琅再度攻打澎湖。鄭經得知此事,抽調屯田士兵,命顏望忠率往澎湖駐防。3月,顏望忠抵澎湖,於娘媽宮屯設大營,並於左右兩方整建砲臺,分令戴捷、林陞鎮守。4月16日(1665年5月30日)中午,施琅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當夜雖有起風,但仍可行船。17日午時,船隊駛抵澎湖口,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傾盆,船隻受損、船隊衝散,施琅只好撤回。顏望忠偵知清軍失散之船隊集結於廈門,因此並未立即自澎湖撤防,直至6月,鄭經命薛進思、林陞留守澎湖,顏望忠才班師回臺。」 解顏望忠宦績之謎 - 金門部落 - 新浪部落
解顏望忠宦績之謎 - 金門部落 - 新浪部落 https://bit.ly/3nKnsQE

2021-01-15_113247

臺灣外紀/卷13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令洪旭抽各鎮屯田者十之三
鄭經襲位後立即“分配諸鎮荒地,寓兵於農”。康熙四年(1665年)清廷遣施琅、周全斌攻台,鄭經“令洪旭抽各鎮屯田者十之三,又撥勇衛、侍衛……丫合戴捷、薛進恩、林升、林應等舟師禦敵”。清水師為颶風所阻,鄭經“令班師回台灣……仍歸屯耕作”。興兵的同時又不廢農。由於鄭經始終沒有停止墾殖業的發展,台灣的農業在不長的時期內達到了空前的成就。陳永華“親歷南北二路各社,勸諸鎮開墾,栽種五穀,蓄積糧模,插蔗煮糖,廣備興販,於是年大豐熟,民亦殷足”。共建立和發展起了三十五個莊,十二個平社。使“向之憚行者萬今瞥為樂土焉”。許多居民點成為後來近代都市的胚胎。他們把大陸先進的生產經驗廣泛地傳播到台灣各地,使“不識鉤鑲割獲”、“不知犁耙鋤斧”的高山族人民學會了冶鐵、曬鹽、煉製樟腦,開發原始森林,發展造船、漁業。從剛來島時身處荒野以“食木子充飢”到齊拓田園近二十萬畝,連年豐收,餘糧棲畝,蔗物蕃盈,民殷國富。達到了“野無曠土,而軍有餘糧”,並建天興、萬年二大糧倉,將其餘供漳、泉二州,以取其利,故國用無匾。是時,閩粵逐利之氓,輻揍而至,歲率數萬人,台灣之人以是大集。連清統治者也承認:“茲地自鄭氏竊踞,民間積儲有年矣了。”鄭經簡介_的詩_生平_介紹_詩詞_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https://bit.ly/35E8wNF

2021-01-15_111954

04-政事志206-238.pdf (tbocc.gov.tw)
--------------------------------

Microsoft Word - 1278319576657.doc (core.ac.uk)

2021-01-15_110841


《臺灣外記》
清人江日昇所撰之臺灣明鄭時代軼事。江日昇(生卒年不詳),本名林敬夫,字旭東,福建惠安人,1713年恩科解元。父江美鼇(本名林兆麟)為明連平州督標中營副將,後降清。降清後恢復本名,旭東慣用江日昇之名,乃以此為筆名寫作。《臺灣外記》所載為鄭芝龍、鄭成功、鄭經、鄭克臧、鄭克塽五代之史事,本閩人說閩事之立場,將鄭氏前三代,尤其是鄭芝龍、成功父子,塑造為海國英雄。因此,外記雖將鄭氏史事,自1621年(明喜宗天啟辛酉年),迄1683年(清康熙癸亥年)12月止,凡63年間事,依年代撰述,並時加附註、附記、按語等,頗有撰史之志,但書中亦不乏傳說、謠讖、作者聯想、臆測攙雜於史述,不能逕謂之史傳。作者〈自序〉亦稱:「就其始末,廣搜輯成。……以應纂修國史者採擇焉。」不以史家自承,旨在保存史料而已。陳祈永為之作〈序〉則云:「予讀其書,起明季擁眾,紀我朝歸順,垂六十年。其間島嶼之阻絕,城壘之沿革、鎮弁營將忠義背逆,以至朝廷之征討招徠、沿海之戰征區畫,靡不廣羅窮搜,瞭如指掌間。洵志乘之大觀,斑馬之倫匹也。」高度推崇其歷史價值。
-------------------------------------------
臺灣有一段二十多年的歷史,雖然短暫,至今卻仍時常被提起──鄭氏王朝。
  鄭芝龍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個商人,長大以後,他以靈活的手腕與精準的眼光,讓明朝官員和歐洲人都對他甘拜下風。他的後代鄭成功和鄭經,繼承鄭芝龍在東南沿海的商業實力,將貿易版圖拓展至臺灣、英國等地。他們還接力建設臺灣,將臺灣開拓成為一塊樂土。因此我們說鄭氏家族是十七世紀縱橫中國東南海域的王者,一點也不為過。
  你的夢想是什麼呢?還在為了某些原因遲遲不敢踏出腳步往前邁進嗎?現在就翻開這本書,看看鄭氏家族的勇氣和視野,你就會知道,這個廣闊世界有著無限的可能,或許,下一個傳奇主角就是你喔!

2021-01-14_211907

臺灣外紀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21-01-14_211934

  • 第一卷   江夏侯驚夢保山 顏思齊敗謀日本
  • 第二卷   蔡善繼出海招安 盧毓英陸鵝被獲
  • 第三卷   往舊鎮芝龍就撫 戰赤湖劉香殞命
  • 第四卷   登煤山明祚攸終 定燕都我朝一統
  • 第五卷   唐監國福州假號 黃道周南京盡節
  • 第六卷   肇慶府桂王僭位 曾厝鞍施郎逃生
  • 第七卷   困漳州金礪解圍 逃舟山魯王入海
  • 第八卷   國軒合謀歸鄭藩 甘煇用火破仙遊
  • 第九卷   獻海澄黃梧歸誠 護國嶺格商被斬
  • 第十卷   成功敗積於江南 甘煇死節於崇明
  • 第十一卷  何斌獻策取臺灣 黃梧密疏遷五省
  • 第十二卷  入緬甸桂王受辱 閱祖訓成功歸天
  • 第十三卷  周金斌金廈大戰 陳永華東寧建國
  • 第十四卷  施提督兩疏進剿 王巡撫遺疏開界
  • 第十五卷  明尚書入閩議撫 范總督抵任上琉
  • 第十六卷  下漳州啟泰死難 通海上三藩俱舉
  • 第十七卷  黃芳度畏迫詐降 耿精忠見敗修好
  • 第十八卷  授南邦之信遇敵 破清漳吳淑獻城
  • 第十九卷  平福省范公死節 戰龍江許耀逃竄
  • 第二十卷  敗七府國泰執法 入潮州進忠歸正
  • 第二十一卷 劉國軒大鬧江東 段應舉被困海澄
  • 第二十二卷 國軒率眾圍泉城 啟聖具題復遷界
  • 第二十三卷 盛天福克𡒉監國 坂尾寨吳淑喪身
  • 第二十四卷 劉國軒單騎救主 陳永華墮計辭權
  • 第二十五卷 錫范為婿試克𡒉 啟聖保題請施琅
  • 第二十六卷 施提督連疏議勛 姚即院遣使再撫
  • 第二十七卷 克塽信讒斂百姓 藍理負傷攻澎湖
  • 第二十八卷 江勝邱煇雙盡節 國軒良驥遁臺灣
  • 第二十九卷 武平伯力勸納款 寧靜王一門殉烈
  • 第三十卷  施將軍議留臺灣 大清國四海太平

臺灣外紀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一(天啟辛酉年至崇禎己卯年共十九年)

卷之二(崇禎庚辰年至順治丙戌年共七年)

卷之三(順治丁亥年至順治癸巳年共七年)

卷之四(順治甲午年至順治己亥年共六年)

卷之五(順治庚子年至康熙壬寅年共三年)

卷之六(康熙癸卯年至康熙甲寅年共十二年)

卷之七(康熙乙卯年至康熙丁巳年共三年)

卷之八(康熙戊午年至康熙庚申年共三年)

卷之九(康熙辛酉年至康熙癸亥年共三年)

卷之十(康熙癸亥六月至十二月)

臺灣外記(清)江日昇撰【台灣文獻叢刊·第 060 種】臺灣外記(清)江日昇撰国学导航


平澎臺諸將姓氏
  福建全省水師提督一等侯施琅、署中營參將羅士■〈氵〈山上王下〉〉、守備林儒、千總林顯達、莊日超、把總朱壹鵬、唐啟要、周起元、署左營遊擊張勝、守備陳元、千總胡泮、把總李瑞、署右營遊擊藍理、守備方卻、把總陳旺、李俊、署前營遊擊何應元、守備劉琯、千總蔡琦鳳、林鵬、把總張汝灝、唐昇、黃崇、朱龍、署後營遊擊曾成、守備沙允新、千總高斌、把總楊鳳、陳載、陳大勳。
  廈門鎮總兵楊嘉瑞、中營千總王騰超、把總鄭義、曾斌、韓瑛、薛永、左營遊擊朱明、守備胡元道、千總游兆麟、把總劉明、陳瓚、翁英、林信、右營遊擊陳蘭,千總曾義、連龍黼、把總施為良、林錫、林閏、劉春。
  金門鎮總兵陳龍、中營游擊許應麟、守備郭新、千總林鳳、把總游亦緣、李承光,左營遊擊陳榮、守備原再懷、千總遊觀光、曾成勳、把總陳彪、陳凱、王泰、左營守備林芳、千總林正、曾捷、把總王棟、曾維勳。
  銅山鎮總兵陳昌、中營遊擊黃瑞、守備林雄、千總蔡啟東、蕭子發、把總王曰明、林佐治、邱進、左營遊擊曾春、守備董纘、千總許龍、洪忠、把總陳恕、施貴,右營遊擊阮欽為、守備方冰、千總施而寬、李好、把總劉起、游大鵬、陳啟。
  海壇鎮總兵林賢、中營遊擊許英、守備李琦、千總何聚、李振、把總王名、章得貴、林鳳、左營遊擊吳煇、守備胡宗明、千總林恭、把總林光、林應、施宗國、右營遊擊江新、守備林正春、千總楊士響、把總張榮、陳聘。
  同安鎮總兵吳英、城守營遊擊趙■〈勻阝〉、千總林鳳。
  平陽鎮總兵朱天貴。
  興化鎮總兵林承、千總任國佐、把總陳吉、左營守備廖國用、千總陳和、把總張介眉、右營把總林祿。
  閩安協副將蔣懋勛、中營千總馮正龍、把總鄭升、倪昌名、左營千總何美、林信、把總王玉、右營守備王祚昌、千總林生、把總陳一高、莊國用、鄭茂振。
  海壇協副將林葵、左營遊擊卓策、守備陳聰、千總蔡盛、右營把總黃崇。
  江東協副將詹六奇、浯嶼營遊擊黃朝俊、圍頭營遊擊陳義、平海營遊擊李全信、烽火營遊擊王昌祚、龍江營守備韓進忠、灌口營守備黃富。
  隨征總兵董義、康玉、顏立勳、李日煜、都督陳蟒、魏明、何義、藍■〈土爰〉、鄭興、副將林應元、黃昌、鄭元堂、鄭章、劉沛、參將林實、鄭英、許光遠、陳致遠、鄭雲、洪雲、遊擊林翰、方鳳、施應元、李廷彪、黃登、湯明、廖程、施世騄、陳良弼、都司黃勇、陸臣揚、陳道明、林淳、守備戴名芳、鄧茂公、施世輔、施世忠、施世驃、李寅、陳王路、施世驤、洪天錫、李光琅、千總葛永芳、米得高、鄧高。

