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Eats宣布併購foodpanda台灣,預計2025年上半年完成交易。(圖/杜宜諳攝影)
台灣Foodpanda為何要賣給Uber Eats?背後內幕解析 - 財經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wrU5gF
12:122024/05/14 中時新聞網
外送平台Uber Eats將以9億5千萬美元現金併購「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此併購案尚須主管機關核准,預計2025上半年完成交易。早在今年3月就傳出Foodpanda有意將台灣業務出售給Uber Eats,當時讓許多人大感意外,背後關鍵在於Foodpanda德國母公司Delivery Hero持續虧損。
Delivery Hero集團在全球多個地區以多品牌發展外送和快電商事業,但在疫情後卻面臨巨大的獲利壓力, 最大的亞洲市場業務停滯不前,也陸續採取裁員等大動作調整,該公司去年9月便透露正在談判出售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等國家的Foodpanda品牌。
雖然台灣是外送服務利潤豐厚的市場,Foodpanda又是目前台灣外送服務市占率最高的公司,推估其在台灣的年營收約為5.5億歐元(約新台幣188億)的規模,但因母公司Delivery Hero面臨虧損,只好賣給Uber Eats,才能帶來一次性的巨大收益。
反觀Uber Eats美國母公司Uber這些年受惠疫情後乘車事業回溫,加上廣告事業壯大,去年已交出第一張獲利成績單。
市場也擔憂,如果這樁合併案成了,Uber Eats在台灣外送市場將成一家獨大,在沒有強力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調漲外送費可能勢在必行。
台灣Foodpanda為何要賣給Uber Eats?背後內幕解析 - 財經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wrU5gF


全國攤販數量達30.7萬攤,從業人數47.6萬人-全台夜市約有5萬多個攤位
有片/你不曾看過的「寂靜夜市」 抗疫送暖為醫護撐腰 https://bit.ly/3uqiUCu


新加坡小販文化攤販文化有望列入世界遺產-小販中心宛如「社區飯

符合5大條件 新加坡小販文化有望列入世界遺產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新加坡17日專電)新加坡申請將「小販文化」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估報告指出,小販文化滿足申遺5大條件;政府間委員會(IGC)12月將開會最後決定。
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國家環境局及全國商聯總會今天發布聯合聲明表示,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委任的12人評估團於16日提交報告,建議讓小販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政府間委員會將於12月14日至19日透過線上會議討論評估團的建議,並決定是否將小販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評估團認為,新加坡小販文化符合申遺的5大條件。第一,小販文化是新加坡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其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為不同世代的新加坡民眾提供身分認同感及延續性;小販文化具有多元文化特性,有助促進對不同宗教、文化的了解,也對培育具有包容性的社會扮演重要角色。
第二,若申遺成功,將激發新加坡人發掘更多不同類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推動相關的保護行動。第三,「小販中心」文化展現十足活力。
第四,新加坡不同群體都積極參與小販文化申遺的過程;去年3月19日,超過85萬的新加坡人透過各種不同方式來表達支持小販文化申遺。第五,小販文化已於2018年列入新加坡國家文物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小販中心(或稱熟食中心)不僅是新加坡庶民美食中心,更是重要的文化記憶。新加坡在1960年代末到1980年代興建小販中心,讓街邊的流動攤販聚集在乾淨與衛生的環境中營業,當地人多半稱為Hawker Centre或Food Centre。
新加坡去年3月提交文件,申請將小販文化列入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輯:黃自強)1091117
符合5大條件 新加坡小販文化有望列入世界遺產 https://bit.ly/2Kjzkew


