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來源有一支鄭姓是姜太公的後代。姜太公小兒子井叔的國家鄭國
源自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後。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以統治子姓鄭人,史稱西鄭,故城在今陝西鳳翔縣。周穆王奪西鄭為下都,姜姓鄭國滅亡。國人姓奠井氏,或為鄭井氏,亦即鄭氏。 鄭氏家譜大全 https://bit.ly/3mfPP94

太公望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0-10-24_113500

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以統治子姓鄭人,史稱西鄭,故城在今陝西鳳陽。 周穆王(西元前976-前922年在位)奪西鄭為下都,姜姓鄭國實際滅亡
井叔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dQROxL
在周朝王陵中有一井叔墓,井叔就是姜太公的小兒子,從井叔墓我們可以看出,井叔在周朝初期是多麼的顯貴,可是大家誰也沒有料到,這麼顯赫的王室重臣,在他死後沒多久,他的子孫便被周天子剝奪了一切,不知所終。世人都說鄭姓出自姬姓,其實還有一支鄭姓是姜太公的後代。
井叔-周滅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以統治子姓鄭人,史稱西鄭,故城在今陝西鳳陽。 周穆王(西元前976-前922年在位)奪西鄭為下都,姜姓鄭國實際滅亡。 井叔,姜太公之少子,西周初期的重臣。周滅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以統治子姓鄭人,史稱西鄭,故城在今陝西鳳陽。 周穆王(西元前976-前922年在位)奪西鄭為下都,姜姓鄭國實際滅亡 https://t.ly/V8gC
世人都說鄭姓出自姬姓,其實還有一支鄭姓是姜太公的後代。
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以統治子姓鄭人,史稱西鄭,故城在今陝西鳳翔縣。周穆王奪西鄭為下都,姜姓鄭國滅亡。國人姓奠井氏,或為鄭井氏,亦即鄭氏。
這支姜姓鄭氏也有3000年的歷史,後來史書上未見這支鄭姓的去向,可能在被周穆王消滅後,子孫凋零,最終也淹沒於姬姓鄭氏之中了。
唉,姜太公死於周康王六年,而周康王總共在位二十六年,周昭王在位總共十九年。也就是說姜太公剛死了不到五十年,周穆王繼位,周穆王具體何時對姜太公的小兒子下手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據歷史推斷,姜太公的大兒子齊丁公,死於周穆王元年,換句話說,姜太公父子二人去世沒多久,周王室就開始削弱姜太公家族的勢力了。
姜太公為周朝的開國第一功臣,牧野大戰讓世人永遠牢記了他的鷹揚之威。周朝剛建立時,擁有著僅次於周公旦的權力,若與召公聯手可以直接罷免周公旦,周成王親政後,姜太公也的確與召公奭聯手,逼死了周公旦。
姜太公之子-齊丁公為周朝的護國重臣,周武王時便掌握著周朝的精銳虎賁軍。周成王是時,在平定三監之亂時立有戰功。周成王死後,歷任康王、昭王、穆王三代周天子的卿士,可以說是不亞於其父姜太公的六朝元老。
可惜事與願違,姜太公、齊丁公父子二人相去沒多久,周穆王就把姜太公小兒子井叔的國家鄭國,給滅了。又過了五十多年,周厲王的兒子鄭桓公也建立了鄭國,至於是不是井叔當年的封地久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後來鄭國遷都於新鄭。而井叔的後代鄭氏一族,在歷史上也沒有記載,後人推測可能被鄭桓公家族兼并了。
這也許就是典型的卸磨殺驢了,畢竟周朝功勞都很大的一對父子相去沒多久,家族血親就遭到了君王的毒手。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k82249r.html
---------------
鄭姓出自於姬姓,姜姓。現在人們往往提起鄭,都只知道他是從姬姓演化而來的,卻忘記了有一支鄭姓名是從姜姓而來。姜姓就是姜子牙的後代
姜子牙
史書記載: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以統治子姓鄭人,史稱西鄭,故城在今陝西鳳翔縣。周穆王奪西鄭為下都,姜姓鄭國滅亡。國人姓奠井氏,或為鄭井氏,亦即鄭氏。按理說這支姜姓到如今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但為何後來歷朝歷代的史書上都未對姜子牙的後代有任何的記載呢?
姜子牙
姜太公為周朝開國功臣,雖沒有《封神榜》中說的那麼強大的能力,但其在軍事,謀略上卻又其獨到之處,牧野大戰一戰成名,歷史記錄了他的鷹揚之威。周剛建立時,姜太公有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絕對權力,與召公聯手,即可以主宰帝王。
姜太公死於周康王六年,其大兒子齊丁公代替姜太公成為周國護國大臣,手中掌握著周朝最精銳的虎賁軍,曾平定三監之亂,為周朝立下赫赫戰功。齊丁公曆任康王、昭王、穆王三代周天子的卿士,不偏不向的說,齊丁公甚至超越其父姜太公,為周朝鞠躬盡瘁的六朝元老。
齊丁公
齊丁公死於周穆王元年,也就是這個時候周穆王一聲令下,把姜太公小兒子的鄭國滅了。姜子牙唯一後人也死了,換句話說就是,在姜太公,齊丁公父子相繼死後,周朝皇族便開始清洗姜太公的勢力了,子此,姜太公這一支的鄭姓也就逐漸消失在歷史中了。
周穆王
或許這就是卸磨殺驢,也或許是姜太公父子功高蓋主,但不可否認的是,為周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對父子的後人就這樣被毒殺,帝王的脾氣,誰又能摸得透呢?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lzrla3b.html
----------
,鄭姓出自於姬姓,姜姓。 現在人們往往提起鄭,都只知道他是從姬姓演化而來的,卻忘記了有一支鄭名字是從姜姓而來。 姜姓就是姜子牙的子孫
史書記載:周滅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以控制子姓鄭人,史稱西鄭,故城在今陝西鳳翔縣。 周穆王奪西鄭為下都,姜姓鄭國消亡。 國人姓奠井氏,或為鄭井氏,亦即鄭氏。 按理說這支姜姓到如今也有3000多年的前史了,但為何後來歷朝歷代的史書上都未對姜子牙的子孫有任何的記載呢?
說到姜子牙,想必你們也會想起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一歇後語。 原來姜太公他釣魚用的魚鉤是直的,而且沒有什麼誘餌,有魚上鉤那真的是願者上鉤。 周文王最後聽說有著這樣一個人,就去拜訪他,果不其然,跟姜太公聊不了多久,周文王就覺得這人不簡單,於是就啟用他,讓他為周朝做事。
最後姜太公也發揮了作用,幫助周文王滅了商朝,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周朝建立后,在治理上姜太公也給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議。 所以他的權利也特別的大,可以說除了周文王和周武王,權利最大的就是他了。
姜太公死於周康王六年,其大兒子齊丁公代替姜太公成為周國護國大臣,成為鞠躬盡瘁的六朝元老。 齊丁公死於周穆王元年,也就是這個時候周穆王一聲令下,把姜太公小兒子的鄭國滅了。 姜子牙唯一後人也死了,或許是姜太公父子功高蓋主  https://is.gd/59CIsD

0OCzIuhDnV0OCzIuW57r6560a0cce92142eba8fc7423136129aa


2020-10-24_1044592020-10-24_1053352020-10-24_1053112020-10-24_1051472020-10-24_104737

鄭姓為一個漢姓,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7位。按照人數來算,現今在中國大陸排名第21位,在台灣排名第12位,在韓國排名第5位。
鄭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Tlt4Ei
中文的鄭姓
淵源
出自姬姓。依照《姓纂》上的說法,「周厲王少子友,受封於鄭(在今陝西省華縣西北),是為桓公。生武公,與晉文侯夾輔平王東遷於洛陽,因徙溱、洧之間(今河南省境),謂之新鄭,傳十三世至幽公,為韓所滅,子孫再播遷陳宋之間(地跨河南、安徽、江蘇三省),以國為氏」。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周厲王少子於鄭,建立了西周的最後一個諸侯國鄭國。公元前375年被韓國消滅,其子孫搬遷到今天的河南淮陽和商丘之間,以原來國名為姓。
源自粟特人,南北朝時期有粟特人鄭盤陁,其後裔冒姓鄭,混入滎陽鄭氏北祖[1][2]。
源自鄚姓,鄭愔原本姓鄚,後改姓鄭,混入滎陽鄭氏[3]
堂號
滎陽堂: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稱,鄭當時為漢大司農,居滎陽。鄭當時六世孫鄭徲,漢末自陳遷居今河南開封,晉朝時置滎陽郡,鄭氏一族遂以「滎陽」為郡望。(不時作「榮陽」,並非誤寫,而是另有原因。請見平埔/客家專家簡炯仁教授論文[原創研究?])
博經堂:東漢鄭玄,博覽群經,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一經,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
安遠堂:漢宣帝時,鄭吉為侍郎,那時外侮屢屢來犯,鄭吉打敗了車師,使日逐投降。於是皇帝提他當司馬。爲了西方國境的安全,又派他為西域都護,封安遠侯。
家譜
目前已知的鄭姓家譜,明代以前的都未能保存下來,能夠見到的多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家譜。但這些家譜中無不涉及到明代以前的內容,有些還是此前家譜的重修或續修,所以較多地保留了以前的內容。如浦江義門《鄭氏宗譜》,原是在南宋以前家譜的基礎上修撰的,其中還有宋代碩儒歐陽修、朱熹等人的序,但至宋末元初時毀於戰亂,直到元朝中葉時才得以重修。後來在明清和民國時期又14次續修,成爲一部內容完備的家乘譜牒。
今天保存在古今中外不同機構和個人手中的鄭姓家譜,從譜名和修撰時間上看主要的有:
鄭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Tlt4Ei


鄭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Tlt4Ei
周厲王
周厲王
姓    姬
名    胡
時代    周朝
身份    西周天子
出生日期    前890年
逝世日期    前828年 (62歲)
在位年代    前877年-前828年
父    周夷王
正妻    申姜
子女    靜、友
太子    周宣王
都城    鎬京
周厲王(前890年-前828年),姓姬,名胡,在西周青銅器銘文中作「㝬」[1]。為周夷王之子。《史記》作厲王,西周青銅器銘文作剌王[2],在文獻中又作汾王。[3]國人暴動之後,他居住在今山西省汾河流域,因此傳世典籍和青銅器銘文又稱他為汾王[4] 。厲王為西周第十位君王,在位約49年(夏商周斷代工程,為約前877年-前841年,在位37年),連同共和的十四年。《太平御覽》八十四引《史記》載:「周孝王七年,厲王生。」
在位及逃亡
克鼎,銘文記敘厲王二十三年九月,兼管軍事的膳夫克巡視成周駐軍並進行整飭
厲王在位期間,重用奸臣榮夷公,不聽周定公、召穆公等人之建言,獨斷實行「專利」政策,而奴役百姓,不讓他們有言論自由,「防民之口,甚於防川」,[5]以至於行人來往,只能透過眼神來示意。又被那些奸佞貴族迷惑[來源請求],於是在前842年聚眾國人暴動,衝進王宮,試圖殺掉厲王,史稱「國人暴動」。厲王只好逃出鎬京,越過黃河,逃到汾水流域的彘(今山西霍州市),由共伯和執政(一說是周定公及召公代為執政),史稱「共和行政」。
周共和14年(前828年),厲王死,周定公及召公立厲王之子靜,是為宣王。
在位年份的爭議
按照《史記》當中數篇世家的內容,厲王出逃之年與共和元年(前841年)相差了一年,夏商周斷代工程則認為厲王37年與共和元年是同一年。據白川靜的西周斷代銘器分類結果,厲王在位時間有13年以上。
《宗周鐘》
《宗周鐘》又名「㝬鐘」或「胡鐘」,為厲王所製的祀祖樂器。記載其親征南方諸小國之事,係厲王存世最重要的天子作器。該鐘高65.6公分,重34.9公斤,銘文計有122字,為商、周兩朝甬鐘單件記載銘文之冠,現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6]
家庭
兒子:
周宣王-靜
鄭桓公-友
--------------------------------
申姜(生卒時間不可考),周朝王后,申伯姐姐或妹妹。西周第十代天子周厲王的王后,周宣王、鄭桓公之母,周幽王之祖母。
厲王妃為申姜。根據《詩經·大雅·崧高》[1]之傳:「申伯,宣王之舅也」。申國是姜姓國,所以厲王的王后為申姜。
1974年,陝西省周至縣出土一件銅簋,銘文「王乍(作)姜氏尊簋」,形制與厲王時代虢仲簋完全一致,所以斷定姜氏簋的時代為厲王,是厲王為其妻申姜所作的銅器。[2]。陝西省眉縣出土了《王作中姜鼎》,也是周厲王為王后所作[3]。
申姜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1BrId7