平澎臺諸將姓氏【台灣文獻叢刊·第 060 種】臺灣外記(清)江日昇撰国学导航


「台灣外記(十五卷)」白話翻譯
「台灣外記(十五卷)」白話翻譯 - 鰲峰的文學殿堂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3ikdDbe
「台灣外記」展讀到第十五卷,頗有感觸。因為此卷所描述,多是滿清朝廷派官員,渡海到台灣,企圖招撫鄭經。雙方你來我往的談判,雖是三百五年前的事,卻與今日台灣的處境,頗多雷同。因「台灣外記」乃是文言文,對一般人說,恐閱讀不易。所以我擷取了幾個段落,花了點時間,將其大概翻譯成白話文。眼見當下的兩岸關係,整個台灣社會,唯充斥盲目的情緒。上至總統與官員,下至網路網民,終日更是叫囂與漫罵。論其給的觀感,恰如社會新聞中的怨偶,彼此既不想溝通,也不想講理,唯只想拳頭互毆,或拿刀互砍。一個正常人淪落至此,已讓人唏噓。惶論整個社會集體淪落至此,怎能不讓人搖頭嘆息。
歷史可以做為一面借鏡,以讓後世之人避免重蹈覆轍,而可做出更好的選擇。但較之三百五十年前,當前的台灣政府,面對處理兩岸統獨的問題,到底是重蹈覆轍?還是經過了三百五十年的進化,人類的大腦已更具智慧,且開展了一個更好的新局?關於這個問題,讀者看了三百五十年前,兩岸之間統獨的談判後,自當也會有答案。茲將「台灣外記(十五卷)」部份內容,白話番譯於下:
康熙八年己酉(附稱永曆二十三年)二月(西元1669年)。
清廷方面:六月,刑部尚書明珠(滿洲人,後官拜相)、兵部侍郎蔡毓榮(後官雲貴總督)入到了福建,與靖南王耿繼茂、總督祖澤市商討招撫台灣。眾朝廷命官,齊集在泉州府。最後,決定由加興化知府慕天顏(顏字扶極,號鶴鳴,順治乙未進士,陝西靜寧州人,後官至總漕部院)與同都督僉事季佺,帶著招撫的詔書,前往臺灣招撫鄭經。
  台灣鄭經方面:十二日,慕天顏到了澎湖。澎湖守將飛報鄭經。鄭經派了王家搭乘的鑾儀大鳥船,前來澎湖接慕天顏到台灣安平。七月六日,慕天顏到了台灣安平。鄭經派了協理刑官柯平、與協理禮官葉亨接待慕天顏。雙方開始展開談判。
柯平說:「台灣只是一個荒蕪的海島,海上波浪又險惡,貴客前來此荒島,實在有辱身份。一定是孔元章在給清廷皇上的疏奏上,對台灣說了什麼好話妝點?」(註:孔元章於康熙六年,也曾奉命來台灣招撫鄭經。當時鄭經,則以「臺灣遠在海外,非中國版圖。先王在日,亦只差『薙髮』二字。若照朝鮮事例,則可。」拒降。)
慕天顏回說:「孔元章,當時向皇上覆命,大力讚美,臺灣的風土人情與內地,沒什麼差別。且貴藩主,也早有想要歸順之心,所以皇上龍心大悅。這才特別命令朝廷重臣,帶著詔書到泉州。並遣小弟渡海來台灣,代為宣達皇上的德意。希望藉此安撫沿海五省的百姓。諸位大人也都有書信,要向貴藩主致意。」
柯平又說:「假如能像老先生所說的這樣。那就是百姓的福氣了!」命禮官奉陪慕天顏與季佺兩個使節後。柯平與葉亨,就帶著明珠等大臣的書信與皇帝的詔書,進去給鄭經。鄭經不肯接康熙的詔書,僅看了明珠的書信。見明珠的書信,寫的是─
「我曾聽說,能讓百姓安居樂業者,稱之為仁。能識時務知所進退者,稱為智。自古以來的英雄豪傑,都知道該順從天命,也知禍害百姓沒什麼好處。所以最後都毫不猶豫,決定歸順秉天命,繼承大統的天朝。這不但讓黎民百姓,普天同慶,更讓恩澤可以留下給子孫。乃至名垂青史,成為美談。閣下乃是一個知道通時達變的聰明人,更是當今世上的豪傑,若要與先賢先哲相提並論,可以說是相當容易的事。但現在閣下的名字,在上國卻是沒人知道,天朝分封的爵位,也都沒閣下的份。只是浮沉在海的荒島上,日復一日,這怎能不讓有識之士,對閣下感到惋惜!幸好,當今聖上悲天憫人,想及沿海百姓飽受戰亂,滿目瘡痍尚未恢復。又想起有些百姓因戰亂而離鄉背景,甚至流落到遠在海外的小島。有的已十幾年,有的更已二十幾年,骨肉分離,連生死也不知。聖上原以為普天之下,應都已蒙受皇恩,怎能讓這些流離失所的百姓,沒有辦法回到他們的家?所以我來到了閩南這邊陲,會同靖南王、總督、巡撫等大臣,談到了皇上的聖意,都認為該當先對閣下表示誠信。那時太常寺卿慕天顏,與都督僉事季佺,也都在左右聽聞這些事。」
「閣下拋棄了家鄉土地,也不管聖上苦民所苦的心,難道俯仰天地,不會感到不安?而且閩南的老人小孩,也大多是閣下的父老子弟。而你怎忍心讓他們這樣長久地離散?況且我大清國,向來以誠信待人,更以德服人,遠近都知。自從天下一統,國家日家日漸倡盛,幾乎自古以來,沒一個朝代能相比!就算在窮荒絕域的國家,也都不辭千辛萬苦來向我國朝貢。閣下乃是人中豪傑,卻反是將自己隔絕在浩瀚的皇恩之外。你執意這樣,其實朝廷也沒什麼損失,只是我替閣下感到可惜而已。假如閣下能翻然醒悟歸於大統,那就能讓海外的荒島變成了樂土。流離海外的百姓也就能再回到他們的故鄉。當閣下也從海外重回中原土地,這豈不是千古大快人心之事。就怕這樣的機會一旦失去,恐怕就難再有!當今皇上,對你推心置腹,更有皇上親自給你的聖旨。閣下宣讀聖旨之時,當就能仰望聖上,至仁至愛之心。佇侯德音,臨穎神往!……」
七月初七。鄭經召來文武百官,與清廷派來的慕天顏及季佺,一起會議。鄭經開口說:「本藩,豈不能戰?只是不想讓百姓生靈荼炭,所以我才學張仲堅,避走海外(註:張仲堅,即虯髯客,傳說隋末之人。因知中土已有真命天子出現,所以渡海到朝鮮建國。)再說,自從癸卯年,從金廈撤兵到台灣,我早就已經息兵,也不打算再反清復明。那你們又何必再對我要求這麼多?假如能比照朝鮮國,不薙髮,只稱臣納貢。這樣的話,你們要我歸降的意思,我當然可以接受。」
慕天顏,回:「朝廷頻頻派遣使者,前來招撫。主要也是憐惜貴藩主的一片忠誠,始終不忘前朝的舊君。假如藩主願薙髮歸清,那聖上自當仍然冊封貴藩王爵,永遠成為我朝的柱石棟樑。不然的話,我朝豈又少戰船與兵將?」鄭經,答:「先王還在的時候,前前後後也不乏來招撫的人。但就是差在"薙髮"這二個字。先王不肯薙髮,我又豈能夠違背先王的意思!」
慕天顏在台灣,住了近十日,終究與鄭經,各執己見,無法議定。於是慕天顏,要求鄭經派使臣與他一同返回泉州,去繼續協商。鄭經即令刑官柯平與禮官葉亨,隨同慕天顏返泉州,去向明珠覆命。並且帶了鄭經寫的一封信。信裡寫的是─
「大家都知道麒麟與鳳凰,並非是籠子能把他們關住。一個英雄豪傑心中所想的,也並非遊說就能把他們誘惑。做為一個百姓萬民的主宰,更當以天下蒼生為念。讓不同想法的人與各行各業,都能得到他的德澤。倘若有任何一個匹夫匹婦,對其生活感到不安,這對一國之君來說,都是可恥的事。但大清國,自從強迫沿海百姓後撤三十里,遷界以來。這讓山東到廣東,五省的百姓,從此流離失所,沿海幾萬的土地,從此更成荒涼廢墟。正因如此,寡人不忍百姓受苦,這才毅然遠渡重洋退隱到台灣這海島,並在台灣建國東寧。這些年來,幾乎也已經偃旗息兵,不再有戰事,大家也都相安無事。寡人早就不想再反清復明,只是貴朝卻總無法將這件事放下,以致沿海五省的百姓,仍然因遷界而流離失所。在我心中可說對此,感到相當的遺撼!」
「明珠大人受皇命而來,想為百姓造福,讓流離失所的萬民可以重歸故里,讓沿海從此平靖安定,這確實是給百姓的恩德與仁善之舉。而且我先前也聽說,只要我願意降清,"既不用薙髮留辮,也不需返回大清登岸。』這樣條件聽來還頗有條理。但或許是前來台灣招撫之人,並未深入了解詳情。所以來到台灣只是口口聲聲,要我迎接聖旨臣服。事情總要先說定,才不會後來又反悔。所說的話也得事都先議定好,然後才可以付諸實行。一個大丈夫,總是把誠信放在心上,對人剖肝見膽,磊磊落落。只要能把事都先說定,又何必變來變去,只想靠遊說來誘惑於人!所以寡人,特遣督理行營兼管刑官事柯平、與監軍兵部郎中葉亨,前往把事情說清說定。」
「寡人恭敬的承繼了先王的訓示,嚴謹的守著先王留下的基業,絕不敢拋棄先王的祖業,卻只為了貪圖眼前的好處。只是沿海五省百姓,因遷界而生靈荼炭,卻讓我心生憐憫,耿耿於懷。假如貴朝真有愛民之心。那寡人也不難向貴朝歸降,以為天下萬民的大局著想。等到雙方通好之後,於金廈守邊巡邏的士兵,自當也會將其調回。從此沿海之地,再無戰事,貴朝盡可放心的安撫百姓,寡人也不會再插手。如果還有什麼話說不清楚,還請閣下不吝賜教!我恭敬的等待你的回音。」
鄭經派遣的使臣柯平、葉亨,就帶著鄭經的書信,與慕天顏等,一起渡海回到泉州。依禮數,在前往拜見刑部尚書明珠與兵部侍郎蔡毓榮之前,慕天顏先看了鄭經的書信。之後,慕天顏對柯平與葉亨,說:
「貴藩主的書信內,寫有『麟鳳之姿,非藩籠所能囿』。但天下萬民生於天地間,只有秉天命而生的天子,才可說『不囿』二字。假如貴藩主認為自己不囿於藩籠。既不被籠子所圈限,那是不是代表他也不想只被圈限於台灣。這不是代表他還有爭天下的野心!書信中還說:『英雄之見,非遊說所能惑』。這句話乃是戰國之時,群雄割據,士大夫往往朝秦暮楚,投靠賢能。但今日的天下,乃是大一統,也唯有大清朝承繼道統。都已四海歸服,那有什麼遊說之說。這是天朝聖上,特別頒佈恩典,派遣大臣帶著詔書前來。我更是朝廷的三品大員,奉命帶聖旨渡海。而貴藩居然把聖上的旨意,當成是遊說。這真是比喻的不倫不類。」
「還有『通好之後』這句話,更是荒謬!兩個大國之間,勢均力敵,才有『通好』這樣的說法。通好者,指的是兩個勢均力敵的國家,議和之後的說法。但今日,我大清朝何等尊崇,四海萬國都對我歸順,九夷八蠻都對我臣服。而你區區台灣只是海外的一個小島,居然想跟我大清朝抗衡。雙方的強弱之勢,不管是聰明的還是笨的,都看得出來。貴藩在書信上,用這樣的說法,只是在紙上自抬身價,又有什麼用處?總之,今日招撫的事就算沒成,對朝廷也沒損失。若能招撫成功,其實也只是讓貴藩主得了好處而已。明大人跟蔡大人等,是皇上身邊的重臣,最了解皇上之意。就算二位大人,對貴藩主的書信,不深究過問。但一旦,把貴藩主的書信呈給皇上。怕就怕就此雙方決裂,再也無法挽回。招撫的大事不成,五省的沿海百姓,仍舊流離失所。到時恐怕都要怪罪到貴藩主的身上。這關係到聖上看了會不會不高興,就看你們的意思。」
柯平聽得慕天顏的批評,趕緊起身謝罪,說:「感謝老先生教導,說得明白。這應該是藩主的文書官寫錯了!」慕天顏,續又說:『這件事暫時放著。還有一件事,你們需注意。明珠大人與蔡毓榮大人,乃是朝廷重臣。今日做為欽差來到閩南。就算是公爵、總督、巡撫、提督要見他們,也都得從側邊的角門進入,再坐在偏門的位置。你們二人,當然也得如此。」柯平卻回說:「國家雖然有大小之分,然而無論大國小國,都是一國。理當平等相待,不該走偏門進入!」
因柯平與葉亨,堅不肯被矮化,執行客禮,走偏門。於是等了好幾天,都見不到明珠與蔡毓榮。被冷落了幾天後,慕天顏才找來二人商議,並安排聖廟會面。柯平與葉亨,這次也再不敢再拒絕,就由角門進入。對於慕天顏的應變,明珠大大的讚賞。而柯平見了明珠以後,總括所說的話,不外乎是─「台灣要彷照朝鮮的事例。鄭經不薙髮,而且要世守台灣,不登岸大清國。只願對大清朝,稱臣納貢。」
由於雙方存有歧見,合議不成。明珠與耿繼茂、祖澤沛商討過後。同意允諾鄭經的使臣,向朝廷題請─「讓鄭經就地封藩,世守台灣」。但這也有爭議。因為鄭經若受大清朝廷冊封藩王,那就代表鄭經是大清之臣。既是大清之臣,豈又能不薙髮留辮,不同於大清的體制?這也是柯平與葉亨,搞不清楚狀況,無法融通。於是耿繼茂,即在給鄭經的書信中,說:「大清國想延攬英雄,以安頓沿海五省的百姓,所以不惜召你派使臣前來商議。既然已經允許讓閣下就地封藩,世守台灣,可說已經是相當寬大。但殿下既然願向大清稱臣,卻怎能不遵從大清的體制?大丈夫說話,當誠來誠往,既不需太多算計,也不必太過拘泥小節。白白白浪費筆墨口舌,風塵僕僕穿梭在大海的波濤之間...」
明珠也與總督、巡撫等官員,一起寫了一封信給鄭經。說到:
「閣下的要求,以及使臣所陳述之事,都會上呈給朝廷。當今聖上是一個明君,也善於體察下情。但閣下乃是中國之人,實在不應引用想仿傚朝鮮國的例子。雖然閣下自認自己是居住在海外的荒島,但朝廷卻也不把你當成外人,仍與內地同等對待。皇上對待你的厚恩,如此浩瀚。先前聖上給你的聖旨還有我對你說的這些話,閣下應該仔細的想想,這可都是皇上對你的厚愛。豈能不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既然稱臣納貢,就是要遵從大清國的體制,定下了君臣之禮。而這就像是父子的關係。從來沒聽說過父子,穿戴不同國家的衣冠袍服。更那有君臣之間,各穿各的衣冠袍服。所以剃髮這件事,應該遵從聖上的旨意,不該也不容有任何的猶豫。況且閣下想世守台灣,聖上也已曲從閣下守孝的孝心。並且冊封給你王爵的典制。盼只盼閣下願恪守臣子的本份!忠孝兩全,就在你的一念之間,利害得失,也全在你的一句話!當今皇上,英明神武,一言九鼎,絕不會出爾反爾。今日招撫之事,既然允諾你世守台灣,又賜給了你高爵厚祿。聖上特別給你這樣的榮恩,以閣下只有海外小島的彈丸之地,可說是躬逢其盛,千載難有。假如閣下不當機立斷,遵循朝廷體制,也體察皇上的心意。就怕失去了這個機會,恐時機一去不再來!我等披肝瀝膽,也已是盡心盡力,對你說明。仍然讓太守寺卿慕天顏、與都督僉事季佺,再次渡海去向你宣達皇上的德意。只盼閣下三思,我等都期待你的答覆!」
清廷使臣慕天顏、與季佺,受明珠之意。仍然與柯平及葉亭,再渡海到臺灣,勸鄭經遵從大清體制,薙髮歸降。但鄭經仍然堅持,不肯薙髮。慕天顏,即對鄭經說:「貴藩乃是中國之人,逃居到海外荒島,當然不可自比外國。而今既然要稱臣,卻又不遵從大清朝廷的衣冠制度。這是自古以來沒有的事。只但願閣下當機立斷做下薙髮的決定,便可享萬世太平。」鄭經,回說:「朝鮮國,難道不也是箕子的後人嗎?人各有志,若能倣效朝鮮的例子,那才有話講。假如一定要薙髮,那到死我也不也改變。」
慕天顏見鄭經嚴詞拒絕,也就辭別了鄭經,返回泉州。並帶了鄭經的一封信給明珠。鄭經在信中,寫的是─
「我曾聽說兵戎戰事,乃是禍害之事,往往要付出很大地代價。所以是禍是福,都不能倚仗,是強是弱,也是風水輪流轉。只有以德對待百姓,才能興盛,想以力服人的,往往自取滅亡。數年之前在金廈,年年征戰。寡人也深同情百姓的痛苦,戰禍綿延不休,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我才決定率兵遠離,全面撤軍台灣。從此遠隔大海,並在此島,建東寧國。這是中國的版圖疆域之外,另立了一個國家。我原也以為從此可以讓百姓休養生息,與貴朝之間,就此相安無事。誰知道閣下卻還想把手伸過來,要對我指手劃腳。還驅使我鄭家的叛將,對我兵戎相見!難道你沒聽說過,陳軫『畫蛇添足』的故事。或是養由基雖然能百步穿楊,卻是總會留給人後路的故事!前秦符堅率八十萬大軍南征,還不是在淝水之戰,大敗給八萬晉軍。這也不是前秦不夠強大。隋煬帝三次征遼,傾舉國之力,最後終搞到民窮才盡,國家滅亡。這二個歷史典故,閣下應該都很清楚。」
「再說,我鄭家的叛將逃兵,都受到先王二十幾年的撫養照顧之恩。而今他們雖然歸降貴朝,也未必就會忘了先王的舊恩,或貪慕貴朝的恩賜。有的人,其實也只不過是因為害怕渡海的波濤凶險,或眷戀家鄉,所以才歸降於貴朝。而閣下之所以驅使我鄭家叛將,興兵前來,卻不顧及這些。也不是閣下認為他們的才能可靠,或是可以完全信任他們。我認為那些叛將降兵,他們心裡在想什麼,其實你也不太明瞭。倘若閣下硬逼迫他們前來赴死,那你我勝負,恐怕也還說不定。再說閣下是用怎樣的心態對待那些叛將降兵,那些叛將降兵心裡應也早就知道。汪洋大海,一出海晝夜無期,風浪波濤洶湧,能不能回去誰也不知道。閣下二年以來,三次發兵渡海,全都遇到颶風大浪,無功而返,其損兵折將,勞民傷財,你應當也心裡有數。難道這不是天意如此。」
「且讓我再引用伯夷、叔齊,與田橫的事跡來說。伯夷、叔齊為商朝王族,因不肯吃周朝的米,最後寧願餓死在首陽山。齊人田橫,率五百義士,起兵抗秦,因不肯降於漢朝劉邦。卻被劉邦脅迫,降則封王封侯,若不降,就要殺光他的五百義士。田橫為保護他的兵士,親自前往見劉邦,卻在見到劉邦之前,刎頸自殺。爾後那五百義士,也因不肯降劉邦,全都吻頸自殺。假如連田橫這樣一個齊國的匹夫,也都能這樣守義不屈。況且寡人,世代受到前朝恩典,更秉承先王的訓示,豈能背恩忘義!倘若貴朝,認為我東寧國,無法攏絡,會有異心。那海外各國,譬如日本國、琉球國、呂宋國、安南國。這些國家豈不也都接近浙江與廣東,難道他們也都盡向大清臣服?而假如貴朝,擔心我派出的哨兵,出沒沿海。這實在是因貴朝,常有重兵壓境,使我不得不派兵偵搜巡邏。至於閣下說的,休兵息民,以免生靈荼炭。這是仁人之言,我也讚同,深感佩服。還有,閣下所說的衣冠袍服,這我自己就有。高爵厚祿,我自己也有。所以閣下說的『重爵厚祿,永世襲封』。這對我來說,一點用處也沒有,豈會讓我這海外孤臣因此動心?這都是我心裡的話,但願你明白!」
鄭經還有一封信,是寫給耿繼茂。信中言說:
「接到你的書信,閣下說『大丈夫誠來誠往』又說什麼『延攬英雄』。雖然我不能遵照你的意思,但心裡更覺奇怪。殿下乃是中國名聞遐邇的大英雄,天上地上大家都能証明,不但縱橫沙場,至今更擁有重兵。但閣下懇切的言詞,在我看來也只是遊說的說詞,就像是不相知的人在說的話。東寧國偏居海角,遠在海外,與大清國的版圖疆域,毫不相干。雖然有些事你我心裡都明白,也不必對我說什麼好聽話。就像虯髯客張仲堅,渡海遠走朝鮮建國,把中原神州,讓給太原公子。」
「殿下應該也知道我的意思吧!貴朝對待投誠之人,寬仁無比!遠的就不用說。就我知道的,比如方國安,孫可望,投誠之後,豈沒為貴朝竭心盡力?但他們現在在那裡?前車之鑑不遠,光是看到他們的下場,就讓我感到寒心!假如殿下的心中,真的想延攬英雄,讓兵士百姓休養生息。那就請你嚴謹管束部下就是我心所願,也好安撫邊陲的百姓。東吳陸抗與晉朝羊祜,雖然彼此敵對,卻相知相惜的故事,我那裡敢不努力學習!但若是在疆場相遇,此一時彼一時,誰勝誰負,自有上天註定。要出兵海上,是得是失,是易是難!殿下的心裡應該很清楚,也不用我再多說!」
明珠與耿繼茂,展讀了鄭經的書信後,當也知道。鄭經是倚仗著台灣與大清,遠隔波濤凶險的大海。所以有恃無恐,也不肯接受招撫。二人也只好與蔡毓榮,一道返回朝廷覆命。...
「台灣外記(十五卷)」白話翻譯 - 鰲峰的文學殿堂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3ikdDbe