你有光顧過小販攤嗎?哪地的小販攤檔的文化最深入你心?小販文化又如何統一多種族社會?
融合種族、集體記憶、影響衛生?你如何看都市中的小販文化?|國際前線|端圓桌|端傳媒 Initium Media https://bit.ly/3kKGeFX
疫情期間世界經濟面臨巨大打擊,本來經營不穩的小販攤主面臨怎樣的衝擊?
相比起新加坡,近年來香港小販牌照和攤位只減不增,有評論批評香港政府不重視保育小販文化,你如何看?
2016年,位於新加坡的「了凡香港油雞飯麵」取得了米其林一星,成為首個奪得此獎的街頭小販。小販文化如今已成為新加坡城市體驗中最活色生香的部分之一,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都曾被媒體報導,在紅山市場小販中心的炸雞翼攤位前排隊半小時。
新加坡國家文物局(Singapore’s National Heritage Board )表示,小販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中期,當時許多新移民都以售賣家鄉菜為生,為當地居民與勞工提供物美價廉的美食。
然而,流動小販也給新加坡社會帶來了各種問題,比如擠佔道路、妨礙商業區域開發、污染周邊環境、威脅食品安全等。自新加坡於1965年獨立後,政府對小販實施嚴厲監管,例如為兩萬多名非法小販發放營業執照、強制小販打預防針、將路邊攤遷移至適合場所、安排停業的小販到工廠工作等
1972年,新加坡政府建立了第一個小販中心,從此小販們紛紛搬進了通風透亮、衛生設施和桌椅齊全的小販中心。目前,這樣的小販中心在新加坡有超過110個,總攤位數逾1萬4千個。
新加坡小販文化申遺被質疑其非獨有
儘管華人佔了新加坡整體人口逾7成,但新加坡政府依然沿用的「CMIO民族政策」。「CMIO」是民族的簡稱,「C」是Chinese華人、「M」是Malay馬來人、「I」是Indian印族、「O」是Other其他族。此政策意旨促進社會共融,把馬來人和印度人劃分成主要族裔,避免不同族裔的衝突。新加坡政府在獨立後不斷推動族群融合,讓他們得以和諧共處,多元的小販文化也是例證之一。
在新加坡小販中心,食客可以見到來自不同族裔的食物——馬來菜、印度菜、中國菜等。來自不同族群的食客雖然各有民族文化差異,但仍能接納對方在同一個小販中心用餐,還能照顧其他族群的飲食禁忌。李顯龍形容小販中心宛如「社區飯廳」,是形成國家認同的重要一環。2019年3月,新加坡申請「小販文化」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此項申請引發新加坡人廣泛認同,獲得逾85萬人連署支持。
然而,抱批評觀點者亦不在少數。有馬來西亞網友認為,星馬地區的小販中心模式幾乎雷同,所謂的美食也大同小異。另有評論指出,小販中心文化並非新加坡所獨有,印尼和泰國的小販文化各有特色,甚或比新加坡的小販中心更具活力。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研究員莊仁傑認為,網友的批評可能源於只能以國家名義申遺的遊戲規則,這讓跨國界的小販中心文化無法共享。
小販攤主在疫情下的生存之道
今年4月,因外籍勞工宿舍爆發嚴重集體感染,新加坡的新增病例連創新高,原定於5月4日結束的「阻斷措施」(Circuit Breaker)則延長至6月1日。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亦宣佈,4月7日起民眾不得在小販中心等場所用餐,只能夠外帶。
許多新加坡攤販在疫情中面臨危機,更有經營數十年的老店就因疫情而被迫結束營業。為了扶持小販生意及保育文化,新加坡政府鼓勵小販採用外送平台服務,並為其提供資金補助。GrabFood、foodpanda、Deliveroo 等送餐平台抽取的佣金相當高,大約佔食品交易總額的25%至30%,政府可補助其中5%的收費。除了送餐補助,新加坡衛生部8月底也出台病毒篩檢計畫,為食物外送員、熟食中心攤販及小吃店人員提供免費的核酸檢測。