姜太公之女邑姜,姜伋為姜太公之子/姜姓非常古老從姜太公到如今,歷史上共有102個氏都是從姜姓繁衍而來/自炎帝算起的話,姜姓的分支姓氏則達到247個 @ 姜朝鳳宗族 :: 

太姜 - Wikiwand

邑姜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0-10-24_110404

申姜/姜嫄/周初「三太」:太姜、太任和太姒三位賢妃/傅斯年認為,姜嫄即姜原,起源於姜之意。西周先祖為姜嫄,代表姬姓可能是由姜氏族分支出來。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鄭桓公
鄭桓公(?-前771年),姬姓,名友,或稱多父,或稱桓友[原創研究?],是中國西周時代鄭國的開國君主。《史記》稱他是周厲王的兒子,周宣王的弟弟。《竹書紀年》則說他是宣王之子[1]。
鄭桓公於前806年獲周宣王封於鄭(位於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東北)。由於友得到百姓的愛戴,周幽王於前773年委任友為司徒[2]。
遷國
周幽王時期,周朝局勢不穩定。鄭桓公詢問周太史伯有關遷國的意見。
鄭桓公表示欲把封國遷至西方或長江流域,太史伯指西方的人民性格貪婪,在那裏立國難以長久[3];又指楚國將於南方興起,遷至長江附近會使國家處於不利之地[4]。最後桓公聽從太史的建議,把國家遷到洛陽以東、黃河和濟水以南的土地[5],稱為新鄭。
一般說法,鄭桓公以財物向虢、鄶等國買得了十個邑[6]作為新鄭國的領土[7]。
被殺
前771年,犬戎攻陷鎬京,殺周幽王,鄭桓公因勤王被殺[8]。其子掘突繼位,是為鄭武公[9]。
鄭桓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1Dx4o3

2020-10-24_105147
-----------------------------------
鄭武公
鄭武公(前780年-前744年),姬姓,名掘突,為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君主 (前771年─前744年在位)。
生平
鄭武公的父親鄭桓公在周幽王時出任司徒,於前771年犬戎攻陷鎬京時被殺。鄭武公除承襲父親的爵位外,亦於周平王的朝廷中出任卿士。[1]
鄭武公想要討伐胡國,就故意先把女兒嫁給胡國國君,來使胡國國君高興。再問大臣:「我要用兵,可以討伐誰?」大夫關其思回答說:「可討胡國。」鄭武公大怒,責罵關其思:「胡是兄弟之國,你說討伐是什麼意思?」殺了關其思。胡國國君知道了,更把鄭武公當做親人,於是不再防備鄭國。前763年,鄭武公占領胡國(後為楚滅)。
鄭武公於前761年娶申侯的女兒為夫人 (史稱武姜)[2]。兩人育有兩子:長子寤生 (即鄭莊公),次子段。由於寤生出生時難產,武姜不喜愛寤生而偏愛次子段。前744年,武公病重,武姜要求武公廢寤生而立段為太子。武公沒有聽從妻子的意見。武公逝世後,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後來,武姜勸姬段反叛兄長,釀成共叔段之亂。武公還有庶長子原繁。
《史記索隱》對鄭武公的名字是否真為「掘突」有所懷疑。該書認為:如武公實名掘突,則取名突的鄭厲公與祖父同名,違反了避諱。武公的名字其實已經失傳。[3]
鄭武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FYOYKy
---------------------------------
武姜(?-?),中國春秋時期鄭武公之夫人,鄭莊公、共叔段的母親。由於參與共叔段之亂,遭到鄭莊公流放,後在大夫潁考叔的協助之下,武姜與莊公母子重歸於好。
簡介
武姜原是申國人(申國是姜姓國)嫁給鄭武公。生鄭莊公的時候武姜難產非常痛苦,所以很討厭他,故而莊公名為「寤生」。
鄭莊公即位後,武姜偏愛小兒子共叔段,為共叔段求大城制,沒有成功,求得京地。共叔段作亂,武姜計劃打開都城新鄭城門。鄭莊公早有準備,立刻發兵打敗共叔段,共叔段逃亡,史稱鄭伯克段。
鄭莊公恨母親,令人將武姜送往城潁,發誓不到黃泉,永不相見。此時,邊疆潁谷一名大夫潁考叔在得知莊公的悔意後,便藉機上貢。莊公隨後賜宴潁考叔,席間,潁考叔將一些肉類留下。鄭莊公隨即便問其原委,潁考叔便回稟莊公自己的行為只是為了讓在家的老母也能品嘗國君賞賜的肉羹。莊公聽聞後,大發感慨。而潁考叔則藉機表示,只要挖條隧道,能看見泉水,那麼就能完成莊公的心愿。
莊公聽從,開始動工挖掘。隧道掘成後,莊公和武姜分別走入隧道,鄭莊公說:「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武姜說:「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母子最終團聚[1]。
武姜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8JkG79
---------------------------------
鄭莊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鄭莊公
伯爵
統治    前744年—前701年
出生    前757年
逝世    前701年
安葬    不明
全名
名:寤生
諡號
莊公
政權    鄭國
鄭莊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名寤生,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君主,《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記載,生年在鄭武公十四年(前757年)。
鄭莊公繼承其父鄭武公出任周平王的卿士,後來周平王寵信虢公,鄭莊公與周朝關係開始轉壞。在鄭莊公在位期間,鄭國國勢強盛,並曾發生多次戰事,包括由莊公之弟共叔段發動的叛亂,併吞戴國以及擊敗周桓王率領陳、蔡、虢等聯軍的繻葛之戰。特別是後者,確立了鄭國的「小霸」局面,證實了東周權威的衰弱。
鄭莊公對幾名兒子均相當寵愛,加上宋國和齊國進行干預,鄭國在莊公死後發生長達二十年的內亂。鄭莊公有四個兒子先後出任國君,分別為世子忽 (鄭昭公)、公子突 (鄭厲公)、公子亹及公子嬰(子儀),最後以子儀被殺、鄭厲公復國結束,並由鄭厲公的子孫繼承鄭國君位。
即位早期
寤生是鄭武公和夫人武姜的長子,叔段是寤生的同母弟。由於寤生出生時腳先出來造成難產,故取名寤生(寤通「牾」)。武姜因此不喜歡寤生,曾要求鄭武公廢寤生而立段為世子,未獲鄭武公接納。
鄭武公於前744年去世,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
共叔段之亂
主條目:共叔段之亂
[1]
鄭莊公即位,武姜為共叔段求大城制(今日滎陽市汜水鎮虎牢關),莊公用不吉為由婉拒,武姜還是繼續求取了京地(今河南滎陽)作為叔段的封邑,稱叔段為「京城」大叔,叔段勢力龐大,鄭國局勢危急,《國語·楚語上》記載,叔段以「京城」為患莊公,勾結邊疆守將,鄭國幾乎因此不能立國。[2]
大夫祭足勸阻莊公,要莊公處置一下叔段,莊公不聽。後來公子呂等大夫也勸阻莊公。莊公向他們表示,即使叔段有發動叛亂的實力,但多行不義的結果,也一定是自取滅亡,但其實莊公心中,已經設計好對付叔段的戰略。
前722年,叔段勾結武姜發動叛亂,突襲鄭國,但莊公早有準備,立刻要公子呂率領了兩百輛戰車,攻打叔段的根據地「京城」,叔段救援不及,被莊公打敗,逃亡共國,是為鄭伯克段。鄭莊公把母親流放到潁,並軟禁起來,還立誓:不到黃泉(陰間)永不再相見。一年後莊公感到後悔,潁地受封人潁考叔使用「雙關同義」的策略,向莊公進諫。莊公於是掘地至黃色泉水(地下水),和母親相見。[3]
鄭莊公對兄弟相殘也有悔恨之意,多年之後還公開提到自己有弟弟叔段,卻不能平安相處,使得弟弟流亡外國餬口四方。[4]莊公逝世後十數年,鄭厲公復位報復政敵,叔段之孫公父定叔出奔衛國,鄭厲公說,不可使得叔段在鄭國無後,使公父定叔回歸鄭國。[5]
對外關係
與東周朝廷的關係
鄭莊公的祖父鄭桓公曾經是周朝朝廷的司徒,父親鄭武公也在周平王時出任卿士。鄭莊公繼承父親的鄭國君位時,也承襲了父親在周朝的卿士職位。後來,周平王寵信虢公,有意擢升虢公、分享鄭莊公的權力。鄭莊公怨恨周王,周王隨即澄清,並以王子狐入鄭為人質,鄭國遂派世子忽入周為人質,史稱「周鄭交質」。[6]
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周朝廷準備委任虢公執政,取代鄭莊公。[7]鄭國在這年先後收割了溫地的麥和成周的禾,周鄭關係進一步惡化。到了前717年,鄭莊公入朝,周桓王因為鄭國擅自領軍取用王畿的麥,不以禮接待鄭莊公。[8]鄭莊公不滿周王的做法,兩年後 (前716年) 未有稟告周王便和魯國交換領土 (該協議於前711年落實),但同年又與齊國一同入朝。
前706年,周桓王收回鄭莊公在周朝的權力,鄭莊公不朝見周王,於是周王組織聯軍攻打鄭國,此役中周王被鄭將祝聃射箭中傷,周大敗。是為繻葛之戰。但因不希望奪取周天子的權位,鄭莊公與周朝不再有大規模的軍事接觸。
與鄰國的關係
[icon]    此章節需要擴充。
鄭莊公在位時國力較強,常與鄰國發生爭端。但與齊交好。
前721年,因為共叔段之子公孫滑投奔衛國,鄭、衛爆發戰爭。在之後,衛州吁殺衛桓公自立,並與宋、陳、蔡進攻鄭國,並獲得勝利。
前718年,莊公與刑國攻擊翼國。同年伐衛,擊敗南燕國援兵,其後宋進攻邾國,鄭伐宋,但宋軍隨後圍困了鄭的長葛。
前717年,莊公入侵陳國獲得勝利,但陳不同意停戰。長葛陷落。
前715年,宋、陳與鄭停戰,鄭、陳聯姻。
前712年,鄭藉口宋公不尊王而擊宋,同時擊敗北戎侵入。次年魯、齊參戰,而衛、宋、蔡入侵鄭與戴國。鄭莊公攻克戴國,蔡國退出戰爭。隨後齊、鄭入侵同樣違背天子命令的郕國。
去世與後續
主條目:鄭昭公、鄭厲公、鄭子亹和鄭子嬰
鄭莊公於前701年去世,世子忽即位,是為鄭昭公。同年,宋莊公威脅祭足立公子突,結果鄭昭公流亡,公子突即位,是為鄭厲公。到了前697年,祭足又趕走鄭厲公而迎接鄭昭公回國。昭公復位兩年後被暗殺,子亹繼位,不足一年即被齊襄公擒殺。祭足再立子儀為鄭伯,在位14年。祭足死後兩年,鄭厲公回國復位,子儀被臣下所殺。鄭厲公死後由其子繼承君位,是為鄭文公
鄭莊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jrkrCA


2020-10-24_105335
鄭昭公(?-前695年),姬姓,名忽,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君主(前701年及前697年-前695年在位)。他是鄭國首位被暗殺的君主。
生平
鄭昭公忽是鄭莊公的長子,母親是鄧國人。
前706年,齊國被北戎入侵,鄭莊公派太子忽領兵協助齊國。齊釐公想把女兒嫁許配與公子忽,但為婉拒。大臣祭足勸太子忽接受,因為這等於得到一個強有力的外戚勢力支持自己,太子忽卻說「齊大非耦」,齊國太強大,不是鄭國適合的配偶,而沒有聽從。
前701年,鄭莊公去世,太子忽繼位,是為鄭昭公。宋莊公誘祭足到宋國,然後脅迫祭足立公子突為君,是為鄭厲公。昭公在得知祭足被脅迫的消息後便流亡到衛國,12天後厲公回國即位。
鄭厲公雖然登位,但與祭足不和,企圖暗殺他。前697年,厲公的圖謀敗露,祭足迫厲公流亡,迎接昭公回國復位。
暗殺
鄭國有一位大夫高渠彌,與昭公有仇,因為昭公曾勸父親鄭莊公不要委任高渠彌出任官職,但鄭莊公沒有聽從。昭公復位後,高渠彌害怕被處死,於是決定先發制人。前695年,高渠彌和鄭昭公一起去打獵時,在郊外把昭公射死。
根據《左傳》記載,昭公認為高渠彌有缺點,所以勸父親鄭莊公不要任用高渠彌。
高渠彌殺死鄭昭公後,擁立他另一個弟弟公子亹即位為君,但次年齊襄公誘捕了高渠彌和子亹,並把子亹殺掉
鄭昭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FYPdFs
--------------------------------------------

