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征之國是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所提出的政策,不會征服十五個鄰近國家,以維繫與這些國家的和睦關係,促進貿易/《皇明祖訓》對於後代子孫的祖訓,要求皇帝必須遵守/這15個國家是: 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剌(今蘇門答臘島八昔)、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爪窪國(今爪哇島)、湓亨國(今馬來半島) 、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渤泥國(文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goo.gl/maps/aSk42RW9NWUGhypj8

2020-08-12_164802

2020-08-12_1629552020-08-12_162945

文萊國王率王族入華 明成祖御製鎮國碑文 | 中華文化無遠弗屆 | 大紀元 https://bit.ly/3ivJmF9
600多年前,文萊第二任國王仰服大明聲教,親率王族、大臣等150多人泛海來朝,只為一睹天朝皇帝龍顏,即使托葬中華,死而無憾。明成祖朱棣為文萊王國御製鎮國碑文,親賦《浡泥長寧鎮國山詩》,以彰大明全撫天下榮恩。
文萊(古稱浡泥,Brunei),是當今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國民福利待遇極高。因文萊盛產石油和天然氣,靠出口能源,獲得雄厚資本。文萊王室因坐擁鉅大財富,被譽為全球最富有的王室。
文萊全稱「文萊達魯薩蘭國」,譯名帶有和平之邦的意思。從華文記載看,因譯音差異,諸如「婆利、勃泥、浡泥、婆黎、孛泥、佛泥」等均是文萊古稱。正式稱為「文萊」,在中國文獻中,始於明末《東西洋考》。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於洪武二年(1369年)將西南十一國列為「不征之國」,其中包括浡泥王國(文萊)。次年,朱元璋派使臣張敬之、沈秩出訪浡泥國。當時的浡泥國王是馬合謨沙。國王接待了中華使臣,隨即派人帶著國書和貢禮入華回訪。
朱棣登基後,是為明成祖,改元永樂。就在永樂元年(1402年),21歲的麻那惹加那(1381年—1408年)即位,成為浡泥國第二任蘇丹(國王)。
至永樂三年(1405年),麻那惹加那遣使入華,朝貢大明。明成祖朱棣也派去使臣,封麻那惹加那為浡泥國王,賜予印誥、敕符、勘合(指驗對符契)、錦綺、彩幣等。浡泥國王收到明成祖賜予的禮物,非常高興,決議率領王妃、兄弟、子女、大臣等入華朝貢。永樂六年(1408年),鄭和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與此同時,麻那惹加那親率王族和大臣等150多人,橫渡汪洋大海,前往中華。
浡泥國王在福建登陸。甫一上岸,在明朝大臣的帶領下,前往南京朝見明成祖。凡是浡泥國王所經之地,無論州縣,他均受到當地官府的熱情接待。
永樂六年八月,浡泥國王一行終於抵達京都應天府(南京),親眼目睹了當時世界上最輝煌、偉大的皇家宮殿。國王行大禮,跪拜致詞說:「陛下膺天寶命,統一萬方。臣遠在海島,荷蒙天恩,賜以封爵。自是國中雨暘時順,歲屢豐登,民無災厲,山川之間,珍奇畢露,草木鳥獸,亦悉蕃育。國中耆老咸謂此聖天子覆冒所致。臣願睹天日之表,少輸悃誠,不憚險遠,躬率家屬陪臣,詣闕獻謝。」
國王的話大意是說,明成祖順應天命,一統天下諸國。雖然我遠在海島,也蒙受天恩,獲得陛下賜封王爵。從這位國王的陳述看,自從明成祖即位登基之後,受他威德功德所致,浡泥國風調雨順,物產豐登,珍寶流溢,百姓安居樂業,遠離災殃,就連國中山川之間的花草樹木,蟲魚鳥獸,都受到天朝恩澤。