然而,有些小販仍對收取高額佣金的送餐平台猶豫不決,繼而採用社交媒體進行自救。有新加坡小販在4月份自發成立一個名為「小販聯合大寶」Hawkers United Dabao)的 Facebook 社團,供小販和餐館老闆向食客免費宣傳自家料理和外送服務。目前,此社團已擁有27萬多名成員,其中曾經造訪過小販中心的用戶也會在 Facebook 上分享推薦的菜單,為小吃店老闆帶來新的顧客群。
消失中的香港小販文化
小販文化在香港已有超過百年歷史。19世紀,街頭小販已在香港出現,尤其是食品小販攤檔因其價格低廉、款式多樣,成為歷代香港人的集體記憶。然而,有別於新加坡政府選擇將小販徹底合法化並進行管理,香港政府似乎「無心」培育小販文化。
街頭擺賣一向被認為造成嚴重的環境滋擾和環境衞生問題。回歸後,香港政府仍沿用前市政局管理小販的一系列政策:一是劃定小販認可區——1975年3月,旺角通菜街被劃定為第一個小販認可區。二是以獎金鼓勵流動小販交回牌照,並停發小販牌照。三是執法人員有權透過現時法例充公無牌小販的貨物,要求罰款,甚至監禁。
在此類政策引導下,現時香港只有近6000名持牌小販,約為新加坡數量的一半。由於難以再合法擺賣,食品小販只能在深夜、或如農曆新年等大時大節「偷來」空間,在街頭擺檔。
為了把街上熟食檔遷離街道又能讓小販們保持經營,政府興建了多個離街熟食小販市場,並在公共街市設置熟食中心。目前,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共有74個公共街市及23個獨立的熟食市場,其中大部分公共市設施由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然而,「領展霸權」遭詬病多年,不斷加租逼走小商戶,亦進一步擠壓小販生存空間。另外,許多熟食市場的設施較為陳舊,其消防設施、檔位供電、空調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在政府加緊管理與商業集團逐利的雙重壓力下,小販生存空間日漸狹窄,你有否懷念舊時的小販文化?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梁伊琪
融合種族、集體記憶、影響衛生?你如何看都市中的小販文化?|國際前線|端圓桌|端傳媒 Initium Media https://bit.ly/3kKGeFX
---------------------------------------
符合5大條件 新加坡小販文化有望列入世界遺產 | 國際焦點 | 國際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3kBMIHb
------------------
香港小販是指在香港街頭販賣貨品的小販[1],他們多以販賣低廉貨品及食物為主[2]。 此一行業於香港開埠初期便已出現,並於戰後至20世紀70年代初期期間盛行[3]。到了80年代,香港小販因政府態度改變及城市發展步伐加快而式微[4]。
多年來,小販一直是香港低下階層的謀生手段之一,並能讓市民以低廉的價格滿足生活所需[3]。不過政府卻一直認為小販擺賣「不衛生」,並透過市政局及後來的食物及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對之加以規管及取締[4][1]。
香港小販文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lBEUql
特徵
香港小販可分為流動及固定兩大類[1]。他們多以販賣低廉貨品及食物為主[2]。熟食小販會販賣的街頭小吃包括碗仔翅[5]、雞蛋仔、魚蛋等等[3]。
港府在1973年推出小販認可區計劃,嘗試規管小販的經營範圍[6]。梁燕玲在《消失中的小販文化》一文中表示,小販「不屈不撓的精神,發展出富地道色彩的街道文化」。學者馬國明則認為小販在機動性及存在感上存有優勢[7]。
廣東話當中的「走鬼」是指無牌小販見到執法人員後連忙躲避的場面[8]。當中的鬼是指執法人員當中的外籍領隊[9]。
歷史