敬姜《論勞逸》芳追敬姜+“敬姜遺風”和孟母/孟母三遷與敬姜遺風/早在孟母之前,魯國大夫公父文伯的母親敬姜就因教子有方而受到孔子的稱讚和時人的敬仰/孟母三遷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典故,在孟母的教育與敦促下孟子成長為儒家宗師,地位僅次於孔子,孟母與歐陽修的母親歐母,岳飛的母親岳母,陶侃的母親陶母列為母親的典範,號稱中國“四大賢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姜太公之女邑姜,姜伋為姜太公之子/姜姓非常古老從姜太公到如今,歷史上共有102個氏都是從姜姓繁衍而來/自炎帝算起的話,姜姓的分支姓氏則達到247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


鄭姓的來源,姓鄭的名人

一、尋根溯祖
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於鄭(陝西省華縣東,居棫林,徙拾),史稱鄭桓公。鄭國公元前769年東遷新鄭,於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占據,鄭人奔於陳、宋間,以原國名為氏,就得鄭氏。 
二、遷徙分布
鄭氏最早的發源地在河南東部及山東、安徽等地間。秦時,19世孫鄭襲遷司州河南洛陽。27世孫鄭其舉族遷回開封(位於開封城東開封縣朱仙鎮古城村)。秦漢以後,鄭姓已遷入鄰近地區,主要以今山東、安徽、陝西、山西等境為其分布的主要地區。其後29世孫鄭賓居山東高密。31世孫鄭眾之子安世遷居鹹陽。因漢武帝令"強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孫南遷至浙江會稽山陰。鄭姓大舉南遷始於"永嘉之亂"之時。西晉永嘉二年,"中原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為鄭姓。播遷至海外,始於清。
三、郡望堂號
【堂號】
“博經堂”和“通德堂”:都與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有關。鄭玄博覽群經,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一經,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史稱鄭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鄉高密縣設立一個“鄭公鄉”,又擴建他的門閭以通車馬,稱之為“通德門”。
“安遠堂”:漢宣帝時,鄭吉為侍郎,那時外侮屢屢來犯,鄭吉打敗了車師,使日逐投降。於是皇帝提他當司馬。為了西方國境的安全,又派他為西域都護,封安遠侯。 
【郡望】 
滎陽郡:三國時置郡,治所在滎陽縣,下轄包括開封在內八縣。滎陽鄭氏最早的居住地是開封縣,即今天河南開封縣朱仙鎮古城村一帶。 
洛 陽:我國古都之一。漢、魏故城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漢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高密。相當今山東高密一帶。 
雍 州:東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 
隴西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陽郡:戰國秦置郡,治所在宛縣。
四、歷史名人
鄭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鄭地即鄭桓公。後來,鄭桓公的子孫以國為姓,從此就開始有了“鄭”姓。鄭桓公就是鄭姓的始祖。
鄭武公:鄭桓公子,東遷始祖。 
鄭莊公:鄭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諸侯崛起,競相爭雄。鄭莊公繼位後,首先安定國內局面,然後利用巧妙的外交戰略和高超的軍事謀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開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國進入了大國爭霸時期。鄭莊公墓位於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鄭 旦:春秋晚期吳、越時的巾幗人物,即西施。經過訓練,到吳國作內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滅吳。
鄭 國:戰國末期韓國人,水利專家。 出任關中史官,開鑿灌溉渠,稱為"鄭國渠"。
鄭當時:西漢名臣。
鄭 吉(?~公元前四十九年):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活躍於西域,是在前漢對外戰爭中活躍的典型武將。鄭吉的勢力冠於西域,以都護騎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漢也封其為安遠候,並建立烏壘城,行使對西域的鎮撫。隨著其在漢經營西域時所建立的功績,他也成為西域都護這職位的第一人。《漢書》卷七十《鄭吉傳》、卷九十六《西域傳·上》“安遠堂”:漢宣帝封鄭吉安遠侯,得安遠堂。
鄭 玄:東漢經學家,創立鄭學。“博經堂”和“通德堂”:都與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有關。鄭玄博覽群經,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一經,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史稱鄭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鄉高密縣設立一個“鄭公鄉”,又擴建他的門閭以通車馬,稱之為“通德門”。
鄭 羲:北魏重臣。
鄭 畋:(825-883),字台文,滎陽(今屬河南)人。晚唐宰相,以書生意氣破黃巢起義軍。今存詩十六首,多七言絕句。 
鄭 虔:唐朝學者、畫家。詩詞、書法、畫俱佳,尤以山水畫見長,玄宗皇帝為之題字"鄭虔三絕"。
鄭 註:唐朝尚書,本姓魚,冒姓鄭。 
鄭買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長和國一世國王。鄭回七世孫。初為南詔清平官,南詔王隆舜時官至侍中,南詔末代王舜化貞時為相。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復二年,南詔中興五年),殺舜化貞及南詔家室,自立為王,國號大長和國。公元909年卒。
鄭 樵:南宋史學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餘部書作。
鄭思肖(1241—1318):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兼長詩畫,他畫蘭不畫土根的故事早已流傳人口。相傳在明末蘇州承天寺古井裡發現的鄭思肖《心史》,顧炎武就為此寫了《井中心史歌》。
鄭光祖:元代曲作家。
鄭成功(1624一1662):明末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本名森,字明儼,號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號“國姓爺”。清兵入閩,起兵反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台灣禾寮港登入,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 
鄭 和:明航海家。本姓馬,明成祖賜姓鄭。
鄭 燮:號“板橋”,清代畫家。 
鄭 信:泰國國王,又名鄭昭。泰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創始人,泰國稱為披耶達信王或達信王
鄭姓的來源,姓鄭的名人_百家姓_鄭姓的來源,姓鄭的名人 https://bit.ly/37DwtXA