浡泥國出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對此,國中德高望重的耆老都說「中國聖人德化漸暨」,意指這是中國聖人威德覆蓋所致。國王也曾親自表示「實惟(大明)天子之賜,是天子功德所加」。因此,這位國王心向大明,不畏艱難險阻,率領王室成員泛海而來。
俗話說:「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渤泥國王進貢的禮物是渤泥國的土特產、香料和海產品。明成祖對於浡泥國王親自率王族、大臣前來的至誠之意,十分感動,再三慰勞國王一行,並厚賞國王、王妃以及隨從。明成祖特在奉天門舉行國宴,款待浡泥國王;在內館,款待浡泥國王妃和子女。宴會結束後,將他們安置在會同館(招待國賓的場所)。
浡泥國王如願以償,親眼目睹中華天子龍顏,了卻了一樁心願。在他的帶領下,遠在數千里之遙的浡泥國與明成祖接上了緣分。使命達成後,麻那惹加那國王於入華不久,便匆匆離世,終年28歲。
去世之前,年輕的國王對王妃說,人生死有命,「我僻處荒徼,幸入朝睹天子聲光,即死無憾。死,又體魄托葬中華,不為夷鬼。」國王認為自己居住的浡泥國是偏僻的蠻荒之地,有幸來到中華親眼目睹天子龍顏,即使死,也了無遺憾;即使死,也能將身體和靈魂托葬在中華,免做夷地之鬼。
國王臨終抱憾,惟有一事,「所憾者受天子深恩,生不能報,死誠有負」,浡泥國王表示自己受到明成祖恩寵,卻在生時不能報答,實在有負皇恩。國王指著幼子說:假如自己去世,希望兒子「誓世世毋忘天子恩,若等克如我志,瞑目無憾矣。」他深深眷戀著大明天子的恩寵,叮囑兒子牢記,並要大臣將他安葬在南京。
浡泥國王墓的神道。(Shallowell/維基百科)
明成祖獲訊,為此罷朝三日,傷痛哀悼浡泥國王。按照大明諸侯王的禮制,將其安葬在安德門外的石子岡(浡泥國王墓仍存,位於南京雨花台區),為他豎起神道碑,又在墓旁建立祠堂,賜其諡號恭順王。每年春秋二季,明成祖派官員致祭。
麻那惹加那去世後,明成祖還妥善安排了他的身後之事,賜封其子遐旺承襲王位。遐旺辭別歸國之際,明成祖考慮到新王年幼,就命大臣張謙、周航等人保駕護航,並留鎮浡泥國一年,護佑新主,安撫當地民情。
明成祖慷慨大賞,賜予遐旺大量珍寶財物,包括一條玉帶、百兩黃金、三千兩白銀,以及錢鈔等,至於錦綺、紗羅、衾褥、帳幔、各類器物更是不限,包括遐旺的隨從都獲得明廷賞賜。
麻那惹加那生前,曾上奏表示「臣境土悉屬職方」,就是他所轄的國家都屬於大明疆土,因此向明成祖「乞封國之後山為一方鎮」,他請封東南亞最高山為浡泥國的鎮山,永鎮南洋大地。
明成祖就將其後山封為「長寧鎮國之山」,並親自撰寫碑文,命張謙等人抵達浡泥國後,在彼處刊石勒銘,並敕告爪哇國(東南亞古國,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一帶)不得再向浡泥國索要進貢,由此彰顯大明護佑之恩。明成祖於賜文中,還賦有一首長詩《浡泥長寧鎮國山詩》:
「炎海之墟,浡泥所處。煦仁漸義,有順無迕(音午)。撦撦(音扯)賢王,惟化之慕。導以像胥,遹來奔赴。同其婦子、兄弟、陪臣,稽顙(音嗓)闕下,有言以陳。謂君猶天,遺以休樂,一視同仁,匪偏厚薄。顧茲鮮德,弗稱所云。浪舶風檣,實勞懇勤。稽古遠臣,順來怒趌(音吉)。以躬或難,矧曰家室。王心亶誠,金石其堅。西南蕃長,疇與王賢。矗矗高山,以鎮王國。鑱(音禪)文於石,懋昭王德。王德克昭,王國攸寧。於萬斯年,仰我大明。」
永樂十年(1412)九月,遐旺國王攜其母妃再次來到中國,祭拜先王墓。同年十一月,抵達南京,朝見明成祖。一直到次年二月,遐旺國王才啟程返國。根據學者統計,浡泥三位國王馬合謨沙、麻那惹加那,以及遐旺,三王在位共計62年。期間,浡泥國與大明文化交往頻繁,二國互訪高達14次。
而浡泥國王麻那惹加那生前與大明結緣,死後不願做夷地之鬼,甘願托葬中華,長眠中土,永仰中華國恩。文萊國王率王族入華 明成祖御製鎮國碑文 | 中華文化無遠弗屆 | 大紀元 https://bit.ly/3ivJmF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