1940-1960年代:中國大陸逃港潮
1950年代,在廟街擺賣的小販
在1940-1960年代期間,大量中國大陸居民因政局不穩(比如國共內戰、文化大革命)及饑荒而逃港。他們大多沒有接受教育及低技術。為了謀求生計,他們不少在香港成為了流動小販。這樣一來,他們便可在盡量壓低經營成本的情況下,向當時的勞動人口出售食品、衣服、日用品[7][10]。當時香港物質水平低下,消費以家庭需要為先,造就了「家庭消費」的崛起[11]。小販的出現正好滿足相關需要[7]。
香港販商聯會(Hong Kong Hawkers Association)估計,1949年香港至少有70,000名小販[12]。在當時,小販生意雖為草根階層帶來了就業機會,但同時也製造了噪音和阻街問題。除此之外,政府也指出,有附近店主認為小販對自身構成了不公平競爭,因為其無須繳付租金便可營業。[12]
1960-1970年代:全盛期
2015年,在屯門擺賣的小販
在1960-1970年代,香港大型商場及街市寥寥可數,政府對小販亦少有監管,故此當時香港約有30多萬人從事這一行業[7][13]。1970年代能源危機及1973年香港股災使得香港工廠出現倒閉潮,亦令不少失業人口轉向從事小販行業[4]。
1970-2010年代:加強規管
然而,隨著香港現代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加快,港英政府開始關注流動小販所帶來的健康衛生問題。在70年代初,當局決定不再簽發新的小販牌照,並禁止流動小販牌照轉讓和繼承[14]。市政局在1971年表示,香港有39033名持牌小販,另有6000名無牌小販[15]。自此香港的小販數目便不斷下降[3]。
2002年,港府實施了有效期為五年的「流動小販自願交回牌照計劃」,鼓勵流動小販交回牌照。交回牌照的小販可選擇以下任何一個方案:「挑選一個空置固定攤位,成為固定攤位持牌小販;選租公眾街市一個空置檔位,並享有若干特惠租金優惠;領取三萬元的特惠金」[16],相關計劃其後多次延期至2012年[17][18]。此一計劃至少吸引了339名持牌流動小販交出牌照[17]。
截至2008年11月30日,香港持牌的固定攤位小販(包括大排檔)有6,594個,流動小販則有552個[16]。
2009年,香港食物及衞生局聯同食環署一起檢討小販發牌政策,並從中檢視重新發牌的可行性[16]。同年開始重新發牌[1]。
2010年至今:市民對執法的不滿
2010年之後,小販政策的爭議有增無減[3]。一方面,食環署在2015年時曾表明,會在農曆新年夜市期間「嚴厲取締無牌熟食小販」[19]。另一方面,民間則一直有聲音希望保護這種文化[3]。
2014年農曆新年期間,食環署職員在桂林街夜市採取突擊行動,行動中帶走一名小販及沒收多部木頭車,引起途人鼓譟。當中更有人指責食環署職員「與民為敵」。食環署職員離開後不久,小販們又再重新開業[20]。
2014年11月,有建制派區議員在深水埗區議會上提出「對無牌小販『零容忍』」[21],不過當區大部分區議員都同意食環署應為小販尋找合適地點[22][23]。撐基層墟市聯盟則表示,問題根源在於「政府拒發小販牌照和興建新街市」,令小販只能違法經營。聯盟還稱零容忍政策只會「增加民怨」[24]。2015年農曆新年期間,深水埗至少有三個團體為街頭小販發聲支持[25],本土民主前線的成員更協助清理夜市的街道[26]。
2016年2月2日,農曆新年臨近時,多名小販與屯門良景邨管理員因佔地問題而發生衝突[27]。2月7日,農曆新年前夕,多名小販在桂林街夜市擺賣,並因此而被警方或食環署職員驅趕逮捕,小麗老師在當中同樣因幫助小販經營而被捕[28][29][30] 。
2016年農曆新年期間,旺角爆發了一場名為「魚蛋革命」的暴力衝突,其起因在於食環署以強硬手段取締小販[31][32][33]。
2016年5月22日,東涌逸東邨的居民為反抗領展轄下商場及街市不斷加租,而另立市集。房委會人員為此報警,指他們「阻街」,並跟居民發生爭執
香港小販文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lBEUql