鄭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鄭國,屬於以國名爲氏。
  鄭氏遠祖爲鄭桓公,得姓始祖是鄭魯。
  相傳黄帝之後,後稷承襲姬姓,傳十五世孫周武王滅商建周,稱西周。周厲王最小的兒子叫友,同周宣王是同父異母兄弟,周宣王在位二十二年後,即公元前806年將姬友封在鄭(今陝西華縣),稱鄭桓公。周幽王時鄭桓公出任周朝司徒,他見周幽王無道,諸侯強大,王權旁落,預感將有變亂,便把財產、部族遷移到位於河南中部虢、鄶兩國之間。
  鄭桓公之子鄭武公姬滑突繼位後,乘護送周平王姬宜臼東遷洛陽之機,於公元前767年和公元前769年相繼占領東虢、鄶兩國的土地,在新鄭一帶建立鄭國。鄭國共傳十四代、二十三君、四百三十一年,公元前375年爲韓國所滅。鄭氏公卿宗族紛紛外遷,鄭桓公姬友的十五世孫姬魯遷居陳(今河南淮陽一帶)、宋(今河南商丘一帶)之間,以國名爲氏,稱鄭氏。
  鄭氏源於姬姓,其血緣始祖後稷,名棄。後稷母有邰氏,名姜嫄。有邰氏是炎帝的後裔,姜嫄是帝嚳的元妃。據《史記》記載:“帝嚳高辛者,黄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嬌極,嬌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黄帝。”這就是說,後稷乃炎黄二帝血統的總合。後稷的最大功績是發展農業,爲中國奠定了“以農立國”的經濟基礎。按《史記》記載後稷下傳二十五世姬友是西周末期鄭國始祖。自黄帝到姬友,其世系是:黄帝(姬姓)→玄囂→嬌極→高辛(帝嚳)→後稷→不窋→鞠陶→公劉→慶節→皇僕→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公季→西伯昌(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周厲王→周宣王(姬靜),姬靜封其弟姬友爲鄭伯,諡號“桓公”。鄭桓公爲鄭國始祖。
  鄭康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75年)韓哀侯對鄭國發動最後一次進攻,殺掉國君,兼並領土,建都於新鄭(今河南新鄭),曆時四百三十一年十四世二十三君的鄭國遂亡。
  鄭國被韓國兼並之後,鄭幽公之子公子魯率鄭國部分宗室人員、軍隊、民眾倉皇出走,在陳、宋之間(今河南淮陽、商丘一帶)擁公子魯爲首領,襲“南里君”,此後就以國爲姓,表達對祖宗的紀念,自此鄭氏開始出現。這標志着鄭氏時代的開始,但並不是說隻有隨魯公外逃的鄭國公族才姓鄭。
  由於種種原因滯留故里的鄭國宗室人員,雖成了韓國臣民,他們也都以國爲姓,曾參加開鑿滎澤(今河南鄭州)、圃田澤(今河南中牟圃田鄉)的大渠。在這些水利工程中,鍛鍊出一位有名的水利專家鄭國。鄭國後來被韓王派往秦國游說修渠,以消耗秦國國力,使其無力東征。秦國沒有看破其目的,接受了鄭國的建議,征調大量民工,由鄭國主持修渠,鄭國以此爲韓國延長了數年之命,也爲秦國立下萬世之功。渠成之後,關中一片沃野,無凶年,秦國因之成爲富庶之邦,隨之兼並諸侯,統一全國。秦國爲了感激鄭國修渠功勞,把這條渠命名爲“鄭國渠”。
  還有一支是鄭國東遷後,留在原址(今陝西華縣)的一些鄭國宗室人員,在戎狄入侵時,逃到今漢中地區建“南鄭”,後來成爲秦國的南鄭縣,其宗室子孫,亦以鄭爲姓,散居四川、陝西各地,秦軍將領鄭安平就是這一支的代表人物。
  另外,在今山東費縣城東,有一支最早的鄭氏,這是鄭國建立初期,周王室將魯國境内祭泰山用的枋邑交給鄭國管理,鄭莊公時期,鄭國和魯國將枋、許作了交換,鄭國隻留下“邴”(今山東費縣)的地方,作爲祭泰山沐浴更衣的地方,並有宗室人員駐守,鄭國滅亡後,也以國爲姓,成了山東早期的鄭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古褒國附庸之邑南鄭,屬於以居邑名稱爲氏。
  南鄭,是西周王室卿士周桓公的封地。
  周桓公名叫姬揭,是周考王姬嵬的弟弟,被周考王封於周王室成周京畿内(今河南洛陽),以續周公之官職,史稱周公國,亦稱“西鄭”,以便與位於河南的鄭國有所區别。
  周烈王姬喜元年(公元前375年),韓哀侯盡出韓國大軍滅了歷史悠久的鄭國,鄭國王族、國民有大量逃遷至陝西漢中地區地區者,以故國之名再建了一個小方國,史稱南鄭(今陝西漢中),並以故國名爲姓氏,稱鄭氏。
  在典籍《一統志》中稱:“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桓公殁,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後爲縣名。今屬陝西漢中府。”
  在周桓公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居邑名稱爲姓氏,稱鄭氏。
  西鄭傳至周惠公,他封自己的小兒子姬根於鞏(今河南鞏縣)以奉王號,號東周惠公。周顯王姬扁二年(公元前367年),周惠公去世,其少子在東部爭立,而趙國君主趙敬侯、韓國君主韓哀侯分别用武力加以支持,周公國遂分裂成西周、東周兩個小國,東周君主就是姬根,在趙、韓兩國支持下與周顯王分庭抗禮。
  在秦莊襄王贏子楚元年(公元前249年),東周公國被秦國所滅,其王族後代以及部分國民也遷逃至南鄭,亦以邑名爲姓氏,稱鄭氏,與前鄭氏實際上還是同宗同源。
  第三個淵源:源於朝鮮族,出自朝鮮半島新羅國,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遠古的朝鮮族人居住在朝鮮半島山穀中,至新羅國第三代國王樸儒理執政時期,開始仿漢制大肆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被封鄭氏。
  朝鮮族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人口一百九十多萬,其血緣與古代生活在朝鮮半島上的民族有關。根據近人的研究結果表明,朝鮮族經常使用的姓氏有一百四十多個,幾乎全是漢族姓氏,其中鄭氏的使用者相當多,與金氏、李氏、崔氏、樸氏並稱爲朝鮮族五大姓。
  朝鮮族人以鄭爲姓氏,起源於遠古的傳說時代。據朝鮮人編撰的《三國史記》記載,早期的朝鮮人居住在朝鮮半島的山穀之中,分作六個部落,至新羅國第三代國王時始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居住在觜山幹珍村,更名爲本彼部鄭氏。
  不過,在朝鮮人編撰的《三國遺事》中則有另一種說法,認爲當時被賜姓爲鄭的是沙梁部的人,本彼部被賜的姓氏是崔而不是鄭。今天看來,無論哪個記載更符合事實,都不影響鄭氏爲朝鮮族古老姓氏之一的地位。
  朝鮮史籍中所稱新羅國王對本國民眾的賜姓,發生在高麗朝鮮統一朝鮮半島以前,亦即在唐朝時期。當時朝鮮半島上的高句麗國、新羅國、百濟國的王公貴族仰慕大唐王朝的官家巨姓,並借用這些巨姓作爲自己的姓氏,於是當時稱雄唐朝的崔、李、鄭等姓氏便被引用到朝鮮半島,成爲當地王公貴族的姓氏。
  第一個得到“鄭”字爲氏的,是新羅六村長之一的池白浩,得封後居於慶州(今韓國慶尚北道),其子鄭熙文後出任新羅國安逸護長,當時新羅國遷都於慶州,鄭氏改封在東萊(今韓國釜山金井山城),此後逐漸繁衍成一個較大的鄭氏族群。後來,高麗朝鮮統一了朝鮮半島,普通百姓也被允許使用姓氏,使鄭氏在當地的使用人數迅速增多,再經過以後近千年的發展,鄭氏終於成了當地大姓之一。
  近代時期,原生活在朝鮮半島北部的人因當地發生饑荒而移居我國東北,形成朝鮮族,其中便有大批以鄭爲姓的人,以至使鄭氏進一步成爲朝鮮族的大姓之一。
  另外,在宋朝時期,有鄭臣保在李王朝時期出使朝鮮,後留居於朝鮮半島的瑞山(今韓國忠南道瑞山),生息繁衍,形成又一支龐大族系的鄭氏,著名的鄭律成(鄭富恩)就出自鄭臣保一系。
  除了慶州、瑞山這兩支鄭氏本貫,還有源出延日、海州、晉州、河東、草瑗、溫陽、清州、奉化、光州、羅州、金浦、醴泉、貞州、昆陽、西設法、固城鄭代等支派。
  第四個淵源:源於白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白族鄭氏,大多是尊奉唐朝南詔國執政官鄭回爲祖先,即與唐朝時期相州人(今河南安陽)鄭回出任瀘縣令並在後來擔任雲南大理的南詔國執政官有關,其裔孫鄭買嗣後來又建立了雲南歷史上的大長和國,使鄭氏族人的勢力在當地有了較大的發展。
  如今的雲南鄭氏大多自稱是鄭回的後代,分布在昆明、寶山、陸良等地,實際上與漢族鄭氏同源,如今在白族中也擁有較多的人口。
  第五個淵源:源於土家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土家族鄭氏的來源與其某些家族在讀音上近似於“鄭”的發音有關土家族主要生活在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四省交界處,人口五百七十多萬。
  土家族中的鄭氏來源極早,大約在兩漢時就有人以鄭爲姓。據史籍《後漢書》記載,東漢時期巴郡的南郡蠻中有五大姓,源於武落鍾離山,其中之一便是鄭氏。巴郡南郡蠻亦即土家族的前身。
  到了唐朝,樊綽所編撰的《蠻書》中也說巴人有四大姓,鄭氏仍是其中之一。不過,一般認爲早期的鄭氏與後來所說的姓氏含義不同,所指的是一個鄭氏部落,因其在讀音上近似於漢字“鄭”才被以鄭相稱。
  另外,由於“鄭”字在土家語中的讀音近似於“陳”,因此鄭氏有時又被稱爲陳氏。如在《蠻書》中就是鄭、陳並稱,各自爲姓。由此可見,土家族鄭氏的得姓原因是由於族中一部分人的家族稱謂在讀音上近似於漢族人的“鄭”,在載入漢族人編撰的典籍時便以“鄭”相稱,此後相延成俗,也同時被這些土家人所接受。
  目前土家族中的鄭氏人口爲數不少,仍保持着大姓之一的位置。由於相傳鄭氏在發展中又分出了周、李二姓,所以三姓間至今還保持有互不通婚的習俗。
  第六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以帝王賜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寶里吉特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統治下的博勒和部,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oorigit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多爲鄭氏、寶氏、李氏、吉氏等。
  ⑵.蒙古族正訥魯特氏,以地爲姓,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Jengnelut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爲鄭氏。
  第七個淵源:源於回族,屬於以帝王賜姓爲氏。
  回族中的鄭氏是皇帝的賜姓,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明朝宦官、航海家鄭和,他系賽典赤·贍思丁第五子馬速忽的兒子。
  鄭和祖籍雲南昆陽人,原名馬三保。明洪武四年(公元1381年),年僅十二歲的鄭和被攻入雲南的明軍俘虜,後送到燕王藩邸做了一名侍奉朱棣的小宦官。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二十九歲的鄭和“從燕王起兵靖難,出入戰陣,多建奇功”,故賜姓“鄭”。皇帝賜姓鄭,主要是因爲鄭和在“靖難之役”的鄭村壩(今北京東壩)一戰中表現突出,故而賜姓“鄭”。
  後來,鄭和過繼其兄馬文銘長子爲後,取名賜,遂繁衍爲鄭氏家族。現居南京的鄭氏家族已曆二十餘世。鄭氏回族主要分布在雲南、江蘇一帶。
  第八個淵源:源於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瑤族鄭氏屬於盤瑤十二姓之一,源於一個十分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遠古時期,評皇和高皇爭天下,評皇懸賞捉拿高皇,並答應以公主作爲有功之人的賞賜。結果一隻名爲盤瓠的神犬咬死了高皇,得以娶公主爲妻,生下六男六女,自相婚配,並各自受姓命氏,其中的一人便是瑤族鄭氏的族先。
  後來,一些漢族人爲了逃避賦役,來到瑤族聚居的地區,與瑤族人交錯雜居,對外也自稱瑤族。久而久之,這部分人便融入瑤族中,成爲瑤族人的一員。在這些人中,有一些人也姓鄭氏,或將鄭氏帶入瑤族。
  第九個淵源:源於京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京族鄭氏人數較少,據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的戶口統計,姓鄭的人僅有一戶,居住在瀝尾島中間村,是當時三十一個姓氏中人數最少的姓氏。
  從那以後,鄭氏人數又有所增加,但遠遠低於其他姓氏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京族中仍是人數最少的姓氏之一。
  第十個淵源:源於納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納西族鄭氏是歷史上遷入納西族居住區的漢族人的後代,後來才融入納西族。
  其中的一支來自江西,約在明、清時遷到今雲南麗江一帶,從此便留居當地,繁衍生息,如今已是納西族鄭氏中影響最大的一支。