f_24347113_1


臺灣外記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021-01-14_212702

臺灣外記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臺灣外記》
記述鄭成功四世舊事軼聞之記事本末體史籍。江日昇撰。記述始於1621年(天啟元年)鄭芝龍投奔母舅黃程,終於1683(永曆37年)鄭克塽降清。
江日昇,字敬夫,號東旭,福建惠安人,清康熙癸巳(1713年)福建鄉試萬壽恩科解元。父林兆麟早逝,養父江美鼇追隨明將鄭彩30多年,知鄭氏事甚詳,後降清。日昇聽聞養父言鄭氏舊事,始末靡不週知,口傳耳授,不敢一字捏造。又遍歷閩粵鄭氏重要舊跡,並親赴臺、澎訪尋故老,談鄭氏舊事。及晚年窮困潦倒,訴訟纏身,乃發憤閉門著史,託事言志,以鄭芝龍至鄭克塽四世六十餘年,忠孝節義事蹟甚多,如鄭成功克守臣節,寧靖王朱術桂從容就義,五妃從死,實可為千秋表率,故以閩人說閩事,供纂修國史者之採擇。
此書名「外記」,以鄭氏未奉正朔,事是化外;臺灣未入版圖,地屬荒外。茲編而以外名之,一以示國家綏靖方略,修荒服於版圖之外,一以明鄭氏傾向真誠,沾朝廷於教化之內。別外以重內,法春秋之義。以清為正朔,並附永曆紀元。其所行文,稱國姓為成功,稱世藩(鄭經)為經,則無敬重之語。筆法為本末體兼近演義體,頗異於史筆,其敘述詳於《先王實錄》、《海上見聞錄》,唯為聽聞而非親見,僅可補二書之不足。
書成於1704年(康熙43年),約刊行於1713年。其後版本甚多,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本為10卷本,1995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影印1833年(道光13年)江恆光精校本,10卷。1981年河洛圖書出版社排印30卷本;其餘版本有題《臺灣外誌》者,為鄭氏諸文獻在清代少數得以印行者。


台灣外記
《台灣外記》或作《台灣外紀》《台灣外志》,作者為清·江日升,為南明將領之子,以介於史書和章回小說之間的體裁,描述鄭芝龍、鄭成功、鄭經、鄭克塽家族發展的事跡。由於明鄭家族的史料稀少,本書雖有小說性質,但內容系江日升之父口傳,填補了許多史料未載的空白,故成為學術上的重要參考資料。
江日升之父江美鰲為南明將領,最初隸屬鄭彩麾下,後改歸鄭成功指揮。曾奉鄭彩之令護送唐王朱聿鍵入閩,唐王隨後稱帝。三藩之亂時,鄭經攻打廣東惠州,江美鰲出任連平知州,而後投降清朝。江日升自幼聽聞父親談論明鄭事跡,後以"閩人說閩事,以應纂修國史者採擇焉",寫成此書。
本書記事自明天啟元年鄭芝龍離泉州至澳門(1621年),至明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鄭克塽降清,其間六十三年的事跡。記述了鄭芝龍發跡、扶助南明隆武朝廷,以及鄭成功家族和清朝對抗、和談,最後投降的故事。
葉石濤認為,以明鄭的傳記文獻而言,《台灣外紀》首尾一貫,頗具價值。台灣外記:《台灣外記》或作《台灣外紀》《台灣外志》,作者為清·江日升,為南明 -華人百科 https://bit.ly/2XFWUFK