----------------------
街頭熟食小販文化
香港街頭小食早前得到世界的關注。小時候每到新年街頭巷尾都十分熱鬧,各色各樣的街頭小食小販為節日增添不少氣氛,但回頭一看卻發現這些情境經已是一種集體回憶了。
離開香港到外地生活抑或遠遊回港,都叫人想念街頭小食。談及香港的小食,自然想到例如:碗仔翅、魚蛋、雞蛋仔、格仔餅、腸粉、煎釀三寶、炸大腸、缽仔糕等等。在60-80年代的香港,經常可以在街頭的流動小販檔買到的小食大多價廉物美,同時,這些小食會作為一般大眾的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消夜的餐。可惜,現在的流動小販檔種類寥寥無幾,其他種類的小食要到小店才可以品嘗得到。
其實,從前的小食至今仍有但為何又有種失落感?我想,是因為少了「風味」。小時候看見一列列流動小販檔,充滿着可以把它們「橫掃 」的感覺;「學生哥」放學後,幾元一串的小食是他們整個下午都在期待的東西……現在,社會的發展,對衞生、食物材料、烹調方法等都有嚴謹的態度,所以街頭小食小販的飲食文化日漸消失,換之而來就是在小食店舖、茶餐廳等地方。正因如此,缺少了我所說的「風味」。
無錯,食物衞生固然重要,可文化都同等重要。文化造就了一個共同分享性(shared culture),簡單來說即是共鳴感 。舉個例,插晝《阿呢 》中就有「魚肉燒賣」一角,更在《阿呢茶餐廳》一書體現出獨有的茶餐廳和小食文化;麥嘜的兩部電影就分別將蛋撻、大包和菠蘿油寫入了故事。兩者都加入了本土文化從而令讀者得以共鳴,亦由此證明「街頭小食」也是香港重要文化之一。
文:郭佳欣.90 後學生
刊:香港成報.2013年6月24日
香港街頭小食歲月留痕
〔鷄蛋仔伯伯〕、香港74歲老人吳旭輝被食環署拘控一案,連日來受到香港傳媒廣泛報道,引起全港關注。有人在社交網站發起聲援〔鷄蛋仔伯伯〕的行動,更有團購網舉辦〔鷄蛋仔〕團購活動,至今已有逾800人訂購購物券,這個行動不單是支持自力更生的人士,更希望留下香港人的傳統街頭美食,有網民稱,不想〔鷄蛋仔〕絶跡。
豬腸粉、魚蛋、碗仔翅、鷄蛋仔、煎釀三寶等都是具有香港特色的街頭美食,雖然這些食物與香港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早年與它們相伴而生的木頭車卻早已形跡罕見。
流動熟食小販是上個世紀50至60年代的香港街頭一景,政府為了保障市民健康,不斷打擊流動熟食小販檔,現今很多車仔檔都己搬入店鋪,食物衛生問題大大改善,但卻失去了一種風味。
很多港人都光顧過〔車仔檔〕。〔車仔檔〕更深受學生喜愛,在不少港人的學生時代記憶中,學校附近總有幾檔〔車仔〕,放學時,同學們便一窩蜂去買食物,最受歡迎的是一串串熱哄哄的魚蛋,據當地媒體報道,香港人每日吃掉55公噸、約375萬粒魚蛋,高居學生最喜愛食物的第一位。
不同的街頭小食代表不同年代。四五十年代在九龍廟街榕樹頭一帶,街邊檔用酒家剩下的翅頭翅尾,加豆粉水、味精、醬油等製成了碗仔翅。至於近日受到全城關注的鷄蛋仔,則於五十年代就已出現,〔鷄蛋仔伯伯〕亦秉承用炭爐的傳統,手持兩塊重重的生鐵,夾蛋漿燒。近年大部分的鷄蛋仔已轉用石油氣爐,鐵夾也變成電模。
而同樣深受市民喜愛的咖喱魚蛋則是五六十年代的産物。當時街邊面檔價廉,為減低成本便用潮州白魚蛋,或不太新鮮的魚肉,以油炸熟,從此成為不可缺少的香港街頭小食。還有糖蔥餅、龍鬚糖、麥芽餅等懷舊小食,隨着時代轉變,目前這些只會偶然一見。
有人覺得流動熟食小販阻街、影響衛生,亦有人覺得他們自力更生,比起有能力工作卻依賴綜援過活的人有骨氣,更加受人尊敬。
路邊小食是香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這種文化伴隨港人成長,更養活不少低下階層,是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擁有的獨特之處。有人建議,政府可立例規管,並讓街頭小食成為吸引外來遊客的本地特色之一。
文:李敏敏.2011年04月16日