  第十一個淵源:源於哈尼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哈尼族鄭氏人的姓氏來源較晚,一般認爲直到明朝中葉才開始使用姓氏。
  據《臨安府土司官志》記載,明朝弘治初年,知府陳晟把《百家姓》中開始兩句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八個姓氏分别讓當地的土司使用,哈尼族從此才有了鄭氏。
  後來,一些哈尼族人在與漢族的交往中,受漢文化的影響,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漢字“鄭”,成爲哈尼族鄭氏的新成員。
如今,哈尼族有人口一百餘萬,經常使用的姓氏有三十多個,鄭氏便是其中之一。
  第十二個淵源:源於裕固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裕固族鄭氏是族中著名家族之一“增斯恩”(增坷斯)名稱的漢字同音對譯和簡化。
  增斯恩家族原稱增斯恩氏、或贈坷斯氏,後因姓氏過於繁複,便隨例簡化爲漢姓鄭。如今,鄭氏在裕固族中也是較有影響的姓氏之一。
  第十三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濟禮氏,亦稱紀里氏,滿語爲Giri Hala,漢義“正”,世居駑宜(今俄羅斯薩哈林島)、長白山區、占尼河(今吉林梨樹葉赫河支流)等地,後多冠漢姓爲紀氏、鄭氏。
  ⑵.滿族鄭佳氏,滿語爲Jenggiya Hala,祖先原爲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擕,後逐漸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爲遼東女真,世居沈陽,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爲鄭氏。
  ⑶.滿族弼嚕氏,亦稱碧魯氏、必祿氏,滿語爲Biru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烏喇(今吉林永吉)、紮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黑龍江沿岸等地,後多冠漢姓爲何氏、異氏、鄭氏等。該支鄭氏始祖爲弼嚕·鄭德,滿洲鑲白旗人,世居葉赫城,清康熙年間從征吳三桂陣亡,贈雲騎尉,其後裔子孫以先祖名字首音的諧音漢字爲姓氏,稱鄭氏,世代相傳至今。
編輯本段得姓始祖
  鄭魯(姬魯)、姬揭(周桓公)、池白浩、鄭臣保、鄭和(馬三保)。
編輯本段各支始祖
春秋時期鄭國鄭氏世系簡錄
一世祖:鄭桓公,建都畿内。
二世祖:鄭武公,隨周平王東遷,建都京(今河南滎陽京襄城村)。
三世祖:共叔段,鄭武公次子,奔共(今河南輝縣)。後爲段氏始祖,詳見《新唐書》。
……
十五世祖:鄭魯,遷宋、陳間(今河南淮陽、商丘一帶)。
……
十八世祖:鄭安平,入秦爲關内侯。
十九世祖:鄭襲,遷居司州(今河南洛陽),即司州河南第一房鄭。
……
二十四世祖:鄭吉與其侄鄭遠,遷居會稽山陰。
……
二十七世祖:鄭奇公即鄭州滎陽第二房鄭。
二十八世祖:鄭稚,居河南開封縣清遠鄉棘進里。
二十九世祖:鄭賓,居山東高密。
……
三十一世祖:鄭逢,居鹹陽,即雍州鹹陽第三房鄭。
……
三十四世祖:鄭賢,即颺州南海第五房鄭、釗,青州,即青州北海第六房鄭。
……
三十九世祖:鄭庠,居丹陽,即颺州丹陽第七房鄭。
四十世祖:鄭平,居東陽郡信安縣,後爲處、婺、越、杭、台諸鄭祖。子五:鄭望、鄭寵、鄭碑、鄭瑛、鄭濟。
四十世祖:鄭昭,居福州,泉州長樂。
四十一世祖:鄭望,後爲丹陽、吳郡諸鄭祖。
鄭寵,後爲東陽信安諸鄭祖。
鄭碑,後爲衢、婺諸鄭祖。
鄭瑛,後爲湖、杭、陸、明、台諸鄭祖。
鄭濟,後爲江陰、鎮江、平江、越州、常山諸鄭祖。
鄭慮,昭公第三子,即兗州泰山第大房鄭。
四十二世祖:鄭邀,即颺州東海第八房鄭。
鄭璜,後爲福州城門村鄭祖。
鄭琰,後爲福州城内外白橋、洪嶼、長樂、湖里諸鄭祖。
鄭球,後爲長樂南鄉諸鄭祖。
四十二世祖:鄭璣,後爲福州福清諸鄭祖。鄭璜、鄭琰、鄭球、鄭璣四祖,乃鄭衡公之子,鄭昭公之孫。
四十二世祖:鄭濤,爲三十四世祖渾公之八世孫。
四十三世祖:鄭蕙之後爲福州釣龍台及平村瀨下苦竹、横嶼、長樂、山東村諸鄭祖。
鄭蘭之,居平川。
鄭暉之,居福州苦竹、横嶼。
鄭忻之,居長樂、東山村。
鄭林之,爲南安永春諸鄭祖。鄭蕙之、鄭蘭之、鄭暉之、鄭忻之、鄭林之,爲同胞兄弟,鄭昭公曾孫。
四十四世祖:鄭誥,即江州(今江西南昌、九江、武昌一帶)晉安第十房鄭。
鄭拱,爲南安縣桃源村鄭祖。
……
五十六世祖:鄭藏,鄭莊公胞二弟,官會稽内史,行九,後爲福州釣龍台祖。
鄭澤,鄭莊公胞三弟,行十三,與兄藏同爲福州釣龍台祖。
鄭襄,鄭露公胞長兄,官光祿大夫,行一,遷居荆陽始祖。
鄭裳,鄭露公胞二兄,官屯衛大將軍,行二,遷居福唐始祖。
鄭襲,鄭露公胞四弟,行六,遷居湖陵始祖。
鄭潛,鄭淑公胞弟,行十二,唐太和進士,遷居福州。
五十七世~七十二世祖:南湖鄭三先生族系
(甲)屬於鄭露公之後者
五十七世祖:鄭珙,由南湖回遷福州故居。
五十七世祖:(名不詳),遷福建莆田仙游。
五十八世祖:鄭方迥,遷福州大田。
鄭方遜,遷福州竹演。
鄭方迓,遷永嘉德化。鄭迥、鄭遜、鄭迓,鄭莊公之孫也。
五十九世祖:鄭鞏,遷福州。
……
六十一世祖:鄭揮,遷東京。
鄭活,遷淮西。
鄭森,官青州司戶,因居焉。
……
六十三世祖:鄭憐,遷永泰光德里。
六十四世祖:
鄭益生,遷道州,今湖南永州。
鄭希韓,遷潤州,今江蘇鎮江。
鄭宗斐,遷福州。
鄭仲宣,遷仙游。
六十五世祖:
鄭介卿,遷仙游,鄭科升、鄭嚴,遷杭州城鐵線巷。
鄭伯特,居荆門州(今湖北當陽、遠安)。
鄭伯可,遷龍溪。
鄭伯輿,遷潮州。
鄭季膺,遷潮州。
(乙)屬於鄭莊公之後者
……
六十八世祖:鄭岑,與從弟鄭襲禮、鄭襲義同遷鄂州(今湖北武昌)。
鄭邵,遷仙游。
……
七十世祖:鄭蕭,遷潮州。
鄭中之,遷潮州。
七十世祖:鄭已,擕其子鄭文正遷仙游東湖,爲錢園始祖。
(丙)屬於鄭淑公之後者
……
七十二世祖:鄭天爵,居溫州平陽。
七十二世以前缺少記載者、以及七十二世以後者,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各支始祖
  鄭 國:諱邦,孔子弟子,封滎陽伯,朐山侯,先賢.後人有白衣尚書鄭均,經學大家鄭玄等。明洪武二年六十一世祖由山西洪洞搬遷到汶水之畔居住至今,滎裔堂。是爲山東汶上鄭氏一世祖。
  鄭勝五、鄭龍泉:世居姚江,七世孫鄭龍泉,明末遷居上海縣,爲上海始祖。
  鄭行十:追你菊叟公,系莆田鄭氏九世孫,宋慶曆四年,入粵仕惠州路判,前遷居東莞縣文顺鄉,因其高祖葬於莆田崇仁里黄志善澳嶺西山,號西山鄭氏,故而襲稱入粵西山鄭氏。
  鄭 冀:南宋嘉泰間自青州遷石首六湖山麓。
  鄭 柱:宋元間自江西邑湘思後塘塢龍井邊遷清上鄭宅。
  鄭 平、鄭 興:三國時自河南遷居丹陽,複官居衢地,始遷祖:鄭興,元明之間蔔居江邑連峰,爲連峰鄭氏始祖。
  鄭 極:淮安清河縣人,宋嘉泰二年丞江山縣,卒於仕所,子鄭魏挺遂占籍焉,爲淮裔鄭氏始祖。
  鄭 璨、鄭 篤、鄭 邃、鄭道乾、鄭道三、鄭道四、鄭道六:世居山東,長子鄭篤,宋初宦居浙江寧海高宅,始遷祖:鄭邃,其子鄭道乾、鄭道三、鄭道四、鄭道六、於明中期遷居奉化新建。爲奉化鄭氏始祖。
  鄭 績:浦江白麟溪鄭氏始遷祖鄭兑之孫,宋政和二年自浦江遷東陽永壽鄉上郭,娶妻郭氏,遂室於介溪而居,介溪蟠溪派始遷祖。
  鄭叔純、鄭 怡:始遷祖叔鄭純子怡,明初自蓮池遷杜店,爲義門分遷蓮池後遷杜店鄭氏始祖。
  鄭 寶:世居莆田,宋理宗寶裕四年授廣東潮陽縣令,升惠陽郡主、廣州路命判,後蔔居東莞縣武山燕子窩瀕海,度宗鹹淳元年,複徙莞邑白沙。爲香山古鶴界湧鄭氏始祖。
  鄭全生、鄭 宣:明洪武二十七年自福州連江縣安德里遷信邑之福全,五世孫鄭宣,明弘治間贅居永春。爲桃源鄭氏始祖。
  鄭祥能:是族世居湘潭,明中期徙居本邑洪家莊,複遷居邑之吳彥垅。爲吳彥垅鄭氏始祖。
  鄭 榮、鄭 吝:號鄭君,當事項籍,子鄭富時,漢大司農,世居河南,至四十世孫鄭吝,遷至建寧,鄭吝曾孫南渡别業越州長橋以居。爲稽南鄭氏始祖。
  鄭敦仁、鄭 虔:鄭氏行越始祖鄭虔第十二世孫,宋靖康中避居會稽長橋。爲會稽鄭氏始祖。
  鄭登高:字見遠,行賢一,明景泰、弘治間人。
  鄭 富:南宋時遷居筠州,諸子分居米峰、東莊、高沙、城西、或新昌等地,爲筠州鄭氏始祖。
  鄭 癢:譜稱過江始祖鄭癢,西晉永嘉之亂時自中原遷居丹陽,爲丹陽鄭氏始祖。
  鄭 淮、鄭 綸、鄭 熙:始祖鄭淮,始遷祖鄭綸,鄭淮次子鄭熙之子,南宋中期自浦陽白麟溪遷義烏,爲義門鄭氏始祖。
  鄭善果、鄭中美:始祖鄭善果,傳十二世,自德安東沖遷武寧縣大塘下,始遷祖鄭中美,宋大觀三年自武寧大塘下遷分寧縣市橋東桐木街,鄭越五世裔孫鄭懷仁於元至元三年遷本邑泰平鄉石岐。鄭氏大成始祖。
  鄭開其:明隆慶間由慈溪雞浦遷鄞縣段塘孔巷。貿西鄭氏始祖。
  鄭 琬、鄭應蔭:遂安始祖自牖公第三子鄭安臨之祖,官信州,居玉山,琬第五子驤,靖康中戰死,始遷祖:鄭應蔭,鄭驤五世孫,宋嘉定間宦閩中,致仕還鄉,途經廣豐之石楷梯,樂其山水而偕子蔔居焉,及至宋元間,應蔭曾孫鄭必昌、鄭元皓兄弟,移居邑之東,後稱東里。東里鄭氏始祖。
  鄭道昭、鄭 解:仕北魏爲兗州刺史,居河東,越八世,因相唐,徙居閩,暨陽鄭族即本諸此,始遷祖:鄭解,鄭因十三世孫,宋神宗時官翰林學士,宋史本傳謂之安州安睦人,譜稱其孫名尚宋宗室郡馬靖康中扈駕南渡,遷居諸暨。暨陽鄭氏始祖。
  鄭 蕭:浦江義門始祖鄭綺曾孫,南宋初自浦邑遷居暨陽北郭孝義鄉。暨陽孝義鄭氏始祖。
  鄭宗文、鄭必清:居浦江縣,四世祖鄭必清遷至諸暨縣北部。暨陽雞山鄭氏始祖。
  鄭 回、鄭 宏、鄭 伏:譜雲一名潤,行欽一,官至觀察使,裔孫宏,五代時任福寧守,避亂徙居溫州永嘉之南溪,始遷祖:鄭伏、鄭放、鄭修,自永嘉徙至仙居,分爲市橋、東溪、南溪三派。樂安鄭氏始祖。
  鄭廣拔、鄭 獅、鄭若雲:世居榮陽,宋太祖朝官居安州,四世孫鄭獅,官監察禦吏,遷越州,徙居餘姚,七世孫鄭若雲,紹興中授職餘姚,居家雲柯鄉。姚江雲柯鄭氏始祖。
  鄭 炳:宋學士鄭解裔孫,官七封府尹,建炎初扈南遷,始由遂安遷居餘姚縣燭溪鄉安陽里。姚江燭溪鄭氏始祖。
  鄭 幾:遷遂安始祖自牖第五子安椅公之八世孫,官奉國軍節度使,靖康中扈駕南渡,居諸暨鳳山里。鳳山鄭氏始祖。
  鄭 升:宋末自興化府莆田縣函頭屯遷居潮陽深浦龜山麓。滎陽鄭氏始祖。
  鄭清之、鄭文炳:始祖鄭清之,始遷祖鄭文炳,南宋末自鄞縣遷鎮江諫壁。潤東諫壁鄭氏始祖。
  鄭 癢:三國時爲吳車騎府長史,西晉永嘉元年遷居丹陽秣陵譜稱之過江始祖。歙縣鄭氏始祖。
  鄭 桂:又稱留思公,守代官縉雲縣令,因家焉。五雲鄭氏始祖。
  鄭 乘、鄭懷德:字千七,世居吉安府吉水縣小村,其孫懷德,字思法,元仁宗時至顺帝間人,生六子,六子行後遷居嶽州府臨湘江縣,並爲各派始遷之祖。嶽州鄭氏始祖。
  鄭凝道、鄭 昂:遷歙始祖鄭凝道,始遷祖鄭昂,清初自歸安縣南陽村遷同邑之雙林。雙林鄭氏始祖。
  鄭靖候:名字莫辨,生卒無考,遷由不詳,始居蛟川靈緒鄉擇山之陽。蛟川前靈緒鄉鄭氏始祖。
  鄭光祖:行曾八,先世於南宋初遷居蘭溪,其間源流失考,鄭光祖生二子八孫,除長孫鄭成一無傳,餘皆各自衍嗣爲派。蘭溪鄭氏始祖。
  鄭平公:癢公長子字元先號自強仕吳爲讚讓將軍吳太平元年封爲征虜大將軍亭長侯,新昌郡開國公,有誥命生於建安四年已卯正月十五日,卒於晉元康元年辛亥六月初一日。壽九十三有傅,葬信安城西三里嘉慶鄉,娶夫人齊氏生子五:鄭望、鄭寵、鄭琕、鄭瑾、鄭濟。又娶夫人王氏。衢州常山鄭氏始祖。
  鄭 憲:明朝時期福建福州長樂人,以詠畫詩著稱。
  資料有待補充。
編輯本段遷徙分布
  鄭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三位,在台灣省名列第十二位,人口約一千三百五十三萬八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85%左右。
  鄭氏族人分布在世界各地,以浙江、福建爲多,這兩省鄭氏約占全國鄭氏人口的22%左右。
  鄭氏最早的發源地在河南東部及山東、安徽等地間。秦朝時期,鄭氏第十九世孫鄭襲遷司州河南洛陽。二十七世孫鄭其擧族遷回開封(今河南開封朱仙鎮古城村)。
1.先秦時期
  山東之鄭氏源於邴地(今山東費城)一支,爲原鄭國派駐人員的後代,孔子七十二弟子之鄭國,即爲該支。邴地因在魯國,鄭氏故又稱“魯人”,就地繁衍。這一支鄭氏後人在歷史上影響較大的還是韓滅鄭後,遷陳、宋之間的“南里君”魯公之後。
2.秦、漢時期
  鄭國滅亡,其後裔以國爲姓時,鄭氏已有四支,南鄭與山東支脈較弱,河南的兩支較爲昌盛。
  居住在陳、宋兩地之間的魯公之後魯公之子琚,仕魏爲大夫;琚公之子無悔,仕魏爲新築大夫;無悔公之子安平,初仕魏,後擕範雎奔秦,封關内侯大將軍,後爲趙兵所困降趙,封武陽君;安平公之子徽,未隨父降趙,而繼續仕魏,並因拒秦兵之功,封新築君,魏亡爲庶民;徽公長子昌,初爲秦吳縣令,後隨楚項王起兵討秦,受封韓王,又稱鄭韓王。鄭韓王,爲楚守滎陽,漢王劉邦二年降漢。
  滯留滎陽的儒公之子宙,在韓滅鄭時被俘。韓國爲賄賂鄭國民心,於韓宣惠王元年(公元前332年)封宙公之子據於囂山之陽的荒僻之地(今河南廣武山),爲踐土君(囂陽君)守祭鄭武公陵墓,稱鄭王之墟(今河南滎陽鄭王莊)。據公之子強,爲報失國之恨,曾載八百金說秦伐韓;強公之子朱,跑到趙國,爲趙媾秦,助秦伐韓;朱公之子國,初爲韓國水工,參加治理滎澤水患,修築鴻溝大渠,後奉韓王之命游說秦修渠,意在疲秦,使其無力伐韓。國公終於將渠修成,反使秦得水利,國力更強,統一了六國。中國歷史進入秦漢大統一時期後,鄭氏也隨歷史的發展,以中原爲軸心,向周圍輻射播遷。魯公世系的昌公,即鄭昌,初爲楚守滎陽。劉邦二年,因爲項羽封當時任吳縣令的鄭昌爲韓王。