原稿紙本線上閱讀

台湾外记-(丛书)&古本小说集成-(清)江日升-古籍网

2021-01-14_2134132021-01-14_2135232021-01-14_213547

台湾外记-(丛书)&古本小说集成-(清)江日升-古籍网


臺灣外記
臺灣外記 清 江日
台湾外记 https://bit.ly/3bFazVS
升 撰
●自序 余曆稽帝業之正,莫如我世祖章皇帝也。 世祖當甲申之變,整提一旅,勘亂除姦;應天順人,承繼大統。 以及今上,萬國賓服。 惟臺灣鄭氏與二三故老,遵奉舊朔,孤承海外,恃波濤之險,來往倏忽,騷擾邊疆,費朝廷無數金錢,以至遷移五省,屢勤南顧之憂者四十年。 其間英傑沒於王事者,指不勝屈,是殺運之未盡故也。 舅國至殺運告終,盛世將見,天必生散金之姚公以撫之。 施侯六月興師,果敢在於人謀;一戰決計,見機體乎天意。 遂將臺灣荒服之地,為朝廷收入版圖,四海歸一焉。 但成功泯年儒生,能痛哭知君而舍父,克守臣節,事未可泯。 況有故明之裔寧靖王從容就義,五姬亦從之死;是臺灣成功之踞,實為寧靖王而踞,亦蜀漢之北地王然。 故就其始末,廣搜輯成。 誠閩人說閩事,以應纂修國史者採擇焉。
時康熙四十三年歲次甲申冬至后三日,九閩珠浦東旭氏江日升謹識於雲陽之寄軒。
●陳序
余司鐸南詔,於康熙四十八年己醜春,獲交珠浦江子東旭,蓋循循然重厚博物君子也。 嗣出其所輯臺灣外志凡十卷,而囑敘於予;予讀其書,起明季擁眾,紀我朝歸順,垂六十年。 其間島嶼之阻絕、城壘之沿革、鎮弁營將忠義背逆,以至朝廷之徵討招徠、沿海之戰征區畫,靡不廣羅窮搜,瞭若指掌間。 洵志乘之大觀,班、馬之倫匹也。
蓋嘗論之:作史有三長:曰才、曰學、曰識。 非具曠世之才者,不能盱衡千古,驅策百家;非負蓋世之學者,不能參稽明備,討論精詳;至其權衡統系,斟酌褒譏之得宜,尤非抱卓絕之識者不辦也。 故作史難,而作偏隅之史為尤難。 考成功以有明賜姓,避竄臺灣,奉永歷故朔三十有七年。 跡其仗義執言,全發守節,庶幾齊田橫遺風,不可謂非偉男子;然以我朝視之,則固勝國遊魂、海隅窮魄也,律以犯邊梗化,夫復何辭? 作史者當聖朝全盛之時,記邊島竊據之跡,使孤忠遺憤,獲伸於光天化日之下,不戛戛乎其難哉! 今是編所記鄭氏,於其不忘故國也,如睹間關百奧,天威咫尺之誠;於其接遇王孫也,如見相依為命,保護備至之誼。 忠肝義膽,赫赫如在目前。 至敘今皇帝之殷憂南顧,議撫議剿,六月興師而鄭氏賓服,臺灣底定,殆亘古未有一統之天下也。 非江子才學素優而抱卓絕之識者,焉能辦此哉? 他如寧靖王之就義從容、五姬後死,與夫忠臣義士、閨合節烈者,尤惓惓三致意焉! 江子豈獨備史氏之三長,抑且有功於名教,立頑起懦,不朽矣!
三山弟岷源陳祈永拜題。
●彭序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春正月,余遊閩峤,寓芝山蘭若,獲交山陰余元聞。 一日,論有明崇禎帝谥法,遂出其先王父武貞公奏疏暨遺稿見示,中有辨思烈谥号一書,極光明正大;而其谥為毅宗正皇帝者,是先生一人之碩論也。 先生諱煌,字武貞,登天啟乙醜進士,為殿試第一人;入史館直諫敢言。 捧誦之下,令人想見古大臣遺風。 第運丁陽九,不獲展其大有為之志,可嘆也!
元聞手一書,其標目曰臺灣外志,紀我朝新闢臺灣,海外從來未有之土地也,識明季海上鄭氏事最詳。 筆力古勁,雅有龍門班掾風。 及詢作者姓氏裡居,始知為江子東旭撰。 餘因嘆曰:『江子負如此才,不獲纂修史館,而乃淪落草野,成一家言以自見,其亦勞瘁矣乎』! 江子為瓯閩士,性嗜古文詞,不拘章句學;幼從其先人游宦嶺表,悉鄭氏行事,因編次其所見聞,備他日史官採取,其用心良苦。 而因事直書,不置褒貶,積歲月以成,江子原無庸心於其間也。 按鄭芝龍投誠後,其子成功,據臺灣海島,故明王孫相依為命者,垂數十年;至癸亥歸順,又有寧靖王從容就義,至五姬偕從之死;江子獨斷以成功臺灣之踞,是以寧靖王而踞也。 其卓識宏深,且其間忠臣義士、孝子慈孫,與夫閨合之節烈,罔不光如日月;即當日公侯將帥出入其門,不啻數十輩,而鄭氏遂應五代諸侯之讖,可謂奇男子。 江子今為之表彰,不致海外荒服年久湮沒,人皆謂大有功於鄭氏,而讵知其有功於忠孝節義者為更多乎哉! 故讀是編者,可以教孝、可以教忠、可以教義,即閨合聞之,亦莫不油然生其節烈之心;有功名教,良匪淺鮮。 異日以之登大廷,備史氏之闕文,江子與是書不朽矣!
佘不敏,謹為數語,以弁其端。 漢陽同學弟彭一楷拜手題。
●鄭序
天之生才,豈偶然哉? 生是才,必有所以用是才。 然生才不一,用亦不一:或隆以南面百城,或置之衡門泌水;又甚者,拂亂顛連,無以自立。 不可謂如彼者,天生之、天用之,可以見才;如此者,天生之、天未嘗用之,不可以見才也。 蓋必至是,乃所以空、乏、動、忍,使之奮發有為,名當時、傳後世,加厚之以無容湮沒者也。 吾友江子東旭,其先君當勝國之末,嘗統數萬兵,見天命有在,歸誠我朝,改武為文,授州守之職。 東旭為幼子,最所鍾愛,晨夕左右不離,習知時事,強記博聞,疏財重義,四壁蕭然。 噫! 以如是之才,際用人不次之會,鹹謂其必有合也。 奈何命與時違,歷落牢騷,所如不偶,行多坎壈。 緣與友人計畫,無如數何! 欲為鶯鳴義俠,反成雀角謗疑,構訟歲月,後倚縣庭,因著臺灣外志一書。
其書專為鄭氏而作,始於明太祖,非欲著明之始,所以著鄭之始也;首志顏思齊,所以志鄭芝龍之始,又所以志開闢臺灣之始也。 成功賜姓,弱冠書生,以半旅師,踞金廈島彈丸之地,抗天下兵,可不謂壯乎? 審時度勢,效為你瓊然而,遁跡臺灣,存明故朔,父子祖孫,相繼四十年,終明之世,僅見一人。 其間立心之誠偽、謀略之巧拙、部伍之嚴肅、將帥之勇驍、賢臣隱士之遺蹤、勝朝宗室之潛寓,義士、忠臣、烈女、節婦,凡有所見,皆筆於書;及至施侯奏功、鄭氏歸誠、寧靖王盡節、五姬難殉。 東旭此書,以臺灣之踞,實為寧靖一人而踞,寧靖王死而明絕;其卓識宏深,誠足千古。
噫! 使東旭非構訟感憤,徙倚縣庭,安得此書而傳於世? 太史公稱西伯演易、孔子春秋以及離騷、國語、兵法、呂覽、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東旭具如是才,成此一家言,豈非天使之名當時、傳後世,加厚之以無容湮沒者乎? 較之南面百城,其見才為何如耶?
余讀是書,不能嘿嘿,爰敘其所作之之由。 雲陽誼教弟鄭應發頓首拜書。
●余序
余與江子東旭,計別二十有三秋矣! 一旦既見於鵝城水濱,相視,其夢乎? 真耶? 須已蒼、發已斑,幸顏如昨而力尚壯。 遂相攜登舫,市酒痛飲;索別後著述,出所輯臺灣外志一書。 展閱「凡例」,內有:『臺灣地將靈矣,天必先假手顏思齊為之引子、紅毛為之規模、成功為之開闢,俾朝廷收入版圖,設為郡縣,以垂萬世』。 則全部瞭若指掌,又何用細閱紀年章節哉?
但不細加詳讀,不知其盛衰有數,忠節有人;來脈去路,事蹟茫然。 是以典春衣、浮大白,竭二日夜之功,方悟太史展成先生西堂集中有『草雞夜鳴,長尾大耳』之讖,茲捲首應之。 展卷繹之,信天有善作文章手段:引子者,破承也;規模者,起講也;開闢者,二比落題也;收為郡縣者,中股結束也。 文章成欤! 何以見天之善作文章? 當成功舍父忠君,其間誠偽,正曹操死於獻劍、王莽死於下士,此固未足深論。 第其守明故朔,避遁臺灣,與勝國宗室故老相守,矢志不貳,亦黃冠故鄉,足以風後世為人臣者,且可以佐國朝開闢從未有土地,奠安天南半壁。 假若犯江南歸而金廈平,是文章之無作手;故戰勝於一時,是天之正欲起講也。 臺灣闢矣,成功遂死;金廈平矣,鄭經即遁。 紅毛若不沈舟於普陀港、施侯若不遭颶於青水瀟錶,臺灣即得,亦是二比之勞。 將為我國家乎? 抑還之紅毛乎? 斯時荒蕪草創,國家未必留之。 還於紅毛,臺灣乃五省屏藩,地方遼遠;紅毛者,亦故明之最防範,保無有宵小與合,為祟沿邊。 故天假之年數,俾水土可服,耕鑿已繁,阡陌交羅;村落華美,聖廟興矣,人物蕃盛。 況周之仁,尚有管、蔡;漢之德,豈無彭、陳? 又仗彼為甲寅變尾耿之後,為我國家遏閩、浙之熾,得復兩粵、湖、楚、滇、黔,特釜魚之遊耳;是文章之頓挫落題也。 丁巳(康熙十六年)之敗,苟若從喇將軍之勸,搖櫓東歸,退守其間,進貢受封亦可;則文章淡而無奇。 必使劉國軒恃其狡黠,猖獗於漳、泉之間,亦燈將滅而光必為焰烈;此文章之波瀾也。 意將盡矣,自有散金姚督、必剿施侯,六月風濤自然不興,一戰敗北,束手是聽;聖朝俎豆未必可毀,土地膏腴焉可輕棄? 擔承題留,設為郡縣,誠東南長策;文章之結構也。 將來可與粵瓊甲乙,文人丘海,出為聖朝柱石;即鄭氏數十載抗逆天威、殘擾邊疆,朝廷亦不深求,且錫以公爵。 嗚呼! 招降不從,謀擒不得,天其相之,聖主赦之,其亦有深得於忠義二字之報哉! 外志一書,天直假東旭之筆,發明彼定位乾坤、因時顯晦之意。 據事直書而無猥談瑣語竄入其中,不致忠孝節烈、賢臣隱士,年久湮沒。 備採史氏,附光盛世,則凡耕耨於斯、聚族於斯、官守於斯,知其所自來。 設置方略,毋放僻邪侈,棄本就末,受天時地利之厚澤;期奠安利益,節用愛人,副朝廷命官致治之深仁。 實紀事之正,有益風化,自當垂其不朽。
余讀竟,不勝擊節。 爰書數言,以弁其端。 溫陵庚弟余世謙子遠氏書於鵝城舟居。
●吳序
天下無可輕之人物,亦無可棄之土地。 蓋土地與人物相表裡:人能立節立名,則隨其所至之處,皆成乾坤;人因地而傑,地亦因人而靈,如今日之臺灣是也。
臺灣本荒服,自古以來,未有人民居乎其間。 郑成功避遁於此,蕈路而開斯土;子經承其基業,志仿田橫,假明故朔四十餘年。 雖抗逆天威,擾害沿海居民,然我皇上巍巍至德、休休有容,憐其忠義、棄其小嫌,歷年遣官招撫,義不歸誠;成功不失為守志之士,鄭經亦不失為承業之子,是臺灣因成功父子而重也。 尽氣運告終,而勝國子孫,有寧靖王朱術掛全家盡節! 波濤為之歎聲、風雨為之流淚,是臺灣又因寧靖王而重也。 嗚呼! 寧靖王死得其名,善矣哉! 但鄭氏握兵權於海隅,即前犯江南、後犯閩粵,是天下只知有成功與經,不知有寧靖王朱術桂也;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 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不負成功開闢臺灣之壯志,亦不負鄭經固守臺灣之苦心;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 今東土人心,順天意而歸本朝,遂將臺灣之地收入版圖,我皇上得此車書一統之盛,大沛恩膏,深加殄恤,俾番、漢生靈各得其所,是臺灣又被帝德之光,將來甲於天下而愈添其生色也。 夫以窮海遠裔之區、有存誠守義之志士、舍生就死之王孫,又有英雄豪傑懋建殊勳,標名麟閣;至於高人隱士,閨壺節烈,又昭昭在人耳目間。 則臺灣之外志不可不修也。
余與江子東旭,本會於西粵蒼梧,閱其所輯臺灣外志。 其中誅犯順不屈之人、存亡國盡忠之事,不致荒外年久湮沒,誠聖世之公論也。 且備錄文武職名,詳載各官事實,俾後來稽古儒生,知開創臺灣者建其業、攻克臺灣者顯其功、歸順臺灣者識其時、死難臺灣者彰其節,據事直書,以外名之,深有得於春秋之義,正合我皇上勸忠勸孝之大典,豈非有功於名教之所為哉? 則斯志之作堪與經史並傳,而東旭之才情識力,直與左、莊、班、馬照映先後,同垂不朽。 余平日以鄭經守義,羨成功之有子;以術桂盡節,欣勝國之有孫。 今覽斯志,相為符合。
余與東旭未面而意氣相孚,既面而傾蓋如舊,故不禁歡欣鼓舞,筆一言而弁其端。
螺陽洛水庚弟荩臣氏吳存忠拜書於西粵蒼梧署內。
●凡例
一、是編首起明太祖者,因鄭氏祖墓穴地不毀於江夏侯而有神護,推其源也。
一、是編敘李闖陷北京、馬士英專權誤國而又不詳其說者,自有明史在;不過引為接脈,作鄭氏末節之說。
一、是編多采及故明遺事,有鄭氏之因也。 如鄭芝龍官南澳時,逢宇內擾攘,令各府提撫舉將才;黃道周被擒婺源,有爭班位;陳子壯、張家玉犯順,有一介乞援之書;粵西爭戰勝敗,有太監來往之述。 故不覺其絮叨,亦取元世祖景炎、祥興君臣,明太祖錄至正以後事實。 今上亦命博學鴻詞纂修明史,無避興朝忌諱;誅犯順不屈之人,存盡忠亡國之事,誠聖世之公論也。
一、是編原為鄭氏應出五代諸侯,為故明歎氣之前谶;其鄭氏將帥,即為鄭氏一時用。 紀其一時之事,或戰或敗,書其實也;不似水滸傳某人某甲狀若何,戰數十合、數百合之類,點寫模樣,炫耀人目,以作雅觀。
一、是編當甲寅之變,耿、尚、吳三家有關於鄭氏,則為之述;如無關於鄭氏,自有國史在,故不預說。
一、是編臺灣系海外荒服,地將靈矣,欲入為中國之邦,天必先假手一人為之倡率,如顏思齊者,是為其引子;紅毛者,是為其規模;鄭氏者,是為其開闢。 俾朝廷修入版圖,設為郡縣,以垂萬世。
一、是編歷有年所,如國朝從龍定鼎、奉命戡亂諸英傑,不為諱名直書,仿列國、三國體義;非敢褻諸公,益以重之,使著名而垂不朽於萬世。
台湾外记 https://bit.ly/3bFazVS