https://www.ln.edu.hk/mcsln/archive/25th_issue/pdf/feature_01.pdf

新加坡小販文化攤販文化有望列入世界遺產-小販中心宛如「社區飯


日治時期流動飲食攤舊照

新加坡小販文化攤販文化有望列入世界遺產-小販中心宛如「社區飯

新加坡小販文化攤販文化有望列入世界遺產-小販中心宛如「社區飯新加坡小販文化攤販文化有望列入世界遺產-小販中心宛如「社區飯新加坡小販文化攤販文化有望列入世界遺產-小販中心宛如「社區飯

 


一定會親自坐鎮盯場的有錢印度老闆。 (來源:印度尤)
攤販老闆擁千萬身家,照樣親自顧攤結帳!一個台灣記者從文化告訴你原因-YaoIndia 就是要印度|商周 https://bit.ly/3pCYOn8
1.階級分明的印度社會結構,竟讓人性產生陽奉陰違、好鑽漏洞的副作用。
2.放手、放權,是管理中一門很重要的技術;但對於印度職場來說,最難的不是放下,而是「沒辦法放」。
許多外國遊客來到印度,都有被盯得渾身不舒服的經驗,無論是在地鐵車廂、馬路街頭,還是熱門觀光景點,那一雙一雙緊跟著自己的目光,總令人惶惶不安,卻也暗自竊喜——畢竟,這種巨星級待遇或總統下鄉的場景設計,可不是天天都有。
印度人在很多事情上很公平,他們喜歡遲到,也會原諒他人遲到;他們喜歡盯著別人看,也某種程度上「需要」被人盯著。這裡說的需要,是指和印度人打交道、做生意和一起工作上。
「奇怪,水怎麼沒有送來?」明明2個小時前就叫了飲用瓶裝水,說是立刻送來,卻遲遲未到。我再跑了一趟雜貨店,印度小哥淡淡回答:「噢,妳叫的那個牌子我現在沒有貨,所以就沒送了。」就是這樣,印度從一般生活乃至商業交易的硬道理——多得令人頭痛的額外交易成本——什麼都得多問一句,什麼都得多跑一趟,什麼都得多催一聲,什麼都得多提醒一次,什麼都得多耗一點力,什麼都得多花點精神。
印度是個極度消耗精氣神的地方,這些額外交易成本,總結成一個字,就是「盯」;眼睛每眨一下就可能會有閃失,心存僥倖就必出大事。
廣告
印度在種姓遺毒之下,社會階級相當嚴明,這也某種程度上地反映在職場中。不像現代流行的開放式辦公空間,多數印度辦公室裡,主管與下屬的關係切得明顯,對上畏懼處處捧,對下傲慢擺架子。許多人問我,在這樣一個上下有序、階級分明的結構中,為什麼印度還是如此失序、難以管理又頻出紕漏呢?
或許,陽奉陰違、好鑽漏洞以及得過且過的性格,就是社會階級分明的副作用吧!這也是為什麼一向較為保守、傳統並奉印度教為主流的北印度,情況要比南印度以及其他地區來得更為明顯。
如果是單次的交易,他們明目張膽地測試底線、豪賭耍賴;若是短中期的關係建立,平靜水面下,實則暗潮洶湧,那些陽奉陰違可不是眼角餘光可以顧及的,一旦把緊盯著的目光移開,就開始張牙舞爪,殺得你措手不及,不知是該嘆印度人太聰明,還是該怨自己過度鬆懈。當然,如果你很幸運地在印度找到了長期且可信任的合作夥伴,千萬要感謝祖先保佑,這個印度人將領著你在開拓印度的路上暢行無阻,珍稀物種,請好好珍惜。
印度的額外交易成本要如何避免呢?可以不盯嗎?當然不行。最明顯的例子,大概就是印度街頭那些生意好得不行的路邊攤吧!無論天氣怎麼熱,環境怎麼髒亂,蒼蠅怎麼飛舞,店老闆總是親自在大門口坐鎮壓場,不只收錢結單還做場控。
廣告
可別小看這些店老闆,很多都是身家上千萬盧比、開著豪車戴著名錶前來盯人。臺灣現在流行「直升機父母」,印度的「直升機主管」則是歷久不衰的潮流,不是因為他們放不下,而是他們不能放下。在印度這麼久,他們早已認知到「盯之必要」。
這樣的盯法,對臺灣人而言極度不舒服,秉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傳統訓誡,我們也預設了別人對被盯的態度,並為此感到失禮。然而在印度某種程度上卻不然。曾有一次,我被一雙近乎深情的眼睛盯得受不了,不迴避直視對方,沒想到他卻對我眨了眨眼,燦爛一笑⋯⋯
這種堅持而不害臊的盯,大概也可以運用到在印度的管理學。盯,盯到你發寒,叮到你知道 I am watching you 之後,還可以繼續直視對方不害臊地揚起一個燦笑,顯示這是一種善意,一種友好,一種你我都應該理解的相處之道。
想要來印度打拚?那麼這樣「盯」的覺悟還是得有的,而如果誤以為「盯」已是一種額外交易成本,那可就太看不起印度了!「盯」只是避免額外交易成本無限擴大的第一步罷了!攤販老闆擁千萬身家,照樣親自顧攤結帳!一個台灣記者從文化告訴你原因-YaoIndia 就是要印度|商周 https://bit.ly/3pCYOn8