  鄭昌認爲分封已不合時宜,因而歸附劉邦,參加了助漢統一的征伐討平中。楚漢之間的戰爭進入第三年,“楚漢相爭,鴻溝爲界”,在滎陽北廣武山演出了威武雄壯的一幕。部將鄭忠對劉邦建議說:“楚軍強盛,應高壘深塹固勿戰,待敵疲勞時再出擊”。劉邦納其言,果穫大勝。
  昌公之子榮,陳國人(今河南淮陽)參加了項羽起義,項羽敗於漢,劉邦要求原項羽部將注冊登記,以便授官,獨鄭榮懷念項羽不肯登記,被漢逐出,憂憤而死。
  榮公之子當時亦爲陳人,行俠仗義,漢景帝時拜爲太子舍人,漢武帝時先後任濟南太守、江都相、右内史,位列九卿。鄭當時對待賓客惟恐不便,對待長者惟恐不尊,對年輕人惟恐屈才,他常說:“賓客來到,無論貴賤,都要接待!”故《漢書》作者班固說:“張譯之守法,馮唐之論將,汲黯之正直,鄭當時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鄭當時一次推士,因輕信讒言而失誤,被人彈劾,下獄治罪,贖買出獄,廢爲庶人。不久又被起用,遷任汝南太守,任上病逝,家無餘資,靠親友接濟辦了喪事。
  當時公之子韜;韜公之子仲(江都太守);仲公之長子房,漢中大夫,次子遠遷沛;房公之子季,官至趙王相;季公之長子奇,官至河南太守,仰慕祖德,眷戀祖地,擧族遷回滎陽,逝世後歸葬祖塋:廣武原;奇公之長子積(華縣令)遷至河南新野,爲南陽鄭氏始祖。以後失譜,曆經數代,至裔孫珥公,於明初遷至滎陽,居大里村(今河南滎陽王村鎮西大村),爲現居滎陽鄭氏人數最多的一支。修“大里村鄭氏宗祠”,其子孫又播遷周圍縣、鄉、村。1992年台灣省鄭氏宗親訪問團第一行二十三人,尋根謁祖,曾到此祭祀,盛況空前。
  奇公之次子樨,官至後漢西河太守;樨公之長子賓,居山東高密,漢光祿大夫;賓公之三子鄭興,開封人(今河南開封),後漢經學家,靖南將軍;興公之子眾,後漢大司農,出使匈奴,因維護了漢朝尊嚴,拜爲中郎將,《後漢書》有傳;眾公之子安世,後漢車騎將軍;安世公之長子琳,後漢車騎都尉,次子亮(亮孫沖爲晉太傅,宗光公,逝世後諡號“成”);琳公之子熙,熙公之長子泰,次子渾。
  滎陽的宙公之後鄭吉公與鄭弘公就是山東臨淄名門之後,漢武帝時,爲防強宗作亂,將其兄弟遷至浙江紹興。後弘公之子鄭仲、鄭均兄弟又回遷山東任城;賓公,爲漢光祿大夫,居山東高密,他的子孫中著名的有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回遷開封的鄭泰,曾遠播沿海與海外;鄭渾一支,遷回祖地,成爲顯赫晉魏的滎陽巨族,其後鄭羲、鄭道昭、鄭述之祖孫幾代,又到山東兗州、青州做官。山東與河南之鄭氏是互相穿插、互爲影響的。
  宙公世系的國公後代。國公之子如公,如公之孫有一個山陰人(今浙江紹興)叫鄭弘的,年輕時當過嗇夫,被名叫第五倫的太守發現,任命爲都郵,擧爲孝廉。鄭弘又拜河南太守焦況爲師,研究學問。漢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楚王劉英謀反被廢,焦況受牽連被捕,逝世於押解途中。接着焦妻和兒子又被捕,焦的親朋都怕牽連自己而和他家疏遠。獨有鄭弘剃掉頭髮,帶着鐵鏈,上朝爲焦況鳴冤叫屈,終使漢明帝覺悟,赦免了焦況家屬。他的忠義爲人感動了漢明帝,當即任命他爲鄒縣縣令。在任上他推行仁政,減少徭役,頗有聲望,又升爲太守,後爲尚書,不久又入朝代鄭眾爲大司農。他奏請漢明帝批准,開辟零陵、桂陽(湖南南部)至南嶺(廣東、廣西部)的道路,打通了南北交通。在當大司農期間,他開源節流,使國庫盈足。這時天下遭旱,邊防有警,鄭弘又建議減免災區賦税徭役。漢元和元年(公元84年)鄭弘進爲太尉,他又推擧第五倫爲司空,每次上朝,他總是躬身自卑,以後輩之禮相見。漢昭帝劉弗問明情況後,特在二人之間設以雲母屏風,以免因小節而誤大事,此擧成一時佳話,到處流傳。當地爲了紀念他,把他幼時常去洗澡的泉稱爲“鄭公泉”,稱顺時如意的風爲“鄭公風”。鄭弘的後代中有一部分後來遷居到了山東東平郡。到東漢初年,又有一個叫鄭均的名人出現。
3.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動亂較多,南方相對穩定,形成中原人口向南徒遷,至隋唐五代十國時期仍沒有停止。其中鄭氏南遷規模較大的有:
  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南遷始祖鄭庠,曾任吳國車騎長史、平難將軍,後出任東安太守,鎮守丹陽(今江蘇江寧)。晉建興四年(公元316年)出任信安縣令,逝世後葬於信安西門外。鄭庠長子鄭平爲豫章太守,坐鎮江州(今江西九江)。鄭庠次子鄭昭爲東晉龍驤將軍,封開國侯,率兵入閩,稱“入閩始祖”,先任建安(今福建南平)刺史,又遷泉州刺史,後爲晉安郡太守,逝世後葬在福建長樂。現閩東、莆田、仙游的南湖系、夾祭系均爲其後;而莆田的露、莊、淑南湖三先生於唐德宗元年(公元780年)相繼由永泰遷到興化(今福建莆田),隱居南湖山,建造湖山書堂收徒講學。後人稱南湖三先生,其子孫播遷到仙游、潮州等,由潮州遠播泰國、菲律賓及東南地區。宋人鄭樵爲宋史學家,著作頗豐,稱夾祭先生,便是此支的後裔。
  彭城(今江蘇徐州)的鄭氏,是南北朝時期,東魏中書侍郎鄭頤的父親擕家遷此繁衍的;淮安的鄭氏,是由徐州遷出的,與徐州鄭氏原本一支;著名清朝書畫家、又名“颺州八怪”之一的鄭燮(板橋),其先祖是由福建興化(今福建莆田)遷入的,爲南湖鄭氏的後裔。
4.唐、宋時期
  唐高宗年間,固始人陳政奉命入閩鎮守,後被困九龍山一帶,其族人陳敏、陳敷二人率領中州五十八姓軍校入閩相救。陳敏、陳敷的幕僚中有叫鄭時中的,後采留在閩地繁衍後代,後世子孫眾多。故有“陳、林半天下,黄、鄭滿街排”的諺語。如漳州同安之角尾、洪塘等之鄭氏均爲此支,後遷台灣省者甚眾。
  唐朝被譽爲“詩、書、畫三絕”的鄭虔,被貶浙江台州爲司戶參軍,逝世後葬白石金雞山,對浙東文化有較大貢獻,被譽爲“台教正宗”,後代播遷臨海、寧海、三門、天台、黄岩一帶。
  唐中和年間,壽州屠戶王緒與妹夫劉興全聚眾作亂,挾固始縣佐王潮及弟審邽、審知爲助。並命王潮爲軍正。宰相鄭畋(滎陽鄭氏後裔)之後可遠公,被挾以擧族相隨。王緒自稱將軍,劉興全爲副,重用王潮兄弟。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王緒領兵五千、氏族(士、農、工、商、百工技藝全有的自給自足群體)萬餘人,渡江而南,輾轉江州(今江西九江)、洪州(今江西南昌)、虔州(今江西贛州)、攻陷汀州(今福建長汀),沿途遺散氏族老弱,故閩西長汀、龍岩、武平、上杭等地之鄭氏,均爲此次遺散之鄭氏後裔。後王潮由於軍眾不習南方水土,又經桃源(今福建永春)、沙縣(今福建三明沙縣)返回中原,沿途並嚴肅軍紀,不許擾民。此時的泉卅刺史廖彥若,貪暴害民,民眾疾苦難言。泉州人張延魯率領泉州民眾迎候王潮於武榮(現福建泉州豐州鎮),請王潮兄弟解民疾苦。王潮遂命攻城,未果,又命就地屯墾,鄭可遠率族人屯墾武榮州。一年後克泉州城,王潮自領刺史,命鄭可遠守南安郡桃林場(今福建永春)。鄭可遠年老後隱居於吳田。
  宋真宗時有鄭氏人爲朝陽軍都巡檢史,告老亦蔔居於此地,故又稱“鵬翔鄭氏”,族譜多稱來自固始,鄭可遠公爲始祖。鵬翔始祖鄭可遠公,其父爲滎陽鄭氏後裔,是唐僖宗時爲宰相的鄭畋的後裔。鄭畋逝世於隴州郡舍,其子鄭啟昌、鄭可遠、鄭可運奉喪還葬於河南祖籍,避亂於光州固始,而後隨王潮南下福建,居大鵬山之陽,稱鵬翔鄭氏。尊鄭可遠公爲始祖,族人隨海上絲。綢之路,遠播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地;明朝移居浙江溫州、平昭、龍爾、雲和一帶的也不少;在福建本省的仙游、福清、德化、安溪、漳州、建陽、光澤、漳平等地也有鵬翔鄭氏旗人的足蹟;後台灣省鄭家軍曾於崇禎皇帝末年兩次來永春招兵,隨軍去台者以後就定居淡水、漳化、竹塹、羅漢門等地。
  江西九江的鄭氏,多是鄭善果的後裔。善果爲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時,逝世於江州任上。其子孫就在九江、德安地區繁衍。北宋德安人鄭良,是個地理學家,是善果的重孫。南宋德化人(今江西九江)鄭輪任龍南縣令時,龍南縣原有一些人因不堪官府壓迫,被迫上山爲匪。鄭輪上任後,政寬人和。原上山爲匪的一些人,紛紛自動下山,說:“現在有個好官不欺壓我們,我們都願回去種田了。”袁州(今江西宜春)的鄭穀,任永州刺史,以寫鷓鴣詩出名,人稱“鄭鷓鴣”。宋朝有個鄭銓是位著名學者。新建(今江西南昌)鄭伯文,早年亡故,其妻矢志不嫁,孝敬公婆,被寫入《元史》。
5.元、明、清時期
  沛郡(今江蘇宿縣)鄭氏,約爲秦末漢初由陳郡或宋城遷人,成爲當地大族。三國時,隨孫策起兵的鄭劄、鄭胄、鄭豐祖成了孫吳名臣,此後南遷。明初朱元璋起兵反元,鄭遇霖、鄭遇春兄弟加入義軍,遇春隨軍轉戰中原,後被封“滎陽侯”。
  民族英雄鄭成功家族,是嶺南三軍投散騎常侍鎮南將軍鄭平公之後裔。鄭平公與入閩始祖昭公是同胞兄弟。而莆、漳、潮鄭氏是鄭昭公之後裔。
  貴州鄭氏是滎陽中祖鄭恬之系的分支,爲唐朝第七個宰相鄭畋的後代。南宋鄭昌、明朝開國功臣鄭遇春均爲其後裔。晚清時期的遵義人鄭文清及其子鄭珍,均爲清朝文字語言有成就的名家,是貴州鄭氏的代表人物。
  四川、陝西的鄭氏多是南鄭君(鄭武公東遷後,留下一支南遷,稱南鄭君)後裔。四川德陽一支,根據其族譜記載,應爲孔子學生七十二賢之鄭國後裔。廣漢人鄭躬、成都人鄭少微則是由中原地區遷入的鄭氏。在陝西,有助秦築渠的鄭國的後代和從漢至唐在朝中居官,留居長安之官員的後代。
  鄭氏有清朝由山東、河北陸續遷入東北的。清朝末期有鐵嶺人鄭文焯,長於金石、書法、醫學、音律、填詞,爲清朝末期有名的雜家。
6.遷入港、台、澳
  台灣省鄭氏人口更爲集中。據統計,全台灣省約鄭氏人口排全省第十二位。1970年出版的《台灣省地區人口姓氏分布》一書,統計表明當時鄭氏總人口約三十兩萬餘人,至今的人口則應在五十萬左右。台灣省各地大都成立有鄭氏宗親會,均是由紀念鄭成功“國姓會”演變而來。
  港台和澳門鄭氏都是我國鄭氏的組成部分,目前,僅生活在台灣省地區的鄭氏看,由於人口眾多,是位居全島第十二位的大姓,分布遍及全島。
  香港鄭氏大多由廣東東部的潮州、惠州、梅州等地的鄭氏人遷入,人數較多,同樣成立有鄭氏宗親總會和鄭氏分會。其較有影響的鄭氏宗親會有南莆祖五大房宗親會和旅港鄭氏宗親總會等。
  其中南莆祖五大房宗親會曆任會長有鄭國良、鄭陸媓、鄭維欽等,理事長有鄭池等,副理事長有鄭照年、鄭鏗富等。鄭氏宗親總會則有名譽會長鄭金源、鄭材、鄭翼雄,會長鄭永津、鄭亮鈞、鄭蘊奇、鄭全、鄭裕訓、鄭鏡泉、鄭木清、鄭良、鄭航、鄭光德、理事長鄭克禧、副理事長鄭水乾、審查主任鄭森、監事長鄭永寧等。另外、香港又有寶安南鄉鄭氏宗親會,其理事長是鄭元。至於香港鄭氏的知名人物,則首先應推實業家鄭裕彤,他曾在1990年被推擧爲香港十大富豪之一。
  澳門地區的鄭氏人也以來自廣東各地的鄭氏爲多,其血統多與莆田鄭氏或“南湖三先生”有關。近年,澳門鄭氏也積極參與海外各地的鄭氏活動,並有不少人回到大陸尋根,促進着海内外鄭氏之間的聯誼和團結。
7.移居海外
  海外鄭氏,其分布以東南亞地區的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爲主,印尼,越南、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次之,另外在歐洲,拉美、非洲等地也有零散分布。
  從影響上看,海外鄭氏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領域占有重要位置,是當地最有影響的華人大姓之一。至於在朝鮮,盡管有不少人以鄭爲姓,但除真正的華裔鄭氏以外,淵源大多還是朝鮮族的鄭氏,我們且不可一概地混淆在一起。
  東南亞俗稱“南洋”,自明清以來一直是海外鄭氏人活動最爲集中的地區,如今的分布也極爲廣泛。在菲律賓,全國有許多鄭氏宗親團體,並在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成立了菲律賓滎陽鄭氏宗親會。另一位來自福建永春的鄭少堅,年幼時隨家人移居菲律賓,後經營商業、銀行業、企業,都穫得極大成功,是當地著名銀行家、企業家和社團領袖。
  泰國是當代海外鄭氏人另一個聚居中心,僅宗親會就有一百五十餘個之多,另外還有一個全國性的宗親總會。
  馬來西亞鄭氏主要分布在馬六甲、柔南、沙撈越等地,並成立有馬六甲滎陽堂鄭氏宗親會、柔南滎陽堂鄭氏公會、沙撈越古晉省鄭氏宗親會、沙撈越詩巫鄭氏公會、吉坡鄭氏滎陽堂等宗親組織。
  新加坡鄭氏也是當地華人人口較多的姓氏之一,其宗親組織滎陽堂鄭氏公會成立於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下設軍港及如切區兩個分會,於每年農曆7月23日擧行祭典活動。
  印度尼西亞鄭氏也是當地華人中較有影響的一個姓氏,其當代知名人物鄭良義、鄭建偉、鄭貽鴻等分别在學界和商界有所發展,名颺海内外。
  越南鄭氏知名較早,在當代如鄭水渺祖籍福建金門,是越南大嶝島及南部著名工商業家。另外,鄭太平祖籍福建南安,曾任越南鄭氏宗親總會理事長,現爲世界鄭氏宗親會理事。
  日本和韓國是鄭氏人在東亞地區的主要僑居地之所在。其中日本鄭氏大多是歷史上遷居日本的鄭氏人後裔,有些以鄭爲姓,有些則改爲日本姓氏。如鄭成功弟七左衛門的十世孫鄭名福住邦夫,又稱鄭邦夫,現住日本横濱,已完全變成是日寇中的一員。