【蘭臺2館】《臺灣外記(全) 》台灣外記|賜國姓鄭功全傳|江日昇 撰|海東山房藏版|民國45年初版|無劃記 | 露天拍賣

21715857777872_49021715857777872_59021715857777872_460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求無不獲齋活字本《臺灣外記》正文書影《台湾外记》介绍|赏析 - 明清小说 - 品诗文网 https://bit.ly/3nMiP8G
清代白話長篇歷史演義小說。 一名《臺灣外紀》,又名《臺灣外志》、《賜國姓鄭成功全傳》。 三十卷。 題"九閩珠浦東旭氏江日升識"。 江日升,字東旭,福建珠浦人,生平不詳。 成書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求無不獲齋活字本,藏上海圖書館; 清嘉慶六年(1801)抄本,藏大連圖書館; 清芗楂書室抄本,藏寧波天一閣; 清光緒上海申報館排印本; 民國上海進步書局「筆記小說大觀」石印本。 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閩台史料叢刊」排印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求無不獲齋活字本,1995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筆記小說大觀》影印上海進步書局石印本。
福建南安縣人鄭芝龍,其父鄭紹祖為泉州庫吏。 明天啟三年,奉母舅之命東渡日本,並與日本翁氏女結婚。 天啟四年生下一子。 因在日本受其約束,遂與在日漢人顏思齊、楊天生等組織起事,然機洩告敗,逃離日本,佔領臺灣,以海上擄掠為生。 天啟五年顏思齊死,眾推鄭芝龍為統領。 六年,鄭芝龍擾掠金門、廈門及廣東靖海諸地,所向披靡,當事者一籌莫展,遂招安芝龍,因朝廷未封官爵,芝龍不受。 後朝廷屢派官兵剿捕,皆失敗。 崇禎元年七月,熊文燦接任巡撫,再次派遊擊盧毓英招安鄭芝龍,並委以海防遊擊之職。 芝龍接受招安,並出征平定諸盜。 崇禎三年,芝龍將七歲的兒子從日本接回,延師肆業,取名森,字大木。 崇禎八年,芝龍剿捕劉香、李魁奇; 十二年攻荷蘭郎必即哩哥; 因功擢為福建都督。 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自縊煤山。 福王在南京接位,鄭芝龍封平國公,其弟鄭鴻逵封定國公。 清順治二年,清兵攻入江南,鄭芝龍、鄭鴻逵擁戴唐王,於福州接帝位,稱隆武帝。 鄭芝龍引其子森見隆武,隆武賜國姓朱,賜名成功,封禦營中軍都督,儀同駙馬宗人府宗正。 順治三年,封忠孝伯,賜上方劍,便宜行事,掛招討大將軍印。
招撫大學士洪承疇與芝龍同縣,密書召芝龍歸順,並許以三省王爵。 芝龍挾二心,複書洪承疇。 成功勸父不聽,得叔父鴻逵助,遂奔金門。 順治三年,清貝勒自浙江下福建,芝龍撤仙霞守兵,唐王敗。 芝龍隨貝勒入京師。 成功到南澳募兵,得數千人,與將吏移軍鼓浪嶼,仍用南明隆武年號。 成功與鄭彩合兵攻海澄,清師援海澄,成功退。 又與鄭鴻逵合兵圍泉州,清師至,未下。 順治五年,成功陷同安攻泉州,清師至,引兵退。 南明桂王稱帝,封成功延平公。 成功遙奉桂王,厚稟諸王,禮待遺臣,置館養士。 七年,成功攻潮州敗北。 八年,桂王詔成功援廣州。 九年,陷海澄,清總督陳錦赴援,錦敗,成功複取詔南、南靖、平和,又圍漳州。 清金礪自浙江來援,擊破成功,成功入海澄堅守,清師不能克。 清廷命芝龍親書勸降成功及鴻逵,並封成功為海澄公、鴻逵奉化伯。 成功不受命,複攻福建興化等縣。 他派李定國率兵攻廣州,定國敗走,成功又攻漳州、陷同安,其將甘輝以火藥炸仙遊城,士卒死者不計其數。 清廷震怒,命貝勒世子羅托統領滿漢官兵討伐成功。
順治十二年,部議以成功驕兵無狀,反覆無定,奪芝龍官,下獄,發配其叔父芝豹於寧古塔。 貝勒至泉州,遣使到廈門招降成功,成功不納。 清廷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成功,成功終不應。 順治十六年,成功取瓜州,入鎮江,江南一時震動。 清總督管效忠聯合崇明總兵梁化鳳,襲破成功,成功大敗,棄瓜州、鎮江出海。
成功自江南敗還,知進取之難,時桂王被吳三桂逼入緬甸,成功聞而心傷,於是接受臺灣通事何斌之言,規取臺灣。 臺灣時為荷蘭人所佔,因海口鹿耳門泥淺沙圩,船難入,故不備。 成功師至,潮漲丈余,何斌導路,從赤嵌城進。 荷蘭揆一王棄赤嵌城保王城,成功遣李仲勸說揆一王,荷蘭人皆歸國,成功改台為東都。 順治十八年十月,鄭芝龍家人伊大器,發芝龍與成功私信並出首,於是殺芝龍及子弟十一人。
康熙元年,成功子鄭經私通乳髮生,生子,成功遣黃毓及兄鄭泰殺經及母董氏,以正家法。 經執毓囚之,與伯父泰舉兵拒成功命,成功正當感風寒起病,聞之,心中颱風經忿。 五月初八日,坐胡床,讀太祖祖訓,閱一月初,飲酒一杯,至第三○,卒然而逝,年三十九。 成功既卒,台灣諸將奉其幼弟襲為主,其子經引兵至臺灣,襲逃泉州降,經嗣為延平王。
康熙二年,經還廈門,得鄭泰寄臺灣將黃昭三信,殺泰。 泰弟、子及諸將紛紛降清。 經載其眷屬,盡入臺灣,改東都為東寧國。 清廷派孔元章招撫鄭經,鄭經不受。 康熙八年,清廷又遣刑部尚書明珠招撫鄭經,經請以朝鮮例稱臣納貢。 清廷不許,於是雙方對峙數年。 康熙十三年,鄭經渡海西入廈門,取同安、下漳州,又入潮州,擊破耿精忠。 康熙十六年,清喇哈達破泉州等七府,經撤兵還廈門。 十七年,康親王遣泉州知府張仲舉及監生吳公鴻,招撫鄭經,不受。 康熙十九年,清廷詔取金門、廈門,水陸並進,金、廈被克,鄭經還臺灣。 康熙二十年,經卒。
經子克被諸將縊殺; 次子克嗣嗣為延平王。 康熙二十二年清廷遣施琅與姚啟聖規取臺灣。 七月克臺上降表請降,施琅入台安民,告祭成功廟,撥船護送克進而進入。 清廷授克清洗會正黃旗漢軍公。 施琅上表留臺灣,於是清廷設道官一員,守備一員,並將其地收入版圖。
《台湾外记》介绍|赏析 - 明清小说 - 品诗文网 https://bit.ly/3nMiP8G