路邊攤是河內文化的一部分,光是舊城區估計約有近2000個路邊攤,許多人步行挑著籃子或推著舊車子,也有人騎著沉重的腳踏車來到鬧區,他 們兜售的商品不一而足,從花卉、水果、熱食、衣褲、珠寶皆有,這些攤販確實影響交通,尤其是午後準備下班返家的人潮駐足購物,使馬路水洩不通,人行道也寸 步難行,立法單位顯然對此感到不勝其擾。
這些攤販生活貧困,他們得自日出前摸黑出門,騎著無法變速的單車上街做生意,或是到早市裡購買稍微便宜些的農產品,許多人每天在熾熱的氣 候下步行或騎著單車,看來都很瘦弱,購屋或讓孩子念大學對他們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就如一般美國民眾想上太空同樣困難。這項草案若通過,將剝奪他們生存溫飽 的機會,使越南原已嚴重的貧富差距每下愈況,依據Euromonitor的資料指出,2007年越南最富有的兩成民眾所得佔全國近五成,而最貧困的兩成民眾僅佔5.5%。越南:管制攤販文化 ·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https://bit.ly/35D60rE


觀光夜市+擺攤文化/逢甲商圈人潮流量,去年創新高約1220萬人次其中約3.5%約42萬7000人是新加坡、香港、澳門及大陸遊客。。研究發現商圈住宿商機一年上看20億元/「來逢甲商圈是否住宿」,發現17.9%的受訪者會留住商圈,以1年的人潮量估計約218萬人住宿,若以2人一房及平均住房金額2千元計算,2014年約創造20多億的住宿商機。 @ 姜朝鳳宗


 

廟埕市集/廟埕文化/興濟宮廟埕文創市集/風神廟旅人市集/廟前廣場的功能 廟前廣場也稱廟埕,就是指廟前的空地 廟埕的功用 1.居民的活動場所 2.提供攤販擺攤 3.舉拜法會、辦桌的場地/蚊子電影院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臺北市攤販經營概況小學以下33.1%居多,高中職者31.5%位居第二,大專以上佔了14.6%+小學以下33.1%居多,高中職者31.5%位居第二,大專以上佔了14.6%+台北市攤販從業人數共49760人+102年台北市攤販全年生產總額為319億元年,年營收入64萬元/年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撈金魚/撈魚遊戲台灣人的夜市印象之一,大家逛夜市時路過撈魚的攤子,日治時期就有撈魚遊戲/起源於江戶時代後期,當時所用的是普通的魚網,至大正時代才改用紙網。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飯店與點心攤+夜市文化發源-到台灣經商與傳教,他們往來南北要道,便成為飯店的主顧。於1872年在台傳教的馬偕博士,除了在日記裡寫下傳教經過,也提到沿途用餐/百年來,路旁攤販,成就了庶民文化,從簡陋的飯店、茶亭及點心攤,我們見到了台灣人旅宿的樣態與飲食文化的變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