  韓國鄭氏的人口相對較少,宗親組織也不發達,與其他各國和地區之間的聯繫也不頻繁。當地鄭氏的知名人物,如今已知的有鄭雨湜,是韓國國會議員兼漢誠警察局長。他早年畢業於日本東京中央大學法科,草溪人。另外,韓國和北朝鮮還有不少鄭氏人及知名人物,但絕大多數是朝鮮族土生土長的鄭氏人。他們是在歷史上因仰慕唐朝的滎陽鄭氏而改姓爲鄭的。
  生活在美國的鄭氏人主要居住在三藩、檀島、羅省、紐約等地。早在1981年3月居住三藩市的鄭氏人還成立了美國滎陽堂鄭氏宗親會,擁有會員二百五十餘人,會長鄭文威。
  加拿大鄭氏主要居住在溫哥華等華人居住較爲集中的地區,大多是近代到當地充當勞工的鄭氏華人後裔。
  除北美以外,在歐洲、大洋洲、拉美、非洲等地的不少國家中也有一定數量的鄭氏人分布。如在多米尼加,就有一位著名的鄭氏企業家鄭子堅,他同時還在世界鄭氏宗親會中擔任顧問職務。
8.現代分布
⑴.華北、東北地區
  鄭氏在北京各姓氏中居第二十二位,在遼寧居三十一位,是華北、東北地區的大姓之一。
  華北、東北地區,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山東、天津、北京、内蒙、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市,是鄭氏人遷居較早和分布較爲廣泛的地區之一。根據全國人口普查資料的統計,鄭氏人口占北京人口總數的0.797%,占遼寧的0.567%,其他各省市的情況也大致相同,可見鄭氏在這些地區所擁有的地位。
  鄭氏人向華北、東北地區的遷徙,以遷入山東爲最早,其有關内容我們已經在第二、三章中有所涉及。其著名的鄭氏聚居地除泰山和北海高密任城臨淄等地以外,又有孔子弟子鄭國所居住的邴邑,以及兗州、濟寧、剛縣、寧陽等等。到了當代,鄭氏人的分布進一步廣泛起來,如電影藝術家鄭重是掖縣人,田徑名將鄭鳳榮是濟南人,抗日烈士鄭增信是蓬萊人,中共鄆北縣委書記鄭魯山是東平人,醫學名家鄭麟蕃是黄縣人,等等,分布幾乎遍及山東全省。
  山西省鄭氏人遷時間較早,在漢朝初年就已知名。如我們在第三章中所提到的漢武帝舅衛青之父鄭季,家於平陽,是山西鄭氏知名最早的人。此後,鄭氏又在永濟、河東、陽城、祁縣、太原、朔州等地穫得了發展,並累計出了唐朝太子太師鄭霸、後周韓國公鄭仁誨、後唐司徒鄭琢、宋朝太僕少卿鄭本、元朝劇作家鄭光祖、明朝兵部右侍郎鄭崇儉等著各人物。當代的山西鄭氏人,在血緣上大多與他們有關,在分布上除以上述地區爲中心外,又有一些知名人物生活在洪洞、沁源、五台、黎城等地,共同成爲山西鄭氏的幾大居住中心。
  河北鄭氏的來源最早與滎陽鄭氏由中原地區到這里避亂有關,後來又因一些政治和社會原因不時有人遷居這里。在當代以前,鄭氏人在河北已分别居住在魏縣、永年、邯鄲、棗強、滄州、涿州、宣化、徐水、河間等地,並有唐朝宰相鄭愔、五代鳳翔節度副使鄭阮、元朝昭永大將軍鄭溫、明朝兵部尚書鄭洛、清朝江蘇巡撫鄭瑞、直隸提督鄭魁士等人知名於世。近代以後,鄭氏人又在灤南、新城、深縣、靜海、豐南、東光、玉田、蠡縣、安新、寬城等地穫得了一定的發展。
  北京鄭氏自元朝以來開始引起重視,但其影響卻一直較小。其原因大致是在這里成爲全國的政治中心以後,盡管有全國許多地區的鄭氏人到這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舞台上進行活動,但仍然以原有的籍貫相稱,去世後也幾乎全部歸葬原籍,因此,真正以北京爲籍貫的歷史人物並不多。隻是到了近現代以後,留居下來的鄭氏人才有一些以北京爲籍貫,在注籍時也以北京籍登記,才使當地的鄭氏人顯著增加。當然,居住在北京一帶的鄭氏人也並非絕對是在近現代以後才有人知名。如明朝大興人鄭永寬由於是皇妃之父,官至都督同知,其子孫也都分别在朝中擔任都指揮使等職務,便是一個典型事例。另外,在北京東部一帶,也有明朝御史鄭已和清朝湖南布政使鄭源、山東既墨令鄭鳴岡等人一度貴顯,說明至少在明朝時已有鄭氏人落籍北京。
  另外,在東北地區的遼寧省,約在宋朝以後開始有鄭氏人居住,其中大定人(今遼寧喀拉沁旗)鄭宏及其子鄭京、鄭子聃等人知名於金朝,分别官至金源縣令、吏部侍郎,是當地在早期最有影響的鄭氏家族。到了明清時期,由於滿清朝政府實行向關東的移民政策,至使不可生活在山東、河北等地的鄭氏人人遷遼寧,其中的一些甚至還從這里進一步遷到東北的其他地區。如著名的清朝遺老鄭文焯原籍便是山東高密,直到清朝時才由其祖先落籍於奉天鐵嶺。至於當代有大連、沈陽、遼中、安東、建昌、海城等地的鄭氏人知名於世,其家族的歷史也大多能上溯到明清時期。
  至於吉林、黑龍江、天津、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區,也都有一定數量的鄭氏人分布。尤其是在吉林省南部,還生活着一些源於朝鮮族的鄭氏人。而在黑龍江的穆陵、海倫,吉林的舒蘭、伊通、珠河等地,也分别有一些源於鄭氏的知名人物。
⑵.華東地區:
  華東地區是鄭氏人遷居較早和分布最爲集中的地區之一。據人口普查資料,鄭氏在上海各大姓氏中位居第三十六位,在福建位居第十三位。尤其是在福建,至今仍有“黄鄭排滿街”的說法,可見其人口之多和分布之廣。
  今天的福建省之所以成爲鄭氏分布最爲集中的地區之一,與鄭氏在歷史上不斷地向這里的遷徙和繁衍有關。如在西晉末年龍驤將軍鄭昭向今福州一帶的遷徙,以及中原地區的鄭氏人在唐高宗時期和唐朝末年的不斷人遷福建,我們都已經在以前各章的有關章節中有所涉及。這種遷徙和繁衍發展的直接後果,便是鄭氏在福建擁有廣泛影響的最根本原因。
  另外,從分布上看,鄭氏在福建最早的居住地是在今福州一帶,以後又陸續從這里遷往長樂、閩侯、晉江、泉州、莆田等地。其中在鄭氏人内部被稱爲福州鄭氏的分别尊鄭昭和五代後梁宰相鄭珏爲祖先;莆田鄭氏則起源於鄭昭裔孫中的“南湖三先生”,進而又由“三先生”的後代分衍出泉州鄭氏,漳州鄭氏等,散居於福清、永泰、永春、同安、南安、龍溪等地。至於汀州、建州、建寧、寧德、連江、霞浦、崇安、寧化等地的鄭氏人,也都各有源流,並擁有同樣多的鄭氏人口和影響。總的來看當代以前的福建鄭氏,在分布上早期以今福州爲中心,並呈逐漸向南發展的趨勢,如今則是以閩中,閩南爲中心的基本格局。歷史上和近現代的福建鄭氏人才,絕大部分都出在這一地區。如唐朝的文學家鄭減是福州人,宋朝的鄭樵是莆田人,明朝的鄭成功是南安人,當代文學家鄭振鐸是長樂人等等,無不如此。再者,從人口數量上看,盡管目前還沒有人對福建全省的鄭氏人口作一具體的統計,但對個别縣市的人口統計卻有人進行。如有同安縣的四十四個自然村中,共有鄭氏人口一萬二千餘人;晉江有鄭氏一萬餘人,福州六萬餘人,福清十三萬餘人,長樂七萬餘人。其中福清、長樂兩地的鄭氏人數量,都超過了當地全部人口的10%。而在福建全省,據人口普查抽樣調查,鄭氏占全部被調查人數的1.739%,鄭氏也因此在福建大姓中得以占據第十三位的顯要位置。另外,福建鄭氏人中還有許多遷往海外各地,是目前擁有海外鄭氏人口最多的省份。
  浙江鄭氏最早與西漢初年齊國臨淄鄭氏的南遷有關,分布地區也在中部的會稽山陰一帶。至唐朝,又相繼有中原人鄭虔、鄭至道等人遷居浙江,其後裔也分布於台州、臨海、寧海、仙居、三門、天台、黄岩等地。宋朝以後,又有一些其他地區的鄭氏人入遷這里。如南宋人鄭清之遷居鄞縣,鄭自牖遷居遂安,其後裔都發展成爲當地鄭氏中較有影響的支派。另外,如江西上饒鄭氏遷居衢州,衢州鄭氏遷居金華、建德、溫州、遂安鄭氏遷居浦江等等,也都爲浙江鄭氏的發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響。總計在現代以前,浙江鄭氏已遍布在省内的湖州、歸安、嘉興、海鹽、平湖、杭州、寧波、茲溪、蘭溪、義烏、處州等地,並各有一些傑出人物知名於世。如漢朝的太尉鄭弘是山陰人,宋朝太師鄭清之是寧波人,國子監丞鄭彥是嚴州人,鄭汝岡是處州人,龍圖閣直學士鄭伯熊是永嘉人,元朝學者鄭忠是嘉興人,明朝禮部尚書鄭沂是浦江人,學者鄭圭是杭州人,鄭伉是衢州人,御史鄭公智是寧海人,清朝名士鄭宏是海鹽人。到了當代,浙江鄭氏的分布更爲廣泛,名人也更多。僅以人口論,臨海有鄭氏兩萬餘人,其他地方的鄭氏人口雖然缺乏統計,但大抵與臨海的情況差不多。
  江蘇鄭氏人遷較早,當代以前已散處南京、蘇州、無錫、徐州、淮安、吳縣、颺州、興化、江都、江寧、江乘、吳江等地,以後又有較大發展。從人遷時間和血統源流上看,江蘇省鄭氏的來源最早與孫吳名醫鄭泉和西晉末年滎陽鄭庠的南遷有關,其後裔也散處於京師建康一帶。至南北朝時期,中原人鄭頤父子遷居彭城。成爲徐州鄭氏的開基祖。此後,建康一帶的鄭氏人南遷或東遷,繁衍發展成爲蘇州鄭氏、颺州鄭氏、興化鄭氏等,徐州鄭氏也遷往淮安等地,成爲江蘇鄭氏的另一大支派。歷史上的江蘇鄭氏名人,主要有宋朝太尉蘇州人鄭戩、吏部侍郎徐州人鄭望之、明朝抗清英雄江都人鄭爲虹、清朝畫家興化人鄭板橋等,近現代則有音樂家江陰人鄭覲文、海洋學家吳縣人鄭重、物理學家武進入鄭一善、畜牧學家太倉人鄭正留、醫學家靖江人鄭思競、林學家徐州人鄭萬鈞等。至於當代鄭氏人口,僅泗陽縣就有鄭氏一萬多人,全省和其他各地的情況尚待進一步的統計。
  江西鄭氏在當代的分布也十分廣泛,其中尤以弋陽、石城、泰和、横峰、修水、贛州、瑞金、銅鼓、清江、玉山、興國、萬載、上饒等地的鄭氏人爲多,影響也較大。歷史上,江西鄭氏主要由鄰近各省遷來,有一些是由於做官的緣故在當地留居下來。其分布的中心主要在今東北部各地。古代較爲著名的鄭氏家族,主要分布在弋陽、玉山、上饒、貴溪、撫州、江州、德化、新建、袁州等地。並且擁有較多的人口。
  安徽鄭氏在歷史上主要集中在徽州、池州、宣州、濠州、合肥等地,今天則以廬江、定遠、合肥、長豐、宣城、來安,鳳陽、英山、蕪湖、霍丘、六安、歙縣、祁門、桐城等地的鄭氏人較爲知名,其中歙縣、宣城、合肥、鳳陽、祁門等地的鄭氏人便是直接由歷史上的鄭氏發展而來的,其他地區的鄭氏則是這些地區遷出和進一步發展的。至於安徽鄭氏的著名人物,在歷史上主要有宋朝鹽鐵督監宣州人鄭昌、元朝奉義大夫徽州人鄭玉、明朝劇作家池州人鄭之珍、禮部郎中歙縣人鄭居貞、刑部尚書池州人鄭三俊、漳國公合肥人鄭亨、名將鳳陽人鄭遇春、清朝畫家徽州人鄭旻、科學家徽州人鄭複光、學者涇縣人鄭相如等。
  上海鄭氏人遷較晚,早期鄭氏也主要分布在今市區四周各縣,知名的有明朝嘉定鄭氏、清朝的青浦鄭氏等,分别出了禮部郎中鄭閎和畫家鄭基成等著名人物。近代以後,由於上海飛速發展,許多鄭氏人也因各自的原因紛紛遷入,並在當地注籍。據統計,鄭氏占總人口數的0.634%。
⑶.華中南地區:
  包括今天的河南和兩湖,兩廣、海南六省,是鄭氏人的發祥之地,同時也是鄭氏人最爲集中的地區。根據近年的人口抽樣調查結果顯示,鄭氏在廣東大姓中位居第十六位,其他各省的情況也大抵如此河南作爲鄭氏的發源地和宋朝以前鄭氏的主要居住地區,自古及今都是與鄭氏的關係最爲密切的省份之一。正如以前各章所說的那樣,鄭氏人的先祖鄭武公東遷鄭國以後便生活在以今天的新鄭爲中心的河南中部地區,在鄭國滅亡後又在今河南東部和東南部的商丘、淮陽之間(亦即宋國、陳國之間)得姓,使這里成爲鄭氏人最早生活的地區。在秦漢以後,鄭氏又先後在陳郡陳縣(今河南淮陽)和河南郡開封縣發展成爲望族,進而形成滎陽郡開封鄭氏,成爲鄭氏早期的核心家族。
  西晉末年至南北朝隋唐時期,以滎陽鄭氏爲中心的鄭氏人活動在今開封;滎陽一帶,並有一些從這里遷出,進而發展成爲各地的鄭氏望族,滎陽鄭氏也因此得以遍及天下。而留居在河南的鄭氏人,除仍在原居住地繼續譜寫鄭氏人的歷史外,又有一些人遷居到省内的宋城(今河南商丘)、許州(今河南許昌)、南陽、汝南、相州(今河南安陽)等地,繁衍發展成爲各地大族。如今的河南鄭氏不僅仍在河南大姓中擁有重要地位,而且還在上述地區以外的新鄉、鄭州、洛陽、登封、潢川、息縣、柘城、商城、信陽、確山、虞城等地穫得了較大發展,使之共同構成河南鄭氏分布的中心。至於鄭氏名人,宋朝以前的河南鄭氏占據全國的絕大部分,許多在全國和鄭氏中產生過重大影響的鄭氏人都出在這里。
  宋朝以後,由於全國的政治中心開始轉移,特别是鄭氏人口大量南遷,才使河南鄭氏在全國的地位出現下降。盡管如此,河南鄭氏中仍然不斷有一些傑出人物知名於世。如在宋朝,開封人鄭居中是著名宰相,鄭頭裔家族是外戚之家;明朝,南陽人鄭剛是工部尚書,祥符人鄭自璧是著名直臣,内鄉人鄭培是抗清名將;清朝,商丘人鄭廉是著名文學家;現代羅山人鄭遠來爲紅軍獨立團團長,柘城人鄭廷珍爲抗日名將,鄭海霞爲體壇名將等等。以人口論,在河南中部的滎陽市鄭氏人口占全市人口總數的0.65%,位居全市大姓的第二十二位。其他各地的人口盡管還沒有作過確切的統計,但大抵與滎陽市的情況差不多。另外,尤其應當特别指出的是,近年隨着“尋根熱”的興起,不少居住在全國其他地區甚至海外各地的鄭氏人都相繼到河南尋訪自己的祖根。僅滎陽一市,就先後接待了數批這樣的團體。
  廣東省是中南地區鄭氏人較多的另一個省份。在人口普查抽樣調查時,鄭氏占被調查總數的1.817%。從歷史上看,廣東鄭氏大抵於宋朝時由福建南部遷入,屬於“南湖三先生”中鄭露或夾潦先生鄭樵之弟棲之後,另一支宋太師鄭清之的後代由上杭遷入。他的居住的地區最早在廣東的東北部和東部,以後不斷向西遷徙,形成潮州、惠州、廣州、韶州、梅州、海陽、東莞、佛山、歸善、番禺、三水、英德、陽山、新會、中山、顺德等地鄭氏,其中的一些人還進一步遷徙到香港或東南亞地區,使廣東成爲僅次於福建的鄭氏外遷大省。
  到了近代以後、鄭氏除在上述地區發展以外,又在五華、潮陽、澄海、海豐、陸豐、海康,陽江、遂溪、恩豐、吳川、寶安、汕頭等地開拓了生活空間,並各有傑出人物知名於世。如在古代,廣東鄭氏名人有唐朝節度使廣州人鄭愚、宋朝理學家潮陽人鄭南升、明朝按察使海陽人鄭安、清朝直隸總督揭陽人鄭大進、實業家中山人鄭觀應等,當代則有電影表演藝術家潮陽人鄭伯常等。
  湖北鄭氏大多是歷史上由中原南遷的鄭氏人後代,歷史上有後周人鄭建中、宋朝狀元鄭毅夫、翰林學士鄭獬、明朝吏部尚書鄭繼之、大理評事黄陂人鄭結、良吏廣濟人鄭達等知名於世,其中尤以安陸鄭氏在宋朝連續出了兩名狀元(鄭毅夫