【府城舊冊店】臺灣外記~賜國姓鄭成功全傳(上中下)~江日昇著-標點者黃典權~民國45年初版~臺南文化出版社~海東山房藏版 | 露天拍賣

21849138451174_847 (1)21849138451174_88621849138451174_995


臺灣外記~二手 | 露天拍賣

21210314476595_478


卷之六(康熙癸卯年至康熙甲寅年共十二年)【台灣文獻叢刊·第 060 種】臺灣外記(清)江日昇撰国学导航


鄭成功之兵略 顏興 前語 鄭成功立孤忠亮節,故盡人皆知。惟其兵略,則未為研究者所重視。興十餘年以還,于鄭氏之研究,頗具興趣,尤以其兵略,然與對于軍放素昧平生,言之未必中肯,今聊效窺約,祇擇其犖犖大者,縷述之。蓋鄭氏之兵學,遠究呂尚六韜,旁通司馬、穰苴,而出入孫吳兵法。溯我國水師之見於史乘者,始著稱左傳:「襄三年,越有習流二千。」而繼之者,諸如吳越之戰,三國之求夷州;隨之擊流求;元之征倭;明初鄭和之下西洋均具規模,而濟遠洋者也,若夫提水師巨艦列炮熕,破堅摧敵,跨海克勝者,則莫若成功之精銳也。文能臻此者,實由於有超人之智勇,而特具雄才大略之英雄氣概也,在髫齡則知學劍;少通春秋,常寢饋於諸家兵法。稍長於制藝課餘,好馳射擊劍,作自我操練,弱冠之年陛見受封忠孝伯,職掌禁旅,賜上方劍。因愧其父之貳行;焚衿投筆,揭竿舉義,作抗清復明之救國運動,初倡義無將兵,無糧餉,徒以忠貞自矢;慕義來附者,風起雲湧,咸推心置腹。治軍嚴整,犯法雖親故不貸,臨陣身先士卒,賞罰必信,傷亡將士,撫恤尤至,故智勇之士,畏而懷之,樂為之用,皆願効死。其用兵包,以「尚禮義,明教訓」不以「權謀功利」為尚,且慎於「在德不在險。」故王師所至簞食壼漿爭迎,由永曆元年(西曆一六四七年)至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年)對清兵作戰及剿匪與驅逐荷蘭人等大小凡三十一戰,全勝者二十四役,失利者祇七役,其中以海澄之防守戰為最壯烈,圍南京最慘敗,達素犯金廈之戰,為最劇烈,取臺灣之戰為最冒險,但此四大戰爭,得三勝利。南京之敗固有因素,實非戰之罪也!而成功處之泰然,誠不愧為中國之大兵略家,筆者不敏,爰蒐集鄭氏一生對兵略有關資料,分段提綱扼要述之,題之曰:「鄭成功之兵略。」遺漏之處在所難免,幸博雅君子不吝賜教,是所至禱!     民國四十九年八月二十日於鳴雨廬 一、成功之家世與童年的學劍 鄭成功父芝龍,幼名一官,號飛黃,福建南安石井人。少時,流蕩放縱,因失父愛,乃隻身隨船赴日本,數年從賈頗有積蓄,僑居於肥前平戶河內浦千里濱;娶平戶侯家臣田川氏之女為室,而生成功,成功幼名福松。當是時海澄人顏思齊等二十餘人亡命臺灣,芝龍往附之。未幾思齊死,眾共推戴芝龍為首領,常率眾截劫海上商舶,勢力坐大,繼而進犯福建、廣東、浙江沿海。時明政府因海防久弛,官兵不能禦,海疆報道侵擾,朝議招撫。崇禎元年(一六二八年)芝龍率所部受督師熊文燦招安,授芝龍海防游擊,兩三年間,由平粵寇,征生黎,又焚犯廈之荷蘭人甲板船數艘,俘荷將兵五十餘人,並消滅海上巨盜劉香等功,擢升都督,芝龍既威震八閩,頗思念滯留日本之妻兒,當時日本方頒鎖國令,禁入口出境,屢派員迎歸而未果。 時福松方六歲已就學,在書塾,因其聰慧活潑,甚得師友顧愛。比鄰有劍道大家花房氏,福松每越庭瞻仰花房氏之授藝,花房獨偉視之,以其穎異過人,而教之學劍,且嘗於花房宅畔手植椎樹一株,至今猶存,且已盤根錯節,成為參天巨木,日人推為「松浦心月」佳勝之一,有原銓氏撰詩竪碑於樹畔,詩云:「鄭森往昔住壺陽,講武修文練鐵腸,比樹當年親手植,至今蟠踞鬱蒼蒼。」幅松髫齡已知學劍,真超凡拔俗之神童也。此事已成為日本家喻戶曉之故事,而我國關於鄭氏史料尚未采入,筆者曾收載「復明始末紀」。福松在童年之學劍,已可想見其對兵略之發軔矣。 二、少年己耽讀孫吳兵法勤習馳射 福松七歲仍留日本,屢接歸不果,芝龍始則威脅既而賂之,始得迎歸。據鄭亦鄒所述:「成功在倭已七歲矣,芝龍屢請之不能得,廼遣人齎金幣往,圖畫芝龍為大帥,秉 橫絶海表,軍容煊赫之狀。倭亦頗憚,受賂而歸之。」(成功傳卷上)。 福松既歸祖國,芝龍為之改名森,居安海鎮,鄭成功傳載:「成功風儀整秀,俶儻有大志,每東向而望其母,常為季父所窘,叔父鴻逵獨視焉!讀書穎敏,不治章句,先輩一見謂共父曰:「是兒非而所及也。」十五補弟子員,試高等,食餼二十人中,金陵術士視之驚曰:「此奇男子骨相非凡,命世雄才,非科申者。」又臺灣外記載稱:「性喜春秋,兼愛孫吳,制藝之外,則舞劍,馳射章句特餘事耳。」依據兩書記述,斯時有識之士,對森之觀感,皆異口同聲贊許,預料必成大器「非科早中人,是命世雄才」於其讀書,不重章句之摧敲,而專心於「春秋」及「孫吳兵法」且制藝為當年儒子不可或缺之必修課程,森竟於制藝外,勤習舞劍馳射,其志可知矣。其雄才兵略,於少年讀書時,已露其頭角矣!豈惟讀書不成而學劍而欲學萬人敵,可同曰語哉? 三、青年時代之條陳奏議與掌兵 鄭森於青年時期,雖有乃父之雄厚勢力與優越之背景,豪華環境。但不以此為用,而有堅毅不拔之意志,自力創造之懷抱。尤其孤忠亮節;誠古今罕有其禱。其最初之動機,於弘光元年(西曆一六四五年)五月鄭鴻逵,奉唐王聿鍵自浙江入閩,巡撫張肯堂,吏都黃道周,南安伯鄭芝龍等,擁立唐王為監國,以是年潤六月十五日即位改元隆武元年,大封諸功臣,鄭森陞見,賜國姓改名成功。封忠孝伯。據閩海紀要記稱:「……隆武召見,奇其狀貌,封忠孝伯,撫其背曰:惜朕無一女配卿,卿當盡忠吾家,無相忘也!改名成功,自是中外稱國姓云。」夏元斌以簡短四十九字敘述此事,頗具扼要,而成功陞見隆武,隆武一見如故,真情之表露,而付托國家大事於一初出茅廬之青年儒子,以「當盡忠吾家,無相忘也」其語氣之重,與識力之高,隆武真不愧有知人之明。由於真誠出於肺俯激厲之語,使成功終身感念不忘,竟誓死捍衛隆武,驅除韃靼,匡復明室為已任。終以「移孝作忠」以報知遇之恩,成功為實踐其諾言,遂至投筆焚矜,忠貞報國成為近世典型之儒將。其精神實可與關壯繆岳武穆鼎足而三也。惟是成功本「俶儻有大志」與其忠君愛國之熱誠,而能運用孫吳兵法,參實際行軍之法,遂成獨標一幟之兵略大家。斯時成功向隆武條陳,據臺灣外記載:「據險控扼,揀將進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國。」隆武漢曰:「騂角也,封忠字伯,賜上方劍,便宜行事,掛招討大將軍印。」此條陳雖短短十六字,而已包括海陸合攻,通洋裕國之大要矣。此條陳亦即成功最早之兵略建議也。但當是時芝龍已早蓄異志,暗中與漢奸洪承疇暗通聲氣,欲降清而藉故與諸文巨件,隆武亦自感受慮。成功見隆武終日鬱鬱不樂,忖知其心情,跪奏:「陸下鬱鬱不樂,得無以臣父有異志耶?臣受國厚恩,義無反顧,臣以死捍陛下矣。」隆武方受芝龍之控制,不敢有所發作,得成功如此之忠誠之擁護,頗受感動。惟成功最早受兵權,是在御營中軍都督執堂禁旅,祗屬於侍衛隊之管理而已,未嘗參予實際作戰,至隆武二年(西曆一六四六年)正月遺成功同施天福守仙霞關。仙霞為閩浙交界要塞,至是雖得發號施令之實權;但芝龍擁立唐王非本意,且已與清暗通約納款,故故意不發各駐防軍之糧前,便成功所部兵士無糧自散。據閩海紀要之記載:「……芝龍遣心腹蔡輔至關,將授意於成功,輔入見,語未發,成功厲聲先謂曰:敵師已迫,而餉不繼,空釜司囊,吾將奈之何?速請太師,急發餉濟軍,慎勿以封疆付之一擲也。輔噤不敢發語,因見芝龍,情陳前述,且曰:「向若道及納款,此頭已斷矣!」芝龍曰:「癡兒不識天命,固執乃爾,吾不給餉,彼豈能 腹戰哉?賜姓屢諸皆不報,關兵無糧,遂逃散,成功不得已引還。」照此段記述,成功雖得守關之兵權,然而糧餉受乃父之控制,不能施展其本能與懷抱。經此次之考驗,成功後來之作戰與糧飾之配合,特別週密所謂身歷其境者爾。 四、成功之起兵與軍事謀劃 清兵入閩,成功憤乃父降清,被挾北去,痛母死非命。乃與同志數十人舉義, 以書生治軍募兵於南粵,時年二十有四,屯兵廈門鼓浪嶼,移文各地,稱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既閩永明王即位改元永曆,以手加額曰:「我有君矣」,遣人間道上表,尊奉正朔。於是兼併金廈兩島,建立抗清復明根據地。依照既定策略分三步驟進行,一、以身作則感動部屬,團結一致,樹立中心力量,二、集中政權統一號令,三、號召各方英雄,豪傑,聯合反清勢力,作全面性之抗清運動,忠義之氣,磅碼字內。成功對軍事計劃皆出己見,據郁永河研記:「成功于一切謀畫,皆出己見,其所任用,示過荷戈執戰,摧錄陷陣之徒,絕無謀士為建一奇,劃一策者,非成功不好士,亦非士不為用,良以謀劃無出成功右者。」(鄭氏逸事)據此段所載,可想見鄭氏之持籌握算,皆出於自決,然此固成功之長處,亦其短處耳,如北征不聽甘輝之言,而招南京之敗,倘東征接受吳豪之諫阻,則坐失機會,惟成功固執成性,但見解均超人一等。非不倚重賢良,實諸謀士之謀略皆不如成功爾;蓋成功自隆武二年(西曆一六四六)至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大少三十一役,而勝者二十四戰,攻多於守,實取法於孫子:「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被國次之,全軍為上,被軍次之,全流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阻陳而壓之,眾來則拒之,去則追之,以倦其師,比其勢也。」成功不惟善用兵法,且從而改進,故其運用之妙,皆得心應手,惟過於任性執均是說美中乏不足耳。 五、情報之蒐集與財經之籌措 成功歷次作戰,多措勝算,皆得力於情報之蒐集。據郁永河所述:「成功以弱冠,招集新附,踞守金夏門,雖在海外密邇內地,閩海沿海港澳,可以出兵進剿者,在在皆是,倉猝攻之,守御匪易,成功于內地港澳,悉設舟師,登陸為寨,搤守水口;又儒布腹心于內地,凡督,撫,提,鎮衙門,事無巨細,莫不報聞,皆將早為之情,故以咫尺地,與大兵把守三十餘年,終不敗事,其用心深矣。」(鄭氏記事)成功之兵略不惟仿古而能創今,如其組織情報網,防諜保密種種之創立,所用心戰「攻心為上」之兵略也,又水師之大熕船,小銃船隊,鐵人等等之操練及用於實際作戰,皆非孫吳兵法所有,於此可見其聰明叡智有超人之見解,又載:「又聞成功夜不能寢,徧走逹旦,妻妾皆臥,惟設酒果俟之,成功至必取啖少許,復走如故,即寢而無定所,因防姦人刺客,亦屬有所思也。欲保彈丸地?其難如此,彼于天下事一見易視者,鮮有不敗矣。」(同上) 就此段所記,更可看出成功,防微杜漸,提高警覺,實超古人之用兵多多也。又於各省府州縣,派人開設商號,以商號為情報機關,故能「偏布心腹於內地」、「徧買人心。」又以營商之利取供組織之用,不特行之全國,且遠次外國即所謂「通洋之利」「取以裕國」成功立遣兵將向沿海各地徵糧徵餉每來「輕進速退,疲而勞之,勿與爭戰,其軍可敗。」運用情報以擾敵人之疑兵戰,使敵人心膽俱落。由其蒐集情報以分析敵情之正確,故所向披靡,戰必勝攻必克,收獲豐碩效果,恰如孫子所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成功以其善「察」與「果斷」指揮十萬大軍,仍綽綽有餘裕。 六、海澄助守之戰 永曆七年(一六五三)四月二十八日,消遣固山金厲統水陸兵數萬及十縣民夫二萬,犯海澄,聲勢浩大。海澄為廈門、漳州出入咽喉,海澄失則廈門難保,成功得報,鑒於清軍兵力雄厚,武器齊全,有犀利大砲,巨艦之配備,以孤軍扼守三面受敵,且兵員眾寡懸殊,抵禦匪易,乃用「置於死地而後生」之兵法,初六日,傳示各部示決心死守曰:「本藩有計殺虜,令其片甲不回。如有不敢守者即報名來,聽其回去,本藩于此土,生死與共,決無抽因之理。」成功以堅決表示,感動士卒皆願效忠死守勿去之意志。但成功早料中敵人興師遠征,糧食、火藥不繼,利在速戰速決,吳子所謂:「用兵必須審敵虛實?而趨其危;行列未定可擊,既食未設備、奔走,可擊;勤勞,可擊;未得地利,可擊;失時不從,可擊;涉長道復行,可擊,未息,可擊;涉水半渡,可擊。」以之,以逸待勞之防守,五月四日固山金厲連營與天妃宮相對,築壘安架大砲數百門,日夜攻擊不絕,城外布壘之木柵被砲擊折壞,城垣亦崩數十丈,成功令掘地藏身,雖情勢嚴重成功躬登城樓張蓋指揮作戰,清兵見之,大砲火力集中向將臺猛擊,彈如雨落,諸將勸成功暫避,成功曰:「砲當避吾豈避砲?」其勇敢之表露,使士卒皆用命效死勿退,甘輝見砲火厲害,強挾之甫離將台,而將台已被擊粉碎矣,見者乍舌。成功料知敵必在是自早晚一決戰,據從征實錄載:「昨偵探來報,虜營中火藥不繼,盡在早晚一決,今晚必大擊一番,明必併力來決一戰。如不勝必退走矣!虜之伎倆在吾掌握中,料之審矣!爾等須諭將領,明早敵來臨營,彼若欲過河時?必須用空砲,助其勢,愚我耳目,斷無自擊之理,爾等須列隊站立,各執大刀大斧。如爬上劈去,不准追逐;侯虜齊過河墘,鑽定時,用火攻齊發,一盡焚去,方准殺,併力殺出前進重賞,退後立斬,各依軍令法而行可也。」當時成功又異常機響,密令戎旗神器鎮何明率洪善等;將所有火藥就夜分時,沿河溝邊緣,掘地道理進火藥管,相續留導火線在外,以俟敵兵來臨,布置訖,果不出成功所料,是夜金厲率大軍齊攻。成功親臨雉堞指揮堵禦,鄭軍發空砲,清兵既渡城濠,爭登時,鄭軍從城上砍敵退墜濠者甚多,清兵三進三退,城上箭如雨下,大部份清兵已過法,城上伏兵萬斧齊揮,登城清兵迎斧紛紛栽墜濠溝,而濠邊,導火線一燃,沿河火砲齊發,巨響震撼數里。煙火迷濛,呼號創痛之聲遍野,清軍全軍覆滅。經此一戰,金厲膽落,實為空前之激戰,金厲僅以身免急逃回漳州。蓋成功比役之防守戰,在十七世紀世界任何國家之戰場,可謂絶無僅有之壯烈之大戰爭,而成功親臨指揮,從容不迫,身先士卒,沉著應戰,感動三軍,尤以事先料事如神,一鼓殲敵,智勇雙全,真不愧為近世之大兵略家也。 七、進攻江南之失利 成功以國恨家仇,作抗清復明運動,矢志收復山河,僅踞金廈兩島為根據地,向閩、湖、粵沿海進攻,因頻得頻失,終非得宜,欲與滿清持久抗衡,圖謀中興,必須先得理想基地,陳永華主張:「倘徒在閩爭城,而望中興,自亦甚難。」潘庚鐘亦謂:「昔太祖起義濠州,若不得念道,廖永忠等水軍,安能奪采右,而得金陵,以成統一之基。」各方亦以金陵為歷代帝王建都之地,交通四達,為富庶之區,得之可資軍實,裕財用而王天下也。為此成功意頗動,時值清廷大軍集雲貴,江南空虛,成功決計乘機北向,以減少清軍壓迫雲貴之力,命各部門準備北征,永曆十二年(一六五八年)正月召回各提鎮挑選精壯勇敢善戰兵員,撥入親軍,三月擇廈門港築演武亭以操練軍旅,以石獅重五百斤者做「的」力能提起者,撥入左右武衛為親軍,皆給雲南暫開馬斬馬刀佩刀,帶弓箭,帶鐵面、穿鐵甲、鐵臂、鐵裙畫以朱碧,用鎖鎖定,使不脫落;臨敵時,專砍馬蹄,稱為「鐵人」一方面遣人往松門,招徠一帶漁人,作進長江之嚮導,訓練成就之甲士十七萬,習流者五萬,習馬者五萬,鐵人八千,戰船八千。號稱八十萬。 召諸提鎮計議,慷慨陳詞曰:「武侯有謂勢不兩立,我不進攻,彼豈肯忘我!我當集滇、黔、楊、粵之師,出洞庭、會江南。使天下跛足以從。」五月十三日誓師北指。連檣八十里,見者增慄!七月初二日師次舟山,八月初九日,航途經羊山忽遇暴風,飄沒八千餘人,艦船撞壞沉沒不少,乃泊滃州修理戰艦,九月至常山,十日至臺州港,十三年(一六五九)正月成功駐沙關。六月進攻瓜州,時長江沿江兩岸設防甚固,駐軍築壘架跑,名木營。圓山及潭家洲,金、焦二山,江面橫布鐵鎖稱滾江龍,鄭軍水師受阻。成功令士兵泅水斬斷橫江鐵索,用十七舟溯潮,乘南風盛發,鼓桌進長江,清兵三萬餘據守兩岸,時又有江寧、蘇松諸道援兵畢集,在場蓬山布障,由提督管効忠指揮。鄭軍周全斌率所部二千餘登陸,值大雨,清騎兵多陷泥準中,鄭軍說足徒步,乘機擊殺,所向披靡,清兵大敗;陣斬左雲龍,生擒朱衣佐縱還之,清援兵死,降殆盡,成功自領甘輝、翁天祐等直搗瓜州,佈搬遐邇,太平、寧國、池洲、徽州、廣德、無為、和州等四府,三州,二十四縣均望風歸附,維揚、蘇、常、亦且夕待變,成功聲威所至,多有詣軍願任馳驅者,實有「不戰而屈人之兵」之概。既破瓜鎮,成功集諸提鎮將士,議所向決策,甘輝進言:「瓜鎮,為南北咽喉,斷瓜鎮,則山東之師不下,據北固,則兩浙之路不通,南都可不勞而定矣!」各將士亟讚同,唯成功堅持直搗金陵。於是揮軍圍南京城,時江北各地,遙有獻降者,京師(北京)震動,清順治帝急於集六師,議親征,而江南周百餘里,狃于江南之捷,可謂垂手可得因誤中清江南總督郎廷佐之奸計,乞緩三十日,詐約期降,以待援軍,成功不之疑,諸部因得勝,而懈於戒備,而余新營士卒尤輕敵,縱兵嬉遊,清兵會崇明援軍,出其不意穴城垣廢門,夜襲鄭軍,余新營鄭軍人不及甲、馬不及鞍,倉皇應戰。時清兵從後山湧到四面合圍,陸騎並至,鄭軍三合三却,諸營進退失據,不敵奔潰,互爭赴舟,溺死者不可勝數,甘輝、余新被俘,甘輝不屈被害。成功見大勢已去,乃揮軍撤退鎮江,以舟師守江口,餘軍從容出長江,還師思明。此次北伐功敗垂成,為成功一生遭遇最深刻之打擊,檢討其全面作戰,即羊山逢暴風破艦折兵,先喪其精銳,迨進長江連戰連捷,又格於成功固執,不聽甘輝之言,輕信敵人緩兵詐約,正如孫子所謂:「卑詞者詐也,無約而和者,謀也。」之忌,急於直抵南京,繼以新勝驕兵,而懈於警惕,疏於防患,致功虧一簣。遺恨綿綿也,所謂聰明一世,固執一時,豈戰之罪哉?正犯吳子:「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與「不知於陣,不可以進,不和於戰,不以決勝。」及「敵人遠來新至,可擊,未得地利可擊。」等之忌。綜合成功之用兵,近攻多勝,遠征次之,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豈非數歟?足智多謀如諸葛武侯雖鞠躬盡瘁於漢室,猶梗於六出而祁山,終老死西蜀,杜甫以「遺恨失吞吳」之凴弔而已,筆者弔延平王詩:「一怒焚衿天下重,全功虧簣抹陵圍。」句嘗為羅秀惠孝廉所賞識,蓋古今英雄雖殊,而忠於國家民族之志節則一也。 八、一鼓殲鐵敵軍十萬之閩海輝煌戰果 永曆十四年(西曆一六六○年)成功以金陵失利,還師思明州。清廷認為成功新敗,乘機以大兵壓境,冀圖犁庭掃穴,以消滅鄭氏之根據地。三月遣將軍達素與福建總督李率泰合滿漢水陸兵十餘萬來犯金、廈。大船出漳州,小船出同安,馳檄廣東降將許隆、蘇利等;分道夾攻,軍容甚盛。成功聞報,令陳鵬督所部守高崎,以防同安敵軍來襲,以鄭泰出浯州,截斷廣東夾攻;成功自勒諸部扼守海澄之海門,令陳堯策統各戰船碇泊中流,按兵不動,揚旗擊鼓,令未畢,市漳州敵艦猝至,諸將倉卒受命,莫敢先發,閩安侯周瑞為清兵所乘,與陳堯策俱戰死。陳輝舉火藥擲敵艦,清兵驚躍,遂乘機奪圍而出,既轉上流,成功自執旗起師,指揮引巨艦橫擊敵艦隊,瞬時風吼濤立,一海皆動,清兵多北人,不諳水性,眩暈不能戰,各艦隨波上下顛傾。而鄭軍所乘戰船乘潮猛攻,砲火齊放,敵艦欲避不及,浪第船翻,僵尸布海,清水師全軍覆沒,達素逃歸福州自戕。閩海大戰,鄭軍大獲全勝。成功此戰之用兵,實取孫子之:「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且能以「以近待遠,以逸待勞」及「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故一戰大捷,獲其輝煌戰果,故成功之世,清兵不敢再窺伺金廈。