鄭姓的來源,鄭姓起源,鄭姓氏的由來

2020-10-24_113238


姜太公之子-姜子牙有13個兒子妻申姜,育有13子(丁、壬、年、奇、枋、紹、駱、銘、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後來演變成很多姓氏 如:丘(邱)姓崔姓..尚姓易姓丁姓高姓聶姓駱姓盧姓柴姓齊姓(:丁、崔、聶、丘(邱)、厲、高、盧、柴、年、恆、慶、賀、谷、欒、查(楂))/姜太公又名姜尚,字子牙! 也有說姜子牙應為呂尚,呂才是其本姓 @ 姜朝鳳宗族 :: 痞


太武鄭姓-鄭姓因譜系已亡失,開基組不知名諱,其後無子嗣,招贅成功村李姓、城北村林姓。林姓入贅者為林清山,約在同治年間入贅,子孫承父姓林;李姓入贅者不知名諱,係訪談者鄭安之曾祖父,子孫承母姓鄭。另有隘門李姓李立者,在咸豐年間入贅歐姓,子孫承父姓,訪談者李武烈即其後裔。楊緒賢「台灣姓氏堂號考」載:鄭氏係周厲王少子友之後,望出滎陽(河南滎陽)。又據「福建通志」載:晉鄭昭,滎陽人,永嘉之亂,避地來閩,居永泰,是為鄭氏入閩始祖。唐徳宗貞元元年(785)鄭昭裔孫鄭露,偕弟莊、淑自永泰徙莆田,建湖山書堂,後人稱南湖三先生,子孫散居閩地。按澎湖鄭氏大多系出「南湖三先生」。


鄭姓徙澎始於明、天啟年間,迄於清、咸豐年間,共24戶。分居於通梁社、中墩嶼社、大赤嵌社、鳥嶼社、西溪社、太武社、案山社、媽宮社、緝馬灣社、花宅社10社。
-
澎島「鄭姓」移民始祖共24戶。清領之前12戶,清領時期12戶。分別居於今馬公市「案山里」1戶、「西衞里」1戶、「啟明里」2戶、「復興里」1戶和湖西鄉「西溪村」2戶,白沙鄉「中屯村」1戶,「赤崁村」3戶、「通梁村」5戶、「鳥嶼村」2戶,西嶼鄉「赤馬村」1戶,望安鄉「中社村」5戶。澳社分布:北山嶼11戶最多,其次為大山嶼7戶,八罩島5戸,西嶼鄉1戶。祖籍方面:除「緝馬灣社、西溪社、花宅社」3社,祖籍「浯江」外,其他祖籍大多為「漳州」。其中,「媽宮社(東甲)」始祖鄭應章、鄭應麟兄弟;「中墩嶼社」始祖鄭賜,祖籍為「漳州、龍溪」。「大赤嵌社」3位始祖鄭覺、鄭老、鄭白;「通梁社」5位始祖鄭联長、鄭彩、鄭奇、鄭二、鄭武;「鳥嶼社」2位始祖鄭珍、鄭公(名諱不詳);「西衛社」始祖鄭助;祖籍皆為「漳州、漳浦」。而「案山」、「媽宮(南甲、海頭)」2社,祖籍則不詳。
-
日本時代、昭和時期,「鄭氏」共居有三合院「通梁社」71間、「大赤嵌社」34間、「中墩嶼社」16間、「鳥嶼社」14間、「西溪社」10間、「太武社」4間、「林投社」7間、「案山社」21間、「西衛社」18間、「媽宮社」3間、「緝馬灣社」6間、「花宅社」20間、「東吉社」6間、「網垵社」2間、「大嶼社」12間。
-
楊緒賢《台灣區姓氏堂號考.一百大姓考略》載:鄭氏,出自姬姓。周厲王少子友,受封於鄭(今陜西、華縣西北),是為桓公。生武公,與晉文侯夾輔平王東遷洛陽,因徙溱、洧之間,謂之新鄭;傳至十三世幽公,為韓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幽公8世孫當時,為漢大司農,居滎陽、開封;晉時,開封置滎陽郡,鄭氏遂標「滎陽」為郡號。《福建通志》載:晉,鄭昭,滎陽人,永嘉之亂,避地來閩,居永泰,是為鄭氏入閩始祖。唐初,鄭時中隨陳元老入閩開漳,子孫亦散居閩、粵各地。唐德宗貞元元年(785),鄭昭裔孫鄭露,偕堂弟莊、淑自永泰徙莆田,據南山之勝,建湖山書堂,後人稱南湖三先生,子孫散居閩省。唐僖宗光啟二年(886),河南、光州固始人鄭璘、鄭戩,隨王潮兄弟入閩,此即南安、石井鄭氏始祖(延平郡王鄭成功,即其裔孫。
-
蔡干豪、林庚《閩台百家姓.鄭姓.鄭姓入閩》載:莆田、南湖三先生鄭露、鄭淑、鄭庄,後裔鄭伯可遷龍溪山北,分衍古縣、翠林、洋西等六十多村;故知「翠林衍派」乃漳州、龍溪鄭氏支系。


八姓入閩(閩東語平話字:Báik Sáng Ĭk Mìng),是中國西晉晉懷帝永嘉時期(308年),中原地區人民為躲避戰亂定居今福建省,主要有林、陳、黃、鄭、詹、丘、何、胡八姓,其中有極少一部分定居在福建沿海,史稱「衣冠南渡,八姓入閩」。後又有多數人因遵循東晉政令由閩地遷往江浙贛地區(朝廷中樞所在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