而成功受此次清兵用「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之突如其來之襲擊,倘非澡練有素,將士用命,倉卒之間應戰得宜及各項之條件完備,焉能臨危不亂,此間並非僥天之倖。尤其妙運戰術,而身先士卒自執旗指揮引巨艦,橫衝直撞,勇然直前不避砲火,而遒定戰果,在十七世紀不特為中國海戰一頁空前輝煌戰史,亦世界海戰史之最傑出者也。 九、擊破荷蘭之金湯堡壘光復臺灣 成功自敗南京回師思明,繼而受清兵大軍壓境之威脅。雖殲滅敵軍,聲威大震,但終慮清廷不能相忘,擬獲一可安置眷屬,休養將士,作十年教訓十年生聚,將來是以進戰退守之理想樂土。先是前荷蘭臺灣長官富爾普(Nicolses Ver Burgh)因虐待華人引起郭懷一之反抗革命,華人被誅達數千人。成功聞報震怒,頒令不准南北船船入臺貿易,禁絕兩年,東印度公司臺灣商館損失甚鉅。召回富爾普,易揆一(Coyett)為臺灣長官,揆一屐新後,鑑於過去之失敗,以欲挽回商況,必須與鄭成功修好,請其解除禁令,於是乃遣華人長老何斌為特使,於永曆十一年(一六五七)六月至廈門。謂見成功懇求解放海禁,臺灣商館愿年年納貢,輸銀五千兩,箭柸萬支,硫黃千擔為條件。准予通商,成功姑許之。蓋時當準備北征,而何斌本痛恨荷人之殘害華人,乘機密啟請取臺灣,成功囑暗中查測港站路及荷人防務秘密,准在臺代征中國船出口稅等,何斌既歸臺覆命,而中國船舶復輻轃於臺江、臺灣商況復繁盛。唯何斌代鄭氏私征中國出口稅行之三年。嗣被荷蘭政廳發覺,以其擅行收征稅金,將其案送交熱蘭遮法院法辦,判罰款三百盾,沒收其非法之收入之款二十餘萬元,並撒其本兼各職及取消商館給予享受之一切權利。何斌見事洩,乃取預為測就之臺灣輿,於永曆十二年十二月杪,從偏搭逃往廈門。翌年正月朔(陽曆二月二十二日)抵思明州。時成功方北伐,斌乃先謁參軍陳永華及戶官鄭泰,報告代征稅被罰事。而留廈門待機。至是年十月成功還師思明後,何斌始向成功稟啟,並獻密測港道等重要地圖。時成功正欲暫休養將士,慰之擬待研討。迨達素、李率泰大軍犯廈,被消滅之後。雖一時倖勝,成功尚顧慮來對于征臺一事,益為重視亟待決定行止,遂召各部提鎮將士議東征臺灣事,吳豪自以曾到臺灣,知荷蘭之砲台訪禦甚堅,未易取勝,表示反對,餘者頗有難色,惟楊朝棟馬信、陳永華亦主張可取,議遂決。先是對征臺之計劃,由何斌普圖已有周密之部署,不由砲臺前經過,擬從偏港鹿耳門進臺江、而取赤嵌(Saccan)故敢冒險進攻。 永曆十五年三月初十日,成功下令各提鎮率所部將兵戰船集中料羅灣待機,分三程,先後進發,二十二日下船,二十三日午刻自料羅發向澎湖,四日間大小戰船俱開到澎湖。分在各嶼駐紮,二十七日成功至柑桔嶼,阻風又收回 內嶼,因不多帶行糧,據何斌謂一到臺糧食甚豐,無須多帶也。至是乃就澎湖各嶼取糧,但所得無幾,三十晚時風暴未息,海上風雨陰霧,管中軍宮蔡翼、陳廣禀請暫時候風開駕;成功諭曰:「氷堅可渡,天意有在,天意若付我平定臺灣,今晚開駕後,自然風恬浪靜矣!不然官兵豈坐困斷島受餓也?」是晚一更後傳令開駕,風浪未息,驚險殊甚,三更後,雲收雨散。天氣明朗,各戰艦得順風駕駛。四月初一日(陽曆四月二十九日)黎明成功坐艦至臺灣(安平)外汕,各艦船魚貫、絡繹而至,辰時天亮,即到鹿耳門汕外。成功下哨船由鹿耳內先登岸,踏勘營地,午後大□齊進鹿耳門。先是荷人以鹿耳門港淺,且多鐵板沙,船觸之立破,大船俱無出入,故不設防壘,是日,水忽漲數尺,故鄭軍船艦得無阻直進臺江,而荷人熱蘭遮(Zeelandia)城砲台及普羅民遮(Provoirntia)城兩砲台之大砲射程弗能及,惟泊臺江之甲板船及荷巨艦倉皇應戰發抱攻擊,因陳澤奉命統銃船隊先佔據北汕尾,擊敗荷守禦兵,而鄭水師各艦亦閱砲反擊,荷海軍數艦被擊或沉或逃,鄭水師得從容,從赤嵌禾寮港登陸,普羅民遮城守將率荷兵四百名出禦,被擊退,鄭軍即就華人街坊紮營。成功命黃昭帶銃手五百名運連環砲二十門堵截七鯤身以禦荷人之援兵,南軍在臺江交戰兩時辰,荷軍敗績,潰不成單退守熱蘭遮城,鄭軍遂切斷荷軍之水陸交通。初三日普羅民遮城守將普墨蘭叮(Jacobzalentiin)以孤城援絕,遂以城降。而揆一(Coyett)因守熱蘭遮城,擬作困獸猶鬪,雖數度反擊,均遭迎頭痛擊敗退。迄七日荷蘭東印度增援軍大舉反攻終被擊敗。棄甲曳文而逃,銳氣盡喪。揆一以彈盡援絕,在最後城被攻崩一角,城中火起,無力抵抗遂揭旗求降,立降約十八條。於永曆十五年十二月初三日(西曆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獻城降率其殘都兵民悄然揚帆而去。荷蘭人自天啟四年竊據臺灣至被逐,凡三十有八年。至是始完全歸中國版圖。 成功之冒險東征臺灣者,分析其主要目的有四:一、蓋灣物資豐富,足供休養將士,安定整頓內政及擴展備武。二、闖闢臺灣使人盡其事,地盡其用。足兵足糧,可作長久之建設。三、可以聯金廈,作進戰退守之根據地。四、臺灣海峽與大陸遠隔,成為天然之防線。在兵略上見解,當其征臺之先已有何斌獻圖,且暗中測量臺江鹿耳門之港路,及潮信之升落。荷人之軍事設施及一切布置之虛實,為避免熱蘭遮城砲臺以普羅民遮城之砲臺之射程,均先有計及。 故取臺之把握已胸有成竹,唯軍事秘密祗成功與何斌知之。不為外人道也,故三十晚,雖風雨濤浪亦冒險進軍,蓋在初一早,爭取潮漲之時間,入臺江即由何斌引港,(1)遣陳澤登北汕尾奪禮壘(Zeeburg)砲台,消滅其守禦兵,以斷荷蘭戰艦之進援;(2)令黃昭帶銃手五百名運連環砲二十四門分三隊,堵截七鯤身之荷兵遵陸馳援之路;(3)命楊祥帶藤牌子五百名從鬼仔埔後,繞鯤身之左,側擊荷兵之退路;(4)令蕭拱辰率快哨二十隻,伺敵隊伍之過七鯤身而牽制之。所布置者率皆中肯秩序整然,使揆一及其幕僚措手不及,荷守軍能有犀利之銃砲,堅固之城堡及二千名善戰之兵員,皆不能逞其能,於征臺之役,雖鄭氏水師將兵操練有素與勇敢作戰。但此歸功鄭氏之擘劃,當十七世紀世界各國之海戰,無能逾鄭氏之渡海作戰之成功者,實用中國空前海戰史光輝之一頁也。 一○、寓兵於農之屯田制度 成功既驅逐荷虜,臺灣南北盡入版圖,遂努力於闢草萊,與屯聚,據楊英所記:「十八日(五月)本藩令諭云:東都(臺灣)明京、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之基業。本藩已手闢草昧,與爾文武各官及各鎮大小將領官兵,家眷盡來胥宇,總必創宅等項,以遺子孫計,但一勞永逸。當以方經營,不准混侵土民(平埔族)及百姓現耕物業。」又閩海紀要載:「臺灣既平,成功改為安平鎮,赤嵌城改為承天府,設縣二,曰天興(嘉義)、曰萬年(高雄舊城)總號東都……需養兵蓄銳,天下事未可知也,於是闢草萊,興屯聚,嚴法令,犯者雖親不貸,或諫曰:以用法宜稍寬,成功曰:子產治鄭,孔明治蜀,皆以嚴從事,況立國之初,不加一番整頓,則流弊不可勝言矣,眾皆服。」臺灣外記亦載: 「黃安曰:開疆闢士垂業萬世……但欲寓兵於農之法如何?願請指示,功曰:古者量人受田,量地取賦,至商雖變為井田,亦是九一之法,兵民無分,迨至秦,井田廢,兵民始分,民任轉輸,兵任征戰。後漢,唐,宋,元屢年征戰,兵甲蕃眾,籌餉者,徒為仰屋;故善將者,不得不興屯以富兵。如諸葛屯斜谷,司馬屯准南,姜維屯漢中,杜預屯襄陽悉是兩敵相對,恐轉運維艱,士有餓色,故寓兵于農以備敵……今臺灣乃開創之地,雖僻處海濱,安敢忘戰?暫爾散兵,留勇侍衛二旅以守安平鎮,承夫府二處。其餘諸鎮,按鎮分地,按地開墾,日以什一者瞭望,而軍餘糧,相連接應,輪流迭更。是無閑了,亦無逸民……農隙,則訓以武事,有警,則荷戈而戰,無警,負耒以耕。寓兵于農之意如此。」綜合各書引載,成功在平定臺灣之後,使擬定長遠計劃,如:「吾養兵蓄銳,天下事未可知?」又:「故善將者,不得不興屯以富兵。」及「寓兵於農以備敵。」與其:「雖僻處海濱,安敢忘戰?」「有警則荷戈而戰?無警則負耒以耕。」所示者,實為當時之切於實際之要,且舉歷代名將之屯兵認為在兩兵久持相對可取用,而于草萊初闢之臺灣,更為當務之急,可謂善利用環境以富兵也,可惜者成功之遠大計劃,初步奠定,而一病與世長辭,留臺僅一年有奇,倘再假以天年,則反攻大陸,驅韃靼,取併菲律濱之事正未可知也?鑑古恩今不禁與無限之感慨。 鄭成功十五年間之征戰表   附表A 明朔 甲子 戰事名稱 事略 成果 備註 清朔 西曆 隆武二年八月 順治三年 丙戌 一六四六 成功兵潰仙霞關 乏龍專國柄,隆武受制,成功進見奏曰:「陞下鬱鬱不樂,得無以臣父有異志耶?臣受國大恩,義無反顧,誓當以死報陞下。」帝嘉嘆,乃命帶兵鎮仙霞關。八月清師將至,芝龍密遣吏至清師納款,回至仙霞關入見成功將以實告,語未發成功曰:「歸語太師(芝龍),速發餉濟師。」因疾回見太師,備述前事,芝龍曰:「痴兒固執乃爾,吾不糧,彼能拐腹出戰哉!」成功屢請皆不報,關兵無糧遂散,成功不得已引還。 乏糧引還 永曆元年八月 順治四年 丁亥 一六四七 成功圍泉州 鄭成功與其叔鴻逵,合兵攻泉州,敗清提督趙國祚於桃花山,追至城下,九月三日攻城,軍聲大振,清漳州副將王進率兵來援圍解。 勝 清兵援至解圍。 永曆二月閏三月 順治四年 戊子 一六四七 成功破同安 成功引兵取同安戰於枕頭山,清兵敗潰,追至城下,守將廉郎知縣張効齡棄城遁,成功入據之。 勝 永曆三年三月 順治六年 己丑 一六四九 盤佗嶺之戰 成功以同安得而復失,乃往銅山募兵,命柯宸樞、黃廷等攻漳浦,守將王起偉降,遂由雲霄抵詔案,移屯分水關令黃廷、柯宸樞等盤佗嶺清兵攻盤佗嶺柯宸樞弟宸梅俱戰死,成功哀悼建祠祀之 失守 柯宸樞與弟宸梅俱戰死 永曆三年三月 順治四年 己丑 一六四九 平定潮廟各巨寇 是年。全粵俱奉永曆正朔,土寇隨在竊據,初潮入黃海如陳斌為巨寇,來歸成功。至是成功入潮,遂入南陽,分兵剿許隆、楊廣諸賊,及逹壕,新墟等寨,悉平之。 平之 永曆四年正月 順治七年 庚寅 一六四九 潮陽之役 成功引兵至潮陽,如縣常翼同以城降。六月遣甘輝殺賊黃亮采,又敗廣東舒提督軍於潮陽。 勝 令洪旭守其地 永曆五年五月 順治八年 辛卯 一六五一 成功入南溪大敗清兵降其將卒數百人 廈門自馬得功偷襲是島撤退後。成功回廈門,由嚴紀律。軍聲大振,乃提兵入漳之南溪。漳鎮王邦俊迎戰。大敗之。復敗之於漳浦降其將卒數百人,漳城戒嚴。 大勝 永曆五年五月 順治八年 辛卯 一六五一 敗揚名高於小盈嶺 清提督楊名高,白福州率步騎援漳,成功戰小盈嶺,名高大敗,僅以身免,乘勝徇璋浦,守將陳堯策以城降。 克漳浦 永曆六年正月 順治九年 壬辰 一六五二 功引兵克海澄拔長泰 成功引兵向海澄,是日潮漲,舟達城垣,守將郝文敬以城降。以舉人黃維環、馮世澄,先後知縣事,成功遣甘輝攻長泰,遇清副將王進戰於北溪,皆健鬥進入長泰,輝日夜攻之匪克。清總兵陳錦狃先軍同安之捷,頗輕敵,以致全軍俱覆,奔泉州,成功乘勝攻長泰拔之,王進敗遁屬邑俱下。 勝 永曆六年 順治九年 壬辰 一六五二 成功圍漳州之役 成功引兵圍漳州,五月清浙鎮馬逢知,率兵來援縱其入城,引兵出戰,連敗之。遂攖地固守不出,成功累攻不下。乃擁鎮門水灌之堤壞不浸,復列棚圍之,城中食盡人相食,枕藉死者七十餘萬人。成功久頓堅城師老糧匱。清遣固山金礪率大兵來援成功收兵退保海澄。 攻不克退保海澄 退保海澄 永曆七年 順治十年 癸巳 一六五二 成功防海澄之戰大破清兵 金礪既解漳州圍,悉滿清精銳進攻海澄,城壞百餘丈,成功親立雉堞防禦,張蓋而望,清兵望見,矢砲雨集,成功不避指揮自若,諸將揮斧猛砍,登者悉墜,積屍填壕,擒殺無遺,固山皆遁,是役也,甘輝首功,而澄之守益堅矣。 大獲全勝 永曆七年九月 順治十一年 癸巳 一六五三 成功救潮不及鷗汀具為民除害 清兵攻潮州,郝尚久乞援,遣陳六御率兵往救之。不及,潮破。初鷗汀貝賊恃其土城險固,聚眾剽刦。海上商船多被擒截,抽腸刳腹慘酷非常,成功震怒尋乘勢攻破之,屠其城而還。 破鷗汀貝而還 永曆八年十月 順治十一年 甲午 一六五四 成功勒兵勤王 成功遣輔明侯林察,閩安侯周瑞督水師,戎旗鎮王秀奇,左先鋒蘇茂督陸師,率官兵戰艦百餘艘,南下勤王。差效用官林璿勤王表詣,永曆行在,並持書會西寧王李定國。 無效引還 引還 永曆八年十二月 順治十一年 甲午 一六五四 成功夜攻漳州,克之 成功于十二月□日,親自引兵自廈門夜嚴部署,入海澄,四鼓直抵漳州。入其城兵不血刃,敵守將卜魏標等及知府房星燦,知縣周瓊俱降。十縣皆下,泉州屬邑望風而潰,獨泉州師韓尚亮守泉州不下。 大勝 永曆九年五月 順治十二年 乙未 一六五五 取臺州,寧波克之 遣忠振伯洪旭,北鎮陳六御督師北上,六御等揚帆進攻舟山,守將巴達興降,以六御守其地,旭等攻溫臺等處,臺州鎮馬信,寧波鎮弘德山降,空其地而歸。 克之 空其地而還 永曆九年七月 順治十二年 乙未 一六五五 援揭陽復晉寧縣 以甘輝為正總督,王秀寄副之,率二十餘鎮往北,與振忠伯洪旭、總制陳六御相機進攻。以黃廷為總督,萬禮副之率二十餘鎮南下,八月援揭陽,並復普寧鎮。 攻取其地 永曆十年正月 順治十三年 丙申 一六五六 揭陽之役 清平南王尚可喜遣兵攻揭陽,右先鋒蘇茂率左衝鎮等迎戰大敗。清兵追至城下,前提督黃廷擊退清兵。 黃梧引還 永曆十年三月 順治十三年 丙申 一六五六 清庶子遣水師攻兩島,遭風引退 清帝庶了王大集合各澳船隻,令泉鎮韓尚亮督率出泉州港。成功令林順,陳澤等迎擊,忽颺風大作,清船飄散沈壞,收回者不滿十舟,由是不敢渡海。 清兵飄失敗退 永曆十年六月 順治十三年 丙申 一六五六 成功統帥北上,黃梧以海澄叛降清 成功將北上,留儲蓄於海澄,以左提督王秀奇,統黃梧、蘇明等守之。尅日解纜,時清貝子攻八閩,泉漳屬邑皆被攻下,獨海澄未復,清百汁誘降,黃梧遂挾蘇明據城降清。 失海澄 所有儲蓄盡失 永曆十年七月 順治十三年 丙申 一六五六 破閩安鎮 成功既解纜,聞黃梧以海澄叛,或勸旅師爭之,成功曰:「吾欲圖大事,海澄何足惜哉?」遂揚帆進攻閩安鎮,破之。福州大震,攻之不克,乃城牛心塔,以斌戌之。 攻克之 永曆十年八月 順治十三年 丙申 一六五六 清兵攻舟山,遷民居 浙兵攻舟山,總制陳六御、英義伯阮駿率兵迎戰,被誘深入,水急收船不回,俱赴海自焚死,餘船奔散,清兵遂毀舟山城郭遷居民。 守將敗亡 永曆十年十月 順治十三年 丙申 一六五六 清世子王攻銅山 清世王發兵攻銅山後,衝鎮黃元擊敗之。世子王引兵還福州。 清兵敗還 永曆十年十二月 順治十三年 丙申 一六五六 成功復羅源寧德 清世子遣滿將阿格襄率巴都柯如良等,襲中提督甘輝軍,甘輝迎戰,揮戈攝格襄之首,是役也,格襄最饒勇,而巴都柯如良等皆善戰,後俱敗殁,滿兵為之氣奪。 大勝清兵 永曆十一年八月 順治十四年 丁酉 一六五七 成功攻克黃巖,臺州,太平天合等地 成功既北向,八月進攻黃巖,守將王戎以城降,乘勝攻臺州清總兵李必,知府齊維藩臨海知縣黎嶽詹俱降。九月下太平天台守將俱降。 勝 順利北向 永曆十一年九月 順治十四年 丁酉 一六五七 失閩安棄臺州引師還。 清世子王及總督李率泰合兵攻閩兵,前提督左鎮余程戰死,護衛前鎮陳斌率五百餘人守羅星塔,不得出俱戰殁,成功棄臺州,率兵欲救,閩安已失,乃引師回思明州。 敗 引師還 永曆十二年三月 順治十五年 戊戌 一六五八 成功遣林勝等攻南陽巨寇許龍平之 許龍為南陽巨寇,常出沒反覆,負居不服,成功遣左鎮林勝,左右衛合兵攻之,師至港水忽漲,勝等直入。龍率眾遁,獲其錙重船隻,焚其巢穴,澄海守將劉忠等迎降。 勝 而有其他 永曆十二年六月 順治十五年 戊戌 一六五八 成功徇浙江,平陽瑞安諸縣皆降 成功引兵至浙平陽守將車任邏,瑞安守將艾誠祥降。 勝 永曆十二年七月 順治十五年 戊戌 一六五八 成功師次羊山過暴風飄沒八千餘人 七月成功師次羊山,為暴風飄沒八千餘人,其子從軍弱焉,泊滃州修埋戰艦。 飄失八千餘人 永曆十三年六月 順治十六年 己亥 一六五九 成功破瓜州尋克鎮江府,屬邑俱下 成功舟至焦山,謂諸將曰:「瓜鎮為金陵門戶,須先破之,乃授諸機宜,值南風盛發,各率所部進據瓜州上流,十六日,自督親軍及甘輝等將,直搗其柵,清軍迎戰,陣方交成功麾軍大進,右武衛周全斌率其部浮水先登直衝其陣,身中五矢,氣益厲,諸軍繼之,清兵大敗。斬雲龍,擒朱衣佐。二十日移兵趨鎮江清提督效忠率滿官兵壯擊奮勇死戰,成功親督諸軍,大破之。積屍填壕,效忠僅以身免,知府戴可進等開門出降,屬邑皆下,軍聲大振,於是太平寧國除和徵池諸郡俱欲迎降,而杭州及九江等處。亦有密謀舉義前來,給剳欲為內應者。 勝 直搗金陵 永曆十三年 順治十六年 己亥 一六五九 成功列營圍南京,敗績,中提督崇明伯、甘輝死之 成功引師迫南京,甘輝進曰:「兵貴神速,急宜攻城,乘其勢未定而拔之,否則,彼援兵畢集,難以仰攻,君必悔之。」不聽,乃列營圍之,方下令示期攻城,會清援師四集,梁化鳯又穴城數十道,出擊余新營大眾不及甲,倉皇出拒,敗潰,甘輝等將被執死,成功自率親軍擊退清兵,登船而渡,清兵不敢迫,徐渡殘兵而趨鎮江。 敗 永曆十三年八月 順治十六年 己亥 一六五九 成功攻崇明,不克,九月旋師至思明州 成功於是月四日,回師至吳淞港,八日至崇明十一日攻城,崩數十丈,守將梁化鳯固守不下,周全斌以為孤城狹隘取之無益。旋師至思明州。 引還 永曆十四年四月 順治十七年 庚子 一六六○ 清滿州將軍達素率滿漢兵犯廈門,城功大破之 清廷命滿將軍達素,總督李率泰合兵十萬攻廈門,大船出漳州,小船出同安,成功以陳鵬督諸部守高崎,鄭泰出浯州,合遇安同廣東敵船。成功自勒諸部扼海門,初十黎明,漳船乘風逼海門,成功遣五府陳堯策,令諸船按軍勿動。俟其齊出,擊之。瞬間漳船猝至突擊閩安侯周瑞及陳堯策船,周、陳皆戰死,次擊陳輝船,輝發火藥燒之,滿兵躍退,且戰且却成,功自駕八槳板船,往來視師,向午潮風發,乃親率巨艦御之,鄭泰自浯嶼引兵合攻大敗。橫屍滿海,登陸者,亦悉為殲滅,生擒首領呂哈喇,殺滿兵一千六百餘,陳鵬有通敵嫌疑並收斬之。許龍等後二日至知清兵已敗,奔回。 大獲兵勝 清師全軍覆沒 永曆十五年四月 順治十八年 辛丑 一六六一 成功與師攻臺灣擊敗荷水陸 成功既接受何斌之議,分三程進攻臺灣,三月二十三日自科羅放洋,二十四日各船齊到澎湖,分各嶼駐札,四月初一黎明至鹿耳門,乘潮漲數丈,大小戰艦啣尾而進,縱橫無碍入臺江,擊敗荷水陸軍,荷人大驚,以為從天而降。成功引兵登岸先取赤嵌,普羅民庶城,荷長官揆一死守不下。乃列營環圍以逼之。俟其自降。 大勝 光復赤嵌及南北各地 永曆十五年八月 順治十八年 辛丑 一六六一 成功復擊敗東印度增援軍 東印度臺灣增援軍合力於陽曆九月十六日,水陸分四路反攻,向泊臺江鄭軍戰艦炮擊,進攻赤嵌及鯤身包圍之,荷軍作殊死戰,成功命陳澤陳廣等攻之。擊沈荷水師巨艦,焚其次艦,兼獲二艦及小艇數十,荷艦長菜貝爾貝爾,以下七百四十餘人,傷者無數,潰不成軍,後閉城堅守,自是不敢復出。 大勝 永曆十五年十二月 順治十八年 辛丑 一六六一 成功督攻王城揆乙乞降,縱其歸國臺灣平 成功督攻熱蘭遮城,擊城南隅崩十餘丈,碉保俱破,地窖火藥爆發城內荷兵死傷慘重揆一懼。乙降。許之。凡珍寶輜重,聽其搬回本國,揆乙泣謝,率殘兵五百餘名悄然歸巴達維亞。 揆乙以城降 驅逐荷蘭官兵出臺灣 臺南文史研究資料庫
臺南文史研究資料庫 https://bit.ly/38I5KJg

WN000002_070

臺南文史研究資料庫


 

【鄭經西征-1674年「天地會」創立時的東亞局勢圖】
明清之際中國地圖(臺灣為東寧),作品年代約為17世紀(南明時期) ,物件80cm長x70cm寬,創作者不詳。年代為1676年以後。
此圖所繪為清初三藩起兵與清王朝對抗的勢力分布圖,圖中依照顏色區分為吳三桂(平西王、定西將軍)、尚可喜(平南王)、耿精忠(靖南王)與康熙皇帝以及代表南明的東寧鄭經。在臺灣史上可以說是最偉大的一次渡海復國戰爭。
1663年,鄭經(尊稱:「錦舍」)於延平郡王鄭成功死後以世子身分繼位,經過十年生聚,1674年,鄭經為響應吳三桂、耿精忠發動的三藩戰爭(1663-1681),而渡海西征,命陳永華總制東寧,負責後勤作業。
斯時,鄭經親率水師與陸軍渡海西征,以「諮議參軍」陳永華(字復甫,實為天地會之陳定南)為「東寧總制」,留守臺灣。誠如,連橫《臺灣通史》..命陳永華總制東寧,負責後勤作業。永華為政儒雅轉粟餽餉,軍無缺乏。
圖示年代應為清初「三藩戰爭」(1673年至1681年之間)的中國地圖。其中,臺灣被標示為東寧,為鄭氏勢力所在。惟圖中不見臺島上有任何行政區,然鄭氏統治之時以今日臺南為承天府,以北設「天興縣」,以南設「萬年縣」,故推斷此圖的重點為軍事實力的消長。
連橫於《臺灣通史》提到天地會創立之事,應屬可信。其言:『吾聞延平郡王入臺之後,深慮部曲之忘宗國也,自倡「天地會」,而為之首,其義以光復為歸』。當時,清廷師法明代之「禁海令」,並欲以「遷界令」堅壁清野,在海岸線內遷30里至50里(15-25公里),有放逐反清者於海外之意,故鄭成功有此高瞻遠矚以天地心為心,故成立「天地會」。
連橫復言:『延平既沒,會章猶存。數傳之後,遍及南北,且橫渡大陸,浸淫於禹域人心,今之閩粵尤昌大焉』。故推論在1663-1674年間開發台灣期間,「天地會」作為明鄭政權的地方基層組織已經發展到了北部,至於說橫渡大陸應是指1674-1681年鄭經西征,突破了當時清代的堅壁清野區域(沿海15-25公里),以祕密社會的組織形式,在台海的對岸進行基層組織的發展與結合義士的聯絡工作。
從地圖上來看,當時漳州;泉州、汀洲、潮州、惠州及邵武都是鄭經所領有的,故可推斷其內容應為1676年的軍事動向,但此幅地圖因購自日本古董市場,頗似江戶時期繪製的《唐土歷代州郡沿革圖》的畫風。然而,全圖並未留下任何具有脈絡的線索,實難斷定本圖的創作年代。
______
《臺灣通史》、列傳二 朱一貴列傳
連橫曰:朱一貴之役,漳浦藍鼎元從軍,著《平臺紀略》,其言多有可採。而曰:『臺人平居好亂,既平復起』;此則誣衊臺人也。
吾聞延平郡王入臺之後,深慮部曲之忘宗國也,自倡「天地會」而為之首,其義以光復為歸。延平既沒,會章猶存。數傳之後,遍及南北,且橫渡大陸,浸淫於禹域人心,今之閩粵尤昌大焉。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唯王在天之靈,實式憑之。然則臺灣之人固當以王之心為心也。.....鼎元之言,固未足以為信也。
(4) 臺灣世族的社會責任與文化 Clan Social Responsibility & Culture in Taiwan | 台灣歷史上最偉大的反攻大陸,西征戰役,鄭經頗有乃父之風 | Facebook https://bit.ly/3Kpit6j

364785027_7170084699672222_2198142514556155940_n (1)363390212_7166892623324763_7044094102723326402_n364738979_7166899689990723_5508321351409051104_n364694779_7166892583324767_1571594315760128013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